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师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家庭/婚姻 > 钢琴教师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
ISBN:9787530207758
作者:[奥] 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
页数:244页

作者简介

《钢琴教师》是耶利内克的代表作,发表于1983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外国出版,后来又被法国拍成电影,获得了夏纳电影节的多个奖项。
小说叙述的是一个叫埃里卡的女子在母亲极端变态的钳制下心灵如何被扭曲和情爱如何被变异的痛苦历程。书中描写了如共生体一样不正常的母女关系。埃里卡虽年龄上已届而立之年。仍然时刻处于母亲的监视之下。不能越雷池一步 甚至睡觉也必须与母亲在同一个床上。青春期变成了“禁猎期” 埃里卡被禁止和外人随便交往,不能穿时装。想要一双高跟鞋都不行。她的内心囚长期的压抑经受了极大的扭曲。埃里卡的学生克雷默尔的出现打破了母女之间死一般沉寂刻板的幽闭生活。克富默尔热烈地追求自己的女钢琴教师,但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可怕的情爱陷阶:母亲固执而变态地从他手中抢夺埃里卡。埃里卡在对待情欲上表现出受虐狂的疯狂举动。最终克雷默尔选择了逃离。而埃里卡也开始走出发霉的生活。试着走向远方的一缕阳光……
小说的心理描写非常成功,常有十分令人惊奇的描绘,对人性的观察可谓洞烛幽微。女作家天才另类的笔触、产生了惊才绝艳的美学效果。

编辑推荐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代表作!《钢琴教师》发表于1983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后来又被法国拍成电影,荣获了戛纳电影节的多个奖项。

内容概要

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1946年10月20日生于奥地利的米尔茨楚施拉格一个有捷克犹太血统的家庭。自幼开始学习钢琴、管风琴和长笛,后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1964年毕业后,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戏剧和艺术史。197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管风琴硕士学位。70年代初,她辗转柏林、罗马等地。1974年与戈特弗里德·许恩斯贝格结婚,居住在慕尼黑和维也纳。耶利内克很早就开始写诗,1967年出版诗集《丽莎的影子》。1970年发表讽刺小说《宝贝,我们是诱饵》。此后写下了大量的小说、戏剧、散文和诗歌作品。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成分的《钢琴教师》。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女情人们》(1975)、《钢琴教师》(1983)、《欲》(1989)、《死者的孩子们》(1995)、《贪婪》(2000),戏剧《克拉拉S》(1981)、《城堡戏剧》(1985)、《在阿尔卑斯山上》(2002)、《死亡与少女I—V》(2002)等。
她先后获得过海因利希·伯尔奖、施蒂利亚州文学奖、格奥尔格·毕希纳奖等许多奖项,2004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者代表作《钢琴教师》将出中文版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获悉,200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地利女作家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的代表作品之一《钢琴教师》,本月之内将由该社推出。  《钢琴教师》是耶利内克在1983年创作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小说描写了一位知名的钢琴女教师,与爱上她的漂亮年轻的男学生之间一场畸形的爱情旅程。