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儿女花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好儿女花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9
ISBN:9787214059765
作者:虹影
页数:230页

作者简介

《饥饿的女儿》续篇,虹影最新自传体小说
《饥饿的女儿》:她曾在十八岁生日当天,揭开了自己的身世秘密
《好儿女花》:婚姻崩溃!母亲丧期,她又揭开了家族阴暗的历史
--------------------------------------------------------------------------------
当年,她倾倒众生!现在依然是!
虹影如是说:“写此书只为找到答案,哪怕部分!”
著名评论家解玺璋、王干、李敬泽、香港女作家戴萍联袂推荐
好儿女花,俗称指甲花,也称小桃红,是最易生长、生命力强,但也最卑微的花。母亲的生前际遇如同此花。这本书是关于我婚姻的记忆,是关于我母亲的故事,那些长年堆积在我心里的黑暗和爱。
——虹影
--------------------------------------------------------------------------------
每个人都有家人逝去,都有不堪回首、难以启齿的过去,作者的冷静的描述及回忆却令人震惊,她曾在十八岁生日当天,揭开了自己身世秘密;在母亲去世奔丧的三天内,她更是逐步揭开家族阴暗的历史。
本书是虹影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的续篇。母亲的小名“小桃红”,俗称指甲花,也叫好儿女花,是最易生长,生命力强,但也最卑微的花。母亲一生的际遇如同此花。此书描写母亲死亡,奔丧的整个过程,作者一层层揭露母亲身上的谜团,也一步步解开自己婚姻的谜。母亲因生下非婚生女儿,全家遭受社会歧视,几个儿女及子女为生存而扭曲的人性,各自隐藏着不堪回首、难以启齿的过去……

编辑推荐

  《饥饿的女儿》续篇,虹影最新自传体小说,当年,她倾倒众生!现在依然是!从“罪成肉身”到“肉身成道”,她写作,如天打五雷轰;他倾诉,似行前密密缝。  我也没有想到,也未敢想,有一天我会再写一本关于母亲和自己的书,但我知道,只有写完这书,才不再迷失自己,并找到答案,即使部分答案也好。  ——虹影

前言

  这本书是关于我自己的记忆,是关于我母亲的故事,那些长年堆积在我心里的黑暗和爱。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看见了母亲身上的印记,我自己身上的印记,你也可以认为是悲剧的源头。  整个童年,我几乎都在和阁楼倾斜的屋顶上污渍形成的图案对话,倾听堂屋那些黑暗中的蝙蝠拍打墙瓦的声响,我找不到未来的出路,看不见光,好像有人把上阁楼的梯子移走,我下不了地,悬在半空,除了担心,就是害怕,我长久地迷失自己。  母亲是盐,当母亲不在这个世界上后,我感受到这点。母亲说,父亲死后,她经常在江边看到父亲驾着船,有时是父亲追船,船在前面,父亲在水面上跑。她叫他,他从未回过头来。  现在想母亲的话时,我才发现自己也跑在水面上,想追随父母的身影。我没有想到,也未敢想,有一天我会再写一本关于母亲和自己的书,但我知道,只有写完这书,才不再迷失自己,并找到答案,即使部分答案也好。  罗厄尔说,当我离开你,世界的心跳停了。为什么我非得离开你,在夜的利刃上劈伤自己?  不,上帝,人怎么做才能获得赎罪呢?

内容概要

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饥饿的女儿》《K――英国情人》《上海王》《上海之死》《上海魔术师》等。现居北京。五部长篇被译成25种文字在欧美、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出版。她的许多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2005年获意大利“罗马文学奖”。
2009年被重庆市民选为重庆城市形象推广大使。

媒体关注与评论

  《饥饿的女儿》续篇,虹影最新自传体小说,当年,她倾倒众生!现在依然是!从“罪成肉身”到“肉身成道”,她写作,如天打五雷轰;他倾诉,似行前密密缝。  母亲过世,她返回重庆家乡,在奔丧的三天,逐步揭开了家族阴暗的历史。在《饥饿的女儿》中,她曾在十八岁生日当天知晓了自己的私生女身世,之后她浪迹四方,于国际文坛声名鹊起。

