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唱歌的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会唱歌的墙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506366755
作者:莫言
页数:377页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了莫言从1981-2011年间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文笔简洁,风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在平实的语言后面,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让读者细细去体会、咀嚼。它恰像两三知已灯下夜谈,或直抒胸臆,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谐趣。在淡淡的氛围中,自有一种韵味,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以美的熏陶。

书籍目录

我和羊 / 马蹄 / 美丽的自杀 / 读书杂感三篇 / 从《莲池》到《湖海》 / 清醒的说梦者——关于余华及其小说的杂感 / 酒后絮语 / 狗文三篇 / 洗热水澡 / 会唱歌的墙 / 讲话 / 望星空 / 三岛由纪夫猜想 / 童年读书 / 一个人的“圣经” / 读鲁迅杂感 / 狗.鸟.马 / 草木虫鱼 / 吃事三篇 / 马语 / 毛主席老那天 / 厨房里的看客 / 俄罗斯散记 / 虚伪的教育 / 说说福克纳老头 / 杂感十二篇 / 你是一条鱼 / 我的中学时代 / 我与译文 / 从照相说起 / 故地重游 / 人一上网就变得厚颜无耻 / 茂腔与戏迷 / 我与税 / 第一次去青岛 / 过去的年 / 我的大学 / 杂谈读书 / 郁达夫的遗骨 / 陪考一日 / 上下五千年 / 我与话剧 / 北京秋天下午的我 / 国外演讲与名牌内裤 / 天堂里的房子 / 北海道的人 / 莫言谈过年
/ 看《卖花姑娘》 / 卖白菜 / 说说俺们山东人 / 柏林观戏 / 我的老师 / 我与奥运开幕式 / 我与《小说选刊》 / 回忆“黄金时代” / 蓝色城堡 / 学书漫谈 / 打人者说 / 从鞭炮到佛道 / 说不完的话 / 中国品味

内容概要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出生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农民家庭,小学五年级辍学回家务农。十八岁时,到县棉花加工厂做工。1976年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创作员等职。1997年转业到报社工作。2007年10月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4-1986)和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1989-1991),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2012年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作家。 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我首先要做的工作是缩小研究的范围,把这个复杂的性格放在一边,简单地从思想和文学的能力方面给他定性: 这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理性思维能力的人,他清晰的思想脉络借助于有条不紊的逻辑转换词,曲折但是并不隐晦地表达出来。这个人善于在小说中施放烟幕弹,并且具有超卓的在烟雾中捕捉亦鬼亦人的幻影的才能。 上述两方面的结合,正如矛盾的统一,构成了他的一批条理清楚的仿梦小说。于是余华就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坛上的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 这种类型的小说,并非是余华的首创,如卡夫卡的作品,可以说篇篇都有梦中境界。最典型的如《乡村医生》,简直就是一个梦境的实录。也许他就是记录了一个梦境。这都无关紧要。余华曾经坦率地承认卡夫卡给他的启示,在他之前,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巴黎的阁楼上读完卡夫卡的《变形记》后,也曾经如梦初醒地骂道:“他妈的。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 这是一种对于小说的顿悟,而那当头的棒喝,完全是来自卡夫卡小说中那种对于生活或是世界的独特的看法。卡夫卡如同博尔赫斯,也是一位为了作家写作的作家。