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菲女士的日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莎菲女士的日记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9
ISBN:9787020046539
作者:丁玲
页数:518页

作者简介

丁玲很长时期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但她从不动摇自己的信仰,不稍减对人民的热情,总是保持着一种豪放、乐观的心绪。她也伤感过,却能自拔。我们长期在困境中,经常互相勉励。我看也不断地锤炼自己,自我斗争,默默地向更加完美的方向努力。 
丁玲的创作源于生活。她作品中的人和事,大多是她经历芝或看见过的。她的小说,没有生编硬造的情节,没有悬空虚构的人物。她从生活中撷取人物和事件,用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感情去刻画、去塑造。我读她的作品。往往能找到生活中的原型,但又与生活中的人物、事件不完全一样,线条更清晰,色彩更明亮,高的更高,低的更低,用文学术语来说,大概就是更加典型化了。因此,她的作品容易使读者相信确有其事,确有其人。有的读者甚至“对号入座”说这个人就是自己。

书籍目录

第一辑  小说  梦珂  莎菲女士的日记  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  过年  一九三O年春上海(之一)  奔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我在霞村的时候  夜  在医院中第二辑  散文  我的中学生活的片断  我所认识的翟秋白同志  一个真实人的一生  魍魉世界  河西途中  冀村之夜  孩子们  关于自卫队感言  说欢迎  开会之于鲁迅  “三八节”有感  风雨中忆萧红  三日杂记  田保霖  民间艺人李卜  风雪人间  橄榄球赛

图书封面


 莎菲女士的日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0条)

  •     ——《莎菲女士的日记》的爱欲与自由犹如故事用来满足我们世世代代的愿望,小说是用来治疗人们不协调的灵魂。同样是爱情故事,《莎菲女士的日记》不在花好月圆处结尾,而在情感驿动的高潮中嘎然而止。与故事总说那生活中非常难为之事不同,小说总写那生活中非常敏感之人,写他们不协调的人心、人情、人性和灵魂。失衡的人心才是小说关注的核心。故事说事,小说写人。这就从故事进入到了小说。小说与人文主义同始同生、与启蒙运动相生相长,叙述伦理是个人主义。现代小说与伦理个人主义相伴相长。小说中要解决的问题不在证明上帝(圣经故事《以撒娶妻》)、不在巧合,甚至不在证明命运。小说在个人的决断和行动,根子在个人理性,后来在性格,再后来在社会环境下的个人选择(主体性),在癖好、在欲望;又在非理性、在无意识。所以小说中敢说敢干敢想的主人翁多,小说中的人是不合常理常情之人;小说中的人是革新者、革命者;小说中的人是勇敢者冒险者,或不幸的人;小说中的人是一个实验者、实践者......小说的意义在探索新人、新情感、新形象,莎菲就是小说塑造的这样一个人。小说总是通过骚动的人心向人性的边缘挑战,去审视人性、拷问灵魂,提升精神。《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都是良心与良心的殊死斗争。小说写情感的斗争,小说“探考人心”(福斯特)写灵魂与灵魂间的比权量力,小说写情理;故事写人力与事力的比权量力,故事写事理。故事用英雄气概叩问物理世界的厚度,比如《青娥》敲打院墙的厚度;小说用理想情怀填充单薄的现实人生,比如《莎菲女士的日记》用内心的丰富弥补外在的不足。《青娥》写事,写传奇,《莎菲女士的日记》写人,写新人,写人的精神界。苇弟不走,不特于他没有益处,反只能让我更觉得他太容易支使,或竟更可怜他的太不会爱的技巧了。莎菲不爱苇弟,不在于不能给予婚姻这个事实,而在于他“太容易支使”“太不会爱的技巧了”,他打不开莎菲的情感世界。相反,来自南洋的公子凌吉士可以,可以使莎菲的情感砰张、丰富和肥美,生长出一片蓊蓊郁郁的雨林。女人在小说中不似在故事里。故事女人那么单纯,那么符号化,那么只是故事情节运动中的一个单子、一个元素。小说女人是一个丰富的宇宙,一个春夏秋冬交替的季节。莎菲要展开一个复杂的内心、多层次的感情、复杂的性格,就需要爱情经历复杂,家庭、金钱和地位身份悬殊的凌吉士。要丰富来刺激出丰富的情感和人性,要复杂来满足复杂的感情和人性。莎菲的爱,不是男欢女爱的爱,而是理解的爱、辩证的爱、需要分析的爱。与其说是生理学,不如说是哲学;与其说是肌肤,不如说是思想。与其说是为了家庭,不如说是折射社会。这是现代的、理性时代的爱情。莎菲的爱是需要对方来读懂的爱:既有体恤的、温度的和抚摸的层面;更有分析的、精神的层面。精神的交流比温度的交流属于更深一层读的爱,现代的爱(不是后现代的爱)有此理性精神地特点。小说中的爱是精神的肉搏,故事中的爱才是肉的肉搏。在门口遇着一群同乡的小姐们,我真厌恶那些惯做的笑靥,我不去理她们,并且我无缘无故地生气到那许多去看电影的人。我乘毓芳同她们说到热闹中,丢下我所请的客,悄悄回来了。青娥在故事中只需“美异常伦”的外貌,进入小说则更需要性格、性情的“美异常伦”。莎菲的“我真厌恶那些惯做的笑靥”之个性正是小说特点的“美异常伦”。尖酸刻薄是故事描摹女人,锋芒毕露才是小说中的女人。“锋芒毕露”凸出人的独立性、个性。即或清高疾俗和怪癖,包括无端地愤恨,随手一刺、挖苦庸俗,——这些是莎菲任意的性情。任意的性情反应了自由的性格。自由才独立。独立才有个性。个性是自由生长的结果,也是人格标准民主化的结果。小说体裁允许、也认可故事形态所不允许的女人样态,她们有个性自由,这是小说的民主性。——这也是现代小说之为现代、之为小说的根本和原因。女人在小说里显出个性,不似女人在故事中总把脂粉敷在脸皮上一样,女人在小说里是把脂粉敷在性格、心境和情趣上。小说中的女人更主动,更自由。小说是现代性的产物,小说允许女性展开自由人性、审美形象民主性地依从大众认可、选择(不要单维的教条)——女人个性形象里包含的自由人性、民主评价。这才为小说中的女人提供了丰富的心理空间、审美空间和行动空间。凌吉士居然几日不来我这里了。自然,我不会打扮,不会应酬,不会治事理家,我有肺病,无钱,他来我这里做什么!我本无须乎要他来,但他真的不来却又更令我伤心,更证实他以前的轻薄。难道他也是如苇弟一样老实,当他看到我写给他的字条:“我有病,请不要再来扰我,”就信为是真话,竟不可违背,而果真不来吗?我只想再见他一面,审看一下这高大的怪物到底是怎样的在觑看我。莎菲曾说凌吉士,“我要占有他,我要他无条件的献上他的心”。跟故事中的女人控制男人是为了控制家庭主导权不一样,小说中的女人则是为了控制这个男人的精神与情感。小说的战斗领域不在财产权利,而在精神情感的主动性。因为,小说不似故事用来指导生活,小说只用来提撕、拷问灵魂。做精神的女王,获得主体性是小说中女人要关心的全部核心。莎菲跟苇弟产生不了故事,是因为苇弟一开始就甘拜下风。正是跟凌吉士有了精神较量,莎菲才产生爱,感到“美的梦想”与“青春的醇酒”。因为这较量,丰富、提升了莎菲对男女之间关系的精神内容。莎菲在小说结尾高呼:“我胜利了,我胜利了”。这是精神的胜利,肉搏之战上行到了精神的搏斗。原本女性在社会、政治、经济、智力上有低于男性的天生性,但在情感上,女性有丰富的热带雨林和肥沃的未开垦的处女地。女性的情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精神感情的较量,使莎菲可以处于主动性地位。她的臆想,可以在那个南洋公子的单薄、苍白的感情薄纸上,飞来飞去,去繁殖孕育万种情感,千般姿态。在小说提供的自由叙述空间里,建构和完成什么是莎菲的爱情。凌吉士提供了强大的精神空白、灵魂漏洞,这是一上来就把莎菲的地位固定不变,从而僵化了莎菲发展之可能性的苇弟所不能给予的。莎菲跟凌吉士有落差,跟苇弟没有落差。莎菲在“家庭”、“金钱”和“地位”上,没有自由的空间的,但莎菲有“爱”的空间,可以弥补不足,找回平等。神把什么好的,都慨然赐给他了,但神为什么不再给他一点聪明呢?他还不懂得真的爱情呢,他确是不懂,虽说他已有了妻(今夜毓芳告我的),虽说他,曾在新加坡乘着脚踏车追赶坐洋车的女人,因而恋爱过一小段时间,虽说他曾在韩家潭住过夜。但他真得到过一个女人的爱吗?他爱过一个女人吗?我敢说不曾!如果是故事,故事不会问“他爱过一个女人吗?”故事中会这样问:他是怎么得到了一个女人?故事是讲“以撒娶妻”(圣经故事),到某地听某人的安排娶某女人成家,重点在说完成娶(重娶,或失去)女人过程上,如《以撒娶妻》、《青娥》、《蒋兴哥重回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小说讲“他爱过一个女人吗?”不是讲用什么工具“追赶坐洋车的女人”,小说是说他如何“爱”一个女人,“情”到什么程度。重在何为爱,如何爱,保持爱,体验爱,如《伤逝》,如这里的沙菲。莎菲的这个问,逼出了凌吉士与女人关系处在皮毛层次的缺陷。凌吉士在不懂爱情问题上暴露出“痛”处,莎菲因之增加了自由情感的筹码。这痛,是我从未有过的舒适,好象心里也正锥下去一个什么东西。看到凌吉士为“我”显露出的“惊诧和嗟叹”,反而“舒适”,这是精神搏斗的胜利,超过了物质生活、社会地位的比权量力。心里原先的不平衡消失了,平等来到莎菲的爱情的天枰上。因为莎菲的爱在受“家庭”“金钱”和“地位”差异的折磨,看到凌吉士迷惑于高高在上的爱而痛苦,莎菲舒适。凌吉士精神的迷惑既补偿了莎菲,也改变着自己。凌吉士不再会视莎菲与以往公园里追逐的女中学生,或者是街上的妓女一样的女人,莎菲是寻求爱的女人。当凌吉士意识到达一样的情感高度,莎菲成为感情的胜利者:“哈,莎菲有一个情人了!”我应当发癫,因为这些幻想中的异迹,梦似的,终于毫无困难的都给我得到了。但是从这中间,我所感到的是我所想象的那些会醉我灵魂的幸福吗?不啊!“醉我灵魂的幸福”,这才是小说里写的幸福,不是故事里说的幸福。故事里的幸福原则永恒不变,小说里的幸福是不断被追问的幸福。即莎菲所说的,“你以为我所希望的是‘家庭’吗?我所欢喜的是‘金钱’吗?我所骄傲的是‘地位’吗?”莎菲要的幸福是“会醉我灵魂的幸福”。当《青娥》结尾在“夫人喜,婚乃定,逾岁娶女归”时,《沙菲女士的日子》则结尾于“醉我灵魂的幸福”的初吻之中。“(凌吉士)吻了我!......一个温润的软热的东西放到我脸上......我张大着眼睛望他,我想:‘我胜利了!我胜利了!’”无论如何,精神领域里的搏斗才是小说。梅里美《卡门》最阻隔幸福的是那些关于幸福的种种观念,卡门无视这些观念,卡门的悲剧是观念与观念斗争的悲剧,卡门被另一种爱情观念所杀死。丁伯刚《两亩地》写精神与精神的矛盾,写一种原来确定的精神被另一种陌生的精神搅得松动、不安,即将崩溃。《两亩地》写爱情的松动不是源于事情,不是讲事情,根子上是在讲一种无效的精神。原本看似完整的精神,当它移换了一个场域,便失效了、失去灵性、失去光。《两亩地》与其说是爱情的危机,不如说是精神的危机。“人是多么不协调的灵魂:他本有能力治愈自己的伤口,却让它溃烂下去”(福斯特)犹如故事用来满足世世代代的愿望,小说则是用来治疗精神生活中人们不协调的灵魂。“一本小说的成功也在于它的感性明锐,而不是在于它的题材优越。”虽说“爱情、复仇与死亡”是小说常用的三大主题题材,但小说不写“爱情、复仇与死亡”的发生、发展和转折的过程。小说是借“爱情、复仇与死亡”,来暴露出生命的欲望、敏感的人心、亘古的人性、黑洞洞的人伦、自由的意志、柔软的人情。“爱情、复仇与死亡”是探索人性之地心深处的地缝或海沟,那里面藏有岩浆和火山,是产生低端生物直到高级生命的发源地。小说中强烈充沛的人性特质是无可避免的;小说浸渍于人性之中,是喜是忧都躲不开,......我们可以对人性不喜欢,但如果我们把它从小说中祛除或涤净,小说立刻枯萎而死;剩下的只是一堆废字。”(福斯特)
  •     因为小吉老师的缘故,我对丁玲一直没有多大印象。那节《文学导论》的课上,我睡得迷迷糊糊的,却仍依稀记得他对丁玲的不是太高的评价,说她的作品里政治色彩太浓,阶级性太强,尤其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内心是不太喜欢那些把革命、政治之类的过于强调阶级意识形态的东西与文学融合在一起的作品的,比如鲁迅的文章,尽管在一定时期内它唤醒了一个麻木的民族。昨日闲暇,翻开《莎菲女士的日记》(其实主要还是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本以为又是一部深刻揭露社会现实的革命作品,却发现它其实很细腻地描写着女性感情,展现一个新女性的心理世界。一个病榻上的女人,渴望一份轰轰烈烈的爱情,却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她把最内心的情感包扎起来,让亦真亦幻的痛苦与快乐、落寞与激情吞噬着自己。她渴望拥抱这个世界,却又踌躇不前;她渴望追求真爱,却又不愿妥协。一本日记,记录了她所有的心事;翻腾的情绪,将这个女人最私密的情感展露无遗。我似乎在莎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是一个伤感的女人,可以为了缥缈的云朵难过,却又对着流泪的苇弟开怀。她常常心口不一,只有独处的时候才能让自己稍稍放松。“除了我自己,是没有人会原谅我的。”莎菲觉得自己很孤独,尽管身边总有几个关心着她的朋友,可她窃以为,他们并未走进她的内心。朋友们的宽容和关切,让莎菲产生更强烈的距离感。其实莎菲都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缺少的又是什么。于我而言,对未知的事物,对前方的路程,我时常感到迷茫。我甚至无法预知一个确切的目标。我不知道今天的努力和汗水对于未来是否有用。也许这样子说有些太过功利了,但我只是想让自己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妥一点,心安一点,我希望我的每一份付出都能有收获的时候。病痛中,她想象着自己末日到来之时,她“迫切地需要这人间的感情,想占有许多不可能的东西”。假使我是莎菲,倘若真到了那一刻,也许我所期求的也不过是亲人朋友们的想念和感伤,尽管痛苦与难过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有那么一点残忍,但我只能很自私地期望,我的曾经的存在,能在别人心里留下一丝记忆和回忆。我想,这应该只是一点小小的乞求,并不贪婪。她是一个内敛的女人。她不会将内心的希望和渴求写在脸上。她疯狂地想象着,期盼着,等待着,却不愿也不敢向别人表露出来。是怯懦?是顾忌?还是矜持?她在日记中写到:“我要着那样东西,还不愿去取得,我务必想方设计地让他自己送来。”可以说她孤傲吧,或者是自恃清高,可她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一个在情感上不主动的女人。她期待着一个优秀的男人向她走近,给她带来爱情,带来温暖,带来幸福。一个等爱的女人内心偷偷而强烈的呼唤与期盼。她爱他,更多的是因为他颀长的身躯、丰仪的外表和俊俏的面容。也正是因为如此,她倾慕他,思念他,但是拒绝承认对他的爱,她不希望自己只是局限于一个男人徒有的样貌。人总是趋美的。她对他的喜爱并没有错。或许是源于一种潜意识,她不愿意自己只是“完全癫狂于男人的仪表”。于是,她不停地和自己斗争着,想念着他却又开始鄙视他,看不起他,以为那是一个空有外壳而内心肮脏鄙陋猥琐的男人。当莎菲发现他也是一个不懂她的男子时,她失望,难过,她的心因他的不了解而黯淡下来,她甚至耻笑自己以往的无知和妄悲。面对一段如云朵一般缥缈的感情,面对一个彼此都捉摸不定的情人,她决意放弃,决意离开,“在无人认识的地方,浪费生命的余剩”。身体的病痛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它只成为一个逃离的借口,失落、郁闷、悔恨,甚至是绝望,让她只想一个人躲起来,避开所有关注的眼光。痛苦之余,她用疯狂的自嘲来怜惜自己,抚慰自己,麻痹自己,“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这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可怜的莎菲并不满足于这种淡淡的退出和安静的离去。可是当她无法在现实中寻找到梦想中的完美时,她只能妥协。其实,到底什么才能是理想中的完美呢?梦中花,水中月,是否真的只存在于幻想之中?期盼总是触碰不到,下一个希望总是更好,而对于现时的东西,是要把握,还是放弃,抑或是置之不理,顺其自然?每次抉择总会伴随着痛苦,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路是否正确,后悔却往往来得太迟。在希望与现实的差距中,人们感到不满,进而怨恨自己,怨恨别人,怨恨这个无辜的社会。悲愤无奈之下,选择隐忍,选择逃离,选择报复,却只在斗争中发现,自己原来早已抑郁寡欢,遍体鳞伤。在理智的世界里,我们拒绝甚至嘲笑这种无知,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一个感性的个体,在自以为理智的状态下做着许多可笑的事情,然后慢慢陷入困惑的泥潭,茫然而不知所措。这也许是人性的一个悖论吧,简单的文字在它面前显得太过苍白。突然想到,倘若宿命真的存在,那么这些矛盾和思索也就很无谓了。不知这又算不算是对困惑的一种逃避呢?
  •     上帝剥下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夏娃。告诉他这是你的妻子,她必将从属于你。从此人世间便有了爱情。千百年来如此,女人们心甘情愿的做着男人的附庸,为他伤心,为他欣喜,不知为何而起,便打着爱的名义愉快的做了奴隶。就算奴隶,也有认识到自己不自由不情愿的一天。所以,世界上有了莎非,肺病,吸烟,饮酒,伤感春秋。被所有人总星捧月般宠着,数不尽的男人拜倒在她石榴裙下,她却长长哀叹一声道不知爱为何物。选择恐怖症的前提是要有选择,于是怨妇们出现了。当我抛弃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抛弃作者自身的感情经历与心路历程,单从一个可鄙又胆怯的偷窥者的角度看去,看到的便成了一部春亭游园图。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崔莺莺如是说。我总愿意有那末一个人能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如若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莎菲如是说。那么多小女儿家心思,那么多柔柔弱弱细细思度,那么多心不甘情不愿减了玉肌瘦了心肝。所以说,这就是女人?苇弟也好,凌吉士也罢。算来算去,一个是红玫瑰,另一个则是白玫瑰。爱我的和我爱的从来都是最富争议的问题。那个人,你明知他心思泛滥在外桃花点点,满嘴说不尽的谎言与戏谑,却还是死心塌地的往前奔,拦不住,停不了。说回莎菲。即使她现在决绝的选择了放弃,又怎能保证在她与苇弟耳际厮磨之时,忍不住想起另外一副面容呢?所以想起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想起到黄昏,点点滴滴。想起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爱是一种神奇的东西,譬如玫瑰,越是凑近闻其香气,越是被上面的刺扎得鲜血淋滴,越到此时越不愿去放手。每个陷在爱中的女人都是一遍标榜着自己的头脑清晰,一遍奋不顾身的跳进为她挖好的火坑,就算明白在那下面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不愿多说,唯愿天下痴情人终得眷属,因情所累者,还是少一些好。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细致的女性心理刻画,洋溢青春高傲的对理想中爱的渴望,对世俗生活(金钱、地位、名誉)的不屑,莎菲内心其实也不懂得她要的是什么,老实符合她对内在品质追求的苇弟对她的爱让莎菲感到愧疚不安,有着华丽外在世俗内心的凌吉士其实得到过莎菲的爱,却在最终被莎菲鄙夷!年轻、敏感、脆弱又乐观的女子,在那个求学飘摇的时代,一如任何女性一样追求着她心中对爱的渴望,但她不定的性格最终难以找到那个真正对的他。
  •     类男性化,语言功力不够,但富有思想。
  •     “本想放鬆他,而我把他捏更緊了。”
  •     书当然是好书,这里的好指的是质量和内容。^^
  •       上帝剥下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夏娃。告诉他这是你的妻子,她必将从属于你。从此人世间便有了爱情。千百年来如此,女人们心甘情愿的做着男人的附庸,为他伤心,为他欣喜,不知为何而起,便打着爱的名义愉快的做了奴隶。
      就算奴隶,也有认识到自己不自由不情愿的一天。所以,世界上有了莎非,肺病,吸烟,饮酒,伤感春秋。被所有人总星捧月般宠着,数不尽的男人拜倒在她石榴裙下,她却长长哀叹一声道不知爱为何物。
      选择恐怖症的前提是要有选择,于是怨妇们出现了。
      当我抛弃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抛弃作者自身的感情经历与心路历程,单从一个可鄙又胆怯的偷窥者的角度看去,看到的便成了一部春亭游园图。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崔莺莺如是说。
      我总愿意有那末一个人能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如若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莎菲如是说。
      那么多小女儿家心思,那么多柔柔弱弱细细思度,那么多心不甘情不愿减了玉肌瘦了心肝。所以说,这就是女人?
      苇弟也好,凌吉士也罢。算来算去,一个是红玫瑰,另一个则是白玫瑰。爱我的和我爱的从来都是最富争议的问题。那个人,你明知他心思泛滥在外桃花点点,满嘴说不尽的谎言与戏谑,却还是死心塌地的往前奔,拦不住,停不了。
      说回莎菲。即使她现在决绝的选择了放弃,又怎能保证在她与苇弟耳际厮磨之时,忍不住想起另外一副面容呢?
      
