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二十讲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 中国京剧二十讲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1
ISBN:9787122149275
作者:骆正
页数:308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京剧艺术的知识普及读物。书中既有对京剧发展历程、剧目、流派、表演艺术、舞台艺术等常识介绍,更有作者充分调动其心理学专业的知识,对戏曲界名家、名剧展开的深入、贴切、独到的分析,是一本透过京剧了解传统文化的入门读物。

书籍目录

第一讲 戏曲的历程
001_戏曲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005_昆剧的形成及其特点
010_清代戏曲及京剧的崛起
第二讲 京剧概论
013_京剧的形成
014_京剧的基本特征
017_四种基本形式
027_四大行当
032_三种舞台造型
第三讲 京剧的剧目与流派
038_按表演形式分类
042_按行当分类
046_其他分类
048_京剧的流派
第四讲 京剧的特性与代表戏
060_历史性和历史戏
061_政治性和政治戏
063_伦理性与伦理戏
069_情感性与爱情戏
071_科学性与心理戏
076_文学性与戏的文学色彩
079_其他两类典型戏剧
第五讲 京剧与审美心理学
087_视觉审美
091_听觉审美
093_思维与审美
094_美感产生原理
096_情感与审美
097_个性与审美
第六讲 戏曲大师的审美观
099_李渔与《闲情偶寄》
101_汤显祖与沈璟的争论
103_齐如山的戏曲理论与实践
105_盖叫天的表演理论与实践
第七讲 关汉卿研究
111_关汉卿戏曲创作特点
113_关汉卿作品赏析
第八讲 梅派及梅兰芳研究
127_戏曲的审美与形相的直觉
134_戏剧的综合表演与完形心理学
138_戏曲的程式化与心理距离
144_戏曲心理学的几个问题
第九讲 程派及程砚秋研究
149_独成一派的程氏唱腔
153_程氏悲剧
158_多番“取经”
第十讲 麒派及周信芳研究
163_麒派戏曲四观
164_麒派的形成和发展
165_麒派的三大艺术魅力
167_麒派的两大艺术特点
168_京派与海派的争与合
第十一讲 荀派及荀慧生研究
172_戏剧中几类女性的心理特点
173_大家丫鬟——《西厢记》里的红娘
176_小家碧玉——《梅龙镇》里的李凤姐
第十二讲 《群英会》赏析
181_群英聚会
185_蒋干偷信
186_曹操上当
187_草船借箭
188_蒋干犯傻
190_周瑜打黄盖
190_孔明借风
192_问题和启示
第十三讲 《贵妃醉酒》赏析
195_不同心理类型者欣赏《贵妃醉酒》
199_《贵妃醉酒》的矛盾及所隐喻的问题
205_梅兰芳对《贵妃醉酒》的四大改革
第十四讲 《打渔杀家》赏析
211_剧情冲突环环相扣
215_心理刻画细腻动人
221_节奏把握起伏分明
225_绝妙的丑角念白
230_《打渔杀家》中的唱
第十五讲 《失•空•斩》赏析
233_《失街亭》——错误的军事部署
235_《空城计》——两个老人的心理暗战
238_《斩马谡》——挥泪严军纪
240_问题和启示
第十六讲 《玉堂春》赏析
249_《女起解》——悲剧的喜剧化表演
254_《三堂会审》——丰富的人物心理活动
257_问题和启示
第十七讲 《四郎探母》赏析
261_四郎思母
266_亲情大于敌情
266_探望亲人
268_朝廷与家庭
270_瑜中之瑕

第十八讲 《四进士》赏析
274_巧合与必然的剧情脉络
277_复杂鲜明的人物性格
279_唇枪舌剑、步步紧逼的念白
283_问题和启示
第十九讲 《赤桑镇》赏析
288_“嫂娘”的愤怒
289_包公的痛心
290_情与理的冲突
293_唱念的艺术特色和力量
295_问题和启示
第二十讲  《盘丝洞》赏析
297_在表演艺术方面的创新
304_在丰富剧情方面所做的努力


精彩选读

编辑推荐

《中国京剧20讲》:京剧,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一个精神抖擞的台上亮相,一句韵味悠长的唱腔,一张走笔细腻、颜色丰富的脸谱,无不透着梨园艺术的讲究、味道,更是蕴含了传统审美心理、中华传统文化人生百味的脉脉相承。《中国京剧二十讲》,收录京剧珍贵图片,京剧入门必备!

