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房客》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惊悚/恐怖 > 楼下的房客章节试读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806736821
作者:九把刀
页数:291页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人生的尽头 - 人生的尽头

“你、自、己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可能已经到了尽头?”
颖如停止剥奶球,突然丢了这个怪问题给我。
我表面一楞,但其实没有这么震惊。
“倒没想过,毕竟还是自己的人生嘛。”我苦笑:“再怎么无趣,日子毕竟还是要过下去。”是这样没错,多找些乐子也就是了。
“尽头的意思,不一定是死亡,也不是说,不能继续过舒服的好日子。”颖如温和地反驳我刚刚的话。
她的眼神变得跟刚刚有点不一样,但我却说不上是哪里不同。
我对那种“请指出这两幅画哪十个地方不一样”的益智问题从来没有天分。
“喔?”我想,要让她把话说下去的话,最好就是暂时不要发表意见。
“尽头就是没有变化,不断周而复始没有可能性的人生,这个社会有太多人都走到了尽头,有些人三十岁到了尽头,有些人才二十岁就到了尽头,有些人不过十几岁,也到了尽头。”颖如仍旧在笑,但那种笑的成份已经变质了。
但我只能感觉、只能意会,却说不出来实在的细微变化,就跟过期的牛奶一样,你要不尝一尝、闻一闻,否则绝不会发现纯白的底下已经腐败酸化。
“周而复始?我还以为人生就像一条线一样不停往前走,走到死了才停下来,怎么会周而复始?”我忍不住问。
“一个人的人生如果跟其他大部分的人一样,那就是一种周而复始。每个人都在重复另一个人的人生,重复着上学、重复着交朋友、重复着买车买房子、重复着结婚生子、重复着变成其他上亿个差不多的人生,连笑都重复了,连哭都重复了,你觉得这不是一种周而复始吗?”颖如的笑容底下的气味越来越腐败。
“听起来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我说:“但对一个人来说,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就是没有经历,没有经历,哪来的重复?”
我抗议着,因为这种周而复始的说法深深刺伤了我,我的生活虽然就像一头不停往地洞里钻的土拨鼠,永远都没有看到光明的可能,但要说我重复了许多人的人生的话,为什么我没有娶妻生子,为什么我没有比尔盖兹那么有钱?
“要经历,就去看书、看小说、看电视、看漫画,那里有许多人展示着不断被重复的人生,那些东西看得越多,就越容易重复到别人的人生,既然过程重复了,结果也差不了多少,既然差不了多少,就到了尽头,从此展开拼拼贴贴别人人生到自己人生的过程,从此周而复始,从此循环,漩涡,黑洞,坠落。”颖如的用词越来越不像日常口语,而像是经过深思熟虑过的讲稿。
令人灰心的讲稿。
“你的意思是说,别看电视看太多吗?”我胡乱说着。
“不,恰恰相反。”颖如的回答令我意外。
“喔?”我。
“多看电视多看电影多听广播就会知道,这社会有很多管道告诉一个人,其实你不管怎么努力,都不免成为另一个已经“被成为”的另一个人。这样很好,早点知道自己只是集体循环中一个可以被轻易取代,不,甚至是不需要被取代的一小点东西,就可以早点体认到人生其实已到了尽头。”颖如又开始剥奶球了。
“就算真的是什么循环、重复的,早点体认有什么好处?不知道过一辈子、却很快乐的人也很多啊,就算知道,也可以很快乐的过一辈子不是吗?”我有些不满,但脸上还是笑得很欢畅。
“你说得没错,很多人到了尽头还是笑的出来。”颖如笑笑:“可以笑的时候,就不要哭。这是人之常情。”
“啊?”我支支吾吾,不知道怎么接下去。对话的逻辑已经有点失焦了。
不过,我已经开始乱猜颖如绑人胡搅实验的理由。
“对了,你、认、为、自、己的人生到尽头了吗?”颖如没有忘记刚刚那个问题。
“如果你刚刚说得都是真的,我又凭什么例外?我平凡到了顶点。”我苦涩地说。
颖如颇有兴味地看着我。
那眼神称不上犀利,但那眸子是一种清澈到了无法抵抗的反射,看得我心里直发毛。
“你还没有到、尽、头。”颖如一个字一个字地说。
我不明白。
不明白也写在脸上。
“每个人都有很多机会凿开尽头后的海阔天空,只是不敢凿,不想凿,就这么卡在尽头里。”颖如说得我飘飘然。
“喔?那为什么不凿?”我问。
“因为大家都怕跟别人不一样。”颖如幽幽地说:“大家都怕自己跟屏幕上的别人不一样,所以全部都卡在尽头、一动也动不了,偶而有人动了一下,好一点的便被视作离经叛道,差一点的便被称为落伍。”
我不由得点点头。流行本来就是集体向前看齐,向右转。
“那你为什么认为我还没到尽头?”我不禁有些高兴,不管是什么赞许,只要是加在我头上,我都是高兴的。
“因为,我看得到尽头。虽然你为什么还没到达尽头,我不知道,也或许你到过又后退,也或许你正在想办法避开,但你终究还没走到集体周而复始的长长排队里。”颖如的瞳孔张得很大。
霎那间,我仿佛被拴在无法动弹的黑暗里。
“而且,从我的身体反应里,我没有感觉到尽头的气味。”颖如笑笑,我却明显知道这绝对不是笑。
“你的身体反应?”我不由自主打直了身子。
“每个人都走到了尽头,也都成为尽头,而我,没办法在尽头前待太久。”颖如喝了一口漾满白色牛奶的贵夫人咖啡,这是她的第一口。
“待太久会怎样?”我问。
我想,这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我会凿开他。”颖如放下咖啡。空空如也。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如果你想肢解一个人… - 如果你想肢解一个人…