他的意义在于他的小说中那种超越了生活的、神喻般的力量。每隔些年头,就会有一个具有慧根的天才,从他的著作中,读出一些法门来,从而羽化成仙。余华就是一个这样的幸运儿郎。 毫无疑问,这个令人不愉快的家伙,是个“残酷的天才”。也许是牙医的职业生涯培养和发展了他的这种天性,促使他像拔牙一样把客观事物中包涵的确定性的意义全部拔掉了。据说他当牙医时就是这样:全部拔光,不管好牙还是坏牙。这是一个彻底的牙医,改行后,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小说家。于是,在他营造的文学口腔里,剩下的只有血肉模糊的牙床,向人们昭示着牙齿曾经存在过的幻影。由此推论,如果让他画一棵树,他大概只会画出树的影子。 当然,我捕捉到的,也仅仅是他的影子。 是什么样子的因缘,使余华成为了这样的小说家?这是传记作家的任务。现在,我翻开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我没有精力读完这部小说集,况且,我也认为,对一个作家来说,似乎也没有去把他的全部作品读完的必要,无论他是多么优秀。 我来分析《十八岁出门远行》里的仿梦成份。他写到:“柏油马路起伏不定,马路像是贴到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的公路上,我像一条船。”。

图书封面


 会唱歌的墙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会唱歌的墙》是一本文风淳朴的散文集。读书的感觉,就像和一个质朴的农民聊天,那农民很乐观很有智慧,他很会讲故事,在向你娓娓道来他的童年,他的故乡,他的几十年来的生活点滴。他所吃过的苦,他所经历过的那些艰苦的岁月,经过他那生动描述,竟然都点化成令人羡慕的财富。这本散文的淳厚,如同一杯陈年老酒,需要慢慢品,才能得其芳醇。其实我和莫言是有一面之缘的, 记得读本科时,教我们当代文学的老师有一次请莫言来上课,在很质朴的文科楼里,质朴的莫言讲到他写作“红高粱家族”的背景——高密东北乡的点点滴滴,仿佛红高粱就是他从小生长的故乡,他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熟悉。讲课结束,我还捧着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找莫言签名,现在辗转搬家几次,那本书已经找不到了,但是依稀记得莫言那两个词很大,填满了整张纸。记得教现代文学的王家平老师总是说,他当年考北大博士就一道题,谈谈现代文学与土地,现在想想,土地意象真是现当代文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源头。正是因为有高密东北乡才成就了别样的莫言。故乡的定义是一个人度过童年及青年时期的地方,若是寻觅,要离开她远观才可以。在书中我看到了小时候那个生得丑陋,好吃懒做,为了一颗白菜而哭泣的他,看到了那个因为偷了一根胡萝卜被两百多人围观跪于毛主席画像前认错的他,还看到了当时的乡土中国,东北的高密,后来长大了,回顾对比逝去的时间,他最爱的福克纳老头,说狗,谈中外文学,议论三岛由纪夫,读罢仍余感动。 我让学生写过一个散文推荐语,孩子们竟然大都选择了《洗热水澡》 ,在文章结尾莫言写道等他有钱了在家修一个澡堂,一遍洗澡一边谈文学,读完感觉很搞笑很幽默,但是却很真实的感觉。在北方的冬天去大澡堂里洗澡才有感觉,这是淋浴所不能及的美感。这大概是北方人的共鸣吧。原来我只喜欢形式优美的散文,慢慢地,读进去,我才发现,《会唱歌的墙》这种风格我更欣赏。莫言一个很接地气的作家,就像是一个淳朴的农民,语言质朴,不加修饰,却又是那样充满智慧。最近几天判卷,又一次深入细致地读了这本书,越发感觉莫言的淳朴,也许和年龄也有关系吧。
  •     《会唱歌的墙》这本书,正如莫言自己所说,与其称之为他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他更愿意说这是一盘羊杂碎。从1981到2008,这里面的文章是他近30年的所感所想,于是你的思绪就被牵着从那个大公社的农村慢慢的飘到了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一个人这一辈子不过就两三个30年而已,而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或许恰巧可以用在莫言身上吧。谁都不会想到那个小时候在草地上放羊的孩子会成为至今为止中国唯一的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呢...书中所流淌的三十年,其实更确切的说可以说是莫言自己的回忆录,从童年到中年到现在,他走来的每一步艰辛的成长,他生命中的每一件值得记忆的事。从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礼上的演讲,相信大家都深刻体会这位智者讲故事的本领,而从这本书中相信你的这种感觉会更深刻,且莫言的故事从来不只是故事,你必须用心去体会这些故事背后的涵义。