内容概要

骆正,1935年出生于山东烟台,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在文艺心理学、戏曲审美心理学和书法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曾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表彰奖状。
骆教授一贯致力于中国戏曲的研究和传播:他在北京大学开设的“传统戏曲欣赏”课程,场场座无虚席;他参与组织了一系列的戏曲推广活动,“京剧文化活动周”等深受社会好评。近来还在电视连续剧《梅兰芳》中客串扮演了学者罗瘿公。
出版有《心理学词典•生理心理学分卷》《华夏简明百科全书•文艺心理学分卷》《情绪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等专著。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包括京剧在内的戏曲的综合化、虚拟化和程序化是中国戏曲独特的表演体系(有人称之为“梅兰芳表演体系”)的最基本的特征。 其他特点 中国京剧除了上述三个基本特征之外,还有几个重要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娱乐性很强。这就规定了戏曲的审美观与娱乐性要一致,戏曲的一切表演都要追求“好看”与“好听”。演员的扮相、化妆都要好看,即使是穷人的女儿或丫鬟侍女,也要满头珠翠。演员的动作也要好看,即使喝醉了酒的杨贵妃在发酒疯时的动作,也要让观众看起来很美。不论什么角色,唱起来都要好听,说话也要有音乐性。赴刑场的“窦娥”、自杀前的“虞姬”,唱、做都要达到美的境界,使观众赏心悦目。京剧的程序性和虚拟性表演,使观众与欣赏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就保证了观众在看戏时容易达到产生美感和娱乐的目的。 第二个特点是教育性——寓教于乐,使观众在娱乐的同时提升精神境界。京剧的故事情节大多包含着强烈的伦理道德观念,忠奸善恶,爱憎分明。歌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让观众在看戏的时候,潜移默化地涵养心灵。 第三个特点是历史性。京剧剧目中有大量的历史故事,可以使观众通过看戏了解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强的历史观念,而百姓平民正是通过看戏和听书得到了这种历史观念的熏陶。 第四个特点是群众性。这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京剧产生并植根于广大群众之中,拥有众多的爱好者,他们不仅爱看、爱听京戏,并且还爱唱、爱演京戏,这些人有个特殊的称号——“票友”;另一方面是京剧的观众习惯于在戏院里对表演立即表态,叫好或者喝倒彩。这极大地影响着演员的表演。京剧演员不可能在舞台上愚弄观众,或只顾自我表现。京剧剧院里的观众是绝对的“上帝”。

