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作品集 >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9
ISBN:9787214064486
作者:[德] 赫塔·米勒
页数:273页

作者简介

这本中篇小说集包括《人是世上的大野鸡》和《独腿旅行的人》两部作品。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温迪施一家等待着当局同意他们去国外的许可。越来越多的罗马尼亚邻居离开了村子,而他们还在漫长的等待中,生活仿佛停滞了。这时,女儿阿玛莉做出了决定,用自己的肉体换取当局的公章。
《独腿旅行的人》:伊莲娜从东欧流亡到西德,暂居在柏林的一间政治难民营,不久后搬到一间公寓住下。她陷入与三个男人的四角关系,并竭力保持清醒。作者揪心的字句,表达出伊莲娜对故土的眷念,与小说中对柏林街道不带情感的描写形成强烈对比,展现出作者处于人生过渡期的内心挣扎。

书籍目录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独腿旅行的人

编辑推荐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作品集首次登陆中国这是一场庄严的阅读仪式,还是一次华丽的黑色冒险?翻译阵容超级豪华——齐集全国著名的德语文学翻译家。米勒的语言具有无可匹敌的质感、奇幻以及穿透力,带你领略文字的“诗性与残酷美”。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是赫塔·米勒的中篇小说集,包括《人是世上的大野鸡》和《独腿旅行的人》两部作品。    “说不出来的东西还是可以写下来。因为写作是一种沉默的行动,一种由脑至手的劳作。”  ——赫塔·米勒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    “赫塔·米勒以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直白,描绘了无依无靠的人群的生活图景。”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    ○温迪施老婆把脸转向墙壁,大声哭起来。她拖着年轻的哭腔时哭声悠长,拖着现在老年的哭腔时哭声短促。有三次她拖着另一个女人的哭腔抽泣。接着不作声了。  她的睡眠在那晚那么沉,没有梦找到她。    ○时间到了尽头。”温迪施想。他听见挂钟的白色斑痕在滴答滴答,看见黑色斑痕的数字指片。没有指针的是时间。只有黑色的斑痕在旋转。它们拥挤着。它们从白色的斑痕里挤出来。沿着墙壁落下来。它们就是地板。黑色的斑痕就是另一间房间的地板。    ○南方的土地上没有树,而且很热。土地在燃烧。小猫头鹰在通红的野蔷薇中点燃了自己的眼睛。它的翅膀飞到铁丝网上时它期盼着一次死亡。  士兵们躺在灰蒙蒙的晨雾中。他们躺在茂密的灌木林里。他们在演习。他们用手、用眼睛、用额头在战斗。  军官在叫嚷着命令。