章节摘录

  1第一部分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看见了母亲身上的印记,我自己身上的印记,你也可以认为是悲剧的源头。整个童年,我几乎都在和阁楼倾斜的屋顶上污渍形成的图案对话,倾听堂屋那些黑暗中的蝙蝠拍打墙瓦的声响,我找不到未来的出路,看不见光,好像有人把上阁楼的梯子移走,我下不了地  第1节:好儿女花(1)  第2节:好儿女花(2)  第3节:好儿女花(3)  第4节:好儿女花(4)  第5节:好儿女花(5)  第6节:好儿女花(6)  第7节:好儿女花(7)  第8节:好儿女花(8)  第9节:好儿女花(9)  第10节:好儿女花(10)  第11节:好儿女花(11)  第12节:好儿女花(12)  第13节:好儿女花(13)  第14节:好儿女花(14)  第15节:好儿女花(15)  第16节:好儿女花(16)  第17节:好儿女花(17)  第18节:好儿女花(18)  第19节:好儿女花(19)  第20节:好儿女花(20)  第21节:好儿女花(21)  第22节:好儿女花(22)  第23节:好儿女花(23)  第24节:好儿女花(24)  2第二部分  天亮时分,来了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长得很中看,戴了顶呢帽,黑西服笔挺,显得风尘仆仆。他揭了帽子,对着母亲的灵柩连连叩了三个响头,递上一个红包,不多言,转身走入晨曦中。三哥站在屋中央,用说书人的口气讲完这事后,清了清喉咙说:“我一眼就认出他是翦伯伯的儿子,  第25节:好儿女花(25)  第26节:好儿女花(26)  第27节:好儿女花(27)  第28节:好儿女花(28)  第29节:好儿女花(29)  第30节:好儿女花(30)  第31节:好儿女花(31)  第32节:好儿女花(32)  第33节:好儿女花(33)  第34节:好儿女花(34)  第35节:好儿女花(35)  第36节:好儿女花(36)  第37节:好儿女花(37)  第38节:好儿女花(38)  第39节:好儿女花(39)  第40节:好儿女花(40)  第41节:好儿女花(41)  第42节:好儿女花(42)  第43节:好儿女花(43)  第44节:好儿女花(44)  第45节:好儿女花(45)  第46节:好儿女花(46)  第47节:好儿女花(47)  第48节:好儿女花(48)

图书封面


 好儿女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1条)

