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主义的花朵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家庭/婚姻 > 悲观主义的花朵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3
ISBN:9787802253896
作者:廖一梅
页数:235页

作者简介

《悲观主义的花朵》是编剧廖一梅的长篇小说,再版恢复了早年被删节的部分。
陶然爱上一个比她大20岁的男人陈天,她以为这个男人可以成为容纳她悲观然而疯狂的爱情的容器。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现实的存在可以承接得住。一开始这个陈天似乎是最佳人选,但后来逃开了。

编辑推荐

  爱到深处,你无法不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廖一梅的剧作《琥珀》、《恋爱的犀牛》被誉为“年轻一代的爱情圣经。”在《悲观主义的花朵》的每一页,你都可以感到爱情像玻璃一样刺穿自己。

内容概要

廖一梅,著名编剧、作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编剧。
主要戏剧作品:《艳遇》(2007年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琥珀》(2005年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魔山》(2005年北京儿艺股份有限公司首演),《恋爱的犀牛》(1999年中央实验话剧院首演)。主要电影作品:《像鸡毛一样飞》《生死劫》;《一曲柔情》等,另有多部电视剧集。著有小说《悲观主义的花朵》、《魔山》。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从它感人的程度而言……几可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相比,只是茨威梏的小说带有更多男性立场的美妙幻想,而这部新作则有着更多现代女性的悲切思考。它通过作者凝重的笔墨和充满哲理的叙说呼唤着一种在现代社会已属罕见的爱情——书中称此为“吸血克的爱情”。    ——《文汇报》读书版  在廖一梅的笔下,总有一些痴心不改的人们,非要到寸草不生的沙漠里去寻找绿洲,更为可悲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其实他们自己就是沙漠的一部分正是他们自己一寸一分地淹没了生命的绿叶。    ——李锐《读书》  陶然的痛苦……是隐隐的,内在的仿佛说出痛苦是一件丢脸的事,仿佛痛苦与快乐的最大不同在于快乐可以与别人分享,而痛苦必须独自承担。    ——西川《作家》  她们在该浪的时候浪一浪,该收的时候也就收手了她们待人友善办事利索,能吃苦也能享受……表面上,她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暗地里却保持了一种属于自己的个性,这是一种值得敬佩的自由精神,并且,这种精神在道德上也并无什么可指责之处。  ——石康《北京青年报》

