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1
ISBN:9787563932214
作者:王小波
页数:242页

作者简介

《1只特立独行的猪(特别纪念版)》里除了文化杂文,还有给其他书写的序言与跋语。这些序言与跋语也表明了作者的一些态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轻松的随笔。从作者的文笔中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自由主义理念的传播还任重而道远。

书籍目录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我为什么要写作
我的师承
用一生来学习艺术
我对小说的看法
小说的艺术
摆脱童稚状态
李银河的《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
李银河的《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
有关同性恋问题
有关同性恋的伦理问题
《他们的世界》序
《他们的世界》跋
诚实与浮嚣
拷问社会学
不新的《万历十五年》
《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
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
《黄金时代》后记
工作?使命?信心
与人交流
生命科学与骗术
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谦卑学习班
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
京片子与民族自信心
《未来世界》自序
《红拂夜奔》序
《寻找无双》序
《怀疑三部曲》序
《怀疑三部曲》后记
《思维的乐趣》自序
卡尔维诺与未来的一千年
盖茨的紧身衣
关于文体
关于格调
关于幽闭型小说
文明与反讽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掩卷:《鱼王》读后
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
《血统》序
《私人生活》与女性文学
从《赤彤丹朱》想到的
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者
男人眼中的女性美
对待知识的态度
有与无
虚伪与毫不利己
域外杂谈?衣
域外杂谈?食
域外杂谈?住
域外杂谈?行
域外杂谈?盗贼
域外杂谈?农场
域外杂谈?中国餐馆
工作与人生

编辑推荐

  《王小波逝世十周年特别纪念版·王小波精品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通过两组对比来表现主题,第一组是猪和人的对比,大多数人和大多数猪一样,生活在处于被安排的境地中,对于这种安排他们处置泰然,这不仅是文革,也是任何时期都普遍存在的生活“常态”;但是在任何时候,也都存在对于这种“常态”生活的坚韧反抗,这只特立独行的猪就是以它的行为嘲笑并摆脱了人类的设置,对比之下,杂文中的我在猪被围剿时,却只能因为“不敢对抗领导”而处于“内心的矛盾”之中,显示了人的反抗意志多么无力。第二组对比在“生活种种设置”和“自由的生活和存

前言

  在小波辞世十五年之际,他著作的一个新的选本又将面世了。借此机会,我想谈谈王小波的意义。最近,有位记者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主流文学界一直对王小波不予置评。他们采访到的一些评论家甚至说:王小波是谁?我没读过。一个客观事实是:尽管王小波在全国的大学生(甚至一些比较好的中学例如北京四中的中学生)中间已经是偶像级人物,但是他并不是“作协”会员,文学史里也没有他的名字。主流评价对他的文学也保持沉默。  我觉得这个奇特现状的原因在于,按照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体系,王小波的确没地方放,无法置评,因为他从经历到作品都游

章节摘录

  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样一来,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头牛和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就它们中的大多数而言,这种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也没有什么消遣。有极少数的猪和牛,它们的生活另有安排。以猪为例,种猪和母猪除了吃,还有别的事可干。就我所见,它们对这些安排也不大喜欢。种猪的任务是交配,换言之,我们的政策准许它当个花花公子。但是疲惫的种猪往往摆出一种肉猪(肉猪是阉过的)才有的正人君子架势,死活不肯跳到母猪背上去。母猪的任务是生崽儿,但有些母猪却要把猪崽儿吃掉。总的来说,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  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我们知道,在古希腊有个斯巴达,那里的生活被设置得了无生趣,其目的就是要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前者像些斗鸡,后者像些母猪。这两类动物是很特别的,但我以为,它们肯定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但不喜欢又能怎么样?