      所以想起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想起到黄昏,点点滴滴。想起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爱是一种神奇的东西,譬如玫瑰,越是凑近闻其香气,越是被上面的刺扎得鲜血淋滴,越到此时越不愿去放手。每个陷在爱中的女人都是一遍标榜着自己的头脑清晰,一遍奋不顾身的跳进为她挖好的火坑,就算明白在那下面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
      不愿多说,唯愿天下痴情人终得眷属,因情所累者,还是少一些好。
      
      
      
      
  •     丁玲是“坏女人”的代言,男人喜欢的女人,好女人也跃跃欲试效仿。莎菲太浪漫,女人本性。反之厌倦“性爱”,不然不会那么矛盾痛苦了。
  •     神奇的是我觉得我竟然可以十分理解莎菲
  •     我还以为这爱的技巧是武林外传里老白的招数呢
    没想到这里也有
  •     第一次看这种自我内心独白的日记式小说,真的很惊叹丁玲的才思,居然能把人心写得这样的细腻又矛盾,大概学心理学的来看这部小说更能被震撼到。文章仅仅是将女人们模糊不清的耻于言说的心里话直接显白的说出来了而已,有没有觉得像是在说自己呢?可是多少人愿意被冠上这类似不正常「疯子」的帽子呢?如第一条短评所说,我也觉得自己像莎菲,但不是所有想法,比如我同样也厌恨不喜欢的人们的殷勤,同样因为我还不起。理性着同样恶心那样的市侩的灵魂,以接触为糟践,却又由着情感肆意,人就是这样的矛盾。
  •     怀病呻吟的女青年既爱着高富帅的皮囊,但又纠结于他卑劣的灵魂,这是什么鬼女性主义?
  •     莎菲任性孤傲敏感脆弱。爱别人以毒舌。希望苇弟好,却要他落泪才开心。爱上高个子,要许多手段心计让他俯首称臣求自己的吻。家人朋友的爱只嫌不够厚,不够深。莎菲是丁玲唤醒女性意识的人物。日记妥帖笔触细腻。看的时候只觉是好多姑娘的倒影。
  •       经典是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它们是人性的画像,是人性的注解。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    在转瞬即变的时空里,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经典是打败了时间的文字、声音和表情。    那些坦诚的语句,那些无畏的呐喊,那些人类精神的思考,唤醒了我们曾经的期望,鼓起现在的勇气,不再虚空浮华、怀疑未来。    这些智者的身影和流传以久的词句,净化了我们的心灵,震撼了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可以错过但不会被磨灭的,什么是瞬间即逝却又是最宝贵的。    收入“感悟名家经典小说”的作者都是中国现代新文学的拾荒者和开拓者,也是各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尝试者和实验者。难怪施蛰存对于在80年代以后涌现的晚辈作家们的各种所谓艺术探索,尤其是对于许多“先锋”的现代派技法的尝试,诸如象征主义、印象派、意识流什么的,曾不以为然并有几分自得地跟我说:所有这些,我们在30年代都已做过了,而且比他们做得好,一点不新鲜。    诚然,每一个时代该有它自己的文学。但经典的文学不仅仅属于它那个时代,它同时属于后来一代又一代能够感悟经典并能与其享受艺术共感的读者。
  •     莎菲内心的小啾啾也真是多,可以想见丁玲本人有点小家子气。
  •     我喜欢你的分析与读后感~~跟你的感受很相似,呵呵,志同道合咯~~~
  •     书的平面设计不错,内容很好,值得收藏
  •     可能是莎菲从小缺爱才那么那么的脆弱多疑与敏感吧。
  •       这是一个病榻上的女人,渴望一份轰轰烈烈的爱情,却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她把最内心的情感包扎起来,让亦真亦幻的痛苦与快乐、落寞与激情吞噬着自己。她渴望拥抱这个世界,却又踌躇不前;她渴望追求真爱,却又不愿妥协。一本日记,记录了她所有的心事;翻腾的情绪,将这个女人最私密的情感展露无遗。    这是一个伤感的女人,可以为了缥缈的云朵难过,却又对着流泪的苇弟开怀。          这是一个内敛的女人。她不会将内心的希望和渴求写在脸上。她疯狂地想象着,期盼着,等待着,却不愿也不敢向别人表露出来。是怯懦?是顾忌?还是矜持?她在日记中写到:“我要着那样东西,还不愿去取得,我务必想方设计地让他自己送来。”可以说她孤傲吧,或者是自恃清高,可她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一个在情感上不主动的女人。她期待着一个优秀的男人向她走近,给她带来爱情,带来温暖,带来幸福。一个等爱的女人内心偷偷而强烈的呼唤与期盼。           这是一个爱美的女人。人总是趋美的。她对他的喜爱并没有错。       这是一个高尚的女人。她绝望是鄙弃了一切让自己浪费生命的剩余,渴望的事得到解脱,没有让猥琐的东西来与之玷污,渴望的纯洁,渴望的真实。     这是一个迷茫的女人。那是一个敢于追求真正而纯洁的爱情的女性;是一个不把爱情、亲情、友情和同情混为一谈的女性;同时也是一个不把爱情与性,与人的本能混为一谈的女性,莎菲品衡男性的目光,如她对凌吉士邤长的身躯,柔软的头发,娇贵的态度的倾倒和迷恋,以及由此产生的激情和欲望,就仿佛男性心中所审视出施与所有女人的,因为这种以肉感为尺度的判断“都是安按男性都市生活色相市场上的标准塑成的”。莎菲了解自己的欲望“是的,我了解我自己,不过是一个女性十足的女人,女人只把心思放到她想要征服的男人们身上。”然而。莎菲没有停留在官能的欲望上,她内心的深刻痛苦,是受着理性与欲望、灵性与肉体的冲突,但是,在这冲突中 ,理性与灵性并没有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她始终让欲望燃起。     这是一个痛苦的女人。莎菲的表面是笑,那是演给别人看的;内心是纠结和悲观,那是演给心中那个俊美的凌吉士看的,也可以说是演给自己看的;而我要说的,是那纠结的背后,那是一颗不安分的心。这颗心跃动着,想要这个,又顾盼起那个,又怕到头来自己要懊恼和失望于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浅薄和幼稚,那都不是她所想要。这颗心才是完全属于她自己,而非演给任何一个人看。莎菲的这本日记,其实记录了一场寻找自我的推算,凌吉士也好,苇弟也好,或者是毓芳,可以看成这道推算题里的X Y Z,先假设,我是爱你的,你也是爱我的,接着一番心灵折磨和精神较量之后,莎菲终于知道自己想要的,其实是另一个崭新而鲜活的理想主义世界,于是她决意南下。这样一个艰苦的过程,就是寻找自我的过程。
  •     印刷不错,送货很快,数也很好
  •     心理把握很到位,女人心啊,复杂!
  •        ——《莎菲女士的日记》的爱欲与自由
      
