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哀时刻》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默哀时刻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5
ISBN:9787544257886
作者:(德)西格弗里德·伦茨
页数:212页

这位大师,好读!

伦茨的《德语课》拿在手里沉沉的,与它相比,《默哀时刻》就和书里发生在海边的爱情故事一样轻盈。你也许没有太多的时间,纯属无奈,但也可以在这本小书包含的两个故事里找到滋养心灵的阅读体验。《默哀时刻》和刚才说的一样,是清新的、轻盈的,虽然其中包含着沉重的生离死别和人生拷问,但是却在最后给人一种超脱,可以说是辩证统一。高中生与女老师的恋情最后因为一场船难戛然而止,但是人性深处的美好情感却凝结成了琥珀,包裹着不再会受岁月摧残的快乐和悲伤。另一篇《州立剧团》让我想到了一部德国公路片《Bandits》,豆瓣上翻作《碧波女贼》。越狱这个意象在我看来等于逃离,逃离宿命,逃离过去,逃离现在,,他们会很荒诞,他们不一定(或者说肯定不)会导向完满的结局,但似乎片时片刻的惬意就是你唯一能把握的东西。

伦茨的小说 欧洲的人文情怀

伦茨的两个中篇。《默哀时刻》中的一切都是一点点,都是淡淡的,都是云里雾里的!爱恋是点到为止的,离别是默读伤悲的,只有那片海永远停在了那个夏天。《州立剧团》算是一部喜剧吧,有几分荒诞,却与结尾处道出了几分生活的道理。

