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家庭/婚姻 > 半生缘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
ISBN:9787530208694
作者:张爱玲
页数:372页

张爱玲的特点

张爱玲的特点就是,在她笔下没有什么好结果,这个人啊,所以说从小就是个怪孩子,但没办法,却讨厌不起来,相反还蛮喜欢她写的东西~

每个人的爱情都是不一样的

补一个书评吧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撕破给你看寒假的时候确实比较低落。我的故事走不下去了,便想看看其他人的故事。一不小心看了张爱玲。故事里的悲剧色彩吸引了我的确,每个人的爱情都会是不一样的,别人故事 却看得我心里难受至极。张爱玲笔下性格太鲜明了些,以致你看其中的每个人好像都能看到自己似的。张爱玲写书也太虐了些,那么相爱的两个人,却终究未能一起。曼帧这样的一个美丽自信积极向上及所有美好词汇于一身的女人却被自己的亲姐姐"拐卖",堕入地狱。世钧也太懦弱些,面对守旧家族,他终究没有敢迈出早该迈出的那一步。曼帧说: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一个人。 曼帧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多少人曾经因为这句话而扼腕叹息。算了吧,毕竟是别人的故事。

那个年代的那些事

是鸿才的错?还是曼璐的错?亦或是,她们母亲的错?其实并不是每件事情都有那么明朗的对与错,在那个年代,对错的界线仿佛变得很模糊。后来他们没有在一起,是有些许遗憾的,或许说,总是习惯喜剧收场,看到悲剧总觉得有遗憾,总觉得好像还有下集,但是仔细想想,题名是半生缘,他们的缘分,注定只有半生。

曼帧受难前

曼帧受难前的那些文字是我认为最好的,句子里面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心情,一个小小的动作,轻轻的一个微笑,总是让人感觉人与人之间的美好

《如果只有半生的缘分》

两天就看完了张爱玲的《半生缘》,不知是不是先入为主的原因,每每看到曼桢,眼前就浮出当年电视剧扮演者林心如的脸。说实话,觉得林心如很适合演曼桢,不那么美,却很耐看,外表柔弱,内心又透着坚强。这大概是张爱玲最朴素的文章之一了,没有华美的描写,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恋,很朴素的文字,娓娓道来曼桢与世均的爱恋,即使是鸿才曼璐设计曼桢那一段,也是寥寥数笔,随即归于平静。曼桢与世均的爱情很平淡,特别是看多了现在小说的生离死别、失忆重逢等等以后,他们的爱情真的是太平淡了,一起吃饭,一起散步,在曼桢房里坐坐,仅此而已。然而,他们的感情不可谓不深,十多年后依然清晰,依然痛心…… 世均只对曼桢付出真心,曼桢只坚守着世均,只是,他们逃不开命运,错过了,就是一辈子!恨,曼璐的无情,明明是为了弟弟妹妹才去做舞女,为什么又要去逼二妹为无情无义的丈夫去生孩子!明明知道只要做了就会万劫不复,自己的痛苦经历却还要妹妹去重复,她已经心态扭曲了,发疯的嫉妒报复。最初,她一定也和曼桢一样纯真善良,从曼桢与张豫瑾的回忆中都可以发现,只是为了家人,她无奈地堕落了,先是身,后是心,不再年轻,脸上妆容恐怖,像鬼一样……然后,她开始嫉妒妹妹的清高、年轻,以及唾手可得的幸福,她觉得妹妹也看不起她,最致命的一击是,曾经一直爱着她的未婚夫爱上了她妹妹,于是乎,她决定要毁了妹妹,究竟是为了自己的地位多一些,还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多一些,已经分不清了。反正她要执行这个损人利己的惊天计划,她要毁了妹妹的清高,她要妹妹与她一起堕落……也许,她只是太寂寞了。怨,世均的懦弱。如果他再坚持一点,一定要找到曼桢;如果他再多信任曼桢一点,相信他们的感情不是任何人能破坏的;如果他再坚守一些,不要这么快结婚……只要有一个如果,他们也许就能找到彼此,一辈子在一起。只是,没有如果,是性格的使然,也是命运的捉弄。世均不是完人,他专情,敦厚,善良,但是他懦弱。他能温暖你的心,却不要指望他会燃起一把火。如果说曼桢是那个时代的反叛者,世均则是那个时代的顺从者。他服于家庭,回了家族企业;屈服于命运,与门当户对的小姐结婚;屈服于生活,即使没有感情,却也满足妻儿膝下的生活……可恨这厢曼桢在水生火热中,那厢世均已经匆匆结婚,从此两人陌路。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曼璐的阴谋,世均能抵住父母的反对,坚持娶曼桢吗?如果他发现了曼璐把曼桢困在家中,他能拼死把曼桢救出火海吗?不是我怀疑世均的真情,但我真的不认为世均能冲破重重困境,与曼桢坚守到最后……叹,曼桢的坚强。有的人会被生活磨去棱角,变得平凡无奇,正如曼璐,有的人却被越磨越锋利,变得出众耀眼,正如曼桢。曼璐曼桢,这一根枝上开出的两朵花,最终一个凋零谢落,一个遗世独立。最初,曼桢为了养家一个人打好几份工,初露锋芒。后来,无论是遭遇无情强暴,还是囚禁在小黑屋中,她始终没有放弃希望,想尽一切办法逃出去。她没有屈服于亲人的压力嫁给祝鸿才,也没有哀怨自己的不幸了结自己的生命,而是选择了坚强地活了下来。死很容易,活着却很难,要面对举步维艰的生活,众叛亲离的孤独,不堪回首的过去……当张豫瑾的太太被日本人强奸时,她选择了死,而曼桢却一直活着,如果说最初是为了与世均重逢,当听到世均结婚后,她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最后,虽然她还是嫁给了祝鸿才,不是因为妥协,而是因为母爱,为了孩子而结婚,也为了孩子而离婚。离婚,是她最后又展示了她的坚强,书中虽未提一字过程如何,但我们能想象其中的困难险阻。明明可以就这样生活下去,有家有子,但她还是选择再一次挑战世俗,困难又何妨,负债又何妨,只要她不愿,又有谁能勉强她。得到她的人又如何,她的心是自由的,那她会拼命让她的人也变得自由!这样的女子,让一切都黯然失色;这样的女子,让人如何不爱!有时却又恼她的坚强,如果她不那么坚强,也许早与世均结婚,没有了后面悲惨的种种;如果她不那么坚强,在世均与翠芝结婚前去闹一闹,也能破镜重圆……命运的巨网已经撒开,世均与曼桢,叔惠与翠芝,豫瑾与容珍,鸿才与曼璐,谁也没逃过半生的缘分。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也许就没有幸福的一生可言。我们遇上,我们相爱,我们却不能相守一生。一生太长,朝夕太短。我们只有半生的缘分。如果只有半生的缘分,能与你欢乐共度,永生不忘,何其幸哉!如果只有半生的缘分,从此不再有你的温存,只残存有你的回忆,何其哀哉!

读完半生缘

世钧和曼桢重逢的那一刻 不想再继续读下去 只想让时间停在那一刻 一直停着 也许是不忍再读下去吧 却恰好听着陈奕迅的“想哭” 好应景的歌 自己也忍不住眼眶发热美好的爱情 说出来就成了庸俗 看来也许有时人们并不真是想去暧昧 也许他们只是想去给爱保鲜 从没听过世钧和曼桢说我爱你 但两人的爱却又是那么刻骨铭心 简直令人崇拜对于无穷无尽的宇宙 人是太渺小了 可是那种刻骨的感觉相比之大就不会那么渺小了吧 对那种感觉 张爱玲诠释的真好 读爱玲的书 感受爱的感觉。。。

像小强一样活着

张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应该是冷冷旁观着手底下这些人物。 我刚刚谈恋爱的时候,那些微妙的,小温暖和敏感的心理,在曼桢和世钧的故事里一一体现,谈起真心的爱来,每个人的情形都差不多。能将最细微的动作和心思写出来,是张爱玲的高明之处。最恨的是,她偏偏把人类最没有把握的人生摊开给人看。把曼桢写得那样好,却给她安排一个十四年荒凉的半生。世钧的个性懦弱,对感情有些消极,而且爱吃醋——虽然总而言之怨不得他。如果曼桢没有那样一个可恨可怜可耻的姐姐,两人经历争吵之后,渐渐还会和好。

可贵的懦弱

高中毕业读这本书,最记得里面的一句话,母亲把手放在口袋里摸着曼璐刚刚给的温热的钞票,然后葬送了曼桢。后来学习写问些评论,这种由个别场景勾起的诉说的欲望就觉得渺小的不值一提了,总是将所有的一切与国家民族等等宏大伦理联系起来分析。好像很专业,很高深。曾经有朋友和我讨论书的人物悲剧,我武断地认为,那还是停留在阅读的初级水平。现在研究生毕业,重读《半生缘》,涕泪涟涟。我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我觉得谈恋爱的时候,最佳状态应该就是世均和曼桢这样的一种状态。温柔的,互相欣赏的,即使是那么微不足道的两个人。张爱玲的文字太好,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的改编都没有办法和她的文字媲美,那些文字像从自己的心里一寸寸流过,随之眼泪也奔涌。为什么哭泣,也不是为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多半是为了曼璐为了曼桢,为了这些为家庭牺牲的女性。曼桢说,一切都是虚无缥缈,不确定的,只有孩子是真实的。再也没有一句比这句更凄凉了,千疮百孔的背后,是抚摸着温热的钞票的母亲的手,是将红宝石戒指转交给曼璐的小保姆阿宝,是那件豫瑾喜欢的紫旗袍,是曼桢被烧毁的在沈家大院的求救信。曾经也埋怨世均的弱懦,现在倒觉得世均唯一可贵的就是这点懦弱。如果每个人能多一丝世均的弱懦,曼桢不会这样,曼璐不会那样,一切都不应该那么苍凉。感谢这本书让我麻木的神经有了一些苏醒。以前很喜欢悲剧,觉得悲剧靠近真相。然而,现在到真的很希望张爱玲把笔写下去,写一个曼桢和豫瑾的故事。然而,我也知道,这应该会是十足的败笔,纯粹的画蛇添足。或者,曼桢,回不去了,就不要回了,外面有更广阔的天地,关于世均连着那段不堪回首的绝望一起让时间遗忘吧,前面有更广阔的天空。

那段断了心肠的流光,那场凄楚绝美的半生缘

是在一个有雨的午后一个人静静地重温了一遍《半生缘》的。电影和小说一样让人的内里有种被一些沉甸甸的东西牵引着下沉的感觉,无言无语的钝痛从最深处向外膨胀蔓延,让你无从躲起,不得不在张爱玲为我们营造的境象里仔细品味繁华后的苍凉美丽后的寂寞以及折射出的人生的悲哀。张真的是极聪明的女子。背景依稀,调子仿佛是发旧的暗黄和暗淡的土灰,三十年代的老上海,喧哗热闹得过分的温润华丽妖艳迷离,又带上乱世倾没颠覆的凄凉无奈,一场乱世之恋正在悄悄上演又在刹那间没命运吞没。像那个时代所有聚了散了的缘一般,甚至让人怀疑它到底有没有来过去过。曼桢和世均的爱情,他们曾经以为的一生一世,却抵不过时间和流年。所有美好的事物,总是仓促得令人措手不及。然而就算再短暂也比不曾有过要好。“他一旦想起曼桢,就觉得他从来没有停止想念过她,就是自己以为已经忘记她的时候,她也还是在那里的,在他一切思想的背后。”世均是这样看曼桢的,而曼桢又何尝不当世均是她永远的恋人呢,即使后来遭遇了无数次不堪的变数,她还这么坚信着——她是爱世均的。刚走出学校的曼桢,简单清雅。由于家庭和阅历的缘故使得她早慧而独立,也自尊得可以。与世均的相知相爱使她年轻的生命变得灵动飞扬——爱情总能让女人生动起来。像所有恋爱中的女子一样,她觉得自己是无比幸福快乐的,对未来她更是怀着无限美好的憧憬。如果……如果不是后来的变故,如果不是迫于世俗的压力,如果世均能再多一点坚持,如果曼桢不是那么倔强,也许她真的可以只做一个幸福的女子,平凡快乐地享受自己的爱情,简单静好地过完自己的一生——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但人生总有太多难以把握的不确定的因素,生活总有许多难以逆料的不堪现实,它们毫没道理地吞噬着爱情和生命,人们只能站在宿命的手心里脆弱而无能为力。命运左右着一切,曼桢没办法抗拒,她只能无助绝望地躺在姐姐的公寓里听世均的脚步声把咫尺走成天涯。世均没办法抗拒,他只能狠狠地扔掉送给曼桢的戒指留一个猝然而去的身影在暗夜里。世界如此大,属于他们的爱情空间却如此狭小,小到一次又一次擦肩而过,小到没办法容纳两颗深爱着的心。在那样的年代,在那样的景况下,在生存的挣扎中,连自己的存在与否都很模糊,更何况爱情和亲情?曼璐为了样养家牺牲掉了自己的青春和幸福,而她为了抓住自己的所谓的幸福又把自己的妹妹送上了祭坛。脉脉温情和凉薄寡情交结着撕绞着她的灵魂。母亲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只有无可奈何地默默接受,而她唯一能做的也许只有接受。想指责她们却发现其实说不话来,是出离愤怒了还是觉着在那个动荡的世界里什么都有理由得到宽容,抑或是两者都有?曼桢自己也说不清楚。她的眼神,她的愤然离去,她的跟母亲和姐姐后来的相见,她的疼爱自己的孩子,她的嫁给祝鸿才……似乎都不是答案。生活的每一场变故只不过是生命乐章的一个休止符而已,而生活还得继续。命运磨痛了她的灵魂,磨折了她曾经的信念,也使她学会了平静地接受——接受可以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可以承受的和不可以承受的。也许曼桢和世均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都用心地投入到了新的生活中去,带着对彼此的爱,用心地生活。而曾经那场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情感经历全部被封在记忆里。虽然有残缺有遗憾有疼痛有无奈甚至绝望,但他们都因此得到了蜕变——像凤凰涅槃般痛苦而欣慰地燃烧了自己。在现实面前,他们被迫变得成熟。生活背弃了他们,但他们不背弃自己。18年的生离死别,老了红颜少年心,再相见却如此平静淡然。时间和空间带走和改变了很多东西,但有一种情怀从来不曾改变过,并岁着时间沉淀和升华。中年后的他们,也许更懂生活,也许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叹息流年远逝时想起自己曾那么深那么深地爱过,而我们,会不会在听到黄磊深情演绎的《半生缘》的旋律里为曼桢和世均的爱情唏嘘不已?然后躲在角落里一个人安静地落泪……痴心的人 心痴几分 是否今生只等一人对着伤痕 醒再明灭晨昏红颜的人 颜红几分 是否青春只为一人情已关门 爱在日夜沸腾 你我在天涯两边 思念缠绕着半生缘 越想忘却越是活的真确 你我在爱恨两边 眷恋述说着半生缘 越是迷醉越是无路可退 爱如雪 一生负累 冻结在心中层层的悲 何年何月再续半缘……年少时的文字。此时贴出来。以示小念彼时心情。

也许爱有很多种

用了几天的功夫读完了张爱玲的《半生缘》,记得小的时候看过翻拍的电视剧,真心觉得原著跟电视剧都很赞。原来看电视剧的时候,看不懂里面的纷纷扰扰,只隐约记得那时候祝鸿才很可恶,曼桢跟世钧没有在一起好可惜好伤心。等到我20岁再来看这部书的时候,很多感觉都不再一样了。世钧跟翠芝结婚是我最意料之外的,开始一点也想不通,谁都没有爱着谁,为什么要在一起?张爱玲最后给了我答案,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从始至终,世钧都是爱着曼桢,翠芝都是爱着叔惠的,就算是生了两个孩子以后,他们俩吵架的时候都是说真想不明白当初为什么跟你结婚。后来的后来,当曼桢跟世钧相拥在一起,曼桢说了回不去了,当叔惠跟翠芝单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两人在一起半开玩笑半认真说着话,我想把世钧跟翠芝的结合叫做另一种爱情。曼桢是最让人心疼又无奈的,她本该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可是当她的亲姐姐设计坑害她的时候,让人多麽难过,可是她的姐姐也是多麽无奈,之后曼桢身上发生的事情,或许固然有选择的失误,可是大多都是那个社会背景下的很多人生活悲剧的一个缩影。我也是有埋怨过世钧的,他跟曼桢因为一点小分歧闹矛盾的时候,他没有留下来解决,转身离去之后就关上无数可能的大门,错过的时间,经历了那麽多意外,两个人的分开让我来不及悲伤,世钧就跟翠芝结了婚,他留下来的那封曼桢写给他的信,曼桢的坚定却总是让我觉得可悲了,我要你知道,这个世界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是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是有这么个人。还有叔惠,一直爱着翠芝,可是家庭地位之间的差距,他甚至于没有挣扎没有斗争就放弃了。他娶了像翠芝的女人,可终究还是不像,没有写出来的最后,或许他会心里念着翠芝而不断周旋与其他女人之间。刚开始可能觉得豫瑾奇怪,守着曼璐的感情那麽多年,可是转眼喜欢了曼璐,拒绝后娶了别人,他是幸福的,或许是因为他是那样善良,不知道是张爱玲的暗示还是我的心理作用,总是觉得经历了那麽多之后,他和曼桢是最适合的了。没有爱情的爱情,不敢说出口的爱情,只能错过的爱情.......或许爱有很多种,或许在摸爬滚打之后我们开始相信命运,可是在还年轻还有力气的时候,就算是面对累累伤痕,我还是想拼命的去爱去努力生活,哪怕我们终究要放弃那时候爱过的人做过的梦,可是至少曾经那样疯狂的追逐过,等到很多年后回忆起来原来的种种,能有种发自内心的坦然,那么这就足够了。或许爱有很多种,就看你怎么选择,怎样去活。

等待的故事

拿到书的晚上,0点到8点半,哭着看完这本书。心越来越疼,那些句子像刀一样插入心脏,血一点点留下来。彻头彻尾的悲剧,每一个人物,都是这样在命运的飞转下走向万劫不复。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不足为奇的巧合,汇聚成最最悲惨的哀歌。多少青春,多少爱情,终于在现实里,成为了昨日不可触摸的幻影。是再也不会有那样的爱情,那样的爱情,一生一次也便足够了。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是从曼桢嫁给祝鸿才么从豫瑾来到么母亲不经意的话中么从曼璐嫁给祝鸿才么还是从曼璐成为歌女的时候从世钧,曼桢,叔惠,翠芝 带着那副秉性出生开始?是他们的家庭么,是那个时代么?不得而知,也许真的是宿命,半生缘也许,那时的离别真的太快,一夜间天翻地覆的人生还是个可以在心酸中等待的故事当无数梦境中的你终于出现,物是人非,一面之后,一生永别你知道,纵然一生支离破碎,纵然一生相伴成空,孤单的身影的远方永远有一个人在等待,那是个在等待中,枯萎的故事。

我绝对想不到那样的事

不是第一次读这本书了。这本书其实有两个版本,较为政治化的结局的最初的版本《十八春》,以及随后改写的《半生缘》。纵观此书,惊讶的是张爱玲环环相扣的伏笔,这种细致的伏笔,使人把书翻来翻去都能发现未注意到的细节。剧情转换,曲折,带有电影般的视角感。我绝对想不到里面的人的心机竟然这样复杂,周密。也叹道自己没法成为一个精于事故的人了。很多地方使我寒冷。书中人物众多,但却没有不该有的人物,不写废话是张爱玲小说的特点。接下来一个个人评析。顾太太:曼祯曼璐的母亲。一腔驾驭丈夫,委曲求全的旧式妇女模样。其实还就是贪钱。曼璐大把的钞票给了她,她也不管曼璐最初是怎么拿得钱了,做舞女还是妓女,她拿到那钞票就觉得日子过得下去。这使我觉得她非常贱。日后曼祯被强暴,如果她愿意,她还是可以嫁给世钧,难道世钧在乎曼祯是不是处女吗?显然从小说里看不到。然而曼璐几句话,她就迷糊着信了,又塞给她一大把钱,她就什么谎都扯得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对曼璐言听计从,二女儿被人关了一年也不管。事后曼祯嫁给鸿才。曼祯也是给足了她面子。她说着说着,终于意识到“曼祯对她感情也有限”。因此不再言语。又舍不得和儿子挤着住。顾太太这个人身上映射的是中国很多父母的现状,抠门,有钱就有胆,觉得女儿是牺牲品,可供他们随便牺牲的。但是儿子可不一样了。所以最后我觉得她很贱,张爱玲没写死她,使我不快,然而我无话可说,因为这种人是最精于生存的。豫瑾:他对曼璐是曾有真情。对曼祯的注意则是朋友上的。没有到那一步。这人也就是个配角,衬托曼璐之不甘的。曼璐吃曼祯的醋,世钧吃豫瑾的醋。其实都没必要。做医生的他,在故事里数次起了关键作用。最后老婆被日本人害死了。我已感受不到什么悲凉了。人死了也不过是世间最平凡的一件事而已,人人都遇得到的。曼璐:有责任心的姐姐。最后为了笼络鸿才这个神经病,做到那个地步。为了短暂的快慰,人是什么都做得出的。设计强暴妹妹。她也过了一天舒心日子。婊子无情。曼璐最终成为一个真的无情的人吗?也不是。弄钱,弄人。求着曼祯回去。曼祯还叫她声姐姐。哭哭啼啼的走了。不到半个月就死了。想想也是。她这回真是没活下去的意义了。没人爱她了。她能不死吗?鸿才:觉得像很多中国父亲。爱财,爱上床,打人耍赖。曼璐死了后,抱着曼璐的相片哭。其实是心疼钱。他心里早就没有曼璐了。觉得张爱玲有时候写文不留情。然而事实就是如此。即便他是丈夫,是父亲……他心疼的也就是钱。张爱玲在写世钧的父亲的时候,用世钧父亲的姨太太的话说:生意人除了钱就认儿子。鸿才曼璐给招弟这个拖油瓶女孩气受,这女孩就欺负弟弟。后来染了病死了。曼祯才进了祝府就看到招弟的棺材。招弟不过是埋入义冢。可见鸿才随后对曼祯说的,后来给她找医生什么的也不过是谎话。鸿才根本希望招弟和曼璐都死了。世钧:他爱曼祯。和翠芝结婚是因为想要忘记曼祯。他忘不了的。我觉得人不该觉得自己能忘了。刺心的痛苦永远都忘不掉的。曼祯:她屡屡提醒母亲不要再拿姐姐的钱了。她是明白人。她始终也没有不给她姐姐和母亲面子。她什么牺牲都能做。但她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嫁给世钧。其他的倒又算些什么呢。人生真是无可奈何。害你的人全在你的身边——亲人。你以为他们不会害你吗。来来去去都是为了钱和面子。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她也知道世钧还喜欢着她。好多事是不用人说就能明白的。可是就是回不去了。你还能不活了吗?死了倒也完了,可是生命是更可怕的。比你当初想的最不堪的还要不堪……至此,十八春也结束了。有一种不了了之之感,然而这是没办法的,因为他们这些人在时代中,早已经没戏唱了,生命就这样不了了之过去了。很贱,然而并没有人是配得尊严的……因为你不能因尊严而获得锦衣玉食,养活六七口人……常让人觉得有尊严的人不知惜福。只能和人说:那些事也请你不必再提了。一切人的生死都随之可以置之不顾。升起一股生命的独立感。

静若如水的悲凉

还记得第一次读张爱玲的作品,那时还在中学,对张早已耳闻,但也仅此而已,后来班上兴起了一股小说热,因为学校里没有图书馆,所以我们那个小县城在一时之间开启了好多专门出租书的书店,只需要办张卡,就可借阅自己所爱之书,而高中的一个暑假,我在家附近的一个邮政书店办了一张暑期卡,那个时候也是第一次接触如此之多 的名著小说,在那个漫长的暑假,伴着墨色书香,细细品味着那些耳熟能详的小说,而张的也是其中之一。记得最早看到的也是张的小说集《传奇》,还隐约记得里面的故事,记得《金锁记》,记得《倾城之恋》,记得那段时代与命运交织的爱恋,而一直到后来,是因为看了当时热播的电视剧《半生缘》,遂才生起好奇之心,想把书拿来看看,因为电视剧留下的印象很深刻,林心如饰演的曼桢对角色把握得确实很好,我眼中可爱的偶像演员林心如居然会接拍这个角色,而且丝毫没有给人浅薄的感觉,我想导演的功力是一方面,她自己的努力也是更重要的。从电视剧到书,我才真切地感受到整个故事。半生缘的写作与张以前的故事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点,故事里似乎有意要把曼桢置于一种悲剧的命运中,然却是先让她品尝到爱情的喜悦,进而给她的人生来一个彻底的颠覆,这种颠覆有时会让我在喜欢曼桢和世钧的爱情的时候,会忍不住不断地作假设,假如曼桢没有遭到这样的际遇,假如他们俩能够结合在一起,假如......似乎反过来自己操纵主人公的命运的话,总希望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可假如只能永远停留在幻想的空间,没有人愿意这样的结局,可是这样的结局并非掌握在听故事的人手中,这样想来便很钦佩张爱玲了,她有勇气将这样的故事写出来,笔墨之间亦不见丝毫的怜悯和同情,所剩的只是心静如水的悲凉......如果人生如曼桢者,是不是从此便无真正的幸福可言,或者即便遇到如慕瑾般的人,亦只是命运与命运的结合,如果没有命运的契合,就感情而言,我想他们之间永远也只能是朋友而已。而命运安排的人生或许可以在尘世收获幸福,但在已然体会到人生初始的喜悦和继后的遭遇后,接受这样的命运,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还是对命运的一种妥协?在遇到慕瑾之后,曼桢的人生诚然会比和祝鸿才一起更加幸福,但幸福已无法和当年与世钧的相爱相提并论了,或许人生在这样的遭遇之后,对于幸福的体验早已改变,伤痕累累后,剩下的,还是如何好好活着的问题,活着,并非一定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但是,活着,需要有勇气接受命运的跌宕起伏,需要宽容过去的岁月。记得当时全家一起看电视剧的时候,哥哥说,其实这部电视剧里最悲哀的是曼璐,而不是曼桢。当时的我心中有些困惑,似乎曼桢圆满的爱情受到了命运的冲击,她才是最大的受害者,而她姐姐只能算作一个毁掉她幸福的刽子手。然而时隔多年,现在想来,其实姐妹俩是同样的悲哀,讨论谁更受伤害,这并没有多少意义,曼璐一手造成了曼桢的悲剧,但又是谁造成了她自己的悲剧呢?倘若她的人生一开始并没有为家计而无奈的选择作舞女,又怎么会有后来对妹妹犯下的罪过?而对她而言,她的人生似乎丧失得更多,还好曼桢并没有把这一悲剧完全延续下来,她不同于曼璐,她有坚强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她也有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读完整部《半生缘》,总是心生万种悲哀,似乎悲剧总是要撕破人的内心,所以才如此深刻。而至今,书中有句话,还是深深印在脑海中,曼桢曾经这样说道: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他们,隔了十四年的光阴。回首向来欢愉处,无语,泪已挂千行......

这一生也是大多数人的一生

看到了大多数人的爱情深深的无力,命运的可笑。 现实的磨难。 曼桢和世钧挣扎挣扎。心灰意冷凑合过完这一生。孩子的羁绊。其实世钧也还好 他只是没了爱情 他还是可以平淡的过一生。可是曼桢怎么办呢?一见佳人误终生真是跟她开了大大的玩笑。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可能说的太大了。 可是姐姐也是个可怜人。 每个人都是不幸的。每个人又都是幸运的。 当时的中国就是这样。又叫他们怎么办呢? 自古以来门当户对多么现实。 只是这么多凑巧造成更加的不可能。 但愿现在的我们都不要重蹈覆辙。 珍惜有缘人。也算是幸运的,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爱情 好想对你说一句话,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就算你再回来经过这么多事情也回不去高中的光景了。 就这样吧。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十年琐记《半生缘》

从第一次读《半生缘》到今天也将近十八春了,时间的流逝真是惊人,就像世钧多年后回想起曼桢来,忽然惊觉他们竟然已经认识那么长时间了。记得当年第一次读完《半生缘》以后被那种“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感觉所笼罩,许久不能回过神来。那时候青春热血,觉得这个故事太冷了,后来每年翻出来读两遍,自己也经历了一些事情,慢慢地就适应了,觉得它不过是世道常温而已。因为这本书我迷上了张爱玲,迷上了那种饮冰的感觉。张爱玲的一支健笔快如霜刃,刻画出来的故事常让人觉得凉薄冷硬。不过,与张氏别的作品比起来来,《半生缘》不过是微凉而已,看着是冰寒彻骨,摸上去触手生温。喜欢这本书十余年不变,大概是我的体质正适合这个微凉的故事吧。书读百遍,牢骚成山,从十年前开始就想写点读后感,好几番兴起,却总是没能写完,电脑里存下不少残篇断章。这几天冷,围炉煮酒,小酌慢饮,又把书看了一遍,趁着头脑尚热,把这些年想谈的点点滴滴整理了出来,再等下去,只怕又要冷掉了。【一、爱若琴弦】世钧觉得叔惠简直糊涂,三个人来往得那么紧密,叔惠却不知道他与曼桢恋爱了。可是他不知道他自己更糊涂,叔惠与翠芝牵缠多年,他半点也没有觉察。爱情其实是一种频率游戏,像海豚用超声波交流,恋爱中的两个人彼此间也有着特殊的眼神、语言、肢体动作,很多时候,不在一个频道的人根本无法收听,更无法破解。即使他们爱的弦歌奏得山崩海裂如炽如沸,旁人也难以察觉。他们的恋爱是多么平凡而又美好啊。曼桢那么忙,他们只有晚饭前后的时间见面,还是跟一大家子人一起,可是就这样仍然会高兴得心花怒放。他们从来没有什么甜言蜜语,世钧送戒指的时候也没说,可是他们彼此却有着海枯石烂的默契。每次读到他们围炉漫谈,听外面卖豆干的老人吆喝着远去,心里就油然而生一种暖意,真愿意故事永远停留在那里,他们就那样闲闲坐着,不用亲吻,也不用说话,就已经十分十分美好。曼桢曾经想过,如果她先遇到豫瑾后遇到世钧,她还是会喜欢世钧的。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在想,豫瑾到底比世钧缺了点什么。后来我觉得,大概是他的是非恩怨过于分明,因此缺了点润物细无声的包容。他可以为曼璐嫁人得到好归宿而由衷地祝福,但是当曼璐误以为他还在爱着她的时候,他会毫不留情地戳穿对方。后来他对曼桢母亲的态度也证明了这一点,他是个好人,是个有正义感有良知的人,但是性格过于明朗尖锐。与之相对应的,恰好是世钧的温软慈悲。曼桢当初越过叔惠把姐姐做舞女的事情告诉了世钧,大概正是选定了他的这一份柔软心肠。世钧的“软”是把双刃剑。因为心软,他特别能够体谅别人的苦衷,总是能为他人找到合乎情理的理由,所以,当曼桢凭空消失,他便把所有信息串起来脑补出她嫁给张豫瑾了,甚至还幻想当了院长太太以后的曼桢不用再像以前那么辛苦了。也因为他的心软,当他父亲卧病搬回旧居,母亲欢喜得像捡到宝贝一样,他便不可能再让好不容易破镜重圆的老两口失望。曼桢的舞女姐姐被曝光以后,只要二老还在世,他便不可能违拗他们的意愿去迎娶曼桢。因为他的心软,即使他们之间没有曼璐,结婚的可能性在我看来也很小。首先,曼桢是顾家人的支柱,当然不可能抛下一家老小去南京过小日子。沈家的事业和根基都在南京,世钧的父母又都到了风雨飘摇的暮年,膝下需要一个能扛事的儿子,也断然不会让他去上海安家。中国人向来讲究门当户对,沈家在南京是属于阔人阶级,而顾家两代寡妇带着五六个孩子过活,曼桢需要打三份工来养家。沈家是必然看不上顾家的。曼桢去南京受到礼遇,全因她是作为同事、朋友上门的,如果是过了明路作为未婚妻上门的话,这位“穿破羊袄的上海小姐”必然要遭受各种挑剔和冷眼。以曼桢的脾气,她未必能受得了那份轻视,以世钧的能力,他未必能阻止那些事情的发生。叔惠和翠芝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只不过,世钧和曼桢那时候正在热恋,难免有些热情和天真,对于未来有种一厢情愿的信心,使得他们愿意尝试去面对和打破那个困局。曼桢的南京之行,看似是世钧的进取,但他刻意对曼桢身份进行隐晦和模糊的处理,其实是在潜意识里为所有人都留好了退路。当他们分手以后世钧很快与翠芝结了婚,彼时他也曾感慨,其实结婚这件事再便当也没有,当然这是针对他和翠芝这样的人而言,他要想与曼桢结婚,其间的沟壑不是努力争取就有用的。他与翠芝结婚,婚后要住什么样的房子,买什么样式的家具,墙壁漆什么颜色,一切都是具体有形的,回想与曼桢在一起时关于结婚的幻想,永远都是飘渺的,没有一件事情能够落下地来。他不知道,那是因为从一开始他就隐约感觉到那是一件几乎没有可能成功的事情。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世钧觉得很痛苦,因为他发现自己对于她的遭遇完全无能为力,纵使粉身碎骨也回不去了,但是他忘了,即使在过去他们还在一起的时候,他也是无能为力的。曼桢的性格正是典型的“无产阶级”的性格,因为一无所有,所以唯一要做的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前进前进再前进。她永远充满朝气,吃苦受累甘之如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趟不过的河。而世钧呢,因为从小衣食不愁,遇事总能自然而然地退让几分,反正也不差那么点儿。当曼璐的身份被揭破时,世钧想到的是完全否定曼桢有姐姐,然后给钱让顾家搬家回避这个矛盾,而曼桢却觉得不需遮掩,反正曼璐已经从良嫁人了,并且嫁得那么有钱,是可以堂堂正正面对的事情。曼桢那一点乐观和积极,正好补上世钧那一点悲观和懦弱,本来应该是恰到好处的。可是现实却是曼桢被困牢笼无法施力,需要擅长撤退的世钧去争取。世钧也不是完全不作为,他去顾家打听,又去祝家打听,只不过他心里先存了曼桢已嫁给豫瑾的念头,一边前进一边在打退堂鼓,所以别人一糊弄,他就且战且退溃不成军了。换了曼桢的话,除非听到对方亲口或者亲笔承认,否则她大概会亲自跑一趟六安去找豫瑾验证。世钧觉得他与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生老病老只是人生常理,曼桢的经历却是原子弹爆炸一样的浩劫,整个人生被夷为废墟。从前她打三份工养活一家六口依旧余勇可贾,而在那之后,她的信念被连根拔起,热血被整个抽空,浑如行尸走肉一般。感情这东西很奇怪。有时候人们能日久生情,有时又一见钟情,更多的时候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还有的是像《封锁》中那样,凭空生出一段无根无种的感情,很快又无声无息地魂飞魄散。有的它的生命力极其脆弱,一句话一个眼神就可以浇灭一段感情,有时候又可以被抻得无限坚韧,无比顽强,只要一息尚存就能弦歌永续。世钧与曼桢十余年不见,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过彼此,他们的心也坚如磬石从未向第三者移情。在漫长的暗无天日的等待里,他们得不到彼此的讯息,但是多年后再见,那条细若游丝的感情线依旧牢牢握在对方手上,通往对方的心里。这大概是不堪的生活里唯一的安慰了。【二、何以慰风尘】《半生缘》要是有前传的话,最动人的一幕应当是曼璐告别豫瑾去做舞女。一个年轻女孩去做舞女,不论她的本质如何,到最后都难免被这个职业打上烙印。当初去做舞女的时候,她是哭着与豫瑾诀别的,而后来,我们看到的青春不再沦为私娼的她偶尔被误认为舞女的时候她的心情竟然是高兴的。她在风月场中浸淫已久,某些东西像毒一样,像男人们留在她旗袍腰间的手印一样,深深沁进她的脏腑里去,一切都变得合理化,再也没有排异反应。比如一个人做鬼做久了,就习惯甚至喜欢上了黑夜。顾家的楼上楼下是两个泾渭分明的世界。楼上的一家三代老小过着清贫而又安乐的集体生活,老的忙着浆洗缝补打扫做饭,大的忙着上班赚钱,小的负责玩乐上学。楼下那个鬼魅般见不得光的女人化着笔酣墨饱的舞台妆,开着留声机,使唤着佣人,招呼着各种寻欢作乐的男人。楼下的女人低贱得像花泥一样,用腐烂的肉身滋养着楼上的花朵们,她越荡越淫越坏就越能赚到钱,越能使楼上枝繁叶茂。她替他们忍受着地下的潮湿阴冷蛇虫鼠蚁,而他们替她享受着阳光雨露晧月繁星。在她的供养下,曼桢竟然能上完大学成为工厂里的白领,弟弟妹妹们也一个接一个地在上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世界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曼璐的境况越来越差,前来光顾的客人越来越下流,赚钱越来越难,她的青春美貌被榨尽,剩下一具残躯,连做母亲的权利都失去。而曼桢拥有非常体面的职业,与优质的富商儿子谈着恋爱,还有好几个男人在倾慕着她。这一切只不过因为曼璐比妹妹早生了几年。对于这一切,除了曼璐的母亲向她表示过愧疚和亏欠,一大家子都没有过一个“谢”字,更谈不上什么补报。她为家人牺牲了那么多,本应当像圣母一样被供奉起来,但是圣母像前灯火稀薄,她感觉不到家人对她的珍重和怜惜,随着弟弟妹妹的长大,她成了这个家庭背负的耻辱,他们只有甩掉她才能获得幸福。像顾太太所说的,弟弟妹妹们都长大了,将来他们各人干各人的去了,她可怎么办呢?在两个世界彻底断裂之前,她幸运地结了婚,上了岸,看似从此走上康庄大道。可是,嫁给祝鸿才这样的男人,实则是坠入了无底的深渊。结了婚,就像最后的底牌被摊开了,是烂到不能再烂的一副牌,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只能熬着,忍着,直到死。最坏的是,连她与豫瑾仅有的一点点美好回忆也被夺走了。很多人会觉得《半生缘》太过琐碎平淡,除了曼桢被强暴的那一段,大多是生活中平常的细节。可是在我这个读过不下十八遍的人眼里,那些看似不怎么起眼的道具,都是让人揪心断肠的刺。比如在曼桢和世钧恋爱初期,她给世钧织了一件毛线背心。因为恋情刚刚萌芽,大概是出于羞涩,她同时也给叔惠织了一件一模一样的背心,这样她可以大大方方地送,世钧也可以大大方方地穿。作者从来没有写过男主角世钧穿上这件衣服是什么样子,是怎样的心情,却两次写到叔惠穿着这件背心,并且由这件背心带出了许多故事和惆怅。世钧的那件还在曼桢手里织着,叔惠的那件已经穿了出来,使得他母亲误会曼桢对叔惠有意,甚至误以为是世钧把叔惠的女朋友给抢了去。第二次写叔惠穿它是世钧从南京回上海请好友去当伴郎,他看到叔惠穿着那件熟悉的毛线背心,心里一阵刺痛。因为不想触及伤心旧事,他的那一件是早已不穿了,可是,他却不能禁止别人穿。在他婚礼前昔再看到昔日的恋人的遗迹,虽然他们的恋情过去并不很久,此时却已是物在人非,苍海桑田。除了那件灰色背心以外,《半生缘》里最重要的一件衣服当然是曼璐的那件紫色旗袍。曼璐比豫瑾大两个月,她有一件紫色的旗袍,他很喜欢她穿那件衣裳,还称她为“紫衣的姊姊”。这个称号出自冰心的一篇小说《别后》,小说原文里有一个身着“青莲紫的绸子长袍”的女子,关于这名女子,小说里是这么描写的:“他觉得她那紫衣,正衬她嫩白的脸。颊上很深的两个笑涡儿。浓黑的头发,很随便的挽一个家常髻。她和澜姑相似处,就是那双大而深的眼睛,此外竟全然是两样的。——他觉得从来不曾见过像宜姑这样美丽温柔的姊姊。”这是豫瑾心目中的曼璐,美丽而温柔的,亲切而家常的,即使她后来为了养活家人而去做舞女,那也无损于她的美丽,只不过多加一分凄楚而已。两家人退了婚以后仍有来往,婚丧嫁娶也会互通讯息,可见曼璐的事情没有影响两家人之间的关系,豫瑾长居乡下,见多了贫苦人家的惨状,以他的见识不至于为此而看不起她。他与她分手以后十年未娶,心里肯定会时常闪过那紫色的美丽的影子,所以他到上海见到曼桢时竟有点错乱——他对那个形象太熟悉了,以致于有点分不清楚是梦幻还是现实了。很快地,妹妹取代了姐姐。可怜的是,曼璐整个地被蒙在鼓里,她还以为初恋情人依旧在为她“守节”。她一厢情愿地以为,鸿才看上曼桢是因为这人本性贪婪下流,这种男人见了年轻漂亮的女人都像猫儿闻着腥似的,而豫瑾如果迷上曼桢当然是因为她姊姊的关系,是因为他在追逐年轻时的曼璐的影子。可是,事情并非她想像的那样,当她含情脉脉地向豫瑾细诉衷情的时候,他无情地打破了她的幻想,全盘否定了这么多年以来支撑她的美好回忆。她是穿着一身紫色旗袍来见他的,那是当年的“紫衣的姊姊”来见她的恋人,那是他们之间的秘语,可是故人心已变,当他道破真相,那身紫衣服顿时成了一个莫大的讽刺。如果她当年不“下海”,虽然不能像曼桢那样读完大学成为自食其力的小白领,但是相夫教子岁月静好的乡居生活是近在眼前的。她亲手打破了那个“紫衣的姊姊”,毁了自己的爱情,毁了自己的人生,含辛忍辱缔造了一个白莲一般的妹妹来取代了她的位置。她的丈夫,她的初恋,两个男人都纷纷抛开她,爱上了她的妹妹。苦海中唯一的光亮熄灭,绝望的曼璐像身处地狱,只感到刺骨的寒冷和孤独,那么,抓下一个人来陪她吧,向家人要回一点利息吧。曼璐装病陷害曼桢的那天,顾太太叮嘱曼桢记得去参加豫瑾的婚礼,还建议她“你身上这件太素了。这样吧,你问姐姐借件衣裳穿,上次我看见她穿的那件紫的丝绒的就挺合适”。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听在曼璐耳朵里无疑是给她打了一针强心剂,更加坐实了妹妹要取代她的心理暗示,也更加让她下定决心要实行那个罪恶的计划。她成功了。曼桢与世钧情断是被迫的,突然而然地被一闷棍打晕,扔进悲剧套子里去。而曼璐是自己挥刀割断与豫瑾的爱情,眼睁睁地走进深不见底的悲剧里。曼桢觉得自己嫁给鸿才相当于自杀,曼璐去做舞女就是自杀加凌迟以及五马分尸。曼桢百转千回之后依旧还拥有世钧的爱,而豫瑾残忍地打碎了曼璐唯一的一点美好记忆。曼璐这一生,可谓是泡在苦海里的。当她看到曼桢只承受了她所承受的百分之一就已经发狂时,她不禁狞笑起来“我也是跟你一样的人,一样姊妹两个,凭什么我就这样贱,你就尊贵到这个地步?”说出这句话来,十几年的委屈心酸化成眼泪流了一脸。这个问题也令狂怒的曼桢哑口无言,曼璐所吃的苦,所受的罪,她这一世是还不清的,把命填给她都没有用。曼璐始终不知道,曼桢对她有多少感激和歉疚。曼桢对豫瑾的热心全都是因为对姐姐和他未能终成眷属的惋惜,就在她陷害曼桢的这一天,曼桢还为了她与世钧大吵,甚至不惜解除婚约。在她死后,曼桢在对豫瑾诉说往事的时候,也在努力地减轻她的罪责,努力地维持着那个“紫衣姊姊”的美好形象。被嫉妒蒙蔽了心眼的曼璐只知道反正已经撕破了脸皮,不如干脆理直气壮地把坏人做到底,把妹妹彻底囚禁起来,大家一起来尝尝地狱的滋味吧。曼璐感受不到自己从一个纯良少女蜕变成一个末路舞女的历程,也感受不到鸿才怎样将她从一个忠厚仁爱的长姐逼成一个心如蛇蝎的妒妇。她太容易被蒙蔽被操控,从没掌控过自己的命运,永远随波逐流,近朱而赤,近墨而黑。当年那个“紫衣的姊姊”死于善良、重情、单纯和忠厚,而曼璐死于愚昧、市侩、盲从和狭隘,她们早就不是一个人了。【三、亲子如仇】也许是因为身在其中饱受困扰,张爱玲写起亲子关系来也是一绝,《半生缘》中的几家子父母子女的关系被她写得维妙维肖入木三分。顾太太是一个糊涂而平庸的妇女,看起来她一辈子克勤克检任劳任怨,是一个无私伟大的母亲,实则两个女儿的幸福都毁在她手里。顾家在上海虽然算是城市贫民,在安徽老家却是薄有田产的,曼桢的父亲死的时候,顾家并非没有退路。只不过,人往高处走,既然已经在上海扎根,当然是舍不得退回乡下去。即使是决意留在上海,其实也并非只有让曼璐去做舞女这一条活路。曼璐父亲去世的时候她中学将即将毕业,大概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吧,曼桢已经十四岁,顾太太估计也就四十来岁,娘仨都可以出去帮佣,留顾老太太在家带孩子,再加上老家田地收些租子上来,相信不致于饿死人。大家齐心协力辛苦几年,等小的长大一点,一个一个自食其力,曼璐就可以嫁给豫瑾,谁都不耽误,大家互相帮衬着过下去,焉知不会有时来运转的一天。顾太太无疑是自私的,牺牲了曼璐一个,其余的子女们个个可以受教育,顾家有出头之日,这是一桩划算的买卖。及至曼桢受辱被困,还是因为曼璐塞给她的那一笔“搬家费”作祟,她选择了欺骗世钧,与曼璐沆瀣一气把事情瞒了下来。再后来,曼桢嫁给了鸿才,在她心里,那仍是一桩得意之事,因为鸿才有钱,思之令人心寒。她半点也没有想过曼璐是如何被鸿才虐待至死,只知道责怪曼桢太不把女婿当回事,不曾好好笼络着他。在她的两个女儿遭受磨难的时候,她都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不管她有多少难处,在孩子的心里,她的母爱缺席了,那就永远不可挽回。所以,曼璐每次与她谈话,最后总是以吵架收场。曼桢后来对她也是十分冷漠,只肯尽义务,没有半分信任与亲密。战争爆发的时候,曼桢没有把母亲接到上海来,而是任她独自逃回原籍,要不是老太太命硬,只怕母女俩就此天人永隔了。顾太太老年时感慨儿女没有一个与她知心,她发觉曼桢与鸿才婚后关系极差,想要传授给女儿一些驭夫术,说了半天曼桢只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她不禁有一种寂寞之感,儿女们有什么话是从来不肯告诉她的。而与此同时,曼桢已经在筹划离婚,而这个念头她是无论如何不能让她母亲知道的,不用想也知道她母亲会作何反应。世钧与他父母亲的关系是标准的中国式亲子关系。他的童年十分不快乐,父亲总是在外面花天酒地,而母亲就在家中对着他痛哭垂泪,待到后来,父亲更是长驻别馆,连家都不回了。当别人回想快乐的童年时,他所能回忆的快乐时光只有他和叔惠、曼桢三人在一起的时光。他对父亲既隔膜又崇拜又憎恨,对母亲既心疼又厌烦又无奈,迫不及待地要脱离原生家庭。沈啸桐看死了儿子,认为留在家里接班是他最好的选择,世钧不信这个邪,自作主张去学工程,并留在上海工作。但是他的“叛逆”是全盘失败的。虽然他读了大学,却在很多方面都不及他那守旧的父亲,如果不依靠父亲的力量,他连结婚成家都办不到。他面嫩心软,连个小小工厂都混得不怎么样,要是全靠自己白手起家的话,干几辈子都赶不上他父亲。多么痛的领悟!还好世钧的脾气并没有十分犟,他十分及时地与病中的父亲握手言和,辞了职回到家中安安心心地当起了富家少爷,然后水到渠成地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富家女,老老实实过日子。他必须得承认,他一生的平淡恬静大部分要归功于父亲的遗产。世钧回一趟南京,沈太太的种种表现跟今时今日我们每年春节回家时母亲的表现没有半点不同。你回家前,她站在朝街的窗前翘首等待,然后给你做各种好吃的好喝的,怕你在外头冻着,苦苦劝你做件厚实的皮袍子穿,又怕你在外面吃的不好缺乏营养,买上各种补品营养品给你带着,你走的时候她心里难过不舍眼泪都流出来了但是依旧努力地笑着。回到家里,尤其是回到母亲跟前,本来在外头稳重知礼的世钧就变成了小孩子,一不合心意就当众发飙,叔惠忍不住要笑他“瞧你那股子骠劲”。在全世界人面前,世钧都是持身自重的谦谦君子,只有在他母亲面前,他是任性恣意的长不大的孩童。沈太太夫妻失和,“寡居”多年,涵养功夫惊人,可是在儿子婚后却又变成了小孩子,不自觉地与媳妇吃醋,动不动就回娘家住着,等儿子去接。说来也真有意思,在父母面前,子女不论年纪多大都可以当小孩,很多时候,在子女面前,父母不论年纪多大实则内心也有如幼童。翠芝跟她的母亲之间的不相容简直势同水火。石太太只有这么个女儿,家里又有钱,不免对她看得过重,管得过严,不准她上大学,干涉她交友,出门久一点就要被盘问,跟叔惠这样的男人多说两句话就要派佣人盯梢。女儿就像是她手中的货物,她要物色一个门第、品味都相当的买主才肯撒手,最要紧就是防着女儿别被哪家的穷小子拐了去。翠芝毕竟是个大活人,她无比地想要逃脱母亲的控制,轻则顶撞对抗,重则退婚、私逃,到最后,她妈终于怕了她,生怕她闹出什么丑闻来,只求尽快将她脱手。天可怜见,翠芝有惊无险地嫁给了她母亲择定范围内的沈世钧,了却了石太太的一桩心事,若非如此,真不知母女二人会闹到怎样的田地。叔惠长得漂亮,嘴又会说道,是老头儿、老太太们最喜欢的人物,可是在他自己家里,却并非如此。整部《半生缘》里,许家是最和谐的一家子。许裕舫两口子都性格开朗,平常总是有说有笑,叔惠与父母的关系不像顾家、沈家、石家那样紧张,但是也不过是过得去而已。许太太要想知道叔惠的什么事情都得向世钧去打听,不禁感慨“孩子到了某一个时期,简直隔阂得厉害,还不如他的朋友”。世钧在自己母亲面前常耍小孩脾气,对叔惠的父母却很周到,逢年过节还会自觉送礼物,在他自己家里的时候,偶尔指挥佣人把自己不愿吃的馄饨端去给他妈,他妈已经乐开花了。叔惠在自己家里对母亲爱搭不理的,到了沈家却能把世钧的父母哄得恨不得生个女儿招他为婿。如是父母亲们便免不了会感慨,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懂事乖巧,自家的熊孩子能有别人一半好就好了,其实自己家的熊孩子在别人家也是“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子女之间总是这样,近中求远,远中求近,其结果却往往是,远的都在抱怨不够近,而近的又抱怨不够远,总是难以到达一个尺度刚好、温度刚好、力度刚好的恒定状态。【四、姻缘错】如果把世界上所有事情都统计一个出错率的话,那么婚姻肯定高居榜首。人们结婚的理由千奇百怪,为了面子结婚,为了钱结婚,为了父母结婚,为了孩子结婚,因为到了年纪而结婚,因为顺手而结婚……譬如曼璐因为年纪到了所以跟鸿才结婚,曼桢为了孩子跟鸿才结婚,世钧因为顺手跟翠芝结婚,不跟翠芝也会跟任何一个亲戚家的姑娘结婚,叔惠为了“报复”跟纪航森的女儿结婚,并且将永远跟这一类年轻漂亮有钱的小姐结婚,他们这中没有一个人是因为想跟另一个人在一起而结婚。多少人如翠芝那般,在新婚之夜才惶恐惊觉:怎么办?你也不喜欢我……现在(退婚)来不及了吧,你说是不是来不及了?而世钧在婚前也一直忐忑不安犹豫不决,非要去跟叔惠好好谈谈,商量商量才能定下心来。但即使知道是错,他们也还是硬着头皮结了婚,做了夫妻。在结婚之前,曼璐和鸿才都觉得自己受了委屈,鸿才觉得他娶了一个风尘女子,从此要被朋友们看不起,而曼璐为他不肯跟她正式结婚而大为恼怒。那时候她生气还是管用的,鸿才还是在她面前妥协了,她因此觉得自己至少是可以拿得住他的,然而,结婚之后却发现,鸿才压根就没当她是妻子,她的婚姻生活里只有无尽的虐待和侮辱,她吵,她闹,她放下自尊巴结他,献出妹妹笼络他,养个儿子讨好他,但是没有半点用处,一直到她死,他也没有对她有过半分尊重。写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个寒颤,人道“至亲至疏夫妻”,夫妻之间生份起来又岂是一个“疏”字可以概括的,只怕“仇”字都不足以形容。鸿才那么喜欢曼桢,不惜以犯罪的方式去占有她,到后来,他终于把她娶到了,待她与曼璐相比却也没有什么不同。年轻的时候我曾经纠结过好久,到底曼桢嫁给鸿才以后有没有再与他发生关系?那时的我一厢情愿地认为没有,林心如版的电视剧里也将他们处理成了无性夫妻,可是后来当我慢慢成熟,再重读原文,绝望地发现,他们有。鸿才对曼桢,是从向往到占有到厌倦的过程,曾经的女神到了他手里也不过是隔夜的饭菜,再也没有“食欲”。更觉讽刺的是,他对自己的老婆孩子厌烦到极点,对于各方面条件都不如老婆的情人和不是他生的孩子却亲爱有加。翠芝与世钧的婚姻是具有先天优势的,他们青梅竹马知根知底门当户对,年龄、相貌都相当,两个人虽然各有倔强之处,但都不是偏激的人,他们的婚姻状态也是国人最普通的状态,虽有鸡毛蒜皮的小矛小盾,但是无伤大体,俪影双双走出门去,仍是不少人眼中的恩爱夫妻。只关起门来落实到任何一些生活琐事上,你才能发现他们之间的隔阂。翠芝对世钧诸多挑剔,认为他在孩子面前不够威严,在朋友面前又不够得体,赚钱的能力不如别人家老公厉害,说话做事也不如别的男人爽快,可是说到底,她也并非对他不满意,作为一个老公,他总体是及格的,有家底,尊重她,对孩子耐心。翠芝做了母亲以后仍旧是大小姐性格,控制欲强,刚愎自用,颐指气使,性子急,做起事来杂乱无章。他们的婚姻生活以世钧的沉默和忍耐作为底色,可是某些时候世钧也会有暴走的时刻,他也会幻想跟着叔惠去美国混个博士,或者是去北方谋个事情,换个环境换种生活,跟翠芝分开一阵。当然,这只能止于想象而已,他从来就不是个追求新鲜和刺激的人,他是个浑然天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好丈夫,好父亲。世钧虽然是个好丈夫好父亲,翠芝嫁给他也并非多么幸福。人的需求是多面性的,每天生活在一起的人,言谈、趣味都不相投,纵然是举案齐眉,终究意难平,世钧已经诸多忍让,翠芝还需对着归国的叔惠掉眼泪。一对好好的人儿结了婚,钱粮丰足,并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却也各自委屈,只因为对方不是想与之结婚的那个人而已。他们每个人在生活中相斗相杀的另一半,往往是他人念念不忘的“春闺梦里人”,富家女仪娃不愿意为之生孩子而离婚的丈夫是翠芝一生的执念,翠芝觉得拿不出手的丈夫是曼桢夜夜思念的心上人,曼桢的丈夫是何家下堂妾的亲人恩人,反推回来亦是如此,家家不幸,处处错位。在各人的伴侣眼里,他们都是毫无闪光点的样子,连当初那么迷恋曼桢的鸿才娶了她之后都觉得是上了当。比如曼桢写给世钧的那一封未写完的情书,字字句句都是深情:世钧,我要让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世钧读着它的时候就好像曼桢坐在面前对着深情倾诉似的,到了翠芝的嘴里,成了夸张的、滑稽的、讽刺的、轻佻的话剧腔,曼桢对他的一腔深情,在翠芝眼里只是一个笑料:“嗳哟,看不出你倒还有这么大的本事,叫人家这样着迷。”使一向温吞的、善良的、好涵养的世钧气得几乎动手打人。世钧跟曼桢因为豫瑾发生误会后第一次上顾家的时候,走到楼梯口就闻到了火腿汤的香味。他常到顾家吃饭,顾家人都知道他的口味和喜好,那一砂锅火腿汤意味着顾太太对他的歉意,还有顾家上上对他的欢迎。他跟翠芝结婚十来年,翠芝宣称“你这人还有哪一点我不知道得清清楚楚的”,然而她却不知道丈夫爱吃火腿。当世钧不无委屈地提到自己多次说想吃火腿都遭拒绝忽略的时候,不知他是否会想起当年顾太太专门为他炖的那一锅火腿汤。更加意味深长的是,翠芝不知道青梅竹马同床共枕相识几十年的世钧爱吃火腿,却牢牢记得只见过三次面的叔惠不爱喝中国酒。他们不知道,每个人身上有许多隐藏的属性是只有某一个才能激发的,对待那个人,他们自有无限款款温柔,洋溢出万种风情,只有跟某一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才是最好的样子。那么,如果他们都跟想与之结婚的那人结了婚又会如何呢?假如世钧要与曼桢结婚,估计他得跟家人断绝关系,两个苦哈哈的上班族婚后的生活曼桢早就做了预判“孩子一多,(我)就不能出去做事了,就得你一个人负担这两份家的开销。这种事情我看得多了,一个男人除了养家,丈人家里也靠着他,逼得他见钱就抓,什么事都干,那还有什么前途。”以世钧的出身和性格,即使被逼到很艰难的地步,我觉得他也很难做到“见钱就抓,什么事都干”,他不是不能吃苦,但是要他不择手段他是做不到的,像祝鸿才那样的去囤米囤药发国难财更是不可能。贫贱生活最能消磨人的意志,也最易消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日子一长,两个人是否还能坚持初心谁也不敢打包票。如果叔惠与翠芝结婚呢?叔惠天资聪颖志向高远,一向不安心于像世钧那样“一辈子安份守己,做个阔少奶奶的丈夫”,除非翠芝能够一直等到他功成名就衣锦归来,否则即便翠芝愿意下嫁,他也勉强仰头接纳,他的强烈的自卑与骄傲将是他们婚姻中的地雷,不知道哪一刻就会爆炸,只怕结局会更惨烈。叔惠太清醒了,他早知道她终有一天会懊悔的,与其将来成一对怨偶,不如不要开始。婚姻这玩意儿,把它比作什么好呢,它要容纳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要像麻袋一样有容乃大,还要像瓷器一样赏心悦目,有时候要像火一样温暖浓郁,又要像水一样清明澄净,即使它像布袋和尚的乾坤袋一样可大可小可圆可扁,还会有人嫌它不透气呢。结婚这件事儿,没选对人当然是大错,没选对时间也是错,没选好对方的家庭背景也是错,要想婚姻美满,天时,地利,还要人和,而绝大多数人的理智和运气都不足以数项兼得。推想一下,其实人生万事莫不如此。【五、最好的时光】叔惠对翠芝的好感,最初大概是源于世钧的反作用。在世钧的描画里,翠芝是一个“关着门做皇帝做惯了的小城里的大小姐”,生活奢靡,性格乖张,不知人间疾苦。他在说这些的时候,其实心里是以曼桢打底的,翠芝的每一顶缺点都对应着曼桢的优点。彼时他与曼桢情苗初发,正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时候,看翠芝当然是各种不顺眼的。可是在叔惠眼里,翠芝并非世钧所说的那样。她穿着翠蓝竹布袍子来赴一场相亲性质的宴会,寡言,随和,纯真,还带着那么点儿伤感。世钧会因为别人把他们俩硬凑作对而当场发作,她却处之泰然。回到石家以后,她不顾脚上穿着缎子绣花鞋赶到院子里送客,生怕狗咬了第一次上门的叔惠,说明她并不骄矜,并且很能替他人着想。在石家、方家一群势利眼里,只有她对叔惠特别温和,并且流露出欣赏。以叔惠骄傲的心性,他无法不为这种“美人巨眼识穷途”的知己感所打动。叔惠的第一次南京之行是充满挫败的,石太太对他的轻视是他平生未曾遭遇过的耻辱,像烙印一样打在了他的心里。对比之下,翠芝对他的态度显得赤诚可贵。许家也算小康之家,在上海有房产,叔惠本人是大学生,聪明过人又勤检奋进,将来不愁没有出头之日。可是在石太太、方一鹏这样的阔人眼里,他这样“穷”而上进的人是可耻的,是他们阔人阶层最需要防备的人,防着他通过婚姻或者私交揩他们的油。叔惠被这种偏见伤害,继而愤怒,却也中了这偏见的毒,他后来的婚姻便是这种观念下扭曲的产物,他们防着他,他偏要挤进去,翠芝向他伸出双手,他视而不见,偏要凭自己的力量从别的渠道来挤进去,简直像是小孩子赌气。他们之间有过两次机会,第一次是初识之后,第二次是翠芝与一鹏解约之后。这两次翠芝都采取了主动,她给叔惠写信,写得又急又长,而叔惠的回信却又久又短。她与一鹏解约之后写信给他,他甚至没有回信给她。她既苦闷又不安,以为是自己太露骨了,吓退了他。即使是这样,她也没有停止努力,她揣测过他的心思,心想无非还是因为两人之间贫富差距,如果她一无所有出现在他面前,他会不会接纳她呢?于是她企图离家出走。可惜她的出走没有成功,最终还是嫁进了沈家做少奶奶。在她嫁给世钧之前,她对叔惠是有些愤恨的。世钧夸奖叔惠,她很愤怒地说“我不懂为什么,你一提起叔惠总是说他好,好象你样样事事都不如他似的,其实你比他好得多,你比他好一万倍。”可是这不过是一种心理催眠,在尔后漫长的婚姻生活中,她无比清醒地知道,对于她来说,叔惠要比世钧好得多,好上一万倍,没得到的总是最好的。叔惠百般婉拒参加世钧与翠芝的婚礼,最后却不得不前去参加,并亲手在婚礼上拉着翠芝的手交到世钧的手上,那一幕总是让我想起张宇的那首《曲终人散》:你让他用戒指把你套上的时候,我察觉到你脸上复杂的笑容,那原本该是我赋予你的承诺,现在我只能隐身热闹中。我跟着所有人向你祝贺的时候,只有你知道我多喝了几杯酒,我不能再看你,多一眼都是痛,即使知道暗地里你又回头……婚礼之后叔惠借口太忙直接坐上夜班火车走了,翠芝与世钧在洞房里谈起他:叔惠今天醉得真厉害……等他酒醒的时候,不知道火车开到什么地方了。虽然叔惠和翠芝未能结成连理,但我知道张爱玲对他们是偏爱的。《小团圆》里蕊秋曾说过这样的话:两个人恋爱,但是不要发生关系,等到将来有一天再见面的时候,那滋味才叫好呢。这正好是叔惠与翠芝之间的关系,该诉的衷肠都诉了,彼此憧憬着对方多年,因为中间夹着世钧,肉体越轨又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她只能是他永远的白月光、朱砂痣。当结尾处曼桢和世钧坐在嚣攘的小酒馆里回首往事,哭着说“我们回不去了”的时候,叔惠和翠芝坐在明亮温馨的家里,在融融的灯下相对,晚风吹起窗帘如女人的裙角温柔鼓荡,虽然有所托非卿此生虚度的怅惘,可是他们已经足够幸运了,因为他们永远都不用追忆过去,也不用向往未来,他们此生都在最好的时光里。【六、惘然记】张爱玲的笔下从来没有过曼桢这样健康的女主角,出身贫困肩负重担但是风度优雅性格明快,她没有美貌,没有家世,有的只有辛苦和负累,但是气质却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朝气蓬勃。她对待爱情坚贞、纯粹,没有任何算计,她从不因为姐姐是舞女而自觉低人一等,更不因沈家阔气而卑怯退缩。受了伤害也不怨天尤人,在嫁给祝鸿才之后不论吵到什么程度都不跟他翻旧账。她一点也不“识时务”,先是不肯顺水推舟嫁给暴富的祝鸿才做太太,等到他破产以后却又为了孩子嫁给他,战争年代百业俱废的时候,又扔下龃龉但富足的生活,借钱打官司也要离婚。比起曹七巧、白流苏等张氏女主角的主流风向来,曼桢是一个清新的异数。这是一个以爱情为主线的故事,但是它并不是一篇爱情小说,它写的是命运。命运如海,爱情像一艘船,人在其中趟着赶着,通过他们的聚散浮沉,来展现命运的叵测和不可战胜。在经历巨大的灾难性的巨变以后,被粉碎的只是生活,不死的是爱情。虽然十年不通音问,可是世钧还爱着曼桢,而曼桢也还爱着他,叔惠与翠芝的感情亦是鲜活如初。当然,它也有张氏一贯的冷峻。曼桢人生的最低谷,失去亲人、失去至爱、失去刚刚出生的孩子,站在外滩大桥上想要寻死,结果只是“既然人活着,也就这么一天天的活下去了”一笔冷冷带过。中年以后的曼桢,除了养育儿子,唯一的未完成事项就是与世钧诀别了。她的人生只剩了这一声绝响,胡琴一样喑哑、凄绝的调子在她心里已经奏了很多年,只等有一天让世钧听到。他们如果不见最后一面,或者见了面曼桢死忍不说,大概那细若琴弦的感情线还在吧。可那是曼桢,是勇敢的曼桢,当她把往事告诉世钧,便如同亲手掐断了这桩感情。尽管世钧说着“现在好了,你让我来想办法”,但是她知道,他们已经半生缘尽,从此就清清楚楚地永别了,跟死了一样。因为她懂他,深深地懂得他,懂得他的好,也懂得他的坏。亦舒说她的一个友人十分喜欢《半生缘》而她偏不,因为她觉得书中人物太惨太惨,到了结局也没有一举翻身,而是要一直那么惨淡无闻地活下去。亦舒名满香江,是连写书也要争一口气的人,她无法去理解这样的人生。亦舒同样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张爱玲会混到那个地步,以及她晚年还要写,写也罢了,再也没能突破她年轻时的成就,那实在不能算是一个漂亮的收梢。《半生缘》里的收梢不算漂亮,在我看来也不算太坏吧。曼桢离开了祝鸿才,与儿子清静度日,世钧继续做他的好丈夫,好父亲,只不过想起从前会觉得惘然而已。回不去了,过去已是铁案如山,刀劈斧凿也已无法改变,他们只能往前走,而前路又是怎样呢。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2016年2月26日于大理后记:读《半生缘》许多年了,絮絮写了上万字,依旧感觉没有说清道尽,那么十年后再写一篇,不知彼时心境却又是如何,写出来的感想又是如何,想到这里,竟有些期待。--------------------------------------------图片来源:电影《半生缘》剧照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新浪微博:西湘君

有缘相爱无缘相守

从书的名字,就能看出这对相爱男女的结果并不是很妙。 而围绕了他们半生的,终究是有缘,而无份。爱一个人就是没有办法可以说清道明为什么的,为什么曼桢认识叔惠在先但是却对世钧有着别样感觉,为什么翠芝和世钧青梅竹马认识多年却对于叔惠钦慕有加。 然而一个故事的结尾并不是跟随着爱慕的方向就能够顺水推舟,顺利成章地达成的,其中的各种阴差阳错,或者那个时代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便是生活的一种无奈,或者说也是阻力之一吧。在我看来,我终究是很不喜欢曼璐和祝鸿才的。曼璐的苦衷虽然是十分理解,可是这也改变不了曼桢“栽”在她手里的事实。不过还是顾太太更为可恨,就这么顺了曼璐的意,半推半就地,把曼璐推向了悬崖。当曼桢以为曼璐病危,住在虹桥路那里的那间房间。“那个房间里有人。” 一句简单的话。却是无限的阴谋、卑鄙和可怕。这几个字足矣。“那只戒指还在他口袋里。他要是带回家去仔细看看,就可以看见戒指上裹的绒线上面有血迹。那绒线是咖啡色的,干了的血迹是红褐色的,染在上面并看不出来,但是那血液胶粘在绒线上,绒线全僵硬了,细看是可以看出来的。他看见了一定会觉得很奇怪,因此起了疑心。但是那好像是侦探小说里的事,在实际生活里大概是不会发生的。世钧一路走着,老觉得那戒指在他裤袋里,那颗红宝石就像一个燃烧的香烟头一样,烫痛他的腿。他伸进手去,把那戒指掏出来,一看也没看,就向道旁的野地里一扔。” 嗬,这的确是实话实说,作为旁观者当然是觉得,一定有线索可以让他们解开误会破解谜团,可是在那种重重打击下,哪来的福尔摩斯精神呢,也怎么可能有这种思考方向呢。不过我也是觉得,世钧始终是不够坚定的。碰到困难,虽然吃醋,但始终还是会想要让位和退缩。怎能叫曼桢不丧气。相隔十几年,再见面很多东西都已经改变了。当把当时的事情说清了以后,“他们很久很久没有说话。这许多年来使他们觉得困惑与痛苦的那些事情,现在终于知道了内中的真相,但是到了现在这时候,知道与不知道也没有多大分别了。——不过——对于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分别,至少她现在知道,他那时是一心一意爱着她的,他也知道她对他是一心一意的,就也感到一种凄凉的满足。” 最后他们都去了东北,在那里遇到了张慕瑾,故事的最后以慕瑾与曼桢的可能性画上了句号,世钧祝福他们,真心祝福他们。其实是一个好的结束,却还是掩盖不住四处弥漫的凄凉感。

五百次回眸换来的一次擦肩而过

曼桢半晌方道:“世钧, 我们回不去了。”他知道这是真话,听见了也还是一样震动。人生的悲哀大抵有两种,一种是not yet(待未曾见),另一种是never more(逝不再来)。年纪轻的时候,总会觉得时间总是有的,于是油然生出一种自信,相信自己能做成任何事情,包括计划在未来完成以及本该在现在完成却拖着尚未完成的。到得头来,发现错过的,终归是错过了,并且有些是永远地错过,于是便生出来一股难以弥补的遗憾。沈世钧与顾曼桢,许叔惠与石翠芝,两对有情人,因为个人以及时代的因素,终不能成眷属。转眼之间,半生已过,蓦然回首,却是错过一生。曼桢是个好女孩,活泼、坚强、有主见,没有世俗迂腐的成见,是个有“当代精神”的独立的人。对待她的作舞女的姐姐,她没有任何的偏见,因为她深知姐姐是为了支持她们这个家庭才去做这个行当,错处并不在姐姐。即使是对待她的恋人世钧,在这一点上她也是不退让的:“我觉得我姊姊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她没有错,是这个不合理的社会逼得她这样的。要说不道德,我不知道嫖客跟妓女是谁更不道德!”这样的言论,不是普通女孩所能有的。第二件,曼桢是不支持世钧回南京继承他父亲的产业的,希望世钧能够在上海依靠他们的事业为他们自己打拼出一个未来。曼桢既不希望自己的家庭接受姐夫的资助,也不希望把与世钧的未来栓在沈家的事业上。她是一直希望能够成为依靠自己的双手来赚取生活的独立的人。可惜,她的爱人与母亲都不这样想,她并没有那种执拗的顽固,所以也是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只能偶尔表达一下不满。第三件,是曼桢在祝府囚禁事件的态度上,她从未有绝望的心思。在她,是已经做到能够做到的一切。她以为,在这件事上,她没有任何对不起世钧的地方,所以,他们的爱也不应该有所改变。医院里放弃孩子的决定也是非常果决,没有任何犹豫,对于幸福,她是要让它握在自己的手中。可见曼桢的坚强,不是一般小说里遇到类似事件便轻易寻短见或者自甘堕落的女人可以相比。而她最终还是嫁给祝鸿才,是在世钧结婚、曼璐去世、荣宝患病等情况下的选择,是在失去一切后濒临崩溃下抓住最后一丝寄托的选择。后来的事情,证明这样的妥协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于是,她在确定能够获得荣宝抚养权的情况下离婚。与鸿才的这段婚姻,在她自己,也是以为是最错误的决定,是一段最黑暗的时期,如同掉在泥潭里,对于生活,要怎样都无所谓的。沈世钧,是个普通人。冷眼旁观,是有些可恨的普通,有些懦弱、容易放弃。但这普通,却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所有的普通,是想要有所为却在遇到挫折后屈服命运的普通。曼桢曾说世钧:“幸而叔惠不喜欢我, 不然你就一声不响, 走得远远的了。我永远也不会知道是怎么回事。”世钧的反应是“无言以对”。事实上,他是这样的人的。叔惠比他漂亮、能说会道,他自是以为如果叔惠跟自己争,自己是争不过的,于是便可能干脆不争了。幸而叔惠的心并不在曼桢身上,曼桢也深爱着世钧。在家里人发现曼璐舞女的身份后,他的第一反应是推迟与曼桢结婚的计划与隐瞒曼璐是曼桢姐姐的事实。对于他的家庭的迂腐成见,他没有做出任何反抗,他所想到的只有逃避与妥协。这件事其实也侧面助推了曼桢与曼璐之间的矛盾,这矛盾也是导致整个悲剧的祝府囚禁事件的主因。第三件,在曼桢一家失踪后,世钧虽然也尽力寻找,最终被曼璐欺骗,而在失望之下选择与翠芝结婚,貌似他并没有责任,但是世钧所以会被谎言所骗,与他本来对于与曼桢的感情不自信是有关的,他以为曼桢与张豫瑾是有暧昧的关系,所以两人的结婚在他以为也是合理的。但凡他有些坚持,是断然不会相信在如此平凡的争吵后曼桢就会与另外的男人结婚,也断然不会在与曼桢分离后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轻率地与翠芝结合。世钧与曼桢两人的悲剧,世钧担负着一定的责任。当然,世钧虽有这样与那样的不好,但他也有普通人可爱的地方,老实、没有野心、专一,这些优点,叔惠或者鸿才,都是没有的。曼璐是一个比较出彩的人物,电影版的《半生缘》里是由梅艳芳饰演,电视版是由蒋勤勤饰演,都是不错的,尤其是后者,其对曼璐这个角色有血有肉的诠释对于理解书中的人物也是有帮助的。曼璐与鸿才是这出悲剧的罪魁,他们共同导演的祝府囚禁事件导致了曼桢与世钧这对情侣的分离,导致了两人后半生的“不幸福”。但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曼璐的行为,也都可以理解。本身,她为了支持她的一家七口,一个女孩,只身去做那令人瞧不起的行当,是要有着相当的坚强与勇气。对于她的初恋豫瑾,她毅然在成为舞女后取消了与其的婚约,是有着不想耽误爱人的善良与保留纯真的情感的心思在里面的。但是,由于自己曾经的身份,这样的污点永远无法摆脱,她遭受着包括自己的丈夫、弟弟在内的几乎所有家人与外人的白眼。而她的母亲与妹妹,虽然是爱着她的,却也有意无意间流露出一种疏远感。她感到不安全,无处感到温暖,却到处都是伤害。起初,曼璐对曼桢是百般呵护。后来,因为曼桢的相貌与曼璐过去很是相似,却年轻很多,又不像她那样堕入风尘,有着一种不一样的气质。像是鸿才与豫瑾,最初都是倾心曼璐,后来也都转向了曼桢。而在曼璐以为,曼桢的一切都是自己的牺牲所换来的,因此上便生出一股对曼桢的嫉妒,并为自己不平。这心思的转变是根本原因,而来自鸿才方面的压力也是事件的直接原因,为了能够继续抓住一切,她不惜将自己的妹妹推入深渊。最终,曼璐自己,却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幸福,最终也是在郁郁中病逝。如果说世钧与曼桢的问题叫做“遇人不淑”,那么叔惠与翠芝的问题则叫做“齐大非偶”。叔惠与翠芝的感情是摆在书中的支线来写,却也是主线的对照,像是一根绳子的影子一样,也是有着有情人难成眷属的遗憾。翠芝并不是理想的妻子,有些任性,又不惯穷苦。但她直率,无论是在与叔惠的交往上的主动,还是在婚夜哭泣地对世钧坦白两人互不相爱的事情上。可惜,她所在的时代,她所在的家庭,她所有的性格,以及她所爱的人,并不能给予她所渴望的幸福。两人的感情,翠芝一直是主动,叔惠的态度则一直是消极,因为自己的不自信,也因为翠芝的性格与翠芝母亲的冷眼,他是认为,即便两人真的在一起,恐怕也未必有好的结果。这一点,也许是事实。因此,两人虽有遗憾,但在旁观者来看,也并没有多么严重的遗憾了。话说到最后,又要说回来的,人生,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有句话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即便是那些错过的,也是今生今世的永远的念想。

没有无缘无故的悲剧

小时候,家里有本《十八春》,看完之后只觉得是个还不错的故事。这个时候再看,把一些细节串起来,才觉得这本小说写得十分真实。如果不知道曼璐要在那个晚上陷害曼桢,就觉得她打发她母亲回家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回过头来看觉得十分蹊跷。沈世钧第一次带曼桢回家,因为想要给曼桢留下个好印象,于是一些平时没有在意的细节此时才会格外在意,所以觉得他的家人在那一天整体素质格外低。每个不幸的背后,一定少不了见识短的母亲,她借着“这都是为了你好啊”便大义凛然似的将两个女儿都推向火坑。书里写了不少巧合,但是一点也不做作,好像都是理所当然的,比如世钧以为曼桢和豫瑾结婚,所以没有什么无缘无故的悲剧。通讯技术发达点就是方便,不用到处打听地址;送信又赶上别人不在这种虐心的事现在是越来越少了吧。世钧这个人,说他是温吞水,倒和《长恨歌》的程先生比较相似了,但程先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沈世钧就是一团浆糊,还小心眼,你说他大嫂都亲眼看见石翠芝都和叔惠了,你还不长个心眼么,还这么放心让自己老婆去陪朋友到处吃喝玩乐。曼桢的性格虽有刚烈的一面,却逃不过女人软弱的一面。看小说的时候总是头脑清醒,冷眼旁观,恨不得自己钻进去替他们解释清楚误会,所有的悲剧也可以找到源头。可是啊,一旦身临其境,脑子简直是一团乱麻,小说里写到的错误,自己一个没落,通通犯了一遍,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纵使情深

《半生缘》这部小说,曾叫《十八春》。刚开始并不理解张爱玲为何要改书名,因为个人觉得《半生缘》这个名字有些俗气和故作矫情。而《十八春》听上去则使人清爽很多。后来看完了,看哭了,看懂了,才明白这其中的用意。曼桢的苦命,是任何人都会同情的;世钧的懦弱以及对曼桢的不信任,是任何人都会埋怨的;曼璐和祝鸿才的自私,是任何人都会痛恨的!他们不顾亲情毁掉了曼桢一生的幸福!没想到,亲姐姐会如此荒唐,可笑。曼桢和世钧之所以只能拥有半生的缘分,不仅仅是几个主人公的原因,曼帧的悲剧也在于自己的懦弱。她恨祝鸿才,曾经咬牙切齿的说决不会嫁给他,结果自己仍然忍气吞声的嫁给了他。虽然这其中全是数不清的阴谋和委屈,但是她的反抗仅限于嘴上,悲剧的很大部分是她自己直接造成的。曼路用伤害自己的妹妹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虽然是为了家人才会走上这条路,虽然会抱怨自己的命不好,虽然对这个社会对这个家有怨气,但也不会去伤害自己最亲最爱的人。想改变现状改变命运就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而不是用这种手段去改变自己。对于祝鸿才,他更不该不顾别人的意愿而满足自己的感情。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即使得到了也不会幸福,得到躯壳得不到心有何意义?两情相悦那才是真正的幸福。但有一点不得不说,祝鸿才是真的喜欢曼祯的,他打从心眼儿里想要疼爱她,可惜却爱的太暴力。世钧和曼桢这段姻缘的错过只能怨老天对命运的捉弄,只能对这个时代表示遗憾。而我感到幸运的是我生活在现代,我也只能用现代人的想法来剖析那个年代。如果我也生活在那个年代的话,或许我会感到无尽的悲哀与无助。

回不去

记得小学的时候看过《半生缘》的电视剧,片尾曲中的一个镜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曼桢和世钧,一个带着孩子,一个陪着太太,在街上相逢,然后,擦肩而过。 看书的时候一直惦念着这一幕,于是看着他们两个如胶似漆地在一起,不免也会心疼,觉得倒不如现在不那么开心,分开了也少些痛苦了。因为事先知道剧情,所以看到鸿才夫妇对曼桢做的一切,也并不觉得惊讶。 曼桢扇了曼璐一耳光,我以为我早就恨透了这个罪魁祸首的姐姐,我以为我会觉得很解气,可是真正的,听到曼璐说“如果当时我是个烈女,你们都没有饭吃了”这句话时,却忍不住怜惜起曼璐。想到张爱玲反复提到的那两个字:惘然。当时,也真的觉得只有惘然可以形容心情了。 惘然,从哪里开始? 如果曼璐没有那样一个满脑子旧观念、一天到晚念着妈妈经的母亲,她不会想到借着妹妹的肚子生个孩子。如果发财了的鸿才没有狠心把爱他的妻子抛在家里甚至在她病危时给她气受,曼璐不会那样伤心绝望。如果豫瑾没有在看到曼璐的妹妹后一下子否决自己对曼璐的爱和曾经青葱岁月的美好回忆,曼璐不会记恨上她牺牲自己而抚养长大的妹妹…… 再退一步,如果在家境最困难的时候,母亲不曾狠心地放女儿出来做舞女,曼璐不会失去生育能力,不会被混恶的世事消磨了纯真和善良,不会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前程,更不会为了一个狠毒的男人陷害自己的亲妹妹。她可以嫁给豫瑾,好好的过日子。其实说没有办法,不过是借口,一家子人有手有脚,母亲在家里闲着,怎么会真的没有办法?就算是真的挣钱不容易,顾太太也不应当自己留在家里却忍心放手让女儿出去,然后断送一生的幸福。 我相信豫瑾一直是爱着曼璐的,不管日后他是否又对曼桢表明心迹,但我始终觉得,是他不了解自己,不知道曼璐其实是他脑海里抹不去的幻影,而曼桢只不过是因为长得像姐姐,才不小心让豫瑾脑海里的幻影定型。想必,年轻时候的曼璐,无论是相貌还是那柔弱中刚毅的性格都是和曼桢相像的。 错在曼璐太草率,决定了那样一条路。殊不知这条路走下去便看不到光明,殊不知她牺牲自己养活的家人却日渐因为她的堕落而疏远她,殊不知她用自己的爱情和青春换来的不是幸福,却是这不尽的……惘然。不知道当她母亲说为了弟弟妹妹的前途要远着她时,她心里痛不痛,或许,她的痛已经钝化,她的心已经木然。 错在曼桢太天真,她以为只要自己和世钧真心相爱便可以跨越阻碍,她以为她可以等到弟弟妹妹大了再结婚,不连累世钧,她可以傻到借用豫瑾来缓和她和世钧的关系,不让两个人就这样腻在一起,免得一冲动就结了婚,她以为社会上的许多人也会和她一样,认为“嫖客比妓女更可耻”……殊不知,这样一等,真的就夜长梦多了;殊不知自己爱着的养育自己长大的姐姐影响了沈家对自己的态度;殊不知这样一个穷小姐要嫁到沈家就算是高攀。错在姐妹俩生在这样一个家庭,这样一个旧式家庭,这样一个贫穷的家庭,愚钝的母亲,年幼的弟妹,纵然有爱,却也是牢笼一样捆在她们身上。家里不懂,身为阔太太的曼璐没有幸福,没有办法锁住鸿才的心;家里不懂,曼桢和豫瑾其实真的不可能,更不懂世钧其实有意帮曼桢分担的心切;家里不懂,断送了一个女儿,难道还要有第二个,难道她们不知道曼璐心里还珍藏着关于豫瑾的回忆?难道仅凭鸿才的花言巧语就能让家人放弃了曼桢的幸福? 而世钧的家里呢?始终坚信着富家公子一定要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小姐作太太,然后守着家产过日子的原则。就这样,坐吃山空。结果这样的压力毁了沈世钧,也毁了石翠芝。有时候竟让我觉得倘若曼桢爱上的是叔惠或许会更好。一切都回不去了,这是真的。十年后的世钧搂住曼桢,越搂越紧,然而在我看来,他搂住的仅仅只是回忆,回忆中的爱、美和幸福。尽管有时候,不能在一起,拥有回忆也会很幸福,但是这样的回忆想必也会像那一颗红宝石,灼伤着两颗原本已经很痛苦的心。并不想把责任全部推给那个社会,但是事实却真的如此。新文化试图冲破旧传统的束缚,却不免遭到打击,石翠芝在黑夜的花园里淌下的泪水就是最好的证明。年轻人靠自己本事吃饭反而艰难,结了婚的妇人甘心守在家里,老爷花天酒地在外边找姨太太,有了钱便失去了善心,倒不如贫穷却善良的金芳夫妇,像世钧这样原本有抱负有志气的青年也渐渐妥协于世故(这是我最不能原谅的一点,就像是《家春秋》里的大少爷觉新,他有一千个一万个迫不得已,但最错的还是自己的妥协)…… 写文章的爱玲或许并没有故意批判那个时代,却在不经意间将那个时代的浮华和不合理留在了纸页中,她笔下的女子都那般可怜可叹,比如葛薇龙,比如白流苏,比如曹七巧,她笔下的上海和香港都那样繁华却也都那样悲哀,暴露着人性中的软弱……也许,回首这段岁月,曼桢和世钧会遗憾,会后悔曾经的误会,但他们终究不会再在一起,毕竟,“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世钧对翠芝说,我们中间并没有第三者。这话听来让我为曼桢心痛,却又合乎情理。一切,不过是命运的一个小小玩笑,而她和他却是两条相交线,相遇后便越走越远。颠扑不破的,不是未来,不是往昔,而是命运。想到张爱玲那张傲视红尘的面庞,不知她怎样走过这世事沧桑,不知在大洋彼岸,她是否也曾为这繁华背后的擦肩而过而惘然惆怅。不由得想起少游的词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写于2008年,15岁

