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剧场史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 中国古代剧场史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
ISBN:9787020087761
作者:廖奔
页数:306页

作者简介

《中国古代剧场史》内容简介:“戏剧现象是和剧场共生的,尽管不同的戏剧样式对于剧场的依存程度不同,因此,研究戏剧,必需同时注意到它的剧场状况。”《中国古代剧场史》在大量田野考察工作基础上,结合了大量文献资料和文物资料为依据,勾稽出一部中国古代剧场形制的变迁史。条分缕析,考论相兼,材料多广而不显臃肿,征引详尽而未觉繁琐,堪称迄今最为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中国古代剧场史的专著。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剧场沿革
第二章 戏台沿革
第三章 汉魏场地
第四章 晋唐场地
第五章 勾栏演剧
第六章 堂会演剧
第七章 茶园演剧
第八章 神庙演剧
第九章 宫廷剧场
第十章 其他剧场
第十一章 近代变迁
第十二章 中外剧比较
插图目录
表格目录
参考文献
重版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剧场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概要

  廖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原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研究员、教授、博导,著名学者,出版《中国戏曲发展史》、《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中国戏曲声腔源流史》、《中国古代剧场史》等著作20余种,主编《中华艺术通史o宋代卷》、"蓦然回首丛书"等数十种,发表论文、散文、杂文、诗歌、剧本、词赋600余篇(首)。先后获得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田汉戏剧理论奖等奖项。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元代勾栏对观众收取费用有不同的形式。一种是门口设人把门,所谓“把棚的莽壮真牛”,观众付钱入场,《庄家不识构阑》散套所说:“要了二百钱放过咱。”一种是在演出过程中,演员向观众逐一讨赏,一百二十回本《水浒传》第五十一回白秀英说唱诸宫调,唱到中间,“白秀英拿起盘子指着道:‘财门上起,利地上住,吉地上过,旺地上行。手到面前,休教空过。’白玉乔道:‘我儿且走一遭,看官都待赏你。”白秀英就从戏台上下来到观众中转圈讨钱。《南宋志传》第十四回大雪小雪在南京御勾栏演唱,“那大雪先唱一曲名【浪淘沙】……小雪亦娇啭莺喉唱一曲名【蝶恋花】……台下无不称赞。只见小雪托过红丝盘子,下台遍问众人索缠头钱,豪家官家各争赏赐。”大概收费形式和演出形式有关,表演整本大戏时就先收钱,演出其他小伎时则可以在演出过程中讨钱。 元代勾栏演出的票价,《庄家不识构阑》散套说是“二百钱”,这二百钱就是后世所谓座儿钱,如果一座勾栏里设一百个座位,收入就可观。大概在中等以上城市里,名演员作场的收入还是很丰裕的,所以《蓝采和》杂剧第一折写蓝采和在洛阳(或开封)作场说:“俺这里不比别州县,学这几分薄艺,胜似千顷良田。”相对丰厚的收入,使他的戏班在这座城市一待就待了二十年。后来钟离权劝他出家,他贪恋于人间享受,说:“俺世俗人,要吃有珍羞百味,要穿有绫锦千箱。”不肯去。 观众的成分主要是城市富人,《蓝采和》一折末泥许坚对道士钟离权说:“则许官员上户财主看勾栏散闷,我世不曾见个先生看勾栏。(唱)几曾见歌舞丛中出了个大罗神仙。”但是也有僧道观看勾栏的记载,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四说松江府勾栏倒塌,压死四十二人,其中就有“一僧人二道士”。有时赴科举的浪荡文人士子也不避嫌疑,宋·郭彖《睽车记》卷五说:“朱藻,字元璋,徽人。某年南宫奏名,方待廷试,有士人同寓旅邸。士人便服,日至瓦舍观优。有临坐者,士人与语颇狎。”不过他们进勾栏还是要改变一下服装。农村人偶尔也进城逛逛勾栏,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二载,北宋时开封府有淳泽村民“尝入戏场观优”,归途上碰见桶匠而取桶戴在头上,模仿戏中的样子装扮刘备。乡人不常进勾栏,进一次就免不了要闹笑话,所以元·杜善夫写了《庄家不识构阑》散套来取笑。《蓝采和》一折许坚也取笑钟离权:“我看了你不是俺城市中人,则是个云游先生,河里洗睑庙里睡,破窑里住,也无有庵观。不是我笑你,一世也不见勾栏。”

图书封面


 中国古代剧场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读完这本书,本来有很多纷乱的想法,点击豆瓣的页面按键“我来评论这本书”的时候才想到-豆娘的意思不是让我信口开河,而是让我评论啊-压力有点儿大!那就这么说吧:值得读。我在简评里已经说了:看完了这本书,觉得剧场史实在是了解中国戏曲(戏剧)从整体、到分方面(经济的、观众心理的等等)的源流变化的的一个太好的切入点了。而对一个事物的知其所以然、求甚解,乃是我们当下中国各行各业普遍最缺乏的一种精神。那么作为一个戏剧从业者或者有些走火入魔的爱好者(大概我算一个吧),做这个功课是应该的-我在简评里说此应该被列为当今戏剧电影类学生的必修课。这个意思前些日子也被中戏戏文毕业的荍荍女士提到-我在读廖奔先生的《中国戏剧图史》后的书评里也写过了-荍荍比我说的清晰有力,大概是中戏戏文还是很有教育质量的吧-再或者我就得承认天资有差别了,妈妈的。另外我还想说:我见过的有很多人能从历史掌故中得到很大乐趣、或者学到道理、或者享受到戏剧和故事和欣赏快感。那么廖奔先生此书也能乐于此。比如洪升的《长生殿》之祸、河北省高阳县的北昆是哪里来的、西方快速换景的转台怎么在中国演变成大伙儿起哄架秧子的利器了,等等。另:至此书读完,觉得剧场在中国传统中社交功能为主、艺术创作和观赏功能为辅。这是艺人社会地位低下的来源、又与现代戏剧相抵触。联想到中国戏曲中的文学性重点在诗词式的遣词造句,这限制了戏剧的文学性的发展、前进。但是这些恐怕已经是我现在对戏剧的思考的边缘了-实在不成熟,不多说了。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写得不错但是这个用词我真的受不了,单是阅读其实没什么问题,如果用电脑做笔记,打字会崩溃。
  •     剧场史对了解一种戏剧传统的内在机理、变迁原由-所谓来龙去脉吧,实在是太好的一个入手路线了。而知其所以然、求甚解是我们中国现在每个行业最缺乏的东西。窃以为不能说这本书已经做到很好,但是已经很不错了。了解这个范畴的东西应该作为当下中国戏剧影视专业人员的必修课。我个人很高兴看了这本书。
  •     这是我的专业,必须得学哦!!!
  •     是说剧场式样功能变革而不是演剧环境和观者心理的研究
  •     不同剧种对应不同的演出方式,内容与形式最好对应起来说,题目也的确大了一点。。。
  •     发展小史概况
  •     印刷精致,包装好,非常满意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