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女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国当代小说 > 魔女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
ISBN:9787536043879
作者:欧阳子
页数:223页

作者简介

欧阳子是人心的原始森林中勇敢的探索者,她毫不留情,毫不姑息,把人类心理——尤其是爱情心理,抽丝剥茧,一一剖析。看了欧阳子的这些心理剧后,我们的耳际似乎一直响着她的魔女的声音:真正的爱情,是永远的痛苦。

书籍目录

主编前言半个微笑墙网花瓶木美人觉醒考验浪子近黄昏时美蓉最后一节课魔女素珍表姐秋叶

内容概要

欧阳子原名洪智惠。原籍台湾省南投县。她的祖父洪火炼,原是台湾的一位知名人士,日本占据台湾时期把儿子洪逊欣(欧阳子的父亲)送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读法律。洪逊欣毕业后留在日本,在广岛任职。欧阳子即于 1939年4月9日生在日本广岛。不久,洪逊欣调去岗山工作,全家移居岗山,这才避免了1945年原子弹轰炸广岛的灾难。抗战胜利后,欧阳子随父亲一家返回光复后的台湾。欧阳子在台北第一女中读书时,便开始对文学发生兴趣,13岁就在报刊上发表散文,16岁开始写诗。1957年秋入台湾大学外文系。1960年初,她读三年级时,与同班同学白先勇、王文兴和陈若曦等人一同创办《现代文学》杂志。1961年毕业后在台湾大学外文系任助教,次年赴美,获依阿华大学小说创作班硕士学位,后又入伊利诺大学进修文学课程。1965年随夫定居德克萨斯州,直至今日。欧阳子在创作和评论两方面都令人刮目相看。她的小说集《那长头发的女孩》和《秋叶》,虽然同是一本书,却一改再改,每一篇小说都经过大改一番或重写;甚至同是《秋叶》,1971年的晨钟版和1980年的尔雅版也不一样。一个小说家如此再三修改自己的作品,实属罕见。可惜近年她因患眼疾而不能再从事写作了。她著有短篇小说集《那长头发的女孩》、《秋叶》,散文集《移植的樱花》、评论集《王谢堂前的燕子》、译有《第二──女人》;编有《现代文学小说选集》。

