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之旅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昨日之旅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4
ISBN:9787532749461
作者:[奥地利]茨威格
页数:99页

作者简介

《昨日之旅》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作者斯台芬·茨威格的遗作,由国内最权威的茨威格研究和翻译家张玉书先生鼎力翻译。
这是一个感伤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路德维希是一个贫穷的年轻人,由于出色的才干,在老板病重之时,应邀住进老板家里,担起了私人秘书。老板的太太美丽优雅,二人渐生情愫。路德维希奉命去墨西哥公干。一战爆发,九年后,路德维希才回到故里。爱情依旧,却抵挡不住时间和战争的威力。相爱的两个人,依然无法结合。

书籍目录

情感的迷惘
孪生姐妹
奇妙之夜
一颗心的沦亡
旧书商门德尔
巧识新艺
昨日之旅
是他吗

编辑推荐

  首次同中国读者见面的茨威格作品!北大德语文学专家张玉书教授鼎力翻译,法国2008年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这是一个感伤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路德维希是一个贫穷的年轻人,由于出色的才干,在老板病重之时,应邀住进老板家里,担起了私人秘书。老板的太太美丽优雅,二人渐生情愫。路德维希奉命去墨西哥公干。一战爆发,九年后,路德维希才回到故里。爱情依旧,却抵挡不住时间和战争的威力。相爱的两个人,依然无法结合。

内容概要

斯台芬·茨威格(1881-1942),当今拥有读者最多、最受读者喜爱的奥地利籍德语作家。他的作品已经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小说名篇大都被搬上银幕。主要作品有《心灵的焦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以及被中国读者广为了解的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昨日之旅》是他的遗作,2008年在法国出版后,立即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译者张玉书,北京大学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家,国际茨威格协会理事。茨威格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张玉书先生功不可没。他翻译的茨威格作品在四十余年来影响了几代读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是打动了徐静蕾,促成她拍出了同名电影。

章节摘录

  怎么开始的?他仔细地回想:他当年二十三岁,第一次来到她家,嘴上长着稚嫩胡子的柔软绒毛,下面的嘴唇紧闭,已经刻上深深的皱纹。他过早地脱离了童年时代,因为贫穷而备受屈辱,靠行善者施舍的免费饭菜果腹,长大成人后,又靠担任家庭教师和辅导老师苟延残喘,苦熬岁月。由于缺衣少食,穷困落魄,他变得愤世嫉俗。为了购买书籍,他白天辛辛苦苦地去一文一文地挣钱,夜里疲惫不堪,还神经极度紧张地攻读大学课程。最后,他作为化学专业的第一名结束学业,由他的教授郑重推荐给大名鼎鼎的枢密顾问G,法兰克福附近一家大工厂的老板。于是,他来到法兰克福。老板先让他在实验室里当个下手,不久发现这个年轻人办事认真,坚韧不拔,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狂热意志卯足了全身的劲头一头栽到工作中去,枢密顾问便开始对他另眼相看,试着分配给他一些责任越来越重的工作。年轻人看到,这是逃脱贫穷境地的良机,便拼命抓住不放。给他的工作越多,他的意志力便越发强劲。就这样,他在最短的时间内从一个普通打杂的助手变成从事极端保密的试验的帮手。最后,枢密顾问对他宠信有加,称他为“年轻的朋友”。他自己并不知道,在老板办公室裱糊过的房门后面,有一双眼睛一直以来都在暗中审视着他,看他是否具有更高的才能。就在这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拼命从事日常工作的时候,他那鲜露真容的老板已经在为他安排更加光明的前途。日益衰老的老板身患痛风症,痛苦不堪,经常待在家里,甚至常常卧病在床。他正在物色一名绝对可靠、极有头脑的私人秘书,可以与之讨论最为机密的专利和必须在严加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试验。终于,他认为找到了这一人选。有一天,枢密顾问向他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建议,问他是否愿意放弃他在市郊租赁的那间配有家具的房间,作为他的私人秘书,搬进他们极为宽敞的别墅居住,以便随叫随到。年轻人因为这个建议出乎意料,惊讶万分。但是更加惊讶的却是枢密顾问,因为年轻人在考虑了一天之后,竟然一口回绝了这一荣幸无比的建议,十分笨拙地找了一大堆站不住脚的借口、遁词来掩饰这赤裸裸的拒绝。枢密顾问是个超群出众的学者,可是探索人心奥秘,他并不擅长。他没有猜出这个年轻人拒绝接受他的建议的真正原因。说不定这个倔强的小伙子自己也不承认他最隐蔽的感情,其实并非其他,只是一股极端扭曲的傲气,由于在无比穷困的境遇中度过童年,他深受伤害,感到羞耻。在暴发户似的有钱人家充当家庭教师,在深受侮辱的情况下长大成人,像一个寂寂无名的两栖动物,介乎仆人、家奴和清客之间,既属于这家又不属于这家,就像桌上当做装饰的木兰花,放到桌上,或从桌上取下,全凭需要。他心灵深处充满了对于上层人士及其氛围的仇恨。他仇恨那些沉重的巨型家具、富丽堂皇的房间、极度丰盛的菜肴,所有这些豪华富有他都参与其中,却像受罪似的忍受着。他在这种阔人家里什么都经历过,放肆的孩子们的侮辱,而更加侮辱人的是家庭主妇表示的同情。每到月底,她们把几张钞票轻轻递给他时,就表现出这种同情。当他拿着笨重的木箱搬进一家新的人家,不得不把身上的一套西装、洗成灰色的破破烂烂的内衣放进一只借来的匣子里时,它们明白无误地暴露了他的穷相。他憎恨残忍的侍女们这时向他投来的讽刺嘲笑的目光,他其实也是个仆人,只不过地位比她们稍高而已。他暗自发誓不、绝不、再也不踏进一座陌生的房子,在他自己发财之前绝不造访财主,永远也不让人家窥探他的穷困寒酸,永远也不让人家用令人屈辱的方式赠送礼物给他,让他受到伤害。绝不、永不这样!现在,他对外有博士的头衔,可以掩盖自己地位的低下,这是一袭廉价的但是叫人看不透的大衣。在办公室里,他以出色的成绩掩盖他那受过损伤的青春遗留的流脓流血的伤口:贫穷潦倒和受人施舍戕害了他的青春年华。不,他不愿为了金钱出卖他这一丁点自由,他生活中这点不让人闯人的隐秘地带。因此,他冒着自毁前程的危险,找些借口,权充理由,拒绝接受这使人深感荣幸的邀请。