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下谈到的一只猪有些与众不同。我喂猪时,它已经有四五岁了,从名分上说,它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这家伙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所以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把它当宠儿来对待,它也是我的宠儿——因为它只对知青好,容许他们走到三米之内,要是别的人,它早就跑了。它是公的,原本该劁掉。不过你去试试看,哪怕你把劁猪刀藏在身后,它也能嗅出来,朝你瞪大眼睛,噢噢地吼起来。我总是用细米糠熬的粥喂它,等它吃够了以后,才把糠对到野草里喂别的猪。其他猪看了嫉妒,一起嚷起来。这时候整个猪场一片鬼哭狼嚎,但我和它都不在乎。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它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学得都很像;有时整天不见踪影,我估计它到附近的村寨里找母猪去了。我们这里也有母猪,都关在圈里,被过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又脏又臭,它对它们不感兴趣;村寨里的母猪好看一些。它有很多精彩的事迹,但我喂猪的时间短,知道得有限,索性就不写了。总而言之,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喜欢它,喜欢它特立独行的派头儿,还说它活得潇洒。但老乡们就不这么浪漫,他们说,这猪不正经。领导则痛恨它,这一点以后还要谈到。我对它则不止是喜欢——我尊敬它,常常不顾自己虚长十几岁这一现实,把它叫做“猪兄”。如前所述,这位猪兄会模仿各种声音。我想它也学过人说话,但没有学会——假如学会了,我们就可以做倾心之谈。但这不能怪它。人和猪的音色差得太远了。  后来,猪兄学会了汽笛叫,这个本领给它招来了麻烦。我们那里有座糖厂,中午要鸣一次汽笛,让工人换班。我们队下地干活时,听见这次汽笛响就收工回来。我的猪兄每天上午十点钟总要跳到房上学汽笛,地里的人听见它叫就回来——这可比糖厂鸣笛早了一个半小时。坦白地说,这不能全怪猪兄,它毕竟不是锅炉,叫起来和汽笛还有些区别,但老乡们却硬说听不出来。领导上因此开了一个会,把它定成了破坏春耕的坏分子,要对它采取专政手段——会议的精神我已经知道了,但我不为它担忧——因为假如专政是指绳索和杀猪刀的话,那是一点门都没有的。以前的领导也不是没试过,一百人也逮不住它。狗也没用:猪兄跑起来像颗鱼雷,能把狗撞出一丈开外。谁知这回是动了真格的,指导员带了二十几个人,手拿五四式手枪;副指导员带了十几人,手持看青的火枪,分两路在猪场外的空地上兜捕它。这就使我陷入了内心的矛盾:按我和它的交情,我该舞起两把杀猪刀冲出去,和它并肩战斗,但我又觉得这样做太过惊世骇俗一它毕竟是只猪啊;还有一个理由,我不敢对抗领导,我怀疑这才是问题之所在。总之,我在一边看着。猪兄的镇定使我佩服之极:它很冷静地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咬,不离那条线。这样,拿手枪的人开火就会把拿火枪的打死,反之亦然;两头同时开火,两头都会被打死。至于它,因为目标小,多半没事。就这样连兜了几个圈子,它找到了一个空子,一头撞出去了;跑得潇洒之极。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

图书封面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这让我想起了苏联元帅图哈奇夫斯基对大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说的话来:“我小的时候,很有音乐天才。只可惜我父亲没钱给我买把小提琴!如果有了那把小提琴,我现在就坐在你的乐池里。”这段话乍看不明其意,需要我提示一句:这次对话发生在苏联的三十年代,说完了没多久,图元帅就一命呜呼了。那年头专毙元帅将军,不大毙小提琴手。·但人有一张脸,树有一张皮,别人都去挣钱,自己却在干可疑的勾当,脸面上也过不去。大家都顺着一个自然地方向往下溜,最后准会个低洼的地方会齐,挤在一起像粪缸里的蛆。·米兰昆德拉(笑忘录),卡尔维诺,道乾,我爱他们,因为他们杰出的文学素质和自尊,都不能写作,只能当翻译家。·艺术的真谛就是叫人感到好,甚至是完美无缺。z孤陋寡闻,但我以为,人活在世上, 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昆德拉说:不懂开心的人不会懂得任何小说艺术。我们只是对文化生活有种泛泛的爱好。我自己读杂文,有时还写点杂文,照我看,杂文无非是讲道理,你看到理在哪里,径直一讲就可。当然,把道理讲得透彻,讲得漂亮,读起来也有种畅快淋漓的快感所以,我虽然能把理讲好,但不觉得这是长处,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劣根性,需要加以克服。天知道张爱玲后来写的那叫什么东西,她把自己的病态当做才能了……人有才能还不叫艺术家,知道珍视自己的才能才叫艺术家呢。※·人们给所谓的色情作品定下的罪名不仅是腐蚀青少年,而且是腐蚀社会。在这方面书中有一个例子,就是六十年代的丹麦实验。1967年,丹麦开放了色情文学(真正的色情文学)作品,1969年开放了色情照片,规定色情作品可以生产,并出售给十六岁以上的公民。