插播个忠告,识相就拿笔跟纸抄下来。
我说,如果你想支解一个人,又很赶时间的话,我劝你最好别干,想点更省事的方法,例如在阳台点一把火将尸体焚掉之类的。
因为割肉不仅恶心、遇到关节与韧带更是耗时又费力,但这些比起腥味十足又拖拖拉拉的肠子只能算是小儿科。
如果你天真的以为支解后的尸体就是一块又一块连皮带骨的肉,那就大错特错了。你必须另外准备很多坚固的塑料袋包好或塞好乱七八糟的内脏,还要将肠子捆好或仔细切段,最后还得拿盐酸好好将一塌糊涂的地板刷个几十次,才将汤汤水水的脂肪、尸水、血处理个大概。
支解真是一门专业,应该要有专人负责。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人生的尽头 - 人生的尽头

“尽头就是没有变化,不断周而复始没有可能性的人生,这个社会有太多人都走到了尽头,有些人三十岁到了尽头,有些人才二十岁就到了尽头,有些人不过十几岁,也到了尽头。”
“一个人的人生如果跟其他大部分的人一样,那就是一种周而复始。每个人都在重复另一个人的人生,重复着上学、重复着交朋友、重复着买车买房子、重复着结婚生子、重复着变成其他上亿个差不多的人生,连笑都重复了,连哭都重复了,你觉得这不是一种周而复始吗?”
“要经历,就去看书、看小说、看电视、看漫画,那里有许多人展示着不断被重复的人生,那些东西看得越多,就越容易重复到别人的人生,既然过程重复了,结果也差不了多少,既然差不了多少,就到了尽头,从此展开拼拼贴贴别人人生到自己人生的过程,从此周而复始,从此循环,漩涡,黑洞,坠落。”
“多看电视多看电影多听广播就会知道,这社会有很多管道告诉一个人,其实你不管怎么努力,都不免成为另一个已经“被成为”的另一个人。这样很好,早点知道自己只是集体循环中一个可以被轻易取代,不,甚至是不需要被取代的一小点东西,就可以早点体认到人生其实已到了尽头。”
“每个人都有很多机会凿开尽头后的海阔天空,只是不敢凿,不想凿,就这么卡在尽头里。”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1页

这部很黑色幽默,但让人产生一定的认同,原来欲望发泄的渠道是可以这样的。九把刀最大的闪光点就是他很让年轻人认同的彪悍热血直接文风。他讲故事想街头魔术师一般,只需要一个道具,就能构思一个完整的让人耳目一新的故事。告诉读者:“世界可以是这样的,我真正的想法是这样的!”毫无避讳顾忌,直入人心。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999页

对于阴暗面占多数的我来说,读这样的小说有如切身经历。除了对于作者的略微超过我期望的想象力之外,我更关注作者对于情节的表述方式。
大量的短句、分段、行为描写等,刻画的人物都很形象并且最重要的是 易读,甚至有些爽快。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3页

