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往事追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食物的往事追忆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7
ISBN:9787563341139
作者:李玉莹
页数:188页

作者简介

玉莹的文笔也许太过朴素无华,因为她不是一个职业作家。她屡屡要我修改她的文章,我却不敢,因为改动多了,她的独特文体又变成了我的“学术语体”文,味道尽失。我说她的文体是广东话和明清诗词小说中的文言融合而成的,没有其他修辞作料,如果用广东话来读,可能更有文味。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说的是她的童年,这个九龙城外的世界的主角是她的婆婆,所吃的食物当然广东味十足;第二部分叙述的是她在美国和前夫的生活,伴读又掌厨,普渡众生,内中不乏酸甜苦辣味,也有不少动人但不惊人的情节;第三部分写的是和我一起过的平常日子,妙趣横生,把我的馋相也顺便写进去了;第四部分写的是亲友请我们吃的佳肴,玉莹把它写出来,也以此表达一点我们的感激之情。读者可以随意浏览,随意“啖”各篇的食物,甚或模仿着做,则更会使她快乐万分。

书籍目录

辑一 儿时食物
小厨师牛刀小试
小学时代的早餐——猪油捞饭
婆婆魂兮归来,尝尝我的凉瓜牛肉
予人诗兴的酸辣汤
一飞冲天:“一条龙”云吞面
赴汤蹈火都要吃的碗仔翅
情痴老师的糟溜鱼片
广东式的扬州炒饭
辑二 小巧妇伴读又掌厨
麦当奴店的甘苦回忆
招贼入屋的红烧元蹄
当垆卖饼苦经营——咖喱饺
可乐鸡母女诉衷情
手足情深的星洲炒米粉
皮蛋瘦肉粥暖透游子心
广东烧鸭情系一线牵
五香猪脚补筋骨
喜爱吃鸡的女性家族
情绪指标的五味牛腱
孤独而实在的花生酱多土
过年萝卜糕
生命存在的证据——清蒸鱼
一碗麦片粥吃出几种心情
辑三 平常日子的食谱
情浓山药猪胰子汤
空前“绝味”的马六甲海南鸡饭
油条脆烧饼香,绝配咸豆浆
龙风呈祥的三杯鸡
忧郁的菜色——毛豆豆干炒鸡胸肉
左宗棠鸡——不是广东菜的广东菜
吃素吃荤俱随缘
酸话梅排骨好滋味
莲藕情义长,红豆最相思
味鲜不腻口的台北小笼包
提高生活趣味的一盘七色菜
在剑桥的健康早餐
哈佛广场的“好面包”
栗子冬菇炆鸭欢度感恩节
红烧乳鸽令诗人“吃兴”大作
辑四 亲友佳肴聚温情
……