图书封面


 昨日之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1条)

  •     仔细看来,路德维希的爱情似乎并未那么纯净。一、感激。他为何为爱上夫人?在进入这栋豪宅时,茨威格花了较大篇幅描写他心里历程:“他对自己说,他是人家请来的客人,是人家求他来住的。想借此驱散在心里自惭形秽的感觉。这种感觉使他感到羞辱,使他气恼,可是徒劳。身边各种事物舒适富裕的模样把他的这些论点一一打破,他又觉得自己微不足道,被这种炫耀、夸饰、摆阔、现付的金钱世界的巨大压力所击垮,所打败。他只不过是个用人、奴仆、舔盘子的可怜虫。看上去是人,其实是家具、是花钱买来的、可以借来借去的、失去自己生活的一个人。”对未来的迷茫,心里的自卑和外部各种不确定因素。可以说路德维希如同落水之人,想拼命抓住点什么让身体不再飘荡。夫人便在此时出现。温柔的,成熟的,如同一根稻草,或者迷途者的指向灯。于是路德维希感激她,成为奠定爱意的第一步。二、依赖从书中,我们不难得知夫人年长于路德维希。对于一个身世贫寒,内心脆弱的年轻人而言,没有什么比包容心,照顾力更为迷人了。夫人兼具这两点,以及有钱人欠缺的亲和力,平等心。人性的光辉慢慢温润了年轻人的心灵,此时路德维希对她产生依赖。而经历又为爱情铺上层道路。路德维希渴求被关怀,被爱护。他潜意识在寻找这样的人,一旦找寻便死死拽住,不会放弃。三、仰慕一旦有了感激与依赖,爱情便完成了大部分。然而为何路德维希对夫人的爱如此持久?仰慕便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路德维希心中,夫人是神圣的,一尘不染的。同时有拯救者和给予者的双重身份。而他?只是个被人雇佣,受人恩泽的可怜虫。需要靠头衔荣誉支撑起内在空虚的人。夫人无论从仪表还是内涵,如同信仰般照耀他,让给他向往。四、分别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分别,如果没有失之交臂,路德维希和夫人会修成正果么?其实茨威格也给出了答案。相逢代表一切。并不是九年的时间消磨,也不是坚持换不回希望而放弃。甚至,正因为分别不期而至,才让路德维希对夫人的感情更为持久。爱而不得,那人便在心中存活永远。路德维希的背叛,从文章开头他踏入那栋宅子便可窥见。这个自卑的年轻人没有主见。一旦长久失去了指向标,他便又回到彷徨无依的状态。这时,寻求新的攀援之物比无望等待来的实际。五、重逢可以说,他们的爱情消融在重逢中。因为一切都不像内心所期待的,总觉得缺少了什么。最后,路德维希把它归结为时间迁移,心境改变。其实夫人依然是从前的样子,温和优雅,气度不凡。但路德维希不再是战战兢兢,贫穷卑微的年轻人。他跻身进富人行列,以一种甚于夫人的身份重新回归。于是他发现,九年来他期望着的,只是一个日益苍老,身世败落的的女人。他不再依靠她,不再通过她来自我肯定。他比她过的好,反过来,他的保护人也许需要他关怀。仰慕之情即散,依赖于感激不存,那么爱情又从何谈起?也许这九年是路德维希给爱情的回馈。又或许,他们不必期许见面,甚至分开后就停止来往,让爱情能在记忆中存活一辈子,让美好成为日复一日的梦境。
  •     昨日之旅欲相爱,却在错的时间,执子之手,一生相守,如梦幻泡影;與相守,卻錯過了時間,芳華已逝,美人遲暮,似年華流水;那一日,遇見你,便知此生劫難生;不想逃,不欲避,只願君心似我心;我知道,你有多美好,一如——我第一眼看見你。我知道,回不去,即使曾經如膠漆。回不去,不是不想,“物是人非今非昨”。總害怕破壞了,千回百轉夢中人。想你一萬次,思你一千年。有口難言相思苦,四顧故人容顏渺。我知道,蒼老的,不只是我頭上的縷縷銀絲,鬆弛的 ,不只我的如花貌••••••相見不如懷念——曾經的美好,就留在曾經吧——安好!!!——祝你!!!——也祝我!!!