章节摘录

  两人初次幽会的时候,卡莉娜从手指上取下戒指扔进河里。“幸福到来的时刻,”她对佩特库坦说,“得给它加上一丁点儿轻微的苦涩,这样就能记得更牢。因为人对不愉快的时刻比对愉快的时刻记得更长久……”  塞尔维亚人帕维奇在他那本关于神秘部族哈扎尔的书里讲到这个故事。  跟卡莉娜的观点一样,我倾向认为我们最爱的人是给我们痛苦最多的人。这是一种难得的天生禀赋,一种张弛有度的高技巧能力,因为太多的甜蜜让人厌倦,太多的痛苦又引不起兴趣,能使我们保持在这个欲罢不能的痛点上的人,我们会爱他最久。  爱眉说这是土星对我的坏影响——认为爱情是件哀伤的事是摩羯座的怪癖。  我生在冬天,太阳落在由土星统治的摩羯座。土星是阴性的,否定的星体,以不可动摇的绝对意志控制着它的王国。“像北方的冬天一样冷酷无情。”我们分手的时候,徐晨这样形容我。  冷酷无情是摩羯座的恶劣名声。  徐晨是我大学时的恋人,我们的故事就情节上来讲没什么好说,它和其他的青春故事同出一辙,当然所有的此种故事都同出一辙——相爱和甜蜜、伤害和痛苦,还有分手。我们有过最纯洁甜蜜的时光,而后的互相伤害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从而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敢说,我们在相互伤害中达到的理解,比我们相亲相爱时要多得多。  后来凭着摩羯座一丝不苟、拒绝托词的态度,我试图回忆起我们之间的本质冲突。我得说,的确是本质的冲突,而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举例子说吧。  在我们相亲相爱的日子里有一个周末,我们约定在天坛门口见面,约会是四天前定的,那时候电话和呼机还不普及。  到了那一天,俗话说的:天有不测风云。外面狂风大作,暴雨突降,我躺在床土发着高烧,于是让同学打电话到他宿舍的门房,留言说约会取消。但是,他还是去了。他在暴雨中等待,希望我如约前往,朦胧的雨雾中,他看见我裹着雨衣坐在大门前的石头台阶上瑟瑟发抖,雨水顺着头发流了满脸,脸色苍白如纸。他跑过来把我抱在怀里,我向他微笑,滚烫的身体在他的手指下颤抖,然后就昏了过去……  ——故事的后半部分没有发生,因为当时我正躺在宿舍的被窝里。这个景象是徐晨在给我的信中描述的,他告诉我这才是他梦想的恋人。我知道如果我能在这个故事里死掉就更完美了,他会爱我一生一世,为我写下无数感人肺腑的诗篇。我居然在能够成就这种美丽的时候躺在被窝里,让他大为失望。  徐晨是个不可救药的梦想家。他决不是分不清臆造的生活和现实之间的分歧,而是毫不犹豫地坚持现实是虚幻的,而且必须向他的头脑中的生活妥协。  你爱一个人或者讨厌一个人,可能是因为同样的事。  就像我。  说起来,年轻真是无助,我和徐晨在完全没有经验,也没有能力的时候接触到了我们所不能掌握、无法理解的东西,唯一能够帮助我们的只有本能。我的本能是离开他。  “我深深爱着的人,你得坚强,你得承受我能想象出的最大的苦难,你将会跟我一同死去。”——十九岁的疯狂的徐晨。  分手是他提出的,让他惊讶的是我同意了。于是他要求和好,我拒绝,再要求,再拒绝。在这一点上,我同意他的看法,我是个冷酷无情的人。他在以后的一年时间里,尝试了各种方法让我回头,他在我面前沉默地坐着,手里点着一支烟。他说:“以前一直不懂人怎么会依赖于一支烟,现在明白了——在一个人感到孤单、痛苦的时候,手指上那一点点火光,很暖。”  他就让那火光一直亮着,一直到现在他依然是个烟鬼。  那时他痛苦伤感的样子完全难以让我动心,我从中嗅出了某种故作姿态、矫揉造作的气息,不快地察觉到他对自己那副痛苦的样子十分着迷。我曾试图使他注意到这个,笨拙地向他说起先天诗意和后天诗意的差别,我说后天诗意就是人类所谓那些“今天的月亮真美”之类世俗准则化的诗意。人人都可以后天学习,努力标榜。我的这种说法使他非常愤怒,结结巴巴地对我说:“诗意,诗意都是人为的!你洗一件衣服的时候,那只是一件衣服,但是你想一想,这是你爱的人穿过的,上面有他的汗,有他的味道,那就完全不同了。这就是诗。”  他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我一生都将厌恶矫揉造作,因为我和它总是来来回回地互相追逐,在错综复杂的人生迷宫里迎面撞个满怀。正如萨冈引用艾吕雅的诗句作为她小说的名字:“你好,忧愁!”我们每次碰面时都是这样问候的。  很多年后,徐晨向我承认,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天性里这些矫揉造作的东西时无地自容。——小菲力普的母亲死了,他在号啕大哭的同时对自己引发起的伤感场面感到非常带劲。  “我脸腾地红了,把手里的书扔出去老远。毛姆这个尖刻的英国佬,活该死的时候身边没一个朋友!不过我一直热爱他,他的书是我最经常从书架上拿下来读的。”  关于徐晨其他令人发指的讨厌个性我还可以说出很多,但这掩盖不了另一个确凿的事实——他是最甜蜜温柔的爱人。他有你想也想不出的温柔,你花再大的力气也模仿不来的温柔,他的温柔足以淹没你的头顶,窒息你对人类的兴趣,截断你和世界的联系,泯灭你的个性,让你愿意做他的气泡、他淘气的小猫、他红翅膀的小鸟,你为自己不能这样做而痛恨自己。  现在想起来,我单独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想闭起眼睛,总是非常地想睡觉,我是说真的睡觉,迷迷糊糊,神志不清,眼皮像根线牵着一样地要合在一起,如同被催眠一般。那真是个奇异的景象,他总是在说,而我总是在睡,太阳总是很快就躲到云彩后面,而时间总是箭一般逝去。  这也很好解释,人只有睡着了,才好做梦。而徐晨,睡着,醒着,都在做梦。  我们最初的青春就在这睡意蒙眬中过去了。

