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与乔治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侦探/悬疑/推理 > 亚瑟与乔治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020059461
作者:朱利安·巴恩斯
页数:470页

作者简介

《亚瑟与乔治》是“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评选中2005年度英国文学入选作品。亚瑟和乔治生于英国19世纪末,但出生环境截然不同。亚瑟是医生,后成为大名鼎鼎的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乔治却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律师,为铁路法而努力呼吁。但在新世纪初,他们因轰动一时的”大沃利帮派”案走在了一起。乔治因此案深受牵连,亚瑟利用一切侦破手段为其鸣冤。作者深入调查,发挥想象,再现了这个被长期遗忘的著名案件,揭示了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环境.反映了罪过与无辜、民族与种族等人类固有的问题。

内容概要

朱利安·巴恩斯(1946—) 后现代主义作家。生于英格兰中部的列斯特,1968年牛津大学毕业,曾参与《牛津辞典增补本》的编纂工作,著有九部长篇小说,三度获得布克奖提名(1984、1998、2005),其中《福楼拜的鹦鹉》(1984)最为脍炙人口。《亚瑟与乔治》是巴恩斯的最新力作,是2005年布克奖的最后入围作品。

图书封面


 亚瑟与乔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载《南方都市报》。这篇东西是读完小说后草成的,所以词多不达意。现实与虚构之间卢德坤据说法国人是浪漫的代表,英国人满地都是绅士。我们当然不能说法国人中没有绅士,而英国人也不知罗曼蒂克为何物。且让我们采取中庸之道:世界大同啊!然而又听说,英国绅士们最喜欢用不温不火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了。表现在文学方面,英国作家出产的作品中有不少就是虚虚实实,亦真亦幻。这方面的典型,已译成中文的,有D.M.托马斯的《白色旅馆》,麦克尤恩的《时间中的孩子》,彼得·阿克罗伊德的《霍克斯默》,以及下面下面将要说到的朱利安·巴恩斯的《亚瑟与乔治》。中国当代小说也出现了这类可喜的现象,旅英作家虹影女士以《鹤止步》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笔记小说”不可不谓近年来文坛的收获之一。朱利安·巴恩斯至少已有三部小说译成中文,尽管译文质量“好坏参半”,这位英国作家也渐渐为国内读者所熟悉。我们很难说这是一位原创性很强的作家,毕竟这三部小说在素材上都是有所本的。《福楼拜的鹦鹉》如题所示与法国大文豪福楼拜有关,《亚瑟与乔治》截取了英国历史上一桩真实案件,主人公之一是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的创造者柯南道尔。巴恩斯的小说书卷气极浓,这在小说末尾的《作者笔记》中可见一斑。为了撰写这部小说,巴恩斯至少通读了柯南道尔的著作集(除了侦探小说之外,柯南道尔尚写有大量其他文体的著作),二十世纪初有关艾达吉案件背景的报纸、政府文献、议会备忘录。不管这些,书中经常有意无意提到的文学名著,通俗读物,展示了作者宽广的阅读层面,书中隽言警句时常有跳出眼眶之感,也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机智敏锐。经常有一种误解,以为小说家重要的只是创造力,无须过多的知识,壅塞的知识反而会妨碍创作。这句话我想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艾科等人的出现,让人领略特例的迷人。