  •     19岁的时候从图书馆借来《饥饿的女儿》,看得心惊胆战,仿佛重庆南岸江边长满乌黑青苔和泥土的老旧院子就横在眼前。书中的一切,真实如幻影。就像古老悠久的长江沿岸,溢满了神秘的氤氲,又充斥着市井的纷杂。在百度上搜虹影的照片,她长得很像一个重庆女人。身形精干,眼神深邃犀利,不知是这个世界历练了她,还是她清洗了世界的乌杂。这本书,其实在我大三的时候就已经出版了,给我们上课的博士生几乎人手一本,下面的学生也大面积流传,讲实话,很大原因大概是因为那年学院聘请了一个教授,名叫赵毅衡。上过他的一堂录像课,一堂比较文学课,他声音浑厚、音量不大,我远远观瞻了牛人后便因两堂课内容完全一样而昏昏欲睡,很多同学在下课后抢着上去问他问题做交流,他一一回答。大四找工作身心俱疲,冬天很冷心口发疼,跑到校医院去看内科,等医生的时候碰到他,闲聊几句,觉得他性情温和,对待学生不居高临下。除此之外与这个教授没有任何交集,《对岸的诱惑》也只看了一半就撂下。可能就是因为这样,这本书才可以如此淡定地拖到现在才看。我喜欢看这种宿命与暗示极强的小说,它的结尾和《玫瑰门》有相通之处,这让人在看完书撕心裂肺后能升起对人世的一些眷恋来,相信生是永久。我也喜欢看这种独白式的文章,它让我能够明目张胆地近距离窥看人心,感知苦难,人生如梦。江苏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不用心,看得时候发现两处增减字,无法读通。还有些地方歧义很明显,要用逻辑去猜,可惜了这样的好文章。
  •     “橱窗映出我的模样:穿着黑短大衣,黑发齐肩,一条绣花红裙边露在短大衣外,与一脸悲伤不相符。时间仿佛瞬间滑走,想不到已过二十多载。里面不断有人影经过我面前,那是他,鼻子挺直,眼睛专注地看着我,他朝我笑得有些诡异,仿佛是终于逮住了我:我成了一个扎着两个辫子,白衬衣黑裙的少女。”——虹影 《好儿女花》在周五的睡觉前我读到了这句话,心中澎湃,如获至宝,我好久没有见到如此漂亮的语言,短短百十来字,细细的刻画出作为主角的“我”在镜子前从端详自己已有些憔悴的容颜到回想起自己豆蔻年华所遇到生命中第一个男人时稚嫩的样子那种时光倒流的光影感。光阴似箭、似水流年,当我面前浮现出女主角想起初恋时,眼光渐渐明亮、嘴角微微上翘的微小变化时,那幅可爱的画面就真的从书中出现在我的视野中了:我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中年女人在镜子前追忆逝去的美好的情境,我看到的,就如同《时光倒流七十年》这部电影名字所给我带来的欢快之感,这些蒙太奇演绎着她与他的相识、相知、相爱,以及缘起缘灭,离别之伤,追忆之痛。。。虹影用她充满想象力的笔触,带给了我一个充溢着想象力的世界。整段里看不到蹩脚的过渡或是干涩的转折,一切都那么恰到好处,整幅画面就那么栩栩如生了,但是,我却想象不出能如此不露痕迹的把文章从当代过渡到20多年前的作者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她作为私生女的身世、她悲惨落魄的童年、她漂泊在英国的无助,以及那些爱她的人和她爱的人所给她带来的无法弥合的伤害。。。
  •     关于爱情,她和她丈夫就是在实行波伏娃和萨特的契约式爱情,可是在她眼里,这种爱情并不是爱情。在这段感情里,她的丈夫像父亲,她是因为缺少父爱而接受了他。P是她的第二段感情,这段感情很真挚很热烈,可是用作者的话说,真正的爱情要实现并不是那么的容易。W是她的第三段感情,缓慢而沉稳的,她确定她找的是一个爱人而不是父亲了。她怀了孕,最终生下了他们的孩子。也许这就是她母亲投胎而来的。关于母爱,这是这本书一直在探讨的。之前作者以为母亲并不是那么的关心她,甚至当母亲快要去世的时候,都不是那么的想要见她,她觉得她是被母亲遗忘的抛弃的孩子。可是后来当一层层家庭迷雾揭开,她拿到母亲这么多年收藏的关于她的信息的报纸时,不由得落下泪来。她终于知道,母亲和她一样,尽管有无限的心事,却从来不与之诉说。那么多可以和母亲倾诉的机会,她都没有把握。她也这本书一是为了自己的女儿更多的了解自己和她的外婆,也是为了母亲更多的了解自己——当然其实母亲生前什么都知道了,她只是不说而已。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对母亲的生前的追忆,理解、原谅
  •     作为《饥饿的女儿》的续篇,本书在内容上,与上书一脉相承,不同的是,在素材的裁剪编排上,更加有技巧,使得机构更加清晰。在时间上,从闻讯母亲死亡,到回重庆办丧事的三天,到离开重庆至遂宁后返北京,前后间隔时间极短。但在这极短时间内,穿插倒叙回忆了母亲的整个情史及去世前晚年生活的凄苦景象。。本国人看葬礼其实能想到的大同小异,虹影用了大量笔墨写葬礼的诸多细节,也许有海外市场的考量,毕竟老外可能对中国当代的丧葬习俗的细节不太清楚。。除了我这一代人,本书在下一代人的命运上增加了笔墨,使得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影响,显露无疑,有种家庭命运的历史纵深感。。有我在其中的“二女侍一夫”的故事,及母亲的长达几十年的陈年爱情故事,增加了故事的离奇与趣味。(故事是好故事,裁剪的得当显现的内在情感张力,让人读时欲罢不能)
  •     很庞杂的一家人啊。
  •     《好儿女花》文字依旧真实而沉重,但不难感觉到,虹影在写《好儿女花》的时候,笔墨透露出她的混乱,也许她也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没有了大量的性爱描写,没有了主人公离经叛道的惊艳,只是在爱和恨,原谅和不原谅间翻来覆去的撕扯。 也许只是母亲走了,她开始不安,开始没有了根,没有了归属感。她没有办法排解,她只能用她一贯的方法,慢慢的去回忆不愿意去回忆的东西,全部翻阅一遍,检查纠错。这样的自我残害,叫以毒攻毒。将来就不用再来回想了。因为很多事情,抽出来检阅过后,就明白了,也就可以尘封了。 我们很多人一生都在寻找归属感,等到发现根的时候往往已经失去。我们写于母亲,永远无法字字珠玑,因为母亲,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我们没有机会去体验虹影对母亲那种欲罢不能的爱,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母亲都是唯一的,最爱我们的那个人,无法复制,也无法重来。
  •     我不大读小说,但钟爱这一本《好儿女花》~~~~虹影用细腻温柔的笔描写了母亲,深深的爱与自责,让我动容!
  •     早就想买虹影的书了,很喜欢。正好赶上活动,很实惠,送货速度很快,爱当当!
  •     很喜欢的作家,找机会写个长文。
  •     虹影的文字和故事那么的传奇,但是总让我很心疼。
  •     2014年的读物
  •     混乱的人物关系,而我只是忍不住心疼书里的母亲…
  •     从与《饥饿的女儿》重合的一些描述中,可以看见时光的力量。仿佛自己也踏在重庆南岸的石阶上,恋人和母亲都已经死去,当年脆弱的小女孩长成了风情万种的女人。
  •     当当买的这本书质量不错,至于内容大家只有看了才知道。虹影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作者,其文笔优雅,感情细腻。而这本书故事本身则是《饥饿的女儿》的续篇。挺好看的。推荐一下吧
  •     本以为自己是看小说,虚构的小说,而然真实的事情让我无法做出判断。
  •     读过虹影的一些书,从而喜欢她的人。这本书会让你明白亲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是多么难以割舍又充满隔膜,逃脱得干脆,又依赖得无可救药。
  •     看一个地方台转播一档很三八的节目

    大致是主持人请了那么一两个嘉宾聊一下他们的爱情观等等

    有一嘉宾一看很眼熟还是一老帅哥就多看了两眼

    他们正热火朝天争论结婚证到底有没有意义的问题

    回头这老帅哥不知怎的就谈到了他的洁癖证

    说比如看见女人的指甲油如果有剥落的话会心里极不舒服

    心想这男人真是事事儿怪不得这把年纪还没婚呢

    于是关了电视去看虹影的新书“好儿女花”