图书封面


 魔女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睡了饱饱的一个懒觉,起来忽然想写点东西,那么就是欧阳子吧。她是个可恶的女人。翻开封面我就这样认为。花城的这套书有个特点,每一本书的扉页都印有作者的一张照片。最先看到的是朱天心,当时就喜欢上了。然后看到了朱天文安宁的笑,我想这书必定是好的。紧接着是严歌苓,看到她我的心骤然一紧,还是笑,但笑得很小气。的确,看《白蛇》看得我好不痛苦。接着是施叔青,一身旗袍像张爱玲,果然有张的味道。不久前又去图书馆,就看到了欧阳子。翻开扉页我就看到了一个虚伪的可恶的笑,长相打扮倒是其次的了。戴一副眼镜,镜片后决然透着一种不信任。很委琐。是了,欧阳子。可恶。看她的书也是很头疼。我想起看严歌苓的时候了。看着看着就对自己说:“不能看下去的。”然而欲罢不能。严的小说就像是山楂,欲罢不能最后喝口水牙齿都疼。当然,她述说的是一种苦涩。欧阳子的小说我不会比喻。她的小说里到处都是挣扎。“也许我们应该分居一段日子”“噢士忠请你不要离开我”。天哪!到底是要怎么样嘛。读者都恼了。可是欧阳子就是不厌其烦地说着,说着,像咒语似的,终于被我想到一个比喻。“‘不行,敏生,不行。’一步一步,踉跄后退。”却忽然又“呻吟着,身体扭摆移动,痛苦难熬‘哦,敏生,敏生。进来吧。拿我去吧。把我糟蹋了吧。’”这是欧阳子说的爱情,是欲望的无底洞,站在街头无所适从,像上了瘾一样。不可以的,可是多不情愿哪。白先勇说,欧阳子“毫不留情,毫不姑息,把人类心理——尤其是爱情心理,抽丝剥茧,一一剖析”。“真正的爱情,是永远的痛苦。”欧阳子真的是魔女。刻薄地揭露,掀开一层又一层面纱,让我们无地自容。好吧,难怪人要说爱情是一场战争,难怪还要唱着将爱情进行到底。“睡饱没有?”他笑道,“你看起来很新鲜。”他搂紧了她。她叙述完毕,他轻轻推起她下巴,用手指头,为她抹去脸上最后的几滴泪珠。可是!你可知他跟她竟是母子!
  •                内容提要: 欧阳子是台湾现代派的一名杰出女作家。1957年欧阳子进入台湾大学后,与白先勇、陈若曦、王文兴等同学一起创办《现代文学》杂志,由于终日浸淫在西方现代派文学氛围中,她的创作技法变得更加客观、冷静。本文就是从《魔女》小说集来浅谈欧阳子的小说创作特点。   关键词:欧阳子 《魔女》 “三一律” 讥讽法 心理世界   欧阳子是台湾文坛上不可泯灭的一名女性作家,虽然她的作品比较少,但是几乎以独特的心理世界来作为自己的描述主体。她以细腻的笔触探向人的心灵深处,以其复杂幽微的心理描写表现人性的最深层本质,从而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下面就以《魔女》小说集为文本,简谈下欧阳子的创作特点。   1、结构简洁明了:“三一律”与“剧景描述穿插法”相融   欧阳子在《那长发的女孩》自序中就提到自己的很多小说都符合亚里士多得的“三一律“原则。三一律 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白先勇认为“这绝对不是一种巧合,而是欧阳子处理她的小说时,对于古典主义在艺术形式上严格的要求”。(1)   比如《花瓶》发生在吃晚饭到冯琳梳妆打扮后出门的那段短暂时间,地点也只是在卧室和客厅的转换。主要讲了石治川和冯琳的“控制与占有“的冲突;《最后一节课》里讲得是爱上自己的学生的李浩然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问题而无意羞辱到杨建;《半个微笑》里汪琪在病房里醒过来后回想过去并逐渐发生改变,而这改变过程也仅仅是在张芳芝短短的探望时间里完成。更为突出的是《墙》,这段时间更为明确,从四点半到五点半之间若兰在房间里德等待,仅仅是纯粹的心理世界的描写。   如果说三一律的古典主义形式要求给我们带来了结构清晰地美的审美框架外,那么“剧景描述穿插法”是丰满了这一结构的点缀。这些作品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世界的运行几乎都在回忆中进行,这些情节的穿插丰满了形象。使我们从现实沿溯到记忆里来补充现实困扰境界的僵成,之后又折回现实中来面对这矛盾与冲突,使现实复杂纠结的境况有了更突兀的显现。我们已经是从另外一高点面临这一现实,这就为下文要讲的“反讥法”———打破苦心经营的幻想提供了条件。“我写的每一篇,至少有一幕重要的剧景 。在剧景中,主角的内心生活和外界活动,发生正面冲突,引起高潮。