无端的恶念最叫人惊惧,因为根本无从防范,及时做好准备也阻止不了恶念将自己踩趴,也因为看不清楚恶念启动的机制究竟为何,如何分析也猜想不透,只好本能的崩溃。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83页

犯罪真是一种很奇妙的精神活动。
犯罪使人与人之间有了高下之分。
犯罪使人强大。
这就是犯罪者。
罪的本身,就是一种专业、一种迷人、一种浪漫的憧憬。
一种必须克服自身恐惧,与不断压抑道德才能完美实践的、对人性的逆向操作。
逆向总是使人深深着迷,这点,我原本从偷窥一事中渐渐体会。
但,颖如让我见识到另一种迥异于偷窥、迥异于航行在阴暗处的鬼鬼祟祟,一种乘风破浪。
她的罪,即使弱小、孤独,却弥漫着叫人呕吐、战栗的鬼气,叫我这个低阶犯罪者完全失却了被偷窥喂养的犯罪精神。
我无法久站在她的面前。我试了两次,两次都彻底失败了。
“犯罪是对人性的逆向操作。”这是老刀把子的说法。
但未免把人性想的太好了吧…
我还是倾向于京极夏彦的看法,人的灵魂本来就是一只魍魉之匣。能装美好,也能装肮脏与丑恶。
无所谓正向逆向,都是人性的本身罢了。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1页

有人说,真实的人性只存在于一个人独处时。在没有人看见的角落里,一个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才是他真正的本性。
如果真实的人性真的只存在于独处时的自我,那么,这种永远不会表露在别人面前的自己,怎么会是真实存在的呢?难道真实只需要自己同意就可以任性地存在吗?
真实的人性存在于人与人的互动里。
一个人无论如何都需要独处,因为独处可以释放一个人不想在其它人面前释放的能量,不管是好的能量或是坏的能量。
独处只不过是想喘一口气,让自己在跟其它人互动时,可以表现的更好罢了。
有什么样的互动,就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自己,所以人性太难以捉摸了,人到底不是由一种叫真实的东西所组成的,要不,就是常常被不同的真实所构成,或者,真实其实是一种幻觉,都是被制造出来的。
  
所以人根本只是在表演一段又一段的戏,每一段戏各有不同的自己,但要说其中某一段戏是「真」某一段才是「虚应故事」,却都太虚伪太唯心了,也没有意义。
隐私常常被拿出来谈偷窥害人这件事,但隐私被剥夺的坏处只有在被当事人发现的时候才会产生伤害;隐私不会像钞票一样,被偷了以后就少一点。
隐私其实是一个恒定值。
所以偷窥的人有责任保护被偷窥的人,让被偷窥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曾经在另一个人的面前尽情表演,这样一来,隐私就变成一种分享,永远也不会被谁侵蚀。
有时候你必须尝试接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正是电视剧结尾里被所有角色唾弃扭送去警察局然后又不幸在监狱里遭到围殴那种「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的坏蛋的话,你也必须接受。偷偷地接受。然后去做。每个人在这个世界里都有自己的位置,作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就是尽本分。 
越没有话题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人心底的样子。因为可供伪装的虚假言辞已经越来越少,就等原形毕露。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楼下的房客之真实的人性的讨论 - 楼下的房客之真实的人性的讨论

