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废都》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又见废都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229048785
作者:楚姜
页数:284页

好一段“秦腔”

小时候,去陕西,印象最深的,一个是羊肉泡馍,一个就是秦腔。看了楚姜的这本新书,第一个跳入脑海中的意象就是:秦腔!整部小说,就是一段有滋有味的“秦腔”。只不过,这段“秦腔”,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秦腔”,传递的是一段现代社会里都市人群的情绪,反映的是他们的生活乃至生存状态,诉说的是他们内心的挣扎与思考。。。喜欢楚姜给我们说的这个故事,更喜欢楚姜细腻的文笔,深入人物内心,碰触读者内心的文笔。

甘愿被爱杀死一千次的“废都青年”—— 读楚姜小说《又见废都》

amanda/文床头的沉香点燃,兀自肆意飘散,雨后草垛的清香扑鼻而来,这味道存久了,书房纯净得不留一丝尘埃,如小说文字的凝练,又如文笔叙述的透彻和稳健。 《又见废都》的整体节奏还是快的,不会拖沓熬至一个星期才读完,而这时沉香的分量也焚的刚刚好。初识书名以为是一部文史宏著。也想过再翻翻贾平凹的《废都》。楚姜的文字也许不唯美却相当唯真:“没错,他是一件凶器,尖锐虽不曾置她于死地,但他收起尖锐展示柔软之时,这份柔软,却可以杀死她一千次。”爱情本身是毫无造作的,是真真实实的灵肉体验,所谓爱的浪漫,就是你在爱的柔软里被杀死一千次,每死一次都觉得欢乐痛快;所谓爱的痛苦,就是你在爱的尖锐里还在挣扎,总是不肯干净利落的“死”去。小说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都市题材的爱情故事。纵使中国当代作家的小说题材吸引不了我,但类似《废都》和《又见废都》这样大气的书名,还是忍不住让像我这样的稍有些文化觉醒的人去细品小说中的文化细节:走在这个城市,脚步会不自觉地神圣起来,因为这不是走在冰冷的水泥地上,而是踩在几千年的软绵绵的历史上。——这样一个老城,会让读者对千年来长安文化孕育滋养的全城“废都青年”心生羡慕,小说也就此明了了这是一个发生在文化都市里一些文艺青年的爱情故事。作者的写作方式很特别,善于冷暖对照。情节里的“暖”,暖得沁人心脾:“就在这一刹那,她忽然明白,这个城市为什么在今天下午变得如此明亮,因为有他在,这个城市就会如此明亮”。这段与之前相咬合的“冷”情节相映照,刚好道出男强女弱社会的恶疮:“她没有配合他(高阳)的传经布道当听话的文学女青年,……从前的文学女青年多听话,不用暗示就投怀送抱,现在的文学女青年,简直不像话!难道,她们不需要提携了吗?” 两种人物,两种世间,冷暖间对比出人性的高洁与低俗。这便是我在小说里找到的作者写人生百相的规律:让读者晒过一阵暖阳之后又把读者拽进一个阴冷的地儿。如猥琐的王思齐出场时作者又相随了一位干净净的李见贤教授。这种写法很容易突出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且个个鲜活有特点,甚至让读者感觉到这些“人物”就在身边(哪怕小说里最不起眼的一位),如同你我混迹江湖所见到各色一模一样,既能让你听到最美妙的天籁之音(眉如春山目似寒星的许昭音),又能看到阴沟里丑陋如鼠的灵魂(伪心灵代言人李熙文)。书房里的沉香燃尽了,搁下《又见废都》我又去添了另一块,这时添的是檀香,檀香有花的味道,与沉香的雨后草垛之味大不相同。“女贞的苦香、槐花的腻香、紫藤的涩香、合欢的甜香共同构成这个城市五月的味道”。关于女主角罗敷的爱情以及罗敷身边女友的爱情观,你能看出作者是个极温柔进而极包容的一个人,她容许各色爱情观百花齐放,如各种花草树木,各有生态。先说罗敷和左思的那段缠绵。任何一位情感成熟的女性都会去否定他俩那纠结的似有非有的感情,而凌晨三点钟响起的《忧伤圆舞曲》让罗敷舍命般的追寻,读者也不得不跟着女主人公努力的去追。那追不到的感觉就是追不到的爱情(作者是在揪着读者的感觉走呐)。每次罗敷和左思产生冲突的时候她都渴望听到许昭音的琴声,而琴声就真的会从她身边响起。小说“追琴”的一段描写,颇有电影的画面感,似乎真的就听到了琴声,甚至在《忧伤圆舞曲》中和她一起追:“罗敷用耳朵搜寻琴声,顺着琴声传来的方向一直向西走……几乎能让所有最铁石心肠的人都会想起自己的伤心往事的忧伤琴声越来越近,罗敷已经跑到了二环的另外一座立交桥下了,琴声在这里终止了。”这种难以追寻的情感,是每个女人都曾经历的,似乎也都甘心经历一个像左思这样的男人,一个善于表达爱的男人,这样的男人既是真实的又是虚幻的:“‘别害怕,我碰到过比这糟糕无数倍的事情,有我在,你就永远是安全的。’他们坐到了这辆老式桑塔纳的后排,左思抱紧了罗敷,他轻轻地吻着她的脸庞,这亲吻,并无任何情欲的意味,跟他往常总是急切扑向她身体的样子判若两人。她曾经是一个失去过那么多的孩子,现在则是一个所得超过想象的女人,她那有些冰凉的身体,在他的亲吻中渐渐温热起来。”每次看到罗敷与左思的爱恋都能勾起读者的魂魄,很期待知道下一个章节他俩又怎样的恩爱与怨恨。描写很生动,真是让人放不下。罗敷在爱里得到的,远比左思这一个男人给予的多,但她唯一渴望的却是左思这样的男人的爱。