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影视 > 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63371570
作者:(美)因斯多夫
页数:229页

作者简介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波兰裔著名导演,他的作品令人惊艳,充盈着道义的追问,揭示了掩藏在日常生活平静面纱下的一幕幕活剧。
本书是英语世界第一部关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专著,作者是基氏的至交,她以鲜活的材料和独到的评述,全面评述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创作生涯,着力审视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作品主题、风格、道德上的一致性,让我们真正理解这位电影大师。

书籍目录

致谢前言序第一章  个人背景,学生短片、纪录片第二章  早期剧情片  《行人地下铁》《履历》《人员》《生命的烙印》《宁静》  《影迷》《短暂的工作日》第三章  机遇和死亡  《机遇之歌》和《无休无止》第四章《十诫》——关于死亡的十部短片第五章  《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第六章  《三色:蓝》第七章  《三色:白》第八章  《三色:红》结语注释关于作者

编辑推荐

《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基耶斯洛夫斯基为一位电影诗人,一位集编剧与导演于一身的波兰电影人,他丰富的视听语汇表现出对人类易错性和超越性的深入看法。他的电影作品——尤其是《十诫》——值得我们仔细分析,特别是分析其美学中蕴藏的伦理观。

内容概要

安内特·因斯多夫(Annette Insdorf), 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并曾在耶鲁大学教授电影史和电影批评课程。现为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电影系教授(曾任电影系主任),同时还是大学电影研究会的主任。她的前两部著作:《弗朗索瓦·特吕弗》和《难以拭去的阴影:电影与大屠杀》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就像花一样,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长在一颗星星上的花,那么夜间,你看着天空就感动甜蜜愉快,所有的星星上都好像开着花。”(《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   对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安内特•因斯多夫具有迅速的领悟力,并怀抱着一种发自本能的同情。这本书的价值无可估量。   ——罗杰•艾伯特   谁若对这位非凡的导演感兴趣,本书将是他的不二之选。           ——彼得•博格达诺维奇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个人背景,学生短片,纪录片1996年3月13日,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溘然辞世,终年54岁。消息传来,令了解他及其电影作品的人们感到无比的震惊与伤痛,伴随着的,还有一种十分基耶斯洛夫斯基式的疑惑。尽管朋友们多次尝试,想要说服他去国外接受心脏搭桥手术,但最终他仍拒绝了巴黎、纽约以及两家波兰专业心脏手术机构的邀请。他坚持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波兰人,对自己的医生充满信任。那天,他自己步行来到华沙医院,自己登记入院、接受手术;他再也没能醒过来。根据他朋友的说法,那家医院应承认责任,因为他们的医生对进口医疗器材熟悉程度不够。不少纽约人是在曼哈顿的林肯中心看戏时得知他的死讯的,沃尔特·里德剧院(WalterReadeTheater)正在那儿上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作品《十诫》的话剧版;入席不久,观众便被告知这一噩耗。惊讶与心痛之余,我们试着理性地面对这一消息:“至少,我们并没有因此而错失一些他本该完成的电影,因为基耶斯洛夫斯基早在《红》之后便已宣布息影。”随后,我们开始推测事情发生的真实顺序——这和我们看他电影时所做的事一样。当初,他决定告别影坛,是否因为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抑或他觉得该说的都已说完,因而心生厌世之情?