媒体关注与评论

  细味人生(小序)  李欧梵  我的妻子李玉莹是一个保险公司的从业员,生平从来没有写过文章。年前我们合写的一本书《过平常日子》,是一个偶然的机缘促成,并非早有意图。然而,那本书出版以后,几乎所有看过的友人都认为玉莹的文笔比我的好,真率、坦诚,非但笔锋常带情感,而且自成一体。我于得意之余,当然鼓励她再写下去,这一次应该独当一面了。  此书的缘起也与我有关。我刚出版了一本小书《音乐的往事追忆》,在篇首自序中提到普鲁斯特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他可以花大量篇幅写出幼年吃过的小糖饼(madeleine)的味道,为什么我妻不可以写食物的往事追忆?她对吃过的菜过口不忘,而往往推陈出新,从别人的厨艺中悟出自己的新招,而且更有过之,自创新菜,因此在厨艺方面也自成一体。她的同事笑称她是“神奇女侠”,指的是她卖保险的方法与众不同,从来不强人所难,每天看似懒洋洋的,但却生意不断。我认为她煮菜更是神奇,每天下厨从不费工夫,不到半个钟头就把两三样小菜端出来了,于是一声令下:“老公,吃饭!”我马上乖乖就坐,就坐前一定不忘向她做一个18世纪西方贵族式的鞠躬,表示由衷的感谢。吃前心中暗道:又可以大快朵颐了!然而老婆边吃边看,我每挟一筷子,她都记在心头,不准我多吃,因为我有遗传的糖尿病。但我又无所不用其极,抓住任何借口无孔不入地偷吃又多吃。有时我们夫妻俩在餐桌上的真假拉锯战,也  会演到朋友请吃饭的餐桌上,闹得大家不亦乐乎。老婆说她在公开场合是演坏人,因为我的“悲剧”角色演得太真了,博得所有朋友的同情,纷纷要我多吃。  这吃与不吃——好吃却不能多吃——的乐趣,实在无法形容。我人在福中颇知福,在节制与不节制之间,多少也享受了玉莹烹调出来的各种家常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添加了一份无与伦比的温馨和欢乐。我也爱屋及乌,时常请亲朋好友来家吃饭,住在香港的时候更是如此。当然我也不会忘记玉莹的前夫文正,我们至今都是好友,他不止一次地在我面前赞玉莹的手艺,我于感激之余,也往往请他来共享,毫无醋意,甚至心中更多了一份甜蜜(虽然我不能吃糖)。  我说玉莹煮的都是家常菜,是真有所指的。想起她这大半辈子,从小到大,从香港到美国,从伴读到伴教,大部分时间是做家庭主妇,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兴趣和事业打算过。多年来她以厨艺普渡众生,尤其是在芝加哥十年的漫长岁月中,不知道填饱多少个游子的肚皮——包括我的在内,因我在她家搭伙曾有五年之久——也因而让我们亲身体会到温情的可贵。玉莹在这一方面也是一个神秘女侠,从来大公无私,只知造福人群,从不为自己打算,以至于积郁成疾,经历过四次抑郁病的劫难。幸而大难不死,这是她一生做善事的造化;能和她共享后福,也是我的幸运。  既然我们把婚姻的祸与福都公之于世,为什么不能把《过平常日子》中最重要的一环——饮食——也呈献出来?于是我就想出种种理由(包括普鲁斯特的小说)来鼓励她,把多年来的“揾食”经验写出来,玉莹答应试试看,但不愿意只写食谱——也不一定写得出来,因为她用作料时向来不按牌理出牌——而是想每篇只写一两道菜和一段回忆,也可以和我的《音乐的往事追忆》媲美。于是灵感就源源而来,甚至一天可以写两三篇,四五千字之多!她下笔从来一气呵成,不作任何修饰,真是我心写我口,一下笔就不能自休,短短三个多月,就写了六七万字。我在办公室忙得不可开交,她却怡然自得,从家里的卧室写到书房,又从书房写到咖啡店,有时候干脆到我办公室来“陪写”:我写“伊媒儿”(Email),她写食味儿;我边写边叫苦连天,她却正襟危坐,听而不闻,伏在我的研究桌上奋笔疾书,如入无人之境。我的事还没办完,她就会大叫一声:“老公,你睇!”原来又写完了一篇!  ……