内容概要

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年8月17日生于罗马尼亚蒂米什县一个农民家庭,村庄以德语为通用语言。1982年,处女作短篇小说集《低地》出版。1987年与丈夫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移居西德,现常居柏林。
赫塔·米勒曾多次获德国的文学奖项,20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章节摘录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阵亡战士纪念碑四周长满了玫瑰。这是一片茂密的灌木林。杂乱丛生,小草透不过气来。白色的小花开着,像纸一样卷起。花儿簌簌作响。天色破晓,就快天亮了。  每天早上独自穿过马路去往磨坊的路上,温迪施数着一天的时光。在纪念碑前,他数着年头。每当自行车过了纪念碑后的第一棵杨树,他数着天数,从那儿他骑向同一个坑地。夜晚,每当温迪施锁上磨坊,他又数上一遍年头和天数。  他远远地看着小小的白玫瑰、阵亡战士纪念碑和杨树。雾天骑车时,玫瑰的白色、石头的白色在他眼前浓密成一团。温迪施骑车穿过去。温迪施的脸湿湿的,他一直骑到那儿。玫瑰丛两次露出光秃秃的刺儿,下面的杂草一片锈色。杨树也有两次变得光秃秃的,树干几乎要枯朽。有两次路上覆盖着雪。  在阵亡战士纪念碑前他数了两年,在杨树前的坑地他数了两百二十一天。  每天,温迪施在坑地一路颠簸时,他都在想:“尽头到了。”自从温迪施打算移民,他在村子里处处看到尽头。还有对于那些打算留下的人来说停滞的时间。温迪施看到,守夜人留在那儿,尽头之外。  温迪施数了两百二十一天,坑地让他颠簸后,他第一次下了车。他将自行车靠在杨树旁。他的脚步声很重。野鸽子从教堂花园里扑扑飞出。它们就像光线一样灰暗。只有喧闹声显出它们的不同。  温迪施画了个十字。门把手是湿的,黏上了温迪施的手。教堂门是锁上的。圣安东尼站在墙后,手里拿着一朵白百合和一本褐色的书。他被锁起来了。  温迪施感觉很冷。他俯视着马路。马路尽头,草地一直延伸到村庄里。尽头那儿一个男人在走路。那个男人就像一条黑线走进植物世界。起伏的草地将他托起到地面上。  田蛙  磨坊沉默无声。墙壁沉默,天花板沉默,齿轮也沉默。温迪施按下开关,然后灭了灯。黑夜罩住齿轮。昏暗的空气吞噬了面粉灰、苍蝇和袋子。  守夜人坐在磨坊的板凳上。他在睡觉。嘴张着。他的狗在板凳下闪亮着眼睛。  温迪施双手抬着袋子,双膝托着。他将袋子靠在磨坊墙边。狗看着,打了个哈欠。白色的牙就像一道裂缝。  钥匙在磨坊门的锁孔里转动。锁扣在温迪施的手指间咔嚓作响。温迪施数着数。温迪施听见他的太阳穴突突地跳,他想:“我的脑袋就是一只钟。”他将钥匙塞进包里。狗叫唤起来。“我会上紧发条,直到弹簧断了。”温迪施大声说。  守夜人把帽子压在额头上。他睁开眼,打了个哈欠。“值勤的士兵。”他说。  温迪施走向磨坊旁的池塘。岸边立着个草垛。在池塘的水中倒影成一块深色的污斑。污斑流到深处,好像漏斗。温迪施从稻草中拉出自行车。  “是稻草里的一只老鼠。”守夜人说。温迪施把坐垫那儿的草茎拾掇下来。他把草茎扔进水里。“我看到了它,”他说,“它落入了水中。”草茎像头发般游散开,卷起小小的漩涡。深色的漏斗游动起来。温迪施盯着它流动的画面。  守夜人踹了下狗肚子。狗哀嚎起来。温迪施望着漏斗里面,听见水下的哀嚎。“黑夜真长。”守夜人说。温迪施向后退了一步。离开岸边。他看着草垛离开了水岸。静止的画面。很安静。和漏斗没有任何关系。很亮。比黑夜要亮。  报纸刷刷作响。守夜人说:“我的胃空了。”他取出熏肉和面包。刀在他手里闪闪发光。他咀嚼着。他用刀刃在手腕那儿挠痒。  温迪施把自行车推过来。他抬头看着月亮。守夜人一边咀嚼一边轻轻地说:“人是世界上的一只大野鸡。”温迪施抬起袋子放到自行车上。“人很强壮,”他说,“比畜生要壮。”  报纸有一个角被吹起。风像一只手硬拽着它。守夜人把刀子放在板凳上。“我睡了一会儿。”他说。温迪施已经朝自行车俯下身。他抬起头。“我吵醒了你。”他说。“不是你,”守夜人说,“我老婆把我吵醒的。”他掸了掸上衣上的面包屑。“我知道的,”他说,“我不能睡觉。月亮很大。我梦见了干巴巴的田蛙。我累死了。我没法去睡觉。床上躺着田蛙。我和老婆说了话。田蛙用我老婆的眼睛看着我。它梳着我老婆的辫子。它穿着她的睡衣,一直滑到肚子上。我说,盖好自己,你的大腿皱巴巴的。我对我老婆说的。田蛙把睡衣拉到大腿上。我坐到床边的椅子上。田蛙用我老婆的嘴微笑。椅子咯吱咯吱响,它说。椅子没有咯吱咯吱响。田蛙把我老婆的辫子放在自己的肩膀上。辫子和睡衣一样长。我说,你的头发长长了。田蛙抬起头叫道,你喝醉了,马上就要从椅子上摔下来。”  月亮上有一块红色的云斑。温迪施靠在磨坊的墙边。“人很蠢,”守夜人说,“还总是乐意宽恕。”狗咬着一块肉皮。“我已经宽恕了她的一切,”守夜人说,“我宽恕了她的面包师,我宽恕了她在城里治疗。”他用指尖在刀刃上划来划去。“整个村子都在笑话我。”温迪施叹了口气。“我没法再看着她的眼睛,”守夜人说道,“只有一点,因为她死得太快了,好像她从未记挂过任何人。这点我没宽恕她。”  “上帝知道,”温迪施说,“她们有什么用,女人们。”守夜人耸了耸肩。“不是为我们,”他说,“不是为我,不是为你。我不知道为谁。”守夜人抚摩着狗。“还有女儿们,”温迪施说,“上帝知道,她们也将成为女人。”  自行车上落下一片阴影,投在草地上。“我女儿,”温迪施说,他在脑子里掂量着话的分量,“我的阿玛莉也不再是少女了。”守夜人看着红色的云斑。“我女儿的小腿肚就跟甜瓜一样,”温迪施说,“就像你说的,我没法再看着她的眼睛。她的眼睛里有块阴影。”狗转过头来。“眼睛撒谎,”守夜人说,“小腿肚不撒谎。”他把两只鞋分开。“盯着看你女儿怎么走路,”他说,“如果她的鞋尖在走路时向一边歪,那就说明已经发生过了。”  守夜人在手上转着他的帽子。狗躺在那看着。温迪施不做声。“降露水了。面粉要潮了,”守夜人说,“村长会生气的。”  池塘上一只鸟儿扑打着翅膀。缓慢地、笔直地,像贴着一条线。紧贴着水面。好像那儿是地面。温迪施盯着它。“像只猫。”他说。“是一只猫头鹰。”守夜人说。他把手放在嘴上。“老克罗讷家的灯已经亮了三个晚上。”温迪施推起自行车。“她不会死的,”他说,“猫头鹰没有落在屋顶上。”  温迪施走过草地,望着月亮。“我告诉你,温迪施,”守夜人喊道,“女人们撒谎。”

