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师挂在嘴上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把大师挂在嘴上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1
ISBN:9787532141395
作者:徐则臣
页数:255页

作者简介

随笔集《把大师挂在嘴上》自序

徐则臣

写作十余年,琢磨写作这件事也十余年,偶有心得思索,记之,忽一日,大大小小短短长长搜罗出来,竟也成了这本书。十余年不足两厘米厚,于是感叹时光之轻慢,于是也感叹人力之卑微。但是没办法,写作已然艰巨,十年又能积累几个厘米,何况心得思考,那只是劳作前的焦虑和劳作后的激动,是肌肉平息时的几下律动和精神安详后的三两叹息——如此想来,能有这一个多厘米,我也算是勤奋的。
人会喜欢这山望那山高,人也会更爱那些轻易拿不到的东西,比如我,一个写小说的,多年的愿望是出一本散文随笔集。如此持久和隆重,别的小说家可能要笑话。的确,在当下中国,很多小说家的散文随笔结集远比小说成书容易,三两年就两三本,我搞不懂这件事是如何做成的:是他放下了小说改治了散文,还是业余时得到散文写作的神启?在我看来,散文是比小说更加艰难的文体。
小说因为要故事,有细节、想象和虚构,这些都占地方,稍加铺排就得掀过去几页纸,假以时日,积累起几个厘米不是大难事;散文随笔需要更多真诚的情感和思考,这都是干货,你不可能每天都有好想法值得告诉别人,你也不会时时都能生出新感情,而且这种表达从来需要节俭,你写到揪光头发吐了血也未必能垒出个可观的厚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对散文随笔充满敬畏,对小说家的散文高产存有疑惑;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对出一本集子怀有持久隆重的想往。
现在总算有了这一个多厘米,一个小说家的虚荣心被散文随笔满足了。当然,我不敢说这些情感和想法一个个都好到了可以拿出来展览的程度,但我基本上可以保证,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第三只眼一直盯着五个字:修辞立其诚。基本的东西我要求自己尽力做到。
这话说得好像很仗义,就跟写作都是为了别人似的,就像作家都是白求恩,背着文学的药箱千里迢迢只要救死扶伤——不是,我以为写作首先是为了自我表达;就像我记下这些事关文学的思考与心得不是为了“告诉”,而仅仅是要“说出”,说出我抽完烟后,感受到的尼古丁在舌尖上、喉咙里和肺叶中分别是什么味道:一个人感受到的文学的尼古丁(请勿做科学和道德上的判断)般的世界。不是开坛布道,而是自我揣度,暗暗品味:写作类如抽烟,烟消雾散了,尼古丁是剩下的焦虑和激动,是好是坏都被自己吞了下去——如果真要把“告诉”也算作一个目的,我以为那是额外的,就像让别人吸了二手烟。
这本集子就是积累了十余年的尼古丁;如果你碰巧打开,它就成了二手烟,希望它健康,有益你身心。
是为序。

2011-3-5,芍药居

书籍目录

自序辑一  从托尔斯泰开始灵魂镜视者孤绝的火焰从一个蛋开始如果我说,卡佛没那么好《纯真博物馆》和帕慕克福克纳的遗产无用之用简笔画的奈保尔把大师挂在嘴上拉美文学的遗产经典、难度和动荡的名单看奥兹演讲世界是男人的,也是女人的一部值得张扬的伟大小说看麦克尤恩的《赎罪》当道德遭遇尊严天使与魔鬼辑二  纸现场《罗坎村》的意义历史活在细节中一只古典猫的现代玩法小说、世界和女作家林白异化者的天堂那些梗着的脖子风声浩大她让尘埃都落定曹乃谦:在针尖上跳舞以自己的方式序水格长篇小说《霓裳》李浩小说的几个关键词小说的声音之旅读李尚财的小说《柠檬色》拿什么为“先锋”招魂通往宁和与安妥之路浮华之前把初恋还给大家让“人”从官场里站出来辑三  一个人的乌托邦阳光与阴影纸上少年看《围城》的那些年转身纸上生活新世纪.com遥如古人的师兄越来越近想起无名氏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虚拟的盗贼回到最基本、最朴素的小说立场零距离想象世界新媒体时代与文学中国文学的世界之路在世界文学的坐标中写作走过花街的今昔历史、乌托邦和文学新人我写中篇,因为我有疑难跑步穿过中关村此心不安处是吾乡