这部小说虽然此前未在内地出版,但由于它曾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在2002年的戛纳电影节获得多项大奖,国内很多读者都通过电影对这部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据悉,《钢琴教师》早在几年前已被国内翻译家宁瑛和郑华汉翻译完成,但一直未能出版。对此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表示,出版社的确在几年前就拿到了书稿,但因为小说性心理描写过于暴露,特别是文字比较艰涩,国内读者接受起来可能比较困难。几年来编辑和译者多次沟通,对书稿进行磨合,做了不少修改。   《钢琴教师》一书去年10月已在我们台湾地区出版繁体中文版,耶利内克获得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传出后,在港台地区很多人纷纷寻找该作品。对于这次国内出版的《钢琴教师》,出版社表示,他们将尽量不对作品进行删改,努力让作品以原貌面市。(新京报 记者术术)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200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的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在她的小说和戏剧中,声音和与之相对抗的声音构成一条音乐的河流,以独特的语言激情揭露了社会庸常中的荒谬与强权……          出版于1970年的讽刺小说《宝贝,我们是诱饵》,与其后一部长篇小说《米夏埃尔,一部为童稚社会所写的儿童小说》(1972)相似,在语言上富有反抗行为的特色,反对的是娱乐文化和对美好生活的虚假想像……  长篇小说《女情人们》(1975)、《被排除的人》(1980),以及1983年在自传背景下创作的《钢琴教师》,在所提出的疑问的框架之内,描写了一个无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读者面对的是强权与压抑,是猎者与猎物之间的根深蒂固的秩序。耶利内克表现了庸俗的娱乐工业如何侵占人们的意识,使他们丧失了反抗社会不公、反抗性别压迫的能力。  在《欲》(1989)中,耶利内克将对女性实施性强权描写成我们这个文化的基本模式,在这里,她的社会分析深入到了对文明的批判的深处……  在幻影般的长篇小说《死者的孩子们》(1995)中,她将奥地利描写成一个死亡之国,以激昂的愤怒鞭挞奥地利。  耶利内克作品的体裁难以界定,在散文与诗歌之间,在咒语与颂歌之间摇摆,包含了戏剧场景和电影镜头的元素。在近年来搬上舞台的剧作中……面对面的已经不是角色,而是“语言平面”。最近出版的剧本,被称为“公主剧”的《死亡与少女ⅠⅤ》中,她的创作主题,即女性无法完全进入生存世界,在表现手法上有些改变,隐藏在一些不变的场景中。  除纯文学创作之外,她同时还是一个无所畏惧的社会批评家,在这方面声名卓著,在她的主页上,她经常评论一些热门话题。                                瑞典文学院                             (杜新华译)

章节摘录

译 后 记在20世纪文学的多元化格局中,女作家群体和女性文学的崛起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几百年来妇女只被当作客体,追随、屈从于男子。本来很有才华的女作家在强大的父权社会中被埋没、忽视或遗忘。然而到了20世纪, 随着妇女运动的开展,女性主题意识的觉醒,涌现出一大批有个性,有才华的女作家。她们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回顾历史,寻找自我,向男权社会的许多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提出挑战,发出自己的声音。其中更为极端者甚至进行了创立区别于男权社会的女性美学和女性话语的大胆尝试。在她们的作品中,对两性关系从肉体到心灵的大胆探索和披露往往令人震惊。她们的作品引起的反响也经常是毁誉参半,有很大争议。但是,无论如何,女性文学在世界文学长河中有了自己的一席地位,女作家获得了社会承认。