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诗歌 >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7-1
ISBN:9787302065630
作者:辜正坤
页数:573页

作者简介

高等院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系列教材。
本书在总体方向上把中西诗歌的鉴赏理论的创立与翻译标准系统论的创立有机结合起来,以诗歌理论、诗歌翻译、诗歌赏析及诗歌比较构成一个多层面的框架,各部分互相贯穿、互为表里。其中翻译理论的引人则使得中西诗歌贯通的桥梁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全书分为四大部分计二十二章。从宏观的角度俯瞰了东西诗潮,以典型的中国阴阳理论首次在学术界归纳出东西诗歌阴阳对立七大潮;系统总结出了中西诗鉴鉴十角度,并逐一加以界定讨论;探讨了诗歌的五大功能及与此相应的诗歌鉴赏五大标准;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同时就若干翻译经典命题进行了辩证分析;以中西诗与当代人类的命运以及翻译与学术文化也进行了探讨;全书以中西诗理相通相贯同源互补论结束。
读者对象:大专院校外语专业师生、文学与翻译爱好者、诗歌爱好者。

书籍目录

卷一 中西诗歌鉴赏与比较理论
绪论
第一章 诗歌鉴赏五象美伦
第二章 中西诗义钩玄录
第三章 东西诗阴阳对立七大潮
第四章 中西诗歌鉴赏十角度
第五章 中西诗五功能与鉴赏五标准
……
卷二 中西诗歌鉴赏举隅
第八章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举隅
第九章 西方名诗鉴赏举隅
第十章 诗歌评论另类编
第十一章 中西诗余论
卷三 翻译理论与技巧
第十二章 翻译理论部分
第十三章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第十四章 多元化翻译标准存在的客观依据
第十五章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与翻译学经典命题辩证
……
卷四 翻译与学术文化
第二十一章 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
第二十二章 翻译与文化
篇终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图书封面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书看得出来是用心之作,只是词藻如繁花(不是妙笔生花),作者没什么文才。明明没什么文才,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写得简洁些的,却要卖弄至此。地球上噪音这么多,不是用心提炼之作,不必出版发行的。不是经典书籍就不要当教材了,多令学生痛苦啊
  •       你随便翻到该书的哪一页,都难找到苟且的地方。   涵盖的内容极丰富。这本书有诗歌鉴赏理论、诗歌翻译理论,还有比较文学理论。有许多崭新的观点。读了后令人终生难忘。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节选。下面是辜正坤书中第一章第一节中的内容拷贝:1诗歌鉴赏五象美论汉语:汉诗媒介之妙蒂所在为了了解普通诗歌的奥妙,让我们先来理解汉诗的奥妙。要理解汉诗的奥妙,首先要了解汉语言文字的奥妙,因为人类文化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受语言结构控制的,有什么样的语言结构,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结构,从而也就有什么样的诗歌结构。语言虽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却是最核心的部分。语言与文化虽是互构的,但语言却常常表现为互构关系中的决定因素 。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诗歌的特定妙蒂总根于特定的语言形式。汉抒情诗之所以绝妙无伦,一个关键的因素,在于汉语本身无可替代的视象、音象、义象、事象、味象等存在方式。1.1诗歌视象美我所谓的视象,指的是:1)诗歌的具体内容借助审美主体的呈象能力而显示为主体想象世界中看得见的具体物象;2)诗歌本身的外部形式如诗行排列、特殊的字、词书写形式等物象。进而言之,我把诗的字词语意呈现于想象世界、即主体心灵世界中的物象,称为语意视象;同时把客体世界,即诗歌本身外部形式物象,称为语形视象。语意视象往往具有模糊性,其具象清晰度取决于审美主体(诗人、读者)的呈象能力;语形视象较清晰,但其审美效果却又取决于审美主体的知解能力。前者含较多感性成分,后者则含较多理性成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可以把视象理解为一种图画性的东西,只是要记住这种图画有时是具体的,有时是抽象的。1.1.1 语意视象美我仍以中国诗作为例子来阐述这个问题。