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京华烟云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
ISBN:9787535438331
作者:林语堂
页数:584页

作者简介

故事始于1901年义和团运动,讫于上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前后跨越30多年,借北平姚、曾、牛三大家族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反映了家国变迁和世道兴衰。小说以诸多真实历史事件为大背景,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五四”运动、新青年新思潮的论战、“三一八惨案”、二战爆发、国共合作、中国进入全面抗战等,全景式多层次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急剧而深刻的变化。
《京华烟云》原名《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在1938年至1939年旅局法国和美国期间用英文写成的长篇小说,题献词给“英勇的中国士兵”。
《京华烟云》是翻译后的书名,也有译本将它译为《瞬息京华》。
1938年初,林语堂打算将《红楼梦》翻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因故未能如愿。于是决定仿照《红楼梦》的结构创作一部反映中国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1939年底,《Moment in Peking》在美国出版,副标题是《一部关于现代中国的小说》。
《京华烟云》在出版后短短半年内即行销五万余册,美国《时代周刊》称其“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之作”。

书籍目录

上卷  道家女儿  第一章 后花园主埋珠宝 北京城人避兵灾   第二章 遇乱兵骨肉失散 贴告白沿路寻人   第三章 曾大人途中救命 姚小姐绝处逢生   第四章 沐恩光木兰入私塾 探亲戚曼娘交新朋   第五章 母溺爱长子成顽劣 父贤达淑女富才情   第六章 长舌妇恃恩行无状 贫家女倾慕富家郎   第七章 平亚染疾良医束手 曼娘探病曾府栖身   第八章 病榻前情深肠空断 绝望中徒祈幻成真   第九章 拜天地孤独不成偶 入洞房凄凉又辛酸   第十章 马祖婆呼风唤雨 牛大人作势装腔   第十一章 训绔绔姚思安教子 食粘粽曾平亚丧生   第十二章 北京城人间福地 富贵家神仙生活   第十三章 乐郊游喜姚孔相遇 谈教育倡男女求学   第十四章 为饯行曼娘设宴 苦离别银屏伤怀   第十五章 沐书香寒门出才俊 别美婢绔绔痛出洋   第十六章 遇风雨富商庇寒士 开蟹宴姚府庆中秋   第十七章 听命运木兰订婚 逃圈套银屏出走   第十八章 离香港体仁回北京 隐陋巷银屏迎故主   第十九章 公子哥儿话时尚 莫愁妹子展辩才   第二十章 终身有托莫愁订婚 亲子被夺银屏自缢   第二十一章 木兰出嫁妆奁堆珠宝 素云吃醋唇舌逞毒锋 中卷  庭园悲剧  第二十二章 施干才姚木兰管家主事 遭恶报牛财神治罪抄家   第二十三章 牛家失势捉襟见肘 曾府燕居适性娱情   第二十四章 体仁向善华妓从商 木兰生子暗香遇救   第二十五章 遭子丧富商购王府 慕兄势劣妇交娼优   第二十六章 迁新邸姚家开盛宴 试对联才女夺魁元   第二十七章 红玉阿非纯情挚爱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第二十八章 娼妓做夫人煞有介事 劣妇追时尚得意忘形   第二十九章 赏奇士莫愁嫁立夫 怀骨肉陈妈寻爱子   第三十章 贪利追欢素云甘堕落 因情应势木兰议从商   第三十一章 老多病遗臣却聘归隐 少年游才俊临水登山   第三十二章 北京城新学旧派人文荟萃 静宜园淑媛硕彦头角峥嵘   第三十三章 论中西辜老发奇论 悟签文玉女溺荷池   第三十四章 利欲薰心王府探宝 职责已尽四海云游 下卷  秋季歌声  第三十五章 堕落无耻素云遭休弃 钻营有术怀瑜又高升   第三十六章 挥笔为文孔立夫结怨 爱国游行青少年遭殃   第三十七章 姚木兰痛悼爱女 孔立夫横遭拘囚   第三十八章 审案件法官发迂论 入虎穴木兰救立夫   第三十九章 素云伴舞银屏得祭 姚老归来木兰南迁   第四十章 老实人偏拈花惹草 贤父女知釜底抽薪   第四十一章 疯狂掠夺日本走私 病榻缠绵木兰探父   第四十二章 制毒牟利牛素云被捕 伤时忧国姚思安遗言   第四十三章 报国洗前愆香消玉殒 除奸生差误李代桃僵   第四十四章 日寇屠杀曼娘自缢 京华论陷经亚南逃   第四十五章 追随政府携稚小木兰入蜀 全民抗战汇洪流国力西迁

