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117159890
作者:吴松泉 编
页数:202页

作者简介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供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与《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第3版,黄敏主编)教材的各章节相互对应,每章节包括学习要点、习题及参考答案三部分。学习要点为教师授课的重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习题是《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供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的主要内容,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A型题与B型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其中:A型题要求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B型题先列出5个备选答案,每个选项可使用1次或多次,也可不使用,每道题选择一个最适答案。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医学微生物学
总论
第一篇 细菌学
第一章 细菌的基本性状
第二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第三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四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五章 呼吸道感染的细菌
第六章 消化道感染的细菌
第七章 创伤感染的细菌
第八章 性传播细菌
第九章 动物源性细菌
第二篇 病毒学
第十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十一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十二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十三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第十四章 消化道感染病毒
第十五章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第十六章 反转录病毒
第十七章 肝炎病毒
第十八章 疱疹病毒
第十九章 其他病毒
第三篇 真菌学
第二十章 真菌学总论
第二十一章 主要致病性真菌
第四篇 医院感染微生物学
第二十二章 医院感染概述
第二十三章 医院感染中常见的微生物及监测和控制
第二部分 医学寄生虫学
总论
第五篇 医学寄生虫学
第二十四章 肠道寄生虫
第二十五章 组织内寄生虫
第二十六章 血液与淋巴系统寄生虫
第二十七章 泌尿生殖道寄生虫
第二十八章 医学节肢动物

编辑推荐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供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复习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掌握本学科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熟悉、把握应试技巧,从容应对各级各类考试。《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供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主要供护理学类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也可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其他专业本、专科学生使用,还可供临床医护工作者使用或参考。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三、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者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免疫防御功能。 1.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构成机体天然免疫的组织结构及分子物质有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抗菌物质。 (1)屏障结构 1)皮肤黏膜屏障:机体防御病原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防御机制有:①机械阻挡与排除作用;②分泌杀菌物质;③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2)血脑屏障:是机体血液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一道屏障,可阻挡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及毒性产物从血液侵入脑组织和脑脊液,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3)胎盘屏障:是母亲血液循环和胎儿之间的一道屏障,能阻挡母体血液循环中的病原微生物及毒性产物侵入胎儿。 (2)吞噬细胞 1)分类: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大吞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2)吞噬杀菌过程:接触→吞入→杀灭。 Toll样受体(TLRs):细胞表面天然免疫的一类细胞通道受体及病原模式识别受体,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的特殊成分,并向胞内传递信号,诱导炎症和免疫反应,以清除病原微生物。 3)吞噬作用的后果:①完全吞噬:指病原菌不仅被吞噬,而且被杀死消化;②不完全吞噬:指病原菌虽被吞噬,但未被杀死。 (3)体液中抗菌物质:体液中的抗菌物质主要有补体、溶菌酶、防御素和乙型溶素。 2.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是胞外菌感染的主要获得性免疫,其抗菌机制是: 1)中和细菌外毒素:针对外毒素的抗体又称为抗毒素,抗毒素与外毒素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则不能表现毒性,称为中和作用。 2)调理吞噬:分为依赖抗体的调理吞噬和依赖补体的调理吞噬。 3)阻止吸附:sIgA等抗体与病原菌结合,可以阻止病原菌在黏膜表面黏附定植,避免发生感染。 4)激活补体:抗体与病原菌等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可激活补体,形成的攻膜复合体有破坏革兰阴性菌细胞膜成分的作用,形成的C3a、C5a等产物能引起炎症反应。 5)抗体导致的免疫病理:IgE抗体与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有关,IgG和IgM抗体可导致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 (2)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是抗胞内菌感染的主要获得性免疫机制,作用方式有: 1)CD4+Th1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可吸引、激活巨噬细胞,增强杀伤寄生有病原菌的靶细胞的能力;可转化淋巴细胞,进一步扩大和增强免疫效应;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 2)CD8+CTL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能识别病原菌寄生的靶细胞,分泌穿孔素和粒酶并介入到靶细胞,直接破坏靶细胞使胞内菌失去寄生环境。 四、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1.感染的来源 (1)外源性感染:感染的病原菌来自于患者体外的称外源性感染,其传染源为病人、带菌者、病畜和带菌动物。 (2)内源性感染:感染来源于正常菌群或体内潜伏的病原菌。在某特定条件或某些因素的影响下,正常菌群可转变为机会致病菌,或使潜伏的病原菌活化而致病。 2.传播方式与途径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创伤感染、接触感染、节肢动物叮咬感染。 3.感染的类型 (1)隐性感染:机体损害较轻,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 (2)显性感染:指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弱,或侵入病原菌毒力较强,数量较多,感染后机体损害明显,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出现。 1)根据病情缓急不同可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2)按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①局部感染: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仅局限于一定部位,引起局部病变;②全身感染:感染后病原菌或其毒性产物向全身扩散,引起全身症状的一种感染类型。常见的全身表现有: A.毒血症: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只在局部生长繁殖,不进入血液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经血液扩散并侵害易感的组织细胞,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 B.内毒素血症:革兰阴性菌感染时,由于细菌在血液中或在感染病灶中大量崩解死亡,释放的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相应症状。

图书封面


 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