图书封面


 中国京剧二十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从小就清楚记得奶奶辈的人很爱看京剧,家里电视或者出去看戏,投入的很。当然在现代年轻人的圈子里,不可不说,京剧也有一番时尚风波,被大多设计题材所采用,成为设计师们的青睐对象。我国历代的文学艺术各有特色和自己的高峰,当我们被它吸引时,也不妨对它多一点了解,蛮好的一本书,拿到就很爱不释手。
  •       潜规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绕不过去的一个词儿。封建官场中你来我往,觥筹交错间,皆有暗地路数。如何拿捏妥当,全凭各自修炼道行。因此无论庙堂还是民间,皆透着一股江湖气。而京剧,亦原属市井文化,而非如今仿佛一提,便令人感觉高高在上的 “不接地气儿”。 从它的取材来看,亦是江湖中人颇为看重的“是非”,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包公案》《西游记》《封神榜》《三言二拍》等,这正是当年戏园子锣鼓喧天里平民百姓爱看的消遣娱乐。  再加上京剧本是程式化、典型化的表演,脸谱、服装、举手投足间更是极力突出人物个性——在一个讲究规矩的艺术形式里,欣赏规矩,实属有趣。化学工业出版社新出的《中国京剧二十讲》(2012年10月出版)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阅读机会。  人生何处不规则。涉世未深的苏三在押解路上喊出了“只把爹娘恨”“恼恨那山西沈燕林”以及“贪赃王县令”等心酸言,控诉被压迫的不公平。这时恰好有一位通达的老人——崇公道来为她开导:这世界虽然看上去满纸荒唐,逃不脱“规矩”二字,可这东西横行在封建社会已久,自有存在之理,只需看透也便罢了。  《玉堂春》中的《三堂会审》尤为精彩,作者骆正评得也尽兴。字里行间,看着两位老官僚各怀心思,一步步逗弄新官上任、涉世未深、尚不习惯这套程序的主审官王金龙,煞是诙谐有力。锦衣华服里,浓墨油彩下,可觉王公子现在虽窘得有趣,却也知经时日打磨后,他日亦可与他的那两位前辈比肩。  而宫廷作为官场的最高级斗兽场,难怪有出宫后的太监追忆这里的“一举一动都是先前定好的,在这里的人们就像是戏台子上演戏似的,什么事都有固有的流程。”清朝最著名的那位老佛爷恰爱看戏,规矩到了浓处,自然与戏结成了一家,只可惜台上的演员们永没有散场的时候,一日未终了,始终得坚持在此。不过,什么事情都有例外,讲究潜规则的京戏也有欢欢喜喜打破这套路的时候。比如在《梅龙镇》一夜风流的正德皇,偏偏真性情爱上了民女李凤姐;而《玉堂春》中的老吏崇公道出了城便给苏三卸了刑枷,而非照“朝廷王法”办事一路让她带着。再有就是戏曲中最爱出现的“八部巡抚”一官职,往往空降民间,惩治贪官污吏为民请命,实为戏曲中的另一典型“包公”。只可惜这些均属偶发事件,概率太低。不过这些路数往往被后期的香港电影借鉴,如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中的八部巡抚等等,顺带着恶搞了一下,可谓是帮京剧装在了一瓶新酒里,探了一条与时代相结合的好路子。  如果一提起京剧,会令不少人犯难而退,这实是因为不熟悉京剧的那套表演体系之故,从声腔到扮相,再到角色行当、舞台造型、表演流派等。当今我们最需要做的,应是打破人们对京剧的陌生感、畏难情绪,打开一扇通透的大门,让人们可以自在欣赏京剧中的“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京剧中的人物是典型的,人物表现是有规矩的,亦何尝不是写尽了红尘俗世中的潜规则。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一本普及常识的书,偏又把赏析部分做的那么枯燥。
  •     俗话说“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尽的三列国”,提到京剧我就会想到失空斩、群英会。这本书,内容严谨、文字通俗,很适合闲暇时光翻一翻,和刚听过的京剧段子对应一下,是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社会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     内容讲解深入浅出,很精辟,值得阅读。