图书封面


 食物的往事追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最近的新兴趣是美食。当然,吃是一直都喜欢的,但是认真对做菜和食物感兴趣是最近的事情。我以前对做饭没有兴趣,也没想到后来会有兴趣,所以逐渐觉得厨房不够用,太小又摆不了太多工作。不过我这个人一旦兴趣来了,总是有点黑心,恨不能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因此一直告诫自己,慢慢来,饭没有做几顿,不要摊出了一个铺面来了,贪多嚼不烂。我做吃的也是凭兴趣,比如冬天的时候特别想吃罗宋汤,就研究食谱,烧了好几次;最近看韩剧PASSTA,于是又对意大利食物兴趣斐然,近期的研究可以课题就是PASSTA。乱七八糟尝试了一通以后发现,做饭(我的水平不好说烹饪呢,感觉烹饪的是比较进阶的说法),是件很有深度的事情。这期间,看了很多相关的电影和书,甚至还有漫画书和真人秀,看别人轻刀熟路地处理各种食材,真是一种享受。但是自己还是挑些简单的就好。碰巧看了一本书,是李欧梵先生的妻子写的。我仰慕李欧梵先生,因为很喜欢他做学问的态度,轻松、灵活又不失严谨,后来知道他人生性也很浪漫。李玉莹这本书的序当然是先生做的,做先生的既鼓励妻子写书,又尊重她的文风,不以自己的标准去改,足见他们的夫妻相处之道也是这样,怪不得处处透着恩爱。其实,我看这序有点像“炫耀贴”,就是告诉大家我老婆不仅做饭好写文章有一套,还很爱我。男人的梦想不都是这样一个聪明,会做饭又不霸道邀功的妻子嘛!原本想着,丈夫当然说妻子写得好,但是看看,就入迷了。我只能说,这一对璧人,真是令人羡慕。玉莹文风柔弱朴素,语言很简洁,加上文言味重,简洁又不干瘪,让我很佩服。她写的无非是从小到大在不同的情况下做过些不同的食物,食物中有故事,故事中有菜谱,可以看出她作为一个女人,不是那种鸡婆罗嗦的人,简单说,就是不俗气。玉莹做饭也很随性,想到就做了,有的是偷学的,有的是自创的。做过饭的人才知道,做饭本来不难,好些菜谱写得非常精细,简直让人没法出错,依样画葫芦容易得很。但是做饭和练武似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无法融会贯通,不了解食物、搭配和烹饪的技巧的话,是很难做到这么挥洒自如的。她写到自己生活窘迫的时候,怎么巧妇要为无米之炊,生活里的种种悲伤经历都藏在菜里,又觉得这女人心思太细密,又是传统的脾气,难怪会忧郁。我当然也很佩服别人做饭事事精细、到位,用什么材料,用多少量,孰先孰后,都井井有条,不像我总是手忙脚乱。但是,我更佩服有人做饭信手拈来,写出来的菜谱也是区区几个字,但是很让人回味。世界上主妇那么多,都说油烟气就等同于俗气了,其实也有举重若轻的。相亲节目里的女孩子大多不肯做饭,要找会做饭给她吃的男人,网上骂说俗气,其实只是笨。自己不聪明,又怎么会找到聪明的男人?像李先生这样聪明的男人,才会由衷地爱一个聪明女人。玉莹写:你是我17年前家中的一位食客,仿佛在那时我已开始照顾你了。我要是男人,也一定立时投降。另:今天看到这本书出了新版,配合了很现代的手绘,字小图多价高,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韩国人写的。于是上卓越买了老版,11.1。
  •     说李玉莹的文笔一般,那真是自谦的过分了。文笔要怎样好才叫做好呢?这般好就足够好了。但文笔不是最重要的,至少对于我这个小小读者而言。小我最喜欢的书,一直是最具人情味儿,最具烟火气儿的书。《食物》一书就是这么样的一本书。有没有可能因为一本书爱上一个人?有吧如果写作时的她和现实的她又那么符合的话。当然,得喊您阿姨来着。阿姨,您的书真棒。
  •     看序的时候就在想,这位李欧梵先生怎么这么爱用成语,可这成语用的怎么有这么奇怪,序言上的那些话读起来也不想个文人在介绍一本书,倒像是一个”书贩子“颇有技巧的宣传,跟谁谁都熟,谁谁都说这书写的好。脑子里甚至可以勾画出一个带着眼镜,脸略长,带着点迂腐却又泛着精明的海归形象。后来看到说本书作者自成一派,才又放心的看下去。只能说书看到一半,想起来之前看过的王小波绿毛水怪里的一段话:”女的要是没本事,写起东西来比之男的更是十倍的要不得。”“空虚,就是空虚。”虽然相较于序言的风格,整本书的风格还算好点,但内容实在让人觉得没有多大意义。或许是受李欧梵先生的影响,这位作者使用成语的频率较之李先生那是有过之而不及,读起来实在别扭,或许是久居海外的作家的风格吧。