相似的人生

半生缘的结局里,世钧和曼桢相互攥着彼此的手,在泪眼中明白纵使那十年的诀别只是苦痛的误会,两个人也永远无法回到过去了。书中有那么多的人物,却没有一个最后留在了最爱的人的身边。更令人感叹的是,这些人生的悲剧里,竟然没有一个是由自己所造成的,无不是被困在了社会与家人的囹圄里,最终只能在发现自己的呼喊没人能听见听懂后,低着头向这别人期待你过的生活认输、妥协了。十四年前的那个夜里,曼桢接受了世钧的表白。回去的时候,世钧在冬夜寒冷的大街上,在泛黄的路灯下高兴得不知所措的样子,此刻褪去了所有欢快的色彩,成了一个凄楚的梦。

我们都回不去了

张爱玲的文字总是平平淡淡,没多大的波澜。却让人为之动容。《半生缘》是第一本让我落泪的书。沈世钧和顾曼桢的爱情平平淡淡的,从相遇,相识。本以为应该就这样波澜不惊地走下去。但是到最后还是错过了。错过在曼桢被烧掉的信,错过在世钧上楼路过曼桢的门。当看到这两幕时,心痛难忍。最后他们的相遇,却是在多年以后,再次相遇,曼桢的一句:“世钧,我们都回不去了。”到这瞬间,清泪落下。回不去了,回不去了。一切都回不去了。他们本应该得到的,都错过了。本该有的,错过了,才更让人心痛。

叔惠和翠芝

《半生缘》拍过电视剧,林心如和蒋勤勤演的,一度热播。所以这个故事最大的梗“姐姐把妹妹献给姐夫”和那句著名的“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是早有所闻。一个明知结局的故事,读来终是感伤的。一、世钧和曼桢 在世钧眼里,曼桢是很好的。虽然“他到底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看见她的,根本就记不清楚了”,但在慢慢的交往接触中,“世钧判断一个女人的容貌以及体态衣着,本来是没有分析性的,他只是笼统地觉得她很好。”世钧天性纯良,从未以世俗的眼光判断过曼桢,从未嫌弃她有个做舞女的姐姐,也从未觉得她沉重的家庭负担是个拖累。他只是单从曼桢的品性着想,觉得她是顶好的。另一面,世钧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他在和好友叔惠的相处中,养成了一种自卑感。他没有叔惠长得好,没有叔惠会说话,入社会比叔惠晚,事业也不如他。曼桢道:“叔惠这人不坏,不过有时候我简直恨他,因为他给你一种自卑心理。”世钧笑道:“我承认我这种自卑心理也是我的一个缺点。我的缺点实在太多了,好处可是一点也没有。” 当曼桢姐姐曼璐的初恋豫瑾出现后,世钧不可避免地吃了醋。在他看来,豫瑾也是比他好的,乡下医馆的院长有着自己一番事业,曼桢对他也是佩服得紧。他对他俩的感情总是抱着不坚定的心态,轻易就起了怀疑,看起来并不信任曼桢对他的感情。实则这是爱到深处便生怯,视曼桢如珍如宝,吾何德何能,吾诚惶诚恐,一有风吹草动便惊了心。所以后来,世钧在听到一些只言片语后,便自顾自地脑补下了判断,曼桢一定是嫁给豫瑾了。他从未想过这种种不合理之处,便自顾自地伤了心,便自顾自地和翠芝成了亲。最后的最后,世钧和曼桢人到中年的重逢,“曼桢半晌方道:‘世钧,我们回不去了。’他知道这是真话,听见了也还是一样震动。”其实,回去了又能怎样?世钧家风守旧,已有不能接受舞女之妹进门的兆头,如果没有那一系列巧合的变故误会分离,世钧和曼桢的结合必定要和南京老家打一场“婚姻保卫战”,以世钧的自卑怯懦,未必能勇猛地坚持到最后;以曼桢的善良体贴,也未必愿意世钧为了她和父母恶战连连;分离在所难免,只是那样的分离是感情透支后的身心疲惫,是爱情湮灭后的极度绝望;那样的分离,姿态很难看。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的张爱玲在这个故事里是极厚道的,她给世钧和曼桢安排了一场宿命的误会,使他们的爱情留在了最美的一刻,就像一首好听的歌停在了最高潮。曾经,他们就算回去了,也不可能在一起;现在,他们就算在一起了,也不可能回得去。那时候,他贸然地帮她找回红手套,笨拙地徘徊在工厂门口等她;那时候,他每天都想见她,他一进屋就想吻她。那般甜蜜美好的心境,再也回不去了。一生仅有一次的爱恋,仅得半生缘。二、叔惠和翠芝 故事的最后,“他们这壁厢生离死别,那头他家里也正难舍难分。”叔惠是个漂亮的年轻人,会说漂亮话,每次出门必西装革履,有着一番雄心抱负,然而家境贫寒,不如世钧家底殷实。世钧回家探亲,拖上了叔惠回去一起玩。家人想撮合世钧和石家阔小姐翠芝,他们在南京就呆了三天,叔惠就和翠芝单独划了次船,也没说个啥,然而两个年轻人看对眼的火花电流在空气中噼啪作响。他们走后,翠芝给叔惠写了几次信,叔惠没回。翠芝被家里逼着和一鹏定了亲,写信告诉叔惠,期待他有所表示,叔惠没回。叔惠和世钧再次回南京,翠芝已婚期在即,一群人出去爬了一趟山,叔惠和翠芝落单独处。当晚,翠芝就和一鹏退了婚。我原本以为爬山时的独处,翠芝和叔惠是互表心意的,不然她怎么就退了婚。然而在叔惠的回忆中,他们只是“说着些不相干的话”,“他的态度是可以问心无愧的”。那为什么翠芝要退婚呢?大抵是见到叔惠的那一刻,心里波动的是,“不行,我还是喜欢他!”翠芝是有勇气有魄力有行动力的,她一而再再而三的示好,又写信告诉叔惠她退婚的消息,期待他有所表示,叔惠没回。相比之下,叔惠的表现糟透了,“你回个信会死啊会死啊会死啊死啊死啊死啊死啊死啊死啊!”遗憾的是,男人比女人更爱表面和平。叔惠是喜欢翠芝的,“生平对翠芝最有知己之感,也憧憬得最久”,但他理智地觉得翠芝不够好,翠芝家太有钱,他担心翠芝有着大小姐的脾气,他亦有他穷人的骄傲,不愿意做大少奶奶的阔女婿;所以他无视翠芝的好感,保持朋友间的交往尺度,“问心无愧”。翠芝和世钧结了婚。翠芝是喜欢叔惠的,世钧是喜欢曼桢的,他们俩怎么能结婚呢?洞房之夜,他俩哭得象犯了错的孩子。然而,人的韧性是惊人的,同床异梦的两个人还是生了一儿一女。毕竟,维持一段婚姻,不需要喜欢,只需要不讨厌。最后的最后,叔惠和翠芝人到中年的重逢,翠芝终于抛弃了矜持的“暗示”,赤裸裸的“明示”:“翠芝在一度沉默之后,便淡淡的说道:‘我知道,你怕我又跟你说那些话。’他本来是跟她生气,那天出去吃饭,她那样尽情发泄。她当然也知道事到如今,他们之间唯一的可能是发生关系。以他跟世钧的交情,这又是办不到的,所以她彷佛有恃无恐似的。女人向来是这样,就光喜欢说。男人是不大要"谈"恋爱的,除了年纪实在轻的时候。他生气,也是因为那诱惑太强了。” 后来,叔惠讲起了他在美国的前妻,说她和翠芝脾气有点儿像,“翠芝笑道:‘你将来的太太一定年轻、漂亮──’叔惠听她语气未尽,便替她续下去道:‘有钱。’两人都笑了。叔惠笑道:‘你觉得这是个恶性循环,是不是?’因又解释道:‘我是说,我给你害的,彷佛这辈子只好吃这碗饭了,除非真是老得没人要。’在一片笑声中,翠芝却感到一丝凄凉的胜利与满足。”三、半生缘 叔惠和翠芝是这个故事的配角,我觉得他们却是人生的主角,我们俗人的“半生缘”大都是他们这样的。当世钧和曼桢互表心意后,书上说:“他所爱的人也爱他,想必也是极普通的事情,但是对于身当其境的人,却好象是千载难逢的巧合。”实则不然,他所喜欢的人也喜欢他,想必是极简单的事,所谓“趣味相投”也。他所爱的人也爱他,却是顶难的事,所谓“心意相通”也。我们这个年代男女恋爱结合的阻力远没有那时的旧上海来得强大,恋爱来来去去分分合合,姻缘全都是象叔惠那样自个儿作没的。归根结底,无他,就是觉得还不够好,不够爱。我们不会象世钧那样单纯地就人看人,抛却这个人背负的社会属性,只从她的本性来亲疏好恶;我们会像叔惠那样理智地审时度势,评判标准多重有效,所找寻的是各方面条件皆优的最大值。当我们因“内心的阻力”放弃年少的爱人时,那段感情就成了心头的一颗朱砂痣,点不掉忘不去。假如时隔多年能重逢,没了小情小调的心境,“唯一的可能是发生关系”,叔惠是有道德的,这事儿没成。但我们正处在道德感极度薄弱的年代,节操早已碎了一地,老房子着了火,噼里啪啦的烧,能把年少时仅有的那点儿纯真美好毁得一干二净。从此以后,回忆浸染了欲望的气息。真正让我感伤的是叔惠和翠芝。

爱死她了

哎,她的那些才气真是说不尽,我觉得相由心生真的很有根据,她照片上的姿态把她的写作风格暴露无遗。还真是有意思诶

纠结

我看书会先看结局,结局不圆满者,我即刻放弃。我喜欢豪迈壮阔的文字,对于张爱玲,我一直敬而远之。半生缘,我唯一看过的张爱玲的作品,世均和曼桢的爱情缠绵悱恻,令人动容,却未能善终,我心中的遗憾啊,让我纠结了很久。

再续半生缘

利用难得的假期,又重新翻阅了一遍张爱玲的《半生缘》,最初接触它是在小学的时候,那个时候只是跟着爷爷也奶奶看看电视剧,模糊印象里,只记得当时自己是很讨厌曼璐,鸿才和翠芝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好像破坏了世钧和曼桢。后来初中时,看《半生缘》的小说,只觉得为里面的每一个人感到惋惜,为他们缘浅情深感到心酸,为那个沉浮年代里悲剧式的爱情感到一阵无奈。一个人遇到一个人,总会害怕什么,然后改变什么。正如世钧和曼桢的初遇,世钧怕的是整个家庭的反对,怕的是失去了曼帧;而曼帧怕的是和世钧一起受苦,怕的是两个人到头来终也走不到一起。于是,他们变了。只是因为两者都变了,才会觉得呆在一起和往常并没有差别。世钧选择的是辞去上海的工作,放弃了成为工程师的理想,回到南京继承父亲的生意,原本目的是和曼帧可是舒适一点,可是曼帧确认为是一种退缩一种灰心;曼帧选择的是拒绝姐姐拒绝沈家的财富,她要的,只是想和世钧一起在上海生活,哪怕生活苦一点,累一点。顾曼桢这三个字的含义是在变化的,自从遇见沈世钧,她要考虑的不是自己的前途,而是他们的前途;不是在厂里上班挣点薪水,而是整个家庭的开支。这种变化并没有优劣之分,都是时代的产物而已。本不是同一水平面上的线条,却逆轨而行之然后相交。这一场爱情。看似轰轰烈烈,这一厢柔情密语,那一厢生死离别,不知流了多少泪;可这又何尝不是最普通的一幕呢?在战火纷飞,新旧思潮冲击的年代,多少人的结局同他们一样。张爱玲的文字不仅仅是在写小说,更是一种生活。她的文字如精巧细致的窗棂格纹,少了任何一格都不成,只是放在眼里都透着美,却又不知美在哪里。洗尽铅华,素素地描述着他们的缘,前半生石爱情,后半生是回忆。“这世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你知道,总有这么一个人。”曼帧给世钧这封没写完的信在十四年后的重逢里,也只成了一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那枚红宝石戒指也已褪色了吧,褪去的还有曾经那份天涯海角的承诺。殊不知,曼帧隔着电车看到世钧,物是人非后,依然难忘被爱的感觉。偶然的十字路口必然的人出现,擦肩而过,一种尤然的“只要你幸福”的感觉,曾经爱过的哪个人远在天涯,却近在咫尺。然而,十四年的距离是时间和空间都无法弥补的。那次在玄武湖上的漂泊,一个是穿着青缎旗袍和绣花鞋的大小姐,一个是风尘仆仆被认为穷小子的工程师。他们的名字是湖面上轻轻泛起的涟漪,只能静默地看着,却不能碰撞,哪怕是用手指,也会毁了这原来的纹路。一个是石翠芝,一个是许叔惠。从沈家大院的四目对望,从高跟鞋不小心摔断,从听说翠芝订婚而闷头喝酒,从最后重逢中,注定了的结局里,叔惠简单的一句“我是被你害的,这辈子只好这一碗饭了,除非是老的没人要了”,翠芝那份凄凉的满足。时过境迁,两人虽没有明确的爱意和神情的语言,却也成了另一道风景。一个留下的是微笑,一个留下的是背影,而这中间,有多少的惦念。人生若只如初见,也只不过是个念想。在当时,或许是奢望。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可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轻轻沙哑的一唱再唱,终也成了素颜。鸿才和曼璐知道生命结束才明白。曼璐为了一个男人失去了多少人的幸福;鸿才那花花公子的性格断送了多少人的前途。没有人会怪他们,怪只怪曼璐轻易地爱上了鸿才,怪只怪鸿才至始至终都只被曼璐一个人爱着。也许张豫瑾只是曼璐曾经的一个梦,在他的面前,放不下因为家庭而去做舞女的自卑,却在他的面前,放下了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妹妹。可这不是谁的错,错在那个时代,错在爱错了人。欣慰的是鸿才终究还是明白了曼璐的心,终究还是毅然决然地和曼帧离婚。这到底是可喜的,还是可悲的?拥有的东西往往最美,但总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看过一些评论说《半生缘》里的世钧是懦弱的,因为他没有为自己的幸福反抗;曼帧是懦弱的,因为她嫁给鸿才只为了那个不该出世的孩子;叔惠是懦弱的,翠芝是懦弱的,因为他们没有说出心中的悸动;曼璐是,鸿才亦是。这不禁让我想起《家》中觉民和琴的坚持,想起觉慧的出走。如果他们像觉民觉慧一样坚持,是不是鸣凤的悲剧就不存在?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幸福快乐呢?可在那样的时代,在浮躁的上海能轻易做到吗?他们的幸福就能在众人难堪的眼神中坚持吗?他们的生活会像当初憧憬的那样美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时代,因为社会,因为他们自己。幸福如墙角陈旧的蜘蛛网。也许结局并不是悲哀的,每一个人都有了归宿,在残酷的现实里,心里有那么一个地方,是留给你的,留给曾经的,留给这只有半生的缘。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

张爱玲·半生缘

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来倒已经有十四年了——真吓人一跳!马上使他连带地觉得自己已老了许多。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 曼桢曾经问过他,他是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她的。他当然回答说:“第一次看见的时候。”说那句话的时候是在那样的一种心醉的情形下,简直什么都可以相信,自己当然绝对相信那不是谎话。其实他到底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看见她的,根本就记不清楚了。结局实在是让人无语!

谁把人生过成残缺的圆

从前最喜欢倾城之恋,现在却偏爱半生缘,几个人的悲欢身世被细细道来,不觉得悲凉,倒是似曾相识。几个主角的故事也算是曲折动人的,要是在琼瑶笔下,必是那轰轰烈烈生死离别,活脱脱一个被虐到死的韩剧剧本,但是张爱玲写来,便是如此婉转平静,仿似一首简单的没有词的曲调,只听出淡淡地哀怨与无奈,让人怅然。他们几人恋情初始时虽不是惊心动魄,信誓旦旦,但那份情谊却是实在长久的,年轻人相爱,没有因着对方的各种缺点而厌倦,反倒因为这些那些可以称为命运的东西没能在一起,不由得让人惋惜。这是人间常态,只是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罢了。所谓缘,不过是命,命定了的劫难,就不得不分离,好像如来的一把大手,谁都逃不脱似得。可他们的挣扎也浅,说不上没有拼死拼活,却还是欠了力气,若相爱,若深爱,何以逃不过命。先说曼桢被关时世钧寻她不着,只听她姐姐一句加些流言便误认为曼桢跟豫瑾结婚去了的,回家自己伤心一阵便随便找个人结婚,难道他不疑惑曼桢的心岂是这么说变就变了的,而且变得这样快,看世钧拿戒指那一段,张爱玲特意写了若是他仔细看那戒指便知有血迹,然而他却恼气扔了,他不信任这段感情,对豫瑾也嫉妒,对曼桢也没有坚定,这层意思是很明显的。至于叔惠,那些门第之说是其次吧,主要的还是放不下自己的骄傲,不愿被那阔太太家们看不起,也怕翠芝耽误了他前程,后来去了美国娶了更有钱的便是再好不过的证据了。最后说说豫瑾,他这人倒是痴情一片的,听了太太们说曼璐嫁了有钱人过的幸福才死心结婚了的,但是他只是听说没亲口问问,打着不去打扰的幌子就断了这相思,还爱上她的妹妹,想着或许跟她能在一起,引起了曼璐的妒火,这或许才导致了最后的悲剧吧。与其说命运折磨人,说坏人从中作梗,倒不如也说说这些个男人是多么的不坚定。你那么爱她,又顾忌这许多,又不去赴汤蹈火,眼睁睁看着一场场悲剧,糊里糊涂找个人过日子,过的不幸福再茫然若失,可是这失掉的心,又岂是轻易找得回。而书里的女人们,大多是执着到失望透顶,也是悲剧人物命运逃不脱的。你看那曼桢好不容易保住命逃出去,却听闻世钧已经结婚。那翠芝一见叔惠,连婚约都毁了,可他还是不肯放低来娶她。曼璐虽说青春辜负嫁了他人,痴心倒是不改的,见了豫瑾爱上自己妹妹,还说些往事不值一提的话,心里妒忌地竟使出奸计。女人一旦执着起来也是可怕的,爱起来是歇斯底里的,她们不管不顾拼出命去,却落的个什么下场。这里倒不是一味说谁好谁坏,男女毕竟是有别的,对待感情或有不同,这人间世事,真是怪不得任何一个人,要说怪,我们最爱怪的就是命运。命运要是好端端地让两个人无波无澜的在一起,又岂会生出这些事端。仿佛是天定的,人乖乖听着就好,无力反驳啊。那时的人或许都是如此看待命运,他们这些,也算是有了新思想才挣扎了一番的人,无奈没挣扎出,还是陷入泥潭里。就算是现在,肯为情爱奔命的人有几多,谁不是宁愿找个过的舒服的安稳的看得见未来的人过日子,哪怕再爱,谁愿意为你翻个山淌个河,哪怕是为你受累多挣点钱也是觉得委屈的,说你不愿意陪他吃苦说你嫌贫爱富。自身的种种妥协从不愿去思量,总归一句话,怪给命运去,我们缘分不够啊。有些人也许会说,平平淡淡的也好,年轻时为爱去拼个头破血流,万一最后也没能知幸福与否,多不值得。可是最后我们妥协了,选了看起来最适合的人在一起了,结局就一定好么。世钧翠芝都是心里明白的,不爱彼此,倒也不讨厌,无聊到要死,但好歹生儿育女,世钧说的那句人生不就这样么,可是他心里却不是真正服气的吧,还想着让叔惠找机会看能不能出国,一看到那旧信就激动的不能忘怀。有些事情骗骗别人可以,骗骗自己却难得很。叔惠呢,去了那么远的地方,还念着赌气要娶个千金小姐,不知自己甚是可怜的,为那可悲的骄傲和虚荣,到最后翠芝心里的一丝胜利,恐怕是她改变了他命运,就算你坚持不娶我如何,你已经被我改变了不是么,这真是最大的讽刺。最后说说曼璐,虽说她是个有点反面的角色吧,我却一直觉得她可怜的,可恨不起来,她感觉自己堕落了配不上豫瑾,随便嫁了他人可她为何又再生妒忌,造成日后的悲剧又能怪谁呢。其实想想,真是命运至此么,它并不是故意为难我们,是我们总爱为难自己吧。为什么就不能单纯的你情我愿便在一起,而是想这些许多,想了多了,在一起便不是那么单纯的事情了,也变得不简单,好像世上周围所有人所有事都来搅一句,非要拆散不可似得,到最后果真拆散了,我们还心有余悸地回想,开始那时候就想过不一定真能一起的,果然。世间的事真是如此,不能如愿。我倒也不能只是说不顾命运,因为就算不顾命,多努力,落空也是有可能的,人定胜天还是人命天定,我一直觉得这是个纠结的命题,有时候看看奇迹出现了发现人的力量也真大,有时候尝到命运苦涩又觉得心再高命还是薄的。这时候我愿意相信这么一句话,这世界,我来过,我奋斗过,我无悔。就是知道前面是个坑,我还是会为你跳的,死了再说,要是没有死,那就算是命定的恋人了。关于结局,他们终于相见了也都说出了知心的话儿。很多人说结局是曼桢和世钧回不去了,就此永别,叔惠以后摆脱不了那个魔咒。我倒是不信的,我希望结局是好的。我是真想他们也许会努力补偿,放弃所有的一切,好歹我们都还活着,又有什么是回不去呢,哪怕回不去了,那让我们重新开始好不好。我希望最后曼桢和世钧在一起了,叔惠跟翠芝在一起了,哪怕经历这许多曲折,好歹终如愿了。否则这半生的缘分,还是被辜负了么。可是回头想想,张爱玲取的这个名字何尝不已说明结局,半生,从来就不圆满,我还以为结局需要人猜,可是已经明白心意,又相互折磨了半生之久,谁又真能把那发生过的一切都当作烟飘散呢。如此一来,真是怅然又无力去叹。何来有幸赐缘半生,可怜年华枉费痴心。我想以后若是碰见个爱人一定要去拼,哪怕最后也未果,好歹断了心思,偿了愿。我想以后无论多爱也要少些执着的情意,情不重便不伤,或许才是最好的人生。

很喜欢曼桢,讨厌世钧

1、世钧岛:“回去找找看吧。”这时候其实已经快到上班的时候了,大家都急于要回到厂里去,曼桢也就说“算了算了,为这么一只手套!”她说是这样说着,却多少有一点怅惋。曼桢这种地方是进入琐碎而小气,但是世钧多年之后回想起来,她这种地方也还是很可怀念。曼桢有这么个脾气,一样东西一旦属于她了,她总是越看越好,以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他知道,因为他曾经是属于她的。

回不去了

经历过太多的变故曼桢在与世钧重逢时只悠悠地说了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其实,这一句包含太多这一句亦足够还能如何?P341---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日久成了生活的一部份。

有时候喜欢就只是因为喜欢了

很多年前,记得这部电视剧,是林心如和谭耀文演的,那时候,让我印象深刻的反而是蒋勤勤的曼璐和李立群的祝鸿才,在两个老戏骨面前,林心如演的曼桢,简直苍白得不像样子。也因为如此,不大喜欢,这部小说也就一直拖着没有买。一直到今年,发现张爱玲的残稿出得铺天盖地,也就动了想把这套书收齐的念头。北京十月的这套书已经不再出版,各大网站均告售罄。辗转从孔夫子上买来,光是等书到,就等了整整十五天。可是,它还是来了。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看完,到了一点钟,只顾着坐在那里发愣。捧着这一本并不算厚的小说,只觉得茫然失措。为什么,所有的爱情,都只是错的呢?错了的,不仅仅是曼桢和世均。故事开始的时候,只是两个年轻人的恋爱。起初是三个人,只是那个最漂亮的年轻人并没有看上不够时髦的她,而她喜欢的恰恰是那个沉默寡言的。这是很美好的事情,你喜欢的人,刚刚好也喜欢你。两个人恋爱,因为曼桢家累,因为顾及到世均的事业,一直也没有结婚。那时候,他们想,反正总会在一起的,反正迟早是这个人,晚个两年,也没有什么关系。可是有时候,我们之间的缘分,只有半生而已,前半生只为了遇见你,只为了和你相爱。而后半生便只能擦肩而过,我的人生和你再也没有关系。甚至,连你的生活,我都没有办法再次踏足。如果可以选择,我可不可以不喜欢你?可是,有时候,喜欢了,便只是喜欢了,没有什么理由。最开始的时候,曼璐只是个拖着两条辫子的少女,家里替他选择的豫瑾,刚刚好也是她喜欢的男人,两个人同样以为,这样子的幸福,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她和他一起出去约会的时候,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还会有其他的转折,那时候烦恼不过是如何应付身后拖着鼻涕捣乱的弟弟妹妹。那时候,曼璐以为,自己的身边,会一直是豫瑾。这个温润的,视她如珍宝的男人。可是后来,后来父亲去世,为了养活弟妹,为了养活母亲和祖母,她开始出去做舞女。和豫瑾,再也没有了联系。她并不后悔,在最初的时候,看到曼桢可以念完书出来找正经事情做的时候,她的心里不是没有自豪的。到最后,嫁给鸿才,也是打定了可是粗茶淡饭过日子的主意去的。那时候觉得羞愧,因为怕家里人笑话自己,嫁了一个这么样的人。曼桢面对鸿才时候轻蔑和厌恶的表情,她不是看不到。可是,自己只是一个老了舞女,又能够嫁给什么样的人呢?没有想到鸿才会有钱,更没有想到有了钱的鸿才会越发胆大,看不起自己也就罢了,却还去打自己妹妹的主意。曼璐只是觉得不公,同样是爹娘的女儿,自己牺牲了一辈子去养活一大家,而妹妹却可以和喜欢的男人在一起。甚至,连自己唯一温暖的回忆也要侵占?曼璐以为豫瑾一直不结婚,是因为还想着自己。是啊,还有人爱自己,还有男人对自己痴情,那么再难捱的日子便也觉得好过些。可是当她穿着他曾经喜欢的紫色旗袍再一次出现在他面前时,在他眼中,自己不过是个瘦削的中年妇人。此时此刻,豫瑾,已经爱上了曼桢。她还抱着最后一丝期望,以为豫瑾是因为曼桢像自己的缘故,可是豫瑾说:“人总是要变的,我也变了……想想从前的事,非常幼稚可笑。”原来,回忆是只是她自己而已,原来,在他的眼中,和她的从前,都是幼稚可笑的。于是开始恨,恨这种东西,一旦生了根就再也拔不出来,她恨她的妹妹。因为妹妹有她不再有的青春和美貌,因为妹妹纯净的背景,而这一切,都是她牺牲自己去成全的!翠芝第一次看见书惠,便喜欢上了他吧。而书惠,也觉得这个姑娘,并没有世均说的那样讨厌,是有些小姐脾气,可是还蛮可爱的。更何况,作为一个漂亮的男人,他不难分辨得出,翠芝对自己一往情深。所以,会因为他离开而哭泣,所以,会找借口写信给他,所以,会和一鹏订婚却只是因为仅仅见了他一面之后就贸然解除婚约。即使在多年以后,还会因为他的归来就惊慌失措,大晚上出去买酒,给家里每一瓶花放上阿司匹林药片。而书惠,不是没有动心吧?只是他知道,知道自己家里清贫,知道翠芝的父母断然不会把女儿嫁给自己,他从来不愿意惹麻烦,为了一场恋爱就闹得沸沸扬扬。反正自己长得漂亮,想要什么样的女朋友没有呢?何必去受翠芝母亲的白眼?说到底,是不够喜欢。即使知道,翠芝会为了他不顾一切,会想要偷偷跑到上海来……那又怎么样呢?穷人家的孩子,分外知道人情冷暖,知道爱情不能当饭吃,知道翠芝是个小城里的小姐,就算喜欢,也一定不肯吃苦。我想,对书惠而言,他从没想过和翠芝和自己有任何可能的。只是,他如此清楚明白,喜欢,仅仅是喜欢而已。在她和自己最好朋友的婚礼上喝得大醉,然后远去他乡。所有的,都是怅惘。所有的,都是错的。

半生缘----两个人还是有可能在一起的

以前只看过电视剧版的《半生缘》,结局是令人遗憾的,仿佛是曼桢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把与世钧的感情放在了内心的深处。今天看到了原作的结局才发现结局原来是开放式的,幸而是这样的一个结局,至少是有希望的。世钧也不是记忆中那么懦弱,他坚持和曼桢去馆子坐坐,他最后的一句话是“好在现在见着了你了,别的什么都好办。我下了决心了,没有不可挽回的事。你让我去想办法。”听说《十八春》是有结局的,但亲眼看着恋人与别人好了的世钧我是看轻的。既然改为《半生缘》这个名字,一定是肯定曼桢与世钧两个人的关系,世钧“他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今天老是那么迷惘,他是跟时间在挣扎。从前最后一次见面,至少是突如其来的,没有诀别。今天从这里走出去,却是永别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样”如此的害怕分离,两个人以为再见可以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但终究是百般依恋的,世钧知道了曼桢的遭遇又怎么可能再次离开她,如此害怕“像死了一样的永别”怎么会分开,文章在“翠芝却感到一丝凄凉的胜利与满足”后结束,似乎也在暗示着即使世钧要与翠芝离婚,翠芝也许有可能会同意的。曼桢世钧两个人还是有可能走到一起的。

《半生缘》一部很有时代感的小说

注:原话摘自:http://www.duanmeiwen.com/duhougan/667.html《半生缘》就是这样一部很有时代感的小说。去年我买了《张爱玲作品集》,一直都没有完整的时间去读完它,直到放了暑假才静下心来读完了。后来看了林心如和谭耀文主演的电视剧《半生缘》,故事很长,有三十多集,所以想要看全不大可能,只有最后一集我在电视上和网上又看了几次,大结局是这部电视剧最出彩的地方,网上有评论说因为饰演了顾曼桢,从此观众们认可了林心如的演技。这一集的台词基本上就是原封不动的照搬张爱玲小说中的原话,的确很好。

情深缘浅

这两天刚好把张爱玲的《半生缘》看完了,之前一直没有看是因为觉得这部小说实在是太压抑了,我一看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后来和一个久未谋面的老同学一起见了一面吃了顿饭,聊了很多,感觉整个人像是谈了场恋爱一般舒畅,然后就把这部小说在昨晚全部看完,顺带着把电影也看了。故事的结局众所周知,就是关于错过的故事,世钧和曼桢都到了准备结婚的阶段却硬生生的错过,不能不说两个人都有责任。但是看到里面一个个出场的人物,你又会觉得实在是很无力,张爱玲把顾曼璐,曼璐的母亲,还有豫瑾以及世钧和曼桢的心理刻画的入木三分,根本无从辩驳到底是谁的错。所谓向来情深,奈何缘浅便是这个道理吧!人的心理有多自私和阴暗,这个真的很难说,好像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得不这样做的苦衷,曼璐只是想留住自己的丈夫,曼璐母亲在一大家子孩子的重压下还是选择向世钧保持沉默,世钧的软弱和多疑也决定了他不是百分百相信曼桢对自己的感情,说是内敛吧,也的确是内敛,两个人恋爱了都不告诉对方的亲朋好友,要旁人去猜测,实在是累,可是也许就是因为现在的感情太外露了,所以才显得他们的感情很羞涩很珍贵。两个人在一起看似很容易,但是经历起来却是艰难重重,原来真的想要幸福的在一起,还要打败这多么潜在的暗礁和危险,所以不得不说能修成正果的人是多么幸福。整部小说感觉都是再讲一种不可得的情绪。许叔惠明明喜欢的是石翠芝,两个人互相爱慕,却不知道心理的哪些纠葛,然后错过。曼璐和豫瑾倒是因为生活所迫,最后不能在一起,世钧和曼桢却是人为的不能在一起,心里更是遗憾和苦涩。曼桢在被关押一年生下孩子之后,碰到的第一个熟人是豫瑾,看到豫瑾这样描述她:“从前他认为她是最有朝气的,她的个性也有它的沉毅的一面,一门老幼都依赖着她生活,她好像还余勇可贾似的,保留着一种娴静的风度。这次见面,她却是那样神情萧索,而且有点恍恍惚惚的,仅仅是生活压迫绝不会使她变得这样厉害。”心里实在是难以描述的悲哀,不仅仅是因为她被自己的姐姐和姐夫这样算计,更是因为世钧对她的不信任和世钧的不努力,最后的打击便是世钧的结婚让她变成这样吧!她有太多太多的委屈想向世钧倾诉,但是却没有恰当的时间告诉他,于是等到时间已经将一切带走无法挽回时,世钧才知道她所受的那些苦,她想依靠时绝望的心情。世钧的迟到和一场晚点的倾诉已经抹平不了曼桢心里的伤痛,但是又能怎样呢,真的是太无奈了呀!我们总是以为时间过得慢,其实时间过的是最快的东西,一眨眼就来不及了。每看一部小说,就好像是自己也经历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心情随着主人公的经历跌宕起伏,辗转不安,难以入睡。有时候也会想,若是在现在,世钧和曼桢会重新在一起吗,这个问题好像也不成立,我们总是喜欢圆满的结局,恰恰忘了生活还有它残酷的一面,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有其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角色,牵牵绊绊的东西太多,在一起了也不会幸福的。于是觉得后来爱玲安排的结局便是豫瑾在死了妻子之后到东北去,曼桢也去了,两个人很有可能在一起,或许这是一个不算好但也不算坏的结局吧!

凄凄半生缘

对于张爱玲的这句话总有无法言喻和心痛般的喜欢: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世一生。那些年哪些事,经历十八春后还是难以释怀,日子还是一日一日的重复着,而人心却变得千疮百孔,麻木不仁。时间成了概念,生命渐渐荒芜。 (一)那些错落的时光 爱情的开始往往是让人羡慕的,偶遇、倾心、短暂的离别却充满了浓浓的爱意,故乡都已变成异乡,之后慢慢的走为两个人的未来细细盘算。只是当属于自己幸福还没有来临,一切已面目全非,一场横在爱情十几年的难就这样发生了,从前认为爱情可以地老天荒,在很久以后却发现最初的自己早已回不去了。 电视剧《半生缘》片尾的歌曲叫《擦身而过》:“就这样擦身而过,如果是注定的结果,何苦遇见你,遇见你又为何爱我?为何要擦身而过,难道我爱你不够多,喉咙都快要喊破,有些话来不及对你说。”如果注定要遇见要相爱,但是为何又要分开,又为何还要再次相遇。如果只是擦身而过,也许顾曼桢的一生就没有那么痛,就因为沈世均深深的在她心里,她还曾坚定说:我要让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一个人。她是一个固执、坚持的女子,在爱情的面前她灼灼光辉,让人佩服又怜惜,哪怕后来她那些苦不堪言的遭遇,都从来都没有让她放弃等待世均,在给她那快要绝望的心一些救赎。人们都说最难风雨故人来,曼桢在风雨凄迷的路上,只有豫瑾和一个萍水相逢的人帮过她,那时沈世均却在心里深深的责备她的无情,我只能说这个男人爱她却不真正的了解她,一个如此对感情忠贞的女子怎么可能善变那么快,何曾想过从她口中得到证实他们感情结束。不得不觉得来自于他骨子里的懦弱,最终变成他先负了她,而我们也真得无法狠狠责怪他,他也深爱着那个叫曼桢的女子,面对那些突变的种种他显得太力不从心。 曼桢为了她的孩子选择嫁给了那个给她带来一切痛苦根源的祝鸿才,最后她还是选择了离开他,书中写道她所想的一段话:当初她想着牺牲她自己,本来带着一种自杀的心情。要是真的自杀,死了倒也就完了,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对啊!这一次是心死大于哀莫,最可悲的事是她对于那个人已经是死去的心再无任何波澜,坚持在一起本就没意义,分开对她对她的孩子都好。 时光就这样一再的错落着,一晃走过了十多年,世均浑浑噩噩的过着,他还不错有个很温馨的家;而曼桢却经历漫长的时光又再世为人,惟有的事是对从前那份深爱一个确切地交代。在叔惠家偶然相遇,知道他们都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没有原点亦没有从前,再相逢是注定,擦身而过是宿命。 (二)人生尽处是荒凉 从最初看《半生缘》就觉得这本书里不止曼桢一个可怜女人,最让人觉得凄凉的还有曼璐。她曾也有段很纯很美的爱情,曾经豫瑾爱她爱得并不比世均爱曼桢少,与其说豫瑾后来会爱上曼桢,是他还忘不了从前的曼璐。可是她的一切美好一切自尊都一点一点流失掉,为了家的生计,她丢掉了女子最在乎的名节抛头露面出卖自己去赚钱。她本是有情有义的人,只是多年的风尘生活让她变得现实与世故,当青春不再,厚厚的脂粉也掩盖不了她的苍老,最后她选择嫁给了祝鸿才。可是后来对于妹妹所作的令人发指的事,也有她无奈和深深的后悔。女人最怕是所嫁非人,曼璐是个很明白自身所剩价值的人,嫁给祝鸿才可能也是她最后的选择。祝鸿才本就是一个风月场所逢场作戏的人,他对谁能有多少真感情,娶了曼璐却对觊觎着曼桢,还不断的在外面沾花惹草。虽然张爱玲对曼璐着笔不是太多,但也可以看出来曼璐和曼桢一样是个个性很强,在头脑上甚至比妹妹更精明的人,本想嫁人过着平常人的日子,可是有此心,却无此命,最后想挽救自己婚姻只有来牺牲自己的妹妹。这一错就百行皆非,从前的牺牲在妹妹的心里都大打折扣。 如果她们的父亲不是过早的撒手人寰,也许曼璐会嫁给那个善良忠厚的豫瑾,再过些年,曼桢遇到了世均,谁都不可能只有那单薄的半生情缘,一切都会是happy ending。可是人世间哪有那么多的如果,人生路哪有那么多的一帆风顺,曼璐最初的想法与做法不得不让人都叹服,弱女子不顾一切撑起家庭的重担,从没有为自己打算。遗憾的事她始终还是个女人,当繁华的背景渐渐落幕,也不得自私的为自己考虑,就在这时她把自己悲惨的命运加住在了自己妹妹的身上,人生的悲剧往往是从自我的失衡开始的,命运的阴霾他是始于内心的乌云。从前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变得荡然无存,取而代之变得一种似讨债的荒唐。在她逝去时的周围是一片般的凄凄惨惨。曼璐走了,没有了爱她的人,也没有得到妹妹的原谅,她的人生走到尽处却是无限的荒凉。 (三)害怕张爱玲 我只读全过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和《半生缘》,看过一半的《金锁记》和《红玫瑰与白玫瑰》。从前读她的文字没有什么定性,常常是看不下去。文字看似简简单单,却让看的人却感觉透骨的凉意。对啊!我很怕看张爱玲,这个才学惊世的女子,看见她的那张穿着旗袍绝世高傲的照片,就觉得她是那种外表冰冷却内心脆弱的女子,仿佛她真的是从海上来,带着海的灵气与霸气,还有那丝丝的哀怨气。 因为有她这丝丝的哀怨气所以她会说:没有一个女人是因为她的灵魂美丽而被爱的。她会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她会说: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那种对于命运对爱的描述,如一根针慢慢的扎进了肉里,看到缓缓溢出的血丝。悲怆的人生中,这红尘俗世容的下她的旷世才华,却容不下的她的幸福,也许她幸福了,就没有这些让我们辛酸到落泪的作品。写进爱情的人,是把爱情看得比谁都透彻了呢?还是更不懂了爱情?就是这丝丝的哀怨气,让我害怕,我怕她的文字深深撕碎了爱情华美的表象,怕人生不过是她小说中写道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可就是真正的张爱玲,用冷的血热的头脑告诉我们:因为相知,所以懂得。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们都应该有颗慈悲的心。 (四)合书、静默、神游 终于静下心来读完《半生缘》,无奈的半生缘,心酸的半生缘。对于她们的遭遇,可惜我空有相怜意,却无相怜计。电影《2046》上梁朝伟有句台词说:哪有那么多一生一世?哪有那么多一生一世,很多事在心里却是一生一世,心田曾耕种了一次,那一次太刻骨铭心了,就在这一次之后,心田宁愿荒芜,后面再来耕耘的人,也无能为力,只能就这样的麻木不仁活下去。好多事情总是后来才看清楚,却早已找不到来时的路,生命的在阳光下显得如此的厚重,轻巧的生活变得可望而不可及。只是背负着伤口与过去只会让今后的生活变得举步维艰,过去为什么称之谓过去,那是因为时光早已走过,发生的已经发生,能改变的只是我们可以掌握的,所以谁要是总是活在过去,只会是他的悲哀。故事我读完了,一抹心泪在心间,漫长的人生却还要继续,张爱玲告诉我们:回忆永远是惆怅。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如果今生只有半生缘,那漫长的后半生呢?还要再坚持我们的忧伤?生命里难道真的寻不到一丝丝的快乐了吗?人生是不能强迫自己去忘记,却可以不再坚持自己悲伤。这次的人生不过如此而已。

无巧不成书

在一次冗长的火车中读完了这本书。读到一半时觉得,为什么两个看似(至少从最后结局看来)完全卷入对方生命的人,不能把两颗心里想到的事说清楚——在对一些事情的理解上的误差与隔阂逐步地把本来可以应付的局面带到无边的灾难中,直至造成“自己完全无能为力,就是粉身碎骨也冲不进去”的结局。于是诧异,但不由的映照在自己身上,猛见得自己也复述过这样的故事。觉得过去每一个小的隔阂,只是由于当时懒惰的不情愿,只是惯性的想维护每一次局部的和平,进而越陷越深,再也回不去。看到这里,火车上发消息给过去那个人,回我说人生没有那么多无可奈何就不是人生了,另外,就是无巧不成书。张爱玲,我觉得她有点带情绪的说了最后这段话:满腹心酸为什么不能对她说?是绅士派,不能提另一个女人的短处?是男子气,不肯认错?还是护短,护着翠芝?也许爱不是热情,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哪里会有这么多想法,谁的感情不都是一瞬间的,事后分析总有这许多话出来。

也許是我老了

可能放在幾年前,會有類似于難受抑鬱等觸動,但現在的我實在是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想起來再看一邊這本小說,是因為不久之後要去看這一出話劇,提前複習一下,以免到時候浪費了票價。也許並不應該用現在的眼光去評價那個年代的人和事,可是我終究不能認同把一切都怪罪于時代,怪罪于命運,怪罪于天億。在我看來,世均的懦弱就是錯,嫚璐的險惡就是錯,鴻才的花心就是錯,曼楨的懦弱也是錯,錯就是錯,沒什麼好辯解的。當你沒有為你的生活想命運宣戰的時候,一切悲劇都是自找的。

我们回不去了

  曼帧曾给世钧的书信中写到,“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的一个人”。每一个相信爱情的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痴情的“曼帧”,可残酷的现实竟然使我们成了“世钧”。以往爱情的生死相许,若干年回忆起来只能是无奈的一句:我们是回不去了。岁月带给我们的只是无尽的感伤与惆怅。  曼帧与世钧生而成长的年代,既可以说是他们的幸运,又可以说是不幸。当时中国正处于急剧变化的时代,旧的社会制度和封建礼制正呈现土崩瓦解之势,而传统的观念在人们心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曼帧、世钧和叔惠则属于比较先进的知识分子,当然他们毕竟是处于中国社会制度的前沿地带----上海。带有新的思想观念的他们决定靠自己养活自己,对于爱情也有自己的主张与坚持。因此,世钧会远离南京老家,远离那个衣食无忧的传统家族,靠自己的学历经营人生;曼帧靠着自己的努力打工养活自己,养活这个大家庭,即使在她生命中最绝望的时刻,她仍然相信爱情,相信世钧会不计前嫌的爱她。  《半生缘》整部小说人物众多,涉及沈家、石家、许家与顾家四大家族,各个人物又相互牵连,形成巨大的关系网络。顾家是属于比较贫寒的家族,父亲在世的时候,一大家子人靠父亲养活;父亲不在了,靠着姐姐曼璐做舞女,供养一大家子吃喝。后来嫁给祝鸿才做老婆,可惜婚姻不幸,祝鸿才一直单恋着曼璐的小妹曼帧,最终二人合计让曼帧成了祝鸿才的老婆。沈家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家族,沈家处于南京,可想而知,中国的改革并没有真正的深入。沈家也是一个苟延残喘的压抑“王朝”。世钧的母亲和嫂子都算得上是守寡,因为父亲始终是在小老婆家住宿,很少时间回家。也许正因为母亲深受传统婚姻观念的迫害,因此格外支持自己儿子婚姻自主,这在当时的中国算得上是很开明的长辈。而嫂子嫁过来几年就守了寡,白白的成为了传统婚恋的牺牲品。  当初,曼帧与世钧恋爱的时候,曼帧开玩笑的说,“你这么软弱,要是我被人抢走了,你也不会说的。”没想到当初的一句玩笑话,事后竟然成了事实。相比于好友叔惠在人世间的游刃有余,世钧是木讷和不善交际的,甚至是极其极其内向的,这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他们两个的婚姻不会走向成功。曼帧身上难能可贵的是反抗精神,即使他被曼璐和祝鸿才强迫,她还依然爱着世钧,即使产下孩子,她还是选择逃脱,找回自己的爱情。可事过境迁,多年之后,她在和世钧同坐在一张餐桌上,脸上刻满的是自身命运的多舛与无力回天,只是可惜的我们回不去了。可是过去的真的回不去了,那还没有过的人生呢?  叔惠与翠芝的爱情悲剧也是令我们难以忘却的。翠芝身上流动着两种血液,一种是传统礼教下的富足安宁,另一种是新社会下的新奇与变化。而她对于新社会的向往让她与叔惠有了起初的接触以及埋藏心中的喜爱。而叔惠身上的落落大方、游刃有余的人格魅力吸引了翠芝,满足着她一颗不安躁动的心。而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还是生于现实,而又死于现实。现实的贫富差距让这一对崇尚新社会、新思想的年轻人注定分道扬镳。  曼璐与祝鸿才的亦真亦假的爱情,曼璐与慕瑾,曼帧与慕瑾的情感瓜葛也同样令人心碎。曼璐身受旧社会的毒害,在旧社会里,她只能靠牺牲自己的身体来换得一家老小的生计。然而她又成为了旧时代的维护者与殉道者,她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惜牺牲妹妹的一生,可却落得个病死的地步,或许是老天爷对她的惩罚吧。其实曼璐也是有爱情的,她对慕瑾的爱情,透过张爱玲的字里行间我们都可以感受得到这份沉甸甸的爱情,可是有了爱情不是有了一切,你真的是要吃饭的。  曼帧、叔惠与世钧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是具有反抗与意识自觉的一代人,他们不想成为传统婚姻的牺牲品,他们想要婚姻自由。可到最后,他们都没有得到想要的婚姻,每一个人都成为了岁月流逝的见证者与替代品。

半生緣.緣

很久沒看張愛玲的小說,很久沒看愛情故事書名字很好聽"半生緣" 望文生義,只有半輩子的緣分.看多了外國書,或者什麼其他的,都會在看正文之前看序,哪知道,這本書,根本沒有序,更加沒有後言.一打開,就是正文.很坦蕩蕩的,很直接的就進入了故事.沒有任何之前的心理預備書一開頭就是"他和曼楨認識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了",一看到這句話,我就知道,這一定不會是喜劇,因為這個已經是結局了,他們分手了.我自以為,結局會是他們激烈的分手,而孑然而止.哪知道,卻是一個平白的畫面.很久沒有看到這麼好看的愛情小說,整個人都沉下去了,想像着一幕又一幕的畫面..不知道為什麼,總想起的是叔惠和翠芝兩個應該是相愛的人吧.怎麼我總有感覺他們像賈寶玉跟黛玉呢?相愛,但是,怎麼怎麼不能在一起呢?他們懦弱嗎?如果答案是肯定,那為什麼一個舊時代生長在封建家庭的女子敢於解除婚約呢?為什麼她解除婚約卻沒有主動追求叔惠呢?是她矜持嗎?還是,她不願意強加於他呢?應該是後者吧,她只是不想和自己不喜歡,不中意的人在一起,並沒有強求要和叔惠在一起.他們倆的心相通的嗎?或許是吧.但我不懂,為什麼最後,翠芝會感到一絲淒涼的勝利與滿足呢?如果說叔惠太要面子了,不願意"吃軟飯",那為什麼最終,他遙遠地去到美國,還是要娶一個更富有的女子呢?叔惠討厭一鵬家,因為他們看不起他.這樣倔強的人,最終還是娶了富有的女子,到了結局,翠芝還是說,他會找一個家境好的女子.難道人就是在那個圈子那裡,怎麼樣都繞不過去,命該如此.或許是吧.不然為什麼,最後世鈞兜兜轉轉還是要娶翠芝呢?之前他們是多麼的尷尬,因為長輩們的撮合.但是,當大家用別人的眼睛去看的時候,一切都會不一樣世鈞會看出媽媽真的老了世鈞會突然發現翠芝很美世鈞會發現他可能喜歡翠芝一鵬會發現自己很糊塗,自己原來喜歡的是文嫻.說起,一鵬跟文娴.他們也許是整部書裏面最幸福的夫妻了吧.可惜書上提他們的並不多.畢竟他們是相愛的,自由戀愛的,也沒有過多的折騰.為什麼偏偏是一鵬擁有幸福呢?這個人人都瞧不起的富家子弟.這本書三次寫到翠芝與叔惠和狗的畫面.第一次,翠芝為了綁住狗,怕他咬叔惠,淌水而走,最後應該是毀掉了一雙漂亮的鞋子吧第二次,我還想不起來.第三次,翠芝在之前怎麼也不承認她的狗咬人,但是因為叔惠要來,她還是把狗給綁住了,免得它傷害叔惠書中沒有少寫翠芝有多麼愛狗,但是,面對叔惠,她更愛的是叔惠但是,書中一直沒有說,究竟叔惠怕狗不怕.我猜,這是作者故意的吧.她也許是想表達.一個人愛一個人.總是會胡思亂想,不管這樣是否真的是為他好.猜測而已.這樣的一對有情有義的情侶,卻不知道為了什麼,不能在一起.(我真的找不到確切的原因)但是,這對相愛的人一直是隱秘的,根本沒有人知道他們在一起,直到最後,應該世鈞也不會認為他們是相愛的吧世鈞與曼楨.也是兩個相愛的人.平淡甜膩還記得那個上午,世鈞在喊曼楨起床,打打鬧鬧的,小親密,多幸福喲.但是,命運總是痛苦的,他們吵架了,為了維護自己的家人.其實他們沒有真正的矛盾,也許只是氣上心頭而已.但是,文章很明顯地說,這次的離別是永恆的.我開始不相信,因為以前看書,看到別人寫"暈死過去"我就真的認為他真的死了.所以我不相信,這是他們永恆的離別.確切來說,我是正確的,因為他們最終還是有見面.但是已經是物是人非事事休了.那一次的離別是他們愛情的永恆分離.一切都太晚了,這是新婚之夜,翠芝說的,對呀,到了那個地步一切都太晚了.從那以後,曼楨的命運就一百八十度轉變被鴻才強姦,軟禁,最後生下他的兒子,曼璐病死.曼楨嫁給鸿才,離婚,寫出來很短,就這幾部曲.我一直以為,會有某個轉折點,會讓一切變好,但是,張愛玲沒說錯"死了倒了也就完了,生命卻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無限制地發展下去,變得更換,更壞比想像中最不堪的境界還要不堪"沒有如果.突然想起,世鈞的父親說,曼楨很像曼璐,說的是命運嗎?曼璐,最可憐的一個人,魯迅說過,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實,我不認為曼璐有多可恨.如果說,她是鴻才強姦曼楨的幫兇,是她所做的最可恨的一樣事情.那麼我真想為她辯白她已經走投無路了,她只好這樣了.她妹妹是她一手創造的,毀了她,雖是可恨,但也是無奈之舉.有的時候,我在想,那些宰豬的人,心理是怎麼想的.會不會想,你的命是我給的,宰了你,又有什麼錯?而且曼璐說的對呀"如果當初她烈女,她家人都餓死了"那還有現在的曼楨呢?說起曼璐就想起豫瑾了,每次看到這個名字,我的腦海裏就會呈現以為書生樣貌,和祥的帶著金絲眼鏡的人.如此和藹的人,究竟有沒有愛過曼璐呢?有沒有真心愛過曼楨呢?這樣一個平平淡淡的人,有沒有他的秘密的,我總會揣摩他們的背後曼楨給世鈞的信上說,總有一個人會等著他的,那麼等著他的人是誰呢?是閻羅王嗎?以前在郭敬明看過這句話,還被我抄進本子里了,原來是出自這裡.未完待續.

心痛如绞

一对相爱的人,就这样擦身而过,留下的期待和苦楚,在相遇的时候竟释然了。十年的时间,发生了太多太多,恍如隔世。正如书中说的:时间过得真快,尤其对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年青人,三年五载就可以使一生一世。当我读到曼桢一个人经历的那些痛苦时,真的心如刀绞。一个人孤苦伶仃,不仅受着肉体的折磨,心灵也饱尝着煎熬和打击。正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背叛了自己,设计圈套出卖自己,心怎能不痛?生与死,唯有一个信念支持着自己,那就是沈世钧。在重重的误会下两个人一次次地错过,虽然曼桢最后逃出来了,但是生活对她来说已经不再如从前了,现在的她再也没有期待的力量了,那个人已经结婚了……短短的时间发生了太多太多了,人累了,心也累了……

爱情与婚姻

曼桢与世钧的爱情无疑是这部书的主线,初识的美好,爱上对方且在表白时发现对方也喜欢自己的那种无法言表的幸福与快乐,恋爱时的相互依恋,恋爱中的吃醋与猜忌,失去对方时刻的那种世界轰然倒塌的心死的感觉,而在经过多年大家都变成中年各有家庭再重逢时,那种人生不可逆转、回不到过去的无奈与心痛,看的让人唏嘘不已。婚姻因为柴米油盐总趋于平淡,而且大部分人都会有婚姻,但曾经找到一个不顾一切去爱的恋人,是人生的一件幸事,却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原来缘浅

2015.8.12缘深缘浅都是一种生命轨迹的安排。世钧与曼桢的爱情像是民国里凋零的罂粟花。开时让人上了瘾,让人艳羡。因为一次错过一次误会,他们误了半生。再见面时,一句我们回不去了为开场白。曼桢说出这短短的一句话,要付出多少,她要放下多少。从前的书信,从前的甜蜜,争吵全都放下。十几年后的相遇,各自的家庭,却都已组成。当时阅读时,我恨曼桢的姐姐曼璐,恨曼璐的丈夫祝鸿才,恨他们如此恶毒如此狠心。也怪为什么世钧不坚定,误以为曼桢嫁于他人就转头与她人交好。仿佛不曾发生过一般的爱情就此以各成家室为终。这段爱情在当时断了。可当我看到他们相遇我才知道这段爱情还存在着,一直存在着,明显地还是被我忽略。曼桢,她还爱着世钧。当她被关在那个房间里,门口钉满了木板,只留一个小窗口每天送吃送喝的。在那样一个环境,她想的还是世钧,她想待她出去了,要把这番遭遇说与世钧听。她满心都是这个想法,满心都是与世钧的快乐。直到我动笔写下,我也认为曼桢一直爱着世钧。慢慢地,我不那么恨世钧的变心,曼璐的狠心与祝鸿才的丧心病狂。我突然认识到曼璐的可怜,她也是一个女人,曾经为了家庭的生计她出去做了舞女,也许她没有舞女这个身份她不会如此草率自己的婚姻。而她后来为了栓住祝鸿才的心,她监禁自己的妹妹直到生下孩子。她是可悲的,她的婚姻从一开始便不幸福,而后扭曲也变得顺理成章。她也有过自己的爱人,可因为家庭她失去了,她与豫瑾的错过何尝不是缘浅。我意识到世钧在当时,没有退路更不可原地踏步,他年迈的老母亲想要看到她成家。他对曼桢的爱停止了,深埋心底,他怪曼桢这样就嫁与别人。他成家了接替了父亲的家业,有了孩子来维系巩固那段婚姻。他与曼桢终是归于佛说的缘。叔惠与翠芝的爱情小心翼翼地在各自的心底开始。叔惠出了国成了家又离婚,翠芝嫁给了世钧,当初翠芝嫁与世钧时哭着说过:“怎么办,我不爱你,你爱的人也不是我。”他们结婚了,因为各自的与爱人的错过他们结婚了,引人一声叹惜。他们都为彼此错过,一过便是半生。半生缘分也就此了结。听说当初此文章在报纸上连载时,张爱玲取名为十八春。十八个年头,十八个春天,爱情在春天开始又结束。后改名为半生缘,一次错过,误半生。作为读者,也许我会感谢张爱玲对世钧曼桢爱情的怜惜,对叔惠与翠芝也如此,不让他们抱着误会遗憾过了余生。可饶是解开了误会,也只有一句我们回不去了。

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

像这种节奏缓慢的书,除了张爱玲的是再也读不下去的。曼桢和世均从相识相恋就费了好些笔墨,一些吃饭走路聊天的琐事很多,倒没有特别露骨的情话,很温暖的感觉。正如一切平常的恋爱一样。可是后来,就慢慢透出悲凉,是觉得那最普通的温暖慢慢变得遥远不可触摸。曼桢遭到危险的时候,我满满一腔的恨呐,怎么会有这样的姐姐。真真无可奈何,可悲可气可叹。前前后后十四年,是一群人的一生啊。曼桢半晌方道:“世均,我们回不去了。“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到底还是个悲剧。到底是张爱玲。絮絮的笔墨让那上海年轻男女活在世俗中,慢慢行走,慢慢遇见,再慢慢相恋,以致错过。我不知道是怎样的爱而不得,又不得不找个人将就一生。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如果一个人不快乐,那么另一个人也必定不幸福。不是每次都有机会倾一座城来成全一段倾城之恋。也许和一个人即使相敬如宾许多年,到头来,再遇见,也不过是个顾曼桢和许世均,再也回不去了。也许恋爱的过程总有许多不能明说的猜忌。造成误会而就此错过也未可知。很多人一开始总是这样,A喜欢B,却一直以为B喜欢好朋友C,而C却把自己喜欢的D看作是和A一对的。总之,恋爱种的人患得患失,没有自信又怕失面子。爱,就大声说出来。顾曼桢,一个理想的爱人妻子。一直努力生活,却深陷泥淖,与世均相爱却因为家世背景产生分歧,被姐姐顾曼璐和姐夫祝鸿才联合设计生了一个孩子然后逃走。就此行尸走肉的生活。许世均,以为曼桢结婚后也赌气结婚。娶了自己不爱也不爱自己的石翠芝。平平淡淡的活着。石翠芝,又是因为家庭背景的问题,不能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叔惠,与翠芝相恋,后留学美国结婚又离婚。顾曼璐,为了家庭去做舞女,年岁渐大嫁给浪荡子祝鸿才。为了留住丈夫的心,利用牺牲曼璐。祝鸿才,就是个混蛋。张豫谨,很深情的一个人,也许是医生的缘故很好心。顾太太,阿宝,沈太太,沈老爷,不一一评述,他们都是世俗的代表,造成悲剧的一些因素。弱弱的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要有太遗憾的悲剧好吗。。。。世均,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待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我,开始等待。

承认现实,承担责任

1 相比于《十八春》,前一部分没变化,曼桢去南京那一部分被简写了有些可惜,因为很喜欢许叔惠和石翠芝的故事,后面改掉了政治化的内容。连张爱玲这样的硬骨头都有被逼着写垃圾的时候,想到《小团圆》里影射她母亲何等尊荣身份数次要委身于人,不禁又惊又怕。向来文人自诩清高,写东西喜欢自我标榜,但实际上受政治、经济、人情的压迫、束缚、影响很深。2 未遇变故前的曼桢:“外貌还算镇静”。“她是最有朝气的,她的个性也有它的沉毅的一面,一门老幼都依赖着她生活,她好像还余勇可贾似的,保留着一种娴静的风度”。这种清贫环境下依然有朝气,镇静,沉毅,勇于负起生活的重担却不以为累,家里有人做舞女也不以为耻能正确面对,上进又娴静,对生活的态度和为人的气质都很了不起。3 许叔惠漂亮,出身寒微,于是乎想爱却不能,人们都说他能说会道善交际,其实未必发自内心。但凡穷却上进的人大抵如此,毕竟有求于外。4 穷是最大的不道德:张豫瑾和顾曼璐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但顾父亲早逝,曼璐为家计卖身。沈世钧和顾曼桢多match的一对啊,各自有家累不能早结婚,阴差阳错,半世悲剧。许叔惠和石翠芝一见钟情,芳心互许,可是许家穷石家富,许裹足不前,石暗自神伤。沈世钧和石翠芝,从小就互相不忿,结婚夜石就明言:“我们都不喜欢对方”。奈何双方都家境殷实,门当户对而结合。祝鸿才和顾曼桢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却苍天弄人被霸占。

半生缘 一生无缘

谨以此书评献给送此书给我的小威哥。一口气读完了张爱玲的《半生缘》,心里很沉重,有说不出的难过。里面有太多的错过和身不由己。在那样的一个社会里,似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致命的缺陷,曼桢的固执,世钧的懦弱,曼璐的自甘堕落,顾母的自私。正是这些缺陷造成了他们自己的不幸,也造就了别人的不幸。曼桢当初为何要那么固执,要强,非要一个人背负家庭的重担,迟迟不肯与世钧结婚,这才制造了“夜常梦多的机会”。世钧又为何那么容易地向那个大家庭妥协?又为何对曼璐的事情心怀芥蒂,由此引发两人的争吵,世钧那愤怒中的离去竟造成了两人一别十几年,这一离去改变了故事发展的方向。曼璐,一个本来纯洁、善良的女孩子,为何这么不自爱?为何要沦落为舞女?一个家庭的重任不应该落在她身上,沦为舞女也不是唯一的解决的方法。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旦走向了另一个社会,也许人就变得自私,只为自己考虑了吧。曼桢和世钧的爱情,在这个肮脏的社会里显得那么弱小,那么地不堪一击。曼桢和世钧,想过无数次重逢的情景,但是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是在叔惠的家里,时隔十八年之后,这对昔日的情侣,再次相见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她们不由自主地拥抱,亲吻,说明她们还是相爱的,但是曼桢那一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最让人印象深刻,也最让人心碎。我天真地想着,既然叔惠和翠芝是相互喜欢的,为什么不能让叔惠和翠芝在一起,曼桢和世钧在一起呢?哎!可是,张爱玲笔下的故事总是不能圆满,总是一种残缺。也许残缺本身就是一种美。

那一夜~泪流满面

渐渐的,泪眼模糊的翻到了书的最后的一页,心也还是久久不能平静,仿佛和书中人物经历了种种,却还是停留在梅雨时节那些美好的回忆中,心中满是感慨与哽咽:缘份,来的时候那么奇妙,是上苍的赐予;错过,又是那么造化弄人;婚姻,有时候是无可奈何的禁锢;爱情,在很多事情面前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爱情就像流星一样,火花夹杂着我们的怦然,却又那么经不住推敲,就这样的转瞬即逝。还有那么多因素,左右着我们的心,阻碍着我们的相见,也许只隔着一堵墙的距离,就是那样的触不可及。于是我们的那份些许依恋终于迷失在了这样嘈杂的世间,唯有满腹辛酸的一句——我们回不去了,我只要你幸福~试问,又有几个人是真实的幸福呢?

爱情与生活

看了《半生缘》,不禁为曼桢和世均的爱情唏嘘。爱情是永恒的主题,错过也重复在上演。一直觉得,最悲情的爱情就是互相相爱却不能相守终生。或者因为家庭(罗密欧与朱丽叶),或者因为世俗准则(爱伦和纽伦),或者因为一些误会巧合。错过了,就只能在年老的时候追忆,就只剩观众的不胜感慨。当中年的世均接到那一通电话时,他恍惚了。再打开那封没有寄出的情书时,他甚至有些惊喜。以为随往事而飘散的那些情怀已经不再时,却发现原来一直萦绕在心头。同样,翠芝也在内心深处掩埋着对叔惠的感情。而经历了那些沧桑事故的曼桢和叔惠,或者还有**,他们淡然了,爱情不过是年轻时追随的梦,在困难和苦痛面前,爱情的甜只能是一丝丝的安慰和幻想。人总会在世俗面前低下头,爱情也会让步于世俗社会,让步于其他的感情。不要迷信爱情。爱情不是唯一。曼桢的坚强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黑暗中,等到的不是世均的拯救,而是他结婚的消息。这一晴天霹雳把她幻想的整个世界都轰炸开了,梦没有了,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为了儿子,嫁给了鸿才,亲情成了曼桢的唯一。当她能拨通那一通电话时,她其实就放下了。而没有遭遇那些苦痛的世均,却在心里勾起了层层涟漪。可惜,时间是不会回头的。纵使那样的爱过,也无法回到从前,以好朋友的身份照看便显得理所当然了。爱情变成了友谊。最后,**去找曼桢,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在一起。张爱玲在这结束了,却留给我们一些不同的答案。如果,他们在一起,说明婚姻只是两个人在生活上的互相照顾,并不一定是爱情;如果不在一起,我们又实在会为之可惜。曼桢受的苦太多了,是应该有个人来照顾,而这个人却永远不会是世均。子君涓生是自由恋爱而在一起的,结果也是走向了别离。那婚姻这一把枷锁是否一定需要安装在爱情之上?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是没有婚姻,爱情死无葬身之地。爱情死了,还需要一个埋葬的地方吗?我觉得不需要,爱情既然是爱情,就应该来去自由,两个人如果心走开了,又何必硬有形式上的束缚,纵使在一起,也是不幸福的。婚姻是应该的,但是离婚也是自由的。女子要保护自己,唯有自我独立。不依赖男人生活,便不会走入泥潭,纵使被别人辜负了,还有生活下去的本领和自由。

第一次

约莫两年前,跟风去买了本张爱玲的遗作《同学少年都不贱》来看。翻了两页,看见“穿泳衣的少女鼓起的私处”之类的语句就不再往下翻了,似乎是觉得张的小说太不正经,可能应该要等个几年才能再看。那时候看张的小说就像是在看村上春树一样,得一个人躲在小房间里偷偷摸摸地看。现在想起来那时候有些可笑,一个人躲在房间里静静地看倒是最好,偷偷摸摸就大可不必了。可能是因为张爱玲在中国文人里也算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从父母的口中也不常听到她,倒是《水浒》、《三国》之类被父母称为必读的书目。不过自那次翻过几页《同学少年都不贱》以后,张穿着旗袍,撅着下巴神气的上海小姐的模样倒是刻在了我的脑中。说起来要感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因为《郁金香》首度出版的缘故,该出版社推出了一套共六本的张爱玲集,而且封面极度耐看,给我这个爱封面有点胜过爱书的人一个再度接近张爱玲的机会。所以就买回了张最脍炙人口的两部《半生缘》和《倾城之恋》。听说《半生缘》是常常以各种形式被搬上舞台或者银屏的,但也从来没看过这种东西,电视剧方面倒是金庸和琼瑶比较火些,有点汗颜。唯一有映像的一部《半生缘》似乎是近两年由林心如饰演曼桢的,所以看书的时候也时常想着林的形象,慢慢地看下去。依我看来,语言方面是不可言状的优秀。就像上次TM读了一段关于撕日历的细节以后,感叹共鸣啊,共鸣啊之类。 张爱玲是那种能用细节就框住人心的作家,一句“拆烂污”让我倍感亲切,而且有生以来也第一次知道原来那三个字是这么写的。读书的时候一直有个习惯,就是当看到细节描写,什么景色啊,环境啊,天气啊之类的东西就一目十行地跳过,因为感觉那些描述太过臃肿。张的细节描写则没有给我那种感觉,一切都那么恰到好处,轻描淡写,却又如此深刻。故事情节方面就不用再多加赘述,估计像我这样没看过《半生缘》的也算是个稀有产品了。读完感觉很悲伤,明明是那么悲伤的事情,却被写得如此淡薄,似乎可以一笔带过,其实这样却更带有一份无奈。就像曼桢嫁给方鸿才以后的表现,已经是不高兴像姐姐那样和他争执了,沉默的时候,却更显无奈与悲凉。想想书中所发生的一切全都是因为语言太复杂的关系,因为人际太复杂的关系。曼桢和世钧之间虽也是真心相待,但有难言之隐的时候,也总是缺乏交流,单方面抗着,却给了对方另外一种感受。似乎这就是上海给人的感受,吴侬暖语并不像想像中的那么甜美可爱,“想一套说一套,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派在当时上海的确让一个可爱的城市变得太过复杂。想起来该是时候期待一下由李安带上银幕的《色,戒》。http://imapollo.blogbus.com/logs/5178890.html

从愤恨到麻木,是不断地将就与退后……

从愤恨到麻木,是不断地将就与退后……为了一家子的生计,曼璐出卖了自己的身体,她放弃了和豫瑾的婚约,为了挽回鸿才的心,她甚至动了放弃自己妹妹的念头,(回想整本书,曼帧失贞自然是最痛心的,然而曼璐动坏脑筋这一铺垫也着实让我心一揪。)为了补偿妹妹,她又宁愿放弃自己的名分。曼璐退一步,退一步,再退一步,她最后死的时候,她放弃了所有人,也被所有人放弃,留下的唯一的美好便是儿时和豫瑾的模糊回忆。如果说这是一场悲剧,那么最悲之人不是曼桢,而是曼璐。书中描写世钧和叔惠时,用了两种看似不同的性格,然而,纵观全书,他们所经历的将就与退后,都是基于一个相同的原因——软弱。 婚礼当天,翠芝突然拉住了世钧的衣裳说:“怎么办?你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你。你说我们是不是来不及了,是不是来不及了?” 像两个闯了祸的孩子…… 这一段便是两人软弱最好的体现,世钧软弱地放弃了曼桢(事实上,世钧不光自己软弱,他还总是觉得别人和自己一样软弱,他完全没有意识到曼桢是一个多么坚强坚定的人。)叔惠软弱地失去了翠萍(与叔惠截然相反,翠萍一直在反抗,一直想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所想要的,她如此果断地撕掉与一鹏的婚约换来的却是叔惠假装的事不关己。) 在我心中,书中要是有主角,那就只有曼桢一个。她的半生,一直在努力地前进,直到那个晚上,(这个高潮,我相信,会像一把无情的利刃,深深扎入每个读者的心)。但是,曼桢的将就与后退,完全是因为在她面前没有别的路可以选择,完全没有,她是硬生生地被拉回去的。她退了一步,就又不得不退第二步,第三部……刚读完整本书,我感觉自己意外地平静,后来才发现,这不是平静,而是麻木,是一种“除了苹果里吃出虫子以外的惊险都没有”的麻木,好吧,只能承认自己的情感完全被张爱玲掌控了,她把我推下万丈深渊,然后慢慢扶我站起,她让我知道我再也上不去了,最后就连抬头看看也成为了一种奢望。而这一切,正是鸿才,曼璐等人对曼桢所干的事......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完全没意识到这是悲剧……

只是擦身而过

很喜欢张的这部小说,应该说是最早接触的一部,因为当时拍成了电影。虽然自己并没有看过。《十八春》和《半生缘》都有看过几次,感觉还挺深刻的。有人说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懦弱,不懂得争取,但我觉得看人物不能光看作品本身,还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沈世钧和曼桢都是生在老式家庭中,思想和感情虽然受新式的教育,但骨子还是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注定他们不会为了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而去放弃一切去争取。所以我们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为他们扼腕叹息。但也许,这只是他们的命。也许,他们只是一对对被扼杀在大环境中的情侣中的一对而已。让我们从书上走出来,那就是现实,那就是社会,尽管我们不愿意去接受这个现实,但那终究是在历史上存在的一部分。看多了张的作品,就会慨叹于作者对于生活的敏锐的目光,她会用自己的视角,最真实的语言,去描写现实,而不是描绘现实。她不会使用悲凉的词汇,可是在那些琐琐碎碎的叙述中还是会隐隐约约的透露出悲凉的气息,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在为其中的人物悲伤完了,痛惜完了,为作者的狠心痛骂完了,不妨合上书,去思考。其实他们只是擦身而过了而已,彼此在彼此的生命里打了个照面,然后迎面走过,不会再回头。人生并不缺乏这样的例子吧,尤其是在那个年代,一个自己都不可做自己主人的年代。也或许只是我们习惯了用美好的目光去看待感情,而忘记了其中存在的多变性。就如同曼桢所说的:“我们回不去了……”从此擦身而过,相忘于江湖吧……

半生缘,一世情

半生缘,一世情唯爱张爱玲的《半生缘》很久前看过由吴倩莲,黎明主演的电影《半生缘,》,非常喜欢它的那种温情和悲凉,我始信,人和人之间是要讲缘份的,信也罢,不信也罢,有缘无份的人,再相爱,最终总是会分开。这次感冒无聊之极,忽然好想看这部老片子,再重温旧梦。这两位主角真是选对极。倩莲的美,是那种清秀的美,用现在的话形容是一种知性之美,她演的曼祯,像朵白玉兰,纯朴气质和她的灿烂的笑容,一下子就吸引了世均,这个有点小小气的傻傻男人,由黎明演来很到位,黎明本身就不是那种很活跃的男人,我一直觉得他的表情总是过于纳纳,不过他的这种纳,和片中的世均像极。世均这个男人,虽家境富足,却无富家子弟的轻浮,他有种书呆子气,对爱痴情专一,之前,不是没有人爱他,有漂亮的表妹爱着他,可是,他只对曼桢好,他认定她,要娶她。他对她真心真意,如果曼桢能嫁给她,该是多么幸福。开始曼桢对世均是好奇,她觉得这个男人有点特别。我想,一个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的出现,你在与他第一次相遇的时候,心脏是否总有点不一样的感应。尽管你一点也不知道你们还会有以后的故事,可是冥冥之中,命运会给你小小的暗示,只是当时你忽略了这点暗示而已。的确是这样的。在小饭馆吃饭的那段,菜还没来,她和旁边的淑惠说话,世均坐在对面看她,她笑起来的样子。肯定让这个傻男人觉得很温暖,,窗外的阳光照在她放在桌上的手,有只蚂蚁爬到她的手腕上来,他注意到了,想告诉她,可是几次举言又止,她笑得那么开心,他不忍打断,(观众甚至能从他的眼神感受到,他好想起身帮她把手腕的蚂蚁抚去,)可是会不会又唐突了,他不敢,他甚至不敢和曼桢的目光对撞,当曼桢和他说话的时候,他为了掩饰自己刚才的走神,端起茶来喝,,旁边的淑惠扭过头,故意问世均喝的什么,世均指着杯子认真的回答,茶啊,曼桢和淑惠都忍不住笑倒,这不就是刚才洗筷子的那杯茶吗,这个可爱的笨男人。是他的心里先有她的,还是她的心里先有他的。有些人,你看过转眼就不记得了,有些人,你只看了一眼,就再也忘不掉。也许,他们在第一次相遇的时候就彼此喜欢上对方,只是女人善于伪藏那些刚发芽的感情,,不显山露水,眼角余光带过,一切已了然。这样说来,还是曼桢先喜欢世均的,傻傻的世均哪里会知道。当你还没想去爱一个人的时候,其实你早就爱上她了。世均,他不知道曼桢是喜欢他的,他偷听曼桢打给哥们淑惠的电话,他的小心眼,他开始吃醋了。当知道曼桢手套丢失了一只之后,他半夜偷偷跑到白天照像的地方,在雪地里找呀找,­终于找到,他是有心人,我猜他那次没找到,下次还会去找的。或则到街上去买一双送给她。因为这时候,他对她的感情,已经超出了友谊,他愿意为她做一切事情,只为她开心。恋爱中的男女,总爱做一些在别人看来很傻,自己却觉得很值得,很幸福的事,一百年之后的回忆,依然无悔的幸福着。。。世均送曼桢回家,他终于牵到了她的手,幸福好浓,浓到他的心都要醉了,到家的路太短,他舍不得放下她的手,拉着她返回再走一遍。可是不知不觉,还是到了。曼桢笑着挣脱他的手跑进屋。世均一个人靠着墙还沉浸在甜蜜的喜悦中,这喜悦是她带给他的。真不知道,除了她,还有谁可以让他如此幸福,如此甜蜜。。爱让你有多幸福,就会让你有多痛苦,世均,假如失去她,会怎样的痛苦,你要做好准备的。。。。世均要坐火车回南京一趟,看望生病的父亲。这是他和曼桢的第一次分别。曼桢帮他整理行李箱,调闹钟。她的细致,让世均温暖,从他看她的眼神,可以感到这个男人,完全融化在她的温柔里。短短几天的离别,就让他尝到思念的滋味。他一回来就急切的去看她,而她,又何尝不是也思念着他呢。只是她掩藏着自己的思念,她该向他说出自己的思念,让他欣喜,这样,后来的她,不会那么的后悔,因为想说的时候,已经再也没有机会去说了。。。。这部《半生缘》,前半部美丽,后半部悲凉,中间那点情节,主人公命运的转折点,是残忍的。我逃避去看。命运和他们开的什么玩笑。好好的一对恋侣,被一个预谋分开了,他们甚至连一句道别都没有,就永隔天涯。以前,短短几天的分别都会让他们相思不已。这之后遥遥无期的分离,杳无音信的猜测,寻找,担心,挂念,不解,伤心,,,该怎么排遣,怎样释怀。。。。如果思念,是两两相通,心心相应的,那么,思念是甜蜜的。但是,他们失去联系之后的思念,是多么折磨人啊。世均不知道曼桢为什么不理她,为什么不告而别。他沉浸在痛苦的思念中,疯了似的,到处寻找她的下落,最后,他以为她嫁给了别人,痛苦过后,他的心死了。回到南京,奉父母之命娶了表妹。他绝对是个很好的丈夫。尽管他偶而还会想到她,,,,曼桢,她比世均还要痛苦。她心里的痛比身体的痛要痛过一万倍。她恨她的姐姐,毁了她的一切,恨她的家人,看着她在火坑,听着她的哀求,也不去救她离开。她死过,可是,她又活过来了,她心里想着世均,她要出去,要告诉她自己所受的苦,所受的委屈。她知道,他肯定到处在找她。他,是她痛苦得想死掉时,唯一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她最后终于逃出了魔爪。可是,一切已,物是人非事事休矣。多么希望,看她依在他的肩头痛哭。那样的相聚该是多么感人,多么欣慰。可是,命运的磨砺,让她把一切看的那么透彻,她的世均,已经不在是她的,而是别人的丈夫了。。。多年之后的相遇,是老天的慈悲的眷顾,他对她的爱,这么多年来深藏在内心的爱,让他,在见到她的那一刻决堤。他要带她走。曼桢微笑着对他说,世均,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了。。。。。缘尽了,爱还在,也只能把爱藏起,各奔东西。。。

如果能坦诚

我承认我对张爱玲一直有偏见.总觉得要是很文艺的人才能读得来这些男欢女爱的悲欢离合.而我却总是不愿意和文艺这两个字产生密切的关系的.周围宣称喜欢张爱玲的人于我总有一种距离感.但是她有她的伟大之处啊.李安的电影<色戒>的文本就是我进入张爱玲世界的入口.我也曾看了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记得看到一半的时候貌似睡着了.我至今也只集中阅读了<色戒><金锁记><倾城之恋>和<半生缘>.色戒由于电影的先入为主,我总是套着画面去理解的文字.但是那对于场景精细的描写还的确是相当有画面感的.而且我也了解到导演用心良苦的用那一场场床戏去诠释书中最核心的句子:"通往女人的心最好的通道就是阴道".作者的观点似乎真的是性与爱在女人身上是很难分家的.金锁记给我的感觉嘛,就是很仓促.不知道怎的一个故事哗啦啦就说完了.一个形象哗啦啦就塑造了.倾城之恋也是一个片段的故事.我甚至怀疑,她的作品之所以被投拍成各种影视作品,是不是因为改编起来难度比较小的缘故.但是我渐渐发觉她文字的魔力.谈不上会心一笑,却像是敲中了你的心事和那肚子里的坏水.有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如何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而她说出来的动机又总是那么的合理.或许也不是我们不知道,现在看来更像是我们不愿意去承认吧.就是因为喜欢你,所以我不这样做.就是因为要让你留意我,所以我才故意这样走.我们有这么多这么多故意的瞬间,天天都发生在生活里,尤其是爱情里.再者,就是她一语中的的功力.用武侠里的话说,就是这一剑刺得不偏不倚,谁也没有看见她出手,只看见了一道光,就看见对方表情瞬间凝固了,过了半盏茶的时间,从中间裂成了两半儿.就是这些一句句精辟的语言啊,变成了语录,变成了集锦.我发现的这点小现象似乎在半生缘里得到了印证.说来这也是我和这部作品的缘分.一出话剧,一件趣事,一段回忆.昊哥辛辛苦苦的改编了应该至少上一个半小时的本子,最后被我们压缩在十几还是二十几分钟.现在回忆起来,这也是个劳心劳力的事儿.我很惭愧的是,我还从来没有看过原著,就是看了看昊哥的本子,就饰演了其中的角色.回忆起来倒还是有趣的.主线的故事我大概是知道的.但是让我吃惊的是,她竟然把周围许多人物的形象都塑造的这么饱满,他们的故事甚至也可以独立成章.而且读起来也不会让人觉得冗长和累赘.同时也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似乎还在内在里或者说冥冥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不是他错过了我,我又怎会和你在一起.类似这样的情节了.这个故事倒也谈不上惊天地泣鬼神,却总是让人揪心的.我最大的疑问就是为什么人和人之间不能坦诚一点.很多误会都是在萌芽状态不停地在人心中滋长成不可遏制的恶树.而其人们总是那么的碍于面子,不愿意去解释,不愿意去质问,不愿意去表露自己真实的心迹.殊不知自己的命运就在这些个不好意思中彻底的被改写.走出了一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也不能怨,谁说这就不好呢.这让我觉得自己很傻.我从来不爱去假装的.重点是想装也装不来.爱就是爱.不爱就是没感觉了.我在乎的就是在乎的.我不屑的也提不起我的兴趣.所以我觉得,或许,张爱玲还真的是不对我的口味.她的爱情游戏,我玩不起,玩不会.也不愿意玩.为什么总要把这当做一场比赛,总要有个输赢呢.也许是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吧,也许是受过了伤不愿意重蹈覆辙吧.也许是不愿意买下悲剧的种子让它发芽吧.记忆比较深刻的一句话类似是说,女人的价值.没有男人爱的女人不管是有多么的优秀总是让人瞧不起的.女人就是这么贱.一个文武双全的漂亮女生有一个恶丑的男朋友,总是可以让其他广大女同胞找到不少心理安慰和平衡的.然而这是一个人人都在为他人而活的世界.自己怎样去塑造自己也是为了在他人心中的一个形象.连对于智慧的追求都被称之为智力的虚荣.我不承认.我总是很羡慕欧洲电影里的爱情.怎么就相爱了啊?怎么就爱的死去活来了?怎么就离了你活不下去了?我从来都不理解.或许是因为没有爱过吧.或许是因为太自私.或许是因为,最爱的人只有自己吧.