编辑推荐

《把大师挂在嘴上》这部随笔集收录其新世纪以来文学批评类文章五十余篇,分为“从托尔斯泰开始”、“纸现场”和“一个人的乌托邦”三辑,既有对海外文学大师的致敬,也有对当下中国文坛新锐的关注,并结合个人的创作实践,梳理了对经典文学传统的继承,探讨了当代文学突围的种种可能。写作是摸着石头过河,大师和经典就是灯塔。他们在指引和照亮,提供光明的同时也提供黑暗,他们也是标高和度量,所以过河要时时抬起头来。大师就是大师,经典就是经典,摆在那里了。可为什么跨过了一个世纪之门我们就羞于谈及甚至无视他们了?当下文学的“灯塔”在哪里?我们权衡一部作品的标准是急功近利的所谓“道德”、“现实”,还是它逼近经典的可能性?也许文学在今天也到了细分的时候,就像其他的工作,就像学术研究,分工越来越细,学科划分越来越精密:因为整体感和陌生感正在流失,五项全能和学贯中西从此以后将越发艰难,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只有深挖洞广积粮,在某个题材和领。域内以做学问的态度坐定冷板凳,更加忠直于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独特体悟和思考,在同中辨异,于无声处听惊雷,或为正途。

前言

写作十余年,琢磨写作这件事也十余年,偶有心得思索,记之,忽一日,大大小小短短长长搜罗出来,竟也成了这本书。十余年不足两厘米厚,于是感叹时光之轻慢,于是也感叹人力之卑微。但是没办法,写作已然艰巨,十年又能积累几个厘米,何况心得思考,那只是劳作前的焦虑和劳作后的激动,是肌肉平息时的几下律动和精神安详后的三两叹息——如此想来,能有这一个多厘米,我也算是勤奋的。人会喜欢这山望那山高,人也会更爱那些轻易拿不到的东西,比如我,一个写小说的,多年的愿望是出一本散文随笔集。如此持久和隆重,别的小说家可能要笑话。的确,在当下中国,很多小说家的散文随笔结集远比小说成书容易,三两年就两三本,我搞不懂这件事是如何做成的:是他放下了小说改治了散文,还是业余时得到散文写作的神启?在我看来。散文是比小说更加艰难的文体。小说因为要故事,有细节、想象和虚构,这些都占地方,稍加铺排就得掀过去几页纸,假以时日,积累起几个厘米不是大难事;散文随笔需要更多真诚的情感和思考,这都是干货,你不可能每天都有好想法值得告诉别人,你也不会时时都能生出新感情,而且这种表达从来需要节俭,你写到揪光头发吐了血也未必能垒出个可观的厚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对散文随笔充满敬畏,对小说家的散文高产存有疑惑;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对出一本集子怀有持久隆重的向往。现在总算有了这一个多厘米,一个小说家的虚荣心被散文随笔满足了。当然,我不敢说这些情感和想法一个个都好到了可以拿出来展览的程度,但我基本上可以保证,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第三只眼一直盯着五个字:修辞立其诚。基本的东西我要求自己尽力做到。这话说得好像很仗义,就跟写作都是为了别人似的,就像作家都是白求恩,背着文学的药箱千里迢迢只要救死扶伤——不是,我以为写作首先是为了自我表达;就像我记下这些事关文学的思考与心得不是为了“告诉”,而仅仅是要“说出”,说出我抽完烟后,感受到的尼古丁在舌尖上、喉咙里和肺叶中分别是个什么味道:一个人感受到的文学的尼古丁(请勿做科学和道德上的判断)般的世界。不是开坛布道,而是,自我揣度,暗暗品味:写作类如抽烟,烟消雾散了,尼古丁是剩下的焦虑和激动,是好是坏都被自己吞了下去——如果真要把“告诉”也算作一个目的,我以为那是额外的,就像让别人吸了二手烟。这本集子就是积累了十余年的尼古丁;如果你碰巧打开,它就成了二手烟,希望它健康,有益你身心。