图书封面


 悲观主义的花朵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26条)

  •     一个毫无准备的下午,窝在温暖的被子里。我没有去吃晚饭,而是一口气看完了书。    “我和陈天之间的事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完,这里面可以称为实施的东西极其简单——一次微不足道的恋情,与这世界上每一分钟都在发生的千百万次的恋情并无差别,情节雷同。”    其实真的无法想象,爱情会变出什么另外的花样。先爱上,就输了。爱我的人我不爱,我爱的人不爱我。这些都是不屑启口的桥段,却天天在我们的周围上演。    “人所具有的思考、记忆、预见的能力,是凝聚和贮藏他的欢愉和悲哀的机器。而动物没有这种能力;它无论何时处于痛苦之中,都好像是第一次经验这种痛苦。动物毫无概括此类感情的能力。因为它们漠然无虑、宁静沉着的性情是多么遭人嫉妒啊!”    呵,你嫉妒么,这种随痛随忘的能力。要是每个人都有选择性记忆的功能就好了。回忆并不是为了忘记,回忆只是为了能从自己的角度重新组织事件的发生,让它尽可能看上去不是那么的,或是冲动,或是愚蠢,或是无知。    现在的我无比的饥饿,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把我的身心掏空。其实作家存在最大的意义就是,说出你想说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的东西。所以如果一本书里有一句话能让你产生共鸣,那么这本书就是值得一读的。    最近看了好多情色片,突然发现自己还是喜欢文字下朦胧的感觉。影像的确生动形象,什么都变得真真切切,却失去了某一种期待,一种想往,或是一种意淫。    那天还在热力猫同四月讲,年少时分,谈恋爱多多少少还带着些叛逆的成分。出于对所谓制度的挣扎,“你们不是说早恋祸害无穷么,我偏要证明给你们看”。就是抱着这种心态,一种何其变态的心态。现在的我也说不上来有哪段感情是热烈的。那时的我们,真的还太小。    跌跌撞撞,磕磕碰碰,连我自己都即将跨过二十岁的临界点。却一直还在等待。“等待着置我于死地的爱情。”   
  •     看完这本书,淡淡的心情,应该说,几乎从头至尾都是这样的感觉。不是很喜欢书中过多关于星座的描述,但总的来说是一本读起来舒服的书。有些波澜不惊的情节,算不上多么优美的文字,大多数时候只是作者平静地说着,听着听着忽然觉得自己应该忘记廖一梅,这只是一个叫做陶然的女子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买这本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的名字。悲观主义,一直觉得自己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虽说自己也不太确定这个名词的具体含义;花朵,女人便都是爱花的吧,不知是因为花像女人,还是因为女人像花。从开始看这个故事,甚至是从看到这个名字起,便知道它不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对悲剧式的故事并没有更多的偏爱,但不可否认,这样的结局总是给我更多的感触,而现在的作者们也愈发的爱写这样的故事。一个年轻的文艺女青年,爱上了比她大二十岁的老文艺男青年,注定是不会有结局的,这我知道。到我依旧忍不住在想,为什么不能相信陈天是真的爱陶然的,在他心中她和其他女人都不一样,而不仅仅是一个老情圣最后的迷恋;为什么我不能认为在最后那个冬夜,如果陶然拨通了那个电话,她能够蜷缩在他的怀里,告诉他 — 她爱他,然后他们会不顾一切的在一起;也许他明天就会死掉,但这样是否会少些遗憾? 