敖德萨档案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敖德萨档案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546128108
作者:(英)弗·福赛斯
页数:284页

作者简介

《敖德萨档案》内容简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有组织地屠杀了包括600万犹太人在内的1400万平民。自由记者彼得·米勒偶然得到了一位自杀的犹太老人的日记,于是开始调查和追击日记中的“里加屠夫”——党卫军上尉罗什曼。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米勒的行动竟然惊动了西方各种团体甚至国家谍报机构。一场惊险曲折的追捕与反追捕的较量展开,从中更揭露出一桩震惊世界的重大军火交易内幕。水落石出之际,我们不禁掩卷深思:这难道仅仅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吗?作品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内容概要

  弗雷德里克·福赛斯,政治惊悚小说之王,其作品与斯蒂芬·金的灵异小说、汤姆·克兰西的军事小说、约翰·勒卡雷的间谍小说齐名,既在市场上(文学与电影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由于其严肃甚至宏大的题材、精练而引人入胜的语言、深刻而悲悯的人性关怀,又在文学创作领域甚至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71年发表长篇处女作《豺狼的日子》即获得巨大成功,荣获美国推理协会埃德加·艾伦·坡最佳小说奖,迄今英文版销量超过1000万册。其后陆续创作了13部长篇小说,全都紧扣国际政治背景,敏锐地反映或预测着时代的危机,几乎每一部作品都登上欧美各国的畅销书榜。除一般读者外,前苏联克格勃、英国秘密情报局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等情报机构的高级特工们都是他的狂热粉丝,甚至将其作品作为研究案例。  福赛斯的最大写作特色是完美结合真实与虚构。他对细节的真实性有着狂热而严苛的要求,每次动笔之前必先反复推敲查证相关事实;同时又擅长驾驭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题材,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娴熟的叙事技巧——这与他极富传奇色彩的生平不无关系幼年开始学习跳伞,16岁就能单独驾机翱翔蓝天,17岁在西班牙马拉加做过斗牛士.19岁成为英国皇家空军最年轻的战斗机飞行员,精通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足迹遍及五大洲70个国家,在成为自由作冢之前是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王牌调查记者和战地记者……  福赛斯现居英国赫特福德郡,酷爱游泳、潜水、钓鱼、旅行和阅读。1997年被授予CBE勋章(大英帝国司令勋章)。

媒体关注与评论

  每一个字都比历史蓝本更惊心动魄。  ——《时尚》    缜密调查、完美布局、高度悬疑。  ——《芝加哥论坛报》    在栩栩如生的细节中,悬念丛生。  ——《出版人周刊》    翔实的史料与曲折的情节相得益彰,整体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卫报》

章节摘录

  我早先曾说过自己是个木匠,这不是真话。但由于是建筑师,我见过木匠干活,知道怎样蒙混过关。我猜得很对,总会有对木匠的需求,于是我就被派到附近的原木场劳动,在那儿将当地产的松树锯开,做成预制板为军队搭建临时营房。  这活累得人腰酸背疼,足以摧毁一个壮汉的筋骨,因为无论冬夏,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拉脱维亚沿岸低洼地区寒冷潮湿的户外劳动的。  我们每天的食物配给是:早上出发上工前,每人半公升所谓的汤,其实也就是脏兮兮的水而已,有时候会有一小块土豆在里面。晚上回到犹太区,又是半公升所谓的汤,加上薄薄一片黑面包和一个发霉的土豆。  对于把食物带进犹太区的处分,就是晚点名时在铁皮广场马上被当众绞死。尽管如此,冒这个危险却是能让自己活下去的唯一方法。  每晚当劳动队伍拖着沉重的脚步回来穿过大门时,罗什曼和一小撮爪牙通常都会站在入口处,对进来的人作现场检查。他们可以随意叫一个人,无论男女老少,命令他们走出队列,在大门旁把衣服剥光。如果从衣服里找到一个土豆或一块面包,那么当其他人走向铁皮广场进行晚点名时,这个人就得留在后面。  当所有人都集合好后,罗什曼便会昂首阔步地走来,后面跟着党卫军士兵和十几个倒霉蛋。其中的男人登上绞刑台,脖子上套着绞索,等待点名结束。然后,罗什曼沿着绞架走过,向他头上的那些面孔龇牙狞笑,并且逐一踢掉他们脚下的椅子。他喜欢当着他们的面做这种事,以便这些临死的人都能看着他。有时,他假装要把椅子踢掉,而在最后一刻又把脚缩回来。看到那人站在椅子上颤抖——以为自己已经被吊起来,实际仍旧站在椅子上——他就纵声大笑。  有时受刑人会向上帝祈祷,有时他们会呼喊着求饶。罗什曼喜欢听这个。他假装自己有点耳背,塞住一只耳朵问:“你能大声点吗?你说的是什么?”  当他踢掉椅子——它实际上更像个木盒——之后,就会转过头对同伙说:“天哪,我真该有个助听器。”  在不多的几个月里,对我们这些囚犯来说,爱德华·罗什曼已成了魔鬼的化身。他干什么都是花样百出的。  当女人带食物进营地被逮到时,她首先得目睹那些男人被吊死,尤其是碰上其中有她的丈夫或兄弟的时候。接着,罗什曼会让她在我们面前跪下(我们沿广场的三面排列),由营地的理发师剃光她的头发。  点完名后,她就被带到铁丝网外的基地,给自己挖个浅坑,然后跪在坑边,罗什曼或旁的党卫军用鲁格尔手枪顶着她的后脑壳开一枪。谁也不让去看这样的行刑场面,不过拉脱维亚的卫兵漏出的片言只语说,他经常会让子弹在女人的耳朵边擦过,把她吓得掉进坟墓,然后再爬出来跪在原地。有时他开空枪,只不过咔嗒一响,而这个女人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了。拉脱维亚人都是些凶残的家伙,但罗什曼搞的这些把戏却把他们惊得目瞪口呆。  ……