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被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摘得,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在奥地利当代文学中,70年代登上文坛的耶利内克一出场就以其强烈批判、否定精神以及惊世骇俗的写作风格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人物,一再在公众舆论中掀起波澜。她时而因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和唯物论思想被看作过于激进,时而因作品中过于直露的两性关系描写被指责为伤风败俗。她被媒体称为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却不被某些女权主义人士认同。她的剧本曾在奥地利受到非议,不能在维也纳的舞台上演,但在90年代上演之后却引起了剧坛的注意,她自己也成为当前重要的德语戏剧家之一,1998年还获得了德语文学的最高奖项——毕希纳文学奖。  《钢琴教师》(本书的德文书名直译应为《钢琴演奏者》,也有的译本译成《钢琴教师》。鉴于国内《钢琴教师》的译名已经流行,这里为了读者阅读的方便,仍译为《钢琴教师》。)一书出版于1983年,是她早期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后来又被法国拍成电影,荣获了戛纳电影节的多个奖项。书中的自传性因素引起了媒体对她私人生活经历的兴趣。作者自己也不否认自身的某些经历与此书的创作有密切关系。但是它绝不是简单的自我暴露,更不同于时下地摊上某些低级、下流、庸俗的色情文学,为了商业利润,以赤裸裸的性描写追求感官刺激。耶利内克出身于小市民家庭,自幼受到抱着望子成龙的梦想,集暴君和刽子手于一身的母亲的严格管束,又与精神失常的父亲多年相伴,一度自己也出现过精神心理疾病,休学一年。在这一年中,她阅读了各种体裁的许多文学书籍,包括通俗小说,这可能对她后来的创作不无影响。她从小学习音乐舞蹈,长大成人后接触了存在主义哲学、文学、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参加过大学生反权威运动,并一度加入过奥地利共产党。这些经历都在们后来的创作中打下了烙印。她把目光投向表面繁荣的社会背后的丑恶,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受到的压抑、摧残,甚至毁灭。正如有的评论所说,她用“恶毒”的眼光,拿着锋利的解剖刀,撕开了西方社会的“美的表象”。  书中描写了如共生体一样不正常的母女关系。有着典型的小市民心理的母亲把女儿当成实现进入上流社会的愿望的工具,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时刻从经济学的角度计算自己的投资,计算女儿的使用价值和能带来的收益。这是作者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尝试。埃里卡从小生活在母亲的卵翼下,虽年龄上已经进入而立之年,仍然时刻处于母亲的监视之下,不能越雷池一步。青春期变成了“禁猎期”,不允许和外人随便交往,不能穿母亲不允许穿的衣服,她想要一双高跟鞋都不行。小市民一心想往上爬、挤入上流社会的卑琐心理,与外界隔绝、令人窒息的狭小空间严重摧残了人的个性成长和发展。作者从女主人公在青春期受到压抑、缺乏性经验导致性变态这个独特角度,把人性的毁灭推到极致,产生了令人震撼、恐怖的感觉。这样异化了的母女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也许并不多见,但是由表及里而引发的关于教育问题的思考却是发人深省的。此外,书中还写到对外籍工人的歧视,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庸俗无聊的电视节目操纵、控制了普通人的思想与语言,使人们患上了失语症等社会现象,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批判。有的评论认为她继承了福楼拜用解剖刀解剖女性心理的传统,不过更带有20世纪文学的特色。读者看到,在她的笔下,性爱变成了暴力,拯救变成了屈辱,埃里卡企图挣脱枷锁、寻求自由的努力最后只导致更悲惨的结局。应该指出的是,作者没有只是自然主义地展示,而是经常使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启发读者联想,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力,但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她使用了一种冷漠、玩世不恭、充满尖刻的讽刺和嘲弄的叙事方式,与她的人物保持距离,也阻止了读者简单的认同。