       犹如故事用来满足我们世世代代的愿望,小说是用来治疗人们不协调的灵魂。同样是爱情故事,《莎菲女士的日记》不在花好月圆处结尾,而在情感驿动的高潮中嘎然而止。与故事总说那生活中非常难为之事不同,小说总写那生活中非常敏感之人,写他们不协调的人心、人情、人性和灵魂。失衡的人心才是小说关注的核心。
      
       故事说事,小说写人。这就从故事进入到了小说。
      
       小说与人文主义同始同生、与启蒙运动相生相长,叙述伦理是个人主义。现代小说与伦理个人主义相伴相长。小说中要解决的问题不在证明上帝(圣经故事《以撒娶妻》)、不在巧合,甚至不在证明命运。小说在个人的决断和行动,根子在个人理性,后来在性格,再后来在社会环境下的个人选择(主体性),在癖好、在欲望;又在非理性、在无意识。所以小说中敢说敢干敢想的主人翁多,小说中的人是不合常理常情之人;小说中的人是革新者、革命者;小说中的人是勇敢者冒险者,或不幸的人;小说中的人是一个实验者、实践者......小说的意义在探索新人、新情感、新形象,莎菲就是小说塑造的这样一个人。
      
       小说总是通过骚动的人心向人性的边缘挑战,去审视人性、拷问灵魂,提升精神。
      
       《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都是良心与良心的殊死斗争。小说写情感的斗争,小说“探考人心”(福斯特)写灵魂与灵魂间的比权量力,小说写情理;故事写人力与事力的比权量力,故事写事理。故事用英雄气概叩问物理世界的厚度,比如《青娥》敲打院墙的厚度;小说用理想情怀填充单薄的现实人生,比如《莎菲女士的日记》用内心的丰富弥补外在的不足。
      
       《青娥》写事,写传奇,《莎菲女士的日记》写人,写新人,写人的精神界。
      
       苇弟不走,不特于他没有益处,反只能让我更觉得他太容易支使,或竟更可怜他的太不会爱的技巧了。
      
       莎菲不爱苇弟,不在于不能给予婚姻这个事实,而在于他“太容易支使”“太不会爱的技巧了”,他打不开莎菲的情感世界。相反,来自南洋的公子凌吉士可以,可以使莎菲的情感砰张、丰富和肥美,生长出一片蓊蓊郁郁的雨林。女人在小说中不似在故事里。故事女人那么单纯,那么符号化,那么只是故事情节运动中的一个单子、一个元素。小说女人是一个丰富的宇宙,一个春夏秋冬交替的季节。莎菲要展开一个复杂的内心、多层次的感情、复杂的性格,就需要爱情经历复杂,家庭、金钱和地位身份悬殊的凌吉士。要丰富来刺激出丰富的情感和人性,要复杂来满足复杂的感情和人性。莎菲的爱,不是男欢女爱的爱,而是理解的爱、辩证的爱、需要分析的爱。与其说是生理学,不如说是哲学;与其说是肌肤,不如说是思想。与其说是为了家庭,不如说是折射社会。
      
       这是现代的、理性时代的爱情。莎菲的爱是需要对方来读懂的爱:既有体恤的、温度的和抚摸的层面;更有分析的、精神的层面。精神的交流比温度的交流属于更深一层读的爱,现代的爱(不是后现代的爱)有此理性精神地特点。
      
       小说中的爱是精神的肉搏,故事中的爱才是肉的肉搏。
      
       在门口遇着一群同乡的小姐们,我真厌恶那些惯做的笑靥,我不去理她们,并且我无缘无故地生气到那许多去看电影的人。我乘毓芳同她们说到热闹中,丢下我所请的客,悄悄回来了。
      
       青娥在故事中只需“美异常伦”的外貌,进入小说则更需要性格、性情的“美异常伦”。莎菲的“我真厌恶那些惯做的笑靥”之个性正是小说特点的“美异常伦”。尖酸刻薄是故事描摹女人,锋芒毕露才是小说中的女人。“锋芒毕露”凸出人的独立性、个性。即或清高疾俗和怪癖,包括无端地愤恨,随手一刺、挖苦庸俗,——这些是莎菲任意的性情。任意的性情反应了自由的性格。自由才独立。独立才有个性。个性是自由生长的结果,也是人格标准民主化的结果。小说体裁允许、也认可故事形态所不允许的女人样态,她们有个性自由,这是小说的民主性。——这也是现代小说之为现代、之为小说的根本和原因。
      
       女人在小说里显出个性,不似女人在故事中总把脂粉敷在脸皮上一样,女人在小说里是把脂粉敷在性格、心境和情趣上。小说中的女人更主动,更自由。小说是现代性的产物,小说允许女性展开自由人性、审美形象民主性地依从大众认可、选择(不要单维的教条)——女人个性形象里包含的自由人性、民主评价。这才为小说中的女人提供了丰富的心理空间、审美空间和行动空间。
      
       凌吉士居然几日不来我这里了。自然,我不会打扮,不会应酬,不会治事理家,我有肺病,无钱,他来我这里做什么!我本无须乎要他来,但他真的不来却又更令我伤心,更证实他以前的轻薄。难道他也是如苇弟一样老实,当他看到我写给他的字条:“我有病,请不要再来扰我,”就信为是真话,竟不可违背,而果真不来吗?我只想再见他一面,审看一下这高大的怪物到底是怎样的在觑看我。
      
       莎菲曾说凌吉士,“我要占有他,我要他无条件的献上他的心”。跟故事中的女人控制男人是为了控制家庭主导权不一样,小说中的女人则是为了控制这个男人的精神与情感。小说的战斗领域不在财产权利,而在精神情感的主动性。
      
       因为,小说不似故事用来指导生活,小说只用来提撕、拷问灵魂。
      
       做精神的女王,获得主体性是小说中女人要关心的全部核心。莎菲跟苇弟产生不了故事,是因为苇弟一开始就甘拜下风。正是跟凌吉士有了精神较量,莎菲才产生爱,感到“美的梦想”与“青春的醇酒”。因为这较量,丰富、提升了莎菲对男女之间关系的精神内容。莎菲在小说结尾高呼:“我胜利了,我胜利了”。这是精神的胜利,肉搏之战上行到了精神的搏斗。原本女性在社会、政治、经济、智力上有低于男性的天生性,但在情感上,女性有丰富的热带雨林和肥沃的未开垦的处女地。
      
       女性的情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精神感情的较量,使莎菲可以处于主动性地位。她的臆想,可以在那个南洋公子的单薄、苍白的感情薄纸上,飞来飞去,去繁殖孕育万种情感,千般姿态。在小说提供的自由叙述空间里,建构和完成什么是莎菲的爱情。凌吉士提供了强大的精神空白、灵魂漏洞,这是一上来就把莎菲的地位固定不变,从而僵化了莎菲发展之可能性的苇弟所不能给予的。
      
       莎菲跟凌吉士有落差,跟苇弟没有落差。莎菲在“家庭”、“金钱”和“地位”上,没有自由的空间的,但莎菲有“爱”的空间,可以弥补不足,找回平等。
      
       神把什么好的,都慨然赐给他了,但神为什么不再给他一点聪明呢?他还不懂得真的爱情呢,他确是不懂,虽说他已有了妻(今夜毓芳告我的),虽说他,曾在新加坡乘着脚踏车追赶坐洋车的女人,因而恋爱过一小段时间,虽说他曾在韩家潭住过夜。但他真得到过一个女人的爱吗?他爱过一个女人吗?我敢说不曾!
      
       如果是故事,故事不会问“他爱过一个女人吗?”故事中会这样问:他是怎么得到了一个女人?故事是讲“以撒娶妻”(圣经故事),到某地听某人的安排娶某女人成家,重点在说完成娶(重娶,或失去)女人过程上,如《以撒娶妻》、《青娥》、《蒋兴哥重回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小说讲“他爱过一个女人吗?”不是讲用什么工具“追赶坐洋车的女人”,小说是说他如何“爱”一个女人,“情”到什么程度。重在何为爱,如何爱,保持爱,体验爱,如《伤逝》,如这里的沙菲。莎菲的这个问,逼出了凌吉士与女人关系处在皮毛层次的缺陷。凌吉士在不懂爱情问题上暴露出“痛”处,莎菲因之增加了自由情感的筹码。
      
       这痛,是我从未有过的舒适,好象心里也正锥下去一个什么东西。
      
       看到凌吉士为“我”显露出的“惊诧和嗟叹”,反而“舒适”,这是精神搏斗的胜利,超过了物质生活、社会地位的比权量力。心里原先的不平衡消失了,平等来到莎菲的爱情的天枰上。因为莎菲的爱在受“家庭”“金钱”和“地位”差异的折磨,看到凌吉士迷惑于高高在上的爱而痛苦,莎菲舒适。凌吉士精神的迷惑既补偿了莎菲,也改变着自己。凌吉士不再会视莎菲与以往公园里追逐的女中学生,或者是街上的妓女一样的女人,莎菲是寻求爱的女人。当凌吉士意识到达一样的情感高度,莎菲成为感情的胜利者:“哈,莎菲有一个情人了!”
      
       我应当发癫,因为这些幻想中的异迹,梦似的,终于毫无困难的都给我得到了。但是从这中间,我所感到的是我所想象的那些会醉我灵魂的幸福吗?不啊!
      
       “醉我灵魂的幸福”,这才是小说里写的幸福,不是故事里说的幸福。故事里的幸福原则永恒不变,小说里的幸福是不断被追问的幸福。即莎菲所说的,“你以为我所希望的是‘家庭’吗?我所欢喜的是‘金钱’吗?我所骄傲的是‘地位’吗?”莎菲要的幸福是“会醉我灵魂的幸福”。当《青娥》结尾在“夫人喜,婚乃定,逾岁娶女归”时,《沙菲女士的日子》则结尾于“醉我灵魂的幸福”的初吻之中。
      
       “(凌吉士)吻了我!......一个温润的软热的东西放到我脸上......我张大着眼睛望他,我想:‘我胜利了!我胜利了!’”
      
       无论如何,精神领域里的搏斗才是小说。
      
       梅里美《卡门》最阻隔幸福的是那些关于幸福的种种观念,卡门无视这些观念,卡门的悲剧是观念与观念斗争的悲剧,卡门被另一种爱情观念所杀死。丁伯刚《两亩地》写精神与精神的矛盾,写一种原来确定的精神被另一种陌生的精神搅得松动、不安,即将崩溃。《两亩地》写爱情的松动不是源于事情,不是讲事情,根子上是在讲一种无效的精神。原本看似完整的精神,当它移换了一个场域,便失效了、失去灵性、失去光。《两亩地》与其说是爱情的危机,不如说是精神的危机。
      
       “人是多么不协调的灵魂:他本有能力治愈自己的伤口,却让它溃烂下去”(福斯特)
      
       犹如故事用来满足世世代代的愿望,小说则是用来治疗精神生活中人们不协调的灵魂。“一本小说的成功也在于它的感性明锐,而不是在于它的题材优越。”虽说“爱情、复仇与死亡”是小说常用的三大主题题材,但小说不写“爱情、复仇与死亡”的发生、发展和转折的过程。小说是借“爱情、复仇与死亡”,来暴露出生命的欲望、敏感的人心、亘古的人性、黑洞洞的人伦、自由的意志、柔软的人情。“爱情、复仇与死亡”是探索人性之地心深处的地缝或海沟,那里面藏有岩浆和火山,是产生低端生物直到高级生命的发源地。
      
       小说中强烈充沛的人性特质是无可避免的;小说浸渍于人性之中,是喜是忧都躲不开,......我们可以对人性不喜欢,但如果我们把它从小说中祛除或涤净,小说立刻枯萎而死;剩下的只是一堆废字。”(福斯特)
      
  •        因为小吉老师的缘故,我对丁玲一直没有多大印象。那节《文学导论》的课上,我睡得迷迷糊糊的,却仍依稀记得他对丁玲的不是太高的评价,说她的作品里政治色彩太浓,阶级性太强,尤其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内心是不太喜欢那些把革命、政治之类的过于强调阶级意识形态的东西与文学融合在一起的作品的,比如鲁迅的文章,尽管在一定时期内它唤醒了一个麻木的民族。
      
       昨日闲暇,翻开《莎菲女士的日记》(其实主要还是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本以为又是一部深刻揭露社会现实的革命作品,却发现它其实很细腻地描写着女性感情,展现一个新女性的心理世界。
      
       一个病榻上的女人,渴望一份轰轰烈烈的爱情,却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她把最内心的情感包扎起来,让亦真亦幻的痛苦与快乐、落寞与激情吞噬着自己。她渴望拥抱这个世界,却又踌躇不前;她渴望追求真爱,却又不愿妥协。一本日记,记录了她所有的心事;翻腾的情绪,将这个女人最私密的情感展露无遗。
      
       我似乎在莎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这是一个伤感的女人,可以为了缥缈的云朵难过,却又对着流泪的苇弟开怀。她常常心口不一,只有独处的时候才能让自己稍稍放松。“除了我自己,是没有人会原谅我的。”莎菲觉得自己很孤独,尽管身边总有几个关心着她的朋友,可她窃以为,他们并未走进她的内心。朋友们的宽容和关切,让莎菲产生更强烈的距离感。其实莎菲都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缺少的又是什么。于我而言,对未知的事物,对前方的路程,我时常感到迷茫。我甚至无法预知一个确切的目标。我不知道今天的努力和汗水对于未来是否有用。也许这样子说有些太过功利了,但我只是想让自己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妥一点,心安一点,我希望我的每一份付出都能有收获的时候。
      
       病痛中,她想象着自己末日到来之时,她“迫切地需要这人间的感情,想占有许多不可能的东西”。假使我是莎菲,倘若真到了那一刻,也许我所期求的也不过是亲人朋友们的想念和感伤,尽管痛苦与难过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有那么一点残忍,但我只能很自私地期望,我的曾经的存在,能在别人心里留下一丝记忆和回忆。我想,这应该只是一点小小的乞求,并不贪婪。
      
       她是一个内敛的女人。她不会将内心的希望和渴求写在脸上。她疯狂地想象着,期盼着,等待着,却不愿也不敢向别人表露出来。是怯懦?是顾忌?还是矜持?她在日记中写到:“我要着那样东西,还不愿去取得,我务必想方设计地让他自己送来。”可以说她孤傲吧,或者是自恃清高,可她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一个在情感上不主动的女人。她期待着一个优秀的男人向她走近,给她带来爱情,带来温暖,带来幸福。一个等爱的女人内心偷偷而强烈的呼唤与期盼。
      