  •     《昨日之旅》是斯台芬·茨威格的遗作,由国内最权威的茨威格研究和翻译家张玉书先生鼎力翻译。斯台芬·茨威格(1881-1942),当今拥有读者最多、最受读者喜爱的奥地利籍德语作家。他的作品已经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小说名篇大都被搬上银幕。小说讲的是一对恋人在分别九年之后重逢却再也无法在一起的感伤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路德维希是一个贫穷的年轻人,由于出色的才干,在枢密使病重之时,应邀住进枢密使家里,担起了私人秘书。枢密使的太太美丽优雅,二人渐生情愫,他们彼此感情真挚浓烈,但从来都只是眼神与语言的交流,,直到有一天路德维希奉命去墨西哥公干。他很高兴他可以得到枢密使的重用,可是转眼一想他将两年看不到自己心爱的人,他是如此的痛苦,他们俩人在分别的夜里说了很多的话,流了很多的泪,两人一直靠书信维持感情,一战爆发他不得不继续留在海外,并辗转去了美国,有一天他终于不能再忍受这种煎熬,他决定娶妻,并生子,有了自己的家,九年后,路德维希才回到故里。他去原来他们分别的那间房去找她,他们终于重逢了,他试图寻找曾经的感觉,可是他发现他做不到了。爱情依旧,却抵挡不住时间和战争的威力。相爱的两个人,依然无法结合。这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道理,昨日无法重现。爱情可以抵过时间,战争,距离等等一切的考验吗?茨威格用自己的话语告诉了你答案。他细腻,有力,流畅的文字直指人心。精彩书摘从初次见面开始,他就钟情于这个女人。尽管他这种感情如此激烈、毫无保留地把他送进梦幻之中,他还是缺少一种决定性的、具有穿透一切的效果的东西,也就是说,他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他一直在自我逃避,用赞赏、敬畏、依恋这样的遁词所掩盖的感情完完全全就是爱情,一种极端狂热、无拘无束、绝对纯粹的激烈爱情。然而,他身上那种卑微的奴性,使劲地把这一认识强压了下去。夫人对他来说,显得那样遥远,她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这位为群星辉耀的皇冠所笼罩、为万贯家私所保护的女人,和他迄今为止一直体验过的女性相去是如此遥远……即使在他做的最为激情炽烈的春梦中,他也不敢对她宽衣解带。他像一个男孩似的情绪迷乱,依恋着从夫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幽香,享受她的一举一动,犹如享受音乐,由于她的信任而感到幸福,由于他内心激起的感情无比充溢,向夫人有所流露而不断地担惊受怕,这种感情还无以命名,然而早已形成,在伪装之下炽烈燃烧。 然而,爱情也许一直要到这时才真的变成爱情,当它不再像胎儿似的朦朦胧胧地在母体内部痛苦地涌动,而是能呼吸,有嘴唇,敢于自己命名、敢于自己承认的时候,这才真的变成爱情。尽管这样一种感情如此执着、顽强地伪装起来,这个迷乱的幽灵,总有一个时刻会突然打破屏障,然后从九天之上跌进万劫不复的深谷,以加倍的重量落在猛然惊醒的心上。这个时刻姗姗来迟,是在他住进这家的第二年里。 有个星期天,枢密顾问请年轻博士到他房里去。草草地问候一声之后,枢密顾问便很不寻常地在他们身后关上房门,通过内部电话吩咐,不容任何骚扰。光是这一点便意味深长地预示,要宣布一个重要的消息。老人递给他一支雪茄,费劲地把它点燃,仿佛想争取时间,好发表一通显然经过周密思考的演讲。首先,他对年轻人的工作详加描述并表示谢意。在任何方面,这位助手都超过了他的信任,甚至超过了他内心的好感。他根本用不着后悔把最机密的事务托付给了这样一个尚无深交的年轻人。昨天有个重要消息从海外传到他们的公司来,枢密顾问毫无顾忌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枢密顾问注意到,这种新式的化学程序要求大量的某种矿石。刚才有电报向他报告,已经确定在墨西哥有大量蕴藏。要为他的公司赢得这些矿藏,关键在于速度。趁美国的康采恩还没抓住机会,便就地组织提炼和采用。这就需要有个可靠的——另一方面年纪又轻、又有魄力的——职员。对于枢密顾问个人来说,这是个痛苦的打击,这要夺去他信任的可靠的助手,但是他认为有责任在董事会上建议委派他的助手。