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猫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世界名著 > 我是猫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544714495
作者:(日)夏目漱石
页数:407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日本文学大师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一向被奉为世界名著之一。小说通过猫的视觉观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社会,以幽默辛辣的语言,嘲笑和鞭挞了人类固有的弱点和金钱世界的社会时弊,还大量引用了古今东西哲人达士的名言,处处闪射着机智和文采,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作品语言则典俚合炉,雅俗共赏,读来令人在笑声中抑制不住惊叹。

编辑推荐

《我是猫》是日本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品。小说的主角是一只猫,故事由猫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述,没有完整的线索,在看似不经意的猫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表述中,严肃的主题却鲜明地显示了出来。

前言

一九○四年夏天梅雨初晴的一天,一只生下不久的小猫迷路走进夏目漱石的家。翌年一月发表的《我是猫》就是以这只小猫为模特的。漱石大概也没料到这竟成了他的处女作。一九○五年,漱石三十八岁。作为初出道的作家来说,可以说是大器晚成。在这之前,他只零碎写过俳句,也没有形成风格。漱石四十九岁病逝,生命不长,创作经历更短,前后不过十年。漱石又是一个很怪僻的人,创作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一般说,作家写一篇长篇小说之前,要有构思的过程,有的甚至还有个小说提纲,不能什么准备也没有。说来奇特,《我是猫》成为长篇小说,却是另一种情况。漱石是正冈子规“写生文”的崇拜者。子规死后,《杜鹃》杂志由高滨虚子主持。一九○四年十二月在《杜鹃》同人组织的“山会”上,他朗读了《我是猫》,颇得好评。《杜鹃》杂志载于新年号,立即引起广泛反响。“在下是猫。还没名没姓。”以演说姿态开始的这句话,后来成为文坛的名句。“我”的原文为“吾荤”,后来成为小说的题名。“吾辈”、“余辈”、“我辈”在初次发表的正文中是混用的,强调用猫的眼睛观察人类和人类社会,带有嘲讽的意味。因为它生来不久就被书生扔掉,冻饿不堪,命运是不幸的。后为长着两撇胡须的教师苦沙弥收养,所见的知识分子也都值得冷嘲热讽。《猫》本来只想发表一期即告结束,但它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夏目漱石。他进一步让猫观察下去,二月号《杜鹃》发表了续篇,四月号发表第三篇,一九○六年八月号完成最后一章节第十一篇。小说在发表过程中就出版了单行本上编,完成时出版了中编和下编。小说的十一篇是在第一篇完成后逐渐构思的,没有严格的情节演进过程,既像抒情的“写生文”,又像结构松散的小说。作者后来说,它“没有题旨,没有结构,像无头无尾的海参似的”。这是一篇在特殊条件下创作的特殊结构的小说。极度郁愤是小说形成的条件,也是作家创作的动力。一九○三年由英国回到东京后的几年,是漱石一生中精神最紧张、最郁闷的一段时间。回国后,作家和妻子镜子的关系更恶化了。漱石在夫妻关系上思想陈旧,要求妻子以他为绝对权威。而他的妻子精神却又不正常。结婚第二年镜子曾想投河自杀,漱石作俳句:“病妻室内灯昏暗/苦熬晚暮度秋天。”可以想见,一八八九年的秋季,镜子的精神病已经很严重。漱石留英期间,曾给镜子写信,倾诉自己很孤独,责怪妻子不写信。不久他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一时传说他疯了。文部省曾有“夏目漱石精神失常”、护送回国的电文。回国后,漱石常为神经衰弱而苦恼,常常做出越轨的行动。夫妻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他无缘无故打几岁的小孩子,一件小事也大发脾气。一次四岁的长女将一枚硬币放在火盆边,漱石头脑里显现出他在伦敦时一枚硬币引起的不快,动手打了女儿。妻子怀疑他有精神病,请医生做过诊断。漱石的急躁、愤怒和越轨,反映了他对镜子的期望破灭。回国后,漱石在东京帝国大学任讲师,工作亦不顺利。“英国文学概说”前任教授小泉八云深受学生的欢迎,漱石接课后不为学生所容,后讲“文学论”,同样不受欢迎。他情绪低落,经常闷在讲师工作室里,绝少出门。碰上好天气,才在工作室近处的不忍池边度过。他一度想要辞职,所挣的工资也难以支撑沉重的家庭负担。阴郁、愤懑、神经质等,必然对其处女作产生深刻的影响。