我觉得亨利.詹姆斯的‘剧景描述穿插法’是写小说的一大秘诀。”(2)这是欧阳子在《魔女》小说集中常常体现的 “现实——回忆(穿插)——现实”的路径。这与“三一律”融为一体,就成了有血有肉且结构简洁的文本。      2、表现技巧独特:“讥讽法”   “讥讽法可以说是欧阳子小说中最基本的表现技巧。她惯用的方法是首先利用单一观点法,使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心中,产生自以为是的种种幻觉,而在故事进展到高潮时,出其不意,无情地、冷酷地,把那些惨淡经营起来的幻觉一一击碎。” (3)   比如《觉醒》中的妈妈郭治总是认为儿子敏申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她从抓到丈夫与女仆在储藏室里做爱后,对丈夫的态度彻底的转变,她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儿子敏申身上,“她永远有一慰藉——她的独子敏申。敏申使她复活,给予她新生命。它是这世界上唯一属于她、需要她的人。”她把自己的爱倾注在儿子身上,有一种异性爱在里面,嫉妒儿子对女孩的痴情。她认为皑云配不上自己的儿子而却一直来辛苦苦追寻着,这使郭治感到愤怒。当对儿子的美好印象达到极点时,却面对的是“原来皑云一点都不爱他……她一向以为世上所有漂亮的女孩都会争着引诱他……然而现在……世界上就从没有一个人,企图把他从她手里抢走。”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如当头一棒,最终“觉醒”,自己成了阻碍儿子成长发展的绊脚石。此时也完完全全原谅了丈夫。    《魔女》女儿眼中高贵圣洁的母亲,竟然在父亲生前就与一个浪荡子私通,并且一直盲目地爱着他。当女儿一时嫉恨,让她的同学去勾引那个人时,母亲忽然跪在女儿面前,哀求女儿将那个浪荡子找回来,并告诉女儿——他是她整个生命的意义,她不能失去他,而且他可能是女儿的亲生父亲。“妈妈曾是一切美德的化身。过去,她从没有做过一件错事。她永远是对的。“对妈妈美好的形象的骄傲与赞赏始终贯穿,然而到了妈妈哀求女儿后倾吐的苦水只在令人震惊,”我爱他,疯狂地爱他,没有了他,我一天也活不下去。……只要他说一声是,我一天也不会等的。我会马上丢下你和你爸爸,奔进他的怀里。”一个完美高超的妈妈一下子像是被一块一块的拆卸下来,眼前徒然出现的不就是个“魔女”形象吗?   这种反讥法的应用“使她的小说陡然增加了深度及复杂性。”(4)就是在幻想被一一打碎的时候,读者的心也随之渐渐破碎,零落一地的心,岂悲哀和同情能道尽?更何况小说人物的承受能力,这高潮之处面临的打击也使小说人物达到了一个冰点,再慢慢的融化,慢慢的流淌,接着渗入对方之中,矛盾也与之消融。      3,心理描写突出:擅长描写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探索人物的心理动机。   “她擅长用客观冷静的笔触,深入细致的剖析她所描绘的人物心理活动,以犀利独到的文字描绘人物内心深处的种种隐秘”(5) 她全力关注婚姻恋爱背后的性心理与潜意识,努力在小说中分析人物特别是女性人物的心理,挖掘出人物心灵的秘密,让人物自己表现自己的心理活动,由此构成了她独异的创作特点与风格。   欧阳子笔下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两大类:另类的少女形象和异化的少妇形象。 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在其心理活动中进行的,比如《半个微笑》的汪琪的蜕变只是在自己的幻想中完成,其细腻的心理思维把活在别人的眼中的自己打碎继而换成异我;《墙》的若兰是在一个小时的等待中回忆着对姐夫的冷漠到爱恋的过程等等。这些幽微的心理和感受描写不是许多作家能做到的。这是身为女性作家的欧阳子有着男性作家所无法比拟的个性优势。就像严歌苓在《金陵十三钗》里对女性的身体和少女初潮时的感受的精彩描写,这是男性作家所不能用的细腻笔触。   欧阳子的小说主要是是由描写心理世界构成的体现人类尤其是女性的复杂心理,嫉妒,自卑,由爱生恨,疯狂,压抑,病态的情欲等等总体上写出了人的心理的阴暗面。唐吉松批评欧阳子是专门揭露人性“丑恶”的“心理的外科医生”,“她的手术刀,总是选在丑恶的角落,并将那些污秽的心片,揭竿似的挥舞着。” 所以是不道德的。