她那暗恋的始终不敢表现的老师江榆林、灵魂知交的却不是真爱的师兄林海生、被动接受的表哥梅朝晖,这些不同感觉的爱都不能让她钻进爱情的世界里,都只能让她表现出她浮在表面的爱意,能把她拽进爱的漩涡的只有这个桀骜不逊、常常令她心痛的左思,与其说罗敷爱不靠谱的左思,不如说罗敷爱的是左思给她的某种感觉:即给自己做女王又给自己做女仆的机会。一个在爱里寻求完整的人,一定不是只会被动接受爱的人。想必才这是作者借罗敷真正想表达的。其实小说最精彩的地方是女性友谊的描写。罗敷与暖玉的手足之情暂且不说,就说常常在工作中与罗敷对立的那些女同事,甚至生活里的情敌以及左思的初恋,罗敷都从来没有嫉妒和憎恨过,不但没有嫉恨反倒都成了朋友,甚至对有着扭曲爱情观的女友也怜爱有加,这也许是因为同样身为女人的自己对她们的一种体谅吧,是相惜于女人在社会中的软弱:“男人爱女人,在离开女人的身体后他会快速还原自我,而女人爱男人,却总是奢望要和他时时刻刻在一起,还会幻想为他生个孩子。如果一个女人因为做了母亲而伟大,那历史应该记住无数女人的名字,但历史记载的女人名字却寥若晨星,历史永远属于男人”。罗敷对友谊的维系借杨幻儿的一句话可以说明:“我就是对男人有要求,对女人只有爱,有什么办法呢!”而罗敷在同性那里也得到了同样多的爱,甚至强势女人的庇护。女人爱护她也许与罗敷的成长经历有关,很小失去父爱的罗敷矜持、内向,非常珍惜眼前的一切,与母亲相依为命促成了她为人处事谦卑、稳重,这其实是一个心底很阳光的女孩才有的觉悟,低调和谦卑本身就能洒下一片温暖的阳光,这是身为“阳光女孩”的罗敷自己不知道的,她也不知道这样的内敛本身也是一种魅力,甚至让很多强势的女人毫不防备她,却很重视她,其实整部小说女主人公得到的爱超越小说里任何一个角色。罗敷在失去父爱的同时恰恰也形成了她的一些诸如独立、懂事等可贵的品质,正如林海生心里的罗敷:他情意她像任何一个美丽任性的女子,对他提出一些要求,但是自她认识他的那一天起,她好像从来就没有提过任何要求。她的可贵,反过来成全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人。可惜,江榆林和林海生的灵魂可以笼罩罗敷,身为男人他们在罗敷那里却一点儿都不奏效。罗敷“罪爱”着左思这样的男人,宁愿被他的柔软和尖锐杀死一千次,甚至每死一次却都觉得痛快。难道,爱在我们人生的某个阶段,只有告别和离开,只有冰冷和死亡才能让我们感受到吗?也许,每个人的心中,真的都住着一个爱的病人!

以男闺蜜的名义

文/曾小亮我和楚姜,形同闺蜜。时尚界流行说:现在时尚女人的标志不是再找一个女闺蜜,而是一个男闺蜜了。这个男闺蜜,可以一起逛街,一起谈心,可以像《失恋33天》中的王小贱一样,在她失恋时,帮她出气,骂骂男人等。我们就凑巧赶了一回时尚。之前,我常常觉得,楚姜和我都是误入时尚业。我们都是那种内心淳厚,不喜欢张扬的人。我比她先到北京,也先进时尚圈。在《时尚健康》和《好管家》工作的那几年里,她还在西安做一本生活类女性杂志。她来北京组稿,我们一见如故,她约我给她写稿,我约她给我写稿。我一边怂恿她来北京,一边又羡慕她在西安的恬淡和安适。结果,连哄带骗,她就真来北京了。并且,一个跟斗就直接入了北京时尚圈。北京的时尚圈其实刚刚起步。那些年里,我工作的时尚大厦里,经常有鸡冠花头甚至光头的女编辑出没。有人一天赶六七个场,开选题会时,女编辑们流行抽烟,姿势都是马路天使状。谈论火辣性话题时,脸不红心不跳,仿佛不坏、不反叛就不时尚。就在这时,楚姜也进了这个圈子,我就有些担心:她能够适应时尚圈子吗?但我的担心似乎多余了。印象中的她总是优雅有度,端庄有礼。她以一个古典式美女的形象在时尚圈带来了另一种风范,让人感觉时尚似乎也可以是沉静的,不必张扬、凌历、张牙舞爪的。也许是因为这个城市太大了。在北京,我们见面不多。有时是特别邀约,比如我们都喜欢去逛美术馆的那家三联书店,但大多数时候是一同出席各种大大小小的时尚场合。有一段时间我们都住在城西,我们有时会约在地铁口的那家“城隍庙小吃”,叫上一盘小菜,一杯饮料,聊上几句。她就是这样,去丽思卡尔顿喝下午茶也好,在城隍庙十几块吃饱也好,都做得特别自然。她总像一汪水波一般平静,也许水下面潜藏着深流,但是她的克制和教养,总是让她恰如其分地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很有分寸。有时我甚至都想象不到,这样的淑女爆发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她会生气吗?会狂笑吗?会像我的另一些时尚圈中的女友一样,疯狂的爱与恨吗?我想大概即使有,也很少。她出门总是带着书,她的精神世界沉浸在书中,这样让她反倒对世俗世界保持了一种难得的距离。所以,她身上有安静的女性气质,也有类似男性的不计较、大度、宽容的品格。但偶尔,她会像一本叫作《长达八周半的旅行》的书中的女人主公那样,独自走上旅行之路。记得有一次打电话,她说在阳朔;又有一次,突然就去了西藏。旅行是她减压和静心的方式,也是她寻找自我和悦纳自我的方式。我相信她在独自旅行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也有很多灵感和思想的漫流。在这样的过程中,她更走向丰富和完整。有时我想,在北京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大都市里,一个女人能够始终保持这样一种安宁、静谧的生活方式,是多么难得啊。