漱石后来说:“我对这种神经衰弱和疯狂深表感谢之意。”可见,神经最紧张的日子也是作家走向创作繁荣的时刻。这绝不意味着《猫》的创作失掉了理性。而是说,《猫》的创作实践确实和作家的精神系统的病狂联系在一起。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作家用猫眼看人生与社会,其中充满离奇的想象。但它不是癫狂的疯人语,而是在精神重压之下的愤懑的倾述,那境界远远高于世上哲理大家。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不妨看看漱石的生活与思想经历。作家生于一八六七年,第二年便发生了明治维新,封建幕府垮台,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起来。父亲是江户(今东京)奉行所直辖的名主,世道虽然变了,但仍拥有权势和财产。母亲是商家的女儿,作为后妻已生育四男一女。漱石初名金之助,不知为什么,父亲就是不喜欢,每晚放在邻家夜店的篮子里,姐姐发现将他抱回家。九个月后送盐原昌之助为养子。盐原也是名主,明治维新废除这官位后,迁居到江户享乐商业区的浅草。九岁时因养父母离婚,漱石重归自家。十四岁时他最恋慕的生母病死。少年学过汉学,后学英语。十七岁离家独立生活,考入大学预备门预科(今东京一高前身)。其问,生父与养父为漱石的户籍问题,争执不下,使他苦恼不堪。后来在小说《道草》中说:“不论从生父看,还是从养父看,他不是人,而是物品。”最终,生父付出赔偿,方告结束。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学习期间,与同级的正冈子规相识。一八九○年进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英文科,并获文部省贷费生资格。一八九三年毕业后入大学院,却对英国文学产生怀疑,对禅宗发生浓厚兴趣。一八九六年与贵族院书记长女镜子结婚,其间曾先后任四国松山市松山中学、熊本第五高等学校教员。一九○○年留学英国。漱石所经历的是明治维新后很多知识分子共同走过的路,但他有自己的曲折的生活历程,这就使他认识了很多知识分子没有认识到的事物。一九一一年,夏目漱石在和歌山市发表以《现代日本的开化》为题的演说,认为日本走上资本主义的“开化”,和欧洲是不同的。欧洲的开化是“内发的”,它经由几百年的积累,“如行云流水是自然发展的”。日本的开化却是“外发的”,是“在与外国接触”过程中被迫转化的。文化也是在大受刺激下急剧转变的。因为外来文化消融存在问题,土壤和根底均不相同,从而“失去自己本位的能力”,就必然引起“国民的某种空虚感”,也会出现“不满与不安”,发生“神经衰弱”病症。为了不患“神经衰弱”,“只能向内发的方向发展”,这是“苦恼的真实”。从上述演说不难看出,漱石对明治维新改革的不彻底性是有清醒的认识的。他在一九○六年写作的《片断》中也说:“当知道开化的无价值,就是厌世观的开始。”进一步发展,就会成为“真正的厌世文学”。这里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厌世”的观点。“厌世”、“苦恼”、“郁愤”是漱石常用的词汇,也是他的世界观和创作观。如他说:“不描写烦恼称不上是文学。”他还说:“在现在不得神经衰弱的人,大多数是有钱的鲁钝之徒和没有教养的无良心之徒。”一九○六年他在致高滨虚子的信里说,他创作《猫》等,即是在“倾诉”自己的郁闷和愤懑。漱石在留学英国时写作的《片断》里还说:“有钱的人多数干的是无学无知的鄙劣之事……其结果是使没有教养、不足年龄、没有德义的人进入士大夫社会。”作家对资产阶级是厌恶的。在一九○五年前后,即写作《我是猫》的那个时刻,作家在《片断》中写道:“汝所见者为利害之世。我所立者为理否之世。汝所见者为现象之世。我所视者为实相之世。人爵——天爵。荣枯——正邪。得失——善恶。”一九○二年当日本人为日英同盟缔结、日本跻身列强而欢呼时,漱石却以冷淡的面孔对待。他在致中根重一信中说:“今天欧洲文明失败的原因,就是极为悬殊的贫富差别。”这导致“革命的必然性”,“卡尔·马克思的所论”是“理所当然的事”。日本的矛盾尤使漱石生厌和悲观。《我是猫》所针对的正是明治维新后的“金权社会”的矛盾及维新的不彻底性,即“利害”、“正邪”、“善恶”、“不安”、“空虚”等。作家是明治精神文明的最深刻的揭发者与批判者,他使用的手法是“猫”的嘲讽和评断。其辛辣和深刻性,迅即引起世人的感叹和兴味。漱石看不到摆脱这一矛盾的出路,无法指明克服维新不彻底性的办法。他只能是郁闷与愤懑而已。他也力图寻找摆脱矛盾的方法,那就是推进“内发的”变化。不过,漱石所说的日本的“内发”,与欧洲也不同。他认为欧洲的文明也是失败的,日本自然不应该再走这条路。日本的另一条路,就是他后来提出的“则天去私”。这是一种东方的宗教观与社会观。在《猫》中,铃木藤十郎的“狂”、甘木医生的“死”和八木独仙的“信”都演绎着“则天去私”的观点。漱石虽然也嘲讽独仙的东方的“自然法”的修养,而最终他也只能在精神信仰上寻求解脱。漱石信仰的是个人主义。“则天去私”的宗教解脱是和个人主义相结合的。一九一四年,漱石在学习院辅仁会发表题为《我的个人主义》的讲演时说,“权力的威压”、“金钱的诱惑”会导致危险的后果,与人的个性也是矛盾的。