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书艺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作品集 > 鼓书艺人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5
ISBN:9787544725316
作者:老舍
页数:266页

作者简介

《老舍作品集18:鼓书艺人》是老舍1948至1949年间于美国纽约写成的作品,中文原稿遗失,此书为马小弥根据英译本复译而成。《老舍作品集18:鼓书艺人》讲述了鼓书艺人方宝庆一家的苦难经历,讲述了抗战风暴中老式艺人追求新生活的故事,呼唤新中国的到来。

编辑推荐

  抗战时期鼓书艺人艰难的求生经历。  新思想与旧观念的碰撞。  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可贵。  由罗尔纯插图  

内容概要

老舍(1899.2.3—1966.8.24),我国现代文豪,小说家,戏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出身寒苦,自幼丧父,北京师范学校毕业,早年任小学校长、劝学员。1924年赴英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中文,开始写作,连续在《小说月报》上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成为我国现代长篇小说奠基人之一。归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同时从事写作,其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断魂枪》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和重庆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对内总理会务,对外代表“文协”。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并对现代曲艺进行改良。1946年赴美讲学,四年后回国,主要从事话剧剧本创作,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被誉为语言大师。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北京市文联主席。1966年“文革”初受严重迫害后自沉于太平湖中。

章节摘录

  唐四爷的口气,颇宽宏大量。“好宝庆,”他说,“我们刚到重庆那会儿,您帮过我们的忙,我永世不忘。您是知道我的,我最宽大为怀。知恩感恩,欠了人家的情分嘛,不能不报答。我跟老伴说,不论干什么,头一桩,得向着我们的好朋友方大老板一家。所以,我打算这么着办。”他停了一下,小兔牙露了出来,一对小黑眼紧盯着宝庆。“我们请您和秀莲去和我们同合演出,怎么样?当然男角儿里您是头牌,秀莲呢——唔,她嗓子嫩点,就排第四吧。”  这样厚颜无耻!宝庆就是想装个笑脸,也装不出来了。“那不成,”他急忙说道,“我有我的班子,您有您的。”  唐四爷抬了抬眉毛。“不过您得明白,好兄弟,从今往后,小刘可就不能再给您弹弦子了。我自个儿的班子用得着他。”  宝庆真想揍唐四爷一顿,给他一巴掌,踢他一脚。老乌龟!无赖!  “四爷,”虽说他的手发痒,恨不能马上揍他一顿,他还是耐住性子,稳稳当当地说,“您算是枉费心机。我们的玩意儿跟你们的不一样,再说,找个弹弦的也并不费难。”  唐四爷耷拉下眼皮,慢吞吞地眨巴着,然后溜了。  接着,四奶奶摇摇摆摆走了进来,宝庆知道又要有一场好斗了。她满脸堆着谄媚的笑,见人就咯咯地打招呼,一直走进了秀莲的屋。她手里拿着一把蔫了的花,是打垃圾箱里捡来的。她把花递给秀莲,就唠叨开了,“好秀莲,我紧赶慢赶跑来,求你帮帮忙。这个忙你一定得帮,你是个顶好心的姑娘。”  宝庆也不弱。他迎着四奶奶,热烈地恭贺她,不住地拱手,像在捧个名角儿。“四嫂子,恭喜恭喜!我一定给您送幅上等好绸的喜幛。今儿个真是大家伙儿的好日子。”  四奶奶猛地爆发出一阵大笑,好像肚子里头响了个大炮仗。“您能这么着,我真高兴。好事还在后头呢!您想得到吗?琴珠跟小刘要办喜事了。当然,是时候了。这就把他给拴住了,是不是?我们作艺人家,顶讲究的就是这个。”她像个母鸡似的咯咯笑着,冲宝庆摇晃着她那张胖脸。宝庆呢,那副神气就像是个倾家荡产的人,忽然又拾到了一块钱。  “好极了,”他硬挤出一副刻板的笑容,“双喜临门!到时候,我们全家一定去给你们道喜。”  老妖婆走了以后,宝庆的事还没完。二奶奶那儿,还有一场呢。二奶奶对于怎么掌班子,自有她的看法。她数落宝庆,这下他们可算完了。都是他的不是。他压根儿就不该学那些新鼓词。再说,他为什么不把那些卖唱的姑娘都雇下来,好叫唐家捞不着?真缺心眼!  宝庆气呼呼地出了门,去找小刘。宝庆恭喜他的时候,小刘的脸红得跟煮熟的对虾一样。“真对不起,大哥,”他悔恨地嘟囔着,“太对不起了。”  “有什么对不起的?”宝庆甜甜蜜蜜地问,“咱俩是对着天地拜过把子的兄弟,同心协力一辈子。你跟琴珠结婚,碍不着咱们作艺的事。”  小刘一副为难相。“可我答应唐家,办喜事以后,就不再给您弹弦了。婚书上就是这么写的呢,大哥。”  ……