这项实验有了两项重要结果:其一是,丹麦人只是在初开禁时买了一些色情品,后来就不买或是很少买,以致在开禁几年后,所有的色情商店从哥本哈根居民区绝迹,目前只在两个小小的地区还在营业,而且只靠旅游者生存。本书作者对此的结论是:“人有多种兴趣,性只是其中的一种,色情品有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侧面。几乎没有人会把性当做自己的主要生活兴趣,把色情品当做自己的主要生活兴趣的人就更少见。”丹麦实验的第二个重大发现是色情的开放对某些类型的犯罪有重大影响。猥亵儿童发案率下降了百分之八十,露阴癖也有大幅度下降。暴力侮辱罪(强奸、猥亵)也减少了。其他犯罪数量没有改变。这个例子说明色情作品的开放会减少而不是增加性犯罪。笔者引述这个例子,并不是主张什么,只是说明有此一事实而已。本书作者的观点是:这和美国从一个保守的、乡村为主的单一清教国家,转变成了多元的国家有关。早于四十年代:任何女性的躶体或能引发这类联想的东西,包括掀开的衣裙、乳头的暗示,都属禁止之列;四十年代:情色杂志上出现裸女背影;五十年代:乳房的侧影六十年代:出现乳头,《花花公子》杂志上出现女性阴部七十年代:男性生殖器出现在《维瓦》和《花花女郎》杂志上,女性的阴唇出现在《阁楼》和《花花公子》杂志上。每当杂志走得更远时,审查员就大声疾呼,灾难就要降临,但是后来也没闹什么灾。所以这些人就落入了喊“狼来了”那个孩子的窘境。含有性内容的严肃作品在这里只是被“捎带”的。所谓严肃作品,在我看来应该是虽然写到了性,但不以写性为目的的作品。这其中包括了以艺术上完美为目标的文学、影视作品,社会学、人类学的专业书,医学心理学的一部分书。改革开放之初,聂华苓、安格尔夫妇到中国来,访问了我国一批老一代作家。安格尔在会见时问:你们中国的作品里,怎么没有写性呢?性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事呀。我国一位年长的作家答道:我们中国人对此都不感兴趣!假如一位严肃作家写了性,尽管其本心不是煽情、媚俗,而是追求表达生活的真谛,也不能防止这书到了某个男孩子手里,起到手淫前性唤起的作用。故此社会对作家的判决是:因为有这样的男孩子存在,所以你的书不能出。这不是太冤了吗?在此我毫不谦虚地说,我是个高层次的读者,可是书刊检查却拿我当十六岁的孩子看待。现在的问题是牺牲的代价是让承认也变成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未来。·这绝不是为了猎奇有所谓推己及人之说,于是中国人仿佛只有一种文化,所有的人只有一种行为方式。·性爱是人格升华的途径之一。共有的信息就是文化外国文化是罪感文化,中国文化是耻感文化。罗素大师曾言:不要以为有了实证方法,思辨就不重要了。·性经验和初次性经历有很大关系。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孩子长成一个同性恋者,包括同性恋者本人在内。这是因为同性恋者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会遇到比常人不利的成长环境。人的存在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不是某种意志的产物。这种现象的内容就包括: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性别之分,贤愚之分,还有同性恋和异性恋之分,这都是自然的现象。·我们把被愚弄而不自知的平静,转化成自觉被愚弄的痛苦·人忠于已知事实叫做诚实,不忠于事实就叫做虚伪。还有些人只忠于经过选择的事实,这既不叫诚实,也不叫虚伪,我把它叫做浮嚣。·假如有什么需要热爱,那就是这种生活里面的规矩——在我看来,这种生活态度简直是种怪癖。罗素先生幼年时,曾沉迷于一种悲观的心境之中。·以上的分类恰恰就是科学上说的定类(normal),定序(ordinal),定距(interval),定必(ratio)·张爱玲的小说也带有这种味道:有忧伤,无愤怒;有绝望,无仇恨;看上去像个临死的人写的。·文学的使命就是制止整个社会变得无趣·那些与命运斗争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却天生的接近这种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长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
  •     第一次知道王小波是在高中。那次觉得无聊,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杂文集,随便翻了翻,发现里面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顿时来了兴趣。这题目好啊,对我口味,和那些严肃得一逼的作者相比,我还是喜欢这种有幽默感的。嬉笑怒骂,你得让人笑啊。当时看得很激动,觉得自己看懂了,里面的各种暗示,我也觉得理解了,有种发现了宝藏的感觉。觉得这作者太对口味了。于是便搜罗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来看,不得不承认我没看懂,因为我觉得我没看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还是回过头看他的杂文吧。这本书是那次京东做活动时买的,我喜欢这种封面,不要弄得花里胡骚的,看着恶心。文学作品嘛,总得有点美。哈哈,这本书好多地方看得哈哈大笑。杂文的美在哪?就是调侃你,哥还不明说。笑是笑了,里面还是很多文章值得思考的。第一篇就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还是原来的模样,过了几年,貌似能读出的东西比以前多了,不过我没以前激动了,但仍然还是边看边笑。对于王小波经历的那个时代,王小波这样的暗讽就能对那时的荒谬可见一般了。还有里面对同性恋的思考,话说这是我最早接触的关于同性恋的文学作品之一吧。可能由于作者的老婆李银河女士的原因,作者才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作者对于同性恋的态度我基本赞同。后面还有关于一些小事的思考,真的很有趣。总结来说,这是一本有趣也引人思考的书,多看几遍也没关系。
