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作品集 > 对照记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03-01
ISBN:9787536023987
作者:张爱玲
页数:112页

作者简介

张爱玲小说的底色是:荒凉。张爱玲的荒凉是一种悲观的感叹,一种女性化的敏锐细腻的感叹。时代、国家、革命等一切的大题目都被浓缩在家庭生活的一幕或一角,社会的波澜壮阔是遥远而短暂的,长久的是那些平凡男女的平凡的悲欢,其间的曲折、跌宕才是生命的底蕴。
本书主要内容有对照记、罗阑观感、被窝、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嗄?”?、草炉饼、笑纹。读完张爱玲的作品,觉得张爱玲说的好像是她自己。张爱玲最明显的

书籍目录

1 对照记
2 罗阑观感
3 被窝
4 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
5 “嘎?”?
6 草炉饼
7 笑纹

章节摘录

  【图二十四】我父亲我姑姑与他们的异母兄合影。  我姑姑替她母亲不平。“我想奶奶是不愿意的。”  我太罗曼蒂克,这话简直听不进去。  我姑姑又道:“这老爷爷也真是--!两个女儿一个嫁给比她大二十来岁的做填房,一个嫁给比她小六岁的,一辈子嫌她老。”  我见过六姑奶奶,我祖母唯一的妹妹,大排行第六。所以我看祖父的全集就光记得信札中的这一句:“任令有子年十六,”因为是关于他小姨的婚事,大致是说恩师十分器重这任姓知县,有意结为儿女亲家。六姑奶奶比这十六岁的少年大六岁,(按照数字学,六这数目一定与她的命运有关)应是二十二岁。我祖母也是二十三岁才定亲,照当时的标准都是迟婚,因为父亲宠爱,留在身边代看公文等等,去了一个还剩一个。李鸿章本人似乎没有什么私生活。太太不漂亮,(见图二十二)那还是不由自己作主的,他唯一的一个姨太太据说也丑。二子二女也都是太太生的。  与她妹妹比起来,我祖母的婚姻要算是美满的了,在南京盖了大花园偕隐,诗酒风流。灭太平天国后,许多投置闲散的文武官员都在南京定居,包括我的未来外公家。大概劫后天京的房地产比较便宜。  ……

图书封面


 对照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张爱玲作品集(9本/套) 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 珍藏类图书 欢迎选购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2-f7904d173191c117f7d81ef770197481.htm天京文化书店 0519-86963765
  •     一直觉得,爱玲与我是不相亲的。   我喜欢亦舒,喜欢安妮,喜欢陈绮贞,喜欢那种能够坐在阳光下安静写字亦或是浅吟唱歌的女子。她们看去一脸的安宁,内心亦是微风的湖水,或是细雨的小溪。这样的女子瞧去顺心,读她们的字、听她们的歌也能获得一片祥和。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我更视她们为珍宝。安于淡泊的生活,并能以淡泊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繁华和诱惑,让自己的灵魂安然入梦。这样的人,于自己是白云一样的轻松,于别人是湖水一样的宁静。   所以,当我听到爱玲在一片歌舞生平的旧上海红舞台上大声喊出“出名要趁早”时,我默默地将她移到另一个只仰视,但决不亲近的位置。那是发生在初一时的事了。但没想到,这一瞧,竟望了足足7年。7年没与她亲近,虽然期间也读她的书,读她的《金锁记》、《倾城之恋》,读后也感慨,也佩服她的才情,但心总还象是隔了层薄纱,雾蒙蒙的,不象是对待亦舒的字那样,看时能将心放的那么低那么低……      一直痴迷于色彩,喜欢拍照,却不喜欢照片。因为觉得它即使再鲜艳,也不过是过去。回不来的,当然也追不去。内心脆弱的人是无法承受它的,内心坚强的人想必也不需要它。只有内心安定平静的人才会顺着它的图像,如放电影似的追溯自己的往昔。所以当朋友告诉我说爱玲晚年最后一部作品是一半文字一半照片的《对照记》时,我甚是吃惊,难道她还会内心平静地用照片梳理自己的旧时光?      雨后的下午,阳光散散地透过尘土的芳香照进窗来,既温和又倦怠。这样的下午,适合回忆静静地衍生。沏上一杯清茶,捧起《对照记》,开始重新认识这个一度被误解的女子。   爱玲在书中写到““三搬当一烧”,我搬家的次数太多,平时也就“丢三落四”的,一累了精神涣散,越是怕丢的东西越是要丢。幸存的老照片就都收在全集内,藉此保存。”   于是,我想象起来,大洋彼岸的一间狭小的屋子里,爱玲用那双枯瘦的手,孤独地着手整理自己的一生,对照着,回忆着,一点一滴在心里,渐渐湿润。   阳光散淡地落在她床边的雕花木箱上,那是祖上传下来的香木。那时家还不曾败,显赫门第,车水马龙,好生热闹,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箱子上有一些老照片,泛着薄薄的微黄。那些不堪回首的黄,褶褶皱皱的旧,映在照片上,那些人、那些事,恍如前生。   于是爱玲从床上坐起身,冲了杯咖啡慰藉自己。一边品着苦水,一边翻动照片,不时记下几行字,眉角眼梢,斜斜看去,犹有旧日风韵。   年轻的爱玲不算漂亮,五官不算精致,这一点她自己也深知。但她并不苦恼,脸上依旧是我行我素的“霸道”神气,衣着依旧是光亮鲜艳、别具一格的“另类”风范。但细细品味别有许“为天下人之不敢为”的落拓大气之美。这样的自信,小人家的女子是说什么也学不来的。      爱玲身材瘦长,记得胡兰之第一次见她便觉得这等女子怎么这样高大,整个客厅也塞不下,又说:“你这样高,这怎么可以?”一句如此直接坦率的话语便将两人一下子拉得这么近,再想想后来胡的所作所为,不知当时听此言语后爱玲到底是该喜还是该怒。   爱玲是宦门千金,却素少与人诉说自己的显赫家世,晚年的这本《对照记》是个例外,大概是人之将老,想追根溯源吧。《对照记》的照片和文字很大篇幅都是祖辈的,甚至“占掉不合比例的篇幅”。她说:“祖父母的婚姻色彩鲜明,给了我很大的满足。”但回忆也有不流畅的时候。比如说在《对照记》里我始终没有发现两个男子的身影,一个是前面提到的胡,另一个就是她在美国的伴侣赖雅。虽然有这两个她一生中仅有的甚是挚爱的恋人,但没想到晚年爱玲还是要一个人单独走完。我想爱玲本是愿提赖雅的,毕竟两人一直相爱,也可以说是互不相伤,只可惜了胡,一个人的错,害得爱玲怯于提笔谈及自己的情。只得在祖父母的爱情里寻求心里的安宁,年少时铸成的错,使得爱玲背负了整整一生,真是错错错。任是她少年轻狂,任是她嬉笑谈骂,任是她曾口出“狂语”出名趁早,任是她……但毕竟是女子,心里也是脆弱的。人生毕竟是有那么几页是翻不过的,只能呆滞在那里,唏嘘而已。爱玲终于也像个平常的女子,屈服了一回。这次倒该轮到我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愁了。      真是希望她还能保持原有的风格,在我认识到它那“张狂放肆”的珍贵与痴情之后。可惜的是在整理完这些照片后,爱玲孤独的岁月也所剩无几。独居美国的爱玲终于在1993年安静死去。想起胡的一句话“爱玲从不牵愁扯恨。”她不会感怀身世到自怜自伤,会做的只是让自己干净地生活,然后,干净地死去。看来,胡是懂她的。   我手写我心,一点一滴将人生尽归明镜尘埃。只可惜,少了李白的一壶清酒、几丝明月,落得如此冷清。   然而,这并非是她的错。爱玲究竟是勇者,夜阑对照的寂寞勇者。   “大部分张的倩影,总是仰镜,镜头自低角度往上拍摄,而她又不自觉地微仰首,高瞻远瞩,睥睨人间……一个人的小动作介绍了自己,也出卖了自己。即使什么也不说,却说了很多。”李碧华的话语,让我再一次重新审视爱玲。相信这一视,我会牢记永生。
  •     这套书97年出版,我于盗版店买得《倾城之恋》和《红玫瑰与白玫瑰》,那是头一次读张爱玲。甚为惊艳。后来报纸上连载《周润发之恋》,赫然看到张的这两篇里的文字被用,还以为自己记忆混乱。这次周末临时起意去了西南物流,果然有不少书籍摞在积满灰尘的房间。农林牧副渔千奇百怪,二折到三折,令人心中狂喜却不能呼喊——房间太静。这套书也不全了,倒是有找不到的《对照记》。回家细细读完,美中不足是照片黑乎乎,我对炎樱抱有极大的兴趣。这个在张的生命中出现大半的朋友究竟是何方神圣,于她眼中,被神化的张又是怎样形象?头一张炎樱的侧影有几分像李冰冰——原来她不是印度人,是斯里兰卡和中国天津的混血。最喜她给张爱玲拍的一张照片。仰拍张侧立于天台,双手反叉在腰际,风佛长发,飒得很。读完掩卷发短信给朋友:每次读完张写自己的文章,就很想邀她一起去逛卖假水钻戒指或皮包的商店,对一片俗气的华丽啧啧一番,然后去吃冰淇淋。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十几岁时读的版本。
  •     可以说带有自传性质的一本书
  •     心路历程
  •       张爱玲,即使是爱屋及乌,也真的算不上美女。因此,这本书中的老照片是当不得民国美女照的。它们的意义更多的是在于为那些流传甚广的张氏倩影指明了出处,点清人时地物。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张爱玲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影像。
      
      张爱玲最为著名的一张照片应该是穿着旗袍,插着腰,一脸愤世嫉俗的不屑,目光如同她笔下的文字,刻薄而又聪慧。这张照片是她1954连在香港,由宋琪夫人陪着照的。1984年,她在洛杉矶搬家的时候翻出这张,自题:“怅望卅秋一傻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她另外一张非常著名的照片是从身后照的,照片中的她侧着头,低眉,闭眼,有一点回眸一望,但终究只是自视内心。这是55年离开香港的时候照的。
      
      书中还有两张她离开大陆前照的派司照,大约是五一或五零年。想起她和苏青论及去留的问题,张爱玲的选择正确万分。她这种人,当初留下绝没有什么好下场。
      
      书中最后一张是她老年的时侯的照片,大约是在94年,这个时候照片的她岁月的痕迹已然浓重,但风韵不失气度不改,多了些许被时光温柔后的平静,少了一些曾经的不屑与文艺。
      
      至于书中的文章,可看可不看。
      
      http://www.jdxyw.com/?p=1788
  •       这本和我已经有的那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4卷本《张爱玲文集》的第四卷(散文卷)有十篇重复(一共22篇),但还是觉得很值。其实仅冲着《对照记——看老照相簿》就值了,况且还有《忆胡适之》、《对现代中文的一点小意见》等没有读过的。
      