一个人首先要“发展个性”、“尊重个性”,“我毫无忌惮地公开说,我是个人主义”。作家认为个人主义以“自己本位”立足,和“国家主义”不是背反的,只是国家间的道义不如个人道义。他主张“以个人幸福为基础的个人主义,其内容当然是个人的自由。但是,各个人享有的自由是顺从国家安危的,就像寒暑表的升降一样”。在这里不难看出漱石的局限性。上述对夏目漱石在二十世纪初年精神危机状态的了解和对其社会观、世界观的认识,是打开《我是猫》的门户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漱石的全部作品都可以打开。《猫》的译者于雷,是我熟悉的作家、诗人、编审,也是日本文学翻译家。我们在东北解放战争中共同度过了那些值得怀念的战斗时日。现在他要我为《猫》写序,我高兴地答应了他。是为序。吕元明

内容概要

作者:(日本)夏目漱石 译者:于雷

章节摘录

版权页:咱家是猫。名字嘛……还没有。哪里出生?压根儿就搞不清!只恍惚记得好像在一个阴湿的地方咪眯叫。在那儿,咱家第一次看见了人。而且后来听说,他是一名寄人篱下的穷学生,属于人类中最残暴的一伙。相传这名学生常常逮住我们炖肉吃。不过当时,咱家还不懂事。倒也没觉得怎么可怕。只是被他嗖的一下子高高举起,总觉得有点六神无主。咱家在学生的手心稍微稳住神儿,瞧了一眼学生的脸,这大约便是咱家平生第一次和所谓的“人”打个照面了。当时觉得这家伙可真是个怪物,其印象至今也还记忆犹新。单说那张脸,本应用毫毛来装点,却油光铮亮,活像个茶壶。其后咱家碰上的人不算少,但是,像他这么不周正的脸,一次也未曾见过。况且,脸心儿鼓得太高,还不时地从一对黑窟窿里咕嘟嘟地喷出烟来。太呛得慌,可真折服了。如今总算明白:原来这是人在吸烟哩。咱家在这名学生的掌心暂且舒适地趴着。可是,不大工夫,咱家竟异常地快速旋转起来,弄不清是学生在动,还是咱家自己在动,反正迷糊得要命,直恶心。心想:这下子可完蛋喽!又咕咚一声,咱家被摔得两眼直冒金花。只记得这些。至于后事如何,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蓦地定睛一看,学生不在,众多的猫哥们儿也一个不见,连咱家的命根子——妈妈也不知去向。并且,这儿和咱家过去待过的地方不同,贼拉拉地亮,几乎不敢睁眼睛。哎哟哟,一切都那么稀奇古怪。咱家试着慢慢往外爬,浑身疼得厉害,原来咱家被一下子从稻草堆上摔到竹林里了。好不容易爬出竹林,一瞧,对面有个大池塘。咱家蹲在池畔,思量着如何是好,却想不出个好主意。忽然想起:“若是再哭一鼻子,那名学生会不会再来迎接?”于是,咱家咪咪地叫几声试试看,却没有一个人来。转眼间,寒风呼呼地掠过池面,眼看日落西山。肚子饿极了,哭都哭不出声来。没办法,只要能吃,什么都行,咱家决心到有食物的地方走走。咱家神不知鬼不晓地绕到池塘的右侧。实在太艰苦。咬牙坚持,硬是往上爬。真是大喜,不知不觉已经爬到有人烟的地方。心想,若是爬进去,总会有点办法的。于是,咱家从篱笆墙的窟窿穿过,窜到一户人家的院内。缘分这东西,真是不可思议。假如不是这道篱笆墙出了个洞,说不定咱家早已饿死在路旁了。常言说得好,“前世修来的福”嘛!这墙根上的破洞,至今仍是咱家拜访邻猫小花妹的交通要道。且说,咱家虽然钻进了院内,却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才好。眨眼工夫,天黑了。肚子饿,身上冷,又下起雨来,情况十万火急。没法子,只得朝着亮堂些、暖和些的地方走去。走啊,走啊……今天回想起来,当时咱家已经钻进那户人家的宅子里了。在这儿,咱家又有机会与学生以外的人们谋面。首先碰上的是女仆。这位,比刚才见到的那名学生更蛮横。一见面就突然掐住咱家的脖子,将咱家摔出门外。咳,这下子没命喽!两眼一闭,一命交天吧!然而,饥寒交迫,万般难耐;趁女仆不备,溜进厨房。不大工夫,咱家又被摔了出去。摔出去,就再爬进来;爬进来,又被摔出去。记得周而复始,大约四五个回合。当时咱家恨透了这个丫头。前几天偷了她的秋刀鱼,报了仇,才算出了这口闷气。

图书封面


 我是猫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摘自《网易》 作者:齐 齐  在我记忆中,除了漫画以外,这本书应该是我第一本正式接触日本作家及其文学的书,其实在我读这本书之前,我想先读读《菊与刀》,因为它是一本尽管不是日本作家所写但却是凝聚了日本文化的精髓之作,可到图书馆总借不到。不过以夏目漱石的作品来开展我的日本文学之旅也是件令人庆幸的事。  《我是猫》,够得上是日本的才子书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至于它的作者夏目漱石,一生才华横溢,只搞十年创作,却留下了一系列珍品。在作者被认为是精神失常的时期却可以以锋利的笔锋直指明治维新时期物欲横流、私心膨胀的现实社会。  一群穷酸潦倒的知识分子面临新思潮,既顺应,又嘲笑;既贬斥,又无奈,惶惶焉不知所措,只靠玩世不恭来消磨难捱的时光。他们时刻在嘲笑和捉弄别人,却又时刻遭受命运与时代的捉弄与嘲笑。  在猫公看来 “……说不定整个社会便是疯人的群体。疯人们聚在一起,互相残杀,互相争吵,互相叫骂,互相角逐。