  •     王小波,根红苗正,出生在红色革命家庭,经历大跃进,文革等时期,下过乡,插过队,人大(中国人民大学)深造,留美镀金,归国人大、北大任教,离职做独立撰稿人,成名立腕之时,英年早逝,被海外称作中国的卡芙卡。其妻乃中国现代性学研究女第一人-李银河,备受争议。此夫妻,注定在各种领域,向旧体制,旧观念发起冲击,扮演旗手的角色。《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久居豆瓣评分前茅,今有幸拜读大作,有相识恨晚之感。不知道郭德纲同志读过此书没有,如曾读过,则必为之扼腕。王小波,可以说是相声界的郭德纲;郭德纲,则为文学界的王小波。他俩,有才,独立而倔强,不落熟套,同为各自领域的异类,同为雅俗问题、格调高低问题而苦恼,但都仍然坚持做自己,用实际行动,向现实抗争,终逐步获得社会认可的肯定。书中道言,恐怖时期,父亲审时度势,毅然决定其五子女全部从理,禁止学文。可是,谁聊理科出身的王小波,反而弃理从文,走上文学的道理,并且成绩斐然。身上即有理科生的严谨的逻辑性,又有文科生的嬉笑怒骂和黑色幽默,讽刺,反讽令人啼笑皆非。实乃文学大家之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面临层层审查,均走曲线救国的路线,国内题材一概免谈,迂回至外国著作的翻译工作上。王小波,也未能免俗,书中只谈海外之事,国内之事尽量回避和粉饰,反讽手法运用的极致,含沙射影,指桑骂槐,只为在监视的藩篱下,为能读懂的知己在大声控诉。向自由派的旗手致敬,向人格独立、思考独立致敬,向不屈的抗争致敬!还原事物之原本的面貌,就是这么简单,无需提炼,无需拔高,无需升华,白描中的生活,也是如此美好的,感谢有你!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那就当猪吧
  •     最近一直在听着文学无用论,总是被嘲笑天真,可即使这样我也从未后悔念了中文系。因为我知道文学会让人的思想到达怎样的一个世界,那里充满奇妙的思想,没有压抑没有束缚。在这样的世界里,我感到由衷的幸福。感谢王小波的杂文,在他的文字里我再次坚定了我的信念
  •     言辞犀利 幽默风趣 思想前卫
  •     王小波的杂文也是一绝~~~不过《我的精神家园》《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孤独的大多数》这样的集子 相互重复蛮多 我都买了 大概重复的文章就有了20篇吧 略可惜
  •     这本书里除了文化杂文,还有给其他书写的序言与跋语。这些序言与跋语也表明了我的一些态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轻松的随笔。不管什么书,我都不希望它太严肃,这一本也不例外。——王小波
  •     其实王小波本身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     在到处设限的世界,做一个解放自我的人
  •     喜欢特立独行,更喜欢书中引发的思考,有内涵才有好读者,王小波的书值得一看&;hellip;
  •     我是猪还是大多数人是猪估计是我
  •     看王小波的闲扯还是蛮有意思的
  •     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     咖啡馆主森哥非常喜欢王小波 每家参差咖啡馆必有他的书 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特买来看看
  •     我当时觉得不错,现在记不清了…我有空再看看…
  •     以前就很喜欢看王小波的杂文,他的文章都很不错,这本书也不例外,这个价格很实惠,书很好,很值…在当当买书很放心
  •     我所读过的王小波的第一本书,是他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之所以看,主要是因为书名,记得当时是觉得书名很别致,就买来看了。也就是在读了这本书后,慢慢喜欢上了王小波的文章,慢慢地开始了解王小波,开始去了解他的其他诸多作品。“这本书里除了文化杂文,还有给其他书写的序言和跋语,这些序言与跋语也表明了我的一些态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轻松的随笔。不管什么书,我都不希望它太严肃,这一本也不例外。”喜欢他的杂文,喜欢他的讥诮反讽。看他的这本书,总是乐呵乐呵的,痛快得很。文中描述的生活很朴实。一段简单的生活经历,一个简单的故事,但却把生活的基本常态形象地展示了出来。引得人们对那只特立独行的猪羡煞不已。同样是活着,王小波却能对周围的世界有所思有所想,并且用平实的文字将其记录下来,让读者去观照周遭的事物,让读者去思考,我想,这就是他文章的魅力之所在吧。“对小波最大的纪念,就是努力将智慧、独立和有趣集于一身。”很喜欢,也很赞成这样的说法。而王小波逝世十五周年特别纪念版的《王小波精品集》更是对他最好的怀念吧,其夫人李银河亲自授权并作序,书中还另配了很多精美插图,图文并茂,平添阅读趣味,与其他版本相比,也更具有了收藏价值,喜欢王小波的朋友们,怎能错过呢?