      《对照记》以保存“幸存的老照片”为由,实在聪明。谁入选谁不入选的讨论变得极无必要,因为她说了,本来就丢三拉四的,搬家的次数一多,精神一涣散,东西丢得更是多,赶紧的,“将幸存的老照片都收入全集内”。陈子善说她这是“别致而又漂亮的人生谢幕”,漏了最重要的一点:"聪明的”。早在1947年《有几句话同读者说》,她就明白表达了对个人私生活的捍卫——宁肯承受谩骂。“私人的事本来用不着向大众剖白,除了对自己家的家长之外仿佛我没有解释的义务。”再怎么将《雷峰塔》、《易经》、《小团圆》当传记读,那体裁还是小说,那一个个人物也还是小说中的人物,对号配座是读者们的爱好。照片跟文学作品却有着质的区别,她断不会使其一一坐实的。而憎恶的人,绝对懒得说。就连赖雅,也是一张都没有。赖雅的照片,再怎么也不会不在幸存之列了吧。
      
      对照着照片看文字,总归是件极为有趣的事儿,况且这是张爱玲的。55幅珍贵照片,看得感慨不已,不做点什么不能平静那种,于是大费功夫地建了个《传奇才女张爱玲》的相册(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54165574/)。梳理的过程,一再一再加深着叹服。就像读她那些文字,读完一篇,总要看看是哪一年写的,算算她当时的年龄,一次次强化着不可思议。读书这算一点好吧,就是有些人,本来于你完全有如神明,又高又远,可是因为读了他(她)的书,多读了几本,心理上就会滋生出许多亲切来。一页页细细翻看,看看照片再读读文字,心里满当当感觉好得不行。天才少女小时候长得“面团团”的,眼光是“怀疑一切”的;弟弟果真漂亮,“从小我们家谁都惋惜着,因为那样的小嘴,大眼睛与长睫毛,生在男孩子的脸上,简直是白糟蹋了。”(《童言无忌•弟弟》);妈妈更美,饱满的额头,深目高鼻,薄嘴唇。在海船上那张侧面全身照,美得来,都可以印成画片儿了;一直以为姑姑长得不好看,看来是参照者太美。“我姑姑说话有一种清平的机智见识,”(《姑姑语录》)“清平的机智”,也是姑姑的样子。 “她说她自己:‘我是文武双全,文能写信,武能够纳鞋底。’”“去年她生过病,病后久久没有复元,她带一点嘲笑,说道“‘又是这样的恹恹的天气,又这样的虚弱,一个人整个地像一首词了!’” (《姑姑语录》)有这样一个姑姑,实在是福;对她显赫的家族,她的态度一以贯之——“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爱他们。”这份感情于她,分外明晰和强烈,这句话她在《小团圆》中有写,《易经》中又有写。 对美丽的祖母李菊耦和不英俊的祖父张佩纶,她一视同仁地迷恋。姑姑讲祖父不配祖母,她“简直听不下去”;朋友的照片仅有炎樱一人,多张。这个“个子生得小而丰满,时时有发胖的危险”的朋友,几十年后,她写起她,还是快乐的。
      
      照片簿止于她手持印有“主席金日成昨猝逝”标题的报纸那张,她说有天涯共此时的即刻感。那是她在获台北《中国时报》第十七届时报文学特别成就奖后拍摄的,也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她生前最后一张照片。金日成的逝日是1994年7月8日。
      
      《胡适文存》她是从父亲的书桌上找到的,胡适对《醒世姻缘》和《海上花》的考证令她印象深刻,找了这两部小说来读,一读欲罢不能,翻来覆去不知看了多少遍。1954年《秧歌》出版后,她寄给胡适一本,希望《秧歌》能有点像他评 《海上花》的“平淡而近自然”。胡适读得非常仔细,回信赞其“很有文学价值”,并认为在“平淡而近自然”上“做到了很成功的地步!”——柯灵却认为《秧歌》(和《赤地之恋》)是“坏作品”,并强调“并不是因为小说的政治倾向”,“致命伤在于虚假”。能收到胡适的回信,她“高兴到了极点”。几年后,胡适把他通篇圈点过并在扉页上题了字的《秧歌》寄给她,张爱玲非常震动,“感激得说不出话来,写都无法写。”在美国,张爱玲拜访过两次胡适,胡适也去看望过她,感恩节怕她孤单,还打电话请她吃中餐。胡适去看她那次,走时她送他到大门外,在台阶上站着说话。“天冷,风大,隔着条街从赫贞江上吹来。适之先生望着街口露出的一角空濛的灰色河面,河上有雾,不知道怎么笑眯眯地老是望着,看怔住了。他围巾裹得严严的,脖子缩在半旧的黑大衣里,厚实的肩背,头脸相当大,整个凝成一座古铜半身像。我忽然一阵凛然,想着:原来是真像人家说的那样。而我向来相信凡是偶像都有‘黏土脚’,否则就站不住。”胡适于她,无疑就是一位有“黏土脚”的偶像。
      
       “跟适之先生谈,我确是如对神明。”第一次拜访胡适,约了炎樱同去,第二次则是自己去的。讲起大陆,胡适说“纯粹是军事征服。”张爱玲顿了顿没有回答,“因为自从一九三几年起看书,就感到左派的压力,虽然本能的起反感,而且像一切潮流一样,我永远是在外面的,但是我知道它的影响不止于像西方的左派只限于一九三O年代。我一默然,适之先生立刻把脸一沉,换了一个话题。”——不少人替她和桑弧惋惜,那意思是如果没有胡兰成在先,她和桑便可以在大陆相伴终身,不用一生颠沛流离。读罢这一段,该晓得是表错情了罢——她对自己的不会说话,耿耿于心,及至胡适去世多年后,她着手译《海上花》时,写这篇纪念文章,“要不是现在有机会译这本书,根本也不会写这篇东西,因为那种仓皇与恐怖太大了,想都不愿意朝上面想。” “仓皇与恐怖”之因,必定包含着错失了那样的交流,或者被他误会了她沉默的意思,而且再也无法弥补。
      
      早在致谢胡适赞她《秧歌》的那封信中,她便忐忑表达了想将《醒世姻缘》和《海上花》译成英文的心愿。而最终她完成了一部。
      
      《对现代中文的一点小意见》写得妙趣横生,通过这篇论文似的长文,再次领教了她对文字的敏感跟较真。我至少不会再写“前额”,怕听到她那声断喝:“难道还有后额?长在哪儿呢?”
      
      过去读过的,如《谈看书》《谈看书后记》,再读,仍然纳罕她对人种学的热衷。她说她大概是向往“遥远与久远的东西”。在港大时从考古学图片中发现了史前;到了国外,又发现了比考古学更古的人种学。“作为逃避,是不能跑得更远了。逃避本来是也是看书的功用之一,”她对夏威夷小黑人的考证,尚觉得有趣。等她聊起“邦梯号”来,那部《叛舰碟血记》,那个布莱船长与那位克利斯青先生,她那个锲而不舍呀,我实在是看不大下去——特别一整篇《谈看书后记》,都在说这个——但也还一目十行地往下扫,怕漏掉什么。果然,那些珠玉般的见解总会跳进眼里来:“中国人与文化背景的融洽,也许较任何别的民族为甚,所以个人常被文化图案所掩,‘应当的’色彩太重。反映在文艺上,往往道德观念太突出,一切情感顺理成章,沿着现成的沟渠流去,不触及人性深处不可测的地方。实生活里其实很少黑白分明,但也不一定是灰色,大都是椒盐式。好的文艺里,是非黑白不是没有,而是包含在整个的效果内,不可分的。”她认为文艺沟通心灵的作用不外两种,就是读者看了,想:“是这样的。”再或者悄然说:“是有这样的。”对自己对一部过时的美国畅销书的热衷,她的解释是:“把史实搞清楚之后,可以看出这部小说是怎样改,为什么改,”及即便原有的故事本身具有活力,但“为了要普遍的被接受,而削足适履。”她强调:“这一点非常典型性,不仅代表通俗小说,也不限西方。”作家,真是一个可以从万事万物中吸取养料的职业。人生本身,更是。
      
      《小团圆》中,燕山说九莉“你大概喜欢老的人”,九莉说她喜欢的是人生,“他们至少生活过。” 《谈看书》中,她说“我是对创作苛求,而对原料非常爱好,并不是‘尊重事实’,是偏嗜它特有的一种韵味,其实也就是人生味。”
      
      注:《叛舰碟血记》讲述的是1787年冬,英国装甲运输舰“邦梯号”(“本特号”)官兵,不堪舰长布莱残忍迫害,在一次运送货物去西印度群岛途中,由大副克里斯青率领叛变,他们用小船放逐布莱和他的亲信后,驾舰远航,寻找与世隔绝的海岛藏身。
      
      (请勿转载)
      
      我读《小团圆》——《从前的男人是没有负心的必要的》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002388/
      我读《雷锋塔》——《往事难成烟》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050789/
      我读《易经》——《一寸一寸都是活的》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092139/
      我读《张爱玲私语录》——《当情谊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116671/
      
  •     我们永远看不到张眼里的胡,不是么; )
  •     没什么好说的
  •     我过两天就去,算是北游序曲。还真是羡慕你们学地理的,总有机会在外面跑。呵呵。
  •     老照片。
  •     高二学生时代,开始看书的第一人。荒凉的底色,一旦形成,伴随终生。
  •     小散文,很好看。
  •       Tony寄来了台湾皇冠出品的《对照记》,颇有自家手工剪贴那种寻纸、排版、题字的用心风格,透着珍爱,——有张爱玲本人“一累了精神涣散,越是怕丢的东西越是要丢”而对幸存的老照片的珍爱,有一批又一批读者和出版人对张的珍爱。
      张是一个写字有趣的聪明女子。早就读过她的作品,喜欢她的散文、杂文胜过小说,喜欢她胜过她的所有作品。但我从未和任何人津津有味地聊过她,逢人提起也总是匆匆转移话题。从欣赏到喜欢已然动了心,动了心已然痛了心,为她忍泪忍得太辛苦,根本无力去评说。就是不愿意为她掉眼泪,唯恐我的泪水有污她的清魂、有扰她的轮回。大约这几年对痛多了理解,对人世多了担待,对情爱多了释然,于是翻弄着这本透着喜气的《对照记》,忽然有话要说。
      我要说的与文字无关,只是“她”,是那个曾经“低到尘埃里”心花怒放的“她”,是那个“不能再爱”而“将只是萎谢”的“她”,决绝彻底,无影无踪,才有后来这本干干净净、爽爽落落的《对照记》。若要寻“她”也不难,在胡兰成的叽叽歪歪里有一个模糊了、走形了却仍然脱颖而出的形象:“正大仙容”、文才横溢、而又无限慈悲地爱过。
      