图书封面


 敖德萨档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第一次读福赛斯的书,觉得很有意思,其中虚虚实实,亦真亦假,整个故事则很完整,主线就是米勒的追寻过程,很清晰,读起来很过瘾,而且环环相扣。结局很意外,但是又在情理之中。总之在我看来是一部还不错的小说。
  •     茱莉他爸演的,拍的不错。最近看了这个译本,翻译很一般。(没什么可说的了,可是该死的豆瓣居然有如此傻逼的字数限制,所以不得不骂几句,这也是你们自找的)(字数还是不够,看来还骂得不够)(“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还是不够。。。。)
  •     这本书前半部分写得还比较合情合理,但是,从敖德萨开始警告米勒起,就写得粗犷、草率了,有些情节太过偶然,还有些情节经不起推敲,我认为,以下几点写得不好:1.敖德萨组织派人去警告米勒不要再追查下去。2.犹太报复组织列昂他们,既然能够将米勒运作进敖德萨组织,而且米勒很轻松就找到了造假护照的人,我认为,列昂他们也可以做到,他们知道“狼人”的底细,那可将“狼人”绑架,搜查他的家里,逼迫他交代敖德萨里面的人,不就行了?用的着费那么大的劲,用米勒这样一个非特工的人去做这件事,米勒成功的机会应该是很小的。3.列昂他们为什么要将“美洲豹”越野车那么早还给米勒,这很容易将米勒暴露。4.米勒能最后活着,偶然因素也太多了吧?他的命也太大了!5.作者为什么不将罗什曼写成被绳之以法,为什么要让他逃之夭夭?总之,作者的这本书题材不错,本应写得更好,我真替他有些可惜,它不如《战争猛犬》。个人评分3.5分。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真实和虚构结合写作的典范,很良心的选材。
  •     那个日记写得太好了,像又看了一遍《辛德勒的名单》
  •     只能用牛逼来形容。。。
  •     对于作者那借助事实和虚拟的夹杂手法,用文学的笔迹讲述故事,全局看似跟真实事件一样,但是却又不是。也很佩服作者在作品中追求的真实性,尤其体现在对车载炸弹安装制作和并没有爆炸的描述,虽然有点啰嗦。但是唯一觉得不满的就是敖德萨就这么容易的被触及深处,并且瞬间瓦解!瓦解固然容易理解,但是触及深处有点不可思议,可是转念一想却又情理之中。另外让我接触的是关于纳粹与整个德国人民的仇恨区别对待确实对读者在有些事情的认识上有所帮助。
  •     历史令人震撼,悬疑谈不上,线索给得太早太明显,情节太过刻意明显奔着改成剧本去的。
  •     和豺狼的日子不再一个水准上
  •     故事精彩,节奏紧张,外加一个运气好的主角
  •     确实不如豺狼的日子
  •     你得救了。我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起草对一整个民族的起诉书。不存在集体的犯罪,上帝要毁灭索多玛和蛾摩拉,但他们当中有一个义人,因为他是正义的,就得到了赦免。可见犯罪,正如得救一样,都是个人的事。你得救了。
  •     很有意思的一部小说,内容环环相扣,故事讲得很完整
  •     2012.10.16 50%于当当
  •     材料充实甚至可说过于满当,但大概是早期作品吧小说技巧很不成熟,舞台遍及全球但转场都写得像在复述电影内容且“切换”永远是一个模式,角色心理描写差劲
  •     虽然情节较简单且巧合过多,但虚实结合、多线并进的手法增强了阅读趣味。
  •     略无聊 前面70%跟流水账似的 写米勒被各机构踢来踢去
  •     本应严谨的计划,竟然如同儿戏。已豆列。
  •     弗·福赛斯 的书很好看正在全部收集中
  •     还行 打算去借弗 福赛斯 全套看,这几本是入了的。看扣人心弦的小说,消遣不费脑,挺有意思,并且不影响心情。
  •     前面太慢热了
  •     结尾有点小出乎意外,但整体情况构思不如其它精巧。