有人说,真实的人性只存在于一个人独处时。
在没有人看见的角落里,一个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才是他真正的本性。
比如说,一个在学校表现优秀的小学生,如果下课后偷偷在铁轨上排石,那么他其实是个坏孩子。
又比如说,一个常常在街上痛扁老人的小流氓,如果私底下总记得买几个肉包子喂野狗吃,那么他到底还是个好人。
我无法同意。
如果真实的人性真的只存在于独处时的自我,那么,这种永远不会表露在别人面前的自己,怎么会是真实存在的呢?难道真实只需要自己同意就可以任性地存在吗?
有部在台湾被禁演的日本电影叫「大逃杀」,剧情大概是一群同班三年的高中生被变态的军方拘禁在一个荒岛上,分配武器后,被迫互相残杀到仅剩一人为止,唯一的生存者方可离开岛上,要不,三天的期限一到,所有装置在众人脖子上的颈环就会一齐爆炸。
可以想见的,这群平日交好的朋友开始残杀彼此,刀来枪去的杀得一塌糊涂,我想,看到最后谁都会同意,真实的人性存在于人与人的互动里。当别人拿枪指着你的脸,你一刀砍将过去,另一个人又冲出来向你们扔一颗手榴弹,大家就这么激烈地相互印证对方真实的人性,倒下的弱者绝不会承认对方是个好人。
这个时候谁来管你私下一个人的时候是不是个乖宝宝,因为威胁到我生命的可是活生生的,站在我面前的你。
所以说,一个人真实的自己是不是存在于独处的时刻并不是重点,而应该说,一个人无论如何都需要独处,因为独处可以释放一个人不想在其他人面前释放的能量,不管是好的能量或是坏的能量。每个人总有一些不想让别人参与的时刻,例如用嘴巴自慰,例如趴在马桶前研究昨天忘记冲掉的大便,例如穿着老婆的内衣在沙发上浓妆艳抹开演唱会等等,但如果硬是指称一个人私底下的自己才是真正的他,恐怕谁也不会服气。
独处只不过是想喘一口气,让自己在跟其他人互动时,可以表现得更好罢了。
所以后来我才明白,真实的自己根本不存在。
有什么样的互动,就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自己,所以人性太难以捉摸了,人到底不是由一种叫真实的东西所组成的,要不,就是常常被不同的真实所构成,或者,真实其实是一种幻觉,都是被制造出来的。
什么样的人制造什么样的真实。
像电影「大逃杀」那样的残暴互动,就别指望有光辉的人性,而像「把爱传出去」那样的温馨电影,就很难想象有坏胚子在电影胶卷里头跑来跑去。
如果真的有真实的自己,应该是铁一样坚固,不应该变来变去。
所以人根本只是在表演一段又一段的戏,每一段戏各有不同的自己,但要说其中某一段戏是「真」某一段才是「虚应故事」,却都太虚伪太唯心了,也没有意义。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5页

真实的自己?囧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1页 - 1

对人性的剖析太浅显,更像个看似逻辑严密的工艺品,实则经不起推敲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355页

3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对题材很感兴趣,毕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阴暗的一面,只不过社会化让我们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我们不去做某些事并非不想做,而是这样做的成本太高。当一个人可以随心所欲的做想做的事情,包括对他人形成伤害的事情时,每个人的选择才代表了他的真实心理。不过感觉作者对人性阴暗面的发掘并未深入,只是给了每位租客一个阴暗的标签,但不够多元。总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或许这样的小说还是由对心理变态方面描写的更为放得开的欧美作家来执笔才能更尽兴吧。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尽头就是没有变化 - 尽头就是没有变化

尽头就是没有变化,不断周而复始没有可能性的人生,这个社会有太多人都走到了尽头,有些人三十岁到了尽头,有些人才二十岁就到了尽头,有些人不过十几岁,也到了尽头。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7页

我说,如果你想支解一个人,又很赶时间的话,我劝你最好别干,想点更省事的方法,例如在阳台点一把火将尸体焚掉之类的。
  因为割肉不仅恶心、遇到关节与韧带更是耗时又费力,但这些比起腥味十足又拖拖拉拉的肠子只能算是小儿科。
  如果你天真的以为支解后的尸体就是一块又一块连皮带骨的肉,那就大错特错了。你必须另外准备很多坚固的塑料袋包好或塞好乱七八糟的内脏,还要将肠子捆好或仔细切段,最后还得拿盐酸好好将一塌糊涂的地板刷个几十次,才将汤汤水水的脂肪、尸水、血处理个大概。
  支解真是一门专业,应该要有专人负责。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1页 - 1

刚好前段时间看了“当你熟睡”,G大文里这个人物和文中的恐怖感得到视觉的加强,日常里不为人知的人性,摄像头之后的邪恶。。。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167页

尸体本是身外之物。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30页

我的脑袋空白一片。
脚步声静止在门前。
我的眼睛眯起来,有些晕眩。
钥匙孔金属声喀嚓喀嚓,门微微打开了一条缝。
我浑身发热。
XX不知为什么在门口犹豫了一下。
难道是发现我了?
门轻轻关上。
XX竟没有进房。
我仔细倾听房间外的动静,那脚步声轻轻移动,走向走廊的另一端。
去哪?
要去哪?
那脚步声似乎是想上楼!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1页 - 1