图书封面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昨天午夜,一个人在13楼宾馆的标准间,和一个身在香港的死党说着关于男人女人的常规午夜话题。电视里突然开始放齐秦的现场,很应景的是他在唱《外面的世界》。于是我问朋友,你现在那么努力的要融进香港的环境,不停的乞求派队邀请,觊觎着香港人轻佻的热闹,勾引香港男人,告诉他们妳抽他们抽过的烟就会高潮,可是问题是,你有没有那么一瞬间,妳会发现自己怎么会在这个地方?她想了想说,有事突然安静下来会想念故乡的礁石和海岸,很想很想。我说可是那又怎么样,可能因为这些繁华永远不会抹去的印象,妳才永远不想回到家乡。就像我,现在身在十三楼,望着楼下昼夜通明的火车站台上人们,他们不再有妳当年离开时候的样子,看着海德格尔但不考虑存在问题,我的房间电视在响,隔壁的房间女人在叫床。我想也许就是这样吧,家乡本来就不是什么神圣的东西,“荣归故里”往往也只是说你在外面混不下去了。“人是世上的大野鸡”,重点不是说人是“鸡”,而是说人又“大”又“野”,在这个高压锅一样的世界里,所谓的生存意志未必是求救时歇斯底里的呐喊,也许那只来自于一种低沉到自己都听不见的隐忍和自我践踏。可是只有足够“强大”的野鸡才能踏过界河,离开那个除了“家乡”之外什么都不是的土地,你挺起胸膛的力度不逊于他人曾给你的蹂躏,人不会下蛋,但是和鸡一样,他们最有力的资本都在两腿之间,腰部以下。赫塔·米勒并不是一个好的叙述者,就像本书中后一篇《独腿旅行的人》就像是山寨版杜拉斯的劣等作品。但是她是一个好的暗喻者,虽然难免要说那些破碎的意象,毫无头绪和组织,有些象征不明确到近乎于私人语言。但是看到最后又不得不承认,对于不能言说的东西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表达呢?或者说一部作品如何表达人们的“不愿表达”呢?米勒做的不够好,但是又没有人能比她做的更好,因为如果说那些隐喻被纠缠在非本真的闲谈和观望之中,那么我们也都是“大野鸡”中的一员,米勒是唯一的那个人,她找到了一种虽然如此拙劣但又是唯一可行的铭记方法的人。在这部让人完全找不到一个完整主体的作品中,意象就像尸体一样被机械地罗列起来。被木匠母亲剪下的大丽花,它那冗长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一样不能被容忍,从此她燥热的躯体只能靠甜瓜安抚。母亲吃甜瓜的描写不仅支离破碎甚至让人觉得血肉横飞,一场看似卑贱的进食又是饕餮的自噬,母亲的死就这样预示了整个村子的命运。失去各自爱人的温迪施夫妇彼此机械的结合在一起,性欲是他们唯一的交谈方式。木匠,母亲,皮革匠,温迪施以及所有破碎在作品字里行间的人,他们也是意向,和针、坑底、吞噬自己果子的苹果树、猫头鹰没什么区别,他们不能叙述自己或者表达自己,他们只能选择自己的被放置于何地。人从来不是他们行动的总和,人是世上的大野鸡,人是大野鸡身上的色彩斑斓,人是自己的生活的气氛,但却永远不是生活本身。温迪施知道人是大野鸡,两腿之间是他们最本质的价值,他说他的妻子也许曾为了面包和大衣张开自己的双腿,他知道他的女儿已经长大了,也许还没长大,她还是会为自己被鲁迪吮红肿了的乳头和哭泣,可是她也毫无疑问的要为了离开家乡而献出自己的身体。无视女儿身上那些明显强暴伤痕的温迪施夫妇,他想着自己的女儿也会为了一个花瓶就岔开双腿,如果自己就是一只大野鸡,那么自己的女儿还会是什么别的东西么?人们总是要比动物强大的得多,总有什么方法哪怕是最卑贱的方法让他们离开故土开始所谓的新生,总有什么方法传承这种无望的罪恶,他的女儿和孩子说:“罗马尼亚,这是我们的祖国。”赫塔·米勒通过那些繁复而有过度使用的意象不过只是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究竟可以如何卑贱地活着。可是谁说人的强大只体现在那些高贵的牺牲里呢?人从来都是因为能忍受其他物种所不能忍受的屈辱才显得强大无比的。在一次次最沉寂的呐喊和最喧嚣的默哀中,人活的就像某国一再强调的人权定义那样:生存权高于一切。即使你并不怕死,活着也是人最难以遏制的恶习。跨过那条界河,人们都会回头看看那个叫做“家乡”的地方,热泪盈眶但是也许仅仅因为在心里信誓旦旦地发誓永不回来。可是我们总被告知“家乡”是母亲,“家乡”是温暖,“家乡”是当全世界都忘记你之后还唯一能记住你的地方。可是,如果单纯从语音的听觉辨识上看,“家乡”和“假象”又有什么区别?就像昨夜我朋友最后说:“因为我现在香港,所以我要努力做个香港人。” “此在”永远是存在的最后归宿,哪怕你还有个千里之外的起点。赫塔·米勒,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跑吧,不然就来不及了。
  •     一阵躁动不安从眼球里流了出来,又返了回去。我们已经证明,如果我们活着,我们就不存在.岁月很快在大腿和臀部之间枯萎凋零。岁月驻足过的地方,混杂着香水和一抹尿液的气味。后来,后来怎么样了呢?季节劈头盖脸地变迁,把他们变成了什么样:假如阁楼和地窖太昂贵,假如不准到城市的钟塔上面,假如地铁站的长凳被改装成椅子,入口的铁门在夜里被锁起来,假如警车从车站大厅里开出来。在年初和秋天,桥下树木和钢轨之间总是有见不到光的角落。夏天,公园的长凳上,塑料袋被当成了靠枕。梦,像夜和四季一样长。头脑之外的梦,跟老鼠、兔子、鼹鼠和鸟使用着相同的入口。冬天,汽车携着红灯和呼啸的汽笛而来。睡眠中的人在僵硬地等待。警察和医生不再叫嚷。他们打开卷尺,用石笔画出标记。行人前来围观。街道汇成了一束,巴士勉强从房子旁边开过。屋檐上直到最后一个角落都滞留着一丝臆想出来的寂静。没什么可以打破这寂静,没有风,没有发动机。就连那些稚嫩的晃来晃去的脸也无动于衷。它们沉默着。德国的寡妇都有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和一头蓬乱的发,好像雪和钢。——摘自《独腿旅行的人》