    一直喜欢自传体小说比如这本与她母亲有关的

    但好像一开头就充满了冷漠沉重的色彩

    唯一让人能想出颜色的是那些坟头上遍开的小桃红

    午后的太阳渐渐暗下去 我也在想像中睡去

    可是小桃红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花呢似乎真没有见过

    终于在一瞬间我想起来 小时候邻居姑姑姐姐们爱种的那种

    开了花之后揪几朵放点盐巴捣碎了捏一绰用塑料纸缠在指甲片上

    待第二天醒来取下后指甲片就会染得红红的

    这是那个年代唯一的涂指甲的方式

    那个似乎就叫小桃红

    不知道现在爱美的姑娘们

    是不是还在用这种方式还在种那些花儿

    还是他们也像城里人一样涂上了

    那些五花八门的有毒物
  •     有点啰嗦
  •     看了《饥饿的女儿》,又迫不及待地买了这一本。喜欢虹影。。。。
  •     对于虹影的喜爱与追寻是在看过《饥饿的女儿》之后的事情——而且还是在今年年初偶然间得到的新版的。看到这本《好儿女花》,前面已经零零散散不成系统的看了《上海王》《英国情人》,觉看过的三本也许可以说是代表了虹影不同类型写作的风格(当然,她还是个诗人,诗集还没来得及看)。

    《饥饿的女儿》是她的自传体小说,可以说是评述略带夸张的手法的小说写作。《上海王》是她写“历史人物”的生平,带着记叙、描述、追寻的痕迹的创作。《英国情人》(原名叫做《K》)可以说是和《上海王》类似,在一定的历史文化下的一段跨国的婚外恋情。不同的作品需要不同的方式阅读——这个方式并不是固定的一种方法而是一种心境感觉,而看这本书,就是要和《饥饿的女儿》一样。

    因为《好儿女花》可以说是《饥饿的女儿》的续集、后续。讲述了“我”在十八岁那年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后,开始了各种逃离的生活——逃离自己的家庭,逃离自己的亲人,逃离那时“骚乱”——但是在这种逃离中,始终有一根线牵挂着他的心——“我”的母亲。我们可以说,这本书是“我”母亲的死,引来的回忆。此时的“我”已经长大、有着自己的生活,但是过去的痕迹都不曾磨灭。根源的消逝——母亲那段“不道德”的爱情——似乎并不是所有的秘密都会消失,而是突然间充斥在整个心头。回到家里,满屋都是母亲的气息,那么多的好奇,细细的搜寻,其中还夹杂着兄姊与“我”的隔阂、矛盾,兄姊每个人生活的“秘密”情感。从中“我”的懊恼、想象着母亲真正的生活情形。

    不可否认,虹影的文笔是大胆的、开放的,毫无顾忌的将真相赤裸裸的展现在每个愿意看书的读者面前。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是她吸引读者的方式。我想这是她自己纪念母亲、“悔不当初”的情感。因为想念,所以心痛,因为心痛,反而更加思念。她的伤口,本身就在那里,从来不曾消失,母亲的离去似乎又让她重新注意到了这里,一味的掩盖,并不是她的风格。当真相展现在她的面前,她无力反驳、无力辩解——即使那是残忍的,她也只好勇敢的面对,用她自己的方式是面对。尤其作者在书中不断以“我”的感悟,和想象着“她”的生活的场景的交替变化,更加锤痛、冲击着作者的心理。她曾经的逃离,并不能掩盖她对于母亲的深爱,否则这下,又怎能写下如此深刻的情感的宣泄般的文字。或许真的离去,让她所感受到的就是“子欲孝而亲不在”的真谛吧?

    她用叛逆逃离家乡,又用叛逆面对真实。

    大部分的女人,都会是自己母亲的曾经与现在。因为天生的,我们似乎是母亲生命的一种延续与轮回。就好比书中“我”与母亲,似乎一生都寻觅着爱情幸福,但是总是在不合时宜的地方出现,幸福反而变成了悲剧的根源。

    她们是相互依存,却又带着“仇恨”,就好像一朵双生花,彼此“争夺”却又相互依存生长,在斗争之中,即使没有诉说,却相互原谅。不可否认的,母亲对于女儿的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痕迹,因为彼此心底是依存在一起的。母爱,不管何时,都是那样的可贵、温暖,值得人留念。