前言

  “小说”者,小故事也。无事可做时,不妨坐下听听。本书对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既非维护其完美,亦非揭发其罪恶。因此与新近甚多“黑幕”小说迥乎不同。既非对旧式生活进赞词,亦非为新式生活做辩解。只是叙述当代中国男女如何成长,如何过活,如何爱,如何恨,如何争吵,如何宽恕,如何受难,如何享乐,如何养成某些生活习惯,如何形成某些思维方式,尤其是,在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尘世生活里,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而已。  林语堂

内容概要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名玉堂,又改名语堂。
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
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
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
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
1966年定居台湾。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1976年在香港逝世。

媒体关注与评论

  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分关于中国的著作。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者赛珍珠  (它)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写作。  ——美国《时代周刊》书评  我写过几本好书,尤其以写《京华烟云》自豪。  ——林语堂  在现代中国小说中,《京华烟云》是首屈一指的杰作。  ——林太乙(林语堂之女)

章节摘录

  上卷 道家女儿  第一章 后花园主埋珠宝 北京城人避兵灾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早晨,北京东城马大人胡同西口儿,横停着好些骡子车,其中有几辆一直停到顺着大佛寺红墙南北向的那条胡同。赶骡子车的都起身早,天刚破晓就来了。大清早晨就在那儿喊喊叫叫的。其实这些赶大车的一向如此。  罗大是五十来岁的老年人,是这一家的管家,雇了这些骡子车,是准备走远道儿的。他现在正抽着旱烟袋,看那些骡夫们喂牲口,一边吵吵闹闹的开玩笑,从牲口取笑到牲口的祖宗。再没话可说了,就取笑到他们自己头上来。一个骡夫说:“在这种年头儿,谁知道赶了这趟车回来是死是活呢?”  罗大说:“赶这一趟车,你们赚钱不少。拿一百两银子就可以买一块田地了。”  那个骡夫却回答说:“人死了,银子还有什么用?哼,那些洋枪子弹可不讲交情,一颗子弹穿进脑袋瓜子,就弯着辫子躺在地上,成了死尸一条了。瞧瞧这骡子的肚皮、肉能挡得住子弹吗?可是有什么法子,总得到外头挣碗饭吃啊。”另外一个骡夫插嘴说:“也难说呀。一旦外国兵进了城,北京也就住不舒服了。拿我来说,我倒愿意离开这儿呢。”  太阳从东方升起来,照着那座宅第的大门,巨大梧桐树的叶子上,晨间的清露珠光闪耀。这栋房子便是姚家的住宅。大门口儿并没有堂皇壮观的气派,只不过一个小小的黑漆门,正中一个红圆心,梧桐的树荫罩盖着门前。一个骡夫正坐在安在地上的一块方厚的石头上。晨光虽然是清爽宜人,看来又是一个晴空万里的炎热天气。树下安放着一个不大不小的茶缸,是夏天施给过路人解喝的,可是这时候儿那茶缸还空着。看见了这个茶缸,一个骡夫开口说:“你们东家是个大善人哪。”  罗大回答说:“世界上再没有比我们东家更好的人了。”他手指了指门柱旁边贴的一张红纸条儿,可是骡夫不认识上面写的是什么,罗大告诉他们说:“上面写的是赠送霍乱、痧症、痢疾特效灵药。”  那个骡夫猛然想起来,他说:“这倒很有用。你最好拿点儿给我们,在路上也放心。”罗大说:“你跟我们东家一路上走,还用担心什么药?他老人家身边儿带着,和交给你带还不是一样?”  骡夫们于是想探听这个行善人家的情形,可是罗大只告诉他们说,他家主人是一家药铺的东家。  不久,东家老爷姚思安出来了,看一切齐备了没有。他有四十来岁,短粗身材,结卖健壮,浓黑的眉毛,眼下微微松垂,没留胡子,头发乌黑。走起来显得年轻沉稳,步伐坚定,身子笔直,显然是武功精深的样子。若出其不意,前后左右有人突袭,他必然会应付裕如。