因为这个年轻人是个非常能干、唯一合适的人才。年轻人肯定会得到补偿,他的锦绣前程可以得到保障。在安装设备、建设工厂的两年里,由于报酬丰厚,他不仅可以为自己挣得一小笔财产,也为他回国后,在企业里保留了一个领导岗位。枢密顾问一面伸出手来祝贺他,一面结束他的讲话:“我有这种预感,您将继我之后坐在这里我的位置上,把我这个老年人在三十年前开创的事业继续进行下去。” 这样一个请求,犹如晴天霹雳,怎能不使这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头晕目眩?大门终于敞开,就像被炸弹炸开,从这道门把他引出贫穷的地窖,引出服役和服从的不见天日的世界,不再被迫摆出谦虚谨慎的、弯腰曲背的姿态,不再被迫以这种姿态进行思索:他的双眼贪婪地直盯着文件和电报,那些象形文字式的符号逐渐形成一个宏大的计划,规模很大,但轮廓不清,许多数字突然呼啸着,向他劈头盖脑地打来。要管理、计算、赚得成千上万、几十万、几百万。他突然目眩神迷,心脏狂跳,就像顺着一只梦幻的气球,从他目前生活的卑微境地冉冉上升,升到灼热火烧的氛围之中,拥有管理一切的权限。此外,不仅是金钱、企业、游戏和责任,不仅于此,还有一个更加诱人的东西在这里向他扑来。这里可以塑造,可以独创,是崇高的任务、创造性的职业 —— 群山中,矿石千万年来沉睡在地球的表层底下,如今挖掘出来,把坑道开进去,把城市建设起来,房屋日渐增多,街道一一修筑,不停钻探的机器,四下旋转的吊车。计划盘算时还是荒芜的一片树丛,随后,将出现一批既光怪陆离,又形象生动的产物,像热带植物似的疯长,庄园啦,农场啦,工厂啦,仓库啦,一个崭新的人类世界,这个由他从无到有地创建起来的世界,将由他领导和整顿。阵阵海风,夹杂着远方的喧嚣,突然涌进这个有着柔软护壁的小小房间。数字累积起来,变成一笔近乎异想天开的巨款。兴奋激情的陶醉越来越强烈,使得每开发一个领域都具有展翅飞翔的颤动之势。所有的一切在陶醉中都大体上做了安排,连纯粹实际的东西也都商议妥帖。一张支票突然塞进他的手里,沙沙作响,供他置办旅行用品,数额之高,超出他的预料。再次发誓之后,他决定十天后乘下一班南路航线的轮船动身。接着他便退出办公室的房门,被那些数字弄得浑身发热,被激发出来的种种可能性搅得晕头转向,一时间神经慌乱地凝视四周,不知道刚才进行的全部谈话,是不是期盼过于殷切造成的奇思幻想。翅膀一振,把他从底层一下子举到光芒四射的境界,愿望得以实现:血液汹涌翻腾,来势迅猛,害得他一时间只好闭上眼睛。他闭目敛神,深深地吸口气,只是为了稳住心神,更加安静地、更加不受骚扰、更加强劲有力地享受他自己内心的世界。这样宁神屏息了一分钟之久:等他再次神清气爽地张开眼睛,抬头张望,目光掠过这熟悉的前厅时,在一张挂在大柜子上方的画像上停住:她的画像。画中人的嘴唇微闭,线条柔和,安祥宁静,正微微含笑,意味深长地凝视着他,似乎他内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她全都懂得。这时,就在这一瞬间,他业已忘却的念头突然闪电似的向他袭来,接收海外的那个位置不是也意味着离开这幢房子吗?我的上帝!要离开她!这一念头像一柄利刃刺穿了他迎风鼓起的快乐的风帆。在感到震惊而失控的这一刹那,他用伪装人为地堆砌起来的屋宇构架,顿时在他心里坍塌,心里的肌肉猛地一颤,他感觉到,要失去她的这个念头把他撕成碎片,使他痛苦万分,几乎要了他的性命。她,我的上帝啊!离开她:他怎么能想到这点,怎么能做出决定,就仿佛他还属于他自己,就仿佛他感情的一切根茎枝叶不是牢固地依附在这里,依附在她的身边!一种十分明显的颤动着的肉体上的痛苦,强烈地、本能地迸发出来。一阵霹雳穿过他整个身体,从头顶直到心底。一道裂痕,像道闪电掠过夜空,把一切照得通明:在这耀眼的强光中,不可能看不清楚他内心的每一根神经、每一根纤维,都从对她的爱得到滋润而绽放、盛开,她就是他心爱的人!他刚无言地说出这一魔法的字眼,不计其数的微小的联想和回忆,顿时便以无法解释的速度——只有极端强烈的惊恐才能激起这样的速度——金光闪耀地涌进他的意识,强烈地照亮他的感情。