图书封面


 鼓书艺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翻看首页,满满一页全部是景色,很吃惊。人物登场,还是老舍先生笔下熟悉的人,唱大鼓的方宝庆,窝囊废哥哥,刁钻的二奶奶,清纯的秀莲。可是,书有老舍的影子,却没有老舍的灵魂。二奶奶对秀莲一句一句的诅咒“贱货”实在看着不妥。并非不可用粗俗的语言去刻画市井民情,可这着实不是高明的手段。 故事慢慢走,依旧是悲剧,宝庆和祥子一样,搭起了班子,又像茶杯一样碎得一地哀伤。秀莲要逃脱艺人的命运,遇到了更下流的学校,更加下作的人。最后一切都回到起点,从头开始。没了窝囊废,一家人带着失父的两个孩子再次渡水。 据说,老舍先生的中文原稿已经丢失,由Hele-na Kuo翻译成的英文稿再由马小弥翻译成中文。一部作品经过回译,不能不卑鄙地揣测,马小弥的中文和老舍的会有无穷的不同。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读老舍的书犹如身临其境一般,读起来就收不住了,虽然是英译版,也可见译者下了一翻功夫 PS:老舍不愧是语言大师
  •     2013.04.24完成。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的山城重庆。苦难人间,勤勤恳恳的鼓书艺人,在七年时间中历尽人间烟火,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繁华至废墟不过一瞬间,新城却终会重建。虽说岁月与苦难最终会在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但迎合新时代总要做出牺牲,哪怕遍尝牢狱之灾精神禁锢爱情苦痛,江水东流新人愿闯。老舍的作品真赞!!
  •     性价比很高,感觉很不错,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     老舍的都很喜欢
  •     不是我的菜
  •     大姑词,京味十足
  •     人活着,都挺不容易。
  •     要是老舍先生亲自用中文写的就更棒了。
  •     堪称当当上性价比最好的一套老舍全集了
  •     唐家一家子看着可实在太可气了,父母靠着卖女儿抽大烟享福。方家凭着本事在那个年代生活居然还过得去,但是受的屈辱和歧视就没法说了,跟现在的艺人没法比。前半本写得好,后边流于说教了,而且感觉写得急促。最后秀莲爱情没找到倒生了个连名字都没有的私生子,站在船上仿佛前途仍有光明和希望,但真有吗?不得而知。也许新中国之后能有一些吧。
  •     书的内容不错,快递很给力,但书的版式实在不咋滴!
  •     对于艺人生活拿捏的准确,人物个个鲜活,甚至字里行间叫我感觉有画面感和戏剧性。
  •     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     在纽约写的山城重庆,英译中。大轰炸、防空洞、南温泉、码头、三峡,竹屋、炎热,来到重庆避难的下江人,奔波的鼓书艺人。新思想、旧思想,抗日战争、内战,军阀、文人,都融融的在战时重庆啊。
  •     朴实无华
  •     读完之后,才知是一本译作。不觉滞涩,译者也算下了很多功夫!
  •     近来读起老舍,冯骥才写民间艺人的小说,这一本《鼓书艺人》,作者老舍,讲抗战期间民间艺人的遭遇。封面很喜欢,素雅大方,配色干净,开本小巧,字体排版让人很舒服。书不仅是文化的内容载体,还需要是一件注重用户体验的商品。
  •     本书老舍作于1948年。当时并未发表,原稿散佚。这本书是后人根据其英译本再翻译回中文的。故事是老舍的,语言是别人的。
  •     客观来讲,有鉴于原著散佚,译者算是下了一番功夫,才将这本书尽可能还原了老舍先生语言的神韵,读上去至少没有任何生涩之感。在老舍先生所有涉及宣传抗日题材的中长篇里,《鼓书艺人》是最具可读性的,甚至超越了《四世同堂》。无他,皆因在这书里怹用了擅长的写法,而抛弃了无谓的说教(至少要比其他基本少得多)。突然发现老舍先生中长篇中每个女一或女二多多少少都有着“月牙儿”的影子,从冠招弟到秀莲概莫能外,想必老舍先生一直对自己的初恋念念不忘吧,才会在塑造人物时自觉不自觉代入,导致了这种重复的模糊印象。
  •     原来这本书是根据英译本复译的啊,不知老舍的原文会不会北京味儿更浓一点。抗战时期,重庆,鼓书艺人一家的流离故事。又是一部时代害人的平民悲戚故事。但这部没有太惨,结尾还是有点希望的。小姑娘非得跟某爷们儿走的故事,让我想起呼啸山庄。
  •     内容挺好的,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两代鼓书艺人的坎坷命运,可惜原稿丢失,翻译稿在语言上未能尽显老舍的原味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