一直很喜欢莫言这个名字,莫言之后,拥有的是一颗更用心观察更努力追求的自己,从一个中专毕业却一直拥有大学梦的他,到现在有硕士文凭的他,为了他的梦,他从来没放弃过,正如他的写作一样,一直未间断,没有谁的成功背后没有汗水,那些小时候为了一颗白菜都流泪的他,或许也没想过后来的自己会成为一名作家吧,可是命运的阴差阳错成就了现在的他。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不要去抱怨什么,重要的不是起点,而是你将通过什么样的努力去到达你所能达到的终点。如果你想了解一个更加真实更加完整的莫言,那么,《会唱歌的墙》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     这本书记得最深的一句话:即使我拿到了国家承认的硕士研究生学历,毕竟还是一只野狐禅。可能是觉得自己底子没那么厚,所以这么谦虚,就像当年金庸先生任大学教授被人学生批评“没有什么学识“感到忏愧一样谦虚,两位均是非常有名有实力的作家,只是被所谓的学历拖了后腿,不过,两人最后还是把学历补起来了,这下没人会说什么了吧。散文里有很多莫言先生自己的故事,有真有假,莫言自己写的开心,读者看的开心,这就够了,大事小事,琐事烦事,构成了我们真实的生活,像看故事一样很快的看完,畅快淋漓,接下来的这本《天堂蒜薹之歌》貌似有点莫言本色,想起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的《百年孤独》,同样有点迷幻,晕晕的感觉,天堂县的故事,会是怎样。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     实在有意思的散文合集
  •     相比于小说,我更爱读散文。这是他笔下的故乡,小说的取材地,他说越贫困落后的地方故事越多。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故乡的定义是一个人度过童年及青年时期的地方,而寻找它非得是离开了看才行。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小时候那个生得丑陋,好吃懒做,为了一颗白菜而哭泣的他,那个因为偷了一根胡萝卜被两百多人围观跪于毛主席画像前认错的他,还有当时的乡土中国,东北的高密,听着他以“童年视角”来叙述故事。后来长大了,回顾对比逝去的时间,他最爱的福克纳老头,说狗,谈中外文学,议论三岛由纪夫…确实令人兴趣盎然,读罢仍余感动。
  •     莫言的散文和的小说一样大气,读起来过瘾,完全沉醉在气势磅礴的语言中。
  •     质量不错,买了一本莫言的小说,这次买了一本散文,希望散文也同样好。
  •     与小说不同的另一种风格
  •     一个个短篇,回忆与虚拟交织...
  •     每个人的眼前都会有一面墙,它会对你产生什么作用呢?看穿它,越过去,还是?取决于你自己。
  •     高中的那篇印象深刻的课文《卖白菜》原来是莫言写的。
  •     喜欢,读他的文字总是忍不住发笑,他的自嘲,他的大胆真实,他的低姿态,平实却深刻。深得我心。(或许是知道他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后的附庸。)
  •     读完这本散文集再读莫言的其他作品,你会从中得到很多新的东西,他的作品就一个词形容实诚。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他写发生在他故乡的人事,欲罢不能。
  •     第一次买莫言的作品,先了解了解
  •     对文革充满了哀怨,怪不得能拿诺贝尔奖...
  •     就像典型的山东汉子那样,坦诚,朴实,聪明能干,文章里整个一山东人的灵魂。
  •     这是一本散文集,有高密的池塘、茂腔、也有莫言在北京的生活琐记,一些读后感,关于鲁迅、三岛由纪夫、郁达夫……还有俄罗斯广阔的草原……会唱歌的墙,随性但不随意的一本书。
  •     高密东北乡的英雄好汉王八蛋系列。时隔三年我第一次知道了俄罗斯散记和会唱歌的墙是编的,但好像也没有人说过散文不能编,怎么都行反正我看的有滋有味的。
  •     爸爸要把莫言的书集齐 帮他买了,很好的书
  •     莫言的小说就差这一本就齐全了
    从丰乳肥臀、红高粱、蛙、酒国等等一本一本的看下来,特别喜欢莫言的文笔和文字里透出的各种感情。
    在书城已经大概翻了一遍,感觉只要是莫言的,都非常好,慢慢开始看了
  •     生猛有趣~
  •     一直想看看莫言的书,这本书是集锦,名字就很喜欢。书没有破损,新的,这次的送货速度也很快,挺满意的···
  •     不错,速度很快。莫言的各种文体多想欣赏学习一下,所以各种都买了几本。
  •     生活剪影~点点滴滴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几乎买了一全套
  •     刚接触莫言的读者可以一看
  •     看过莫言的小说,他的散文更写出了他的生活态度。
  •     莫言的书非常好
  •     什么是故乡?故乡就是你魂牵梦绕的地方,故乡,始终是游子的心头肉。
  •     特别向往耶路撒冷的哭墙!莫言为啥要写唱歌的墙呢?墙唱啥歌?