      总有人叹惋:“这么聪明的张爱玲怎么会爱上那么个东西?”
      不管怎样的爱,在最初的一刹那,也无非是种情绪;情感是爱上之后的事。
      所谓情绪,例如快乐、兴趣、厌恶、恐惧、悲伤、愤怒等,都包含生理唤醒和认知标签两个要素。虽然生理唤醒是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到、也可以通过仪器测量记录到的,但认知才是情绪形成的核心,——否则,同样的瞳孔放大、肾上腺素血液浓度激增、呼吸加快,你为什么不见到黑熊就上、见到美人就逃呢?
      人的认知取决于当下的注意点和深层的心理模型。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早期童年经验、情感经历、价值观等构成其独特的心理模型。打个比方,同样的一片天,你所见的是一块一块的蔚蓝,我所见的是一朵一朵的羽白;同样的一朵白云,你感兴趣的是它的颜色,我感兴趣的是它的形状;还是这朵云,你想起了不小心咽下的牙膏沫而一下子凉到肚子里,我却因为那形色酷似童年的宠物狗而心生愉快、喜悦。
      在情绪生起的过程中,它指向的对象已经不是那个客观的对象,而是每个人用自己的记忆、联想、体会等等重新勾勒出的轮廓。“一见钟情”往往是由于特定情境中的对象暗合了自己的心理模型而迅速无中生有地完成主观拼图。
      另一方面,人都是过度自信、盲目乐观的:习惯高估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的权重;习惯高估自己渴望之事发生的概率而低估厌恶、恐惧之事发生的概率。不谙世事的女子最渴望的无过于爱情。所以情境越是模糊,“爱”这个标签的中标率就越高。当你紧张、激动,却不能确定所体验到的究竟是悲是喜,不能判断当下的情境究竟是善是恶,即使是通过排除法,也很容易选择“爱”这个标签。
      
      被爱者是个缘;因在自己心里。
      相遇而起心动念,贵在造化;而身后的脚印才是实实在在用生命谱写的爱的音符。
      重点不是谁爱上谁,而是谁爱过。
      “她”爱过。做了一回在尘埃里开落的“她”,张俯仰人间。而我看到老照相簿中那从年幼、年轻到年老都常常仰着个脸、神采飞扬的女子便更觉弥足珍贵。
      我向来不愿意拿张与胡比较,然而走笔至此,两人忽然无比清晰地现在我面前:一个写政治、写历史、写禅、乃至写字无不是自我打扮,字里行间尽是“看我”的娇呼,如影楼风格的写真照,到处摆拍;一个写小说、写散文、写剧本则是将自己所见、所感、所解、所不解全都展现出来,是“我看”,是“和我一起看这个世界”。一个爱上谁最终只爱过自己;一个爱过谁于是布施了众生和这世界。
      李碧华说到张,以“她擅写月亮,却不团圆”搁笔。张的遗作取名《小团圆》,未能完篇。某年中秋月圆前伊人已杳。再近中秋,愿天下的张迷们不在月色中迷路,无论初一还是十五。
  •     前言是谁写的?谁请他把鲁迅拿出来比了?SB! 从这一本里可以看到挺多面的张爱玲。对照记关于血与水 “嘎?”? 让我看到了文人的敬业和严谨 草炉饼是我喜欢的。我们有的只是这街道 这城市 为什么不爱它? 笑纹那一篇也很可爱。她对我们还真是关心。
  •      “在情绪生起的过程中,它指向的对象已经不是那个客观的对象,而是每个人用自己的记忆、联想、体会等等重新勾勒出的轮廓。“一见钟情”往往是由于特定情境中的对象暗合了自己的心理模型而迅速无中生有地完成主观拼图。”这一段实在写的妙!
  •         从来没有想过散文集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发出来,倒像是给自己做了一本漂亮的回忆录。一张张老照片里沉淀的故事,在日后记忆衰退的时候读起来,肯定也别有一番滋味。
        《对照记》。
        因为不管怎样,总是在读别人的故事、别人的生活,所以感触并不深刻。就算有些感叹的、也往往流于”张爱玲的妈妈很漂亮啊”、或者“张爱玲最后的那张照片很美“诸如此类没有营养的话。所以也就不评论了。
        想说的就是。好像思维过于活跃的人总有那么些信笔由缰的意思,散文往往真的就变成了散文。所以,喜欢张爱玲的小说多过散文。
       《对照记》后面的一些文章因为太过琐碎,所以看起来有些痛苦和纠结。但是文章里能挑得出那么几句喜欢的话,也算是没有白看这么些天了。
      
  •     這裡面有張照片,我看著甚為眼熟。
  •        张爱玲这一生,大抵是个传奇。临到末了出一本集子,悉心整理从前的旧照片,微微的笑,长长叹息。一段一段恍恍惚惚的往事就晃晃悠悠的流淌出来。照片的主人是这样的,看照片的我们未尝不是这样的。
      
       她生在一个传奇的家庭里,有一个比她更传奇的母亲——虽然不见得比她出名。以至每一张照片翻出来的故事搁在历史里也不见得是无足轻重的。照片上的女子也是如此,孩童时期不过一张木着的乖巧的孩子的脸,越长大,身上的不甘沉于俗事的气质就越显——那个年代,把照片拍的像LOMO的终究不多罢!
      
       相形之下,她母亲却是沉静的女子——虽然做了许多颇有些惊天动地的事,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旧式家庭里出来的女孩子,画油画,有高贵的气质。照片上只是微微的安静的微笑着,2/3的正面只有一段故事。另有一张在海上的逆光,很有意思。
      
       她们这么不相像,又这么相像。
      
       最后一张,已经年华老去的张爱玲举着一张报纸,主席金日成逝世。忍不住就笑出来了,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个性子。
  •       春节回家看的,书不在手边,说不准确,只能讲自己大概的感受。
      首先书名《对照记》,我最开始没看懂究竟是什么跟什么对照,还以为作者是在那打什么机锋。直到姑妈看到这书封皮儿问我“啥子意思”,我不好意思说我也不是很明白,结果倒有了急智,脱口道:就是“对着照片记下来一些跟照片有关的事呗”。等想明白了就觉得自己很笨、笨得可以!
      其次,书是在一个专卖旧书的地儿买的,但蹊跷的是包了塑料纸并没有拆封。我以买旧书的价格买到了它,还以为自己捡了便宜,结果拆开一看,纸张粗糙、印刷粗劣、错字也不少,关键那些老照片都糊得很难瞧清眉眼。我的心情就很恶劣,再次骂自己是个“哈哈”!
      说正题,《对照记》因为照片不清晰已经让我的阅读快感打了折扣,而且张爱玲的家底也是她自己的重要谈资,很多文章都对此自相蹈袭,所以倒没什么特别的新鲜感。我买书初衷也是想留本作纪念。
      倒是正文后面收录的其它杂作让我惊喜连连。印象最深刻的是谈《叛舰喋血》,从探讨夏威夷的土著跳到了这个轰动一时的英海军事件,这种写作脉络我在阅读之初完全没想到的。
      我很小的时候就看过央视引进的马龙*白兰度版《判舰》,他所饰演的判舰军官算是我幼时的隐秘爱恋之一。待到后来看教父,怎么都无法相信垂垂老矣的黑帮老大跟英俊有素养的军官是同一个人。我对这部电影印象很深倒不仅仅是他,关键还有大洋上波涛诡谲的航行、风光旖旎、物产丰盛的海岛,还有热辣的草裙舞!总之,各种元素凑在一起,对小时的我来说可谓大开眼界。
      但直到读了张爱玲的书才知道原来确有其事,而且事实就像罗生门一样,越探越有意思。电影里面故事的收梢很浪漫,判舰的少年军官仍然憧憬着回到文明社会,但他的同伴都惧怕当时严苛的军事审判,于是偷偷半夜里放把火把舰船烧掉。军官梦中惊醒,呼喊了一句:“罗盘在里面,没有罗盘我们哪也去不了”就冲进火海。再被抬出来时已经烧得面目全非,跟土女妻子说了几句遗言就去世了。全片也在这悲伤的气氛中结束。
      事实更残酷但也更别开生面。军官并没葬身火海,只不过失去了统领地位,下属之间为抢夺为数不多的土女互相斫害。特别是张爱玲分两次来写,第一次是大副?道来,第二次又是位研究者的话,对照来看,活生生的罗生门。
      而且张爱玲笔下不光有故事本身,其中夹带的风土人情也颇让人耳目一新。比如她说判舰上的原captain后来去澳洲?当地方官,他的宝贝女儿穿了一条当时在old world颇为流行的透视装裙子,本来自己还加了一条灯笼裤当衬子,还是被岛上的(土老帽们)笑得险些晕了过去。乖乖,原来那个时候欧洲主流社会就已经流行透视装了,而且是不打底的透视装!
      还有那个时代因为对这些太平洋上的岛屿 过度幻想所掀起的移民热及其破产无意对我这种爱想入非非的人来说不啻于当头棒喝。
      书里还提到判舰后几年岛上的土女对白人集体幻灭,因为他们来时衣着光鲜、个个豪富,但后来偏居海岛一隅后,不光不洗澡,仅有的文明世界的衣裤也穿得褴褛了,于是仅在腰间围条遮羞布,比土人都还邋遢。人离乡贱,我读到这真觉得又好笑又心酸。
      如果说《判舰》是张爱玲大量援引了当地报道所做的一个故事交代,那么里面的《小鹿》、《埃莫森》、《老人与海》、《海上花》等译后自序和心得就足见其西文功底的扎实了。里面对某些外文的理解对我都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中国称得上学贯中西的人并不多,而且热衷著文以觞读者的更少。难得出了张爱玲这位才女,而且才情之外还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实在让人歆羡。可惜民国后却过得颠沛流离,很多珍贵的手稿也被盗遗失,对中国文化的沿袭发展称得上一大损失和遗憾。
      
      
  •     等人的时候在书店看完的 她咋就那么酷呢!
  •       很多时候,都喜欢静静的捧着本书 独得闲情逸致 再不会有别人打扰
      那个时候只有自己的世界
      