莫非所谓社会,便是全体疯子的集合体,像细胞之于生物一样沉沉浮浮、浮浮沉沉地过活下去?说不定其中有些人略辨是非,通情达理,反而成为障碍,才创造了疯人院,把那些人送了进去,不叫他们再见天日。如此说来,被幽禁在疯人院里的才是正常人,而留在疯人院墙外的倒是些疯子了。说不定当疯人孤立时,到处都把他们看成疯子;但是,当他们成为一个群体,有了力量之后,便成为健全的人了。大疯子滥用金钱与权势,役使众多的小疯子,逞其淫威,还要被夸为杰出的人物,这种事是不鲜其例的,真是把人搞糊涂了。”就这句话,总让我觉得,作者所言属实,或许只是我们都不愿去承认而已,我们以人类的智商断定,在疯人院里的是不折不扣的疯子,那么在疯子的眼里,我们这群“正常人”难道就不疯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个人认为,疯子和圣人没什么两样,他们都是超然了世俗的一群人,而对他们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我们正常人这个群体是否给予了认同”。我们认同的就是圣人,不认同的就是疯子,所以说,游戏规则就是游戏规则,谁掌权谁做主,或许这正是“参透了人间百态”的疯子的无奈。而这里延伸出来的一个实证就是,民与官的关系,其实书上是有评击的,只是没有道破而已。官,本来就是人民的公仆,而民才是正真的主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人民雇佣的公仆却反过来成了主人,来“统治”起人民来了,就因为它们掌权了,所以事情也就这样了吗?写到这里也真觉得可笑。难道要等到疯子当权的那一天,我们的社会才会恢复正常吗?那么我们这群“正常人”还配作“正常人”吗?  我很是佩服作者,在明治维新时期就有这么超前的思考和见解。作者夏目漱石,在我们的正常人眼里也是一个患有精神衰弱症的精神病人,但是,他看到的问题却远远超出了我们正常人的视野,而且一针见血的点出了人类社会的陋习,那么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蔑视“疯人塔”里的圣人们了,难道不是吗?所以说啊,人类,认识你自己。
  •     有时候或许换一个角度,站在外围的地方才能看清此前身处的位置是怎样的。已一只猫的角度来剖析人类的丑恶,虚伪,愚蠢。就连那只大黑也不过是人类的化身,傲慢成了它的弱点,使得“咱家”轻松看破。还有。你以为的不知晓,其实早就暴露无遗,你的苟且,你的伪善,你的阴暗面都被窥探着。假如周围的一切都跟“咱家”一样有思想有作为,那么很快世界除了人类又多了很多有烦恼的物种。不得不为“咱家”感到怜惜,明明只因是只猫,却知道的太多,甚至被人类所影响。有的时候或许什么也不知才能一身轻。全文本是没有泪点的,可就在我要预料到“咱家”喝酒要出事时才能有点想哭的意思。这是一本无聊的书,平常人生活中的乏味,这是一本有趣的书,解释出了人的那些愚俗。人本是很愚蠢的,只是他们更会装腔而已。这是一只很可爱的猫,也是很可悲的猫,因为“它”有了人性。下面是摘录了《我是猫》里我个人认为有意思的话或段落。“原来人啊,对于自己的能量过于自信,无不妄尊自大。”“原来大黑由于傲慢,难免有点弱点,只要在他面前表示心悦诚服,喉咙里咕噜噜打响,表示洗耳恭听,他就成了最好摆弄的猫。”“人类从利己主义出发所推出的公道原则,也许比猫的逻辑优越,但是论智慧,却比猫还低劣。”“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的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临危之际,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此谓‘天佑也’。”“一切安乐,无不来自困苦。”“猫笑是将鼻孔弄成三角形,声振喉结而笑。”“她在为鼻子夫人的鼻子辩解同时,也是间接为自己的长相辩解。”“看来,世界上万事争先的人,都享有他人效仿的权利。”“人们在玻璃室里咕咕唧唧,吵吵嚷嚷,都赤条条的,简直像台湾土人,是二十世纪的亚当。”“凡是人类学,都是为了研究自我。”“若问人生定义是什么,无他,只要说‘妄自捏造不必要的麻烦来折磨自己’也就足够了。”“人啊,心眼越多,心眼就越是怂恿着你。”“人,喜欢把海阔天高的世界用小刀零切碎割,画出自己的领悟,并在其中画地为牢。”“‘食为锁,富为链,忧为网,喜为绊’才子死于才,智者败于智。”
  •     真想不到这是一本一百多年前就著成的小说,猫君眼中观察到的世界,读起来就像屏幕版的单元式动画一样活灵活现,从角色到剧情,无一不生动有趣,令人身临其境。为各种无厘头故事捧腹之余,迎来的却是一个悲剧结尾,真是伤感。难得一本非剧情小说我还看得津津有味,名家出品就是有这种魅力吧,书中掉了许多书袋却不觉得他在显摆,反而兴高采烈地去百度了其中典故作为阅读补充,然后对这位作家产生了更多的喜爱与敬佩之感。此外大概还要感谢译者,一百年前的文用如今的行文翻译,读起来半点没有时代的隔阂。主要剧情:猫君眼中以主人为代表的太平盛世逸民的各种话题讨论会。原文形容“不论是主人、寒月还是迷亭,都是些太平盛世的逸民。尽管他们像没用的丝瓜随风摇曳,却又装作超然物外的样子,其实,他们既有俗念,又有贪欲。