半生便是缘、万一不幸变成一生、是不是就是孽了

我对爱情、是消极的、或许我还不够好、没有被爱情看上、或许我不够好、伤害了太多人、所以感情给了我报应。这些都无从可考、我只是知道、书里的一切、对我而言、就是那么切切实实发生过的、纪录片、都不会如此真实吧。因为爱情就是那样、淡淡的、似有似无、但当你去深究、其实爱情里面什么都没有……人类的不完美自出生便是悲剧,人生不开心的又不仅仅是这一两个人、问问自己、你是不是也有不开心,所以你觉得自己人生是悲剧吗、嗯、所以不过是另外两个人的人生而言、张爱玲真的是一个很聪明很细致的作家、所以我爱她。而她对爱情、也没那么浮夸、所以我更爱她。爱情呢、就是因为你是我可企及范围内最好的、好的定义自己来…当你不是了、我也就没那么爱你了…想想看、不过就是基因的择优选拔赛、为什么到了众生口中就神圣成这样……所以、爱情、半生真的足够了……就像后来他们吵架、他去找她、若是在感情伊始、他怎么会就此罢休…其实事情很多都不是天注定,那时的他们或许只隔了一扇门、但没有爱、门就是墙、墙内外就是两个世界……但说实话,就按正常人的思维、他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天内嫁个誉瑾、其实不过是给自己的放手找一个受害者的理由罢了。

破灭不敢重圆的尴尬

转眼已经是4点了,刚拿回来的电脑,果然键盘还是用不惯。早上刚从嶨台山回来,脚底直打飘,睡到晚饭才醒。山上回来,人也是平定了许多,拿起书来也能看一点。只是尾椎骨生疼。《半生缘》让我通晓了很多事情。张爱玲毕竟是在那时代下的小姐出身。新旧思想的冲击令社会上人物形态特别丰满,也充满了冲突。加之其自小文学熏陶,又有细腻的洞察力,且家境复杂,使得这样一个女作家可以被生活给洗练出来。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值得深思且去生活中细细找出原型品味和推敲的。首先便是顾世均,这样一个温柔又百转千回的男人,这样一个厌倦世俗家庭纷争的男人,这样一个不善交际逢迎窘迫地想依赖自己的力量去争取前途的男人。他仿佛不属于任何人任何事,他对母亲的遭遇觉得惋惜惨淡也不免带着些许理解和同情,而由母亲加之在他身上的对父亲的敌意也被他深深地压抑着,他不愿人生被这些无奈的旧制度下产生的套路僵死缠住,因而不愿意在这些事情上耗费太多心理能量。而他的生活重心又究竟在何处呢?他真的热爱工程设计吗?度过一半了,也许他对工作算得上上心,可还是看不出工程令他着迷的地方。他其实并非事业型人物。从头到现在小说的1/2处,他的重心其实都在曼帧身上。仿佛工作是为了迎来休息的片刻与她在办公室的碰面,回南京是为了换一个环境想她爱她。这样的男子令人喜爱。对曼帧的欲望的挟制加深了男人的沉厚感,对自己的醋意的赌气式偏执不戳破也是男性温厚之处。可也是这样的他却始终无法摆脱无力与外界处境相争,单单维系他与曼帧的二人世界的命运。问题是:究竟他的温厚无争的个性,对他和曼帧日后无法结合有多少的影响力?至少到现在为止,张爱玲让顾世均与曼帧的恋情受到太多不确定因素的威胁,姐姐的神经质,妈妈的旧态,弟弟妹妹的孤小,随便一个节点的爆发,都能轻易摧毁他们。曼帧很明显是出于背负者这一姿态的,而背负者纤细而坚韧的脚踝总有一天要崩塌的。在顾世均那一方来说:他目前为止都算上是一个逃离者,可我们知道无论父亲的病态,家业的继承问题,外界各种情面压力,他都是以一个坚定的逃避者,而逃避者始终是要面对回归与否的抉择的。其次大致就是各种女性形象了.大年初一的晚上,把小说给看完了。回想起曼帧坚忍的性格,却徒增了生命中无益的几个来回,不禁感到唏嘘。前半部小说几乎是以顾世均的视角来写的,而后半部分集中在曼帧的遭遇上。直到看到曼帧和世均在饭馆重遇那一出,顾世均为了曼帧的遭遇感到痛苦却在同时隐约希冀豫瑾可以念在昔日对曼帧的情谊上在战时担负些责任。这虽是漫不经心隐藏得很微妙的一点,却真正让我体会到张爱玲眼中的真实是如此的残酷。再回过头来看顾太太的遭遇,也使人感慨,辛苦大半辈子,把孩子带大,完成了角色扮演后,这样一个人活在世上的尊严何在?至于漫璐真的是值得可悲的角色。幸而走的早。在她什么都抓不住的年纪,她屈从了社会对他的角色预定。家庭都默许她当舞女,老板也对她的傲气买单捧着她,然而她没有能力盘算什么,把握什么。而一旦她到了有些许主权的时刻,她是如此害怕失去,以至于发疯似的要抓住曾经的一切。曼帧在她眼中就是她失落的自己。曼帧抢走了自己在家庭里扮演的顶梁柱的角色,抢走了初恋情人的倾慕,抢走了丈夫的心,因而扭曲了的漫璐便做出一系列严酷的事,她对自己的辩解居然不是停留在自我层面,而是彻彻底底地向母亲、妹妹撒谎。这样的一个女性,实在是写的太入木三分了。现实中,我们向别人的自我开脱,总是那么无力,那么虚假。反而是独处时自我对话中的开脱显得如此真实。它完美地取代了认罪和祈求造物主原谅的步骤,甚至连自己应该的形象都描画好了。仿佛造物主只需为他见证他与过去的断裂就行了。其实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最要命的一处便是在面对旧情人时总是自以为自己一直很重要,一直牵引他的思绪。。无论是漫璐对待豫瑾时,以豫瑾唯一残留的对当年美好时代的向往之情为内疚,为得意,为生命无处着落的原动力;还是曼帧决定要嫁给祝鸿才时大意地认定鸿才对她是有特别的敬重的意味在的,漫璐生前那么渺茫的一句话居然可以作为她下决定的一大依据,可见女人的骄傲是多么可恶的一件事。再有就是最后,翠芝与淑惠的那一番别离,翠芝即便很清楚自己跟淑惠不太可能有结果,依旧愿意相信淑惠的那一段婚姻是按着自己的模子刻了一遍的,因而自己也应该就为他的伤痛付上些责任。这一洞察简直让女性唯一的幻想都破灭了,他在男性视角下显得如此可笑而可悲。好好地来剖析一下内疚感实在是很有必要的,到底还是要在心理学上找答案啊。关于曼帧,我得说也许一个人的尊严是需要牺牲很多来建立的,这样一个女性真是非常值得敬佩的。我的问题在于,她中年以后,是如何看待自己曾经为之牺牲的这样一个家庭?如何看待自己的姐姐弟弟以及妈妈?到底自己这一生为何?至于顾世均,我想他这样一种无争的性格实在是不让人痛快。他与曼帧之间那种迷蒙的感觉一方面得益于各自留有余地,一方面也是致使他们错过半辈子的原因。豫瑾这种事,明明可以清清楚楚说完的,偏偏总是揶揶揄揄,即便最后还是扯不干净。与其说世均去祝家找曼帧几经周折,不如说这整一个过程就是他内心独角戏。戳穿漫璐的谎言很容易,但世均十几年间竟是没有主动争取过什么,可见他内心还是希望安稳度日,不要太出岔子才好。至于说他跟翠芝的结合,我想张爱玲本身在处理上也有极大的困难,一开始那么分明的理据确凿的厌恶竟然可以那么稀里糊涂地就成事了。但这更增加了世均其实并不够坚毅的形象特质。令人十分惋惜。至于淑惠,野心勃勃而朝气的小青年,实在不讨人喜欢,混了大半辈子,也没有多少令人尊敬喜爱的成分。倒是在美国那么一折腾让人认清了他压抑如此之深的欲望究竟是什么。他的一生是都就在自卑与欲望上这么匆匆掠过去了。我认为生命的刻度数算上,她远不及曼帧。其实不得不说,张爱玲在小说中断给我们来了个大大的反转,大家被世均的糊涂、漫璐的荒谬、顾太太的苟且、甚至阿宝的世故冷酷吓到了。人生谁能有个准头呢。还不是个人在环境中各自风雨飘摇着。唯有曼帧和豫瑾有一种迎接生命挑战的英气,同时还抱有一种平淡的心态,不似淑惠被自己的激情忽悠了大半生。

爱,不过是岁月

书中说 “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这句话让我感触最深。最能体现的这句话的是世钧和曼桢、翠芝的感情。世钧对于曼桢的爱,并不是恋爱时那种单纯的甜蜜,不是在分开时的想念,也不是在重逢时的激动。而是在藏在世钧一直把曼桢放在心里的这一段长长的岁月中。世钧和翠芝之间本无爱。只是世钧当时感到失意,而面前又有这么一个同病相怜的翠芝,自然会对翠芝产生好感。翠芝也因世钧对他的好,而开始对世钧存有那单纯的爱。在他们新婚之夜,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得很,大家根本就不喜欢对方,于是就像两个闯了祸的小孩。后来他们还是将错就错,就那样生活了那么长的时间。他们的爱,不过是岁月,一起生活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不知不觉地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读张爱玲的小说,让我感到惊叹的是张爱玲对人的心理的细致描写。在那些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特定人群的心理特点。有些心理读起来会觉得很好笑,但是又不得不承认确实是那样的。人啊,确实是会那样的自私,那样的盲目和那样的迷信啊。

《半生缘》

这本书是看完有一段时间了 而且由于篇幅有点长看的也比较慢 并没有一下激荡起来的感情。书写的很平淡 平静 从静好的青年到被命运捉弄的无奈 惨不忍睹 反抗 绝望 并走向无奈 到中年后又感情平淡 平静 最多的是无奈到再也没有反抗的欲望 我想书中所写的年轻人在当时的社会不再少数 感情错杂的给我一种乱点鸳鸯谱的感觉 还是让我读完有些思考和感悟的一本书。

转:陈思呈《暖男常常最软弱》

每读一遍《半生缘》,都对沈世钧生出恨意。其实,这个小说里的人,若要按坏来排序,怎么着都不会排到他。最坏的肯定是曼桢的姐夫祝鸿才,还有她姐曼璐,乃至于她妈,本来怎么都不应该怪到世钧头上来,因为他也是受害者。我后来想,觉得他可恨,大概是因为这么多人里面,只有他爱曼桢。我们能够接受陌生人对自己坏,接受那些无关紧要的人们对自己坏──因为他们并不爱我们,他们隔得很远,他们不管怎么做都无可厚非。但是对于爱自己的人,他就是我们的英雄,罩住我们,代表了整个人世的温暖。如果他也无能为力,麻木不仁,那才是人生最残酷所在。有人说,如果忘了爱情是什么样子的,就去看看曼桢和世钧刚刚爱上的情形。那两章的文字,确实令人陶醉。没有惊动任何人的恋爱,琐碎、秘密、温暖、自给自足,“这世界上突然照耀着一种光,一切都可以看得特别清晰、确切。他有生以来从来没有像这样觉得心地清楚。好像考试的时候,坐下来一看题目,答案全是他知道的,心里是那样地兴奋,而又感到一种异样的平静。”“这是他第一次对一个姑娘表示他爱她。他所爱的人刚巧也爱他,这也是第一次。他所爱的人也爱他,想必也是极普通的事情,但是对于身当其境的人,却好像是千载难逢的巧合。……他相信他和曼桢的事情跟别人都不一样。跟他自己一生中发生过的一切事情也都不一样。”《圣经》上的“雅歌”这么说:求你将我放在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曼桢也曾有最宝爱的物件,是世钧给她的戒指,那也是这份爱情的物化,她日日携带,正仿佛“放在心上如印记,带在臂上如戳记”。在被她姐姐囚禁起来的时候,因为怕看到这个戒指,她一直反戴着,把那块红宝石转到后面去了。捏着拳头想办法时,那块宝石硬邦邦地在那儿,倒给了她灵感。她将这戒指给送饭的佣人阿宝,求她给世钧送个信。──这也是她唯一的东西了。但阿宝没有照办,只是转手将这个戒指交给曼桢的姐姐曼璐。曼璐在世钧寻来的时候,还给了他。曼璐原本的打算是,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地说点什么。而世钧这边,对这个戒指的反应是:“这就是她给我的回信吗?……假使非还我不可,就是寄给我也行,也不必这样郑重其事的,还要她姐姐亲手转交,不是成心气我吗?……”在没有说出口的猜测试探中,世钧达成了曼璐想要他得出的结论:他认为曼桢是嫁给豫瑾了。他机械地离开这栋房子。其实在那个时候,曼桢正在距离他不足几十米的某间房子里被幽禁,她听得见来了客人,她想喊救命,一张嘴才发现因为多日生病,“喉咙管里发出一种沙沙之声”。出门之后,世钧便把那戒指从裤袋里掏出来,看也没看,就向道旁边的野地里一扔。张爱玲写:“他要是带回家去看,就可以看见戒指上裹着的绒线上面有血迹,那绒线是咖啡色的,干了的血迹是红褐色,染在上面并看不出来,但是那血液胶粘在绒线上,绒线全僵硬了,细看是可以看出来的。他看见了一定会觉得奇怪,因此起了疑心──”但张爱玲也写,倘是这样,那就是侦探小说里的事了,现实生活里大概是不会发生的。这一句是为世钧解脱,也是张爱玲的小说观。她写小说,就是要贴着人生写的,要把人性最暗的那个阴影,放在高清的显微镜下去察看。如果是好莱坞的电影,此时的世钧应该有所作为,一个小小的戒指往往是剧情出现逆转的好机会。但在张爱玲这里,她轻轻地放过了它。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大活人活活地从生活中消失,一个恋爱中的大活人活活地从恋人的视野中消失。没有战争,没有天灾,但却是比战争和天灾更加毛骨悚然和惊心动魄的日常生活。虽然在这之前,曼桢和世钧之间有误会,她身边所有的人也都加重这个误会。但是一个误会怎真的能令两个恋人生死相隔?这,与我们一直以来所理解的爱情是多么大相径庭,我们以为,一份爱,足以抵挡命运的颠沛流离,但事实则是──她在离他不足几十米之处被活活囚禁,一别十四载,而他一无所知。这就是基本的事实。张爱玲惯有的天才是把极其不可思议的事实,个中每一步都写得极其自然。一步步读来,你恨沈世钧的软弱,但你又看出他的软弱的合理性,甚至看得出自己也可能如他这般软弱,看出这一点之后,你更加恨他──其实是恨自己,恨这个与想象中大相径庭的真相。爱又如何?沈世钧也在爱着。他不是坏人,他也不薄幸,他是一个温暖的好人。但生而为人,他携带着普通人最熟悉的软弱、无力、雾数、就汤下面,在普通人未必有机会遇到的生活的惊涛骇浪面前,他就是自身难保的泥菩萨,是懵懂的被害者。张爱玲所孜孜以求,乐于展示的,就是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在劫难逃的无力感。爱真的能让人变得伟大吗?如爱尔兰诗人罗伊·克里夫特所写:“我心里最美丽的地方,却被你的光芒照得通亮,别人都不曾走那么远,别人都觉得寻找太麻烦,所以没人发现过我的美丽,所以没人到过这里。”张爱玲给出了与克里夫特截然相反的结论:“我心里最软弱最无能为力最阴暗的地方,却被你的命运照得通亮,别人都不曾走这么远,因为未必人人经受这样的命运。”

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张的小说,有一种病态的美,那根火苗吸引着我读下去,明暗之间,发出阵阵奸邪声。世钧和曼桢的爱情,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世钧懦弱,曼桢妥协,曼璐孤注一掷,与祝狼狈为奸,机缘巧合下,岁月蹉跎,洗尽铅华后,曼桢说,“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时间的魔力不止于此。叔惠对翠芝朦胧的爱意,随时间沉淀,愈加迷醉。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人皆如此。叔惠当年在事业与家庭间选择了前者,如今事业有成,他对翠芝那份青涩的感情,遂成了心头那颗朱砂痣。而祝与曼桢结婚后,反倒失去了当年那种痴迷,隐隐有几分厌恶。世钧与翠芝的婚姻,一直都很荒唐,两人的结合,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多年之后,世钧在见与不见曼桢间徘徊时,押在天平上的,并不是十几年来翠芝的陪伴,只是自己那两个年幼的孩子。尚未结婚时,世钧看着父母和姨太太的爱恨纠葛,心里是抵触的。旧式家庭的悲哀,因为从小经历过了,不想再重复。十几年过去了,因为软弱妥协,每一天,他何曾没有一丝自暴自弃?爱情没了,他选择了婚姻,事业弃了,父辈家业还在。午夜梦回时,或许想起当年的爱,当年的情,可曼桢不在,叔惠走了,少年时代的抱负,叹一口气,烧了曼桢的信,继续躺回翠芝的旁边。人都是有惯性的,新旧冲突时,软弱无力的时刻,谁会去撞那南墙?不疯魔,不成活,想来,行尸走肉式的生活,古往今来,都是一种常态。

曼桢与我那一人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美女。      那时侯电视里面常放一个广告,一个七八岁的外国小女孩,宝石蓝的眼睛,苹果红的脸蛋,一条金灿灿,我想一定特别柔软的辫子。举着乐百事酸奶冲我笑。我斩钉截铁的对我妈说,我以后就要她当老婆了。      小学二年级元旦节的时候,我央姐姐在新年贺卡上用紫色的彩笔帮我写下祝福,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英勇无畏的把它塞给我们班那个最漂亮的大眼睛姑娘。      上面写到,你知道吗,我有很多话想对你说。祝你新年快乐。      多年后我读《半生缘》,世钧也是那句话:“曼桢,我有好些话跟你说。”      而那个细心,孝顺,懂事,大方,坚强的曼桢,真真让我恋慕。仿佛女子的千般好,皆绚烂的归于她一人。我想她一定非常美丽,由内至外的散发出香气。      我以为她会跟世钧甜甜蜜蜜的走完一生,不离不弃。可是我忘了,这只是半生缘。      终于读到那最不堪的一页,在那间隔绝的屋子,“事后开了灯一看,还有口气,乘着还没醒过来,抱上床去脱光了衣服,像个艳尸似的,这回让他玩了个够,恨不得死在她身上,料想是最初也是最后的一夜。”      这些个冰凉的字,如万千把锐利的匕首,恶狠狠的刺入我的心肺。      我第一次读到这里,浑身颤栗,我用最粗鄙的语言,低声恶骂。我再也没有勇气读下去。合上书,脑海尽是曼桢拼死的挣扎与绝望的呼喊。      那一刻,我忽然对“曼璐,祝鸿才”这两个名字,格外的恐惧与仇恨。   那一夜我失眠了,黑暗中我睁大双眼,脑袋里依然只有两个字,曼桢。   我太过牵挂她的命运,我以为到了这里,张爱玲对她的冷酷与无情该告一段落了。      待我看到曼桢心灰意冷,为了孩子嫁给祝鸿才。肺腑顿觉被掏空了一般,长长的叹了口气,连伤心都没有力气了。   她确是万般无奈,心如死灰了。      据说张爱玲创作《半生缘》的时候,年方二十有余。如此年纪,竟将人物的命运设计的如此悲凉与残酷,她的凄凉心境可见一斑。   曼桢最后与世钧相遇的那一刻,我读的肝胆俱裂,曼桢低低的吻他,在他耳际呢喃,垂泪。而她的委屈与凄凉,又如何言说?她只能抱紧他,再紧些。      待到世钧下定决心:"好在现在见着你了,别的什么都好办。我下了决心了,没有不可挽回的事。你让我去想办法。”   而曼桢不待他说完,已经像受不了痛苦似的,低声叫道:"你别说这话行不行?今天能见这一面,已经是……心里不知多痛快!"      我默默的掉了些泪,在凌晨三点的被窝里,在苍白的灯光下。这泪是没人看见的。这最后的一页纸,我一个字一个字的将他们读出,我用尽了力气,却依然读的有气无力。那一个一个的汉字,构成了一场最彻底的吞噬。我逃不出去。      刘若英演音乐话剧《半生缘》,叹曰每演一场都像丢了半条命。我只觉他说的太贴切了。如我观书,里面的每个字都击中我最脆弱的要害,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      曼桢在给世钧的信里这样写到:我要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永远等着你。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会有这样一个人。      张爱玲终是没有等到这个人的出现。可我依然为这些话感到温暖,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祝愿,它支撑着我们那脆弱的信念,不至于崩塌。      小说我只看过一遍,看第二遍是需要勇气的。一个人去承受这些苍凉,总是有些心虚。此间蜚短流长,终不曾见得我那一人出现。

不如人愿却也能勉强前行

读书也是要一种缘分吧。缘分到了,你也读完了这本书。之前这本书看了很久,卡在世钧回南京,曼桢后来也去南京的那里,搁置了好久。前几天又拿起来这本书,很快就读完了。尤其是今天。也许读书也是需要缘分的。曼桢和世钧处感情的时候,真是细腻又美好,干净透澈。可到了姐姐装病开始,犹如海底的一股暗涌悄无声息的逼近。他们这些人兜兜转转,也不过是错过二字。而我,好像也把自己带进去了。不敢说感同身受,但是相似的经历,却大致能够理解。人来自父母的压力也许比来自外界的压力要大得多,且难熬的多。他们的不理解、不支持、不肯定,简直就像拿了大刀用力的砍你的心,让人失望和疲惫。而扛不住压力,屈服后想要追求自由,简直比当初扛住压力,抵死不从要难上千万倍。难过的是犹豫不决,不是去行动。说到后来世钧、翠芝放下所爱,两个同样失落的人走到一起,接了婚,生了孩子,可我始终不能理解,不相爱的人如何去主动生活在一起?这可能真的要要等十七八年后,才能懂的吧。但是我懂得曼桢、慕瑾、叔惠在得知在意的人同他人结婚的心情,那种震惊却不能打扰、不敢打扰的心情。读书时喜欢过的一个男孩,昨天结婚了。看照片时我竟没认出他来,翻照片翻到他的名字,朦胧中的我瞬间清醒。啊,他结婚了。这是一个结婚的年纪,但他的讯息却是以这样一种终结的方式传递过来。若不是这些张照片,他只还是我记忆里那个阳光体贴的男孩,还是六年前一副少年摸样,而如今西装革履,成熟大气的站在另一个女人的身旁,他是一个男人了。每当身边有认识的人结婚的消息,总是听过就算了。而只有真的看见身边人结婚的照片,参与他们的婚礼。我不得不承认,时间过去好久了,而我们都有了各自的生活。生活,大多数不能如自己所愿,却好像也能勉强。将就一下也就过去了。世钧、翠芝,叔惠,慕瑾,他们的婚姻好像并没有大毛病,却终是缺了点,让他们念念不忘,心有遗憾。生活,大概就是这样的。给不了你想要的,却也不是最坏的。2015-10-2 14:06:26无意中找到了读书期间写得一句笔记:我不喜欢张爱玲,她的文字太苍凉。她的心好比一座坟,葬着她深爱的人却不愿去祭拜,这座坟杂草丛生变得荒凉。她的作品像是回忆,真实又痛苦。2015-6-17 00:26

心酸...

第一次接触《半生缘》是在初中,那时候看的是林心如演的连续剧,至今印象最深的还是曼桢被姐姐关在柴房里,喊到喉咙沙哑那一幕,世钧来找她的时候,已经是完全喊不出声音了。曼桢从窗口看到世钧走近,仿佛骤然在黑暗里看到一丝光亮,拼命的哭喊着,可是只听得到自己的心在喊,她绝望地哭了。眼看着世钧就在眼前,一道墙却是两个世界,那份无可奈何叫人心酸。当时看电视的时候真的恨不能替曼桢喊出声来,可是还是只能跟曼桢一样,眼睁睁的看着曼桢越走越远,像片头曲里唱的那样:“你像风来了又走,我心满了又空。”谁又会想到,这一个错过,就是十年呢?电视剧后面的部分我不记得了,到了高中,找了原著来看,觉得很亲切,看到那一段,还是那么心痛,之后,更痛。只能说张爱玲的文字太现实了,我一直无法接受曼桢再嫁给祝鸿才,我觉得那是对她之前所遭受的一切的一种极大的讽刺。。。后半部分最感动我的是世钧整理旧书时无意间发现以前曼桢写的信的那一段,很温馨,曼桢的那几句话真的很温馨,我有点诧异张爱玲也会写这么温情的文字: "世钧:  现在是夜里,家里的人都睡了,静极了,只听见弟弟他们买来的蟋蟀的鸣声。这两天天气已经冷起来了,你这次走得这样匆忙,冬天的衣服一定没有带去吧?我想你对这些事情向来马马虎虎,冷了也不会想到加衣裳的。我也不知怎么老是惦记着这些,自己也嫌啰唆。随便看见什么,或是听见别人说一句什么话,完全不相干的,我脑子里会马上转几个弯,立刻就想到你。  昨天到叔惠家里去了一趟,我也知道他不会在家的,我就是想去看看他父亲母亲,因为你一直跟他们住在一起的,我很希望他们会讲起你。叔惠的母亲说了好些关于你的事,都是我不知道的。她说你从前比现在还要瘦,又说起你在学校里的一些琐事。我听她说着这些话,我真觉得安慰,因为你走了有些时了我就有点恐惧起来了,无缘无故的。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要是当时他们在一起,该是很幸福吧?“也许跟他在一起也只是一样柴米油盐的生活,可是没有跟他一起磨过,谁知道不是两样的呢?”所以我一直无法原谅曼璐对曼桢所做的一切,虽然她也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一开始她为了家里而牺牲自己的青春,我对她是惋惜,是敬重。当那头野兽去开始去敲她心里的门的时候,我一直在心里暗暗地希望她能够紧紧地把门关着,不仅为了曼桢,也是为了她在我心里的高尚形象。然而她还是打开门,让那头野兽把自己给吞食了。于是她在我心中,从可怜变为可恨,从前的那些牺牲,也变不那么单纯了。就好像帮助了别人,人家感激你,可是一旦你开口讨那份感激,别人就不再感激你了,不再有亏欠感了。昨晚又把最后两章看了一遍,对比了两个版本,实在很不喜欢原先的版本,明显是为了迎合政治而写的,跟小说很脱节,读起来很生硬。尤其曼桢和世钧相逢的那段很不喜欢,写不出曼桢内心的激动,倒像个宣传委员,一个劲的劝世钧去东北。张爱玲真的不适合写政治,她是为艺术而生的,虽然像她书里说的:“你不想沾惹政治,可是政治迟早要找上你。”可是因此而写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来,是对自己作品的一种糟蹋。也许正因如此她后来才会改写吧。《半生缘》的结局处理的很好,曼桢和世钧在茶楼重逢的那一段应该赚了很多读者的眼泪吧。这样的结局才对得起十八年的阔别,曼桢的那句:“我们都回不去了。”才道出了十八年来心里无处宣泄的委屈。即使爱情日深夜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当心里的那个人再出现在眼前,内心还是忍不住一震。一次长长的相拥,让彼此仿佛回到当年相爱的时候,忘记了一切的苦。然而那块疤让他们回到了现实,她平静的讲述着,连自己也诧异自己的平静,世钧却雷轰一般——他一直以为她是幸福的,原来她受了这么多苦,自己却无法与她分担,内心的悔恨与愧疚不言而喻。曼桢看到他痛苦的脸,内心的委屈又涌上来,越讲越快,眼泪流下来了,只能别过头去。他终于知道了。知道了又怎样呢?他已经有了家庭,有了妻儿,他们已经回不去了。但是他知道了,这就足够了,今生能够在遇到他,把保存了十八年的委屈倾述出来,无憾了。。。

半生缘,缘牵半生

虽然这本书从很久以前就被奉为经典,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没有读过。日前想读书的兴致勃发,下了TXT格式文在MP4里面。从开始看,一直到看完,只花了10天时间,但内心却觉得已经看了好久好久……我为曼桢感到痛心。努力工作挣钱,期望以自己的能力撑到那个破败的家。可后来被姐姐的阴谋的欺骗,被自己的姐夫强奸,事后还被关了一年。好不容易生下孩子,逃了出来。原先的恋人早已另娶。不能怪他,只怪缘分捉弄。可能是由于所在的社会不同,我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她的妈妈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受罪?为什么姐姐要为了栓住丈夫的心,不惜对自己的亲妹妹下手?尽管现在的社会很乱,特别是今年常有老师猥琐学生、老 人猥琐小女孩事件,但那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啊!怎么能忍心!她是强大的。即使下嫁给那个男人,她依旧坚持自己的原则。结婚8年,勇敢离婚,艰难开始新生活。世钧。虽然与翠芝是将错就错的结合,直至中年,世钧也没有背叛家庭。虽然对曼桢的感情一直都在,世钧也一直履行对妻子的责任。这是很不容易的。慕瑾。你是一个很好的人。谢谢你一直都懂曼桢。也谢谢你最后的迫不及待,让我在为曼桢痛心时收获感动和喜悦。-------------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

太透彻注定太伤人

通俗文学课上胡安定老师提到张爱玲,才惊觉上大学快三年了,居然没有看过一本张爱玲的作品,这似乎很对不住这位文学史上的奇女子,有人说张爱玲把爱情看得太过透彻,看过这本《半生缘》,才终于领教到张爱玲这位大师的过人之处,所以,我想最近我应该会沉迷于这位奇才一段时间吧。说说这部作品本身,首先是作品的文字叙述部分,一直认为中国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汉语叙述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的美,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张爱玲的文字无疑是细腻而又隽永的。她的文字表达很平实,娓娓道来的同时又将一种道尽人世沧桑的情感注入其中。张爱玲是那么聪慧的女子,世间恩怨纠缠,人性的可怜与可悲,肮脏与琐碎,她都一一尽收眼底,只是用一种傲立的姿势冷眼旁观。她超越凡尘之上,让苍凉人生化作一声声无休无止的叹息,如那檐下雨水,永远滴不尽,滴不尽。看完小说,感慨万千,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的灰色人物,活在灰色地带。我们都是世界上一个又一个渺小的存在,我们也许会拥有各种各样美好的事物,青春的容颜、一见如故的朋友,一见倾心的爱人,抑或更多,但这一切,或者说大部分都不是我们自己可以把握抓住的。在世钧和曼桢的爱情里,一开始他爱她,她也爱他,但是他们也许永远不会想到即使真心相爱的两个人,也会遇到太多来自各方的挑战与阻碍,即使他们爱得那么深沉,到最后也无法抵挡命运的嘲笑与捉弄。有句话说得好:缘分是神,游戏是我们。即使他们的缘分是半生半世注定的,也由不得他们,神永远把控着世间的一切,我们只能在人世间小心地抑或忘情的游戏,剩下的一切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其实真的是很微妙的,我们永远猜不透复杂的人心,人与人之间隔着肉体,所以灵魂一定会有距离。我怎么知道你爱我,你又怎么知道我也爱你,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做,什么都不说。我们看到《半生缘》里的这些青年人,在感情最丰沛的年纪,他们互相爱着,相互体察着彼此之间微妙的情感,相互猜疑着真心的存在。读作品时一直在想,如果当时他们没有相互的猜忌,没有屈服于一些有的没有的观念,爱得纯粹一些,如果他们没有对彼此的感情产生一丝丝的懦弱,他们是不是也就成就了一生一世的缘分?但是,我们终究是人,我们终究是有着复杂情感的芸芸众生,我们终将做不到完美,我们又怎能预想到当年一个小小的念头,会导致今生今世一辈子的错过呢?时间,这个东西在张爱玲的笔下是那样残忍。时间会慢慢使我们屈从,使我们不再像我们原来的样子,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的东西“都是回不去”的,就像我们当时的情感,我们当时的坚持。人生会很残酷,如果是我,我宁愿一辈子再无相见的时候,因为那样,我们也不会感到我们被时间改变得那样面目全非。如果,如果一直这样暗无天日,如果始终心存思念却过着完全不属于自己的日子,一切也就该这样平静地老去吧。“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是这人生,除了最初的一点美好,一切也就算一场荒唐的闹剧。长的是苦难,短的是人生!如此而已。然而,曼桢与世钧终究又见面了。多少年眨眼之间,只有一封偶然发现的信件承载着所有美好而辛酸的回忆,“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这声音是穿过漫漫时空回荡在他耳畔的,她还在等他吗?他还在等她吗?也许心都在等,可这等待与谁人倾诉,斗转星移,早已物是人非。“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回不去了!他听着她讲自己的悲惨遭遇,可他竟懵然。这一段时光过去了,他再也找不回来,现在听着她的故事,就是粉身碎骨也冲不进去,没法把她救出来。他跟时间挣扎,跟命运抗衡,可是他是无能为力的。一切都是突如其来,从相遇,相识,到离别,遭遇变故,再到如今物是人非的重逢,一切都如此突如其来。就连诀别也该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样。 其实,以前看到过一句话:青春的日子,不读张爱玲。我想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因为这个女子把人生和爱情看的太透彻,太透彻,所以注定太伤人。在我们还没有经历过却又想着经历人生与爱情的时候,把一切看透,真的好吗?我感到有些害怕了。

鱼男的悲哀

起初看书的时候,感慨是有很多,甚至于晚上睡不着也有,但是感慨总是模糊的,如果有人问我感慨些什么,我肯定还是什么都答不出。直到看到别人的评论说沈世钧的软弱,LS有人说这一定是鱼男,然后说张无忌一定也是鱼男..鱼男去死之类作为一个鱼男,感到好生悲伤..不是悲伤别人这样说,而是悲伤我都无从辩驳,软弱难道真的是我们这一类人的通病?还是我给自己的软弱找了一个冠冕的理由叫做星座,就像沈世钧给自己找了个理由叫做张豫瑾?

惘然记

很欣赏曼帧这个思想独立的女性角色,她年轻的时候为了家庭一天兼几份职,深夜还要出去当家教。后来经家庭背叛,凭着才生完孩子的身体逐渐恢复后,又开始为明天的生活所胁迫。心灵上的双重打击并未让她退缩,相反的,为了自己的孩子她又振作起来,无论她选择错误与否,都是无法评判的。与之相比,石翠芝则符合旧社会的名门小姐形象。印象深刻的便是她毫无幽默感,生活当中却处处十分精致。优越的出生带给予了她养尊处优的未来,虽然羡慕着能够独自生存的曼帧,却又从未敢踏出那一步。而世均我却是不大欣赏的,他的儒弱,他最初敢于不继承家业到后来却又害怕父亲母亲看不起曼帧的家庭而退缩,他面对自己的猜疑而放弃寻找曼帧的心。叔惠是个颇擅长人际交往的人,可谓是人见人爱型,但他对自己的家庭始终是自卑的,正由于自卑才错过了翠芝,每一次翠芝给他机会他都在退缩,不敢担当责任,却说自己进入了翠芝的恶性循环,他亦是儒弱的。曼璐,她为家庭付出了她的青春她的节操,一辈子都始终背负着骂名,唯一爱她理解她的妹妹她又亲自背叛,直到临死前还相信祝鸿才能够给曼帧幸福(就像当初相信他能够给自己幸福一样的。故事并没有结局,而曼帧定是能够遇到更适合更疼爱自己的人的。

空留恨事难追回—《半生缘》

韶华往事,只待追忆。 如今那本照相薄子里,还依然安静地躺着那张四寸半身照吗?那个同曼桢一样有着圆圆的脸,梳着两根辫子,系着兰色发带的少女。她嫣然一笑,仿佛六月的栀子,单纯剔透,无半点浮夸。 每滴葡萄酒都回不到最初的葡萄,我们回不到年少。每次想起简贞的这句话,都颇感惘然。 只道曾几何时,身旁总有父母的关爱,一群托着鼻涕,揣着坏心眼儿的弟妹总是形影不离,更有和年少的恋人“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两小无猜。 善良忠厚,亭亭玉立如她,不失为我见尤怜的小家碧玉。 多年后,忆起那在兰叶葳蕤,或桂华皎洁的季节。着深紫色绸旗袍的她,和恋人穿过大街小巷,漫步谈天的恋之风景,已是恍如隔世般让人惆怅。 物换星移,不复当时。 乱世的桃花,终抵不过命运的恶意愚弄。也许,桃花依旧娇羞动人,而人,已是面目全非了。 “你一点儿也不认识?我就不相信,我会变的那么厉害。”看到曼璐说出的这句话,我也一阵惘然。她已不再是那个如栀子般单纯娇羞的少女了。 一步走错,步步错。从清贫人家的纯情少女,到沦落风尘的舞女。从被富商包养的情妇,再到重新沦为私娼,甚至被误认为舞女时,仍暗自高兴的曼璐似乎已彻底沉沦。就好象她坐在梳妆台前,那舞台妆,在曼桢看来是面目狰狞的。 当曼璐穿着深紫色丝绒旗袍,来到豫谨面前。她是怎样的满心欢喜,以为豫谨仍对自己念念不忘。她好希望可以对着这位她深爱过的男人,细诉衷情,大吐苦水。可是话还没出口,豫谨一句:“人总是要变的,我也变了。我现在脾气也跟从前两样了,也不知是年纪的关系,想想从前的事,非常幼稚可笑。”轻描淡写,对曼璐却无疑是晴天霹雳。他否定了她对初恋的保留,否定了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是唯一觉得幸福的回忆。 就这样,和豫谨的重逢,是以曼璐一阵阵撕心裂肺的措泣收场的。那一刻,从前的你浓我浓,都恨不得一把火烧掉,想起都会灼伤双眼。 如果一段恋情已经散场,那么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保有一些记忆。我想,当曼璐穿梭在那些声色犬马之地,为家人的生计而沦落风尘时。她活着的信念中,有那么一部分,是因为这段美好感情的存在。午夜梦回,当她躺在一个陌生的男人身旁,她也许只是靠那些残存的幸福时光忍受下去的。红尘中的她,身心想必都被浮世折磨的满目疮痍。 “等闲识得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若不是多年后曼璐的容颜和身体都已被摧残的不堪,若不是多年后曼桢和少女时的曼璐有几份相似,那么豫谨还会变心吗?话到头,还是一句:天下男儿皆薄幸。 空留恨事难追回。 也许豫谨没料到自己小心谨慎的一席话,竟成了它日,曼桢生命中所有不幸的导火线。 “哼,倒想不到,我们家里出了这么个烈女,啊?我那时侯要是个烈女,我们一家子全饿死了!我做舞女做妓女,不也受人家欺负,我上哪儿去撒娇去?我也是跟你一样的人,一样姊妹两个,凭什么我就这样贱,你就尊贵到这样地步?”她越说声音越高,说到这里,不知不觉的,竟是眼泪流了一脸。 我始终认同,是曼璐做舞女做妓女,换来了这么一个烈女妹妹。在她成了昨日黄花之后,这看来煞是灼人。 当身为人父的世钧像个纯情少年,痴痴读着十几年前曼桢给他的信。觉得曼桢再悲惨,也拥有了世钧十四年不变的爱情。还有豫谨的爱怜,以及受过高等教育的资本。 而曼璐,为了家人的生计,变做风尘女子。结果是家人的嫌弃和刻意疏远,日渐老去的容颜背后,是丈夫的辱骂,流连风月场所成天不着家,并垂涎自己的妹妹良久,初恋情人将对自己的一往情深也同样全转嫁给了曼桢。最后她因妒成恨,帮着祝鸿财占有了曼桢,助纣为虐。于是最理解她,怜惜她的曼桢,也同她形同陌路人。自此,她已是一无所有了。 可我们不能否定曼璐妒,曼璐的恨。她的妒她的恨都是合情合理。她只是一个女子,平凡的女子,不是圣人。 曼璐的一生在整部小说,我觉得最为坎坷。 回首半生匆匆。 年少时的她,我总觉得像春天花架上缠绕的紫藤,雅致清馨。中年后,日渐憔悴,身心疲惫甚至有些变态的她,我依然觉得凄美,但更多的是惘然和悲凉。像一只啼血的杜鹃鸟,那么孤单无助,悲凉的叫声仍弥留在灰色的天空。 后记: 朋友说曼璐在小说中难免显得市侩。可我全然不觉,可能是偏向这个人物吧,足见自己的不理性。觉得曼桢太假,而曼璐三分性感气愤泼辣,对家人的付出可见她忠厚善良。只是命运弄人,最后的所作所为,已是疯狂近乎变态,但却合乎情理。 5年前看电视剧时,最惋惜莫过于曼桢的遭遇。那时只将它当作琼瑶的言情故事来看了。这次看了原著却十分喜欢曼璐这个人物,真实的有血有肉,乱世中的女子。也不知过些年再看时,又会做几多感想。   

三十岁的年纪读张爱玲

从前不喜欢看张爱玲,记得桌上是有她的书的,大概是从心理上排斥那种压抑,那时喜欢的是三毛,她的那种潇洒和豪情,让我感受到的是生活的美丽和未来的召唤,浪漫的美丽,总归是比现实的冷酷更有诱惑力。随着年纪的增长,就发现生活原来无法做到浪漫洒脱,现实总让人束手束脚,无可奈何。不必说爱情,多少的婚姻中人,早已在爱情的心上蒙了厚厚的灰尘,有些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难道是再也找不回来了!我们一生都在追求的,有多少是我们真正想要得到的?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你爱的那个人,正好也爱你。这的确是件很让人兴奋的事。这本是几率很低的一个幸运,可是,命运和岁月竟然连这样的幸运也要夺走,除了慨叹岁月的无情和人世的冷酷别无他法,两个心意相通的人,能够相识相恋是前世修来的,能够相知相伴,那是前前世修来,如若再能始终如一相伴到老,那就绝对是前前前世修来的了。生活总是充满变数。人在世道的洪流中不过是一片树叶,美丽的爱情,也不过是两片树叶靠着相互的吸引,一起随着洪流走过人世这一糟罢了。曼桢说,我们回不去了!造成这些都回不去了的原因,是她们都有了别人了。爱情已不是第一位的,他们已经没有了为了爱情抛下一切的心情,孩子,责任,家庭,现有的稳定

回到最初的“善意”

“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张爱玲的笔下,大多是平凡众生,有点像你,像我,在时代年轮里,可以被忽视,那历经沧桑的一生,许是可当做一呼一吸,就殁了。然而,平凡的你我,都是有脾气、秉性和形状的,哪怕是一呼一吸,也是认认真真、真真切切的。人,多么希望不要那么深情于一个人,因为一旦爱上,便是毫无保证的把自己承诺出去,不可阻挡,不管他怎样的模样,只要你钟情于他,就是把选择给了别人。漫漫的,在这样日常的相处之中,曼帧还是依恋上了世钧。倘若是敏感的读者,一开始就会发现,曼帧和世钧的爱情故事,恐怕是长情不了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时代,因为世钧家庭对妓女家庭的鄙夷,因为姐姐曼璐对妹妹曼帧的设陷,因为曼帧母亲的毫无主见……可终究,抵不过彼此自身的缘由。从世钧出现开始,便知道这个男人,敏感、犹豫,不果敢,甚至些许多疑,易妥协。豫瑾出现的时候,世钧就很容易把自己的女朋友往豫瑾身上靠,认为曼帧与豫瑾之间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男女之感情的;曼璐对世钧说曼帧已经结婚时,他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她定是和豫瑾结婚了,那么容易的相信。他对曼帧,到底是掺杂了不信任和妥协。以至于曼帧有个姐姐做过舞女的事实,都不愿透露给家庭,因为这样的家庭是过于保守与守旧的,断然不能接受有污点的家庭的女孩子。而即使世钧和曼帧不曾受外界的阻挡,即使曼帧成为女朋友的角色进入世钧家庭的眼帘,世钧能很好的保护好她,很好的处理家庭与她之间的关系吗?诚惶诚恐。 而曼帧,一直带着某种意念。在感情上,在工作上,在不堪的生活里。因为日子不那么好过,很多人只能逆来顺受,而她选择接受时事变化,接受贫穷和不公平,接受艰苦。曼帧,从未放弃自己努力的成分。哪怕这样的努力,似乎一开始未能改变自己不够好的机遇。 她被自己的亲姐姐设计了,曼璐为了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婚姻,让丈夫鸿才糟蹋了曼帧,曼帧被关在屋里一年,直至生下了孩子。她被原声家庭“抛弃”了,这里的抛弃,不是不去抚养,而是她母亲的态度,是让曼帧心凉至底的,母亲是认可曼璐的行为的,甚至劝说曼帧嫁给鸿才,毫不设想女儿真正的幸福。她被她的爱人抛弃了,世钧没能笃定,没能信任到曼帧的感情,在没有找到曼帧之前,他已然选择了一个“稳妥”的生活方式,与门当户对的翠芝结为连理,哪怕在结婚那一刻,彼此并不相爱。可世钧,没能给曼帧一点时间,等待“陌上花开,那人缓缓归矣”。在经历很多人生无法言说的苦难后,我看曼帧从原先的闲静,走向了恍惚的状态。恍恍惚惚,心理怕是空落落的,没有体验过幸福,没有爱的滋养。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那样恍惚的曼帧,竟能恢复到最初始的“善意”阶段。内心粗糙的人,注定无法与艺术结缘,也顺道和灵性断绝了关系。而带有灵性的女子,大多在生命里,带有这种负罪感受。这种负罪,不是亏欠别人,而是即使被亏欠,也不愿亏欠别人。即使历经了悲伤,也保持着人性原有的包容与善意。好好照应自己的“心念”,大抵不过如此吧。曼帧固然是向善的,她更愿意,搁下这些遭遇,让往事随风。曼帧的善良,从来不是懦弱,而是有所坚持。她不想让自己的家庭拖累世钧,所以一开始,哪怕世钧请求结婚,她更愿意再晚几年,为了不让困苦束缚她所爱的人,同时,她又接了很多杂活,因为她不想让整个家庭,成为姐姐的累赘,她很努力的去照看她的原生家庭。她有了孩子以后,选择与鸿才结婚,又选择与鸿才离婚,并争取到了孩子的抚养权,为了官司,欠下了很多债,但很努力的,还清了债务。十几年载,曼帧依然孜然一身。她说她是寂寞惯了的人。但看似越是习惯了寂寞的人,越能真真切切的体味这样的滋味吧。 “从前最后一次见面,至少是突如其来的,没有诀别。今天从这里走出去,却是永别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一样。”14年以后,再遇见,也将再也不见。 爱玲把这里的每个人,写的那么的有味道,把里面的生活写的那么接地气,似乎摸得到里面的温度,时而平淡,时而荒凉。 在这个国度里成长,我们要接受很多很多的委屈,那些委屈源自不爱,不被接纳,失望,甚至是死亡。在很多很多委屈面前,我们才知道自己很多时候是无能为力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失去,或者,失去的更多。爱玲在书的尾声形容曼帧的生活——“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的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可能怎么样呢,年岁久了,我们不再抱怨点点滴滴的“不好”了,终于学会了用一种更为宽厚的姿态,与之和解。换句话说,抵触生活没得用。想来想去,感情这东西确实很难处理,不是搁在那里,就可以一层不变。我知道世钧让曼帧灰心了,让很多读者灰心了。但不能怪罪世钧。世钧是个考虑周全的男人。从上海辞职回家继承家业,也是为了能让自己有经济上的话语权,早日把曼帧娶回家。而那一度,我也认为,曼帧真是固执的很呀。婚后一起努力,也是一样的美好,总比情深缘浅的好罢?世钧的原生家庭,畸形的生活状态,也铸成了世钧这般性格。父亲自他小一直跟姨太太生活,留下他和他母亲独自生活。这种种生活环境,培养了他体恤他人很有修养却敏感自卑的性格。 回到现世,竟给人一种茫然的感觉。作为当下的我们,恐怕很难遭遇这样不堪的生活机遇了,面对情感,面对生活,是不是可以保持一份原始的纯真呢?爱情可以单纯而美好,彼此为着彼此着想,不忘思省,不忘成长。“婚姻教会我们看待每个人原本的模样。”虽然我还不懂婚姻,不懂得里面的生活状态,但我开始明白,如果遇到像曼帧一样的女人,该是好好珍惜吧,因为这样的女人,真心实意的想着做好,不去给对方制造更多的麻烦;如果遇到真心实意的男人,我想在对方的包容和爱护下,也不能放弃自己,也要做好自己,重要他人。 日子过得好快。平凡的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经历什么,傻气一点,也笃定一点吧。我想,曼帧终究是会找到幸福的。PS 每次买来一本书都喜欢做上时间的标记,真正拥有《半生缘》的时候,是2013年2月25日,那时还是个学生,没心没肺,肆无忌惮,读完也不知滋味。再读时,自2016年9月2日起始,逾3年了,竟不知道自己究竟经历了什么,竟能如此悲伤。这几日,夜再深,也要一字一字的看,一次一次的流泪,真是不愿搁浅书本,分那么多日夜去挣扎。那么今天终于合上书本,我也再不愿打开了,再也不愿意打开了。

那未写的半生缘

“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来倒已经有十四年了——真吓人一跳!马上使他连带地觉得自己老了许多。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
曼桢曾经问过他,他是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她的。他当然回答说:‘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说那个话的时候是在那样的一种心醉的情形下,简直什么都可以相信,自己当然绝对相信那不是谎话。其实他到底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看见她的,根本就记不清楚了。”
1950年4月25日至翌年2月21日,上海《亦报》连载署名“梁京”的长篇小说《十八春》。
1967年2月至7月,台北《皇冠》月刊连载张爱玲改编自《十八春》的新长篇《惘然记》。
1969年3月,《惘然记》以《半生缘》之名正式成书出版。
1971年,《十八春》问世二十一年后,张爱玲在接受留美学者水晶采访时正式承认,《十八春》出自她手笔。
1950年的张爱玲,正三十而立,她经历过童年离异,囚禁,战争,成名,新中国,以及一段石破惊天的爱情悲剧。
《半生缘》中有许多令后人津津乐道的台词,但我觉得写得最动情的,仍旧是开篇这两段。
擅长写故事的张爱玲,却在这本被许多人认为是其巅峰之作的小说中,一开头就给人劈头盖脑闷头一棒。
沈世钧和顾曼桢,他们恋爱过又分了手。世钧已经老了,只记得曾经轰轰烈烈,但仔细回想起来,倒都无所谓了。故事还没开始,便已经卑怯地结束了。年轻男女的自由恋爱故事没有比这更平庸的了,就好像是在走上结婚成家立业生子的沉暮人生之前,都有过的一段荒唐事。
可是张爱玲偏偏要把这个让读者已然丧气的故事,再从头叙起,像是挖了一个道疤,再徐徐地揭开给你看,难看的痂下头的鲜血淋漓。
沈世钧人到中年,想起他和曼桢的故事,说是仿佛把“生老病死的一切哀乐”都经历到了,但读起来却完全不是这么个滋味,甚至感受不到一丁点喜悦。读《半生缘》的当中,真的恨张爱玲,恨她为什么莫名其妙像是诅咒着什么一样,来写世钧与曼桢。
恨曼桢与世钧明明经历过数个春秋,但张爱玲写起曼桢与世钧的上海,不是春寒料峭的阴天,便是秋风秋雨愁煞人,但一转到世钧独个儿的南京,便立马是秋高气爽,艳阳灿烂得清脆可爱;
恨张爱玲明明最爱写男女主人公看电影,若是要暗示两人情愫渐生,或者浓情蜜意,一定少不了“看电影”这个道具,但《半生缘》里,张爱玲写豫瑾看电影,写翠芝和叔恵看电影,偏生就是不写曼桢与世钧看过电影;
恨看客眼睁睁地跟着曼桢撕心裂肺地跌落深渊,那一段“她现在倒是从来不哭了,除了有时候,她想起将来有一天跟世钧见面,要把她的遭遇一一告诉她听,这样想着的时候,就好像已经面对面在那儿对他说着,她立刻两行眼泪挂下来了”,正好触痛在读者最凄切的心坎儿,一翻页,就看到世钧坐在窗明几净的翠芝身旁,用手臂圈着她的肩膀;
恨张爱玲琐琐碎碎地铺陈了半本书,都是曼桢家,工厂里那些无关紧要的事,却从不写他们怎样互诉衷情的,直留到“十年生死两茫茫”之后,才轻描淡写地告诉看客,那时他们一回到曼桢房间,她一脱大衣他就吻她……
更恨的是,似乎连他们的朋友,都没把他们的感情当一回事……
看小说的时候,一路都提心吊胆。世钧看上去那么被动那么不靠谱,似乎从没有真心爱过曼桢,豫瑾闯进故事里来的时候,都为曼桢捏了一把汗,似乎这点误会,对于消极的世钧来说,已经是难以逾越的考验了。幸好世钧回来了,悬在半空中的心才又暂时定下来。一段恋爱,谈到连旁观者看来都这样脆弱不堪的地步,还有什么可看好的呢?
张爱玲就是故意不想让读者一开始便明白,他们是认真地深爱着的,他们竟然已经在一起好几年了!有过许多的幸福甜蜜和憧憬,谈婚论嫁原不是出于无聊或者定俗。如果换在别的故事里,这一段感情一定可以被演绎得惊心动魄,但张爱玲净写那些惹人伤悲不愉快的,一丁点的幸福都不给他们体尝。
直到还有几章故事就完结了,张爱玲才迟迟地写到:
“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是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世钧看到最后几句,就好像她正对着他说话似的。隔着悠悠岁月,还可以听见她的声音。他想着:“难道她还在那里等着我吗?”
……
他忽然觉得从前的事一桩桩一件件如在目前,和曼桢自从认识以来的经过,全都想起来了。第一次遇见她,那还是哪一年的事?算起来倒已经有十四年了!——可不是十四年了!
感情与开篇截然不同!
世钧与曼桢之间真正的故事,不是那些小哀小伤的破碎片段,而是真正热烈过的爱情,他们一起看过的电影,一块儿说过的情话,世钧一桩桩地都记起来了,读者们也都一件件地,都明了揣测出来了。
这故事原原本本就和张爱玲告诉读者们的不一样呀!
有些感情便是这样,在其中的时候刻骨铭心,以为什么大喜大悲都经历过了,然而过后,回想起来,都是些不好的片段,只有痛彻心扉的悲伤,把所有的快乐都忘却了,整一段感情都像是笼罩在阴雨霏霏之中。
像是被诅咒了一样。
正因为付出太多,伤得太深,但又不愿承认现实,所以只有拒绝回忆才能活过来。怪不得是谁的错,爱上这个人,让这段感情发生,就是为了注定的悲剧收场,自己生来便被诅咒了。
出于这样一生“被诅咒”了的想法,原本很复杂的婚姻,那让世钧与曼桢郑重地踌躇了好些年的婚姻,忽然就变得那么草率简单了;而曼桢懵里懵懂地,还是理由充分而无奈地同自己的仇人竟然结了婚。曼桢像是死人一样活着,被命运抛来丢去,不是她生来命不好,只是她已经首先自弃了。
并不是所有人荼靡之后,都可以自救或者被拯救。
为什么“我们回不去了”?明明都心有不甘,却再也回不去了。因为他们早已经自弃了。
1950年的张爱玲,这个向来悲观的女子,已经在胡兰成身上体会到了命运最残忍的一面。最糟糕的不在于故事的过程与结局,而在于自欺的忘却,与认命的自弃。
然而真正自弃的人,不会硬生生地要将自弃展示给别人看。所以曼桢离开了鸿才的家,所以张爱玲仍要写曼桢的那封信,仍要写世钧的肺腑感慨,那一份苍凉背后,仍有丝丝不甘的生命力。

一别经年

张爱玲的全集在高中的时候细细的看过,所有的爱恨情仇都是轻描淡写,却让人回味无穷。半生缘,总会在耳边响起电视剧里的那一段插曲---就这样擦身而过…曼桢是个鲜活独立的女子,那一股冷傲与自持,总觉得她不应该过的如此凄苦,或许那个时代也只能那样了。。曾经信誓旦旦的美好,终究只剩下眼角的一滴泪。。好友上个月见面,催促着我赶紧到,说点的冰激凌快融化了。。。坐下来闲叙,他说初恋过年找他,跟他讲不介意他二婚,愿意等他离婚。。我诧异。他笑笑说他听到也觉得可笑,十年,各自都有了自己的生活。终究是回不去的…原来,爱情在哪个时代都相似,相似的心酸,相似的痛楚。留在心里的多是对曼桢的惋惜、无奈和悲凉!

半生的缘分 一生的遗憾

很久以前就想读读张爱玲的书,半生缘——一个悲惨的故事,透露出人生种种境遇。里面有好多经典的语句。

用字之贴切,慨叹真乃大家。

我很晚才接触张爱玲,正是因为这本半生缘比较肯定张爱玲的才华。她用字之贴切,真是凝练而饱含神韵,读之不觉陶醉。这么纯美的爱情,这么简单的同事恋,因为曼桢人生一段不幸的小插曲而演变成两个人一生的遗憾。但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两个相爱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不一定一定结婚生子,他们可以是很好的朋友,一起恬淡的面对对方,依旧如往昔般开心,内心反倒少了恋人之间那种只你我两人忽略万人的缺陷,变得更加圆润了。

《半生缘》:“我们回不去了”

近来居家无事,翻出两年前从地坛书市淘来的一本《半生缘》,这是头一次看。大二现代文学课上张爱玲是重点阅读的作家之一,《金锁记》是重点篇目。还记得当年盘坐在操场上,一边捧读《金锁记》一边“熬课活”(课外活动要考勤)的样子——暮色苍茫中,一次次跟随曹七巧穿过 “没有光的所在”,那感觉实在压抑。这次读《半生缘》,除压抑外,更兼复杂感触,或许是这两年间自己人世经验有丰富的缘故吧。《半生缘》的主角,一对姐妹,顾曼璐和顾曼桢。所谓“半生”缘,实际讲的是发生在十四年间的事情。一开篇,作者就对“时间”下了一段精彩论断:“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终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只顾见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就像林夕在《闷》里写道:“怪不得能动不动就说到永恒”。这种警句式的语言是张爱玲小说的一个标志。顾曼桢无疑是不幸的,这不幸,不仅仅是因为她终未能与沈世钧永结连理,在姐姐顾曼璐织造的阴谋中,她被姐夫祝鸿才强暴,并最终委身于祝;更重要的是因为她身负太重的家庭负担,她从未为自己真正活过。表面上她念过书、有一个秘书的工作、和沈世钧自由恋爱,这显示她算是一个新女性,但是,在姐姐顾曼璐迫于生计做舞女,做暗娼之后,身为家里二女儿的她,家庭的物质负担少了,但精神负担却更重了,这导致曼桢依然没有摆脱旧时代女性的一些特质,她在与沈世钧的结婚问题上缺乏必要的勇气足可证明这一点。若说没有为自己活过就算不幸,那曼璐岂非更不幸?的确,她很不幸,因为做舞女,她与曾有婚约的张豫瑾医生缘断义绝,后又做暗娼,委身一个笑起来像猫、不笑像老鼠的投机商祝鸿才,婚后饱受丈夫的精神虐待。但她为家庭的付出有回报、有补偿:物质上,她有算命先生说的“帮夫运”,婚后一路旺夫,祝鸿才大发特发,她也从此衣食无忧;精神上,她更有一个畸形的补偿方法——丈夫早在婚前就对妹妹曼桢垂涎三尺,为从外面那帮女人手里夺回丈夫,或许更主要是为夺回将来的家产,她居然装病,把曼桢骗来让酒醉的丈夫强暴,对拼死反抗的妹妹,她更是在家里囚禁了一年多。她从一个“被害者”(社会的被害者)转身变成了一个“害人者”,她有她的可怜处,也有她的可恨处,这点和《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很像。张爱玲描写女性的疯狂心理一向精准无比,只看顾曼璐意识到自己那个疯狂想法时的情形便可见一斑:“她竭力把那种荒唐的思想打发走了,然而她知道它还是要回来的,像一个黑影,一只野兽的黑影,它来过一次就认识路了,咻咻地嗅着认着路,又要找到她这儿来了。她觉得非常恐怖。”这是全书唯一一次写到曼璐的疯狂想法,在第七章最结尾处。这个想法被付诸实施时的描写更加精彩,虽然看后觉得残忍。前面先是大篇幅铺垫,描写曼璐如何病入膏肓,顾太太怎样拖着病身去看望,后来曼桢代替母亲去照看姐姐,一路写下来天衣无缝。直到曼桢那天晚上住在姐姐家,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时,作者这样写道:“马路上有汽车驶行的声音,可是鸿才回来了?……为什么要这样提心吊胆的,其实一点理由也没有,鸿才即使喝醉了酒回来,也绝不会走错房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一直侧耳听着外面的汽车声。”女人的直觉真灵,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作者另起一段接着写:“从前有一次,鸿才用汽车送她回来,他捈了许许多多香水,和他同坐在汽车上,简直香极了。怎么会忽然又想起那一幕?因为好像又嗅到那强烈的香气,而且在黑暗中那香水的气味越来越浓了。她忽然觉得毛骨悚然起来。她忽然坐起身来了。有人在这间房间里。”在这里我有几个疑问:照理说鸿才喝醉,一路跌跌撞撞,应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才对,可作者让曼桢来了个“未见其人,先闻其味”,何为?或许是在暗示鸿才早已和曼璐勾结,自己滴酒未沾?或许作者纯粹为了增加让读者也“毛骨悚然”的感觉?又或许两者兼而有之。巧合的是,这一段精彩描写,也在最结尾处,是第十一章。在十二章一开头,作者笔锋一转,跳去写张豫瑾结婚之事,这种“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手法,那么纯熟自然,为我们展示了作者深谙的传统文学写作技巧。相信读过《半生缘》的人,都忘不了在十四年后,沈世钧和顾曼桢的那次相遇。她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她问他:“世钧,你幸福吗?”世钧答道:“我只要你幸福。”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我也预想过二人迟早会再见,可没有想到作者安排成这个样子:“从前最后一次见面,至少是突如其来的,没有诀别。今天从这里走出去,是永诀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样。”不错,这是一次重逢,又是一次永别!这种重逢和永别写得太高明了,无论是情节安排,还是氛围营造。书中的主要人物不只顾曼璐、顾曼桢、沈世钧、祝鸿才,还有张豫瑾(顾曼璐曾经的未婚夫,另娶妻,感情不错,后被日军捉走充军又放回,其妻被日军强暴致死)、许叔惠(世钧的好友,面对翠芝的表态没有勇气,留美十年,结婚又离异,后回国)、石翠芝(沈世钧的妻子,一直对世钧没什么感情,倒对叔惠有些好感)。读罢此书,人们会发觉没有一个人婚姻幸福、家庭美满,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周作人那封著名的绝交信中的一句: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或许这也正是张爱玲的“苍凉”的人生体验和美学追求吧。

相逢于《半生缘》

“ 我们都回不去了”。这是文尾的一句。曼桢和世钧久别重逢,却用七字道别,言有尽而意无穷。我颤抖地合上书本,蒙在被子里,用被褥遮住双眼,让微弱的灯光透过被缝射进来。已是深夜12点,室友仍在灯光夜火下苦读,我看着被泪水浸湿的被褥,不觉一颤。为何因为一本300多页的小说我神魂颠倒,不知梦醒? 他们的故事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人间生活,为何令我如此难过? 也许我是为书中人物的悲剧命运而同情,也更是为那得而复失的半生缘而叹息。短短长长14年,世钧和曼桢从相识,相知,相爱,相离,相逢,看着是一个失而复得的欢聚,却不知世事沧桑,人心已变,一切都回不去了。两人有心相爱,却被环境所扼杀。曼桢姊姊曼璐亦被现实所困,为了供养家庭,牺牲自己做了舞女,被迫与相爱之人豫瑾分离,与胭脂灯楼相伴一生。曼璐与鸿才因歌楼相识结婚,却无奈多年无一子。鸿才怨恨着,一次一次地发泄,一遍一遍地咒骂,一鞭一鞭地抽打着曼璐。为了满足鸿才得子之愿,曼璐一家合伙出谋,让鸿才将错就错,强奸曼桢,并使曼桢无路可逃以嫁给鸿才。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生活。曼桢被强奸后囚禁在姊姊家的小房间里,无法与世钧通信,无法相信家人,每天只能空对窗外唉息,哭泣。曼桢的双手因用劲锤破窗户而满是血痕,身体因奋力挣扎而浑身无力,脸色因整天哭泣而惨白难堪。因为存在太多的误会却又无缘想见,最终两人还是分开了。因不知而相离,因太爱而分开。仍旧记得曼桢在之前写给世钧的情书:“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可是现在,当世钧一气之下嫁给翠芝后无意间再拿出信来看时,却不知时光匆匆,一转眼便是十八春,便是半生缘。书中不仅是曼桢和世钧的悲剧,还有叔惠和翠芝的悲剧,更是姊姊曼璐的悲剧。曼璐身为局中人,虽用尽阴谋使妹妹深陷泥淖,自己却也被旧社会的封建礼教陷害致死。在看书过程中,我对姊姊的态度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从开始她牺牲自己成就家人的同情,到曼璐陷害妹妹的痛恨,到最后自己罹患肺结核却得不到妹妹的怜悯。我想曼璐也是身不由己。在那样的社会里又有什么办法呢?辛亥革命刚刚开始,虽然有自由恋爱的新思潮,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家境的贫寒,选择做舞女,以声色妩媚、胭脂搽粉来换得生活,换得弟妹的未来,却着实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当我看到曼桢被囚禁在小房间里,姐妹俩互相厮打,曼璐说:“哼,到想不到我们家里出了这么一个烈女,我那时候要是个烈女,我们一家子全都饿死了!我做舞女做妓女,不也受人家欺负,我上哪去撒娇去!我也是跟你一样的人,一样姊妹两个,凭什么我就这样贱,你就尊贵到这地步!”看完后,不禁又是一阵深深的哀婉叹息。想象着,若真有其事,在800公里外的上海,姐妹俩的争吵一定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曾经一度追爱过三毛,觉得她的文字优柔细腻,话尾亦可耐人寻味。如今认识了张爱玲,认识了这个比三毛的人生更加不幸的女子,想必她的文字一定出于内心的灵魂,处于对旧社会,对人生的控诉。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她写的一首诗,觉得很切合题意:《一别,便是一生》文/张爱玲有些人一直没机会见,等有机会见了,却又犹豫了,相见不如不见。   有些事一别竟是一辈子,一直没机会做,等有机会了,却不想再做了。   有些话埋藏在心中好久,没机会说,等有机会说的时候,却说不出口了。   有些爱一直没机会爱,等有机会了,已经不爱了。   有些人是有很多机会相见的,却总找借口推脱,想见的时候已经没机会了。   有些事是有很多机会去做的,却一天一天推迟,想做的时候却发现没机会了。  有些爱给了你很多机会,却不在意、不在乎,想重视的时候已经没机会爱了。   人生有时候,总是很讽刺。一转身可能就是一世。  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最后自己想来想去,竟然也搞不清楚当初是什么原因把彼此分开的。然后,你忽然醒悟,是没有好好珍惜,或者不敢去面对。一别,便是一生!珍惜所爱,珍惜所有,惜缘。我不知道这是在何时写的,当看完《半生缘》后,觉得没有比此文更切合此诗的了。有些人一直没机会见,等有机会了,却又犹豫了,相见不如不见。当曼桢被囚禁在密不透风的小黑屋里时,她是多么想把自己的不幸遭遇,自己的悲惨生活好好地向世钧倾诉一番啊。就像信中所说:“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对啊,她相信世钧会一直等着她,会理解她接受她的不幸,会同情她并继续爱她。可是她错了,是曼桢自己错了。当经历了世事沧桑,历经十八春的磨合,自己先和鸿才结婚了。她们的婚姻着实是一大悲剧,可是,孩子至少是婚姻连接的纽带,有了孩子,即使两人天理不容,也有一条共同的纽带,紧紧扣住夫妻俩的心。因此,当曼桢偶然间去弟弟伟民的银行看到了世钧的背影时,也只是在雨中默默躲避他。当两人终于免不了相见时,一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道尽所有悲凉。他们有缘相识,无分成果,缘,也仅仅是半生缘。无奈的半生缘,心酸的半生缘,没有原点,也没有从前。再相逢是注定,但两个人擦肩而过,是宿命。张爱玲在小说刚开始说:“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便是一生一世。那些年,那些事,经历十八春后还是难以释怀,日子还是一日一日地重复着,而人心却变得千疮百孔,麻木不仁。”从前认为曼桢和世钧的爱情可以天荒地老,他们偶遇,倾心,短暂的离别,但是充满了浓浓爱意。可是当时间成了概念,生命渐渐荒芜,当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还没来临时,一切都已经面目全非,一场横在爱情十几年间的劫难就这样发生了。从前让人羡慕的爱情,很久之后才发现,最初的那个曼桢早已回不去了。就像诗中所说,世间的缘分消散,是我们没有好好珍惜,或者不敢面对。想见的人最终不如不见,想做的事最后还是没做,想说的话永远憋在嘴头,想爱的人也只是一直默默关注着她的背影。其实,如果相信是一种缘分,在来的时候好好珍惜,勇敢面对,虽然只是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

最忆不过半生缘

书读罢。心中弥漫着深深的怅惘。这个故事着实是一个悲剧的。然而有的时候会感觉到一种凄美。本就有很多事情,是我们终也无法得到的,也有很多事情,是我们索尔未得的。没得到的东西,在心里面总是美的,经过记忆的雕琢,那些喜欢的部分也就加上了鲜艳的颜色。曼桢和世钧是悲剧的,本就相恋的一对最后却落得了各分天涯,翠芝和叔惠也是悲剧的,身世的悬殊让彼此都互相错过,曼璐和豫瑾也同样是相恋却无从相守。但这些不完美大概也加强了记忆中的那一份依恋,最后,依恋也并不能踟蹰不前,那些本不爱的事情,也渐渐的变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未必在我们得到之后,我们就可以获得满足。但那些久别重逢,破镜重圆的故事,总是可以触及我们心底里那些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满怀期待,勇往直前。

或许这就是生活吧

虽然我一直标榜自己伪文艺,但似乎从上中学起,就没正正经经的读过什么书了,像飘、简爱之类的那些常常被现在可以想得起名字的所谓青春文学作家标以启蒙读本的书,与我,是远之又远,而我的启蒙读本,则似乎是从三岁一直读到十三岁的安徒生和格林兄弟……从三重门起,我不得不说,那些当时比我大的80后作家们几乎就垄断了我的书源,那些明媚忧伤凄凉美丽叛逆决绝的文字——不管你是真的歌唱灵魂,还是透着矫揉造作的美意——对于当时本就深受童话故事的过于美好所毒害的我来说,现在想想都不知是福是祸……所以,当第一次将悲伤逆流成河摔在床上骂了句放屁然后开始读张爱玲,你一定能想象得到对于张爱玲,我当时是怎样的难以接受。没错,太信以为真童话故事里的美好加上读惯了80后作家们的小说范本,当你捧起张爱玲,怎么都有点难以下咽。记得我买的第一本张爱玲的书是陈子善教授编的倾城之恋,而说起张爱玲立马跃进脑海的则是收录在另一本书中的小艾。我印象颇深当时读小艾的那种无趣的感觉,现在想起来就像是在啃一个硬邦邦的馒头,无滋无味还吃得满口是渣。大概那时候是真的年幼无知少女情怀,怎么都消化不了张爱玲似是充满了市侩之气的文字,更是难以忍受貌不惊人才不出众的主人公和那与理想中的爱情毫无瓜葛的故事设定。而支持着我一路读下去的理由仅仅只是这是张爱玲写的,每读完一篇都竟有一种莫大的解脱感,然后当翻开新的一篇的时候就期盼着故事能不能再美一点。可想而知我当时是多么的不了解张爱玲,可想而知我经历了怎样的希望落空失望透顶,可想而知当我读到倾城之恋的时候是如何由衷地感激到几乎要泪流满面,虽然这种无知的感激完全基于我对整个故事的肤浅且自我的理解。是的,这就是我最初读张爱玲的印象,想法很幼稚记忆很真实。而现在,我却能说,你看,张爱玲从不因为怜悯世人本就难过的人生而编造善良的谎言去安慰他们,她直白的告诉你,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生活,而至于真正的生活会不会比这更苦,我大概还需要些时间才能体悟吧。只是,不管我如何浅陋的人生阅历,我都大体知道或许这才是生活原本的面目,你休想从这些文字里面找到你想要得到的慰藉,除非你只是为了在精神上安慰自己——看,别人过的和我一样可怜。 而半生缘于我的第一印象则是林心如演的沈曼桢,不过电视剧终归是电视剧,再联系我当时的年纪,虽然看这剧觉得稍微老成了点,但还是自动将其归为惋惜爱情档。于是几年后,当这部电视剧开始重播的时候,有了看看原著的念头,于是在读完了倾城之恋后,仍是抱着张爱玲不至于那么残忍吧这样的一线希望读起了半生缘。我到现在都记得小说开篇中的一句话,大致是日子过得很快,对于中年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我不知道是当时的故作老成还是真有某番感悟,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竟有些冲动地想要落泪。然后,我在整本书淡淡的静静的诉说里,一次次被这些简单的文字撩动了心弦,心是很沉静的看完了这本书,沉静到世界仿佛都悄无声息,沉静到一种莫名的沧桑,沉静到神经也变得迟钝不知道泪腺有没有发出过信号,沉静到现在想起来似乎仍有一种无力感。残酷又真实,或许这也是另一种方式的安慰或劝导。但她好像永远都只是那样淡淡地说给你听,她似乎并不觉得这有多值得哀怨或感慨,更不用说她会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残酷了。或许这才更像生活吧,又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开出美丽的花,又不是所有即使没法开出花的爱情都能简单的化为十几年后“颇有意味”的相视一笑,又不是所有的相视一笑都默契的承载着你我曾视为珍宝的过去。过去的日子再怎样刻骨铭心,但当它遇到了生活这个雕刻师,一刀一刀,或许那些本以为永久的东西就这样被一点点磨成了粉,化成了灰吹散了吧。就跟世钧想起曼桢和叔惠到南京来玩时的情景一样,“好像已经时隔多年,渺茫得很了”。所以,爱又怎样呢?你也为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开心过,你也埋怨过沈世钧的懦弱,你也感慨曼桢的命运,但最后,即使相见,不还是各回各位过各自的生活,你读着就像是心也老了一般。或许这才是生活吧,不被华丽的词藻精巧的句子所勾勒出的唯美浪漫所包裹的小说里的生活,既不言辞激烈也不含情脉脉,不管你买不买作者的帐,但你一定为之动容过。

每个人都念念不忘,结果每个人都过得不好

曼桢,世钧,曼璐,豫瑾,叔惠,翠芝。事实上,书中的每一个人我都不喜欢,这也是我看的最为人物感到捉急的一本书了。年轻时候的爱情总是自以为波澜壮阔,其实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根本不堪一击。说什么输给了现实都只是自己逃避责任的借口,到头来只是输给了自己罢了。大家都觉得世钧软弱,实际上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明明知道前方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明明知道和自己共度余生的不是自己设想中的那个人。那么,你为什么不去争取,为什么不去改变,为什么你就因为担心世俗的眼光,就轻易的放弃掉呢。他们并不是没有爱情,而是这种爱情完全没有强大到可以抵御时代的某种束缚,抵御别人的闲言碎语,抵御家庭带来的精神压力。所以还是不要把责任推给命运,推给别人。你这么被动,怎么会有获取幸福的能力?难道还指望所谓的幸福乖乖送上门来么?其实所谓的念念不忘了,说什么回不去了,都是假的。如果真的是心心念念了十几年的人,无论多远,无论多久,都会排除万难来到你身边。只是彼此都不愿承认“其实我在你心里也没生活重要”这样残酷的现实吧。只是多少年前一桩未实现的夙愿还在心里作祟,也就成了念念不忘的假象。人生是自己的,妥协与不妥协,选择权在自己,怪不得别人。

半生缘

在那个等待一世纪的因缘背后,谁在潜藏着半生的遗憾与寂寞。物是人非的过后,连回忆也是一种错。我顶喜欢穿梭于校园的木棉花树旁,落英纷飞,唯给人以一丝悲凉的感觉,就如同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一般。现在的我,也许已渐渐变成“张迷”了呢!

缘只半生

半生缘半生缘,缘只半生。世均和曼桢认识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他们原来那么好那么好,书的前半部分,讲的是世均和曼桢相识的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纯真的恋爱,张爱玲的笔触是细腻的,那些琐事一一叙述起来,不觉得琐碎只觉得温馨和可爱,相恋的日子总是开心的,那个时候他们那么好那么好,连自己也觉得不能再好了。许是太过在乎,所以才会疑心才更害怕失去,所以世均才会为了豫瑾而吃醋而生气,以至于误以为曼桢嫁给豫瑾之后,便彻底灰了心。也许,在他眼里,潜意识以为豫瑾是更适合曼桢的吧,所以才会那么不自信,又或者对曼桢还是缺乏完全的信任,以为她那么快就彻底的变了心。有时候也在想,如果他早些知道曼桢不是嫁给豫瑾,那么他会不顾一切的去寻找曼桢么?我想,还是不会的,他骨子里还是怯弱的人,或者也可以说是很现实的人,他害怕曼桢早已变心,相见只能尴尬,他是有些木讷的。他很容易的对家里妥协了,他虽然因为工作的原因跟父亲决裂,但后来依旧回到家里去,在关于和曼桢的婚事上,父亲对于曼桢家里是有偏见的,世均提出的做法是欠考虑的,他采取撇的一干二净的做法,于曼桢而言是难以接受的。世均对于曼桢的遭遇是同情的,心疼的,但其实,连曼桢自己都意识到他骨子里还是有那么些传统和偏见的。他们的缘分只有半生,即使曾经那么那么好过,后来也只是往事不堪回首了。曼璐是可怜的,也是可恨的。她为了家庭牺牲了自己,和少年时期的爱人决裂,去做了舞女,后来沦落到妓女,后来嫁了个花天酒地的丈夫,即使他们转了运有了钱,她依旧还是痛苦着。独自支撑这么一大家,于一个少女来说,实属不易。许是自己太过苦痛的经历,太过完全的牺牲,在太长时间的压抑下,又受到不断地刺激,于是她的心理有些扭曲了,不然她怎么能如此的去残害自己的亲妹妹呢?是她亲手毁掉了她亲妹妹一生的幸福,她又是如此的狠心。曼璐是如此的坚强,在遭遇迫害之后,不怨天不尤人,依旧顽强的活下去,在嫁给鸿才的时候她是糊涂了迷茫了,可是一旦清醒,她就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了。不敢想象,她一个人吃过多少苦,但在最后对世均的叙述中,她始终用着平静的口吻,只是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突然想起,张洁的一篇文章《爱,是不能忘记的》 ,文中的世均,翠芝,淑惠,曼桢,甚至豫瑾,都是在无可奈何或者心灰意冷的情况下,都是有些草率的结了婚。正如张洁在文中所说,为什么当初他们没有等待着那个呼唤着自己的灵魂?如果我们都能够互相等待,而不糊里糊涂地结婚,我们会免去多少这样的悲剧?或许为了逃避现实,或许是屈从于世俗偏见,多少人把那不堪忍受的婚姻和爱情分离着的镣铐套到自己的脖子上去,来日又会为这不能摆脱的镣铐而受苦终身。即使我们等不到自己爱的人,也千万不要草率结婚,别为了一时心灰意冷,别为了当时的逃避和屈从,至少等你确定你的确不会后悔时,至少你曾经真诚地等待过,别像世均和翠芝,等到结婚时想起已来不及,就像两个做错事的孩子。多少恋人无果而终,多少往事永藏心中,那纯真炽热的爱恋也许一生仅有一次,也只属于那个人,如果你在经历,好好珍惜吧。如果注定只有半生的缘分又怎能够相守终身?

半生缘、一辈子

我看的这版是较多政治色彩的,同时看的电视剧(林心如版),电视剧拍的很成功,里面的选角也非常贴近人物特色。张女士到美国期间才删除了部分有政治色彩的东西,我觉得是种升华,不仅仅是因为那样由封建社会转向新社会的特定历史条件才会产生的悲催爱情,现在看来,也不过时,每天还是在发生着类似的悲剧。里面的人没有一个彻底的坏人,有的只是自私、愚蠢和软弱。爱情这种东西,错过了就错过了,无所谓对错。每个人都会有婚姻,但只有勇敢的人才配有爱情。中国式的婚姻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就这样过一辈子吧,时间长了,或许就没有爱情了,剩下的就只有那短暂几年的回忆。人活着是一辈子,但是爱情或许只能有半辈子,缘分却在一瞬间。

没有告别的结束

没有告别的结束,像那一张夹在某一页纸的书签,静止。好似一条死胡同那样,没有出路,然而却不得不一直往前走。不停地回过头去张望,亦只是重温那温柔的侧脸,明知告别已是永远。多年后的一个拥抱,在拥挤的饭馆里,在喧闹的人声里,在那遥望了半生永不可触碰的温柔里。世均对她是真心,那眉宇之间的温柔都是只给她一人的。我深信,那一起生活了半生的妻子,都未曾得到过他一个那样温柔的眼神。门当户对举案齐眉,却真的就幸福吗?或者,只是一种平静的生活,平静的生存。“你告诉我,你棉袄补了个丁回到学校靠墙站怕给人看见,我听了很难过,我心里发誓,结了婚,一辈子不让你再受苦、再难过。”错过毕竟是错过。而她,却是受了半辈子的苦!“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多年后他从回忆里醒过来时,心底是茫茫然的不知所措,她,还在那里吗?几年前读《十八春》,每每为这台词感动,誓言是太轻还是太重,竟分不明了。不是一个肯轻易下誓言的人,就是怕不能兑现的誓言的重量压得人伤悲。电视剧是过于冗长了,把悲伤都拉得长长的,制造更多的错过和感伤,让观众在死胡同里走长长的路。几年前初看时从头到尾只在等一场多年后的相逢。然而那短暂的重逢却让原本的希望都如烟火般陨灭了。当两个人的一场爱情变成一群人的关系时,早已经身不由己了。电影在某个程度上的确减轻了观众的痛苦,有些情节简单但足矣。不过能看原著更好,毕竟有些思想和情感是电影和电视剧都没能表现出来的。寒冷的冬夜里,他打着手电筒在树林里找寻她丢失的手套。很是喜欢电影结束时候的场景,即便是错过即便是无缘,但至少他曾那样真诚地喜欢过,像个孩子那样天真地给予过,还能让人的心底存留一点的温情。

何年何月再续半生缘。

闲暇之余,再一次通读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半生缘》,多年以前曾经看过这本书,却因缺乏足够的耐心及故事前半部分的平淡无奇而搁浅,看来,读完一本书也是需要阅历的,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有些东西是永远理解不了的。“生命象一袭爬满虱子的华丽的袍子”,张爱玲的话语总是那么深刻而犀利,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不正是撕破了这件披在生命身上的华丽的袍子吗?掩卷暇思,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作者以最朴实平凡的语言讲述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曼桢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永久的形象,她的遭遇实在是太凄惨了,我为她和世钧的爱情唏嘘,也为故事中女人们的命运而叹惋。小说的开头很平淡,家长里短娓娓道来,却于琐碎中透出温情,故事讲的是发生在三十年代旧上海的悲惨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顾曼桢家境贫寒,自幼丧父,一家老小七人全靠姐姐曼璐做舞女养活。曼桢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工作,与来自南京的世钧相爱,世钧深深同情曼桢的处境,决定与之结婚。姐姐曼璐终于嫁人了,姐夫祝鸿才是个暴发户,当得知曼璐不能生育,便日生厌弃之心,曼璐为了栓住丈夫祝鸿才生出一条借腹生子的残计,让祝鸿才强暴了自己的亲妹妹,并将其囚禁在家里近一年之久,差点丢掉性命,直止怀孕后在医院分娩时,在好心人的帮助之下,曼桢才侥幸逃出他们的魔掌,经历了这些遭遇,她人变得多愁善感,沉默寡言了,而世钧则在曼璐的误导下以为她已变心,仓皇和不爱的人翠芝结了婚,曼桢当得知姐姐病死后,她为了孩子委曲求全嫁给了那个剥夺她一生幸福的色鬼姐夫,又回到那泥潭中去,十四年后曼桢与世钧再见时已是物是人非了、、、、”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少女时代时,我喜欢浪漫唯美,轰轰烈烈的爱情,喜欢读琼瑶的小说,她笔下的爱情总是写的那么直白而单纯,对感情毫不保留的宣泄,无论是悲剧还是大团圆的结局,当时读起来还是有些触动,但现在想来几乎没有留下深刻印象的。而如今再读张爱玲笔下的爱情,感觉完全就不同了,含蓄的深藏不露,看似漫不经心的讲述,就让书中的喜怒哀乐全部打进读者的心,有一种沧桑之美,读过之后让人欲说却难言的感慨,这也许就是张爱玲小说一贯的风格吧 ,更贴近现实,一种世俗的、现实的、生活化,缠绵的细节爱情描写,张爱玲的小说值得反复地读。我认为最精彩的要属文中细腻的感情描写了,曼桢和世钧的这段感情完全是从平常的生活中酝酿而出,平常的话语,但是那份缠绵悱恻的情思却在流淌着,文中没有山盟海誓,字里行间却充满着爱意无限,俩人从相识到相爱,那种水到成渠的自然发展过程,爱情在平淡中悄悄走来:同事三人一起吃饭,只言片语的聊天,在世钧眼目中的曼桢也不是怎样的漂亮,不是绝代佳人,她给人的印象是上海最普通不过的小户人家的女子,有的只是圆圆的脸,圆中见方,也不是方,只是有轮廓就是了,蓬松的头发,很随便地披在肩上,世钧只是笼统地觉得她很好,简单的印象,简单的生活和开始。 一起外出拍照,世钧拣回了曼桢遗失的一只手套并偷偷交给她,曼桢告诉世钧自己不愿意让人知道姐姐做舞女的事,平常小事却已氤氲着朦胧的爱,两人之间慢慢开始觉查到对方情感的变化,近乎本能地去靠近,试探,四目相对是略显紧张的神情,独自一人时心中的窃喜,沉默中朦胧的爱已逐渐变得清晰。第一次在世钧离别归来后,两人对视着无缘无故地笑,世钧急急地说:“我有好些话要对你说”,两人心照不宣的不是倾诉的倾诉,那一刻终于点破了这层窗户纸,不用再去猜测对方的心思,不用再掩饰自己的话语,就这样快乐深深地感染。世钧送曼桢去家教,干冷的冬天,在巷口,曼桢朝着世钧爽朗的笑声,世钧踯躅在街头等待曼桢出现的身影…读着这些感觉就是真切,我似乎能够想象到这两人默默含情的注视,相依相偎的甜蜜,我的心一样温暖舒服,多希望这样的甜蜜能够持续下去啊!我沉醉在他们的幸福中。无奈好景不长,这一切太过短暂,一次关于姐姐身份的争论后两人走入僵局,因姐姐的自私,姐夫的无道,母亲的愚昧,世钧的猜疑与软弱,家庭的阻拦,阴差阳错,最后落入姐姐与姐夫的合谋,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有两处,当读到第十二章:曼璐和丈夫设计借腹生子,假装生病诱骗妹妹曼桢,并最终被姐夫祝鸿才强奸,被迫囚禁在一间黑屋里,渡过了最艰难漫长的十个月,产下一子,受尽了磨难,身心憔悴,对世钧是不尽的思念,一直梦想着要把自己的那些遭遇讲给世钧听、、、读到这里我心如刀割,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如果没有那个可怕的夜晚发生恶梦般的事,她会和世钧结婚,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她对爱情的执着胜于世钧,她有性格刚强的一面,但也有女人软弱的一面,不应该忍辱嫁给禽兽不如的祝鸿才,对此我始终是不忿的,即使是为了孩子也大可不必要选择这种方式,把孩子偷出来远走他乡不行吗?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不要象世钧那样,为名利而犹豫不决,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坚持寻找自己的真爱。同时也对曼璐的所做所为愤恨之极,大抵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想当初她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过早步入社会,做着最卑贱的舞女,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供弟妹们上学,称得上是一个好姐姐,可后来随着韶华退去,色衰体弱的她慢慢地变了,变得自私自利,贪图享乐,嫁给了十恶不赦的祝鸿才,为了栓住丈夫的心,由于自己染病不能生育,竟生歹毒之计和丈夫合谋害自己的亲妹妹曼桢,利用曼桢纯洁的姐妹感情把她骗到自己家,让祝鸿才强暴,作为一个姐姐真的是丧尽了天良,为了自己虚无缥缈的幸福,自私到如此地步,拿妹妹一生的幸福做赌注,曼璐由纯真走向堕落,最后得痨病孤单地死去,这个过程真的令人震憾,也给故事笼罩着一种凄凉色彩。张爱玲说过:“女人在人性的发展上比较有弹性。所以完美的女人比完美的男人更完美,而一个坏女人往往比一个坏男人坏得更彻底”,曼璐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但是她的坏更多的是含有嫉妒与报复的心理,她以一个表面光鲜其实坏得令人发指的形象而存在,坏成了她的生存手段和生活必需。文中 就连哀伤都是用淡淡的语言表达出来,但是这种哀伤却是如此深刻。曼桢曾在给世钧的信里这样写到:“世钧,我要让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多年以后,婚后的世钧独坐书房,无意寻到这样一封信,这样一句话,把所有的旧日回忆都带回,在午后的书房甚至感受到曼桢的笑,听到曼桢的声音,世钧看到最后几句,就好象她正对着他说话似的。隔着悠悠岁月,还可以听见她的声音。他想着:“难道她还在那里等着我吗?”伴随着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和从前与曼桢在一起的快乐点滴全部都翻滚出脑海。当读到这里,我被曼桢这种执着的爱深深地感动了!曼桢,一个多么富有青春活力,乐观,积极向上的女孩,我欣赏她,钦佩她,同情她,清贫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她坚韧、执着的性格,在姐姐出嫁后,忙碌的工作之余努力做家教,主动担起了赡养一家人的义务,可母亲被姐姐收买,悄悄搬走,那样对她,但她还从微薄的工资中悄悄给她寄钱去,足可见曼桢的大度和对家庭对亲人的责任感,为了家人她做出了感情方面的牺牲,在世钧催她结婚时,她不想给世钧带来负累,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坚强与善良,在与世钧平淡的真爱中她感到很快乐,每时每刻都在努力争取自己的幸福,她不是靠美貌去获取真心的爱情,而是靠人格魅力去吸引人。故事的结尾,十四年后再一次见面,世钧也娶了翠芝,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曼桢也为了儿子屈辱嫁给祝鸿才,儿子也长大了,曼桢和世钧拥吻痛哭,曼桢问道:“世钧,你幸福吗?”世钧想道:什么叫幸福?这要看怎么解释。她不应该这样问的,世钧默然,这沉默也是一种答复,回答道:“我只要你幸福”,也许爱不是热情,不过是岁月年深自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世钧终于知道了所有的误解,急于想要弥补曼桢所受的苦,他激动地想要解脱自己的婚姻来到曼桢身边,可曼桢道:“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几多酸楚?几多无奈?眼底又有多少的哀怨?多少情缘未了?千般情,万般怨,如滚滚江水奔流不止,咫尺却如天涯,两个相爱的人就在眼前,可已是物是人非了,两个人之间象隔了千山万水,再也无法跨过去了。在过去那么漫长的岁月里,两人都彼此挂念,不曾相忘,可是他们再也回不去了。《半生缘》只有半生的缘份,却是一世也解不开的情缘。实际上文章中说的又何止曼桢和世钧,叔惠和翠芝,曼璐和豫瑾,他们的故事何尝不让人惋惜?或许相爱的人并不一定要长厢厮守,曾经拥有过,这就足够了,似水流年早已消失了,不会再有这样突如起来的遇见,这次再一别,却是永远的了,这便是人生,最终走回各自的生活,重复单调和灰暗。如此的张爱玲,冷静地书写着这样让人遗憾的爱情,错过了就再也回不去了,不管怎样他们曾经甜蜜的那一段时光,会在他们的记忆长河中熠熠发光,当老的不能动弹的那一天,总会忆起,曾经的曾经有那么一个人,有那刻骨铭心的一段情,想起那些过往的点点滴滴,应该是拥有一颗平静的心灵了吧! 人生在世,难得真心去爱一次,无论这次爱情是否成功,都将成为一生中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使我想起了泰戈尔的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彼此,成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这也许就是张爱玲小说表现的悲怆风格吧,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半生缘》——听张爱玲娓娓道来的悲剧

(45分钟赶出来的学校作业。。。迟点再修改)一直不敢碰张爱玲的书。几乎全是悲剧结尾,再结合她坎坷的爱情道路,未免会让人看得心灰意冷,对于我这种一看书就会把自己深深带进去的感性之人,更是看得痛彻心扉。“张爱玲把人世间所有情爱欲望看得太透了。”这是某个老师对她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让人心痒痒,对于爱情还是懵懵懂懂的我,忍不住翻开了《半生缘》。我惊叹于张爱玲不紧不慢的文笔,看上去轻松自然,却处处暗藏悲伤的伏笔。前面几章固然是轻松美好的,是男女主角——沈世钧和顾曼桢从认识到热恋的情节。初恋的甜蜜,在张爱玲娓娓道来的口吻下,显得微小却又浪漫,一切风平浪静。面对喜欢的人,他们都是小心而敏感的。第一次一起吃饭的洗筷小细节,世钧帮曼桢捡回手套后还给她时的踌躇,两人初次小离别后的真情相对,都是那么的浪漫美好。张爱玲好像只是在说着一个小城里面再简单不过了的一对小情侣的故事,他们如何相识,如何相知,那些种下情种的小细节,那些不知所措的心理活动,那些不好意思说出口的羞涩,都是这么的简单自然。极具生活化的语言描写也让故事显得更真实,更生动,专属于那个年代的各种小心翼翼也让人读得津津有味。没有轰轰烈烈的情感描写,没有歇斯底里的幸福狂叫,有的只是最平凡但也最无奈的世俗人情。然而,随着两人的家庭背景慢慢地展现出来,随着各种人物性格的出现,其悲剧成分便若隐若现。曼桢的姐姐是舞女,一家老少这么多口人都靠她们两姐妹养活,后来姐姐嫁人之后,全部重任就落在了曼桢肩上。从书上一开始对曼桢家庭的描述,我就暗暗感到这将是悲剧结果的原因之一。而姐姐曼璐的性格也渐渐显现——家庭的重担无法推脱,却又对自己“舞女”的身份感到不能释怀的羞耻与不甘,对“幸福”的盲目追求。曼璐的人生是最无奈最悲剧的,也是最现实的。她本是清纯双辫女学生,有着一个美好的未婚夫,却迫于生活做舞女;好不容易捱到结婚,丈夫却是对她不理不睬;愚蠢地以为能够让妹妹挽回丈夫,却在悔恨中悲惨死去。这些都一步步被张爱玲轻轻地写出来,以一种看淡一切的口吻,不悲烈,不壮观,只是让你在不经意间对现实心死。从曼璐与祝鸿才这两个人物的描写里,最能看出张爱玲对于人性的透彻了解。曼璐后来对妹妹的迫害虽然恶毒,但又让人心生怜悯;祝鸿才是个无法救药的混蛋,可他在后来与曼桢结婚后偷偷藏着另一个美好家庭来安慰自己,也让人恨中生怜;曼桢也并不完美,她的脆弱和摇摆,被表面的坚强掩盖着。我觉得祝鸿才这个人物最真实,书中有一段话让人不寒而栗:“她究竟涉世未深,她不知道往往越是残暴的人越是怯懦,越是在得意的时候横行不法的人,越是禁不起一点挫折,立刻就矮了一截子,露出一副可怜相。”这是曼桢开始对祝鸿才开始心软的时候,被张爱玲一语道破她怜悯此人的悲剧结果。越是残暴的人越是怯懦,所以在他们得意的时候,可想而知有多可怕,这就是人性的丑陋。小说以两对夫妇的“错位”饭局结尾,未免让人唏嘘不已。相爱却不能相伴到底,究竟是人物的懦弱悲哀,还是对于时代的无奈?张爱玲在大小姐石翠芝“凄凉的胜利和满足”中结束,留给读者无数的思考与疑问。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读这本书是很多年前了,考研的那个冬天,心里恋着某个人,看到那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那会儿看的是《十八春》。除了那个突兀的光明的尾巴,都很好。

活在感情的蹉跎中

幔帧的一生是悲惨的,性格注定了命运,她的聪慧,她的善良成就了她的魅力,但是她的顽固,她的要强,也注定了她的悲剧。她爱上了不该爱的人,世钧的软弱,她早就清楚,她接受了,但是却又一次次的保持着她自以为是的距离。如果两个人像一般男女那样,早早的结婚,组建家庭,或许不会铸成那么多的凄凉,可是,两个人的性格,促就了这必然的结局。世钧真的是可恶,可恨,可气。他有他可怜的一面,有他无奈的一面,但是一个男人的软弱,让他一点点的错失了这个女人,又赔进了另一个女人。爱情总是在悔恨中成长,但是已成定局的世界中,不会让人有重头再来的机会,只有在心中不短的痛着,伤着。半生姻缘,半生蹉跎,没有人是幸福的,没有人是不幸的,幸福的背后藏着悔恨与恐惧,不幸的背后也有希望与安详。看完这本书,不断的刺痛着我的心,一幕幕往事回首,其实,每个人的爱情中,不都有这半生姻缘一样的遗憾吗?