    书中以一个母亲的离去作为开始,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作为结束,是否就像我们的生命般,周而复始、轮回不息般呢?生命的对接、延续,好似绵绵流水般,剪不断、离不开。
  •     小桃红。
  •     讀完《饑餓的女兒》,迫不及待地開始讀《好兒女花》,仍舊那麼揪心。昨晚流著眼淚讀罷虹影的這本續集,終於明白為什麼她覺得不寫出母親的事就打不開心底的結。難以想像的事情都在這兩本書裏讀到了,受到強烈震撼!生命從在母體孕育到安葬母親,會有個蛻變吧。
  •     好儿女花
  •     能把对母亲的回忆和人生的经历路程写得如同小说般精彩,真是相当厉害,非常好看。
  •     文风很异类,这批海外女作家很争气,作品很有些味道。虹影的影响力仅次于严歌苓
  •     阅读此书的一个月里就像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她叫虹影,就坐在我对面,每晚向我讲诉她的生活及体悟,她真诚且坦荡,她忧伤却勇敢。生活真是最好的老师,它教会我们了解爱懂得爱传递爱。此外不得不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不知道我的经会是什么样,但我想它一定也是精彩的。
  •     昨天晚上刚开始看,还是虹影,还是她写的,那么真实,那么现实!我们都需要勇气面对现实,却从未像虹影那样勇敢。。。决定看完《好儿女花》之后,重读《饥饿的女儿》!
  •     已经看了虹影的一部小说,感觉很好,所以买了第二本看看。
  •     像看身边的人一样,只不过事情比一般的生活要复杂,平铺直叙,故事的展开结尾,都如开水,像窥探一个人的秘密一样,只不过秘密在哪儿放着,进一步的提炼,还得靠你自己,没有饥饿的女儿那样印象深刻,像与一个絮絮叨叨的女人拉家常一样
  •     没读过《饥饿的女儿》,是没有资格读《好儿女花》的
  •     本打算和 饥饿的女儿 这本一起买,可惜断货了,等到买来这本在看好儿女花 ,书压得有点皱
  •     第一次看虹影的作品,没想到竟被她淳朴的笔风所深深感动。更是佩服虹影那股敢作敢为的作风,读她的作品深深触动了我的每一根神经。因为我也是一个很多故事,却不敢说出来的女孩。我害怕,怕世俗、怕眼光、怕流言,所以我一直压抑着自己,这样孤独着、寂寞着。看了虹影的作品我明白了:有故事、有过去并不是我们的错,错的是我们不应该消极的面对生活,面对自己。以后的日子无论怎样,我都会善待自己。谢谢虹影!谢谢当当!
  •     哎,一阵唏嘘。
  •     觉得还是饥饿的女儿带给我更大的震撼。写字人的亲友必然得承受生活暴露的风险。这是必然。写自己将最有素材,然而写自己最需要勇气。
  •     我真爱这本小说,琐碎中真情浓浓
  •     还记得看《饥饿的女儿》时的震惊和强烈共鸣。也许是年龄相仿的心有余悸,替虹影觉得伤心。而《好儿女花》像是脱胎换骨另一人,中年的她变得如此冷静客观,有什么说什么,对母亲的深爱和悔恨已经冲破了文字的枷锁,让我看见她伏案时掉下的泪。 关于混乱的love,不说也罢。
  •     虹影的文字,带入个人的感情太多
  •     如果说饥饿的女儿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好儿女花就交出了余生所有的答案
  •     灵性和坎坷足够让一个人成为作家,写的谈不上艺术性但撼动人心。一上午蜷在摇椅里看的好心塞。
  •     比《饥饿的女儿》更震撼,真实的力量最强大。追索母亲的图影,当真相最终呈现时,我泪湿衣襟。
  •     虹影的书一直在关注,也看了几本,先是借的,现在都是自己买的
    看着很过瘾,心里也很有感触。女子要自知要自爱要自强要勇敢。
  •     好久没买小说读了。虹影,早就有耳闻,本想买《饥饿的女儿》,可是点错了结果买了这本。拿在手里,躺在床上,一气就读了小半本,喜欢她的语言,就像年轻时读三毛的书一样的感觉。
  •     人的苦难都是人加之于人的。人的幸福也都是要自己去争取的。
  •     很赞!深刻,动情,很文学,内心很触动,有感受,却写不出评论来。
  •     开头还行,叙事细碎,是真实的生活和人性,但是越到后来越累
  •     从《饥饿的女儿》开始就不能停止对虹影的关注,一直都在关注她的新作品,书一拿上手就不能停止阅读,非常棒!!
  •     虹影的书文笔都是很犀利,一语中的的感觉,不是亲身经历过,不是有故事的,应该不会这么到位吧,不错,她的书我买过好几本了,看过也都会推荐给同事看,不过同一本书,不同人是有不同的看法的,我喜欢这本书。
  •     这是继《饥饿的女儿》后的一本书,真实,动人,文笔并不是我最喜欢的,可能比较直白,但是的确令人动容。可能是出生在60,70年代左右的人会更加愿意坐下细细阅读的一本书吧。时代的烙印深深的印在他们身上,值得
  •     我喜欢看小说,某种意义上是有点异样地满足自己的窥私癖,看小说描写的别样人身,这本书很好地满足了我,可以说虹影是不容易的,在经历了那许多后还有女孩子异样的纯真。
  •     母亲的秘密在作者的叙述下一缕一缕的展开,不管她曾在自己儿女或者相亲邻里间是多么的不堪和耻辱, 我们读到的却是一位善良,包容,忍辱负重和伟大的好母亲. 作者在寻找真相,也是在自己的心里为母亲平反. 母亲为了家庭和儿女牺牲了自己,向来是被中国传统文化和儿女们所真心的歌颂着赞扬着感恩着. 母爱虽伟大,但我却但愿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可以不必再以牺牲自己和忍受苦难来成就家庭,但愿所有成为母亲的人,也可以继续不弃自我,活得精彩!
  •     【为什么大二读的时候木有标记……】面对令你恐惧的世界,就不必浑身长着那野蛮国度犀利的尖刺。若一旦失去我,就索性怀携利刃吧。温柔而暴烈 ,是你远行之必要。