  •     序不看,不了解这些书,比较有趣,常让我想起一些事。
  •     王小波在《从谈小说艺术》一文中说,他觉得黑色幽默是他的气质,他的小说人物总是在笑,他的读者看他的小说也总是笑。没错的,不单小说,杂文也是。笑过,然后折服于他的坦诚直率。
  •     王小波是一个灵魂丰富的人,他也是一个灵魂受着某些念头煎熬的人,他常常心中郁结,有一种非要找个出口宣泄一下不可的冲动。正因为如此,他写出的东西才好看。也许甚至可以说,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写作,他才不得不写作。这本书里除了思想文化杂文,还有王小波给其他书写的序言与跋语。其中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还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创作谈和文论和少量的书评,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
    目录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我为什么要写作
    我的师承
    用一生来学习艺术
    我对小说的看法
    小说的艺术
    摆脱童稚状态
    李银河的《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
    李银河的《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
    有关同性恋问题
    有关同性恋的伦理问题
    《他们的世界》序
    《他们的世界》跋
    诚实与浮嚣
    拷问社会学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插队的时候,我喂过猪,也放过牛。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这样一来,它们的生活层次很低,完全乏善可陈。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头牛和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就它们中的大多数而言,这种生活主题是很悲惨的:前者的主题是干活,后者的主题是长肉。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也没有什么消遣。有极少数的猪和牛,它们的生活另有安排。以猪为例,种猪和母猪除了吃,还有别的事可干。就我所见,它们对这些安排也不大喜欢。种猪的任务是交配,换言之,我们的政策准许它当个花花公子。但是疲惫的种猪往往摆出一种肉猪(肉猪是阉过的)才有的正人君子架势,死活不肯跳到母猪背上去。母猪的任务是生崽儿,但有些母猪却要把猪崽儿吃掉。总的来说,人的安排使猪痛苦不堪。但它们还是接受了:猪总是猪啊。
      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我们知道,在古希腊有个斯巴达,那里的生活被设置得了无生趣,其目的就是要使男人成为亡命战士,使女人成为生育机器,前者像些斗鸡,后者像些母猪。这两类动物是很特别的,但我以为,它们肯定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但不喜欢又能怎么样?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下谈到的一只猪有些与众不同。我喂猪时,它已经有四五岁了,从名分上说,它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这家伙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所以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把它当宠儿来对待,它也是我的宠儿——因为它只对知青好,容许他们走到三米之内,要是别的人,它早就跑了。它是公的,原本该劁掉。不过你去试试看,哪怕你把劁猪刀藏在身后,它也能嗅出来,朝你瞪大眼睛,噢噢地吼起来。我总是用细米糠熬的粥喂它,等它吃够了以后,才把糠对到野草里喂别的猪。其他猪看了嫉妒,一起嚷起来。这时候整个猪场一片鬼哭狼嚎,但我和它都不在乎。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它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学得都很像;有时整天不见踪影,我估计它到附近的村寨里找母猪去了。我们这里也有母猪,都关在圈里,被过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又脏又臭,它对它们不感兴趣;村寨里的母猪好看一些。它有很多精彩的事迹,但我喂猪的时间短,知道得有限,索性就不写了。总而言之,所有喂过猪的知青都喜欢它,喜欢它特立独行的派头儿,还说它活得潇洒。但老乡们就不这么浪漫,他们说,这猪不正经。领导则痛恨它,这一点以后还要谈到。我对它则不止是喜欢——我尊敬它,常常不顾自己虚长十几岁这一现实,把它叫做“猪兄”。如前所述,这位猪兄会模仿各种声音。我想它也学过人说话,但没有学会——假如学会了,我们就可以做倾心之谈。但这不能怪它。人和猪的音色差得太远了。
      后来,猪兄学会了汽笛叫,这个本领给它招来了麻烦。我们那里有座糖厂,中午要鸣一次汽笛,让工人换班。我们队下地干活时,听见这次汽笛响就收工回来。我的猪兄每天上午十点钟总要跳到房上学汽笛,地里的人听见它叫就回来——这可比糖厂鸣笛早了一个半小时。坦白地说,这不能全怪猪兄,它毕竟不是锅炉,叫起来和汽笛还有些区别,但老乡们却硬说听不出来。领导上因此开了一个会,把它定成了破坏春耕的坏分子,要对它采取专政手段——会议的精神我已经知道了,但我不为它担忧——因为假如专政是指绳索和杀猪刀的话,那是一点门都没有的。以前的领导也不是没试过,一百人也逮不住它。狗也没用:猪兄跑起来像颗鱼雷,能把狗撞出一丈开外。谁知这回是动了真格的,指导员带了二十几个人,手拿五四式手枪;副指导员带了十几人,手持看青的火枪,分两路在猪场外的空地上兜捕它。这就使我陷入了内心的矛盾:按我和它的交情,我该舞起两把杀猪刀冲出去,和它并肩战斗,但我又觉得这样做太过惊世骇俗——它毕竟是只猪啊;还有一个理由,我不敢对抗领导,我怀疑这才是问题之所在。总之,我在一边看着。猪兄的镇定使我佩服之极:它很冷静地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咬,不离那条线。这样,拿手枪的人开火就会把拿火枪的打死,反之亦然;两头同时开火,两头都会被打死。至于它,因为目标小,多半没事。就这样连兜了几个圈子,它找到了一个空子,一头撞出去了;跑得潇洒之极。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
