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骑兵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8
ISBN:9787532127306
作者:苏童
页数:229页

作者简介

《骑兵》(短篇小说集)作者苏童,江南苏州人氏。一九八零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据说在那里度过了最令他难忘的四个年头,而他的大名却仍旧在这所著名学府中被人一再提起。一九八三年投入小说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从此中国当代文坛便再难抹去他的形象。他喜欢“新潮”,曾在其中尽情畅游。他也喜欢“传统”,喜欢琢磨中国的历史风云。有一天《妻妾成群》问世了,又经电影“大腕”张艺谋之手调弄成了著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最后角逐奥斯卡金像奖,虽然结果未尽人意,但中国电影界和文学界都给不大不小地“震”了一下。中国人由《大红灯笼高高挂》而知道《妻妾成群》,最后迷恋上了这位可爱的苏童,而苏童则从《妻妾成群》再一次出发,走上了自己独特的文学之路。苏童是个天分极好的作家,有着万里挑一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他因为一些作品而一度走红,客观上成了一个明星般的人物。但这些过早来到的声誉并没有使他变成一个通俗作家。

书籍目录

1 骑兵
2 白雪猪头
3 手
4 水鬼
5 古巴刀
6 独立纵队
7 西窗
8 回力牌球鞋
9 沿铁路行走一公里
10 像天使一样美丽
11 犯罪现场
12 木壳收音机
13 灰呢绒鸭舌帽
14 狐狸
15 一个礼拜天的早晨
……

编辑推荐

苏童的小说,既注重现代的叙事技巧的实验,同时也不放弃“古典”的故事性,在故事的讲述的流畅性、可读性、和叙事技巧之中去找寻和谐。他的文字风格——叙事优雅从容,纯净如水,平实写来却意韵横生;着笔清雅而富有江南情调。《骑兵》是他的又一力作,苏童的极力追捧者们又可以一饱眼福了。

内容概要

苏童(1963-  ),原名童中贵,江苏苏州人,当代著名作家。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作品,1984年后一度担任《钟山》编辑。写于1986年秋冬之交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为其第一部中篇小说。迄今已发表作品百余万字,主要有中短篇小说集《妻妾成群》、《红粉》、《罂粟之家》、《骑兵》,长篇小说《米》、《我的帝王生涯》、《城北地带》、《武则天》等。