他最终死在了波兰的医院里,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命运?抑或,自由意志在他这出人生戏剧中扮演的角色才是决定性的?毕竟,拒绝优质医疗机构邀请的,是他自己。对于一个早在二十年前便拍摄过纪录片《医院》的人来说——那部影片中的波兰医院缺电能、少设备,医生更是严重缺乏睡眠——无论怎样,华沙都不会是接受外科手术的理想地点。再次观看他的作品,我们不由被其中透露出的死亡意味深深打动,从《机遇之歌》、《无休无止》一路到《十诫》、《三色》三部曲,我们始终可以见到那种对于死亡的暗示。波兰出生的女作家伊娃·霍夫曼(EvaHoffman)曾在基耶斯洛夫斯基去世前一个月见过他。她回忆说:“他想要活下去,他说心脏病是对他发出的一个警告,一如《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中的波兰女主角。”在电视访谈中,我们更仔细地聆听了他看似无心的只言片语。在克日什托夫·维兹比基(KrsysztofWierzbicki)1995年为丹麦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基耶斯洛夫斯基如是说》(I’mSoo)中,基耶斯洛夫斯基承认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对未来感到恐惧,视其为一个黑洞。他将自己称作“已退休的电影导演”,不过承认还是在继续写剧本。“将来某一天,或许,又会有根据我的剧本拍摄的电影出现。我希望这是我给自己设下的一个套——以某种不寻常的方式,这样我就可以永远待在里面了。”烟不离嘴的老导演在咳嗽间隙如此说道。1994年,他接受某家法国电视台采访,当被问及一个53岁的男人能否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里彻底无所事事时,他回答道:“接下来的三十年?我可不希望自己非得活那么久。”这种黑色幽默的态度十分符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一贯个性,长生不老也从来都不是他们家的传统:他父亲47岁时因肺结核去世,母亲也在67岁时殒命于车祸。他个性中有着尽量避免多愁善感与骄傲自负的一面,对于人性之愚蠢,他宁可选择冷眼旁观。作为艺术家,他是谦逊的,相信即使自己不再拍摄新片,地球也会照样转动。“我害怕重复自己。”他对维兹比基说。我第一次遇见基耶斯洛夫斯基是在1980年的纽约电影节上,《影迷》在那儿放映。之前,我经常为法国导演担任翻译,但那是我第一次给一位波兰导演服务。不过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于是,之后的十几年里,我在多个电影节上做他的翻译,从戛纳电影节到特柳赖德独立电影节。睿智过人的他个性毫不张扬,喜怒之时从不拔高嗓门。不过,熟悉之后,从他那羞怯、自命为悲观主义的个性中,又显现出一种令人惊讶的热情与大度。那还是在1980年代结束之前,他一直让我称他为“伍耶克”(Wujek,波兰语中的“叔叔”),而他则热情地叫我“玛拉”(Mala,波兰语中“小家伙”的意思)。我俩成为好友,他甚至成功说服我母亲回到波兰,那是她在二战结束后的首次归国。“这是你欠你女儿的。”1988年参加纽约电影节时,他对我母亲说,“我会在华沙国际机场接你们,然后开车带你们去克拉科夫,你可以带着她看看你自个儿的故土。”七个月后的某个夜晚,言出必行的基耶斯洛夫斯基果真花了五小时开车带着我们,从华沙机场一路来到克拉科夫。在那里,大屠杀曾令我母亲失去家人、财产和身份;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坚持,她不可能和我一起完成这次非凡的归乡之旅。也是这次波兰之旅,令我有机会结识了不少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尤其是他妻子玛丽西亚和女儿玛尔塔。我还结识了他的御用作曲家,胖胖的兹比格涅夫·普赖斯纳,他那粗狂的个性与他笔下细腻的旋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还有幸实地观察了摄影师斯瓦沃米尔·伊齐亚克(SlawomirIdziak)的工作状态,他当时正在华沙城堡中拍摄克日什托夫·扎努西(KrzysztofZanussi)的《拿破仑》(Napoleon)。这次旅行期间,基耶斯洛夫斯基还带着我和我母亲去了一个小放映室,我俩也因此有幸成为最早看到《爱情短片》的那批观众。我当初写过一本有关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Truffaut)的电影书,之后还为他当过翻译。或许因为这种经历,我总觉得在特吕弗和基耶斯洛夫斯基之间有着那么一种相似,尤其是当我得知基耶斯洛夫斯基看过一百遍《公民凯恩》(CitizenKane)之后——这打破了特吕弗的纪录。他俩小时候看电影的经历都不太平凡:特吕弗成天逃学看电影,基耶斯洛夫斯基则因为穷得买不起票而只能爬上戏院屋顶,从通风口偷偷看那半块银幕。