       她爱他,更多的是因为他颀长的身躯、丰仪的外表和俊俏的面容。也正是因为如此,她倾慕他,思念他,但是拒绝承认对他的爱,她不希望自己只是局限于一个男人徒有的样貌。
      
       人总是趋美的。她对他的喜爱并没有错。或许是源于一种潜意识,她不愿意自己只是“完全癫狂于男人的仪表”。于是,她不停地和自己斗争着,想念着他却又开始鄙视他,看不起他,以为那是一个空有外壳而内心肮脏鄙陋猥琐的男人。当莎菲发现他也是一个不懂她的男子时,她失望,难过,她的心因他的不了解而黯淡下来,她甚至耻笑自己以往的无知和妄悲。面对一段如云朵一般缥缈的感情,面对一个彼此都捉摸不定的情人,她决意放弃,决意离开,“在无人认识的地方,浪费生命的余剩”。身体的病痛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它只成为一个逃离的借口,失落、郁闷、悔恨,甚至是绝望,让她只想一个人躲起来,避开所有关注的眼光。痛苦之余,她用疯狂的自嘲来怜惜自己,抚慰自己,麻痹自己,“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这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可怜的莎菲并不满足于这种淡淡的退出和安静的离去。可是当她无法在现实中寻找到梦想中的完美时,她只能妥协。
      
       其实,到底什么才能是理想中的完美呢?梦中花,水中月,是否真的只存在于幻想之中?期盼总是触碰不到,下一个希望总是更好,而对于现时的东西,是要把握,还是放弃,抑或是置之不理,顺其自然?每次抉择总会伴随着痛苦,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路是否正确,后悔却往往来得太迟。在希望与现实的差距中,人们感到不满,进而怨恨自己,怨恨别人,怨恨这个无辜的社会。悲愤无奈之下,选择隐忍,选择逃离,选择报复,却只在斗争中发现,自己原来早已抑郁寡欢,遍体鳞伤。在理智的世界里,我们拒绝甚至嘲笑这种无知,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一个感性的个体,在自以为理智的状态下做着许多可笑的事情,然后慢慢陷入困惑的泥潭,茫然而不知所措。
      
       这也许是人性的一个悖论吧,简单的文字在它面前显得太过苍白。突然想到,倘若宿命真的存在,那么这些矛盾和思索也就很无谓了。
      
       不知这又算不算是对困惑的一种逃避呢?
      
      
  •     由于语言的大条,觉得苏菲女士的敏感多疑是由于智识上的缺陷,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轻度bipolar的文艺女青年形象。
  •     我记得有人说过丁玲是一个坏女人
    但我在想,没所谓的好人和坏人的绝对之分吧,我也不太了解丁玲这个女人。但你说的在爱情方面一定要安分,才会幸福的,我赞同
  •     一种难以挣脱的隔阂,难以摆脱的痛苦
  •     书质量一般般,不过字挺清析的!!!!
  •        一边看沙菲女士的日记,一边兀自窃笑,倘若我是男小孩,又不小心爱上了沙菲女士,该怎么搞定这个难缠的女小孩呢:S
       还真是怪麻烦的。你对她不离不弃吧,她看不起你,觉得你笨,可怜你不会爱的技巧。你对她欲擒故纵吧,她又按兵不动开始矜持,哪有淑女主动投怀送抱的呀。你和她勾心斗角,她与你暗度陈仓。你转身就走,她一脸委屈。你真诚表白,她嫌你廉价……
       老烦人来~~但是来,确实又有点让人欲罢不能。
       哎呀,每当遇到、哪怕是看见这样的女同学,我都那么庆幸哦,我是个女同学,而8是男同学哦,还不命都送掉啦。
      
       反过来呢,女同学也怪可怜的。本来是想做个猎手,明明爱上了别人,却非要使用爱的技巧,要人疯狂地爱上她。结果没等人苦苦哀求,她已经是疯狂的海。她要是单纯地邪毒的女人倒也罢了,偏偏她又是个复杂的单纯体。其实也就是贪玩,孩子气的很,轻狂又幼稚。
      
       这样损人不利己的故事,真是世代相传,经久不衰。不过,我们看着还挺娱乐的。读着也挺像女维特的。
      
       丁玲女士就是丁玲女士,一个能和夫君扭打至大街要警察出面调停的女人,写出这么可爱又俏皮的文字来。
       不过也是,老公被抓进监狱,她还有心情给人送大蛋糕,和洒满巴黎香水的被子。
      
       真是个床上能翻出鸡蛋壳的可爱女子。
      
      
      
  •     那个时代下的空谷绝音。 直白,新颖。 莎菲很像我自己。
  •       莎菲给我的第一感觉和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主人公很像,都是追逐爱情、倾慕自己欣赏的男子的感觉。陌生女人的爱情是纯粹的、不顾一切的,也是伟大的不计代价的,默默地注视、接近只为能与他多待几秒。莎菲呢,她的爱情到后来看来是不可理解的,在逐步发现她所爱慕的凌吉士的内涵及不上外表,价值观念跟自己完全不一致的时侯,她也没有因此而已然地放弃凌吉士,对苇弟的单纯的爱情也是毫无理由地拒绝。她的这种爱情观念总结起来似乎可以概括为:重视外表大于内心。现在看来虽不可取却也无可厚非。
      丁玲的这部作品带有女性主义的色彩,女主人公对爱情伴侣的外在条件的重视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小说中以男性在多个女性之间抉择的传统,表现作者对女性权益的一种的关怀。
      匆匆而来的爱情往往匆匆而过的。尽管莎菲对凌吉士的爱情最初是有外在的吸引而形成的,但是两人深入的了解之后莎菲显示出内心的极大的纠结与矛盾。最后的出走也暗含着她的反思与倾向,或许收获的会是盲目热情沉淀之后的更加纯粹而契合的爱情。
  •        我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听了各位研究生的对丁玲的各种讲解,无论怎样,我都只觉这是个放荡不羁的女人
       于是我决定去读这个和莎菲有关的故事。
      
      
       其实也不是关于莎菲的,其它自身本就是莎菲女士日记式的自传,虽然比阿Q还要浅薄,但是,每日那样寥寥的记录,却是那样真实的临摹出一个圆规似的女子。
       我不甚了解丁玲,只是在讲解中听到她有些混乱的感情史,倒不是觉得不妥或者鄙夷,只是我内心一直认为属于那个时代的女子必然都有着想林徽因或者是张爱玲那样俯视或者决绝的姿态。
      
       于是我想说,我或许是在莎菲的身上故意的镌刻了些丁玲的影子,她对南洋帅公子的热爱,她对热心追求者的不屑,她内心的缺乏安全感,她表现出的做作和矫情
       在丁玲的眼中
       莎菲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会有一种怎样的人生
      
      
       本想以胜利者的姿态获得爱情的莎菲,其实在推脱和阻挠中,早就失去了她自己,那么波澜的内心,那样起伏着的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情爱的唾弃,丁玲写的实在,写的甚好。
       其实写到这里,才发现这是一篇好文章,因为她激起我内心的波澜
      让我自觉能感到彷徨或者其他
       自觉
       我便是莎菲。
  •     评论的书全打四星啊
  •     革命年代的历史点滴
  •     有点读不懂又像是读懂了。
  •     理性,自我解放与“颜控即正义”的内心矛盾和纠葛,也许这就是五四后青年女性的普遍面貌吧
  •     软文
  •     不知所云毫无意义,塑造一个对爱情要求苛刻偏偏还是颜控看到帅哥就犯花痴幻想完美爱情的公主病,不明白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新时代女性自由的爱情观?
  •     之前读,以为莎菲无比大胆,胆敢调戏男士。 反过来想,即使和凌吉士恋爱了又如何。八成被玩弄…… 不能改变环境,只能精神胜利,放逐自己,最后沉浸于失败感中…… 其实,女性的天空无比矮,即使反抗如莎菲,更清楚她和凌之间更有乡村女性与城市娇子的区别……根本不可能有未来。 如此……选择鄙弃
  •     前几日看到丁玲文革时被批斗的照片,想起这小说来,又读了一遍。苏菲就是颜控的现代版林黛玉,这种故事向来是讨人厌的,阴沉压抑又没有张爱玲写得好。不过,想这些煨牛奶吃点心的小情调,猜忌又纠结的小情爱,这样的丁玲穿着破棉被按住袄跪在地上,不知说什么好。
  •       我想起之前看到过一句话,大意说,丁玲真是了不起的女人,既写得出莎菲女士的日记这样的作品,也能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样的作品。这样一位传奇女性一直是受到读者和敏感的政治阶层青睐的(文革忽略),我想,如此一个女人,其个性肯定是有些不同寻常之处吧!等读完莎菲女士的日记,我知道了,是因为丁玲就和莎菲一样,有一颗很不安分的心。
      
      莎菲的表面是笑,那是演给别人看的;内心是纠结和悲观,那是演给心中那个俊美的凌吉士看的,也可以说是演给自己看的;而我要说的,是那纠结的背后,那是一颗不安分的心。这颗心跃动着,想要这个,又顾盼起那个,又怕到头来自己要懊恼和失望于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浅薄和幼稚,那都不是她所想要。这颗心才是完全属于她自己,而非演给任何一个人看。莎菲的这本日记,其实记录了一场寻找自我的推算,凌吉士也好,苇弟也好,或者是毓芳,可以看成这道推算题里的X Y Z,先假设,我是爱你的,你也是爱我的,接着一番心灵折磨和精神较量之后,莎菲终于知道自己想要的,其实是另一个崭新而鲜活的理想主义世界,于是她决意南下。凌吉士,以及莎菲所有的朋友帮助她完成了这样一个艰苦的,寻找自我的过程。
      
      我并不知道作家丁玲是在哪年哪月终于完成了莎菲的这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但可以肯定的是,丁玲绝不是个安分的女人。她想要的很多,而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她遇到了冯雪峰。和所有的女文青一样,丁玲要得是一个真正懂自己的人,这样一个人,才能够陪她一起追求,是情人,也是亲密战友,达到”灵与肉“的震颤。对丁玲来说,冯雪峰就是这样一个人吧。那时候她已经有胡也频了,却竟然对胡也频提出,要三个人同居这样一个疯狂又前卫的建议。这是多么”不安分“啊。但这不安分,如果追根究底起来,却丝毫没有”随便“或者水性杨花的意思,却是让我看见了丁玲对自己理想中那个纯粹的爱的世界的一份执着和勇敢。无论是事业的理想或者爱情,她都要追求一个完美的极致,可是,在这样一个被无数条谎言交织而成,早已模糊掉本来面目的社会上,纯粹的理想主义世界是不可能被认可和接受。于是她只能选择和胡也频生活在一起,一边心里烧着对冯雪峰的灼热的思恋。这种思恋可以从她的一篇叫做《不算情书》的散文中读出来。
      
      丁玲在开头便道:”我这两天都心不离开你,都想着你。我以为你今天会来,又以为会接到你的信,但是到现在5点半钟了,这证明了我的失望。“,这和那苦苦期盼着凌吉士到来的莎菲简直是同一个人啊!又说,“但是我永远不介意你所给我的不尊敬,我最会原谅你,我只想在马路上再一次看见你,看你怎么样,而且我常在你住的那一带跑起来。” 这两句话只是我随便从《不算情书》里拣出来的,却足以窥见丁玲那颗比莎菲更纠结、更痛楚也更甜蜜的心脏的跃动。
      
      而也正是这样一颗不安分的跃动的心,让丁玲一直和自己进行着搏斗,除了文学,她还追求政治,结果成为了无产阶级女战士,成为社会活动家。不安分帮助丁玲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写出漂亮的文字,登上政治舞台。但是如果一个女人带着一颗不安分的心去追求爱情,便注定和幸福无缘。幸福无关刺激啊。好在胡也频是个好男人,对丁玲一往情深。丁玲快不行的时候,叹了一口气说,我是爱也频的。这爱,大概是在其脉搏终于要结束跃动之际,想对这个给予了她幸福的人说的一声”谢谢“吧!
  •     丁玲是“亲”的,她暴露自己灵魂深处的东西,给世人展现真实,她对读者是亲的,她是前卫的,她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大胆追求自己想要的。上面一些人的评论真得很土。
  •       -_-“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啊!我可怜你,莎菲!”
      