章节摘录

我表弟左林是个罗圈腿,这意味着他无论如何努力,腿部以及膝盖是无法合拢的。我姨父左礼生将这不幸归咎于左林幼时对一匹木马的迷恋,也不知道有没有科学根据。那是一匹从街道幼儿园淘汰下来的木马,苦命的大姨当时还健在,是幼儿园的保育员。她利用关系,花五毛钱为儿子买下了这件庞大的礼物。她知道这礼物对丈夫也有益,有了木马,左礼生就不用天天趴在床上给儿子当马骑了。那匹木马我小时候也见过,却无缘一试,左林不让别人骑。我记得马身蓝色的油漆已经剥落,马头两侧的手柄经过无数个孩子的抓捏,很像一对活生生的光滑而油腻的马耳朵。左林从早到晚骑在木马上摇晃,他在木马上吃饭,看连环画,有时候困了,就抱着马头睡着了,左林就是那么自私,宁肯抱着木马睡,也不让别人骑。    左林九岁那年冬天,我大姨在幼儿园门口出了车祸,她双手提着孩子们的两个尿桶在结冰的街上走,结果被煤店运煤的卡车撞了。就隔了一夜,好端端的大姨像一只惊鸟似的飞走,飞走再也不回来了,也应了大姨讲的鬼故事里的圈套,任何东西都会变成魔鬼,任何魔鬼都擅长变戏法,最后不知是尿桶魔鬼还是煤渣魔鬼变了这个恶毒的戏法,把大姨自己变没了。据我母亲他们回忆,给大姨办丧事的时候他们便发现左林的腿不对劲,他不会跪。他跪着的时候两个膝盖井水不犯河水,并不拢,人好像盘腿坐在地上。大家当时处在混乱与哀恸之中,有人上去搬弄过左林的腿,弄了几下,没用,也就算了,那样的场合谁还顾得上讨论左林的腿形问题呢。过了很长时间左礼生带左林去看骨科医生,他扒下儿子的裤子问医生,我儿子不会是罗圈腿吧?医生说,就是罗圈腿呀。左礼生急了,在医院里等着医生手到病除,医生却告诉他,你儿子的腿形矫正不过来了,也没有必要矫正,不碍什么事,只不过走路难看一点。左礼生对医生的话是信任的,同时也不盲从,他认定儿子的腿与木马有关,回家后就把那匹木马当柴火劈了。左林那天的尖叫声引来了半条街的邻居,孩子们面对那匹被毁的木马心情复杂,一方面感到可惜,一方面忍不住地幸灾乐祸,而大人们对左礼生的劝慰引起了他更大的愤怒,骑马骑马,左礼生挥舞着柴刀说,骑马骑出个罗圈腿,我劝你们以后别让孩子骑马,木马也别骑!    左林是个罗圈腿。我们香椿树街上的孩子崇拜胳膊上有老虎刺青的三霸,崇拜断了一根食指的阿荣,甚至崇拜练拳击的豁嘴丰收,却没有人瞧得起我表弟左林。大家认为左林走路不仅是难看,而且可笑,他站立的时候两条腿似乎永远准备夹一件什么东西,如果他确实是骑在一匹马上,我们会敬仰他,可惜他不是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我们香椿树街除了几条狗、几只猫,还有王德基家不顾卫生禁令擅自养的一群鸡,连一头小毛驴也不产,连地头蛇三霸也无马可骑,他左林能骑什么呢?左林唯一可骑的是我大姨留下来的旧自行车,他借助黄昏暮色的掩护,在街上偷偷地骑车玩,总有人无事生非,斜刺里插出来拽住他的自行车。下来下来,我骑车,你来追!有人特别喜欢出左林的洋相。有人喜欢看左林出洋相。他们互相挤眉弄眼,目光的焦点对准了左林的腿。左林弯着腿站在人们的视线里,他那两个可怜的膝盖似乎在艰难地喘息着,就像牢笼里的困兽在喘息,然后左林奔跑起来,他徒劳地向劫车人高喊道,停住,给我停住!他的两只膝盖也依次发出了嘶哑的呼喊声,黄昏的香椿树街两侧响起了一片笑声——为什么左林一奔跑大家就发笑呢,说起来你不会相信的,左林的膝盖在奔跑时会发出声音,它们会尖叫,它们甚至还会哭泣。    如果左林是一棵树就好了,树永远不需要立正,随便怎么长得歪歪斜斜的,都无人在意。可左林不是树,是人就会听到立正的命令,这命令对绝大多数人是容易执行的,人人都能立正,我表弟左林却立不正。    左林不喜欢体育课,不喜欢团体操,不喜欢军训,可我们的学生时代几乎就忙着做那些事了。平心而论好多教师或领队在处理左林的特殊情况时能够特殊处理,别人立正时由他一直稍息着,有的干脆就将他从整齐的队列中剔除出来了,但也有人天生多疑,吹毛求疵,比如我们学校的体育教师,他误解了左林那种故作轻松的微笑,始终怀疑左林是以调皮的站姿逃避着什么,发泄着什么,对抗着什么。他曾经把左林从操场拉到了厕所里,让左林褪下裤子,亲手检查了他的膝盖,在分外安静的环境中,体育教师也惊愕地听见了左林膝盖的声音。你的膝盖在吱吱地响!体育教师蹲在地上用两根手指敲打左林的双腿,他受惊似的瞪着左林,你的膝盖怎么会响的呢?    左林的嘴角上流露出一丝得意之色,一种不恰当的表现欲使他把双腿交叉起来,人像一根麻花一样站在体育教师面前,他没说话,但眼神分明是在向体育教师炫耀着什么,于是体育教师清晰地听见左林膝盖发出了尖叫声,一种浊重的带有金属碎裂的尖叫声。    怎么叫起来了?别这么站!体育教师一定被左林的膝盖吓着了,他开始慌乱地替左林摆弄站姿,他说,快别这样,小心拧断了腿!P1-4