内容概要

徐则臣,1978年生,江苏东海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曾做过两年高校教师,现为上海作协专业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午夜之门》、《夜火车》、《水边书》,小说集《鸭子是怎样飞上天的》、《跑步穿过中关村》、《天上人间》、《人间烟火》、《居延》等。曾获春天文学奖、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7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中篇小说选刊》2008-2009年度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等。根据中篇小说《我们在北京相遇》改编的《北京你好》获第十四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奖,参与编剧的《我坚强的小船》获好莱坞AOF最佳外语片奖。2009年赴美国克瑞顿大学做驻校作家,2010年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IWP)。部分作品被译成德、韩、英、荷、日、蒙等语。

章节摘录

版权页:很多年里我都不喜欢托尔斯泰,虽然他是我最早拜读的大师之一。不是因为他写得不好,而是因为他写得太好了,好到所有人都在说他好,那么我就不喜欢——对众口一词的大师和圣人我有莫名其妙的警惕和拒绝。鲁迅也如此,我对中学课本中所有鲁迅文章被阐释出的无比丰饶的微言大义感到绝望,我受不了语文老师“说文解字”般地把巨大的意义落实到一个个标点符号上。至于么?我只能不喜欢。当然这是个相当情绪化的错误,大学毕业后我重读鲁迅和托尔斯泰时,为此备感后悔,好书是栽培身心的原始股,读得越早你赚得越多。所以得尽力把亏欠的给补回来,这些年我反复重读。我把自己变成了过去一直讨厌的那种人,提到托尔斯和鲁迅我就要忍不住对你跳脚:好啊,你一定要读。——虽然时下搞文学的国人已经习惯了把拍托尔斯泰巴掌视为矫情和恶俗,没关系,像当年坚持的情绪化一样,我还要再坚持一回。托尔斯泰长得丑,为此半生自卑和苦恼。我打开老托的画传一张张照片和画像翻看,朋友看见他的大胡子、崎岖的五官和深邃的目光,说,帅呆了,好一张山河岁月、世道人心的脸!托尔斯泰泉下有知,听了不知会作何感想。朋友把我的话说了。在这张脸上你的确能看到山河壮阔、岁月浩淼,看到世道繁复、人心忠直。不知道当年须髯飘飞的托尔斯泰揽镜自照时,看到的是什么。年少时,他每一次站在镜子前,都要为一缕总也不服帖的头发、为自己难看的高额头和凸下巴懊恼和焦虑。我断定托尔斯泰是个爱照镜子的男人。丑人皆如此,照镜子为寻求安慰,希望自己一觉醒来成为汤姆·克鲁斯,这和自恋既背道而驰又殊途同归;年既长,托尔斯泰继续照,他在镜子里由五官看到了内心,由自我看到了身处的整个世界。正如我们现在在镜子里看到的托尔斯泰。一个作家,一生最大的任务也许正是照镜子。先审视自我,从肉身到灵魂,然后推己及人,再由人心抵于更广大的世道。早期的作品《童年·少年·青年》和日记里,托尔斯泰已经把自己定位为忠诚的镜视者。在一个虚荣和作弊也可以博得理解和合法性的年龄里,托尔斯泰已经早早地把自己置于两面镜子之前。一面镜子实实在在,轻触微温,他拍打自己只能在幻想中才可以变英俊的脸,镜子残酷不说谎,一如既往,托尔斯泰的虚荣无处藏身;如果这还不够惨,那在看不见的幽暗处,另一面镜子接着竖起来,抽象,是看不见的刀,这是他自愿的,他立志自虐般地盘剥自己的内心和欲望,他决意把最隐秘的煎熬和盘托出,务求真实,像对待敌人一样彻底,让欲望、缺陷和丑陋来个底朝天。灵魂的审查官不会躲在日记里工作,他要行诸文学作品,把真实的灵魂公布出来:对,这个人就是列夫·托尔斯泰,这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写出的人物,他们如此这般说。我们的文学理论中有古训:修辞立其诚。经得住这五字真言推敲的写作者大概凤毛麟角,且不说众多只愿在自己外围打转的人,写了一辈子无关痛痒的应景文章说了数万吨场面话,即便那些咬牙切齿要用自我连通世界的作家,在自己跟前摆一面镜子时,是否还有勇气说:我究竟是谁?我们中的勇敢者,也许做得到不虚美,是否也做得到不隐恶?而写作的基本之义就是省察自我、勘探人心,直面和正视灵魂之丑陋和欲望之渊源。如果真拿“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来尺度作家,我们还是认了吧,绝大多数都是假冒伪劣产品。知己方能知彼,洞悉人心然后兼济世道。无疑勘探灵魂乃是作家最大的职责与道德,如果匡时救世,把笔落到更辽阔的世界上,那也不算越位,不过是将兴趣扩展到一个国族的灵魂上而已。老托尔斯泰永为典范,他为俄罗斯的灵魂搬来镜子。一个国家的问题不会比一个人的更小,他不得不用笔鼓呼,公开与沙皇叫板,但这依然还不能分解他对俄罗斯的忧患。老人家不仅要在信仰和理念上完满“托尔斯泰主义”,他还须俯身躬行,行动起来才能真正心安。办学,从基本的文化启蒙开始。壮大俄罗斯的心智;克己苦修,仗义疏财,解放农奴,还地于民;伯爵先生要在世俗和精神两个层面上塑造出健康的俄罗斯人。  一个人是否能够改变世界?远道而来的托尔斯泰信徒会说:当然。也许更多的人倾向于保守和矜持,他们说:一个人只能是一个人。  ——就算这样吧,那托尔斯泰这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一再重读之后,我的想法是: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倔强的老头。在文学上他是大师,在世俗中他是圣人。在俄罗斯瞻仰过托尔斯泰故园的师友送我件礼物,褐色木质相架,图片里的老托尔斯泰目光如炬,须发峥嵘其白如雪;面相山河岁月、世道人心。师友说,他是单为我“请”来的。一个“请”字,有他对老托的尊崇和隆重。相架在我书桌上,此刻,能听见我敲打出的每一个字。如果须发之间的耳朵够好,一定能分辨出那些声音足够真诚。这个喜欢照镜子的老头,已然成了一面镜子。