      当代著名美国文艺评论家Susan sontag在《疾病的隐喻》中指出:“任何形式对社会规范的背离都可以看作是一种病态”。如果一个女性生活在传统社会而又无法遵从传统道德规范无法担当女性生活在传统角色的时候,那么,她不但饱受精神痛苦,肉体也将遭受折磨,最终将陷入沮丧忧郁和疼痛的“病态”之中。莎菲恰恰就是这一类患者,肉体的病痛让她感觉被动压抑甚至窒息,精神上又不能为人所理解。
      
      《莎》是一部很日记体小说。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女人在青春期的一个“牢骚集”。女人的这种牢骚,为了方便,我想了一个词,叫“女性的私语”。它其实很常见。在古代,它被文人们化作闺怨诗词,流传至今。在《莎》这部“牢骚集”里,女性作为“谈话主体”和“行为主体”双重身份出现,在讲述“自我”的同时事先了观照自我,认识自我的行为。以主体身份出现不仅是对自身的不断反省,也是对他人及世界不断思索的四围主题。同时期类似的作家还有庐隐白薇等女作家。
      
      像日记这类自我表述形式给作者书写的自由与个人化倾向及自主性特征,最符合自我表现和自我书写。作家以这种形式自由地记下自己的生活体验,不******扰地讲述她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评价。传达了女性最真实的体验,因而是女性真实声音的直接表现。
      
      不过,像这种自我叙述具有很大的透明度和真实性。大多都是心里剖白,内容略显单薄。搞不好,会很容易变成无趣的意识流作品。
      
      说说内容吧。《莎》以莎菲女士为叙述主体,叙述了自己的苦闷和渴望得到凌吉士爱的整个过程。她烦恼寂寞并渴望一份安慰心灵的真诚爱情。苇弟掏心掏肺地爱她,可惜并不懂得爱的技巧,所以她嫌他无趣。她对英俊的凌吉士一见钟情,他身材高达,外表英俊,有钱,懂得体贴,会说话。凌吉士英俊的外表把他迷住了,她觉得他是一个“懂得爱”“值得爱”的人,开始想得到他的一切。她一方面千方百计地接近他,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地让他自动送上门来。这些处心积虑的“计划”无疑要比欲擒故纵的传统招数更累。
      
      但我们还是莎菲是值得敬佩的,我们不计较她为了爱情耍过什么手段,只说她冥思苦想为自己的幸福争取过些什么,虽然我认为那更多的只是一种挑逗行为。当她最后发现凌吉士有着一颗丑陋的灵魂(世俗沉溺于金钱和肉体)。莎菲追求的梦想破灭,多病的身心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她对爱情心灰意冷,不再去幻想那理想中的爱情。”
      
      想想吧,在那个非礼勿视男女授受不亲的道德,莎菲对爱情和性,既渴望又压抑。这让我想起了郁达夫《沉沦》里的那个日本留学生。可我们的莎菲,却大胆尽情地嘲弄了男人们的猥琐和卑劣“安徽男人粗俗,云霖呆拙,苇弟猥琐,凌吉士卑劣。莎菲审视身边的男性,而他们则处于被审视的从属地位。
      
      所以从某种层面上讲,我认为莎菲是一个具有女权意识的现代女性。并且,我认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一份怎样的爱情。她知道她爱的只是凌吉士俊美的外表,而不是他卑劣的灵魂。她敢于将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女子的对爱对性的这种追求,彻底地裸露地曝光(所以我经常说自传式创作是以出卖隐私为前提的),在那个年代,那个时代,该需要多大的勇气。
  •     苇弟vs凌吉士?感觉像是一个人爱上了爱着别人和被别人爱着的自己 但是这种女性自我意识倒是难能可贵的
  •     如果不是作业,这本书我是不想看下去的,通篇认同的观点只有“幸福不是在有爱人,是在两人都无更大的欲望,商商量量平平和和地过日子。”两个人不会因遇见更好的人而放弃彼此更不会为物欲所累。所有的折腾如果不是少年多余的精力就是成年人的任性,莎菲就是后者,而今天,多数人没有资本去追逐莎菲心中所求,每个人都在单枪匹马跟生活追逐对抗,在高压高节奏的生活里,我们最需要安稳平和的生活来滋养我们疲惫的身心。而书中的莎菲聪明却太敏感,矫情又对别人期望太高,她的矛盾和不快乐都源于她本身的性格。日记体虽然塑造人物形象非常成功,但如果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在今天来看,并没有太多的积极意义,莎菲只算小半个新女性,没有今天的女性坚强独立并且乐观。
  •     心理描写大胆,十分详尽的刻画了莎菲的心路历程,她为对凌吉士亮丽外表所吸引,但通过交流却发现他不堪的内心,莎菲的灵魂在紧张的挣扎中走向堕落。
  •       故事竟然是在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上看到的。
      有关文章的介绍让我感兴趣。
      男人和女人的故事。在现在这个社会竟然成为普遍的问题。这种暧昧不明的感情,被她剖析的一览无余。这个女人的心情在文字间表现的淋漓尽致。
      莎菲好奇又矛盾。只是因为太爱惜自己,不能够同这个男人玩一场游戏。
      也许她是对的,这个男人同多少女子有过关系,而她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而且没有什么要求。情场中的人,能够如此清晰的认识这一点真的不是一般人。
      她的心情我可以理解。那份心情,那种欲望,需要用自己的理智去控制。这就是现代人的暧昧。或许永远都处理不好。
      很矛盾的感情。纠结中。
  •     太矫情
  •     推荐看《爱的艺术》,个人觉得很不错,也能够更深入的理解莎菲女士的人物形象。
  •       第一次听到一个大胆地以女性观点来探索生命意义的丁玲,一个生活在罪恶都市中的热情女郎的性苦闷与无可奈何的烦躁和绝望的情绪都发泄出来。
      莎菲毫不畏惧对爱情的渴望,对自我、对现实超越的渴望,对期待的美好的渴望。莎菲渴望“有那末一个人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如若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偏偏我的父亲,我的姊姊,我的朋友都能如此盲目的爱惜我,我真不知他们所爱惜我的是什么”“我真愿意这个时候会有人懂得我,便骂我,我也可以快乐而骄傲了”。莎菲渴望在理解之上的“真的爱情”,但事实上连她本人也说不清自己,“我真不知应怎样才能分析出自己来。有时为一朵被风吹散的白云,会感到一种渺茫的,不可捉摸的难过。”但莎菲却始终没有放弃自我分析,整个日记都在分析,结尾也在分析,当莎菲最后决心弃绝丰仪美形中躲着“卑劣的灵魂”的凌吉士的时候,她一边在内心里想着“我胜利了”,同事业鄙夷起自己。因为她知道:“我是给我自己糟踏了,凡一个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她并没有办法“去报复而偿还一切的损失”,只能到“无人认识的地方,浪费我生命的剩余。”这样的结局是莎菲的绝望,其实也是渴望,她绝望是鄙弃了一切让自己浪费生命的剩余,渴望的事得到解脱,没有让猥琐的东西来与之玷污,渴望的纯洁,渴望的真实。
      那是一个敢于追求真正而纯洁的爱情的女性;是一个不把爱情、亲情、友情和同情混为一谈的女性;同时也是一个不把爱情与性,与人的本能混为一谈的女性,莎菲品衡男性的目光,如她对凌吉士邤长的身躯,柔软的头发,娇贵的态度的倾倒和迷恋,以及由此产生的激情和欲望,就仿佛男性心中所审视出施与所有女人的,因为这种以肉感为尺度的判断“都是安按男性都市生活色相市场上的标准塑成的”。莎菲了解自己的欲望“是的,我了解我自己,不过是一个女性十足的女人,女人只把心思放到她想要征服的男人们身上。”然而。莎菲没有停留在官能的欲望上,她内心的深刻痛苦,是受着理性与欲望、灵性与肉体的冲突,但是,在这冲突中 ,理性与灵性并没有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她始终让欲望燃起。
      然而,莎菲绝望,绝望的是恋爱追求者的少女感到恋爱本身的空虚,而莎菲的绝望也简直是对恋爱追求着自己的一种讽刺。莎菲的绝望是对于平凡卑浊的周围的绝望,同时就联带而对于她自己所抱的恋爱理想。她的空虚,是恋爱本身的空虚,同时也就是她因而自觉到她个人生活上本身的空虚。莎菲的空虚和绝望没有拥有时代的前进力量,而她更不能依靠这样一种热力当作一种桥梁,跑到前进的社会中去,使自己得到生活的光和力。
      在爱情与人生面前,也许最大的敌人正是世俗,因为世俗是一种潜在又最无边无际的力量,让你找不到对手而对手又无时无刻不在你周围,并将你紧紧地包围,你能够清楚地感觉到这种力量的存在,却无法一把抓住它,要与之较量,却没有明确的对手和目标,然而你又无时无刻不感觉到这个对手和目标的存在。
      人的生命选择和生命历程只能有一种,选择了这一种就不可能同时选择另一种,结局就是莎菲的选择,或许也是丁玲的选择。
      
  •     莎菲身上有我们的各种影子
  •     文字是吸引人的,像窥探着女郎的心思,可一个本已患病又多情的女子注定是凄然的,她太在意,情,为友人的在意感激,为友人的忽略暗自难过。贪恋苇弟的感情,自知没有施以应有的回应却仍继续。觊觎凌的美色处心积虑,近而不懈于其灵魂,得而厌之。倘若凌有一个高贵的灵魂,莎菲当真就会不厌吗,注悲影我
  •     还不错,挺有感触
  •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女士早期创作的代表作,是一部日记体中篇小说,发表于二十年代末期,它一发表就引起了文坛的瞩目与轰动,从此奠定了丁玲在中国文坛的地位。作品从发表至今,一直引起文坛极大关注。很多人觉得,作品如此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悲剧女性形象——莎菲女士。她是整篇小说的核心和灵魂。虽然小说只有2万多字,但给我们留下的莎菲的形象却是无限丰富的。
      初读文本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莎菲这个复杂的人物,下面就从悲观主义,个人主义和理想主义三个方面分析一下自己眼中这一“悲观主义的花朵”的形象。
      一 深刻的悲观主义者
      读完小说后,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字里行间透露的那种悲观与压抑。当然,它源于叙述者——莎菲的悲观主义。她的悲观不是一个宽泛的形而上的概念,而是与一些具体的心理相关联的,比如死亡意识,绝望情绪,矛盾心理。
      人在极度悲观的时候很容易想到死亡,把它当成一种解脱,甚至一种享受。小说反复多次地写到死亡,死亡的阴影像幽灵一样徘徊在文章的始终,爬满了全文。莎菲在日记中多次提到了这些。比如“无论在白天、在夜晚,我都在梦想可以使我没有什么遗憾在我死的时候的一些事情。”,“明明看到那吐出来的是比酒还要红的血,但我心却像有什么别的东西主宰一样,似乎这酒便可在今晚致死我一样”,“我认识了人生这玩意,而会心而又想到了死”,“多无意义啊,倒不如早死了干净。”等等。莎菲的死亡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她的病情影响,因为疾病很容易让人颇具忧患意识地想到死亡。但更深一层说,莎菲的死亡意识是一种对现实的否定和批判。也即可以解释为一种采取自我毁灭和自杀的消极死亡,这实质上是符合叔本华悲观人生哲学的。但是,莎菲并不是真的想要死,“并不是我怕死,是我总觉得我还没有享有我生的一切”。然而她真的知道她要的是什么吗?“难道我有所眷恋吗?一切又是那么的可笑,但死却不期然的会让我一想到便伤心。”生非所愿,死非所能。
      而莎菲的绝望情绪也渗透在她日记的点点滴滴,她生活的点点滴滴。“报看完,想不出能找点什么事做,只好一人坐在火炉旁生气。气的事,也是天天气惯了的。”她把生气当成了日常生活,“但我宁肯能找到些新的不快活,不满足;只是新的,无论好坏,似乎都隔我太远了。”她把寻找新的不快活当成一种追求。给读者一种压抑之感。淡淡的描述中透露出一种深刻的无奈和对生活的绝望。“真找不出一件事是能令人不生厌倦的”,生活中是事,无论那种方式,都让人感觉不舒服。这也是现代人的困境。我们总觉得活着不舒服。觉得我们现在的条件和状态其实可以更好。
      还有她的渴望被了解,但又把他人拒之心门外的矛盾心理产生的悲观。“没有人来理我,看我,我会想念人家,或恼恨人家,但有人来后,我不觉得又会给人一些难堪,这也是无法的事。”在她生病之后,她说“我迫切的需要这人间的感情,想占有许多不可能的东西。”“但人们给我的是什么呢?”“我,我能说得出我真实的需要是些什么呢?”她期待着别人的了解,但她同样说过,我不愿让让人懂得我,看得我太容易……还有她的外表和内心的巨大矛盾。她气得想哭的时候,却会纵声地笑。这些矛盾时刻纠缠着她,加剧了她对生活,对人生的悲观。
      二 坚定的个人主义者
      有人这样给莎菲定义:她是个有对封建礼教的背叛,有对追求“真的爱情”、个性解放无限憧憬的女性。也有无数人对莎菲的女权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这一定,我十分赞同。但我们可以把眼光放大一些,她所体现出来的一些思想更多的体现了她的一种个人主义,当然,她身为一个女性,她的个人主义也包含这女性主义。
      当她看者苇弟哭,她有快感,她是一个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叛逆者的绝叫者。对旧礼教,她叛逆,要求过激烈的生活,弥补她的苦闷,追求身心的自由,对爱情又憧憬。她也具有坚决的一面。她毅然决然地拒绝了爱她的、懦弱的苇弟,在吻了凌吉士的富于诱惑的红唇后又一脚踢开了那个卑琐的青年。她对爱情既是消沉的,又是悲观的,同时又是积极、大胆和有所追求的。她并不以两性的简单结合生活为满足,看重思想与性格的结合,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显示而非虚空的,是严肃而非虚浮的。这些是作为一个女性思想上的一个突破。
      她嘲笑云霖和毓芳的恋爱方式,“宇宙间竟会生出这样一对人来,为怕生小孩,便不肯住在一起。”“我不相信恋爱是如此的理智,如此的科学!”这是女性对恋爱观的一个很大的解放。放在当下,这是个很普通的问题,但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突破,遭到争议也是理所当然的。
      她在解决很多问题,思考很多问题更多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迎合自己的心灵,维护自己的权利。体现了强烈的个人主义。对于苇弟的爱和带给苇弟的痛苦,她说,“自然,我是不能负一点责,一个女人应当这样。”这是她对女权的维护,也是对自己的维护。还有她对于解释的问题。“毓芳错了,剑如也错了,莎菲不是喜欢听解释的人。根本,我就否认宇宙间要解释。”“我要那样东西,我还不愿去取得,我务必想方设计让他自己送来。是的,我了解我自己,不过是一个女性十足的女人,女人只把心思放到她要征服的男人们身上。”这是女性主义一个有力地宣言。
      三 爱情的理想主义者
      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特别是爱情的理想主义。所以,在爱情面前,她有了强烈的渴望,但理智告诉她,这不是她期待的理想的爱情,她再一次选择理想,放弃世俗的爱情。尽管这个过程充满了痛苦的挣扎。
      她卑视世俗的女人要一个家庭、一个丈夫、作一个安安稳稳的妻子。她追求着灵与肉相统一的爱情。她对于爱情的要求很高,对于爱情,她有着自己的理解。虽然她并不能表达清楚。莎菲毫不畏惧对爱情的渴望,对自我、对现实超越的渴望,对期待的美好的渴望。莎菲渴望“有那末一个人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如若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偏偏我的父亲,我的姊姊,我的朋友都能如此盲目的爱惜我,我真不知他们所爱惜我的是什么”“我真愿意这个时候会有人懂得我,便骂我,我也可以快乐而骄傲了”。莎菲渴望在理解之上的“真的爱情”,但事实上连她本人也说不清自己,“我真不知应怎样才能分析出自己来。有时为一朵被风吹散的白云,会感到一种渺茫的,不可捉摸的难过”
      但莎菲却始终没有放弃自我分析,整个日记都在分析,结尾也在分析。
      “至于男女间的一些小动作,似乎我又太看得明白了。也许是因为我懂得了这些小动作,于爱才反迷糊,才没有勇气鼓吹恋爱,才不敢相信自己是一个纯粹的够人爱的小女子,并且才会怀疑到世人所谓的爱,以及我所接受的爱……”因为太了解,所以不敢轻易去触碰,就像一句话说的,如果不了解是我爱上一个人的原因,那么我宁愿无知。
      对于凌吉士,她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他带给了自己对爱的冲动和欲望,另一方面,他又再一次让自己绝望。“我有如此一个美的梦想,这梦想是凌吉士给我的。然而同时又为他而破灭。我因了他才能满饮着青春的醇酒,在爱情的微笑中度过了清晨;但因了他,我认识了人生这玩艺,而灰心而又想到死。”
      最后她还是没有妥协,她觉得凌吉士根本不懂爱情。“他还不懂得真的爱情呢,他确是不懂……他真得到过一个女人的爱吗?他爱过一个女人吗?我敢说不曾!”她所追求的爱情是什么呢?在莎菲眼里,凌吉士根本不懂她,“你以为我所希望的是‘家庭’吗?我所欢喜的是‘金钱’吗?我所骄傲的是‘地位’吗?”这样一长串的疑问,让我们每个人震撼。也是她对自己的爱情观最有力的宣言。她最后决心弃绝凌吉士,“自然我不会爱他,这不会爱,很容易说明,就是在他丰仪的里面是躲着一个何等卑丑的灵魂!”肯定要经历痛苦的挣扎,然而,她还是告诉自己,我胜利了。
      “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啊!我可怜你,莎菲!”文章是以这样的独白结束的。其实,莎菲并不可怜。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莎菲就是这样一个形象,她病态,她悲观,她激进,她自我。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欢她,甚至有人讨厌这样一个形象。然而,莎菲通过对自己的“毁灭”向我们展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让我们去思考,思考价值,思考爱情,思考人生。从“悲观主义”中开出最美的花朵。
      