对于经典作家的作品游戏诗文式的滑稽模仿、调侃,更是她的作品中体现出的当代文学新特征。例如她把歌德的《浮士德》中的名句“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搬到小说中。那本是浮士德和魔鬼订约的条件。只要浮士德满足了,说出了这句话,他的灵魂就归魔鬼所有。现在她把它用到埃里卡和表弟做欢快游戏的癫狂时刻。音乐本来在德国和奥地利一向被认为是十分神圣、高尚的事业,作曲家也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但是在这里也常常受到戏仿和揶揄。这种对经典的亵渎是现代作品常用的一种间离手法。她在书中还通过把一些说到埃里卡的地方用大一号的字母写,以此表示她的独一无二的优越感。在叙述埃里卡给克雷默尔的信时,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不断变换,以此表现她希望在受虐时得到臆想的快感但又惧怕真正的疼痛时的矛盾心理。耶利内克认为自己的作品属于以卡尔·克劳斯为代表的奥地利犹太讽刺文学的传统,辛辣的讽刺挖苦是她的语言特色。奥地利文学中特有的对语言的注重,如巧妙地利用拼写和词义的偶合、对应等文字游戏,在书中时有出现。  本书的初稿在几年前已经翻译完成。当时翻译的初衷也只是想介绍一位女作家的一本有影响、引起争议的书,作为《曾经轰动的20世纪外国女性小说丛书》中的一部。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被搁置下来。直到耶利内克获奖的消息传来,这本书才得以在国内出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确实感到困难。奥地利作家独特的语言风格我们比较陌生,她那源于音乐化的语言更是很难在译文中完全表现出来。作品中许多联想丰富的奇特象征、比喻,需要调动读者的阅读经验、联想能力,更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以帮助理解。这对不熟悉语言和社会环境的外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在翻译中费了许多力气,但是在忠实原文,正确理解和照顾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力求使小说能够顺利地被读者接受上,仍然做得不够完美。出于尊重读者阅读与审美心理的需要,同时出于让读者全面了解这位新科诺奖作家创作题材与风格特点的考虑,我们尽可能保持了作品的原貌。我们希望,随着对耶利内克作品的介绍和研究的深入,今后会有更多更好的译作面世。

图书封面


 钢琴教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1条)

  •     我阅读的嗜好很怪,如饥饿无比的饕餮,从翻开书的第一页开始,必定要到最后一页,作为阅读的尾声,断断续续去看一部作品,我认为无法彻底投入身心,沉浸到作者在小说中营造的氛围(当然,那些差劲到不得不让人停顿一会,甚至没法吸引到读者投入的快餐作品除外)。但是这本《钢琴教师》,我直至今日才看完,从我高中时买来,到我硕士毕业两年,经过了八年时光,才断续地、真正地看完这本书。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这本书的翻译实在太烂了。阅读译者后言的时候,看到他自谦为了这部作品,花费了许多力气,一开始从不被获批出版就心仪此作,到借诺奖东风得以面世,最后决定翻译的语言忠于原文。在近几年的翻译作品中,“忠于原文”似乎已经成为了所有力不从心的译者至高无上的尚方宝剑、无坚不摧的挡箭牌。句式不畅?因为我们忠于原文。语句平淡?因为我们忠于原文。词藻枯燥?因为我们忠于原文。嗐,得了罢!这样老调重弹的借口,能持续骗倒多少年的读者?君不见,法兰西、翡冷翠,这些信达雅具备的词语,比起法国、佛罗伦萨要有多明珠熠熠;多少经典外国小说、诗歌,到现在沿用的,仍是清朝晚期、民国、建国初期的译者版本;甚至我所学的专业,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才出国归国,被奉为权威的,始终只有一本从前的《元照英美法对照词典》。本作的毛病与许多翻译版本一样。句式不畅,节奏混乱,语句平淡。