这都是迄今为止,他一直不敢承认,或者不敢阐明的无数细枝末节。这时候他才知道,几个月来,他早已毫无保留地钟情于她。 他又看了看那张画像,那双眼睛凝视着他,眼神似乎越来越幽深,只是他再也找不到漾在画中人嘴角的微笑。她看上去不是神情严肃,几乎可说是神情悲伤地从画中望出来,就仿佛她想说:“你有忘记我的念头。” 他承受不了这道画出来的、但却是活生生的目光。他摇摇晃晃地回到自己房里,一下子倒在床上,怀着一种稀奇古怪的、几乎可说是由于惊恐、近乎晕厥的感情,但是又奇怪地渗透了神秘莫测的甜蜜。他贪婪地回想起,他从住进这幢房子以来第一个钟头开始所经历的一切,哪怕是最最微不足道的细节,如今也具有不同的份量和不同的光芒:一切都映照着那种来自这种认识的内在的光芒,一切都轻飘飘地飘浮在被激情灼热的空气里。他想起了她对他的种种善意的照拂。四周还都是夫人的印记,他用目光抚摸着夫人的手曾经触摸过的各种物件,每个物件都有幸承载着夫人的存在所赋予的一丝幸福。夫人就存在于这些物件之中,他从中感觉到夫人亲切友好的思想,清楚意识到,夫人对他怀有好心和善意,使他心潮彭湃,激情满怀;但是在这股热潮下面的深处,在他的本性里,还有什么在抵抗,像一块石头,一点并未提起、并未挪去的东西,这东西只有挪开,他的感情才能自由自在地迸涌出来。他小心翼翼地摸索着挨近他感情最深处的这朦胧模糊的东西旁边,他已经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可是还不敢抓住它。这股热潮总是把他推回到这一个位置,这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便是:从夫人那方面讲,所有这些微小的关怀和照顾,是不是含有一丝好感——他不敢说这是爱情,这样倾听和关照他的起居生活,是否暗含着一点柔和的温存,虽说并无激情。这个问题模模糊糊地穿过他的心,鲜血的沉重黝黑的波浪,一而再地喧嚣着把这个问题翻起,却未能把它冲走。他感觉到,“倘若我能条理清楚地进行思考就好了”,但是夹杂着乱七八糟的幻梦和愿望的各种思想,和那总是从心灵最深处掀动出来的痛苦翻腾得过于激烈。于是,他毫无感觉地、完全失魂落魄地躺在床上,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使人麻醉,弄得他情绪低落。也许过了一小时,或者两小时,直到门上响起温柔的敲门声突然把他惊醒,他听得出这个敲门声。这是纤细的指关节小心翼翼地敲在门上。他从床上霍地跳起,直冲到门口。 夫人笑盈盈地站在他的面前:“嘿,博士,为什么您不来用餐?开饭的铃声都响过两遍了。” 这话说得简直有些过分欢快,就仿佛抓到他的一点小毛病,夫人就感到高兴似的。可是一看到他的脸,看到他湿漉漉的头发一团蓬乱,慌乱的眼睛怯生生地躲躲闪闪,夫人自己也顿时脸色煞白。 “我的上帝啊,您出什么事了吗?”夫人结结巴巴地说道,出于惊恐而改变了的声调,使他听了欣喜若狂。“没什么,没什么,”他很快使自己振作起来,“我刚才不知怎的陷入沉思。整个事情来得太快,我感到意外。” “究竟是什么?什么事情?您倒是说呀!” “您难道一无所知?枢密顾问没有跟您说?” “没说,什么也没说!”夫人被他急促不安、炙热如火、躲躲闪闪的目光弄得心慌意乱。她迫不及待地催他:“出什么事了?您倒是告诉我呀!” 他于是绷紧了全身的肌肉,目光清晰地、毫不脸红地凝视着夫人:“枢密顾问先生对我照顾有加,交给我一项责任重大的任务。我接受了这项任务,过十天就出发去墨西哥——去两年。” “去两年!我的上帝呀!”她的惊恐脱口而出,完全发自内心,与其说是说话,毋宁说是惊呼,直如一声枪响,尖利刺耳。她不由自主地伸出双手以示抵御。接下来,她便努力想要掩饰自己无意中流露出来的感情, 但是白费力气。年轻博士已经(这都是怎么发生的?)一把抓住她的双手,把那双由于害怕而激烈地伸出的双手握在自己手里。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们两个颤抖的身体已经拥抱在一起,像烈火一样熊熊燃烧,一个无限漫长的热吻把无数小时、无数日夜、无意识的饥渴和欲望尽情痛饮,淋漓酣畅。