我记得有一年的秋天——那绝对是一次心理学家米哈契特所著的《心流》一书中所描述的状况——我走在北京西长安街秋天漫天飞舞的落叶下,突然带着一种温暖的感情想起了她。我想,人生得这一知已,是多么幸福;人生能被这样的友情加持和笼罩,又是多么难得啊。现在,我希望她能够更慢下来。人生开始走入中半场了,我希望我们这样的年纪,都开始回头看一看,也往前想一想,然后进入人生下半场时,拥有另一种打法和圆满。我知道这部小说,楚姜写得很辛苦。前前后后历时几年,改了好几遍。有一段时间,电话找她不着,后来一问,才得知她隐居到了终南山写作。也有一段时间,我们偶尔见面,会聊起她的小说创作。她说那些故事和人物在她心里沉淀了多年,她对它们的心情就像她少女时期暗恋一个人一样放不下。所以,在我看来,由她来写时尚圈中的女人的那些事儿,最合适不过了。我知道她的身边遍布着失恋的单身的潮范的单亲的各种时尚女性,这些女人们在今天正左右为难:一方面,她们深谙女性主义精神,巨大的时代变化让她们成为白骨精、三高女性、剩斗士等;另一方面,她们又挣扎在传统女性观给她们的种种纠缠与束缚上,所以表现出来,就是楚姜小说中所描写的这一幅都市白领女性画卷。楚氏时尚圈,和赵赵的《时尚女编辑》比,可谓各有风味,各有特色。祝亲爱的“闺蜜”楚姜新书《又见废都》大卖!

此城虽病,幸存温柔——评女作家楚姜的长篇小说《又见废都》

夜深/文如果要给城市进行性别划分的话,毫不犹豫地,我会将稳稳坐落于中国西北部的这座城市划为雄性之列。且不说周秦汉唐,这座当时叫做长安的城市,见证了多少金戈铁马的征战、四邻朝拜的繁华,成为彰显男性气质的政治经济文化古都,即便在当代的各种文艺作品中,它似乎也与柔媚、绮丽、妖娆这样的女性气质几不搭界。提起当代文学,关于西安,贾平凹的《废都》似乎决不可略过。不过,这部以西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其中虽有众多女性形象,但她们显然是男性作家构建出来的依附于男性生存的性别符号,她们的存在,不过是更进一步凸显了,“废都”确实是属于男人的都城。如今,女作家楚姜的长篇《又见废都》问世,为当代文学贡献出一个“女性的西安”。小说中,她用细致而又灵动的笔触,展示了一批70后的城市知识女性,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跌宕变幻的情感与人生形态——作家将大幕唰地拉开,一个五彩缤纷、摇曳生姿的女性世界直接呈现于前台,让读者得以窥见,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越来越不可被忽视的女性角色。其实,每一座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都必然经历着女性力量、女性角色逐渐崛起的历史性变化。“新女性”这一概念的提出,在中国虽然已有将近百年,但其内涵却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与丰富。新世纪的十年,这一概念更是遭遇了不同方向的多种力量的撕扯,其中裹挟的创痛也更为复杂而深刻。在一个拜物主义横行的年代,在一个男人依旧主宰权力世界的年代,在一个大环境罹患种种痼疾的年代,要活出“新女性”的健全、独立而优美的人生,谈何容易!于是,几乎难免的,小说中的她们,虽身处貌似声色浮华的时尚圈和文化圈,但几乎各有各的隐痛,各有各的“病”。从小失去父亲的、美丽柔弱的罗敷,与新好男人梅朝晖闪婚闪离之后,陷于与浪子左思的“不靠谱”的爱情深渊,以飞蛾扑火的姿态付出、奉献,却依旧挡不住左思飘忽不定的灵魂与双腿,只有通过不断暴食、不断呕吐来排解自己。风情万种的杨幻儿,17岁离家出走之后,靠频繁地更换男人而不断上升、不断更新自我,最后终于靠婚姻彻底改变命运,拥有了一项稳固的事业,但超级现实主义、极为懂得利用男性的她,也同样有自己的隐痛。精神独立、性格大气的暖玉,看透了婚姻的世俗本质,在致命地爱上了已婚男人之后,决定一生不嫁,做世界上最完美的情人。这些女性的生存与生活背景,是由一组男性的群像绵延构造出来的。因此,作者更没有放过对男性的“解剖”。这些男性大都体现为某种权力的代表,并对女性的生存具有一定的“生杀予夺”的影响力,相对来讲,他们的“病”更具有社会性、劣根性,因而作者对他们的“病”进行揭示的时候,使用了更为犀利和冷静的笔触。在这里,至为可贵的是,作者在揭示这些男男女女的各种“病”的精神根源、社会根源的时候,最终保持了一份难得的真挚、温柔与慈悲。时下,凡涉及两性关系的作品,几乎皆走上两个极端:或者扮小清新,无度煽情,粉饰太平;或者将两性完全对立,陷入自以为高深的虚无主义陷阱。而作者脱出了这两种恶俗趣味的影响,脱出了性别视角的局限,将笔触探入普遍人性的层面。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的真挚、温柔与慈悲,也便具备了双重的意义——不但显示出作者不俗的眼界与境界,从整体上决定了这个小说的品格与质地,而且为两性之间的对峙与创痛,提供了一个疗救的方向:也许唯有放下性别间那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的、根深蒂固的误解与怨恨,放下种种出于自保目的的世俗智慧,启用全然的温柔与慈悲,两性才能真正得救。