  •     看完《饥饿的女儿》再看这本,落差很大,前一本爱恨分明,说走就走,看得非常过瘾,后一本处处委曲求全,连老公被亲姐妹抢了也忍气吞声的,看得非常憋屈,感觉这前后不是同一人,也许这就是成熟了吧,但是现在的我是做不到的。
  •     虹影把自己家族的人和事,毫无保留而真实地展示给读者,这种勇气和敢当在中国文坛无一人能比。读虹影的家族史,也就读出了中国当时的真实状况,这种写作方法,也是其它作家所不能比拟的。
  •     很早以前就在电视上看过虹影的访谈,也知道她的文字大胆真实,却倒是没想过去看她的书。大抵是喜欢的作者不少,想看的书太多,没有那么多精力去选择新的作者。只是上次当当网的征文活动,得了奖,就提出送给密友一本书,她想了一下,说:“那就买本《好儿女花》。”于是在她看完后,又力荐给我,才开始看。很真实的文字,在翻到第三页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如斯的惊叹。全文只有开头关于流泪的曼陀罗那一段,有那么一丝文艺的味道,然后整本书中,铺天盖地的琐碎的人物和事件,就像一块巨板,完完整整的压在我的头上、我的心里,沉重得让人窒息。在麦当劳吃早餐的这个早上,将最后的数十页看完,也用光了那些厚实的纸巾,肆无忌惮的在那里落泪。全然不顾旁人异样的眼光。细腻的情感总是容易博得我多愁善感的泪水,而文字中所更让人伤痛的,是贯穿其中的母女之情。和作者相似的是,自己是个情感细腻的女子,又有一个美丽而敏感的母亲;所不同的是,我和母亲之间毫无隔阂,彼此情感交融,既是母女更是密友。从这一点上看,自然是比作者幸运的多。所以,当看到虹影,这个母亲的六女儿,在母亲去世后,才沿着母亲走过的足迹去细细的了解母亲的一生时,我的心,仿佛在滴血,不断的想问她:为什么,子欲养而亲不待?为什么不要在生前多一点去体贴自己的母亲?为什么要等到她走了,才拼命的哭?一个女人的一生就是一本书,所不同的是,有些书像教科书,写满了对守节、贞操的赞美之词,因为一生只有一个男人,而被千古赞颂,像一块贞节牌坊横亘在子孙后代的心中;而有的女人,则像一本探秘的书,幽幽深深,越发掘越有味道,但因着和某些男子暧昧的关系,被误解被抹黑,成了一本反面教材;当然,也许有的书也会像黄色小说,但那一类毕竟是少的,也不在我的描述中了。美丽而善良的女子,总是有不少故事的。身边,总是会有喜欢她,敬重她,疼惜她,关照她的男子存在。但也因为如此,在旁人的眼光中看来,难免是不守妇道的表现。作者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而在那样的年代里,她的行为,更加是不可理喻和难以被原谅的。作者通过母亲的葬礼,一层一层的剥去她神秘的面目,终于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女子——只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女人而已,却连儿女都无法理解她。爱情是一种很复杂的感觉,并不是道德规范所能制约的。作者的母亲无疑是爱她的丈夫的,在那个危难的时候救了她,保护了她,并对她的两个非自己生的女儿视如己出,甚至在她出轨后,依然爱她疼她。她的心里,是真的一生一世都充满了感激和敬重;然而她也是深爱着作者的生父的,他是能给她带来快乐的男子,他们的爱情,是真正的爱,彼此情投意合,水乳交融,那种爱,不是感激或怜悯、疼惜或尊敬所能取代的;而另外两个男子,翦伯伯和守仁大伯,对他们则又是另一种感情,因为至真的对她的爱,使她无以回报,只好认做兄长,一生互相照应。她为了救翦伯伯,甚至一次一次的忍受平常女子所不能忍受的侮辱。在那个时候,难道,还真的应该拿起贞节牌坊,狠狠的砸向她善良的心灵吗?可悲的是,她的朋友了解她,她的男子理解她,她的儿女却是如此的漠视她、瞧不起她、冷落她。甚至她最爱的六女儿,也是一直用那样叛逆的态度,去惩罚她,和她对抗,互相伤害。于是,文中的最后,出现了晚年的她,在被现实所伤得太重后,开始执意的躲进自己的过去中,四处寻找那个给她温暖的男子,那个她深爱的人。她像个孩子一样的惊慌失措,在江边捡垃圾,四处流浪,不停的寻找,却,没有依靠。回到家中,媳妇和女儿忍受不了她的昏聩,不停的虐待她,责骂她,却没有人真的去贴近她的内心聆听一点什么。所以,她最后终于默默的死去。也许这对她而言,才真正是一种解脱吧。不想去责备那些粗暴的儿女,所谓“久病无孝子”,也许伺候久了,也难免会烦躁和厌恶,虽然从我自己的角度看那是相当过分的行为;但是作者说得很对,比起他们,她自己又做了什么呢?远离他乡,很久才能见母亲一次,见了面,一样沉默,一样不愿将心交给她,又算得上怎样的孝顺呢?看着那些在黑白照前痛哭的儿女,真是又可笑又可悲,和母亲那如丝般密密麻麻的缠绕着牵系着子女的母爱相比,你们算得了什么?又哭什么?穿插其中的还有虹影自身的故事,难以言语的私密的个人情感婚姻生活,以及那个疯狂的时代背景。读后如鱼刺埂在心头,令人无话可说。而母爱如丝,如绕指柔缠于心头。裳裳五月2009-12-21
  •     中国式亲情。人到中年,身边都有几个所谓亲戚,跟书里大多相似。比较感动的是关于虹影写到母亲,远远相处一辈子,别过以后才真正理解了自己母亲。
  •     早在几年前就看了虹影的 《饥饿的女儿》和这本《好儿女花》,每次说起她 ,我只有一句话吗:她对自己和读者都太残忍了,几年后我依然有愿望去再次读她的书。。
  •     2016第一本书。朋友推介。1“好儿女花”的取名和《荆棘鸟》一书的取名一致,大量倒叙插叙,两条线同时开展,可见作者写作技巧非常牛逼。 2.本书突破了大陆严肃作者的很多禁忌,真实,刺痛。看到书这一刻我的写作观受到了很多改变,创作离不开人的经历,大胆的写作,不要怕忌讳,禁忌,作家首先要忠于自己的心灵。 3.后面马上看了她的《饥饿的女儿》那本书写的非常好,可媲美野夫的《乡关何处》背景也是文革,苦难,各种不容易啊。最后,致敬,虹影的母亲!深深的致敬。她是一个敢爱的又游离在传统之中的女性。我深信,她和作者的生父,才是真正的爱情。多少遗憾,随她也九泉之下。她,她的一家,就是时代悲剧的缩影。