  •     第一次读莫言的作品,昨晚读了两篇,感觉书很好,大人孩子都值得一看。
  •     值得一读的莫言著作
  •     有小说感觉的散文集。莫言说要向武侠小说学习,让读者把书读完,但是我对他的长篇还是很抵触,喜欢他的短篇
  •     读了几篇 读不下去了...一个好好的看门狗 虽然说凶了点儿 莫言都要这么对它痛心疾首的 至于么?想不起来是给送走了还是给打死了。。。反正读完就很生气 别的文章好不好的我也无心看了
  •     难得看莫大叔的散文集,朴实的语言,讲述着他亦真亦假的经历与故事~还是更喜欢他有着天马行空无边幻想的小说的,读来生动有趣得多~
  •     墙也会唱歌。
  •     真实,有智慧。
  •     居然有题不同但文章内容却相同 着实扫了兴
  •     这本书真心好看。。枕边书。。
  •     在莫言的全集中选了几本孩子喜欢的,多看书肯定有好处。
  •     现今借着文学奖的宣扬,才唤醒一些人重新记得读书,作者花了那么多心血完成她,无论哪本书,看完都会有收获。
  •     莫言作品读起来很亲切,这个本子拿到手里柔软舒适,很有柔韧度
  •     看莫言写吃的那些事,我真是哭笑不得。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饿的年代,但从小到大因着一个“吃”也是……到现在看见好吃的还是走不动步,现在为了减掉多余的脂肪,口水都快断货了……好一个吃货,好一个从小到大的馋猫。
  •     莫言对于写作的感悟,以及对小时候、工作时期的回忆
  •     从莫言的散文喜欢他 他的朴素、自然的情怀,他的洒脱和自我,真是十分好的。
  •     莫言的书,一听名字就会吸引人!
  •     很喜欢他的散文,大师手笔。以前读过,买一本新的收藏
  •     莫言一下子就火了
    买了不少书
  •     什么是好文章?莫言的是不是方向?
  •     关于吃(馋)的文字很有收获~
  •     因为孩子的必读书目,我也一口气读完,其中莫言老师细腻生动的描写,精准的用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借用孩子的一句话,读莫言老师的书,就像看电影一般,非常有画面感。喜欢
  •     喜欢
  •     莫言的书,一直都是我的兴趣所在
  •     《会唱歌的墙》描写的是作者莫言的故乡——高密东北乡。文章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莫言对家乡的热爱。“如果挖一块这样的黑泥,用力一攥,你就会明白了这泥土是多么的珍贵。”故乡的泥土定然是珍贵的,哪怕它再普通、再古老、再充满苦难,也是我们的乡土,我们心灵的港湾。为什么,邓稼先放弃了美国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回到中国?为什么,居里夫人在功成名就之后,把所有的奖金都捐给了战争中的法国?为什么,在汶川大地震时,无数走出汶川在外打拼的游子,都不约而同地回到了危险的家乡?因为故乡在心中的分量最重,故乡连接着人们炙热的心!作为一个远离了家乡,在重庆读书的学生来说,一提到家乡,我心中总有一种奇特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那一节政治课,政治老师在电脑上给我们展示了各班同学的政治作业——新闻评论。当放到一位同学的作业时,我一下子愣住了——“梁平发生了……水灾?”我小声叫起来。那可是我的家乡啊!我的心被揪了起来,脸上失去了原有的表情,神情也恍惚了。直到周末,得知家乡并没有出现特别大的异常状况后,我那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来。故乡,永远是游子的心头肉啊!所以,在看《会唱歌的墙》时,我才会深有感触。“值得庆幸的是,那高唱,那低吟,都渗透到了我们高密东北乡人的灵魂里,并且会世代流传着的。”是的,即便那道会唱歌的墙倒了,也永远屹立在心中,因为,它象征着的,是那片炙热的乡土……
  •     第一次读莫言的作品,他戏谑的文字总是能让我忍俊不禁。
  •     莫言的书,本来是冲着若贝尔文学奖买的,不过看了之后也是受益匪浅~
  •     果断的不如刘亮程写的故乡,更别谈鲁迅。不知为什么让我想起王小波和他的黑色幽默,在看莫言的同时不自觉的往王小波上靠拢。结果很失望,我猜想原因可能是王小波留过洋,而莫言在我心里好比一个村里的农夫。总而言之,不如王小波有趣,不如鲁迅写实
  •     喜欢莫言的书
  •     莫言的书都值得一读
  •     我是第一次读莫言的文章,爱不释手,朴实的生活在他的笔下,既有真实感又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真的很吸引读者!推荐……
  •     特别好,推荐阅读,很是喜欢,大师之作。
  •     一盘羊杂碎,但也芬芳扑鼻
  •     文章都不是太长,读来还觉得挺有意思,
  •     老师推荐买的,看过后受益弗浅
  •     莫言文集二十册,终于断断续续地买齐了。心里很踏实。
  •     莫言的书陆陆续续在买,还有几本就买完了,只是还没时间看。