      看她淡定的说话 任何表情即使是生气的 都让人读着想微笑着的女子
      
      这只是我心里这位女子的形象 
      
      
      任何时候 任何场景 单单看文字就已是舒心 收益非浅 
      
      其他的 还有什么苛求呢
      
      己所不及  欣赏已可谓安慰
      
      感情的事,更多的时候,那个人只是你认为的那么美好
  •     对于触目美丽的东西总是很神往,但是又cheap又不实用,浪费钱,所以还是吃冰激凌实在。两全其美。
  •     一些张爱玲生平的影集,可以依稀可见,她母亲是位绝色美女,在巴黎生活多年,犬马声色。爱玲从懦弱的父亲和毒辣的后母手里毒打逃脱后。母亲给了她2个选择,给她笔钱,要么用这笔钱打扮,找机会嫁个人家。要么用这笔钱念书,自力更生。张选择了后者,但这也造成了她早年物质缺乏,留下的后遗症。成名后,恋衣如癖。
  •     谁是李鸿章的孙女?
    谁家小妹妹,在那边戏水玩儿lovely,乱七八糟搅糊涂了。
    希里糊涂,胡里糊涂。。。
    乱了,乱了。。。忍不住笑,Sorry
  •     读罢张的对照记的隔日,我与一个相处了10年的朋友决裂。那时我站在三楼的阳台,朋友的分开毕竟不像恋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或许只是想法不同了,聊不到一起了。他的未来,仿佛会像张爱玲波澜壮阔的一生,只是我不同,我成了一个平凡人。是啊,我成了一个平凡人,朴素而清凉。如同傍晚从三楼阳台望去的暮色般平和。我不再挣扎,也像张的暮年,对世间别无所求。 我会记着张的《对照记》,它像从天宇间突然坠落的大坝,横亘在我人生河流上,即便偶有回望,也知道流水不止,它将永远向前。
  •       这套书97年出版,我于盗版店买得《倾城之恋》和《红玫瑰与白玫瑰》,那是头一次读张爱玲。甚为惊艳。后来报纸上连载《周润发之恋》,赫然看到张的这两篇里的文字被用,还以为自己记忆混乱。
      
      这次周末临时起意去了西南物流,果然有不少书籍摞在积满灰尘的房间。农林牧副渔千奇百怪,二折到三折,令人心中狂喜却不能呼喊——房间太静。这套书也不全了,倒是有找不到的《对照记》。
      
      回家细细读完,美中不足是照片黑乎乎,我对炎樱抱有极大的兴趣。这个在张的生命中出现大半的朋友究竟是何方神圣,于她眼中,被神化的张又是怎样形象?头一张炎樱的侧影有几分像李冰冰——原来她不是印度人,是斯里兰卡和中国天津的混血。
      
      最喜她给张爱玲拍的一张照片。仰拍张侧立于天台,双手反叉在腰际,风佛长发,飒得很。
      
      读完掩卷发短信给朋友:每次读完张写自己的文章,就很想邀她一起去逛卖假水钻戒指或皮包的商店,对一片俗气的华丽啧啧一番,然后去吃冰淇淋。
  •     由此可见阿甘的妈妈是甜食爱好者,我是吃火锅的老手,而张爱玲是恋衣癖。
  •     被子做得衣服也可以照的很好看的
  •       张爱玲作品集(9本/套) 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 珍藏类图书 欢迎选购
      
      http://item.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2-f7904d173191c117f7d81ef770197481.htm
      
      天京文化书店 0519-86963765
  •        好吧,我承认我只是仔细看了前面的每一张照片,并没有去读书里的文字,大概翻了一下有好多是别的书的序。一直以来我所感兴趣都是张爱玲这个人,而不是她的文字。不知道为什么,高中的时候懵懂的读了很多篇她的小说,但是我觉得那个时期我看的好多东西都是没有加入自己思考的,只是很贪婪的想知道更多东西而已。可是慢慢的等我想细细品味那些故事中的味道时,我变的读不下去了。很奇怪,很少有故事我会读不下去。但是张爱玲就是这很少的一份子。
       《小团圆》我也没有读完,印象中只要一想到她的故事,就是旧旧的上海老街和一些很独特的小姐们。之前看了看《临水照花人》印象也模糊了,但隐约记得那写的是她自己的故事。今天看到那些照片的注释语然后就又和之前的这本书联系起来了。
       我一直很喜欢民国那段的历史,东西方文化开始共同作用在有思想的青年人身上,那个时候有那么多的传奇,我喜欢每个人的每一段传奇。但是后来我还是明白了我为什么会那么喜欢那段历史。因为从那个时候开始有关于女性的传奇了,而且都是美丽智慧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这是多么的不容易,之前两千多年能出现在人们眼中的女人除了皇后妃子(必须是某个皇帝深爱的而且还是为她作出过什么过分事情的)再就是青楼女子了。多么悲哀的一件事,那么多年的文明女人都只是一个附属品。所以我才会那么喜欢吧。而且可能也因为我是个野心家呢,我也是才发现的。
       还有就是相对于张爱玲,我觉得她的妈妈更是一个非凡的人啊,是李鸿章的孙女吧。是独立的典范,独立到似乎子女都是一个附属而已。乱七八糟的写了这么些东西。。。
      
  •     另一种角度写的
  •     老照片里看出的天才。
  •     看见张爱玲老年的照片,虽然是图书馆的书,我还是毫不犹疑地撕了下来,我真应该去忏悔。
  •     买重了~~阴暗逼仄的家庭,还是理解无力。和他们的想法道德总隔了一层,可能是时间和地域的缘故吧。没看出她恋父。
  •     他們只靜靜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時候再死一次。我愛他們。
  •     竟感觉很象三毛
  •     唯一的缺点是中国出版社的印刷,模糊就不说了,有的照片里根本看不见人在哪
  •     图差。。。。。
  •     《对照记》后面的一些文章因为太过琐碎,所以看起来有些痛苦和纠结。+1
    不过,有些东西是要写给自己看的。呵呵。
  •      可以啊~~~~~~~~
  •       那么清晰的,我梦见我紧紧握住外婆的手,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一直哭一直哭,哭到醒来,感到眼泪顺着脸颊滑落下来,一滴一滴,真真切切。
      
      吃力的,我慢慢回想起上一次见到外婆的场景:去年的大年初二,她过九十岁的生日,满屋子里都是她的子嗣:她的儿子女儿,她的孙子孙女,她的重孙子重孙女……大家一个一个上前进酒,祝贺她长命百岁。我想,她是不曾那么在乎过我的,我只是她的一位外孙女,每年才回去看她一次,而每一次回去,我都会心虚地问一句,外婆,你还记得我吗?
      
      一份爱被分成几十份,轮到我的时候,是不是少的可怜?昨晚听妈妈说,她回老家看外婆,外婆问我是不是已经工作了。听到的时候,总以为一句这样的问候轻飘飘的,没有分量,直到当晚梦到外婆,梦到她坐在老房子的门前,梦到我那么无助地握住她的手,梦到我想对她说很多话却真的一句也说不出口,我才发现,我多么希望她好好地一直活着,我忽然意识到那个“她根本不在我”的理论不过是一个借口,于是我可以心安理得一年只回去看望她一次。
      
      她是我唯一一位还在世的祖辈。她是民国时代出生的姑娘,裹着三寸金莲,没有读过书,不曾识过字。我们之间似乎从来没有过共同语言,她稍稍年轻的时候,我也没有和她说过几句话,但是我记得她的模样,她小脚走路的样子,她笑起来满脸皱纹的样子。有一次,我午睡睡不醒,在家里胡闹,她拆开一包吃的哄我,我不依,她无奈又用针线把开口缝好,我还是闹,她就又拆开……长大后,我总是记起那天我不像话的样子,心里的内疚感不曾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一丝一毫。
      
      她是爱我的。她坐在我们家院子里缝衣服的时候,看着我说,你今天不用上学堂吗?先生不管你吗?我听着这些大概是民国时的叫法,总是咯咯笑,她也笑,那时候阳光灿烂,外公也还在世,坐在一张椅子上哼着小调。
      
      我稍稍长大一点,有一次一个人回老家,晚上喝粥的时候吃着咸鸭蛋说,这个真好吃。舅舅笑笑说,这是外婆做的。外婆知道了,就从自己的箱子里拿出剩下的几只咸鸭蛋说,这个给你带回家去吃。我又看到那里的炒粉,因为之前没有吃过,吵着要吃。姨娘说笑间,无意提到我要吃炒粉的事情,别人总是不会放在心上。可是,第二天,外婆走了很远的路,从家里带了两大包炒粉送到姨娘家。这是她昨天新炒的,一份给我,一份让我带回去给姐姐。
      
      奶奶过世的时候,我年纪太小,不懂得要悲伤;爷爷过世的时候,总觉得他欠我们一家人太多,他临死前说的那句他对不起我们,也没有换回我足够的怜悯;外公过世,我不在他身边,却足足难受了一年,很深很深的夜里,睡不着,想起最后那个冬天,他躺在床上的样子,不知道再次回去看到那间屋子的时候,我该怎样面对那空出来的床铺。
      
      只有外婆还活着。妈妈每次提到接外婆来住一阵,总是没有人把话接下去。爸爸妈妈要上班,我在外地读书,外婆九十岁了,需要人照顾,她住不惯楼房,还总是吸烟,这都是事实,也都是借口。妈妈有时对外婆说,你什么时候来住一阵吧,外婆会在电话那头说,等你们家秋天搬了新房子,我再去住。可是新房子已经搬了三个年头,外婆越来越老,怕是真的来不了了。
      
      今天早上,哭着醒来,想到爷爷奶奶外公都已经不在了,想到外婆那么老,而我又很久很久不去看她了,忽然好委屈,一个人躺在屋子里,放肆地哭起来。
      
      在那一刻,我都记不得什么时候恨过爷爷,或许那么多年的积怨,不过是期盼着他也能给我关怀,给我爱护,给我温暖。我想着,他死后,他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我为什么还是那么冷冰冰地不曾看一眼他的脸,不曾流一滴眼泪。我应该走上前,去抱住他,感谢他也曾经握着汤勺,一口一口喂我吃饭的温情。他再自私再无情再冷漠,我也总是相信,在那些时刻,他对着我,他的长孙女的时候,也好好地疼爱过。
      
      我多么希望他们都还好好地活着,看着我考上了大学,再找到一份好工作。这样的喜悦,少了他们在场,总是不够完整。
      
      《对照记》里,记得最清楚的部分是张爱玲写关于她祖父祖母的内容,她说,“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和他们的关系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我爱他们。”
      
      对。我爱他们。
  •     是爱玲老照片的合集~~一页一页的翻过,很是感慨
  •     妈妈最爱的照片到底是哪张
  •     张爱玲也是个美学天才,不仅体现在文字里,还体现在独特的穿衣经上。
  •       ……嗯,这是很久以前的事儿了,我忘了什么时候写的,看见了就誊写到这儿来吧
      