图书封面


 京华烟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关于这个故事,电视剧看过,通本书翻过,几个喜欢的章节看过很多遍。总体评价:一部可以读很久,越读越觉内容厚重的作品。
  •     整书特别是前半部分有浓重的模仿红楼梦的痕迹,后半部分有些情节稍微夸张,如木兰为救立夫只身入虎穴以及姚夫巧遇孙亚情人丽华的几个桥段;然而能把中国二十世纪初风雨飘摇的三四十年通过几个家庭的兴衰荣辱而折射出耀眼的光辉,此等深厚功力远非常人所能及也。
  •     这是我读过的最喜欢的一本书。它不仅真实反映了那段历史背景下中国的社会形态和悲欢离合的人情。更让人们感觉到了旧的思想的逐渐消亡和新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最开始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包含了复杂的人物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后来越读越不能理解,在那种外界和人的内心同样混乱的年代,每个人的性格和命运都是那么的典型,我认为,作为现代人是不能想象的,也是无法实现的。书中最后写到开辟抗日前线,这也是我最想看到的。到这里已经不是仅仅表现一个人的品行和智慧了,而是反映了整个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共同维护民族的利益。深切地反映了中国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反而喜欢莫愁
  •     人物性格、命运的刻画,历史时代背景的总结,对爱情、哲学、改革的思考。刻画了许多人物,从清末到民国前的混战为时间背景,起初时间概念并不强烈,随着战争和书中人物加入到混乱中去,历史的概念颇明晰起来。多个人物的不同人生哲学和秉持。(佩服木兰的气度,红玉很像林黛玉不是么?)
  •     因为京华烟云喜欢林先生,也因为林先生喜欢京华烟云。
  •     看了京华烟云的电视剧后买的这本书,很喜欢姚木兰。书的质量好,适合收藏用。
  •     终于看完了,对于没有看过京华烟云被拍成电影电视的同胞,文字给予了充分的想象力。
  •     这个冬天一直在看这本书 书中的很多内容摘抄了下来 对我们了解那时的中国是很有帮助的 .
  •     如果我将来有了一个女儿,我便要给她取名——木兰。《京华烟云》更像是一本容易读懂的《红楼梦》,虽无《红楼梦》的文学地位,但却不容否认绝对是一本好书,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     传说可以媲美红楼梦的书,个子果然也比较大,没敢开始看
  •     上下册读的是两个版本,因为是中国人写的英文小说又被译回中文,所以有种游子归乡说故事的感觉。书中无论是喜是悲,一律用平和的口气娓娓道来,很少有激烈的口吻。真实感却异常强烈,仿佛木兰就在眼前上轿,曼娘就在眼前死去。是那个年代难得的没有过多政治倾向的书,历史感绵密厚重,又有举重若轻的大气。
  •     只读完前两部分…
  •     看了这本书我对姚老爷有很高的评价,他的思想高度我是真心的佩服,里面的旧思想和新思想对比的那么明显。我一直无法把蓀亚和潘粤明划上等号,为什么电视会要他来演呢?好吧,电视本来我也只看过一丁点。
  •     这么多年以来,最爱不释手的一本书。第一次读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后来翻遍读书馆读了林语堂所有的小说,不愧是大师,用英文能写出这么棒的书。
  •     林先生的文笔总是给人很美很雅致的感觉 既有中国古典美的味道 又有西方现代思想的注入 至今仍是我之最爱
  •     一直很喜欢的小说 这个版本不错
  •     上大学的时候,寝室里的人都围在一起看电视剧京华烟云,现在忽然很想看原著到底是怎么样的。才发现电视剧剧情改得太多。还是更喜欢小说。
    喜欢木兰,她淡定从容,她聪明贤惠,她博学多才。她是薛宝钗的缩影,但是她的命运却好过宝钗。
    所以很喜欢这部作品。
  •     故事由战争起,由战争结,充满对历史对人性的思考,不失为一部佳作。美中不足,林先生把最优秀的品格都给你木兰父女,导致其他人物都显得暗淡了
  •     书收到的时候,很是惊喜。曾经在销量第一的那个版本之间进行选择,那一本的评价说字小密集。这一本的封面古典优雅很吸引我,但是买的人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喜好,因为觉得能精心做封面的出版社,排版也差不到哪去。果然,这本书古典精致,印刷优良,很是喜欢。