  •     对伊莲娜来说,上车和下车,只不过为了不站在原地,她在月台上看见那个男孩转身的时候吃了一惊,从倒映的玻璃窗里想起了另外一个男人的脸,那张脸变了样,火车就要开动了,她依旧没能等到从窗口里伸出的手上拿着的通行证书。也许今天还没下来,伊莱娜想着,提着手提箱慢慢转过月台,她又看见了孩子的脸,以及他的手,那只手从另外一只手上结果一块薯片,那另外一只手属于他的母亲,母亲坐在月台旁边的长椅上看着孩子,孩子在笑,她也在笑,孩子转身的时候,她也跟伊莱娜一样吃了一惊,但很快她缕了缕头发,用同一只手在衣服的边缘上整理了一下,继续给孩子一块薯片,时间对她来说和对伊莱娜来说同样静止在了月台,孩子的笑容停留在地铁的玻璃窗上面,非一般的闪过,但笑容依然停留,永远停留,伊莱娜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思想从孩子的笑容转移到那个男人的笑容上面。伊莱娜在看那张脸的时候没发现自己的容颜也在同一张玻璃上。她的思绪飘到了很远的地方,也许那里是一间磨坊,那也许是一块种满萝卜的菜地,也许是一个男人醉倒在一棵金合欢树下面,酒瓶倒在一旁,剩余不多的酒从瓶口上流淌下来,已经是秋天。伊莱娜想着另外一个国家的故事,那个她从未到过的国家,可是她的思绪却停留在乡间的小路上,伊莱娜觉得很可笑,一个想要逃离的人,却不住的往回看,她看到自己的碎布花裙子,她把自己弱小的身躯钻进那件花裙子里面,永远地钻在里面,她把自己的记忆跟头一起埋葬在这件花裙子里面。她对着那扇玻璃给自己拍了一张照片,作为把自己带到远方那个从未到过的国度的证明。占据那张照片整幅画面的是伊莱娜的手提箱,皮革的外表在地面的反照下闪出光芒,在照片的一角,有一个男人站在水池边,那个男人没有脸,只有一只手,那只放在棋盘上的手皮肤很粗糙,旁边是水池,倒影男人的身影,却从未露出面容。在火车尚未来到之前那只手已经停留在玻璃窗上,在火车尚未来到之前那只手在黑暗的隧道里摸索,伊莱娜觉得自己飘了起来,那个吃薯片的男孩也飘了起来,那只摸索的手也飘了起来,照片里静静的泉水也飘了起来,蓝天的蓝色慢慢下沉,蓝天上的白云慢慢下沉,那个醉酒倒在树旁的男人也在下沉,她觉得火车的车厢在剧烈摇晃,秋天干枯的树枝上摆动火车呜呜的声音,声音穿过城市,飘扬在蓝天白云上方,声音穿过伊莱娜的耳膜,飘扬在她心头上方。在没能离开这座城市之前,伊莱娜的手提箱就在这座废旧的火车站的月台上度过差不多一整个秋天,等到她绝望。她觉得那些从很远地方来的火车从未许下载她去另一个远方的诺言,伊莱娜等待这样的一个诺言,那个男人也同样未能许下这样的一个诺言,伊莱娜依然在等待,她甚至希望那张通行书上面写下的地址是其他任意一个城市,只要不同于她现在的城市就行,伊莱娜觉得冬天还没来到,她总在那只泛黄的手提箱上寻找可以到达远方的痕迹,她也在那扇灰蒙蒙的窗口上寻找同样的痕迹,当手提箱和那扇灰蒙蒙的窗口带给她同样的失望时,伊莱娜寻找的秋天接近尾声,她觉得那个男孩不会再来,通知书依然在等待,灰蒙蒙的窗口在遥远的萝卜地上开始晃动,一直到火车的声音在她的耳膜上开始晃动,连续晃动了一整个秋天的时候伊莱娜的箱子开始褪色。--Oct23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没看懂啊没看懂~~~
  •     比较喜欢第一部分大野鸡,独腿旅行觉得像个臆想症患者在写文章,把性欲写得真丑。
  •     赫塔·米勒通过那些繁复而有过度使用的意象不过只是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究竟可以如何卑贱地活着。可是谁说人的强大只体现在那些高贵的牺牲里呢?人从来都是因为能忍受其他物种所不能忍受的屈辱才显得强大无比的。在一次次最沉寂的呐喊和最喧嚣的默哀中,人活的就像某国一再强调的人权定义那样:生存权高于一切。
  •     期待~~
  •     读的我好累,文字与句式的用法超级生涩,情节隐晦又无连贯性,有些句子倒来倒去读好几遍都没懂。书短,还没来得及放弃之前就看完了。
  •     挺好的,但总是言犹未尽的感觉。其实只想知道书名是不是直译……
  •     诗
  •     比较喜欢独腿旅行的人这篇。嗯,很喜欢。
  •     已有。太多静态描写,也许她觉得很有诗意。没有内容的形式,只会显得空洞。小说这么写,看来不行,逼格看起来很高,但没有阅读下去的欲望。
  •     这套作品集每册的前面都收录了赫塔赫塔去年12月在瑞典皇家文学院的演讲,这对理解作家的创作倒是很有益的。在演讲词中,赫塔回顾了自己在罗马尼亚时期的艰难生活,特别强调了专制体制下的生活对她创作的影响。在演讲中她还谈到说话和写作的关系,她说:“写作是一种沉默的动作,一种从头脑到手的劳作。嘴巴就跳越过去了。”这一方面可以看出专制体制对人民言论自由的压制,一方面也注定了赫塔的文字跟我们的传统有较大的差异。中文写作讲究声情并茂,朗朗上口,有的作家,比如老舍,一边写作一边要读出来,写作由大脑、手和嘴巴共同完成。而赫塔的创作把嘴巴跳过去了,是从思维直接到文字。所以,中国读者阅读赫塔的文字,虽然感觉并不繁复,但往往会读起来比较拗口。