图书封面


 把大师挂在嘴上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文/ 陈东徐则臣的新作随笔集《把大师挂在嘴上》(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6月版)面世不久。在这本书中,作者分三辑来阐述他的文学观念文学体验。作者的丰富的阅读履历令人佩服,而在这丰富的阅读履历的阐述中,更令人惊奇的是,作者不同以往的老学究式的叙述,在他的字里行间,我们可窥探到作者别具一格的思路和真性情的阅读体验。他这种真性情的阅读体验让人看到和以往的一些老学究的叙述方式分道扬镳。任何时代,任何地方,说好话总是容易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伸手不打笑脸人”,因此,我们都学会了“笑”,我们的表达多少带有僵硬、机械的“笑”。很多人听不得真话,尤其是批评的真话。把赞美,把欣赏,把大师挂在嘴上还是放在心上,就体现在这里。我们太多只是在嘴上称呼某人大师,而对所谓大师的作品了解有多少,恐怕还要待定。敢说敢做敢笑敢骂,说到底,也只是一种人云亦云,矮子看戏。这种所谓的大家都“认同”,时间久了,我们称呼为“客观”。但是这种情况,即便是人多了,这种评价依然改变不了其轻浮、浅薄、空洞,就像泡沫一般,轻轻一碰就破。因此,我们的怀疑、反抗、发现被称之为“主观”。在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便是一个个“主观”推翻“客观”。所以,在这本书中,更加显得分量的是其真性情的叙述。辑一阐述的外国文学作品中诸如《心灵镜视者》,在过去,很多的论者谈论到托翁,往往形而至上,探讨的角度和观点显得多少有些单调和机械。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眼光却是发展的,从叛逆态度看托翁,到崇拜托翁,再从爱照镜子的托翁,最后转到托翁成为别人看俄罗斯社会的一面镜子。这样的角度,犹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作者却不甘心仅仅停留在横向上的角度,而纵深方向去探讨——成为看俄罗斯社会的一面镜子,其体验到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就更加宽广了。正如他在《把大师挂在嘴上》这篇随笔中,谈到他读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的感受:阅读经典,可以时时检测自测自己,不从形式中,所谓的主题上去纠缠,而应该深入人的灵魂,内心困境,和怀疑、追问息息相关的东西。这才是文学作品更深层次的,更加值得思考的地方。我们所受到的熏陶中,说这个是经典,那个是名著。但其实,文学作品是需要被阅读的,没有阅读的作品,也就没有生命力,没有生命力的作品更没有办法称之为经典、大师作品,即便是,也是挂在嘴上的,也或者说最终是要埋入流沙的。《孤绝的火焰》里,作者在重读黑塞时,谈到黑塞作品所稀缺的作为小说很重要的东西——鲜活澎湃的生命感。黑塞的小说作品有趋于诗化、哲学化的艺术内涵,但现代气息浓郁的文学作品往往很难处理好的生活气息。带有这种批判式怀疑式的阅读观念,这在国内整体来看也是非常难得的。对于一些“经典”著作、“大师”著作,很多人即便不喜欢,或者有怀疑,但也不敢说出来。在《从一个蛋开始——重读卡夫卡》里也能体现出来,他依然站在卡夫卡的见解的队列里:在我们的卡夫卡式时代里,个人的生活都在从一个蛋开始。脆弱的蛋难胜高墙,但这高墙又何尝不是蛋所打造。