  •     不是因为莫言出名,是因为喜欢。
  •     我们第一位获得如此高奖的作家。当然要拜读一下。
  •     莫言还是写小说去吧。
  •     莫言散文在平实的语言后面,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
  •     莫言新著,令人期待!书早已收到,因为出差确认晚了。
  •     不错的书 挺好的 收藏也不错
  •     好文笔,适合静下心来,慢慢品读。
  •     莫言很可爱
  •     莫言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我的高密,会唱歌的墙里面收录的文章,有一些是我的高密中看到的过的,是关于家长的文章。莫言大师是一位讲实话的人,文字纯朴朴实,感觉是一位特别亲近的老人讲他的过往故事,耐人寻味。
  •     前段时间,观察者网转载了莫言的一篇《人一上网就变得厚颜无耻》。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标题其实并不太对应得上,主要还是讲这样一个观点:对于所谓纪实文章不必当真,搞不好越是打着纪实的名号,越是“他娘的胡扯大胆”。散文也可以是编的。我才知道那篇让我读得有滋有味的《俄罗斯散记》就是编的。想想也是,莫言怎么可能化名什么王家宝老师往俄罗斯走一遭?没有了真实,未必就没有意义。一个由旧酒瓶子堆起来高二十米的墙迎风发出此起彼伏的声音,成了“会唱歌的墙”。现实里肯定不会有这样的墙,但写下来了,也就有了。人能想多远,艺术就可以走多远,关键是想不想得到,一旦想到了,那现实算什么,我们就在艺术里做梦,挺好。
  •     支持莫言的书
  •     虽然不比长篇小说写得好,但他的很多话都能透露出作家的思想观点,看看也不错。莫言是个挺有智慧的人。
  •     2017年2月1日读,2017-34,图27。
  •     一个真诚的莫言
  •     正版的哦,不愧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莫言的作品,用字真的很精准,看完了一整本书才发觉。内容真的很生动,让人忍俊不禁。虽然有些写得好像流里流气,再看一遍却觉得更生动了有趣了。
  •     有意思的人总能把童年回忆的有意思。
  •     莫言早期作品集,有些地方还是属于官话,套话。
  •     看完小说短篇《姑妈的宝刀》在看散文集《会唱歌的墙》。好在两者都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莫言自己在序言里说不会改动从前的文字,希望如此。
  •     读完这本书,印象最深刻便是作者回忆童年挨饿景况,那种笑看苦难、敢于调侃自己的豪迈以及文字中透露出的坦率及真诚,确实是水瓶座的性情之作。
  •     充满魔力的饥饿记忆,亲切的胶东语系环境。恬淡平实,不加点缀,恰到好处。七分实诚,三分聪慧。热自嘲,冷幽默,大智慧。
  •     每篇都挺好 有的读给五岁的儿子 他也很享受 不愧是大家之作
  •     试读后买的这本书 本人有点文字过敏 但这本书真的让我有兴趣看进去 个人认为很好的书 本是慕着莫言的名而看的这本书 嗯 很好
  •     最有實際意義的可能要算那幾篇關於寫作與童年與故鄉之間的緊密聯繫了,因為也深有同感。其餘感覺一般,還是讀莫言的小說來得爽快。
  •     说的只是作者自己,这是一个人自述的总结,略带文人的矫情和清高,但是是完全放低姿态的,从下往上看的世界观。
  •     “写作的才能如同冬眠在心底的一颗种子。”——更喜欢莫的散文而不是小说。也不喜余华王朔。读书境界未至。
  •     非常喜欢这本书,是比较好的散文!莫言的作品获奖后,一时间洛阳纸贵!林语堂、季羡林的散文都非常棒!
  •     作家出版社编辑的莫言文集真的很好。值得拥有!
  •     因为莫言那年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时间也跟风买了一本,结果发现,我层次太低,没读懂%>_<%
  •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并未关注过他,之后也没去翻阅他的小说。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确实被作者的文字所吸引,写得有趣,说得很杂。
  •     还没看想一个人的时候好好读
  •     不管故事是否是虚构的,莫言自己用自己的经历和文笔给人一个丰富生机的世界。
  •     没事儿可以翻出来再读读!
  •     书好、价好、运送好!顶!
  •     还没读完,应该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     最散文……
  •     最动人的还是那些写自己童年、青年往事的篇章,饥饿和贫穷的原型就此奠定了莫言坚忍的脾性,同时也沉淀了他的俗气。“会唱歌的墙”是个非常美丽的故事。本书的一个遗憾是错别字校对不精,看来趁诺奖赶工上架不可避免要出现毛病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