平淡之后的忧伤与荒诞

生活之于作家,正如食材之于厨师。材料虽大抵相似,却因为创作者历练与体悟的不同,下笔之间也便呈现出迥异的风情。青春年少者往往放任漫溢的激情,信马由缰、恣意纵横;年老睿智者则因为看尽世间炎凉,处事淡然、情绪内敛,笔下作品常有小桥流水般的恬静,读来自然也就有了一种别样的况味。写作《默哀时刻》时,德国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已年过八旬,垂垂老矣。然而,高龄并未使他陷入情志的昏聩,反而越加清透、明澈。在历经岁月的磨砺与淘洗之后,年少的轻狂与浮躁,恍如过眼云烟不复存在。站在生命的末端回望过往,他大约也没有什么勘不破的了。此时,生活如静水深流无波无澜,始于平淡,复归于平淡。一切外在的羁绊,情感也好,恩怨也罢,俱已在时间之中渐渐消弭不见,只留下内心的豁达与平静。小说集《默哀时刻》是其晚年的作品,收录《默哀时刻》、《州立剧团》两个中篇。前者抒写少年心事,青涩忧郁不乏淡淡的哀伤;后者记录成年人生,荒诞滑稽暗藏辛辣的讽喻。看似南辕北辙,并无共同关联,却因为建立在作家对这平淡人生的透彻观察之上,也便有了某种现实的人伦关照。《默哀时刻》讲述18岁少年克里斯蒂安与中学女教师施特拉之间一段欲说还休的朦胧恋情,故事虽关乎少年人的激情,却并无丝毫情绪的悸动。伦茨延续前作惯有的文风,叙述波澜不惊,节奏舒缓散漫,一如回忆的支离破碎。他以默哀堂前的黑色带子串连起暧昧的往事片段与感伤的现实场景,带我们走入少年回忆里的世界:双人枕头上残留的凹痕、合影里两人亲密的身姿、海滩上共处的浪漫假期、课堂上四目相对的缄默无语……“我曾经抚摸过你的黑色短发,在沙滩上亲吻过你明亮的眼睛”。这初恋如此美好、纯粹,既无世俗的芜杂,也未受制于伦常的拘囿,如置于真空之中,读之总不免令人心生艳羡。但世事终归残酷,不能尽如人意。绚烂的花期过后未必有一树丰硕的果实,刻骨铭心的初恋最终也会如泡影般消散,无法尽数修成正果。少年人总是为情所困,在爱里蒙蔽了双眼,沉迷于甜蜜的幻梦,对未来常抱有不切实际的期许。出于过来人的透彻,伦茨并未耽溺于虚幻的空想。他自始至终并未给这段不伦之恋任何转圜的余地(自然,他无意做卫道士,来一番义正辞严的道德批判),也无意给故事凭空添加上大团圆的尾巴。《默哀时刻》始于施特拉的意外之死,也终结于此。从死亡到死亡,叙事在封闭的圆环之中继续,也完成了事实上的循环。乍看上去,这似乎是最为残忍的安排,却在在流露出作家的仁善之心。只因这有悖于世俗规条的浪漫恋情,终究于常理所不容——他们要么在世人的白眼与谴责之中不尴不尬地继续,要么在平庸的生活里渐渐走向沉寂。此时,似乎只有死亡才能中止时间的进程,使记忆暂停,如澄澈的“琥珀”封存起两人曾经有过的甜蜜瞬间,沉淀、提纯。于是,美好的越加美好,纯粹的更为纯粹。然而,爱情终究不过是世间生活的一小部分,绝非全部。除却初恋的青涩、回忆的伤怀与柔肠百结的少年心绪,生活仍有其荒诞的一面。较之弥漫于《默哀时刻》里的忧伤,《州立剧团》更接近于一出吵吵闹闹的滑稽剧。《州立剧团》书写越狱与反越狱,叙述却绝无通常牢狱题材的阴暗、压抑、紧张,抑或不安,反而呈现出一派晚间综艺节目“欢乐一家亲”式的和谐与喜乐氛围。原本沉重的逃逸行为,在伦茨笔下,却一如儿戏般轻盈。一群逃出生天的囚犯,既没有四散奔逃作鸟兽散,也没有躲藏于荒野惶惶不可终日,反倒成群结队、大摇大摆,仿佛“郊游”一般出没于熙熙攘攘的街市,更受到小城格绿瑙上至市长、下至平民的一致追捧——充满悔罪之意的《铁窗之歌》既然可以是美妙悦耳的仙乐,肮脏下作的囚服自然也就成了最为精致的演出道具。这群恣意妄为的囚犯俨然成了救世的英雄,他们狂欢、纵饮、泡妞、跳舞,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于参与筹建乡土博物馆、举办文化周,誓将闹剧进行到底……这无疑是一种吊诡,却并非漫无边际的想象。不要忘了,伦茨曾被誉为德意志民族的“心灵守护者”。从《德语课》到《激流中的人》,或者《失物招领处》,对现实的无情鞭挞、对人性的细腻描摹,始终是其书写一以贯之的主旨。虽然在《州立剧团》里,这种嘲讽多少显得有些含蓄、隐晦,却无损其力道。伦茨以丰富的想象力挑逗社会敏感的神经末梢,他以戏谑的姿态捕捉到潜藏于平淡生活之后的荒诞,并将之无限放大、变形。叙事越是轻描淡写,语调越是漫不经心,由此生发出的对社会、对体制的嘲讽,也就越加辛辣老道、入木三分。伦茨曾说,“这场面倒不那么富有戏剧性,而是很平静、很安详。”诚然,平静、安详,原为世间一切存在的根本。想来,这恐怕也应是老年伦茨对人生、对写作所抱持的态度。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少年人的伤感情事也好,成年人的荒诞嬉闹也罢,毕竟都只是漫长人生大戏中的短暂一幕,虽有过无限风光,也只是瞬间华彩。待到曲终人散,一俟大幕拉下、华服褪尽,生活仍是生活,并未有丝毫改变。不过,若是想要看清这平静之下暗藏着的种种玄机,仍要取决于你我是否拥有如伦茨一般敏锐、清透的双眼了。