两人都是性格腼腆的自学成才者,爱看书,都编剧、执导了那种需要反复观摩方能体会个中内涵的文艺电影(literatefilms)。他们为热爱思考的观众拍摄有关人性弱点的严肃作品,而且经常在接受采访时提及各自对观众理解水平的信心。两人都反权威,在服兵役的问题上有过故事(基耶斯洛夫斯基靠着欺骗手段逃过了兵役)。特吕弗以爱写信而著称,死后大量信件被公之于世;基耶斯洛夫斯基也曾说过,遇到人生重要之事时,他都会以写信方式与女儿玛尔塔沟通。两人都对女儿一往情深,也都拍过与女性相关的电影,这些作品中的男性往往会笨拙地拜倒在那些女性角色膝下。两人都可以说是英年早逝,特吕弗52岁,基耶斯洛夫斯基54岁;最后一部影片都由让-路易·特兰蒂尼昂(JeanLouisTrintignant)担任主演,这两个角色也可以被视作他们各自的替身。在《情杀案中案》(ConfidentiallyYours)中,他扮演一名内向的杀人嫌疑犯,爱上了范妮·阿尔当(FannyArdant)饰演的角色,而生活中的范妮正是特吕弗的亲密伴侣。另一边,特兰蒂尼昂在《红》中饰演幻想破灭、个性顽固的退休法官,沉迷于对邻居进行监听,直至伊莲娜·雅各布饰演的女孩给他带来人性的关怀。当年,法国杂志《电视博览》为《三色》上映专门筹备特刊《基耶斯洛夫斯基之激情》,特兰蒂尼昂在接受他们采访时提醒读者要特别注意导演的节奏:“他一直让我快点再快点……就像特吕弗喜欢让演员把台词念快点一样。”他们的最后几部影片都拍得很快,至少一年一部,这多少会让人感到疑惑:两人是否都已感觉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因而才加快进度;抑或正是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才导致他们的早逝?1993年,我在巴黎见到基耶斯洛夫斯基时他已显得形容枯槁。我们坐在“圆顶”咖啡馆,他点了自己钟爱的鞑靼牛排,然后告诉我,他正在一面剪辑《蓝》,一面拍摄《白》,同时还在修改《红》的剧本。我母亲警告他说:“你这是在自杀。”一个疲倦的耸肩,轻轻地一挥雪茄,这就是他的全部回答。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年6月27日出生于华沙,从小就过着漂泊的生活。他那当土木工程师的父亲患有肺结核,常年奔波于波兰各地接受治疗,于是全家人——包括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妹妹和他那当文员的母亲——也只好跟着到处跑。他曾对记者琼·杜邦说过:“我们全家人都生病,小时候我得过肺炎。父亲得肺结核,为给他治病我们四处求医。14岁时我已搬过四十次家,总是坐着卡车或火车到处旅行,这很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或许正是因为当年的四处颠簸,晚年时,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过,他只想在自己位于莫索芮恩湖地区科切克的乡间别墅里安静度日,抽抽烟,看看书。)他曾进过一所专门培养消防员的学校,但他那反叛的个性只让他在那儿待了三个月,幸好如此,否则影坛很可能会少了一位伟大的导演。因为家里穷,他当时必须找一所既有奖学金又提供食宿的学校。“机缘巧合,我的一个亲戚在华沙管理一所培养剧场技师的专科学校。”1994年参加纽约电影节时,基耶斯洛夫斯基在《红》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到过这段经历;还有接受法国电视七台采访时也提到过。“要是当初这位远房叔叔掌管的是家银行的话,可能我现在就是个银行家了。”他又打趣道。

图书封面


 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基耶斯洛夫斯基与特吕弗有很多的共同之处:他们俩小时候看电影的经历都不太平凡,这可能注定他们俩长大以后都会成为伟大的电影艺术大师。特氏成天逃学看电影,基氏则因为穷得买不起电影票而只能爬上戏院的屋顶,从通风口偷偷看那半块银幕。两人都是性格腼腆的自学成材者,爱看书,都编剧、执导了那种需要反复观摩放能体会个中内涵的文艺电影。两人都反权威,在服兵役的问题上有过故事。基氏靠着欺骗手段逃过了兵役。两人都爱写信。特氏死后大量信件被公之于世,基氏也曾说过,遇到人生重要之事时,他都会以写信方式与女儿沟通。两人都对女儿一往情深。也都拍过与女性相关的电影,这些作品中的男性往往会笨拙地拜倒在那些女性角色膝下。两人都是英年早逝,特52岁,基54岁。两人最后一部影片都由让—路易。特兰蒂尼昂担任主演。两人最后的几部影片都拍得很快,至少一年一部,好象都已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因而才加快速度。1994年,基耶斯洛夫斯基列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十大电影:1、大路 费里尼2、小孩与鹰 肯 。罗奇3、死囚越狱 布烈松4、婴儿车 博。维德贝里5、逝水年华 伊万。帕瑟6、伊万的童年 塔可夫斯基7、四百下 特吕弗(一个长跑运动员的孤独)8、公民凯恩 威尔斯(基氏看过一百遍)9、寻子遇仙记 卓别林10、星期日音乐家