      这就是个老照片簿的说明,不折不扣,纯纯粹粹,或许是本该注在相片后面留个纪念的
      我一页一页地翻,却不想太过细致地揣度,出现了她自己,她父母,她祖父祖母,甚至这姑姑那舅舅的人,时不时也能见到同窗什么的。囫囵吞枣,我只求看一看这鬼怪的女人,人物一一对应上这种事儿怕是没这心力了,但愿过个十天半月,有了兴致再来瞧一瞧,好好缕一缕这人物关系。
      我极爱那一种四十年代老上海的调子。既有兵慌马乱的惶恐势头,又有事不关己的歌舞升平劲儿。到头来,又觉得这地介儿又纸醉金迷得没了人情味儿。热爱输了一分。
      该说一说这个独独把上海最傲气的范儿占了去的张爱玲。像方不可多得的白帕子。又有些像红的。不是纯洁得像个仙子一样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也许就只是风尘青楼里的花魁了,繁华只当流水逝的世俗。没办法评论别人的日子,否则成了张家长李家短的长舌妇。没办法啊。
      看了人家成长笔记一样的照片们,觉得自个儿贫乏得连叮当响的声儿都轮不上。话说年轻的那些骨子里的气宇轩昂等老了就都变成了慈眉善目的皱纹儿了。也只有这样我才能感受到身为长辈的姿态。比张爱玲这个名字离我更近一点儿。
      除了这几页想借此机会保留老照片的,其余的大都是为某文作的序一类的东西。对于我来说,还是有点儿乏味到吃力了,苦差事。
      猛然听见学校广播里絮叨起了她。说得最多的大抵是她和胡兰成的爱情。又是一阵热火朝天地称赞一番,无非是说些飞蛾扑火或什么的。接着,就是一阵惋惜,说是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我倒是从心底里腾出些羡慕,不为别的,只为她就算全世界与我为敌的魄力。其实,或多或少每个人都是有几分豪迈的,也有好几分遗憾。
      有时空无一人的房间里都有一种它,它,它在看着你的感觉。那双红拖鞋它正对着我,被烧焦了一大块的椅子它站在远处望着这边,蓝绿色的暖水瓶背对着偷听,被踢飞了的白布鞋歪着身子窥探着。。。这是怎样一种心境?
      要奔向日本的伙伴带着我的憧憬和艳羡,忙前忙后张罗着出国的事儿。想起张爱玲的那些页照片儿,底下交代着:摄于英国,香港,日本,上海…林林总总堆砌成无与伦比的灿烂,怕是又要遭人嫌弃了,多去了几个地方就被赤裸裸地嫉妒了,岂不是很肤浅了。那又怎样,我就是这么样目光狭隘,见识短浅。
      说实话,不喜欢她那一副昂首挑眉,瘦骨嶙峋的样儿,一副高高在上,不食烟火的样儿。每每看到那样的她,就不由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切”,但是每每看到她都是那样。终于在这儿看见了几岁和十几岁的小小的张家姑娘,还是那时看起来招人喜欢些。
      我可以打赤脚看着。
      
      完了,当时就写了以上这些
  •     字里行间尽是“看我”的娇呼
    张爱玲洁,很纯粹,真正大家闺秀。也要感谢《今生今世》,
    不然怎么知道张爱玲好。只是太令人惆怅,张迷们想哭就哭
    吧,她很值得人为她落泪。张爱玲是艺术家。泪。
  •     自嘲被误解为了幽默。
  •     我也是看到她的文字,她和琰樱买冰激凌的时候,跑去买来吃。好甜,好冰。
  •     自恋史,这个我喜欢,哈哈
  •     “悠长的像永生的童年,相当于快地度日如年。”名将后代张爱玲的奢靡人生。那么多人说自己喜欢张爱玲,但我觉得人家这背景这血统这童年经历,是很难有人能够感同身受的。
  •     2016第27本:初读张爱玲并觉不出好来,待读书多了,在比较中却显出了好处。后来,知道了她的身世,那少年成名后一路滑向苍凉的故事,竟比她的小说更离奇有趣。但这种有趣,对当事人来说应是最最无趣的吧。说回这本《对照记》,是张爱玲晚年频繁搬家“躲虫子”时,为怕重要照片遗失而做的,照片寥寥,让人唏嘘。
  •     每次读完张写自己的文章,就很想邀她一起去逛买假水钻戒指或皮包的商店,对一片俗气的华丽啧啧一番,然后去吃冰淇淋。。。。。阿廟,你之乖。。。。
  •        一直以来,对于张爱玲的了解都很模糊,封面的旗袍装不是很喜欢,所以一直没有了解的兴趣。
      
      
       在图书馆实在找不到喜欢的书, 便重新把目光挪回比较熟悉的人物名上面。
      
      
       张爱玲用照片记录了,自小至年色渐衰的容颜,以及身边的人物。用随意的文笔记录了生命中发生的那些起伏。
      
      
       我终于发现,她果真是个极美的女子。她的容颜,她的眼神,她的文字,她的服装,她的朋友,她的故事。一生经历如此坦荡的女子,是绝对有理由自傲清高的。再反过来看看她的这张旗袍照,我大概能感觉到为什么她这么喜欢这张照片了。
      
      
       原来一个女子,可以以这样的姿态,冷僻又骄傲的活着。我开始有点期待能看到她的其它作品了。
      
      
       一个传奇几世的女子会写出怎样的故事?
      
  •     薄薄的一半,无聊的时候看的,没啥感觉
  •       我喜欢看老照片,还记得好多年前,我舅爷爷去世的时候,外婆整理他的遗物,找出来很多老照片。我看到了其中一张留着清末长辫子的老爷爷的照片,问外婆是谁。外婆看了很久才说“那是我爷爷,我们两兄妹很早就没了爹,母亲也去世得早,全靠爷爷养大,还让我们上学堂,不容易...........”。一张照片,就牵出了长长的故事。从那时开始,我就特别喜欢看老照片,翻出来就要问长问短,觉得很有意思,一张小小的照片,就有一个人的故事......爱玲出《对照记》,也是对留下的老照片的珍爱,怕搬家弄丢了,那就刊出来吧,正好让喜爱她的人多了解她一点。书后也说说她看书的一些心得,看了叫人惭愧,我也看书,但确实只是看看,不像她还要找史料,看看小说改编了多少,分析为何改编,改编得合不合理,有哪些差强人意的地方,又有哪些精彩的地方.......哦,她才是最伟大的书评人。不过像我这种平淡无奇的人,看书就是为享受那份安静,所以就不要惊天动地去找什么“证据”了吧,读一本书,该哭就哭,该笑大笑,看完忘了也无碍,正好以后可再来一遍。
  •     C.Y.赠 平装(无盘)
  •     写得很好看
  •     这本书很好看,但评论都不好看,就你这个好玩
  •       听说张爱玲和夏誌青的通信也要被出版了。
      
      这个大大世界里要研究张爱玲的能有百分之几?如果都到了研究层面能连个图书馆查资料都不会?夏誌青也是个人物了,应该有其他选择来保护这些信件吧?
      
      对于这个额头宽阔的同姓女作家,从高中起就一直喜欢。开始是喜欢她讲述的那个异样的年代,然后是喜欢喜欢她是件很酷的事儿,最后才慢慢喜欢上她看人世的那双老眼睛。
      
      到了美国,穷途末路,翻译,教书,做研究,都为了生活。干嘛不写赖雅来得哗众畅销?美国梦的东方末世女作家和洋人的恋情,该是最畅销的。
      
      可她没有。
      
      很懊悔当初猎奇看《小团圆》,既然张爱玲说要销毁,那一定是她不满意的作品。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是否要把她的生活展开来给别人看。她又不是政治家,不过是个乱世中写字谋生的女子。
  •     我在火车上快要崩溃的时候…看了一看,嗯,额也喜欢张爱玲
  •     张爱玲实在是一个很女人的女人
  •     以前认为张女士遥不可及 后来觉得张女士平静亲切
  •     阿郑,我还准备去潮州找你当向导呢,没想到去了陕西和内蒙。去内蒙就不算太长时间了,用不着崩溃。我那时一趟火车跑三天三夜还多,那才叫崩溃呢。
  •        這次看創世紀,連帶地看對照記
        
        蘊藉當然她是一貫蘊藉,不過年輕有年輕的張揚,況且仗著暢銷更要抓住機會炫技,特點是形容太多,創世紀就連篇累牘地是形容,她早被人說過除了明喻沒別的,“像““像“的句子,嚴格按照現代漢語的語法,很多也並算不上比喻這種修辭,只是寄託她對人世觀察的容器。她自認的從沒碰過什麼情境是描寫不出的,但不是每個都被讀者接收到,精準也是她自己寂寞地精準著。這她不知可想過。
        
        她說寫壞了,自然是前半寫瀠珠,後來寫起紫薇來,紫薇是紫薇,瀠珠是瀠珠,紫薇在瀠珠的世界里是個來自前代的摯肘,瀠珠在紫薇的世界是面目模糊的子孫債的一份子。
        
        將門美麗的小姐嫁給爹爹學生之子,一輩子嫌她老。紫薇的故事,是她祖母妹妹的故事。紫薇的故事集中在後半程,完整流暢,一方面是有所本,一方面是這像講古般的事情不記錄就永遠喪失了,連同那個短促的年代,種種的故舊,於是抄襲起真實來並無顧忌。
        
        子孫是麻煩,最後紫薇在讀<伊索寓言>,那一篇一個老漁夫網到一隻神杯,打開來冒黑煙,一團一團無盡地冒出來。紫薇看著眼前的這些人,那麼陌生的,卻都是從自己肚子里出來的呀。
        
        後來她再沒寫過這題材,只有對照記裡提了,家族本來是最不熟悉的題材,要寫除非是某種驕傲或缺乏歸屬感。
        
        對照記最出彩的是這部份從未提及的家族史,用了“我愛他們“作結,向來她稱“愛“的是蹦蹦戲花旦,牛肉莊之類冷門的角色。愛隔代的先人,同樣冷門。
        
        愛這樣隔絕的東西,比較安全而可以是真的愛。
  •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小时候,在一张类似书签的卡片上。随后不知怎么得知是说张爱玲对胡兰成的,便觉得这个人说得真好,那样的爱而悲悯。再后来,很久以后,才在书里看到,原来这句话是张爱玲自己写在照片背后送给胡兰成的,当下“呀”一声将书抛在桌上,两手臂麻麻地起了疙瘩,因为森森的不祥和不断迫近的凄凉之气。
      
      
      “她”只因一点欢喜,任心花怒放人间,以为可以与另一朵花彼此明媚、交相辉映;而这朵花在后来的《对照记》里却寻不到一丝一毫的痕迹,甚至在被编辑婉转提醒可有遗漏时,张爱玲依然回答“该有的都有了”。——到底成了“她”,从一开始到最后,原来不是“我”!——用“我”此身、此生供养、筑就一个“她”,再用余下的寿命和聪明来决绝,——与“她”都能决绝,与他自不相干。
  •     哼
  •     楼上的,我相信,分手后的张眼里已经没有胡了,连影子都没有。而“低到尘埃里”心花怒放的那个“她”眼里的胡,跟我们每一个人爱恋上的对象都“如梦相似”吧?
  •     不及时光,匆匆照人暮。
  •        1994年6月,《对照记—看老照相薄》由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下文简称《对照记》),成为张爱玲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对照记》选取了54张老照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完成了张爱玲“别致而又漂亮的人生谢幕”(陈子善语)。众多张迷欣喜万分,藉以影像得以与偶像近距离交流。然而,《对照记》在坐实或超出众多读者对张爱玲的想象期待之外,也增加了更多的谜团。照片这一媒介的独特性,照片与时间的复杂关系,照片的选取标准和编排顺序,观看行为的复杂性等等,使得《对照记》在表面的纪实性背后隐含着更大的虚构性,形成一种别致的照片叙事。
      