试着理解张爱玲

很长时间不喜欢张爱玲,虽然高中时代就读过了《金锁记》感觉也还不错,但是我总是接受不来这种满清遗老遗少的泛着陈腐味道的作品,相比较来说,我更喜欢萧红那种清冽干爽那种豪气十足虽也沉郁但又不失女性细腻得文风。不过也许慢慢的,时代在变我也变了。慢慢的也读了些她的作品,对于《倾城之恋》的那种不动声色中的悲凉和残忍冷酷,其中却散发出的颓废也不能不为之叹服。  所以当看到旧书摊中摆着《半生缘》还是精装,正规出版社出版,才5元,我没有不买的理由。  拿回去之后读了,而且读了两遍,感动。  那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让我一直无语,不仅是自己的陋屋里无人,更是由于这种感觉只能一人独自去品尝。  我们回不去了,以往的许多失去了就真的不能再找回来了,如同曼桢和世钧那因为更多的误会而分手,如同自己那在记忆中虽然永不能忘怀却模糊之极的初恋,更如同已经走到现在的我已经无法再重新选择原来的生活。  依旧最喜欢萧红,但是对于张,多了一份宽容一份理解一份感激。

同情曼璐

其实让我看了觉得最可怜的是曼璐。为了弟弟妹妹为了家,她把一个女人有的青春,美貌,贞洁,纯洁都牺牲掉了~为了爱情,她宁愿自己痛苦,善良地为了未婚夫考虑把婚约取消了也把自己的幸福牺牲了~如果围绕着曼璐的血泪史写一本书,估计写出来的催泪程度一定和以曼桢为主角的书不相上下的。在文章的一开始,当鸿才打曼桢主意的时候,曼璐总是会很气愤的说一个顾家的小姐当了舞女,不代表其他顾家的小姐都要当舞女。她把妹妹当做是自己多年牺牲下培养了的,保全了的人~~可见她是一个善良的愿意牺牲自己的人~也是有尊严有原则的人~后来,要不是受了张豫瑾对他们往事不屑的刺激(其他人爱了散了至少还有回忆,她爱了散了却连回忆也被糟蹋掉了),她是万万不会对妹妹做出这种事情的,可见她是重情的人,那段在她心里的年少时候的爱情她是把它看得比什么都珍贵的。所以,看到她亲手陷害了自己的妹妹的时候,我也是为曼璐心痛的,那是她这么多年来牺牲了那么多保全了的人呀,可是被自己毁了,自己的牺牲也付之东流了,那时何等可悲呀,她自己不仅要为害了妹妹而惋惜,还为了自己对不起自己多年而来牺牲掉的青春而惋惜,也为了自己放弃了多年的原则和作为顾家人的尊严而惋惜~这大概是这本书里她唯一为自己做的一件事了吧,而牺牲了这么多,究其原因也是自己爱情被践踏后了不能保护的无奈与不甘。最让我觉得痛心的是她后来的孤独,不被理解。当舞女时一定经历了不少吧,可是每回见到客人还是要装作开心的样子,她一定很不易吧~有一段是描写她深夜里的恐惧的,描写了她在自己恶念中挣扎的,那份恐惧,那份无奈又有谁能理解?恶念头谁敢说自己没有呢?可是能向她心理照进阳光的人都没有~~曼桢熬了十几年,至少还有张玉瑾和世均这两个知己和爱人,最后也都解释清楚了。可是曼璐的苦呢?自己的老公对自己百般蹂躏,自己的妹妹和亲人对自己憎恨(甚至连死也死得那么苍凉),自己的爱人对自己不理解~她好像是一个苦到连想诉一下都没机会的人,就带着那份痛苦,恐惧,彷徨离开了~~藏在她那厚厚的胭脂水粉下的不仅是她那苍老了的容貌,还有那被岁月刻下痕迹的伤了的苍老了凄凉的心~~这大概就是张爱玲厉害的地方吧,就算是一个狠心的角色也写得那么入木三分,那么的合情合理

半生的缘分,一辈子的生命

生命比死更可怕。生命可以变得更糟、更糟,比想象中最不堪的境遇还要糟糕。我们回不去了。闰五月的天闷闷热,窝在床上看一天的《半生缘》却也是个消暑纳凉的办法,一来是故事由下雪的冬季开始这便能带来丝毫凉意,二来则是这小说波澜不惊的讲述口气让人心平气和。于是趁着这样的气氛从一点到六点把书给一口气看完了。思考了很久,上面两句话哪句更能表现张爱玲作书的意图。头一句是对生命的可怖预测,二句则是对半生缘份的叹息。后来想想或许不应该把所有的心思放置于对一个情字的探求,否则这缘分和这小说便落入了俗套。而张爱玲她的卓绝和才智也是容不得如此的落俗,所以私自将小说的意图定义为对生命本质更深层次的剖析,想必这也是大气如斯的女子真心想抒发的。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生命的辩证法告诉我们,有生就有死。一旦诞生,就意味着它总要死去。那么我们生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故事里的曼璐算是个悲苦的女人。父亲去世以后作为长女独自挑起了全家人生计的担子。她放弃了本应该如妹妹曼祯一样的高贵,放弃了本应该如所有情侣一般甜蜜的爱情,甚至放弃了贞洁,脸面和未来。她的生命正如句子说的一度变得更糟、更糟。可是她却没有选择死亡,而是向着死亡为着家人也为了自己继续活着。可是当铅华落尽,在应该享受平静和安适时,她却为着今后自己的生活毁了自己的妹妹。可以说前面的曼璐是个悲苦的女子,但她的生命却因为家人而充满意义,后面的她纵然生活着,带着妹妹的儿子,继续忍受丈夫的花天酒地,这样的生命难道不比死亡更可怕么?这样生活着她又是为了什么?张爱玲的聪明便在此,用几近残酷的语调塑造了一个刻薄的女人,却不告诉我们她活着的理由。没有理由却又塑造另一个对立的女子曼祯。小说里曼璐竭斯底里的怒号:“都是一个娘生的,凭什么你那么高贵优雅,而我却低贱成这样。”难道仅仅是因为曼璐为着她的家庭当过舞女她就卑贱的无法抬头么?小说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描绘了曼祯同世君缠绵悱恻的爱情。从初时到相处再到一颗红宝石戒指的定情,没有波澜壮阔也没有路转峰回,当我迷失在这样的温婉和平静,开始相信童话中的王子和公主将会过起幸福的生活时,张爱玲却依然用平淡的语调讲述着缘尽半生。语气是这样的温婉,让人以为这转折是个插曲,终会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是她再次出乎意料的坏了冷淡到底,纵使若干年后再相逢,再激烈的拥吻也只能换句“我们回不去了。”回不去的仅仅是曼祯的爱情么?还有她的生命。在与祝鸿才发生关系以后,她曾经想过死,而且已经打碎了一只碗准备一次了解。可是抱着对世君的爱,她没有死,她生了孩子逃了出来。靠着头脑和智慧作为一个新派女人坚强的生活。若说此刻她的生命还没没有糟到比死还可怕的境地,那么后来她为了孩子又回到祝鸿才身边,回复到黑暗和悲苦的境地,此刻的生命应该是遭到了极点,比死亡可怕无数。又是什么支持她生活下去?我猜想这大概应该是爱吧,她爱着世均,已不单单是爱情,而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信仰。她也爱她的孩子,虽然是祝鸿才混蛋的孩子,但仅仅处于对一个孩子无私的爱,她也选择回去了。她说着恨母亲的冷血和白目,后来的抚养母亲也只是责任。可是责任有何而来,也是心中有爱有良知责任才会由之而生。正因如此,曼祯坚强而误会的活了下去。她的生命即使是比死更可怕,但她也将其活的有色彩。一母生两女,她们的高贵与否难道真正只是因为起点是舞女还是高材生么?我想到此刻,大抵就能够斩钉截铁地说不是了。向死而生,其实在生命比死亡更可怕时,我们一样也可以选择让着生命散发更绚烂的光芒。

曼桢太可怜了

曼桢太可怜了。曼桢太可怜了。************************************************************************************************************************************************************************************************************************************************************************************************************************************************************************************************************************************************************************************************

一半幸福,一半苦痛

  一口气读完了张爱玲的《半生缘》,忽然唤起了心底蕴藏了许久的文学情感。好久没有写文章了,自高考后就没有正儿八经的写过这样的文章。自己懒惰是一方面,中学的教育也有原因,好似学写作只是为了取得一个好的分数,一旦目的达到了,对写作也就失去了兴趣。一旦把一件事当做任务来做,自是苦不堪言的,还往往未能达到很好的结果。特别是像写作这样需要投入深切的感情进行的活动。  张爱玲的作品很出名,我之前却从来也没读过,想起来,也许是以前太过稚嫩,对于情爱一类的不是很感兴趣,觉得男女之间的情爱纠葛很是闹心,不及武侠小说来得痛快直接。今天看了《半生缘》,却发现原来情爱故事也可以写成那样。如果只是单纯的写写男女之间的情爱也就那么回事,可是加入了对其人物性格的描述,对于身处大环境下人们生存状况、感情状况的描写,那就使得情爱变得不再简单,而是深沉而婉转了。人一开始是一张白纸,活得很简单,而后在那样的社会状况下开始变得身不由己,慢慢的变成了自己曾经嫌恶和憎恨的那类人,曼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是坚韧如曼桢,在现实的压迫下,却也不得不低下她高贵的头颅,嫁给了投机商人祝鸿才,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曼璐和世均曾经爱得那样笃定,却也敌不过心中的那份猜忌,与其说是曼璐拆散了他们,不如说是他们自己。人活着,有的时候就是为了争那么一口气而错过、而悔恨,最终的结果,不能怪命运的使然,而是人为因素和外界因素共同作用一步步造成了最后的悲剧。然而,悲伤也是人性的一种,不怕悲伤,只怕过分悲伤变成的麻木,一种对于情感之外的生活的麻木。生活如果只剩下麻木,就失去了滋味,什么都没有了。  张爱玲对于人性挖掘得深刻而丰富。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能够出现截然不同的面貌。他们有着可怜的身世,经历了很多的苦难,却不自觉得把别人也一步步推向绝望的边缘。曼璐就是如此。人们为了自己的私欲、贪婪,可以不顾他人,做出灭绝人性的事情来。他们可以一边哀叹自己的身世,一边制造他人的悲剧。世事沧桑,当一切都雨过天晴之后,却发现自己已经不是自己,自己身上有一些东西已经不见了,却把岁月留住了脸上、心底。这世间最苍凉之事,莫过于时光流逝,一切都将不再回来。幸好,我们还有未来。  诗人和哲人最大的区别在于:诗人关心世人,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受世俗的情感,最终变成了美丽而哀婉的小诗,自己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哲人教会世人用超脱的眼光去看待世间的一切,心中的苦痛自然便会消失。同样是关心,张爱玲用了前一种,让人深陷其中,悲伤哀鸣,同时也使人感慨自己的身世。人啊,就是那么看不穿。

半生缘苦炼一世情

曼桢爱世钧,世钧也爱曼桢。只是这个残酷又现实的世界活活拆开了他们,那种痛苦让人难以承受,他和她坚忍着。生命比死更可怕。生命可以变得更糟、更糟,比想象中最不堪的境遇还要糟糕。他们勇敢的活着,因为心里仍旧爱着对方。曼桢是最让人感到心疼的,几乎失去了一切,亲人竟然如此对她,但是她挺过来了,比想象中最不堪的境遇还要不堪的境遇都经历过了,为了世钧,她没有自杀,为了孩子,她甚至嫁给了玷污她的鸿才。她顽强的走着,只等有一天,能够将这些诉说与世钧。十八年,在张爱玲的笔下一晃就过去了十八年后,曼桢遇上了世钧,哽咽的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除了紧紧的相拥在一起,尽情的吻着对方。那一刻,彼此完全属于对方,仿佛又回到从前,所有的误会,委屈全部释然。可这感人的场景却又是一场生离死别,两个人或许能够再相遇,却永远走不到一块了。只是那份爱还在,爱变了,变更浓了..曼桢和世钧,相互喜欢;叔惠和翠芝,两人一见如故,这似乎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一场误会,倒不如说是这个社会幽默了一把,而错失一段缘,世钧没有和曼桢在一块,翠芝也没有和叔惠在一起。只是他们并没有痛失所爱,他们爱的人仍旧爱着他,世钧和翠芝,两个并没有痛失所爱的人生活在一起长相厮守,这就是缘。如果当初世钧和曼桢没有分开,如果翠芝和叔惠从遇上就一直在一起,他们或许不会幸福,这样开脱自己会比较好,张可以要写的就是不会幸福。每个生命有那么多无法释然的事,有那么多血淋淋的伤痕,活下去的,那份坚强和沧桑,总是美丽的。读张的《半生缘》,不能再恰当的措词,一下子看到了人性的最深处,那种人的两面性裸露在外面。这种真实让人害怕, 同时又是那么快意。就像有人用利刀给你切除了一个脓包,虽然痛但是很舒爽。然后告诉你,你还有24小时活着的时间,尽管你不相信,但这是真的。

半梦半醒半浮生

三年来,从未把这本书读完。烦闷时随手翻翻,看了几页就丢到角落。半生缘,只有半生的缘分,心里一直认为,故事就要完满大结局才够精彩,爱情就要从一而终无甚波澜才绝美。所以数次放手,停在曼桢和世钧还在一起的时候,假装着他们最终生儿育女幸福安康。每当我试探着多读一些,在悲剧初露端倪的时候就害怕,一搁又是数月。沉浸在他们爱情的幻想里。“曼桢有这么个脾气,一样东西一旦属于她了,她总是越看越好,以为它是世界上最最好的……他知道,因为他曾经是属于她的。” 恋爱中的人,眼里只看得见对方,说的话走的路看的风景自己觉得都是独一无二的,其实路还是经常走的路,风景也是因为有了一起走的人才更加美丽。“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在爱还坚定之时,我们都不认为有什么理由能让他们分开。勇敢就在一念之间打破了我的梦,继续读下去,一次次心痛,一次次流眼泪,我可怜的曼桢啊,为什么你是如此的柔弱又善良?假如你那晚没有到姐姐家去,假如曼璐婚姻幸福,假如世钧找到了你,我的假如不能阻止你陷入深渊。于是我开始讨厌姐姐曼璐的所作所为,她终究是爱自己更多一些,所以她怨恨你的青春纯白,埋怨自己曾经的牺牲放弃。而你呢?为了姐姐和世钧吵了架不欢而散,丢了戒指 ,当然这戒指最终使世钧失去了一切希望,被狠狠丢弃,葬送在荒草之中,一段初恋的岁月也随之而逝去。翠芝。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她,印象深刻的人,带着些富家小姐的矫情劲儿。为了爱慕之人放下矜持曾想逃跑,又退掉了和表哥的婚约。她想跳出思想的束缚,放弃生活圈子,她写信表达过爱慕。由于叔惠自卑的畏缩她最终做回了富家太太,与世钧成了天涯沦落人。我更加喜欢了豫瑾,她爱过曼璐,即使这段初恋在现实和金钱的打压下夭折了。他喜欢曼桢,不仅因为她身上有初恋的影子,他也喜欢他的温婉聪慧,在被拒绝之后他们做了朋友。最后他终于娶了妻,有了孩子。战争过后他失去了一切,和曼桢一样过着习惯了寂寞的生活。我喜欢他的正直,喜欢他的坚持,我也喜欢他对曼桢的体贴,真希望他们在后半生能发展些什么。这是一个悲剧,让读者痛心惋惜的悲剧, 时代是悲剧,传统观念是悲剧,贫富差距仍然是悲剧。就连我们最终相信的骨肉之情,夫妻之情都显得残破虚伪。在命运车轮的碾压下,只留下曾经爱过的回忆企图温暖那些人们苍凉悲哀的生命。是啊,至少他们曾经得到过爱情的满足,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感到欣慰了呢。“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而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终究作者只写这半生缘分,后面漫长的半生随后世的我们猜测想象下去。

乱评乱评

为了一句话而看的书,记得当时是看芒果台广告半生缘电视剧时,里面有这样一句: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后来看完后才发现这句不是这里面的,而转而印象深刻是曼贞对着世均说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淡淡的文字,流淌着缓缓的节奏,掩饰着一个澎湃矛盾的内心冲击,惊叹于张爱玲对于文字的把握,也惊叹于这个瞬间曼贞面对现实的勇气,略带些末世情结的文字,诉说着人世间永恒的悲欢离合,我想大多数看半生缘的人,大多数喜欢半生缘的人,或许也只是因为“半生”带来的感慨吧。

喜欢张爱玲!

喜欢张爱玲,觉得张爱玲是唯一具有东方美的女性,旗袍在身,很好的体现了张爱玲的美,也体现了作为一个东方女性特有的气质。

你幸福吗

多年后再见面,千言万语,只化作这简单的几个字。你幸福吗?幻想了千万次的相见——要把自己所遭受的告诉他,这样想着的是仿佛他真的在那里,两行眼泪挂了下来。可是,真的相见,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毕竟我们都回不去了。回不去了,还有比这更残酷的事实吗?大概于当事人来说一切都归于平静了,可是看的人,心里却说不出的难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他们没有阴阳相隔,分别的时候也没有生离死别般叫人惊心,仿佛一场看似无聊的吵闹,居然就成了他们的诀别,大概谁也不会想到,再见面,会是14年后,物是人非。即使相见又能怎么样呢?一句淡淡的你幸福吗,足矣。同样不幸的,还有叔惠和翠芝。对于这两个,没有太多的阴差阳错,无奈一个虽然足够勇敢,另一个却一味的逃避。眼看着她一再成为别人的新娘,这个看似洒脱的男人除了逃避还是逃避,用他的一生逃避。对于这样懦弱的男人,没什么好说的了。唯一幸福的,大概反倒是一鹏,虽然对他一笔带过,却让人有了点安慰。很喜欢电视剧版本的大结局,曼桢和世钧带着各自的家人,在人海茫茫的街头相遇,像陌生人一样随着人群擦身而过,像陌生人一样,走过之后,一次又一次的回头看着曾经爱人的背影,渐渐没入人潮。从此,就做陌生人吧,各有各的人生,各有各的责任,错过了,就真的回不去了。只能叹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还是很喜欢

《半生缘》把张爱玲那种精妙绝伦,回味无穷的语言表露无疑,就像一窗精巧细致的窗棂格纹,少了每一格都不成,只是放在眼里便透着美,但到底美在哪里却又一时道不明。洗尽铅华、略带感伤的笔调,正好用来缓缓叙述这一段漫长的不了情。曼桢与世均注定的情深缘浅,世均与翠芝两个不相爱的人结了婚。叔惠去了后方,翠芝对叔惠情深几许,却是“汉之广矣,谁可泳之?”曼桢怀着自杀般的心情嫁了祝鸿才……流年似水滔滔逝去,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慢慢淡去;那些曾经撕心裂肺的痛,已然远去;而那些曾经摧肝裂胆的恨,也变得轻如飞絮……

2nd Best Life

阴差阳错,或不够执着,还是说沟通障碍,反正所有人都没能得到最想要的生活,they all settled for second best.在次等的、平静得近乎损耗、被世人誉为"真实安稳"的生活中,享受一些荡气回肠的回忆,而这些回忆又不全是100%确凿的往事。多是经过误会和想象,和猜测和反复揣度,搅拌过,发酵过的时间酿品。人是这样老的。

随便写几句

读《半生缘》有感。我始终觉得,张爱玲的《半生缘》是一部清淡的作品。它没有激烈的、扣人心弦的剧情,一切都是娓娓道来。如果没有后来的种种变故,曼桢和世均是世界上最普通的一对情侣。无论是从相识还是从彼此相爱,都是风轻云淡的。从开头的第一段,就被张爱玲式的哲学所吸引——“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来倒已经有十四年了——真吓人一跳!马上使他连带地觉得自己老了许多。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象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朴实无华的句子,却透露着浓烈的沧桑感。重新读过小说以后再回味这句话,引人深思。年轻时,我们觉得青春可以大把大把地挥霍,可突然有那么一天,我们会发现时间已然流逝,一切都回不去的时候,才能彻底醒悟,我们老了。曼桢和世均也如是。青年时代的爱情,在曼璐的策划和祝鸿才的辅助行动之后,被彻底地毁灭了。每次读到曼桢的那些艰苦的岁月,我都不禁叹惋。叹惋作为姐姐的曼璐的糊涂,一位借自己的妹妹的肚子生下的孩子就能够挽回自己丈夫的心。叹惋作为姐夫的祝鸿才的无耻,在外面沾花惹草,在家里还要毁掉曼桢的幸福。亦是痛。痛曼桢的坚强。在遭遇不幸之后,她凭借着对于世均的思念,毅然地活着。在得知世均已经结婚的消息之后,她为了孩子,依旧努力地拼命争取自己微不足道的幸福。在十四年之后再次遇见沈世均,物是人非。她流泪了。她说:“世均,我们回不去了。”平平淡淡的一句,看得我泪流满面。十四年前,他们年轻,怀有梦想,他们海誓山盟。十四年后,他们老了,各自成家有了孩子,有了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是这十四年来,只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把心底最柔软的一方,留给对方。可是,即使见了面,又有什么用呢。正如曼桢所述,一切都回不去了。最后一段写到,曼桢不等他说完,已经像受不了痛苦似的,低声叫道:“你别说这话行不行?今天能见这一面,已经是……心里不知多痛快!”说着已是两行眼泪直流下来,低下头去抬起手背揩拭。 她还是那么坚强,可是造化弄人。她只求简简单单见上一面,就已经足够。从认识到分手,不过是几年的光景,却遭遇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仿佛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生,离,死,别。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象是指顾间的事。不要庸碌地活着。否则多年以后回顾过去的生命,会遗憾,会叹惋。如果不像曼桢那样被命运所迫,那么就要活得丰盛。毕竟,十年八年都是指顾间的事。

有缘无分 世事难料

又是一段曲折的爱情,没有结果的爱情。很久以前看的,只记得有这样一段伤感的话------我只想让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人是永远想着你的,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说者的无奈,听者的感伤,无以言表。

顾太太和世均

高中喜欢三毛,当时的语文老师在等公交车的时候得知我还有这文学爱好,满眼期待地告诉我,推荐你看张爱玲!但是后来偶然看到的第一篇张爱玲的文章就是父女恋这么重口,再翻翻其他,对于当年还在向往沙哈拉的我,对满篇旧上海泛黄的调子实在喜欢不起来。时隔十几年再看到《半生缘》,才感叹到张爱玲不愧为民国第一才女,确实甩装模作样的林徽因几条街,只可惜偏偏仍是薄命。书里最气人的得是顾太太和顾老太太,俩老太太勤勤恳恳,总是怀抱善念却毁了曼璐和曼帧两个好姑娘。说不上无耻,但是的确无知,也只能算时代悲剧了。看完感慨,从此要警惕那些看起来善良又可怜的人们,他们颤巍巍的手,很可能在关键时刻推人下山崖。再看世均,这傻人,没钱没貌,最让人糟心的是还太不爷们儿了!!虽然纯爷们这个要求确实很高,但当消失的人是和自己相处两年的女友,却听信一面之辞,就认定伊变心而去,也实在是太荒唐了。回顾整个书里,世均从来就像是随波逐流的落叶,飘荡到哪里,就在哪里打转儿。曼璐和曼帧两个姑娘,为家庭牺牲了自己,可惜廖。

悲怆是张爱玲的毛皮

18 spring意味着女人最美好的年华但是太短而且还得跟命运死磕与爱情折腾最后韶华pass awayleave me alone大抵如此

生活,还要继续。

他们的缘那么深,却又那么浅,让人唏嘘不已的,是命运的捉弄。因着无法改变的无奈,才让人无能为力的感叹。那以后物是人非的相遇,终于也互诉衷肠了,只是来得那么晚,她说,回不去了,看得那么深刻。只因为深刻的知晓,那以后,他已经有他需要倾注用心的家庭了,君已娶,那时的负气也罢,无力改变的是,这从来都不是儿时做错事就可以重新来过的不需要为过错负责的年纪。她或者也会说服自己去相信,那些留下来独自去默数的光阴,总会把回忆稀释,权当是打了个盹,做了一场近似风月,却不近情理的梦罢。爱不爱,都无关紧要了,我们只能,各自安好的岁月里,把彼此埋在心底最深处,不再触碰。当初那么坚强执着的她在无情的命运的捉弄下还是选择了妥协,或者有千百种理由去体谅这种妥协,我们都是凡人,不如童话故事或希腊神话里,慷慨激昂也终究换来颂扬。现实生活里,原来,我们都要做的事情,是生存。我们的无力,只能屈从于继续生存的无奈。

张爱玲——半生缘

用自己拥有过希望却最终伤痛的心,构筑一个开头美丽暖人,过程心痛纠结,结尾不出意料地悲伤的故事。

张爱玲的绝望

张爱玲像是个残忍和冷酷的人,她冷眼看着她的人物的大喜大悲,她像是看透了他们的这些悲喜,看透之后就只有绝望和悲凉。

其实很烂的故事

这是一本好书,但是故事却很烂。曼帧喜欢上的是一个灯都不会修,一无是处的人。故事最美的部分,是世均记忆深处,那个在饭店里抹红手套的少女。一本彻底灰色的书,最美的色调,就是在那一句

和张爱玲的缘分

拿到兄弟送来的这套书,不是被书的内容感动了,而是被他们的设计包装,觉得张爱玲的书做成这样,也真的是很好了呢。塑封着,一直都没有打开,有些不舍,也有些胆怯,不知道会不会打开了,因为内容的缘故也就失去了对于书品相喜爱。是的,真的是一点张爱玲的文字都没有读过,也知道那么多人喜爱她,但自己就是从未打开过张爱玲的书,哪怕是匆匆的翻阅一下。不知道什么原因呢。实在是没有喜欢的故事书了,就打开了这本《半生缘》。文字从容,故事缓缓地推进。一直看到了曼桢的姐姐,舞女出身的曼璐,为了拴住从良嫁给的丈夫的心,动了把曼桢骗来给他做小的念头,竟然回忆起来曾经看过这个电视剧呢。看过一集,然后就很痛恨地放弃了,然后就忘掉了。这时候再想起来,发现电视产品对于文学作品的妖魔化真是很厉害呢。看完了,还是个很好的故事呢。想想张爱玲这么长时间来,都有很多人喜欢,也是正常的很呢。

和“你”的幸福

“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半生缘》一句话一件事,一生情半生缘。当所有的真切热烈都像渺渺轻烟一样随风飘远,留下的只有残败,是芒刺在身的痛楚。正如张爱玲所说:“回忆永远是惆怅。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 。现在的你我是否该轰轰烈烈的为情所痴?带着疑问的你我生怕回忆起来更加悲伤,所以不忍幸福。你说,我们不能太幸福了,我能体味到的,你说这句话时的苦涩,你又何尝不想幸福,只不过是你怕以后的你更加伤心罢了,结果正是这样的质疑才有了你我的陌路。而你却未曾想,如果一切结束,你回首时是否该恨自己当初连仅有的幸福都不去把握?短暂的温馨都不去珍惜呢?更何况有了这样的幸福与温存,未来又可能不至如此。现实社会发生了太多残忍的林林总总让我们在甘心相信与情愿怀疑之间百转千回。而我却不能责怪现实太悲哀。因为回过身来,我才发现,是我本身的形迹让你满腹狐疑。你是不相信我有着此番的妥协沦落?还是你我立意偏差所引起的误会?而我又何尝不恨自己,但却不能不为自己开脱,因为拿现在的我去判定过去的事情终究是牵强,也没甚价值。没有了参照,没有个空间去容我改变,容我抹去我的过去。单用后悔两个字表达也还是附会的。只怨当时的真切是当时的我没法抵御得了的。正如现在的我也同样没法抵御现在的生活。朋友(红一,强调下,)告诉我说雨果说过:“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知道有人爱我”。有人会说这只不过是自嘲和自欺和自我愚弄罢了。然而你却不要笑自己太傻,自己太痴。如果社会真是那样的绝境,我想有你自己这样的默守与坚持也足以震颤世人。哪怕别人再迷惘,别人再盲目,终究冰冷的世界有一处温暖残存。至少你足够感动我,我作为一个载体的同时也让你知道,我是爱你的。“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日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这么想着已是默然了一会,再不开口,这沉默也就成为一种答复了,因道:“我只要你幸福”。——《半生缘》太多的伤情以至于连恨都不值一提了,没你我又怎么能够幸福,越是如此的安慰越是让人觉得辛酸与委屈。而这刚刚好的重逢是否又太过悲情了,真让人无奈了,仅仅是打碎了美好给世人看吗?那么这将是暴殄天物之上的煮鹤焚琴!!!离别的痛苦也是不由人的吧。但身处其中的你是该欢喜于新天地的开始,还是痛苦于那被称之为考验的较量?或许每一个决绝中都有着一丝悔意,然而当这种决绝真的成为一曲离别的奏歌。那么有一丝悔意的你就会深深悔恨甚至挽救。因为你不承认那是你的决绝,而却言辞恳切的说,那是你给我的考验,是不确定我对你的爱。而我却只能埋怨,埋怨自己,但我又苦苦询问自己为何当初我的坚持没能换来你的一句应答,不是你不敢应答,而是我不敢坚持,因为你的拒绝中我已读出,我执着于你的执着已变成了我执着于你的拒绝。尽管这是误读。爱是有自尊的,我怕丧失自尊的爱你只会换来你的鄙夷。所以我抱憾离开。但我...生活中的我换一种方式吧,为“你”我宽容了自己,而“你”是否能够宽容我的宽容?我是带着莫大的信念去相信经历了千般挫折的选择终究是有些情缘的。我相信“你”也是相信我的吧。当初的错误已经定格为错误或者称之为存在的“正确”。只是现在类似的错误总不应该搪塞说是命运的主宰而去自我放任吧。我知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很容易自我迷失的,我多么渴望“你”是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去让“你”自己,也叫我守住,我们彼此的执着。我多么渴望能够与“你”体味那种温馨,那种只要深深体味就有可能不是短暂的幸福。 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日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这么想着已是默然了一会,再不开口,这沉默也就成为一种答复了,所以我说:“我只要我和“你”一同幸福”。

恨张爱玲

书读到一半便再也不能继续。早已预感到这是一出注定的悲剧。只是依然,怀着侥幸,慢慢的耐心读去。房里有人。张爱玲的矛盾,设伏,认得思想,纠缠。辛苦付出培养出如此的妹妹,又因种种复杂的情绪,衍生了这样的罪恶。受不了这种事情如此戏剧性的发生在如此单纯的女子身上。躺在床上独自哭泣悲伤无力。嘴里竟然喊出了爱人的名字。我被这奇怪的举动吓到,抑着,不哭。模糊着双眼,从包里取出纸笔,哗啦啦啦的把情绪写在信纸上。泪水滴在纸面,湿开。那些字那么潦草张狂又委屈。悲伤幻作了思念。两张卡片都已经停机,牵涉不到的情绪。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想到那些期盼大半个月等爱人一份情信的年代,多么浪漫而美丽啊!张爱玲。你那么懂。那么凄厉。我在泪眼中看到你冷眼旁观,一脸的不屑与嘲讽。我的痛恨那么明显,那么仇视。这个,放心,我会看完的。

半生缘份随水流

本想见到面后一定要把所发生一切遭遇告诉他,十年后见到他却发现一切都毫无意义.生活不知不觉在改变着我们,即使是之前刻骨铭心的事到头来也是随水流,风中逝.

唯有一声叹息

读了好多次的半生缘,在家中,工作时,在机场,旅行时,又翻出电影来,世均的温文尔雅中透着唯唯诺诺,曼桢坚强中的无奈,从一开始到结束都透着心酸,一次次的擦肩而过。是啊,“世均,我们回不去了”那么简单的几个字,真的道不尽这些年的坎坷。有多少错过,让我们最终唯有一声叹息,因为回不去了....

我们回不去了

曼桢半晌方道:"世钧,我们回不去了。"他知道这是真话,听见了也还是一样震动。多少人保留着少男少女时青涩的幻想;多少人惘然的想假如当时我不那样做会怎样。梦中的他/她,梦中的爱恋,总是模糊温暖引人遐想……仿佛自己是站在时间的门槛上,当时撕心裂肺的决绝、辗转反侧的惆怅,种种都好像是倒进了搅拌机,血红的泪、金黄色的笑靥、乌黑的瞳孔,混成一团,时时又加进些新的调味,做成了几色蛋卷,暗夜里黄昏后闷热的午后常常可以拿出来品味怀想,单单是怀想已经如此的吸引人,让人觉得现实生活是如此的单调就因为那一个错误,如果现在能拥着那份幸福该多好,觉得这是个恶性循环,自己给害的才会这么不幸,感到一丝凄凉的满足,在这么想着的时候,岁月已经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脚印,我们已经回不去了。

曾经为你心动过为你心碎过,但我已经回不去了

我是Angelina,今天想分享一个发生在上个世纪老上海的爱情故事,就是张爱玲的《半生缘》,在张爱玲的笔下,一切的情与爱都蒙上了一丝哀伤,生命就是有了这些悲伤的过往才会倍加珍惜现在的人和时间吧。 我们回不去了
“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她一直是知道的。是她说的,他们回不去了。他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今天老是那么迷惘,他是跟时间在挣扎。从前最后一次见面,至少是突如其来的,没有诀别。今天从这里走出去,是永别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一样。——《半生缘》
前言
《半生缘》写的是三十年代上海的一个悲剧爱情故事,有爱情自然有荡气回肠的情节,顾曼桢和沈世钧相爱却不能相许,其中的缘故和错过在十四年后才一一诉说。其中的阻力既有时代的局限也有家庭的隔阂,乱世之下的爱情抵挡不过勉强婚姻的现实,他们都不幸福,可是在岁月的冲击下,他们都已经有了家累和创伤,已经回不去了。张爱玲笔下的《半生缘》在她众多的小说中是极其特别的,因为,她笔下的主人公不再是像《倾城之恋》一样自私的盘算着爱情和婚姻中的付出,而是在缓缓叙说中将男女的两颗心紧紧地贴在一起,各自等待对方。
一 相恋不如相忘
世钧和曼桢从相识到诀别,也不过几年功夫,而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却足以令人咋舌,仿佛将生老病死一切哀乐都经历到了。为什么世钧和曼桢为什么会相恋呢?
我觉得这是曼桢和世钧性格上的相互吸引,曼桢和世钧都是沉静的,喜欢独自承受忧伤,于是,尽管是第一次见面,世钧就对曼桢产生了兴趣,冒着雨夜专门为曼桢找手套。
世钧的性格是温和儒雅的,但是他爱上曼桢,他的爱又是热烈的,他像所有男人一样希望可以永久占有曼桢,所以他才会问“曼桢,我们什么时候结婚?”,尽管是漫不经心的一句,但是却足以看出世钧对曼桢的爱是真挚的。曼桢呢?曼桢的爱一直是默默的,她对世钧对她的好是害羞的,所以她才会经常脸上慢慢地就红了起来。在世钧看来,曼桢她本来是一个很世故的人,有时候却又显得那样天真,有时候又那样羞涩得过分。我认为曼桢的世故在于她的家境让她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人情世故,天真和羞涩是她这个年纪本应该有的少女表现,所以曼桢的矛盾就是她受限制于出身,而她的出身其实也是悲剧的根源。
二 曼桢曼璐的命运悲剧
谈到曼桢,不得不说的就是她的家庭,而她的家庭,有两个关键性人物,一个是她母亲顾太太,一个是她姐姐顾曼璐,这两个人物对曼桢的命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将曼桢推向悲剧的命运。
顾太太几乎是贯穿整个故事的重要人物,她两个女儿的悲剧可以说是她一手造成的,她并不受女儿待见,她的“妈妈经”也常让女儿啼笑皆非,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市侩的老妇人让我们看到了那一代人的思想局限和荒谬。她不曾考虑过女儿们的感受,只是顾着自己说得开心,就不分青红皂白将事倒出来。她对曼璐嫁给祝鸿才的看法只是觉得是个奇迹,是她晚年最得意最值得炫耀的事,因为祝鸿才有钱,是个金龟婿,她也对曼璐说她命好,而曼璐一沉,恨道:“左一句命好,右一句命好,你明知道我一肚子苦水在这里!”对于曼桢,顾太太也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她希望豫瑾可以和曼桢结婚,这样她就可以回到故乡六安。曼璐和曼桢和母亲谈话的时候经常都是又惊又气,惊的是母亲的口吻竟然如此漠然,气的是母亲竟然无所顾忌女儿的感受。最令人气愤的是,在曼桢被祝鸿才强奸后。世钧上门找曼桢,知情的顾太太一摸曼璐给的一大沓钞票竟然帮助隐瞒实情,包括,她觉得既然曼桢已经失身不如将错就错嫁给祝鸿才,她没有想要将女儿拯救出来,而是放任其变得更坏!可以见得,顾太太对两个女儿情感的漠不关心,她从来没有从女儿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她没有引导两个女儿脱离苦海,反而害其人生过得越来越糟糕。
曼璐是顾家的长女,为了一家的生计不得不去做舞女,对于这个人物,我认为,她是非常典型的,无论古今,为了家庭牺牲个人甚至堕落自己陷于泥潭的女性是一直有的,但是她们的结局呢?曼璐的典型性在于她所代表的这一类女性往往是被身边的男人和妈妈辈左右,始终没有自己的判断和抉择,所以她总是因为流言蜚语而懊悔终身,这一类人物,既是可恨的也是可伶的。曼璐为了守住祝鸿才的心,设计了祝鸿才强奸自己的亲妹妹,这样一番事是故事的转折点,而又刚好这么巧,就发生在豫瑾结婚这天,豫瑾是曼璐少女时期的爱恋和幻想,少女的曼璐也曾经是娴静优雅的,而现在的她却在世俗中迷失了自己,每况愈下。是什么让曼璐居然可以狠下心对自己妹妹呢?最关键的就是豫瑾和曼璐的最后一次见面,曼璐还怀有一丝期待与豫锦见面,而豫瑾却说“人总要变的,我也变了。我现在的脾气也跟从前两样了,也不知是年纪的关系,想想从前的事,非常幼稚可笑。”曼璐一震,豫瑾把她所珍惜的一切回忆都否定了。她看到豫瑾桌上全是她妹妹的书和台灯,开始自己想,正是因为自己妹妹年轻有的是前途不像自己一生已经完了,还有就是她母亲顾太太也帮着妹妹,所以她恨,恨她恨入骨髓。她哀叹自己,为了他们出卖自己的青春,痛哭,我真傻,真傻。而其实她错怪了对自己体贴入微的妹妹,她很不容易供妹妹念书培养出这么一个人来,她是不肯让妹妹做别人的姨太太的,她的迷失就是豫瑾的出现让她回忆起曾经那个天真无邪的自己,可是她回不去了,于是将这种遗憾悔恨迁怒到妹妹身上,可悲,造成姐妹两人命运悲剧。
三 世钧男性思维的不同
世钧的家庭也是由不得自己做主,他的父亲啸桐和姨太太住在小公馆,母亲和嫂嫂则住在爿皮货店堂楼上,世钧的理想事业是工程,而他父亲却要他继承家业,母亲从小就想他和出身富贵的石翠芝结婚,而他不喜欢翠芝,于是他毅然跑到上海工程实习,他也是有自己的事业心的。世钧和曼桢惟一大吵一架就是关于世钧父亲对曼桢姐姐的看法。世钧的父亲认识曼璐,知道她是舞女,所以对世钧的母亲说:“就算她现在是个女职员把,从前也还不知干过什么——这种人家出身的人,除非长得真丑,长大了总是吃这碗饭的。”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世钧父亲的道貌岸然,而世钧只得向母亲否认曼桢有姐姐。
世钧道“我对你姐姐的身世一直是非常同情的,不过一般人的看法跟我们是两样的。一个人在社会上做人,有时候不能不——”曼桢没等他说完便接口道:“有时候不能不拿点勇气出来。”
世钧又是半天不作声。最后他说:“我知道,你一定觉得我这个人太软弱了,自从我那回辞了职。”其实他辞职一大半也还是为了她。他心里真有说不出的冤苦。
曼桢不说话,世钧便又用低沉的声音说道:“我知道,你一定对我很灰心。”
她说:“我并没有觉得灰心,不过我很希望你告诉我实话,你究竟还想不想出来做事了?我想你不见得就甘心在家里待着,过一辈子,像你父亲一样。”世钧道:“我父亲不过脑筋旧些,也不至于这样叫你看不起!”
曼桢道:“我几时看不起他了,是你看不起人!我觉得我姊姊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她没有错,是这个不合理的社会逼得她这样的。要说不道德,我不知道嫖客跟妓女是谁更不道德!”
—— 《半生缘》第十一章
从上面这段激烈的对话可以看出,曼桢对姐姐是据理力争的,她捍卫姐姐的尊严,她也希望世钧可以不依附家庭闯荡出自己的事业,世钧真是有苦说不出,他辞职继承家业是因为想和曼桢结婚,想和她有一个确定的未来,而他对曼桢姐姐是同情的,他希望走一步看一步再继续向家人坦白曼桢姐姐的事情,毕竟父母亲都不是那么容易接受。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到,这个冲突虽然是因为曼璐而起,世钧和曼桢还是有思想上的距离,两个沉静的人吵起来都各执一词,世钧考虑的事情和曼桢考虑的事情更是不同。
四 婚姻
翠芝道,“世钧,怎么办,你也不喜欢我,我也——我也不喜欢你。现在已经来不及了吧,你说是不是来不及了?”
当然来不及了。她说的话也正是他心里所想的,他佩服她有这勇气说出来,但是这种话说出来又有什么好处?
他唯有喃喃地安慰着她:“你不要这样想。不管你怎样,反正我对你总是——翠芝,真的,你放心。你不要这样。你不要哭。——喂,翠芝。”他在她耳边喃喃地说着安慰她的话,其实他自己心里也和她一样的茫茫无主。他觉得他们像两个闯了祸的小孩。
——《半生缘》第十三章
本来,一结婚以后,结婚前的经过也就变成无足重轻的了,不管当初是谁求谁,反正一结婚之后就是谁不讲理谁占上风。一天到晚总是鸿才向她寻衅,曼桢是不大和他争执的,根本她觉得她是整个一个人都躺在泥塘里了,还有什么事是值得计较的。什么都没有多大关系。
要是真的自杀,死了倒也就完了,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
——《半生缘》第十五章
婚姻,昏姻,世钧和翠芝,曼桢和祝鸿才,这两段描写刻画出了这种勉强的结合真是把一生都葬送了,夫妇俩共同生活,如果有一个人觉得痛苦的话,其他的一个人也不可能得到幸福的。通过张爱玲的作品,我认为,结婚才是一个人,不管男人女人,最重要的选择。和一个人结婚,意味着,你将不会是你一个人,你的生活融入了另一个人,你的方方面面都将受到他或她的影响。翠芝在新婚之夜才问世钧说,是不是来不及了?可是,这时候,来不及也木已成舟,翠芝喜欢叔惠,而叔惠却觉得两人的家境不适合,世钧也是在失去曼桢之后才折衷选择了翠芝,他也是惘然无助。曼桢则是因为孩子决定嫁给祝鸿才,她是把自己推向了更深更深的深渊,这样的婚姻生活,曼桢如同行尸走肉,祝鸿才自然也是不好过的。幸好,后来曼桢醒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离婚。世钧在听到曼桢没有结婚之后是有种冲动想要她,但是又有什么事发生呢?她有妻子,有儿女,又一种有责任心,所以结果也是——不会有什么结果。
结语
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 曼桢
世钧看到最后几句,就好像她正对着他说话似的。隔着悠悠岁月,还可以听见她的声音。他想着:“难道她还在那里等着我吗?”他一旦想起曼桢,就觉得他从来也没有停止想念她过。就是自己以为已经忘记她的时候,她也还是在那里的,在他一切思想的背后。
曼桢的悲剧就在于在人世沉浮中逐渐失去了自我,一个人是否能够在即使众星捧月或者是无人知晓都能知道自我的真正追求呢?曼桢在遭受这一切背叛也罢,欺骗也罢,若是能够及时截止,也能够至少不那么违背本我地活着。从世钧身上来讲,他的温文儒雅,热情追求,但是他不够坚定,他竟然就轻易放弃了。而其他两个"破坏性人物",其实就是考验。
曼桢和世钧真的只能是在内心等待对方,等待什么呢?等待你走过来问候一句,你还好吗?多年后,静默不语

有种女人叫曼桢,有种女人叫张爱

一直拖了很久才开始看张爱玲的小说,第一部选了半生缘,原因有二:一是看标题有佛性,二是据说王导曾经想拍半生缘。故事其实普通,人物也不复杂,曼桢、世钧、叔惠、翠芝、慕瑾,加之曼璐、祝鸿才和一系列老妈子。结局未尝不是有情之人终究未成眷属,无爱之人无奈相守一生。看完我的脑海里也没有勾勒出哪怕其中一个人物的轮廓,难以具象,留下的是青石街道傍晚橘色的灯光,是顾家木制楼梯上的背影,是南京淅淅沥沥的雨和踩过水坑溅起的水花,是上海郊区一幢阴腐的大宅,是擦肩而过时的惊慌和执手不放时的尴尬与片刻间知道你心里有我的小确幸但下一秒又明白你除了喜欢也只能这样的软弱。文字间弥漫着的那种氤氲的氛围,看来大家说王导受张爱影响很大是真的唉,简直就是王导电影的文字版。曼桢是个聪明独立的人,她身上能看得到一些自己,她足够坚韧坚强,可是总有个阴影在心里挥之不去,那是曼璐。受之于人总是无法理直气壮,这是所有受之于人的受制于人之处。看似爱情工作生活可以把人从原有的泥潭之中解脱,其实,结果是泥潭吞噬了爱情工作和生活。先天之禀赋无法改变,它已经潜移默化成为了你之所以为你的一部分,根深蒂固的一部分。没有这个阴影,曼桢无法如此从容如此动人如此让人敬畏。作者实在是看的太清楚,她了解每个女人心中的阴暗之面。曼桢一定有过“如果没有这个姐姐该多好”的念想,沈太太一定有过“老头子还不如死了算了”的怨艾,翠芝一定有过“洞房花烛夜再解婚约”的冲动,曼璐一定有过“曼桢这个小蹄子”的猜忌。她把这些看似一瞬间的把自己都吓了一跳的“邪恶”想法铺在纸上,其实,我们和她都明白,一个想法一旦诞生,就再也不会磨灭;一段故事一旦开始,就再也不会结束。所谓“把自己吓了一跳”,是自己吓自己的伪善罢了。叫曼桢的女人注定是悲剧的,家是她的原罪。叫张爱的女人注定也是悲剧的,洞彻是她的原罪。半生缘起本性空,半生缘灭皆归空。因缘相合,当是宿命。

缘来缘去都只是在与时间挣扎

刚刚读完《半生缘》,总有一种放不下的感觉。是的,这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在等着你,无论他/她在那里,你们相隔万里又或是同城多年不见,但是你们的心是彼此的,是亲近的。《半生缘》全程无尿点,精彩绝伦,人物塑造饱满精准并且延续性强。情节起伏完整,难以超越。行为节奏平实,场景转换自然。大量刻画人物内心活动与对话,通过这两方面来逐步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无论是顾曼桢沉世钧,还是许叔惠石翠芝,亦或是顾太太沈太太以及其他配角都能描写得十分具体到位。结局部分节奏突然加快,大量的前文中男女角色相互猜疑误会的部分被一一揭开。令我这个北方人有另外一层深刻的感受是小说里大量叙述描写了上海和南京这两座南方名城在当时的人文与自然环境,大量叙述了当地人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十分细致入微,引人入胜。要说我不喜欢这个小说的地方,唯一能挑出刺儿的也是还有这一个大刺儿可挑的就是整部小说的气氛过于消极和晦暗,十分虐心,悲伤始终弥漫着整个故事,直至结局。 不过也是作者对当时半封建半洋派的人们真实的叙述吧。爱情在时代面前显得十分卑微。

谁都没有错!

《半生缘》里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是些平凡的人发生的一些平淡的故事。平淡似乎让人以为这故事就好象曾在你的周围发生过。但作者却把普通人所残缺的部分剖析得那样完整清晰。曼璐无疑是这个故事中悲剧因素的主导者。因为她的导演,使曼桢的生活如跌入地狱般痛苦。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曼璐是善良的。虽然一位姐姐对自己的亲生妹妹做出如此卑鄙的事情,简直堪比恶魔。但是,正如曼璐所说的:“凭什么我就这样贱,你就尊贵到这样地步?”曼璐本来也可以拥有幸福的爱情,美丽的人生。只因为她是家中的老大,所以她的生活才变得这么不堪。当看到丈夫夜夜不归,自己的初恋情人爱上了自己的亲妹妹,嫉妒之心涌上心头。任何人都有自私丑陋的一面,当这种自私的心理占上风时,人就有可能犯错。曼璐就是如此。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同情和原谅吗 ?难道说我们的女主角曼桢就善良纯洁无比吗?当姐姐要嫁人时,她高兴无比,不仅仅是因为替姐姐结婚而高兴,更是因为家中少了一个做舞女姐姐,从此可以高兴地带朋友回家了。当姐姐病了的时候,她甚至有了希望姐姐死掉的愿望。这难道不是曼桢自私的一面吗?所以无论如何善良的人,都有自私的一面。这个悲剧故事更让人见到了人性的猜忌,懦弱,自卑。这个故事的男主角沈世钧是懦弱的,家里让他接管生意,尽管他不喜欢,还是屈从了。我想如果曼桢没有被玷污的话,他也很难和世钧走到一起,因为很明显,时钧家里人是不可能接受曼桢的,而世钧他懦弱的一面可能就会跟家里人妥协。故事里的另外一对情侣--叔惠和翠芝由于门第悬殊,叔惠的自卑和懦弱也没使他们走到一起。同时叔惠的自卑心理近而变成有点报复心理,从他们见面翠芝说起叔惠的女朋友,他俩异口同声地说:“她还一定很有钱。”不难看出。这个故事的悲剧不是谁的错造成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谁都不是圣人。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只能做到尽量善良,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

几句废话而已

随手买了本《半生缘》,印刷简单粗糙,不像是旧版,大红大绿,像是大花背面,大俗大雅里写着人世的荒凉。一种在命运面前的顺应,于是被命运推着走。现实的雨洗去了表层扁平的美好,骨子里却是虚无的宿命。只不过留下点映像。

回首半生匆匆

晴天阴天明天又是什么天?脑子里一直想起曼帧的半生。曾爱过被爱过。被出卖被背叛。爱情与现实终归背道而驰,相爱的人真的不能在一起。张爱玲说,因为大爱,所以慈悲。亲情是不是一种无私大爱?其实我一直觉得爱一个人就是幸福的,至少可念可想。就像爱玲义无反顾爱上胡兰成一样,不计一切,只是现在我仍为她心疼,滚滚红尘。曼帧至少是幸福的,她的爱得到了热烈的回应。我以为,抱着这份爱皆同回忆,加上一个孩子,足以支撑下半辈子。恬淡,知足,谦卑。一个女人,一段故事,一声爱,一生心疼。今天逛豆瓣看到这本书,其实是几年前看过,晚上回去准备翻出来,到时说不定有另一番滋味。

流泪的理由。

上初中读过的书,当时印象最深的是曼桢和世钧如何相爱的那段,觉得那很美。多年后的今天,重新读过。留在脑海挥之不去的却是他们因误会阻隔而错过一生的情节。

空留恨事难追回—《半生缘》

韶华往事,只待追忆。   如今那本照相薄子里,还依然安静地躺着那张四寸半身照吗?那个同曼桢一样有着圆圆的脸,梳着两根辫子,系着兰色发带的少女。她嫣然一笑,仿佛六月的栀子,单纯剔透,无半点浮夸。   每滴葡萄酒都回不到最初的葡萄,我们回不到年少。   只道曾几何时,身旁总有父母的关爱,一群托着鼻涕,揣着坏心眼儿的弟妹总是形影不离,更有和年少的恋人“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两小无猜。   善良忠厚,亭亭玉立如她,不失为我见尤怜的小家碧玉。   多年后,忆起那在兰叶葳蕤,或桂华皎洁的季节。着深紫色绸旗袍的她,和恋人穿过大街小巷,漫步谈天的恋之风景,已是恍如隔世般让人惆怅。   物换星移,不复当时。   乱世的桃花,终抵不过命运的恶意愚弄。也许,桃花依旧娇羞动人,而人,已是面目全非了。   “你一点儿也不认识?我就不相信,我会变的那么厉害。”看到曼璐说出的这句话,我也一阵惘然。她已不再是那个如栀子般单纯娇羞的少女了。   一步走错,步步错。从清贫人家的纯情少女,到沦落风尘的舞女。从被富商包养的情妇,再到重新沦为私娼,甚至被误认为舞女时,仍暗自高兴的曼璐似乎已彻底沉沦。就好象她坐在梳妆台前,那舞台妆,在曼桢看来是面目狰狞的。   当曼璐穿着深紫色丝绒旗袍,来到豫谨面前。她是怎样的满心欢喜,以为豫谨仍对自己念念不忘。她好希望可以对着这位她深爱过的男人,细诉衷情,大吐苦水。可是话还没出口,豫谨一句:“人总是要变的,我也变了。我现在脾气也跟从前两样了,也不知是年纪的关系,想想从前的事,非常幼稚可笑。”轻描淡写,对曼璐却无疑是晴天霹雳。他否定了她对初恋的保留,否定了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是唯一觉得幸福的回忆。  就这样,和豫谨的重逢,是以曼璐一阵阵撕心裂肺的措泣收场的。那一刻,从前的你浓我浓,都恨不得一把火烧掉,想起都会灼伤双眼。  如果一段恋情已经散场,那么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保有一些记忆。我想,当曼璐穿梭在那些声色犬马之地,为家人的生计而沦落风尘时。她活着的信念中,有那么一部分,是因为这段美好感情的存在。午夜梦回,当她躺在一个陌生的男人身旁,她也许只是靠那些残存的幸福时光忍受下去的。红尘中的她,身心想必都被浮世折磨的满目疮痍。   “等闲识得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若不是多年后曼璐的容颜和身体都已被摧残的不堪,若不是多年后曼桢和少女时的曼璐有几份相似,那么豫谨还会变心吗?话到头,还是一句:天下男儿皆薄幸。   空留恨事难追回。   也许豫谨没料到自己小心谨慎的一席话,竟成了它日,曼桢生命中所有不幸的导火线。   “哼,倒想不到,我们家里出了这么个烈女,啊?我那时侯要是个烈女,我们一家子全饿死了!我做舞女做妓女,不也受人家欺负,我上哪儿去撒娇去?我也是跟你一样的人,一样姊妹两个,凭什么我就这样贱,你就尊贵到这样地步?”她越说声音越高,说到这里,不知不觉的,竟是眼泪流了一脸。   我始终认同,是曼璐做舞女做妓女,换来了这么一个烈女妹妹。在她成了昨日黄花之后,这看来煞是灼人。   当身为人父的世钧像个纯情少年,痴痴读着十几年前曼桢给他的信。觉得曼桢再悲惨,也拥有了世钧十四年不变的爱情。还有豫谨的爱怜,以及受过高等教育的资本。   而曼璐,为了家人的生计,变做风尘女子。结果是家人的嫌弃和刻意疏远,日渐老去的容颜背后,是丈夫的辱骂,流连风月场所成天不着家,并垂涎自己的妹妹良久,初恋情人将对自己的一往情深也同样全转嫁给了曼桢。最后她因妒成恨,帮着祝鸿财占有了曼桢,助纣为虐。于是最理解她,怜惜她的曼桢,也同她形同陌路人。自此,她已是一无所有了。   可我们不能否定曼璐妒,曼璐的恨。她的妒她的恨都是合情合理。她只是一个女子,平凡的女子,不是圣人。   曼璐的一生在整部小说,我觉得最为坎坷。   回首半生匆匆。   年少时的她,我总觉得像春天花架上缠绕的紫藤,雅致清馨。中年后,日渐憔悴,身心疲惫甚至有些变态的她,我依然觉得凄美,但更多的是惘然和悲凉。像一只啼血的杜鹃鸟,那么孤单无助,悲凉的叫声仍弥留在灰色的天空。 后记:  朋友说曼璐在小说中难免显得市侩。可我全然不觉,可能是偏向这个人物吧,足见自己的不理性。我只见其几分泼辣与性感,还有对家人的爱。只是命运弄人,最后的所作所为,已是疯狂近乎变态,我将她又另当别论。   5年前看电视剧时,最惋惜莫过于曼桢的遭遇。这次却偏向于曼璐。也不知过些年再看时,又会做几多感想。   

缘尽半生

半生缘,注定只有半生的缘分,不肯让那个相聚到白头。前半生的恩爱换来的确实后半生的物是人非,最终在无爱的婚姻中度其一生或者一人孤独终老,不管这样的结局是好是坏,谁也不能回到从前。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整个社会的哀痛!

只要是在一条路上走着,总是在一起的

相信看过这个标题,很多人肯定会想起才女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里饱经沧桑的顾曼桢与沈世钧十几年后再次重逢,道别时曼桢对世钧讲的看起来很温暖的话。事实上,最近的我习惯于在书中认识世界了,在《杜拉拉》之后,听到别人推荐我曾经只知道标题的《半生缘》,便在上下班的车上和入睡前进入了那个小世界。一度因为张爱玲笔下的为家庭做出巨大牺牲的值得同情和尊敬的曼璐却如此残忍而又荒唐的对待自己的妹妹的杯具,几乎不想看下去了,更可惜祝鸿才白瞎了这么好听的名字。后来我还是耐着性子,看到了最后。  开始的我一直因为曼桢的遭遇而觉得曼璐可怜又可憎,后来才发现,书中最大的杯具还是悄悄成为过去式的逝水流年,它让人在很多时候无可奈何的做出了自己都很清楚的错误的选择,尽管人们知道其实很多错误的选择是可以避免的。更可怕的是时间的雕刻让错误的选择成为了沧海桑田,终其一生,直至遗憾的没有勇气也没有力气想着去后悔去改变了。  人生短短数十载,很多时候,一瞬间就成了一辈子。每时每刻做出的一个个的选择,都在改写着我们的人生走向,而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到现在已经是无法挽回了。就好像,十年前的我不可能想象我现在这样的工作情况,十个月前的我不可能知道我会在这个地方工作,十天前的我不可能知道我如此流畅的看完了这部近30万字的小说。多少人在生活的压力下带着面具在社会里游走,却忘了寻找自己的影子,一次又一次的违心的做着一样又一样的事情。  现在的我在时间允许下,在身体允许下,更愿意在球场上奔跑,在音乐中在书中呼吸着多彩的空气,并且追寻着自己的梦!曾经不理解这位号称是和晚清第一权臣李鸿章还有亲戚关系的上海才女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的宣言,当然我到现在也没有去深入了解她,只知道这位《半生缘》的作者自己的感情生活也是一个悲剧。不知道这部小说是在她什么阶段写出来的,或许只有经历了很多,才能写出如此经典的作品。读了这部书,我更加清楚,很多东西是不能等的,出名要趁早,其他也是一样。保持听从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的呼声不变,从一点一滴做起,尽可能做最真实的自己!

紫色情缘喜欢世钧与曼桢的开始,宛然一首隽永的小诗,很自然很平凡却又并非平淡无味,仿佛注定了这份感情会细水长流,会牵扯出十几个春秋的悲欢离合。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眼神都在暗中酝酿着一份感情,像一粒种子埋进两个人的心里,默默积蓄着养料等待着破土发芽的那一天。萌芽后的小叶子嫩绿清新如同两人的感情一样清纯。两个人孩子般小心地呵护着小叶子,守候着它一点点地长大,期待它顺着自然开花结果。如果没有那些生命中的波澜,这将只是发生在旧上海里的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单纯得宛如蓝色一般。然而,在感情的花蕾即将绽放时,一场猝不及防的暴风雨把花蕾打得无影无踪,种种不可抗拒的错误把两个人的情感结局引领向相反的方向。蓝色的爱情与千愁万绪化合,溶成紫色。于是那爱情就像紫色一样散发出淡淡的忧伤,像紫色一样总让人有几分牵挂几丝遗憾。《半生缘》紫色的结局,没有结果更没有未来,只是把遗憾化作凄美,余韵无穷。而《半生缘》的前身《十八春》中带着革命气息的红色结局总让人感到机械生硬,那红色仿佛是一个老人为掩饰自己的苍老而抹上的胭脂,殊不知那份永恒的苍凉才最自然最有味道。所以,紫色,可谓是《半生缘》最好的注解。那些花儿女人如花。也许《半生缘》中的女人们的命运、个性、情感未必都像花儿一样美好,但她们也曾经像花儿一样美丽过,像花儿一样幸福过。曼桢是张爱玲笔下一个很特别的女子,因为爱玲笔下的女人的性情多是像流苏一样麻木堕落或是像曹七巧一样人性扭曲。但是曼桢却是一个从头到尾都像花儿一样美好的女子,她宛如一支玫瑰,独立坚强,却不失温婉。可惜是她生不逢时,糜烂的时代注定了她的命运多舛,教人忍不住扼腕叹息。她曾有过像玫瑰一样甜美的爱情——“半路上忽然听见有人在后面喊‘喂!’他一回头,却是曼桢。她一只手撩着被风吹乱的头发,在清晨的阳光中笑嘻嘻地向这边走来。一看见她马上觉得心里敞亮起来了。”每次看到这个细节时脑海中就像在放一部老电影一样,这个灿烂的镜头:晨风阳光中微笑着的曼桢,如清晨怒放的百合定格在银幕上,然后在岁月的流逝里渐渐地褪色发黄,最后变成一张黑白的老照片定格在世钧心里。小别后的初逢,世钧心里有着澄明的幸福感。然而时间未知,任谁也想不到他与曼桢的缘份竟会擦肩而过。很多年后,依然是别后初逢,伊人却已憔悴损。他们的心是何等的刺痛啊,这种刺痛隐匿在心灵深处,或许某天稍不留神就会跳出来将他们伤得鲜血淋漓。而这种刺痛,从本质上来说,是以世钧父亲为代表的道貌岸然的封建卫道士所赐予的,他们自以为是却又愚蠢地捍卫着所谓的正统。于是玫瑰还没有享受到花开的绚烂就“将是萎谢了”;于是世钧只能凭着一纸薄信来凭吊他们的爱情——“世钧,我要让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在等着你,不论你在什么地方,不论在什么时候,反正我要你知道,有这样一个人……”。世钧只留下了这一封来自曼桢的信。他没有毁掉它,是因为不愿失去这最后的爱情证明?还是因为那段热烈而真挚的誓言?抑或是根本就没勇气下手?或许都有一点儿吧。反正后来,当世钧重读这封未完的信时,他心中仍有当年的悸动。韶华已逝,他们的世界也都变了,只是他们的爱从未停止过翻腾,就像他们所处的时代,从未停止过风起云涌。而读者们却在深深的惋惜——说要等他的人儿早已消失在人海;说要等他的人儿一旦错过就不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切都已恍若隔世,只有这封信像一根连接到时间彼岸的细线一样,能让世钧隔着悠悠岁月想起曼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当是怎样刻骨的惆怅和遗憾啊。曼璐总会让人想起后庭花,尽管那并不算是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那只是一支曲子,靡靡的亡国之音,可曼璐的一生又何尝不是靡靡的?她像“商女”一样是一个时代的畸形儿:旧上海的十里洋场,女人为了生存而放弃尊严放弃感情,又因为放弃的感情而变态,最后只能像花一样枯萎凋零。花的凋落是因为它们无法抗拒自然的法则,而曼璐的堕落则是无法抗拒生存的法则。于是她那曾花儿般甜美的爱情,也只能这样未开而荼靡——“他终于微笑着向她微微一点头。但是他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再也找不出一句话来,脑子里空得像洗过一样。两人默默相对,只觉得似水年华在那里滔滔地流着。”曼璐和豫瑾重逢时,这对曾经的恋人已是一个嫁作商人妇,一个却七年未娶。曼璐和豫瑾的错过就像曼桢和世钧的另一个版本抑或是前奏。不同的是曼璐和豫瑾间没有阴错阳差,有的只是现实而残酷的生活。很喜欢“只觉得似水年华在那里滔滔地流着”这一句,安然流逝的时间顿时生动立体起来。它让人感受到曼璐的另一面,她甜蜜而又辛酸的一面。不论后来曼璐的人性怎样扭曲,我都坚信在她的灵魂深处是珍视从她和豫瑾之间滔滔流过的似水年华的。因为那是她的青春岁月,干净清澈,是她发霉的人生中唯一的新鲜。可是豫瑾却狠心地说出一段对曼璐来说过于残忍的话,否定了他们之间曾经的美好,打碎了曼璐如梦的回忆。豫瑾和世钧在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那就是情感上的懦夫:世钧的软弱只是不断妥协,向父母妥协,向社会妥协,向命运妥协,他没有追求幸福爱情的勇气;可是豫瑾竟软弱到,连承认曾经幸福过的爱情的勇气都没有。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他们的软弱埋葬了两个女子一生的幸福。所以,一直对曼璐抱有几许同情,她的怨毒只是对不公命运的发泄,却伤害到了自己最亲的妹妹,让良心欠下了一笔巨债。纵观曼璐靡靡的一生应该是红色的吧:青春年少的她是粉色的,热情而纯洁;沦落风尘的她如艳红,谁能体味到她那如鲜血般的红色后面掩饰着怎样的疼痛;嫁作人妇的她似绛红,被生活情感折磨得宛若一道凝涸的血痕,黯然无色却又触目惊心。翠芝所代表的是旧时典型的封建大家族的千金。她不需要像曼桢一样有高等文化,不需要像曼璐一样出去挣钱养家糊口,她需要做的,只是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丈夫。可是翠芝性格中的任性和叛逆让她偏偏喜欢上了叔惠——一个聪明漂亮又自恋的人。性格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叔惠不会为了翠芝而冲破封建观念的压力,放下面子去面对阔绰的石家;而任性的翠芝也不会因为叔惠的逃避而放弃这段若隐若现的初恋感情。“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翠芝就像姜夔笔下的芍药,虽然一边遵照着世俗的安排嫁人生子,年复一年地过着波澜不惊的少奶奶生活,一边却又固执地坚守着对叔惠的爱恋,仿佛她一世的情感只为叔惠而生。逝者如斯曾经有首歌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唱出了一段无奈逝去的感情。而曼桢与世钧在十几年后重逢时,她在他的臂膀中说过同样的话:“世钧,我们回不去了。”世钧听了心头一震。而读者的心头同样一震:歌词演绎的不过是感情,而曼桢指的却是时间。他们想回去就意味着他们要与强大的时间抗争,可是时间巨大的无形却有无所不在的压力早已编织成一张透明的网困住了他们,无法抗拒。十几年的时间压力没能压碎他们的感情,却可以使他们的环境变形。已各有家室的他们,怎么可能逾越十几年的时间之河,不顾所谓的伦理道德再一次走到一起?他们跟时间挣扎只是徒劳,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最初的爱恋沉到河底,没有任何救赎。这就是时间,冰冷而坚硬的时间,像杀人利器一样残酷地杀死了世钧和曼桢的缘份,在他们心里毫不留情地划出一道深深的伤口,埋下永远的伤痛。然而逝去的时光又像灵丹妙药一样可以让这道伤口渐渐愈合结疤:不爱翠芝的世钧会觉得“爱也许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日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而曼桢也可以在回述那场噩梦时“却是用最平淡的口吻,因为已经是那么些年前的事了”。于是不得不承认时间的强大,它可以让人心生痛苦,又能够让痛苦湮灭在时间的汪洋中。在人生的旅途中,相爱的人往往就是这样,短暂的相遇在强大的时间面前不堪一击,从此缘份成为失之交臂的东西。而正是这强大的时间和失之交臂的缘份成就了张爱玲笔下这一段最经典的半生情缘。

如果

如果男女主角相爱,却没能走到一起,人们就会把责任归结到他们的背景和圈子,一定要找出个理由,比如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就引出了封建礼教的恶劣本性。然而,如果他们的背景和圈子没有问题,人们就会仰天长叹,说命该如此。其实总结地说,爱情悲剧,最直接的是自身的原因;其次 是环境的因素;最后就是天命的劫数。不过,这种总结很多时候让人觉得恶俗和讨厌,也许,不说最好,只等感情慢慢地变淡,消散于无形中,就像时间在个人身上的变迁。爱玲的小说一向结局惨淡,却从来都是绯闻的主角。被人评得多了,不免影响了后来读者观看的心态。所以怎么写,好像都是拾人牙慧,只好权当抒发情感,做个愤慨的旁观者。曼桢和世均的爱情,从开始以来一直很平淡,像杯温开水喝着喝着,渴是解了,再喝却觉得淡。前半部分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的,因为两年了他们似乎都还在原地踏步。看到后面,却又恍惚觉得原来这是一个前奏很长的故事,但前奏怎么长,都是为后面铺垫的。这个故事里的男主角很平淡,他似乎是有强烈的感情,然而全部篇幅里他都是那么温和,直到十四年后再遇到曼桢,他突然就想起了自己回不去的过去,这才激动了一回。曼桢的一生,也许最幸福的时光,也就是跟世均在一起的那两年。此前,她在隐藏自己;此后,她放弃了自己。姐姐导演的那出戏,彻底地成为了曼桢一生的转折点。最初的时候,同情心还是泛滥,可是看到结尾,有点像讨厌一只被玩腻了手脚被扯掉了的玩偶一样,想把她扔掉。曼桢个人并无瑕疵,比如,她在姐姐的嫖客面前刻意地隐藏自己,埋没自己,几乎没有少女美丽的天真。姐姐嫁人后,她主动挑起这个家,身兼几份工作,每天都在忙碌,连跟世均的恋爱中,也从来不肯稍微松懈一下。当世均的家人质疑她的身世,她面无愧色,坦荡地为自己的姐姐辩护。出事后,她顾念着是自己的姐姐,只说权当自己被疯狗咬了。看到荣宝后,她甘心嫁给了这个当初强暴她的人,为给小孩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而后,她又利用祝鸿才出轨的事实离了婚,把荣宝带在自己身边。这一连串的事情里,曼桢是无可指责的。唯一的挑剔,是她太过于倔强。曼桢的倔强,却成为她落魄和灰暗一生的导火线。书里写着,曼桢看着姐姐为了家人,用一个十五岁少女能用的手段,养活了一大家人。她想着自己长大了,要用自己能够做到能够承受的方式,去接替姐姐养活家人。所以她身兼多职,在弟弟长大成人之前不肯结婚。世均想为她分担一些,她总是拒绝,不想让世均趟自己家里这趟浑水。为了逃避世均的求婚,她还故意利用豫瑾来打消世均的热情。其实曼桢并没有特别耀眼的长处,她的工作简单,是力所能及,赚的也只是一个份子钱,几乎没有前途可言。当然,在那个时代里,出来做事的女子很少,女人依旧被冠以旧时代的观念,就是嫁个男人来改变命运。可曼桢真是足够倔强,她放着敬她爱她的世均不顾,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家里的问题。未被摘下的花朵在没凋谢前始终会有人盯着,仔细筹划好的阴谋自然可以淹没一个善良而心不设防的女子。即使被禁足十个月,曼桢依然在病房里偷跑出去,身体后找事做养活。她很确定自己不要什么,有着强烈的厌恶感。可是,这些虽然被描写得很分明,却也只不过是一个正常女人的强烈情感表现。所以,等荣宝病怏怏地躺在她眼前的时候,她竟然决定要嫁给当初那个强暴自己的祝鸿才。我真是不禁要问,曼桢,你就这样作践自己么?曼桢心里,知道自己是再入火坑,其实,也是她对自己人生出路的无望。她的前半生,是被祝鸿才和姐姐毁了;而她的后半生,则是被自己毁了。她曾经围护家人的坚定化成了绵密的伤痛,彻底摧毁了她多年以来清白独立的骄傲。她逃了出来,没有家,没有亲人,也没有了爱情。后来,却以为自己还有个儿子,甚至为了这个莫名其妙、没有比有还好的儿子毁了自己的后半生。曼桢,那时我真宁愿你清心寡欲,远离亲情,甚至每晚咀嚼自己的伤痛忍受那碧海青天夜夜心!因为这样,你至少还有一点骄傲,而不至于如此无奈,如此屈服于命运!那艰难的被禁锢着的怀胎十月,应是可以促成曼桢性格和命运的转折的。经过这一段,她或许变得更加坚强,或者变得更加软弱,这是极端的困境带给一个人的改变。因为伤害到了极致,就可能出现转机。然而,对于曼桢,她的人生却从此再无光亮。想必日后他的儿子长大成人,念起自己的母亲,只能同情:我母亲是个苦命的人,为了我,她苦了一辈子。由此,我不喜欢曼桢,她虽然倔强,但性格上却并不算坚强,与如石家小姐同为二流。说起石翠芝,为了一个心心念念却不理睬自己的男人退过一次婚,而后退无可退,无奈地嫁给了一个自己不喜欢也不讨厌、门当户对、凑合过也行的沈世均。她没尝过风餐露宿、食不果腹的滋味,所以得不到的爱情是对她最大的折磨。怎么说,都是千金小姐,也是一个无法绽放、与日暗淡的宿命。这部小说里,作者写得正面的,就是两个无法挣脱世俗悲哀的女子,口味重的是曼桢,稍微淡些的是翠芝:她们一个比一个惨淡,生命力随着时间和无奈渐渐地消散,除了怅惘什么也没留下。活得狰狞却恣肆的想必却是曼璐,她也曾天真烂漫过,有着喜欢自己的未婚夫,一朝堕入风尘连自己的妹妹都要染指,这个女人很可怕,可是生命力却出奇的顽强。而沈世均确实是个平庸的温吞水,一场不算分手的分手只让他伤心,想去追回却不肯发现一丝疑点。那只沾染了曼桢血的疑点重重的戒指被他难过地丢入草丛,曼桢唯一得救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然后,他娶了自己不爱或者说不是挚爱的翠芝,两个人的生活像极了古代人那种相敬如宾、温和无力的夫妻,直至十四年过去,他们都还是心各有所属,没能爱上对方。最可恶的是顾太太,这个毫无主见的老婆子,因为自己的无能在丈夫死后撑不起一大家子,眼睁睁地任由大女儿堕入风尘还能花她那用血肉换来的钱;而后曼桢出事她竟然袖手旁观:可见,一个懦弱、没有见识和底线的女人罪恶重重,却能以不知者不罪处之,真是令人愤慨之极。最后,想起唐婉那首和陆游的《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如果爱情里,只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多好, 偏偏世人什么都要往里装!

那段情 那份缘

花开花谢又一年一盏清酒道不尽半生缘分浪天涯空留明月照天明—— 题记一杯盛满清水的玻璃杯,再也容不下另一滴水的入侵。最初的时候,世钧与曼桢是这样地坚信这一点,仿佛在彼此的心中再也无法掺杂任何多余的尘埃,他们站在旧上海的弄堂里,依偎在一起,他们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对方的温度,即便是在冷冷的冬风中,所有的冷寂都可以融化。热恋中的人,是不情愿让心爱的恋人远离自己。可是,世钧却不得不离开,他得去探望病中的父亲,曼桢没有说,只是心中带着隐隐约约的痛,依恋的情愫无法被剪断。那一刻,去往南京的列车似乎变得特别漫长,他的眼里是她的笑容,淡淡的,却很深刻。回到故乡后,他却遇到他生命里另一个女子,翠芝。翠芝与他从小一起长大,他们也曾有过婚约,但,自从曼桢的出现,世钧便开始淡忘了翠芝,他觉得翠芝身上的大小姐娇贵脾气与曼桢的温柔娴熟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只是,或许他唯独不知道他的挚友,叔惠却对翠芝有着某种遥不可及的憧憬,恰巧,翠芝也对世钧身旁这个风趣健谈的男子多了一份感觉。这一次的回乡,父亲从小公馆搬回来住,虽然世钧与父亲并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感情,但一种责任心依然是他不得不为一家老老少少考虑。再回上海后,他与曼桢似乎为了婚事而有些伤了感情,闹了矛盾,而这中间正好插进来了豫瑾。豫瑾是曼桢姐姐,曼璐的前未婚夫。当年,曼璐为了生计,离开老家六安,做了舞女,颠沛流离,最后嫁给了财大气粗的祝鸿才。而,豫瑾则多年不忘,孤身一人数年,这次,来上海,借住在曼桢家里,对曼桢有了点滴的暧昧,好以此来弥补与他姐姐的遗憾。但,世钧却觉得曼桢是欢喜豫瑾甚过自己,一气之下,数日不与曼桢联系。 可能人生是一道崎岖的山路,很多事情总是不该发生,但却发生了。曼璐因与鸿才关系每况愈下,心情像枯叶般惨淡,再加上回娘家又望见豫瑾对妹妹的深情,心中便不知不觉燃起怒火,觉得自己委屈,于是,所有的邪念都开始迅速滋长,一个恶梦正向曼桢走来,她的天空开始下起绵绵的细雨,正诉说着几分掩不去的悲哀与无可奈何。那个黑夜,祝鸿才侵犯了曼桢纯美的身心。曼桢不知所措,他的脸像地狱一般,吞噬着她的梦。她唯有不停地哭泣,只可惜眼泪挽救不了一切,世钧不知道曼桢这般的疼痛。接下来,在曼桢的记忆里充满着黑暗、潮湿,姐姐的无情、母亲的麻木、世钧的离别,所有的一切像是人生的一出差错,再璀璨的星光仍抹不去她的沉沦。而,在世界的另一头,世钧强作笑颜,挽着翠芝的手,却想着曼桢的眼神,他在最爱她的时候离开她,是否诠释着他们结局的悲哀?而这婚礼上叔惠一醉方休,忍痛远渡重洋的抑郁,又有谁能够品尝呢?一切仅仅是上苍的错误吗?爱情真的可以让人一夜变老吗?数年后,曼桢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改变,她的姐姐心力交瘁,撒手人间,而为了那个她唯一的希望,儿子,她竟忍受鸿才那张丑恶的嘴脸,不是她屈服,而是生活的压迫,只是她仿佛失去一切的期许,曾经渴望他再一次出现,如今也只是空留一声叹息。他呢?分了家,他携全家重回上海,做着普通的职员,生活平静得犹如一潭死水。又是一年了,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岁月的痕迹抚平了曾经挣扎的内心,直到在街角的意外偶遇,曼桢分明看见他眼角的皱纹,却不敢靠近,他只是赶上电车,消失在街的尽头,就连影子都恍恍惚惚。叶子在窗外轻轻摇动,一片片慢慢滑落枝头,吹到了她的脸,泪水不禁打湿了衣角。于是,当他们再次相逢,便是十八年后了,坐在一家饭馆,少了最初的激情,只是静静地诉说,好似不带一丝感伤,却有波澜在心中激荡。他知道真相后,怪自己当初不该不信赖曼桢,竟抛下她独自离去,不过,只可惜时间过了,不再回头,卷走了一季又一季。她也不多说什么,暗暗地靠在他的肩头,像初恋那样,令人怀念,因为这半生的纠结永远无法淡忘。另一边,从美国回来的叔惠望着眼前依旧光鲜的翠芝已是闻到心在流泪的心酸,倘若当年多一份勇气,多一份坚持,现在的光景是否如此凄凉?或许,他们四个人会是新的一种组合,命运总是弄人。月光斜斜散落一地,昔人却不在此地,我不知道半生的缘分是否足矣,本是相爱的人,却阴差阳错地挥手告别。这个故事,电视、电影都已看过,回过头来再看小说,却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怀,爱玲的文字虽没有充斥着华丽的词藻,却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吸盘,将我牢牢地抓住,真实细腻的叙述为这件旧上海的往事平添些许自然,令人难以忘怀。结局不是喜剧,也并非一出悲剧,更像一场闹剧,是对生活的不满,还是对命运的叹息,恐怕所有仅仅都已随风飘散,唯有将最深的情愫压在心底,偶尔翻出来晒晒暖阳,寻找一丝莫名的安慰,回味起来曾经最美。隔了数十年,爱玲,这个一代幽怨才女在我们的眼前带来的是人生潮起潮落的历程,生命的过程循序渐进,很多时候,眼泪弥补不了一切,我们只能站起来,艰难地站起来,伤痕累累地等待着缘分的降临,一些事情不能强求,顺其自然吧。毕竟那段情,那份缘,也许都会被岁月潮水冲走的,你说呢?