    书还刚刚开始看,不好评价内容。语言风格很朴实,读起来顺畅舒服。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应该很精彩。
  •     慕名已久的一本书,直到今日才一读。煌煌60万言的一部巨著,重点描述了曾、姚、牛3个家族,近百个人物的悲欢离合,穿插着近代中国(1900-1938)那些纷杂的大事件,让人感动让人叹息。

    小说原本的副标题是“一部关于现代中国的小说”,那是1939年,名为小说,但有很大的写实成分,因为那些人物那些事件,是那样的真实!我们知道这是林语堂仿照《红楼梦》而写的一部英文小说,既是为了弥补无法翻译《红楼梦》的遗憾,但我想更是为了向西方介绍现代中国,介绍可歌可泣可敬可爱的中国人。在抗日战争爆发的时期,它显得那么珍贵,体现着林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

    当然,它无法和伟大的《红楼梦》相提并论,但我觉得它仍是杰出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曾经,我们更多宣传的是左派作家的文章,如耳熟能详的鲁迅、郭沫若、巴金、茅盾、老舍、曹禺等,我们的教科书上全是他们,然而公允的讲,像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沈从文等人的作品同样的光辉照人。当战争的硝烟褪去,或许周梁林沈等人的作品更有味道。

    姚思安、姚木兰父女是全书中最让我喜爱的人物,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品格,让人赞而爱之!即使在今天,姚木兰这种女子仍是罕见的,可谓奇女子,但又不会让你感觉遥远,一个让你想亲而近之,而非敬而远之的女子。生女当为姚木兰啊!

    本书采用了经典的张振玉译本,但书上并未标注,不知是因为没有正式的版权?授权?或者其他原因。感觉对译者不太尊重。同时,减掉了著者序、译者序、京华烟云人物表,有些遗憾。因是一册装订,纸张略薄,不过总体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     看了一个学期了。特别好看最后结局写的很好。。。。。 还有,不喜欢姚木兰。太精明。
  •     这是第二本了,原来那本翻烂了,是林语堂的经典之作!
  •     我是因为看了赵薇演的电视剧才有兴趣买这本书的,林语堂先生的文风是我喜欢的那种。
  •     姚木兰要是放在现在,也许会抛开和立夫在一起。到底是从自己的内心还是遵从理智?
  •     写给外国人看的书,对现代中国人也很有参考价值
  •     真想看看英文原版
  •     看了电视剧之后就想买本书来看看,原著版本很多,挑了这本买了。很不错,古香古色的封面和《京华烟云》正好贴合,书皮很有质感,拿在手里感觉很好的,印刷也不错,很清晰,纸张也很细致,总之,很好,值得收藏!至于内容,那就更不用说了,大家风范经典之作,一个字,美!
  •     书不错,没让我失望,诗一样的语言,融合了林语堂先生人生的大智慧。。。。。。我会认真把它读完,相信一定是一种享受。
  •     京华烟云。。。
  •     以前看赵薇演的京华烟云,一直很喜欢木兰这个角色,也喜欢这个故事,所以便买书慢慢回味。
  •     不错,京华烟云的书感觉有点旧了。圣诞忆旧集很好
  •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有思想有力量的小说了.

    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吃过什么苦,不知道什么叫动荡的年代,能够心怀大爱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什么是精神的力量,什么是大智大慧.

    可能受作者的引导,我也非常喜欢木兰. 高雅,聪明,豁达,而且,用现在的一句话说,能够与时俱进.

    每次看到类似书籍,就会觉得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有着相同的喜怒哀乐,有着面对世界的改变而有的同样的疑惑.

    也许我现在还理解不到这种感受,但是也许在许多年后,老了坐在摇椅上,回想当年一切,很久远的一切,瞬息云烟......