你用文字画下了一幅复古老海报,诠释着纯洁的爱

他们总说德国古板,冰冷,一丝不苟,不近人情,也总是说德国人给你讲笑话跟英国人教你做饭是全世界最薄的书本,没有之一,他们都是并列的最。但是这本书是怎么回事?一字一言都在悠悠时光中洗涤而过,洗去了油墨,一词一句都在棽棽繁木中纷扬而过,磨去了色彩,只留下一幅划满了岁月痕迹的老照片。海风扬起恋人的衣角,相拥的手停在腰间,凝固在琥珀中,更是刻在了少年的脑海里。说起师生恋,总是能想起朗读者。只是后者太过情色,在浴室大大方方的赤裸相拥,似乎总比不上这书在棚屋里意外的触电来得让人怦然心动。其实看过的师生恋题材的还有部教室别恋,但是是电影,所以就另作别论了。当施特拉离去,她父亲将她海葬,christian曾经这样想过:“我相信,施特拉,从盒中落下的只是一缕细细的灰烬,除了少数飞扬而起的烟尘,大多随即落入水中。海水迅速吞没了灰烬,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只有无声的消失才是人觉察——这就是离别。”读到这里的时候,心真的难受到极点了。后来看到《州立剧团》里面教授说的一句话“写他人他事不可能不暴露自己”才明白,让眼泪在眼睛打转的原因,不单单是书本中那份沉重而剔透的感情,更是因为亲历过的一切生离死别。不是专业的人员,我不能详细地说作者怎么怎么地构造了那样子的氛围,让淡淡地哀愁缠绕四周最后排山倒海地袭来压垮地积聚已久的痛苦。毕竟,最好的作品不是运用文学技巧堆砌出来的,而是用心用情感写出来的。但无可否认地是,这故事是如此的诗意,因为这感情是如此的美丽。除此之外,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倒是在看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博尔豪斯的《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诗篇如下: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我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我给你我已死去的祖辈,后人们用大理石祭奠的先魂:我父亲的父亲,阵亡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边境,两颗子弹射穿了他的胸膛,死的时候蓄着胡子,尸体被士兵们用牛皮裹起;我母亲的祖父——那年才二十四岁——在秘鲁率领三百人冲锋,如今都成了消失的马背上的亡魂。我给你我的书中所能蕴含的一切悟力,以及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气概和幽默。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我给你我设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不营字造句,不和梦交易,不被时间、欢乐和逆境触动的核心。我给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个傍晚看到的一朵黄玫瑰的记忆。我给你关于你生命的诠释,关于你自己的理论,你的真实而惊人的存在。我给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饥渴;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 ============================================州立剧团看了封腰,以为州立剧团是荒诞喜剧。后来发现我多想了,这还是一部荒诞悲剧。看得心里好不舒服。最后汉纳斯对等待戈多的评价是:“你也许不信, 教授,刚才我觉得我也在一起演戏, 我自己就是戏中人。写剧本的那人了解我的一切,他直到什么叫做等待,无望的等待。”高中的课本上有选读了《等待戈多》,我就从来没看明白过,这无异于当年我一点都看不懂卡夫卡的《变形记》。当时的唯一感觉就是:真是无聊,等不到就走呗。关于等待戈多所有的评析我都是直接在参考书上背下来,因为我的经历我的精力不允许我多作停留多加思考。看到这本书,我才蓦地明白了。等待戈多,未必就是等待一个有意义的东西,又或者说,这个等待本来就是没意义的,但是因为你等待了,所有才有了等待的接下来的意义。如果你是我所等待的,那我的等待则了无意义了。