  •     在文学之外。王小波还是个理工男、前知青、社会学者的老公。二十几年前就在文章里写VR了,人家的视野就是不一样。
  •     喜欢王小波,很好,虽然只看了几篇,希望买小说看,这是杂文啦。
  •     王小波的作品值得一看,自己做不了这样洒脱的人,看看他的作品也是很过瘾的。我也许做不了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但并不阻止我对王小波的崇拜。
  •     除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给我留下些印象外,其他杂文要么书序,要么太琐事。不过他推荐的几本书值得一看。
  •     王小波的杂文写很好玩,有很多关于性的图片和观点。
  •     里面很多篇文章读了都是一头雾水啊。
  •     作者王小波在文中写了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是一个天才+全能,一万只猪中才能产生一个天才,而一百个天才中才能产生一个天才+全能,所以,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是在百万之一的基因组合概率下产生的神奇猪,神奇猪遇上了神奇人,就有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文章。猪的世界影射着人的世界,有什么样的人的世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猪的世界:“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所以,王小波用那头猪影射自己,在嘲讽中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无视生活的设置,我要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这只特别的猪并不安于它作为猪的本分,反而像猫一样到处乱逛,甚至学会了汽笛声,因此它惹来了麻烦。然而就是这次“麻烦”,我无比敬佩这只神奇的猪。它表现地很镇定,在枪火声中潇洒地跑了,不但是不听从人的安排,还是无所畏惧。读完文章,真的不禁佩服这只猪,作为人类的我们很多时候竟比不上这只猪,这只猪并不生活于“设置”之下,潇洒地过着快活的生活。然而我们,却常常生活在别人的安排之下,束缚着自己,没有勇气挣脱种种“设置”。作者在文中说,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是的,一般的人,往往是听从命运的安排,并没有举起勇气与命运努力抗争,渐渐地禁锢在这样或那样的束缚下。在生活中,我们总是生活在很多的规则之下,或是某些人给我们的道路作了安排,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告诉人们,要潇洒快活地生活,随心去过生活,就应要有勇气去挣脱一些不必要的束缚,坚持自己的想法。墨守成规,安于被“设置”的,最终只是一群平常的猪,或交配或长肉或生崽而已,并不被人们所记住,也没有被记住的价值。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一直是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因此它潇洒、快活,它勇敢追求,不畏他人,在危难时刻仍表现出与其他猪不同的镇定,然后机智地逃生了。同样,作为人类的我们,假如一直是生活在他人或命运的安排下,那最终只能是一个平庸的人,绝对是比不上这只惊骇世俗的猪。
  •     王小波的特立独行,看这本书能够了解一个人。
  •     除了这只猪,我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是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     很喜欢王小波写的东西,善于反讽,语言幽默又不失深刻,本书收录了一些他的杂文,但是比较少,篇幅较短。
  •     早听闻王小波盛名,现在才开始读他的书,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想他是憧憬那只猪吧,想活的不被世俗困住。文笔辛辣有点意识流的感觉,让你在捧腹一笑间想,原来还有这样另类的思考方式。
  •     书今天才开始看 没看多少 但是很喜欢王小波的风格 特立独行 不被他人设置 生活在自己的国度里 他的思想和看问题的角度都是我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     开篇的特立独行的猪让人眼前一亮,后面的杂文就显得平淡了。文字质朴,不做作,在躁动的时期读一读
  •     善良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所以让我去选择道德的根基,我选实事求是,但是我拒绝道德绑架。做一只特立独行的
  •     爽~
  •     泛而深
  •     第一次完整的读完王先生的书,在二月的最后一天和初春的三月。逃脱自己设置的牢笼,洒脱自由的追寻自己觉得对的事和人才是人生的主旋律吧。虽然在这个该写论文的时刻,不务正业的看完了这本,还有以前借过的沉默的大多数也该捡起来一读了。加油吧,为了自由
  •     看完后有些感触,但无奈没有太多文学素养,很多部分看不懂。对于作者最后的杂谈很感兴趣,因为原看了《黄金时代》觉得太过于露骨,一直觉得王小波只是一个文革时代下的产物,但并不是这样的。
  •     创造一点点美,一点点无中生有的美。
  •     第一篇的猪真的让人发自内心的喜欢,很有趣的文字,很不同的视角,内容主要就是王小波的各种杂记组成的,沉默的大多数里有些文章重复了
  •     王小波,特立独行。喜欢!真正的好写作家
  •     第一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非常幽默
  •     当当特惠十几块钱买来的书,赞王小波一贯的睿智和幽默。
  •     对于王小波的作品 大概就是 嘴上要骂两句 心里却喜欢的不得了
  •     挺有意思。
  •     一开始我们都是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后来我们就真的变成猪了。崇拜王小波那种自由的精神。
  •     非常喜欢王小波的书,杂文必备!