  •     一直很喜欢虹影的书,看着看着就流眼泪了,非常不错,印刷的也很好
  •     虹影的书也看过几本了,只有这本让我感动!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深刻的剖析自己!
  •     用一天多的时间读了《好儿女花》。比起《饥饿的女儿》来,这一部更加真实、琐碎、大胆。虹影说了许多中国人不敢说的话:母亲情人无数,自己也是私生女,私生活随性西化,甚至连在欧美生活多年的人也都认为她非常人。不得不佩服虹影组织文字的能力,这么多零零碎碎的甚至毫不相干的小事,众多的人物,出现在不同的时空,读起来却感觉轻松、有条理。难能可贵的是琐碎中不乏细腻和深度。整体感觉虹影比写《饥饿的女儿》时文笔更加老到驾驭文字的能力更强。
  •     与饥饿的女儿一样感人、深刻
  •     像《饥饿的女儿》续,写自己家庭的,以自己母亲死亡为线索,回忆母亲以及自己的婚姻历程。
  •     虹影的书大部分读过,似乎就差饥饿的女儿,看了这部,觉得果然人生是不一样,太坎坷,太离奇,但是同时觉得非常真实,在现实中国家庭,这些都是反射。
  •     支持虹影,感觉是自传书
  •     第一次从《优格》上知道虹影,还有她的《好儿女花》,于是便买来看看。拿到书的第一刻就有些爱不释手,甚至舍不得一口气读完。用来整整一个星期,才满满当当的读完了全书。在作者的书中我仿佛能看到另一个自己,感觉找到了与作者的契合~~我想这是一本心灵的读物,不能直白的讲述什么故事,但是却能对人性或是自身进行考量。虹影的文字就那么轻而易举的深入我心,让我情不自禁的想继续往下读却又担心故事戛然而止我无法释怀。这真的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虹影真的不会让她的读者失望~~~
  •     买了两本虹影的书国庆假期一气看完,现在全家在轮流看。我的女儿我一定叫她看。这样的苦难的童年。现在的年轻人是难以想象的。真有必要读读。
  •     有女儿后,虹影的叙事风格开始明亮了。
  •     我读过的虹影的书里最好的一本
  •     中途一度读不下去,后半部分倒写得比前半部分好,可能是因为人物关系都捋顺了,如果是完全杜撰的小说倒还好,一想到每一段悲欢离合下是一段真实的人生就让人感觉好沉重。
  •     新书到,一大摞里挑了虹影的《好儿女花》先读。很震惊。一口气读完。中午时的阳光很好,但我还是用很长时间才把自己从一种难受的情绪拉出来。有说这是自传体小说,就是她和她家族的生活。大胆锋利,把一切都剖开来,所有的人性的恶都晾晒出来,然而又有一丝微芒的善和爱,纠结,直到一切被时间淹没。只有凌厉的伤痛贯穿始终,又真又疼。奇怪的是,这是我读她的第一本书。她自己说,这是续篇,如果没读过《饥饿的女儿》就没有资格来读这本。我只能说以往的有些宣传太坏了,还有,什么时候都不能偏听偏信。刚开始的时候愣是冠以“美女作家”的头衔,真是把她看轻到了极点,让人没有道理的拒绝和排斥。她并非不是美女,但她是美。误读她是我自己的浅薄。和她的作品比起来,别人的文字太轻飘飘了。这世界一定有许多是麻木着来到又离开,也有许多是清醒着一定要弄个明白。这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世界呢。圣经里说: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
  •     本书虽然是自传体的感觉,但没有欧洲人尤其是英国人的那种沉闷,探求本心都来自对事实的还原和纠结的叙述。来自肉体的剥离远没有灵魂的撕裂更发自肺腑难以言表,但虹影却做到了,不但还原了自己最真实的本我,更勇敢的将她展现,每个文字都凝聚着最深处的涟漪,最痛处的呐喊。然而,母亲,终是在这不敢爱的纠结中走了,走的沉默。
  •     虹影,我爱的作家!
  •     读了饥饿的女儿感触挺多,所以买了这个续
  •     她显然并非代表她自己一个人感动,她显然并非代表她一个人与生活的肉身和解。她没有正面,也没有强攻,但是她却因此得以从小道进入生活之城,在蛛网般纠缠的生活中,得一身心安顿,度悠悠半生。她一直都离生活这么近,离肉身这么近,她从来不曾试图把自己推开远远地看,她在生活的肉身中一步一回头的写作。
  •     有人已经做了这件事,在书里看到自己只好痛哭
  •     母亲与女儿的创伤记忆同步
  •     虽然还没有看,但我相信虹影的每一本书,都会带给我们一些惊喜与思考!!之前看过饥饿的女儿,很好,相信这本不会让我失望。
  •     喜欢虹影,从她的《饥饿的女儿》开始。最初不知道,文章里面那么多的真实的痛楚,原来全部来自于作者的生活。《好儿女花》是写参加母亲的葬礼,然后写到母亲生命的传承。母亲的一点一滴已经牢牢地渗透在自己和自己的姐妹兄弟,到自己即将要出世的女儿身上。真的像虹影说的那样,不曾看过《饥饿的女儿》,是不能读懂《好女儿花》,也不能更深地得到感受、感动。
  •     真的很私人了吧,反正我觉得有搏眼球之嫌,八卦猎奇偷窥价值远远高于其文学价值思想价值。
  •     结构上有点遵照三一律,语言上却没有上一部有灵气了。
  •     啦啦啦,很好的作品。很喜欢虹影老师的作品。
  •     比第一部略逊色
  •     被此书深深打动,如果不是自己经历过,很难写出这样情感饱满的文字。虹影是难得能把一切痛苦都如此一点点剖析出来给人看的女性作家,令人心疼。
  •     虹影太有勇气了。
  •     完全浪费时间
  •     抱着看才子风流八卦的初衷来看的 结果发现这种风格描绘下的重庆好有味道
  •     感觉就像在看命题作文,而且还充满负能量。
  •     读得我涕湜连连,非常感动。为虹影鼓掌!!