琥珀里的爱情

在《默哀时刻》里有这么一个情节,暗恋少年的少女索菲亚送给了少年一枚琥珀,在琥珀里,他们发现了甲虫企图啄食一只蚊子的瞬间,少年告诉索菲亚:“当树脂滴下时,它们都没有察觉,现在他们要永远呆在琥珀里了。”这多像是在描绘爱情和死亡,死亡便是爱情的琥珀,便是作者西格弗里德伦茨一双因年迈而混浊又因清醒而发亮的眼睛。西格弗里德伦茨,德国当代三大文学家之一。对这个名字,中国的读者或许感到陌生,但说起风靡全球的《德语课》,每个人的脑子里都会出现那个盲目顺从到令人悲哀的小小乡村警察。伦茨的童年在法西斯的统治下度过,青年参军的经历又让他见识了纳粹主义的盛极和衰败,所以深知战争残酷的伦茨,从25岁踏入文坛开始,就从未放弃过对于战争的谴责与反思,无论是处女作《空中之鹰》,还是之后诸多的短篇小说,甚至是在他写给妻子的情书《我的小村如此多情》中,战争和纳粹带来的阴霾都像是薄雾笼罩挥之不去。《默哀时刻》作为82岁高龄的伦茨创作的第一部爱情小说无疑是引人注目的,我一直觉得,爱一个人或不爱一个人就像是在走一条长路,只有走到最后,答案才会揭晓。那么在此,我们能否这样认为,只有当一个老人开始谈论爱情时,他所谈论的才是真正的爱情呢?18岁的少年爱上了30岁的英语教师施特拉,在德国的最北边,在漂浮着咸腥气味的沙滩上,在幽暗神秘的水底,少年的目光始终追随着这位年长女教师的身影。她领他到她的房间,分给他一半的床位,两人因为靠得太紧,只在枕头上留下了一个大的压痕;他给她写信,惨白的纸面上构筑的是永远实现的不了的勇气和未来;她在远方的烈日下告诉他“love is a warm bearing wave”;他在海底拉住她的手,却也阻止不了她奔赴彼岸的匆匆脚步。真正的爱情只有一瞬,之后剩下两个选择,腐朽和死亡,死亡选择了施特拉,死亡是爱情的琥珀。一个女人死去,一个男孩追忆,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伦茨能用严肃谨慎的文笔拷问复杂的人性和良知,却也能用如此轻盈和婉转的词句构造最最单纯的爱情。施特拉在故事开始时就已死去,但她的身影却贯穿了整个小说,这也是为什么整个小说带给我一种不真实的,非常虚无缥缈的感觉,因为所有的一切都住在时间里,而对于一个82岁的老人来说,回忆就是爱情,回忆是唯一可以凌驾于时间之上的东西。这一次,伦茨放弃线性叙事,放弃嵌套结构句,甚至放弃了他一向非常重视的人物对话和多重视角,所有的一切,只是关于“我”爱“你”的故事,不问各自过去也不问相爱的原因,甚至淡化了世俗目光对于这段不伦之恋的看法,这种刻意的提纯使得小说避免了成为窥探角色隐私的窗口,也脱离了伦理题材特别容易落入的低俗和猎奇的窠臼。《默哀时刻》里同时还收录了伦茨的另一篇小说《州立剧团》,这是一篇典型的“伦茨式”的小说。故事发生在一所监狱,一群逃犯来到绿格瑙镇。在镇上,他们唱歌跳舞,表演作乐,建立博物馆组织足球队,和的居民打成一片其乐融融,充分带动了绿格瑙镇的经济和旅游发展,也为镇长带来了荣誉,然而此时,囚犯们才发现,此刻的美梦并非真实,而是一场监狱长和镇长联手制造的陷阱。值得一提的是,在小说中,为了安抚受骗又重新失去自由的囚犯,监狱长为他们安排了一场话剧表演《等待戈多》,监狱长说这是一出“关于人类之爱的话剧”。但事实是,《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两个流浪汉在一棵树下等待着永远都不会出现的戈多,作者贝克特颠覆了戏剧的传统,将情节与动作减少到极限,没有高潮没有冲突,只有两个失败者在喋喋不休的抱怨生活和世界,做着一场又一场恶梦,监狱长正是借此来讽刺囚犯们对于自由的向往,对于他们来说自由就是戈多,他们在等,但它永远不会到来。小说的结尾处,主人公汉纳斯放弃了一次逃跑的机会,选择回到囚室,和室友在道具树下眺望窗外。他们喝着酒,微风从窗口吹进来轻轻拂动道具树的树叶,他们真的成为了树下的流浪汉,但是这种选择是主动而积极的,他们等的不是戈多,是即将要服满的刑期,以及绿格瑙镇上那个胖胖的烤着面包的姑娘。这就是西格弗里德伦茨,他的绝望中有希望,他的坚硬下是柔软,他阅尽人情冷暖却依然相信真爱,他愤怒诘问人性的同时又带着对人性的深情款款。最后套用书里的一句话——“显然,生活属于这里”,属于伦茨的琥珀之中,亦属于人世的痛与快乐之间。

超越的爱恋

我曾经抚摸过你的黑色短发,在沙滩上亲吻过你明亮的眼睛……海边小镇的夏日,十八岁的高中男生爱上了自己的英语老师。懵懂澄澈的心刚刚开始描摹未来的图景,却因一场船难,消散在咸涩的海风中。在痛苦和随之而来的恐惧伴随下,少年试着寻回永远逝去的爱情。