我是一个爱好美食的人,对于与美食相关的书籍甚是感兴趣,再加上以往经历的穿插,单看介绍就觉得这本书应该值得一看。看了书发现十分乏味,就食物方面而言,内容看起来更像是简单的菜谱,简单到没有食材的挑选,火候的掌控,就只是作者随性的发挥。或许这样的烹调方式是一种乐趣,但是转化为文字,实在无法让人感受到食物的魅力。而作者把自己的经历穿插进每种食物,却又泛泛而谈,实在不知道她到底想要描述些什么,想要表达些什么。各章内容又因为时间,事件上的重叠,发生重复,让人讨厌。我真的不能感受到的这本书的真实情感,还剩下半本,实在没有勇气继续看下去。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发现学校图书馆真是全啊
  •     广东人读起来才更有感觉吧
  •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爱看女的的散文集,一件事翻来覆去的说,一本书里重复十几遍。
  •     难掩现在的幸福和温情。往事的无奈感伤,儿时的坚强、成长中的艰辛、婚姻的痛苦,为命运弄人,不可选择。如果可以早些获得幸福。不至于白白浪费那么多年,可是,是懂得了就可以选择的吗?
  •     李欧梵 妻子写的,休闲时看看~
  •     plain
  •     食美,情深。就是看不惯作者老是讲她和她丈夫和她前夫之间有多么和谐,矫情~_~
  •     写得不是很好,但是感谢李先生告诉了我及第粥这种人间萌物
  •     李欧梵夫人的美食随笔。和食物有关的记人记事文章。文笔挺直白的,的确是业余作者的写法,好在真情流露有细微动人之处,感觉是个温婉的贤妻型传统女人。
  •     cosy essay...猪油捞饭的香浓回忆
  •     很好看,以食物为题但更多写的是平日琐事,文笔朴素,淡定
  •     文中放了很多回忆与感情 读那篇五香牛肉 一时却感到五味陈杂
  •     好好吃饭,是活着的证明
  •     这生活犹如连续剧 总觉得自己也快要是半个忧郁症,每天没日没夜只顾看小说,吃不下睡不好的日子也时常会有。
  •     虽然说看得很快很轻松,但不是说这个非专业作家的小妇人文笔多么浅,而是看得过程中有种如饥似渴狼吞虎咽之感,不仅是为玉莹烹饪之巧,菜色之传统及创新,更是为了背后点滴生活小调,文人墨客之间的情谊在一斟一酢中透出来了。不过对于实际生活中的食物往事倒是要细味。
  •     为了证明生活是无聊的 我每天重复做着一些事情 连味觉也重复着 每天吃着一尾鲜蒸鱼 是表示我跟另一个生命有接触 一尾活跳的鱼被我吃了 我因此而感到生命的真实存在 而又在我口中消失 【虽是平常记叙 却看湿眼角好几次
  •     记一个做麻婆豆腐的小窍门:豆腐未放入锅中之前,先用沸水烫一下,除去那种泡在冷水中的生冷味,豆腐烫过后,更易吸收麻辣味,快炒一下即很热而不会太老而显出不够嫩口。
  •     食物是陪衬。很平。三句不离感情。 给四星是因为虽然写及食物的字少,仍然让我饿了啊。
  •     食物的往事
  •     已注销] 2011-01-28 半年前看过的书,只记得了猪油捞饭,完后还有八卦。。。 现在,我记得她抑郁的时候只喜欢吃白煮鱼。
  •     很温馨的生活札记,没事干的时候看看
  •     用粤语阅读的小册子~
  •     我怎么觉得是打着李欧梵的名义卖知名度捏?
  •     非常喜歡
  •     記菜譜為要;真滴汗。
  •     很快就品读完了,佩服作者的一把好手艺,更佩服作者淡淡叙述的艰辛人生还有跌宕的情感波折与抑郁症的困扰,虽然有这些种种却依旧是个烧得一手好菜的好妻子,淡然若素又温暖如风。
  •     会煮菜就是天赋啊 上天赐给你以及周遭人的好福气 回忆中也不缺有食物的滋味 好像这样子我也不会害怕等我老到牙齿松动食不知味的那天了
  •     很舒心很生活
  •     一个女人对于自己两个男人和做过的饭的回忆
  •     主要是用来解饿的哈哈 还是喜欢蔡澜的
  •     菜谱还行。
  •     香港,香港。
  •     I267/2268 并非食谱介绍,作者亲身经历,读得轻松
  •     不太明白为什么都要放罂粟粉做菜? 难道味道独特吗?
  •     一般
  •     很薄很简单的一本小书,记录了生活的点点滴滴,童年的日子,求学的生活,现在的状态,每一字句中都仿佛浸润了食物的色香味~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