图书封面


 骑兵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是一本苏童的短篇集,或者说,我们可以将这本短篇小说视为苏童对人生苦难描写的意象集。同样,如苏童很多小说一样,其主要的发生地仍然属于“香椿树街”,以及以香椿树街为代表的南方街道。我觉得,苏童最大的特点可能是对人性最偏执和最隐秘部分的把握。这些隐秘,可能是人性中的偏执和偏见、可能是人性中深藏的欲望(性的、食物的、物品的),这些隐秘的欲望和偏见,可能因为一些渗透着必然的经历,主宰着他笔下的每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对于这些东西的描述,构建了苏童对于他小说“小格局”和“小结构”的把握。这些小格局和小结构,主要是通过一些最为常见的意象串联起来,从而构成了很多相对精致的短篇小说。此时,时代背景更多是虚置性的背景。这与很多小说作者存在差异,例如,余华。但是,这些时代背景总会与这些意象联系在一起,将整个环境的扭曲感和宿命感表现出来。最终,这些要素纠缠在特定的意象之中,来建构一系列的小故事。例如,《骑兵》中,“骑兵”这个意象因为小拐之腿瘸,以及由腿瘸而生的偏见,构成了整个故事的基础;在《古巴刀》中,借由切·格瓦拉揶揄“宏大话语”;《回力牌球鞋》中,借由“回力球鞋”这一意象,将时代的匮乏,以及由此引发的精神性偏执描述得淋漓尽致;《沿铁路行走一公里》,将火车和火车票,以及“扳道工”的命运联系起来……所以,苏童的这一系列的短篇小说,透露着非常强的对于命运的无力感,也透露着对于人性和时代的批判性色彩。在苏童的笔下,激昂的时代背景似乎被消解在了南方城市的日常之中。那些似乎应该有的脉脉温情,也被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欲望、隔膜以及卑劣所充斥。看到的,尽是人们对于自己、对于人生、对于未来以及对于时代的手足无措。于是,基于人性的扭曲以及时代背景的无奈,命运的无常,以及生命本质上的苦难,几乎成为了苏童短篇小说的标志。《骑兵》中,小拐最终成为“被骑”的对象;《西窗》中,红朵就这样消失了;《回力牌球鞋》中,球鞋是当垃圾一样被收走了,而陶的视线再也离不开别人脚上的球鞋;《沿铁路行走一公里》 “扳道工”似乎注定了会扳错道次;《伞》中,对于锦红的人生之悲剧性的描绘……或者说,对于苏童眼中的真实,就是那些人性和命运中最为苦难的部分。从这点上看,也许,苏童一样充满着悲悯。
  •     随意性很大,明显顺着感觉写的。我想有的地方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样写,比如《水鬼》,看的有点昏。明显苏童描绘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明显他自己发觉了自己的这个优点。于是他用那种明亮的技法不停刻画,倪香红、萧珠珠~但是看多了就腻歪了,摸清了刻画的方式,没有惊喜和期待。但是平静也是好事。叙述性不行啊。很多故事有点莽撞,觉得苏童特享受利用写作技法弄实验性创作,比如<犯罪现场>,启东和莫医生之间多次角度转换,起初让读者有一种快感。可是后来就明白过来了。也就没什么了。这好歹是我慕名而阅读的第一本苏童。弄得我有点失望了。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你们就像天使一样美丽.
  •     每处地方都有一条香椿树街,我就住在里面。那儿有闭塞的小巷,巷间流传着的彼此之间的坏话,坏话中不可告人的秘密。这里没有一个好人,可你逆终究也说不出他们坏在哪里。或许我该热爱的就是这里所拥有的一切。
  •     除了《人民的鱼》,其他都很荒凉
  •     都是一个调调。
  •     一如既往地阴暗。
  •     阴冷,潮湿,真是讨人喜欢。
  •     我最喜欢的就是白雪猪头那一篇了。。。
  •     普通人的普通事,有心酸也有喜悦。