值得一提的是,在揭示男男女女的种种“病”的同时,作者并没有陷入“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极端,而是塑造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比较理想的人物形象。男有文化圈中的林海生、张书尘等,女有音乐家许昭音,他们淡泊名利、谨守节操而又具有厚重、雍容的文化涵养,成为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古都的人格化象征,也寄寓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仰慕与钦敬。其实,即便是在罗敷、杨幻儿、暖玉、纪真真、田桑子、左思、江榆林等各有各“病”的人物身上,作者也不吝展示其人性中美好的潜质。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真挚与真诚,还体现在对小说“物质外壳”的打造方面所付出的工夫和心力。关于小说创作艺术,王安忆曾说:“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有着另一种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但是筑造心灵世界的材料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也就是说,一部小说无论要传达人心与灵魂层面的何种发现,都必须有一个由经验、细节和材料所建构起来的物质外壳来盛装它。《又见废都》中涉及人物众多,但不管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作者对其身份、来历、谋生方式等均有交代。小说所写的是时尚圈、文化圈的故事,因而其中涉及的文化现象也不少,作者对其来龙去脉都有展示与揭示,有的剥皮刮骨详尽到来,有的摄取其某一点而致以寥寥数语,但均有直抵本质的效果。小说中还涉及不少地理环境和历史事件,作者均有虚实相间的交代,显示出作者扎实的知识功底和用小笔触概括大事件的能力。而最值得赞赏的是,作者不但写出了西安的精神气质,而且将西安这座城市在物质层面的纷繁特色写得从容自如、得心应手。当代文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除了“北京”之外,但凡涉及故事的发生地,作家们几乎都不采取“实名制”。我想,这里面既有出于自保的政治考虑,某种程度上也有作家底气不够的因素。贾平凹在《废都》中,将西安化名为“西京”。而楚姜作为一个年轻的女性作家,在小说中直呼“西安”之大名,给我的感觉除了纯真、潇洒之外,还隐约透露出她的底气与自信。而这种底气与自信,我想应该正源于她在打造小说的“物质外壳”上所下的工夫和心力。也正因如此,这部小说避免了女性写作同类题材最易犯的浮躁、花哨、口水、唾沫的时髦病,而拥有了接地气的厚实感。而这既有赖于作者的才华,更有赖于作者真挚、真诚的写作态度。对于前者,我想表达我的歆慕之情,而对于后者,我更想表达我对这个年轻的女性作者的敬意。有了这两点,我有信心期待楚姜未来写出更成熟、更优秀的作品。小说作者简介: 楚姜 本名张春燕。西北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生于湖北,长于西安,现居北京,故兼具楚人的浪漫情怀、秦人的朴素风格及京华的大方慷慨。资深媒体从业者,多年来潜心研究当下都市人的心灵困境。著有散文集《华丽之缘》。

心灵盲区让人深陷围城困境-----长篇小说《中国病人》读记

(陈仓/文)任何一本小说,如果读者阅读到100页左右,还能饶有兴味地阅读下去,那就是一部不错的小说。资深媒体人、心理学者、女作家楚姜的长篇小说《中国病人》(原名《饥渴深渊》)是我近年来唯一读完的一部反映都市白领阶层情感生活的小说。这个冬天,由于连续阅读欧美法律哲学和中国法律史,导致我思绪万千,经常失眠。 腊月十三,半夜三点醒来,百无聊赖,什么书都不想读,也没有好的电视剧可看。于是,我开始看楚姜的长篇小说《中国病人》。不料,我一口气读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半。我兴奋地给楚姜打长途电话,向她表示祝贺。楚姜说她还在北京的地铁里,信号不好,到办公室再通话。楚姜到办公室后,我们开始通话。楚姜笑着说,你爱看学术书,专栏写作繁忙,老没时间看长篇小说,是不是因为我们是熟人才看我的书?我说,不,我也在研究人的身心灵问题,我想看看一个心理学者、一个作家的心理学和文学功底。电话那头的楚姜笑了,笑得很开心。楚姜说,小说除了非用不可的真实地名,全是虚构的故事,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说心理学问题。我说,小说写得不错,出场的类型化人物和典型案例很多,女性人物罗敷、杨幻儿、田桑子、暖玉、纪真真、许昭音、慕容华年、卓由美等人的描写已经超过钱钟书写女人的水平,书中刻画的女性人物形象逼真、饱满、鲜活、生动,对现代精英女性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当代知识女性之间的友谊写得尤其精彩,称得上生动、美好,激发了我对当代人身心焦虑、心理误区、心灵盲区,特别是生命与精神围城困境的思考,增加了我对当代女性心灵世界的了解。