曾经沧海难为水

读张爱玲的书第一本就是《半生缘》。就为了等那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一口气读到了最后。很喜欢张式这样的情节安排。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能让读者深受触动,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深刻地让之在心里难以忘怀。不论是对世钧和曼桢娓娓道来的相识、相恋过程,还是后来曼桢所遭遇到的一切痛苦磨难,以及关于曼桢和世钧的命运中各种有意无意的安排与无奈,我想都是在为他们最后一次相见而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起到铺陈作用。一个曾经本来可以用一生一世来相爱的青年男女,因为种种原因,中间断了几年没见。尽管物是人非,世事变迁。相信,曼桢和世钧从分开到相遇,他们早已在心中为彼此扎下了一个连时间都难以磨平的位置。就是这样的俩个人,当他们再次相见的时候,一道道根本就没有可能无视或逾越的社会伦理屏障早已横宕在彼此之间。曼桢终于还是道出那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尽管她有一千一万个不愿意,世钧有亦是如此。可是又能怎样呢。曼桢的遭遇和自己需要抚养的孩子,世钧和翠芝所组建的家庭······这些都是时间无法解决的障碍。小说中是这样描述的“她一直知道的。是她说的,他们回不去了。他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今天老是那么迷惘,他是跟时间在挣扎。从前最后一次见面,至少是突如其来的,没有诀别。今天从这里走出去,是永别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样。”时间是却个可怕的事物,可以让你的伤口渐渐愈合毫无后患,同时也可以让伤口加剧恶化无法控制。人生的很多事本来就是像这本书名一样“半生缘”,无法控制,世事无常。张要给我们留下的恐怕不仅仅是这些···其中的体会,只有自己读过之后方才领悟。

半缘生。半缘君。

在翠芝一丝凄凉的胜利与满足中半梦半醒,恍如隔世。依旧是她的范式。闲言碎语,娓娓道来了一个时代的沧桑浮沉。爱,就浸染在这悠悠的岁月里。一个夜晚,两对恋人,三角关系,四处闲愁,上演着张千万遍颂扬的悲剧。然而在苍茫的人海中,这已不再是悲剧,而是生活。惨淡的不是离别,而是最后的相拥。世钧明白:“今天从这里走出去,是永别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样。”四颗心,本就是死水,无惊无澜,后半生大抵这样生活下去倒也无痛无惜。偏偏一颗石子掉落心湖,汪起一池涟漪,前生今世都涌到眼前……然而死水只能是死水,愈是挣扎,愈是绝望。心旌摇曳后依旧波平如镜。剩下的只有痛,只有生活。最难测的是人心,最难解的是误会。然而她这次把误会都解了。本以为这样就会了然,坦荡无憾。没想到这感觉更痛,因那扼腕与挽回的空间都一并覆灭了。只有真真切切的事实,历历在目。曼桢道:“世钧,我们回不去了。”为何不复?因为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内容。像张说的:“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时光千回百转,执著和忘记没有差别……所有的烦恼都会过去。你所需要的只是时间,通过时间摆脱我执。”原来前半生的经历,是为了后半生的回忆。

妥协的天才仍是天才

比起张爱玲去美国后改写的《半生缘》,我更喜欢最初的《十八春》,因为能看到她的不情愿。喜欢一个作家,自然要连她的别扭也一并喜欢进去。更因为知道她是固执冷冽的人,所以加倍珍惜她揿下性子写出的这本悖逆本意的《十八春》——大概从一开始她就写得不情不愿,连笔名都换成梁京,只怕也是不想人知道这是她张爱玲的手笔。她在我心里一向是孤傲任性的女子,更换笔名这番举动却带着点小女孩的赌气与天真,一边出于某种原因不得不妥协,一边又别扭地不想别人知道她的妥协,不肯把这小说放在张爱玲名下,换个笔名假装别人认不出她清刚凛烈的文风。张爱玲是驾驭文字的天才,妥协的天才也还是天才,即使《十八春》完结得如此不情愿,它仍是一篇爱恨通透的绝妙小说,文字清淡幽寂,散发着张氏作品独有的略带发霉味的旧书寒香,这缕寒香徐徐袅袅地随着情节生出藤蔓,牵扯住读者堕入书中不能脱身,跟着曼桢在那十八年里跌跌撞撞,所见所感全是绝望的悲凉,故事里其实没有一个坏人,正因为没有坏人,才更加悲哀,众人合力葬送了曼桢的一切,到头来她连个能咬牙切齿痛恨怨怼的对象都没有,隔着十八个春秋,她终于能对着曾经最爱的男人哭诉,却只能麻木平淡地把往事絮絮讲一遍,毕竟过去那么多年了。爱到如此才最悲凉,哭都哭不出来,但凡稍为浓烈的表现在此刻都是多余,哭天抢地也嫌晚了十八年。可话锋一转,曼桢鼓舞精神,开始陈述希望与光明的骤然降临,转机来得太突然,曼桢急刹车般地转换频道,忙不迭地展示脱胎换骨的乐观进取,不但世钧被感染了,连他那个小资太太都跟着感染了,所有的人亲如一家地奔赴新生,迎接大团圆结局。张爱玲一向擅写森冷阴灰的人性,这回自圆其说地写一番轰轰烈烈幸福美好,翻转了她自己的乾坤天地,成为她一生作品中的异类。这个结局令她耿耿于怀多年,辗转赴美数年后她又把《十八春》翻出来改写,删掉她从来不曾相信过的美好,和她一手扭转过的乾坤,曼桢对世钧的千言万语,只能哽咽一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苍凉得无以复加。书名易为《半生缘》,她在这里写她相信的结局,署她自己的名字。我对改写后的《半生缘》感觉不过尔尔,新结局充满宿命论的无力与绝望,尘埃落定之后的不可逆转,它与任何一部张爱玲的小说没有两样。其实再怎么改写,也越不过她自己在四十年代的巅峰盛况,这个才情旷世的女人把一支生花妙笔握在手里一辈子,锦心绣口的文字对她来说从来不稀奇,《十八春》略失往日水准,才是罕物。隔着几十载光阴看她当年的妥协,事实上具有一种反向的真实,我在这份真实里探触张爱玲藏在文字背后的固执的心,并由衷喜爱这个一路悲伤,终点幸福的故事,纵然它失之生硬。就好比画了一辈子写意山水的丹青圣手忽然画了一张西洋油彩,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那一定是值得收藏的。

《半生缘》与《劝导》

读了《劝导》之后再读的《半生缘》?记不清了,但是忍不住觉得有共同点。狗血的剧情,一个是旧情人的再聚首,梦幻般的再续前缘;一个是情人的甜蜜从前,物是人非的惨淡相逢。《劝导》是我好不容易才读下来的,全书充斥着对家庭关系和伦理的剖析,如同一本教科书般喋喋不休,情感的部分显得节制又内敛。同样的《半生缘》,出身高贵懂事的安妮在中国变成了贫寒世故又坚强的顾曼桢。安妮被家族的现实观念所束缚,而顾曼桢则真实的被现实折断羽翼。为什么叫《半生缘》?因为年轻时的那几年,也许就成为了一辈子梦寐的记忆。无论怎么说瞬间永恒,恐怕大多数人都含有一丝遗憾以及更多憧憬在其中。从前以为明天还有以后,可原来情节在不经意间默默走过了最高潮。只能一辈子活在寂寞的回忆中,有点《寂寞空庭春欲晚》的意思:这一生还如此漫长,却早已落幕。剧情虽然如此简单,但是成为名著的却是对人物内心、行为以及琐碎情节丝丝入扣的描述。《劝导》虽然沉郁和絮叨,却也因此像一幅油画,再三涂抹的颜料浓墨重彩的刻画出围绕着安妮的客观环境,就是这客观环境的强大,也许才劝导了她遵循人们期望的要求择偶,放弃了原先的美好爱情。可无论如何,女主角后来与功成名就的男主喜结连理,也并没有脱离客观环境的要求。女主角虽然承认了以往的错误,但是也并没有责怪那些“劝导”的力量,因为他们是正确的。就像一份工整严谨的市场调查报告和投资前景预测一样,他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我觉得这种理性得恰到好处的认识是十分可贵的。差点偏题,好歹这还是《半生缘》的书评。读《半》让我手不释卷无法停止,被她的魔力所吸引,几乎是句句珠玑只叹“妙极”。虽然剧情说不起荡气回肠,但是张的文字总让人管中窥豹,一篇小说仿佛看尽了世间沧桑一般。世间对于她的溢美之词已说到极致,我也不多说。最近对着键盘总觉得头脑中空空荡荡,无字可写,怪罪于文笔,其实最终还是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没有之前那么的深刻了。像《半》,因为生活环境造就了男女主角独特的性格特征,“世故”这两个字放在两人身上十分妥帖,不是大智慧,只是在现实倾轧之下圆滑求生的温吞的伶俐。所以每一步都走得那么谨慎,仿佛不经意却已在心底预演过千百遍、千百种可能的回应。我深爱张对于那些深驻我心里却模糊的情绪的精确、犀利的描摹。摘抄了很多段,不一定是最妙的,只是想起记录下来:曼桢倒真有点着急起来了,望着他笑道:“你怎么了?”世钧道:“没什么。——曼桢,我有话跟你说。”曼桢道:“你说呀。”世钧道:“我有好些话跟你说。”其实他等于已经说了。她也已经听见了。她脸上完全是静止的,但是他看得出来她是十分快乐。这世界上突然闪耀着一种光,一切都可以看得特别清晰,确切。他有生以来从来没有像这样觉得心底清楚。好像考试的时候,坐下来一看题目,答案全是他知道的,心里是那样地兴奋,而又感到一种异样的平静。女人有时候冷静其阿里,简直是没有人性的,而且真会演戏。恐怕每一个女人都是一个女戏子。今天这月亮特别有人间味。它仿佛是从苍茫的人海中升起来的。一位我十分佩服的朋友曾经发过朋友圈,说读不来张爱玲,另外一位我更加佩服的朋友回复赞之不落俗套。令我有些难过。于是我拿起了张爱玲的书,又读了一遍,又更爱她几分。也许要被认为沉溺于世俗的小情小爱,那也无所谓了,本是俗人,俗又何妨?

淡淡的心痛

最心疼与本书结尾,曼桢跟沈世均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有些东西真的是错过了就是永远的擦肩而过,哪有回头,哪有来时路

错过

几天下来,心境变了很多。不知道是好还是坏。读完了张爱玲的《半生缘》,又看了差不多两遍的电影。我说差不多,是因为当书读到一半的时候,读到了世钧因为父亲病重,第二次回南京的时候,是在按捺不住自己想要知道结局的澎湃心境,找来电影,看了几个片段。很庆幸自己在看过电影电视剧之后,还是坚持把书也读完了。说来奇怪,决定读这书,完全是偶然。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者从哪天开始,林心如版的电视剧的画面就在脑海中不断浮现。回想一下,初次看这个电视剧大概是初中的时候了。然后在大学的某个暑假,又莫名其妙的开始喜欢同名的主题曲。记得刚刚学会唱这首歌的时候,和朋友们一起去了KTV。当时我就唱了这首新学来的歌,还有《擦身而过》,之后他给我了肯定的评价。其实,现在想想,也许他并没有觉得我唱的有多好。或许是刚刚和他的大学女朋友分手,又或许是和现仍女友的感情出现了什么危机,而歌词有恰好能让他产生共鸣罢了。可笑的是,唱这首歌的时候,占据我脑海的是他,而让他感慨悲情的却肯定不是我。可是,又能怎么样呢?总之,许多年后,自己对这部作品兴趣,或多或少应该和他也还有关系。读完原著之后,才发现自己更喜欢黎明和吴倩莲版的电影。可是总还是觉得吴倩莲演曼桢好像缺少一点柔美的气质。或许,曼桢的眼睛应该再大一些,在清澈天真一点。这样一来,她看着世钧的时候,就会再多一份柔美。可是转念一想,或许许鞍华导演对曼桢的理解比我要更深一个层次。因为其实这个人物是带着一种冷冰冰的气质的。艰苦的生长环境和好强的性格使她变得极为敏感。强大的自尊心和自卑心阻止她在从医院逃出来自后去南京找世钧。太弱软的人,应该撑不到与18年之后世钧再次相见那天,就应该要么自杀,要么失去了信念,变成了怨妇了吧。电影结尾的那一句:“我们是回不去了”, 让我那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他们的错过,是如此的让人心碎。就像翠芝对世钧说的:我们真的不应该结婚。是呀,为了来自世俗或者其他什么的压力,和自己明明不爱的人结婚,实在不是明智的决定。尤其是在知道对方心里也牵挂的不知自己的时候。那今天的电影《玻璃之城》,港生和韵文的故事,虽说也是悲剧,但是单从情感的角度来讲,竟给人一种完满的印象。毕竟都已结婚生子的他们,随后有勇气和运气再次遇见并且走到一起是美好的。而且,在感情发生任何变质之前,他们就被定格在来了最幸福的时刻。无杂质的感情。谈感情,誰有资格呢?或许就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吧。二十几岁的人,可以全心全意的去爱一个人,努力读书或者打工,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对方。而25到35岁的人,却往往被现实的残酷蹂躏,生存的需要,往往让我们做出一些并不遵从内心的决定。而四十岁左右,经济独立,基本生存不在是问题的时候,才又会有勇气去追寻比较纯洁的感情。所以,或许正确的决定,就是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尽早的精神和经济独立。一辈子很长。如果在20岁左右时错过了对的时刻对的人,那么或许也不需要感到绝望。不要泄气的努力,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难道换了个时代就能更好吗?

年初的遗留,年中看完。觉得不是很像张爱玲的文风,后来百度了一下才发现原来一开始是用笔名写的《十八春》,两度改编后才承认是自己原著。虽然如此,内容却依旧犀利,一盆盆冷水泼得不亦乐乎。结尾很有意思,新时代已经来了,大家都踌躇满志,仿佛已经走到最低谷,终于可以开始往上爬了,曼桢甚至对世钧说,只要我们走在这条路上,就还是在一起的——真的是在一起吗?而倘若换一个和平年代,故事当然不一样,而结局能更好一些?未必。半生缘,不仅是相遇相知的缘分,也是相爱相杀的缘分,是不得善终的缘分。书中没有一个人是可恨的,曼桢最后只能恨她自己让步嫁给了鸿才,而世钧和翠芝,只是两个落了水的人互救。在爱情的赌桌上,他们都没有足够的筹码,只能退而求助于婚姻。然而心猿意马,谁能救得了你?也不见得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两人一马明日天涯本来就只是幻梦,能平平常常地两心相悦就已经不错了,你们不是老津津乐道,短的是生命,长的是磨难吗?为什么又要去责怪别人不够拼尽全力呢?

删了一些后还是篇读后感的。。

一直有话想说,想着闷在肚子里也不是个办法,所以就干脆吐个痛快吧。应该是许久没读小说的关系,这次读得那般投入倒也是没有料到的,以前是从来不爱看这种言情小说的(虽然我现在也并不认为它只是一部言情小说),因为我一直觉得言情小说无非就是写写一些男女主人公之间极其巧合的事,读来太假太腻;而我这回读到的却是无数次的错过,跟那些同个套路的爱情戏相比,想必错过才是生活的常态吧。“世均,我们回不去了。”有些人看完书后总喜欢拿这句话说事,而我看到那里的时候大概也觉得一切不会像从前那样的了,倒也没有太伤感,他们本是绕在一起的两根绳子,一旦分开来了,就往各自的方向去了。倒是书的中间,好些地方都让我禁不住掉眼泪下来,有时是恨,有时是替曼桢觉得无力,一个人何以到了无人可依靠的地步啊!想想每个人都是差不多的,还有人在关心自己爱自己的时候是不会想去死的,而当世上无依无靠无寄托的时候便会想着了断自己的生命了。曼桢也是,她也曾在绝境中想过死亡,死亡到底比生活下去来得更简单些,可是她最终还是没去死,或许她毕竟还是有着她的儿子作为寄托,或许她确是一个比常人更为坚强的女子,捱过去是她生活的唯一路径。我忽而想到自己如果是她那个境遇我又会怎么做呢?姐姐死了,世均结婚了,母亲受着旧礼教的洗脑做着说着的都让人心寒,只有一个还很小的孩子。其实我是比曼桢要心狠的,那孩子绝不会成为我所挂念的事物,我也远料不到她那时竟会母爱大爆发的,为了孩子竟然继续与祝鸿才这个禽兽度日;不过这也或许这只是张爱玲耍的伎俩,既然花瓶碎了,就干脆再摔个一塌糊涂给你看。小说最后提到了曼桢写给世均的信,里面就说了“随便看见什么,或是听见别人说一句什么话,完全不相干的,我脑子里会马上转几个弯,立刻就想到你。”而我平时也是这样,读着这书的时候就更加了,不需要转几个弯就会立刻想到你。我会想如果我是曼桢,我那时会怎么做,然后看看世均说的和做的,我也会想象一下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我在看书的过程中标注了好多,可是一旦要回过头去重新想起来又不想那么做了,那必定是一番很劳神的思索。不过有个态度是明确的,我倒不会因为看了这种苦情的故事,就会杞人忧天的认为生活中也会有那么些个不如意的事,我觉得我还是乐观的还是勇敢的,我没有害怕过我的未来,也没有为自己担忧过什么,即便有时候说出一些很抑郁很忧伤的话,那也只是情感的发泄而已,是无端端生出的一些疑惑和猜测。我对待这些疑惑的态度,是不会对它置之不顾让它自生自灭的,我希望想明白它们,虽然一下子无法马上明白,所以我会通过看别人的故事来帮助自己厘清思绪。如果实在无法明白也不要紧,时间总归会回答我的。在看小说的时候,我会莫名其妙地想,如果曼桢和世均是个美满的结局呢?恐怕他们的未来也未必是美满的,说不定人到中年以后,或者更早,结婚两三年后,就发现了对方令自己难忍的性格脾气了,然后他们也会吵架,也会赌气,也会说些刻薄的话,想想这样的日子我倒是挺恐惧的,原本相爱的两个人何以沦落到这般的处境呢?不过这样想来心里也好受一点儿,想必每对情侣最终总会经历那个阶段,无所谓他们是怎么相识的了,你看曼桢和世均的算是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的,这算是最完美的恋情了吧,不过最后遇到真正生活上的琐事也肯定会有心烦和不开心吧。只是最怕的是,最后互相之间的爱意变得淡薄,但是又不得不维系关系,在一起不过是一种担负责任的表现了。想想那样的情况就觉得可怖起来,那该多累啊。

一路哭过来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现实中的影子,一路看过来,我已无力,不能责怪任何人,他们都么有错,是生活的逼迫造成了他们的形形色色。。。。想要狠狠的大骂谁一顿,可最后却只能噤声,我不知该怎么形容,刻骨的寒意,赤裸的现实。感觉张氏是很刻薄的人,漫不经心中就把人的那点私欲刻画的入木三分却只能让旁人讪讪. 她冷眼旁观,剧中人无处遁形,局外人也局促不安。。。

我的2007選書

 2007年剛剛過去,去年你讀過了多少本書?是時候整理一年下來的閱讀所得,但數數手指,年來讀過的書還是不少,於是想到挑選其中七本,來個接龍遊戲,讓「2007選書」變成一個滾雪球式的分享遊戲。我所挑選的,有些去年出版,有些是去年才買,有些則是去年才讀。在基督教傳統中,「七」代表完滿,但我更相信「知識就是力量」,信哉?願天佑我城!!    歡迎其他有興趣的朋友接龍,各自再挑七本書,撰寫2007之選,把這遊戲傳下去。    Structure of Memory: Understanding Urban Change in Berlin and Beyond (Jennifer A. Jordan)    因為天星皇后碼頭運動,年來開始找些有關歷史文物建築保存的著作來讀,也應合了我近年對空間問題的興趣,而社會學家Jennifer A. Jordan的著作《記憶的結構》,正是其中一本。在《記憶的結構》一書中,作者以東西伯林的大量例子指出,並不是所有歷史文物建築,都自自然然地變成用來紀念歷史的建築。她指出,有四股力量主導這個轉化的過程﹕(一)是否有相關的倡議者;(二) 倡議是否取得公眾的响應; (三)土地的使用;以及(四)業權。《記憶的結構》有趣的地方在於,除了以大量例子,展示了這個充滿鬥爭的歷史過程,更以另一些例子說明了為什麼有一些歷史文物建築,沒有被成功地確認為具有紀念性的歷史建築。建議林鄭月娥找來一讀。    《腹稿》 (葉愛蓮)  除了劉芷韻、韓麗珠、謝曉虹、何依蘭外,葉愛蓮大概是同輩中最值得期待的年青作者之一,而她的小說作品集《腹稿》終於在去年出版,距離對上一本合集《Hard Copies》(1999年),已有八年之久。葉愛蓮的文字,乾淨、準確,有一種冷眼看人世的興味。相比於《Hard Copies》,《腹稿》中的作品是更加的收放自如,湯禎兆形容她為「行銷性感的偶像派」,但倒覺得她是實力派,而且連性感也是冷的。當然,你在《腹稿》中看到的,更多是現代社會的疏離﹕所有人都好像活在一個脫離社會的世界,但其實這種「脫離性」正正體現了現代社會關係本身的抽象性。    《嗅覺記憶﹕我的七十年代》 (陳順馨)  《嗅覺記憶﹕ 我的七十年代》是進一步出版社「十步十年」系列的其中一本,而整個系列是對香港回歸十周年的回應。香港回歸十周年,適逢多事之秋,星星之火燒得最旺的,自然是2006年年末引爆的天星皇后運動。《嗅覺記憶﹕我的七十年代》便開宗明義是對天星皇后運動的回應,作者是由七十年代走過來的老社運,談的主要是她七十年走上街頭、在社區當無牌社工搞組織居民的舊事,但目的並非懷舊,而是通過回到過去,為當下釋放可能性。七十年代的社運是否真的跟天星皇后運動有因果上的關連,似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對應當下,創造一種具有時效性的歷史感。這種歷史感不單可以自過去釋放可能性,同時也讓不同世代的人有機會連結,創造出一個跨代的批判社群。相比之下,呂大樂的《香港四代人》便顯得非常反動。    The Writer and Her Story (智海)  The Writer and Her Story是智海的第一本漫畫作品集,當年(1997年)少量印行,去年則重新出版。世界兜了一圈,當年的另類漫畫,隨著「創意產業」走得火紅,而終於被放到聚光燈下。我猜智海對於這種轉向以及相隨的機遇是相當自覺的,從他跟歐陽應霽於2006年所編的《路漫漫﹕香港獨立漫畫25年》的整體佈局,便可以清楚看見他的部署。The Writer and Her Story貫徹智海一貫的沉鬱風格,幼拙的畫功配以畫面上的刻意佈局,破碎而離奇的敘事結構,所不同的是,The Writer and Her Story大概比智海往後的作品更為大胆尖銳。    《殖民無間道》(羅永生)  讀羅永生的文章,不時你都會讀到一些相當「激」的觀點。例如回歸後香港跟大陸中央政府的關係,在羅永生看來,是朝貢關係。這一觀點之所以「激」,在於由此衍生的推論﹕若果中港關係是朝貢關係,那麼大陸內部地方與中央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呢?當然,《殖民無間道》是羅永生多年來有關香港的 (後)殖民處境的思考的結集,正如近年不少人所提出的,要在香港解殖,言之尚早,而吊詭的是,這又是最困難的,因為香港回歸中國大陸,解殖理應水到渠成,但所謂新香港制度,究其本質,卻是殖民權力結權的凍結。所以,香港尚待解殖,而羅永生在這方面,比任何人都走得深和遠。此外,《殖民無間道》封面上的一列符碼「BM0137/G001841001997000020460025」,也是一個迷。除了1841、1997、2046等三個年份外,這裡會否也有解殖的答案?    《觀察者的技術﹕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柯立瑞)  《觀察者的技術﹕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是視覺文化研究的經典,作者在本書中進行了一場視覺的考古學,由十七十八世紀「暗室」到十九世紀「立體視鏡」,作者試圖說明的,是隨著現代性的降臨,人類觀看模式的典範轉移。然而,作者通過一番細密的視覺考古學的探究,所要回答的顯然是一個當下的問題﹕在一個視覺泛濫的年代,那種仿佛可以脫離對象世界而獨存的視覺天地,到底從何而來?本書中譯由台灣行人出版社出版。行人的選書,向來優質,書本的設計亦一貫的簡潔精美,愛書人每次總是難逃一劫。    《半生縁》 (張愛玲)  《半生縁》是張愛玲1969年的舊作,前身是寫於1950年的《十八春》,而去年我撰寫論文期間拿起來讀的,卻2006年末出版的陳子善教授編校版。《半生縁》最教人津津樂道的,自然是書中主角曼禎跟世鈞歷萬劫後重逢時吐出的一句﹕「世鈞,我們回不去了」,輕輕的道來,卻重若千斤,把這一對荏苒半生的小情人之間種種錯失,凝煉為一句懾人心肺的說白,非語言大師而不能為。有說,《半生縁》之所以動人,是因為張愛玲汲取了吳語小說《海上花》的自然主義精華,以看似平白無奇的細節,道盡人間世相。不錯,《半生縁》的精華的確在於細節,而其中看似無關宏旨,但又最關鍵並散佈全書的,正是那些有關觀看的錯位的細節。張愛玲仿佛在說,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錯失,就其根本來說,在於人世間種種理解以及溝通上的錯落。而正正是這些細節的不住累積,讓小說後頭那一句「世鈞,我們回不去了」,有令人難以抵擋的力量。

若人生只如初见

这半生的缘分,说起来,也就是不够爱,所以变得懦弱。懦弱得怀疑她的爱情,懦弱得跟自己不爱的女人结婚。如果人生之若初见,那该有多美好,可是人生又有几个初见,几个被现实和时间打败?真不知留在记忆里的这份毕生难忘的感情究竟是好是坏?女性作家张爱玲,用她的细腻和表达人物平淡的方式,写出了这一个年代的爱恨情仇。晃眼之间,他们就从认识到相爱,却因为年代的约束,不敢公开。姐姐和姐夫的计划,让一个女人毁了大半辈子,当初看电影时,是对曼桢的姐姐和姐夫恨之入骨!可是回头看张爱玲的文字,她却短短带过,就像人一辈子的苦难,其实谁没有一些苦衷?谁的难受不是一晃也过去了?谁回头看时还是只记得坏,只记得报复?年轻时喜欢的人,也许会用心记住一辈子,用尽全力是相信,亦或是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自卑、怀疑、放弃,总之,会为了某个混蛋付出自己半辈子的感情。到最后,走一辈子的又是另外的人。爱不等同于结婚。把美好的回忆放在心里,不能随风逝去,也不能深深印记,只是忘也不能忘,记也不能记的一个插曲。这半生的缘分啊,说深也不深,说浅也不浅。若是你,宁愿要这份感情,还是不要?

半生无缘

有情人无法成眷属,爱着的却凄然的分开,淡着的却始终不曾离开。是无法倾诉的痛,无法告知的思念,无法预知的未来,所有的悲伤都像一把刀慢慢的割着我的心和感情,并为之窒息!

半生缘 一生无缘

一口气读完了张爱玲的《半生缘》,心里很沉重,有说不出的难过。里面有太多的错过和身不由己。在那样的一个社会里,似乎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致命的缺陷,曼桢的固执,世钧的懦弱,曼璐的自甘堕落,顾母的自私。正是这些缺陷造成了他们自己的不幸,也造就了别人的不幸。曼桢当初为何要那么固执,要强,非要一个人背负家庭的重担,迟迟不肯与世钧结婚,这才制造了“夜常梦多的机会”。世钧又为何那么容易地向那个大家庭妥协?又为何对曼璐的事情心怀芥蒂,由此引发两人的争吵,世钧那愤怒中的离去竟造成了两人一别十几年,这一离去改变了故事发展的方向。曼璐,一个本来纯洁、善良的女孩子,为何这么不自爱?为何要沦落为舞女?一个家庭的重任不应该落在她身上,沦为舞女也不是唯一的解决的方法。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旦走向了另一个社会,也许人就变得自私,只为自己考虑了吧。曼桢和世钧的爱情,在这个肮脏的社会里显得那么弱小,那么地不堪一击。曼桢和世钧,想过无数次重逢的情景,但是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是在叔惠的家里,时隔十八年之后,这对昔日的情侣,再次相见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她们不由自主地拥抱,亲吻,说明她们还是相爱的,但是曼桢那一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最让人印象深刻,也最让人心碎。我天真地想着,既然叔惠和翠芝是相互喜欢的,为什么不能让叔惠和翠芝在一起,曼桢和世钧在一起呢?哎!可是,张爱玲笔下的故事总是不能圆满,总是一种残缺。也许残缺本身就是一种美。

……

我看得是叫《十八春》,开始时很有意思,可是从曼桢去看她姐姐之后,我便看不下去了,为什么要出现这样的转折。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爱情的喜怒哀乐

《半生缘》是张爱玲的长篇小说,记得高中手里拿了她的《传奇》再看,引得同寝室的好奇,认为是和当时的热门网游《传奇》有关。现在也不见得强多少,没看过她的书的人,听见这个名字也是因为去年李安的电影《色戒》吧?再我看来,小说中的韵味在电影中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以至于不少人都争先恐后在网络找完整版快进着看被删掉的10几分钟,完全当成色情片来看,进而探讨的是电影的“拍摄技巧”和演员的“身体素质”,和小说原著无关了。最近找来《半生缘》,是北京十月出版社出版的精装版本,字很小,没有哈尔滨出版社的字大,但是那个版已经找不到了。有时候读书,内容很重要,但是也会注意版式,纸张,字体,不同版本拿在手里,读得时候感觉真的不一样。《半生缘》是根据《十八春》修改而成,讲的爱情故事,张爱玲语言的精妙随处可见,刚一开头就扑面而来----“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象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彷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作为小说作者,时刻可以跳出来发表点个人的见解和感触,引得读者回味和共鸣。语言的天分可以把简单的几个字词稍加组合,排列出来的感觉和余韵完全不同,真有时候感动的会把书放下,细细咀嚼......说“荡气回肠”一点都不过分。看张爱玲的散文集《留言》,第一次感觉原来文章可以写的这么好,语言真的可以有节奏,仿佛那书上的字都是活的,虽然薄薄一册,读过之后还是悠然神往。不愧被公认为是天才作家。小说的氛围和张爱玲以往的小说一样,看过后的感觉是----凄凉...小说看得让人生作者的气----干嘛就那样巧合的挑不出瑕疵?沈世均和顾曼桢,唉......其实,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和人情世故比小说还具有戏剧化,只是我们的生活平凡,没有给我们施展轰轰烈烈的机会罢了,但是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的媒介中时常有各种各样出乎意料的新闻给我们看,让我们感叹甚至愤慨当事人怎么能这么做,继而话锋一转怎么做怎么做不就完了嘛----完全是局外人的评头论足,事情真要发生在自己身上怕也迷茫不知所措更甚于他,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哪一类人,其实大家都是----这个社会伟大的人少,让人鄙夷的人也不多----大家都是芸芸众生,道德的标准不见得谁比谁强多少,遇见抉择的事情也是根据内心深处的“此时此刻”的想法:此时正义感强些就“英雄”;此刻私心多些就“小人”吧。不怪说“人心叵测”。小说写到能让读者有了情感----哪怕是恨,作者也是成功了----读小说就怕闷闷的进不去。小说的跨度十四年,听说原稿《十八春》更长些----有十八年,人生有几个十四年?更何况正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主人公开始的时间也都是大学毕业,和我差不多,在这个彷徨不知所措的年纪上有多少感情的故事正在发生着?我们可以任性天真可以天崩地裂可以海枯石烂可以至死不渝,因为我们有资本----“我们年轻呀。我们有做错事情的权利!”其实长辈劝导的话还在耳边,遇事就天不怕地不怕起来,全都抛到脑后,人生的地雷阵非要用青春的历程亲自去趟一遍,自己听到了爆炸声才心安起来----“哦,原来长辈的话是对的”----等到有了资本又去劝导后来的年轻人----人真是健忘----下一代年轻人继往开来的奋不顾身。当我们不再年轻,我们体会到了成长的疼痛,我们变得坚强变得世故,相反的一方面谁知道我们是不是变得麻木变得狠心?海誓山盟的爱情故事好多,像梁祝化蝶,牛郎织女的那般故事当然有,但是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过起日子来,恐怕状况会层出不穷,任何爱情的轰轰烈烈其实是还没有来得及凋谢。李碧华说过:“不要考验人性,千万不要——它根本堪一击。”爱情故事有许多,但无非也就是那几样情况,女人变心男人外遇,利用爱情的口是心非,彼此猜疑的误会,你爱我我不爱你的三角恋姐弟恋暗恋,排列组合的安插在主人公身上,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里表演者。重复着,大同小异着。闲心来了读读,哪里来那么多怨气?

戏如人生

昨天看完了一直都挂在心上的这本书,终于一口气给看完了。没有前些年那种焦躁不安的情绪,静静读完了这本书。从前对张爱玲的有些想法一扫而光,发现她是个细腻女人,原来每每看到她挺胸抬头的照片,心底里就不接受这样的人,当然也就排斥了她的作品。也许现在的自己心境也成熟一些的缘故,再来看这样的故事,这些人,就发现里面不仅仅只有悲伤,也有让人刻骨铭心的爱;虽然看到里面每个角色丑陋的一面,但也真正发现了这就是人性。是谁都无法去改变和改变了的,再看看自己,有些时候不也就是随从了这些人吗?只是程度有别而已。欣赏故事里的每一个角色,特别欣赏的还是曼贞那坚强隐忍忠贞的性格。有自己的性格,把持自我的界限。也许这就是生活让人有所练就,生活让人不得不去面对和坚强起来。原来总是把好与坏的界限有很明显的区分,但现在越来越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是人所能控制的。人最大限度的控制也只有自己而已。只是匆匆的看完了这本书,深深的被书中所营造出来那个年代的氛围所感动,她用细腻而又委婉又不失深刻的手笔描绘了属于那个念得浮世绘。看到许多评论上说这本书是张的成熟之作,书中的情节不再透漏出她那稚嫩的想法,更多的展现出一个30岁女人的心境。原来张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正值30岁。发现自己真的已经到了这把年纪,也有些了解了书中的意味。

他们的半生

曼桢与世钧,两个普通的年轻人,却被命运如此捉弄。是被环境左右,还是自己的选择,很难界定。活着比死了容易,人生是一场修行,经历过甚多的磨难,才会成长成熟。他们的命运无法自己选择,这样的结局也在所难免,对理想爱情的追逐与向往,抵不过生活的折磨,所以世钧选择了与不喜欢的人成家,为了孩子的成长免受磨难,曼桢也如此选择,他们的人生也就此错过。我们都难逃时代的漩涡。

仅此半生缘

我不理解张爱玲。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在故事的开头就告诉我们这是个悲剧,她是不是在给半生缘下一场赌注?不过,这场赌注里她赢了。沈世钧和顾曼桢相识十四年,从相恋到分手不过几年时间,寥寥几笔就写完了他们的一生,仿佛有很多话没说,又好像全部说完了。张爱玲真是吝啬,她总是喜欢一笔带过曼桢和世钧在一起的甜蜜时光,却将无尽的痛苦不断扩大化。现在回想起来,他们都没怎么出去约会过,情话也是少得可怜,可以说几乎是没有的。我想是有的,只是张爱玲只字未写。曼桢那时候要养活一家老小,不愿那么早嫁给世钧,免得拖累他,她又不希望世钧靠家里的家产补给度日,婚期就这么一天天耽搁下来,没想到,这一耽搁就是一辈子。还未结婚就在考虑柴米油盐的问题,他们的青春是有多不值钱?我觉得曼桢挺傻的,但我佩服她,如果是我说不定就屈服了,世钧爸爸的钱又不是有毒。所有的甜蜜中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幕就是曼桢和世钧坐在火炉边烤火,世钧送给曼桢一枚粉宝石戒指。在微明的火光中,世钧觉得她就是他家里的人了。没错,这只是一场错觉罢了。而且,这一幕的甜蜜不过是让最后的悲剧不断悲剧化而已。后来,曼桢被他姐夫囚禁,并诞下一子。也许,我难过的不是曼桢这一年被囚禁所受的苦,而是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沈世钧早已娶她人为妻。这就是张爱玲的小说,男人生性薄凉。世钧不会为了一个不存在的影子苦等数年,只会为了传宗接代而另娶他人。他自己也说他和翠芝的结合是偶然的,如果回到那一年,他娶了谁都是有可能的,然而那么多年的时间里他一次也没有想起曼桢来。仅此半生缘,终是一生尽。在一生快要结束的时候,他们相遇了,喝了那杯茶,不过又是各走各的路罢了。

人生别久不成悲

近日在当当网上购书,正值世界读书日临近,书商搞优惠活动,遂订购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新出版的《半生缘》。这世界读书日是4月23日,据说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亦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恰恰这两位作家的作品我读之不多,别人说好,那么应该是好的。我想,如果有个中国读书日的话,那最好是《半生缘》付印之日吧。这样说肯定有很多人意见纷纭。但于我,则是如此的宝爱张爱玲的《半生缘》的。我读过两个版本的《半生缘》。一九五一年定稿的《十八春》,和张爱玲暮年修改后的《半生缘》,虽然更喜欢《半生缘》里的结局,但我仍执拗的以为《十八春》定为书名最切。就像喜欢称呼《红楼梦》为《石头记》一般,因为这样的名字里似乎更有融和日月,人世脂粉,好像昆曲的唱腔,喉清嗓嫩,低回蕴藉,与这部书的文笔是一脉的,每一句都言之不尽。张爱玲的文字历来华美酣畅,比拟对照若繁花锦绣,读之分外感到才气的强悍。单这部《十八春》,文笔如家常讲故事,平实得紧。情节也是坦然的生活,小餐馆搭伙吃饭,外出拍照丢了手套偷偷捡回来给人家,告诉了世钧自己姐姐的事却不告诉叔惠,不离奇也不跌宕。第一次拿来读还是少年时,一味只喜欢华美的语句,着实不喜此书之风,那些《金锁记》、《倾城之恋》里动心的比拟和绚烂的铺陈在这部书很少见,平白有些上当之感。现在重读,反以为这笔墨着实的好,语言是娓娓道来的,那种苍凉的冷气是淡多了,却每一句话都是未与言尽,好像总留着半句话不说,觉得不说你也知道,作者与读者竟是两相意会,不用述明,留着不尽的人世在里面。但张爱玲仍是张爱玲,苍凉的话虽不明说,可在儿女情长的叙述里总隐隐地透出寒气,如同画油画,先打上了一层苍凉的底色,然后才在此之上描绘这生动且可喜的爱情,那苍凉气再淡,却是压盖不住的,不可改变。合上书本,多少语句是过目难忘的。如可亲见那条热闹闹的弄堂,一面全是些店面房子,水门汀地下湿漉漉的,这街头浸满苍苔的石板和角落处一两束雨润过的荒草都是如此清晰可见,好像本就如此生长着的,而世钧就是曾经在这儿教曼桢的大弟骑自行车的吧。“她是圆圆的脸,圆中见方——也不是方,只是有轮廓就是了。蓬松的头发,很随便地披在肩上。世钧判断一个女人的容貌以及体态衣着,本来是没有分析性的,他只是笼统地觉得她很好。”曼桢是个小户人家的女儿,应是轻倩的一类,绝不美得超凡脱俗,就像豫瑾看到的她的脚踝一样:“纤细而坚强”,唯一注定的是她虽善良洁净好强,却担着私娼之妹的恶名,可也没什么呀,哪来的十全十美,幸好世钧是不在乎的。我想世钧会是第一眼就爱上她的,虽然他没有觉察,连什么时候第一次看见她都记不清楚了。而曼桢也是在第一次见面爱上他的吧,世钧是拘束而好沉默的,爱情一开始就是无声无息。经常会想,如果不是叔惠的健谈,他们两个即使天天对面遇到也是从来都羞于搭讪的吧,如此一来对叔惠的健谈倒喜欢不少。两人互相爱慕,互相试探,四目经意不经意地遇上了却赶紧避开,不小心搭上了一句话,一怔下却忘了说什么。读来有窃窃的欣喜心,这爱意唯恐一说出口就被风吹跑。原来爱情的美好竟不是让对方知道,而是让对方不知不觉。第一次分别后,世钧从南京回来,两人对视着无缘无故地笑。世钧急急地说:“我有好些话要对你说。”其实他已经说了,她也已经听见了。那一刻的快乐是终于点破了的快乐,不用再不停地猜对方心思,不用再找借口多见一面,不用再掩饰自己的话语。其实,这些也都是很快乐的。而爱玲太狠,笔锋转得快,暴风骤雨来得猛,浅红深碧都被扫尽,描写世钧和曼桢相依恋着的这几章如此之短,两人之间种种细节历历在目,一页之后面目全非。不忍心往下读,似乎不读了他们两人就那么相偎相依着,永远都在那里,从不会分开。爱玲缓慢地但不停息地叙述着故事的发展,一个一个的丑陋等不急了的往外蹦,好像人们美好的一面在前几章用尽,曼璐、鸿才、沈太太、阿宝,一瞬间丢尽了良心,连世钧的懦弱都显得骇人,每个人的丑陋与可悲都蹦出来,蹦到字面之上,扎人泪眼。爱玲却在背后冷目旁观,是她惯有的斜睨的神情,任由情节发展,从她一下笔,这人生就是凄凉的,美好的东西从不久留。春天,虹桥路紫荆花开了,小鸟在窗台上蹦蹦跳跳,曼桢已经被关了数月,她想起将来有一天跟世钧见面,要把她的遭遇一一告诉他听。而那一刻,她不知道,世钧在门外一步步走远,两个曾经纠缠在一起的生命从此分开,苦难要蔓延十年,直到把所有人的年华折磨苍老。爱玲的笔仍是一支冷笔,要画出人生原样,即使曼桢苦苦挣扎,也再不给她一点反转的机会。这样认真的爱情,分开也就分开了,还是照常要生活,娶妻生子,受了多少苦也要硬撑下去,嫁给自己曾经分外厌恶的人也成了情理中事,每读至此,总觉得像眼睁睁吞下一只绿头苍蝇,却吐不出来,也无法哭诉。必须匆匆地翻,才得解脱似的。那么多凄凉事,凭谁的心胸也是不得承载的。人生,一旦上了一条路就得不停地往下走。曼桢,世钧,你们的人生路还会有交汇点吗?“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她的声音在颤抖,他哽住了无法开口。他在绝望中搂得她更紧,她也百般依恋。重新见面已是十年之后,她憔悴多了,苦难的痕迹是掩不住的,一如她手腕的伤疤。而心已半死,我想曼桢曾经病卧斗室之时,想了千万种讲述自己的经历给世钧听的场景,也不会想到在这十年之后的小饭馆内,会用这么平淡地口吻。因为十八个春天的时间过去了,半生的缘份已横断难续。我想我其实错了,此书前后两个名字,《十八春》和《半生缘》,是各擅其场,《十八春》是头白鸳鸯失伴飞,《半生缘》是老翅几回寒暑,一个更凄惶,一个更苍凉,这正是一口气读完此书后打心底浮上来的两个词。爱玲只用了这么些许故事,貌似漫不经心的笔墨,就把这琐细的爱写得如此讨喜。愈见笔大如橼、举重若轻。苍凉的故事在张爱玲任何作品里都读得到,却在她这唯一的长篇里,才找到真实的、却是初恋般青涩的爱。而每个读者心中,谁没有一个与之相似的爱呢?

烟花易冷,人世易分

“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整本书,这句话是最好的总结,也是最让人潸然泪下的句子。相爱如何,相思又如何。最终还不是抵不过缘分,或者说是时间更为准确。她已为人母,他已另娶娇妻。就算能重逢,也应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如果不想日后流泪心伤,那么现在就好好争取吧。

逝者已逝

初看,这让我痛心了好久,虽然我还是很不明白。后来,在接上去看的时候,就刻意的跳过那些互相错过和误会的镜头,顾曼桢被囚禁的时候看了,然后直接就是她对孩子的不依不舍以及沈世均的平淡婚姻半死人表情以及最后的那句“回不去了”。一阵一阵的唏嘘,莫名其妙。现在再翻开这本书,也只是敢沿着美好的恋爱看下去,结尾已经知道了却没有勇气再看一遍。大体是这世界已经让人知道太多的不幸了,和自己有关的无关的大片大片的铺天盖地而来。手无足措。我想,这岁月给予了我们不同的生的机会,也给予了不同的环境塑造不同的人格和品行,却在爱情这件事情上市公正的。谁也没有捷径,谁也没有更多一次的机会。放弃了,失去的,错过了,拥抱了,亲吻了,离别了。一切都会被时间带走,尤其是感觉。有时候我们失去的不是机会那么一点点东西,更多的是对事物的切实感受和坦白的表达的勇气。再明白这些东西以后,我一直倔强的希望留住它们。逝者已逝,呜呼哀哉。

无奈半生,牵绊一生

我是极少读悲剧的。这源于看了它。我得承认,我没能够看完这本书。看到曼帧与世均发生误会,被可恶的姐夫糟蹋的时候,我几乎就要合上书了。当她愤怒的把手上的戒指扔掉,又在他走后悄悄从垃圾中翻起时,我的心就那样疼得不知所措。谁负了谁,谁成了谁的半生缘,都不重要了。这一世,从来缘浅,奈何情深。

我们回不去了。

刚刚看完小团圆,坦白说,没太看得懂。于是又想起半生缘,这本放于枕边的书,几乎每晚都要翻几页。我们回不去了,世钧,真的回不去了,那段干净的相遇转眼就是错过,这难道就是命运吗?一直喜欢曼桢,从未觉得这是个离我有几十年远,且在笔下走来的人物。我们无法选择起点,无法选择家庭,却可以选择志向,选择爱人,选择未来。在最初的文字中,曼桢和世钧的倾心,憧憬都是为日后曼桢过于凄惨的境遇埋下了强烈的伏笔。甚至,我想不清楚,到底是作者本身过于冷酷的思路还是生活本原的残忍。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见了一个对的人,难道不是缘分吗?书的最后,曼桢和世钧最后的相见,一直令我如梗在喉,我们回不去了,回不去了。纵然造化弄人,有自责,有遗憾,都过去了,经历了那么多生死之后,曼桢能活着,让世钧见到,解开当年的不告而别之惑,够了。不喜欢后面,尽管那也许是生活的常态。喜欢前面,喜欢两个人在围炉前的私语,在南京留连的镜头,还有小别时分的思念,那份干净的爱情总是没法不让人喜欢,就像书中开头说的,心醉的时候,简直说什么都值得相信。这像爱情的箴言。陷入回忆是件痛苦的事,如此,倒应该像曼桢学习。。。

半生缘 谁是谁的定格

这是老上海半世纪的沧桑,所有的情感都是百孔千疮。生活在这个时代庸碌的凡人用他们各自的命运,不动声色的演绎着却韵味悠长。曼桢和世钧是恋人。在同一个地方工,有着同一个朋友叔惠。因为一次饭馆的偶遇相识,因为后来三人一起吃饭熟悉,因为一次不是远离的离别归来后有了第一次心照不宣的不是倾诉的倾诉。有过缠绵有过浪漫有过无言的默契,有过咖啡馆里漫长甜蜜的等待,有过办公室里思念的信笺……可终究还是没能走在一起。一次关于姐姐身份的争论后两人走如僵局,而后曼桢落入了姐姐与姐夫的合谋,被姐夫强奸后被关在了姐姐家的小屋里,而姐姐曼路却告诉来找曼桢和好的世钧曼桢已经嫁人了,并将计就计的说新郎就是世钧一直有些疑心的医生豫谨。于是世钧灰心之后娶了嫂子的表妹----那个他一直不太喜欢的从小就认识的翠芝。从医院里逃出来的曼桢开始了摇摆的生活,四处躲避姐姐姐夫的找寻,而姐姐去世后她经过那么多挣扎反抗后还是选择为了孩子委曲求全嫁给姐夫,经历了乏味屈辱的婚姻生活后开始借钱打官司直到带着孩子离婚,过自己有着些许平静的生活。叔惠和翠芝是相爱的人。因为与世钧的一次返乡而相遇,因为一次电影世钧的失陪而有了第一次默契,因为一次一起“找和尚老婆的秘密”而一起登山的没有倾诉的情素,有一封封……然而,在那样的背景下,两人注定不可能在一起。翠芝的母亲是瞧不起家境贫寒的叔惠的。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女儿和他在一起就大动肝火,还派老仆人跟踪。叔惠也是骄傲的,是不会在别人鄙夷的眼光下继续自己的爱的。他不想高攀。于是即使是在两人独处的时候他也没有过激的表示,即使在翠芝在与他再次见面后依然与未婚夫悔婚的情况下也没有表示什么----尽管有爱在,有他自己都不曾感觉到程度的爱在。翠芝在叔惠的冷淡下没了信心,和正以为曼桢嫁了人而灰心的世钧定婚结婚。叔惠在不知情的世钧的强力邀请下成了伴郎,婚礼上用醉来麻痹着说着祝福的话,而后去了美国。翠芝母亲的冷淡让他记了一辈子,他和更加有钱漂亮年轻的女孩子结婚,有中报复的快感,却并不幸福,几番周折后,离婚回国。又相见了。百转千回后,相爱的人又相见了。世钧听了曼桢的遭遇,后悔自责想弥补却不知所措。叔惠和翠芝见面后百感交集,而哭过闹过后却只有感慨。失去的不能重来。一如曼桢所说“回不去了,我们回不去了”世钧注定会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有固定的工作,有两个孩子,和一个喜欢抱怨而并不爱自己的妻子。尽管身边的人不是最爱,可毕竟已经一起走过那么多年----无论期间是快乐还是忧伤。曼桢注定会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经了这么多风雨坎坷她悟出的道理是:无论什么都是短暂的,只有孩子是最真实的。叔惠注定会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就算他的婚姻注定是那个“娶年轻漂亮有钱的太太”怪圈,是那个给了翠芝“凄凉与满足的胜利感”的恶性循环。翠芝注定会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她努力把自己与世钧的爱情说的浪漫,尽管她知道心中的那段最初的爱已经来也已经走远……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是个悲剧,是个讽刺,却也是平常。 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初世钧可以不那么退缩那么懦弱,去找豫谨问个清楚;如果叔惠当初可以不那么骄傲不那么自尊,去说出爱的告白;如果曼桢当初可以早点逃出,如果翠芝当初不那么急着嫁出去,如果他们都还没有孩子……那么一切还是可以改变的。只是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因此爱就这样在阴错阳差中注定了搁浅。世界上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缘尽而情未了。想继续却无奈现实,想隐藏却欲盖弥彰。脚必须放在地上,心却随风远去。时间,空间,心路,总会改变很多东西,却不能抹杀任何东西,所以搁浅的爱就住进了心的角落,时不时的出来,让人怀念让人快乐也让人无奈。不禁一声轻叹“谁是谁的定格,谁是谁的过客?”

世均,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多年以后的两人再次相见,多年以后的我们再次回想起他们说过的这般话,是心酸还是无奈。曾经,多少次回想着再次相见时的情景,想着要和你诉说心中的苦楚。等到真正相遇的时候,却已物是人非,而过去那些年的伤痛也成了不愿提起的过去。彼此有了各自的生活。人生或许就是这样,太多的意外,太多的转变。两个人即使相爱,却也无法天长地久,有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误会,有的时候只是缺少一个小小的坚持,如果当初坚持去找曼桢,也许她的人生也就从此改变。

第一次看见的时候

曼桢曾经问过他,他是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她的。他当然回答说:“第一次看见的时候。”说那句话的时候是在那样的一种心醉的情形下,简直什么都可以相信,自己当然绝对相信那不是谎话。其实他到底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看见她的,根本就记不清楚了。------呵呵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还有点愤愤,不过后来仔细想想还真是有道理的,人总是很容易说出这样的话,“第一次看见的时候”,但是真正什么时候开始,或者根本就没有过自己都不清楚,不过只有听的人相信就好,毕竟生活在幸福的谎言中也是幸福的.........

梦一场

文/火焰蓝灵————《半生缘》读后感  其实早有耳闻张爱玲这个传奇人物,只是一直没有买过她的作品。也许是听说她笔下大部分都是凄苦人生,于是就不想轻易去触及。真的很感谢汪姐姐,她总是会推荐好书给我,也时常让我知道什么书对我是有益的。有了这些书,仿佛就拥有了《哈利·波特》里的“门钥匙”,可以随时到达我想去的地方。    先前读过安妮宝贝的《彼岸花》,故事也是凄苦,只是安妮宝贝的那种文字更像一片清澈的湖水,每个看她作品的人就能在湖水中看见自己清晰的倒影。而张爱玲的文字更像一座神秘的黑暗古堡,吸引着所有敢于在阅读王国里冒险的人前去探看。    在《半生缘》这座“古堡”中,我看到了我上辈子可能去过的时代,及那个时代的社会与人文。我想,“曼璐”这样的人物并不是那个时代的专属,我可以打赌说,现在这个时代,舞女更加疯狂。大部分的人只会说小说来源于生活,却没有什么人大声说过生活比小说残酷得多,也更加地戏剧化。    应该是环境的问题,曼璐跟曼桢才会活得如此辛苦与悲凉。曼璐不是不保护妹妹的,她之前的牺牲完全是为了照顾这个大家庭啊!为了这个妹妹不步她的后尘。她只是一时被婚姻与妒意冲昏了头脑,才会答应帮马鸿才想办法骗曼桢。比起曼桢的胆小谨慎、沈世钧的小心眼,淑惠的瞻前顾后,我是喜欢敢爱敢不惜代价留住丈夫的曼璐的。她也只是千万个舞女的缩影罢了,我也完全可以把她变成我笔下的幸运儿。嗯,我一定会那样做的。毕竟,看她就这样在别人的作品中凄惨死去,我终是心痛的。    顾曼桢,胆小谨慎,为人善良,处处替人着想,容易轻信他人。说白了,就一傻子。这样单纯善良的人,在哪个时代都是要受欺负的。你替别人着想,往往别人就会利用你的善良成全他/她的邪恶。除非你说你永远都不怕受伤、受伤会使你成长、是你人生的财富,那就请你继续单纯善良,我一直相信这样的人一定会有一个纯白天使守护着,不会孤单。    人生如梦,长的也就几十个春秋。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地在人间“做梦”,待这个“梦”醒了之后你便是真正的智者了。所以今生的酸甜苦辣,能好好经历的,就好好珍惜吧!痛痛快快地去品尝人生,潇潇洒洒去爱,不留遗憾。

《十八春》:一生缘分半生尽。以及关于张爱玲的一些

《半生缘》原名《十八春》,是张爱玲的一部经典小说。看张爱玲的小说总是有一种揪心的感觉。笔触是平淡的,透着不露骨的尖锐和伤感。当初命名《十八春》,是因为男女主人翁相识的十八年岁月。从相识、相知、相恋,然后是不明真相的别离。别后经年十四载重逢,人事皆非:沈世钧是石翠芝的丈夫,是两个孩子的父亲;顾曼桢也已为人母,离婚后孤身带着儿子艰难地生活。当一切误会都被解释清楚之后,却没有了任何挽回的可能。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这是顾曼桢说的。人永远赢不过时间。《十八春》当中,顾曼桢固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被姐姐和姐夫联合陷害,姐夫强暴她后,又逼迫她为其生下儿子;恋人则误会她变心,最终另娶他人;而顾曼桢在姐姐死后,因为割舍不下亲生儿子的缘故,最后还是屈嫁于姐夫祝鸿才。尽管祝鸿才对顾曼桢垂涎已久,得手后却觉得索然无味,对她和儿子也就粗暴狠毒起来。顾曼桢最后还是离开了这个毁掉她一生幸福的男人,但是她的苦难并不见得从此结束——孤苦无依的生活和不堪回首的往事将会成为跟随她一生的魑魅。然而,这里面的其他人物却也同样悲哀。沈世钧在失掉了顾曼桢的下落之后,又被曼桢的姐姐曼璐蒙骗,以为曼桢已经变心嫁与张豫槿,于是心灰意冷,不久后就同自己并不喜欢的童年玩伴石翠芝结婚。洞房之夜,石翠芝突然啜泣着对他说:现在来不及了吧,你说是不是来不及了?沈世钧爱着顾曼桢。石翠芝爱着许叔惠。两个不相爱的人就此注定要相伴着行走一生,为的只是顾全家族的面子与香火延续。这同床异梦的悲哀,在那个年代怕是不罕见的。而故事中工于心计、不惜牺牲亲生妹妹以解私愤的坏人、顾曼桢的姐姐顾曼璐的身世也是悲惨的。当年因为父亲去世,弟妹年幼,她为了养活家人而不幸沦落风尘,忍痛与未婚夫张豫槿解除婚约。可惜生活并没有眷顾这个不幸的女人。历尽坎坷的顾曼璐最后嫁给了尖酸猥琐的投机商祝鸿才。祝鸿才发财之后,嫌弃她年老色衰,不能生育,于是经常流连于声色犬马之地。为了拴住丈夫的心,顾曼璐绞尽了脑汁。就在这个时候,她从母亲那里得知旧情人张豫槿在与妹妹交往,不禁妒火中烧。顾曼璐很为自己感到不平,认为当初自己舍弃清白养活家人,而自己的妹妹曼桢却像公主似的金贵。多么不公平。她想到了对曼桢垂涎已久的丈夫。然后作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决定......在张爱玲的笔下,“出淤泥而不染”只是空话一套,毫无说服力。她洞穿人心,不动声色地把人性中最恶劣丑陋的一面慢慢呈现出来,如同将溃烂发炎的伤口放到你的眼前,要你细细观察。触目惊心,却让人无法抗拒。总会想起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还有她笔下的那些次要人物:世钧的父母,还有他父亲的二姨太太......都为了自己的利益,撕破脸皮,露出狰狞的嘴脸来。我想,这也许同张爱玲的成长背景和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她曾经在《私语》中就曾经谈过自己的身世经历。父亲吸毒成瘾,娶了姨太太之后就离开了她的母亲。父母离婚后,她母亲坦白地对她说,假若不跟她父亲的话,自己是万万没有能力供她读书的。而在父亲家的生活,却像是在阴暗无光地狱中。父亲暴虐,而后母尖酸刻薄。一次,为了她生母回国看望张爱玲的事情,她的后母挑起事端,打了张爱玲。想要还手的张爱玲还没来得及行动,就被父亲暴打一顿,受重伤后被关进了黑屋子,连随后来搭救的姑姑也被父亲打伤。我想,在这样一个畸形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张爱玲对亲情恐怕并不抱有多大的期待。不然她怎么会塑造出七巧这样一个变态的母亲。张爱玲不是一个站在高于她所处的时代眺望的作家。她只是以她的经历还原出那个年代那个社会阶层的真实面貌,让我们看见那个动乱的年代中人们是麻木、淡漠、恐慌、绝望而又有着一丝乐观的。当然,想写的和能写的还远远不只这些。可惜功力有限,暂时就只说这些吧。

不哭,但是有泪

记得是高中的时候读过一次,刚开始读觉得很是无维,或许和那个时代太过于遥远,完全是为了张爱玲这个名字才去读的。大学有一次回家,25个小时的火车很是无聊,只拿一本张爱玲文集,于是又开始翻阅。曼桢的际遇是可悲,其实曼璐更是一个值得同情的角色。出卖身体养家,到头来却没有收获自己真正的幸福天涯歌女啊,未来随着渐长的白发而迷失了方向有时候想要自私一点换取自己的幸福,就刻意或无意间摧毁了另外一些人的幸福。生活就是这样,说不清楚到不明白。不知晓到底该算是谁的错,只好笑笑,扯到命运。扯到缘分。扯到……无法名状的那些东西上去。

《半生缘》

曼楨和世鈞在朋友的聚會中偶然相識,兩個人很自然的走在一起彼此非常篤定,以為就這樣子一生一世,但是造化弄人,兩人成了彼此心中最大的遺憾。    曼楨和世鈞是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中偶然相識,然後兩個人很自然的走在一起了。他們彼此非常篤定,以為就這樣子一生一世。 但是造化弄人,曼楨被曾為舞女的姊姊設計,被姊夫玷污,又被軟禁,世鈞遍尋不著,加上家人逼著趕快成親,兩人就此失去音訊。世事恍惚,兩人再見,已是人事全非,各自有了牽絆,雖然彼此仍是心中最大的遺憾,然而正如曼楨所說,他們回不去了。

你爱我,恰巧我也爱你

整部小说读起来相当虐心,本来相爱的人因为各自的不坚持而没有走在一起,看完之后,感叹人生的姑息,也许真的就不那么爱。人生的逆境果然给人超乎寻常的冷淡和理性,真的很可怕,但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当遇到真爱时,到底有多少人可以奋不顾身去追寻?还有亲情,当一切有了不纯洁的目的后,是不是亲情也成了假惺惺的联系。还是因为有其他目的,让亲情掺杂了水分,“让关系更近”?是否那样的关系反而更真实?能剔除么?这也许一个人之所以成为完整的人的组成部分。正如我们总宣传如何如何是有道德的,但是当自己利益受到侵害时,谁还能大义凛然地讲道德,很少吧?但或许这是我自己狭隘的想法,但是至少现在,没有一个人可以让我无条件的付出,也没有人可以对我无条件的付出,所以当看到这些其实也并没有感到那么惊讶,但自己也不会自私到去害人,这么说,自己不知不觉成了道貌岸然的“正义者”,谁知道以后会做出什么违反道德的事。人性是不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至少现在我仍然相信众口铄金,即便在自己看来多么正确的事情,也会被扭曲,所以能做到的就是让自己慢慢强大起来,做不到物质方面的强大,但一定要做到内心的强大,对于任何事情都要理性对待,不要大惊小怪,所有偶然出现的事情都有其必然,想想正确的解决办法,或者让自己处于主动的改变着,也许是自己更应该努力去做的。

一点感受

曼桢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一名不平凡的女子。在那次事件之后,她承受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一次又一次地竭力救赎,多次艰难的挑战不曾使她放弃,逃避。可是,一个事件还是击溃了这名命运多舛的女子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世钧结婚了。信仰与希望消亡了,一个又一个悲剧就接踵而至。这也许就叫做命运。我想,要是她性格里多份直率,如果她能有以直报怨的态度,也许一切都不一样;她就可以找到世钧,“半生无缘”不再是他们俩人的命运。但是,人常有局限,一个人是无法完全脱离其成长的社会环境与文化土壤的。无论她是一名多么不平凡的女子,她的思想深处仍或多或少地继承了传统中国女性的一部分特质——过于内敛,无条件地体谅。也正是这份特质在她离真相仅有一步之遥时对她关上了救赎之门。她选择了离开,放弃,之前所有的努力化为乌有。曼桢此处的崩溃或许是书里最令人唏嘘的时刻。社会文化的作用力,可以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人们的幸福,无论他是凡夫俗子,或是不凡之人。放眼于当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面仍阻碍着国人的幸福,人文精神的传播和发展在当今中国社会仍是势在必行的。  

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

独立书评人|小米正确的年龄读到正确的书是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之一。整整十八年前,在旅程中一条颠簸的土路上,青春期里欲望蓬勃的自己为手中那本盗版的《十八春》哀恸到不能自已,在本子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一本无论何时想起来都会为它心酸和微笑的书。”后来看了许鞍华导演的《半生缘》,虽与印象中的故事不同,但真是喜欢,书中人仿佛一个个立在了银幕上,就是心中的模样。片末,美貌不足成熟有余的吴倩莲淡淡一句“我们回不去了”,成就了少年眼中完美女主角的样本。其实她那时不过三十岁年纪。张爱玲写下《十八春》时也刚三十出头,人生最重要的作品和最纠结的爱恋俱已完成。十几年后在美国,她把这第一部长篇作品改写成了《半生缘》。去掉了政治成分与硬挤出的“光明”结尾,整个故事看上去更纯粹地展示了爱的懵懂、苦难、怅惘与持久。那天,十几年没见的小田倚着旧屋的窗子,读着书中那封遗落在时光里的信:“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记忆扑面而来,全是十八年前尘土和旧书的味道。长篇小说《半生缘》,张爱玲作品,一本好书。《半生缘》公众读书计划视频:http://v.qq.com/page/b/9/6/b0163vk4t96.html

浅谈《半生缘》中的几个细节

>>日历他(世钧)仍旧一张张地掀着日历,道:“现在印的日历都比较俭省了,只有礼拜天是红颜色的。我倒喜欢我们小时候的日历,礼拜天是红的,礼拜六是绿的。一撕撕到礼拜六,看见那碧绿的字,心里真高兴。”曼桢笑道:“是这样的,在学校里的时候,礼拜六比礼拜天还要高兴。礼拜天虽然是红色的,已经有点夕阳无限好了。”这段文字,其内容本身就有几分深刻的含义,在两人交谈中表达希望对人心的鼓舞作用,使不少人产生共鸣。从世钧曼桢的感情之路来看,算得上是两人的第一次交谈。世钧去办公室找叔惠,刚巧叔惠不在,只有曼桢一个人在。翻日历纯属心里有些羞涩而找话题,不料却触发了两人对校园生活的细微回忆,同时也发现两人看法如此一致,心中不免有些小小的喜悦。从全文的构架来看,这个细节算得上是一个伏笔,不着痕迹而恰到好处。后文写完晚饭后世钧送曼桢去上班(曼桢在当家教)后坐立不安、想见曼桢的心情后,再次提到了日历。文中写道:“从前他跟她说过,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星期六这一天总是特别高兴,因为期待着星期日的到来。他没有知道他和她最快乐的一段光阴将在期望中度过,而他们的星期日永远没有天明。”非常巧妙的一笔,婉转地道处命运对两人的捉弄。这个细节若是张构架全文时就安排好的,读者便不得不惊叹其构思小说的才华;若是写到后面对前文的照应,读者亦会为女性作者的细腻而感叹。>>曼璐的照片桌子上有一本照相簿子,他(祝鸿才)随手拖过来翻着看。有一张四寸半身照,是一个圆圆脸的少女,梳着两根短短的辫子。鸿才笑道:“这是你妹妹什么时候拍的?还留着辫子呢!”曼璐向照相簿上瞟了一眼,厌烦地说:“这哪是我妹妹。”鸿才道:“那么是谁呢?”曼璐倒顿住了,停了一会儿,方才冷笑道:“你一点也不认识?我就不相信,我会变得这么厉害!”这段对祝鸿才的动作描写,除了说话时的笑,就是“随手”“拖”相簿了。这个动作足见祝鸿才的轻浮(当然也因为曼璐是舞女)。写曼璐的动作是“瞟”“厌烦地说”“顿住”“冷笑”。这些动作除了表现对祝鸿才的厌恶,更包括对自己不再年轻的这个事实的难以接受。从两人对话来看,鸿才在曼璐的房间里翻看到的照片里单纯的小女孩,第一就往曼桢身上想,可见鸿才一开始就很在意曼桢(后面还写道“鸿才还在研究那张照片”);同时,鸿才此处把曼璐错认成曼桢,就已经在曼璐心里埋下了仇恨妹妹的种子,这对后文也是一个小小的伏笔。>>热水瓶她亟于要打破这一个局面,便说:“你忘了把热水瓶盖上了。”世钧回过头去一看,果然那热水瓶像烟囱似的直冒热气,刚才倒过开水就忘了盖上,今天也不知道怎么这样心神恍惚,世钧把一只香烟抽完了,有点口干,去到杯开水喝。他的手接触到热水瓶的盖子,那金属的盖子却是滚烫的。他倒吓了一跳。开开来,原来里面一只软木塞没有塞上,所以热气不停地冒出来,把那盖子熏得那么烫。里面的水可已经凉了。他今天也不知道怎么那样胡涂。两段关于世钧“犯傻”的文字,直写世钧“心神恍惚”“胡涂”,足见世钧看到曼桢到自己的住处(他住在叔惠家里)来的喜悦,做起事来全都心不在焉的。两人感情发展到这里,世钧已经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曼桢身上了。本来写了第一个细节,读者对世钧的心不在焉就已经略知一二了。但张认为这还不够,于是再加一段,表现感情之强烈。生活化的细节,读起来是最打动人心的。比起现今的网络言情小说,刻意营造浪漫的环境(比如在普罗旺斯之类的地方),这才是真正的言情,含而不露而且给人很真实的感觉。>>卖豆干的老人天渐渐黑下来了。每到这黄昏时候,总有一个卖蘑菇豆腐干的,到这条弄堂里来叫卖。每天一定要来一趟的。现在就又听见那苍老的呼声:“豆……干!五香蘑菇豆……干!”世钧笑道:“这人倒真风雨无阻。”……他们在沉默中听见那苍老的呼声渐渐远去。这一天的光阴也跟着那呼声一同消逝了。这卖豆腐干的简直就是时间老人。这个细节本身有种很悠长的韵味。胡同里的叫卖声本来就是一种民间文化的表现,又是时间行走的象征。不过这个细节出现在文章的一个转折点,后文马上就开始着笔开始写曼璐鸿才设计陷害曼桢前因后果了。“这一天的光阴也跟着那呼声一同消逝了”,很有韵味地点出世钧曼桢的快乐时光永远地逝去了。极甜蜜的时光后接着苍老的呼声,然后命运的玩笑接种而至。像是暴风雨前的环境,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后文中。曼桢被曼璐监禁,顾家搬走,世钧回到曼桢原先的住所时,卖豆干的来人再次出现了——“沉着而苍凉的呼声,渐渐叫到这边来了,叫得人心里发空。”两次提及一个象征时间想走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回环的韵味。这次老人的声音出现在全文的矛盾尖锐处,那种悠长的叫卖声便是对悲剧气氛的恰到好处的渲染。>>曼璐与豫瑾告别曼璐抱着胳膊,两肘撑在床栏杆上,她低着眼皮,抚摸着自己的手臂,幽幽地道:“其实你不该上这儿来的。难得到上海来一趟,应当高高兴兴的玩。……我真希望你把我这人忘了。”曼璐一个人在房里,眼泪便像抛沙似的落了下来。这房间跟她前天来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两样,他用过的毛巾依旧晾在椅背上,不过桌上少了他的帽子。前天晚上她在灯下看到这一切,那种温暖而亲切的心情,现在想起来,却已经恍如隔世了。豫瑾早已放下了曼璐,转而对曼桢有好感;而曼璐还以为豫瑾挂念着两人以前的感情。这算是对曼璐的非常残酷的嘲讽。嘴上说希望豫瑾忘掉自己,然而心里仍旧抱着他还记挂着她的希望,曼璐的悲剧性在细处体现无疑。后文接着写曼璐看到曼桢对豫瑾非常周到的关照,便觉得自己的妹妹太有城府,对她这个姐姐恩将仇报。这可以算是后文曼璐设计陷害曼桢的导火线,使得亲姐姐陷害妹妹这一情节不再突兀。>>照片上的酱油印还有一封是他(世钧)写给曼桢的,他一看见自己的字迹便震了一震。信封上除了邮戳之外还有一个圆圈形的酱油渍,想必看弄堂的曾经把菜碗放在上面这也是文中一个非常巧妙的细节。一个酱油渍就把两人之间的感情走向消亡传达得淋漓尽致。这个情节非常合理也非常生活化,但在读者看来却是残酷的。当事人把爱情看得无比崇高,而在外人看来,不过是些茶余饭后的闲谈。再坚贞的爱情也经不起生活的磨蚀,这或许便是张对爱情的理解。现实是残酷的,生活是残酷的,命运是残酷的。经过酱油浸渍是信封,便是经过现实生活打磨后的爱情,与之前的憧憬背道而驰。而面对这些无力改变的东西,唯有无奈,唯有叹息。>>还有一些想说的顾曼桢这个角色,算是张笔下比较单纯的角色了。她温柔,细致,体贴,顾家;而张笔下的很多女主角,多是有城府甚至带着些怪癖——比如《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金锁记》里的曹七巧,《留情》里的郭凤……曼桢在《半生缘》里的表现,实在算得上非常善良,但是这样一个善良的角色,最终过得非常艰难,可谓身心俱疲,心灵上除了对儿子天然的母爱,对其他的都已经麻木了。对陷害她的姐姐和祝鸿才,她自然有过憎恨;对母亲——姐姐的帮凶,她也有过怨恨。然而经历了几载风雨,她对她们再也没有了感情。谈不上原谅,而只是麻木。麻木是一个角色最悲剧的下场,那样意味着失去了感知人情冷暖的能力。所谓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然,这样一个善良的女性,最后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不能不说这也是作者的残忍。把这种从细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爱情用一种扭曲的方式毁灭,也只有张爱玲这样洞悉世间炎凉的作家才能写得出来了吧。曼璐也同样是个悲剧角色,为了家庭牺牲,嫁了祝鸿才(不知怎样形容他才好,也不能单纯地就说他“坏”),还有一个跟她长得像却遭遇好的太多的妹妹,偏偏她以前的订婚对象又爱上了自己的妹妹。这一切都把曼璐推向了罪恶的深渊。她陷害曼桢,一是觉得自己的牺牲没有换来家人的感激,反而遭到家人的看不起;二是嫉妒曼桢,觉得命运不公,都是一个妈生的,凭什么曼桢和她就是天上地下;三是希望得到鸿才的关注,使得自己的下半生不必在独守空房的凄凉中度过。总之,她的确是悲剧的制造者,但不应该遭到责怪。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好一点的生活的权利。从她身上,更多的应该被看到的是生活的残酷,和对残酷生活的抗争,尽管抗争的方式是扭曲的。读到最后的时候,看到那句“我们都回不去了”,感到有些遗憾。这句话已经反复出现在80后矫情的文字中,真正碰到出处时便觉得韵味全失,因此留了些遗憾。都回不去了,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道出人生最大的无奈。What’s done is done,过去不能修改也不能抹杀,惟有选择翻过那一页,不管多么沉重,多么残酷。最终,世钧和翠之结婚,然而前文极力描写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彼此都看不惯对方,给人留下世钧绝对不可能与翠之结婚的印象。这让我想到了《围城》,方鸿渐和孙柔嘉在前文中,作者也写道了这两人的结合是不可能的(从方鸿渐的角度说的)。而这两对,都混混沌沌就结婚了,颇有些戏剧性。也许两位作者都想借这戏剧性的婚姻表达人生的讽刺性吧。(《围城》更多的偏向于婚姻的“纠结”(我词穷了……),但以钱老的笔法,讽刺可谓无处不在)

坦诚相待

误会 是杀死一段感情最可笑的 理由模糊记得小时候看的电视剧。林心如大大的眼睛无辜的眼神。还很喜欢当年的紫薇格格。昨天在飞机场无聊,看完了书。我觉得吧。言语质朴。没有辞藻修饰。但正是朴实的生活最能打动人心。很容易就把自己带入主角。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书里最感动我的,不是曼桢受的苦。曼桢的等待。最感动我的是,那未完的情书。我明白写情书时的忐忑。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心情。写完情书看的自己脸红。修改涂抹。被发现了期待却又害羞的感觉。我居然是在那段飙泪了。我不了解张爱玲笔下人物的时代背景。不晓得任何关于影射的东西。我只是看到了在年少时,追求爱情的憧憬,中年便迫于压力结婚,走上了“正统”的道路。那天有个拉子发状态,说,除非在父母的逼迫下,否则不会结婚,一是直不回来,二是家庭观念淡薄。第一条我同意。第二条我觉得,我个人会因为责任心孝顺公婆爸妈,好好持家,会因为对小孩子的爱儿宠溺女儿。可是爱情。太遥远。小说中的几个人,后来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结婚。不管最后过得好不好,终究不是自己爱的那个人。或许在寻找初恋的影子,或许顺了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委曲求全,过着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日子。在多少年后,心中的那个人忽然出现,再次撞击心门,却只能说,我们回不去了。我一直都爱你。这样的遗憾。是要怎么办。在最开始就扼杀在萌芽中么?疯狂过得青春,虽然过得无怨无悔,但是带来的痛苦,是让几个人一生难忘的。值得么?

第一次读张爱玲

第一次读张爱玲的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凄凉,看书或者电视剧我倒一直在寻找两个人,一个是有钱的男人,一个是美女,奋斗,蜗居,北爱,简爱,飘等等等等,倒是大多符合这种要求。当看到世钧有个有钱的老爸的时候,我突然感到欣慰了。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部分,一是张爱玲的文字,简短,二是曼桢被鸿才强行占有那一段。大家都是重口味爱好者,也确实只有这种有点儿血腥的情节能吸引住眼球了,太唯美了真是不现实。想来这些分分合合这一切的一切大多都是人之常情,无论是从前还是惊天都见怪不怪了。犹豫了一下还是给了四分万事怕的不是第一次怕的不是紧张和期待,怕的是见多了,见怪不怪了。

看似偶然的错过,不过是性格使然

约么是在六七年前买的张爱玲的全集,那时候断断续续的读,大约只觉得「半生缘」不过是一篇苦情剧。当逐渐了解作者,时隔这些年再重读时确实多了很多新的体会。到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看问题的角度变化了很多。爱玲于胡兰成是低到尘埃里开出来的花,可终究因他的滥情而萎谢。因此总觉得半生缘的悲情里多少带了点背叛的意味。人性都有自私的一面,有的人隐藏,有的人任其发挥,尤其在受尽苦难后做起事来更加肆无忌惮,似乎理所应当的认为是对自己所受委屈的一种补偿。曼璐为了支撑整个家庭的生计,被迫为妓,受尽歧视,是牺牲。可当嫁作人妇为了栓住丈夫牺牲自己的妹妹,是自私。曼桢当是故事里唯一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与当时保守的氛围格格不入,像是一种跳脱。可即使是在要强的性格也抵不过母子连心的情意,为了孩子,她可以牺牲一切,磨平她骄傲的菱角,哪怕是做些难与世人启齿的事,所以她谁都没有说,甘于隐忍。世均于曼桢似乎爱的至纯至洁,倍加呵护。但却经不起丝毫风吹,多疑,爱猜想,懦弱的性格,让他轻易的放弃她,他甚至那么轻易的就相信她是会背叛他的。到后来婚姻于他不过是找个人过日子,好像谁都有那个可能。结局好像有情人都相聚了,可曼桢的一句回不去了,当是点醒沉溺在温柔中的他或她,不禁让人觉得悲从中来~

《十八春》

张爱玲的小说总是给人很低很低的调调。前半本读了很多遍。正常的人应该都不喜欢书中后半段让人无语的经历,让人惆怅的结局。北京十月文艺的这一版印刷排版都很不错。

多年了,还记得一句:屋子里有人。记得这是某章最后一句,某页最后一行。看完就觉得冷,觉得不可以再看。

半生缘

昨天再次看了张爱玲写的这故事,很感动。也许中年人的十年或是十几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对于年轻的人来说,三年或是五年就是一生。顾曼桢和沈世钧的半生过完了,再相逢有什么意义呢。也不过就是诉诉苦罢了。但是真的有些可惜啊。忽然之间有种凄凉的.孤独的感觉,要好好的加油,找到那个人,或许是有些晚了,但是也只有这样了。要是相逢的话,应该发生在结婚前,那是喜剧。要是相逢安排的结婚以后,那是浪漫的悲剧。以为不管怎么样,慈悲的女作家还是让他们相逢了。要是我,或许扼杀他们的相逢。

只好拿缘分来解释

电视剧最怕的那段印象太深了 看起书也摆脱不开 看到后面反倒淡定了一些 好像全是一个个偶然的错过和误会 让我觉得人与人好像还是要讲缘分的 书里的沈世钧倒没有让我觉得特别懦弱之类 只是觉得善于妥协一些 虽然容易妒忌好似不够相信曼桢但也总是想想又再主动去找曼桢曼桢自然还是让我觉得好,哪怕她为了荣生又再嫁给了祝鸿才但对翠芝的印象却有一个起伏 一开始觉得讨厌 后来才觉得直爽有个性 高高兴兴说着话再默默地取下戒指退婚的事 没有几个人能做得这样干脆吧 又在新婚之夜里不高兴起来,忽然就能说出这样有勇气的话——“世钧,怎么办,你也不喜欢我。我想过多少回了,要不是从前已经闹过一次——待会人家会说,怎么老是退婚,成什么话?现在来不及了吧,你说是不是来不及了?”至于叔惠,我是不太喜欢的。好看聪明也能坚持事业,只是呀——顾虑着自己的骄傲还没有翠芝有勇气。至少都没有直面翠芝的主动,对翠芝的感情做出个回应。最后说的还是——“我是说,我给你害的,仿佛这辈子只好吃这碗饭了,除非真是老得没人要。”这么些人之中我总觉得就感情经历来说,豫瑾还是最幸福的了。对豫瑾有点像曼桢对豫瑾的那种钦佩。再有其他人物,从曼璐祝鸿才到沈太太顾太太大少奶奶再到阿宝周妈等等,一开始看起来我总容易想分割这人好这人坏,虽然看了那么多故事也知道人都难分个好坏,总有个好多说不清的方面;慢慢看下去电视剧那恨恨的印象淡了,才觉得——不管哪个人,总有她自己变成那样的缘由。真是说不得好也说不得坏。看小说老爱想,要是发生在我身上噢……怕是活不下去了= =我想缘分这词大概用来宽慰人心多过愉悦人心,当想起曾经高兴地说着有缘分的人再也回不去了,好像还是叹一声无缘更容易放下。

小女人冷酷的哀怨

不知道张爱玲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人?毋庸置疑是才华横溢而自负满满,少年得志,"出名要趁早"是她的名句,她必定是女人,逃不开情爱的纠结,何况男人也未必逃的开呢?一段撕心裂肺的情感留下深深地烙印,不知为何,在她的作品里总能看到那份阴郁,像南方总也过不去的梅雨天,石阶上的青苔,甚或淡紫绸裙上的霉斑.深佩她的一句名言说得够到位:通向一个女的心是女人的阴道.