  •     一直想读一下王小波老师的书,貌似买错了,应该先看黄金时代了。下次再买吧
  •     爱王小波的文字 就是个特立独行的猪
  •     王小波就像一個傳教士 一不留神就會被洗腦吧 喜歡打比方的人腦子裡一定裝了很多學問
  •     是什么让王小波显得“特立独行”,大概是因为他异常冷静,没有预设立场去看待问题,在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总容易带着意识形态或者阶级观念来看待问题,而王小波始终如一只是从一个纯粹的“人”应然角度去看待。能够做到这点,再加上天赋使然,不优秀才怪。庆幸中国出了个王小波。以及认真地进行纯粹的文学艺术探讨,太有魅力了。
  •     有趣的人 有趣的书
  •     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的语言文学
  •     王小波是一个灵魂丰富的人,他也是一个灵魂受着某些念头煎熬的人,他常常心中郁结,有一种非要找个出口宣泄一下不可的冲动。正因为如此,他写出的东西才好看。也许甚至可以说,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写作,他才不得不写作。这本书里除了思想文化杂文,还有王小波给其他书写的序言与跋语。其中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还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创作谈和文论和少量的书评,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
  •     相见恨晚
  •     作者王小波在文中写了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是一个天才+全能,一万只猪中才能产生一个天才,而一百个天才中才能产生一个天才+全能,所以,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是在百万之一的基因组合概率下产生的神奇猪,神奇猪遇上了神奇人,就有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文章。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讲他年少下乡插队当知青时的所见所闻。那时,所有的猪都被大队统一喂养、管理,在集体猪圈里定时吃、睡,又定时被送进屠宰场,生死等等一切都早已被安排好,完全用不着猪倌们思想或操心。几乎所有的猪都听天由命,安分守己,听凭人类的主宰、安排,其中唯有一只猪特立独行,不服从这种主宰。它冲出猪圈,爬上房顶,在人们的追赶围捕之中,又冲出重围,跑进深山,终于成了一只自由自在的野猪——并且日后从它嘴中竟长出了尖利的獠牙。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一直是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因此它潇洒、快活,它勇敢追求,不畏他人,在危难时刻仍表现出与其他猪不同的镇定,然后机智地逃生了。同样,作为人类的我们,假如一直是生活在他人或命运的安排下,那最终只能是一个平庸的人,绝对是比不上这只惊骇世俗的猪。
  •     理科生笔下的著作 我好像有点欣赏不来 ……恩 慢慢适应
  •     在那个年代,王小波的确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书很精彩。
  •     更喜欢王小波的杂文,感觉更加吸引人。这本书包装也很不错哦
  •      第一次知道王小波是在高中。那次觉得无聊,从同学那里借了一本杂文集,随便翻了翻,发现里面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顿时来了兴趣。这题目好啊,对我口味,和那些严肃得一逼的作者相比,我还是喜欢这种有幽默感的。嬉笑怒骂,你得让人笑啊。
      当时看得很激动,觉得自己看懂了,里面的各种暗示,我也觉得理解了,有种发现了宝藏的感觉。觉得这作者太对口味了。于是便搜罗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来看,不得不承认我没看懂,因为我觉得我没看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还是回过头看他的杂文吧。
      这本书是那次**做活动时买的,我喜欢这种封面,不要弄得花里胡骚的,看着恶心。文学作品嘛,总得有点美。
      哈哈,这本书好多地方看得哈哈大笑。杂文的美在哪?就是调侃你,哥还不明说。笑是笑了,里面还是很多文章值得思考的。第一篇就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还是原来的模样,过了几年,貌似能读出的东西比以前多了,不过我没以前激动了,但仍然还是边看边笑。对于王小波经历的那个时代,王小波这样的暗讽就能对那时的荒谬可见一般了。还有里面对同性恋的思考,话说这是我最早接触的关于同性恋的文学作品之一吧。可能由于作者的老婆李银河女士的原因,作者才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作者对于同性恋的态度我基本赞同。后面还有关于一些小事的思考,真的很有趣。
      总结来说,这是一本有趣也引人思考的书,多看几遍也没关系。
  •     喜欢王小波的杂文、随笔
  •     真是好看
  •     只有对于自己很喜爱的作家,这种新歌加精选的篇章重复才会招人喜欢:既能重复快要忘记的旧篇,又能喜迎新字翻读暗爽。另外,王小波的杂文总能给读书少的人布置很多作业这超好,比如为了变有趣我还得重新刷一遍《红拂夜奔》,为了有品位得去看杜拉斯的《情人》,为了有作为读者的厚度要去读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为了未来可能和王小波迷妹的谈话具有有参与感还要考虑读罗素。《1984》看过且记忆犹新让我读这本书至少还能有些“不完全局外”的自我安慰。
  •     一直想要看王小波,一直没有看,那就先从杂文起吧
  •     几年前看过《黄金时代》,那时候年纪小,情节内容都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有点黄。现在再看王小波的书,总觉得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就是作者自己,,,
  •     王小波的杂文比起时代系列更为易懂
  •     这部书买了还没看,但是我很喜欢王小波的杂文性质的这些书,应该很好看。
  •     序里李银河就说了 他是在已有的价值体系之外的人 没有一个专家学者能对他评论 试图明白王小波创造的美吧
  •     过两天写
  •     王小波的书,有时候像是一把利剑,带给人只穿心底的震动;有时候像是大海,无限容纳,任你予求予取;有时候像是高山,有的觉得只可仰止,有的“披荆斩棘”能够攀登;有时候像是古堡,矗立在夕阳的余晖之中,有许多密室等待你去探寻。《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很像是课堂,有讲解,也有启发。读《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和《谦卑学习班》等文章,会有一种被利剑击中的感觉:我们苦苦想去掉的自己身上的“恶习”,也许正是最可宝贵的品质。人生天地之间,多少的不自由,或许只是自己加给自己的负累。其他的一些文章,读来可以增加很多的知识,获得很多的见解,这也是很好的。尤其可贵的是,读了其中的许多文章之后,可能会找来很多其他的书来看,如王道乾的译作,波伏娃的《第二性》等等,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授之以渔吧。作者或许并不是想要启迪谁,但是有些东西就在那里,读到了,也就得到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的这版书,是王小波逝世十五周年的纪念版,除了有李银河新作的序言之外,还有很多的插图。由于本书由许多杂文组成,所以插图也很多,有西方中世纪的油画,也有中国古典小说的插图,有近代的讽刺漫画,也有记录时代印迹的照片,真是读到哪里“看到”哪里,快哉!