但是,对男性人物的刻画流于道听途说,局限于女性的视角和感知,一般现象多、普通案例多,不深刻,不透彻,对男人心灵世界的复杂性了解不够,没有描写女性人物的那种立体感,除了男一号自由撰稿人左思、男二号作家高阳,其他男人的描写很单薄,故事情节有概念化表面化的缺失。例如,关于女一号罗敷的初恋偶像江榆林的描写远远少于良师益友林海生,对罗敷第一任丈夫和最后归宿梅朝晖的描写过于简单。而小说中相互爱慕的罗敷与江榆林多年居然没有联系,以至于错过第二次选择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文中至少要夹杂一点罗敷思念江榆林,与江榆林保持友好关系的情节。对于个人来说,行为是可控的,可以停止的,但精神活动是难以控制的,难以终止的。个人的一切历史过程一定会结束,但是,历史记忆却难以磨灭,早年记忆会影响人的一生,生理上激烈的情绪活动衰竭会非常慢,刻骨铭心的精神活动很容易被反复激发。如果间歇地,断断续续地描写罗敷与江榆林的心灵活动,更符合人物的精神活动规律,这样校庆见面的那一幕则更顺理成章、自然而然。楚姜是富于哲思,见多识广,思想深刻的心理学者,小说叙述中的人物命运哲思与人情世故论说非常精彩,进一步增加了我对当代知识分子情感和心灵世界的省察,也增加了我对感情问题的免疫力。的确,人的心灵问题和精神活动是异常复杂的,很多事情,往往连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应该舍弃什么,坚守什么。从社会心理角度看,楚姜长篇小说《中国病人》的时代感知、历史眼光和宏观定位是精准的。信仰空壳、理想缺失、信念荒芜、道德失序,价值多元导致的当代人精神危机是一个严重的,普遍的,深层次的大问题。从城市居民群体心理角度看,社会转型,生存发展竞争,特别是急进中的城市化运动伴随的个人身心焦虑、心理误区和精神盲区合起来就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细心的读者或许已经注意到,在城市生活中,亚健康的“病态”已经成为常态;“有病”、“毛病”、“神经”等等词语已经变成许多人脱口而出的骂人、质疑、批评、论事常用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个没病的人也可能会患病。于是,很多人正不知不觉,不由自主地坠入身体、心理和心灵的“饥渴深渊”。楚姜说,小说从完成到发表,修改多次,现在还在修改打磨。有好长一段时间,她一直处于诚惶诚恐、不自信的状态。截至目前,有十几位朋友看了她的小说,数我看的仔细,提的意见尖锐,我的评论增加了她的自信。去年深秋,楚姜来西安,我们有一次长谈。说到小说《中国病人》的立意,楚姜说:“城市是一种病”。我说,许多人的家乡在沦陷,郊区在沦陷,城中村在沦陷,城市在病态地发展,工奴、房奴、车奴、卡奴、蚁族等边缘人口在茁壮成长,进入城市和市场经济的新市民如同掉进汪洋大海。在海一样的市场和海量信息面前,信用在沦陷,信任在沦陷,人心在迷失并沦陷,温情在冷却。后工业化和信息化浪潮正在淹没过去的伦理秩序,高度流动的社会生活正在破坏农业社会遗留的古典家庭结构,物欲横流正在冲毁人们的良知和常识,不正当竞争正在挖空人的心灵,随处可见建设开发型破坏、生产经营型造孽,俯拾皆是神圣的荒诞、精明的愚蠢、正确的错误,所以,我期待你的小说问世。时隔一月,楚姜通过《长江文艺》杂志,给我们奉献了一本当代社会心理病案之白领阶层婚恋、情感与职场卷---《中国病人》。在做电视专题节目过程中,我初步认识到,当代人的婚恋悲剧皆是身心灵不契合,不统一,不和谐,不同步,有错位,有裂隙的悲剧。道德说教解决不了深层次的心灵问题,经济利益、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可以约束人的行为,但无法解决人的精神问题。那么,作为讲述人与人故事的小说,《中国病人》中的典型人物及其故事是值得深思的。小说女一号罗敷,她只是在慢慢长大,渐渐变老,而不是真正的精神成长。儿童时代,罗敷的身心笼罩在父爱的阳光雨露之下,被父母过度呵护的孩子总是晚熟的。单纯、朴实、勤劳的母亲其实是她为人处世的榜样,她的许多行为模式与母亲如出一辙。突然的一场爆炸事故,少女罗敷遭遇丧父的变故,落下一生的心理疾患。于是,情窦初开的女大学生罗敷遇见心爱的偶像、青年教师江榆林,却不敢大胆追求,以致错过一时、错失一生。同样,有心无胆、有爱无勇的江榆林也错过了一生。在职场压力、生活压力面前,罗敷遇见如兄如父的梅朝晖,但是,两个人都搞错了角色,找错了人,他们的结合在外人看来是正确的,事实上,他们都犯了一个正确的错误。不错,梅朝晖是爱罗敷的,爱得纯粹真挚,爱得无私无怨无悔,但是,罗敷缺乏对梅朝晖的一种成熟女人的激情,罗敷虽然依法把身体给了梅朝晖,但是,她的心灵从来就没有在梅朝晖那里,身心分离导致两人在平淡中离异。可悲的是梅朝晖把这个单相思的错误又重复了一次,离婚、出国、回国、复婚,而心灵不曾成长的精神病人、糊涂的罗敷再次帮梅朝晖将错误进行到底。在婚恋过程中,郎才女貌仅仅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反应,因为不理性,恋爱中人的智商非常低。