    书中收录了两篇小说,《人是世上的大野鸡》和《独腿旅行的人》。前者写作于1986年,此时赫塔正在申请移民德国。小说情节非常简单,在罗马尼亚一个小村庄,德裔温迪施一家等候出国,可日子一天过去,周围的村民陆续获准离境,可他家的手续还没批下来。最后,女儿阿玛莉只好向神甫和警察出卖肉体,他们才成功移民。小说反映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罗马尼亚德语乡村的移民潮,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败和荒谬。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是赫塔早期乡土题材的代表作。小说沉淀着巨大的苦痛,蕴积着坚韧的力量。由于要逃避当局的审查,赫塔这一时期的语言较为晦涩,没有直接对当局进行批判。她默默地描写这个村庄,有些人死了,有些人每天都活在生命的尽头,腐败在乡村滋长,人性扭曲变形。人就向大野鸡一样,无所皈依。

    1953年,赫塔出生在罗马尼亚一个德语小镇。这个小村庄,是她生命的起点。在《人是世上的大野鸡》中,我们能看出她对故乡的复杂情感。一方面她深深地眷念这片土地,她用极富诗意的语言描写故乡的一草一木,飞禽走兽;另一方面,她又对无聊低俗的乡土生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拒绝,对专制体制下故乡的腐败、黑暗深恶痛绝。