悲哀

最残酷的词:物是人非最强的清除剂:时间曾经的海誓山盟,在这两个词的作用下,变得木然,苍白。

读《半生缘》:走完同一条街,回到两个世界

一晃十八载,再见也只能为缘分画个句号。历经多少磨难,饱受几度煎熬,最后,似乎每个人都以“了此残生”的绝望,娶(嫁)了谁。也曾等待、也曾争取,最后都没有敌过岁月的无常。这便是《半生缘》内的青年男女共同之命运。这样的故事模式似乎平凡得如四季轮回。然而,张爱玲不愧是个天才, 她的高明之处在于:赋予了笔下7个主要人物不同的性格和生命轨迹,缔造了2个家庭命运发展,用一种上帝的目光平静地看着他们的纠葛分合,当故事仿佛被一道光牵引到同一个方向,谁也没有惊讶。沈世钧,自始至终爱着曼桢,却在曼桢被设下陷阱囚禁在姐姐曼璐的家中“借腹生子”之时,误以为曼桢心系豫瑾,又被曼璐三言两语的挑拨,便回了家娶了当初并不欢喜的翠芝,过上了平淡的婚姻生活。如果,当初世钧对曼桢多点信任,在见不到曼桢的时候再多坚持一些,也许就可以挽救了曼桢的路,曼桢不会经历这么久“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黑暗,也可能不会不得已“抱着自杀的心”嫁给姐夫祝鸿才。可是,沈世钧对事件的种种应对方式,就像是注定了的。他本来就是多疑而又怯懦的人,怎么企望他会如白马王子般为捍卫爱情而坚持到底。他对曼桢的爱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最初,好友叔惠提起曼桢,他不敢轻易接话,生怕被发现了他对她的意思;与曼桢一起的时候,说“如果曼桢跟他人走了,无论如何也要抢回来”,当真的出现了一个叫“豫瑾”的岳母喜爱型的人,他又怀疑曼桢对豫瑾的好是一种喜欢,不问来龙去脉,悄然离去;看到曼璐转交的戒指上有血,并未觉察到这是曼桢身处险境的信号,沉浸在悲伤的幻想中,扔了戒指。我有点讶异,却又在情理之中。这是一枚被曼桢赌气时扔到垃圾桶的戒指,却又以“返还信物”的方式出现在他面前,这样略显多此一举的方式他明明也疑惑;顾家慌慌张张地搬走、顾母欲言又止的怪异、始终没有出现的曼桢,这些怪异他也曾困惑。而他却在几秒过后“清醒”过来,并为这找了个合理的解释,如此迅速地便妥协了,三年的恋情似乎就这么经不起折腾。可,他就是这么一个害怕受伤的人。同时,我心为之一沉:曼桢没救了。这是曼桢最后的希望,挣扎多久之后,才忍痛将这枚视若珍宝的戒指给门外看守的女仆作押,放出求救信号。相比之下,曼桢确实更敢于争取爱,更勇敢地坚持。心里一直惦记着世钧,历经十几年的风霜之后,仍不恨他当初。多么惋惜,男女主角最终没有克服重重困难得到成长,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其实我觉得,当前或许已是最好的结局,是张爱玲冷酷笔锋下的慈悲。如果他们真的要在一起,反而毁了爱情。因为传统封闭的社会,因为地位不等的家族。爱情或许算是两个人的事情,但婚姻从来不是。我曾经也有思考过,如果当初,误会产生时世钧用良性沟通代替沉默猜测,面对未来曼桢选择共同应对而非想要独自承担并拒绝订婚,也许他们两个就能在一起吧。可后来又觉得,这只是提高了他们结婚的概率,婚后的生活可能是一种消磨。倘若曼桢的勇敢坦率可以弥补世钧的怯懦多疑,他们俩小打小闹仍可以在一起,面对两种不同的家族,又如何呢?连翠芝这样门当户对、最初被沈家上下所喜爱的理想媳妇,嫁入之后也因久对而生厌,矛盾频频,曼桢出于舞女之家,会受待见吗?有点倔又渴望独立的曼桢恐怕也不能自如地应对,世钧最终还是会屈于家族的压力。曼桢的家庭,可能只是雪上加霜,鼓动彼此分离,一如当初重逢豫瑾就冷待世钧,被曼璐诡计糊弄一下就失了主见,带着一套传统婆婆经教育曼桢该如何对待鸿才,无视自己的女儿已经心如死灰,绝望透顶。所以张爱玲安排的结局,是在这种人物和背景设定之下,善良的结局。唯有怀念中的,才是最完美的。至少他们还曾拥有爱情,因为悲痛,反而更刻骨铭心。这种爱深藏心底,不会因时光流逝而被冲蚀。这个结局也是绝妙之笔。他们在分别之后,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平淡的依旧平淡,隐忍的依旧隐忍,流离的依旧流离,煎熬的依旧煎熬。后来,世钧与曼桢相遇。——“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我只要你幸福”。……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但我们却不再是我们。仿佛一切戛然而止,缘分已尽,怀念无法停止,似乎故事还在继续。但无论如何,走完同一条街,还是要回到两个世界。

这是半生的记忆

永远难忘的一本书,看得时候年纪还小,如今从头翻阅,有更多的感悟。张爱玲永远都是张爱玲,你读她的时候明知结局也仍旧浑身战栗,这是旁人所不能及的文字,绝世传奇。所以这样的女人一生难以圆满,并不足为奇。

绝望之于希望

“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好像都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有不少人疑惑,为什么小时候一年总是很长,长大以后,一年时间好像一晃就过去了。大概因为,小时候的一年里面,可以经历许多不曾见过的、新鲜的物事,而一旦长大,对一切都觉得索味,就那么一天天重复着,十年八年好像就是那样的平淡。小时候不喜欢张爱玲,大概是因为对一切自诩叛逆的清高的文艺青年都有着本能的反感,对于他们的偶像也就不甚了了。又因为她是个写言情小说的,于是也就轻视之忽略之。直到高中翻看好朋友的笔记本,觉得其中的好多段文字都是那样鲜明的一种风格,既分不出显而然之的情感,又显出露骨的悲凉。至今难以忘记那些像仕女鬓脚一样细腻的小细节,忽地把人带入一种情绪。然后我才知道那是张爱玲。可是想到那些她的粉丝们,想到她出名的那几句话,想起她整个人的形象,不禁又嗤之以鼻。后来读到她写的《弟弟》,才觉得要去看看她的那些著名的小说们。说这些废话,是希望打消你的偏见。亦舒还是写言情小说的呢,只要看得痛快,何必管什么营养。何况张爱玲比亦舒师太高明到哪里去了,你想想,情爱是多么小的格局,她却能从那一方小小的天地里面,写出一种广阔的悲怆。我是喜欢曼桢那种姑娘的,也喜欢她和世钧这一对温吞吞的恋人,以至于看着他们经历了沧海桑田的人世变故,不由得跟着一同感慨。那些百转千回的柔肠与思量,那样娓娓道来,仿佛命运就是这样,你在远远的地方看着,心里眼里洞察着一切,可是却无计可施。你有你的顾虑,我也有我的考量,猜不透对方的心意,又怕自己唐突鲁莽。——你一定是已经嫁人了吧,你一定没有在等我了。这世界上真的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吗?我从何明白,一定有这么一个人。我如何能知道,你熬过一切,怀抱着希望,以为我会在那有光亮的尽头处等着你。——是呀,我不论遭遇什么,始终等着你,始终相信,你是我在这灰色的人间唯一的依靠。“生命比死更可怕,生命可以变得更糟、更糟,比想象中最不堪的境遇还要糟糕。”明知如此,依然靠着那丝微光活下来,直到终于见到你,却已恍若隔世。大概早就知道,过去的事就已经回不去。最后我们都没有跟喜欢的人在一起。这世上有几人能事事顺遂心意,但又不能迁罪到谁头上,最终的罪魁祸首竟是我们自己。瞧——一不小心又掉进去,变得脆弱矫情了。这种细腻的情感总是极容易令人沉浸,因为一些常人难以言表,而又被张的文字描绘得恰到好处的情绪。又或者,同是悲观主义者,才能体会这种情绪罢。你们不相信世界是灰色的吗?好吧,让她跟你讲讲,看看支撑着人们渡过一切艰险的希望,是怎样的脆弱又虚妄。

总有这样一个人

曼桢让我相信,总有这样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别管你在什么地方,他会等你,多久都可以,哪怕相遇便注定分离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固执地以为这是一个谎言,这是这两个人不愿意面对过去不愿意面对这段感情的借口。难道他们不再相爱了吗?我不愿意相信,世钧和曼祯应该是一对,他们应该在一起、应该一起生儿育女、应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第一次看《半生缘》的时候我还在中学,那是个认为只要有爱一切都不是问题的年纪,即使他们有了各自的小孩和家庭,即使他们都已经不再年轻,我依旧希望再见面的世钧和曼祯能够重新走到一起。几年之后,我再捧起这本书,那个时候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叫张爱玲。我知道这个事故的女人笔下不可能有我这么天真的感情,自己回头再看也觉得当初是如此可怜加可笑。在时间面前,爱情只能够无奈地束手投降。回不去了,这本书教会了我这一点,我想,其他的已经不再重要了。

大城小事

不记得上次读是什么时候,重读的时候几次读不下去,最不愿看见蔓桢的生活轨迹被改写的那个片段,却又发现,小说里面的几个人,不都曾有被生活拉偏人生轨迹的时候。比如蔓露从大家闺秀到欢场女子,比如翠芝悔婚,张爱玲总是写一些大时代的小情小事,事故人情,但却丝毫没有被时代所局限,笔下的人物,心中计算,包含中国人特有的事态炎凉。笔下的每个人物,每个人物所做的选择,即使是已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也不觉得陈旧。马家辉说他旅行的时候常带一本张爱玲的小说,因为安全,不会有读不下去的危险。深以为然,张的文字是值得细读的,似乎随着年纪的增长,每次都会挖掘到不一样的汁液。

半生灰尘半生缘

在历经十四年之后,他仍旧想吻她。这是我见过最普通的爱情了。一对无宏愿的男女,不浪漫,不激烈,一种在春天孕育的爱情,自然而然地生长,本以为也会一直水到渠成。半生缘体现的是旧社会那种含蓄内敛的爱情,没有宽宏的气势,没有汹涌的波涛,但仍能让你感受到那种痛苦,一片欣欣向荣中冷冽的怒雨,它撕裂你。书到一半开始整个朴实干净的风格转变成郁郁冷落,从顾曼桢闻到那股令人毛骨悚然的香味起,那个圈套完完整整地铺开,她姐姐故意装病,形容枯槁地架在床头等着诱饵来探望她,再设法赶开她的母亲祖母,留下曼桢过夜——六月里的飞雪开始了。在顾曼桢被囚禁在祝公馆的时候,她每天都在想象着见到沉世钧时,如何地与他哭诉。她出来的时候,她见到他的时候,又情不自禁地躲开。封建社会的旧女子,接受过新派的思想,但旧的观念仍未根除。最终,穷困潦倒的祝鸿才可怜巴巴地讨好她,于是她又重回了那个牢笼。女人听得哄骗就心软,女人求得依靠便下台。现代人,大人从小便教女孩子自立更生,大多书中劝女孩子依靠自己,可大多女孩子还是懒,希望有人能保护自己,疼惜自己,如同小王子珍爱他的玫瑰一样。一次疲惫又不觉把自己打扮成藤萝,依偎于篱笆。哪种生活方式,都有人欣赏夸赞,但女孩子还是自立好。顾曼桢跟了祝鸿才自暴自弃了那么多年,从一个朝气少女变成黄脸妇,赔了清白,赔了美貌,赔了光阴。最后用了点心计离了婚,干干净净面对初恋情人,明明白白告诉他:“我们回不去了”虽说凄凉,但还是透着洒脱。她和她姐姐的关系其实很常见,就像古时候出头的寒窗学子看不上他的糟糠妻,现代出门闯过天地的年轻人看不起深山父母。没什么好迁怒的。人生路上不断地开阔眼界,接受新的思想,一路携手的朋友到最后价值观尚且大不相同,又怎能指望这些人呢。恩是恩,怨是怨,把持着扶携之恩去评论对方的忘恩负义,又何尝不肤浅。人情最难定价,倘若一把钞票可以赔尽再简单不过,可情难处置。无论是妻子还是父母在你身上的投资都是略缺的生活费和无限的期望,等你功成名就,还钱不是问题,但无期限地就着和你价值观不同的人,你又如何甘愿呢?当然这样说太刻薄,但你不能冷落,亲近又极为不耐烦,对谁都是痛苦。不是恩将仇报,只是除去亲完全联系不上的两颗心,谁比谁更痛苦,他不能改变你的狭隘的心中只有他,你也不能改变他的宽广的心有很多人。话说回来,顾曼桢当然是不完美的,她依靠着她姐姐做舞女的钱读了书有个体面的工作,但在这个圈套中,她也有过她这种身份的姐姐死了就好了的念头。她独立了很多次,但最后还是嫁给了祝鸿才。顾曼璐就更不用说,扶携顾曼桢走到今天,却又生出妒忌。想想自己昏暗的前程,还是忍不住拖她下水,“她竭力把这种荒唐的思想打发走,然而她知道它还是要回来的,像一个黑影,一只野兽的黑影,它来过一次就认识路了”赶也赶不走。短浅的女人,觉得这样就可以守住一个男人,觉得这样就可以保住自己地位,混迹在豺狼中那么些年,妄自尊大地认为自己了解男人。亦舒在《我的前半生》说过,拂袖而去,总不能到更下流的地方。《半生缘》到头只说,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都对,我们要有承受半生缘的勇气,也要有打破半生缘的毅力。顾曼桢和沉世钧的爱情比起流苏和范柳原这对来说要苍白简单得多了,流苏守到了大好的结局,她本身也比顾曼桢聪明得多。可这样的爱情世上有几多?大多还是平凡的,爱情也不是两个人的事,尤其是在他们那个时候,他们的错过也不能归咎他们,两大家的婆娘才是祸首。故事也不如《金锁记》坏得彻底,因为顾曼桢始终是善良的,再坏的境遇下都带着温柔,不似七巧自暴自弃,把所有人当做她年华的祭品。一份痴情从浪漫中并不能体现,我感动的是,最后顾曼桢孤儿寡母,沉世钧也是安逸的富贵人家,两人都略带麻木了。相见时,仍在有礼地克制,如同当初热恋一样,丝毫不逾举。顾曼桢终于把一切都告诉了他,了了心愿,而时隔多年,他仍旧想吻她。这就是最长的情了。每个女子年轻时都是单纯美丽的好姑娘,因为不怎么大气,耍的心思也不会酿成大错。可年轮缓慢地围了一个又一个的圈,女孩子吃了人情的苦果,变成了另一番样子。守得住本心是好,如顾曼桢,可又如何理直气壮地将所有罪过归咎在她姐姐身上。

重温

我不愿意在今天这个休息日重看一遍《半生缘》,但一开始了却无法停止,不到最后那个嘎然结束的结尾,不沉落到心碎的最深处和故事一起叹息,《半生缘》是不会放过我们的。人性有这样一面,就是不自觉地揭开结得差不多的疖子,看一眼过去留下的伤,愿再因此疼痛一次。心碎比喜悦更容易铭刻,相信吗?人会想念疼痛的感觉。一直认为小说是用来探讨世间常态和可能性的个案,与其说《半生缘》是个风花雪月的故事,更认为它是命运与个人的解释之一,属于张爱玲的解释。我从来都是相信命运造化的人,有时候退到这个世界之外,以旁观姿态,去看待普罗大众每天上演的故事,感觉是一出一出的舞台剧,大家在很自觉地执行一个剧本,个人的思想全部被忽略了,能看到的是众人表情和行为,诠释悲喜。这种表演最过于真实,因为每一个演员都不清楚最后是怎样的结尾,没有最终的一个定向思维,无法为下一个场景做任何暗示。张宗子有句话是“以为是过渡却是归宿,以为是归宿却是过渡”,一针见血。 并无意去渲染宿命的强制力量,至少没有人愿意苦苦等待的结局竟是一个一开始就谋划好的定局。只是,经历过很多事情后,回头的人会唏嘘,原来事情发展的路径是如此奇妙,似乎当初自己并没有这等构思,却成就了这般故事,不管自己情愿与否。我仅仅那么一丁点的阅历,太大的道理说不出来,但我相信你我之间存在一种冥冥中的东西,不然你不会点进来看这篇小东西,在此刻邂逅彼此。

你爱的人往往伤你最深

文艺作品往往悲剧是最有感染力得,世界上伟大的作品也大多是描写人类苦难的,张爱玲的《半生缘》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爱情悲剧,不仅仅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没有完满得结局,其他的主要人物也没有完全得到应有的幸福。石翠芝和与许叔惠互生情愫却不能成为一对眷属,张豫谨大难不死但是妻子被日本人轮奸了,搞得家破人亡。随着时间的流逝。几位都市的青年男女只能被动的接受命运对他们的安排,过着既定的生活,就像顾曼桢最后对沈世均所说的那样,他们再也回不去了。整本书主要写得是沈世均与顾曼桢的爱情悲剧,这个爱情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的感情出现了什么厉害的裂痕,而是顾曼桢的命运遭遇造就了这个无可挽回的悲剧。而这个悲剧是顾曼桢的姐姐---顾曼璐,姐夫祝鸿才,以及她的妈妈顾太太(虽然没有害女儿主观意愿,但是在客观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都是小说中最要命的地方,也是张爱玲的厉害之处,她不同于一般的爱情小说的通俗套路,张爱玲把人性的复杂和丑恶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先来看看书中的女主角顾曼桢,她起初给我的感觉。坚强,乐观,对爱情有着执着的追求,在我看来几乎接近于完美了。而就是这样一个白天鹅似的人物,却被祝鸿才这样的癞蛤蟆给奸污了,看到这里不得不使我感到一阵的唏嘘。而遭到这样的劫难以后。起初,唯一支持她活下去的希望是和沈世均见面,然后把这一切都告诉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顾曼桢是一个独立的新时代的女性。试想一下,如果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她应该是羞愧自杀或者至少是不想在面对沈世均了。这就是张爱玲与众不同的地方。顾曼桢后来为了孩子嫁给了祝鸿才。这个怎么说呢,你可以说这是女人母性的伟大,如果她不嫁,想必读者也能理解吧,因为祝鸿才这个人看上去实在是恶心。 所幸的是她最后终于鼓起勇气摆脱了这段痛苦的婚姻,走上了独立抚养孩子的生活道路,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从上面所说的两点可以看出,顾曼桢对爱情有着执着的追求。没有被不幸的遭遇和生活中的磨难所击败,有着很强的韧性,内心强大,甚至可以说,她是一位真正的“女中豪杰”而相比之下,沈世均看上去则显得有些软弱。我们再来看看制造这出悲剧罪魁祸首的两个人,顾曼璐和祝鸿才。说实话,我觉得顾曼璐比祝鸿才可恶的多,你可以说他是一个无赖和坏蛋,但是我觉得他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比起顾曼璐来可以说是大巫见小巫,设下圈套让自己的亲妹妹被自己的丈夫奸污,可见这个女人的心理是变态到什么程度。她为什么会这样,究其主要原因无非是两点。一,她想借腹生子让丈夫留在自己身边,二,当她听到顾曼桢和张豫谨互有情愫时,而豫谨又对他们之前的交往回忆不屑一顾时,她的嫉妒心骤起,她觉得她这一身都已经毁了,她已经是一个中年妇女,而她妹妹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而现在连她这点可怜的回忆顾曼桢都要剥夺掉,她不能忍受,这时候,她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她有着强烈的报复心。悲剧的起因就是从这开始。这两个原因前面一个是主因,后面一个原因是前一个得催化剂,而第二个原因又仅仅是听母亲的一面之词和自己的臆测,其实,在整个家庭当中曼桢是最关心她姐姐的一个。俗语说:你爱的人往往伤你最深,顾曼桢的经历不是这句话的最好证明嘛。那么,两姐妹做人的差距为什么会这么大呢。一个人不可能一开始生下来就是坏蛋的,总有一个转变的过程。顾曼璐的成长经历张爱玲描写的很少,只知道她年轻时也是有青春学生的模样,后来为了家里的生计去歌厅当舞女和妓女。社会是个大染缸,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出淤泥而不染的。何况,曼璐待得地方又是这种物欲横流的场所。日积月累,心里变得慢慢扭曲也不是不可能的。当沈世均和顾曼桢十四年后再一次见面时,一切都已是物是人非,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日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美的东西为何要撕裂给人看 ——张爱玲《半生缘》

美的东西为何要撕裂给人看 ——张爱玲《半生缘》鲁迅先生早就说过,“真正的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半生缘》的确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但是写的的确太过悲伤了,尤其是当曼璐把曼桢拖下水的那一刻,真的觉得很悲痛,也算是第一部能让我读到想哭,读到悲愤的作品吧,于是我毫不犹豫的当即给了差评!!人应当有所敬畏,常怀善良之心,否则一丝丝的邪恶都能使人跌下深渊。曼璐应该是一个娇艳欲滴的美人吧,但是家庭的不幸只能让她出去做舞女,这里的舞女大概也是妓女的一种,毕竟堕过两次胎的她已经不能回头了。但是曼璐也有自己的骄傲与追求,当慕瑾来看她时,她显得无比骄傲,但是她也是自卑的,因为舞女的身份,因为对全家人的牺牲,她失去了一个女子最为珍贵的名分,而且嫁给祝鸿才的她并没有如愿与他结婚,祝鸿才外面的女人也比比皆是,曼璐的确是一个可怜的人,然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满腔的为家牺牲的善良与不甘变为了仇恨,最终,她害了自己的妹妹,把自己的妹妹当作捆住祝鸿才的筹码,让祝鸿才与曼桢发生关系并最终产下孩子,当然,这也毁了曼桢的一生。孩子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天下的父母对子女都有一种特别的爱,深爱着也矛盾着,而母爱,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则是致命的伤害。曼桢最后还是选择嫁给了祝鸿才,因为曼桢始终诞下了自己的孩子,母亲始终是要爱自己的孩子的,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或是受到过什么样的伤害。沈啸桐与姨太太住了几十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要回家的,尽管姨太太对他尽善尽美,但是老爷与少爷毕竟才是一家人。但母亲也有例外的,比如顾太太,且不说曼璐的遭遇吧,毕竟曼璐是一家人及沈太太的生财之道,但是自己的大女儿已经陷落了,在二女儿深陷泥潭之际,她并没有出手解救,甚至都没有去聆听自己的女儿,而是拿着一叠钞票就走了。最后,当顾太太辗转回到家乡,还在已经知道了事情真相的慕瑾面前显摆神气,顾太太的心安理得让人厌恶恶心,这也是为什么顾太太回去以后,“白眼狼”慕瑾只去探望过一次的原因。美的东西也是要撕裂给人看的。当曼桢誓死不从时,曼璐只是冷笑:“咱们家居然也出了烈女了,要是我也是烈女,我们家的人早就饿死了!”我为曼璐的身世感到可怜,也为她的遭遇感到可悲,然而对于她那些有失本心的所作所为也是感到可气可恶的,但是我却不忍心责怪她,因为她整个人都是为自己的家庭牺牲了,她的一生从背负起家庭命运开始,就注定了没有笑容的一生。沈啸桐与世钧的舅老爷在回忆起曼璐时说到,“恐怕这样的一家人,都会是一样的!”在老爷们的眼里,这样的底层人士是永远不可能翻身的,一个人为舞女,全家的姊妹也是要为舞女的,但是曼桢没有,曼桢顺利找到了工作,曼桢的弟弟们也考上了大学,这些弟弟妹妹们的幸福,难道不是建立在姐姐曼璐的悲痛身上的吗?当沈啸桐发现了曼桢的身份以后,世钧要求曼桢暂时与曼璐断绝姐妹关系。人生就是这样的残酷,曼璐的牺牲所成全的这一切,最终自己却成为众矢之的,自己为了家庭变成了污点,家庭的人却开始想要剥离那个污点。翠华解除过一次婚约,翠华与世钧最后还是结婚了,在叔惠从西北回家以后,翠华还是忍不住内心奔涌的暗流,“你不爱我,我也不爱你。”这样两个人几十年间生活在一起的默契,最终还是要说出来的,可是孩子已经生下来了,两个人也已经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这样的话说出来还有什么意义呢?”虽然悲痛,可最终还是要说出来的。《半生缘》中的巧合构成了整部书的核心,譬如世钧扔掉了那枚沾着曼桢受难的血渍的戒指,譬如曼桢消失的时间正好与慕瑾结婚的时间相当,譬如曼桢的信件在世钧结婚之前被沈太太拦截,譬如一切的一切,一切的巧合,就像是游戏一样,割裂着曼桢与世钧的爱情,直到两人释怀,也许直到那刻,他们的恋爱才真正结束,他们的真正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摘录*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缝间的事。可是对于年青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席散后,大家纷纷地告辞出来,世钧和她说了声:“我送你回去。”他始终还没有到她家里去过,这次说要送她回去,曼桢虽然并没有推辞,但是两人之间好像有一种默契,送也只送到弄堂口,不进去的。既然不打算进去,其实送这么一趟是毫无意味的,要是坐电车公共汽车,路上还可以谈谈,现在他们一人坐了一辆黄包车,根本连话都不能说。然而还是非送不可,仿佛内中也有一种乐趣似的。*世钧教他们骑脚踏车的时候,他们和世钧非常亲近,现在有了慕瑾,对他就冷淡了许多。若在平常的时候,世钧也许觉都不觉得,现在他却特别敏感起来,连孩子们对慕瑾的爱戴,他也有些醋意*她这一席话,慕瑾倒觉得很难置答。她以为他还在那里迷恋着她呢。他也无法辩白。他顿了一顿,便道:“从前那些话还提它干吗?曼璐,我听见说你得到了很好的归宿,我非常安慰。”曼璐淡淡地笑了一笑道:“哦,你听见他们说的。他们只看见表面,他们哪儿知道我心里的滋味。慕瑾不敢接口,他怕曼璐再说下去,就要细诉衷情,成为更进一步的深谈了。于是又有一段较长的沉默。*曼璐想道:“我没有待错她呀,她这样恩将仇报。不想想从前,我都是为了谁,出卖了我的青春。要不是为了他们,我早和慕瑾结婚了。我真傻。真傻。”*世钧不由得想起她母亲平时,一说起他父亲,总是用一种冷酷的口吻,提起他的病与死的可能,她也很冷静,笑嘻嘻地说:“我也不愁别的,他家里一点东西也不留,将来我们这日子怎么过呀?要不为这个,他马上死了我也没什么,反正一年到头也看不见他的人,还不如死了呢!*姨太太想来想去,还是只有用儿女来打动他的心。当天她就把她最小的一个男孩子领到啸桐房里来,笑着:“老磨着我,说要看看爸爸。哪,爸爸在这里!你不是说想爸爸的吗?”那孩子不知道怎么,忽然犯起别扭劲来,站在啸桐床前,只管低着头揪着褥单。啸桐伸过手去摸摸他的脸,心里却很难过。中年以后的人常有这种寂寞之感,觉得睁开眼来,全是倚靠他的人,而没有一个人是可以倚靠的,连一个可以商量商量的人都没有。所以他对世钧特别倚重了。*这”父归”的一幕,也许是有些苍凉的意味的,但结果是在忙乱中度过。*沈太太因为啸桐曾经称赞过她做的莴笋圆子,所以今年大做各种腌腊的东西,笋豆子、香肠、香肚、腌菜臭面筋。这时候离过年还远呢,她已经在那里计划着,今年要大过年。又拿出钱来给所有的佣人都做上新蓝布褂子。世钧从来没看见她这样高兴过。他差不多有生以来,就看见母亲是一副悒郁的面容。她无论怎样痛哭流涕,他看惯了,已经可以无动于衷了,倒反而是她现在这种快乐到极点的神气,他看着觉得很凄惨。*俗语说,久病自成医,啸桐对于自己的病,知道得比医生还多。尤其现在,他一切事情都交给世钧照管,他自己安心做老太爷了,便买了一部《本草纲目》,研究之下,遇到家里有女佣生病,就替她们开两张方子,至今也没有吃死人,这更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她恨不得马上扬起手来,辣辣两个耳刮子打过去,但是这不过是她一时的冲动。她这次是抱定宗旨,要利用她妹妹来吊住他的心,也就仿佛像从前有些老太太们,因为怕儿子在外面游荡,难以约束,竟故意地教他抽上鸦片,使他沉溺其中,就像鹞子上的一根线提在自己手里,再也不怕他飞得远远的不回来了*曼璐道:“我就一时还不会死,我这样病病歪歪的,哪儿还能出去应酬,我想以后有什么事全让她出面,让外头人就知道她是祝鸿才太太,我只要在家里吃碗闲饭,好在我们是自己姊妹,还怕她亏待我吗?”*曼璐道:“她上这儿来他知道不知道?”顾太太道:“不知道吧,他就是昨天早上来过一趟,后来一直也没来过。”曼璐沉吟道:那倒显着奇怪,两人吵了架了?曼桢把她那个订婚戒指掉到字纸篓里去了。别是她存心扔的?”曼璐道:“准是吵了架了。不知道因为什么?不是又为了慕瑾吧?”慕瑾和曼桢一度很是接近,这一段情事是曼璐最觉得痛心,永远念念不忘的。顾太太想了一想,道:“不会是为了慕瑾,慕瑾昨天倒是上我们那儿去来着,那时候世钧早走了,两人根本没有遇见。”曼璐道:哦,慕瑾昨天来的?他来有什么事吗?*曼璐微笑道:“你们昨天说要去吃喜酒,就是吃他的喜酒呀?这又瞒着我干吗?”顾太太道:“是你二妹说的,说先别告诉你,你生病的人受不了刺激。”但是这两句话在现在这时候给曼璐听到,却使她受了很深的刺激。因为她发现她妹妹对她这样体贴,这样看来,家里这许多人面前,还只有二妹一个人是她的知己,而自己所做的事情太对不起人了。她突然觉得很惭愧,以前关于慕瑾的事情,或者也是错怪了二妹,很不必把她恨到这样,现在可是懊悔也来不及了,也只有自己跟自己辩解着,事已至此,也叫骑虎难下,只好恶人做到底了*她引路上楼,楼上两间房都锁着,房门钥匙她带在身边,便伸手到口袋里去拿,一摸,却摸到曼璐给的那一大叠钞票。那种八成旧的钞票,摸上去是温软的,又是那么厚墩墩的方方的一大叠。钱这样东西,确实有一种奥妙的力量,顾太太当时不由得就有一个感觉,觉得对不起曼璐。和曼璐说得好好的,这时候她要是嘴快走漏了消息,告诉了世钧,年青人都是意气用事的,势必要惊官动府,闹得不可收拾。再说,他们年青人的事,都是拿不准的,但看他和曼桢两个人,为一点小事就可以闹得把订婚戒指都扔了,要是给他知道曼桢现在这桩事情,他能说一点都不在乎吗?到了儿也不知道他们还结得成结不成婚,倒先把鸿才这头的事情打散了,反而两头落空。这么一想,好像理由也很多。人的理智,本来是不十分靠得住的,往往做了利欲的代言人,不过自己不觉得罢了*世钧在外面等了很久的时候,也没有人来开门。他很想再揿一揿门铃,又忍住了。这座房子并没有左邻右舍,前后都是荒地和菜园,天寒地冻,四下里鸦雀无声。下午的天色黄阴阴的,忽然起了一阵风,半空中隐隐地似有女人的哭声,风过处,就又听不见了。世钧想道:“这声音是从哪儿来的,不会是房子里吧?这地方离虹桥公墓想必很近,也许是墓园里新坟上的哭声。”再凝神听时,却一点也听不见了,只觉心中惨戚*在曼璐是只觉得她妹妹一直看不起她。刚才这一巴掌打下去,两个人同时都想起从前那一笔帐,曼璐自己想想,觉得真冤,她又是气忿又是伤心,尤其觉得可恨的就是曼桢这样一副烈女面孔。她便冷笑了一声道:“哼,倒想不到,我们家里出了这么个烈女,啊?我那时候要是个烈女,我们一家子全饿死了!我做舞女做妓女,不也受人家欺负,我上哪儿去撒娇去?*叔惠跟他说话他也没听见,后来忽然觉察,叔惠是问他”哪一个张医生?”他连忙带笑答道:“张慕瑾。你不认识的。”又向朱小姐笑道:“哦,他结婚了?新娘姓什么你可知道?”朱小姐笑道:“我倒也不大清楚,只晓得新娘子家在上海,不过他们结了婚就一块回去了。*那只戒指还在他口袋里。他要是带回家去仔细看看,就可以看见戒指上裹的绒线上面有血迹。那绒线是咖啡色的,干了的血迹是红褐色的,染在上面并看不出来,但是那血液胶粘在绒线上,绒线全僵硬了,细看是可以看出来的。他看见了一定会觉得奇怪,因此起了疑心。但是那好像是侦探小说里的事,在实际生活里大概是不会发生的。世钧一路走着,老觉得那戒指在他裤袋里,那颗红宝石就像一个燃烧的香烟头一样,烫痛他的腿。他伸进手去,把那戒指掏出来,一看也没看,就向道旁的野地里一扔*世钧抚摸着她的手臂,也许是试探性的,跟着就又从后面凑上去,吻她的面颊。她的粉很香。翠芝挣扎着道:“别这么着——算什么呢——给人看见了——”世钧道:“看见就看见。现在不要紧了。”为什么现在即使被人看见也不要紧,他没有说明白,翠芝也没有一定要他说出来。她只是回过头来有些腼腆地和他相视一笑。两人也就算是一言为定了。*他走到她跟前去,微笑道:“为什么又不高兴了?”一遍一遍问着。她先是厌烦地推开了他,然后她突然地拉住他的衣服呜呜咽咽哭起来了,冲口而出地说:“世钧,怎么办,你也不喜欢我,我也——我也不喜欢你。现在已经来不及了吧,你说是不是来不及了?”当然来不及了。她说的话也正是他心里所想的,他佩服她有这勇气说出来,但是这种话说出来又有什么好处?*孩子还没出世的时候她对他的感觉是憎恨大于一切,虽然明知道孩子是无辜的。就连现在他们大多把“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对立起来,颂,小孩已经在这里了,抱在她怀里了,她也仍旧于惊讶中感到一丝轻微的憎恶的颤栗。他长得像谁?其实这初生的婴儿是什么人都不像,只像一个红赤赤的剥了皮的小猫,但是曼桢仿佛在他脸上找到某种可疑之点,使她疑心他可是有点像祝鸿才。——无论如何是不像她,一点也不像。也有人说,孩子怀在肚里的时候,如果那母亲常常想念着什么人,孩子将来就会长得像那个人。——像不像世钧呢?实在看不出来*第二天下午,到了允许家属来探望的时间,曼桢非常焦急地盼望金芳的丈夫快来,谁知他还没来,曼璐和鸿才一同来了。鸿才这还是第一次到医院里来,以前一直没露面。他手里拿着一把花,露出很局促的样子。曼璐拎着一只食篮,她每天都要煨了鸡汤送来的。曼桢一看见他们就把眼睛闭上了。*曼桢本来可以趁此就提起她预备告诉他的那些事情,她看见慕瑾这样热心,一听见说她住在这里,连夜就冒雨来看她,可见他对她的友情是始终如一的,她更加决定了要把一切都告诉他。但是有一种难于出口的话,反而倒是对一个萍水相逢的人可以倾心吐胆地诉说。上次她在医院里,把她的身世告诉金芳,就不像现在对慕瑾这样感觉到难以启齿。*曼桢觉得她这梦做得非常奇怪。她不知道她是因为想起过去的事情,想到世钧,心里空虚得难过,所以更加渴念着她的孩子,就把一些片断的印象凑成了这样一个梦*鸿才又道:“想想真对不起她。那时候病得那样,我还给她气受,要不然她还许不会死呢。二妹,从前的事情都是我不好,你不要恨你姊姊了。”他这样自怨自艾,其实还是因为心疼钱的缘故,曼桢没想到这一点,见他这样引咎自责,便觉得他这人倒还不是完全没有良心。她究竟涉世未深,她不知道往往越是残暴的人越是怯懦,越是在得意的时候横行不法的人,越是禁不起一点挫折,立刻就矮了一截子,露出一副可怜的脸相。她对鸿才竟于憎恨中生出一丝怜悯,虽然还是不打算理他,却也不愿意使他过于难堪*他只能恳切地对她说:“我又不在此地,你明天常常给我写信好不好?说老实话,我看你现在这样,我倒是真有点不放心。”他越是这样关切,曼桢倒反而一阵心酸,再也止不住自己,顿时泪如雨下,慕瑾望着她,倒呆住了,半晌,方才微笑道:“都是我不好,不要说这些了*她说到她姊姊的死,就没有再说下去了。慕瑾抱着胳膊垂着眼睛坐在那里,一直也没开口。他实在不知道应当用什么话来安慰她。但是她这故事其实还没有完——慕瑾忽然想起来,这次她那孩子生病,她去看护他,在祝家住了那么些日子,想必她和鸿才之间总有相当的谅解,不然她怎么能够在那里住下去,而且住得这样久。莫非她已经改变初衷,准备为了孩子的幸福牺牲自己,和鸿才结婚。他甚至于疑心她已经和鸿才同居了。——不,那倒不会,她决不是那样的人,他未免太把她看轻了*顾太太道:“她还在上海。她结婚了呀——哦,曼璐死你知道吧,曼桢就是跟鸿才结婚了。”顾太太几句话说得很冠冕,仿佛曼桢嫁给她姊夫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料想慕瑾未见得知道里面的隐情,但是她对于这件事究竟有些心虚,认为是家门之玷,所以就这样提了一声,就岔开去说到别处去了。慕瑾听到这消息,虽然并不是完全出于意料之外,也还是十分刺激。他真替曼桢觉得可惜。顾太太尽自和他说话,他唯唯诺诺地随口敷衍了两句,便推说还有一点事情,告辞走了。他就来过这么一次。过年也不来拜年,过节也不来拜节。顾太太非常生气,心里想:“太岂有此理了,想不到他也这么势利,那时候到上海来不是总住在我们家,现在看见我穷了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就连亲戚也不认了。”*鸿才是对她非常失望。从前因为她总好像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想了她好几年了,就连到手以后,也还觉得恍恍惚惚的,从来没有觉得他是占有了她。她一旦嫁了他,日子长了,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希罕了,甚至觉得他是上了当,就像一碗素虾仁,其实是洋山芋做的,木木的一点滋味也没有。他先还想着,至少她外场还不错,有她这样一个太太是很有面子的事,所以有一个时期他常常逼着她一同出去应酬,但是她现在简直不行了,和他那些朋友的太太们比起来,一点也不见得出色。她完全无意于修饰,脸色黄黄的,老是带着几分病容,装束也不入时,见了人总是默默无言,有时候人家说话她也听不见,她眼睛里常常有一种呆笨的神气。怎么她到了他手里就变了个人了,鸿才真觉得愤恨。所以他总是跟她吵闹。无论吵得多厉害,曼桢也从来没有跟他翻旧帐,说她嫁给他本来不是自愿。她也是因为怕想起从前的事情,想起来只有更伤心。*跑了没有几步,忽然看见世钧由她身边擦过,越过她前头去了,原来他并不是追她,却是追那公共汽车*在那明亮的楼窗里,可以看见翠芝的影子走来走去。翠芝有时候跟他生起气来总是说:“我真不知道我们怎么想起来会结婚的!”他也不知道。他只记得那时候他正是因为曼桢的事情觉得非常痛苦。那就是他父亲去世那一年。也是因为自己想法子排遣,那年夏天他差不多天天到爱咪家里去打网球。有一位丁小姐常在一起打网球,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和那丁小姐或者也有结婚的可能。此外还有亲戚家里的几个女孩子,有一个时期也常常见面。大概也很可能和她们之间任何一位结了婚的。事实是,简直只差一点就没跟翠芝结婚——他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可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他一旦想起曼桢,就觉得他从来也没有停止想念她过。就是自己以为已经忘记她的时候,她也还是在那里的,在他一切思想的背后*在黑暗中听见极度缓慢的”滴——答——滴——答”,翠芝道:“可是下雨了?”世钧道:你怎么还没睡着?肚里有点不大舒服,不知道是不是螃蟹吃坏了。刚才你吃了没有?今天袁家那螃蟹好像不大新鲜。”又过了很久的时候,还是一直听见那”滴——答——”歇半天落下一滴来,似乎有一定的时间,像迟迟的更漏。世钧忽道:“不是下雨。一定是自来水龙头没关紧。”翠芝道:“听着心里发烦!”她又沉默了一会,终于忍无可忍地说:“不行——你起来把它关一关紧好吧?”世钧一听也不言语,从床上爬起来,跑到浴室里去,开了灯视察了一下,便道:“哪儿是龙头没关紧?是晾的衣裳在那儿滴水!”他关了灯回到卧室里,翠芝听见他踢塌踢塌走过来,忙嚷道:你小心点,别又把我的拖鞋踢了床底下去!世钧睡下没有多少时候,却又披衣起床。翠芝道:“你怎么又起来了?”世钧道:“肚子疼。我也吃坏了。”*他们很久很久没有说话。这许多年来使他们觉得困惑与痛苦的那些事情,现在终于知道了内中的真相,但是到了现在这时候,知道与不知道也没有多大分别了。——不过——对于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分别,至少她现在知道,他那时候是一心一意爱着她的,他也知道她对他是一心一意的,就也感到一种凄凉的满足*刚巧正是今天,她跟叔惠彻底地谈过之后,正是心里觉得最凄凉的时候,却连世钧也要离开她了。过去从来也没有真正地跟他靠拢过,而现在她将永远地失去他了——她正像一个人浩然有归志了,但是忽然地发现她是无家可归。</pre>

半生缘

是这本书,最初教会我慢慢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学会接受,放佛在心中凝聚着一种力量,尽最大努力去生活。人的命运是多么的不同,如世均的表妹,家世好,生活雍容华贵,和曼帧姐妹的辛苦奔波、拼命挣扎的生活是2个不同的世界。难忘的是那句“世均,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半生缘

看完这部小说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张爱玲的笔触总会那般轻柔的就把一个人物刻画的细腻柔和,在她笔下没有谁是完美的,但无疑都是有个性的,我喜欢有点时代气息,坚强勇敢却又不失女性温柔气息的曼侦;喜欢性格温和,不紧不慢的世钧;喜欢有点大小姐脾气的翠芝;喜欢有点放浪不羁的叔惠······ 追寻作者的脚步,我们从小说一开始关注世钧与蔓侦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暧昧阶段的恋情总是最美好的,对你有一点点心动不敢开口说出,互相猜忌这对方是否也有这样的心思,当恋情渐渐明朗的时候,会突然发现,真好,我爱的人正好也爱着我。小说一开始这种欢快的笔调,让人也受到感染,真希望他们能就这样美好下去,但似乎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两个人注定也只能拥有短暂的幸福时光,后来世钧因为要照顾到家里人回到南京,曼璐过得不幸福为了留住鸿才的心,一步步将蔓侦推向了不可救赎的深渊,蔓侦拼命抵抗却也无济于事,黑夜白天,只能在那个小屋子里,生之艰难也不过如此。于众多误会之中,世钧娶了翠芝,蔓侦怀孕了。看到这里我不禁有点讨厌作者,她肆意的作弄笔下的角色,使小说的基调一下变得晦涩不明。蔓侦最后还是嫁给了鸿才不管是抵不住现实的压力,还是出于母爱想给荣宝一个完整的家庭,又或者是对自己彻头彻尾的放弃,她无疑是让我失望了。从她嫁给鸿才那一刻起一切已经变得无法挽回,她已经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和世钧注定也是有缘无分再无任何可能。我曾多次的猜想小说的结局,却没猜到是这样一个结局。世钧再次见到蔓侦是在多年后,那个时候所有的回忆全都回来了,他们一起去茶馆找了个包间喝茶,蔓侦甚至还幻想他会吻她,这个以前熟悉的场景。吻是吻了,这其中有太多的心酸,太多的不舍,太多的不甘,在命运的摆弄下一切都已于事无补了,生活还在继续,蔓侦的一句我们回不去了才是最真切的表达。蔓侦,让我可爱又可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世间总在上演悲剧,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也让人唏嘘感叹,今天还在耳畔低语,明天却被生活的浪潮推向远方,我们能把握什么,我们什么也把握不了,唯有立足当下,过好每一天。

浅浅地吐槽一下自己看后的疑问

看小说的过程中,小说的有些情节让我感到有些跳跃、不合情理,是因为我不了解人性才有这种感觉嘛?譬如,顾曼桢的姐姐曼璐为了家庭牺牲了自己,作了舞女,但又为什么到了后来竟为了自己的后半生而和鸿才密谋,让鸿才强奸了自己的妹妹?难道仅仅是因为慕瑾忘却了那段自己所珍视的记忆,却又对自己的妹妹动了情?是因嫉妒而以致如此?话又说回来,慕瑾如果真的那么爱着曼璐,以至于三十几岁还未成婚,又为何初次见到了长大后的曼桢后就即刻动了情?是因为曼桢长得像年轻的曼璐?而后,在看到曼璐那风尘的老态后,又迫不及待地和她划清界限,告诉她那隐藏在心里的感情于他来说,已经都是过眼烟云了。那么他爱着的又到底是什么?一个长得像年轻时候曼璐的人?他曾经喜欢曼璐也是仅仅喜欢着她的外表,而不是她这个人?看来慕瑾也是外貌协会的吧。此外,令我不解的还有,顾曼桢竟然能挺着肚子,一个人呆在一间小屋里那么长时间而不发疯?她在那间小屋的一整年时间里又是靠什么打发时间的?难道对沈世钧的爱真能支撑着她度过那地狱般的生活?然后每天醒来就是期盼着世钧能“踩着七色的云彩来救我”?而沈世钧如果真的爱着顾曼桢,又怎么可能仅仅因为一次口角,就轻易地相信她姐姐的话,相信曼桢会因了一次口角就和他一刀两断,一晃眼就和张慕瑾结了婚?连家也搬走了?那个戒指就不会让他起疑心吗?原本已经扔进了垃圾桶,曼桢又何必多此一举捡起来再还给他?小说发展到后来,曼桢逃脱了,竟然能若无其事地继续一个人工作、一个人生活,既然她还爱着世钧,又为何不直接去南京找世钧,难道是害怕他会因为看不起自己而再次离开她?到了后来,竟然又为了儿子选择嫁给了祝鸿才。一个人竟然能如此坚强的同时又如此软弱?难道爱情真的会让人变得如此矛盾吗?最后,两个人的误解,因为相聚时的谈话而彻底解除了。相较之前一波三折而令人纠结的情节,此处的叙述感觉又过于平铺直叙了。除此之外,翠芝也是一个很矛盾的存在。从刚开始和叔惠认识,到后来喜欢上叔惠,这段时间里都不曾对他表露过心迹,何以到了后来和世钧结了婚,又生儿育女了,竟然还能哭哭啼啼的向叔惠表白说自己还爱着他?即便时间不会让一个人的感情退却,即便是因为对得不到的东西的执着,可时间终究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成熟、冷静吧?翠芝在成为人妻人母之后,竟然还能不顾一切地向叔惠表白?即便叔惠仍然喜欢着自己又怎么样?难道要两人同时放弃自己的家庭,一起私奔吗?关于翠芝,小说中有一段令我特别喜欢的情节。这段情节写的是翠芝在向叔惠表白之后,在叔惠的劝说下,有了一些回心转意,想要开始一点点地改变自己,开始真正地去了解世钧、真正地爱世钧。而此时,世钧回来了,世钧当着翠芝的面同叔惠说自己想考去东北的时候,不明内里的叔惠说曼桢也打算要考。在叔惠走了以后,翠芝问世钧是不是因为曼桢的缘故才想去东北的。世钧否认了。此时的翠芝感觉到自己像是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突然想回家了,却发现自己已经无家可归了。然后,翠芝轻轻地抓着世钧说道,“你别想离开我,我也要去东北”。我觉得这段文字写得很妙。

半生缘

高二的时候本来想看,未果。非常细腻婉转,一个小动作小情绪可以描写得非常悠长。这次看似乎有些看不下去,太细腻曲折了。普通男女的情感故事,沪上作家写那个时代和地点的儿女情长果然别有风味。第一次看张爱玲的是《第一炉香》,相当惊艳,人物内心刻画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后来一直不怎么敢重读,因为怕失望。而在这本书中,女主角的姐姐就非常有血肉。曾看过王国维说悲剧,最大悲剧不是有重大的变故,而是在符合常理的情况下慢慢转折。这本小说中主人公感情的悲剧也是源于此,没有天灾人祸,只不过是最简单的家长里短人事纷争,不行就是不行。所以悲得更接地气,更彻底。本来是没有多大感受的,喜欢看这类书好像是非常久远的事,但现在心情略微有些不好。“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今天是第二天,不知道是不是我做错了。

曼桢对世均说: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永远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怒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时过境迁,隔着悠悠的岁月,半生过去了,当他们再见时,曼桢却是这样对着世均说:世均,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是的,他们再也回不去了。不是因为彼此不爱了,只是岁月的捉弄。当初在网上看到曼桢对世均的那段诺言的时候,自己还信誓旦旦的抄在笔记本上,想着某一天也许我会对着我的他说。但是,过了几年后的今天,我发现自己再也不能痛快的诉说了,因为心里有了犹豫和踟躇,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等下去,这段感情还值不值得我再继续等下去。

硬生生的扯成长篇的短篇

这是一本知道情节就读不下去的书。虽然看到曼桢被强暴那段还是有点隔应,但是其他部分毫无感觉,等到曼桢生了孩子已经完全读不下去了。我想起了那句话,岁月是一袭华美的袍,只可惜上面爬满了虱子。而张爱玲就穿着这身袍子,自以为华美,却不知道众人看到的只有虱子。而对我来说,就是爬满虱子的裹脚布。故事开始的很平淡,我以为是欲扬先抑的手法,等到悲惨命运齿轮转动到所有人都头破血流的时候,曾经的平淡温暖就变成了滔天的巨浪。直到现在脑海里,还想的起林心如撕心裂肺的喊救命的噩梦般的画面,还有那句,世钧,我们真的回不去了。可惜,等我看到书的时候,才发现就像老奶奶讲故事般,从头到尾的絮叨和罗嗦。而且一个非常让我难以忍受的是,每一个人讲话都像同一个人。世钧也好,曼桢也好,等等几个配角朋友也好。大段大段的文字是A说B说C说D说,可是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都那么模糊,好像永远也看不清似的。盖住名字,我恐怕都不知道谁是谁。所以看起来真的头痛。世钧和曼桢之间偶尔有几慕倒是描写的不错,可是却看不出一点甜,倒是不少算盘,不一定是坏的,但总是觉得太过理智和世侩。也许张爱玲眼中爱情就是这样吧。我不知怎的曼桢就喜欢上了和旁人没有一点差别的世钧,虽然世钧说过几句喜欢曼桢的理由。沈世钧整个人一点魄力也没有,常常退缩,摇摆不定,和曼桢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吵架却莫名其妙发了大火。然后曼桢没几天就遇到了那件事。他居然听别人说几句,就相信曼桢同张瑜瑾结婚了,并且随丈夫搬走了。失魂落魄的他最后回到了家里和翠芝结婚,做了沈少爷。真不见得爱的多深。而且那次吵架也感觉,感觉纯粹是为了情节。事实上,世钧和曼桢在一起的时候,好像从来也没聊过什么请人间的对话。就说说什么时候结婚,现在还是不方便结婚这种话题。可是我真的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走到了结婚这一步!然后等我觉得两年多了也该论婚了,他们还在讨论这个话题。还好有炉火前送红宝石戒指的场景,不然我真的以为是两个人想找个伴过日子罢了。本来以为会看到命运作弄,不得相守的两人,结果看到的是自作孽的两人。莫名其妙的误会,最后分隔多年,一句世钧我们真的回不去了就想赚一份嗟叹么。倒是曼桢,最后和沈鸿才结婚夺回孩子的抚养权,还是很有勇气。可是这种时候了,听说是张瑜瑾帮曼桢凑了诉讼费,沈世钧还在介意张瑜瑾结婚了没。我想这样的男人,有什么值得爱的呢。情人间的小吃醋那是情调,可是大事上的信任时必须的啊。曼桢曾经笑着说,当初你还说谁同你抢我,都要抢赢了他。可是现在倒仍是默默退了出去。可是我看到的时候简直想冷笑。从头到尾,不过是一场不费力气的恋爱罢了。然后两个人作死搞出几分误会,作者再故意几分误会,便以为是半生缘了。然后写了厚厚一本,讲了一段单薄又冗长的故事。张爱玲还是写短篇吧,短篇至少看起来精致,所谓上海女人上海弄堂,就不要去天安门吆喝了。

害怕,是读这本书时贯穿始终的心情

好书分两种。一种让人不愿读完,就像黎明前情人最后一丝的温存,总想着时间再长一点,再长一点。另一种也让人不愿读完,因为看书就好像在看自己,看自己的过去,看自己的将来,不愿读完,是因为不敢。《半生缘》是第二种。好多时候恨不能钻进书里去,拉住他或她:“怎么能这样呢,你应该如此如此”。合上书却又觉得,如果当真变成了“他或她”,我也只好这样这样。张的残酷高明便在于此。像是有人当面描绘了你的人生,而你怎么努力也走不出她的故事。“生命比死更可怕。生命可以变得更糟、更糟,比想象中最不堪的境遇还要糟糕。”害怕,是读这本书时贯穿始终的心情。

你是谁梦里的红

一部半生缘.我读的版本是安徽文艺出版社的版本,是我在一间小图书馆中找到,书页早已泛黄,纸页脆弱不堪,幸而书脊仍然顽强,动了私心用和图书管理员的私交把这一套书带回家.四本书装满背包格为充实.书中不叫半生缘,叫做<十八春>.我一直认为张的书不能让任何人下评语作推荐,因为我们作为渺小的读者,根本不知道该用怎么样的词语去形容去描绘.然而书中的人物,曼桢 叔惠 世均.三人走在上海冬日的路上,南方的风渗进大衣和手套,谈话间白气在笑声间消散.十八年后我还是我,只不过你早已不是你.我们耗尽失去彼此以后的生活,你与她磕磕绊绊,我独自一人各处停靠.十八年后再相逢,什么是变了的,什么是不变的.

如果他们有手机就好了

读完《半生缘》,想来觉得从头至尾最悲剧的两个人,一个是曼桢,一个是曼璐。世均是蒙在鼓里的,以为曼桢早已变心嫁做人妇,叔惠无法抛下面子,翠芝虽然为了叔惠退婚,但最后也倒是安稳。而曼桢经历了大概世间所有的苦难,曼璐虽然是曼桢悲剧的一手制造者,其悲惨却也绝不比曼桢少。其实书里面很多细节里,我都在一旁惋叹,如果有手机就好了。那样,好多悲剧都可以避免,好多话都可以讲出来,也不至于十年内信息如此不对等。所以,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命运啊!

生命真的比死更可怕吗?

“生命比死更可怕。生命可以变得更糟、更糟,比想象中最不堪的境遇还要糟糕。”想通了的曼桢决定跟鸿才离婚,这时,她的人生已经尝尽所有最不堪的境遇,绝没有人想象得到。故事前三分之一,风平浪静。曼桢和世钧,互相刚好都喜欢的人,有自己的小明天憧憬,谈婚论嫁时机已到。虽说曼桢家庭情况特殊,还要一人支持大半个家,但在豫瑾眼里,她却能够坚强地表现出一副举重若轻的姿态。叔惠和翠芝,也是一对有缘人,叔惠好面子,翠芝是娇娇的大小姐。豫谨也是年少有成,事业稳扎稳打。大城市小地方的年轻人们,平淡的生活。就连曼潞也好歹嫁了出去,用自身的“帮夫运”让生活有了不小的转机,舞女么,能嫁得有钱人已经很幸运了。曼桢和世钧都是刚工作的人,能刚好互相喜欢,已经很幸运了么;叔惠和翠芝,相隔两地一见如故,已然很幸运了么。待他们在社会中前进上一小步,就会遇到大磨难。曼潞的阴谋在我看来,是她作舞女这件事的一个延续——去做舞女这个选择是她和家人之间的互相关爱的极端结果,对家人的爱,家人对她的理解,让她进了“火坑”。这代价她一个人承受不了,可好歹她也习惯了。现在,丈夫鸿才的心如果再跑掉,这个代价可是她所不能承受的了。她已经为了一个家,特别是妹妹,付出了青春年华,正因为色衰体弱,她只能硬硬地从妹妹那里“骗”过来一个活色生香的肉体为她救急。当了舞女,不是家里人“没办法”一句话和理解就能算了的。曼潞之后真后悔了吗?这不重要。曼桢的人生因为被姐夫强奸而彻底毁灭了吗?她坚强地熬过了每一次苦难。仅仅因为这样一个大变故,她和世钧的爱情就嘎然而止了吗?这不是原因。我觉得是曼桢的单纯救了她,这单纯不但带来坚毅,还带来希望。她是那么想见世钧啊,那么想。可就此一别,谁又能料到,那么多年,那么多事过去了。世钧和翠芝一起风平浪静地过活着。翠芝因为嫁了世钧这样一个闷罐子而不幸了吗?大小姐的生活仅仅因为平静得“除了苹果里吃出虫子以外的惊险都没有”就死水一潭吗?她是这样一个孩子气的女人,世钧也是那样孩子气的傻傻的男人,世钧根本不在乎她和叔惠的暧昧关系,好像几乎都完全不知情。如果没有了世钧这样一个闷罐子,翠芝绝对幸福不了。翠芝幸福的活着,嫁给世钧,已经是一个大小姐所能想象的最不堪的生活了。豫瑾死了老婆,不知死活。最后两两相见,泪如雨下。他们为什么哭?曼桢和世钧走进小饭馆的包间,曼桢想到,过去在家,世钧进屋等她一脱大衣,就会过来吻她。如果从最后一次见面的吵架到现在,这中间没有发生任何事情,没有隔开这么久时间,她就能幸福吗?我认为翠芝是幸福的,这幸福一半是因为世钧,世钧并没有痛失所爱,他被蒙在鼓里。翠芝没有痛失所爱,她和叔惠在一起绝不会幸福。两个并没有痛失所爱的人生活在一起长相厮守。这就是缘。曼桢是最痛的,她痛失了几乎所有。但是她挺过来了,比想象中最不堪的境遇还要不堪的境遇都经历过了,为了世钧,她没有自杀,为了孩子,她回到鸿才身边,鸿才对她仍然不恭不敬,可她还有什么可失去的?她只是在天天看着鸿才一些令人恶心的小习惯,让脸上厌恶的表情成为一种习惯。曼潞的小算盘和母亲的委曲求全酿成的大祸也都过去了,还能再糟吗?曼桢的不幸被她的坚毅,以及时间冲淡了,冲得淡淡的。她见到世钧的哭,我想,那里面惋惜是不多的。世钧的后悔,也不会变成对自己的无法原谅。我喜欢张爱玲的大气,对生离死别的大气眼光。昨天还耳鬓厮磨的小情人,转眼遭遇罪恶的磨难几乎永世不得相见,他们茫然、挣扎,妥协退让,他们满怀希望,顺其自然,得过且过。他们不知道竟然遭遇了这样那样的生活,他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挺过去。终于,后来他们又相见了,哭又何妨?那份爱变了吗?就算那爱变成了撕心裂肺的惋惜和悔恨,那还是爱。回不去了又能如何?难道他们回去了,人生就会顺风顺水一辈子吗?生命再是比死可怕,也比死可爱。即便生命变得那么糟那么糟,即便每个生命有那么多无法释然的事,有那么多血淋淋的伤痕,活下去的,那份坚强和沧桑,总是美丽的。

波心荡、冷月无声——读张爱玲之《半生缘》有感

生命契阔的苍凉和孤独,是张爱玲小说悲怆的底色。而其长篇小说《半生缘》,更是凝结了惨然压抑的叙写人间悲欢的长恨歌。此篇长篇故事类似类同于张爱玲其他小说,叙事基调是冷静舒缓,平静客观的,不带有多少感情的波澜。张爱玲通透到冷眼旁观,就好似尼采所谓“日神精神”的最佳诠释者,通篇的冷峻显示着作者超脱淡漠的性格,更渗透着悲观主义——淡漠俗情、返还无情,站在“关照者”的高度俯瞰不完美的众生。她没有刻意地寻找悲苦淋漓,更没有执著于道德教化和思想意识的宣传,而是超脱于社会政治、功利主义文艺观之外,用自己独有的犀利敏锐展示人间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她毁弃了诗意,淡漠了情殇,厌恶了凄迷委婉的哭泣,她的名字是时光,剥落了粉墙之上的涂抹,现出生命抛离了浮华粉饰的斑驳陆离。她似乎有着叔本华一般的悲观超脱,“生命却是比死还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的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对于意志的嘲弄和毁弃,撩拨生命本质固有的偏执,窃笑般的讽刺和沉吟。她,是世俗人生的诠释者和最理性客观的说书人。 《半生缘》里的几个主要人物既不像左翼文学人物般具有悲壮执著的“标签”特色,也不像浪漫文学人物带有的意念象征性质的虚无感性,而是张爱玲小说中特有的真实,缺陷的不完美人间的真实写照,是不带有任何诗化超越性特质的真实,正是这种真实契合了众生的不完美,表达了人间切实的存在,才契合了人们的心灵,在睁开眼睛看清了世间的真相后——一阵唏嘘的无奈中——得到某些终极的安慰,这正是张爱玲小说无可比拟的世俗化特质,也应是其倾倒众生的原因。而文中主人公的命运看似乃畸形社会中变态人群毁灭的结果,带有偶然性与无常性,实际上又是人格发展的必然、来源于内在本质的缺陷个性。 先谈沈世钧。这位男主人公在温和儒雅的外表下,自有其软弱消极、被动妥协、迟钝老实的劣性。“老实忠厚”是中国数千年来倡导推崇的特性,在这一层儒雅温和的外衣下人物的个体开创能力以及个性发展能力遭到了来自文化深处的扼杀,而一贯的社会文化基因又使得人物缺乏个体反省的感知能力,混沌而缺乏个性,在遭到了现世打击之后,沈世钧仅有的一丝发展自我、按照个性化设计开创人生的理想顿时化为了梦幻泡影,惟有遇合同样的情场伤心落寞人——以玩话似的婚姻来掩盖价值虚无的痛楚,婚姻成了工具——带有强烈中国化特色的,向社会宣称个体已被钝化并昭示妥协的一纸窝囊宣言。其经历的跌宕波折不过是促成其向传统回归、走上庸俗妥协道路的催化剂而已。沈世钧是可恨的,其可恨在于感知爱情的能力有限,竟在曼璐“代曼桢交还戒指”时对曼桢没有丝毫的人格信任度和质询曼桢本人的决心;沈世钧亦是可怜的,其可怜在于绝对缺乏西方绅士、骑士的果敢力度,而慵懒岁月化为蹉跎后,体内还微存少许执著的生命力,这一丝生命力恰恰又构成其后半生持久悠长的悔恨、缠绵的痛苦与无奈。 再说顾曼桢。顾曼桢是一个受过五四新文化熏陶的知识女性,她涤除了旧式女性的功利婚姻心理,有着叛逆、倔强、自立的新女性价值观念,又融合了善良、温婉、活泼开朗等性格特质。然而,生命道路上的坚贞刚毅不能够掩饰人物内敛回缩式的(而不是外放的)本质,也是诠释“骨子里的苍凉”的代言人。她的内敛回缩,体现在以靠近张豫瑾的方式疏远沈世钧,虽然其本意在于为长远计算,不希望过早地结婚耽误事业前程,然而这种方式却造就了心灵与外在表达的失和,酿造了深层的隔膜和误会,加速了不幸与惨淡的发生。在她身上,也可以看见一种自我表达力量的萎缩,对于沈世钧欺骗母亲、不承认姐姐曼璐的存在又缺乏设身处地的理解,思想上的隔阂与彼此表达能力的弱化才是这段今生未了缘的本质元凶。他们不知,“嫖客”与“妓女”的道德之争是最偏执拙劣的愚蠢。即便二人结合,因着家族的桎梏、根深蒂固的道德洁癖,又能制造出多少心灵意义的幸福呢? 曼桢的悲哀,还突出表现在接二连三的阴差阳错后镌写在肉体和灵魂上的麻木(曼桢终究不属于悲剧人物那一类),这是由人物本身的某些固有特性所决定的,社会大环境的风刀霜剑并不能化解人物与生俱来的“原罪”性质,就像曼璐灵魂的变异猖狂,决不能机械地将“畸形社会”这个百试不爽的大帽子加在人物之上,成为掩盖个性灵魂缺陷的幌子。中国人喜欢怅然愁叹“老天造的孽”,却于无形中消解个体反省赎罪的意识,试问曼璐灵魂的自我放逐有多少是纯粹为了家庭牺牲的性质、而非纸醉金迷的物欲追逐? 写作风格似乎也是读《半生缘》所不可忽略的。写实主义是作者一贯的创作作风,这是由其冷眼旁观的态度所决定的。在叙事手法上则是“冷处理”,在冷峻客观的叙述中可体味其洞察世事的冷静犀利。张爱玲善用比喻、通感,世钧、曼桢在叔惠家里重逢之时:“先没看出来是曼桢,就已经听见轰的一声,是几丈外另一个躯壳里的血潮澎湃,仿佛有一种音波扑到人身上来,也不知道还是他自己本能的激动。”给人以强烈视觉上的震撼冲击。还有许多象征性的手法也使用的得心应手,比如“雨”这个本来极具诗意的意象变化作了不幸与灾难的象征,造成一种冷酷的艺术氛围,让人为之心仪折服。 一部《半生缘》,便是这样通过无常时代的阴差阳错、辗转沟壑的悲情命运,揭露出金钱对于人性的腐蚀和男权社会下女性的附属性角色,昭示了由于时代背景和性格缺失而给人带来的枷锁桎梏的命运,极言作者苍凉的生命意识和生命底蕴。回首曼桢、世钧相遇重逢的那一刹那,真真是“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半生”缘

看到最后才读懂原来两对有情人终于只有半生的缘分,情深缘浅。看开头,觉得是如此寡淡的爱情,琐琐碎碎,不浪漫,看到最后却因那句“我们回不去了”心如刀割,才幡然醒悟于不是于平淡处写看开头,觉得是如此寡淡的爱情,琐琐碎碎,不浪漫,看到最后却因那句“我们回不去了”心如刀割,才幡然醒悟于不是于平淡处写爱情,而是爱情本就是一副朴素的模样,因为写的贴切,所以痛的深刻。看到最后其实是有不甘的,曼桢那样炽烈的恨就这样平淡的收了尾,明明她的挣扎痛恨还在眼前,几纸书页,倏忽几年,她居然也妥协于世俗,妥协于生活,如此写实,真是残忍。曼桢,世钧,叔慧,翠芝随着世俗浮浮沉沉却都不约而同的与所爱背道而驰,都是可怜人。可谁又不是呢。的贴切,所以痛的越深。看到最后其实是有不甘的,曼桢那样炽烈的恨就这样平淡的收了尾,明明她的挣扎痛恨还在眼前,几纸书页,倏忽几年,她居然也妥协于世俗,妥协于生活,如此写实,真是残忍。曼桢,世钧,叔慧,翠芝随着世俗浮浮沉沉却都不约而同的与所爱背道而驰,都是可怜人。可谁又不是呢。

我与半生缘相识的过程

与半生缘相识是在一部名为半生缘的电视连续剧里,继而希望找到原著,好好体味其间文字作品与电视作品之间的微妙的差异。说起来奇怪,每一次看电视、电影,总喜欢找它的文本对照着看,每一次看动画片,总希望可以把它的漫画也看看。因为不同的载体,所演绎的内涵,总有这样那样的差别。半生缘就是这样一个作品,读着与看着,感觉不尽相同。记得这个系列的书,我还看了倾城之恋和一些其他。说实在的,比较不是太喜欢这个版本的。

半生缘——三段荒谬的婚姻

一直都在听说着张爱玲这个名字,感觉挺遥远的,读她的书好像有点高攀似的,毕竟她是有些名人雅士的喜欢的作家。有人说:“就是最豪华的人,在张爱玲面前也会感到威胁,看出自己的寒伧。”那估计我在她的面前早已沦落为“乞丐”了。但还是肤浅地讲讲自己在看她的书时的感觉吧。二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几个人之间的历时14年爱恨离愁。“我们回不去了。”一句话结束了这一场有点混乱有点荒谬充满误会和无奈的感情。世钧与曼桢,因为误会和阴谋,一个娶了不爱的人、一个嫁给侮辱了自己的人。叔惠和翠芝,因为旧式的婚姻观念,一个结婚了又离婚、一个嫁给自己不爱的世钧。这是一本悲剧,几乎所有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过着不快乐的生活,若他们真的存在,有多少人能从心里笑出来呢。世钧与翠芝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里没有一个好男人。沈世钧便是其中的一个“坏男人”。他生性懦弱、自卑、多疑。做事总是瞻前怕后。他的自卑与多疑让他在曼桢在被姐夫奸污随后又被姐姐软禁后没有采取行动。是的,他是不知道曼桢身上发生了这些事,但他在找不到曼桢后想的却是她可能变心。当重新从南京回到上海找曼桢时也不问为什么就想着曼桢和她的表哥豫谨结婚并且轻易地相信了曼桢姐姐曼璐的话,心灰意冷地回家了。一个他如此深爱的人,他却如此地不相信。他能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坚持,多一份勇敢地话,也许那天晚上曼桢就不会去到他姐姐家、也许他能从曼璐手中救出曼桢……石翠芝从小与世钧认识。她是属于那种有主见的富家千金。她为了自己的爱情主动与她爱的的人表示自己的爱意,她为了自己的幸福,勇敢地解除了她与一鹏的婚约,并不理会他人的闲言闲语。她既看不太起世钧,世钧也不喜欢她。可是他们俩却结了婚。婚后两人并没有产生所谓的爱情,却是为婚姻所束缚着。他们的婚姻像是小孩不小心打碎的,又慌忙平凑起来的玻璃杯。虽然暂时可以瞒得过父母,细心一看,满是裂缝。只是世钧和翠芝想要欺骗的不是别人而是他们自己。显而易见,两个不相爱的人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鸿才与曼璐张爱玲是这样第一次描写祝鸿才的:笑起来像猫,不笑像老鼠。高高瘦瘦的一个人,第一次在书中出现就觉得不是一个好人,至少长的不像。到后来才知道他不只长得不像好人,压根就是一个人渣。而曼璐虽然亲手断送自家的妹妹幸福和人生,但她仍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一名女性。在父亲死后,一个人独自撑起了这个家庭。一个弱小的女子在要当时环境如何工作才能养得起这个家,于是她选择了一条我们熟知的道路,做舞女,出卖自己的身体,挣钱养家。她是爱她的妹妹的,为了不让自己的妹妹走上与自己相同的道路,她供妹妹上大学。在设计欺骗自己妹妹时,她也曾经挣扎过,犹豫过。事后,也后悔过、自责过。最后也向自己的妹妹承认了错 。一个人对于另外的人的最单纯深刻的爱说是在藏在大脑的最深处,曼璐虽然还是犯下了错误,可是她仍爱着自己牺牲了幸福而撑起的家、家人。曼璐会和鸿才结婚很有可能是为了面子、为了赌气。她觉得她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全部,但是她又为自己的工作而觉得羞耻,尤其是在曼桢大学毕业,家里不再那么依赖她后。她的母亲想叫她早点找个人嫁了。或许她的母亲的劝告完全单纯出于对于自己女儿的爱,可是曼璐听起来却是那么的刺耳。为此她与自己的母亲吵架,似乎她的母亲是因为嫌弃她才向叫她嫁的。不久,她便于鸿才结婚了。鸿才是那种喜新厌旧的人,得到了的东西是不会珍惜的。婚后,他开始发迹了。他不再像婚前一样对待曼璐。他经常外出,回到家倒头就睡。曼璐因为从前的工作关系身体本来就不好,现在又加上经常和鸿才吵架受到冷落,郁郁寡欢,身体就更加虚弱了,变得有点神经质。曼璐嫁给了只想占有他的男人,也许她真的想在于鸿才的婚姻里得到幸福,可是鸿才无法给她幸福,给她或许只能是后悔和悲伤。鸿才与曼桢书中的女主角曼桢,若只有一个词来形容,那便是坚强。在姐姐结婚后,一个人挑起养家的重任,一人三份工作;在被姐夫施暴时,像野兽般反抗直到晕倒;在刚分娩不久,就在同室病友的帮助下逃离了医院……逃出医院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一个人渐渐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一个如此坚强的女人,后来却叫人诧异和她最讨厌憎恨的人结婚。鸿才当然是欢喜不得,只是曼桢结婚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我想那时她或许什么心情也没有吧。一切的都已经无所谓了。她对世钧、自己的母亲、社会已经死心了,所担心的只是自己的孩子。鸿才虽然痛爱这个孩子,但他这样的男人是不懂照顾孩子的。再说家里还有个恶毒的女仆。曼桢实在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两个仇人似的人结婚,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曼桢和鸿才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但是曼桢不同于曼璐,她对这个男人没有任何的希望。俗话说:打是情,骂是爱。但这绝对不是爱,曼桢与他争吵,有点像无理取闹,也许是出自报复吧。鸿才对曼桢也不同于他对曼璐,虽然经常吵架,他对于曼桢还是存在着敬畏之感,做事也不敢太过。他们的婚姻里没有快乐,也不可能会有快乐。他们最终是离婚了。三段本不应该出现的婚姻,荒谬的出现了。这些婚姻里的当事者是不幸福的(即使是祝鸿才,我想他也是不幸福的),但是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一切就如曼桢说的那样:回不去了。

宿命是早已摆好的棋子

宿命是早已摆好的棋子,所有华美与热烈的场景到最后也不过都是这样,全是失望和失意者的身影,所有人离自己的幸福都差了那么一点,可能这个距离只是很短,可是却成了一生的无法改变的命运,一颗棋子又怎么能挣脱宿命应有的安排呢?

静心来读

张爱玲笔下新旧时期交融的女性总是带着悲情的色彩。这既是时代赋予她们的命运,也是张爱玲内心情感世界的写照。读到大概第十二章曼璐与鸿才设计强暴曼桢时,有些震惊和意外。 “她忽然坐起身来了。有人在这间房间里。”人性,总归是有自私和丑恶的一面的。但也坦然,贞操于曼桢来讲很重要,于时代而言却是平常的。世钧和曼桢终没有在一起,也不会在一起。这一别一错过便是十八载,再见面,时光已然、世事变迁。他在绝望中搂着她,她也百般依恋,一只手不住地摸他的脸。他把她的手拿下来吻着。一切仿佛回到了最初他们相爱,被对方深深吸引的时候。如此依恋、如此难忘的爱恋,却不得不屈于时间和现实。《半生缘》里有很多心理活动的描写,平实的文字、闲庭信步的文笔,带出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和现实种种无奈。可见张爱玲是个心思细腻和敏感的女人。她笔下的故事,似乎也在描写着她身边的故事。 这书读罢,有些苍凉感。生活也不过如此罢。皆大欢喜再好不过了,可人生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遗憾与错过,让人尤感悲凉的也许不止是真爱的错过,而是错失真爱后被生活磨砺的无奈、岁月的无情。 从来不愿看任何书拍成的电视剧。因为那会破坏心中的画面感。有些东西只能个人去领悟和意会。如看这本书时,我脑海中勾勒出这些人物角色的朦胧的样子、如曼璐家的公馆、潮湿的弄堂、世钧送给曼桢的红宝石戒指……一幅幅画面就这样在自己脑海中形成了。这便是书带给人的遐想——不如视觉感官来得直接,却有着想象空间的魅力。也许每个人心中总会有一段难忘的真爱,时过境迁,留下心底一抹泛黄的风景。但爱过终究是爱过,有些美好的东西总会被滤下,沉淀在回忆里。世钧和曼桢、翠芝和舒惠将何去何从?掩卷,别有一番况味在心头。谁苍白了谁的等待?

思索爱情同人生的过程

看到十二章的时候,看到祝鸿才占了曼祯人便宜,再看到曼路跟祝鸿才的对话,还有曼路跟她妈的对话,还看到曼祯给关禁,.........对他们三个有说不出的恨,恨得我牙痒痒的......还有对曼祯跟世昀的爱情..叔惠跟翠芝......他们的爱情都是经历了人生的一半....最后还是分岔了....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顾曼桢,沈世钧。有一段时间觉得,他们的名字,写出来就像是诗画。那么美的他们,那么美的爱情,落在那个时代,却只开出了荼蘼的心花。他们都说,曼桢与世钧是注定的情深缘浅,但其实也许他们的美,就美在他们没有在一起。他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太多世俗的牵绊。顾曼璐就是他们无法逾越的第一关,曼璐是个可怜人,为了家庭,为了家人,年纪轻轻就只得投身风月场,其实她何尝不幻想一场不问世俗的爱情,早年与张豫瑾的定亲本是才子与伊人的佳话,却被灯红酒绿的大上海无情拆散,当时的她还是那个善良坚强的曼璐,主动退亲解约,为母亲外婆,为弟弟妹妹,孤身一人闯荡红尘俗世,但却惹了一世的污名,落了一身的病根。她对母亲提及豫瑾时故作冷酷的一句回应“你让我嫁给谁?现在他还会要我吗?”也道尽了这些年来的凄楚隐忍,她不是不想跟着豫瑾回到乡下,过着闲云野鹤,不问世事的闲适生活,她也想心底装下一个良人,此生日升月落,云卷云舒,但养家的重担过早地就落到她的肩膀之上,从这一点看,也许曼桢的确比姐姐幸运,她们姐弟在曼璐的庇护下,过着的生活却不殷实,但也无忧。说到底,还是命运负了她。但曼璐最后的所嫁非人葬送的是多少人的幸福。比起姐姐跌宕起伏的人生传奇,曼桢的故事就相对平淡,但她那种恬静无争的气质,就像是在清晨阳光下,缓缓展开的花蕾,但那又是那么懂事的姑娘,心疼姐姐,照顾弟弟,兼职做工贴补家用,她整日奔波于不同的工作地点,却始终笑颜盈盈,不怒不怨,曼桢是很多人眼中,真正可以在一起过完整个人生的那种女孩。沈世钧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初见曼桢时稍显木讷的他,和深谙人情的叔惠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双筷子的摆放位置就让细腻敏感的世钧伤透脑筋,他是不温不火的斯文书生,不怒不争。他似乎不像叔惠,心比天高,是个那么骄傲的人,也许从小优渥的生活环境使他不再为远大理想忧心,也无需为生计奔波劳累,但也同样失去了与命运抗衡的勇气。有人说,世钧太懦弱,在豫瑾出现后的主动退让,面对曼桢姐姐母亲欺骗时的将信将疑,在曼桢最无助时的无所作为,都加剧了曼桢的人生悲剧。但这何尝不是世钧一生的悲剧,他爱曼桢,即便十八年后依旧不改初衷,但他无法爱屋及乌,无法坦然接受曼桢的所有关联,他试图劝她与姐姐暂停来往,始终强调曼桢与曼璐性格上的毫无瓜葛。说到底,他还是介意的,即便没有父亲那段风流往事的阻挠,他也还是在意世人的眼光,他是一个受不得冷眼冷遇的高贵少爷,怎么经受得住旁人对自己夫人的指指点点。所以,也许是真的,即使没有祝鸿才,没有这个惊天大悲剧,他们也不见得就能够花好月圆。祝鸿才是一切罪恶的直接导火索。早年不得志时对曼璐的唯唯诺诺,让这个满身伤痕的女人以为找到了可以共同度日的良人,铅华洗尽,她不再需要锦衣玉食,绫罗绸缎,她只想要找回她丢失了数不尽多少个年头的生活,回到正常人的行列去,但其实她又何尝不知道,她的名字,她的音容,早就被镌刻在大上海的红尘中了,这注定是她一生都无法逃脱的桎梏,她的后半生,再也摆脱不了这一副镣铐的束缚。嫁给祝鸿才时他还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物,偏偏几年间风投得志,摇身一变成了成功人士,这本该是曼璐的意外惊喜,却没想到,换来的是独守空闺,不管不问。祝鸿才对曼桢的觊觎由来已久,在当时的他看来,这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脱俗仙女,知书达理,端庄娴雅,也许他的阴谋从初见曼桢起就开始悄然酝酿了吧?曼璐这个阴谋的态度也从起初的震怒逐渐演变成了默认的帮凶,为了拴住这个心不在他身上的男人,为了报莫须有的夺爱之恨,为了缅怀与豫瑾不得善终的爱情,她最终选择了牺牲妹妹一辈子的幸福,甚至用了一种极度残忍的手段。那个漫长的夜晚发生的一切,终于让所有蛰伏已久的罪恶种子破土而出,悠然旋律戛然而止,一连多少人的美好未来就此被掐断。曼桢应该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她从小敬爱的姐姐,会将罪恶之手伸向她,而她的母亲,怯懦的顾太太,也会为了金钱对女儿的生死不闻不问,那天在楼道里,如果她没有受口袋中的一叠钞票所蛊惑,六神无主的她应该是会向世钧道出真相的,那么,事情的发展又将是完全不同的了,但顾曼璐是个那么聪明的女人,她抓住了顾太太的软肋,巧妙地利用了金钱微妙的关系,成功攫住母亲的心,化险为夷。不知道绝境之中的曼桢,会怎么想,脆弱的一碰就碎的亲子纽带。这漫长的煎熬的一年,足以让世间的一切,彻头彻尾地变了样子。曼桢在窗台前双目失神地守着日升月落的时候,南城金陵里,世钧正与贵家小姐石翠芝喜结连理。很多人诟病沈世钧的不怒不争,轻信曼璐顾太太的谎言,对豫瑾的存在心存芥蒂,对曼桢不够信任,都是世钧无法救出心上人的导火索,但将这一切都归罪于沈世钧一人也未免太不理智了些。世钧的性格的确过于柔弱了些,秦淮河水将他滋养成温润如玉的君子,也比北方的男子多了几分多愁善感,他是个不争的人,事业上不争,似乎守着家业也能过活,情感上不争,口头上说着就算有情敌出现他也会奋不顾身一分高下,但张豫瑾刚一出现,他就沉默着离开。但公正地说,这又哪能全怪世钧,热恋中的男女本就是患得患失的心理,迟迟定不下婚事,曼桢母亲奶奶多变的态度,都让世钧对顾家有种若即若离之感,此时半路杀出个优秀温和的张豫瑾,深得长辈喜爱,曼桢敬重,全家上下无形中忽视了世钧,他又哪能视而不见,哪能一笑置之。他的一生,也是个完完全全的悲剧,他不爱翠芝,翠芝也不爱他,两个彼此没有感情的人为了责任为了世俗观念强行生活在一起,只会将人生过得索然无味。这是他的不幸,也是翠芝的悲哀。这个锦衣玉食里成长起来的千金小姐,似乎不像初登场时表现得那么不讨人喜欢,那时觉得,她只是个目无下尘,刁蛮任性的大小姐,带着对世钧家世的鄙夷和尖酸的轻笑,这也许也是世钧对她长期的印象。但那趟南京之行,和绵延不绝的与叔惠的纠葛,让读者多少对她改观。或许她只是个在虚有其表的华丽空壳里长大的普通女孩罢了,也会爱,也会恨,也想爱,想恨。但她似乎不懂,她的家庭也不允许她懂,最世俗纯粹的爱情,她在新婚那天含泪说的那句“我不爱你,你也不爱我”也何尝不是道出了世钧的无可奈何。命运的漩涡,兜兜转转间就是整整十八年。人生像是跟他们一行人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叔惠出国,在异土延续着自己的骄傲,曼璐溘然长逝,结束了自己唏嘘短暂的人生,曼桢过了几年清淡的生活,最后还是回到了最不愿有所牵连的祝家,祝鸿才还是那个嘴脸丑恶的混混,永远挣扎在曼桢轻蔑的鄙夷里。整个故事里,我始终觉得最无可非议的人物莫过于张豫瑾。不论是当初和曼璐戛然而止的朦胧感情,在乡下医院过着与世无争无私奉献的平淡生活,与妻子的相敬如宾,还是自己遭遇了不幸后依旧对曼桢伸出援助之手,他都做到了仁至义尽。他没有世钧的性格缺陷,也没有叔惠的天生自卑,他自嘲是个乡下人,却对自己的付出牺牲只字不提。如果曼璐当初能够和豫瑾花好月圆,那么整个故事又将是另外一番模样,只是张爱玲注定不会给半生缘这样美好的结局,她是那样骄傲凛冽的女子,在红尘里棱角分明地一路跌撞。曼璐与豫瑾的重逢,真是应了那句话,“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旧情人的重逢”,特别是当一方精心准备,另一方却不再在意的时候,穿着留有过往回忆的紫衣,那时的曼璐,说着那样的话,做着那样的举动,真是狼狈到了极点。翠芝与叔惠的重逢,像是命运深深的嘲弄,如今他学成归来,落落大方,终于能够入世俗的眼,与她登对。只是此时的她,早已为人妻为人母,而他,也已不再是当年嘻嘻哈哈的小青年了。她说日后的他还会再找到貌美财富年轻的女子,他笑了,说这是她带给他的一生的蛊。苦涩的酒,风霜的颜,悲哀的笑,他们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分道扬镳。而每一次的相遇,都是心灵上的一阵剧痛。比起他们,另一场久别了十八年的重逢更令人心酸。这十几年里曼桢究竟幻想过多少次与世钧的再见,连她自己都数不清了吧,甚至连见面时说的话都提前练习到了可以脱口而出的地步。但当世钧从光线的尽头走进灯光昏暗的屋内,那逐渐清晰起来的棱角与轮廓,又陌生又熟悉的恍若隔世之感,曼桢忘记了所有的一切,那是真切的人生,不是可以提前彩排的戏剧。十八年,难道还不够从外而内地彻底苍老一个人吗?如今的沈世钧,只有对生活的臣服和对过往的麻木。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小小饭馆里的聚首,是他们此生,最后的诀别。她安静地叙述着十几年来自己的生活,十几年前在祝家遥想起这样的场面,她以为她会哭,会声泪俱下,但她没有,她的心里前所未有地平静着。世钧的懊悔既是对当时自己的憎恶,也是对这十八年人生的不甘,为什么,他们的爱情,会这样悄无声息地败给了时间?回头去看,顾曼桢,沈世钧,那是多么美的他们。他们都知道,这次相逢应当是缘分的终点,有人说,曼桢与世钧是注定的情深缘浅,但是,也或许不是。曼桢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一句话,十八年就化为了轻烟,是啊,他们还能怎样呢?已经到了年轻人眼中羞于谈及爱情的年纪,各自的孩子也都慢慢长大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都已满目疮痍,再也没有与命运抗衡的勇气与资本。世钧问起曼桢与豫瑾这两个单人,曼桢只是风轻云淡地笑,说我们都是孤独惯了的人。互相扶持着走完这一生就好,爱情与婚姻只会让人身心俱疲,一个人的人生走起来虽然孤独,但也是一路风景。吵闹喧嚣的小饭馆里,他们沉默不语,腾腾的热气将他们的眉眼熏得温热,这一场诀别,他们都不忍说再见。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这一别,就是整整十八年。再说起电影与电视剧,老版电影里的人物大抵跟想象中的都有些出入,倩莲是美,却不该是曼桢的样子,相较之下,倒是后来的林心如有几分曼桢的神韵,长发,素衣,微笑,恬静。黄磊演绎出的许叔惠也跟想象的大相径庭。只有黎明,与我脑内的世钧完全契合,当时的黎明,真是温润如玉,而之后的谭耀文也是颜正气质佳,丝毫不逊色。无论是小说,电影,电视剧,都把这个牵连半生的故事演得荡气回肠。再想起世钧在开篇翻动那封情书的场景,浸在阳光下的娟秀笔迹的主人,是“曾经属于他”的顾曼桢。我曾拥有你,真叫我心酸。

半生缘—一世情:   即使存有缺憾,那爱情也足够震撼

  每次提起《半生缘》,脑海里便萦绕着林心如饰演的曼桢悲戚的声音:“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当初爱入骨髓却被残忍拆分的一对恋人,多年以后恍如隔世地故地重逢,可惜都不再是当年的自己,他们再也回不去那个年龄,再也无法找回那丢失的爱人。  最早知道《半生缘》,是林心如版的电视剧,单纯的曼桢、温厚的世钧,感动于一瞬即永恒的爱情,为故事中遭遇了悲惨与不公的女性形象扼腕,为相爱却最终错过的爱情遗憾。那时候,我眼中的世钧是懦弱的、无能的、令人愤恨的,他像被人捆住了手脚,想为爱情做很多事,却总有些力不从心,他善良,却守护不了心爱的女人;我眼中的曼桢是纤弱的、单纯的、也令人着急的,她也因为家人的牵绊而无法冲破命运的樊笼,委屈却也没能求全,在犹豫和思量中葬送了一生幸福。多年以后重逢,她是单亲母亲,他已儿女双全,身上都多出一种东西,那是责任,因为他们是同样善良的,他们都抛不下那份责任,不忍心伤害无辜的人,所以才有了最后那一幕,世钧抱着曼桢,曼桢在他的怀里哭着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最近,重读《半生缘》,没有了当初对世钧和曼桢的着急和埋怨,却多出更多的理解和歆慕。曼桢般善良和美好的女子,在经历了那么多的不公和悲惨之后,还能够笑对人生、始终保持着那一份善和美,也许带有缺憾的美,也足够震撼;世钧般温厚和负责的男人,虽然懦弱过,,但他也竭尽全力努力过,他的心中始终坚守着对家庭和亲人的责任,始终温厚如初地对待别人,始终把那份三两年便是一辈子的爱情留存心间,也许有瑕疵的爱,也足够钦佩。

半生缘

之前也读了几本张爱玲的小说了,为什么爱情没有圆满的呢,都是那么的悲惨与可怜,也许前生有缘相爱无缘在一起,只有等到来生才能圆满吗? 我还是比较喜欢看她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太短了,内容很短暂。

清明 雨天 读 十八春

没有料到读这本早已熟稔了情节的故事,那样费神。前后近六个钟头。甚至几度伏案啜泣,无法停止。心理也料到,以后,恐怕是没有这样动容的事吧。为一本书,为这痴男怨女的角色,为稍稍牵动了心绪的只言片语,陷进去,黯然伤神。

张爱玲的中年暮气

张爱玲的小说始终在轻快和微茫两种调子之间回转,她未尝是一等一的小说家,我觉得她就不如麦卡斯勒,如果以长篇论的话。《半生缘》有些耷拉,或许和是连载有关?写到中间曼桢嫁给鸿才后的那段,既有气无力,又不够湿润。让人佩服的倒是她的人生见解,许多难以表述的况味,张爱玲一句话就带出来了。如:曼桢和世钧再次相见,叔惠的妹妹赶出来相送。“她在少女时代就知道他们是一对恋人,现在又看见他们双双的走了。”这种不经意的话杀伤力却是很强的。爱玲是一个很会用笔说话的人,而且是挖地三尺非得找出传神之句的那种。她的小说不足之处也在于,她太会说话了。整本书堆积得便是人物满满的心思和满坑满谷的聊天。仅《半生缘》而言,她的叙事手段是比较陈旧,铺陈过多,旧底子印迹明显,像中国的章回小说一样,这里添几笔,那里略去几笔,一语带过,倒像在画中国画。她是一点都不现代的。曼桢这个人物越往后越假,太自强不息,太不会扭转,性格中刚烈的部分有些不近人情,软弱起来又干瘪得很。她的故事是真实的,被姐夫强奸-生孩-出逃-下嫁-离婚,现实中这样的故事应该不会没有。但爱玲赋予她的精神内在却有些前后混沌,有些单一。吴倩莲或梅艳芳来演这个角色,都是好的。世钧这个人物一直写得很死,不像个活物,弱得至多像曼桢的一个影子,从她细胞里分裂出来的一个孪生子。这还非得黎明演不可,英俊得木讷。倒是他和翠芝开始交往后,送翠芝生日礼物,翠芝问,你怎么知道我什么时候过生日,是嫂嫂告诉你还是你问的。这时世钧扯了个谎道:我问她的。这里倒像是寻常男子的行径了,仿佛又回到《红玫瑰与白玫瑰》振保那样的好男人。写得最好的反倒是曼璐与鸿才。还有顾太太、顾老太太。叔惠这样的次要人物反而更易刻画,比如对着玻璃窗顾影自怜地梳头发,就很形象。张爱玲的好,好在写出了人生的隔膜。世钧懂得曼桢,未必理解翠芝,也想不到翠芝和叔惠之间会有情愫。翠芝固然对叔惠有情意,但对曼桢和世钧之间,顶多当作十多年前的老笑话。可见人是很难钻入另一个人的心肠的。误解和隔膜是必然的困境。《半生缘》是她在四十岁光景改写的,刚刚受挫于英文写作的失败,身在美国,景况应该也不是太好。中年的暮气在这里还是很重,而且是改写的缘故,人物总有点夹生,我真觉得,曼桢、世钧这样的人物太假,也许感觉是真的,但言情的味道还是太浓了。这应该是张爱玲一生的弱项。看多了,新鲜劲一过,就让人很撑。她的心理描写还是太多了,尽管不动声色地拼贴进去,但是手段过于单一,也是一种美学上的重复。写得好的,是苍凉的重逢,以及在路上的偶遇。想来有爱玲自己的心思在里面。

阴差阳错 半生之缘

“我们已经回不去了……”曼桢半生之缘,却活过了一辈子的忧喜。转眼一瞬,彼此已然遥不可及。人还是那个人,然而什么都变了……生活无非是一日日地过,就算曾经如何,现今不过一声叹息,一抔回忆而已。

这样,蛮好。

十八年后,张爱玲给了他们再次重逢的机会,可以将心理的纠结全部解开,虽然没有完美收场,但也不失为一个温馨的结局。

向来情深,奈何缘浅

买了一年多的书,却到现在才看。张爱玲的文字,总是细节处见大气,但也总不善终。昨日耳鬓厮磨的两个人,因为突如其来的灾难相隔十几年才重逢,而再见,一切都已变。顾曼桢这一辈子的起起落落,都与她姐姐顾曼璐有关。起初顾曼璐因为挑起家里的重担,不得不做了舞女,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为了应酬和讨好舞客,抽烟喝酒,浓妆艳抹,成为与各种男人周旋的交际花。而这样赚来的钱全都作家用,供家里花销,也让顾曼桢生活无忧,学业有成。她的青春都近乎毁灭,而在她近三十的时候,也开始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归宿。投机嫁给祝鸿才,虽然明知道他脾性不好,并非正人君子,可是她也无从选择。在她尝尽婚姻的苦头时,她是怨恨她妹妹的,她妹妹从不受屈,居然她的初恋移情别恋与顾曼桢,连她的丈夫也对顾曼桢又爱又敬,为了报复,也为了拴住她丈夫的心,她动用了一天的功夫。一念之差,让顾曼桢与沈世钧从昔日恋人从此擦肩而过。顾曼桢曾经写信给他,可是又是阴差阳错,缘分有时便是这样的稀薄。她说,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的,总有这么个人。可是多年后她再见他,却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年轻的时候,三年五载胜于一生一世。飞蛾扑火般地投入,总以为凭借着炙热的心,坚定的情,就可以锁牢爱情。殊不知,再深再重的情分,也抵不过时间。很多人是在不断的过错和错过里,终究在适婚的年龄,匆匆找一个结婚对象,仓促成婚,心里疏散出来的感叹,缄口不提,也只有自知。多少惆怅是这样的,我曾经年少无知,我曾经轰轰烈烈爱过,我曾经刻骨铭心被爱过,但后来想起了,只是昨日黄花。原以为这样的时候,会有无孔不入的苍凉,到最后竟连怀念的气力都无。一切都无声无息地进展着,慢慢褪色,慢慢模糊。爱情即使不在,日子还是要过的。让我难忘的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话,顾曼桢被强暴后,消消沉沉,有过轻生的念头,也有绝望的悲怆,可是低潮过后,她说既然活着,那日子也就是一天天过。一世情深半世缘,除了微微弱弱在想心里感一声叹,再无其他方式。

告别

那一天,她掰给我半块红薯,然后我们便谈起张爱玲的这本书.她向我讲起曼桢乘坐电车与十八年未见的世钧告别的一幕…直到后来,我也看到那一幕,我完全的被感动,为主人公也为自己.我已经无法客观的表达我对这本书的喜爱,它就像我的某段记忆!