但作者毫不回避自己的阅读感受:卡夫卡的文字干冷而硬,缺少温度。再比如《如果我要说,卡佛没那么好》里,作者对卡佛的过于删繁就简的小说处理艺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过度阐述大师,找微言大义有不苟同的见解——方法论固然重要,但毕竟世界观更为重要。这些年来,国内出版的文艺理论的书籍林林总总不下百本。在有限的阅读旅程中,几乎所有的类似作品,都让人读之乏味。其语言腔调千篇一律,让人难以区分,遣词造句陈词滥调,犹如行尸走肉。这一点在大部分的教授导师指导的大学生毕业论文中就可以看出。从过去到现在,文艺理论给大多数人的感觉就是 “客观”,这种“客观”更多表现在语言上的“说好话”,即便诟病于作品中的问题,也显得温文尔雅。也或许,在这个国家,我们对很多东西的评价都在自发的要求着这种“客观”。其实,没有任何人我们习惯了温文尔雅,即便有不习惯、不喜欢的东西,我们也尽量回避。带着这样多年养成的阅读情绪,先入为主,所以在看《把大事挂在嘴上》里很多文章,有一些错愕,一些突兀。但仔细想想,其实没有任何人能代表客观,我们所有的个人著作都是主观感受,主观发现。我们需要的不是主观客观,而是你的感受、体验、发现是否有着合理有力的证据作为支撑。这才是最重要的。在这本书中,作者的态度非常鲜明,拒绝了暧昧不清。我们看到的,是那些文字渐渐消失。与此同时,那些感性的触觉在闭眼回味的瞬间,渐渐沉淀。听见的,是一扇大门缓缓拉开。触摸的,是明亮耀眼的光线猛地涌入,灵魂的尘埃被阳光所透明。那些尘埃像孩子一般欢快的在阳光里跳舞,纷纷涌出门外。那些阳光,一下子撑开了整个屋内的昏暗。那一刻,忽然发现,盲掉的双眼又能看到——一个真正的大师坐在屋内,会意地笑了。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拼凑
  •     喜欢他那种不是为了“告诉”,而是为了“说出”的写作态度。发现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还是一个真诚而挑剔的专业读者,更是一个有抱负的作家。最喜欢他的《居延》《水边书》,这是一些“活”的小说,当然,如能在“实”的基础上再虚一些、轻一些也许更好。
  •     同样一段记忆,说第一遍是清新,说第二遍姑且算作怀念,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第六遍就味同嚼蜡了。把第三部分删掉,此书才完整。
  •     见识了一位有识见的青年作家!
  •     徐则臣是目前为数不多的,用心写作的好作家
  •     很好的文学评论集,读了两遍。
  •     古今中外,谈笑风生。如果作者的古文功力再深厚些,有冯唐的韵味。
  •     周二早晨7点下的定单,今天就收到了。
  •     我看了。它不仅小说写的好,随笔一样出色。不仅仅是喜欢,简直是推崇。
  •     1 文章又杂又水,病句连篇,烂书; 2 这位作者的回忆性文章,每次提到读本科的大学时都闪烁其词,写到考研到北大后,就开始三句话不离北大,作者简介也是如此,这人忒没劲了。
  •     年轻的小说家徐则臣的读书心得,对新生代写作者提供镜鉴
  •     很不错的一本书 今天刚读完第一辑 有时间再与大家分享读后感
  •     西方文学的还不错,后面不佳。
  •     第一部分还是很不错的 后面么由于对国内的兴趣不咋地 所以就草草掠过
  •     看了非常过瘾,喜欢对书籍和作者的评论。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