    有论者指出,赫塔的全部作品都围绕“回忆”展开和结构。赫塔说,她对回忆负有义务,她要“利用亲身经历的真实来回忆那些真实的人和物”。在《人是世上的大野鸡》中,回忆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回忆如同一道光,忽而出现,忽而消失,把完整的小说情节分割得支离破碎,有时候读者不知道身在何方。这好比一座美丽的村庄,忽然下起鹅毛大雪,雪覆盖了村庄,覆盖了原来的风景。而这,似乎又是另外一种美了。

    温迪施一家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去了德国。之后的人生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1987年,赫塔和丈夫瓦格纳一起来到西柏林。1989年,她的小说《独腿旅行的人》问世。这篇小说描写了伊莲娜出境并在西柏林生活的经历,几乎没有什么情节,但所描写的情感却极为复杂。伊莲娜徘徊在三个男人之间,和他们的关系若即若离。其中两个男人似乎都有同性倾向,伊莲娜想和他们在一起,却“忘了自己不是男人”。在罗马尼亚,她被看作德国人;在德国,她又被看作罗马尼亚人。无论走到那里,她都是生活在“外国的外国人”。离开专制体制的压迫,在西柏林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她仍旧无所寄托。孤寂、恐惧、渴望、幻想、乡愁,从赫塔诗意盎然的笔下直接传递到读者内心。不必再担心当局的审查,赫塔的这篇小说写得更为直白、自然,阅读难度不大。

    赫塔擅长使用比喻,热衷于把虚拟的感觉具象化。她的比喻力求出新,十分奇特,里面包含着反讽的力量,虽然美妙,却很灰暗。可以这么说,比喻是她反映日常生活的可悲和荒诞的一大工具。此外,赫塔的作品非常具有镜头感,情节随着镜头的转移一幕幕流淌。赫塔如同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缓缓讲述自己的人生,即便是惊心动魄、怪诞离奇的情节,她也讲得理性而平静。这种静默的美学,对读者的欣赏品位也是一种考验。

