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侦探/悬疑/推理 > 桶子

出版社:群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501435647
作者:(英)克劳夫兹
页数:245页

作者简介

世界侦探推理名著精选之一。克劳夫兹的《桶子》在史上意义非凡,它于克里斯蒂的《斯泰尔斯神秘案件》共同开启长篇小说黄金时代的大门。而且不同于当时受到冷落的克里斯蒂的处女作,《桶子》出版之后获得很大的成功。一只从法国运送到英国的桶子中出现了女尸,于是英法两国三位侦探展开了调查。克劳夫兹的作品大部分属于"写实流派",对于侦查过程巨细靡遗,具有"体验追缉真凶、寻求谜团出路"的风味。

书籍目录

第一部 伦敦 一 离奇的货物 二 班里警官的追踪 三 围墙上有人 四 半夜访客 五 收到桶子 六 侦探的计谋 七 桶子再次现身 八 桶子究竟装了什么第二部 巴黎 九 巴黎警察厅长休威先生 十 到底是谁写的信 十一 桶子源自德皮耶鲁公司 十二 桶子在圣拉萨尔车站 十三 寻找晚宴服的主人 十四 波瓦拉的陈述 十五 波瓦拉的家 十六 棘手的僵局 十七 案情会诊 十八 利朋在行动 十九 不在场证明的调查 二十 不容置疑的证据第三部 伦敦和巴黎 二十一 又有了新动向 二十二 菲力克斯新的陈述 二十三 克林顿显身手 二十四 乔治·拉登 二十五 拉登的失望 二十六 值得期待的线索 二十七 拉登的双重论证 二十八 阴谋的真相 二十九 好戏到头了 三十 菲力克斯的幸福生活