  •     书中既有对京剧发展历程、剧目、流派、表演艺术、舞台艺术等常识介绍,更有作者充分调动其心理学专业的知识,对戏曲界名家、名剧展开的深入、贴切、独到的分析,是一本透过京剧了解传统文化的入门读物。版式设计精良,阅读感受很好。
  •     不错的京剧入门级读物
  •     非科班出身的人写京剧是一个冒险的活儿。不过,作者很是讨巧,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来赏析京剧,扬其长避其短。书中对于京剧人物的心理分析,尤其是京剧中女性角色的心理分析,读来趣味横生。最喜欢《梅龙镇》里的李凤姐,将小家碧玉的聪明伶俐发挥到了极致。
  •     一本很不错的写京剧的书,很通俗,对我这样的入门级读者看来也没有很么难度,作者是北大教授吧,真是不简单啊!
  •     很喜欢京剧,希望中国国粹一直保持中进步
  •     入门级的《中国京剧二十讲》把我们这些被现代时尚艺术包围的年轻人带入真实的京剧世界。原来,艺术追根溯源,皆能在传统艺术,譬如京剧中找到生命源泉。京剧并不意味着老派,它还可以唯美。
  •     一项艺术,能够流传开来,受到那么多人的欢迎,其魅力自然不容小觑。细细读了这本书,里面有传统文化的沉淀,也有传统社会人情世故的高度浓缩。买这本书,既读了京剧艺术,也一并品读了传统社会。
  •     不愧北大学者的精品之作,用纸考究,印刷精美,好书!
  •     在一大堆“十五讲”、“二十讲”里,北大的书是比较能保障质量的。细致,比较全面,不乏可读性。适合想要了解一下京剧的人。
  •     心理学知识与京剧艺术的完美结合。书中既有对京剧发展历程、剧目、流派、表演艺术、舞台艺术等常识介绍,更有作者充分调动其心理学专业的知识,对戏曲界名家、名剧展开的深入、贴切、独到的分析,是一本透过京剧了解传统文化的入门读物。
  •     这个不错比我想象 的好啊,内容不知道了,不懂啊,因为是送人的,
  •     一本了解传统文化京剧的好书!封面设计很漂亮!
  •     还不错,垫了点底儿
  •     从小就清楚记得奶奶辈的人很爱看京剧,家里电视或者出去看戏,投入的很。当然在现代年轻人的圈子里,不可不说,京剧也有一番时尚风波,被大多设计题材所采用,成为设计师们的青睐对象。我国历代的文学艺术各有特色和自己的高峰,当我们被它吸引时,也不妨对它多一点了解咯,蛮好的一本书,拿到就很爱不释手。
  •     教授讲授京剧知识,普及国戏,内容多又通俗易懂,非常好。
  •     这本书写得挺实在的,尤其喜欢后面的剧情分析。作者七八十岁,饱经世事,且从事心理学,分析起剧情来真是透彻。京剧又是一门高度浓缩的艺术,嗯,在这里读读芸芸众生,挺好的。
  •     入门可读。
  •     从小就清楚记得奶奶辈的人很爱看京剧,家里电视或者出去看戏,投入的很,当然在现代年轻人的圈子里,不可不说,京剧也有一番时尚风波,被大多设计题材所采用,成为设计师们的青睐对象。我国历代的文学艺术各有特色和自己的高峰,当我们被它吸引时,也不妨对它多一点了解咯,蛮好的一本书,拿到就很爱不释手。
  •     国粹啊!这本书特别适合像我这样入门级的读者,对京剧和传统文化有兴趣,又不知从何接触,这本书恰恰帮了我!最喜欢书中的名段欣赏和角色分析,很有趣,有作者老爷子独到的见解。唱念做打真是美啊,京剧的一颦一笑都是美的。有机会一定要去剧院看一场戏。
  •     很厚实的一本书,拿在手里很有感觉很有味道的一本书,骆教授的文字娓娓道来,把京剧这个国粹说的引人入胜。赞一个!
  •     作者骆正在北大主讲文艺心理学之余,兼讲“京剧赏析”的副产品。与常见的京剧入门读本不一样的是,这本书花了很多篇幅对于京剧名角和京剧名段做了深入解读。作者运用其心理学的知识对戏中人物做了分析和评价,读之有趣。稍显不足的是,作者有时候过于入戏,对有些戏的阐释偏于主观,略带偏执。也正是这一点,才显现出作者的真性情。不管怎么说,对于想对京剧艺术有个一知半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敲门砖。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