       一,老照片中的时间叙事
       《对照记》是一幅通过老照片展现的,张爱玲由不同生命阶段组成的完整 “自画像”。笔者将《对照记》中张爱玲的照片按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孩提时代和少女时代,即从张爱玲幼年直至和父亲一家决裂,有张爱玲独照1张、合照9张;第二是成年时期,从张爱玲投奔母亲,继而去港大读书直至1955年离港赴美前夕,有张爱玲独照18张、合照3张;第三是晚年时期,漫长的美国岁月在《对照记》中却只留下区区5张照片,且几乎都是头部特写。其他的就是张爱玲家族的老照片。
       张爱玲的合照大都拍摄于她的孩提时代和少女时代,而成年后的照片却绝大部分都是独照。张爱玲成年时期的照片,典型特征是华衣丽服和零度表情的巧妙结合。在这些华衣丽服的映衬下,张爱玲的面部表情不是神采飞扬,而大都萧索漠然,近乎零度表情。她嘴唇紧闭、眼神空洞漠然,似乎越过了眼前在眺望着不可知的未来或遥远的过去。李碧华曾对张爱玲的照片有过很精辟的见解:“我的印象至深,是大部分张的倩影,总是仰镜,镜头自低角度往上拍摄,而她又不自觉(或自觉?)地微仰首,高瞻远瞩,睥睨人间。因为这不断出现的神情,令人有‘鹤立鸡群’之强烈感觉。一个人的小动作往往介绍了自己,也出卖了自己。即使什么也不说,却说了很多。”[①] 此外,张爱玲很多照片都是侧面照,照片中的她似乎在遮掩着、逃避着、抗拒着,给人一种神秘色彩和孤傲感。
       综观《对照记》,孩提时代和少女时代的张爱玲被众人簇拥着,带着或稚气可爱或天真烂漫的笑容。而成年后的她却孤家寡人,神情清淡,难见笑颜。她的童年是还算幸福的,有优越的家庭和亲友的关爱陪伴,如她在篇末所言:“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而成年后的张爱玲,纵然抱得大名,但种种创痛和生逢乱世让她遭遇一个“满目荒凉”的“崎岖的成长期”。照片中的她,在这“满目荒凉”中兀自盛开。而“繁弦急管转入急管衰弦”,到了晚年,已是“急景凋年”,照片中只见一张布着细小皱纹的沉静的脸。
       作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张爱玲不以一部优秀的小说,而用《对照记》这一本老照相簿作为她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对照记》中,张爱玲似乎“诚实”地呈现了她的一生:天真烂漫的童年,奇装异服神情傲然的成年,以及平淡落寞的晚年。但果真如此吗?
       麦克卢汉有句名言:“媒介即信息”。他敏锐地指出了媒介作为信息交流载体的重要性,什么样的传播手段承载什么样的信息。照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影像媒介,其形象性、客观性是传统的艺术样式如文学、绘画、音乐等所无法企及的。“照片是视觉的延伸”,(麦克卢汉语)它通过线性-非线性、时间-空间、抽象-具象、逻辑-经验、理解-观照等这一系列逻辑的转化,将现实世界经过层层编码构建成貌似客观真实的影像世界,极大地扩展了我们的视觉领域。和文字文本相比,照片具有前者所无法获得的表情语言、体态语言、装饰语言等,呈现出比文字文本更为丰富而具象的信息。因此,张爱玲将照片作为她最后一部作品,是否是想藉此与世界与读者作一次真诚坦率的告白与交流呢?
      《对照记》是一本老照片集。照片是贩卖时间的艺术,老照片更是如此。“照片抓住某一时刻将其从时间中分离出来,这正是照片的特点之一。”[②] 照片通过把过去历史中某一时刻固定在方寸照片中,将时间空间化和永恒化,使人们的记忆有一个具体的依托。罗兰·巴特认为,“它(照片)既非‘艺术’,也不是‘消息’,而是‘证明’,证明才是摄影始创范畴里的东西”[③] “我看到的这个东西曾经在那里、在无限与那个人(摄影师或看照相的人)之间的地方存在过;它曾经在那里存在过,但很快就被隔开了;它绝对存在过,不容质疑的存在过但是已经被移走了。”[④]这就非常明确地说出了照片的本质。
       因为照片与时间的这种关系,使得老照片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珍藏品。“照片的一部分固有的趣味,以及照片的美学价值的大部分来源,恰恰是时间给它们带来的改变。”[⑤] “照片若是够旧,就都会变得有趣和动人。”[⑥] 不仅是在家庭相册里,在整个当代艺术市场中,老照片也是倍受瞩目的宠儿。在2005年,油画艺术家张晓刚的“老照片”系列作品“血缘系列”以97.72万美元成交,如此高价,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奇迹。2009年的胡润当代艺术榜上,张晓刚以3.01亿元的总成交额名列榜首,可以说是引领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艺术家李路明的“老照片”系列的拍卖价格虽不能和张晓刚相比,但也是颇为可观的。在这一可喜的成绩中,除却艺术家本人的艺术才能,老照片这一题材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照片所记录的是“时间的创伤”(福克斯•塔尔博特语)。张爱玲在小说《连环套》中对照片发表过这样的看法:“照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看的惟有那狼籍的黑白的瓜子壳。”张爱玲有着极为强烈和敏感的时间意识。《对照记》中老照片虽然只是“生命的碎壳”,但这些“碎壳”般的影像足以让她相信那些人和事曾经真实地出现在她的生命里。他们在照片中复活。因此这些老照片是一种珍贵的生命记忆而被张爱玲倍加珍视。《对照记》中除了张爱玲自己的老照片外,还有6张家族老照片。虽然不算多,却非常引人注目。这些照片不仅让读者直观地窥到其显赫的家世背景,而且照片所附“占掉不合比例的篇幅”的说明文字充分体现了张爱玲对这个业已衰败的贵族大家庭的情感眷恋,寄托着张爱玲难以忘怀的古老的时间记忆。
       照片作为一种证明,针对的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时间。照片记录的是瞬间性,而人的记忆则是持续性的,是叙事的。照片作为一种记忆手段和人的记忆有着本质的区别。一张照片保存的是时间流中的一个孤立的瞬间,照片的这种非连续性,导致了照片观看时的复杂性。照片只是呈现具象的外观而已,照片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更何谈叙事性。因为“意义要在相互联系的事物中被发现,而且没有事物的发展,意义就无法存在……被拍下的瞬间唯有当观众可以从中看到超越它自身的持续时,才能获得意义。如果我们发现一张照片有意义,是因为我们赋予了它们过去与未来。”[⑦] 因此,本来只是愿意拿出来示人的一张张零散而陈旧的照片,是在拍摄时间和接受观看时间之间漫长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中,在张爱玲人到晚年苍凉豁达的心境中,在众多读者的观看和揣摩中,照片的故事开始生成,意义开始呈现。因此,《对照记》中这些老照片的意义和时间叙事,是时间造就的,同时也是张爱玲和众多读者所共同赋予的。
      
       二,精心建构的“真实”
       照片自身的意义是被外界附加的,那么就照片自身的真实性而言,它真的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客观真实吗?其实,当人处在摄像机镜头面前时,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从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情绪中暂时解放出来。照片使人脱离了与外部世界的功利关系,使其变成怀旧的审美的关系,一种超然物外的自我审视。罗兰•巴特有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明室》中有这样的话:“从我觉得正在被人家通过镜头看的那一刻起,就什么都变了:我‘摆起姿势’来,我在瞬间把握自己弄成了另一个人,我提前使自己变成了影像。” “摄影是使自我变成另一个人的开始:身份意识扭曲了,分裂了。” “人像摄影是一个比武场。四种想象出来的事物在那里交汇,在那里冲突,在那里变形。面对镜头,我同时是:我自以为我是的那个人,我希望人家以为我是的那个人,摄影师以为我是的那个人,摄影师要用以展示其艺术才能的那个人。”[⑧] 而张爱玲是一个有着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人,她在拍照时不可能没有某些自我想象和自我塑造,这从《对照记》一些照片中张爱玲神情姿态即可看出。
       除了人物的因素外,摄影这一行为本身也具有着某种可疑性。有学者曾明确指出:“摄影虽然极其逼真,但却具有一种虚幻的客观性。镜头,这个所谓没有偏袒的眼睛,事实上允对每一事实进行可能的歪曲。形象特征是由摄影者的观点及其老板的要求来决定的。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重要性并不仅在于它具有潜力,而主要在于它具有能形成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行动以及解释我们的社会这样一种能力。”[⑨] 因此,一张照片的诞生可以说是摄影者和被拍摄者的合谋。
      深入《对照记》,对《对照记》真实性的质疑,不仅来自上述因素,而是主要来自张爱玲对照片耐人寻味的选取和编排,这也是造成《对照记》叙事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照片是私人生活的真实呈现,而张爱玲对私人生活向来是维护的。早在1947年,她就在《有几句话同读者说》中明确表达了对个人私生活的捍卫:“私人的事本来用不着向大众剖白,除了对自己家的家长之外仿佛我没有解释的义务。”而这次张爱玲的《对照记》出人意料地把自己呈现在公众面前。但看完《对照记》,估计很多抱着窥视和八卦的心理的读者会感到失望。因为这本书中看不到太多具有隐私性质的私人生活。
       《对照记》中,除了张爱玲本人的自我塑造之外,她对照片的选取和编排也是大有深意的。张爱玲在《对照记》的“序”中说幸存的老照片都收入其中了,但在篇末却又说照片“唯一的取舍标准是怕不怕丢失”,在这互相矛盾中无疑表明这些照片是经过挑选的。明显的例子,她生命中两个最为重要的男人,胡兰成和赖雅的照片竟一张都没有收入其中。《对照记》中也没有张爱玲与父亲或母亲的合影,以及父母亲两人的合影。对张爱玲影响最大的爱情和亲情在《对照记》中都是不在场的。这使得《对照记》中的张爱玲呈现出一种被遗弃的、孑然一身的孤独之境,充满苍凉之感。由此,胡兰成对张爱玲的那句评价“爱玲从不牵愁扯恨”真是贴切,她不会自怜自伤,只是干净地生活,潇洒地离开,然后给世人留下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巨大谜团。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2009年首度面世的张爱玲遗作《雷峰塔》、《易经》和《小团圆》中,这些在《对照记》中缺失的内容在这三部小说中得到详尽的令人震惊的“小说化”呈现。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了《对照记》与《小团圆》的互文性[⑩]。其实在张爱玲原本的计划中,是准备在她生前将《对照记》与《小团圆》作为合集出单行本的,但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小团圆》写作进度非常缓慢,只得先出《对照记》。因此《对照记》和《小团圆》的写作,似乎是一种策略,先抛出一个谜团,然后再用一种更大的谜团来解释它。二者互相对照,互相补充。陈子善说《对照记》的写作是“别致而又漂亮的人生谢幕”,而不妨认为,这更是一种“智慧的人生谢幕”。
       张爱玲的《对照记》中呈现的大部分是她生命中美好和光明的一面(如童年的温馨,成名后的华衣丽服和飞扬姿态),或者说是她乐意呈现给公众的一面(孤高弃世的神秘与洒脱),而那些更为私人性的东西,如和胡兰成、赖雅之间的情感故事,晚年生活中的窘境,等等,在《对照记》中是看不到的。这无疑中也印证了夏志清和苏伟贞对张爱玲的评价:张爱玲是一个极度自尊的人。因此可以说,《对照记》是张爱玲经过筛选后的回忆,具有内在的叙事性。无怪乎有论者称:“《对照记》其实是张爱玲封笔之前所作的最后一次文学叙述,彻头彻尾地贯穿着编者演绎自我、演绎人生、演绎世界的思路。”[11] 而水晶的言论则更为“刻薄”:“张爱玲是一个非常会算计的人。她了解自己、了解整个状况。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她出版了《对照记》——这是非常重要的观察。张爱玲过世之后,有了这本《对照记》,我们的报章杂志都有了她的照片,都知道要怎样处理她的照片,都知道要怎么叙述她的生平。没有任何可以让人出轨的机会!”[12] 正如桑塔格所言:“照片与其说是记忆的工具,不如说是发明记忆或取代记忆。”[13] 张爱玲通过精心选择的照片塑造着自己的回忆和公众对她的记忆,完成她生命中最后一次自我叙事。那精心营造的生命记忆安顿着她那颗不堪负重的心,伴着她走向生命的终结。她永远也不要被他人透彻了解。
      