其实这也算不上什么特例,书写得好看又有广博知识的小说家比比皆是。一部小说,无论怎么标榜自己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它的核心仍然是虚构的那一块。大部分小说都像是空中楼阁,平地而起,然而可发挥的空间却比较大,而有依持的小说因为不能露出狐狸尾巴,所以只能在暗中作案,若想成功不得不更小心翼翼,操好那把弥缝现实与虚构的剪刀。作者毕竟不是生活在那个年代,也未能参与案件的整个过程,所有信息都是二手,不免变形。而虚构并非异想天开,天马行空的同名词,小说的虚构归结到底只能揆之以情。所以我们就看到了柯南道尔那奇异的等边三角形之爱,乔治·艾达吉步步惊心的降神会之旅。与卡波蒂《冷血》为代表的一系列美国“非虚构小说”不同,巴恩斯并没有采取类似的新闻体,他的文字更加感性细腻,章节之间的时间跨度可以很大,又穿插了几个次要人物,所以看起来有点“散”,然而却没有那么凝重。小说中亚瑟与乔治的第一次相逢用了一种晦涩的笔法,直到结尾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时候他们就已经擦肩而过了,不能不感叹世事奇妙。那一份智性,是“非虚构小说”中很少见到的。这里涉及了一个问题,“非虚构小说”常常很“用力”,但是巴恩斯的小说为什么总能四两拨千斤?大概可以归结到卡尔维诺所谓“轻逸”的那一类里面。用小说人物乔治·艾达吉的话说:“最行得通的伪证就是巧妙的真假参半。”小说揭示了一位有血有肉的柯南道尔,他多少有些不道德的婚外情,他无意中为英国司法体系作出的贡献。但是我觉得巴恩斯用力更深的是那位默默无闻的冤屈者乔治·艾达吉。朱利安·巴恩斯常常觉得自己是非典型的英国人,深爱着法国文学,书中的柯南道尔也自称不是典型的英国人,似乎可与巴恩斯本人归为一类。他为乔治·艾达吉成功翻案的主要途径便是所谓的“制造噪音”,利用舆论对当局施压,并且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在程序上多少失当,乔治·艾达吉感激之余,暗地却不齿恩人所为。小说最迷人的地方正是一位非典型英国人创造了一名典型的老英国,而这位老英国还是印裔的,他所受的冤屈,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他的肤色。不过,人们即使看出他别样的容貌,但是“如果你闭上眼睛听他说话,你会以为他是一个英国人。”再也没有比他更英国的英国人了,在受到冤屈之后,也并未想到真正去申诉,最想的只是作好本分。在降神会上,灵媒使用各种花招,没有实质性的胡乱表演一通,各种虚幻的人物在她口中似乎争着说话,以至于半天都没有具体的灵魂出现,这时候,以沉闷著称的乔治·艾达吉小小地调了下侃:“如果进入另一个世界的真是英国男人和女人的灵魂,他们应该知道先来后到的规矩,对不对?”种族间的沟通与隔膜是当今英国文学的重大主题之一,当然也并非英国这个最老牌的殖民国家所特有,当我看去年上映的电影《通天塔》时,最大的感觉便是无论是什么人,最难得的就是能用一双平和的眼睛看待平和的事物,以至于这世界分出无数畛域。在文学上,有现实与虚构之分,在现实生活中,什么都可以真假参半。我想,我们其实并不需要什么慧眼来洞穿世界的本质,理清纷扰的支流。就算懵懂,浑噩,总归是要走属于自己的那条笔直不分岔的道路的。朱利安·巴恩斯《亚瑟与乔治》蒯乐昊 张蕾芳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     不知道翻译因素占了多大比例。这本书读来如欣赏一部不温不火的英国文艺片。如果拍成电影,海报可以是相背的两个带礼帽的绅士的侧影,乔治可以让基努里维斯演,亚瑟就让皮尔斯布鲁南演(玩断背吧…)。十九世纪末的英国,一个是福尔摩斯的作者,带有苏格兰人与爱尔兰人的血统,他善长运动,热爱旅行和冒险,风趣开朗;一个是印度人的后代,他在英国接受教育长大,孤独,勤奋,内向,通过努力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的律师。两人的生活本是平行。一桩案件将两人联系在一起。构思出无数离奇案件的亚瑟,在现实中,真正面对一个案件时,将如何表现。