即使在日常谈笑中,也隐约可见其争胜之意、夺魁之心。进而言之,他们自己与其平时所痛骂的俗骨凡胎,原是一丘之貉。这在猫眼里,真是可悲极了。只是他们的举止言行,并不像通常的半吊子那样墨守成规、令人生厌,还算聊有可取之处吧!”勉强算主线的两条线索:猫君的生死,一出场就差点被学生丢到池塘里,吃年糕事件似乎提到一个因溺死在鱼缸被主人写诗悼念的英国猫,围观浴场盛况时提到将“猫死”改称“猫漂”的时代就是猫能够享受海水浴的时代,结尾喝多了啤酒的猫君终于失足落入水缸,在水中往生天国。寒月的婚事,因寒月相貌英俊,被苦沙弥邻居金田一家当作女婿备选,引发对鼻子的讨论、铃木作说客、学生被授意捣乱、对密探的讨论等各种风波,最后寒月从家乡娶妻归来,各位好友以啤酒相贺后各自散去(也就是导致猫君丧命的元凶)。其他:对溺死于金鱼钵的爱猫哀悼歌/托马斯格雷[英]那是在一个高大的瓷缸边上---中国瓷器的色彩多么绚丽明亮,上面绘有盛开的天蓝色的花朵---赛莉玛趴在缸沿上沉思默想;她是一只最庄重最斯文的猫,正盯着脚下的湖水不住的照。轻摇的尾巴表露出她的喜悦:她照见漂亮的圆脸,髯须如雪,她的爪子象丝绒般柔滑,她的皮毛象鱼壳般闪着光泽,还有墨玉似的耳朵,碧玉似的眼睛,她发出喵喵的叫声十分高兴。她两眼盯着水面,只见水波中,荡漾着一双天仙似的倩影,那模样就像是一对水妖,披着紫色的鳞甲在水中翔泳;那鳞色好比用海螺浸出的染料,在浓艳的绛紫中有金光闪耀。不幸的猫美人她越看越惊奇,炽热的欲望在她心中升起,她先探出胡须,又伸爪到水中,拼命抓捞,但却枉费心机。哪个女人的心能鄙视黄金?哪只猫的嘴巴能不馋鱼腥?冒失的猫小姐呵!她两眼似火烧,不住地探下身,不住地去抓捞,她不知道脚下是一片深渊---恶意的命运坐在一旁暗暗狞笑---缸沿太滑,她的脚站立不稳,她一失足一头栽进了水中。她先后八次浮出激荡的水面,挣扎呼叫向各位水神求援,快来把她救出这危险---但既不见海豚,仙女也没出现,连狠心的汤姆和苏珊也毫无所闻,心爱的猫呵临危时竟没一个友人!你们,还未受骗上当的美人,从此该知道一失足将成千古恨,你们要大胆,但更需谨慎:那使你们流盼的秀目和轻浮的心感到诱惑的,并非都是可猎取的目标,那熠熠生辉的并非都是金子在闪耀!世间竟真有淹死在鱼缸里这样的荒唐事……岩头吟(岩头有感|辞世文)/藤村操[日](夏目漱石门生)  悠悠天壤    辽辽古今    五尺之躯 想不透如此大哉问   贺瑞修之哲学 值多少权威   万有之真相 一言以蔽之    曰“不可解”      怀抱胸中之恨 烦闷 最后选择一死   既已站在岩上 胸中了无不安   第一次了解到 最大的悲观竟等于最大的乐观听说夏目漱石为了曾在该门生自杀前训诫过他导致神经衰弱复发,结果文中的苦沙弥对来求助自己的学生格外冷淡敷衍,还拿藤村自杀的华岩瀑布好一通调侃,真是难以捉摸的厌世者。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以猫的视角评论人世,引经据典,嬉笑游戏。
  •     跟想象中的很不同 文学性有点强 结局也是很匪夷所思 但还是被内容逗笑了 也算极具讽刺性 幽默的
  •     看了蛮久才看完了,几度弃书,本书以猫的视角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有机会再看一次吧
  •     看这本书要有点日本文学的基础知识才行,中间涉及到很多日本的文学家和当时的文艺界的习惯、活动,虽然有注释,看起来还是云里雾里的感觉。。猫桑是只给人感觉很智慧懂很多哲理的猫,通过它的眼睛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也别有一番意思。但它又是只愚蠢的猫,看它的结局就知道,时时的小聪明馊主意实际是它自以为是的表现,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     主人公是猫。以猫的眼睛看世界,这在当时,在创作手法上有一定的突破。今天常有作品以外星人的视觉看地球人,同样反映了人间积习,没一副超越现实的视角就看不透彻。
    猫公很富于哲理,精干辞辩,对人类的弱点讽喻得十分透骨。
  •     以前从电子书已看过一点 感觉内容很有趣 后来因为别的原因就搁下了 最近突然想买书看 就想起来 我是猫了 很喜欢于雷翻译的 特意挑他翻译的版本买的 如果快递送货能再快一点就好了
  •     人们似乎悠闲,但叩其内心深处,总是发出悲凉的声音。
  •     用猫的眼睛看世界。
  •     世人褒贬,因时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一样变化多端。我的眼珠不过忽大忽小,而人间的评说却在颠倒黑白,颠倒黑白也无妨,因为事物本来就有两面和两头。只要抓住两头,对同一事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是人类通权达变的拿手好戏。
  •     百度说是刻画并批判了20世纪初的日本资本主义,我说怎么在今天的中国一样可以用得上? 什么都带上个“***主义社会”,难道眼前这“社会主义”就未如这书中世界般丑陋了吗? 现实主义小说。
  •     在我开了书就一定要读完的性格下,我硬是花了一年的时间才读完,絮絮叨叨,大部分对于我来是无用的,才疏学浅,实在欣赏不了,也许会考虑换一个译者的试试。