图书封面


 桶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友情提醒:本作诡计泄底!】断断续续的读了3个星期,断断续续的被几只桶子弄的晕头转向。1920年是所谓的“黄金时代”的元年,也是在同一年,波洛亦步亦趋的学着福尔摩斯,在斯泰尔斯庄园破解了一宗毒杀案。同为处女作,《桶子》在案件结构的设计上比《斯泰尔斯庄园疑案》要复杂,案件跨越两个国家,涉及到轮船,马车,邮政等诸多交通工具,就连参与破案的警察,侦探,律师都有4,5名之多,场面可谓宏大。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不在场证明和警察程序。不在场证明的题材,印象深刻的有松本清张的《点与线》和鲶川哲也的《五个钟表》,尤其是《五个钟表》,虽然是短篇,但诡计成本小,实用效果大,绝对的“物美价廉”,而本作中的凶手利用两只桶子制造出只有一只桶子假象的诡计,不仅成本不小,且最后呈现到警察面前的“事实”也不自然。菲力克斯费劲千辛万苦把一只桶子在伦敦和巴黎之间运来运去,却又在运送的过程中漏洞百出,让警察轻而易举的怀疑上自己,在推理小说中出现这种设计,只会让人有做作之感。而警察程序对于我来说,本就不是第一眼会看上的作品。古典推理流传到今天,有马首是瞻的也有嗤之以鼻的。一部作品是黄金还是黄沙,有时候不仅取决于作品本书,也取决于阅读它们的读者,对于有些人来说,所谓的黄金也许只是用来造假的黄铜,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可以“吹尽黄沙始见金”。PS:最后附上另外两篇博文的地址。http://masonleea.blog.163.com/blog/static/81427201200862714253196/http://masonleea.blog.163.com/blog/static/81427201200892582751544/
  •     我一直都以为《点与线》是时刻表的开创者,直到看到克劳夫兹的《桶子》。故事有从一个紧张的情节开始:桶子的提货单被送到了年轻画家菲力克斯手中。尽管有些莫名其妙,却并非一点来头也没有,他绞尽脑汁将这个手续不全的桶子运回了伦敦的家中。岂料前脚出门,窃贼后脚就运走了桶子。警察也找上门来了。桶子终于找到了,里头的金币和女尸却将菲力克斯送进了监狱。死者是他巴黎的好友,一家拖拉机制造公司董事波瓦拉的娇妻,亦是菲力克斯的初恋情人。经过伦敦、巴黎两地的反复调查,嫌疑人锁定在丈夫与情人之间。在警察看来,菲力克斯与波瓦拉都是那么优秀的青年、彬彬有礼的绅士,都不可能犯下这样残酷的罪案。尤其是菲力克斯,见过他的人没有不对他的人格钦佩有加的。但波瓦拉又那样过硬的不在场证明,所有的证据都在指向菲力克斯。桶子被一只无形的手在巴黎和伦敦之间反复运送。桶子就是关键证据吗?菲力克斯寻得到自己的不在场证据吗?这部小说的关键在于不在场证明,读过一些推理小说的人都能在故事的60%左右猜出凶手(作者已经提示得很明显了),剩下的就是破解凶手的不在场证明。而这本小说的不在场证明开创了一个新的模式——时刻表。从诡计的角度来说,一开始我们总是局限在几个有限的空间内,使用各种各样的简单机械来完成作案;要么就是心理诡计,从证人的证言中找出不合逻辑的地方。这本小说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开创了新的模式,我们可以使用远距离的交通工具来完成不在场证明。人们的逻辑中总是存在这样的定势思维:如果你下午两点在千里之外的A地,那么你不可能在下午三点出现在案发现场作案,只要最快的交通工具都无法在一个小时之内跑完一千里的路程。社会交通简单落后时,这种推论是相当有效且正确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的增加,交通工具的变革,道路网络的繁复,使得从一地转移到另一地的可选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加上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并不相同,之间所产生的差异更使得千里之外的不在场证明变得扑朔迷离。就算是警方,也很难一一去查究两地间的所有交通方式以及每种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这就给了犯人制造不在场证明的可乘之机。比如说,A、B两地之间只有铁路,最快也要4个小时才能到达。而A和C之间有飞机航线,仅需一小时,C和B之间也有飞机航线,也仅需一小时,犯人完全可以利用飞机进行转机,到B地作案,而不在场证明上我们只会看见他案发前3个多小时他在A地,无法在这个时间之内赶到B地,不在场证明由此成立。破解不在场证明的难点在于,可以选择的C地很多,可以选择的交通方式也很多,警方一一查证相当困难。《桶子》的年代,交通还不是那么发达(没有飞机),诡计中也并非是完全的单纯的时刻表推理,仍然借助了传统的心理诡计;给我的感觉颇像玻尔的半经典半量子理论。不过后来者继续把时刻表推理发扬光大,漂洋过海,在日本这个精确的国家里落地生根。《点与线》、《高层的死角》、《终点站杀人事件》都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作。希望这个类型的读者都不可错过。谈谈我们。个人感觉时刻表在中国很难发展。因为“在中国,暗绿色一般代表慢,譬如火车和中国邮政(韩寒语)。”火车到站的不确定性实在是……犯人如果使用这种手法,估计只能自讨苦吃。当然,如果是运用量子推理凸现这种不确定性的话,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与日本的推理小说看完后那种‘莫名的压抑感,无奈,感觉到这就是真实的、残酷的、丑陋的世界’这种想法相比,英国的推理小说真的是世界真么好啊。或许是心理描写的缺乏吧,被冤枉的男猪脚,人见人爱。最后过上了童话般幸福的生活。哈哈哈。另外,又有了一种为人是多麽重要的事情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男猪脚最后会无罪释放的原因。一个好朋友是多么的重要啊,一个乐于助人的好朋友又是多么的重要啊。哈哈哈。尽管如此,我还是推荐。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还好我看的早,耐心地看完了。。其实还是不错的,克劳夫兹是个很严谨的作家。
  •     去图书馆借不到想看的书,一放纵就借了一本武侠一本推理。还是小说看得快,不到半天已经看完了。虽然《桶子》好评不错,不过我看只有不在场证明的设计经典。其他几处布局有硬伤,比如,如果是菲力克斯杀人,何苦还在伦敦和巴黎两处往返递桶子,这不是画蛇添八足么~
  •     文笔比较枯燥,但诡计布局非常精巧严密,对推理迷来说值得一读
  •     时刻表把人看晕了……
  •     传说中最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只可惜翻译太坑爹了!!! 尼玛四月一号到底是周二还是周四!!!
  •     离奇的案件搭配写实的警察和侦探,不在场证明的经典之作
  •     低分来自我个人原因,这是个我不喜欢的时刻表类型。
  •     典型的黄金时期作品 讲究逻辑缜密到了有伤阅读趣味的地步
  •     这个版本的装帧排版简直一秒回归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叙事进入一半左右,谜底其实就呼之欲出了,没什么悬念,秒杀斯泰尔斯应该是卖书噱头吧。。。
  •       【友情提醒:本作诡计泄底!】
      