(6) 尽管写得是人性阴暗面,但她并不是纯粹的对此表示蔑视或讥讽,作者对她笔下的人物包含深切的同情和无言的悲悯。而是想通过这些阴暗面探索人性的本质特征。白先勇反驳: “她的笔像爱克司光,照得人心中的七情六欲无法隐遁。”(7)    此外,在语言方面,严简,冷峻,干爽,朴素自然、质朴清新,这种独具特色的理性的语言风格,与欧阳子冷静写实的小说风格是和谐统一的。    以上分析只是浅显的从几方面来分析, 不过对于欧阳子的创作成就我们不可忽视。她笔下塑造的另类的女性形象不仅丰富了当代文学得人物画廊更是为读者提供了新的审美体验。让我们在审视这些女性形象的同时,能够重新思索女性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尤其是作者在心理写实上技法也是值得学习,面对现代社会的焦虑不安,这类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拯救的作用。即使放下文本,我们耳边也会回荡着她的“魔女”的声音:“真正的爱情,是永远的痛苦。”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欧阳子在当代小说中的地位。(8)      注:(1)(3)(4)(7)白先勇:《崎岖的山路——<秋叶>序》,见《白先勇文集》第四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版   (2)欧阳子:《<那长头发的女孩>自序》 台北文星书店,1967年    (5)庞君莉 :《另类.疯狂——欧阳子小说的母亲形象》《魅力中国》2009年第35期    (6)(7)百度百科   (8)参考葛菲、王华:《另外的女性 痛苦的情感——论欧阳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7年4月 第64页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另一种肤浅,或许我真的完全不了解……爱情?
  •     人心的描写属你最出落
  •     欧阳子笔下的人物,心思细腻的过份,带着点病态的执着,"尤其是那篇"魔女" ,那种爱恋,近似痴迷。
  •     不够丰富。
  •     惊艳! 必购台北版~
  •     《魔女》欧阳子的作品里面要表达的情感我很喜欢,但是文笔不是我喜欢的
  •     抖抖
  •     真正的愛情,是永遠的痛苦。
  •     第一次读欧阳子的书
  •     挺好
  •     广州这套书虽说是南大编的 但也相当不错 注意到了女作家的情况
  •     故事多很简短,却蕴含哲思无限
  •     爱情又阴险又残忍 可当做如何利用爱情的教科书来看
  •     作为女人,非常推荐这本书。相比当下那些只顾着写情情爱爱的作家,欧阳子更偏重于女性心理的探索。很值得一读的好书!
  •     虽然时间古远了些,女生可怕得致命的敏感和猜疑却入木三分,刀刀见血。
  •     如出一辙的好,不解释
  •     女人心里的阴暗一点一点扒出来
  •     怎么说呢?这些故事都太短了,虽然心理剖析得很有意思。
  •     《木美人》篇写得特别灵巧。
  •     闷骚
  •     故事离我们所处的年代比较久远。但我想,欧阳子的这部小说集,在当时还是影响颇大的。
  •     不评
  •     貌似记得是在初中的时候看到这本书觉得特别震撼。
  •     正如白先勇所言:欧阳子是人心的原始森林中勇敢的探索者,她毫不留情,毫不姑息,把人类心理—尤其是爱情心理,抽丝剥茧,一一剖析。 她实在是写心高手,尤其女人心。
  •     看到后面会引起心理不适…每篇都有病态人物和病态心理分析与独白…
  •     心理描写很棒
  •     将人类种种情欲展示得纤毫毕现的魔女。但篇幅都短小,还没过瘾就结
  •     @TJ Lib. from F 20090922
  •     记得《魔女》,记得《最后一节课》。 真实的爱情,是永远的痛苦。
  •     看了三篇,弃。如果是五四时候写的我还勉强原谅你,可。
  •     心理描写
  •     非常敏锐的心灵,一丝无情,不够慈悲。很会心:)
  •     有点over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