精彩短评 (总计84条)

  •     昨日之情,昨日之影
  •     夫人开口说第一句话 就非常喜欢她 唉 昨日无法重现
  •     你以为你看的是茨威格,其实你在看张玉书。茨威格细腻的内心描写,张玉书非常优美的翻译。横跨一场世界大战,薄薄的书有沉重的力量。最后引用的诗句,让故事的结尾更加值得细嚼。
  •     在学校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很喜欢,于是推荐给别人看,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虽然过去美好的时光总让人缅怀,但有的人会常常忘了 昨日不可重现。所以想用这本书告诉他,不要活在过去,面对现在和未来会很快乐。
  •     有多少爱能抵住时间的消磨空间的间隔甚至一场世界大战!适合所有异地恋的孩子们看看。。。
  •     很好看。 可惜昨日再也无法重现。
  •     读过他的《陌生女人的来信》,所以想读所有他的书,以此纪念偶曾有的暗恋时光!
  •     茨威格的心理描写真的是无人能比
  •     一份夏日的炙热的情书,被冬风撕碎,同雪片纷飞。
  •     封面设计很好,拿着特别舒服
  •     简单的故事,不简单的细腻
  •     一直比较喜欢茨威格,据说这本书有自传性质
  •     俗套的故事茨威格还真一样能写出花。
  •     这本书装帧挺漂亮的,内容也不错,我是个茨威格迷,把现在已出版的茨威格的所有作品都买来了,相比茨威格的其他作品,这本稍显逊色,可能是半成品的缘故吧。
  •     世界上不乏擅长写男女情感的作家,笔下的爱情多禁锢于今生不能相聚,来生也要相守的感性世界。非君不嫁,非女不娶,或许这才是世人眼中的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可世间也有一种爱充满了冷静和疏离。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将这种爱情诠释得尤为曼妙的作家。众所 周知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所诉求的爱情宣言“我爱你,与你无关”,是多么独立勇敢的爱。然而,这本《昨日之旅》又刻画了一对极度内敛的男女,在爱还未出口之即,就已发现它已远离。昨日无法重现,就让爱停在昨天。今日即是昨日的明日, 不如就此话别,不必再找明日。
  •     Dans le vieu parc solitaire et glace. Deux spectres cherchent le passe.
  •     薄薄的一本,看起来却感觉很累很累,心累!茨威格的风格,大段大段的心理描述。
  •     一百页左右的小书,收到之后一个小时就看完了。
    描写手法很让人折服~
  •     依然是茨威格擅长的大幅心理描写,男主人公往事重温心境激烈不能自己,大段篇幅的描写都有让我想要抄写的欲望。后来他又被战争和现实痛击,欲要重拾鸳梦不能。剧情无外乎就是青年与有夫之妇的偷情,但写法才是更值得我看重的部分。越到结尾,激烈碰撞的感情为苦涩所取代,令人无可奈何。
  •     这篇不如《感情的迷惘》和《夜色朦胧》
  •     作者毫无疑问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一旦走开,便再也回不去了。