不如不見

“世均,我們都回不去了”,看到這句話的時候,讀初中的小女森,就淚奔了,而且很難停下來。誰不知道,過去的總是回不去了呢。於是小心翼翼,緊緊握住擁有的。於是鼓起勇氣,緊緊跟著想要的。可是,許多時候,是因為想溜走,所以沒能被握住。是因為,不想停留,所以沒能被跟上。真的不是你的錯,錯過不是你的錯。嚴格地說,不是錯過,而是沒有緣分,所以強求也是徒勞。那是不是可以對著他們唱”總之那幾年,你們兩個,沒有緣~“那麼好的一對人兒,命運卻變著法兒,拆散他們,捉弄他們,不是沒有緣,也是有緣無分。那中間的那麼些年,是爲了什麽?既失了牽掛又沒了盼頭,只是等死么?看過太久,我忘了。既回不去,所以要把握當下?總是有種很奇怪的感覺。突然有種想和所有認識的人老死不相往來的感覺。多年以後,你還是是你,卻不是我印象中的你,不是我印象中的你,卻也不是多年前我想像中多年后的你,不如不見。

半生缘

看这部小说,感觉十分十分揪心。看这部小说之前,我刚好看了她的《倾城之恋》等等中篇,虽然也有点不舒服,但还不至于后来看《半生缘》时的那般——那样的窒息!!从此以后,我一直没有勇气再看张爱玲的作品,虽然我很想看看《色戒》

就是有那么些人喜欢现实

她 笔下的人物永远都是那么无力。 被物质牵引着,以及这个社会的世故 。永远无法摆脱。所有的人身上的缺陷都是那么明显,在悲惨的世事中苦苦挣扎,衍生的邪恶似乎是对这个世界绝望后的报复。张厉害就厉害在这里。她能将这些事故背后一个人真正的内心挖掘出来 。 没有善恶之分 一切出于人之本能 叫你恨一个人都恨不起来 爱也爱不上 只会哀叹这个世界凄惶 我不喜欢她或许是因为她喜欢直面人性 但不可否认她的才华 对世故的窥察 无人能敌

半生缘

他没有知道他和她最快乐的一段光阴将在期望中度过,而他们的星期日永远没有天明。但是“酒在肚里,事在心里,”中间总好像隔着一层,无论喝多少酒,都淹不到心上去。心里那块东西要想用烧酒把它泡化了,烫化了,只是不能够。世钧求婚,曼桢不答应,是为了他好。于是世钧说:我知道你这都是为了我的好,不过……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点恨你。如果当时她自私一点,答应了。是不是就是一辈子的幸福平安?曼璐看到了曼桢的纯洁,她培养的纯洁,豫瑾也看到了,于是曼璐脑子一热,出卖了妹妹,最后她醒了,可一切都已来不及。来不及的有那么那么多。曼桢一直想着能见到他,再像他哭诉,可十多年后再见时,她只是平静的诉说,世钧想要冲过去救她,可几千天的间隔,他要怎么冲得破?想到这里就难过了。事已至此,何必重逢

半生悔尽半生缘……

回首半生匆匆,恍如一梦…… 《半生缘》,这样一部我渴求多时的书,竟给我带来这许多怅惘。而这怅惘,却也教人愈加得被它折服,被它感动。 永远记得故事的末了,曼桢和世均重逢时的那一幕。曼桢对世均淡淡地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造化弄人。是的,时光飞逝间许多事实是再也无法挽回,不要天真以为一切还能重头再来,他们怎能重头再来。 回到他们的故事中去。曼璐曼桢姐妹无疑是这场命运大戏中最悲凉的人物。她们的人生是值得所有人为之惋惜的。但往往是在我们为她们鸣冤落泪之后,才凄然发现原来这个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无法逃脱命运的魔抓,他们仅仅有半生的时间去品尝生活的美好,缘来缘去,最后留下的只是那么渺小的无奈与悔恨,而抱憾余生。世均,叔惠,翠芝,豫瑾……也许比之曼桢,他们看似是幸运了很多。其实细想他们这十多年的曲折经历,到最终得到的结局又何尝是自己所期望的呢?时间是冰冷的。在光阴流转中世事的变化莫测而又无情。最后,他们年少时的希望与梦想渐渐随着岁月的蹉跎落得个面目全非。在时间面前,一切东西都显的那么脆弱而不堪一击,只有他们自己明了,曾经对生活的那份憧憬是多么灿烂而鲜活。 这故事里面凄惨之甚的人莫过于曼璐。她当然不是个讨人喜欢的角色。可以说曼桢的悲剧有大半是她这个亲姐姐一手造成的。然而她的一生却沦陷在凄凉的阴暗里永远无法解脱,上天没有给她一丝的眷顾。这样的悲剧人物往往是心理畸形的,她卖身赚钱来供她妹妹读书,到头来却又害了她妹妹一生。这不能怪她,怪只怪命运对她太过冷酷残忍…… 生活就是如此多舛。修得几世才修来的半生缘却要以毕生的悔与恨为代价。其实万事都是这般,得与失往往只是一瞬间的工夫。只不过给我们的筹码要轻了太多太多。 by xizi

最好不见,最好不念

从喜生忧患 从喜生怖畏离喜无忧患 何处有怖畏从爱生忧患 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 何处有怖畏是故莫爱者 爱别离为苦若无爱与憎 彼即无羁缚读罢张爱玲小说《半生缘》,便觉头脑发热,一时冲动,总想拿起笔写点什么才好。于是,最先想起上面那段话。最好不见,如此便不会与你相恋。年轻时相守的三年五载,常常被山盟海誓点缀成遥远而漫长的一辈子。当时年少衣衫薄,沈世均与曼桢真正相爱,也不过就那么几年。这本书的另一个版本,据说起名《十八春》,大抵是世均和曼桢从相识相知相爱到相离的十八载春秋吧。最近不知道怎么的,很喜欢看歌词,闲来无事时,总喜欢听听歌,看看歌词,想象作词人词作背后的深意。突然想起一首《人来人往》,其实我是不喜林夕的,他的爱太苦,没有黄伟文作词的潇洒,但是这首《人来人往》,我确是喜欢。人这一生的情情爱爱不过是人来人往的月台,有人到站,有人下车,相爱,离开,都有时候。想起世均回南京,曼桢为他整理衣物,那般贤惠,那般幸福,那时的她怎会知道结局。爱就爱了,至少当时是认真的,爱过之后,淡然处之,便已足够。曼璐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她为了自己认为的爱情付出了许多,可她终究不会明白什么是爱,因为她的爱,给错了人。如果当初,她嫁给了预堇,结果是不是不一样,可是性格使然,她终究是不安平淡的妖娆女子啊。世钧因父亲病重回乡探亲,曼桢写给他写信说:“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一个人。”这封信没有寄出,可是最后世均和翠芝结婚后无意中看到了这封信。错过了,就是错过。爱若难以放进手里,不如将这双手放进心里。如此,便可淡然。要知道,总有说再见的时候,即便是妻儿,也会有说再见的一天,那么,早一些,或晚一些离开,又有何妨?早前听说,金岳霖守候了林徽因一生,至死,她都是他的人间四月天。爱情可以如此,平平淡淡的不打扰,安安静静的长相守。可是,曼桢和世均的爱情,终究如张爱玲所说“你过来一下子,我怀念一辈子吧”。

生命是一场聒噪华丽的荒凉

因为江苏的雾霾天气中小学生都被停课的新闻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宣传着,这也应当算是这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之一了。污染、雾霾、拆迁、房价,这些词汇终日成为当下说不尽的话题,说的多了,仿佛就像在说一件隔靴搔痒的事,事不关己一样,照旧像平常一般,上班、下班、谈恋爱、买房子、结婚、生小孩,命运永远不在自己的手里,那些成功的传说被传颂的越来越远,倒像来自另一个世界。床头放着一本张爱玲的《半生缘》,与女友通完视频翻来看,打开了就一发不可收拾,通宵达旦的看了一夜,整整把这场长达十八年的恋爱看完,看完却感到一丝凄凉的胜利与喜悦。窗前已经照进一束晨光,照在书本的最后一页让人仿若还在梦里,梦里还沉侵在老上海聒噪的弄堂里,伴随着电台里传来的断断续续的胡琴声里和磨刀匠、买蘑菇豆腐干的吆喝中,看着这场被命运打乱的游戏。曼桢和世均的爱情开始的时候是那么的令人唏嘘不已,从相互的爱慕、到相知、相恋,每一幕仿佛我们都站在他们跟前亲历了这场平凡而又让人羡慕的爱情。爱情之所以伟大也许就是他在平凡之中总能给人以无限的期许吧,爱情的火花是如此的闪亮,让两个平凡的人无时无刻不充满了生命的朝气,无论生活是如何的琐碎,只要这两个人在一起,那么他们就应该是幸福的吧。至少在他们恋爱时的分分秒秒都是那么珍贵,珍贵到让他们半生的心都停留在那一段里。我总觉得很多人都是为了那爱情里的那些分分秒秒而活的,没经历过的人身上到底少了一种气质。话又说回来在这个无聊的世界上走一遭倘若没有那分分秒秒的经历,那么他应该也算是个彻底的可怜人了。故事转折是从家庭的变故开始的,要把两个爱到谈婚论嫁的人分开,家庭原因应该算是最好的借口,就算在今日总不免依旧听到这样的故事,某某恋人在双方家长见面时谈蹦了,最后闹的不欢而散,爱情最终拜在了世俗里。离曼桢生活的世界大概也已过去了七八十年了,社会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可是世俗依旧是爱情最大的敌人,一夜间许多人富起来了,于是就有了富二代,我们的社会目下是没有所谓的中产阶级的,所以便拥有更多的穷人。旧社会里的那些门当户对的说法又冒出来了,人们越发带着世俗的眼光去看人,家庭怎么样,工作怎么样,年纪合不合适,有没有房子,有没有车子,两个人若要正常的恋爱,上面这些条件必须一条条严格的审查,条件达标了才能继续恋爱的事宜。当然我们身边仍旧有某某某嫁给了某二代等等这样不合常理的故事发生,恋爱有了那么多先遣的条件的要求,那么又多少人是为了那些条件而在一起,多少人是为了爱情在一起呢?爱情正在变得廉价,所以世界上便多了很多的叔惠与翠芝这样的人物,爱情未发生便扼死在摇篮里,等待年轻不再时,才想到当年的拥有那份若隐若现的情感已经抓不住了,眼下追逐的一切只是幻影,当初错误的选择只会另自己变得更加虚无,最终变得面目全非,才想起来当年那场没开始的恋爱有多么的珍贵。他们是那种彻底的可怜人。曼桢与世筠到底是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所以命运沉浮,沧海桑田之后那份情还在,那是一份取之不尽的珍宝,无论身边陪伴着什么样的人,回忆起来的时候总会勉起略带沧桑的笑意吧——至少我幸福过。爱情再美好最终也抵不过生活和世俗的聒噪,我们能争取的也许就是那份回忆时勉起的那一抹沧桑的笑意——至少我爱过。人到底是一个坚强的物种,大多时候都是在默默忍耐,也许就因为那分分秒秒的闪光点,所以我们才能抵得过岁月无尽的摧残与折磨吧。所以,生命不过是一场聒噪华丽的荒凉,我们最好珍惜爱情在时的分分秒秒,它们如此短暂与宝贵。

胡拍乱掐

晚上工作累了换脑拿起《半生缘》开始读起来发现竟不能罢手,一口气读到半夜三点眼皮实在太沉重已不知读的是第几章回,遂果断停下第二天早上起来再读。张爱玲的小说总有一种俏皮女人的幽默,或许是因为太接地气的缘故让人爱不释手活脱脱一个立体的女性形象展现在你的脑海,并将之与人生中接触过的女性一一进行对比,我最爱的小说类型就是还原生活本身的点滴,一方面丰富了见识另一方面进行了提点;因为看的是电子版所以无从知道书的薄厚,本以为要花上大半个早上读完的书却没想到戛然而止,怅然所失又好像有点明悟,将最后的的段落描写翻来覆去连看了三遍,默然中一声叹息知道自己终将会在某个时候再次捡起这本书拿来再看一遍。无疾而终的爱情就像小说表达一样,我想讲的那个故事那个道理到了那个点,再讲下去似乎就索然无味了,不如留下句点交给读者,就像对于曾经的恋人,过去自己曾为了那个人宁愿让自己低到尘埃中去没有原则无数次的默然与最后分开时的一声叹息,这种爱情和小说其实是相通的。终究是不能自已,匆匆去看许鞍华的电影版,将其中人物对话表现的细节与小说一一进行对比,终究发现还是差的太多,即便是还原小说细节也因为黎明与林忆莲的表达可以有其他理解在而无法直指主人公内心活动的细腻终究看了个开头没有进行下去。

《半生缘》记号

曼桢VS曼璐VS何坏人、世均VS翠芝VS叔惠。相爱的人总不能在一起,靠写信没有手机是不行的。(2010.5.4完)

一些美丽的事情,一些无奈的事情

反反复复,断断续续,看了几遍。看多了,就感觉那种情绪是透在字里行间的,平平淡淡的,就是俺娘平常叨咕着的:我年轻的时候也这样等云云。她说很多遍,我听很多遍。后来自己长大了,也自然的说起自己原先怎么怎么样,才体会到那种心境。一生总是会伴着一个人死去,或者独孤终了。有些人感情很彻底,便也只会爱一个人。很久之前,只有信件,远寄思念,但是自己总是希望把之前的感情轻描淡写,硬是说只是偶尔想起和她的日子,如此一来,信这个东西,就有点像法律要约一样隆重了些。现在有了手机。发一条短信就很方便,那边也许回来一句:孩子睡了,有事明天说吧。“明天”是个有意思的词,它比“以后”更确切,但又属于模糊的范畴。好像是一件可能性被揣在手里,不想去实现,又不想去毁灭。仿佛回短信的人,也有着和发短信的人同样的情绪,于是双方都等着,那个不确定什么时候,不确定发不发生的“明天”的事情。

苍凉手势下的人生

÷这时代,旧的东西在崩塌,新的在滋长中。但在时代的高潮来到之前,斩钉截铁的事物不过是例外。人们只是感觉日常的一切都有点儿不对,不对到恐怖的程度。人是生活于一个时代里的,可是这时代却在影子似地沉没下去,人觉得自己是被抛弃了。为要证实自己的存在,抓住一点真实的,最基本的东西,不能不求助于古老的记忆,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过的记忆,这比了望将来要更明晰,亲切。……我写作的题材便是这么一个时代,我以为用参差的对照的手法是比较适宜的。我用这手法描写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下来的记忆,而以此给予周围的现实一个启示。——选自张爱玲《自己的文章》一、人生的安稳做底《半生缘》在张爱玲的小说作品中可以说是个“异数”,和她以往的作品都作别样,40年代沦陷区的文字还有舞台京剧浓重的效果,而写于50年代初的《半生缘》给我的感觉却是“洗尽铅华”,虽然故事情节听上去“阴惨离奇”,但是张爱玲以平淡的口吻一一道出,可以说是实现了她素来的旨愿——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浮沫。《半生缘》写作于解放后不久,离开张爱玲大红大紫的巅峰时代已经有了些时间的距离,但也并不久远,所以该小说也没有她后来作品的艰涩质感,写它的时候,张爱玲正好年满30岁,有着经历世事后女子的机智、优雅、娴静和冲淡,但是青年时的天真烂漫和纯洁可人还依稀有着旧梦的踪影,只是早已经收敛起写《倾城之恋》时那种多少有些假装老成事故的情态,文字也就更加隽永典雅。那时该小说的名字叫《十八春》,有着向后看的姿态,而目光却是生机勃勃地伸向了未来的新生中国。不可否认这响应了当时刚刚解放后中国的政治形态,甚至是一种笨拙的图解,“光明的尾巴”是该篇小说最大的败笔之一,所以张爱玲在16年之后改写《十八春》,割去了“光明的尾巴”,让整个小说在两对旧日恋人的无言相对中嘎然而止,留下一个“苍凉的手势”。1966年的张爱玲已经46岁,几近半百,其间经过了许多的世事纷扰,沧海桑田,无论是政治大环境的变化——远走美国,还是个人婚姻的传奇——以三十多岁的“花样年华”嫁给六旬老翁赖雅,而赖雅自1963年瘫痪不起,张爱玲负担了全部的家累。改写《十八春》的张爱玲又回归到了最初的起点——四三年四四年高峰期的思脉: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参见张爱玲写于1943年的散文《烬余录》)然而事隔23年再回首,应该是“别有一番滋味上心头”,体悟得也更深了。不同于早期张爱玲小说,她这次不再站在半空中悲悯地俯瞰芸芸众生,而是以平和的笔调塑造了“曼桢”这一可亲可佩的女性形象。然而这个人物也是平凡的,因此也就可爱,可爱而平凡的人物最得张爱玲喜爱,“她是圆圆的脸椭圆中见方——也不是方,只是有轮廓就是了。蓬松的头发,很随便地披在肩上,世钧判断一个女人的容貌以及体态衣着,本来是没有分析性的,他只是笼统地觉得她很好。”(参见《张爱玲文集四·十八春》第5页)曼桢是张的小说中为数极少的没有精细算盘的女性,肯为了理想而做出牺牲,这和张的小说中大多数坚持“平地”生活哲学的人物鲜明地区分开来,可以说曼桢身上的这种女性之光寄托着作者对美好平实人生的向往。张爱玲曾经说过“人生安稳的一面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常是不完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她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参见《张爱玲文集·第四卷》之《自己的文章》第172页)曼桢就是向“安稳人生”,也就是“永恒人生” 不断努力靠拢回归的典型。二、细节中的“此在”与“彼在”“她有足够的情感能力去抵达深刻,可她没有勇敢承受这种能力所获得的结果,这结果太沉重,她是很知道这分量的,于是她便觉攫住自己,束缚在一些生活的可爱的细节中,拼命去吸吮它的实在之处,以免自己再滑到虚无的边缘。”——王安忆王安忆说张爱玲常有种身世惘然感,这点我同意。但说张爱玲没有勇气抵达深刻,我不同意。深刻这种东西是不能拿来言说的,一说就不是“深刻”了。显然张爱玲深谙此中真昧。所以她总是把自己打扮地世俗气十足,比如她可以肆无忌惮地谈论饮食男女,象“出名要趁早,倘若晚了也就不那么痛快”的话也常挂在她嘴边。有许多人以此作为她追求感官享乐的佐证,我却不以为然,相反我到觉得这话背后有种无名的恐惧和虚无感在背后,体现了张爱玲对这个世界的深刻体认,那就是——这个世界无时不刻不在变动中,即使现在是幸福的,但不能保证会一直幸福下去;今天是“此在”,明天也许就在“彼岸”了。所以张爱玲热衷于那些生活中可爱的小细节,“拼命去吸吮它的实在之处”。带泪的笑才是最美的笑,同样“形而下”的世俗细节中往往蕴涵某种生活中深刻的东西,直抵心灵深处。在《十八春》(又《半生缘》)中铺程的细节既是“此在”又是“彼在”。比如一处写到曼桢丢了手套,叔惠、世钧说要去找,结果曼桢却说:“算了,算了,为这么一个手套!”世钧回忆当时曼桢的神气:她说是这样说着,却多少有一点怅惘,曼桢这种地方也还是很可怀念,曼桢有这么个脾气,一样东西一旦属于她了,她总是越看越好,以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参见《张爱玲文集·第三卷》之《十八春》第9页)一只小小的手套隐喻着曼桢对爱情的看法,对爱人的态度,很世俗很家常的,绝没有“水晶鞋”的浪漫气质在里头,但是正是因为这份真实的平常感,使这个故事看上去隽永而贴肤。另一处写到曼桢和世钧为了曼桢姐姐身世的缘故要分手,世钧喝下一杯水后,摔门而去,文中写到:天冷,一杯热茶喝完了,空的玻璃杯还在那里冒热气,就像一个人的呼吸似的,在那寒冷的空气里,几缕稀薄的白烟从玻璃杯里飘出来,曼桢呆呆地望着,他喝过的茶杯还是热乎乎的,他的人倒已经走远了,再也不回来了。她大哭起来,无论怎么样抑制着,也还是忍不住呜呜的哭出声来,她向床上一倒,脸伏在枕头上,一口气透不过来,闷死了也好,反正得压住那哭声,不能让她祖母听见了,听见了不免要来查问,要来劝解,她实在受不了那个。(参见《张爱玲文集·第三卷》之《十八春》第159页~第160页)这里通过一只空的冒热气的茶杯把人生那种瞬息沧桑的感觉把握得很精到,而曼桢那种把脸埋在枕头上压住哭声的细节也很好体现了她悲痛欲绝的心情,一个人伤心至极是最怕别人询问的,因为没有心绪也无法言说,所以她“不能让她祖母听见了,她实在受不了那个”。还有一处细节是写曼璐囚禁了曼桢并用钱买通了她妈妈让她搬家,好让世钧找不着曼桢,而世钧彼时恰恰上曼桢家造访,书中写到:顾太太本来怀着个鬼胎,所以怕见他,一见面,却又觉得非常激动,恨不得马上告诉他。她心理实在是又急又气,苦于没有一个人可以商量,见到世钧,就像是见了自己的人似的,几乎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在楼下究竟说话不便,因道:“上楼去坐。”她引路上楼,楼上两间都锁着,房门钥匙她带在身边,便伸手到口袋里去拿,一摸,却摸到曼璐给的那一大叠钞票。那种八成旧的钞票,摸上去是温软的,又是那么厚墩墩的方方的一大叠。钱这样东西,确实有一种奥妙的力量,顾太太当时不由得就有一个感觉,觉得对不起曼璐。和曼璐说的好好的,这时候她要是嘴快走漏了消息,告诉了世钧,年青人都是意气用事的,势必要惊动官府,闹得不可收拾。再说,他们年青人的事,都是拿不准的,但看他和曼桢两个人,为一点小事就可以闹得把订婚戒指都扔了,要是给他知道曼桢现在这桩事情,他能说一点也都不在乎吗?到了儿也不知道他们还结的成结不成婚,到先把鸿才这头的事情打散了,反而两头落空。这么一想,好象理由也很多。人的理智,本来是不十分靠得住的,往往做了利欲的代言人,不过自己不觉得罢了。(参见《张爱玲文集·第三卷》之《十八春》第177页)这段关于顾妈妈内心矛盾、瞻前顾后的心理细节描写得非常惟妙惟肖。特别绝妙的是写出了人们在“不自觉”的心理下为自己开脱,找理由的情态。尤其是引文最后的的那句作者点评——人的理智,本来是不十分靠得住的,往往做了利欲的代言人,不过自己不觉得罢了———很是尖削深刻。三、我们能否和生活和解张爱玲是位秉性特异的女性作家。我觉得特别需要强调她的“女性”身份,尤其是作为一位从没落的、充满腐朽气的大家族走出来的中国女性。我始终觉得也许她不是中国现代女性作家的第一人,但是她无论如何都是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中最能抵达“女性”深刻内核的唯一一个。我不愿意命名她为女权主义作家,尽管没有一个作家可以比她更能妥帖地诠释中国的女性社会和心理。因为她并没有刻意搬出一副女强人的面目,或者拉上什么女性主义的大旗,笼统地鼓吹女性要争取性自由,经济独立等等现代的概念。恰恰相反,她关注的是一群处于半新不旧社会中的女性。她们也大都没有系统的女权主义的理论,她们有的只是从中国旧社会走出来的女性所具有的惨痛的经验教训,有的是在中国这个宗法名教世界摸爬滚打而来的那点贴肉的箴言,所以曹七巧认定钱是最保险最可靠的东西,明白为自己打了一副黄金的枷锁,但还是硬着头皮往里钻;白流苏了解她只有抓住个有钱的男人才能站起来,一一回敬那些看轻看贱她的亲戚。她们的那点经验是“实惠”的,但也是悲壮的,在生活的牢笼中机关算尽,左冲右突去却还是无济于事,连那点“胜利”也是“可怜”。然而正是这些女性,不甘心为命运摆布的女性才是中国真正女权主义的先驱,她们明白自己要什么,明白要花什么代价,用什么办法才能得到自己所要的,即使把自己弄得丑恶鄙俗也再所不惜。因为他们所要争取的是——女性的生存权。她们所做的战争是女人和男人的战争,更是女人和生活的战争,这样的战争当然是残酷的,从里面走出来的没有一个道貌岸然的英雄,有的只是伤痕累累然而温热真实的“女人”,真正的“女人”,不掺一点水。我一向认为沦陷区的张爱玲是绝不会妥协的。曹七巧临终前躺在床上往胳肢窝抹翡翠玉镯的时候没有妥协,白流苏笑吟吟地把一盘蚊香踢到桌子底下去的时候没有妥协,葛薇龙在穿衣镜前把自己打扮地绮丽浓艳的时候也没有妥协,仞冬保在“红玫瑰”和“白玫瑰”之间摇摆的时候没有妥协,范柳原在倾城之下也没有妥协。也许是因为张爱玲该时正值青年,血气方刚,也许是因为在沦陷区上海那样的环境里,向来不服软的张爱玲更不会妥协,也许……然而在《十八春》中或者说在《半生缘》中我看见张爱玲试图着和生活和解。曼桢是这样好强的一个女性,在和世均谈恋爱的时候,即使要养活一大门的老幼,可还余勇可贾。虽然她不断地和生活做着斗争,自强不息,然而人生有时候是荒谬的,一心向好的人并不能常常如愿,许多计划都要在生活的磨子里被磨得辨认不出本来的面目来。曼桢原想“为了孩子怎么样的牺牲都行,就是不能够嫁给祝鸿才”,然而最后她还是嫁给了这个她所最憎恶的人;曼桢原以为她会和世钧结婚,过一辈子的,结果世钧却娶了他素来讨厌的翠芝。有人说这是一种“错过”,然而我想也许这是他们在向生活和解,因为无论如何,他们没有非此不可的理由,只是都疲倦于和生活紧张地对峙,因为谁也不知道坚持到最后会不会收获一个巨大的虚无,生活的向心力是要把最倔强的人也要吸进去的。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庸常才是生活,“不对”也是“对”的另外一面吧。我并不想说,在《半生缘》中张爱玲已经开始倒退,反而我觉得这是她更洞悉真实生活的体现。我们当然希望永远存在和生活不妥协的悲剧式的英雄,比如西西弗里。然而我们更应该懂得那些斗争过、挣扎过的、最终选择和生活和解的灵魂。理解那份无奈,那份人类怯弱天性背后活泼泼生的欲望。张爱玲说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参考书目:《张爱玲文集》(一~四卷) 金宏达 于青主编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张爱玲文集补遗》 子通 亦清主编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2年《张爱玲评说六十年》 子通 亦清主编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1年8月《张爱玲传》 刘川鄂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9年《海派文学论》 许道明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 王晓明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 1997年《上海摩登》 李欧梵著 毛尖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陈思和自选集》 陈思和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

半生缘

"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恋,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曼桢是一个表面柔弱却又坚强的女人,清贫的环境造就了她那倔强、坚忍、执着的性格,在姐姐出嫁后的日子,她担起了赡养家人的责任,与世均平淡而又真实的爱中,她在忙碌中找到一丝慰藉,为了家人,她作出了感情方面的牺牲,在世均的体谅中这个“弱女子”感到了幸福与快乐。在默默中,她撑起了一个家,然而曼璐在祝鸿才身边的日渐失宠,在她的私心与母亲和用人合谋草草将妹妹送入自己丈夫的怀中,在被实施暴行之后的曼桢被囚禁了,无颜面对自己深爱着的他。在坚忍的她终于又一次挺了过来,在病友帮助下,成功逃脱,开始了居无定所的生活,她离开了一切,包括深爱着的他,她淡淡地平静;而世均则在曼璐的误导下单纯地以为她变心,仓皇地与一个自己不爱并且不爱自己的人——翠芝结了婚。14年后的她为了自己的儿子又回到了祝鸿才的身边,但此时的她已心如止水,14年后再见他时已是物是人非,只有一句“他们回不去了”冷冷地收场。  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份。  这沉默也就成为一种答复了,因道:“我只要你幸福。”  两人默然,深沉的爱在时间这慢慢沉淀,任由缘尽……  留下的只有痛……

泪成诗

对这本书早有耳闻,也许是因为由它改编的电视剧曾在各大电视台热播。当时我对它始终没感觉,男女主角的扮演者,一个香港人,一个台湾人,男二的演员似乎还是新加坡人。这几个人凑起来演在二战前后的中国南京、上海发生的故事,怎么看怎么别扭,而且显然带了点偶像剧性质,所以我只是瞄了几眼,没看。也许是当时我根本就不愿去了解这样一个故事的内涵。最近读完这本书,觉得我当时认为其电视剧像青春偶像剧也不无道理,因为听说电视剧中改编了原有人物间的情感联系。比如好好的两厢情愿的翠芝和许叔惠据说改成了翠芝喜欢沈世钧。这么一改,最终世钧和翠芝的平淡的婚姻透出的无奈少了,倒是凭空多了些“女一和女二同时爱男一,最近女二抢走男一”的有些恶俗的偶像剧情节,怪不得我当时电视剧不喜欢看。爱是自古以来的文学作品不变的主题,一些爱情小说,看了嫌它浅薄,却还偶尔在心里回味。比如Jane Austen的作品,总从普通生活入手,写的都是爱情(经典的《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读后令人唏嘘,再一想其实迷人的只是爱的感觉而已。张爱玲也是写爱情的好手。当时只读了《金锁记》就猜测她也许再没有其它作品能超越这部了。读完《半生缘》还是这个感觉。如果说《金》给读者带来的是对社会压迫下扭曲的人性的震撼和为水晶般的爱破碎的痛惜,那么《半》给我的冲击仅仅是伦理道德上的,还增加了对男性的一层憎恶。记得读《金》读到后来,鼻子酸得厉害,眼里似有东西要溢出来,却最终什么都没流下来。读完后很久很久难以平静。而读《半》,一直平平淡淡,到中间曼璐借曼桢的肚子给祝鸿才生孩子时才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满腔的愤怒,但这种感觉又在读后半部的过程中慢慢消失了,回归了平淡,就这么平平淡淡地看完。结尾让人觉得作者想努力制造一种“众人和不爱的人度完余生”的婚姻悲剧,可我读了无悲伤之感,最多是些无奈。大约是因为这书中的男女角色没有一个让我特别牵挂、揪心的,读到后来发现他们如何我都不很在乎。一定要说个出来的话,书的前半部我自认为喜欢曼璐,觉得一个女人为生活所迫而变坏,这是可以接受也值得同情的。但她后来的作为实在可耻(我的厌恶与她曾做过舞女无关),在后半部中我觉得石翠芝还算是可以。读者和观众(电视剧中她抢了世钧,着实委屈了书中的她)大多讨厌这个半空窜出来的女人,认为不是她也许世钧真能与曼桢在一起。这种想法幼稚得很,世钧娶她实属偶然,当他正心碎痛苦时,娶除曼桢外的任何女人都是一样的,所谓麻木。而婚姻的坟墓是两人共有的,不仅他,翠芝也在里面。在我看来,翠芝很有自己的脾气。至于书中的男人,始终让人有一种抒发不了的不好的感情。在祝鸿才出现前,我对沈世钧已是没有好感。稍微好一些的,也只有许叔惠和张豫谨。《半生缘》是张爱玲在试图以英语写作打入欧美文坛失败后再重新回归华语文坛的作品,原型该是《十八春》。总的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回归。我最近白天在学校,晚上又自修到九点半,回家后看课外书,自认为时间利用率高,安排得当,可每晚零点后睡的效果还是让人厌恶地显现了。

石翠芝

石翠芝是张爱玲笔下罕有的一位守旧的“内地大小姐”。张早期作品,流连于上海与香港,笔下一众懿妇淑女、名媛荡妇,或扬或抑生冷不忌。她笔下的女人,小姐不是真正的小姐,荡妇也不是真正的荡妇。流苏顶着个淑女的头衔,却又不得不做个“善于低头的人”,用那一低头的温柔去笼络男人的心,无奈做他人情妇,连“死生契阔”这类话都不耐烦听下去;而葛薇龙虽出自名士派的中产之家,在梁太太小型慈禧太后般的世界里呆久了,不免生了根,不介意做第二个梁太太。但就连娇蕊这样生平遇到的“无非都是男人”的女人,最终还是致命地动了真情;霓喜走马灯似地换丈夫,却也始终念念一个名分。她笔下的女人,有的顶着个名媛之衔,未免负累;有的看似“无行”,微整衣襟,却自有一番端庄。总之,她们一般都有着近乎离奇的命运,一个个“奴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各人的悲欢。而石翠芝却是一个异类。她的一生堪称简洁,三言两语的事。内地一位待出阁的守旧小姐,小城里的几位少爷中,门当户对地拣一个人嫁了,做一个生计无虞的阔少奶,无他。这样直线型的人生,和《封锁》里的吴翠远颇为类似,然而,那几十分钟的封锁时间,至少让她对着一个陌生男人认真想象过人生的某一种可能。而翠芝连这几十分钟的空白都没有。尽管张爱玲借叔惠的意识稍稍嘲弄了一下这种内地小姐的呆板、乏味与不解风情,但翠芝可能是她笔下最具闺秀气质的一位小姐。她有她的矜贵。生活格局纵然小,她的精致仍端足了架子,和周围人格格不入,就连家常穿的蓝布大褂也和别家不同,“每次洗一洗,就要染一染。她家里洗衣裳的老妈子,两只手伸出来都是蓝的。”而这样的小姐做派只是陡然给人压力罢了,就像一件前工业时代的易碎品,花色是戏里听来梦里看到的,却是不接地气,再好的壁纸都陪衬不起,摆在哪儿都是齐大非偶。她一家子人都看不起世钧,就因为沈家早先是皮匠手艺人出身;对于出自薄祚寒门的叔惠,石太太更是正眼都看不得他,连敷衍都勉强。世钧对翠芝颇有微词,与其说是自卫,不如说是自卑,就像被针尖扎了记,条件反射似地抗拒,相较于翠芝,小家碧玉、自食其力的曼桢显然更适合当太太。尽管反感家里人通了气地撮合她与世钧,但作为一个羞怯怯的小姐,她又能多说什么呢?鄙薄男方的家事是一回事,场面上的应酬是另一回事。拜访沈家,她特意拣了件简素的翠蓝竹布袍子,“袍叉里微微露出里面的杏黄银花旗袍”,不致太欢喜,又不致太素净,就像张恨水的那种趣味:“他喜欢一个女人清清爽爽穿件蓝布罩衫,于罩衫下微微露出红绸旗袍,天真老实之中带点诱惑性……”翠芝在明媚与客气里,有一种幽幽的距离感,对这桩撮合不置可否,但又似乎不以为然,然或不然皆取决于她。她有她的身份。她要做的,就是心安理得地等待人生的一种可能,一切都如同拈一朵花那么自然。对叔惠倾心,也算是她人生中的另一番遇合,死水里的微澜。叔惠出身寒门、一纸一草皆是自为,在她圈子的人看来或许甚微,但对她却是一种刺激。她对叔惠倒是没什么大小姐脾气,一起泛舟玄武湖,相对默坐,遥望古城遗景。她对于一切似乎都充满了忍耐。水溅到旗袍上,她也只是闲闲地一捋,并不介意。也只有在叔惠面前,她不用端出小姐的派头,活得稍微本色一点。她知道,眼前这个男人虽一无所有,但和她一样,却是个骄傲的人。她欣赏他的世界,但这样的欣赏却是俯视着的,他的世界映出她的世界,她是高贵的,而他却在挣扎。这种优越感也是她爱情中的一部分。叔惠不是不知道她对他的情愫,但他毕竟是个现实的人,他不是不懂齐大非偶的道理,他有他的骄傲。他对待女人,自有他的精明圆滑之处。他只有“装羊”。那个雨夜,在石太太对叔惠的冷落下,翠芝送叔惠出门,怒喝仆人的监视,送走叔惠后,一个人暗自垂泪。翠芝种种失态,叔惠都看在眼里,只欠明说。但他也只是装作无事人,淡淡地将这种情愫掩盖掉了。翠芝写信给他,想去上海念书,他回信冷淡。后来翠芝和一鹏订婚,他心中悒郁,借酒消愁,头脑却依旧是算计的、清醒的,他一直在衡量他与她之间的悬殊差距:“他觉得问题并不是完全在她的家庭方面。他不能不顾虑到她本人,她是享受惯了的,从来不知道艰难困苦为何物,现在一时感情用事,将来一定要懊悔的。”他总是自我辩解,认为自己并不是缺乏勇气,而是因为彼此的不适合。但这不是缺乏勇气,又是什么呢?说到底,他太傲气,抱负太重,这份地位差距悬殊的爱情,显然是一种绊脚石。他的世界窗明几净,只待他笔酣墨饱地下笔,怎能被一个娇小姐挫了锐气?本质上,叔惠和《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佟振保是一类人。他自己一手创造一个“对”的世界,他随身携带着这个袖珍世界,他是整个世界的主人。他的抱负与骄傲,都必须保全,容不得半点玷污。这段无疾而终的感情始终只与翠芝有关。仍是因为叔惠,她单方面取消了与一鹏的婚约。她给叔惠写信,一个人溜出家打算乘火车远走高飞——她一个人的远走高飞——叔惠敢接受她吗?她最后还是被家人截了下来。张爱玲对于此事,闲闲一笔,并无赘言,但对于翠芝,却是人生最大的波澜。然而,一个娇小姐,她的波澜,又怎会值得大书特书?翠芝的爱情,就像她曾经穿过的一双的绣花鞋,这份压箱底的精致是专为爱人准备的,但终是“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她嫁给了世钧,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却并不相爱。新婚之时,两人就像两个做错事的小孩,覆水难收。惨淡的人生,要怎么收场?叔惠和世钧,说到底,两个人都配不上她。张爱玲笔下的男人未免懦弱,但翠芝却是勇敢的。虽然失败后,她仍然心安理得地做起了少奶奶。叔惠出于逃避,远走异国,娶了个更显赫的小姐为妻,却以离婚做终。再见翠芝,叔惠半开玩笑地对翠芝说,娶富家女的“恶性循环”都是拜她所赐。这些话,半明半昧,半真半假,时间早已冲淡了它的价值,然或不然、爱或不爱全凭各人。叔惠的撩拨,翠芝真诚地相信了。这份凄凉的满足,也只是她一个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总有一个人用来错过

事实上,我更喜欢书慧和翠芝。他们似乎相爱了,又似乎没有。没有曼帧的大起大落,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不是琼瑶似的我爱你你爱我,不是莎士比亚似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最后,分开很多年。回头,啊,那个人还过的幸福吗?心中就那么一小小的田地,留给那个人。纵然结婚生子,爱自己的妻子孩子,那个人,还是有一袭之地的。徒然伤感,想,错过的,就错过吧。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个人吧?用来错过。

心交流

里面有太多经典的话 张的小说每个字都是斟酌过才下笔的 这种感觉很好 看过国外的爱情小说 最后还是看回中国的 不得不说还是最爱我们自己的小说 本来是不擅长写书评的 觉得好书要用心体会 看的时候记的东西也是零散的 但偏偏总被这些零散所吸引 然后翻起来会有不同的感觉书也不只读一遍 张说只读一遍书的女人是浮浅的 每次读书也会有不同的感觉 语言大多是表达的 但是写在纸上的字是要用心去体会的超越语言的体会是大智

半隐半现半生缘

《半生缘》开篇一句“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追叙之中已定下了悲戚的调子,而最后一句“在一片笑声中,翠芝却感到一丝凄凉的胜利与满足”更是道尽了命运沧桑。悲怆无奈最怕这轻描淡写,越轻反而越重了。这是一个充满着无奈的故事。爱恨杂糅、情网密结,幸福不存,惟剩凄凉。这无奈自有世俗舆论的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但更是因为生活其中的男男女女各自都为自己营造了一个隐秘世界。这个世界是微妙而难以描绘的,而张爱玲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能在文字之外细腻精准的展现出它的面貌。他们对爱的憧憬热烈、洋溢、纯挚,然而对爱的表达却隐晦、猜测、顾虑。仿佛理想与现实的交汇与冲突。现实使其难以作出别的考量和选择,曼桢考虑家庭生计不得已一拖再拖与世钧的婚期,曼璐为了维系婚姻不得已设计陷害自己的妹妹,叔惠出于家庭差距和朋友之面不得已放弃与翠芝继续的可能……他们的隐秘世界便是在这现实的日常生活中逐步构建起来,自然而然、不知不觉滑向悲剧结局。倘若他们能站在后来,时空高隔,但或许已然洞悉,却仍然改变不了彼时彼刻的选择。这悲剧是注定了的。张爱玲妙在不挑明这种不得已。反而在爱情之外各造一段无爱婚姻,将这隐秘世界埋得更深。于是,相隔者心灵相托;亲密者形同陌路。挣脱不了,只剩凄凉。有这么一层其实足以让人沉重喟叹了。然而,张爱玲于此之中又更添一层——她捕捉到男人在情感关系里的软弱,女性反而更为勇敢。像曼桢,在与世钧相恋之初时就显得比世钧大方得多,而当她被祝鸿才强暴之后始终不顾一切的抗争、绝不屈服,而她与祝鸿才离婚也是义无反顾,无所顾忌;而曼璐居然设计于自己的亲妹妹,不得不说也需要极大的勇气;当然,翠芝与一鹏订婚后发现自己难以接受无爱婚姻时而毅然断绝也需要相当的勇气。然而,勇气所凝,争取也好、抗争也好,都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只是,这个人的努力仅仅只能改变一时的处境,对于全局并产生不了波澜。这是《半生缘》最沉痛的地方。它像是宿命,个人总是无力的;又像是对男性批评,单方面努力没有结果;也许两者都有,因此,对于女人而言,她们更为悲惨。不得不说《半生缘》的行文结构。这种开篇暗示了结果的结构,作者能自由出入人物的内心,而读者将始终保持好奇的窥视;作者可以闲适舒缓,随意制造波澜,读者却容易迫不及待,乐于与之沉浮;结果是阅读速度快,回味良多。真正伟大的叙事绝不以故事情节胜出,而在于它的结构力量。结构若能恰如其分,故事中的人物将被纵深放大,更立体,更超脱——他们不再是他们自己,更是我们,是所有人。像一面镜子。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谈论什么

半生缘的结局意味深长.仿佛结束了又仿佛还有着无限的延伸.人生.特别是爱情在时间和磨难面前的确显得薄如蝉翼.当初的信誓旦旦,当初的你侬我侬仿佛都已变成了黑白的回忆,让人质疑是否有过这样一段真挚的感情曾经切实的在自己的人生中出现过.一切的海誓山盟,一切的山无棱天地合的诺言都变的如此不堪一击.人总是要选择活下去的.就算不为了自己.人活着很多时候真的是一种义务,反而对自己的那份义务往往是摆到最后的.选择爱情的权利也变得要为太多的责任与承诺牵绊.人们总是为那些轰轰烈烈的爱情鼓掌,立碑,因为这样的爱情是常人不能轻易尝试的.不是谁都有勇气去把一切都押在这一份不知前途的感情身上.就算你豁出去了,而对方却很可能退却了.不是因为爱情不坚贞,而是社会赋予人的担子太多了. 女生总是幻想着生命中能出现属于自己的真命天子,然后很多时候真命天子可能在遇到你之前就等累了,就提前下马去找了一个其实不属于他的公主.而你却还在傻等.最后只能是投降给世俗的婚姻,然后感叹爱情其实真的只是童话里的美好幻想.真正的爱情也许就像渡边淳一在<失乐园>里写的一样.不仅是精神上的也是肉体上的两相契合.柏拉图式的爱情早已没了卖点,那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给自己留有的最后一点自傲.失乐园里的爱情何尝又不是一场幻想.完美到一起寻求超越躯体的爱情,相拥而死的浪漫怕是没几个人会轻易尝试. 爱情真的是有保质期的.从一开始的恨不得身上连根脐带到之后的相看两厌,谁也无法想像人为什么对一个人的感情有着这样的U型变化.最好的结局是爱情升华为亲情.每次看到父母拌嘴,置气总觉得很羡慕.平淡的幸福或许就是说的这个. 像歌里唱的:得不到的就更加爱,太容易来的就不理睬.其实谁不想得到真爱,爱的绝对,爱的坦白.人之劣根性切实的体现在这里,特别是在爱情方面,人总是对未曾接触特别是未曾拥有的东西持有一种美好的臆想.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fans会为那些遥不可及的明星而日不能食,夜不能寐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产生"幻灭"这个词.很多时候当你真正拥有的时候,却发现.不过尔尔.甚至怀疑当初的疯狂迷恋究竟是为哪般.也或许是因为从古至今,文人骚客们都将爱情描述的太过美好,致使人们总是从一开始就抱着不切实际的要求和准则去衡量.谁也不甘平庸,谁也都想轰轰烈烈的爱过一场.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败犬宁愿守着这么一份执着而依旧宣称自己是快乐的单身贵族. 爱情怕是这个世界上最难解的题了.恐怕还是要真正体验过的人才拥有发言权,我们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把整个事情进行理性的分析,但一旦你置身其中恐怕就身不由己了.爱情没有对错,你不能武断的给一段感情贴上标签,你代表的是理智的舆论,但是两个人的事很难说你真的看清了.所以,旁人还是默默的打酱油路过就好.任何的建议都可能成为日后关系破裂的伏笔.至于那些为了恋爱而恋爱的人,只能说大家有过自己生活的权利.我们只能坚持非诚勿扰.

声声叹

叹,叹张爱玲写作的鬼斧神工,叹故事结局的凄然,让人深感惋惜却又无可奈何。她一点一点地描写着每个人物起落的思绪、矛盾的心理,整个故事塑造的都是悲观的人物,即使是聪明灵活的叔惠,也不是一个快乐乐观的人。合书后不禁会问很多的如果。如果祝鸿才没有对曼桢起歪念,如果曼璐没有策划那次阴谋,如果沈世均没有误会曼桢和豫谨结了婚,哪怕当初他能再刨根问底一些,又如果到后来他没有轻易地决定与翠芝结婚,曼桢也没有抱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决心嫁给祝鸿才,……的话,哪怕这其中的一个如果发生了,他们也可能不会是这样的结局。回想到最后曼桢对世均说的那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不禁觉得,时代的动荡,命运的玩笑,使分散后的两人,都拥有着各自的牵绊,以及剩下一颗破碎的心,想要重拾过往的勇气和决心从何而来?时空的隔绝,殊途的际遇,使最初相爱的人的命运被错落得这般田地,各自一路向前,渐行渐远,跌跌撞撞,回首已残破不堪。叹。即便过往有再多的遗憾,即便有那么多无法释然的事,有那么多不愿再去触碰的伤痕,如果坚强地走下去,寻着一点希望并携着它继续走下去,那背影也会是沧桑而美丽的。

半生之缘,一生遗憾

一直以来对张爱玲就有一种崇拜,这种崇拜近乎于一种仰慕。同为女性,钦佩她的过人的才华:那种精妙绝伦,回味无穷的语言,就像精巧细致的窗棂格纹,少了每一格都不成。只是放在眼里便透着美,但到底美在哪里却又一时道不明;欣赏她看透世俗又超越世俗的文风:乱世里这几个男女的故事,一点点的痴,一缕缕的怨,脆弱的爱,捂住面孔的无奈。洗尽铅华、略带感伤的笔调,正好用来缓缓叙述一段段漫长的不了情。对于《半生缘》, 在阅读原著的时候已经看过它的电视版和电影版。当翻开书本,失望多于期望。书中对于曼桢的描绘多了几分世俗和老到,少了几分天真和单纯。但转念一想,张的笔下从来也没有不食人间烟火“小龙女”式的人物。世俗但仍保留了自身高贵的品质不是更可爱吗?纵观全文,我同情曼璐的残忍,欣赏曼桢的坚韧,痛恨世钧的懦弱。曼璐年轻过,单纯过,也憧憬过。但为了供养一个大家庭,让家人不至于过上苦日子,她无奈地选择做舞女——一个让所有人看不起的职业。她不愿意让妹妹重复自己的人生,她宁愿自己遭受别人的白眼和非议。但是当她得知自己的初恋情人张豫瑾竟然全然忘却自己而移情于妹妹时,她心中最后的寄托失去了。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并最终做出了一个残酷的决定,毁了曼桢的一生。在众人都对曼璐的行为指责唾骂,对曼桢的遭遇扼腕叹息之时,又有谁发现,这出悲剧中最富悲剧色彩的是曼璐本身呢?曼桢是在隐忍中长大的。她心藏对姐姐的歉意、对弟弟的爱护、对妈妈及奶奶的孝意,内心渴望爱情又深受世俗的羁绊,难以定夺。当亲生姐姐亲手断送了她的前程时,她并没有因此痛恨自己的姐姐,并且在姐姐去世后嫁给了姐夫祝鸿才,抚养起孩子。面对爱情,她的执着远胜于沈世钧。这样一个内心坚强的女子,在不幸面前选择默默承受一切。 世钧性格因素中的唯唯诺诺是促成他和曼桢悲剧的重要原因。他是一个不敢爱也不能爱的男子。如果他对自己的爱情多一份信任,如果他对曼璐代还给他的戒指上的血迹多一些追问,如果他少遵从一点父母之命,或许他和曼桢的缘分就能持续一生,而不是短短的半生。依然记得书中那段描述:“近弄口处有有一爿店,高高挑出一个红色的霓虹灯招牌。那弄口便静静地浴在红光里。弄堂里有个人走了出来。在那红灯影里,也看得不很清晰,曼桢却吃了一惊......”那便是世钧了。一对有情人重逢,然而已是“再也回不去”的中年......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有太多的无奈和伤痛。《半生缘》在留给我们再也回不去的遗憾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对爱人、亲人和友人要多一份信任,多一份执着。

张爱玲的红尘挽歌

红尘,在未被滥用之前,这个词应想是饱含诗意和哲理。凡人凡生,莫不如宇宙间些微的尘埃,跌宕飘摇,身不由己。浩荡之间,人事缠缠绕绕,曲曲折折。聚散离合,常常转身光年。三毛的《红尘滚滚》,写的是她所理解的张爱玲。乱世中的爱情,抵死相护的情谊,那样惊天动地、铭心刻骨。高潮的一幕,男女主角在码头边生离死别,爱情就此永恒定格。我在热泪唏嘘之后也不禁感慨,人与人对生命和爱情的理解究竟不同。哪怕同为才女,三毛与张爱玲,亦是殊途之人。《滚滚红尘》让人温暖,看得出三毛如此坚信爱情、热爱生命。而张爱玲则恰恰相反,一部《半生缘》,写尽爱情的苍凉与冷峻。我想她不是没有憧憬过,可能因为太失望,所以杯弓蛇影,耗尽一生来怀疑爱情这个概念的存在。我算不得是张爱玲的粉丝,她的作品我也未能悉数读完。但在我最喜欢的现代小说里,《半生缘》一书,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三十几万字,我曾字句不遗地读过四次。我感觉它是一座巨大的迷宫,街衢里巷来来回回,处处有机关。游客每一次进入,都会有新的发现。一个女人对生命的理解,那些爱情、理想、自由、责任……是这样一笔一划,通过文字的方式细密地织入其间。回肠荡气,层层华丽伪饰,终究掩不住那坚固难催的苍白。尘埃落定,转瞬轮回。难得张爱玲,在高贵的孤独之中,为他们补唱一曲悠悠挽歌。

千疮百孔,才是真实的人生

有林心如演的电视剧。有一天恰好在电视上看到世均和曼桢重逢的场面,曼桢泪流满面:“我们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大概在十几岁的时候,就看过此书。当时读张爱玲,觉得每一个故事怎么都那么悲。后来一晃十载,重读此书又是一股凄凉的况味。此时我已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不完满,才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生活是千疮百孔的,是你要不断妥协,不断被打败的。如果你觉得不够幸福,一定是因为,你还学不会将就。小时候以为所有相爱的人都应该跟小燕子和五阿哥一样最后要在一起结婚生孩子。后来才知道,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真正爱过的人,很难一起食遍人间烟火;最后或娶或嫁一个不是很爱但是还不错的人,也就这样过一生。最后我们所有人都要落入那平庸的生活中去,区别只在于有人疯狂过而有人没有。再过几年,你再也不会爱上任何人,忘记动心是什么滋味,庸庸碌碌,永失疯狂的资本----这是我们平凡人将要度过的一生。那天听一叔叔说,彼时他们厦大那届有一对同学,因为家长反对,分开各自结婚了。多年过去,他们又各自离婚,重新在一起了。听后十分唏嘘,原来这么离奇的故事其实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下一秒会发生的事情,你永远也不知道。那天有人问,相亲对象长得太丑吗,为什么那么不喜欢他。答条件其实不错。可是,对一个人动心,也许真的无关条件----也许只是时间未到,还不想妥协。有的人你一生看千万遍也不会有任何感觉;有的人,只看了一眼,你却觉得那会是一辈子。最近看朋友圈里闺蜜写道:觉得我们可悲又可怜。是的,可悲又可怜。

半生缘

张爱玲是一个强感知力的人,用感官体验搭建一个小说内部世界。那些楼梯口绊倒沈世均的砂锅,咬了一口蹭上了口红的生煎包,木槿房间里的忽明忽暗的灯泡,许和翠之在庙里吃的素包子,每个看似漫不经心的细节都在填充着小说的氛围。世钧从雨里走出曼桢的家,想到自己一个人走了出来,曼桢一家人和慕瑾还在昏黄的灯光下聚在一起,就格外孤独。世钧跟曼祯的对话不多,可能更多煽情的句子都写在了信里。张爱玲不是一个生活和爱情的演说家,她是一个感知者。爱情的丰富不是用词语搭建的,不是单纯的两个人的思想博弈。整个外部世界都在无声的都在做着贡献。人物上也是这样,无意中进入剧情,徒增了男女主角猜忌的慕瑾,弄堂里的那几个吵吵闹闹的小孩子,曼帧不懂事的弟弟妹妹,都暗示了曼贞的社会层次。总会出现在背景里的丫鬟和老妈子角色,活泼善谈的几位世均的朋友,无声的展现着世均成长环境。姨太太和小公馆让世均这种略带软弱的性情一下子就明朗了。他是个出身良好性格宽厚的人,没有养成娇纵的脾气是因为母亲常年不受宠,父亲关爱甚少的缘故。然而不是完美的小说,还有改进的余地。后来两个人的偶遇铺垫得太多了,以致于到偶遇那一场已经是意料之中了。用热恋时的通信做结尾就很好,可能更感人一点。

半生缘

这是一本我认为读的最慢的书,到目前为止,《围城》是急于看完,而《半生缘》是拖着看,能慢尽量慢,具体不知从哪一章节开始,感觉事情可能不是那么完美,感觉可能要出事,所以看了个本书的情节简介,妈的,真出事了,顿时,整个心都碎了,太尼玛伤心了,这么要强的一个女子,竟然毁在了时代的盲流中,真的是可悲、可叹、可泣。纵观不管是小说界,还是电视、电影领域,95%的结局都是以悲剧收尾,《活着》、《泰坦尼克号》、《围城》,爱情也好,生活也罢,没有人憧憬的那么美好,一向是曲曲折折、走走停停。前面的情节写的太好了

来 跟我续半生的缘

不是一口气读完的这部《半生缘》,严格地说这个情节并没有让我激动的跌宕起伏废寝忘食来一气呵成,多少有点对不起张爱玲先生。她认为自己的名字过于庸俗, 其实还好。我过于讨厌自己的名字,也只是近几年的事,原因有点可笑,过于男性化,以至于连个小名也没有。真是孩子气的念头。《半生缘》是张爱玲在海外把《十八春》再度删改之作,颠覆性的重写文本改变叙事策略,作了重要的前后细节改动。十八年改为十四年,割掉“光阴的尾巴”,加强了悲剧性效果。是否十四年既是半生了,那我要一生缘,哪怕一辈子只有一次。这样痛彻心扉的爱恋,一生只能承受一次。也许有第二次第三次,我们便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忘乎所以的去爱去痛。所以初恋总是那么美好的,哪怕只是第一次牵手,也会异常激动的坐立不安,晚上躺在床上回忆那一幕幕会开心的笑出声音。同理可证,第一次失恋也是悲哀到不行。好像被全世界遗弃。天永远都是阴沉沉的,符合难过心情。走到哪里都只是那个人留下的气息,挥之不去,无法擦除的记忆。于是封闭自己。活在狭隘的记忆里。失恋过的人才知道,只有时间是最伟大的治愈师。随着时间流逝,于是那个人的音容笑貌也终于不再清晰。可是心底永远有一个位置留给第一次,哪怕是很多年后,哪怕只是一点点的空间,不能被割舍的情节。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提起他的名字,不再摆出一副小心翼翼害怕受伤的表情。终于拨过去的号码传来阵阵忙音,之前熟记于心的十一位也淡出了记忆。只记得毕业照上六月份,阳光下大汗淋漓的微笑,分离,最后模糊的背影。一别没再见过。再见,不再见面。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之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于是故事就这样开始了,曼桢曾经问过他,他是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她的。他当然回答说,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这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必须不是,只是恋爱中的人都头脑发昏。即使是说了谎也无关紧要,也许他也是这样想的吧,第一眼便爱上她。一眼万年。不过是朋友的好朋友,不过是二人一同吃午饭,不过是他替她寻了一只不小心遗落的红色手套,不过是叔惠被人请了去吃饭偶尔打造的二人世界……那么多恰巧组合在一起,缘分。十四年,半生缘。故事梗概沈世钧和许叔惠是要好的同学,都是学工程的。叔惠先毕了业工作,后来世钧也去了同一单位。于是结识了叔惠的同事顾曼桢。之后便是三人一同吃饭。又恰巧有一回三人同去郊外照相,因为下雨一时疏忽曼桢遗失了一只红色手套。“曼桢这种地方是近于琐碎而小气,但是世钧多年之后回想起来,她这种地方还是很可怀念,曼桢有这么个脾气,一样东西一旦属于了她,她总是越看越好,以为他是世界上最最好的。……他知道,因为他曾经是属于她的。”世钧和曼桢的脸红一点点验证了二人的爱意。偶然的一次,叔惠被邀请去吃饭,二人的话题开始变得私密。曼桢向世钧诉说了她不平凡的家庭。因了父亲去世早,姐姐曼璐便做舞女来养活全家老老少少。后来曼璐终于决定嫁给祝鸿才,不过鸿才只是跟着别人吃交易饭的,没有什么钱。老祖母说曼璐是旺夫命,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可鸿才在乡下有一个老婆,因为怕犯重婚罪,不敢大张旗鼓的操办婚事。老祖母说的是,帮夫运。姐姐曼璐嫁出后,顾家多出了一间房子。世钧趁机打听有无租房的人,以此来曼桢家。房子的事黄了,二人的感情到拉近了。曼桢为世钧和叔惠每人打了一件绒线毛衣。还被许太太误会叔惠和曼桢是一对。叔惠和曼桢要一同回南京老家,晚上曼桢来和世钧告别,顺便帮世钧收拾行李箱。许太太和许裕舫对二人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世钧和叔惠来到南京。母亲和嫂子带着侄子小建同住,而父亲则住在姨太太那边。母亲和嫂子张罗世钧和翠芝相亲,二人各自看不上眼。石翠芝倒是和叔惠一同玩得很开心。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到底是喜欢同一个人玩,还是喜欢这个人。玩着玩着就喜欢上的感觉,倒也甜蜜。在南京的最后一天,世钧去看了父亲。这气派的小公馆使他压抑不堪。父亲于他而言,只是说几句不痛不痒话的外人。终于回到了上海,世钧迫不及待的去看曼桢。世钧成了曼桢家的常客。叔惠换了地方工作。一鹏来找世钧说爱咪给他和翠芝做媒。最后翠芝又临时解除婚约。一鹏和翠芝的女同学文娴结婚。叔惠对此事闷闷不乐,不过也没有说什么。曼璐嫁过去后,鸿才倒真的走了财运。不过对曼璐越来越坏,经常在外吃喝玩乐夜不归宿。真是男人有了钱就变坏。甚至于鸿才对曼桢一直心存爱慕。曼桢去虹桥路看姐姐,恰逢鸿才回家取东西,便顺便稍曼桢回家。临走前鸿才还喷了一身香水,在狭小的车厢内,散发恶俗的气息。令人恶心。曼璐回娘家,看到世钧买给大弟的自行车,并打算看看世钧的人品如何。豫瑾来了,他当初和曼璐订婚,后来又被悔婚。豫瑾看着眼前的曼桢和当年的曼璐十分相像,顿生爱意。于是两人的约会变做三人的拥挤。这令世钧大为吃醋。曼桢虽然拒绝了豫瑾,但没有对世钧表明心迹,令世钧惶惶不安。不经意听到老祖母和母亲打算撮合豫瑾和曼桢的事,更是心生不满。一天来了顾家两次。南京来了电报说父亲病重,要世钧回家一趟。世钧去了父亲啸桐的那边。母亲最近三天两头的往小公馆跑。啸桐对世钧的归来十分满意,对此,姨太太醋意大发。不下几日,啸桐的病大有好转经搬去了母亲那边。母亲对此十分高兴,整天忙碌的生活也是好的。对于曾经遗失的爱人再度归来,谁不心花怒放。叔惠和曼桢同去世钧家拜访。世钧送了曼桢一枚红宝石戒指。是宝石粉做的,没有昂贵的价钱,却是世钧用自己的工资买的。家里的一群年轻人出去玩,叔惠和翠芝玩得很开心。谁料想,翠芝回去当下解除了与一鹏的婚约。世钧要辞去上海的工作,回到南京接替父亲的产业,跑到上海和曼桢解释,谁料二人竟吵了起来。他拿起戒指顺手丢在了纸篓里。他走了,只剩她一个人的悲凉。虹桥路来消息说曼璐病危,又恰逢豫瑾发请柬要结婚。母亲和曼桢同去看望曼璐,晚上母亲回家,曼桢在此留宿。上回恶俗香水的味道越来越浓厚,有人在她的房间里。真是变态的世道!曼璐竟然装病欺骗曼桢在此留宿,鸿才趁机占有了曼桢。曼璐利用姐妹之情来挽回她可悲的爱情,这也算人?!两只禽兽。曼桢就这样失踪了。曼璐告诉了母亲,当然不是实话,添枝加叶后的伪故事。一时没了主意的母亲经听从了曼璐的劝告,举家搬迁到苏州,以断绝曼桢的后路。真是绝了。曼桢被囚禁了。世钧寻了几回,终是无功而返。他误以为她故意逃避,于是就这样错过了一生,断了一生的缘。世钧寄出的信,石沉大海。啸桐去世后,世钧分了家。和翠芝的接触增多。二人也算合得来,就结了婚。叔惠是伴郎。“叔惠一定是喝醉了,他也不知怎么的,尽拉着她的手不放。”翠芝哭了,她又想悔婚了,可惜来不及了。这算不算没有爱情的婚姻,把朋友当爱人。曼桢难产进了医院,因客满只得住进三等病房,结识了临床的金芳。在金芳夫妇的帮助下逃出了医院。蔡家也是穷苦人家,养不起她。她去寻叔惠,提起世钧,竟得知他在昨天结婚。心中不免一阵心痛。曼桢找了个学校工作,母亲和曼璐找来了。不久,曼璐得病去世。曼桢在路上恰好碰见了招弟和荣宝。偶然遇到了在老丈人家的豫瑾。曼桢去了祝家看儿子。看到了招弟的棺材。她请来豫瑾给儿子看病。并跟他诉说这一生的不幸。可她最后竟然嫁给了鸿才,这个间接祸害她的人。上海打仗了,顾母投奔曼桢。曼桢嫁过来后,一直家庭不和。一次去医院的意外,得知鸿才在外面竟然还有个小家。“以前的事,那是鸿才的不对,后来她不该嫁给他……是她的错”。世钧和翠芝同沈太太同去上海定居。战后,去机场接叔惠回国。叔惠在国外结了婚又离了。翠芝对叔惠的来访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准备了许多外国的食物。世钧恰巧看见了数年前曼桢给他没写完的信,心中不免一片落寞。翠芝同叔惠出去玩,竟哭诉了起来。而叔惠寻找曼桢留了世钧家的电话。恰巧二人同去许太太家,碰见了。于是二人同去吃饭。他抱着她。她看了一会又吻了他的脸,吻他耳朵底下那点暖意。他们这壁厢生离死别,那头他家里也难舍难分。叔惠和翠芝在家也一片落寞。全剧终。主要人物形象评价曼璐,一个绝对的反面角色。其实我想这部书里她的存在绝对是为了反衬妹妹曼桢,以她的低贱来烘托她的高贵。其实不公平。为何同是姐妹,一个生来为了家庭而当舞女在外抛头露面风尘女子,一个生来勤俭持家正正经经上班工作。只因为是姐姐,父亲死后便要养活一家大小,沉重的责任压在她的肩膀上,无能为力也没有其他的选择。我仿佛看见小时侯的曼璐也是纯真无邪的,谁没有那么一个年代呢。初当舞女的娇艳浓妆也是撩人心弦的。之后的之后,我便听见孤舟嫠妇般悠久哀戚的呜咽。当青春已逝,她该用什么挽住丈夫的心。曼桢,她唯一的希望。她视救命稻草一般死死的捆住她。一来丈夫鸿才对曼桢感兴趣,二来到底是妹妹好控制些。也许是电视剧电影小说看多了,姐妹尤其是双胞胎姐妹花为主无一不是表面亲切和睦,私底下斗争不断。也许有了她,便不该有她。彼此相像便是一种够错误的存在。矛盾的不断产生,激起姐妹花畸形心理的滋长,又逐渐演化为仇恶。曼璐一时昏了头,竟装病诱骗亲妹妹。也许她太想要个孩子了,而代孕妈妈,曼桢是最好的人选。阴谋一直都在酝酿,终于开出了糜烂的花朵。我同情曼璐,更憎恶当时社会的黑暗。如果没有这些磕磕绊绊,曼璐也会嫁一个真心爱的人过上细水流长的幸福小日子。可现实是,没有如果。她处在乱糟糟的年代,也必将经历混乱的过往。恨只恨生不逢时,真命天子没出现。也许死对于她来说,才是一种真正的解脱,毫无牵绊的去另一个世界。顾曼璐,混乱年代舞女一生的真实写照,让人心恨也心痛。曼桢,该用什么样的言语来形容她呢。逆来顺受还是怎样。被囚禁于祝家之后,一度撕心裂肺的反抗,但最后竟也跟从了祝鸿才。为什么不坚持到底呢,坚持痛恨还是坚持爱。之前如此痛恨的人,竟又嫁给了他。面对亲手打碎自己梦想的人,也能生活下去,支离破碎的家庭也能继续。这何尝不是对现实社会的无奈接受。她本是一个新思想的人物,本该走新时期新女性的道路。却妥协与曼璐的迫害。世钧和曼桢之间的互相猜疑,机缘的擦肩而过,被命运无奈扼杀的爱情。姐姐看似为了保住与鸿才的夫妻关系,实质是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存地位,设下圈套,不顾一切的牺牲掉自己亲妹妹的幸福。也许又是年代所限,失去爱人的女子在当时也无立身之地,更何况是生下一子的女人。她也曾大胆追求爱人,可终究还是以失败告终。最动人的场景情节一.“其实他等于已经说了。她也已经听见了。她脸上完全是静止的,但是他看得出来她是非常快乐。这世界上忽然照耀着一种光,一切都可以看得特别清晰,确切。他有生以来从来没有像这样觉得心地清楚,好像考试的时候,坐下来一看题目,答案全是他知道的,心里那样的兴奋,而又感到一种异样的平静。”这是世钧第一次从南京回来后迫不及待的找曼桢并和她说话的心情。真的是超喜欢这段描写,竟然巧妙的把男女之间的情感喻为考试的题目知道答案。不玩暧昧。那是何等的一种清晰,心知肚明的两个人,好像一切的言语都是多余。只要两人安静的在一起,散步也好,随便坐着闲聊也好,爱情越来越不需要明了。只是模糊的概念,你属于我,我属于你。二.“天渐渐黑下来了。每到这黄昏时候,总有一个卖蘑菇豆腐干的,到这条弄堂里来叫卖。每天一定要来一趟的。现在就又听见那苍老的呼声:豆……干!五香蘑菇豆……干!世钧笑道:这人倒真的是风雨无阻。曼桢道:嗳,从来没有一天不来的。不过他的豆腐干并不怎么好吃。我们吃过一次。他们在沉默中听见那苍老的呼声渐渐远去。这一天的光阴也跟着那呼声一同消逝了。这卖豆腐干的简直就是时间老人。”总是感动于这些微不足道的细小的情节,总是怀着一种迷恋的情愫去对待喜爱的事物或是人。但总是变得很快,本不是善变的双子,只是花心的射手,仅此而已。喜欢水笔划过纸张沙沙作响的音符。有人说,声音也是有生命的,他从来不大声说话。他轻轻的言语,又慢慢吸气,收回那些音符。这些让我联想到“背信弃义”,不过他和这格格不入。只是有些承诺,给了没有兑现不如不给。没有希望便不会绝望。本是偏执的女子,但对于爱情不会抛弃一切去追寻。只是偶尔被冲昏头脑迷失方向。是你的终将会回来,不是你的强求又有何用。不要被谁的尖酸刻薄话语所伤害,也许你只是想让我离开。也许历尽了千难万险,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平凡巷道里,我愿与你牵手走过,没有波澜的看时光流逝。三.“曼桢道:世钧。她的声音也在颤抖。世钧没作声,等着她说下去,自己根本哽住了没法开口。曼桢半晌方道:世钧,我们回不去了。他知道这是真话,听见了也还是一样震动。她的头已经在他肩膀上。他抱着她。她终于往后让了让,她看得见他,看了一会又吻他的脸,吻他耳朵底下那点暖意,在退后望着他,又半晌方道:世钧,你幸福吗?世钧想道:怎么叫幸福?这要看怎么解释。她不应当问的。又不能像对待普通朋友那样说马马虎虎。满腹心酸为什么不能对她说?是绅士派,不能提另一个女人的短处?是男子气,不肯认错?还是护短,护着翠芝?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一部分。这么想着,已是默然了一会,再不开口,这沉默也就成了一种答复了,因道:我只要你幸福。话一出口他立刻觉得说错了,等于刚才以默认为答复。”这是阔别重逢的二人,喜欢曼桢那句“我们回不去了”。是的,时间老人的闹表总是滴滴答答的向前走,我们固然可以站在原地欣赏过去的回忆,但你确定执迷于过去的自己快乐吗?还是应该向更远的地方眺望,未来总是美好的,只要你努力付出。但付出不一定有回报,别傻不拉唧的要求别人和你一样。爱情从来都是不公平的。我们回不去了。这是真话。应该是十分厌恶已经分手的恋人再次相遇在茫茫人海,彼此假惺惺的问候“你幸福吗?”还好本人没有遇见如此白痴的桥段。其实幸福与否已经和眼前的人无关,又何必再问呢。若是关心对方为何不给他幸福。答案无非是“幸福,不幸福”无论怎样的答复都是不开心。但若是回答不知道,则是一种更麻烦的精神状态。还是不闻不问的好。分开了既是分开了,错过了便也不再提起。最美的感情回忆里待续。张爱玲喜欢用一个苍凉的手势,来形容她作品中的人物,事实上,她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悲哀的故事里满含着作者小小的讽刺,洗尽铅华的略带感伤的笔调,将历尽沧桑此情不再的无奈娓娓道来,那份隐喻与文字间的绝望与嘲弄,看似波澜不惊却直抵人心。即使爱情产生了,最终也不过是一场梦,一层飘渺的面纱,他经不起现实,命运的撕扯,人物都从梦中醒来,爱情不过如此,没有完满的结局。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沦陷区的国土上,张爱玲游刃有余的穿梭于中西方文化之中,编乱着乱世男女的传奇故事,描写的是衰败之家的日常琐事,表现的是市民阶层的生活情趣。这是一个黯淡苍凉的世界,没有崇高,没有月光,没有希望。她用冷的彻骨的眼神俯视云云众生,阴郁,讥诮得打量着在家中平庸打发日子的人,不放过他们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一丁点自私,软弱与渺小,不动声色的描绘着旧文化的衰败之相,洞悉人性的妙喻俯首皆是,雅俗兼备,华丽之中有朴素,形成别样的文化景观。这样的大雅大俗,这样的独特见解,这样的越轨笔致,宛如陈年的花雕酒,余味悠长。

半生缘

和电视上在某些细节上是大不相同的。起先想看,完全是想在瞬间耐着性子一次性看完张爱玲的小说。于是就看了。昨天看了五十页就没再看下去,原因是一开始和自己所知道的情节是一样的。睡着后醒来,就一直看着,离最后还差六十页,但已经是快接近完整,只是不知道很多东西原来是大不相同的,譬如一直认为翠芝是一直喜欢沈世均,而事实上她喜欢过叔惠,忽然在瞬间无法联系与电视中讨厌的那个女人。大致的,对于小说上的主要情节,与想的差不多,只是在某些细节上带给了新的惊喜。不得不佩服张爱玲的细节描写。总是在弄些深处隐藏着什么。只是可惜,半生缘,也许这就是一直要在的结局。

半生缘一生情

“世事无常,若相遇情深缘浅,忆往昔你侬我侬,再回首只叹十八春后物是人非,悔当初不明不白,不坚不恒,烙得如今肝肠寸断,思绪万千。真叫那一个半生缘一生情啊” 这是刚看完那天晚上自己在微博上发的感想。但想着应该写一篇文章,不管是以笔记,随笔,还是散文的方式,总想找个地方用某种形式记载自己的读后感.从人物说起,无视世钧,同情曼桢,理解曼璐,欣赏翠芝,最爱许叔惠。虽然世钧是故事里的男主角,可总觉得他在书里的存在感很低。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我感觉可有可无,在他身上用的一字一句,一笔一墨都是为了承托曼桢。他的优柔寡断,她的坚决;他的粗心大意,她的细腻;他的轻言放弃,她的执着。他不是不爱她,是爱得不够彻底。他不是没有努力去找她,是找了没找到就听信旁言而放弃了,他不是没有等她,只是没有坚持到底。他为她做了许多,可是真的没有做到位,是她太知足了。他大学毕业,选择不继承家里的事业,在厂里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本该前途无量。况且他又有曼桢如此之好的恋人相伴,却因为父亲的病危和曼桢的失踪,然后放弃了原本坚持的一切,人生从此也走回到了原本设定好的框架里;继承家里的产业,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最荒谬的是因为空虚和寂寞,和一个原本就不相爱,到最后也没爱过的人结婚,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就是他这种懦弱,任人摆布,毫无个性的性格,让人无奈曼桢为什么爱上的偏偏是他。曼桢像是冬天里的那支梅花。它的色,艳丽而不妖,它的香,清幽而淡雅,它的姿,苍古而清秀。曼桢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并没有绝色佳人的外貌,却实谷不华。她的气质至言不饰,一姿一态虽不是名门望族出身,但言行举止也有条有理。同情曼桢是因为她的命运如此坎坷和无助。姐姐出嫁后,家里一家5口人的开销都指望在她一个弱女子肩上。她并没有抱怨自己的处境,她唯一欣慰的是她身边至少还有世钧,可偏偏世钧并不完全懂她。她在艰难的环境下生存着,和世钧的爱情对于她来说奢侈的,因为他们的见面更多的是在她从下班到去另一个地方上班的间隙里。可偏偏是因为她的独占枝头,让她的姐夫一直存有邪念。被自己最亲的姐姐陷害,在被软禁的那几年里,她失去的并不是只有亲人和爱人,还有自由和尊严。唯独支撑她活下来的是一丝对于逃出这个牢笼的信念和对世钧的一丝期待。命运总是捉弄人,或者说这才是命,曼桢的宿命。偏偏她最后嫁的是自己当初最看不上,伤自己最深的姐夫,可她付出那么大的牺牲,也全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力量比母爱更强大的了。 最后也走上了曼璐的轨迹,为了这个家,苟且的过着活着,失去了对爱的追求和自由。她本不该拥有这样的悲剧,可为了生存又能怎么办呢。那一句“我们回不去了”实叫人感慨万千,不得不叹息。大多数人在同情曼璐的时候,都会憎恨为什么她会有这样一个恶毒的姐姐,这其实是不公平的。如果不是曼璐,或许曼桢她们一家早已经饿死了。想起一句话,伟大光荣的一辈子会因为一个污点而毁掉你的所有荣誉和成果。无论曼桢曾经付出过多少,牺牲了多少,就因为她把曼璐害了,所以她就需要背着“罪人”的名字一辈子,可又有多少人为曼璐考虑过呢。她为了让这个家能开火,让弟弟妹妹能读上书,她放弃了自己的爱情和尊严去做舞女,这个时候又有谁同情她呢,又有谁帮她呢。没有,与其说是生存逼的,不如说是对于家人的责任逼的她不得不走这条不归路。设计陷害自己的亲妹妹,强迫和软禁她固然是错的,但是出发点是因为自己的私心,为了留住自己的老公,为了维持自己的家。比起曼桢,曼璐的人生更坎坷,只不过张爱玲没有花太多的笔墨去描述她罢了。她内心所承受的不比曼桢少。即使她是以让反面角色,一个让人讨厌的姐姐,但是谁又有资格去说她对她错呢。刚开始是不喜欢翠芝的,因为觉得这位大小姐有些做作,但是既然不是主角,没有太多的桥段,自然也无所谓。真正开始对她刮目相看是从她退婚开始。在那个年代,那样的家庭背景下,能有勇气和决心做那样的事情是相当有魄力的。正是这种魄力,让人觉得原来她也是那么的有魅力。即使她和叔惠的暧昧总是断断续续,不清不楚迷迷糊糊的,但她居然不委曲求全,敢于挑战世俗和追求自己的生活,不管是不是为了叔惠而退的婚,至少她对和自己不爱的人的婚姻说了“不”,光凭这一点就足够欣赏她了。即使后来还是和世钧结了婚成为了亲人,但是他们彼此之间或许从来没有有过爱情,有的是像兄妹一般的依赖和陪伴,所以最后他们的关系也只是孩子的父母,而不像一对夫妻。翠芝和叔惠的再一次相逢,仿佛又将翠芝内心已经快熄灭十几年的火苗燃起,她还是放不下,她还是想证明,虽然她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她就是想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在他面前,她对他的关心无微不至以至于自己都没觉得异样,她和他单独吃饭时的畅谈让自己情不自禁的哭泣,是感动还是遗憾,是暧昧还是真爱,是过去还是未来,总之那段感情是让人羡慕的,那一刻是幸福的,即使不是圆满的。许叔惠,能言善辩,豁达幽默,英俊潇洒,但也优柔寡断,口是心非,缺一丝勇气,面对自己喜欢的人,碍于翠芝的门第背景而无果,最终离开远赴大洋彼岸。在美国又偏偏找了一个富家女结婚,只不过征服了过后就又放手了,或许他只是想证明家庭背景不是问题,他有能力,也配的上翠芝。可惜一切太晚,十几年的时光太长了,当她已是他最好朋友的妻子,他又该做什么呢,人生至此繁华已看透,真要做什么早该在他们结婚前就做了,何必忍到现在呢。只不过那么多年他还是放不下,也没想过放下,他离开了,逃跑了,但最终发现还是要回来面对的,当再次见面时,他的内心又蠢蠢欲动了。他那一句“我是说,我给你害的,仿佛这辈子只好吃这碗饭了,除非真是老得没人要了。”多么委婉无奈的表白啊,有些人物注定是悲催的,但是他们却不可怜,他们高傲潇洒,盛气凌人,却也会因为一个过路人,一段瞬间情而纠结一辈子,仿佛是自己在和自己纠缠着,谁不知道该放下,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该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谁不知道这些道理呢,但是知道又能怎样,人总是跟着内心的想法走的,我们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叔惠也好,翠芝也好,还是世钧和曼桢,他们都知道自己内心真正爱的是谁,只不过他们都输给了自己罢了。小说写的本就不是那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爱情,而是滚滚红尘世俗中的都可能经历的故事。曾经是最好的,曾经有过真爱,但终归于平淡,只有在重逢的瞬间,才悔恨起错过一生的最爱。“世事人生之苍凉不在于过程,而在于回首的刹那。”半生的错,一生的惑,感慨原来造物可以这样弄人,渐渐让自己相信原来可以进入那样无孔不入的苍凉中。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或许多年以后,无敌的岁月磨平了一切,但抹去不了痕迹。感情是通过感觉的积累,通常是因为某一个时间和地点;某种环境气氛之下,因某一件细小琐碎的事打动了我们,就像王家卫的台词一样,“一个事件+一个绕口的时间+一个无聊的事件”接着故事就开始了。这些看似刻意特定的东西往往都因“缘和运”而变得奇妙。人生太长,我们怕寂寞,人生太短,我们又怕来不及。千万不要放弃,永远不要,一旦放弃你就输了,坚持不一定能拥有,但是坚持至少不会骗自己,认定的事,认定了的人就应该执着的坚持,因为即使放下了,无论过了多久,再回首或是相遇,依旧会勾起心中的欲望和真情,那种伤痛比坚持了得不到还要揪心。半生缘一生情,我愿在竹下攸亭等你。

曼璐的三次心痛 —— 《半生缘》

看这本《半生缘》之前其实已经断断续续跳跃式地看过几集林心如扮演的电视剧,没仔细看下去是因为我总觉得好名著先看屏幕秀未免大煞风景。可能所有看过《半生缘》的人,大部分都会疼惜顾曼桢,而能够喜欢顾曼璐这个人物的读者估计挺少的,也许恨她的人会更多一些。可是我却很心疼顾曼璐这个人物,也很唉叹她的命运。顾曼璐很像张爱玲另一部作品《色戒》里的王佳芝。同样是女性,同样是背叛,只不过一个背叛了革命,一个背叛了家庭,同样都是非常悲剧性的人物。生于民国时代的顾曼璐因为父亲早逝,作为长女,十七岁就挑起家庭重担,不仅要养妈妈和奶奶,还要养一大群弟弟妹妹,这样的家庭别说一个女孩子,就是一个男人养起来都不是易事。为了养家,曼璐也许可以做家教,可以做写字楼,甚至身兼数职,可是在那个年代作为一个花季少女出去谋生,估计也是岌岌可危,就算她再努力所得报酬对这个大家庭的开销恐怕都是杯水车薪。舞女是她不得已的选择,在她决定做舞女时,我想那种心境应该与上战场的战士的心境是差不多的,而且曼璐心里比谁都清楚,战士若在战场死去那叫牺牲,战士若能归来那叫凯旋,可舞女却是一条不归路,因为她将永远都做不回曾经的顾曼璐了。一路走来,只见她笑脸迎,无人知她内心苦闷,就这么浓妆艳抹穿梭在灯红酒绿中,葬送着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但是曼璐从来没有后悔过,她觉得为了家人牺牲她一个人是值得的。即便弟弟当面嫌弃自己做舞女时,曼璐也只是转身流泪猛吸几口烟,告诉自己不必计较。对曼璐来说外人的嘲讽没关系,家人的嫌弃也可以忍受,因为曼璐心里还有爱情,还有初恋的人,还有回忆很长,这是她一直以来能够坚强下去的动力。可惜若干年后,当自己特意穿着初恋情人最喜欢的紫花旗袍再相见时,人家觉得那紫色格外刺眼,人家已经不念及你的好了,连句关怀的话都没有,甚至把界线都撇得清清的,说过去的往昔都是幼稚的!知道吗?曾经的那些花前月下都是幼稚的行为!曼璐的泪水簌簌而下,此处也是整部小说描写曼璐落泪最疯狂的地方,也是曼璐首次强烈后悔牺牲自己做舞女。如果说选择做舞女是曼璐的第一次心痛,那么曾经的爱情被否定了则是曼璐的第二次心痛。当发现初恋情人对自己都嗤之以鼻,不仅否定了视为美好回忆的爱情,甚至还爱上了自己的妹妹。曼璐终于觉得自己太傻太傻,原来不是所有的牺牲都能被理解,不是所有的付出都值得,这个世界真的是太冷漠了。可这个世界上不仅有冷漠,而且这个世界上谁也不能理解谁,就像针扎在手指上,脚趾永远不会感觉到痛。曼璐的内心是凄戚的,以为妹妹是知音,可妹妹却用清傲来刺伤着自己。曼璐被激怒了,她亲手扼杀了妹妹的爱情,毁了妹妹一生。但是纯洁优秀的妹妹是曼璐用数十年舞女生涯赚钱培育起来的,是曼璐牺牲爱情葬送自己塑造起来的。妹妹就像她自己的另一个人生,所以这跟当初葬送自己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更痛心。这第三次的心痛,更是没有人能够体会到的,而且所有人对她都只有恨意。《半生缘》中每个人的爱情都是相爱半生,最终分离,但至少还有回忆。可曼璐的一生却是最可悲的,爱情没有了,青春没有了,回忆没有了,婚姻没有了,倾其一生爱着身边所有人,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人的爱意。一个从来没有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的人,我们谁有资格却恨她,谁有理由去怪罪她。作者简介:角落阳光 ,一个不同样也不异样的人,用赤诚天真的心写生活。新浪微博 @一束角落阳光 个人微信公众号:一束角落阳光

夜长梦多

每个人都自私~有的人为了他人或家庭,已经失去很多,这时好不容易手里握着些东西,如果连这她也要失去的时候,就不管不顾了,像曼璐~还有就是夜长梦多,有什么事要做就快,免得被人破坏插足了~一句话“强大的是命运~”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我一直以为 能够这样看你到一百岁所谓的完美都比不上在你怀里安睡我好累 好累只好用眼泪撑住了不睡好怕连梦中和你拥抱再没机会就这样擦身而过如果是注定的结果何苦非要遇到你遇到又为何爱我就这样擦身而过难道我爱你不够多喉咙都快要喊破有些话来不及对你说---------------《擦身而过》林心如就着这首和一首林心如《半生缘》,我趁着周末两天看完了整部小说,余下的只剩些许唏嘘,特别是听着两首歌,仿佛就是由曼祯嘴里唱出来的,仿佛有无限的哀怨,不能说,其实也不知能和谁说,只有自己低声呐呐细语说给自己,说给心里14年前的世钧,说给无情碾压着自己命运的时代的列车。特别是这首《擦身而过》,特别让我想起那个章节,世钧终于得以进到曼璐的府邸,整个楼里响彻着皮鞋踏地的声音,曼祯在分析这来者何人,猜测大约不会是祝鸿才,便要大声呼救,可是就在这呼之欲出的档口,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喊不出任何声音了,就这样擦身而过,明明离得那么近了,若是上天眷顾这对伴侣,怎能忍心让这样的机会就白白错失,曼祯和世钧的交集从那个点开始便兵分两路,各奔东西。

你幸福吗

多年后再见面,千言万语,只化作这简单的几个字。你幸福吗?   幻想了千万次的相见——要把自己所遭受的告诉他,这样想着的是仿佛他真的在那里,两行眼泪挂了下来。可是,真的相见,纵有千言万语,也只能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毕竟我们都回不去了。回不去了,还有比这更残酷的事实吗?大概于当事人来说一切都归于平静了,可是看的人,心里却说不出的难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他们没有阴阳相隔,分别的时候也没有生离死别般叫人惊心,仿佛一场看似无聊的吵闹,居然就成了他们的诀别,大概谁也不会想到,再见面,会是14年后,物是人非。即使相见又能怎么样呢?一句淡淡的你幸福吗,足矣。      同样不幸的,还有叔惠和翠芝。对于这两个,没有太多的阴差阳错,无奈一个虽然足够勇敢,另一个却一味的逃避。眼看着她一再成为别人的新娘,这个看似洒脱的男人除了逃避还是逃避,用他的一生逃避。对于这样懦弱的男人,没什么好说的了。      唯一幸福的,大概反倒是一鹏,虽然对他一笔带过,却让人有了点安慰。      很喜欢电视剧版本的大结局,曼桢和世钧带着各自的家人,在人海茫茫的街头相遇,像陌生人一样随着人群擦身而过,像陌生人一样,走过之后,一次又一次的回头看着曾经爱人的背影,渐渐没入人潮。从此,就做陌生人吧,各有各的人生,各有各的责任,错过了,就真的回不去了。      只能叹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很多事情就在一转念之间变得大不同了

小说这东西,也许最让人回味的就是读书时候身临其境的感觉。个人感觉张爱玲特别擅长心理描写,在顾太太得知曼桢被祝鸿才强暴回家遇到世钧的时候,张爱玲将一个市井太太的心理写的真真切切。正是顾太太的这个转念让一对恋人擦身而过了...