故事情节并不曲折,作者也不试图用夸张离奇的语言构造悬念。全书用一种英国人特有的克制冷静的语气把情节平稳的推进,偶尔崩发些妙语。学院派的写作,由于素材出自回忆录旧时的报纸,人物的心理活动相当有限,对环境气氛的描写具备一种历史现场的质感,但缺少诗意或者美感,这么一直硬硬的说事,难免乏味。好在作者节奏控制得当,亚瑟与乔治交错讲述,两人的成长经历无形中对照,别有趣味。文中涉及的宗教,民族,法律之类的主题,不想讨论。记得德雷尔斯案件的结果是,总统在军方压力和公众舆论之间,用特赦解决。书中的案件,结局类似,挺有意思。这本书最大的看点是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用意识流的写法表现,这需要的知识量很大。名句:“我不相信你是无辜的,我知道你是无辜的。”真实柯南道尔本人比福尔摩斯更有魅力。
  •     虽然这本书被吹捧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评选中2005年度英国文学入选作品”,如何如何XX,但我的感觉这就是一本很垃圾的书。再看看这个作者写的另一本书名《福楼拜的鹦鹉》,虽然还没看过。但起码读了亚瑟与乔治之后觉得,此人就象中国现在的某些人,靠拉扯点名人之类的来帮自己吸引眼球,赚钱手法而已。要问问对柯南道尔,对福楼拜感不感兴趣?我相信起码我对柯南道尔感兴趣,肯定也有人对福楼拜感兴趣。那么关于这两位作者的书我们想不想看呢?当然想看。不过我们想看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真实的,比较实在的关于作者的一些资料。而不是又靠某个作者利用名作家的名头虚构想象的关于名作家的故事。这叫什么呢?这就叫炒作,自我炒作。这本书写了些什么呢?写了一部分柯南道尔的生活、心理、对话,当然,很多是作者虚构的。然后呢,有人似乎被诬陷了,然后破案,破不了(是警察,不是柯南道尔,柯南道尔根本就没去破案),最后怎么办呢,柯南道尔觉得这个人无罪,最最后靠自己的关系把这个人救了。真实无聊啊。关于柯南道尔的生活,心理,对话,如果作为一个福尔摩斯迷当让会想了解,但你总不能靠你自己瞎编些东西来忽悠我们啊。你要写成小说也没人反对,但你总要告诉我哪些话柯南道尔确实说过,你虚构部分来自于怎样的文献资料。国外的历史小说有个惯例,就是作家往往利用历史人物的名字,来编自己的故事,甚至根本与此人无关的事。(这不是我下的结论,是中国一位翻译者说的,虽不记得名字,但确有此话。)讲历史故事可以,但“编”历史故事,那就需要点水平了,不然将是很无聊的事。比如三国演义,有“编”的成分,但别人水平高啊,你喜不喜欢看?又比如玛戈皇后,那也是“编”,虽然不能比三国演义,但也还凑合。别人大仲马也没本本小说靠“编”来写,起码别人还有基督山伯爵。这个作者得意的作品都靠拉名人垫背,就不实在了。另外要说案子,这个案子本身又比较无趣。也毫无什么推不推理可言,根本没有。侦破过程之类又跟柯南道尔不相干,这就更无味了。最后我似乎发现一些有意思的话,作者写道:“英国人非常善于忘记正误界线......法国是一个极端的国家,充斥着暴力的主张和暴力的原则,一些时间的影响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后面赞扬英国。然后本书在美国大卖,当然啊,法国最不听美国话,还搞什么欧盟。抨击抨击法国在美国也可拉眼球了。(这是随便聊聊,涉及的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不知道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怎么会看上这种作品,还评为什么年度小说。难不成是被作者只被提名过而没中奖过的什么“布克奖”(布克,那不就book嘛,还翻译得这么神秘)给炫花了眼?给吓趴下了?难不成有评论说人民文学出版社现在只靠吃老本,没新东西了。相比译文出版社曾经出版的《福尔摩斯探案集》那异常雷人的故事标题,人民文学出版社选了点烂书还不算什么了。如果有人现在还想看这本书,我可以免费送给你,甚至帮你出邮费,只要你不后悔浪费2-3个小时的时间。