    两个孤独的鬼魂在追忆往昔,很好。

    很多作品都是这个思想,如昆德拉的《无知》,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等。

    我虽然知道这些,但我做不到,我还是在等着我的女孩,心中的那颗小星星。

    希望终成眷属,第一次,写评论,呵呵。

    书还是不错的,很短,洗澡后花了2个小时静静地读过,泡着小茶叶,倚着沙发,安静,恬淡,不错。


  •     內容非常棒,但包裝太騙錢了
  •     “相顾无言,只有他们的眼睛在彼此亲吻。” 茨威格的天才在于,永远可以把捉摸不定的片段拉得长长的,能够让复杂交织的爱欲直抵人心。
  •     很不错拉,不过还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比较好.感情很脆弱,经不起一丝一豪的伤害.
  •     书很短,看完之后印象不深。
  •     买错了,本来想买昨日的世界
  •     爱死茨威格了。
  •     就像在看着两个禁欲者的热情似火却无力而为。描写看多了反倒有些喜剧意味。
  •     炙热
  •     你永远都要记得去爱现在的她,而不是过去的她。
  •     车站灯火闪耀,列车在缭绕烟雾中缓缓前行,蜿蜒辗转如过去所有年岁里的动荡离合,“等了这么长的时间,喟叹的是指这次路途,还是过往的漫长岁月”,他自己也不知道;茨威格的小说本身意境已极有怅惘的诗意,感觉翻译完全不用特别浓墨重彩用力表现,只需淡然的自然流淌即可;温柔理智进退得体的夫人,看书时脑海里竟然一直是《女人步上楼梯时》里高峰秀子的模样
  •     读此,方理解君自杀时的绝望。 Dans le vieu parc solitaire et glacé|Deux spectres cherchent le passé|
  •     2016·2月
  •     “在古老的公园里,冰冻,孤寂
    两个幽灵在寻找往昔”
    这是结束时的一首诗。把这本书要讲的全部升华了。
    这么细腻的感情描写,让我的心都沸腾了。
    等待了9年,见面时发现爱的只是之前那个她时,我真的为这段感情感到惋惜。
  •     书质量好,封面好,有质感。内容不错,随手看的小故事
  •     茨威格,我永远的爸爸。
  •     倘若我心里有愧呢?
  •     “往事不堪回首,夙愿难以得偿。”
  •     好的书就是一位拥有好思想的朋友。
  •     可能只是雏形的原因,读得没什么感觉....
  •     别人介绍的,挺伤感的名字,还没看完。
  •     我以为会发生如《恋恋笔记本》般的结局,可是到最后却没有等到。那一刻好失落,替男女主感到伤心。可是,回头想想,这不正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结局么。也只能让遗憾一直留在心中。
  •     我爱茨威格,犹如爱生命中的花。
  •     缱绻,而昨日无法重现。在徒劳中寻找自己,寻找往昔,彼此逃避,彼此拥抱。茨维格的描写高雅,深邃,细腻。“向一个不复真实的往日提出阴郁的问题,影子,影子想要复活,但又不可能再复活,无论是她还是他,都已不是同一个人。
  •     很显然,读得快是短篇的好处。茨威格的作品一直很喜欢,很细腻,回味悠长。
  •     这是一本承续了茨威格风格的小说,我说不可错过的相遇既是指书中的男女主人公,也是指如我这般热爱茨威格的读者!
  •     我们今日的旅程,却不折不扣地是一次影子的昨日之旅。初读茨威格,文笔优美细腻,可惜篇幅略短,不能描绘更细。离别前缠绵悱恻爱欲可燎原,分隔时痛苦追忆痴心却退烧,重逢后的尴尬慌乱旧情难复燃。感慨于恋人激情的消逝,中间横亘着沉重的一战大山,而压抑心头使天空变色的又是滚滚而来的法西斯阴云。在古老的公园里,冰冻,孤寂,两个幽灵在寻找往昔。
  •     来不及,刚收到就读起来了,九年的故事,九十九页的文字。
  •     这是一个单薄的故事,但茨威格对男主角的心理描写十分详尽,使得虽然剧情不强却依然动人心魄.最初打动我的是男主角贫穷与自尊的冲突,而之后的情爱萌生因为是永恒的题材反而感触不大了.这之后的铁幕相隔和重逢时的纳粹游行是升华情节,前者割裂了情爱的沟通,后者破碎了美好的期待.比起理所当然的昨日之情难再追,此文更是表现出个体的感情、承诺、理想在时代洪流中的脆弱性.对青年时代的人有极佳的警醒效果,激情的年龄和安静祥和的环境不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如果看重爱情,就应该尽可能的在还能爱的时候去爱.最后敌国的点题诗和该文互相映照,增添了彼此的余韵.
  •     这本《昨日之旅》还好,推荐他的《昨日的世界》,虽说《昨日的世界》只看了一点,但推荐。
  •     书很小本。但是印刷和纸质都不错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读茨威格的第一本书,人的心理描写很细致、深刻,能够感染到你。继续阅读中...
  •     【2016170】中篇佳作,黝黯的一战背景,扭结的人物命运,精细的心理描摹,每一个字都散发着驾轻就熟的气味,末尾甚至有对二战的尖利预警……作品于1929年首发,从这个角度看,茨威格是个好神汉【欸?】然而没什么好推荐的,看了憋气【喂!】翻译流畅,是个挺漂亮的鸡蛋,不过还是想挑根儿骨头:“他眼望窗外的时间,达连吸三五口气之久,他数着呼吸的次数,没有胆子说出第一句话。”是不是可以再斟酌?回头找个新译本对照看看。
  •     一个小时多,这部三万字的小说就看完了,那昨日之日莫回头、昨日之情不重现的感情不着一字,浸透满篇。还是茨威格比较对我胃口。一贯的茨威格式的内容---爱情、激情、忠诚。当然这部多了一个“战争的创伤”。还有那一贯的茨威格式的风格---没有人名,心理活动描写颇多,朴素的叙事风格。总之,茨威格最后的这一部作品~我依然给予它满分
  •     小说很短,但是描写的很细腻。
  •     我记得到货时间挺快的,拿到书后下午躺在沙发里不一会就看完了,是个好故事,是我看这个作者第一本小说,喜欢他的风格。
  •     很好的质量,价格也很便宜。
  •     私人五星
  •     “在古老的公园里,冰冻,孤寂,两个幽灵在寻找往昔”。