才子左思的到来点燃了长不大的才女罗敷,但是,罗敷不懂自己,没有自知之明,更不懂左思,缺乏知人之明,只是无意识地以少女情怀迷恋才华出众的左思。罗敷对左思的痴情正如梅朝晖对罗敷的痴迷,罗敷与左思的感情纠葛也是单相思导致的虚假爱情,并非心相知、灵相通、情不移的互爱。左思是奇才、怪才,也是唐山大地震造就的一个幻听幻视心理病患者。他的才华与个性先后吸引了罗敷、田桑子,但是,左思有爱的欲望,却大大地缺乏爱的能力,严重缺乏对真爱的识别能力,当一个女人全身心倾注自己爱他的时候,他却选择逃离。面对左思,痴情的罗敷犯了两次错误,且长久地难以自拔。而面对黎松的虚伪滥情,左思的薄情寡义,田桑子却选择了痛定思痛,舍弃事业,返回故乡汉中,投奔了最爱她的那个人。对于女人来说,爱也是她一生的“事业”之一,没有刻骨铭心的真爱,精神空虚,生活没有情趣,生命力必然枯竭。爱是美好的,是不应该受伤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会爱到受伤?罗敷与左思的相恋使罗敷备受磨难,罗敷依然痴心不改,这是为什么?因为,罗敷在痴情地爱左思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她渐渐适应了罪恶、谎言、欺骗和伤害,依恋上了伤害她的病人左思。李敖作词,王海鸰演唱的《只爱一点点》很有深意。崇拜,痴迷,依恋任何人与事物都是不理性的,痴迷往往是罹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诱因。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一种让人丧失理性的心灵毒瘾,这种毒瘾让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产生对罪恶的迷恋,让人错把灾星当救星,让人失去是非判断力。左思是个边缘人格障碍心理病患者,边缘人格障碍症有遗传学、脑部异常等因素。从人的精神成长角度看,早年苦难、青春期障碍、青年期挫折、中年厄运、无端伤害,长期被忽视,被贬低,严重的被边缘化事件,皆是诱发边缘人格障碍心理病的客观因素。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患更在乎自己给别人的印象、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以及自己的表现。 边缘性障碍患者经常对自己是谁很不确定。因此,他们的自我印象或者自我意识会习惯性反复发生变换。通常他们认为自己是邪恶的、或者是黑暗的,并且有时可能觉得自己根本不存在。这种不稳定的自我印象可导致频繁的更换工作、朋友、目标、价值观和性别意识。人际关系经常处于动荡中,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都有过对他人的爱恨经历,他们可能在某时理想化一个人,然后突然急剧转向愤怒和仇恨,那是超过轻视甚至误解的。此类病患又难以接受灰色地带——事情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因此,左思起伏不定的情绪,行踪不定的习惯,谎言、欺骗、滥情行为是他自己难以自我控制的,于是他与任何人的亲密关系都很难持久。《中国病人》具有很强的现实感,不由得让人从故事联想到世俗生活。在我的社会心理学观察中,我发现,青春期、中年危机期和更年期是容易导致人产生边缘人格障碍症的危险期。在我的教子实践中,我发现,对青春期孩子的拥抱、呵护、赞扬、宽容、关爱、理解是防治边缘人格障碍症的最好办法。负面刺激只能让情况更糟,只能祸害孩子一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远离狂妄、暴躁、怨恨、刻薄、敌视、陷害他人之人,远离经常站在对立面处理人际关系的的无良男人,要避免接触狭隘、自私、嫉妒、幽怨、愚蠢的怨妇。在行政实践中,我提倡严要求,宽处理,多表扬,多鼓励,多理解的温和风格,坚决反对粗暴行政,一贯反对上级当众批评部下,因为谁制造边缘人格障碍症患者,谁就是给自己制造敌人。左思与慕容华年本来是青梅竹马,天作之合,一生魂牵梦绕,挥之不去,难以割舍,爱恋之心深入灵魂的生命之爱,可是,无常的命运与他们开了不该开的玩笑。为了生存与发展,慕容华年把身体托付给了老男人港商,心灵却依然在左思那里。反过来讲,港商获得了慕容华年的身体,却没有得到慕容华年的心灵。成功的慕容华年珠光宝气,获得了社交名媛荣华富贵的虚荣,但她依然无法安妥一颗空虚、失落、伤感的心灵,内心的苦楚也只有自己才能知道。左思的身心辗转于一个又一个女人,可是,他的灵魂至死都在慕容华年那里,心在罗敷那里。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左思虽然娶了言语不通,无法沟通心灵的藏族姑娘央金,与央金生下一个女儿,但是,他的心里只有慕容华年和罗敷。左思与央金结婚后,不再滥情,不再淫乱。纪真真称奇,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原因很简单,第一,青藏高原是个圣洁的土地,没有城市的病态,种不下浮躁的种子,左思的情绪不再被污染,环境在净化一个人;第二,纯洁的央金好比高原上积雪融化的清水,净化了左思的心灵;第三,多年的情海翻腾使他有了抗药性和免疫力,感情折磨已经让左思躁动的心趋于疲惫,他的心思转移到他偏好的野生植物研究上。