    赫塔是一个富有天赋的作家。从《人是世上的大野鸡》的中文版来看,里面的一些词句,几经推敲也难明其意。这倒不一定是翻译的错。赫塔曾经对她诗歌的翻译者说,不要太过于讲究词的含义,这样会带来灾难的。可见,她所关注的,是新颖的文字所带来的独特体验和作品整体的感觉。如果读者不能接受她的这种风格,即便潜心专研,也很难走进作家的内心。
  •     "如果早晨是一场对话,一直甜橙或者一张报纸。”P268 "那就是爱情了,他说。上了年纪的人是死亡,年纪轻轻的是爱情。"P121
  •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真是直白啊,看到这个书名,就想到了:“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一个名叫温迪施的罗马尼亚人,想要带着他的一家人移居到德国,从东欧国家到西欧国家去。哦,在当今这个愿望不是很难实现,特别是在同属一个板块下的移居。哎,可惜这样的愿望也要不断付出,可惜付出的不止是辛劳,更要付出尊严。就这样,他的生活也只能用勉强生存来形容。通过女儿的“努力”他们成功出去了。可是当有一天他们再回到那曾经生活的小村庄,看着曾经的生活依然在延续,曾经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一定还在别人的身上发生,但是彼此都接受了,就这样让生活不断进行下去。
    看了米勒的两本书,她的书中都提及了大丽花,乃多年生草木,原产墨西哥高原,我国引种始于400多年前。墨西哥人把它视为大方、富丽的象征,因此将它尊为国花。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均有栽植,大丽花的颜色绚丽多彩,有红、黄、橙、紫、白等色,十分诱人。大丽花比喻大吉大利;法语中大丽花代表感激、新鲜、新颖、新意。
    可是生活不像大丽花那样多姿多彩啊。
    小说的风格就是不断对周边生活进行琐碎的描绘,主人公的身边都是和他一样的默默无语两眼泪的勤劳民众,而且对他们的描绘也是时有时无的,让很多情节变得更加支离,可能在作者眼中生活本来就是支离的,由各种片段组成的,这些支离的片段充满了人的一生。因此,人就会变得苍老,因为割裂了完整性。所以小说的叙述上也是显得如此,断断续续,没有一个是完整的。温迪施和他的妻子在年轻时代的战乱中失去了彼此原来的爱人,然后他们同样很淡然地再次选择了对方,然后就是正常的情欲,由此来给平淡的生活带了一些慰藉。而后来为了那个移居,温迪施的女儿阿玛丽像想要移民的姑娘一样,很坦然地向警察和牧师奉献了自己的肉体,而她的父母更是很坦然的接受她脖颈上奉献之后留下的印记。如果生活都变得这样,顺风顺水了,一切都约定俗成了,那只能注定往日的命运只会不断一幕幕的重现,而不同的就是演员在不断改变而已!
    在米勒里的小说里,民众基本上只是在生存着而已,至于生活可能是一种奢望,能活着就不错了,至于你有无尊严,不是你说了算的,是由生活来决定的。这样看来人和动物无任何分别,也就是像温迪施说的,人就是这世界上一只大野鸡,只不过人比畜生要强壮而已!
  •     读出了一种王家卫的感觉。。。。
  •     语言真不错
  •     不是很喜欢这种风格,有点像冷山的感觉
  •     这个,剧情觉得有点简单,就是一个女的为了签证的付出,体现了穷苦人民在社会受得压迫?或许可以这么说吧~但这篇文章,确实没什么牛逼之处,不只是翻译过来的原因,还是文章本身的原因,亦或是我自己的原因——水平低,读不甚懂……
    不过,没读懂确实是一个结果,我应该忏悔,我确实惭愧……
    但我觉得,这篇文章,表达的,国内不少作家都可以表达的比她好,都可以写的比她生动,比她深入,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就好像北京城里面的孩子,考清华北大可以比外省的低一些分数~如此而已……
    这部作品,待我复读一遍~在下定论~姑且算我水平还没有达到那个高度……
    骚年~去吧~
  •     敏感,混沌与用刀刻的。
  •     “我们总是谈论诗意,但关键是,什么是诗意?对我来说写作必须要准确,它必须要鞭辟入里,然后我要做的就是将帕斯托要表达的东西写成句子,而残忍就跃然于纸上了。“美”在这里就是一个双重含义的词,对于一种东西,如果我们找不出别的词来形容,我们就会用“美”。在艺术领域里,我们对无法接受的作品就用“美”这个词。我必须要这样做,因为这和主题休戚相关。写作的句子要准确有它的节奏,读来朗朗上口,如果读起来佶屈聱牙,那么肯定是那里有问题。段落间的变化诗化的段落和纪实的段落搭配错落有致,整体之间要有变化,环环相扣,这都是要考虑的,但是这些又都是直觉的东西,我之前也不知道,只是写到这里某个句子自己冲口而出,仿佛要将自己展示在世人面前。我只是一个媒介和载体而已。这些都是在写作中水到渠成的,在此之前我也不知道我会怎么写”
  •     1/2下完。
  •     标题看起来莫名其妙实际上读起来还是较有说服力的。喜欢她这种梦游患者似的文风
  •     经常跟不上她的节奏
  •     说实话,我没有读大懂。
  •     独腿旅行的人。 女主在街上的魂不守舍,有点像没有皮埃尔的弗朗索瓦丝。女主的眼光,像一台活体摄像机。一如既往的女性怀疑,没有我们,因为我都不存在。这一系列的排版和装帧都很粗糙。
  •     后面实在是太跳跃了,看逑不懂
  •     没看懂,也许这就是诺贝尔吧。需要休息一下,换个感觉读这套集子的其他作品。
  •     独腿旅行的人:你是跛足的旅行者还是提着行李的居民,在这个存在意义缺失的后现代社会中,我们都是无法停下脚步的游魂。
  •     “你带手绢了吗?”
  •     注重细部的小说,看起来更像诗歌。赫塔米勒也是个取名字的好手。这本很阴郁,身份是一个不断被强调的词语。
  •     也许是对冷战时期知识的缺乏,所以对东西以及另一个国家的体验相对单薄。再意识流的文字,其实都由一个个场面构成,无论是虚拟中的现实还是想象。
  •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长处,大概是语词与语词的思维。关于别的:粗疏不力;别致不足——其原因多在于口吐蘑菇的阴冷语气与不合人物的意向裁接。叙事可以,形象却是一团糟,几番错觉,几欲脱口而出:这诗写得可还行
  •     作品思想性很强,德国作品通常都这样。一般人读起来有些困难。不过,真的非常好。
  •     只看懂了开篇的 手绢。 喜欢的点是手绢作为一个代表,集合了各个小故事中人性闪光的部分;另外也讨论了词语和生活的联系以及词语超出生活的部分。可惜后面的小短片我并没有特别的感受,读起来优美而已
  •     http://zhuanlan.zhihu.com/Paper/20242187
  •     书很好,很有哲理。
  •     压迫下的荒凉的文学感
  •     语言风格很独特,不过对我来说只能放入“不喜欢”一栏。
  •     不是我的菜,还是喜欢连贯叙事的方式
  •     包装好,发货快,在当当购物很满意。
  •     不要纠结于故事本身,更多的是整体烘托出来的气氛。
  •     致郁
  •     名字很厉害看不懂系列演讲序言比正文好看啊
  •     读赫塔•米勒的第二本书我选择了这个中篇小说集,除了同书名的《人是世界上的大野鸡》还有一篇《独腿旅行的人》。相对第一次读的长篇《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这本书要好读很多。