精彩短评 (总计32条)

  •     作家用一种其他人不太常用的叙事、行文方式把故事展开,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一段我们熟知的作家——福尔摩斯故事的创作者的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
  •     半个柯南道尔爵士的传记
  •     No.65|
  •     不是很好看
  •     并不是每个故事都有个结局的,不得不承认在于制度的抗争中,个人乃至一代人都会显得是那么乏力。Ps......翻译各种拗口
  •     一个现实中的柯南道尔,一个不一样的柯南道尔。
  •     “事情已经发生,现在就让我们忘掉,回到从前的日子去吧:这就是英国方式。有些事是错的,有些东西遭到了破坏,但现在都复原如,那我们就装作打一开始就没有错。”大英帝国与天朝大国的又一相似之处?
  •     以亚瑟与乔治两个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人的生活经历为对比,对比各自不同的成长及生活遭遇,寓历史资料的真实于小说艺术的幻象中,可以作为另类的侦探悬疑小说读读,也可以思考人生的遭遇何其微妙,只有身处其中的人物才有深刻体会。对别人的帮助或许只是某种意义上的自我救赎!!
  •     可读性太差,不象小说
  •     律师协会重新接纳他进入法律界,亚瑟爵士重新接纳他进入人类社会。←这句话难受得不行
  •     小说不错,翻译露了拙
  •     读的很累,最后那个后记的最后一句很震撼,亚瑟一生能遇到两个真心爱他的女人,真是对于他能创造出“福尔摩斯”最好的报答~
  •     历史小说 侦探小说 人物传记。。印刷和纸张还能更差么
  •     关于既定偏见与社会不公的思考,柯南道尔客串成福尔摩斯登场,神勇与特技一概欠奉,仍不影响其伟大。结尾处的通灵会一场印象深刻。
  •     可能读原著更好些...
  •     觉得这本小说拍成电影应该很不错。
  •     比不上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感觉书的整体叙述稍显平添,也有几处亮点,不过权当柯南道尔爵士的半本传记看好了。
  •     平淡了一百页以后出现了变态虐案><。。
  •     好结构好技巧,但是好像少了点浑然天成的畅快。。。看完再说
  •     属于柯南道尔的《冷血》
  •     感觉是文笔还可以的纪实小说。可以当柯南·道尔传记来看。
  •     虚构与纪实融合得极好。
  •     09年读过的最佳小说。朱利安·巴恩斯——这个名字在中国的冷清与他的文学天才并不相称。
  •     居然是真事!亚瑟·柯南·道尔在现实中也破过案,他和福尔摩斯谁更有本事呢?他畅游在三个世界(现实-书本-彼岸),他对案件所作的工作使英国于1907年建立了罪犯上诉法庭.
  •     脑补无力不是很喜欢。吐槽一下,亚瑟女儿保守的那个秘密根本就是最显而易见的事。
  •     开始时仿佛在读规训与惩罚、后殖民,读到结尾,怅然不已,无解才是生活。
  •     叙事文风相当出色,推进的节奏把握的也很好,既有古典文学的高雅气质,也有现代文学对于线索调度和心理描写的巧妙使用,将历史和小说融为一体,值得一读。
  •     不喜欢叙述风格,但内容是不错的,了解下柯南道尔以及英国历史
  •     巴恩斯比麦克尤恩格局大一些,也更坚实。他会把题材的营养彻底榨干,这个故事涉及宗教与灵修,司法与种族,最具文学性的是,涉及人性的等级和层次。偏见无所不在,乃至亚瑟爵士也免不了。人性的浅薄不可避免,而不公正的灾难,最终只有靠完善的司法才能稍稍回避。小说还可以再简练一些,尤其开头。
  •     应该说主题太宏大还是废话有点多呢,看到推理小说的那部分我还来点劲了呢,可是社会啊灵媒啊还有泛泛而谈的婚外情啊都太拖沓了。
  •     人物和背景都好,但烘托出的故事实在难施展开。结尾处再次找到站在历史之外的观感。
  •     很棒的开头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