  •     基本上用地铁时间读完了这20个短篇小说,并一度看得入神忘了事儿。说不出为什么就是特别迷恋苏童的文笔,就像吸毒一样,虽然腐烂但却让人雀跃。那一个个跃然纸上近乎病态却极为可悲的人物刻画看似不切实际但都是一个个中国社会里现实原型的极端体现。每读完一个短篇都觉得背脊发凉。
  •     苏童的书都很不错的书,很喜欢
  •     骑兵 沿铁路行走一公里 一个礼拜天的早晨
  •     我读了,我给它四星,但我不推荐每个人读这本书。所以我给它三星。
  •     古巴刀
  •     看得断断续续,现在才看完,感觉苏童还是写中短篇写得很好,尤其是这本,精炼之处道尽了人情世故。还有就是,挥之不去的童年回忆,真是一个作家创作的宝藏啊
  •     表述多于传达
  •     中国当代还是有几个人写的字是值得看的。于是放下手头的小波,翻开了这本骑兵。发生在南方的香椿树街上的生活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关于儿时的那些回忆与树上的场景交相叠合,无比鲜活。
  •     我没文化,读不进去
  •     香椿树的人和事,各种荒诞与实际
  •     憋屈。。。
  •     始终不是很喜欢 怎么回事
  •     最喜欢第一篇,骑兵,字字入骨
  •     苏童的小说在刻画力度上比起余华来,个人感觉要弱一些。但依旧有其先锋的一面。
  •     我仿佛可以嗅到从前一些什么,可是那些又是说不清楚的什么......
  •     苏童短篇读太多的后果就是读一本看上去是未曾读过的短篇集时也有读过好几遍的熟悉感。香樟树街,好久不见。
  •     就是看过这些故事欢喜上苏童的。
  •     有种停不下来的感觉
  •     阴暗的故事读完让人些许沉重,不得不说编故事的能力很强。具体内涵还不大懂。
  •       中国的莫泊桑。
  •     翻开发现是全都读过的
  •     喜欢香椿树街。
  •     苏童的短篇小说有一种看不见的张力,不经意的某一点才最容易戳中我的神经
  •     在等待网速的时间里我看完了它。 以及,八岁那年第一次从老爸书橱里偷《少年血》的时候,我觉得它是黄书……
  •     细细读着,其实很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事,却是那么地吸引人。
  •     香椿树街的故事。
  •     那条街的人们哦
  •     通过一段段的故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香椿树街
  •     高中时候偏爱童先森的短篇。
  •     最喜欢 没有之一
  •     苏先生讲故事我真喜欢
  •     非常一般。
  •     短篇小说才是苏童长处所在吧。
  •     一条香椿树街 总有那么几个故事打动你 总有几个人让你叹息、发笑、害怕、喜欢
  •     童年可以是残酷的
  •     那些街道,那些人。
  •     1果然那么多骑兵题材的小说都是前苏联的2我还真是读了不少苏童3太特么cult!
  •     我喜欢他对于“香椿街”的设定~以一条街里不同人家发生的不同的事映射一个年代。 然他那些小说的背景,不知是否是年代差异的问题,终是……缺少认同感吧。
  •     最近能看得下去的一本书之一。很有画面感。特别是铁路那一篇,几乎能闻到铁轨的味道。感觉有股妖气。
  •     太喜欢苏童的文风了 太喜欢了 兼职的时候一篇没落下全读了 我已经不能详细说出每个故事和每个细腻的描写 但就是那么爱不释手 一点儿都不想错过
  •     苏童门下走狗
  •     蘇先生早期短篇,感謝學校圖書館。
  •     骑过小木马的人多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