  •     安内特•因斯多夫在《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一书中着重探讨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中生命体验,人生何以为机遇左右,以及获得重生契机的可能。而她在分析《机遇之歌》(Blind Chance)时提出的一个小问题颇为耐人寻味。《机遇之歌》中,能否登上轰隆离站的火车俨然成为主人公的政治生涯的转折点。肉体先于意志为魏台克做出了抉择,或是极尽全力赶上时代的列车,成为了一名党员,平步青云,却终遭利用;或是追赶不成,懊丧之下与警察扭打一团,成为一名地下反党分子,却也难逃猜忌;或是捡起实用主义的大旗,回到医学院。一边在社会主义大背景下安家立业,事业蒸蒸日上,一面有意识的与政治保持疏离。即便如此,在一次公差中,魏台克却遭遇空难。虽说每一种选择都导向一个失败的故事,但影片一开始,持久凄厉的呼喊和童年片段的闪回,似乎已在宣告这是一部直指死亡的影片。问题是,“为什么只有第三段中的魏台克才死了?”为什么看似与意识形态最为疏远的人生却径直奔向了死亡?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不是要表达“失去了政治的生活等同于死亡?” 对此当然可能存有诸多解释,内在隐喻结构也颇为复杂。因斯多夫对自己提出的假设并未深究,只是将矛头指向了生命的偶然性。个人的偶在,政治生活的不确定性,自我选择的荒诞感,乃至生命的神性意蕴都参与着魏台克跌宕的生命进程。若如此,我们倒可以豁达地称“生命是一次馈赠”,生与死的界限可能只是出自一次非确定性的偶然,因而时刻心存感激。然而,这种豁达基于对“机遇”的信仰,以至于忽略了某种危险的警示。如果说对于积极投身政治事务的魏台克,理想和信念受挫足以令他迷失生活的方向,困顿惶惑,但对于第三个故事中,对于某种缺乏参与度的生活,以及无所谓理想的魏台克而言,除了生命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呢?命运之线冥冥的牵动似要演绎出“双重生命”,方死而方生。然而,机缘的引发,生死的牵引,却要涉扯到另一个重要的命题,是什么构成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中重生的契机,如何才能把握生命的第二次机会?第三段故事中,魏台克拒绝介入政治,也从不表述自己的立场,或许是出于恐惧,这一点他自己也无从反驳;又或是出于某种无力感,他可能比前两段故事中的自己更敏感的预见到了政治表达上可能会受到的挫折,更为明澈的的洞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他似乎预料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体的介入对时代进程是毫无意义的,只是徒然地写上或鲜红或惨淡的一笔。对于无法达成的理想,人们通常的做法就是将它遗忘。未能追赶上时代火车的魏台克,似乎把青春把热血丢在了昨天,成为了一个局外人,舒心有余却得遭遇两难的困境:参与政治生活意味着暴露自己、忽视矛盾、忽略差异、交付信仰;另一方面,不参与也面临着变得空虚而麻木,得承担懦弱的指责,以及应对外界纷扰的被动局面,这两方面的张力始终存在,直到飞机的一声爆炸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机遇之歌》不是一个左右为难的故事,它呈现出一种普遍的对生活无从介入的困难,以及不介入的困境,二难相遇,形同一个怪圈,而这番情形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中时隐时现。如果说《机遇之歌》的政治性介入尚带有危言耸听的威慑效果,《蓝•白•红》三部曲倒可以提供一种生活化的范本。《机遇之歌》模棱两可的生命危机和细若游丝的重生契机似乎可以在《蓝•白•红》三部曲中分别找到更明朗的对应。三部影片的主人公们,或是出于伤痛,或是因为失望和不信任,或是由于个体缺陷与欲望的不对等,不同程度地陷入生活介入的困难。他们自愿或是被迫地从原本的生活圈子中消失了,暂时的平静似乎赋予了他们一种超脱的能力,貌似新生。然而,平静之后,他们不得不开始面对固守自我的瓶颈。幸而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安排下,主人公们得以获得了情感的复苏,把握了重生的契机。《蓝》述说的是一个自我割裂自我放逐的故事。意外车祸中丧夫丧女的痛楚让朱丽无力返还现实,坚强的品质也无以抵抗回忆的痛感。她决定将自己的过去一笔勾销,开始全新的生活。朱丽从没有诉说过她痛苦,可是为什么我们知道告别过去的她并不快乐。回到原本的生活轨迹,接受背叛承担裂伤的朱丽似乎没有过得更好,为什么我们会为她感到释怀高兴?重拾生命的轨迹如何让朱丽获得拯救?我们到底能不能与自己的过去割裂?