    推荐:《尼泊尔的香气》
    《在路上:美国大学生活图本》
  •     看《饥饿的女儿》时,就非常喜欢,这次虹影再次以重庆现实背景写作,非常期待。看了之后虽然觉得没有以前那么动容震撼,但是还是为虹影的勇气和坚强折服。还有,我们要爱母亲!
  •     怎么会有像虹影大姐那样的人,坑母亲,坑妹妹,坑女儿
  •     无论你在文学、艺术、技术等任何领域的造诣有多高,也避不开社会,尤其家庭的影响。这些故事、人荒诞吗?停下来想想,若是他们,未必有他们的坚韧。自私、无感激之情、贪婪、情欲,是爱的缺失与扭曲后的产物。我好幸运与幸福,生于我家。
  •     生来,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了更好地活着而互相伤害着,如此悲哀而矛盾,但这些伤害终究敌不过爱的长久。至少,我们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努力让自己原谅或者被原谅曾经的伤害。最后的最后,我们能在爱的陪伴下成长成熟。^ ^
  •     虹影言论:★没有赵毅衡,就没有今天的我。没有这段婚姻的失败,也不会有我今天的幸福,还有我心爱的女儿。所以,我对他,一直是抱着感恩。★英国是雾都,看不到世界是什么样的,我就觉得英国和重庆特别特别的像,当我发现我看不见的时候,我就情愿在中国,回了中国,我就愿意重新跨过长江,回到重庆。★当我跨过江回到我的出生地,我的母亲已经不在了,我觉得我的根没有了。★我会经常做一个梦,我会在我们家的阁楼看到鬼,我会看到我的三哥把我推下去,但是我总是会往上爬,因为我希望往上走。所以我希望当我走不下去的时候,读者朋友拉我一把,让我继续向前走。
  •     很有感触的一本小说,一开始只是为了应付毕论才去看去买去研究的 后来发现虹影的文字很吸引我 《饥饿的女儿》让我一度震惊,这本也依然没有让我失望。期待《小小姑娘》
  •     有些段落和我家的情况相似,震撼的是,我居然去过书里那些地点。
  •     “路灯之下,我们的身影投在地上,看上去是那样互相信赖地依靠在一起,尤其是他俩的身影非常亲密。怎么就不可能持续一生呢?多少年的路都走完了,走到这儿,再往前,不就成了。”
  •     这本书我早就看过了,还是买了一本收藏。
    虹影,直面人生创痛的勇者!
  •     原来家丑不是不可外扬,虹影真是个豪放派,勇气可嘉。
  •     受尽纷扰的人追求安逸,看似平庸却拥有最传奇的人生经历。
  •     完全可以与《饥饿的女儿》相媲美。作者解剖自己真的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对书中人物描写作者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     读了很久了。记不太清情节了。算是虹影很代表性的书吧
  •     书还没看完,我知道它是一本耐心寻味的书!我要珍藏!更是珍藏对妈妈的爱!看到这句话,我落泪了:“当我跨过江回到我的出生地,我的母亲已经不在了,我觉得我的根没有了”看这本书的时候,是我想妈妈的时候……
  •     并无《饥饿的女儿》那许多哀愁,文笔很淡。但同样看得人心里难受,母亲的模样,刻画得好清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