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逊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

出版社:马良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10出版)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511205988
作者:马良
页数:258页

作者简介

《詹姆逊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当代浙江学术文丛”之一,全书共分6个章节,主要对詹姆逊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文化危机:现代性文化历程反思;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点: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背景:宏观社会语境分析;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批判:意识形态传统批判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书籍目录

引言 缘起于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第一章 文化危机:现代性文化历程反思一、视野拓展:文化概念的主客体维度1.文化的客体功能性维度2.文化的主体性自我意识维度二、概念辨析:现代、现代化、现代主义、现代性1.对“现代”概念的理解2.对“现代化和现代主义”概念的理解3.对“现代性”概念的理解三、历史进程:人类理性精神发展之路1.人类理性觉醒时期2.人类理性独立时期3.人类理性崇拜时期四、路径依赖:现代性文化反思1.现代性文化反思:理性吊诡和文化批判2.全面检讨:四种反思的理论第二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点: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一、后现代主义: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转向1.对待后现代主义的辩证态度2.后现代主义中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二、人的存在方式:意识形态和人1.“意识形态”概念的传统理解及其泛化2.意识形态的主体性和客体性三、人的理想寄托:“乌托邦”情结1.道德意义上的乌托邦2.政治意义上的乌托邦3.文化意义上的乌托邦四、理论轨迹:詹姆逊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阐释学1.詹姆逊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2.詹姆逊学术思想的发展轨迹第三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背景:宏观社会语境分析一、全球化哲学语境:“后现代”的历史解释1.全球化发展的理论研究2.“后现代”的历史解释二、社会基础的变革:世界政治新秩序下的马克思主义1.后现代主义的宏观社会背景2.新秩序下各种新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三、意识形态理论的论辩:终结论及其理论发展第四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批判:意识形态传统批判一、从托拉西到黑格尔: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二、理论的元批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1.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原理2.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征3.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元批判三、思维中的辩证法: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批判1.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解2.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的生命力3.思维中的辩证法:彻底批判的意识形态理论四、批判的批判:错误意识、领导权和文化物化1.错误意识和科学意识的对立2.领导权或阶级统治合法性(进步和反动的对立)3.物化的意识形态的批判五、批判的转向:从文化批判到语言批判1.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2.阿尔图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理论3.支配权的意识形态4.语言上异化的意识形态批判第五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建:意识形态阐释学一、文化的阐释模式:后现代意识形态理论1.对“文化和阐释模式”的理解2.对后现代意识形态及其作用的理解二、三大基本原则: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1.叙事和阐释相统一的原则2.总体化的原则3.形式辩证法的原则三、文本阐释困境:文本阐释的意识形态性1.对文本阐释模式的评价2.基督教经典阐释的启示3.文本阐释的“三个视域”四、历史阐释困境:历史阐释的意识形态性1.历史主义的困境2.四种传统解决“困境”的方法3.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解决方法第六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证:资本主义文化分期理论一、文化主导逻辑:生产方式逻辑的重新读解1.文化分期思想的形成2.里斯曼的《孤独的人群》的影响二、文化分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阐释学1.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问题2.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问题三、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四、超越后现代主义:认知测绘理论结语 现代性和意识形态性附录 论中国文化对布莱希特戏剧实践和理论的影响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詹姆逊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学术文库·当代浙江学术文丛

内容概要

马良,男,1964年9月出生,浙江海盐人。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会工作系主任。曾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并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高校哲学、社会学等专业教育;主要研究方向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社会政策、弱势群体相关理论等。已经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两部。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新康德主义的代表性人物恩斯特·卡西尔(西美尔的学生),他要创立文化哲学体系,其最著名的《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著作的主题就是要证明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卡西尔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之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在卡西尔那里,“人一符号一文化”是“三位一体”的,也就是说,人就是符号,就是文化,这是不同的三个“位格”,而不是三个不同的存在物。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就是“符号活动”,而作为这种活动的实现就是“文化”,人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还不如说是“符号的动物”,也即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在卡西尔那里,人类生活和历史的多样性都可以被抽象为“符号”对“文化”的各种关系。在卡西尔的观点中,人就是“符号”的人,但是,这样的人也就被抽取了“现实”状态,人类的文化也演变为一种既定的“先验的构造”,全部的文化都是人自身以其自己的符号化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产品”,而不是从主动或被动接受实在世界而直接给予的“事实”而来。卡西尔文化哲学中康德的先验主义知识论色彩还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在卡西尔的人类文化哲学中,文化本身是人的“劳作”的能力的象征,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并且也只能在文化活动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确实,在现实人的感性经验中,人们决不可能发现构成文化世界的各种活动能够“和谐相处”,反而常常能看到的是无休止的冲突和斗争。例如,科学思维和神话思维之间的矛盾及冲突,宗教及其组织为了捍卫其纯洁性却要打压科学发展并压制艺术的想象力。“人类文化的统一和和谐似乎至多是一种善良的欺骗而已——它不断地被真实事件进程所挫败。”在人类文化的创造性活动中,各种外显性的文化都可以分成不同的活动,沿着不同的路线发展,并追求不同的目的。这样,卡西尔的人类文化哲学并不能满足于人类活动的外在结果,其所要追求的不是结果的统一性而是活动本身的统一性,不是产品的统一性而是创造过程的统一性,也就是说,要追求的不是抽象的文化、也不是抽象的人,而是要去研究人的文化的创造性活动本身,研究人的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文化是人的主体性特征。

图书封面


 詹姆逊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