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孩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侦探/悬疑/推理 > 十月的孩子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9
ISBN:9787020062454
作者:[法] 菲利普·贝松
页数:168页

作者简介

一只阴险恶毒的乌鸦,一个天真孩子的离奇命案,一起旷日持久的无头官司,一段令人心碎的忠贞爱情,《十月的孩子》用高超的小说技法再现二十年来始终牵动法国社会神经的一起真实事件。
一九八四年十月十六日晚上九时三十分,在法国东北部偏僻的孚日山区,可爱的四岁男孩格雷高里的尸体在冰冷的河里浮起。流言和猜疑在镇上蔓延。孩子的母亲成了嫌疑犯;孩子的父亲愤而杀死另一个嫌疑犯……
格雷高里事件历经十多年的审理,主审法官换了三人,审理卷宗厚达三万五千多页。那个折磨了这个家庭多年的凶手“乌鸦”到底是谁?他在何方?

书籍目录

十月的孩子译后记

内容概要

菲利普·贝松(1967-),Philippe Besson,法国当代作家。他在大学主修法律,当过律师和社会法教师,因为工作的缘故经常旅游,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上海、多伦多等地待过。二00一年出版第一部小说《由于男人都不在了》,讲述名作家普鲁斯和一个男孩书信交往的故事,获得Emmanuel-Robles奖而一举成名,至今已出版十部作品,每部作品都引起很大的反响。
菲利普·贝松的小说主题多围绕在死亡的命题上,在访谈中他自承深受普鲁斯特、兰波,特别是杜拉斯的影响甚深。

章节摘录

  一九八四年十月的一天早上,在报纸的头版上,人们看到了一个孩子的脸,男孩大约四岁,褐色的鬈发,目光中透着一丝淘气,圆圆的脸上带着微笑。不可或缺的,那微笑。照片上方的标题不容人有丝毫的怀疑:“一桩卑鄙的罪行”,“恐怖”,“悲剧”,此类的词语,含义沉重的词语,宣告了一种苦难。而这一鲜明的对比,孩子的可爱与词语的严酷之间令人无法接受的差距,很是引人注目。   是的,一九八四年十月的一天早上,法兰西从睡梦中醒来时看到了一个孩子的死亡,看到了一具被缚住了手脚的尸体飘浮在孚日地区一片冰冷的河水中,凶手显然干得干净利落,沉着冷静,从表面来看,没有丝毫的暴力痕迹。随即,孩子的名字印刻在了人们的集体记忆中:格雷高里。

图书封面


 十月的孩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9条)