琥珀里的爱与死亡

骆仪(广州,自由撰稿人)在波罗的海边上的德国小镇,一个18岁的男孩和他的英语老师之间的情事——当我读到《默哀时刻》的故事简介,眼前立刻浮现出《毕业生》和《朗读课》的电影或小说画面。然而这个以男孩视角叙述的爱情故事如此单纯,让我很快把对于不伦之恋的种种想像抛之脑后。“情色,如此纯洁”,这一次,书的腰封没有骗你。但失去和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犹如海浪持续冲刷着堤岸。从男孩的叙述中抽离出来,你会发现这部“纯爱”中篇小说并不如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在2008年出版《默哀时刻》时,西格弗里德•伦茨已经82岁高龄,这也是他第一次创作爱情题材小说。作为与君特•格拉斯、海因里希•伯尔齐名的德国当代文学巨匠,伦茨一直以重要历史与社会问题为创作重心。“德国之声”网站曾说:“谁如果试图在伦茨已出版的合计20卷的作品全集中寻找有关性的描述,谁将会空手而归。”作家晚年的突破自我之作,一出版便引人关注。小说一开篇,女主角施特拉就已去世。在追思会上,男孩克里斯蒂安的思绪飘回过去,他们之间的故事在记忆的碎片中一点点呈现。因为年龄的差距,也因为师生关系,克里斯蒂安对施特拉是充满迷恋和崇拜的,又试图承担起男人的责任,构筑他们共同生活的小窝。小说从未交代他们何以爱上彼此,而他们周边的人们、包括克里斯蒂安的父母也对这桩秘密恋情异乎常理地宽容。克里斯蒂安眼里的世界和爱,仿佛被过滤过般地纯净,世俗眼光没有给他带来太大痛苦和困扰。爱就是他的所有,他也以为会理所当然地得到同样的回报。而施特拉却若即若离,像谜一样让人猜不透。这段感情也许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与其说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不如说是一个关于失去和如何面对的故事。所以它才会那么干净,很少情色描写,也隔离了世俗纷扰,只剩下温柔的回忆和亲密的倾诉。亲密的倾诉来自第二人称。在追思会上,校长向斯特拉的遗像鞠躬,克里斯蒂安开始在心里跟施特拉说起话来。闪回到过去,他们相识的夏天,他们参加海滩节,他们在无人海滩上并肩躺着,第三人称与第二人称交错,转换无间。克里斯蒂安与施特拉有过书信来往,第二人称讲述,读来仿佛是克里斯蒂安在继续给逝去的施特拉写信,但写着写着,变成了跟他自己回忆他们之间的故事,于是转成第三人称。他试图通过这样的讲述,将他的记忆——他选择记得的快乐片段,他心中完美的施特拉——封存在琥珀里。这部中篇小说,你既可以把它当成简单的爱情故事,欣赏初恋的纯情,也可以从中自由联想到更多。在简单背后的隐喻是模糊而多向的。其中两个最鲜明的意象是琥珀和防波堤。小玩伴索菲亚送给克里斯蒂安一只琥珀,里面有一只甲壳虫和一只蚊子,“当树脂滴下时,它们都没有察觉。现在它们要永远呆在琥珀里了。”克里斯蒂安的这番话,正是他对待爱情和记忆的方式。琥珀把死亡转换成美丽的艺术品,男孩的回忆也如此美好轻盈,隔绝了苦难。在克里斯蒂安和施特拉的故事之间穿插讲述着他帮父亲造防波堤的经过。一块一块大石头落到海里,连成一片,抵挡住海浪的冲击,克里斯蒂安也这般给自己的痛苦和困扰筑起防波堤。潜下氺观察防波堤的他曾险些被大石头砸死,他并没有告诉施特拉那次险情。而最终,施特拉死于海难,证明防波堤并不能真正保护入港的船只和船上他的爱人。如果说,海才是小说真正的主角,也未尝不可。作家的笔触简洁有力,如刻刀版勾勒出一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海边风貌。描写大海的笔触甚至比描写爱情还要真实,海风的咸味扑面而来。在这个海边小镇上,人们生活简单、努力工作,谋生和玩乐的源泉都是大海。施特拉仿佛是海里来的生物——迷恋她的男人把她画成一条美人鱼;她能游得比所有男孩都快; 她写给克里斯蒂安的明信片,把爱比喻成“一股充满暖意的海浪”;在克里斯蒂安的回忆初登场,她在海滩上,穿着泳衣;她死于海洋风暴,骨灰撒入大海。她像海一样难以捉摸,不受控制。作家赋予她的象征寓意如此之丰富,丰富到年轻的克里斯蒂安只能迷恋,却无法真正拥有。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从几乎每一段文字中发现一些可丰富解读的意象。单单是小说里多次出现的奥威尔和福克纳,就足以讨论半天。然而,或许没有必要这样做。小说只讲述了短暂的一天,在这一天里,我们面对死亡、失去、回忆和爱情。(《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2012年7月8日)