  •     从小猫的角度看世间百态。幽默中展现了社会现实。
  •     猫爷霸气
  •     翻译很有趣 猫的自称让人很有感触 文章内容发人深省
  •     以前读过此书的头一页,就一直挂念着想买下来.(因为我也是一个爱猫之人)后来在书店翻看了一下,感觉后面的内容并不象我想象的那样,就搁置了,心里却还一直挂着。此时,托半价的福,我趁机买下了,嘻嘻!价格合适,有点小窃喜!不过,据介绍此书以猫的口吻说话,完全是猫眼看那时世界的架势,语言也很诙谐,应该不错的,期待,有空慢慢享受吧。
  •     闲着,又读了一遍。真是才子书。本事大啊~^_^
  •     虽然之前听不少人说不好看,但实际看了说实话很有意思,猫公语言讽刺,令人忍俊不禁
  •     这个版的翻译是最好的,高中语文教材用的就是这个版。长篇小说《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写于1904年至1906年9月,1905年1月起在《杜鹃》杂志上连载,不久,编成上、中、下三册出版。颇受当时好评。 夏目漱石为发泄多年郁愤而写成的长篇小说《我是猫》,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这部作品是以一位穷教师家的猫为主人公,以这只被拟人化的猫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心理。这是一只善于思索、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又具有文人气质、但至死也没有学会捕捉老鼠的猫。
  •     作者知识功底深厚,内容旁征博引,读来有点吃力,语言差异的原因,有些地方是没明白的。但在小部分的“读懂”中,仍可感受夏目先生对各种现象深刻的见解,表达起来自然。读的时候也会觉得,夏目先生是个可爱的老头子。
  •     是一部很有趣的书。从猫的视角看人类社会。nice*^_^*
  •     杂家就是一只猫 无论你们人类如何看待杂家 给不给杂家起人类的名字 杂家对自己身为猫这一事实比你们对自己身为人这一事实要自豪的多
  •     讲真 我还真的欣赏不了 翻译者于雷是不是东北人 咱家咱家咱家的 一整本书全是猫的自言自语 不过猫的主人还是挺可爱的 因为我看到小丸子他爸的影子 大男人主义 死要面子 哈哈
  •     猫的视角,人的故事。在编故事还是在讲故事,终究是分不清的。是么?
  •     我一般都比较喜欢讽刺性的作品
  •     和在书店买的一样,夏目漱石,我是猫,很期待
  •     这本书是朋友介绍看的,当时很喜欢,以猫的眼睛来看社会,这次是送朋友的
  •     好的书不仅仅只读一遍,这本书很有意思,它不是那么的像一般的小说,如果想要更明白这本书,唯有多读。
  •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夏目漱石的小说,果然是大家,日本味很浓,笔调非常细腻!
  •     从一只猫的视角看待人类社会,具有讽刺意味
  •     终于在当当邂逅了《我是猫》。多读经典,多呼吸新鲜空气。
  •     催眠效果奇佳,睡前看十页必定会睡着,在这样的情况下看了一半,最后几章很有意思,一口气看完
  •     语言和叙事别具一格,适合悠闲地阅读。夏目漱石让我联想到了自己。
  •     翻译毁。
  •     这是我给过分数最低的书了!尽管序和前言我承认写的很好,但,没赶上好时候啊。第一,行文很是不流畅。第二,作者内心是真的矛盾,分裂的不仅是精神,读来特别不轻盈,让人内心狭隘,不温柔厚重。虽然没看完,但我要弃了,有那么一丁点留恋,大概是对文中恰到好处的用典。看不进去,炸裂!!
  •     太絮叨。
  •     感觉猫讽刺的人里也有我。最后淹死的结局让人有点……
  •     读了一半,后面没前面精彩,就放弃了
  •     本书是以一只猫为主人公开始写的。主人公是一只善于思索、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又具有文人气质、但至死也没有学会捕捉老鼠的猫。书目介绍本书是具有很大的讽刺意味的。但是,很抱歉,没有在特定的时代,没有丰富的经验,我还读不出来那种感觉,不过书真的很不错。
  •     夏目漱石的经典作品,值得一读啦~
  •     夏目漱石的经典之作,也很幽默,是不错的呢。反映当时的社会和文人。
  •     夏老在本书里用的名人名句、典故加起来够再出本书做注解了。最有意思的当属最后一章,日本明治维新,自上而下的由封建主义像资本主义变革,在这个历史浪潮中,5个知识分子在苦沙弥的书房里,就人生、艺术、罪恶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
  •     译者可能有病。
  •     江户风与骨,调谑梦中人。
  •     语言幽默风趣 从开篇的&;ldquo;咱家&;rdquo;就可以看出 。很棒的书 ,虽然只读了一半但是 这本书的语言也有日本文学的独特魅力!