长短句的应用不明显,以及排比、连续句式的运用十分贫瘠。奥地利语是以德语为基础的,使用的官方语言是奥地利语、德语、英语。作为略懂德语皮毛的我,知道德语是非常难的,语法、词性、时态的难度,是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几倍,但不要认为是德国人的严肃令到德语硬邦邦,连同文学作品都索然无味。不少热情得令人窒息,羞涩不敢直视的诗歌,都是用德语写成。我看过的奥地利作家的作品很少,女性作家的作品的话,这本更是唯一一本。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的此作,是如同暴风雨般快速、宣泄般倾倒的开场。她在对外界的敏感上,与波兰作家极为相似。不同的是,她更为大胆,没有他们略为约束的理性收敛。本作尽管是完全的第三视角,也能通过主人公感受到作者的疯狂、沉浸在故事中的不可自拔与迷乱。被扭曲的人性,一旦受到释放,其疯狂原应让读者尉为心悸,但是在味如嚼蜡的翻译之下,只让人感觉到想快速翻页而阅。衷心希望译者在进修外语的时候,切勿忘记在中文素养上有所进步。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谷歌翻译,在未来几十年,科技还会继续日新月异。曾有人预言字迹千变万化,手写识别很难达到100%准确,但现在手写识别率已是过去五年前的翻倍,所以,我们谁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天,机械翻译已能达到正确率90%以上。真的有那么一天到来,我们还会需要翻译得如同机械般生硬的“人”译吗?翻译,是一门艺术,不是一门技术。
  •     文本中的畸形是一个被夸大的普遍性,过高的提纯会惹来大片争议和质疑。即使作家本身不正常,透过她笔下病态的世界,我们也能看见畸形从何衍生——常态土壤衍生了它。《钢琴教师》是耶利内克带有自传色彩的代表作,文中大段无关紧要描写致使人云里雾里,却隐约是心理暗示。透过耶利内克的笔,看见的,不过是病态心理的内心世界。孩子和母亲的爱,女教师和男学生的爱,演奏者和音乐艺术的爱,这些普遍发生在常人周遭的事件,在女作家笔下被夸大到非常态——不伦,畸恋:一个家庭下的一个孩子艾莉卡,这个孩子,作为母亲的财产,她必须时刻受到母亲严厉的监管,母亲要时刻掌握自己财产的位置,估计自己财产的价值,并且只有母亲才能拥有对孩子这一财产的绝对支配权,以防万一!于是母亲束缚孩子的自由,决定孩子的状态,甚至隔绝孩子和世俗。最终艾莉卡在母亲的压制下走过了40年,默默走向心灵扭曲。人前,她为人师表,人后,她以常人匪夷所思的方式表达情欲,自残,偷窥人们交欢,以音乐升华性欲。常人批判耶利内克笔下的艾莉卡是个变态的女教师,却不知自己的失态与病态究竟多远。父母从小就送自己的孩子进入各种早期学习,压抑孩子天性发展,声称,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不落后。有多少的本质能像耶利内克,直接跳出来,毫不留情地尖锐披露,因为这是财产,让财产升值是跻身上流社会的好办法。父母热衷于决定孩子的穿着打扮,仿佛这样永远可以将孩子栓在身边。明明孩子已经十七岁,但在父母心中,仍然永远是七岁。一旦孩子有丝毫改变,一时半会儿无法接受,极易发生争吵,而更多的时候是采取冷战的方式。正常人最终会走向和解。父母谆谆教导,并苦口婆心地要求孩子应该同什么样的人往来,断绝与什么样的人往来。当孩子还是学生的时候,最好,不要出门,就在家里,练习,练习,再练习。只不过,艾莉卡的母亲更极端化,直接断绝了许多“没必要”的社会关系,而世俗中的普通父母,往往在孩子性格养成后的成年开始后悔,反过来抱怨为什么自己的孩子缺乏交际能力,便像赶鸭子似的,一遍又一遍催促孩子去补习社交。现代女权主义眼中男女位阶耶利内克无疑是现代女权主义者。但她的女权观点被媒体称为激进女权主义者,且也不为一些女权主义赞同。比起直白地伸张女权、索要女性主动地位,耶利内克不遗余力地抨击社会中女性所处的弱势地位。耶利内克露骨地描写两性关系,多次提到女性的肉体,仿佛女性生来为玩物:她们属于猎物,是被供来享乐用途的,当男人任意需要时可以当商品被支付到。辛辣的言语,犹如将女性钉在耻辱柱上,不愿承认却不得不承认,现实如此。闺女也好,妓女也罢,女性在现代社会中,依旧很弱势。无论是天生不公的生理构造还是感情位阶这一问题。耶利内克是规则的看透者。她安排艾莉卡的出现处于优势的地位,克雷默尔则扮演者猎手的角色,一而再再而三地向艾莉卡扑去。只要艾莉卡不把心交出去,只要艾莉卡不把尊贵的头低下,那么,失意的只有克雷默尔一人。艾莉卡哪怕有所表示,只要不动声色,让克雷默尔自己跟上来,艾莉卡始终是赢家!