一个人真实的自己是不是存在于独处的时刻并不是重点,而应该说,一个人无论如何都需要独处,因为独处可以释放一个人不想在其他人面前释放的能量,不管是好的能量或是坏的能量。每个人总有一些不想让别人参与的时刻,但如果硬是指称一个人私底下的自己才是真正的他,恐怕谁也不会服气。
独处只不过是喘一口气,让自己在跟其他人互动时,可以表现的更好罢了。
有什么样的互动,就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自己,所以人性太难以琢磨了,人到底是不是由一种叫真实的东西所组成。
这就是羞辱与怒气的天差地远。
一个人最无法忘记的,永远都是自尊心被冷酷剥夺的那一瞬间。
有些东西,被拿走以后,就永远也拿不回来了。
或者,你常常自以为忍一时胯下之辱就可以换来些什么美好的愿景,但耻辱会永远存在你的梦境,每一次的呼吸,每一次的被谈论,就像我们提到韩信都免不了要说说他当初钻进小流氓胯下时的糗样,韩信这笨蛋从此钻了胯下几千年。
又,等到你有机会拿些什么很像自尊的东西还给自己时,你会发现,干,如果当初我没有被剥掉这些东西,我现在怎么可能是这幅德行?韩信如果地下有知,一定宁愿自己没称过王,也不愿意钻那次耻辱千年的胯下。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77页 - 第七章

九把刀是不是从类似异变这种电影,还有那个偷窥的鬼故事得到了灵感?
话说看到这里,感觉颖如和电锯惊魂里的老头相似,对人性绝望进而产生或拯救或毁灭的想法。但是即便这个世界已腐坏,即便人人都走到了尽头,但以此为理由去“凿开尽头”,杀人就是对的,是正义的吗?谁都不是上帝,怎么能有权利剥夺别人的生命?动画法外制裁者虽然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喜欢它传达的理念。超出常规制裁罪恶堕落肮脏,是以恶制恶。尽管是惩罚恶,也不能自诩正义光明希望。恶的对立面不一定就是善。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42页

从表面、从各种表面、从二十四小时不停监视的表面来推敲一个人,都可能不足以使你了解另外一个人。
从表面观察得到的东西,最终就是表面的东西,妄自声称什么动作都是反射自心灵深处,其实是自大、无知到了极点。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1页

“有人说,真实的人性只存在于一个人独处时。
  在没有人看见的角落里,一个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才是他真正的本性。
  比如说,一个在学校表现优秀的小学生,如果下课后偷偷在铁轨上排石,那么他其实是个坏孩子。
  又比如说,一个常常在街上痛扁老人的小流氓,如果私底下总记得买几个肉包子喂野狗吃,那么他到底还是个好人。
 
  我无法同意。
 
  如果真实的人性真的只存在于独处时的自我,那么,这种永远不会表露在别人面前的自己,怎么会是真实存在的呢?难道真实只需要自己同意就可以任性地存在吗?”
其实我同意。或许身边太多这样的人,或许自己就是其中一个。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楼下的房客 - 楼下的房客

只要个人主义飙升到极致都会产生疯狂,做出可怕的决断。
一个人无论如何都需要独处,因为独处可以释放一个人不想在其他人面前释放的能量,不管是好的能量或是坏的能量。
独处只不过是想喘一口气,让自己在跟其他人互动时,可以表现的更好罢了。
越没有话题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人心底的样子。
尽头就是没有变化,不断周而复始没有可能性的人生,这个社会有太多人都走到了尽头,有些人三十岁到了尽头,有些人才二十岁就到了尽头,有些人不过十几岁,也到了尽头。
要经历,就去看书、看小说、看电视、看漫画,那里有许多人展示着不断被重复的人生,那些东西看得越多,就越容易重复到别人的人生,既然过程重复了,结果也差不了多少,既然差不了多少,就到了尽头,从此展开拼拼贴贴别人人生到自己人生的过程,从此周而复始,从此循环,
多看电视多看电影多听广播就会知道,这社会有很多管道告诉一个人,其实你不管怎么努力,都不免成为另一个已经‘被成为’的另一个人。这样很好,早点知道自己只是集体循环中一个可以被轻易取代,不,甚至是不需要被取代的一小点东西,就可以早点体认到人生其实已到了尽头。
有时候我们用两只脚走路,却用四只脚的脑袋去做事
所以,我必须语重心长的提醒大家,一个优秀的犯罪者,只能让一个人彻底失踪,却不能让一个人“被杀”,这才能脱却被发现的风险。 尸体不是拿来“弃”的,而是拿来“焚”的,或“埋”的。 勤劳一点总没有错,中国人的优点。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1页