究竟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横在他们中间?是他的衰老谨慎,是她的自尊克制,还是只是因为爱得不够深?或是他们依旧相信,只有那个给我们痛苦最多的人才能使我们爱得最久、爱得最深?也许是这个17岁没有过性只有爱的我还太稚嫩。没有真正走进社会,没有经历过复杂的爱情,习惯把人们想得美好,却又觉得一切总不会那么完美。当看到陶然伫立在他窗下的那个夜晚,一直平静的我还是流泪了。女人总是这么傻,明明知道他不会出现,但心底总还是盼望着奇迹的发生。陶然算不上我喜欢的女子,正如我并没有多喜欢自己。习惯思念,习惯克制,习惯上胡思乱想,习惯微微的痛苦…只是他和陈天并不一样,他是干净美好的男子,有时候更像个孩子,所以我们的结局不会和他们一样。谁又知道结局会是怎样呢?
  •     《悲观主义的花朵》我看了一遍,第二遍就看不下去了。我没有看过《恋爱的犀牛》,但读过她的剧本,对其中大段大段描述爱情的台词印象深刻,也听到了很多这部话剧的好评,看完《悲观主义的花朵》,最先得到的感受就是,廖一梅也许是个好编剧,但绝不会是一个好作家,至少五年前写这本小说的时候。《悲观主义的花朵》,这不是一部小说,甚至,称不上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就是一部长长的恋爱日记,也可以说,是一篇过期了的情书。陶然给陈天的情书,表达的很好很充沛,只是过了期。事实上,正因为过期了,她才得以表达的这么充沛,情花开的枝繁叶茂。正如所有看过这本小说的人想的一样,大家都觉得这是廖一梅自己的故事,一个作家的第一个小说,十有八九都是讲自己的事,从出卖自己和身边的人开始,慢慢的把整个内心掏出去。这世上有天才,但天才不会虚构这样的恋爱日记。别问我为什么,我很确信,这就是她自己的故事,当然不是全部,但我能大胆的猜测,这小说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对话和心理描写,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她只是把它们从记忆里,从心里,拓下来,排排顺序,然后印在了纸上。看完故事你就能明白,陶然已经不爱陈天了,或者说,陈天对陶然的影响正在一点一点的缩小。他在远离她,她也在远离他,你能懂得远离一个自己曾经爱他爱得不知拿他怎么办才好的人的心情吗。就像陶然在这部小说里的回顾,只是为了释放自己的情绪。如此而已。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这情书过了期的原因。当你爱一个人,很爱很爱,爱的不知拿他怎么办好,不知拿自己怎么办好,你爱他爱成了哑巴,你觉得怎么样都是错,怎么来都不对,靠近他远离他都不会让你感到坦然,你知道什么是煎熬,爱的痛苦,欲罢不能。你告诉自己:最伟大的爱就是最危险的关系。没有用。你可能会用一切办法折磨他,或者折磨你自己,但在那个时候,你永远说不清你和他到底怎么了。只到有一天你开始不爱他,你才能把话说的完整,你曾经隐藏了所有想对他讲的话,你的欲望、埋怨、右思右想,你所有的挣扎、犹豫、对他的猜测,好的也罢坏的也罢,直到你开始远离他,你才能讲出来。一但你讲出来。故事就结束了。看这个小说,不会让人有任何收获,爱又怎么样,一个异常简单的故事,陶然从头到尾只是想倾诉,她讲的很详尽,对他的爱,点滴的细节,她的梦(印象很深那个服装店的梦),倾诉能让她平静,曾经累积了那么多无望的爱和思念,感情的河流太深,淤积成疾,她的倾诉无所谓对象是谁,也没有任何手法,你看的哭了,只是勾起了自己的记忆,你有了共鸣,但共鸣不能算收获。陶然只是在故事的最后,忍不住把一切讲了出来,其实她可以不说的,就像她不让徐晨把他们曾经的故事写进小说一样,有些东西,即便过去了,即使你终于找着自己想说的话了,你仍然可以选择沉默。沉默是一种美德,会让一切显得流远,有回响。时光过去了,即使变的苍白,仍然是美的。