作家楚姜的高明之处在于用三个女人、三种情态、三种境界剖析了左思的身心灵问题,左思最终把身体给了央金、心灵给了罗敷,魂魄永远依附在慕容华年那里。在汶川大地震中,左思死了,他与这个世界的身心灵纠结也就结束了。女二号,作家、书城老板杨幻儿是个妖艳、真实、理性、可爱、有趣、放浪、真性情的女人。17岁失身吃亏,使她一生怀疑爱情,怀疑男人,以受害者心态看待男人,以经营自己的状态与男人相处,学会了合情合理,名正言顺,有效利用男人,通过“甜蜜交易”发展自己。她的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危机感,空虚感。她爱权力,爱钱财,爱体面,所以,她委身投靠领导,她嫁给外商老男人。涉足文化圈,得益于文学艺术,杨幻儿爱文化,爱才子,她一直在追求真爱,追求她自己理想的男人。作家老板杨幻儿与作家高阳的偷情是彼此之间的一种感情补偿,杨幻儿需要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地位的男人支持她的事业,也需要一个有魅力,有见识,有才情,有趣味,有品位,有男子汉气质的男人弥补她的情感缺失,填补她的心灵空间。名作家高阳无疑是个合适的人选。自视甚高的名人高阳需要有知识,有情趣,有能力,有生活质量,心灵相通的女人弥补他婚姻不如意的缺憾,杨幻儿无疑也是个合适的人选。为了对得起自己,为了不枉此一生,两个人不畏人言,明目张胆,洋洋得意地败坏道德,而不怕落下道德败坏的名声。从法律、道德角度看,杨幻儿与高阳的关系是不正常,不正当的。但是,从人性的角度看,高阳与杨幻儿之间的感情确是纯真的,彼此平等,真诚相待的真爱情。高阳对杨幻儿的支持是无怨无悔,无私无畏,没有功利目的真爱。杨幻儿对高阳的爱虽然有一点功利目的,但不龌龊,不恶劣,属于善意利用,杨幻儿从高阳的爱中获得极大的精神滋养和幸福感。女三号,考古专家暖玉,为真爱而“潜伏”,长期与有妇之夫相爱相守,只求有份,不求有名,无怨无悔,有单身之名,无单身之虞,其心理素质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对于暖玉来说,考古学和考古事业是她的精神寄托,是她的立足之本,她喜欢的男人仅仅是她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客体,她渴望有个归宿,但她绝不凑合,宁缺勿滥。暖玉有自知之明,也有知人之明,既然无法得到完美的结果,那就面对现实,不要去追求完美,不要强求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女四号,文艺女青年纪真真,一个本份、朴实、真诚、率真,没有野心,没有大志,没有手段的善良女孩,乐天知命, 做人做事都有“洁癖”,洁身自好,容不得一点暇疵,接受不了任何肮脏的人与事,所以,她宁肯辞职,宁肯少得实惠,也不同流合污。在世俗生活中,选择即命运,高尚是高尚者的独木桥,卑鄙是卑鄙者的阳关道。为此,她必须付出艰辛、劳碌、低薪的代价。所幸的是,她最终获得了一份真诚的爱情。女五号,音乐家许昭音,一个出污泥而不染的纯粹文化人,一个不媚俗,不屈从,有文化坚守的的城市灵魂。她厌恶城市的病和病态的城市,所以,她选择了出走。女六号,官僚习气和小市民习气深重的文艺女青年卓由美,平庸、浅薄、自恋、无能、无耻,她只能像一条藤一样,紧靠在无耻男人的身上统治德才兼备的男女男女,谋取一己之私。其实,她活得远不如浪荡女杨幻儿独立、尊严、有价值。女七号央金,一个纯洁、质朴、简单、勤劳的藏族姑娘。央金是面镜子,以央金的命运对照那些多智、多能、多情、多变、多欲、复杂,在名利场上沉浮不定,欲进无路,欲罢不能的都市女人,原来,大道至简,简单的生活居然如此美好!在《中国病人》中,楚姜写了许多的优秀女人。更擅长描写女性之间的因为懂得所以相惜的情谊,女人之间的友谊十分美好,充分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在左思、罗敷、慕容华年、田桑子的“平行四边形”男女关系中,作者写透了女性的真爱无私、深爱无怨、大爱无妒。罗敷和慕容华年对左思深沉的爱、宽容、奉献、牺牲精神体现了女性的伟大。因为真爱一个男人,女人可以为男人舍弃一切,宽容男人的一切过错,爱他的事业,爱他的孩子,怜惜,同情,甚至爱他所爱的女人。《中国病人》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多方面的,爱情、婚姻、家庭、单位、事业都像一座围城,有围墙,有街道,有城门,有护城河,如果你自己把握不好,不是被堵在城外,就是沦陷在城里。个人陷入围城困境不是城墙的错,因为每个人都有难以克服的弱点。如果困兽犹守不谋求出路,那将终生被囚禁于困境的深渊。但如果一个人能够把握自己,则可以获得应得的幸福。上帝没有错,人是有错的,这个错,正错在人的局限性,而人的局限性在于人自身存在无法认知、无法克服、无法自控的盲区、误区和弱点。人是不完美的,追求完美的结果必将为此付出惨重代价。成为病人还是成为健全人,选择权,就在你自己手中。(6450字)

废都不废