  •     1.人人都是大侦探1016惨案发生之后,负责此案的警方的怀疑对象,从A到B到C到D转换了无数次,而且还有反复。但无论是谁,我们都可以发现,重点嫌疑人都是当事人家属或者媒体舆论所怀疑的焦点。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舆论左右着这一案件调查的方向。在这里,所有人都不自觉的参与进了案件的侦破。值得注意的是,朗贝尔法官本人其实并不认同对孩子母亲瓦莱丽的指控,他最终传唤她的原因,是“随波逐流”和“迫于压力”。多么可怕呀。虽然之后的笔记鉴定也得出了瓦莱丽即乌鸦的结论,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要知道,在这之前之后,见鬼的笔记鉴定就一直像狗一样跟随着主人指引的方向。其实从一开始,敏感的读者就可以嗅到,最终的指控会落到母亲瓦莱丽的头上。这一点不是从小说的第二线索,即瓦莱丽主诉那一部分看出来的,作者也没在叙述中暗藏了什么不为人注意的伏笔隐线。这是人性告诉我们的。当案件开始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之前的重点嫌疑人ABC都没有有力的证据可以定罪的时候,就留给了“大侦探们”构筑经典悲剧的引子。阅读时我从没有怀疑过母亲瓦莱丽会是凶手,但当穆利艾尔最终推翻之前的口供,使拉罗什也洗脱罪名之后,我就猜到,下一个就该是孩子他妈了。两个妻子(拉罗什的妻子和瓦莱丽)都在刚刚失去丈夫时发现怀孕之后,书中有一段表述:“……年老的女人连连画十字。她们认为,一生下来就没有父亲的孩子注定是不幸的。而记者,他们,则在心中默默念叨,这下可好了,一出悲剧的所有因素都齐全了。真是漂亮,如同古代戏剧一样。”2.对悲剧的向往这个故事其实跟《杀人回忆》那部电影一样,讲得故事差不多。凶狠的杀手,无能的警察,和同样的无头案。但着力点不同。前者在于批判,后者在于忏悔。但最终都殊途同归于人性:对悲剧的向往以及这向往所必然导致的无情。3.八月的孩子对悲剧的向往以及无情,就连作者都没能逃脱出这一人性窠臼。瓦莱丽的自诉那条线索的最后,她说:“人们没有注意到,这是一个爱情故事。而不仅仅是一个孩子之死的故事。他们没有看到的,是在所有那些年里支撑了我们不至于毁灭的东西,皮埃尔和我……”我同意这结论,但也仅限于瓦莱丽自述的那一部分。在作者主述的那部分,我们看到作者用新闻报道般笔法冷静叙述,将司法与舆论批判得酣畅淋漓。可是同时,我也能理解真实中的皮埃尔夫妇为什么要起诉作者侵犯隐私。贝松在书名上露出了他的尾巴。我们不要忘记,那个孩子,格雷高里,他出生于八月二十四日。虽然他被人们记住的,是他离开人世的那个十月。
  •     很薄的小书,但却让人感到深深的震撼。有得时候当一本书另你百感交集,却又说不出一个字的时候;这大概是对作者最高的褒奖。这个故事在感觉上很像东野圭吾的《恶意》。虽然一个是纪实,一个是推理。动机都不是什么真正的深仇大恨,仅仅是一些每个人都难免会有的负面的情绪。然而当这情绪成长为无边的恶意,后果却是骇人听闻的。佛家所说的五毒,贪、嗔、痴、慢、疑。大约就是这一些恶意的根源。虽然终极的真相已经无法求证,但对年轻夫妇幸福生活的嫉妒,事后众人的种种猜忌,法务人员的轻慢,凡此种种共同组成了这一连串的悲剧。这远远不止是一个幼小生命逝去的悲情故事。正如玛格丽特·杜拉斯在一九八五年的《解放报》上的评论:“这一罪行是无法探测的。往往就在你认为能找到它的地方,你就看不到它了,当你接近它时,它就消失了。离得很近时,它就只剩下了天真无辜的畸形。在这一罪行中,你可以一直进入到恶的最内层。”
  •     杀了人,怎么才被判5年...........这法律程序是怎么走的.....一本小书,还算可以吧,能把一个沉闷的故事写的跳跃,已经很难得了这内容要是搬上情感类节目,估计又闷得天荒地老了...便宜货,一个小时多点看完..

精彩短评 (总计64条)