人又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为自己选择未来?时间流中的每一个时刻都对应着生命不同时段的体验,以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维度的形态存在。这三者是彼此照应的三棱镜,互相影响,照亮生命。于是,每一个时刻的生命体验都纠结着,不可分割地促成精神的完整性。然而,思及过去对朱丽却成了不堪承受的重负,是尖锐的针刺,是死亡和孤独。她无力将过去整合到当下的经验,只得放弃自己的过去,一如割舍自己的手足,企图寻找出一条无需依靠过往经验支撑的全新的生活之路。无根的体验并不如想象中飘逸,沉重的痛感渐渐被飘忽的惶惑所取代,感知的残缺、记忆的缺席,经验的断裂使得朱丽在破碎的时间流中飘荡,惟以不全的生命紧拥当下的现实。朱丽遭遇的是俄耳普斯(Orpheus)同样的困境,不回望过去,则无以言及未来,而回望的一眼,却足够把美丽未来的幻境击成碎片。 朱丽因疼痛的恐惧而拒绝过去,寄希望于个人意志的自由,但当个人的体验无法融入当下与未来,她注定收获的只是意识的碎片和自我期许的假象。朱丽所呈现的断裂的生命体验道出了第三段故事中魏台克无从言及的个体危机,而时间体验的个人维度在《机遇之歌》中以一种更为宏大的时代进程的形态得以表达。同样是出于某种恐惧,恐惧个体的独立性被不可阻挡的时代大潮所吞没,恐惧原本丰富鲜活的生命想象被同一话语模式所抹杀。他宁可选择坚守自己的消极自由,不越雷池一步,在有限的范围内经营专属自己的个体时间。人民事业的轰隆的步伐俨然在魏台克身上遭遇了时间的凝滞,他无法将自身的时间汇编入历史的进程。他为自己选择的时间系统,在社会的洪流中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微小到足以忽略全部的内在逻辑,而只作为旁逸斜出的一截,随波逐流的一段,无所谓过去,也看不到未来,轻得令他无从把握,无法自持。最终与朱丽的遭遇相似,无法系联起一致的精神体验,同样成为魏台克期待未来的最大障碍。《白》的男主人公卡洛的苦恼没有这么沉重,但也毫不轻巧。由于个人的缺陷——性能力的丧失,他被妻子告上法庭。尽管夫妻间还有那么点感情,但情感不足以扭转整个社会压倒性的价值取向。私人的伤痛不得不拿到太阳底下暴晒,卡洛为无能而饱受世俗的白眼,并被驱逐出原先的生活。基耶斯洛夫斯基告诉我们,爱情的风险并不在于建立完美的内在诉求是如何困难,而是如何使得用以经营爱情的资本与所处语境下的价值取向时刻保持一致。此刻,卡洛倒是深刻地体会到私人情感被社会价值所干涉的压迫感,他从自己与妻子的不平等看到了作为个体的自己在面对整体性限制时的懦弱无力。魏台克的苦恼或许也同样根植于此,政治风险与爱情风险相类,需要高超的平衡技巧,一方面要达到内在满足,另一方面得顺应外部环境,而后者时常盘踞压倒性的地位。在前两段故事中,魏台克令自身的基质与相属的社群融合,这使得他徜徉在改造时代的理想中,怡然自得,毫不突兀。就像移居法国前的卡洛,还有些为社会认同的本钱,尚能得娇妻两情相悦。然而,故事的结局处,基耶斯洛夫斯基把魏台克一下子抛置到了与所属群体对立的位置上。魏台克不幸当了两回炮灰,怀抱着平等公理的幻灭和沮丧,惨淡收场。第三段故事中的魏台克比前两段故事中的自己更敏感地预见到寻求社会价值一致性的荒诞,选择哪一种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出于偶然,但如果不能保持高度的同步,被划为异己就是必然存在的风险。为了规避个人与群体间的不平等的风险,他迅速放弃了追赶火车的企图。就在魏台克一脸睿智地打算把他的政治功能性障碍坚持到底之时,卡洛则选用了最能迎合世俗的方式来化解个体与群体对峙的痛苦——用赚钱的能力来弥补性能力的缺失,从这个角度上,他完全认可了社会主流价值施加给他个人的苦果,他费尽周折,磕得头破血流只为了重获爱的平等。他努力赚了大钱,高扬起曾经羞辱过自己社会价值,把背叛自己的妻子送入了大狱。事实上,直到《红》的结尾我们才知道《白》是大团圆的结局。卡洛与被自己亲手设计的妻子重新走在了一起,与其它两部的主人公同在暴风雨中获救。爱的能力似乎挽救了卡洛,他不再执着于获得虚妄的平等,并避免了再一次地在爱与平等的悖论中自我沉沦。如果说,是爱不平等令卡洛蒙羞,而现在,它又如何使人获得拯救?《白》探讨的是平等,但真正命题却是牺牲,恰立于“平等”的对立面。爱的屈辱让人寻求平等,爱的能力却让人懂得牺牲。舍勒曾言及一切受苦和一切痛苦,就其行而上学及纯形式的意义而言,乃是部分为了整体以及较低值的为了较高值的牺牲体验。我们自不必指涉基督教意义上的牺牲。从二人情爱的角度而言,爱的和谐的获得即意味着需要一定程度地抹去自我意识,通过忍让和牺牲来获取共同联合的平衡。在更宏大的层面上而言,生命机体的繁衍即得仰赖个体的耗损,这正表达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平等何以无从谈起。如此,我们甚至可以把卡洛惨遭出局后的努力看成《机遇之歌》前两段故事中魏台克受挫后的生命的延续,他们的精神气质是一致的,无论是将个体交付情爱、政治还是国家,举目可见的是爱之名义下的刺痛,共同联合下的不平等。