       三,富有意味的观看
       张爱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和神秘感。《对照记》中呈现的大量关于她个人、亲友的照片无疑大大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和窥视心理,为众多张迷和非张迷提供了一个“看张”的盛宴。照片是一种具有丰富阐释空间的媒介艺术,罗兰•巴特就曾经用“外延”和“内涵”来解读照片,将照片分为三种讯息:语言学讯息、外延图像讯息和内涵讯息(或称之为象征的、文化的讯息)。而观看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行为。“观看行为是由外部的图像与内部的思想之间的张力所产生的结果”(罗兰••巴特语)。《对照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观看对象,它包含两个层次的观看:先是张爱玲观看自己和家族的老照片,并作出取舍和阐述。再是众多读者观看这些经过挑选的老照片,并阅读张爱玲对其的阐述。而那张张原本躺在张爱玲老照相薄的零散照片经过这层层周转变成放在读者面前装帧精美编排有序的图文集,这时,它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张爱玲的“对照记”,还是读者自己的“对照记”?
       每张照片单纯地看,只是一块影像的碎片,它的情感重量和价值要视其所处的时空环境而定。照片永远是某种环境中的物件,一张照片会因它在何种环境下被观看而改变,它的意义从来就不是固定的和唯一的。对于张爱玲而言,这些老照片之所以可亲可爱,其审美性正是如罗兰·巴特所言,来自于“从拍摄瞬间到观看瞬间的距离”。漫长的时光流过,张爱玲对老照片的观看带着人到晚年特有的宽容和深情,言语间还不乏幽默。家庭关系和情感故事中很多龌龉难堪的东西,她或者选择忽略,只展现其温暖的一面;或者直接不予展示,造成空缺。例如,从《易经》和《小团圆》中,我们知道张爱玲与母亲的关系非常紧张。然而,在《对照记》中,母亲的照片很多,且照片上的母亲无一不是年轻貌美、神采飞扬的。张爱玲的恋母情结和母亲崇拜心理在此得到明显体现。亦或许,这是张爱玲继在小说中毫不留情地揭发母亲之后,一种带有补偿性质的心理安慰,也未可知。由此可见,照片的存在和意义是随着时空环境和个人心境的变化,而不断腐蚀又不断增生的。“没有哪个照片能够脱离时间错位的矛盾及其潜在的兴奋点。在时空中有这么多的运动,有这么多的瞬间需要我们为之重写历史,以至事实的原状不应被理解为意义阐释的本体论基础,而应该被理解成一个大脑记忆被重新激活的场所,也就是使记忆从事实滑向虚构然后又回来”。[14] 因此,照片也是一种被叙述的历史,具有因此时此地而产生的某种特定的叙事性。
       而当《对照记》放在读者面前时,这些照片原本存在的时空环境又发生巨大变化,原本的叙事性也因时空环境的转换和读者个人的参与而再次发生变化。而且,读者对张爱玲《对照记》的观看无一不带着各自不同的个人标签,这标签包括知识水平、文学素养、对张爱玲的喜爱程度、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原有的思想偏见等等。他们形形色色的目光投射到张爱玲的家族和私人照片上,寻找着自己的兴奋点。于是,有人看到了张爱玲显赫的家世,有人看到了张爱玲的奇装异服和独特个性,有人看到了张爱玲孤独无依的内心世界,有人则想象着晚年张爱玲在孤独的美国公寓用干枯的手翻阅整理着那些发黄的老照片的情境……此外,由于读者在观看时往往把照片上的影像当做真实人物而加以认识,以一种简单的观看方式理解照片,忽略了隐藏在照片背后更多的内容。《对照记》中的种种隐秘处,就被读者以一种简单的赏玩姿态给消解了。
       其实,观看即窥视即占有。每个人的观看行为其实都在不自觉中在对象身上进行自身欲望的投射,从而以观看这一方式将其占为己有。因此桑塔格有言:“透过照片观看虽然提供了理解的错觉,但实际上是与世界建立一种占有的关系。”[15] 波特莱尔在论述十九世纪法国摄影的民间用途时,也声称其除了讲究写实的肖像,也在营造某种(不同于波特莱尔期望的)想象世界和满足欲望。因此罗兰•巴特说:“不管照片给你看的是什么,也不管它以什么样的方式给你看,照片永远都是不可见的:我们看到的不是照片。”[16] 所以《对照记》中,我们看到的并非完全真实的张爱玲,很大程度上,是张爱玲想象中的自己,和我们想象中的张爱玲。
       值得一提的还有《对照记》中图文对照这种形式,照片是一种看似透明却非常神秘的信息。而在照片底下附说明文字则极大地消解了照片的神秘性。《对照记》中的说明文字或说明照片拍摄的具体情境,或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但是,说明文字虽然赋予了照片一定的叙事性,使读者对照片的理解更明确;同时也使得原本有丰富想象和阐释空间的照片落到实处,遮蔽了照片背后更为丰富的涵义。而且这些说明文字的内容是作者希望并引导我们去了解的,而关于照片更多的真相呢?因此文字对照片起着某种限制和固定作用。“任何图像都是多义性的,它潜在于其能指下面,包含着一种‘浮动的’所指‘链条’,它的读者可以选择其中某些,而不理睬另一些。文字对于图像而言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锚固’其意义。” (罗兰•巴特语)其实我们可以把图像与文字之间这种复杂的关系,视为两种不同叙事形式间的互动,它们彼此互为语境,不断地改写着对方的故事和意义。正如桑塔格所说:“任何说明文字都无法永久地限制或确保一张照片的意义”。“说明文字是那缺失的声音,被期待讲真话。但哪怕是完全正确的说明文字,也只是对它所依附照片的一种解释,且必然是有限的解释。”[17] 照片与文字各有所重, 正是在两者的互补和斗争中,《对照记》呈现出比较完整而丰富的叙事面貌。
       李欧梵曾说:“她(张爱玲)的姿态本身就制造出一种神秘感。张爱玲‘传奇’不仅是她的文字,也是她的形象造成的。”[18]“照片是关于秘密的秘密”(阿布斯语),《对照记》是一幅经过精心打磨的张爱玲自画像,也是一次与她的小说世界互相呼应又不无冲突的别样叙事。从这场由张爱玲和众多读者共同参与建构的照片叙事中,在读《对照记》这一惊喜与困惑交织的过程中,也许可以慢慢走进张爱玲的内心世界,解读她的某些精神密码。(2011.12)
      
       发表于《媒介批评》第五辑
  •        《小团圆》火了,对于这部张爱玲的自传体式小说,如果缺乏对张爱玲的生平与人际的深入了解,多半会如堕云雾。而《对照记——看老照相簿》就是最好的对《小团圆》种种内在线索与人物解读的最佳锁钥了。
      
       在薄薄的书当中,能够看到几乎所有张爱玲保存下来的老照片以及她自己对于这些照片的附记。诚如其自己在篇末所言,“以上的照片收集在这里唯一的取舍标准是怕不怕丢失,当然杂乱无章。附记也凌乱散漫,但是也许在乱纹中可以依稀看得出一个自画像来。”所以,我们能够按图索骥的了解到张爱玲的那些照片,比如穿着旗袍扬着桀骜的嘴角的那张(图49),上了点年岁后不容易激动的微笑的那张(图54),它们的来龙去脉。照片与附记尤为珍贵,《小团圆》当中的一系列人物,如九莉的祖母、父亲、母亲、姑姑、弟弟、仆人,还有闺密比比(炎樱),都一一浮现出来,让人恍然大悟。
      
       甚至,《对照记》当中有一些《小团圆》中的现成情节。姑姑说在有充分的证据的状况下,打官司输了,原因是:“他们送钱。”“我们也送。他们送得多。”(对照记P47)爱玲考港大,跟父亲讲去住在妈妈和姑姑家,父亲那句柔声的“唔”(对照记P53)。在篇末,爱玲写到,希望写点值得一看的东西出来,不知道是不是暗示《小团圆》呢?
      