    昨日之旅,既是昨日无法重现。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Things do not change, we change!
  •     总在想茨威格的小说拍成电影只需要几个镜头就够了。
  •     不到100页的小说,没多久就能看完。这大概是我见过对爱的心理描述最动人的文字,而浅薄如我,关于战争、法西斯等问题的探讨则是在译者后记中才窥见一些。
  •     冰冻 孤寂 找不到往昔
  •     好喜欢那位夫人*^_^*
  •     一般我拿到一本书都会先看一下一共有多少页,然后评估一下要花多长时间能看完,当然一般是以书的精彩程度来衡量的。拿到这本书时我很欣喜,因为它只有短短的99页,应该是可以轻松读完的书。这本书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很重,虽然是说两段婚外情,但却没有让人一丝反感.看到豆瓣上的一段评论很到位,引用一下“前面部分是女主角在偷情,后部分则是男主角在偷情。这一点茨威格设计的很巧妙。他用婚姻道德作为权重分成两个回合加在这两个主角身上,就像玩翘翘板。说真的,没有这个道德权重,这故事就要大为减色,而且最后那个欲断非断,欲留非留的结尾也无法了成立。
  •     一对身份悬殊的恋人,一段柏拉图式的恋爱,也只有茨威格能把他们的内心刻画得如此真实。
    相对现世的浮躁,希望这本书能给你真爱的悸动。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谨慎和克制包裹下的炽热激情抛掷在战争的炮火和岁月中磨损、变味。
  •     一口气看完...心理描写部分相当叹服!茨威格真是细节的高手
  •     无论是他还是她,都已不是同一个人。可是他们还在徒劳地寻找着自己,彼此逃避,彼此相拥,在这没有实质,没有力气的努力之中,他们不正像他们脚前的这些黝黑的妖魔?
  •     过去了的 终究是不可追回了
  •     炽热而典雅,激情又谙韵
  •     这场旅行,到底是没有结局了。
  •     又触到了一些最柔软的地方
  •     “有时候他在夜里突然起床,因为忘记了信中的一个字,一句话,或者一个结尾,马上点灯找到遗忘的字句。”这个细节太妙了。作家真的是需要天赋的职业吧。是怎么做到,从日常生活中拉扯出丝缕,编织成瞬间的艺术,这样了不起的事情的呢?
  •     我是一口气读完这部作品的。文中人物的对话寥寥,大量的篇幅都是心理描写,这些细腻凝练的心理描写一波三折,紧紧地扣动着我们的心弦.
  •     昨日之旅,只能追忆,不能重温,无法再现,在孤寂的公园里,两个幽灵寻找往昔。时代的悲哀融化在回不去的时光与爱情和没有名字的人物里,大师级的细节&心理描写。"『今天也是这样,』他想开个玩笑,可是她不吭声。我其实不该说这句话,他心里朦胧地感到:什么东西逼迫我老是进行比较,今天如何,当年如何。可是为什么我今天跟她说的每一句话都不灵:『从前』那过去的岁月总是夹在我们当中。" "他像着了迷似的望着这奇特的游戏,这两个没有灵魂的身影彼此逃离又复捉住,然后互相拥抱,这两个影子组成的身体只是他们自己身体的返照。"
  •     激情四射却又诗意浓郁,只是曾经沧海难为水…
  •     35000字 2016-3-22
  •     从广播里听到的这书。同学看了感觉不错,一直在推荐。
  •     淡淡的喜悦,淡淡的紧张,淡淡的哀伤,淡淡的无奈,不浓重,却萦绕心头,余香满口,非常美的书,值得回味
  •     好喜欢这个设定啊,写的非常非常到位、精准
  •     昨日重现了吗
  •     昨日不能再重现
  •     love
  •     用后记里的话说就是:细致委婉,缠绵悱恻。更改了原文里的语序,才是合适的表达和解读。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返老还童到这一篇难产的昨日之旅,茨威格还是茨威格。文笔细腻,即使没有环环相扣,情节也完整。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