“真够硬的。每个人死掉以后都变成了硬汉。”
呃,如此紧张的气氛下,读到这句居然笑了,有够冷的。。。。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32 - 32

所以说,人到底是一种出类拔萃的动物。
有时候我们用两只脚走路,却用四只脚的脑袋去做事。
事情做完了,我们还可以用四只脚走路,用两只脚的语言解释所有发生的事。
进化不是没有道理的。
就跟操作系统一样,新程序总是可以向下兼容,往旧的姿态招手的。
然后又可以随时回来。
在脑袋里切换一下荷尔蒙就行了。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150页

亚当跟夏娃会啃苹果,绝不是因为苹果看起来很好吃。 而是老是嚷嚷着千万不可以吃苹果却种了一大堆苹果树的顽皮上帝。 亚当跟夏娃会啃苹果,绝不是因为苹果看起来很好吃。 而是老是嚷嚷着千万不可以吃苹果却种了一大堆苹果树的顽皮上帝。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3页 - 作者自序

“战争是人类集体的黑暗面,而犯罪,才是个人主义的高度体现。”第一次读九把刀的书,之前看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电影版,感觉很惊艳,很小清新,再加上本人对台湾的印象非常不错,觉得那里的人和地方都是清新的,所以本以为这是一本幽默加些许恶搞的书。但看了自序才发现这是一本描写犯罪的书,而且貌似还有对犯罪心理的深度解读。我的小心情啊,刚刚从《1984》暗无天日的极权主义中走出来,又要进入这高度体现个人主义的犯罪之中...
好在"犯罪不再是模仿后的再生产,而是奇艳的邪恶创意",这句话让喜欢悬疑的我对充满邪恶创意的犯罪充满了期待。
第一次读九把刀的书,表让我失望啊。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1页 - 整本

【惊悚的社会】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楔子 - 楔子

有人说,真实的人性只存在于一个人独处时。在没有人看见的角落里,一个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才是他真正的本性。比如说......我无法同意。如果真实的人性真的只存在于独处时的自我,那么,这种永远不会表露在别人面前的自己,怎么会是真实存在的呢?难道真实只需要自己同意就可以任性地存在吗?前些日子,我总觉得真实的自己是需要别人同意的。有部在台湾被禁演的日本电影叫“大逃杀”剧情大概是......这群平日交好的朋友开始残杀彼此,刀来枪去的杀的一塌糊涂,我想,看到最后谁都会同意,真实的人性存在于人与人的互动里。当别人拿枪指着你的脸,你一刀砍过去,另一个人又冲出来向你们仍一颗手榴弹,大家就这么激烈地相互印证着对方真实的人性,倒下的弱者绝不会承认对方是个好人......一个人真实的自己是不是存在于独处的时刻并不是重点,而应该说,一个人无论如何都需要独处,因为独处可以释放一个人不想在其他人面前释放的能量,不管是好的能量或是坏的能量。每个人总有一些不想让别人参与的时刻,例如......独处只不过是想喘一口气,让自己在跟其他人互动时,可以表现的更好罢了。所以后来我才明白,真实的自已根本不存在。有什么样的互动,就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自己,所以人性太难以捉摸了,人到底不是由一种叫真实的东西所组成的,要不,就是常常被不同的真实所构成,或者,真实其实是一种幻觉,都是被制造出来的。什么样的人制造什么样的真实......所以人根本只是在表演一段又一段的戏,每一段戏各有不同的自己,但要说其中某一段戏是“真”某一段才是“虚应故事”,却都太虚伪太唯心了,也没有意义。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1页

她把老鼠头剪下来塞到你的嘴巴里,封好胶带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18页

偷窥是一种奇妙的犯罪,它并不造成任何伤害。
如果对方毫无感觉的话。
偷窥害人这件事情常常被拿出来谈,但隐私被剥夺的害处只有在被当事人发现的时候才会产生伤害,隐私不会像钞票一样,被偷一点就少一点。
隐私是一个恒定值。
所以偷窥的人有责任保护被偷窥的人,让被偷窥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曾经在另一个人面前尽情表演,这样一来,隐私就变成一种分享,永远也不会被谁侵蚀。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采风 - 采风