直白地将恋爱的追求称作是“猎手与猎物的游戏”,很多少人不乐意认同这是属于恋人间的斗智斗胆。艾莉卡最终做出了尝试。这是对正常人来说不可思议的尝试:一个被虐者向她的恋慕者索取施虐,试图通过控制施虐者,达到被控制的目的。但是,对于艾莉卡,等于是无保留地把内心交托出去了。胜利自艾莉卡写给克雷默尔的那封信后,局势迅速颠倒,即艾莉卡向虚无的爱情低头,这场局,艾莉卡输定了。她的优越感荡然无存,遭到学生克雷默尔的一再羞辱。当她发觉这一切并非想要,努力建立一种正常恋人间平等关系时(艾莉卡是这么认为的,其实是女性对男性的顺从),克雷默尔已将她剩余价值榨足,离去。艾莉卡腐朽生活中好不容易透进一缕阳光,她的生活又再坠入霉变中。耶利内克擅长描写女性被毁灭。也许艾莉卡的生活还是有些许转机,当母亲提出艾莉卡应该多进行社交活动时,当艾莉卡大胆穿起短裙时,当描写的世界开始有阳光旋转时,甚至当艾莉卡暗地里进行的自残活动转为公诸于世的自残。总是有什么,在进行些微的改变,虽然不会是很大的改变。一个精神上的恋人耶利内克说,艾莉卡没有什么才华,只是艾莉卡相信自己有什么才华,并为之不懈努力,自欺朝这个方向去,好不容易才在音乐界有了一方领土。艾莉卡和学生克雷默尔不少的交流是在琴键上完成的。艾莉卡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情。音乐是她的全部,她的语言,她的营生,她的秘密情人,甚至是她的高潮体验。许多天才艺术家也有类似体验。例如,著名提琴家杜普蕾就从来没嫁给过任何人,她一直以来只和大提琴结婚。越是偏执、越是容不得精神上有污点、越是追求唯美主义的人,越是无法接近预设的恋人,于是遥远的恋人彻底成为一个符号:一串五线谱上的音符,一行行油墨气味的文字,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能将精神恋人和现实恋人转换成功的是世俗里的正常人,摔碎的,不过是我们看来似乎天赋异禀,却始终带有情感缺憾的天才。
  •     感想不是很多,但是对这种文字风格很感染的一本书。对的,好像跟无花聊过一些感想,记不得了,懒得复制过来。

精彩短评 (总计63条)

  •     共鸣
  •     翻译令人不适,虽然被安利过多次,但无法专心读完
  •     叙述语言风格不能更喜,但是整体构架总觉得差一口气,情节走向掩埋在琐碎的细节之下也不能说是糟糕,然而……[021]
  •     先看的电影后看的书,更加懂了女主角的内心世界。
  •     女性作家写的东西有时候真的部怎么懂
  •     补记
  •     看了一点点,发现有根据同名小说拍的电影,找出电影看了半小时,看不下去了,还是看书好一点,都说这本书着重在描写钢琴教师的心理活动,可看着看着我突然觉得还要不要看这么负面的书,生活中的负能量已经够多的了。。。。
  •     翻译简直可怕。
  •     每读一句刀子就好像在心口划过一道。
  •     很好的一部作品,很烂的一本译著。由于蹩脚的翻译,成就了一次不堪的阅读经历。
  •     很喜欢外国人的故事题材的选取 有人文性
  •     负能量爆棚
  •     大胆而又笔触细腻的女作家总是让人颤栗,一种从灵魂深处渗透出来的寒冷。这是一个压制与反压制的故事,一个追逐与反追逐的故事。十分压抑狂乱,许多意象都是埃里卡的呓语和胡思乱想,虽说观察的很仔细,也一针见血,右纯女性的聪颖,单过度堆砌也会让人厌烦。
  •     竟然7点15起来 接着前天晚上看完了 翻译估计删改了不少
  •     我读了两遍,硬是中途弃了……不知道是因为翻译还是排版,看的我一头雾水。不知道重点是什么。看起来大致是写一个有才华的钢琴教师有个控制欲超强的母亲,过着悲惨但想逃离的生活……虽然没看完,但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一个母亲的影响力有多大。
  •     关于性和爱我并没有想很多 领悟最深的大概是 每个人都应该有独立自由的意志 没有任何人需要成为别人意识的衍生品。
  •     翻译很一般半生不熟的样子
  •     2004
  •     什么叫好书好作家就是哪怕先行看过改编电影, 再来读原著文字也压根儿想不起丝毫电影的剧情或被演员演绎的人物影子
  •     大胆的性描述?比起这个更让我讶异的是其丰富的想象力,真是难得的阅读体验,虽然翻译的风格有点不喜欢。
  •     不好意思,我当小黄文看了。
  •     真是让人赞叹的一本书,心理描写强大,压抑却不枯燥,语言密集多义,隐喻杂缀。施虐受虐小黄书,又可以做精神分析案例的一个本子吧,看多了犯罪分析,总感觉女主要形成一个反社会人格。
  •     好可怜,我怎么有点感同身受?