然而对于卡洛或是甘冒风险的魏台克而言,尽管前途是荆棘丛生,也愿意领受。爱的语境下恐怕从来就没有平等,只有承担痛苦的自由意愿,《白》的结尾处隔着铁窗的二人留下的泪水,既是爱的刺痛,亦是生命的警示。朱丽和卡洛虽然历尽磨难,总还算幸运的在短时期内走出了阴影,而《红》的老法官则为此等待了四十年。离群索居的老法官,是个以窃听邻居电话为乐的怪老头。尽管他睿智,且经验老道,好像一眼就能看透人性的卑劣,直指痛苦和恐惧的根源。只是人们的生活与他无关,他从来只负责掌握,无意介入。用时髦的话语来说,乖僻的老法官俨然是个他者的形象,一种对立的,疏远的,异己的存在。然而,世人故作严肃、固守尊严的荒谬于他也恰是一个颠倒的世界。远离政治的魏台克也未必不是觉得参与政治的可笑,而拒绝沟通为他设立了一道屏障,自然地割裂着自身与他人的联系。魏台克或许也没有确定的立场,也无从为自己划定的界限,只有茫茫然地通过否定来确定自己的边界,不自觉中完成了一个陌生他者的自我设定。魏台克显示出与老法官的一致性,老道敏感,预料到暴露自己会遭遇的种种不测,便将自己掩藏起来,观察周遭的一切,悄无声息。玻璃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惯用的道具,他习惯用玻璃隐喻人与人之间无所不在又无可形状的屏障。玻璃既阻挡了外在的风险,也阻挡了沟通的可能,这正是尚未得到神秘启示的主人公们的现实情状,被自我意识包裹得严严实实。安全,但乏味。而在《红》中,电话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基耶斯洛夫斯基几乎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如此旗帜鲜明地向人们展示救赎的契机:电话,即意味着沟通的可能。当政治话语换到日常生活的语境,抉择似乎会纯粹得多。与在自我及他者的割裂中无所适从的魏台克不同,老法官得益于沟通的尝试,争取到了重生的契机。一开始的老法官似乎是全知全能的存在,他知道自己的爱人与人有染,他知道某家的丈夫有外遇,某家的富豪在贩卖毒品。他试图教导瓦伦蒂娜懂得爱会让人晕眩就会令人恶心的道理,要告诉她爱能有多深,伤就能有多疼。他能洞察一切。然而,他所知越多,就对人性越了然,便就越冷漠。他近乎全知的能力正是导致他生活不快乐的起因——通过年轻的律师奥古斯特的眼睛,为我们演示了40年前发生所发生的事情,爱人的房间内正上演一场通奸的戏码。或许“洞察世事”已足够令法官麻木,对人性的了然也使得他的人生分外萧索。若能选择,老法官大概会选择与周围的邻人一样,过一种不能预见的人生。瓦伦蒂娜的出现使他有了重新开始生活的念头,这种重生的念头是从自我揭发的试探行为开始的。老法官自行举报了窃听行为,这似乎是试图与瓦伦蒂娜进行沟通的初步努力,尽管是旁敲侧击的。如果说,通过承担生命行为是老法官用以获得新生的一种方式,那么“沟通”的行为便是重生后人生历险的第一步。其意义好比婴儿憋足了劲的第一声啼哭,充满了试探、惶惑和喜悦。只负责收音的“监听器”被意味着双向沟通的电话所取代,拎起电话这一简单的行为决定了老法官重生的成败,此刻,他不再是隐藏在幕后,不为人知的全能者,而是回到生活中,作为一个毫不起眼,生性古怪的老人。自我与他者的界限在与外界联系中渐渐消退,老法官获得了情感复苏的能力。三部影片的最后,以方舟来承载主人公们的新生恐怕不会是出于偶然。《蓝•白•红》的篇末,主人公们流下的泪水,酝酿了痛苦、懊悔和醒悟,是在孤独和绝望的尘嚣上好不容易开出的花朵。回归赋予生命实质的痛感,通过牺牲了解爱的真相,对生活的热烈表达和对生命行为的承担,成为主人公们获得世俗救赎的途径。或许基耶斯洛夫斯基并不想告诉我们,这些努力会给生活带来更好的结果,只是更多一些重生的契机。 [美]安内特•因斯多夫著:《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黄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24元。
  •     在《基耶斯洛夫斯谈基耶斯洛夫斯基》一书中,基氏讲述了自己在波兰的洛兹镇读电影学院时和朋友玩的一种游戏。因为是洛兹是个落后的纺织业小城,所以在那里经常可以看到因机器事故形成的肢体残损者。他们的游戏玩法如下:在上学途中,看到缺一只胳膊的,可以得到一分;缺两条胳膊,得两分;缺一条腿,两分;缺两条腿,三分;盲人,五分;没手没腿只剩肢干的,十分。到了学校,大家比谁的分数高。这个“可怕而迷人”的游戏,基氏一玩数年,如今当我们回过头来打量基氏的电影,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像是这个游戏的一种延续:他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哪一个不是如此“可怕而迷人”?在《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中,作为基氏忠实影迷的作者安内特•因斯多夫对其作品,尤其是后期享誉国际的作品,从电影的语言到文法、拍片历程和脉络,乃至与机遇、命运主题相关的蛛丝马迹等方面,她都悉数抽丝剥茧,呈现在读者面前。