      断断续续的读了3个星期,断断续续的被几只桶子弄的晕头转向。
      
      1920年是所谓的“黄金时代”的元年,也是在同一年,波洛亦步亦趋的学着福尔摩斯,在斯泰尔斯庄园破解了一宗毒杀案。同为处女作,《桶子》在案件结构的设计上比《斯泰尔斯庄园疑案》要复杂,案件跨越两个国家,涉及到轮船,马车,邮政等诸多交通工具,就连参与破案的警察,侦探,律师都有4,5名之多,场面可谓宏大。
      
      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不在场证明和警察程序。不在场证明的题材,印象深刻的有松本清张的《点与线》和鲶川哲也的《五个钟表》,尤其是《五个钟表》,虽然是短篇,但诡计成本小,实用效果大,绝对的“物美价廉”,而本作中的凶手利用两只桶子制造出只有一只桶子假象的诡计,不仅成本不小,且最后呈现到警察面前的“事实”也不自然。菲力克斯费劲千辛万苦把一只桶子在伦敦和巴黎之间运来运去,却又在运送的过程中漏洞百出,让警察轻而易举的怀疑上自己,在推理小说中出现这种设计,只会让人有做作之感。而警察程序对于我来说,本就不是第一眼会看上的作品。
      
      古典推理流传到今天,有马首是瞻的也有嗤之以鼻的。一部作品是黄金还是黄沙,有时候不仅取决于作品本书,也取决于阅读它们的读者,对于有些人来说,所谓的黄金也许只是用来造假的黄铜,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可以“吹尽黄沙始见金”。
      
      
      PS:最后附上另外两篇博文的地址。
      http://masonleea.blog.163.com/blog/static/81427201200862714253196/
      
      http://masonleea.blog.163.com/blog/static/81427201200892582751544/
      
      
      