  •     整本书并没有给人很好受的感觉 几次想要弃书
  •     吊诡的黑暗人生。最喜欢书里女主带着手套坐在玻璃前看情色表演的那段,旖旎。
  •     M略变态。心理描写不错。不知道是不是翻译原因,略晦涩
  •     一晚上速读完 翻译太烂。。说是谷歌直接翻的我都信 继续看秀逗魔导师了
  •     绝对的心理描写。
  •     文中情节之间有大段大段冗长,晦涩的隐喻段落,经常看着看着就走神了= =
  •     阅读体验不是太好的一本书,看的时候很不舒服,看完以后也很不舒服
  •     2017.02.28 ~ 2017.03.08 欣赏不来。不能说写得不好,但阅读体验不好,修辞过于密集,不给读者喘息的余地。
  •     有点阴郁的小说……觉得女主角很可怜……在母亲的控制下变成了那样一个人……
  •     被壓抑到極致的女性獨白
  •     一直想读,静下来时候,很多书是必看的,这是一本。
  •     没读完,读起来感觉很乱,不知道是我的理解力的错还是翻译的错。
  •     耶利内克的书是偶然看到的 就想多买几本看看 搜索后发现中国图书网有好几本 感觉名字听着还行 就买了好几本 这本书还没看 才翻了一下 后面封皮中央缝线除就咔一下开胶了 又检查了下别的几本 除了硬皮精装的外 都存在开胶现象。。。 以后不再入驻商家买了 质量和亚马逊的差距太大 (说说书的内容 比较难懂。。看的很慢。。)
  •     。。。。。。
  •     翻译真的是——我忍着读下去的
  •     很带点意识流的一本书,看起来比较晦涩难懂,一部分是这个作者的书本来就是很出名的晦涩,一部分估计是翻译原因。读了之后,心灵久久不能平静,为主人公的压抑的生活感到悲哀,为她呐喊。推荐大家去看下同名电影,感觉电影改编得是相当的成功,而且不如书看起来那么晦涩,但保留了原书的精华,能更好的理解书中的意思。
  •     总有比死亡更艰难的事。
  •     自己看完电影意犹未尽,立即买书回来品味!质量很好,物流给力,真心好评!
  •     囫囵吞枣的读完了,书中对于压抑人性的描写很多,描写了一种新型的母女,大段的性描写,很隐喻。不敢反抗的病态想法,总感觉有点莫名其妙。
  •     所谓爱情,所谓人生
  •     语言艰涩
  •     书的封面设计不算华丽,但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故事一样,语言平淡无奇,但却有着触及心灵的震撼力。电影和小说都值得一看!
  •     越发对扭曲心态的剖析描述感动着迷,难道我适合进修精神病学?
  •     唉,因为翻译,实在是无法给五星,就内容和主旨而言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一本书,就其中发散思维所讨论的一些事物就需要读者自身的阅历相匹配才足以获取精髓。真是可惜了。希望有一天能读原文,或者好的英译本。
  •     年轻时为了装X买的,从没读过一个字,放在阁楼静静落尘,直到多年后冬日搬家的下午,又再次重逢,直到看完最后一个字,仍舍不得放下,原来,这么多年,你依然在
  •     标记一下
  •     我看不下去了…憋了一年多还是看不下去了… 真是有魔力,发完这条突然一用力就读完了。除了压抑和扭曲其实什么也没讲。找本英文版试一试。
  •     买了5年才读完,翻译问题较大。
  •     牛逼的小说,可怕的翻译
  •     性压抑。来自母亲?制度?文化?还是她自己。以前看的,现在脑力频频想起亦舒的她比烟花更寂寞里的,还是自己的原因。
  •     严厉有时候也是一种毒药,毒发的时候会丧命的。
  •     很压抑,很好看
  •     细节挺好
  •     装帧惊悚…翻译得并不是很好,有些地方很是晦涩,丝毫没有感受到耶利内克所谓的韵律般的语言。读前1/3恍惚是自己的自传,后面的部分不是很好读,压抑感厚重,但也不失佳作。期待更好的译本。
  •     装帧设计很好,橙\靛两种色调与作品强悍的风格相埒。版式设计太差,印刷纸张也差强人意。耶里内克的作品在诺奖评委中引起很大的争议,或以其文字粗俗,毫无文学性可言而入选拂袖而去。她的语言几类泼妇骂街,老鸨拉客,充满焦渴。耶里内克只在高音部弹奏,发出强悍而又肆意的琴音!
  •     想到黑天鹅最后那个挂着蒙克的画的诡异房间,全书是一种逼仄却又诡艳的感觉,有点变态
  •     一次痛苦的阅读体验,是老师布置的读书报告作业支撑着我读完了整本书。
  •     我读过的最好的性心理小说,我读过的最好的政治小说,我读过的最好的爱情小说,我读过的最好的女性小说。
  •     都是一大个大个的自然段,对性心理的描写太求详细而让人疲倦。
  •     需要想象力来阅读。音乐化的需语言不知道是不是德文的特性,再加上作者联想丰富的奇特象征,比喻,是一场费力才能带来的阅读快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