基氏作品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道机关重重的迷宫,每一个场景、每一个镜头,都乱花渐欲迷人眼,抛下无数的线索,等待有心人去发掘,后期作品在艺术上尤其精致迷人,在因斯多夫看似琐琐屑屑的笔触下,那些细节似乎纤毫毕现。在因斯多夫的笔下,基氏在《薇洛妮卡的双重生命》、《红白蓝》三部曲等片中,俨然扮演着上帝的角色,主人公的命运他一早已经设计好,影评人皮奥特•索伯钦斯基曾说,基氏常常一反通常的电影逻辑,“预兆先于未来发生的事情出现”,《红》中的法官奥古斯特神奇地猜透瓦伦蒂娜的想法,令影评人托尼•雷恩将基氏和《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医生相提并论,他说《红》片中的法官奥古斯特能够预测瓦伦蒂娜的未来,就像后者中不吃人的汉尼拔,这个观察不可谓不敏锐。而影评人戴夫•凯尔则说得更绝,在他看来,特兰蒂尼昂(奥古斯特的扮演者)是“《旧约》中的上帝,不过是一个本领大大地缩减了的上帝……他可能根本就不是一个神,可能是只是自己把自己当作了神——就像是电影人,他们创造出自己的小小世界,放入自己的人物。”可谓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基氏的用意。基氏自己曾经说过:“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他(奥古斯特医生)反映了我的世界观。所以我经常说《红》与我自己很接近。”其实,开了《滑动门》、《情书》和《一个字头的诞生》等“命运三岔口”滥觞的设计,早被林奕华稍带刻薄地指出这是令人不舒服的“上帝”的眼光:“生命是一出三岔口,选这,如何,选那,又如何——或然率,宛似木偶身上的提线,千丝万缕地,将假设牵扯成戏剧的所在。功夫再高,本来只是掌偶的艺术,偏有人自诩命运之王、时间大神:‘在我的操弄之下,汝等只能一吁三叹,何其无能渺小!’只因操创者的生杀之权,是他。”这些关于“机遇、选择、命运”等等的基氏的神秘主题,如能跳出其中,就可以看出,它们,其实多少接近于“信则有,不信则无”的故弄玄虚。事实上,它们处处透露基氏本人的“心算和扳手指(林奕华语)”的步步为营。这些设计和布局,看真了,不过是在玩一种魔术,让观众如醉如痴,他自己则像是《薇洛妮卡的双重生命》中那个木偶师亚历山大,一切尽在他的掌握。很简单的一个事实是,基氏魔术的能否得逞,端看观众入毂不入毂,银幕上基氏看得见的神秘、玄之又玄的所谓“上帝”,所谓“天使”,所谓命运,所谓机遇,不过是观众的高度投入,忘记眼前耳畔,尽是由设计堆砌罢了。当基氏把自己化身为“上帝”时,上帝却跟他的命运开了一个玩笑:他高强宣布息影,后来却又食言,以万众期待的姿态复出,正当他开始编写《天堂》、《地狱》和《炼狱》三部曲的剧本时,这个被影评人斯图尔特•卡拉马斯称为“现代巫师”的一代大导,比他的影片的人物先行一步,突然被上帝应召。基氏个人的命运颇像他的电影,玄之又玄,只是这一次,他也是一个棋子,上帝成了那个操控者——木偶师。命运的“可怕而迷人”之处,可能正在这里罢。

精彩短评 (总计65条)

  •     象徵又象徵
  •     图书馆的怀念
  •     double life
  •     最近迷上基氏的电影,无意发现这本书,就买下来了。书的内容可以帮我们更深入了解基氏的历史,但感觉对电影分析的不是很深入。书的感觉还是很好的
  •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我十分喜欢的大师级导演之一,看他的电影,那一个享受。读这本解读大师的书,何尝不是同样的享受?更能深刻第理解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读得很过瘾,都不想再读下去了:读完了也许这种享受也同时结束了。翻译得也很好,非常棒的一本书。哎,疯了,崩了。
  •     生命是件礼物,尽管短暂
  •     有时我真受不了这些牵强附会的电影书,抓到一点可以发挥和延展的东西都要倾其全力去扩展和想象,结果就是越来越不靠谱。虽然我不否认里面多少有一些内容对于理解电影有所裨益,但是花这么多的时间读这样一本书实在不值当
  •     除了对电影的精妙分析,也介绍了有关基氏的人生经历。读完才理解了书名的意义,不仅是他的电影一以贯之的主题诠释(尤其是《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和《蓝白红》),也包含作者对基氏逝去的生命的无限遐思
  •     摘:肯·洛奇的 才是他心中的第一部真正影响自己的电影。从费里尼那里,他学到了超现实主义的诗意;从伯格曼那儿学到尖锐与严肃;还在洛奇的影片中学到了同情和朴实;但是,或许他更多的还是受到了来自扎努西的影响,他的作品往往具有十足的道德力量。
  •     路上断断续续的看完,觉得愈发阴郁,阵阵背脊发凉……
  •     作者能够和导演近距离的接触,也为这部书提供了可靠度和权威性!