伦茨文学创作的嬗变与矜持

德语文学一向以晦涩艰深著称,秉承此传统的西格弗里德•伦茨自是不会例外,他的代表作《德语课》将经历了二战的一代德国人的过失与责任、知性与良心拷问得鞭辟入里而又深沉悲凉。作者所调动的叙事线索庞杂繁复,结构奇谲瑰丽,在成功衬托小说主旨的前提下也为阅读设置了不少的障碍。不过手头两本《激流中的人》(1957)与《默哀时刻》(2008)收录的三个中篇小说令人意外,原来凝重之余,伦茨也可以写得俏皮、荒唐,或是如怀春少年般柔情似水。也许这寥寥三篇难称伦茨文学之森中的参天巨木,但作者写来不无工巧缜密,堪可见出其创作的嬗变与矜持。作为伦茨早年创作,《激流中的人》不乏上世纪五十年代红极一时的“新小说”印记。该书满纸如电影长镜头般的文字洪流,密集地勾勒万帆竞渡的新兴港口、废弃的钢铁丛林和沉船埋尸的水下世界,巨细靡遗的呈现反衬出一种光怪陆离的超现实影像,而这种对“物”的执拗偏嗜同时伴以对人物情感最大幅度的抽离。在此,我们不妨玩一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细观小说的这一情节:那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邂逅女主人公后便一路尾随。我们紧跟两人的足迹,走遍城市的旮旯、橱窗、拱廊、运河,途经船闸桥、纪念碑、广场、别墅区、赌场、市政府、菜市场……各种地标逐层排开,整座城市渐次升高,浮世众生历历在目。作者如此铺张笔墨只为写女主人公跳河,不过大段伏笔后这自戕的一节写得分外的吝啬:“她突然往前倾斜,慢慢地,持续不断地、直挺挺地倒下去,就像一课树倒下一样,速度很慢”。“像一棵树”那样倒下去,还是“直挺挺地”,不动声色不说,更谈不上美感,真是客观无情到令人发指。不过经此写法,我们才能一窥女主人公无从言说的心事,作者的“冷酷”留下了值得我们咀嚼回味的宝藏。再观《默哀时刻》,文笔就温柔多了。这是伦茨唯一的爱情小说,82岁的伦茨就如书中爱上了30岁老师的18岁少年,始终小心翼翼地把控叙事笔调,既不似《激流中的人》那般散漫恣肆,也不像其他爱情小说那样悱恻缠绵,而是如北野武的电影《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安静,甜美,忧伤。较之《激流中的人》多用电影长镜头,《默哀时刻》的叙事手法颇似配以各种远景和近景的短镜头。小说开场,学生克里斯蒂安的恋人暨英语女教师施特拉在海难中身亡,追思会上公共仪式与私密回忆彼此交织,克里斯蒂安五内俱焚却无从声张,叙事便于此等微妙的纠结中瑟瑟展开。记忆中的影像琐碎细腻,又恍若笼上一层淡淡的怀旧之光而氤氲朦胧,人物的情感也跌宕如水下的波纹,不见惊澜却胜似惊澜。施特拉在“老师”和“女人”间徘徊不定,少年的心也随之潮涨潮落。小说结尾的海葬堪称点睛,“从盒中落下的只是一缕细细的灰烬,除了少数飞扬起来的烟尘,大多随即落入水里。海水迅速吞没了灰烬,没有留下一丝痕迹。”这便是永诀,写得干净利落。伦茨走笔含蓄,不说伦理道德和社会舆论,而以老师点评学生关于奥威尔《动物庄园》的作文迂回道出这老少恋的本质:“你谈到了这场革命的缘由,却没有说明失败的原因”。爱情的缘由自不必多说,“失败的原因”则不是尚未踏足人生的十八岁少年能够体悟的。