  •     其实并没有看过太多王小波的书,但是莫名就迷恋。倒是在很久前看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呵呵,以此自勉。
  •     看王小波,从一只猪开始,其实王小波是个逗比
  •     王小波的作品,笑着流泪,流着泪笑,王小波是少有的生活和写作都很真诚而真实的作家,总是直面和鞭挞人生和人性中的丑恶,内里是一颗善良的心。
  •     全书我就喜欢第一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剩下的不怎么有意思。给我的感觉像是局限在一个小匣子里,说来说去就那么几件事情。到底鲁迅伟大,几十年过去,感觉还是那么透彻。而王小波所争论的好像是表面,而不本质。
  •     就是为了这本书去看杜拉斯的
  •     个人比较浅薄 后面没太看得完 但并不妨碍这是本好书 王小波绝对没有过誉!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的代表作品,值得一读。
  •     第一本看王小波的书,不上黄金时代不是白银时代,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本书,大概能说清王小波想要说个什么事,然后再去看他的小说,就能看得更顺畅更有趣了。之后是在这本书里看到了情人,王小波十分推荐情人,虽然以前一直想去读但一直没机会,看王小波这么推荐情人,就去找了一本来看。的确是好书,王小波是个特立独行的人自诩为猪。
  •     这本书非常有意思
  •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
  •     快递快,东西很好!内容…还没看,王小波作为一个拥有精彩精神世界的人,希望能给自己一些感受
  •     太啰嗦。。。
  •     其实有时候我们过得比一只猪还怂~
  •     每一个曾经特立独行的人,都抛弃了曾经的自己。
  •     两三年前无感 如今读出几丝感动
  •     这本比《沉默的大多数》让我有感悟的地方多。
  •     他并不是中国主流文坛的作家,但是却是作家中少有的有趣的人,喜欢他的小说,杂文更甚,他讲的道理都通俗易懂,也算不上前卫,但是好像只有他才能讲出来
  •     时代怪才王小波,思想很独特,这是一本好书,让我认识了杜拉斯等世界文学大师
  •     还没看这只猪。从小就不喜欢杂文,不过既是王小波写的必有妙处。等着吧
  •     猪再出现时远远的看了我一眼 哈哈,不知道看我是不是也像只猪
  •     不办婚礼或是免去丧事,真的可以活得轻松很多。作者那么早就悟透的道理。
  •     读过王小波,写不出别的话来描述他的世界。 王小波喜欢杜拉斯,喜欢《情人》,我没有看过书,只看过电影,电影里就有浓烈的情绪感,应该去看看书了。
  •     第一次看王小波的书,很喜欢他对文字的表达,精准,不啰嗦。除了这只特立独行的猪,没有人敢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一直特立独行的猪,不错。
  •     还买了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感觉好多重复的,很多是序,后记之类的。想读王小波还是看《黄金时代》吧
  •     感动在当下,学着做一个有趣的人。
  •     简单的话语,没有那些华丽的词藻,但真诚朴实足以敲进人的心灵。
  •     王小波是我喜欢的作家,性价比高,值得购买。
  •     他说知道好坏是不够的,无论活着还是写文章。所以他主业写小说之余也要写些有说服力的杂文,以免大家都来写小说抢了他的饭碗。当然重要的是无趣的人也不适合写小说,何况杂文如今负起了社会道义的责任,所以他甘心敬佩他的猪兄。他学猪兄一样说相信自己有文学才能以抵抗自己的增熵处境,用最诚实的姿态调查了同性恋,顺带教人脱离浮嚣,以便减熵。我倒是还未瞻仰过他的墓碑以及上面写了些什么。不过估计他也没意识到日历永远翻不到的明天会怎样,所以恐怕墓碑上未留得可令人瞻仰的东西。不过我要是有墓碑的话也只会往上写两件事:一是生卒年月,二是某年至某年在思考墓碑上该写什么。
  •     第一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还是比较有内涵的,可以因此联想到很多。
  •     王小波的杂文挺好。
  •     王小波的杂文很值得一读
  •     刚开始看,很喜欢王小波的写作风格,打算把这本看完之后买时代集回来看看,
  •     有点读不懂,又好像懂了些什么。在那个年代,那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可能,我比不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