  •     "人死后剩下什么” “他做过的事”
  •     经常在网上找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书,总是脱销的状态。这是一本难得的书!本书作者在《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的评论音轨里亲自介绍过它,当时就很想要了,但是国内还没出版,准备想办法买原版书时,就在卓越上见到了。真是太开心了。
  •     以作者的资源写到这个程度实在嫌浅
  •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作的问题,逻辑和用词都比较混乱。。。
  •     这哪个傻逼写的啊
  •     拿到书一口气读完,是在解气。很多早期的片子都还没有看过呢。
  •     作者的领悟力很厉害
  •     对于想了解他和他作品的影迷,这本书有一定的作用~
  •      基耶斯洛夫斯基 怎能落下
  •     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更直观一点。
  •     这书被我翻得有点烂了.....
  •     本科看的时候喜欢。现在回看只觉得分析浅了。但从资料上说,算是贡献。
  •     他被誉为“当代欧洲最具独创性、最有才华和最无所顾忌的”电影大师,他却说他不爱电影,他就是波兰电影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他的影片被认为“既有伯格曼影片的诗情,又有希区柯克的叙事技巧”
  •     细看了开头和三色部分。
  •     基氏铁粉必读。
  •     大师都是用刻苦勤奋来等待成功的契机
  •     读起来觉得很脚下虚,用不上力。基础不行,应该扎扎实实地好好学。
  •     那么多纪录片…唉……
  •     6折购书
  •     4.5. 作者是基耶在戛纳的翻译,之前研究特吕弗,所以她有觉得基耶和特吕弗的相似之处。作者妈妈也跟基耶是好友,基耶开车5小时把母女从波兰接到克拉科夫,是作者首次回到故乡。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还引述了作者学生对于基耶的一些(从未发表的)文字、该是论文吧。以前读过很多基耶的书,作者都是男性居多,而因斯多夫则是从女性的细腻,写出了她心中的基耶。其实伊莲娜的前言都说了,每一次伊莲娜问基耶,究竟为什么这样演,怎样理解?基耶总是说“不如你来告诉我”。基耶的镜头是他的尝试思考,而每个人透过ta看过的那些基耶作品,反复玩味其镜头、音乐、颜色、物品、细节……自然也是有不同的理解。
  •     “我拍电影是因为我真的别的什么都不会,这是我以前做出的一个差劲的选择,现在我意识到了,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     想当年为了淘这部电影可费了不少劲,大师经典之作
  •     大一看的 我這屌絲完全看不懂啊
  •     不如多看几遍基哥的电影。。
  •     隐喻的拆解太多了吧,感觉像意淫出来的
  •     第二次认识他的生命
  •     还有十诫没看
  •     Every book written by Annette Insdorf has become the definitive text on its subject.
  •     内容编排挺简洁的,各个时间段,主要作品时期,看起来不乱评价也是很客观的,资料也挺详实。很不错的书
  •     充斥着象征和隐喻啊……还是老基自传比较实在
  •     直接看电影,有些理解的不太到位,看书能提高理解程度。
  •     大部分是在复述剧本和电影而已吧
  •     很多部分太主观 但是好电影在于有很多可以解读的角度吧 基为我们展现的是真实的生活经验,并引导我们深入思考
  •     还记得《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吗。基耶斯洛夫斯基访谈
  •     在tb上买的,因为卓越无货了,而且估计买这本书的人很少,;tb老板后来还给我便宜了。书的内容其实很一般,也没有很深刻的电影分析,也没有很详尽的导演生平。没办法他的书太少了!!!还是看他的电影吧
  •     Annette Insdorf的论调一直很喜欢
  •     红白蓝....同时进行...crazy吧...
  •     算读过了吧,很细致的分析。虽然自己没有把基氏的片子都看完,但是三部曲和十诫的大半加上一两部早期的片子,他用电影讲故事的功力实在是无出其右的。
  •     “现实是如此丰富、如此伟大、无与伦比,什么都不会重复,没有哪个镜头可以重来一遍,我们不必担心它的情节发展:每天它都会给我们带来新鲜与不凡的画面。现实是纪录片的出发点,这并非是一个悖论。我们只需要完全相信现实自身的编剧能力就可以了。”
  •     3.5
  •     也许看了刘小枫的影评,曾经沧海难为水吧……
  •     就是喜欢基老嘛~~~~
  •     书看得很慢,尤其是《十诫》的部分,很有将基翁作品再过一遍的冲动,其次最大的收获,是对他早期的纪录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没办法,老基是我的爱
  •     走马观花地翻完。前半部分有点流水帐...不是特别对我这种业余爱好者的口味。
  •     有些电影解读不错
  •     深邃的哲思,诗意的悲悯,在堕落的世界里合乎情义地生存
  •     只是从技术上讲,不够深入
  •     他的很多电影我下不了,就先看书了。和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对照着读,可相互补充
  •     纪念我的大学 我的青春 我的论文
  •     看的不透
  •     伟大的基耶斯洛夫斯基
  •     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译的也不错
  •     打个边外球吧。 基耶罗夫斯基的电影可以好好看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