重新再看半生缘

花了三个下午把这本书重新看了一遍,张爱玲这女人太厉害,她把每个人写得好真,好实,她能看清爱情和生活中人最真实的一面,再好的人偶尔也会蹦出一些利己的坏心思,高中时读,觉得书得前半段太索然了些,可现在重新读过,倒是真真喜欢前半本,沈世钧和顾曼桢从相识到想爱,这一些些小事和彼此间的小心思,和万千少男少女的初恋一样,发现对方和其他人不一样,那就是有了特别的存在,到最后,世钧拿出曼桢写得情书:“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一个人。”已经十四年悠悠岁月,当年的少女情怀和曾经的曼桢和世钧都不存在了,及时两人心中对彼此的念想不断,但也真真是回不去了。石翠芝确实真真为自己争取爱情的女孩,坦率真诚,我很喜欢他,但是叔慧实在让我感到不爽,自卑而又懦弱,纵使潇洒活泼但这辈子也只得吃翠芝这碗饭了,何必。曼璐,我对她的感情非常复杂,初看我是责备她的,可现在,我是同情的。她一直嫉妒曼桢,她为了家庭去做舞女,曼桢私尘不染地成长,并可以和心爱之人订婚,她心里是很不甘的。发现张豫谨爱上了曼桢,又在遇见曼璐之后表现的那么冷酷,直接导致了曼璐的恨。十七岁时曼璐和豫谨订婚,在曼璐最美好的时光两人相爱,可是这么纯洁的女孩为了顾家沦落风尘,张豫谨在这段时间虽然对曼璐痴心不下但也确实是默默不问,无动于衷,我就想说既然说是爱,但是也没有做到任何积极作用,既然工作那么好,也不想着接济顾家或者将曼璐带回来。张看似在小说里不紧不慢地出现,却是一个改变顾家姐妹人生的一个存在,当然并不全是他的过错,人的道路是自己选得,曼璐嫁给祝鸿才,曼璐用曼桢绑住祝,这些都是自己选的。老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所以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反而我对于曼桢和世钧确实没有太多感觉,直觉可惜。

烟消云散

刚看完张爱玲的“半生缘”的时候,不理解那个结局。后来明白了,曼桢和世钧是真的不爱了,不但是不爱,而且是一点也不爱了。在他们的心里,“爱”和记忆混杂在一起,飘飘浮浮,总也沉不下来。 而他们也就是靠着回忆和不确定活了这么多年。他不确定她是不是背叛了他,她也不确定他是不是还爱着她。但,当他们十八年后再相见时,一切都仿佛迷雾散尽,是一目了然了。 这时候才发现,那时所谓的爱,早就不知在什么时候消了,散了,而记忆,是沉淀了。这时候我也才明白,这真是个凄凉的结局,却也是个合理的结局。。。

他們的星期日永遠沒有天明

《半生緣》,因為林奕華的講座提起它,之後忍不住又翻出來重讀了一遍。於是便沉沉墜進故事中的悠悠歲月里,只覺周圍空氣越來越壓抑,那人生虛度之感竟從書中慢慢流出,將我捲入。早期鋒芒畢露的銳氣是找不到了。在一種沉靜淡漠的筆調中,十數載光陰汩汩而過,留下不快樂的人,和無可奈何的人生。我看不到愛情的不完美,看不到曼楨的堅強隱忍,只是看到命運是怎樣和我們開著玩笑,又或者是,我們是怎樣和命運開著玩笑。林奕華說《半生緣》是寫“性格如何決定命運”的作品。故事中人,皆是為性格上的小弱點所困,而終於錯過,還自以為憑自己雙手可以掌握明天。如此,是命運在開玩笑,還是我們在和自己開玩笑?歲月變遷附於紙上,總是這般殘忍,不是因它太快而抓不住,而是回首往事時那吞噬一切的虛無之感。“我們回不去了”,因為來時的路早已無跡可尋。我們從哪裡回去,我們又要回去哪裡,人生像一場夢一般,掉進無邊無際的空曠里。“他們的星期日永遠沒有天明”。他們被吞沒在自欺欺人的等待中。

回不去的半生

提到这部书,自然而然的想起那句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出自曼桢的一句很平常的话:“我们回不去了——”。其实,回不去的又岂止曼桢和世钧,还有那个心里写满阴郁的作者和只能不断向前走的读者们。

好吧,我承认我又 农民了

本以为《半生缘》是《十八春》的一个电影剧本版,又一个电影商业化对文学的糟蹋,不过稍加阅读资料之后,《半生缘》是张美女赴美后,将其中的政治化内容进行了删除与修改。我没读过《半生缘》的版本,原版的《十八春》十年前大学的时候读到,张爱玲那一身的华丽沉重实在是把我折磨的死去活来,哭的如同个泪人一般。力荐这一部,人生里的不甘不能不可为不可承受,最后都之能淡淡的变为一个不可挽回不能后悔。

命运只给了半生

14年的时间,化在张爱玲的文字下,是20万文字,只用了断断续续的3天,读完14年,走过了那一批人的半生。张爱玲的文字太冷漠。仿佛读者一般,从外侧看着那一幕幕欢笑,却偏要让生活充满曲折,埋下一个个定时炸弹,在看到精神最脆弱处引爆,虐尽人心,而无能为力,只能叹息,这就是命。世间有太多无奈,为了生活,为了家庭,需要出卖自己的幸福,只愿换得全家的幸福,却不知这只是一切不幸的开始。多少人不尝如此,但是却都是不得不选择那条我们不想选择的道路。这样的人生不会有人去赞美生命的美好,凭什么我牺牲,我付出。也许初衷是美好的,但是命运是不幸的,想有人能一起体会我的感受,美名曰,这样对大家都好。可真的有人能好么。只能说,天命难为。曼桢的命也许注定要替曼璐还债,毕竟她的幸福是姐姐牺牲自己换来的。所以在一系列悲剧导火线的引爆下,成为故事的牺牲者。所以即便反抗,哭泣,也无法跳出命运的安排。同时也牺牲了世钧,翠芝和叔惠。一直很憧憬世钧曼桢这样的爱恋,由缘分牵线,在相处的过程中互相吸引,不用热烈激情的告白,没有物质生理上的欲求,只是我找尽各种芝麻大小的理由想见你;你也愿意与我分享喜怒哀乐,不需要太多言语,只需要你懂我,我也懂你。直到我吻你的那一刻,我们都知道彼此已经不能分开。可偏偏,命运就要将我们分开。世钧结婚后,日子过的很快,三言两语,十载光阴。可是无法忘记的终究始终留在脑海之中。“那样的恋爱大概一辈子只能有一回吧,也许一辈子有一回就够了”。始终有那么一个特别的人活在回忆中,却是另外一个人活在我的生活里。生活继续,回忆已断。各中滋味,有多少人,活在其中。在平淡了各自多少年漫长又飞逝的人生后,诺有幸再次相遇,独处在那茶房里,是否还能记起那些在梦中反复了无数次的倾诉,哭着,用一句“我们回不去了”,诀别那只有半生的情缘。

半生值得,爱且半生 ——读《半生缘》

“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曼桢道。跟大统的情爱小说一样,《半生缘》也存在着这样的爱情真理,曼桢热恋中写给世钧的半封信话让十四年后有了家庭的世钧听得一心酸苦。像那个时代的青年人一样,接受着新思想的自由恋爱,却在妥协里回到生活。小说没有主观意义上的善良代表,每个人都是懦弱的,反抗的,狠心的,无私的。世钧是温文尔雅的好形象,也要吃豫瑾的醋,时时猜疑别人。曼桢是刚正果敢的新女性,却也丢掉孩子要走,后来也糊里糊涂要嫁给祝鸿才。叔惠的优柔寡断,曼璐的新机狠毒。说到底,叙事小说回归到了人的层面,一个机缘巧合,一个阴差阳错。于是乎,末了曼桢只道出一句“我们回不去了。”小说里有这么一句,说的便是通篇的结果。“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曼桢与世钧,叔惠与翠芝,曼璐与豫瑾虽是不同的苦命鸳鸯,到底谁也说不出这半生遇见值得不值得爱。爱本是个不问值得的事情。曼桢与世钧的感情关系是小说的主线。从两人心动,相处,分手,重逢四个时间段大致牵动着情节的发展。他两个人的感情浓烈,你侬我侬,如胶似漆。张反复通过一笔一笔的细节把两个人为对方把心思用尽。世钧为曼桢把自己的旧线衣找来也是想着母亲大嫂的衣裳有头油味,怕这怠慢这上海小姐。处处小心,事事体贴。他觉得自己跟曼桢的感情与别人不一样,感情里就他两个人。可以看出,他对曼桢的爱是纯粹炽热的。到了后来世钧与翠芝结了婚,琐碎事情也都听人的,再不上心,可见这两个态度的转换,他和曼桢的感情是像爱中恋人的无私的。一句“我们与别人不一样”道出了张笔下的这对鸳鸯爱得真切,彻底,不留余地。同样恋人难圆的叔惠和翠芝就显得苍白了。叔惠心里有翠芝,却碍得人家千金小姐,从迈不出那步,心里有她,嘴上只对她说,心里有她,单单就十几年都放心里。而翠芝早年是要逃去上海的被家人截了回来,与一鹏的悔婚,为人妻为人母后叔惠回国还百般殷勤。都看得到她心里的反抗与要强。叔惠心里放不下这个千金小姐,听得好哥们与她订了婚也是百感交集,留美读书也找了品性相近的艾娃做太太。叔惠与翆芝是恋爱中始终给对方暗示暧昧,却白白叫各自内心的现实给断送了感情。爱人的方式有很多种,也许叔惠是最现实的一个,他不曾像世钧的钝,却有自己的算盘,他不与人商量,却把事情早就看透了。于是,到头来两个人都是过了的陌生人。也许小说里除了祝鸿才是直反面的形象外,最招人嫌弃的就是曼璐了。但是曼璐这个人,却叫我只有惋惜。惋惜她的愚钝,惋惜她的苦命。她那么些年始终记得豫瑾喜欢她穿蓝色的衣。为得讨生活,吃青春饭,做烟花女,养了一家老小,到底一家子嫌她出身,嘴上不讲,也要跟她划界限。唯独亲近的妹妹,却叫她推下火坑,让祝鸿才强了。看似她娇颜香粉,她心里却只想过有爱人的粗茶生活,看得她步步算计,前后做人,到头来都是糊涂账,落得一个坏名声。与豫瑾断了婚约,豫瑾心里也只有她从前的样了,祝鸿才口口声声爱她,到底处处养小,让她收拾摊儿,好好一生,却凄惨薄命终了。半生缘讲了爱情与现实,自由与传统。青年爱恨抵不过现实的阻力。两个人爱了就是爱了,是你我的事。可是两个人除了爱呢?还有生活,也许碰巧而言你看到的现实就这么多,左右不过生活,却左右了感情。爱了就是爱了,值得不值得都是爱了,最多换一句爱过了。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这句话在张信哲的一首歌里出现过: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小说看到这句话,读它几天以来一直紧绷着的神经轰然崩溃。就像几年前再次遇到那个初恋的爱人,一样的心绪。张爱玲到底是个女人,无论怎样经纶满腹,聪明绝顶。不关心政治立场,不关心国家兴亡,只要有一个属于她的男人,让她爱着,让她念着,让她恋着,生活就有了希望。否则,心如死水。是那个时代女人的悲哀,还是从古至今所有女人的悲哀?

思路客www.slkxs.com

初读无味,再读亦无味的。 初读觉得很不错,后来再读却觉得平淡。 初读无味,多读几遍才能读出味道的。 初读即觉得有趣,而后每次重读都让人有不同的感觉。 第一类书,时下流行的很多文章都是这样。第二类书,中学时候读的读者,青年时代等杂志,里面有不少文章是这个样子。大部分脍炙人口的文章应该属于第三类,譬如张爱玲,川端康成。只有极少数书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缘?

我一直都是不太理解“缘分”这个词的,“缘分”是什么呢?可不可求?命中注定?还是说,我们对于那些相遇相知相爱的人,一切不可控的因素,称之为 缘?看完原名为《十八春》的《半生缘》,对于缘分,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命运?相聚和分离都是因为这个。这个故事最让我意外和震惊的并不是情节,而是张爱玲塑造的人物,曼桢,曼璐,世均,叔惠,翠芝,所有人。他们的行为,言语,一些的情景都是这样的真实有说服力,会让我觉得,这些人都是真的,存在的。这个故事不是被构造出来,而是被叙述.。张爱玲的文字魅力就在于此,人物推动情节,情节造就人物。这些人里,我最爱叔惠,他理智进取活泼讨人喜欢,最不喜欢世均,他怎么那么懦弱?最后拿曼璐的戒指居然就走了?为什么不见曼桢一面,这个男人自卑悲观还小心眼,也许他的安分也是优点,但是,曼桢的悲剧是不是也有他的一些原因呢。曼桢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她的悲剧会让很多人记住,但是,我们更该明白的是这个悲剧是许多人都参与了的,但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才是主谋,对于她嫁给祝鸿才,我很是不理解,所以,我把这件事归咎与那个社会。我觉得曼璐才是最可怜的一个,她为了家人牺牲自己,为了抓住所谓的“丈夫”和“祝太太”而毁了自己一直都保护的妹妹,这就是矛盾,真切的人性,在生命的最后的最后,曼璐有没有后悔?不知道了,也许有,也许没有。但是,她的悲剧是命运悲剧。不是世均的性格悲剧。半生缘,处在那个世界的人们都是这样,有缘,无终。这是悲剧吗?可是最后,曼桢释怀了,对于未来她依旧是乐观的,世均,叔惠,豫瑾,他们重逢,也是重新开始。很高兴曼桢在结尾时只是一个母亲的身份,不是谁的爱人和妻子,只是她自己,一个人。这,很好。

关于《半生缘》曼璐

“我那时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着美德。”——《月亮和六便士》没有绝对的善人,也没有绝对的恶人,曼璐为了全家人的生计,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去做舞女,却也为了一己之私毁了妹妹曼桢的一生。下面是书中曼璐对妹妹的变化第一个阶段:好姐姐『鸿才还在那里研究那张照片 ,忽然说道:"你妹妹现在还在那里读书么?"曼璐只含糊地哼了一声,懒得回答他。鸿才又道:"其实照她那样子,要是出去做,一定做得出来。"曼璐把镜子往桌上一拍,大声道:"别胡说了,我算是吃了这碗饭,难道我一家都注定要吃这碗饭?你这叫做门缝里瞧人,把人看扁了! 鸿才犹自惘惘地向空中望着,道:"其实要说漂亮,比她漂亮的也有,我也不知怎么,尽想着她。"曼璐道:"亏你有脸说!你趁早别做梦了!告诉你,她就是肯了,我也不肯──老实说,我这一个妹妹,我赚了钱来给她受了这些年的教育,不容易的,我牺牲了自己造就出来这样一个人,不见得到了儿还是给人家做姨太太?你别想着顾家的女孩子全是姨太太胚 』第二个阶段:坏念头出现『曼璐在床上翻来覆去,思前想后,她追溯到鸿才对她的态度恶化,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就是那一天,她妹妹到这里来探病,后来那天晚上,鸿才在外面吃醉酒回来,倚风作邪地,向她表示他对她妹妹有野心。被她骂了一顿。   要是真能够让他如愿以偿,他倒也许从此就好了,不出去胡闹了。他虽然喜新厌旧,对她妹妹倒好象是一片痴心。她母亲那一套"妈妈经",她忽然觉得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有个孩子就好了。借别人的肚子生个孩子。这人还最好是她妹妹,一来是鸿才自己看中的,二来到底是自己妹妹,容易控制些。   母亲替她出主意的时候,大概决想不到她会想到二妹身上。她不禁微笑。她这微笑是稍微带着点狞笑的意味的,不过自己看不见罢了。 然后她突然想道:"我疯了。我还说鸿才神经病,我也快变成神经病了!"她竭力把那种荒唐的思想打发走了,然而她知道它还是要回来的,像一个黑影,一只野兽的黑影,它来过一次就认识路了,咻咻地嗅着认着路,又要找到她这儿来了。 她觉得非常恐怖 』第三个阶段:嫉妒憎恨妹妹『顾太太刚才对曼璐诉说,把豫瑾和曼桢的事情一五一十说给她听,一点顾忌也没有,因为曼璐自己已经嫁了人,而且嫁得这样好,飞黄腾达的,而豫瑾为了她一直没有结婚──叫自己妹妹去安慰安慰他,岂不好吗?她母亲以为她一定也赞成的。其实她是又惊又气,最气的就是她母亲那种口吻,就好象是长辈与长辈之间,在那里讨论下一代的婚事。好象她完全是个局外人,这桩事情完全与她无关,她已经没有妒忌的权利了。她母亲也真是多事,怎么想起来的,又要替她妹妹和豫瑾撮合,二妹不是已经有了朋友吗,又让豫瑾多受一回刺激。她知道的,豫瑾如果真是爱上了她妹妹,也是因为她的缘故──因为她妹妹有几分像她。他到现在还在那里追逐着一个影子呀!他枕边那本书也还在那里,掀到某一页。她前天没注意到,桌上还有好几本小说,原来都是她妹妹的书,她认识的,还有那只台灯,也是她妹妹的东西。──二妹对豫瑾倒真体贴,借小说书给他看,还要拿一只台灯来,好让他躺在床上舒舒服服的看。那一份殷勤,可想而知。她母亲还不是也鼓励她,故意支使她送茶送水,一天到晚借故跑到他房里来,像个二房东的女儿似的,老在他面前转来转去,卖弄风情。只因为她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她无论怎么样卖弄风情,人家也还是以为她是天真无邪,以为她的动机是纯洁的。曼璐真恨她,恨她恨入骨髓。她年纪这样轻,她是有前途的,不像曼璐的一生已经完了,所剩下的只有她从前和豫瑾的一些事迹,虽然凄楚,可是很有回味的。但是给她妹妹这样一来,这一点回忆已经给糟蹋掉了,变成一堆刺心的东西,碰都不能碰,一想起来就觉得刺心。连这一点如梦的回忆都不给她留下。为什么这样残酷呢?曼桢自己另外有爱人的。听母亲说,那人已经在旁边吃醋了。也许曼桢的目的就是要他吃醋。不为什么,就为了要她的男朋友吃醋。  曼璐想道:"我没有待错她呀,她这样恩将仇报。不想想从前,我都是为了谁,出卖了我的青春。要不是为了他们,我早和豫瑾结婚了。我真傻。真傻。"   她唯有痛哭。』第四个阶段:施计害了妹妹『顾太太道:"他是给我们送喜帖儿来的──你瞧,我本来没打算告诉你的,又叫我说漏了!我这会儿是急胡涂了。"曼璐呆了一呆,道:"哦,他要结婚了?"顾太太道:"就是今天。"曼璐微笑道:"你们昨天说要去吃喜酒,就是吃他的喜酒呀?这又瞒着我干吗?"顾太太道:"是你二妹说的,说先别告诉你,你生病的人受不了剌激。"   但是这两句话在现在这时候给曼璐听到,却使她受了很深的刺激。因为她发现她妹妹对她这样体贴,这样看来,家里这许多人里面,还只有二妹一个人是她的知己,而自己所做的事情太对不起人了。她突然觉得很惭愧,以前关于豫瑾的事情,或者也是错怪了二妹,很不必把她恨到这样,现在可是懊悔也来不及了,也只有自己跟自己譬解着,事已至此,也叫骑虎难下,只好恶人做到底了。 挣扎间,那只破碗脱手跌得粉碎,曼桢喘着气说道:"你才疯了呢,你这都干的什么事情,你跟人家串通了害我,你还是个人吗?"曼璐叫道:"我串通了害你?我都冤枉死了,为你这桩事也不知受了多少夹棍气──"曼桢道:"你还要赖!你还要赖!"她实在恨极了,刷的一声打了曼璐一个耳刮子。这一下打得不轻,连曼桢自己也觉得震动而且眩晕。她怔住了,曼璐也怔住了。曼璐本能的抬起手来,想在面颊上摸摸,那只手却停止在半空中。她红着半边脸,只管呆呆的站在那里,曼桢见了,也不知怎么的,倒又想起她从前的好处来,过去这许多年来受着她的帮助,从来也没跟她说过感激的话。固然自己家里人是谈不上什么施恩和报恩,同时也是因为骨肉至亲之间反而有一种本能的羞涩,有许多话都好象不便出口。在曼璐是只觉得她妹妹一直看不起她。刚才这一巴掌打下去,两个人同时都想起从前那一笔账,曼璐自己想想,觉得真冤,她又是气忿又是伤心,尤某觉得可恨的就是曼桢这样一副烈女面孔。她便冷笑了一声道:"哼,倒想不到,我们家里出了这么个烈女,啊?我那时候要是个烈女,我们一家子全饿死了!我做舞女做妓女,不也受人家欺负,我上哪儿去撒娇去?我也是跟你一样的人,一样姊妹两个,凭什么我就这样贱,你就尊贵到这样地步?"』

半生缘

通过电视剧看到了这个故事,也是由此看到了那个孤寂的女子,张爱玲。捧着那本厚厚的小说,犹豫了很久,终于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翻开了第一页。我是害怕悲剧的人,喜剧能让我一笑了之,而悲伤的情节会让我久久无法摆脱掉那淡淡的忧伤。但是,张爱玲的魅力让我无法自已地去体味那早已知晓开始和结的故事。对于故事的情节早已耳熟能详,所以在看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感情波澜。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很喜欢张爱玲,她曾经多次向我们推见,每次她都不忘提醒我们,张爱玲的小说一定要注意细节描写,细细地体味,你才能感受到她文字魅力。语文老师对于学生阅读上的影响是不可轻视。所以我也不能免俗的乖乖听话。《半生缘》可以说是我最用心读的一部小说。在午夜时分,我半躺在床上,静静地体味人生的无奈,感受几十年前的那个冷敖女子的喜怒哀乐。语言是平淡的,故事也总在着淡然中缓缓前进,但是字里行间中总带着一种事过境迁的感伤。那样波澜不惊的文字紧紧着揪着我的心,短短的几个字,几句话足够正震撼人心。曼桢曾经问他,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她的。他当然回答说:“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说那个话的时候是在那样的一种心醉的状态下,简直是什么都可以相信,自己当然绝对相信那不是谎话。其实他到底是什么时候第一次见她的,他都已经记不清了。这样的文字尖刻而直白,男人不同与女人,感性而敏感,可以的话,天天都是纪念日。男人只要心里有这种情感的话,就会马上直接说出来,或许这种情感会日渐加深,或许只是一闪而过。而对与女人而言,只有真正地倾心于他,才会真情流露。张爱玲在经历了胡兰成之后,怕是清楚地了解了这一点。曼桢这种地方是近于琐碎和小气的,但是世钧多年之后回想。起来,她这种地方还是很可怀念的。曼桢哟这么个脾气,一样东西一旦是属于她的,她就越看越好,以为它是世界上最最好的…..他知道,因为他曾经也是她的。这句话让我动容。男人在多年之后回忆起曾经深爱的女子的好,回忆两人曾经的真心向对,这样的回忆如同刻在石版上的画,经过岁月的洗刷,经过风霜的腐蚀,越发的精致,美好。女子的身影在十几年后依然生动的活在男子的心中,不曾离去。如果我们无法留住他的人,如果今生注定无发白头偕老,至少保持一点美好,一分特别,一片深情,一个眼神,那么多年之后,他穿越那些悠悠岁月回望过去,流逝的那些欢乐的时光一定会重回他的心里,在几十年后的一天,他还能在心中的某个地方找到你的身影,即使只在一个小小的角落,也能照亮他的心。她和世钧有十年没有见面了,要不是正在那里想到他,也决不会一下子就看到他,——是他。她急忙背、过脸去,对着橱窗。…….她当时心情乱得不行,就光知道全世界最不想见到的人就是他。……后面的哪个人倒越走越快,竟跑了起来。曼桢一下子发糊涂了,见有一辆,公共汽车,轰隆轰隆开了过来,前面就是一个站头,他就也向前跑去,想上那公共汽车,跑了饿没几步,忽然看见世钧由她身边擦过,越过她前头去了,原来他并不是追她,却是追那公共汽车。曼桢便站定了脚,这时候危险似乎过去了她倒忍不住要看看,到底是不是世钧,因为太像做梦了,她总有点不能相信。……虽然这是一刹那的事,大致可以感觉到他是胖了还是瘦了,好象很发财还是不甚得意。但是曼桢不知道为什么,一点印象也没有,就只看见是世钧,已经心里,震荡着,一阵阵的似悲私喜,一个身体就像浮在大海里私的,也不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这一段描写曼桢十四年后在街头偶遇的情形,形象,生动,把曼桢渴望见而不敢见的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心情在我们身上也很容易看见,偶然遇见自己暗恋已久的人,看着他从远处缓缓走来,头端端正正的向前看,但眼角的余光不自觉的飘过去。当他微微转头,心里会不由一惊,“他会不会是在看我”尽管内心惊涛骇浪,但是表面上人是平静的。同伴在耳边小声地问你:“他长得不错吧?”你故作镇静的看过去,淡淡的说:“还好啦!”校园中的我们大都经历那样和心仪的人察肩而过的惊心动魄,杂这样的文字中我们更能体会到那样惊慌失措的心情。我要你知道,着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上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那么一个人。这句话可以说是经典,在电影和电视中都曾引用。在历经沧桑之后,读起那年的情书,往昔的岁月如同电影在眼前晃过,但是哪个曾经说要等我门一辈子的人如今又在那呢?曼桢半晌到:世钧。我们回不去了。他知道是真话,听见了还是一样震动……她一直知道的,是她说的他们回不去了。他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今天老是这么迷惘,他是跟时间在挣扎,从前最后一次见面,至少是突如其来的,没有诀别。今天从这里走出去,是永别了,请清楚楚,就跟死了一样。我们没有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所以在那样的无可奈何的离别的面前,我们无法真正体会,但是那样明显的苦楚却是我门能感受到的。“我们回不去了“我们回不了孩童时代的无忧无虑,我们回不去天真无知的时光,我们回不去了,山野的阳光无法重会山间了,石版画上繁复的花纹已经打上了时光的烙印。那么多的时光的回不来了。这时候灯下相对,晚风吹着米黄色窗帘,像个女人的裙子在风中鼓荡着,亭亭的,姗姗的,像要进来,却又没有进来。窗外的夜色漆黑,那副老裙,老在半空中徘徊,仿佛随时就要走,而过门不入,两人看者都若有所失,有此生虚度之感。……在一片笑声中,翠芝却感到一丝的凄凉的胜利和满足。这是小说的结尾,翠芝和叔惠大概是全书中最让人惆怅的一对,他们不象曼桢和世钧有美好的开始和过程,他们也没有美满的结局,他们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束,。我们在很多时候也会对某个人产生好感,但是因为学业,因为家庭,顾及了许多许多,终究是错过了。在我最美好的年华中,我还是错过了你。

谈凑合。

三十万字的小说,基本上是一口气读完。个中心酸苦楚,我也便在短短的一天内尝了个遍。但我终究是戏外人,又如何懂得戏子痛彻心扉的悲伤。张爱玲的这部小说很大气,感觉很真实。似乎整部小说除了曼桢被监禁那时,其它的基调都是哀而不伤。但我几乎是含着泪读完了几个人的一生。当初的死生契阔最终也是经年后的执手相看泪眼,一句“我们回不去了”便将这荡气回肠的爱情匆匆结尾。爱情究竟是个什么。是种感觉吧,但凡无法解释时便都这般说。每个人都有其难言苦衷,就连祝鸿才,我竟也有些同情他来。他虽世俗不堪,却也是一个凡人追随内心的欲望,虽是典型的反面人物,但也会有在医院里爱溺女儿的神色。无法轻易就断定一个人是好是坏。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凑合,喜欢将就,也说不上是喜欢,应该是说习惯。遇上一个对上眼的女子,却因为各种家庭,或者其他不可抗因素便轻易放弃。然后便是将就着在年龄大了等各种原因上匆匆娶了个女子,平平淡淡地过一生。唉,人都是这样嘛。所以书中的人儿的可悲命运也真是我们自己身上的劣根性所最终导致的,不置可否。好像在十八岁之前向往的是单纯的美丽的爱恋相识一场相爱到老死生契阔与子偕老的完美爱情,现在好像是看了许多身边的同学毕业的分手,觉着我们眼中的美丽爱情也会变色,好像没有一个人是替代不了的。有些人谈过许多男朋友只是为了在能跟自己聊得来的人中寻觅一个最适合相处的,也有些人说是为了增加恋爱的经验……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难道在现在竟成了奢侈。生活好像越长大越觉得没多大意思,本质就是平淡的吧。死水微澜,不想这样。所以需要激情需要爱情。

短短几年,一切哀乐都经历过了

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缝间的事。可是对于年青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

如果人生都只如初见那般简单,我没有爱上你,你没有离开我,是不是,我会学会爱,学会更爱,学会真正的爱?

1995年的中秋节,在美国洛杉矶的一所公寓里,空旷的房间,落地的窗帘,没挡住窗户缝隙的地方,射进来一道光线,分明的,看到空气里漂浮的尘埃。一个亚裔面孔的老女人,安详的,躺在地板上,静静地,没有一点声响。也许是天意,注定了,这个一生忧愁的女人,最终,在月圆人团圆的日子里,在异国他乡孤独的离开。她就是张爱玲。张爱玲的文字间,总有淡淡的悲凉,淡淡的忧愁。有一种痛苦在其中。童年里,爱的缺失和对爱的渴望注定了她与胡兰成爱的悲剧,内心深处,她是那么渴望爱与被爱,那么渴求那样一种幸福,只是,上天偏偏不赐予她这些。在她的作品中,我最爱的,就是《十八春》,我不喜欢后来改的版本的名字,《半生缘》,实际上,故事,就发生在曼桢和世钧分开,或者说相识的十八年,十八春,十八个春秋,十八载日月星辰,十八年来的恩怨情仇。对于爱情,光从这部书的前半段就可以看出张爱玲的渴望,曼桢和世钧之间,干净的,清新的爱情,正是她想要的。两个人自然的相识,自然的接触,一次丢手套,却丢出了一段感情。虽然接受过西方的教育,可还是能够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张爱玲的影响,就连这两人之间简单的爱情,都是那么的中式,保守,却自然的发展着因为她的爱情,就是在这你来我往的交谈中渐渐滋长的。虽然是四五年前读的这本书了,可是有个细节我还记得十分清楚,世钧离开上海,回家办事儿,恰逢曼桢过来找叔惠,便顺手收拾起正在准备给自己倒开水的世钧的行李,两人简短的谈话结束后,曼桢离开,世钧发了半天呆,等反应过来时,发现自己已经拿了暖瓶塞多时,暖瓶里的水,已经凉了。世钧的走神给我印象特别深刻,总说,恋爱中的男女,智商为零,我想,忘记扣暖瓶塞的世钧便是如此,那么细小的一个细节,却恰好出卖了世钧的心理,他爱上了曼桢。感情就是这样,一点儿一点儿的积累,一点儿一点儿的升华,一点儿一点儿的,故事该进入高潮了。可能是因为女孩子的原因,我特别喜欢反复读曼桢和世钧恋爱的前半本以及他们所有人相遇,虽然,是根据形势而改变的版本,可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也总比最终的错过和转身更美好,毕竟,我们都爱喜剧。石军和曼桢的恋爱过程,很明显,是张爱玲心中自己对爱情的描绘,无论是《金锁记》中曹七巧和三少爷之间的不伦恋,还是《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与两朵玫瑰不可兼得的恋情,都没有这里的那么清新,自然,明显的是少女怀春的那种娇羞,明显的,曼桢在世钧离开上海后,有着日日思君不见君的苦楚。她并非绝色美女,只是旧象牙色的肌肤,鹅蛋脸,永远沉住一洼微笑的黑的眼。也许将来嫁了人也许会发胖,和普通的上海人一样,渐渐变得开了后门与弄堂菜贩扯着喉咙争青菜茭白价钱。而世钧,也非王子,即将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泡舞厅,养妾,却保有着旧式的思维,死都不准世钧娶曼桢,说什么,也要娶一个,正经人家。如果张爱玲的小说只将爱情的悲剧停留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不幸婚姻,那么,就真的愧对了她的才情。一系列的不幸,就这样的自然。曼桢的姐姐,为了这个家,出卖自己的色相,买了自己,换回来一家老小七口人的稳定生活,她也放弃了自己的旧爱,那个踏实的乡村医生。然而,在最开始的一秒,谁也料不到结局。曼璐亲手葬送了自己妹妹的幸福,就在那个下雨的夜,曼桢再也回不到从前,再也没脸见世钧,而曼璐,也从此扭曲了心灵。每次回味这本书,我都会同情曼璐,婚前,她成全了家人,葬送了自己的清白,以为找到幸福的婚后,她成全了丈夫,葬送了妹妹。她的一生,都在成全别人中度过,委曲求全,笑脸相迎着旧上海最肮脏的男人们,陪他们喝酒,跳舞,满足了他们的色欲。而婚后,却依旧委曲求全,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妹妹上床,最悲哀的在于造成这一切的,都是她自己,她骗了妈妈,骗了妹妹,骗了世钧,然后再那样一个雨夜,疯狂的哭喊,就像李尔王最终被女儿赶出城那夜一样,在雷电交加的夜里,唯有高呼苍天的不公。都说,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我相信,曼璐是相反的,可恨人亦必有她的可怜之处,相比曼桢与世钧十八载的隐瞒,她,一样痛苦。每每想到此,总能想到后来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她那么爱他,却要忍受他还爱着别的她。也许,曼桢则是张爱玲对胡兰成的爱,而曼璐,则是张爱玲对胡兰成无声的谴责,她不恨他,他怎样对她,她都爱他,只是,爱让她痛苦,每每在没有他的深夜里醒来时,只能对着镜子,看着自己憔悴的面庞,想着他搂着别的女人逍遥。曼璐的死,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张爱玲的新生,她告诉胡兰成,爱玲,萎谢了,萎谢了的,不是她,而是那个在文学世界里做女王的她。再也没有如此的才情,再也没有如此的心智,再也,不能爱了。我的爱,全部给了你,空余下恨都没有力气的自己。就这样,一别经年,直到再相遇。十八春,按说,重点则是在这十八年,不知怎的,我却不喜欢这过程,曼桢为了孩子的委曲求全,翠芝和叔惠两人冷静的感情,不知为什么,我却不喜欢。在我眼里,张爱玲是嫉妒翠芝的,她有爱,有心里的爱,只是不能说,不敢说,然而她却最终有着表面幸福的家庭,虽然他们会为琐事争吵,可是,她的家庭却是正常的。也许张爱玲仍旧在幻想,胡兰成还爱着他,不然,怎么会连翠芝在知道叔惠要来是,万分紧张的心情都看不透?因为这么多年来,他都没想要看透,因为他心里,还挂记着曼桢,张爱玲似乎也在想象,是不是,他,还挂记着我,还在思念我。爱情是本帐,任我们谁都算不清的糊涂账。她还爱他,他却不爱她,他和她曾经是曼桢和世钧前半生的百年好合,而后来,却是曼璐和祝洪才的恨之入骨。故事的结局,是因为时间的推移,当我们,都成熟了,都长大了,都真的,成熟了的时候,不管我爱不爱你,我们,都回不到从前了。曼桢一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道尽了世间的沧桑与悲凉,道尽了自己心中的苦楚,我们,真的回不去了。不管爱与不爱,不管恨与不恨,改过去的,就都让它过去了。我放弃了你,胡兰成,放弃了我生命中最亮丽的那段日子,那段华彩,那段美好,转身离开,谢谢你曾爱我,也谢谢你带给我所有的恨。十八个春秋,十八载思念,曼桢和世钧对彼此的回忆,永远定格在那青春的岁月里,那美好的日子里,如果人生都只如初见那般简单,我没有爱上你,你没有离开我,是不是,我会学会爱,学会更爱,学会真正的爱?

再也回不去了~半生缘

第一次读半生缘是在高中的时候,看到曼桢被祝鸿才强奸后囚禁在小屋里,听见世钧来找她的脚步声,她想喊,却惊觉自己喉咙已经沙哑到无法出声,那种身临其境的绝望生生地把我的眼泪逼了出来,咫尺天涯,回首已是百年身。现在不知是第多少遍看了,早已不会再流泪,因为早知结局虽不完美,在张爱玲的小说里,也算是顾惜了的。曼桢和世钧,翠芝和叔慧终于又在见面,居然还不是怨偶,这在张爱玲的小说里也算是难得的消息。十四年了,多少人青春的一半时间,时间,总是在蹉跎着世人,把曼璐从一个如花少女变成恶毒妇人,她守望了半生的初恋的那片净土,也因豫瑾一句当初好傻而瞬间坍塌;曼桢对鸿才的滔天恨意也能变成同桌吃饭,同床共枕;世钧和翠芝互相看不起却也做了别人眼中的佳偶。。。。。时间,时间的洪荒,你以为你做得了主,到头来谁能看得清呢。世钧在故纸堆里翻出的陈年情书,隔着多年的文字,世钧和曼桢仿佛在却话巴山夜雨时。终究是他负了她啊,虽说就算他当时救了曼桢,也不见得他就能安然地接受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虽说曼璐的处心积虑造成了曼桢已嫁他人妇的假象,难道他就连当面和她对质的勇气都没有?世钧,终究是翠芝所说温吞水的脾气,一受了伤就缩回去,再缩回去。诸后的种种,早已在曼桢笑问是否会和另一个男人争她时露出了端倪,他终究是缺乏热情与勇气的。而曼桢呢,是张爱玲的人物中少有的独立坚强的职业女性,她兼几份工养活家人,她为了不肯拖累世钧而迟迟不嫁,她从祝家逃出来一个人孤独地活着,她为了自己的孩子终于向自己最厌恶的人妥协,她为了逃脱家庭的牢笼不顾一切离婚,她是那么坚强,那么自由,哪怕在她最困苦的时候。半生缘,同样也是翠芝和叔慧的半生,翠芝也是那么勇敢,为了他和一鹏退婚,为了他在十年波澜不惊的少奶奶生活后仓皇的落泪,而叔慧呢,却以自己的家世作为借口在他们之间划下无端的鸿沟,如果当初他不那么骄傲,不那么自怜,又怎会找一个加强版的翠芝隔着时空回应翠芝母亲的漠视。半生缘,同样也是曼璐的半生,她那破抹布一样的人生,用完即弃,之于男人,之于家人,每次看,都会有点点恨她,恨她牺牲了自己花蕾般的青春造就的人,自己却那么轻易的践踏,她不是在践踏曼桢,她简直就是在践踏她自己,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终了,世钧说这次一定要想办法。。。。而我是不相信的,他还是那个温吞的世钧,更别说还有少奶奶和两个孩子!就这样吧,前尘往事皆以成灰,留在对方的怅望里,或许能住的更久一点。

叹息中的爱情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半生缘》“不过几年的工夫,彷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出现在张爱玲的《半生缘》,我想读过这本书的人也都能让这几个简单的词语组成的话语从视觉的接受到心灵的感受。“爱情”——拥有爱人,沉浸在爱的蜜意里的人总喜欢和别人谈爱情,因为那是一种幸福的炫耀,他们会很幸福很骄傲的告诉你,他们现在懂得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含义!“爱情”——失恋,不能和爱人一起度过的人也喜欢谈论爱情,因为那是一种歇斯底里的伤心需要找到出口的发泄,他们会很认真的告诉你,他们现在才知道了什么叫做被“爱情”伤透了心,爱情永远只出现在天堂!曼桢与世钧,他们在爱情开始的地方,一个不经意的开始,两人的四目相对……曼桢向世钧那迷人的微微一笑, 在那一刻,他们同时发现他们的世界陡然生出无穷的希望。爱情总是这样开始,很美丽,很迷人,很诱人。女人是喜欢享受,容易被太迷人的东西诱惑的尤物,喜欢草莓口味的东西,喜欢丝滑般的巧克力在嘴里融化滋润舌尖流入喉咙的感受,所以像爱情这样有魅力的东西总是会让沉醉在爱情中的女人抑或是一部分的男人到了有些无法自拔的境界,爱情主宰着生活的情绪,是快乐,还是悲伤。曼桢与世钧的相识到相爱,在张爱玲的笔下,也经历着两由暧昧到相爱寻常的,必然发生的过程。曼桢一个人的时候会经常陶醉在拥有与世钧爱情的甜蜜中,张爱玲让曼桢这个单纯的女孩子的脸上在这个时候绽放出了有了爱情后一种“炫耀”的微笑,那不是势力的笑,是很幸福的笑...每次无论是看小说还是看电影,电视剧的时候,在曼桢与世钧享受他们正享受爱情的时候,我总是挂着幸福的微笑看完的,只觉得很美好,回忆起这部作品来这段时间的曼桢和世钧给我留下的记忆是一副以“幸福”命名的爱情的油画。他们谈论爱情享受爱情,这时他们的爱情是那种幸福的炫耀,他们相信“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然而人生总是无常的,爱情当然也是一样,人们常说有情人终成眷属,人们也常说两个相爱的人最后总是个走各的路,张爱玲为曼桢和世钧选择的是一场“爱情”的悲剧,《半生缘》里的爱情是在叹息中构造的,遗憾的叹息,世钧!是他性格中固有的懦弱,还是他对爱情不够热烈和执着让那么那样轻信曼璐,放弃了一直深爱着他的曼桢。男人也许总会觉得自己的感觉是最正确的,但从来不会自己清楚的想想也许她这样做是因为某些迫不得已,是因为某些无可奈何。世钧后来明白了所以却一切都晚了!爱情就这样再他的懦弱和自以为是中结束了!同情的叹息,曼桢!她是让我最无奈的人,我欣赏她对爱情的执着,她让我爱她的单纯,让我恨她的单纯,她有性格虽有刚强的一面,但作为女人的软弱的一面她仍然摆脱不了再加之没有了世钧对爱的坚持,她太软弱无助了,她美丽爱情在自己的手中,在世钧的动摇中毁灭了,曼桢,这是个可以让人真正同情的女人!又恨又怜的叹息,曼璐!她是与曼桢大相径庭的,也许生来她就是一个苦命的人,为了一家人生活做了舞女,她心里一直很委屈;为了想过的荣华富贵的生活选错了自己那个跟一辈子的男人,不仅痛苦地承受自己失败的婚姻,还因为她那个让她本以为可以让她幸福的男人和自己的愚昧无知,葬送了她最爱的妹妹曼桢的爱情,她让人恨,更让人怜!无可奈何的叹息,那个充满了浓浓世俗的社会,还有包围在曼桢与世钧爱情身边那些被这样的社会风气影响着的人们,他们虽然不是直接毁灭这段美丽爱情的“凶手”,但是“帮凶”这个罪名是永远也逃不掉的!叹息,深深的叹息...这样的悲剧让我感叹,这样的结局很伤感,张爱玲用耐人寻味的文字让这个本来完美的爱情最终以一个悲剧结束了。也许是因为现在的小说,剧本太青睐大团圆的喜剧了,这样的结尾看得太多了,心情很舒畅,但并不耐人寻味,也许更多是因为我依恋上了为剧中悲剧人物流泪时个人在情感上的宣泄的感觉,我是一个更喜欢看以悲剧结尾的小说,但是对于曼桢和世钧的爱情,我想那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能一直都像他们见面时那样幸福。但是不能不说也正式张爱玲选择的悲剧才让这个故事充满了吸引力,让你在感叹故事情节的精彩时,同时希望张爱玲能让他们的爱情故事简单的以一种两人在爱情的路上没有曲折以永恒的爱来结尾来而不是两个相爱的人对他们精心经营的那份爱情无可奈何!张爱玲的小说总是这样让你爱到心痛!

天上爱情 人间婚姻

中国的古典话本小说大抵为了照顾观众的情绪,无论怎样历尽劫波,却总要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王国维说中国的传统戏曲小说,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和,始于困者终于亨。因此中国的文学比之西方,少了很多崇高的悲剧性。即使如《窦娥冤》那种悲惨的遭遇,总觉得只算悲情而不是文学意义上的悲剧。《半生缘》里人物,则具备一种悲剧性,遇见爱情,却不一定能留住爱情,其中的艰辛曲折,只有经历过才懂,这是引起怜悯与恐惧的悲剧性所在。《半生缘》里的人物,大抵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可是算来却又像是无奈而又最佳的选择。有情人终成眷属实在是小概率事件,这件事情上,身不由己。只能用得之吾幸,不得吾命聊作安慰。张爱玲对人间世事的观察鞭辟入里,无论面上如何绚烂,底色仍然苍凉。性格暗弱也罢,世事难料也罢,无论世钧、翠芝,抑或曼璐曼桢,都是可怜可叹之人。唯有叔惠清醒一时,婉拒翠芝的好感,可是影子却挥子不去。张爱玲没有波澜壮阔,大开大合,却也处处伏线千里,疏密相间。文字不温不火,句子提炼的炉火纯青,就像梳妆得体的良家,貌不惊人,风情只在不经意间抖落。

半生缘起,奈何缘落

大约是十年前,湖南卫视还在热播着林心如主演的《半生缘》,故事的情节倒记不怎么清楚了,只是依稀记得有那样一个叫顾曼桢的女子,温婉尔雅,谈笑间流露出一股不俗的气质。时隔多年,当我第一次真正捧起张爱玲的《半生缘》,第一次完整地领悟曼桢和世均之间的爱情,第一次切身感受曼桢半生的缘起缘落时,我愤怒了,然而更多的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感。 彼时的顾曼桢,还是一枚窈窕淑女,娴雅乖巧却也独立坚强。她不止一次地向自己的母亲表明要靠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为此她也开始身兼数职,不过是为了能够帮补些家用罢了。在我看来,美好娴雅如顾曼桢,理应会有一个优秀的男子,和她两情相悦,白头偕老,满堂儿孙,过一段再美好不过的人生了。然而谁又能想到,命运的悲剧会突然降临,曼桢始终被自己的姐姐毁了后半生的幸福,是曼璐一时的愚蠢才葬送了她用前半生心血培养出来的那样一个大家闺秀的妹妹的后半生,那种妄想用自己的妹妹来绑住一个并不爱自己的丈夫的想法是再愚蠢不过了,然而,当局者迷,曼璐还是鬼迷心窍了。我愤怒,源于祝鸿才的滥情和寡义,他实在不该把主意打在自己的小姨子身上,他辜负的不仅仅是曼桢,还有心甘情愿下嫁于他的顾曼璐。即便到了后来,我也依旧无法接受曼桢嫁给祝鸿才的选择,就连曼桢最后自己也在感叹:“是我做错了。”五个字,说尽了多少人世间的无奈和沧桑。我惆怅,是为曼璐亲手埋葬和曼桢之间的姐妹深情而叹息,是为曼桢与世均无法有情人终成眷属而遗憾,也是为当时被困在暗房里无助的顾曼桢而疼惜。说不清曼璐对祝鸿才的选择是出于爱还是将就,但很庆幸的是,曼桢不同于曼璐,她选择祝鸿才,不过是出于对自己孩子的一番心疼,怎能忍心让荣宝成为下一个招弟?婚后的她,只是一心照看着自己的骨肉,对那个名义上的丈夫倒不怎么上心,不过冷眼相待。也许她只是用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在表达着自己的愤怒和不甘。 故事的开头,世均回忆说,曼桢曾经问过他,他是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她的。世均说,是在第一次相见的时候。他也坦言,其实他记不清到底是何时爱上的了。我想世均如此,曼桢亦然,在爱情的国度里,有些事情并不需要记得太清楚。我以为,他们是会在一起的。在世均回南京的时候,曼桢给他写了这样的情信:“世均,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一个人。”很久过后,当世均无意识地翻见曼桢写给他的信时,他还是禁不住黯然失神。他怀念那年的曼桢,怀念那时候的他们,但怀念又如何?都是过去的事了。故事的最后,曼桢倚靠在世均的肩上,轻轻感叹一句“世均,我们回不去了”,道尽了多少世事无常的无奈。十四年说长却不短,但是已经足以改变两个人,他们之间的距离,注定只会越来越远。曼桢的后半生最终是落寞的,她如愿和祝鸿才离婚,赢得了儿子的抚养权,以后的她要靠自己要微薄的收入度日了。曾经那般美好的一个女子落得如此田地,我是有些心酸的。嫁人大抵是不可能的了,她的心早就在最美好的年华里给了那个叫沈世均的男子,这辈子,她大概再也爱不起其他人了吧。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都是悲剧式的结局。《倾城之恋》如此,《红玫瑰与白玫瑰》亦然,而《半生缘》也逃不过悲剧的安排,我想这和张爱玲本人跌宕的情路也有所关联吧,其实很想知道,每当夜深人静时,张爱玲是不是也会独自倚望远方,想起那年的爱人呢?

半生缘,不了情

“我们回不去了。”曼桢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把他们相识相爱分开直到各自拥有自己的生活这十几年来的心酸苦楚,都说了出来。是啊,世钧和她本该是在一起的。可终究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只能保有那一段难以割舍的情,那一份难以忘却的回忆。张爱玲,用她细腻的文笔,写下了一段既平凡又让不寻常的爱情故事。世钧和曼桢,相处的时间只有几年。但这一份感情,却是他们半生修来的“缘”。而他和她,只能用一生去回味这段情。我想了很久,纠结了很久,究竟是因为什么他们没能走到一起。诚然,曼璐是罪魁祸首,但曼桢的母亲呢?那个混蛋祝鸿才呢?还有其他人呢?甚至是曼桢本人,以及世钧,在我看来,都是这一悲剧的促成者。在气愤三个凶手及帮凶的行为之余,细想一下,其实悲剧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旧时代的那种陈腐封建的思想。世钧赌气地与翠芝结了婚,很浑然地奠定了自己的下半生。而曼桢,虽说是为了孩子,但我觉得她也因为得知这一消息,失去了那份等待的耐心,下嫁给那个混账东西。他们的行为,无不是在旧社会那种框框条条的压制之下进行的。时代的局限性,也让他们即使是在自由地追求那份自然纯真的爱情,却又深陷在那些封建漩涡当中而不自知。“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甚至是要面对这一悲惨的诀别,让我这个局外人,痛惜不已。而另一对,叔惠和翠芝反倒没有激起我心中多少涟漪。他们之间的事,我只能用“偶然”二字来形容。说到这里,我看了这本书之后也想到,似乎旧时代的人对婚姻这件事看得十分重要却又很是轻视。在他们看来,两个人最终走到一起并不需要彼此相爱,甚至不需要两个人合得来,然后浑浑噩噩地,以什么门当户对,封建礼教等一套腐朽不已的规规条条为标准,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这是旧社会的悲哀啊。更加令我觉得不解的是,现在这个社会,那些“闪婚”的人,似乎也有点向这个方向“返璞归真”的意味。其实,无论在什么年代,两个相爱的人要走到最后,需要上天多大的“眷顾”。陪伴你度过余生的人,未必是你心中最爱的人。我很是喜欢张爱玲的文笔。她把恋爱中的曼桢和世钧那份淡淡的感情描写的甚是动人。他们之间的感情来得那么率真自然。人们常说,恋爱中的双方就像傻瓜搭白痴。有时候,我自己觉得这话真的很对。世钧愿意为曼桢傻傻地冒雨去树林寻找丢失的手套,而曼桢因为担心世钧而反复问同样的问题而不自知。一些很是细微的动作和言语,都能体现出着两个相爱的人的那份纯真的感情。让我看了,甚是觉得舒心和欢愉。在书的前半部分,我一直都纠结不已。一方面我为他们那份感情而甚是感动,有时候会幻想着他们能构建幸福美满的家庭。另一方面,张爱玲却一次又一次提醒我——他们是没有结果的。而这个故事也是以世钧的回忆作为开头,让人一直都抱着那份淡淡的哀伤去读这个故事,心酸惋惜。有趣的是,我在感受这个故事的过程当中,脑海里幻化出了世钧和曼桢的样子。虽然比较模糊,但我倒觉得,在我自己的身上增添一份英气和迂腐,便是世钧的摸样。所以,我对这个故事很有感触,虽不能说是感同身受,但也是直达心底。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世钧和曼桢最后在一个饭馆里面生离死别,让我想起了《新不了情》这首歌。心若倦了泪也干了这份深情难舍难了曾经拥有天荒地老已不见你暮暮与朝朝这一份情永远难了愿来生还能再度拥抱爱一个人如何厮守到老怎样面对一切我不知道回忆过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为何你还来拨动我心跳爱你怎么能了今夜的你应该明了缘难了情难了祝愿,天下的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

最初的感觉。

最爱~~书名应该是《十八春》吧。不过似乎还是觉得《半生缘》要好听一些。说起来跟这本书好有渊源呢,上学的时候,我很爱的一个教文学的年轻女老师,长的好像陈慧珊,超知性、冷静的样子。那次学校图书馆又有书展,这位老师趁下课时间去看了看以致铃声响过了她才匆忙赶进教室。向大家致歉,解释了一下缘由,顺便也提到说,在书展看到张爱玲的全集,其中有这部《十八春》,说是爱玲的这个故事她仰慕已久却一直没机会看。既然是她喜欢的,必然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一下课,我立马去了书展,买了这本书。拿在手上,心里就起了一个念头。。。于是在傍晚时分,拉着好友,犹豫着走进了教工宿舍,有点战战兢兢地,敲了那位老师的门。。她显然是很意外,我递上书,说想要让她先看,并红着脸说希望她看的时候,能在喜欢的段落留下点痕迹。。后来每次回想起这件事,都好怀念~多么稚嫩又美好的崇拜啊!她很快就看完还给了我,只划下两句话,我都已经忘了是什么,只记得是用绿色的原子笔划出的波浪线~~我兴奋地拿着书,仿佛同时有两道光芒照耀着,一边是她,一边是爱玲。在光芒下以最快的速度读完了这部长篇!当时只是觉得,有点悲伤。但确实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毕业之后,在家整理书柜,又看到了这本书,于是再次拿出来回味,又是不一样的感觉。。从此直到现在,这本书甚至跟着我来了美国,没有好书看的时候,我还是会翻一翻,往往一翻就无法再丢在一边,每晚睡前读几十页,对人物、场景、对白早已了如指掌。仿佛,是来见一位老朋友。。。

应该谢谢柴 因为是他的全套书

身边很多人基本看过这本书 或者是看过电影电视。所谓半生缘一生情 多少相思化春雨 靡靡再靡靡 莫不是这孽缘的过……

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捧起爱情小说,读起来总是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而面对民国才女,张爱玲的名作《半生缘》,就更是读不完不能罢休的。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午夜,透过文字去理解张爱玲笔下爱情的悲欢离合,更有一番不一样的体悟。寂寂的夜,戚戚的情,上演一场半生缘。民国时代的上海,是整个中国的缩影。在这个烟火地上上演的轰轰烈烈的爱情,同样是那个新旧文化对冲碰撞的年代写照。沈世钧,父辈是地道的地主阶级,因而和其他许许多多公子哥一样去接受新式教育。顾曼桢,平民世家,姐姐为救济一大家的生活而无奈沦落风尘,这一定程度上也注定了之后世钧和曼桢的悲剧爱情。故事按既定剧本发展,世钧和曼桢相识,相知,相恋,平凡而甜蜜的等待着有能力结婚的那天。小说的前半部分也就是在通过各种生活琐事来描绘这一故事主线,静水微澜,并没有大的转折和变故。喜欢大波折的我,也因为这样普通的情节设定而无数次想不读睡觉了罢。如果情节依然如潺潺溪中水般推进下去,我想我一定会睡着的。好在蓦地一个大变故,一下子让我感觉如一盆冷水劈头而下般令我清醒。姐姐曼璐因为妒忌妹妹可以如此轻松的获得爱情的幸福,加上对牺牲自己成全一家人安稳生活的后悔和不平,暗中谋害妹妹和自己的丈夫——一个品德低劣的投机商人发生了关系。祸不单行,曼璐一系列的报复,一步步一点点最终彻底葬送了曼桢和世钧的幸福,命运的玩笑,也许注定只许了世钧和曼桢半生的缘分。光阴荏苒,多年后当世钧得知事情的曲折真相,沧海桑田,爱情终究还是败给了世俗和时间化成的天堑。“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转瞬如隔世,置身其中的人儿除了哑然苦笑还能反抗什么呢?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张爱玲前半部分数万言的铺垫,虽然读着没有波澜让人犯困想放弃,但有感于后半部分爆发出的人性纠缠,爱恨离合,终究还是释然了,用尽心血来描绘普普通通,其实都是为了那个转折,那个爆发,那个让人心无比疼痛以致纷纷领悟的震撼。小说结尾二人相见,岁月砥砺下爱情化成了亲情的转变让人感动,更让人嗟叹惋惜。也许我们是应当知足的,最后的最后他知晓了真相,她获得了新生,虽然不能携手相伴,但却可以肩并肩走完余生。张爱玲,故事的转折让我的心疼痛如割,为这对有情人面对如此巨大的爱情周折而一声跟着一声的叹息,可终究你不忍决绝如流水般让世钧带着怨怼终老,让曼桢夹着想念故去,所以最终你让两人相见,有些情逝去了无法追回,可真相得以明晰,因而这个爱情悲剧也因你的不忍和慈悲而淡了几分悲苦。“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你给这故事这爱情留下了一个希望,它便化成无数种子一颗颗洒在了每个读者的心上。这是你的才华,也是我的幸运。“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又是我等你,其实如果真能安然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没有人会说出这句话,因为“我等你”的前提本身就是相守已不可能,那就用这句话来暗示我的无奈和感伤吧。只是爱玲把“我等你”加工之后融入了更多的情感,直白?委婉?热烈?也许只有听者能理解。“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是胡兰成和张爱玲相恋的时候胡许给张的诺言和祈愿,今天也许我们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深刻与沧桑,因为至少大环境大背景下,我们拥有广义上的幸福安稳。这句话的无奈,只有身处那个时代涡流里的痴男怨女才会懂得,比如《半生缘》里的世钧,曼桢,当然还有曼璐,宿命论一点的话,时代压迫曼璐流落风尘,如此才有之后的故事发展。比如《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再比如《金锁记》里的曹七巧,“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这枷锁其实就是那个年代的无奈。可叹的是,如果无奈能够用什么方法消解掉,那也许就不算无奈了吧,出于这种宿命的逃脱不能的时代压力与世俗迫害,才使得有慧根而终不得解的胡兰成说出这句“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是属于他们的愿景,亦是硬塞给他们的悲伤。悲伤使人格外敏锐。人的天性就是欣欣然的忘掉喜悦而深深的铭刻哪怕一点点的伤痛。合上书的我才在这份悲伤中醒悟,如今“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那么当下的我们是否珍惜了呢?无论是关乎爱情,抑或其他。。。。。。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写读后感,已不知该如何下笔。高中的时候不经意间看了10分钟的电视剧《半生缘》,情节已很模糊,只记得曼桢说:我们回不去了。不知道当时为什么那么感同身受的喜欢这句话,就为这句话,最近终于把《半生缘》看了一遍。只觉那句话说的真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果世钧没有为了父母,没有为了缩短奋斗的时间而继承父亲的事业放弃自己的理想,他就不会离开曼桢去南京。如果他始终都没有怀疑过曼桢,没有怀疑过自己,也不会赌气随便找一个人结婚。既然他欣赏曼桢的自强不息讨厌翠芝的”温室背景“,既然他讨厌和翠芝被长辈撮合,便不该自作主张想要剥夺曼桢自强自立的机会让她放弃工作跟他去南京,成为另外一个他讨厌的生活在”温室“里的小女人;更不该因为各种所谓的”原因“而和一个明知相互不喜欢的人结婚----白枉了那么多年与长辈的斗争。当他挂掉已经拨给曼桢的电话,承认”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的时候,我很想理解他的心境。我想那并不是单纯的软弱。他一定以为自己是被无辜抛弃的那一个,以为自己的自暴自弃是爱的最好证明,既然已经被抛弃,而且也已经选择了自我放弃,又何必要违背道德和责任再去追寻曾经的失去。当他终于与曼桢不期而遇,知道命运与他开了那么大一个玩笑时,他大概也只能冷笑自己的自我怀疑和自暴自弃是多么的愚蠢而毫无价值。而这时他依旧别无他法,因为放弃了的终究是已经过去了的。关于曼桢,我不知道该如何写。张爱玲笔下的曼桢遭尽了命运的蹂躏,却依旧坚强。与祝鸿才结婚,是她选择自杀的方式,也是她选择放弃婚姻理想的方式。我无法想象如果是我,能不能做出别的选择,只是在看小说时,总是在想,如果她能再坚强些,再坚定些,她还是可以远离那个火坑的。再遇见沈世钧时,她才清醒,那是”她自己掘的活埋的坟“,我想是这种认识更坚定了她离婚的决心。也许离婚正是她重塑婚姻理想的方式。她是小说中唯一一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纠正自己的人物,从这个角度看,她也是唯一一个战胜命运的人物。虽然最终她未能与世钧重新结合,她与世钧的重逢却是命运给她的一个最好答复:她对世钧对爱的信念没有错,所以虽然一切已晚,我想只有她才可以放开过去坦然的继续生命交予的重任。翠芝和叔惠是让人心疼的一对。因为各自的不自信而毁掉了相互的爱情,因为性格里的懦弱,所以不曾开始;又因为不曾开始,所以无法结束。我很想说他们是真的被时代世俗毁掉的一对,但他们都没能从一而终。既然翠芝有勇气为了叔惠毁掉第一次的婚约,就不该接受世俗的要求而与明知不相爱的世钧结婚----我心疼她为什么不能为了他、为了爱再多一点勇气。既然叔惠能与一个更富裕的女子结婚又离婚,为什么当初连一点回应都不敢给翠芝。既然已经选择了放弃,又怎能陷在翠芝的漩涡里赌气和自己不爱的女子结婚又离婚。大概我太狠,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都市男女,又不是革命烈士,何来那么坚定的生命信念。是为普通人,才会有那许多的信念变化,才会有那许多的前后矛盾,当然也才会编织成这么精彩的小说。只是这样的小说,让我更加坚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即便结局并不理想,也能获得内心的坦然。

再也不能在一起

稍有愤慨地合上了张爱玲的《半生缘》只能说就算这份缘真的纠缠了半生也注定 他们再也走不到一起就算曾经是彼此的灯火星辰也如同曼桢无奈而坚决的注脚“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故事本不至于多么悲惨如果它仅仅是关于一个爱情故事里面甚至连所谓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烂”都不曾出现就连往常戏份重的退婚、借种生子、失去贞节,这里都被描写得从容不迫让人读了不禁打颤于是,真正让人难过心酸的不是男女主人公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真正让人生气怨念的不是世钧的怯懦无能不是曼桢的犹豫伪善也不是铸就他们终究不能一起的不够坦诚、不够相信对方而总是自己单方面写结论的擦肩而过而是他们终究还是生活了下来为了生存而生活了下来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故事纵然也会在寂静独孤的夜里消费回忆但终究他们并没有因为谁,也没有因为失去谁而活不下去这才是真正的悲哀生命的力量如此强大“是真的自杀死了倒也就完了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得更坏 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这更接近现实却也就更让人不想面对太多人憧憬着白雪公主、灰姑娘的童话故事就算办不到如此幸福美满也希望像罗密欧朱丽叶、梁山伯祝英台一般轰轰烈烈将爱情进行到底,至死不渝有多少人看到潜伏在身上,世钧和曼桢的影子

不是所有的悲剧都像古希腊悲剧那样单纯明朗

初中时,电视台播放《半生缘》,林心如演曼桢,蒋勤勤演曼璐。我随着家人一集一集看着,没有特别喜欢,也没有特别厌恶。直到曼璐帮着祝鸿才,强奸了曼桢。我就看不下去了。家人看时,我总是找个理由让他们换台,他们哪里能换呢,我就躲开。还是初中时,电视台播了《半生缘》,出版社就跟风似的出了张爱玲的书。我们生活的小镇,唯一的大超市,开始卖三厘米厚的张爱玲精品集,盗版,字、标点符号常出错,但我猜得出正确的字、标点符号该是什么。先是跳过《半生缘》,读完了其余的文字。过一阵,实在无聊,于是做了心理准备,仍是读起来,书中文字比电视剧更好些,可是看到曼桢步入曼璐设下的局时,我还是愤愤地厌恶地扔下了书。一晃十三年过去了。因为搬家,开始收拾旧物,又看到了这本盗版书。心里想着经历了这么些年世事的历练,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读完,仿佛是给自己的测试,看看我的精神是不是还在伊甸园中,不能接受生活与人性的龌龊。然后就读完了,看到曼桢来照顾生病的曼璐,却被这亲姐姐骗入局,被祝鸿才打得昏死过去,像奸尸一样强奸了她。读这本书时,就像是爬坡,读到这个情节时,就是爬到了至高点,往下再发生什么,都容易接受了。读到曼璐在幽禁中想起世钧,也忍着没哭。过了这个章节后,就开始超脱地看张爱玲嘲弄人生,再没有那么强烈的代入感。爱情在人生中微不足道,亲情亦是如此。一颗柔软的心,被命运捉弄着,在人世沉浮着,总会变硬的,这样才可以活下去。可是回首时,总会觉得那柔软分外美好,那时眼里的世界多么清澈,仿佛一切爱都是理所应得的。听说这本小说是张爱玲仿了别人的作品,而且最初写成了带有政治意味的《十八春》,后来她步入老年,抛弃了故事中的政治,专心写人生,写得这样好,人类在茫茫宇宙小小星球之上,将喜怒哀乐研究到极致,终究还是一个寂寞。结尾,我实在期待着她会写得更好些,比如让世钧与翠芝对话,他们与心爱之人见面解谜之后,重回家庭,会是怎样交谈呢,若无其事地左顾而言他。曾经尝过爱情的甜蜜,这甜蜜在下半辈子里只好越来越淡,如月色抵不过黑暗的浓烈。

真的没有人批判顾太太吗o(>﹏<)o

顾太太是个神奇的存在,老而不死是为贼,说的就是她。顾曼璐成为舞女,后面嫁人的艰难也可想而知,她在悲愁中,顾太太却总是借着“关心”的名义,说着刺人心肺的话。——她只知道女儿的客人每况愈下,却从没有想到是女儿自己在往下坠。“你年纪也大了,干这一行是没有办法,还能做一辈子吗?”--> "这次我回乡下去,听见说涨豫瑾现在很好" --> "听说他到现在还没有结婚" --> 顾曼璐听了能不痛彻心扉?这个母亲真是丝毫不体贴对方的心情。最愚蠢的是,她居然想把二女儿嫁给大女儿的前男友,前提还是二女儿已经有了个男朋友,不知道脑子里是什么?!这样让大女儿情何以堪?怎么可能不仇恨“夺取”了自己一切的妹妹?为了这个还把二女儿的男朋友生生气跑了。如果这些只是老年人的愚蠢,也罢了。但是她的贪婪与残忍,在顾曼璐囚禁顾曼桢的时候暴露无遗。她刚刚得知大女婿QB了二女儿,而她面对世均是怎么做的?“她便伸手到口袋里去拿,一摸,却摸到曼璐给的那一大叠钞票。那种八成旧的钞票,摸上去是温软的,又是那么厚墩墩的方方的一大叠。钱这样的东西,确实有一种奥妙的力量,顾太太当时不由得就有一个感觉,觉得对不起曼璐。”后来,她就搬走了,在二女儿遭受这一切的时候,没有见过她一面,没有安慰她一声。这个母亲,简直冷酷的令人发指。顾太太的愚昧的残忍还在这儿——顾曼桢说祝鸿才的生意:不是屯米就是屯药,都是些昧良心的事。顾太太“想不到她至今还是跟从前一样,提起祝鸿才就是一种激愤的口吻”,当下只得赔笑道:现在就是这个时世嘛,有什么办法!顾太太对其他人的痛苦一直都是麻木而围观的,她只认钱——她劝女儿嫁给祝鸿才失败以后,就再也没有来看过女儿了。在顾曼桢为了不幸的婚姻而痛苦万分的时候,她居然说:姑娘,不是我说,也怪你不好(看到这里我想说F词),你把一颗心整个的放在孩子身上了,对鸿才也太不拿他当回事了!他的脾气你还不知道吗?你也得稍微笼络着他一点。我相信有个这样的母亲是人生大不幸。顾太太令人厌烦——比如张豫瑾的妻子被虐待致死了,也只是不咸不淡的说上几句。而她自己回上海吃了些苦头,咳嗽喉咙都哑了,但是到了上海就说话没有停过。她把她的经历,给每个亲戚都诉说了一遍,一共说了四遍。我个人认为,除了社会制度和本人的不幸,最大的悲剧制造者,还是顾太太——如果不是顾太太总是在大女儿面前毫无顾忌的撮合张豫瑾和二女儿,大女儿不会真的把恶念化为行动,如果不是她悲剧后毫无作为,拿钱消灾,二女儿不会这样凄惨。她会哭,会诉苦,会妈妈经,就是不会体谅他人的艰辛痛苦。看完全书,我对顾太太的厌恶,超越了祝鸿才。

不要回去了

再看了一次书。还是会看的舍不得睡觉。人一生也许总该有一次这样的感情。那么遗憾,那么无可挽回。可我总相信,最好的东西不要放在身边,否则会毁灭它的。你看那些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有哪个是白头到老的大团圆结局?“生命比死更可怕。生命可以变得更糟、更糟,比想象中最不堪的境遇还要糟糕。”这些年受的苦,曾想过要多么仔细地说给你听。“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是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最后几句就好像她正对着他说话似的。隔着悠悠岁月,还可以听见她的声音。“难道她还在那里等着我吗?” 当年负气分手,怎么知道下一面会那么遥远?“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回去做什么,你们总会这样相爱吗?即便没有曼璐的阴谋,这场爱情的前方也是荆棘遍布。彼此的不确定,猜疑,连向各自父母介绍时,也暧昧地隐瞒。叫别人如何去肯定。如果当初能让别人看见坚定的勇气,会有收不到的信,联系不到的情况,以及轻而易举的谎言吗?结婚吗?一次又一次的七年之痒?坦诚相见年深日久磨出来的丑陋真相?时间改变的不止是面貌身材,也会让感情走样。而现在,曼桢的平淡琐碎,世均的怯懦平庸,都被另一个人去挑剔忍耐。不要回去了。就这样,各自守着这半生缘,一厢情愿地PS柔化,从不曾老去,从不曾厌烦,永远美丽在心间吧。

半生缘 一世情

如果早几年读《半生缘》,我大概会为世钧与曼桢的情深缘浅唏嘘一番,对于“我们回不去了”的结局不忍卒读。时光渐远,年岁增长,如今的我,却觉得,张爱玲安排的结局,最圆满。  喜欢世钧与曼桢温吞水式的爱情。不是快餐爱情里轰轰烈烈的激情燃烧,因为那样的爱情只是荷尔蒙与欲望的产物,至死燃烧过后仅剩灰烬,随风飘扬无处追忆。是什么呢,仅仅只是,“紊乱的心绪里夹杂着一丝喜悦,所以心里也说不上是一种什么滋味”,是潜滋暗长中的日益明朗,直到捅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时,都只有踟蹰不前的,“曼桢,我有话跟你说”。  可是怎么样呢,他什么也没有说,“其实他等于已经说了。她也已经听见了。”所以,“她脸上完全是静止的,但是他看得出来她是非常快乐。”“他有生以来从来没觉得这样心地清楚。”  看惯了简单直接甚至粗暴的告白,这样淡到几乎忽略不计的表达,却柔软了心底某些地方。彼此面对面,仰目心惊,瞬息间心花开遍。有人跟我说,最好的爱情,是不需要告白的,两个人如果都有意,就自然会走到一起。我不置可否。想来也是,“他所爱的人也爱他,想必也是极普通的事情,但是对于身当其境的人,却好像千载难逢的巧合。”本身也是难遇的奇迹,哪里需要一个形式去宣告奇迹的降临?  然后便是最甜蜜的时光,彼此钟情,眼波流芳,眉间心上种下印记,强悍到无计相回避。所有人都希望故事沿着幸福的轨迹前行,不要任何偏差来破坏这完美的幸福,已然忘了这是小说。  大大小小的机缘巧合,造就了不偏不倚的重重误会,依附着那混乱繁杂的年代,任何人都逃脱不了。一对情深眷侣渐行渐远。当然恨狠心的姐姐曼璐和近于禽兽的姐夫祝鸿才,不过能怎么呢,他们固然联手生生改变了世钧与曼桢的人生轨迹,如果没有他们,就能保证两人修成正果白头偕老吗?是谁曾说,相见不如怀念?是谁又曾说,天长地久,不如曾经拥有?反观叔惠和翠芝,未能拥有彼此的缘分,却在各自心里给对方留下了最完美的影子,在后来那么漫长的岁月里,叔惠一直在追逐着另一个翠芝,迷迷蒙蒙的倩影在心头暗藏,未曾离开。弗罗斯特说得再清楚不过:“林中有两条路,你永远只能走一条,怀念着另一条。”得不到才会怀念,这道理。不言自明。  曼桢命运多舛,终至对于人生已然绝望,在时隔十四年偶然在街头认出世钧的那一刻,还是心悸,还是仓皇,那一刻只是想着落荒而逃。  人生本无定数,回首已是天涯。  我最不希望的是,遇见你,让你目睹我最落魄的样貌。因为你始终在心上,没有离开。  彼时的世钧,有着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幸福家庭,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儿女,算不上富足却也小康的生活。偶然在整理旧书时,掉落一封信,信上说,随便看见什么,或是听见别人说一句什么话,完全不相干的,我的脑子里会马上转几个弯,立刻就想到你。信的结尾是,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信是十四年前的曼桢写给他的。  世钧想,难道她还在那里等我吗?他当然不是天真,他明白“从前那种任性的年轻时代已经过去了,而现在是稳步进入中年,按照他们同一阶层的人们所习惯的生活方式,循规蹈矩的踏上人生的旅程”,他是遗憾,是惆怅,是从前岁月未完成心愿里纠结的百转千回,前半生曾有过那么一份自以为浓得化不开的缘分,谁能料到曾经以为尽在掌握的一切,是如何地经不起时间的挑拨与耍弄,眨眼的功夫,化成了光影里的纤芥微尘。  最后还是相遇了,人前,曼桢也只是说了一声,噢,世钧,你也来了。离开人群探寻的目光,当她从他的肩上抬起泪水涟涟的脸,哽咽地说“我们回不去了”的时候,他就知道,日后的人生旅程里,不论有多少不舍,他们两个就如同风中转蓬,各自滚向苍茫,不再有交集。始终是错过了,错过最美好的年华的他们,如今都是被贴上了不同标签的中年人,肩负着割舍不下的责任,再也不是当初孑然一身爱恨自如的年轻人。犹记得电视剧版《半生缘》最后一幕,世钧与曼桢各自牵着自己的孩子,站在马路的两端,远远对望,眼里,是无尽的不舍,和无奈。  “那样的恋爱大概一个人一辈子只能有一回吧,也许一辈子有一回也够了。”世钧曾经这样想过。  也许他们都明白,飘萍离散才是常态,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但他们曾经那样真挚地爱过,不幸只有半生缘,却能够延续一世情,就够了。  

在命运面前,学会了低眉垂眼

对张爱玲的文字,是怀有一种惧怕的。文字里带血。很多时候扯得人心疼。半生缘这书,还好不让人太过压抑。有的只是对于命运弄人的惨白微笑。最近自己也处在一种无奈的状态,有的时候我也不想的,却变得离彼此越来越远,可能所谓,回不去了。曼桢跟世钧,间隔14年,对彼此浓烈的喜爱,是没有随时间而减淡的,只是当14年之后,彼此再见,只能厚重地长叹一口气——我们,回不去了。这部书里,没有所谓的坏人,就跟我们的人生经历一样,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合情合理,只是,不是都被对方所接收。评判的标准不一样,各自所认可的东西,自然不一样。曼璐是具有悲剧色彩的,她在我的脑里,总是那一抹暗绿的色彩,浓厚,浓厚,难以挥去。就像是心里被沉沉盖着沥青一般,每吸一口气,都觉得疲惫。曼桢的形象,有最初的阳光清丽到后面的迷茫迟钝,让我扼腕。她精神上的信仰,在现实面前,崩塌得摧枯拉朽,难以重建。而她对命运的一种安顺,却让人大觉安心。以前我总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可是近几年所看到的一些人事变化,只能觉得,在命运面前,总得低眉顺眼。所以我异常能够理解曼桢对于残酷事实的妥协,最关键的是,虽然她妥协于现实,但是她不任其摆布。所以曼桢最后选择跟鸿才离婚,选择回到自己独立的生活,选择跟世钧在十四年后永别。沈世钧,沈世钧啊沈世钧。你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在爱情面前,你总是差一点勇气,在危机面前你总差一点信任,在现实安排面前你总差一点抵抗。所以,你的爱情,也只能止于最后一步。文章塑造的沈世钧,是典型的平庸男子形象,会为纯净的面庞而吸引,会为小事而心有郁结,也最后为人生的大变而匆匆逃避。在这段感情里,他远不及曼桢坚定的。“世钧,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的,总有这么个人” 这是一个旧世新女子对自己心仪之人所作出的承诺。曼桢总想着,要为世钧坚持下去,可是最后摧毁她最后精神支柱的,恰恰也是世钧。所以,对于世钧,我总是不太乐见的。当然,这句话触碰到我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有切身感受,我曾经对某些人也说过这样子一句“蒙君不弃,必在身后”的承诺,只是现在看来,现在大抵明白,不是我食言,也不是对方放弃。只是时间改变了中间的东西,所以,怪不得彼此。我又对着命运安顺的莞尔,如果我还在学生年代,必定会奋起抵抗,坚持人定胜天的理论,如今,学会了低头。苦笑……谢谢成长所赋予我的平常心。半生缘看完了。唏嘘也该过了。抬眼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该继续做自己的事了。

让人无奈的小说

张爱玲的书我读的不是很多,只看过《红玫瑰与白玫瑰》《小团圆》等,这次再看了这本《半生缘》,几乎是一种基调的。张爱玲写的故事总透露着一种淡淡的哀怨,又有着小女人心思。这应该和她自身的恋爱经历不无关系吧。梦想总是被现实打破,就像书里的曼桢,她总以为会和沈世均有个不错的结局,没想到最后竟在那种场景下见了面。透露着一丝无奈,或许也是张爱玲自己的无奈吧。书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祝鸿才强奸曼桢的那个晚上,虽然没有直接描写,但是在曼璐的只字片语和祝鸿才破相的脸就能感觉到了,以及后来曼桢被囚禁时候那种绝望和孤独。张爱玲总是要打破什么,不像徐志摩,反复吟诵着这美好的爱情~张就总会叫你看到最残忍的那一面,或许就像她自己说的那句话,人生就像一件华丽的袍子,上面爬满了狮子。

乱世不了情

只是因为看了刘若英饰演的张爱玲,我便开始疯狂的看这个奇女子的书。两者的相似:奶茶给人以文艺青年的感觉,张爱玲却是难得一见的中国近现代文坛才女。一个让人难以亲近的女人,直到离开人世,经历过的是神秘曲折的一生,留下了让世人猜想的一世情缘。没有那个人曾直面这个貌似尖酸刻薄的女人,听她讲出像小说中一样她那细腻,体贴,多情,害羞的小女人般的话语。想必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她完全的把自己关在了自己的世界,这种与世隔绝的写作,却是她唯一倾吐的方式,她在自己的世界里导演着世间爱情的悲欢离合,演绎着人世百态的变幻莫测。曼桢和世钧如此的相爱,却也难逃命运的劫数。在我看来在对待那份感情上,似乎曼桢比世钧更执着些,可是两人终究错失了半生的情缘。不免让人觉得悲剧般的凄凉,就像张爱玲的辞世,她走的如此孤独凄凉,但是我能感觉到是她的内心深处存留的如少女般痴情的怨恨和乱世中无奈的遗憾。读完了她全部的散文,还有半生缘,我却不敢在继续下去,每当看到如小溪般潺潺流动的文字,我就会联想到一间陋室,一张小凳,一盏孤灯,一只钢笔,一个孤独的老人笔耕不错的情景。凄凉的身影,浇筑这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那份暗恋的情愫始终萦绕在心头。多希望这世间的男男女女可以不像张爱玲笔下的有情人,面对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勇敢的走出一步,成就一段段佳偶情缘,慰藉这个外表高傲冷漠,但内心确实敢爱敢恨的一代传奇才女---张爱玲。


 半生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