有人说,真实的人性只存在于一个人独处时。在没有人看见的角落里,一个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才是他真正的本性。我无法同意。如果真实的人性真的只存在于独处时的自我,那么,这种永远不会表露在别人面前的自己,怎么会是真实存在的呢?难道真实只需要自己同意就可以任性地存在吗?前些日子,我总觉得真实的自己是需要别人同意的。 一个人真实的自己是不是存在于独处的时刻并不是重点,而应该说,一个人无论如何都需要独处,因为独处可以释放一个人不想在其它人面前释放的能量,不管是好的能量或是坏的能量。每个人都有魔鬼的一面。 如果你自认没有,那只是因为你不肯承认,或是你还没遇上够让你成为魔鬼的事罢了。偷窥很有趣。
  我想,犯法的事多半都很有趣吧,法律禁止大家做的事好像都有这样的特质,只是这些事常常伤害到别人。
  但是,偷窥是一种很奇妙的犯罪,它并不造成任何伤害。
  如果对方毫无感觉的话。
  隐私常常被拿出来谈偷窥害人这件事,但隐私被剥夺的坏处只有在被当事人发现的时候才会产生伤害;隐私不会像钞票一样,被偷了以后就少一点。
隐私其实是一个恒定值。
  所以偷窥的人有责任保护被偷窥的人,让被偷窥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曾经在另一个人的面前尽情表演,这样一来,隐私就变成一种分享,永远也不会被谁侵蚀。
越没有话题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人心底的样子。
  因为可供伪装的虚假言辞已经越来越少,就等原形毕露。 羞辱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不单单是一种表象的情绪,它的根盘扎在人的最底层,那是能够消融人类本质的腐烂剂。
  自尊心一旦腐烂,眼睛就什么也看不到。 一个人最无法忘记的,永远都是自尊心被冷酷剥夺的那一瞬间。
  有些东西,被拿走以后,就永远也拿不回来了。
  或者,你常常自以为忍一时胯下之辱就可以换来些什么美好的愿景,但耻辱会永远存在你的梦境,每一次的呼吸,每一次的被谈论,就像我们提到韩信都免不了要说说他当初钻进小流氓跨下时的糗样,韩信这笨蛋从此钻了跨下几千年。
  又,等到你有机会拿些什么很像自尊的东西还给自己时,你会发现,干,如果我当初没有被剥掉这些东西,我现在怎么可能是这副德行?韩信如果地下有知,一定宁愿自己没称过王,也不愿钻那次耻辱千年的跨下。 人是经不起引诱的。
  亚当跟夏娃会啃苹果,绝不是因为苹果看起来很好吃。
  而是老是嚷嚷着千万不可以吃苹果却种了一大堆苹果树的顽皮上帝。 一个绝顶的预言家,不只是在脑中堆砌图像,用嘴巴恐吓世人。
  他还要具备不可思议的实践能量,以及无论如何都要完成镜头版图的决心。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1页

超级喜欢的一篇文,对于内心有偷窥欲望的人是一种释放,人性的真实展现。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1页 - 1

挺有想象力的,也能吸引人看,但还是少儿不宜,写到后面的结局有点乱,不够完美,感觉意犹未尽,有些情节也不够合理,没有什么正面的主题思想,只是充满怪异的想法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十三章 走廊 - 第十三章 走廊

如果你想支解一个人,又很赶时间的话,我劝你最好别干,想点更省事的方法,例如在阳台点一把火将尸体焚掉之类的。
因为割肉不仅恶心、遇到关节与韧带更是耗时又费力,但这些比起腥味十足又拖拖拉拉的肠子只能算是小儿科。
如果你天真的以为支解后的尸体就是一块又一块连皮带骨的肉,那就大错特错了。你必须另外准备很多坚固的塑料袋包好或塞好乱七八糟的内脏,还要将肠子捆好或仔细切段,最后还得拿盐酸好好将一塌糊涂的地板刷个几十次,才将汤汤水水的脂肪、尸水、血处理个大概。
支解真是一门专业,应该要有专人负责。

《楼下的房客》的笔记-第88页

写的不错。昨晚看着看着便看睡着了。早上起来看到手机在枕头底下。百阅还开着。。。。。


 楼下的房客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