  •     这是一本值得读的作品
  •     未被阉割的丁玲,造作但可爱。
  •     优秀女性文学作品
  •     延安宝贝
  •       这时候的丁玲还没有在桑干河上,还没有“进步”成无产阶级战士,柔柔的淡淡的忧伤,一丝说不清楚的困惑,记住了一种表述,“觉得他脸上的任何地方都适合放上我的吻”。
  •     因为给我的感觉都差不多啊,没什么特别的嘛
  •     买来这本书是用来写论文的,但是后来还是因为某种原因放弃了。我还会继续看的,我相信我会很喜欢的。呵呵。
  •     不错哟,很花心思
  •     看中国文学史不太明白对丁玲以“革命女作家的姿态打破之前女性创作小说思想上的停滞”的评价一笔带过,看过后,对比冰心,庐隐,她不矜于儒家思想所固化的女性形象所创作出来的敏感又犀利的文字,正如她不拘泥于世俗的为人,她真的,切切实实活成了自己眼中自由的人。
  •     (推荐)这细腻的心理描写不输给西方的作家,她被美丽的面容所困惑,但却因为内心的差距太大而不会有真正的爱情。
  •     我倒是想要做个沙菲的,可怜总不成功。
  •       丁玲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女性作家。《莎菲女士的日记》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描写的是一个时代的女性命运的故事。小说以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形式展开,刻画了一个在民国时代,接受了新思潮影响的女性形象。莎菲女士是矛盾的,一如在那个时代下的其他女性一样。她们的处境十分尴尬,接收了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可却在追求新事物上依旧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碍。
      莎菲女士缺少朋友的理解,缺少亲情的呵护,她孤独、无助,她渴求幸福,她有着对爱情的追求和思考,可却没有勇气去实践。二十岁的她生了病,她渴望朋友亲人的理解却不得,朋友们或许关心她,但他们却从没有真正的了解她想要的是什么;她追求爱情,但却无法找到一个在外在与内在都满足她的要求的人,苇弟单纯老实的爱着他,但却长得矮小丑陋,凌吉士长着俊美的样貌,有着上层的身份,但内在却住着一个卑鄙丑陋的灵魂。年轻的她爱上了后者的样貌,她渴望同他相好,但在最后的得到时才觉得一切都毫无意义。
      最后,莎菲离开了,带着她仍旧挥散不去的愁闷和对人生的思考,她去了一个无人认识她的地方,“浪费我生命的余剩......悄悄地活下来,悄悄地死去。”当一个人面对绝望的时候,他的选择大部分会是——走。离开那个让自己绝望的地方,离开那个已经失去了希望的地方,离开那些人、那些事。
      可见,即使时代改变了,即使新思潮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女性解放思潮宣扬开来,中国女性的命运依旧没有多大的改善,那些思潮为女性打开了一个门缝,却未能带领她们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世界里去。
  •       因为这个菲,我还以为会是自己。看着看着,我总是会不自禁地扯到自己身上。
      我们这些爱写日记的女生,不是因为太健康就是因为太有病。果然,光是生理上,莎菲就有很严重的肺病,不知哪天就会离开这里。
      
      莎菲女士的日记。太直白的题目,反而让我感觉不安。隐隐约约觉得,如果去除日期,这绝不是日记。太过详细的记录,太过纠结不清的心情,记录的时候,都会痛苦万分。有日记经验的人,不会这样做。如果是快乐,再重温一遍也不大碍事。如果是不快乐,当重新沾染纸张的瞬间,不快的心情会重叠增加。
      大部分时间,我们要记录的,只是在这一天,我还存在过,这样一个意义而已。
      
      莎菲女士,和那个她以为她无可救药爱上的人。青春是的通病。在很多年后想想,何尝不是一场闹剧呢。那红唇,那红唇,我们有时候爱的只是一副臭皮囊,管它里面是不是破棉絮呢。即使是在理性的时候,亦不能控制。那是种怎么样的心情呢。
      
      
      
      
  •       应该又是新的一天了,这是早晨吗?我已经不分早晚很久了。莎菲说,睡在被子里总是会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这总是好的,人们都说,被窝是埋葬自己的坟墓,莎菲会在里面想想事,我也会的。于是,被窝外面才显得很可怕,因为在那里,或许连想奇怪的事都不会了,只能 “悄悄的死去” 我曾经思考过幸福,莎菲,似乎应该是她,说过,幸福不是在有爱人,是在两人都无更大的欲望,商商量量平平和和的过日子。我没有太大的欲望,只不过连生的欲望也耗尽了,到最后也终于明白,其实自己很胆小,那种鲜血自溅的壮烈对于我只能是幻想,终究会是空想罢了。 于是在“悄悄的死去”之前,还要“悄悄的活下去。” 这终究是会很痛苦,在生与死的极端之间摇摆不定。莎菲会说生命只是她自己的玩品,她只是浪费罢了,痛苦也由它痛苦去吧! 浪费生命!颓废,堕落的开始。 我曾经很冲动,后来很沉默,我说这是成熟,莎菲会说这其实就是颓废。颓废的人都清楚自己在干什么。或许在一个刮风的夜晚,顾影自怜与曾经的冲动时,会看到另外的一个自己,他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么地清晰,连自己也会莫名感动,然后忽然间流下眼泪。 苇弟是个大男孩,我茫然四顾,连苇弟也没有了。 凌吉士是什么?我不用四顾,因为他是一切。 突然发现,其实真实的自己,真实的人才最行得通,最能适应一切。 苇弟总是好的,我至少这样认为,凌吉士也不坏,莎菲,就连莎菲在触碰到他真实的灵魂之后,对他也同样痴迷,不管这痴迷是一时还是一世。 但莎菲总不会象我如此愚蠢,她太有理想了,也太理想化了。人,现在都很现实,所以莎菲不会被所有人理解,就象我不被所有人理解一样,但我比莎菲现实,我有一个可以让人理解的我。莎菲绝望了,无人理解她,她的理想与欲望无处实现,在一个刮风的夜晚,在匆匆茫茫的人群中,她在悠闲地散步。在社会面前,她只是一个例外。 失望,于是反抗。 其实,徒劳。 就像明知终有一天要死,终有一天生命会结束,再做什么都无补的。莎菲最终明白了,其实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唯一该做的,就是找一个地方,浪费生命的余剩。 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 莎菲,我可怜你。 可是,我又该怎么可怜我自己呢?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lei911,欢迎各位朋友常来坐,招待吃茶。
  •     丁玲是很奇特的,即便在今天也是耀眼的。
  •     睡不着一晚上看完,有些想法自己也有,很女人的想法,描写蛮细腻…但不知道为啥看着有点费劲还有点看不下去,生活中别人看到自己想这么多这么纠结是不是也是同感…= =
  •     个人认为丁玲女士早期的作品还不错,笔锋犀利,于无声处扬正义,写了那个社会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但是到了后期,其作品就明显得带有政治色彩了,在这本文集中能够非常明显的看出来。可能是跟作者的人生经历有关吧。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只能看别人撰写的历史,所以有的作品就难免会带上作者的个人色彩,比如政治色彩等等。我们能做的是: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咯
  •       看《莎菲女士的日记》是特意而为。说白了,就是为了完成我们现代文学老师田露(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布置的作业。看完之后,特别想写点东西。原因有二:第一,感觉到了大学,不像中学时期,写的东西全是为了考试服务,所以现在看问题的角度变了,站的立场变了,爱思辨、爱追问,最重要的是:敢说话了;第二,看完《沙菲女士的日记》有很多东西迎合自己,希望能用文字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根本与作业无关。
       我认为莎菲是矛盾的。莎菲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她对苇弟是矛盾的。苇弟是爱莎菲的,苇弟可以经常送来很多吃的,可以为莎菲做很多事……苇弟是一心一意的;但苇弟最看不惯的是莎菲和南洋人凌吉士在一起,看到后,他会对莎菲发脾气。莎菲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心事都告诉苇弟,但是她对苇弟没有本能的欲望。苇弟在莎菲面前哭过,来表示自己的爱,而莎菲不能接受,觉得是一种虚伪,是一种幼稚;但是莎菲又不能缺少一个像苇弟这样的人,如果苇弟长时间不去,又会抱怨。我想起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意思就是:只有女人和小孩子不好对付,你和他们走得太近了,他们就对你不恭敬,你离他们远了,又会得到埋怨。其实这并不是在歧视女人,这也表现在莎菲的身上。她对苇弟是这样矛盾的,这种矛盾是一种女人的共性。
      
       其次,她对凌吉士是矛盾的。我认为这种矛盾是在欲望与爱之间。凌吉士是南洋人,红嘴唇,高个子,帅帅的。莎菲对他是一见钟情,特别想做一些小动作,慢慢地凌吉士也爱上了莎菲。凌吉士开始的时候对莎菲很冷淡,莎菲会经常幻想她与凌吉士的小动作,凌吉士长时间不去莎菲那里,莎菲又会相思、更会期盼他能早点来;到后来,莎菲要离开北京去西山,离开的最后一个晚上,凌吉士对莎菲表白,沙菲觉得恶心,认为他不深刻,没有内涵,似乎是怕委屈了自己。但又想到他的容颜,自己又是那么的饥渴,又是想撕心裂肺的好好的爱一爱。可以说,一个好的仪表,能使很多理性变成感性,把爱变得原始化,这就成为欲望,欲望是每个人的本能,没有欲望的人太可怕了。而深刻的思想,又会使爱情变得艺术,它不会单纯感性的追求“性”,而会更理性的对待“性”。太感性了,就会变成动物;而太理性了,又会不可爱。最好的状态是:有理性的思想,感性的肢体。所以说,莎菲对凌吉士也是矛盾的,这种矛盾与对苇弟的矛盾不同,但这种矛盾是一种人类的共性。
      
       总结一下我认为的爱:欲望——性——爱情
      
  •     麻烦你去看一下沙菲自己也很痛苦地……
  •     现在的女生还是那样的,是因为一方面觉得男女平等,有欲望有什么不对;另一方面又固守着传统的矜持。因为欲望和理智的冲突始终存在,有的时候就是因为理智告诉你不对不好不合适,那种欲望就越发显得诱人。也不是轻狂幼稚,只是追求一种爱和美的理型而不得。她心中有一种情感先于男人而存在,一点就勃发了。我觉得我很明白……
  •     第二遍 仍不很懂 爱 矛盾
  •     女版郁达夫 有趣的是这类喜怒无常的在自己世界里任性的人都去闹革命了,为人去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了
  •     老师说,这部作品放在那个时代很是伟大。放在如今,滋味便寥寥了。 撑着意识看完,不知道怎么评价。
  •        其实我很是很能理解莎菲小姐的行为的,爱她的人她不爱,她爱的人不敢挑明说。属于那个时代的“闷骚”。女人骨子里对爱情完美的渴求,造成了心理上的纠结。
      
       单看这一片片好像无关痛痒的日记,就像看一个女人的心思。对于苇弟的爱,她不接受但也不拒绝,典型的虚荣感的满足。对于凌吉士,明显的挑逗加上一点暧昧情愫。还包括荷尔蒙的分泌作用。这样一个对于爱情再平常不过的女子,写出了自己对于爱情的真实写照。我觉得小说的妙之处就在用日记这种很私人化的东西来叙述,更具有说服力。
      
       苇弟是个很单纯孩子,他对莎菲的爱可以称之为“暗恋”。莎菲是明白的,一个女人对爱情的敏感性是天生的。当然,用莎菲的话说,苇弟又是“可怜的”,他对她的好对莎菲来说只会更烦,这个道理很好解释,你不爱的人对你献殷勤,有时你总是感到无所适从。站在爱情的角度上说,苇弟是很悲剧的。因为在我的观点里,我认为,既然你爱的人对你不来电,你就不必再纠缠别人,双方都好。不要搞得你觉得很痛苦,她也觉得对不起你。当然,你可以用现在的话给苇弟解围,“爱情是一个人的事情。”不要觉得网上这些句子很优美很有感觉,这都是蛋疼文艺青年的无病呻吟,我觉得,爱情就应该是两个人的事,你一个爱,算什么?意淫啊?暗恋很美好啊?那只是一厢情愿的无奈罢了。每次我看到苇弟有事没事就去找莎菲的时候,我只能用一个“贱”来形容。莎菲已经挑明了,对你没意思,你就放手吧。虽然我觉得吧,感情是要培养,但两个人本来没感觉,再怎么培养也是个屁。后来苇弟向莎菲表白了,“苇弟说他爱我,为什么他只常常给我一些难过呢?”。莎菲小姐的心理,还是有处于一个女孩子的善良,一个男人对你热切与狂热的爱,虽然你无法接受,但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感动吧。记住爱过你的人,比记住恨你的人好得多。但也可以看出,莎菲确实爱上了凌吉士。做女人难,做一闷骚的女人更难。“我更愿意有那么一个真诚纯洁的女郎去饱领苇弟的爱,并填实苇弟所感得得空虚啊”。莎菲的这段话,第一句我可以理解,每个处在这种情况的女人都会这样说。但我很难理解莎菲小姐将苇弟的爱成为“空虚”,至少在我看来,苇弟的确是对莎菲玩真感情的。可见的是莎菲对于苇弟的付出,只算成了表面的空虚。我个人认为,莎菲女士有种将心比心的想法,就是说,她已经意识到她对凌吉士的爱有大部分处于性,从而猜想苇弟对于自己的爱可能也源于此。但男人的爱有不同于女人的爱,只能说,莎菲的疾病让她对爱情的理解产生了一种错觉。苇弟扮演的这样一个人物角色,一方面是对凌吉士的一个补充,二是更加突出莎菲在对待的大胆态度。从苇弟方面说,苇弟是被莎菲征服的,这种征服都是心甘情愿的。
      