    解闷逗乐的书当然需要,但是这样有思想和智慧的书,能多些再多些.
  •     孔立夫。。。
  •     它向红楼梦一样包罗万象,将生活的整体完整的展现出来,最动人的是老北京那岁月静好、闲逸朴素而无比丰富充盈的生活,第一次看到就不禁流泪,仿佛看到“豆腐西施”曾有那般的风韵如今却已面目全非。不过就像后来所说的,古老的中国进入秋季,好战的少壮中国正在成长,一个文明成熟到几近腐烂时势必会被更充满生机的文明所取代,正如三代的更替一般。如今少壮的中国需要一代代戴云、陈三那样同我们一样的青年去开创!
  •     我竟然觉得电视剧更好看!
  •     老爸书柜里面翻出来的书,当年看得我如痴如醉。书中的哲思和世俗智慧,电视剧拍不出万一。
  •     我读书的时候就觉得木兰适合赵薇,不是小燕子,是赵薇。虽然怨声四起,我就是觉得适合她
  •     经亚木兰荪亚立夫莫愁这些出生于清朝末期民国初期的人,突破那种封建社会的束缚。那时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他们应该是中国迷惘的一代吧!书不错,人物描写,心理揣摩,我深受影响。虽然比不上红楼,但也有与红楼相似的地方,红玉的原型就是林黛玉,多愁善感,王府花园儿部置俨然就是大观园。
  •     写给外国人看的,不晓得中文版是不是比对着英文版写(译)的。文章调调感觉怪怪的,闲了就看看吧。//读完表示很喜欢。五星。
  •     上学的时候已看过。此次推荐给同事,是为了改变电视剧给她的错误印象,正确认识林语堂。
  •     看过两个版本的电视剧,但是都没有看原著过瘾!小说更细腻,更让人欲罢不能!很值得收藏的一本书!
  •     在新华书店看到京华烟云,一直想看看原著到底是怎么样,因为我觉得,电视,不是那么多精彩,当当网近乎只有5折的价格,买书是很划算的,虽然封面稍有掉漆的感觉,不足以影响内容的精彩,足以超值。
  •     短短几日读完,富有真实感且完整无缺。对中国人、物、事的大段描述有时略显冗长,但想到此书本是向外族介绍中国,也便是合情合理。
  •     不愧是国学大师的著作。
  •     很好看,很喜欢。大师就是大师,你不得不承认。
  •     看过老版的京华烟云,有看过了赵薇版的,但是电视剧里演员的直接演绎我看了并不过瘾,还是喜欢看书,可以留给我足够的想象空间。书的质量和内容都不错。
  •     那个时候的作品和现在市面上泛滥的小说就是很不同,很好。
  •     关于那个动乱的年代,我们这一代的记忆近乎于零,而读这本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那个时候时代的真实境况,矛盾与悲剧总在上演;另一方面,从木兰莫愁等女性身上是可以学会很多作为女性所需的睿智和情义,而很多是这个时代的女性所缺失的,所以我觉得这更是一部适合女性读并学习的良书。
  •     林语堂的文字很喜欢,内容很不错,但是就这本书不大喜欢,感觉纸张和印刷质量不好。建议不买这个版本的!
  •     立夫不错
  •     神作!我终于理解为什么经典是经典了!太喜欢木兰了,最后一段抗战时期也写的超棒,震撼人心。有机会读读英文版。
  •     结局隔应。
  •     读了这本书,我被作者描述的中华传统美德深深吸引,被故事人物的命运深深感慨。正是由于这本书,我又购买了林语堂先生的《风声鹤唳》和《唐人街》。
  •     上大学的时候,开始热播赵薇出演的电视版《京华烟云》,一度炒得非常的火热。学校没有办法收看也就一直都没有看过。不过大学的老师当时说。如果想看,还是建议去看书。

    毕业了三四年了,一日突然想起了这个书。索性买来读读看。看完都一个月有余。却依然沉浸在书中。不愧是现代版红楼梦。人物的刻画非常成功。是一本好书。一位好作者。用自己毕生的经历去写就的这么一本好书。推荐大家来读。