  •     福赛斯早期作品,线程没有后期作品那般变态的复杂,可以令刚接触这系列的读者轻松阅读,不过这个轻松是指剧情线程的转换,阅读时的心情是不会轻松的,本书早在1979年就已面世,比后来广为人知的《辛德勒的名单》早了13年。
  •      你得救了。我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起草对一整个民族的起诉书。不存在集体的犯罪,上帝要毁灭索多玛和蛾摩拉,但他们当中有一个义人,因为他是正义的,就得到了赦免。可见犯罪,正如得救一样,都是个人的事。你得救了。
  •     好久没看类型小说了,最喜欢的类型小说还是悬疑、间谍...这个是作者第一个长篇,从讲故事角度肯定及格了,但从技巧格局等等来说有些too young too simple
  •     扑朔迷离的故事
  •     福赛斯的作品已经读过三本了。每一本都感觉扣人心弦、异常精彩。感觉福赛斯的大名已经是质量的保证了。
  •     男主角的运气真不是一般的好,故事有头重脚轻的嫌疑,关于敖德萨铺垫了那么多,最后居然如此之弱,这不科学。
  •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弗赛斯小说,买了能买到的他的全部小说,和乐卡雷一样我非常喜欢他的作品。故事精彩:男主角头脑清醒沉着冷静等等不说了。这本书同时让我换了个角度看二战。犹太人被整惨了!那本犹太人写的日记让我看了觉得很震撼:生动体会了滔天罪行的意思。犹太老人的笔下让人看到的是他那颗因绝望而显得苍白的来仅有一丝血色来驱动的心:历史的真相和痕迹原来是这么的脆弱啊!打心底觉得德国人当年真坏啊!
  •     最后才发现支持那位记者的并不是什么正义,而是为自己的父亲复仇。不过对党卫军的确没有好感。然而作者也没有区分党卫军和武装党卫军。
  •     好看
  •     故事线相较其他几本偏单薄,且巧合太多可信度下降,但在各种细节上——从炸弹制作到敖德萨的机构运作,简直可以当做教科书,又虚虚实实真假难辨,加上节奏一如既往的明快,悬念设置恰到好处,读来相当痛快。另外,书中对二战后德国社会生活和人们心理状态的描写与此前读到的一些描述二战后德国状况的书相印证,更有情境感。
  •     可能翻译有一点不够通顺。故事情节也算不上福赛斯作品中最好的。我好奇的是福赛斯的写作动机。他安排一个纯种德国人而不是犹太人去寻求纳粹迫害犹太人历史的真相,点出了其实大部分德国人也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世界不该把对纳粹的仇恨强加到他们身上。
  •     细节挺好,就是逻辑说不通,那么顽强活下来的人怎么会不争就放弃了
  •     还挺惊险的,一个作死记者因为私人恩怨去追查一个纳粹大屠杀刽子手的故事。以色列国真是战斗民族…
  •     看过的几本福赛斯里,这本算是结构最简单的一本了。另外要是晚二十年写这本书,估计沙龙啥的都会被写进去了
  •     我喜欢的二战历史作背景。
  •     3. The Odessa File (1972)
  •     福爷早期的作品,侧面让人了解了一下犹太人和迫害这个民族的人的历史!
  •     看的时候脑中不自觉会补进《古拉格》的种种数据。看《古》的时候我不难受,因为海一样的数据累积最后就会麻木,他告诉你,具体的内容你要自己去找。那《敖德萨》就是这个具体的内容。当《古》的数据一一代入之后,这种难受就一下子清晰了,扑面而来。在我们这一代人出生的很久很久以前,这世界发生过这样一些事,如果你不去有心寻找那他们只是一个代名词,不时我们还会表扬德国人悔罪的态度。那如果《敖德萨》里的是事实呢,也对的,谁会愿意再回顾这样一段不堪荒诞的过往?可2014.3.27以色列人回到上海感谢二战期间对他们的庇护,不能忘的吧,再荒诞不经的历史也不可以忘记,它曾真的发生过啊。
  •     结局有点仓促……这本不是很好看。14/09/02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