      
       再说说凌吉士,这个男人,具备很多让女人喜欢的东西。莎菲第一次见到他说:“那高个儿(凌吉士)可真漂亮,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男人的美”然后又描述“他的颀长的身躯,白嫩的面庞,薄薄的小嘴唇,柔软的头发,都足以闪耀人的眼睛,但他还有另外一种说不出,捉不到的丰仪来煽动你的心。”可见莎菲的确患有花痴症,第一次就如此狂热。我暂时把凌吉士归为小白脸一样的人物,花痴女人对小白脸的免疫力的确不怎么样。所以莎菲女士才如此狂热,不断对其暗示,但后来她又意识到,她对他的爱,有很多程度上是荷尔蒙的激发。我在读完小说后,一直在对莎菲女士的长相进行想象,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如果她是绝世美女,倒不必这样做,至少要矜持点。但诸多信息告诉我,莎菲只是跟普通的女子吧,而苇弟也只不过是爱上了这个普通的女子,想要一段平平凡凡的爱情,看似不算高的要求,却很难实现,用米兰昆德拉的话说就是“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 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女人对于爱情的欲望的确要比男人强些,得不到的就更加爱,太容易来的就不理睬。莎菲消耗这生命来换一场没有名义的爱情,显然是不值得的。他明知凌吉士的肮脏,却总有个秘辛想要探问。对于爱情的期待,超出了一份真正的爱,而是附加了其他的东西。她看到云霖跟刘芳在一起,发自心里是不爽的,“我看出他(凌吉士)面前的云霖显得多么委琐,多么笨拙…..我真要可怜云霖,驾驶他知道他在这个前所衬出的不幸时,他将怎样伤心他那些所有的粗丑的眼神,举止。我更不知,但流芳拿这一高一矮的男人相比时,会是一种生命情感!”从这一段就能看出,莎菲爱情的一开始就是变形了,她所想到的不是凌吉士的爱,而是给她带来的一定虚荣感。所以注定了这场感情的失败。显然的是,凌吉士在这方面比她更技高一筹(又或许,在恋爱中,总是被追求者占这主导地位),迂回、有进有退、保持一定距离,暧昧。莎菲女士代表着绝大数的心里,“女人是只把心思放在她要征服的男人身上,我要占有他,我要他无条件的献上他的心,跪着求我赐给他吻呢”,而大凡了解女人这种心机的男人,当然愿意被女人征服,至少也愿意在表现上作出被女人征服的样子,因为男人们的心机是,为了我能“征服”你,只好先被你“征服”一下。爱情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如果没有这些征服与被征服,也就索然寡味。
      
       我觉得莎菲是,内心极度想冲突封建伦理道德的桎梏,但在实际情况上,只是在内心小小的放抗了一下,完全没爆发,她嘲笑云霖的禁欲主义者,但也局限在嘲笑。“我忍不住嘲笑他们了,这禁欲主义者,为什么会不需要拥抱着哪爱人的赤裸的身体?为什么要压制主爱的表现?……我不相信恋爱如此的理智,如此的科学。”莎菲对于恋爱的看法,似乎更符合现在人的心理。但莎菲又极力想做到理智,一方面,处理好跟苇弟的关系,让他不伤心,对自己死心。一方面,又想讨好凌吉士。三个人的爱情,免不了伤害,少则一个人,多则三个人。这是莎菲的矛盾。这说明莎菲又是个个人主义者,即便她明白不可能理智,也觉得自己能好好把握。她想逃冲破旧封建的礼教,但只有这种想法,完全没在实际上作出一点动作。小说中有段描写,莎菲说他看见凌吉士都会脸红羞愧,这让我对于她的反叛有了一点怀疑,我只能理解成她的反叛,只是心里上的。我认为,如果莎菲真的够大胆,完全可以直接拒绝苇弟,然后直接告诉凌吉士的爱,不管结局如何。但显然的是,莎菲对于爱她的人和他爱的人,从不一开始都不够坚决,采取了一种“迂回”战术。其中还包括了性的想象。
      莎菲的心里是复杂的,“我为拯救我自己被一种色的诱惑而堕落。”从两性角度上讲,这是很容易被理解的。从当时来看,跟其他大家闺秀相比,莎菲思想还是“前卫”的。首先能肯定的是,她承认了自己真实的想法,而不是觉得下流龌龊。但她在凌吉士面前表现出来的害羞,又觉得做作。我一直在想,这是不是莎菲小姐为了勾起凌吉士的兴趣而使用的招数。或者这么想,她认为凌吉士也是个传统的男人,他会喜欢传统的三从四德贤妻良母这样类型的姑娘。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莎菲的形象就是,骨子里很反叛,但实际上,还是个小女人,渴望在她喜欢的男人面前表现出一种小家碧玉。
      莎菲最后是意识到自己在爱情上面的混乱。最后一篇日记里她很清醒的记录道“好在这宇宙间,我的生命只是我自己的玩品。我已浪费得尽够了,那么因这一番经历而使更陷到极深的悲境里去,似乎也不成一个重大的事件。”一场很纠结的恋爱,浪费了那么多美好的感觉。莎菲的爱情是自己性格造成了,她在那个封建的时代无法经营一份她渴望的爱情。这是莎菲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     书还不错,但印刷一般
  •     语言一看就知道深受外国文学作品的影响了。
  •     “当我睡去的时候,我看不起美人,但刚从梦里醒来,一揉开睡眼,便又思念那市侩了”。一个矛盾不堪自愁多情到病态的辗转反复到令人讨厌的但细想起来又那么真实的莎菲女士。丁玲在心理展现和女性私语块都展现了一些功力和突破,很可以理解当时的轰动
  •     丁玲的不安分是过于小气了,总带带着深深的自怜,面对爱情也有缠缠绵绵的贪婪,若是能包裹着洒脱与大气,这不安分才拿得上台面,供人细品而回甘。
    我总是纠结于丁玲不宽的心思。
    她仿照沈从文的笔迹给鲁迅去信,造成两位文坛巨匠见一辈子的误会,却也是她心中不安分的蠢动。
  •     我是现实里的莎菲~赵睿滚蛋吧!
  •     从此,我发现原来我也是莎菲呵。 渴望的欲望,失望的奢望,无望的绝望。
  •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于五四退潮时期的1928年,是用第一人称写成的日记体,表现了时代女性莎菲追求人性解放但受到感情创伤后的消亡。莎菲要求的爱情是灵与肉的统一,一方面她迷恋凌吉士的外表,一方面精神上又厌恶他卑劣的灵魂,倾心于她的苇弟更不是她所考虑的恋爱对象,分裂之下表现了莎菲的痛苦焦虑的爱情心理。丁玲文笔风格激情充沛,大胆真实,这个集子收录的几个中篇大多是描写时代女性的毁灭,结尾处又赋予她们黑暗中的希望,延续了五四解放的主题。茅盾这样评价莎菲「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
  •     莎菲女士有肺病,和比咳嗽更折腾的灵魂;有关心她的朋友,和故去的唯一理解她的知己;有拥有一颗真心的追求者,和外表俊美得惑人心志的暧昧对象。莎菲女士在每日漫长的无聊中除了重重复复地煨牛奶以消磨时间,便只能在脑海里把自己打碎,再塑造,再打碎,再塑造……她坦荡荡地肯定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却无法忍受自己存在的小世界:没有人真的理解她!那些关心,爱,乃至讨厌,全没有碰触到她敏感的自尊的小小的魂灵就发出来了,她一点也不稀罕。可是莎菲女士不能放下对理解的执着与追求,即使她喜欢的人身躯高颀,红唇娇嫩,她的身体热烈地渴求与他拥抱亲吻和碰触,在自尊的隔离下擦出欲的火花前,一旦她发现这个人脑里的东西与她的毫无交集,莎菲女士就不能欺骗自己摁低自己。唉,莎菲,你说我站在镜子前凝望着你,该如何能拥抱你?
  •     丁玲是位传奇女性,以越轨的笔致加以剥露了苏菲和自己。莎菲追求的是一种灵与肉统一的爱情,苇弟和凌吉世都不是其理想,一场小资式的闲情惹发的忧愁,理智和狂想合奏,使得反抗带有病态(一颗痛苦的心加一具肺病的身)但仍是反抗。茅盾评其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
  •     痛苦的阅读过程。 莫名的,感觉自己竟和莎菲女生有相似的心境。 幸而我终于脱下那些无病呻吟的堕落回到人间。
  •     事实上我觉得。。。我就是莎菲那样的
  •        感谢丁玲的真诚,我们很幸运的看到了一个真的莎菲。
      
       初看莎菲的日记,对她大胆的直抒情怀,赤裸裸的追求爱情的写照还有点反感。我总觉得女子不应该那么毫无遮蔽的把自己暴露给世人的,含蓄矜持才可算得上是真正的女性。可是莎菲就不。她是时代的产物,生活在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之下的。在新思想的浪潮逐渐散去之后,激情流失了,理想破灭了,可是旧的世俗的力量似乎并没有变的弱小。社会是动荡的,人们是矛盾的。一个有知识,期待个性解放的女子,看到这样的社会现状,又无力改变,偏偏她又重感情,爱幻想,内心的骚乱和矛盾于是都在她的爱情中表现了出来。作者没有回避,忠诚于自己的内心,于是才能把握和描摹出那样复杂多变的莎菲的形象,真实生动,让人无限的疼爱和惋惜。
      
       从文章的形式上来看,日记体加深真实的印象。日记是私人化的,所以看他人的日记,读者很容易产生一种窥探他人隐私的奇怪的快感。其实,用不着窃窃的欢喜,虚不知在你以为探到他人内心机密的时候,你已经进入了作者设置的圈套当中了:你进入了作品,变成了作者笔下的人物了,你的高兴,你的悲伤都被作者控制了。这个时候,我相信作者会在背后偷偷的笑了。其实,她才是上帝!真诚的展现自己某个阶段的人生体验,现之于读者,让读者和作品交流之后,作者是很容易俘获读者的!
      
       读莎菲的时候,我很自然的想起了沉沦,想到沉沦当中那个自怨自艾,颓废胆小的主人公。莎菲的可爱在于她的内心始终是清醒的,她一直勇敢的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丁玲坦诚的把莎菲的爱与被爱,肉体与精神较量展现给读者,我想绝对不是为了满足读者窥探的快感,而是她需要那么做,认清了自己的矛盾,自己的情感的缺陷,才可能会有走出沉沦的希望。尽管在文章的最后,我们看到在激烈的心理和身体的斗争之后,莎菲的痛苦呓语似乎表明她没有从那苦闷当中走出,但是我认为那呓语同样暗示了她要和那苦闷决裂的勇气。而沉沦中的我,总喜欢找他人的错,国家的错,的确是没趣的很。
      
       在写作上,丁玲的技法更为高超。同样是描摹人物内心的活动,女性作家是很有优势的,她更关注细节,更有耐心,笔下的人物也就更细腻,更真实;同样是大胆的描述了主人公堕入纵情声色,女主角显得比较纯情,但是感情始终是很饱满的,而在男主角身上,我们更能感觉的是他身体的冲动和心灵的煎。熬,可见女作家还是有节制的。考虑到两部作品的成书年代,这样的情况是不奇怪的。《沉沦》可算是描写知识分子自我伤感时代病症的开端之作,而《莎菲女士的日记》应该算是总结和结束的作品。(07年的作业)
      
  •     无中生有伤,扭曲变形的爱。
  •     棒!丁玲刻画的莎菲女士心理实在是太戳心了!看这本书的时候像是在偷窥自己的心。
  •     ???
  •       丁玲,作为五四时期有着杰出成就的女作家,在小说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以日记的形式展开的,很清楚的让读者感受莎菲女士内心的想法。
       用日记的形式给大家展示一片中篇小说实在是很新颖,丁玲女士带着五四时期特有的个性诠释了文中莎菲的特点。
       莎菲女士是以为新潮的女性,有着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偶尔的时候也会被困扰。她很看不惯一些世俗的东西。文中是这样描写的,莎菲女士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在门口又遇着一群同乡的小姐们,我真的厌恶那些惯做的笑靥,我不去理她们,并且我无缘无故的生气到那许多去看电影的人。
      莎菲女士是一个不断压抑自己的人。很多次面对凌吉士(一个她有着好感的男士)时,想他留下来陪伴自己却努力压抑自己的这种想法。然而看着凌吉士离她而去的时候,她内心想要又很酸楚。这似乎很适合当时五四时期青年人的性格:迷茫,纠结。面对自己的想要的东西不知道怎么去争取或者是从何而争取。最后莎菲女士在自己的日记中写:悄悄的活下来,悄悄的死去。啊!我可怜你,莎菲。无奈绝望的她人情淡薄中出走,她没有云霖为她安排的房子里安静的养病,而是乘车南下,想要“浪费”自己剩下的生命。
      看此篇小说的时候,希望读者能够用心去感受莎菲女士那一种复杂的心境,感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感受属于那一代女性特有的个性。
  •       《莎菲女士的日记》作为丁玲早期文学创作中最具个人特色也较为成熟的代表作品,历史的不同时期都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莎菲的形象也从一个五四“个性主义”退潮时期的新式女性知识分子到“欲望”的女性,到“身体写作”再到“modern girl”。
      我们一般将丁玲的创作分为早期的“个性主义”和三十年代初“左转”后的“革命理想”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共同缔构了丁玲文学创作的全景,她既承接了五四强调“个性”的特性,又敏锐感受到社会革命的大背景。因此她是“自我”的,亦是“时代”的。莎菲的形象是一个极具时代特色的知识女性形象,尽管新文化运动已经过去了近十年,但烙在人物性格中新旧两种矛盾冲突的龃龉仍旧显而易见。我们说《日记》这篇小说成功,很大程度在于,丁玲塑造了一个“莎菲”的形象,而日记体的形式,又极讨巧地将“人物的声音”清楚地表达出来,让莎菲自己说话,而不只是成为作者的传声筒。读《日记》的时候,我们会联想到郁达夫的《沉沦》,联想到日本的私小说,但无疑“莎菲”这个人物内在心理矛盾的格局要大得多,她的身后是一整个时代,和那个时代新女性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很有意思的是,尽管《日记》采用的是类似列夫托尔斯泰式“独白小说”的范式,但作者对“莎菲”这个人物的并没有作出任何定性判断,显得游移而混沌,她在不断推翻别人的同时也在质疑自己;而除莎菲以外的其他人物,如苇弟、毓芳、云霖、凌吉士……他们的行为、思想等虽然只是从莎菲的视角出发,却足够塑造出一个单独的能够发出自己声音同读者对话的个人。这种“对话性”,又是符合巴赫金“复调理论”的、同“独白小说”相悖的。
      限于篇幅,我仅就“莎菲”这个人物角色简单进行分析。
      