文/张翕 总在问自己,如何在蠢蠢欲动春天里,坦然享受阳光,让自己自由而舒展地生长。如何在植被长疯了的夏天里,桀然独立,不要被名缰、利索、权牢、情关所缚,不要迷失了方向。读楚姜的长篇小说《又见废都》,让我生出温暖的信心。回顾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史,3千多年前的周朝初见发达,2千多年前的秦汉蓬勃发展,一千年多年前的唐朝达到顶峰,又一个千年,眼看着故都日新月异,总觉得这片土地又该上演点什么了。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贾平凹把他的书叫《废都》,西安,这个文化厚重的千年古都,从来都没有“废”过啊。《又见废都》,同样不明白为什么楚姜如此命名,二十年后的西安,非但再没有“废”的痕迹,倒是处处生机勃勃呢。《又见废都》以古城西安为背景,却是从这个城市的病态写起。故都不废,却也象所有的城市一样,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起伏,难免患上各种各样的城市病。名缰、利索、权牢、情关,对一个城市,对城市中的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一见钟情地爱上了这个城市,是大学一年级那个暑假,在新疆游荡了五十天之后,回北京的火车上,因为还剩下一点点钱和时间,便毫无准备地在西安下了车,却如同回到我生长的城市一样的亲切,这是我和西安的初次邂逅。那时的西安城墙还没有象现在这样连在一起,只有几小段残垣断壁可以登上去,那个烟雨濛濛的夏天,在城墙上徘徊了太久,被雨打湿了的心,又被城墙脚下一碗热乎乎的糊辣汤温暖。从那时我就知道,自己与西安这座古城有着累世的宿缘。一个城市会有一种特别的氛围,让身在其中的人不知不觉间感染的气质。那个二十年前给人印象保守、土气的城市,在我眼中从来都没有颓废过。在我眼里,他自尊、自足、豁达而认真。关中太平静了,从唐朝的鼎盛之后,再没有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西安人过着平静自足的生活,守着本分,细细品读生活的温暖与安祥。去太白山的长途车上,突然在一个叫横渠的小站停车,车窗外一座老宅院,门口赫然挂着“张载纪念馆”的牌匾。我瞬间就泪眼朦胧。关中这片厚重的土地,抓把黄土恨不能都抓出文物来,你实在不知道这一草一木都蕴含了多少文化。关中平原的老汉,拍着肚皮笑呵呵地说:“中国是世界的中心,陕西是中国的中心,关中平原是陕西的中心,自家所在的小镇是关中平原的中心,家里的生活嘛,在小镇里算是比较好的。你说咱是不是世界上生活最好的人?”这逻辑有点可笑,却又让你不得不佩服老汉由衷的快乐。真的,那一年,北方大旱,京郊的农作物连三成的收获都没有,而关中平原家家挂在房前屋后金灿灿的玉米是如此让人心醉。从此我年年去西安,年年在城墙上盘桓。看城墙慢慢地连接起来,挂起了红灯笼,骑上了自行车。尤其是最近十年,西安城的雨后春笋般的变化。眼看着这片厚重的土地一天一个样儿地变化着。就象春天来了,小草悄悄发芽,小树悄悄地抽枝,看着空气慢慢温暖起来,阳光明媚起来,直到百花盛开,草木繁茂。眼看着越来越多的文化人选择在西安定居,越来越多的投资会聚到西安,一片片原野变成高楼大厦,终南山里出现越来越多的漂亮房子。这才明白,好一个“冲击”,商品经济的大潮终于还是会冲击这座古老的城市,随之而来的诱惑和欲望如洪水一样席卷了这个城市,让人心痛而无奈。小说《又见废都》写的就是新近十年的古城,因为前进的速度太快,难免有点踉踉跄跄,就象春天是许多疾病多发的季节,近十年的古都,许多埋藏在尘土下面的石子和隐藏在角落里的阴暗被亮了出来,名利权情都来得太容易,也难免让身在其中的人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小说从病态的城市面貌写起,一系列丑陋和扭曲的人和事,发生在我热爱的古城,开始时真恨不得摔了书不再读下去。然而,还是有一条清新的溪流一直在流淌,无论周遭怎样的污浊,小溪依然保持着清纯与灵动。这就是小说主人公罗敷给我的印象,一个削瘦而谦卑的漂亮女孩,柔弱而坚定地走在她的人生道路上。当然不只是罗敷,小说中的每一个人,各自带着成长中的伤痛,在摸爬滚打中艰难前行。外表柔弱的罗敷无法拒绝浪漫的诱惑,在理智与激情中挣扎,造成精神和身体的各种病态,在气候温和的关中平原和慢条斯理的西安古城,终于能够归于平静。才华出众精力旺盛的左思迷失了自己,试图在一次次逃离中忘却责任带来的伤痛,却只能在痛苦的情感中越陷越深。在爱与欲的边缘冒险的杨幻儿,终于在天灾人祸面前回归大爱。优雅而知性的许昭音,以音乐和瑜伽自我修行,来保持身体的柔软和心灵的柔软,却终于不得不离开污浊的现实。废都不废,它只是病了,却依然保持着中原文化特有的厚重与矜持。这城市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让它俱备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病态的城市终究能冲破层层茧缚,长出生命的新芽,让身在其中的人在磨难与挣扎中成长,直到苍翠挺拨,郁郁青青。西安这个六朝故都滋润出的才女出楚姜,以春风般勃发的激情和冬雨般冷竣的条理,勾画出近十年故都青年成长的心路历程,让我们照见成长中的挣扎与坚守,找回险些失落的温情与真爱。


 又见废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