  •     值得买,很可爱的猫,有些话人说倒是不合适了,用猫来讲倒是又醒人,又是越发喜爱
  •     杂家是只猫,生存不易,心情不错,感情落寞,自由自在,看人眼色,观人百态。猫有猫的智慧。
  •     咱家是猫,写的很风趣幽默,值得读
  •     看过 能慢慢看完 不煎熬 挺有趣
  •     不亏是日本文学经典,在下是猫,无名无姓,从第一句就被深深的吸引,惊艳于夏目对汉文学的精通,于雷的翻译也太赞!
  •     应该不全是翻译的缘故,谋篇、人物与对话都显得不够自然。
  •     以猫作为视觉点展开,是很有特点的作品,值得一看!
  •     《我是猫》,够得上日本的才子书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夏目漱石,一生才华横溢,只搞十年创作,却留下了一系列珍品。他的全部作品,大体反映了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一颗痛苦而不安的灵魂,反映了他在东方思维和西方文明、在虚幻理想与残酷现实、在迂腐守旧与拜金大潮之间的艰辛求探与惨痛折磨。作者早期曾提倡写生文,将自然与人生当成一幅写生画来描绘。要求超脱莽莽红尘的污风俗雨,写“无我之境”的真实与美,反对自然主义在阴暗的现实中爬行。因此,他的前期作品固然以现实主义为基调,但浪漫气氛浓烈,绚丽、激情,长于雄辩,妙趣横生。到了中期,尽管曾提倡写超俗空灵的写生文,但写来写去,仍是摆脱不掉人世浓愁,心灵的悲苦凝于笔端,因此,文风趋实,有了新的深度。晚期,对物欲横流、私心膨胀的现实社会厌恶已极,幻想“则天去私”成为人心准则。但那个乌托邦,连他自己也想象不出将是个什么样子。他晚期作品的文字风格,苍凉、凝重,状物喻事精微得出神入化。
  •     感觉翻译的很差,语言也比较啰嗦,几个穷书生说话也无趣,看了一半,也是看不下去了
  •     《我是猫》我之前度过,前段时间买了纸质的。
    这本书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作者以猫的视角描写了很多东西,说了很多“人”所不能说或说不出的话。“猫”作为一个载体,或者冷眼旁观,或者愚蠢的无可救药至于被淹死,嬉笑怒骂间倾注了作者对于人的思考。文风不轻松也不沉闷,平淡的像水,没有什么大的情绪波动却可以令人回味很久。无论时间是否连贯,读完后,一段时间内或许会不想拿起它,但是很难否认喜欢它,有兴趣再读的时候也可以收获更多。
    还有就是书的质量很好,封面很漂亮,很喜欢:)
  •     初读觉得诙谐不羁、语调幽默,却有点浅,但越往后读越发现其涉及面之广和思想之深,这种零散和不均衡感也是因为它并非整体构思之作,但无损于小说独特魅力。先不说这个译本东北方言用得是否生动到位,我虽然在东北待过半年,但部分方言还是没有看懂。
  •     这本书很有意思 以猫的角度来看世界 对世界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     夏目漱石不愧是上过日本纸币的人
  •     这本书以一个猫的视角去看当时的世界,讽刺而不失幽默,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人显然一时无法适应新的形势,但我们又何尝不是难以适应改革开放后的形势呢?
  •     一只得瑟的猫干的一些二逼的事
  •     迷亭,寒月和苦沙弥天马行空的乱扯真是好玩~此等博古通今,与众不同的“咱家”非凡猫真是吐槽能力max。冲着夏目漱石的名声和可爱的书名去看的,意外的不错(๑'ᴗ')=͟͟͞͞➳❀
  •     断断续续看了五天,真是漫长啊。文章是叙事夹杂着议论一起,以猫的视角来写,新奇有趣的很,有时看看看着自己笑出声。而且文中很多地方写的哲理满满,总是要绕很大劲儿才稍微读懂一点。啊,书中运用的俳句很美很有意境,默默抄了两页纸呢。总之,静下心来看,是一部不错的书。
  •     借助猫来讽刺人的虚伪。
  •     孩子喜欢猫,就给她买了这本名著,这是我看的第一本日本译本,还不错的。
  •     通过一只猫的视角来看人生活的世界。作者的思路很绝。虽然很多地方让我这个肤浅的人看不懂。
  •     很棒的一本书,用猫的视角来阐述这个社会。
  •     咱家是猫 名字嘛 还没有
  •     穷酸神经质的苦沙弥,就是夏目的自画像,没落的文人,只能自嘲,又多少无奈。
  •     首先,这套书的版本非常不错,我已经买了好几本了,精装,纸质和字体都非常合适,相对价格来说实在是物美价廉,性价比很高。
    其次,夏目漱石、《我是猫》,这些都已足够吸引人,而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冷嘲热讽更是令人忍俊不禁,语言风格非常风趣幽默。我是爱猫之人,比较了解猫的习性,在本书中,所展现的猫的傲气和自负,简直太生动太贴切了。唯一可惜的是,书的故事性不是那么强。
  •     最近爱上了日本作家的作品 之前没有看过夏目漱石的 因此挑了一本最经典的买来看~~很期待~~
  •     猫的看法 挺好玩的 说话挺有趣的 角度很独特
  •     快递很给力,拍下来不到一天就拿到了,包装很不错,拿到的时候外面包的薄膜还是完好的,书是精装的,大厚皮,给人一种经典怀旧的感觉,与夏目漱石的书很配,呵呵,赞一个!