      从日记中的男性角色塑造看莎菲。《日记》中统共出现的男性角色有三个,苇弟、云霖和凌吉士。这三个角色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云霖是性情平庸的普通友人,而苇弟则是真挚地爱恋着莎菲却带点幼稚、不大聪明的人物,至于凌吉士,是个“高个儿”、“漂亮”、“高贵”的“美男子”。
      日记中首先出现的是苇弟。
      “吃过午饭,苇弟便来了。我一听到他那特有的急遽的皮鞋声已从走廊的那端传来时,我的心似乎便从一种窒息中透出一口气来的感到舒适。”
      苇弟这个角色一出现,便传达出一种微妙的人物关系。苇弟的皮鞋声是“急遽”的,透露出苇弟对莎菲急切的关心;而“从走廊那段传来”这句话也可以明显地让我们知道苇弟一定是经常性的来探望莎菲,以至于莎菲是如此的熟悉。前面半句话是单向度地传达了苇弟的情感,而后半句“从一种窒息中透出一口气来的感到舒适”则明确地告诉我们莎菲对苇弟是有所期待的,并且苇弟能使她感到愉悦。
      可下一句话锋便急转了。“但我却不会表示,所以当苇弟进来时,我只能默默地望着他”这似乎是一个很奇怪的情形,但细想之下也并非有何异样,在受儒家礼教思想统治的中国,女子当然是不能随意向男子表达自己情感的,因此莎菲“不表示”,“默默地望”,我们会以为这只是简单地矜持。但紧接着,面对苇弟亲切地叫唤,莎菲“自然地笑了”,“我确确实实的可怜他,竟有时忍不住想去指点他。”“但他却只能如此忠实的去表现他的真挚。”
      莎菲是明知道苇弟爱她的,但莎菲到底是否爱苇弟呢?文本中没有很确切的表示,尽管用了“可怜他”这样的词句,但事实上,莎菲自己也并不知道自己对苇弟到底是怎样的感情,因为情感本身就是不自知的东西。
      前面那句话集中表现了苇弟的人物性格,“忠实”的表现自己的“真挚”,忠实和真挚这两个词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郭靖憨厚老实的形象。
      而之后莎菲的自白,“反只能让我更觉得他太容易支使,或竟更可怜他的太不会爱的技巧了”则旗帜鲜明了表现出了莎菲对待爱情的立场是“要技巧”、不喜忠实袒露的。
      这已经很明显地逾越了儒家思想那一套管束,并且带有点女权主义玩弄男性感情的色彩在里面。在同苇弟的爱情交战中,莎菲如同情场老手一般处处占了上风。
      但爱情或者人与人的感情仅仅只是一场游戏吗?
      再随后的日记中,又发生了异样的变化。
      苇弟带了信纸到莎菲家中,她将苇弟捉弄得哭了,莎菲反倒还要更加快意地刺激他。但“得意够了,是又会惭愧起来”,并且当他走后想请求他“不要再爱这样一个不配承受那真挚的爱的女人”。
      莎菲对苇弟呈现出的态度更多的是苇弟只是解闷的果子、解乏的玩具,但她却又对这个玩具感到有所亏欠而愧疚。这种复杂的矛盾性其实可以归纳为两个对立的词,真挚和虚伪。其中真挚这个词在莎菲对苇弟的描述中多有出现。我们暂且将这两个词放置此处,后面会继续分析到。
      
      在苇弟负气不来的日子,莎菲便遇到了凌吉士这个美男子。凌吉士是云霖介绍的,而云霖这个角色的特点也是在经同凌吉士比较后才显现出来的——“衬在他面前云霖显得多么委琐,多么呆拙”、“他将怎样伤心他那些所有的粗抽的眼神,举止”。原本在莎菲眼中还是不需费笔墨描摹的平庸的云霖此时只得为凌吉士牺牲而显露得粗浅不堪。
      莎菲因为凌吉士的外貌而被他深深吸引,他甚至不知道如何形容他的美。我们历来说才子佳人,可到了莎菲这里,才华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凌吉士的外貌足够好。在这种情形下,莎菲尽管为凌吉士所迷住,但道德的声音此时又窜了出来——“在这个社会里面是不会准许任我去取得我所要的来满足我的冲动,我的欲望的,无论这是雨人并不损害的事。”
      在得知凌吉士的身份后和看到他毫无拘束地谈笑后,莎菲甚至觉得“他是有意来捉弄一个胆小的人”,并且觉得“他一定以为我是一个乡下才出来的姑娘了”。在莎菲和凌吉士一开始的关系中,显然莎菲是出于下风了,莎菲甚至为了能更接近凌吉士而搬了家。此时的莎菲用她描述苇弟的话讲,在爱情中是多么的“忠实”而“真挚”。
      但随后,莎菲又开始懊悔,“懊悔白天所做的一些不是,一个正经女人所做的出来的。”于是乎她开始表现得欲迎还拒,表现出一套“虚伪”的技巧,“把所有的心机都放在上面用,好像同着什么东西搏斗一样。我咬着那样东西,我还不愿去取得,我务必想法设计的让他自己送来。”这种心思让一个读者看来是如此的可怕而可悲。
      同苇弟相比,凌吉士是一个成熟并且有经验的男人。他同莎菲穿过黑魆魆的小胡同,之后伸出一只手拢住莎菲的腰,并且趁机答应了为莎菲补习英语的请求。莎菲好几次在同凌吉士有机会更亲密接触时候克制住自己,但之后又懊悔起来。
      当莎菲得知凌吉士是一个花花公子,出入妓院并且已是有妇之夫时,她开始觉得美丽高贵的外表里竟装着一个卑劣的灵魂。但欲望使莎菲仍旧不时对凌吉士抱有幻想。这种矛盾在莎菲心中焦灼不安。她的设想是建立在凌吉士并不是真的爱她,只是将她“比拟到卖笑的姊妹中去”。这只是一种揣度,我们并不晓得凌吉士究竟是否能对她抱有持久的爱,但莎菲自我否定了这种可能,于是在最后凌吉士吻了她的脸之后,她“张大着眼睛望他”她以为她“胜利了”。
      “胜利”这个词可以窥探出凌吉士被莎菲看做是一个“假想敌”,她不停地否定自己又重塑自己,但问题是她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改塑造成什么样子。因此她是迷惘而无助的。
      
      对比苇弟和凌吉士二者的角色,从莎菲的视角看来都是如此可笑,就像是一个傻男人和一个精明的男人,但这二者都不是莎菲所想要。难道她喜欢那个平庸的云霖?自然也是不可能的。事实上莎菲自己并不知道她需要什么,这里下文会具体提到。
      
      在苇弟和莎菲,凌吉士和莎菲这两对关系中,很明显莎菲对凌吉士更富有爱情的幻想,但是这种幻想因为她的克制而被不断地毁灭,而苇弟,她则更宁愿将其当做“唯一可塑心肺的朋友”,只是她“会热诚的用着他同他接吻”。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想法,我们现在社会很开放了,但是我们仍旧不可能出现同自己最好的异性朋友拥着接吻这样大胆的行为。
      如果用欲望去阐述莎菲,将她沦为欲望的工具恐怕是不公的,但如果是她只是代表着某种个性解放,不免又像是戴着镣铐一般,克制太多。我以为,更具有解释力的是,莎菲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旧价值观崩坏而新价值观又未能建立起来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的过渡性是很长的,甚至我们现在仍旧处在这样的时代中。莎菲骨子里带有旧女性故作矜持欲迎还拒的态度,这在对待凌吉士的感情中表现得很明显;但是对待苇弟,她又显示出一种现代女性的形象,打破人与人之间那种真挚情感的关联,建立起她的一套虚伪、讲究技巧的价值体系,而这套价值体系事实是整个社会越发发展成为主流。这种虚伪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是莎菲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当中形成的意识形态。这种虚伪事实上是莎菲自我保护的外衣,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冷淡疏离的关系,因此像苇弟那样忠实而真挚的行为反倒令人觉得怪异,至于凌吉士,则是一个讽刺地出现,他如同照妖镜一般拆卸掉莎菲身上所有资本主义的外衣,此时的莎菲将自己原初的旧社会女人所用的那一套招数全都使出来,让她在爱情面前显得如跳梁的小丑,之前在苇弟那里赚来的所有的情场上的信心全都消失得一干二净。
      无论是新女性或是传统女性,这里面都涉及到一个观念的问题。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自己是因为她的思想塑造了自己的形态。这篇小说的主题我更愿意将其阐释为“情感“,而不是“欲望”。这情感其实包含了很多方面。
      这篇小说虽然看似以爱情为主线条,但中间穿插着的由血缘维系的亲情和相互认同而产生的友情也一直在文中盘旋。我们知道莎菲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道德沦丧”、人与人相互疏离淡漠的时代,莎菲这个角色一开始出现就是病态缠身的,这种病态不仅单是莎菲个人,而是整个时代、社会都散发出那种病态的气息。在工具理性的引导下每一个他者都沦为了“我”所利用的客体,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利益关系,因此造成了极大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并不是生理或物理意义上的,而是心理意义上的。莎菲不断地在文中抱怨“为什么他不可以再多的懂得我些呢?”“我总愿意有那么一个人能了解我得清清楚楚的”“我,我能说得出我真实的需要,是什么吗?”“所谓朋友皆如是,我能告谁以我的不屑流泪,而又屋里笑出的痴呆心境?”……这种孤独感和不信任感包围着莎菲,以至于她“会怀疑到世人所谓的‘爱’,以及我所接受的‘爱’”。这种怀疑的情绪可以说是在一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觉生长出来的,又正是因为出于“自保”的本能,莎菲成为了一个扭曲的客体,她用玩世不恭的虚伪的态度来作为自己的保护色,以求不被伤害,而这种强硬的“虚伪“自然会伤及他人,尤其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但如果说莎菲已经完全沦为那样虚伪的人便不存在这样的矛盾了,事实上,莎菲骨子里还是受到“旧思想”的熏陶的,这种旧思想并不意味着过时,而是指传统的,延续了几千年却被新文化运动一下子全盘否定了连根拔倒的,因此莎菲在上海别人时仍旧会觉得“愧疚”,变得无所适从。这种无所适从并不是单莎菲一个人而言的,而是所有人都会自我发问“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只是莎菲心中的这两股力量相当,于是她总是懊恼而悔恨自己的行径。
      莎菲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莎菲在看到毓芳和云霖相爱时曾说“幸福不是在有爱人,是在两人都唔更大的欲望,商商量量平平和和的过日子”,但当他们两个因为避免生小孩而不肯同居时,莎菲又表示“我忍不住嘲笑他了,着禁欲主义者,为什么会不需要拥抱那爱人的裸露的身体?为什么要压制住这爱的表现?为什么在两人还没睡在一个被窝里以前会想到那些不相干足以担心的事?我不相信恋爱是如此的理智,如此的科学!”
      莎菲的这席话让人觉得她崇尚的似乎是开放的无所顾忌的爱情,这种论调十分地契合五四推崇的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精神,然而当轮到莎菲自己面临着爱情的时候,她甚至不敢去表达自己的爱。她只得自责自己“为什么要给人一些严厉,一些端庄”而不“把肉体来融化了的感到快乐”。莎菲的种种表现都是游移不定的,她是一个思想前卫,但行为保守克制的人,她总是试图跨越自我设定的“禁区”却又往往被自己所谓的“理性”所牵制。以至于到最后,她觉得自己只是“我自己的玩品,我已浪费得尽够了,那末因这一番经历而使我陷到更深的悲境里去,似乎也不成一个重大的事件”。到最后她总算是有了一些自知了。
      
      我们说莎菲这个角色在那个时代的新女性中有多大的典型性或普遍性都不准确,我们没有办法给她做任何的定义或者贴上任何的标签,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不彻底的人,她游走在两种价值体系中,并且社会没有给她更多的喘息的机会。
      在一个本身就迷惘、混乱的社会背景下,莎菲这个人物自然也只能是无所适从的,她在扭曲的意识形态中作为一个扭曲的个体而存在,她思想在某些方面是前卫是具有现代性的,但她的行为又无法完全服从她这部分思想的指令。莎菲这个角色经久不衰成为大家探讨的缘由,也正是因为,我们仍旧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当中而这种时代特质又是暂时难以消除的,在莎菲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孤独而疏离的,充满不安全感,自保而虚伪的,等等。我想这便是莎菲的魅力所在。
      
  •     与郁达夫《沉沦》中的自我剖析与暴露一脉相承,但除了特立独行地大胆崭露了女性的欲望与纠结外,还有什么深层含义、艺术价值吗?无感。
  •     在寂寞里,我又想到凌吉士了,其实,话不是这样说,凌吉士简直不能说“想起”、“又想起”,完全是整天都在系念到他,只能说:“又来讲我的凌吉士吧。” 对于你,我也不只是想起。
  •     现在的女生不会也这样吧 我看了后都感觉太可怕了 莎菲的思想很折磨人。。。
  •     作品内容本身并不伟大,也谈不上多深刻。但细致入微的纠结与复杂,仍能波及到现当代,并让一些女人有所体察。也不得不说是文学界妇女之友的鼻祖了
  •     非常喜欢和非常不喜欢的人应该都蛮多的
  •     你这看着怎么像是作业?
  •     写得真好 ,读了好几遍。
  •     30年代侬上海电影里,可到处都是爱的技巧来。《都市风光》里,似乎是蓝苹主演的那个都市女青年,和男青年,在都市的熏陶下,都不要太有爱的技巧哦。
    嘿。
  •     喜欢一个人就是这样,写写日记,不敢主动,无疾而终。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