可一但说出来,你会发现心里的感情变的不再一样。为什么琥珀那么美。陶然是把小说当成了一个树洞,他说,你可以找一个树洞说。我没吱声,但我心里说不会的,如果我不跟你说,那么我就不会跟任何人说,我不需要树洞,因为我不是寂寞的人。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去写这部小说,不知道是否是最佳,相比较她的剧本,我不喜欢这部小说,因为感受不到人物的立体感。书中许多关于爱情的真知灼见可以参考,但不是一个我喜欢的故事。可能因为我已不是个为爱生生死死的少女,我不想任何人,只想发财……
  •     “爱到深处,你无法不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
  •     太刻意 不喜欢
  •     虽然我没有爱过一个比我大二十岁、又这样花心的人,我也不会同意让自己去爱一个这样的人,但里面一些情绪的体验和经历略有相同之处。所谓我们没有办法决定我们遇到谁,爱上谁,也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特殊的感情的,这只能成为一种经历,或许能毁灭你、或许能折磨你、或许能让你看到不同自己的一段经历而已。感觉全是女主的臆想而已,彼此并没有怎么爱,只是自己爱(但也并没有多爱的感觉),自己悲观,自己折磨自己。
  •     个人认为廖一梅的笔触还是很犀利的,对于爱情的一些思考还是深刻独到的;作为一本小说,结局很出乎意料,又泛着些许柔情。文章里有很多经典的句子,可以奉为圭臬啦,总之是一本可以回味的书,2016年度最佳!
  •     真的无法理解任何激烈的爱了。
  •     读这本书让我怀念北京
  •     第一,我不相信星座,所以对于文中大量关于双鱼摩羯以及爱情的表述是嗤之以鼻的。第二,作者的文字功夫了得,有些文字的表达还是不错的。第三,爱情太炽热,要小心被灼伤,当然现在说出这句话的我以后是要自行掌嘴的。but…so what
  •     170305-16,2.4小时,434/分钟。
  •     爱上谁,就是谁了。
  •     我喜欢这个人的诚实
  •     虎头蛇尾啊
  •     读完真觉得有点矫情
  •     文艺女青年的矫情爱情
  •     多年以前第一次读的时候从傍晚读到天亮
  •     别扭的性格 悲观主义 但不影响依旧深爱那个人
  •     貌似在几个渠道看到推荐,可能期待高了反而觉得很一般。。就是很执着花心已婚大叔。。居然看的过程让我想起卫慧。。。
  •     克制而有尊严的爱情,她不愿成为他风流韵事中的一页,也不愿告诉他无数个夜不能寐的深夜里是有多么疯狂地想念他。 甚至连问,你爱我吗?都不曾打问。 是的,她会原谅他不爱她,或者是原谅他没有自始至终爱她。
  •     买书和看书中间隔了有7年, 读书的时候更像是在回顾曾经的自己,对于作品本身倒是有足够的冷静和旁观。 廖一梅的文字自成特色,不知道是否是其熟于剧本的缘故。文字很有节奏感,也很有音响感,适合朗声诵读。其背后透出的文艺女青年的那股子对于生活和情感追逐的狠劲也自始至终,一脉相承。 很好奇本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也许与文一致,或许截然不同。不管怎样,都是一个热爱生命的,有趣的人吧。
  •     读了两三年了,故事有些记不清,只记得是个让人压抑的爱情故事
  •     糟糕透顶
  •     看的时候正喜欢一个大我十岁的人。
  •     些许句子会有同感,稍微打在心上:28, 68, 88, 91。陈天还是陈天,陶然却丢了陶然,不用怪别人王八蛋,谁让你自己甘愿被撩。自尊和爱情,毫不犹豫选择前者,呃,不知道等年纪大了会不会被打脸,应该不会,哈哈哈。