    这两个中篇从题目来看就觉得很有意思,一种赫塔•米勒式的暗喻,一个关于移民,一个关于流亡,都是在那个特殊历史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故事。在看米勒的书之前,我对罗马尼亚的那一段历史并不太了解,大概是去年,看过一部罗马尼亚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讲述的也是发生在那个时期的故事,当时就觉得看得十分压抑,就跟现在看米勒的小说一样,这种压抑的气氛让人很难受。

    《人是世界上的大野鸡》是一个让人很无奈的故事,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人心的麻木,为了生存,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出卖一切,包括自己的身体,甚至是自己的女儿。但是反过来想,这也并不能怪任何人,是那个畸形的时代造就了这些为了生存不得不变得麻木的人民。

    《独腿旅行的人》是关于一个流亡他乡的女人,她在流亡的过程中深陷于三个男人的情感纠葛,内心的彷徨与挣扎,以及努力保持的一份清醒。虽然最后她如愿获得了德国国籍,但她心里并没有感到高兴,反而是读着故乡友人寄来的信时,更多地勾起了她对故乡的怀念和眷恋。

    米勒的这两个中篇小说,都透出出对故乡的一种情结,这应该也是作者自身心态的反应吧。这些经历,都是她曾经亲历或是亲见过的,这样的情绪或许也只有处在那个环境里的人才能体会如此深刻吧。一个人如果未曾远离过故乡,又如何能去理解这份怀念和眷恋?

    我觉得赫塔•米勒并不是很擅长讲故事的作者,但是她很擅长像导演一样把自己的故事剪辑成片段,像电影一样一幕幕放给我们看。就如这两个中篇,如只想知道故事情节,看书背面的内容提要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读小说,就会发现故事的那些细节极具画面感的一层层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很容易就陷入到作者构建的那个环境中去。读米勒的小说,常常是一种倒叙的思维,在已经知道了结果的前提下再去看事情发生的过程。

    米勒最擅长的应该在于文字的应用,有着她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可以把小说写出如同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甚至写出如同诗歌般的韵律,还有小说中的各种隐喻,都很微妙,也很精彩。这是赫塔•米勒的与众不同之处,也是她的成功之处吧。
  •     如题
  •     通篇全是对性的赤裸裸描写,所有的女人女人在整篇小说中表面上被塑造出了一钱不值的地位。为了一张出国的护照而劈开双腿任人蹂躏,这就是隐藏在权力和暴力下残酷的事实。其实男人何况不是权力寻租下被草的大野鸡呢?
  •     250.头发的生长以脸的衰落为代价
  •     诺奖的口味就是支离破碎、晦涩不清与政治迫害的混合体。隐约觉得这套文集可能有毒。
  •     其实还蛮喜欢米勒的文笔的,就是感觉有点看不懂。生不易,活不易,生活不易呀……
  •     又大又野
  •     非专业性读者阅读时候依然会出现很多阅读障碍。隔离陌生化语言稍显刻意阴森。罗马尼亚调调很标准……名字取得好《人是世上的大野鸡》《独腿旅行的人》……# 赫塔·米勒全集补完计划#
  •     人很蠢,还总是乐意宽恕,我已经宽恕了她的一切,我宽恕了她的面包师,我宽恕了她在城里治疗,整个村子都在笑话我。我没法再看着她的眼睛,只有一点,因为她死得太快了,好像她从未记挂过任何人。这点我没宽恕她。
  •     故事重要,文字重要。小说展现出电影画面般的描述与断句,一幕幕放映起来,视觉效果强,色调却灰暗。是如何训练出的一种文体?
  •     文字风格真迷人
  •     守夜人被填充了无限或者可数的诗意,非常喜欢那些穿插的比如说苹果树,卡塔琳娜,皮毛匠的父亲的那些小故事,非常有趣,简短,但是充满主动的想象。另外,我要扒光温迪施,这在某种程度,直接跨越了巴尔扎克式人物鲜活。啊,您的技术几乎是一流的!
  •     书名就很怪异,内容更是诡谲。从未出现东西柏林的称呼,全都用间接词语来表示。两个中篇故事都在叙述战后移民的异常艰难和不移民被压制剥削到无法生存的惨烈程度。不带感情的平铺直叙看得人阵阵作呕。
  •     描写不错 不是很懂
  •     很好看,米勒用近乎诗歌的描写手法写出人活在世上的无奈,除了人是世界的打野鸡还有一部短片小说是独腿旅行的人,讲的是一个女的在移民的过程中身陷于三个男人的爱情,很精彩。
  •     极权下生活的细节,写一个个活着的人怎么死去,死去的人怎样活着,没有活着也没有死去就已经算是一件幸事了。。。总觉得不为赫塔米勒写篇文章是对不住她。
  •     他们领受圣餐却没有忏悔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