  •     值得一读。
  •     人们可以久久地生活在悲哀中,只要能自我克制。
  •     很讓人難過的一個故事,最傷心之處莫過於天真的孩子被暗殺以後還冤沉大海。
  •     买的是心情
  •     所谓罗曼国的小说还是喜欢不起来啊
  •     现实不是侦探故事,案件最终没有结局。人们一心追求真相,结果是愤怒、怀疑和压力给所有当事人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     被《恶意》影响,也怀疑过母亲。但事实是,夫妇俩都很坚强。很难得的坚持。
  •     十月的孩子与破碎的四月
  •     翻译的比较涩,不过,本来也许就是一个严肃的故事,一种拷问。不论中西,人性相共。
  •     读了一半
  •     四嵗是多可愛的歲數,怎麽就到生命的終點呢?故事感人,可讀性高, 不錯。
  •     很喜欢这种双重人称视角的作品。更能体现细腻的心里活动!
  •     小男孩很可怜,在他生命被结束的那一刻。他一定很希望妈妈来救他
  •     这部社会现实小说以一个四岁半的孩子死亡的无头案,交织一位母亲的内心自述娓娓道来,三十多年前的法国现实,不也如而今,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司法公正在媒体、舆论的影响和导向下扭曲,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嫉妒、怨怼从来都是一把无形而又锋利的刀子,刺得人鲜血淋漓,还好有那对夫妇的坚守不离。
  •     个人不太喜欢,虽然只是文章开始给我的感觉,虽然读到后面觉得文章开始步入正轨,越发显得有力量,但是还是勾不起我的好感。但还是很有力度。
  •     文字很美,但是很奇怪,没有触动到我的心。
  •     凶手应该不会是孩子的母亲。但是谁,我看到最后也不确定!
  •     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好
  •     不好看完全不知道他在講什麼……無語掉
  •     压抑
  •     一直到最后,真相还是不得而知,这让人感觉很不自在。当然,对我们这些看客来说,这一切很快就会烟消云散;而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痛苦将伴随他们一生。
  •     怎么突然就给力了呢,哦,原来是人民文学的……
  •     语言轻松,故事后面有点刻意了。
  •     冷冰冰的陈述,不是故事,是报道。
  •     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事,也是一件无奈的事……母亲的叙述强烈,两人的爱情也令人动容
  •     “不,最糟糕的,是不知道我的孩子是怎么死的,是对那一刻发生的事一无所知,生命之火熄灭的那一刻。处在这一无知状态中,在这无法忘怀的炽烧中,在一种如此的无知中反抗,真是可怕之极。”全书最令人震撼的部分,也是读者作为这件事情的观者最容易忽略的部分。
  •     慎读此书啊。因为读它时脑子会接连不断的穿梭过各种社会传播学理论,深深觉得都可以组一篇Literature Review了——而此书不就是最好的Case Study么,还伴有女主的内心独白作为Semi-structured Interview——Methodology也完整了啊!
  •     这么多年的伤害 一个死去的孩子 看不到的爱情 始终维系在两人之间 司法的无能 舆论的捕风 真是他妈的
  •     不熟悉法国的司法制度,或许同本书一样存在缺陷,但这本书真棒。
  •     我喜欢菲利普贝松,我喜欢他的语言,冰冷而又带着热量。翻译佳。
  •     开始时想到的是韩国电影杀人回忆,随着情节的不断推进,对司法的不断抨击,却开始带有浓重的法国特色。
  •     当时觉得挺感动
  •     用合适的手段来写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非常值得一看,包括序和跋,翻译得一般
  •     每个人都将保留各自的确信,各自的怀疑,各自的质问,各自的怨恨。
  •     这本书的内容和风格和它的宣传很不一致,无论孰好孰坏,可是由此可以看出来我们的书商的水平。看完了以后感觉相当奇怪,内容很散,母亲的视角的日记叙述也不够明晰和深刻,并且不是很有真实性。作为一个真实事件的反馈作品,文学性很好,可是真实性和细节描述比较打折扣,仿佛没有看原著就让看改编。不知是不是也和翻译有关系。
  •     【3.5】带有作者判断的"纪实"类小书,讲了一桩无头悬案。情节发展的进度很快,感觉类似一集discovery侦探节目。感觉到了译者的用心。
  •     速度很快很快,其次书还不错。。。
  •     和作者其他的书一样,感情的描写细腻动人,但逻辑上并不严谨
  •     法是保护谁。人心又是向着谁。
  •     24年前的这种悲剧,愿在现在社会中永远不再重现,诸如此类的人类悲剧人们已经经历的足够多了...
  •     杀人的体制,让人充满愤怒。
  •     不错的书比较短一天就可以看完了
  •     呼号和责问的语言,用在记叙故事里,实在是煞风景。
  •     百态
  •     有些东西探讨得比较深 有些东西确实冗长
  •     故事很短,无聊的时候可以看看
  •     对作者不了解,读这本算是出于对译者的信任,作者居高临下的叙述让人尴尬,不过整个事件推动和发展得很好,内容足,豆瓣评分挺恰当 70/100
  •     一直在等高潮 未遂。
  •     很适合我的状况
  •     文字真的好锋利,叙述也引人入胜。
  •     双视角叙事写法,像看电影一样。
  •     我能说看的我很不舒服吗。凶手呢!
  •     到最后案子都没破。全篇很像文笔略文艺的长篇新闻报道。只有女主自叙的那些部分像小说。虽然一切生活其实都没有所谓结果,但是看完就会觉得有口气憋在嗓子里始终没出来!贝松真的只有处女作是写得最好的。
  •     故事性不强,但是很好看。。。国内的小说家应该这样写才对。。。
  •     有点范旧吖~~~整本书~~
  •     你可以试着用忧伤的笔触写下一个故事,但尽量别让故事里的人物开口,因为自我陈述难免会显得刻意。
  •     "我不知道孩子的最后一句话说的是什么,我愿意相信格雷高里喊了一声’妈妈'"
  •     又一个学法律的写作者。
  •     不喜欢作者的写作手法,更不喜欢这个故事,实在是不喜欢
  •     一直在期待凶手的出现,最后意识到凶手不会出现了,面对母亲对世道的控诉比死亡更厉害是人道上的折磨,比凶手更厉害的是社会环境的残酷。
  •     贝松作品的主题大多与死亡或痛失爱人有关,之前读过《由于男人都不在了》《脆弱的时光》《情感淡季》《与往事说再见》。給时间一点时间,让现在过去,过去才能成为往事。
  •     先生好译本 要学习 要学习 故事还是蛮震惊
  •     主观与客观交替写作的确让人印象深刻,这边跑偏,另一边立刻纠偏,有引人读下去的欲望。整体来看,故事性不够强,改编自新闻,写起来大部分地方也像新闻报道。对于媒体的反思达到一定的效果,对于司法制度以及人性的表现感觉还是表面,未能引人深思。
  •     它讓我想起了一部電影,《即使這樣也不是我做的》,法律的精神是不冤枉無辜的人。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