      
  •     无心插柳柳成荫,作者在生病时无聊写下自娱自乐,没想到影响了一堆的推理大师
  •     翻译太怪异了,像科学。太干枯,没有味道。
  •     核心诡计太逗了,两个桶子互换标签。结局有种“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童话式结局的感觉。这伪造不在场证明的手法太简单啦,竟然只是通过打电话糊弄过去。第一次看时刻表推理,地名完全搞不清楚是哪一国的……
  •     的确是不在场证明的一部好书,但剧情太无聊了
  •     这也算经典???????
  •     毫无疑问克劳夫兹是推理大师中的大师。一个复杂到我懒得去推理而一路看下来的诡计。一个不傻不缺也没有运气奇差无比的凶手。对于这么严谨的不在场证明我真是只能怀疑却几乎不能找到证据!
  •     闻名已久的推理小说,但太老了,没有丝毫新鲜感。
  •     三星半。谋杀过后的时刻表谋划。侦查受到十九世纪末推理小说影响。
  •     写法新颖,没有被传统推理小说的模式框死,很好的作品,不同于那些为了写小说而写小说的作者
  •     故事简单,诡计繁杂
  •     还是不错的
  •     不在场证明的一代宗师
  •     推理很精彩,故事情节的设计很好
  •     黄金时代融合了【不在场证明】和【时刻表】的古典佳作
  •     1、不在场证明比密室好玩多了。2、节奏拖沓细碎,要我说可以把前半本的警察调查直接给出结果 ,不用细写过程
  •     这种时间差不在场证明我不算讨厌,故事也很吸引人。
  •     警察办案式推理
  •     levy。
  •     考虑到时代,是一本相当不错的书,让人想起黑色皮箱,不过语言和叙述确实略微无趣,3.5星
  •     不在场证明值得点赞,不过尸体放在桶子里面几个星期,不会腐烂发臭的吗?阅于2015年6月 By Kindle4。
  •     怎么说呢,推理是很好的,但是写作风格要是更给力点就完美了
  •     网友推荐的,后来看到了书,嗯,不错~
  •     早期侦探名作,小说行文不如阿加莎来的细腻
  •     一个拙劣的谎言成为难以推翻的不在场证明,破案人走马灯似的不停换,警察又沦为摆设,私家侦探成为破案关键,我真觉得是作者写着写着忘记世界上还有警察这回事了。
  •     其实挺简单的事情,但是看起来很绕。前半段则有很重的福尔摩斯的痕迹
  •     没劲,不是本格慎读
  •     这本小说号称是黄金时代开篇两大名著之一,可能是时代太久了,所以看的我挺累的,说实话这种小说有一种看电影的感觉,剧情很顺畅的发展下去,那时候的小说可能都是这种风格吧
  •     因为鮎川哲也的黑色皮箱来看桶子 顺序有点不一样 所以对于桶子这部出版于黄金时代的书略显落伍 不过其中的诡计很不错 尤其是凶手的不在场证明设计的滴水不漏 除了那个在咖啡店吃饭的时间问题 读到那里时感慨凶手的人品啊 若不是最后哈登追查到那个打字机 加上马车夫的泄密 我想凶手的准备是完美的 可以说鮎川的皮箱是借鉴桶子的 桶子在伦敦和巴黎的来回移动 在当时看的话简直是神了 再加上电话、邮票、信纸等多重的诡计,再加之最后是凶手自己把哈登叫过来自白,可以说如果凶手死不赖脸不承认的话,基本没有铁证直指凶手的罪行,只能说这个诡计太完美了,所以显得侦探略微无力,而且从前期警察到后面的侦探,克劳夫兹显然更适合设计而不适合解密 另外这本中文翻译有点糟糕 可惜这本好书了
  •     不在场证明的经典之作,诡计十分复杂,通过桶子的运送把警方搞得晕头转向,但是在我看来,这种看似坚不可破的不在场证明侦破之难度不在思维死角,而是在调查的难以实施,而本书的主要内容则是猜手法,而手法上所赋予的复杂性多于巧妙性,因此难有惊艳之感,但整体故事较新颖,无逻辑漏洞,故给三星
  •     看了两次死活没看下去。原因我忘了
  •     蛮有趣的一个故事。虽然有人命,但不紧张,多少有些喜剧效果。诡计的解答(不在场证明的破解)也有意思。
  •     当年在病床上看的 确实木有看出来到底经典在哪里了╮(╯▽╰)╭
  •     文笔太不吸引人了。
  •     不知道是翻译还是原著的问题,看完后没发现里面任何一个有性格的人。
  •     故事不错 但翻译的很糟
  •     就欧美侦探小说而言 《桶子》的语言还是蛮紧凑的 案情比较吸引人 赘述较少 核心的诡计是时刻表和心理诡计参半 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利用人记忆的模糊造成的时间差距来犯案 火车的倒车诡计由于时代所限花样不是很多 总体来说这本书还算是水准之作
  •     不喜欢啦啦啦~好不容易才看完>,<
  •     很引人入胜,稍嫌拖沓。
  •     答应我、baby、不要出场这么多没必要的人物好嘛。看得我头晕、也就开头写得比较吸引人点。。。
  •     【所为何来】什么的……真是令人无力的翻译……以及这货和黑色皮箱真的没太直接关系么即使作者本人那么说也……
  •     没看懂……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