    故事的主人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姚老先生。崇尚道家。虽然在很多方面感觉有些消极。不过我还是很欣赏那种无为,博爱的大境界。姚木兰是林语堂先生最喜欢的女子。知性,豁达,能驾驭大局,集各种优点于一个人。在当时的国情中,已经是万分优秀的女子。她的父亲寄予她的希望,以及在生活中给予的精神上的影响。在木兰日后的人生中总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希望大家都去看看。确实是一本好书。
  •     道法自然,不做作,不刻意,率性并且接受新事物,明白人是需有能享福的德行才能享福,懂得腰缠十万贯不如骑鹤下扬州,可以轻易远离北京王府的富足生活,在杭州享受平淡而清静的幸福,自然而纯真。
  •     这本书原著是英文版的,我没读过,我现在刚看完的是这本中文版。这才知道原来拿电视剧和书相比,简直不可以道里计啊,其中差别大概要看过方才明白。但仅从书名上说,老版的译名“瞬息京华”比“京华烟云”更有意境,而且也有道家思想在内。
  •     林语堂的文笔真的不好评说。处处可见模仿红楼痕迹。
  •     一本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好书,比电视剧好看多了,一定要看小说,少看电视剧
  •     之前在学校的图书馆借阅的就是这个版本的书!这次就买了这版!书很好,纸质好,印刷排版都很不错。姚木兰是典型的中国好姑娘~书中对园林式建筑及当时民风描写细腻,值得品味。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好书!
  •     《京华烟云》是一部好几篇小说联成的长篇小说,但不因此而成一部分散漫无结构的故事,而反为大规模的长篇。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之喜怒哀乐,包括过渡时代的中国,成为现代的中国的一本伟大小说。是一本很好看的书,也是了解那个年代的窗口,很值得阅读。
  •     还没有看完,不过,就一本小说来说,封面的设计很不错,书的内容也很有时代特点。
  •     名著的规范,包罗万象,把整个故事写出来,甚至觉得读不够,他的全民齐心有世界二战的和平意义。最喜欢陈三和那段北京城的描写,是中国的北平,和静的北平,包罗的北平,值得反复看。
  •     经典好书,一个女人的一生
  •     姚木兰是我的女神 他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女性形象 书的封面我特别喜欢 就是给我弄破了一点 好讨厌
  •     京华烟云的出版商很多,但是最实惠、装帧也好看的就属这本,有兴趣买来细读又希望价钱低一点的童鞋推荐
  •     看了电视剧觉得很不错啊,所以决定一定要一口气将原著看完。林语堂先生的作品值得一看。活动的时候买的,很便宜啊,而且运送速度也很快。
  •     很赞!不愧是林语堂的作品
  •     粗粗的看了一遍,感觉比电视好多了,木兰一个完美的女性,像中国多数女性的梦想,完美的自己,完美的家庭和丈夫。
  •     希望后面的情节越来越吸引我,就像我读林语堂的第一本书那般
  •     上大学时看过,印象居然只是一般,甚至淡到了现在已经忘记了当时的感觉
    这次买来,再看,感觉很不错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用英文写给外国人看的,使他们能够从一定角度了解当时的中国,所以书中在介绍中国的人情事故,伦理关系方面有一些中国人看来没什么意义的着墨,但大家就是大家,虽然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还是能看出林语堂的文字功力
    翻译的水平,还不错,不象有些人说的那么不堪
    书的装帧也还不错,封面的设计很有味道
    总的说来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
    看完这本书,更痛恨日本人,侵华的血泪史是永远不能被抹煞的!
  •     买了很久也看了很久的一本书,我本来就很喜欢林语堂这类的作家,也很喜欢近代小说,觉得很有韵味,这部小说很有内涵,我很喜欢啊!
  •     比较厚 看不下去 诸如此类的还有红楼梦,源氏物语 感觉都是一个题材的 看着看着就没兴趣了
  •     买了快半年了才评价真不好意思,这本书我渴望已久了,看了真是感动,我只是喜欢,喜欢像木兰那样的女子,可世上这般奇女子真是少矣~
  •     木兰实在是个很有灵气的女子,连带着整个故事都余韵悠长起来。
  •     记得还是高二的时候熬夜看到凌晨两三点……