       没有读过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版本,不知道爱玲在其中说的一些敏感词汇,比如“大陆变色之后”,比如户籍警察的所作所为似乎旨在宣扬中共政府对待人民的体贴,有没有被删掉。但是他们出版的《小团圆》,是确确实实把一些“阴风惨惨”的语句删掉了。台湾版还附录了《散文六帙》,包括《罗兰观感》、《被窝》、《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嗄?”?》、《草炉饼》、《笑纹》。《“嗄?”?》是一篇条理清晰、不可多得谈汉语方言的小文。
      
       整本照相簿里,我最爱的是图38,那深邃又深刻的眼神……
  •     随时欢迎老师来潮州汕头玩,不过潮州我也不太熟,几年没去了…还真想找时间再去。
  •     但是安徽那个版本是国内除的张爱玲集较早的了,我倒觉得很朴实,静静的文字......
  •     日光倾城,三寸天堂。——21。
  •     感觉“山下猫”的豆友做的读书笔记还挺全的(个人认为描写日本、西洋、中国女人的那段其实也非常好啊)。此外,这本小册子好像没啥亮点了。。。
  •     悲壮与荒凉……
  •       过去有一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的《张爱玲文集》,四卷本。说实话,装帧让人很不爽,软塌塌的,有气无力的。看着就没有兴趣。或许我太注意外在的东西了,我承认,自己就是那样的人。内容吗?那时读过几篇,也觉得很是不耐,或许那时还年轻吧,那么细致的描写,浮躁的人,是无法领会其中的美妙的。
      最近见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张爱玲集》,2009年重印,简直是喜欢极了。瘦长的书身,暗色的书衣,不由得就让人乱七八糟的心安静下来。于是除了《倾城之恋》,其他全都买了回来。过两天,要把那本也买回来。反正没有什么力气,也没有心情读那些严肃的“正经书”,就在床头放了三本书,一本是《流言》,一本是《对照记》。还有一本,是看过电影的《半生缘》。一有空就看,《半生缘》竟然一个晚上就看完,这等写作的技巧,让人爱不释手。
      《对照记》虽说是本散文集,但很特别。前面一部分是张爱玲用她保存的家族里与她关系密切的人的照片,对照着写出与之相关的故事,当真是独出机杼。亦文亦图,在她的沉静的笔下,仿佛能够感知到那些人对话的语气和神态。
      可笑的是,我还摆了一回乌龙。从当当上买这些书时,看到一本张爱玲的《沉香》,还以为是一套的,就买了回来。看看才知道是天津人民出版社的,借用或盗用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装帧,只是书身要比正牌货要宽,要短一些,换句话说,和普通的书一样,心中那种异样的美感,也就荡然无存。还有让人哭笑不得的,这本张爱玲的佚文集的编后记,竟然是残缺的,两页之后的内容全无,而且没有版权信息。或许是我倒霉,买了一本山寨中的残次品。
      其实,这本书也很有趣的,不能因为上述的抱怨,就否定了它的长处。前面的彩页里,有很多张爱玲的遗物,比较多的是衣物,还有拖鞋、调羹、剪刀、手表、手包、围巾、化妆品等等。另外,就是她的一些文集、小说或者译作的书影。最有趣的,还是其中的《画笔》部分,她的母亲是个画家,原来张爱玲自己的素描或者速写,一点儿也不照她的文字逊色。至于个别的佚文,也是了解她有用的材料。这么看来,我还真不亏。
      喜欢张爱玲的文字,喜欢她的画,还有她从容的气度。我快要,不,其实已经变成她的FANS了。
  •        的确,她叫张爱玲。我也是在看过《半生缘》《小团圆》,再看到《对照记》中一张她拿着“主席金日成昨猝逝”的报纸的照片时,才猛然发现,她不是那个两手叉腰、头45°上扬,高傲的张爱玲。她是张爱玲前辈,我们无法读懂她内心的人。我想,即使一篇研究张爱玲的论文或著作写得再好,那作者也无法体味她的内心。一个人之于另一个人,完全是独立的,何况隔了时空。
       我们这一代,喜爱张爱玲前辈的,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直呼她的名字。从她出生到今天,90年了,够前辈的资格了。或许因为我们太过喜爱她和她的作品,所以她一直生活在我们当中,像一个同辈人。为我们讲故事。也有许多人,借着她和她的作品谋利益。
       倘若有十月文艺出版社免费发放《张爱玲全集》,我一定去抢一套来,即使头破血流。
  •     张家小史散记,如张所言,是为了找一处安放旧照的地方,所以逻辑亦散。但这花城出版社的一版排版极差,我看的是97年的版黑白,照片与文字在一纸正反,且没有编号,影响阅读体验……
  •     喜欢这样的方式。
  •     谢谢楼上送的两个月饼;)
  •     很值 又能看人又能看文章
  •     "我沒趕上看見他們,所以跟他們的關係僅只是屬於彼此,一種沉默的無條件的支持,看似無用,無效,卻是我最需要的。他們只靜靜地躺在我的血液裡,等我死的時候再死一次。我愛他們。"
  •     草草读过,倒是感觉了那个年代的某些情怀,没看到照片,想必是另外一种的失望与失落。
  •     凄凄惨惨戚戚,糟心
  •     张爱玲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是传奇,一张张照片与文字对照,互补不足。
  •     有意思
  •     我也有一套那个文集
    我也最喜欢这一套~
  •       這本書不厚,很快便讀完了。
      
      張愛玲為她保存下來的老照片道出了一個又一個背後的故事。
      
      照片不僅只是她的玉照(說來,她後期的照片大多很「型」很「潮」,是美美的藝術照),還有她父親、母親、祖父、祖母、好友炎櫻等。另外,書中還有散文六帙。
      
      的確,張愛玲只是淡淡地說,就給一人種幽冷、深沉的感覺。
  •     年纪大了,对玩弄技巧失去了兴趣,几十年前吃过的饼倒是可以津津有味地回忆半天。
  •     早年读的那套张爱玲,已于几年前被我转卖掉
  •     天煞的,我怎么买了一本盗版货!
  •       哈尔滨出版社的版本设计还好。看着老张从小到大的照片,小时侯肥嘟嘟的很可爱,她弟弟瘦了点。少女时期和她姑姑的那两张也很好看。五十年代在香港时期真是花样年华。她的表情大都是禁嘴微笑、眼神有些迷离;那时的大家闺秀都这样的吧,只是我觉得她多了几分傲气,好这才是她。老李的小女儿老张她祖母也很美。
      看她的表情、文字:风花雪月一切都看得通透了,还是一错再错,怎么没有成为莎乐美那样的女子?所谓医者不自医。女人爱慕虚荣没有什么不好、男人喜新厌旧是正常。
      适我无非新,不过我本人比较怀旧。
      我更偏爱的是老张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
  •       阿甘的妈妈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味道;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而我说生活就像涮火锅,甭管是羊肉片还是白菜叶都得下手快,不然都被别人捞走了。
      由此可见阿甘的妈妈是甜食爱好者,我是吃火锅的老手,而张爱玲是恋衣癖。
      《对照记》里收了张爱玲从小到老的很多照片。
      一张大概是4、5岁时,剪着时下流行的BOBO头,坐在藤几上,笑得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穿一件蓝紫的T字领裙,上面“印着一蓬蓬的白雾”,白色及膝袜,鞋子是平底搭扣布鞋。若要制作东方安琪儿的画页,只需添上翅膀和光圈就行了。
      她长得很像她母亲,其实。有一张她母亲三十年代中叶在法国的半身照,头发做成驯服的卷,在右边太阳穴处打个弯,眉眼和嘴显然都精心描画过,衣服看不清,大约是浅色连衣裙上罩深色外套,戴了一串大颗粒的项链,画龙点睛,整张照片瞬间有了亮点,可见亦是个中高手。
      她的脸比母亲的要圆润少许,眉眼又平淡少许,故此她没能算得上美人。不过年轻时她也自有动人处,那是四十年代的一组照片,摄影者为炎樱,连道具帽子、项链也由炎樱提供。头发是披肩卷发,跟现在的微卷不同——那个时代敢于做卷发的女郎都是新潮的,所以卷得格外风情——或戴着帽子或系条丝巾,脸上含着笑意(女人对着男人和女人,那笑容是完全两般的),不见风情,倒是有点俏皮。
      她最美、被用得最多的照片拍于1954年的香港,发型是稍短的卷发,收拾得很精神,戴了耀目的圆形宝石耳环,脸上显然化了妆,上身穿一件斜襟织锦缎褂子,高领贴着脖子,中袖,盘扣,宽滚边,面料好,剪裁好,做工也细腻,她右手叉腰,昂着头,向下斜睨,很好地掩饰了她稍嫌过长的人中,我想那是她美丽的极限,幸好定格了。
      再往后翻是1961年和1962年的照片,脸上已有风霜,但因为瘦,还保持着很好的气质,衣服看不清,但发型是打理过的。老了,但并不邋遢臃肿。
      最后一张触目惊心。因为衰老和瘦,一张脸格外显长,头发却一如既往的茂盛,羼杂许多银丝。里面似乎是一件白色上衣,外面是藏蓝色毛线开衫,上面灰色雪花图案,领口和袖口也是灰色锁边。她到老仍中意蓝色,到老仍保持着不俗的品位。
      一直没改变的是她眼里的清亮和脸上的笑意,最老的那张她还戏谑地手持当日报纸,做出被绑的肉票寄照片给家人的样子,报纸上醒目的头条:“主席金日成昨猝逝”,推算照相当日是1994年7月9日,距她离世仅剩一年了。她还为这张照片赋诗一首:“人老了大都/是时间的俘虏,/被圈禁禁足。/它待我还好——/当然随时可以撕票。/一笑。”那时她的境况并不好,她下半生都不好,但保持着童心和幽默。
      想起传记作品里说她年轻时穿一条自己设计的裙子去印刷厂看书样,引得所有印刷工人看她而停工,似乎有点惊世骇俗;为她的恋衣,她还写了一篇《更衣记》来正名,“文明社会的集团生活里,必要的压抑有许多种,似乎小节上应当放纵些,作为补偿。有这么一种议论,说男性如果对于衣着感到兴趣些,也许他们会安分一些,不至于千方百计争取社会的注意和赞美,为了造就一己的声望,不惜祸国殃民”,当时社会上有没有这种议论已不可考,而她真的是将衣服作为了一种补偿。
      倘若她生在现在而正当盛年,我想国产的品牌她大约会中意“例外”、“江南布衣”这种风格,也会喜欢Burberry和D&G,她会有一柜子的高根鞋,会花一笔不可思议的钱买双Louboutin,无论如何她不会甘于平庸黯淡,她还是会鲜亮、引人注目。
  •     高中买的,翻来覆去,很珍贵的老照片~
  •     张爱玲对老照片里的过往的追忆显而易见,反而是长大成人之后的生活轻描淡写地带过。后面有几篇咬文嚼字的随笔,读来十分有趣。不知道是这个版本不太好或者老照片本身像素不高,照片看起来很费劲。ps张爱玲家世太显赫了有没有
  •     膜拜黄老师~
  •     也就是最后小小惊艳了一下。“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 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 我想许多人都有同感 然后是崎岖的成长期 也漫漫长途 看不见尽头 满目荒凉 只有我祖父母的姻缘色彩鲜明 给了我很大满足 然后时间加速 越来越快 越来越快 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 急景凋年倒已经遥遥在望”
  •     一地瓜子壳
  •     巧合而已。呵呵。
  •     我快要,不,其实已经变成她的FANS了。
    这句话有琼瑶奶奶的风范……
  •     耶,我妈也帮我买了一套。。不对,是两套OTL
  •     高中时看这个版本的。书借给谁了没收回来,现在想买都找不到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