伦茨屏蔽掉成人世界的复杂诡异,正是赋予这段恋情唯美纯真的气质,而以死亡划上句号,又显见作者不忍将之推向俗得掉渣的现实。两个中篇,两种风格,伦茨信手拈来,直把新小说和电影手法玩得滴溜儿转,教人拍案称奇。这使我不免揣想,伦茨若是活在别的国度、别的时代,世界文学版图上又当增添一位现代或后现代小说家。只是造化弄人,与海因里希•伯尔、君特•格拉斯、马丁•瓦尔泽这批经历二战和战后岁月的“四七社”作家一样,伦茨所背负的历史包袱和对生活的敏锐洞察使他无法忽视对现实问题的追索。即以“如此诗意和美丽”(大批评家赖希-拉尼茨基语)的《默哀时刻》为例,施特拉老父的战争创伤与女儿亡故后孤苦无依的情状便如诗意中的阴霾,时时令人动容;《激流中的人》描写战后德国的重建过程,拉高的摄影机记录城市的复活同样也刻下辛酸血泪,百废待兴之外更是一众无法收掇拼合的破碎人生。而《默哀时刻》收录的《州立剧团》(2009)更像是一个寓言。小说讲的是监狱为丰富犯人的精神生活请来州立剧团表演戏剧,其中的《迷宫》一剧为某诗人所作,诗人“第六次去东方旅行时失踪了”,该剧讲述的亦是关于“失踪”的主题。有趣的是,《迷宫》演出中场休息时众犯藉剧团的道具车来了个集体大失踪,并在一个名唤“康乃馨节”的虚拟庆典中粉墨登场,又于此中被一网打尽。伦茨手段高明,人物几番入戏与出戏承接自然,竟无一丝刻意凿斧的痕迹。通过如此巧妙的互文,伦茨打通了戏剧(虚构)与生活(现实)的界限,使得整个作品游走在狂欢的童话式想象与冷静的客观叙事之间,在看似荒诞、喧嚷的闹剧中抒发对生活的哲思与批判。那些囚犯——和女生上床的腐败教员,冒充交警开罚单的小混混,招蜂引蝶的色狼,吹黑哨的足球裁判,等等——在逃脱之后是多么有声有色地经营起一座城市的文化生活啊:夜校、讲座、博物馆、运动会、歌唱团……原来换种范畴,他们便是文学教授、博物学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更耐人寻味的是,背景中警察的盯梢、监视、盘问无处不在,知根知底却一律待他们如座上宾。这猫捉老鼠般欲擒故纵、捉弄玩味的伎俩显见出“迷宫”的用意,原来这看似容人隐遁的桃花源,实是监狱之外更大的监狱——“让那些令人头疼的人消失”,以便“在人世间建立井然的秩序。”走过八十年人生历程的伦茨已经不需要交代小说的时空背景了,那些禁锢人的制度荒诞是荒诞矣,可它们不正是人类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的生活的写照吗?总体而言,伦茨工于语言与结构而不专注对新奇文体和手法的实验,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也不赞成“四七社”某些作家(如格拉斯)艺术干预政治的主张。某种程度上,伦茨介于两者之间,汲汲于通过对素材的艺术化再造表达他对现实生活和历史教训的深刻关怀。这三个中篇前后间距长达半个世纪,笔调或激荡,或缱绻,或聒噪,却总有静默的一刻,令我们听出伦茨文学变奏中不变的主旋律。《激流中的人》《默哀时刻》[德] 西格弗里德•伦茨著 南海出版公司2012年5月


 默哀时刻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