  •     最喜欢里面的姚老爷,眼界真非比寻常,其次是木兰,美丽与智慧的结合,其实,姚家的女人个个都不错,就是姚夫人,慈母多败儿,又可怜又可恨。
  •     不可否认,林语堂的这本小说非常成功,非常有必要一看的一本书,这些都是无可争议的。但略作不爽的是,里面总有红楼梦的影子。
  •     《京华烟云》是我喜欢的一部小说,只是现在才买到手细细品味。之前看过修电视剧,改动的太大了,还是喜欢原著。
  •     初读起是因为电视剧,年龄尚小就想找来看看原著,记得还是在图书馆借的书。被林语堂笔下的京城市井和人物感情所吸引,确实是大师。再读林语堂是在做南山地块设计的时候,林语堂战时居南山也是留下了许多轶事文章
  •     荡气回肠
  •     很早就看了这部小说,也看了赵薇版的电视剧,可惜没能看更老的那个版本。买这本书就是为收藏经典,没什么废话好说的了,看过就知道。
  •     喔我读的是这个版本
  •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感觉一般,3星上下。林先生想翻译红楼梦不得而退求其次的痕迹很明显。我觉得更多收获在于历史的角度,清末民初那段历史的事件被用小说的形式呈现,其感受是和史书的聊聊数语全然不同的。抗战部分的感发的力量真是十分强烈,收尾也收得恰到好处
  •     读的中文版
  •     太喜欢姚木兰了!
  •     最好的小说。
  •     第一本林语堂,惊艳的感觉
  •     真相一口气读完的书,看完后真有种想买英文版看看的冲动!比看电视好多了!!
  •     一直很喜欢赵雅芝演的《京华烟云》,看到当当促销就买下了,一看到封皮就很喜欢,精致加经典,值得拥有!
  •     读京华烟云,才知林语堂先生写的是英文版,名字叫做Moment in peking. 这个moment 中文译本把它译作烟云。真的是太妙。纷乱缥缈转瞬即逝。 林语堂先生一定是很爱红楼梦的,京华烟云里的很多细节都能让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红楼梦,与大观园相似的王府花园,与黛玉一样才情满满却又敏感脆弱的红玉,以及,无论是红楼的贾史王薛,还是京华的姚曾牛,盛极一时的大家族的命运都始终随着历史的波涛起伏而变化。然而最大的不同是,红楼开篇就介绍故事的朝代纪年无从考证,而京华烟云却真真切切的以历史为背景,从清末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的爆发。它写的不仅是几个家族的家史,也是近代中国的缩影。虽是小说,但或许是要向国外去介绍中国,所以历史背景的部分客观真实,是部文学上和历史上都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     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现在的编剧很喜欢窜改名著,名其名曰改编,这样一本家国史与个人传奇双线并一的著作被生生变成恶俗爱情剧,真希望以后好的作品不要再被搬上大荧幕了。
  •     读完原本小说,你才会发现电视剧改编的是有多不靠谱。荪亚与木兰,本是佳偶。
  •     《京华烟云》和《岛》读后都给人一种回肠荡气的感觉,讲的都是感人肺腑,让人唏嘘感叹的几代人的故事······表示很稀饭。。。
  •     非常喜欢京华烟云,所以一直都想要有一本是属于自己的。现在看到了,很高兴!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经历自己的京华烟云。
  •     虽然说是仿照红楼梦写的,但还是比红楼梦要简单些,而且除了家庭生活里,还加入了当时的时政,国家所处的动荡局势,姚老先生对人生、对道家的看法。感慨作者对当时国情的描写,笔下所塑造姚氏姐妹无可挑剔的学识、修养、性情、认知。作一个像木兰一样的女子,率真、勇敢、大气地生活吧!
  •     平静的描述一个时代 像老者的低语 像不加修饰的史卷 北京 北京
  •     不错,重温经典!好书,让人爱不释手!
  •     喜欢书的封面 浅红得浪漫的花瓣与端庄而标致的楼角 晕开的墨迹是生死两隔的留念 从朴实里透出华贵来 烟云一场 庄子惘然 第三人称的叙述舒服得只想挠脚 这是一种平和细腻的语韵 出离其中有着怅惘的安然 细读 安心
  •     历史浪潮中也有人间真情
  •     很喜欢这部小说,排版印刷都还行,主要是内容很好
  •     帮同学买的 好看的小说
  •     很经典的一部书,内容精彩,初看是好几年前,多年之后想起来还是觉得尤有余香,推荐。
  •     看完原著觉得电视剧改编得太扯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