  •     廖一梅大概是我初中时候特别喜欢的那种作家。一个摩羯座看另一个摩羯座说“我在等待置我于死地的爱情”,真是又鄙夷又怕自己也是这个样子。两个矫情的人惺惺相惜又互相嫌弃。
  •     爱情是一剂吗啡 我之良药 你之砒霜 剂量因人而异 不喜欢悲观主义开出的花朵 我只爱太阳强烈 水波温柔 但愿人长久吧
  •     就…还行吧
  •     矫情又软弱。
  •     大学才知道廖一梅,非常爱她那种凌厉浮华又悲观的风格。才气逼人。对他的爱犹如太平洋那么多,但是如果是在高中可能比这份爱热烈十倍。感觉她和蜷川实花风格有点像,热烈,冷冽,疯狂,悲观。
  •     当个悲观主义者感谢拥有的一切也挺好
  •     读过一点觉得太难看了
  •     一个内心戏极其丰富的女子的傻气情史
  •     好像是08年看的,還是小p推的
  •     故事什么都忘了 只是我印象中.....看完之后....并不觉得....悲观主义啊
  •     有一点装,或许是不太了解文艺女青年丰富的内心
  •     初到北京时,在朋友家的客厅熬夜翻完。当时读时觉得很受触动,符合心境。现在想来未免有造作之嫌。
  •     我不是很想了解作者主观的矫情文字……
  •     乐观主义者对世界充满幻想、憧憬、奢望;悲观主义者充满不安和警觉,把欢乐当作侥幸和偶然。所以,面对生活的真相,悲观主义者往往幸免于难。“希望是失望场上的坟墓”,《红发安妮》里的一句话,不记得几岁看的,自然而然就忘不掉了。廖一梅跟严歌苓的区别大概就是:前者其实借小说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态度,而后者的心思都在讲述故事,描摹画面。看着都很美,不过廖一梅的书确实更打动我一些。“如果我的书能安慰你的生之噩梦,我很荣幸” ,忘记谁说的了,但是这应该是低产的廖一梅和高产的严歌苓都想表达的吧。
  •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这本小说,看了好多遍,还是想看。
  •     看到后半部分果然与我想象的差不多,文字可以,不喜欢类似矫情的文字~
  •     话剧式的小说 夸张的笔墨 但却是直白 深得内心的敏感和不安 在爱情面前 没有人能不悲观
  •     人人都说自己是悲观主义者,我看你们就是闲着没事无病呻吟。
  •     头两遍读的时候感天动地,因为自己那个时候就是陶然。对于书里所写的男女关系描述很贴切,都是老男人的套路啊。
  •     啊啊啊啊 我真的超喜欢廖一梅的散文小说!!恋爱的犀牛到底什么时候再来一场舞台剧啊!!!
  •     文艺青年们的矫情的爱情过往。大概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故事吧。随便看看也是挺无聊但好像也有趣。从开始就觉得徐晨跟我有点像然后发现越看越像。哎。并没有想对号入座但是看到有人说徐晨原型是石康还是有点惊讶啊 Btw据说陈天原型是王朔!
  •     最大的收获是让我得以窥探一类男人的爱情和一类女人的视角
  •     1) “我祝你们大便好”。“这孩子会解构!” 2) 原来廖一梅、王朔和石康是这样的呀?!细节太多。
  •     不喜欢谈论星座的部分。
  •     “如果我想告诉他我喜欢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和他上床。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这个……撇撇嘴。
  •     很真诚。
  •     换作平时我会嫌矫情不会看 毕竟是身为话剧编剧的作者写出的小说 但在分手的这一天一口气读完 找到好多自己的影子 /爱到深处你无法不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