  •     不太好看,我还忍着看了3/4.知道他是在以猫的视角写讽刺,可是每篇都是一个调调,看几篇便知其全貌。书当弃时还需弃。
  •     被书名骗进来,然而仅是以猫的视角来叙述。用微信读书看了一点点另一译文版的,个人更喜欢“咋家”这个译法,翻译的挺精妙。个别片段语句还蛮有意思,就当个睡前读物咯。
  •     夏目爸爸读完计划之一!受日剧影响,开始重读夏目了,和几年前的所得完全不同,那时候我浮躁得根本看不下这本书。通篇是夏目的日常吐槽,对当时的社会现象的一些调侃,不能说是小说,它没有连贯剧情,只能说是物语吧.文人的小心眼真是太有趣了,笔下的猫真是一种真我的体现哈【665-20=645】
  •     语言幽默.完全从猫的角度看世界!
  •     本文的主人公是猫,我是猫读后感。是以猫的视角来看人类世界的。刚生出来的时候因为长得太丑,被人唾弃,捡得一命,后被被人称为苦沙弥的初级英文老师收养,自此开始了观察人类、品评人类的生活。直到某日因为好奇,落入了酒缸中,被淹死了。《我是猫》中的这只猫,虽然还没有名字,平时也没少受主人家女仆的气,却能够在人猫两个世界中来去自如。
  •     “世事变迁就像猫的眼珠一样变幻莫测。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可以去那极乐世界,也可以把薪水花光光。年底过去了,正月过去了,花朵凋谢,新叶又生。以后世界将如何变化,我不了解,只不过,水缸中的猫的瞳孔,应该可以凝固成永恒。” 开始时觉得冗长乏味,渐渐习惯睡前翻看几页,竟也喜欢上言语间的调侃。以一只猫的角度看人生百态,世间无奈也蛮有趣。
  •     漱石風趣如斯,竟然現在才知道。于雷用詞有很多斟酌,例如將「吾輩」譯作「咱家」,也是費了一番心思縮小百年前的日語與「時下」讀者的距離,只是這「時下」是二十多年前,與今天的讀者也有隔閡。
  •     开头一句“咱家”自称,一瞬间联想到了皇上太后身边跟着的一脸猥琐笑容的公公。最后的溺水而毙,“咱家”到了太平世界,咱家也回归了现实社会。夏目漱石的文字不用多说,自是极好的,此番又遇上咱家最喜欢的译者——于雷老师,这书必是极好的。喵~
  •     曾经读过一段,莫名其妙放弃了,此次再读,最初的喜悦还在。整个读下来,虽然其中并没有什么太好的故事,但着实妙趣横生。人间百态,尽入猫君之眼,喵哉。
  •     日本时代之作,但是读起来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可以品读一下,与史结合
  •     终于看完。九百多页的吐槽。
  •     果然很多人吐槽翻译哈哈哈哈哈哈。
  •     以猫的口吻,讲出苦沙弥客厅的日本明治时期的社会缩影,指出了人性的许多弱点。
  •     哲理警句不少 但是全篇太过絮絮叨叨。
  •     辛辣有趣 视角独特的看待那时的日本社会及揭示日本在西方文明冲突的自我扣问
  •     用一只猫的眼睛看世界,很符合日本人的思想
  •     不是很了解故事的历史背景以及有着文化差异 读起来平淡而冗长/总觉有鲁迅先生文章的味道/还是有许多有趣的或是值得思考的片刻 关于金钱 关于爱 关于东西方积极与消极 关于艺术 关于理想/“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爱和美更应该受人尊重的了。”
  •     只是用了猫的噱头,不过就是常规的第三人称视角罢了。
  •     冷眼看世界的,有超能力的,学识渊博的猫
  •     用猫的视角看人,经常会有许多让我发笑的情景。文章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生动具体,跃然于纸上,心理活动等刻画细腻,也引人思考,译者对翻译十分考究,有着很深的文学功底,文章与翻译皆为上乘之作。译林出版社的书籍的装帧也是非常不错,硬壳上面的印花视觉感受、手感都非常好,纸张光滑致密,是我喜欢的那种纸张。值得反复品味的一本书,但是我对“旅顺攻陷”的这一“喜讯”总会感到不爽。
  •     书的大意是:用猫的眼光看人类,人的世界还不如猫的世界温暖。这本书需要真正爱书的人去读
  •     “玻璃杯里的水,即使是热的,也令人觉得冰冷。”
  •     反复看,看不懂???
  •     我一直当自己是猫的
  •     原以为译林出品定是精品,冲着口碑选了此版…语气倒是俏皮可爱 但是“咱家是猫”“贼拉拉地亮”“发现我的兄弟们不见了,我的命根子——妈妈也不见了”让我还是颤抖着奔向其他译本去了
  •     好在很刻薄尖锐,不好在有些部分好墨迹不明所以,读起来的感觉也不是很顺。
  •     有意思的猫,讽刺意味
  •     很不错的书,以猫的角度看世界
  •     猫的视角反映人间百态~于雷先生译本值得收藏,版本不错~
  •     喜欢听一群人谈笑风生 关于个性和自觉意识的描写也颇有意思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