中国诗中的语意视象美非常突出,这可以说是内在地受惠于其语形视象美。从互构语言学的原理出发,这是汉字的先天性象形暗示效应导致汉诗中相对突出的图画视象美。汉诗中的语意视象多为景物描写。但并非一切被忠实地描画出的景象都是美的。恰恰相反,只有当景物被诗人在特定的艺术观照角度、用特定的语词、按特定的时序状态描写下来时,才能作用于人们审美习惯心理感受机制,从而产生强烈的审美效果。1.1.1.1 汉诗语意视象蒙太奇手法汉诗语意视象之所以妙绝无伦决定于汉诗媒介—汉语本身的特殊存在方式,即:汉字是规则的单音节字,无性、数、格、时态之类的词尾变化,其语法极富弹性,因而用于句子组合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由诗人随心所欲地排列、嵌镶,而生出无穷无尽的视象、音象、义象、事象、味象等。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中国诗人们才可以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意视象蒙太奇手法,象变魔术般驱使汉字而创造出气象万千的美丽的汉诗语意视象。所谓蒙太奇手法(德文Zusammenstellung,法文Montage)即电影剪辑,意谓把已经摄影、录音、显像的电影胶片片段根据分镜头剧本进行组接。剪辑者通过剪辑创造出和现实有别的电影时空关系,并以主观意图为基础,组建出各种画面,表现各种各样的想法,从而产生层出不穷的审美效果。即使是同一个素材,只要改变剪辑的切断和接触顺序,就会产生在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作品。众所周知,这种风行全球的艺术手法理论正是爱森斯坦受中国诗的启发而系统创建起来的!难怪中国诗中的语意视象画面如此酷似电影蒙太奇镜头。一行诗往往由一幅或若干幅画面组建而成。我们在欣赏一首诗中的语意视象时,宛如觉得一个个电影镜头牵动我们的视线上下左右、忽远忽近、流动不居地扫视各种景象。比起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手法来,中国诗中的语意视象透视手法更要不拘一格、变换无端。诗歌中的视象排列亦不同于照相;照相是平面的,若干景物一下全收进视野。而诗中的语意视象却是经过诗人的艺术选择,或故意将某些画面前置,或故意将某些画面后置,或通过某种修辞手段(如对仗形式之类)将画面并置而产生互相对立但又互相补充的张力审美效果。由于诗人可以巧妙地打破客观世界物象的时空关系和存在方式,将它们切割、修改、或放大、或缩小、或夸张、或突出、或交叉、或融合、或伴之以音、或敷之以采,然后以某种别出心裁的时空顺序组合起来,最后在审美主体的头脑中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象审美效果。我们来简单举例说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这二行诗至少包含了四个景点:山、平野、江、大荒。(说至少包含四个景点,是因为对心理呈象能力强的读者来说,还可以从别的字眼如“随”、“尽”、“入”、“流”等玄想出其他动态型三维画面。)处理这四个景点时,诗人原可以把镜头先对准江,或先对准大荒,或先对准平野,这都取决于诗人掌握的视象蒙太奇技巧。(此外,我们知道,在组建画面时,对某些诗体,诗人还须特别留心韵律、平仄或对仗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有可能干扰视象组建,但也可能因难见巧,使视象构思更为美妙。)第一行诗中的两个景点,山视象抢先进入镜头,突兀峥嵘,抓住我们的想象;平野视象殿后,缓解由山视象触发的紧张感,一张一弛,镜头是由高处往低处推,以“尽”字收住,让人的目光从高耸的雄峰慢慢滑向无垠的平野,这就突出了山势的高峻宏伟和平野的低平远旷,高低两种视象完全对立而又互补互彰,所谓“高下相倾”(老子语)是也;缀以“随”、“尽”字眼,让高低两种视象有机地连成一体而又渐渐消逝在远方,使人顿生苍茫无际的视象美感。第二行诗推出第二组画面。镜头先对准大江,继用一“入”字,描绘其以磅礴万钧之势、直欲劈开大荒抢道前行之状。“江入”二字产生纵向长远的视象,大荒的“大”则产生横向空阔无垠的视象。细味“大荒”二字,声韵响亮,开口度亦最大,其音象造成洪大广远的感觉,与大荒二字的本义正相契合。同理,“山随平野尽”中除“山”字外,余四字声韵皆沉钝,开口度亦都很小,相形之下,山与平野两种视象的高低感便极微妙地衬托了出来。(李白在组建音象、视象技巧方面确堪称圣手。)高山平野之比照已见倾侧之势,则江水劈地而开沛然前行之状已是必然之理,故“流”字承“尽”、“入”二字,借山峦、大荒之静象而使诗中四景象产生动态感,大自然之生机顿郁渤诗行,读者俯仰吟诵之际,必生宇宙人生洪荒万古之慨。四景点实为四幅画面,高低远近,动静相衬,剪辑组合技巧高妙无逮。如以照相来表现,绝难产生此种艺术效果。照相囊括一切,似乎什么也不缺,但却难以突出重点,反不如两行诗,只取四个镜头,却能使我们更生动、更丰富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奇拔,壮丽多姿。由此即可见出视象蒙太奇手法的奥妙了。用蒙太奇手法营造组合出的语意视象种类繁多,此处略举一二。蘖生簇状型视象所谓蘖生簇状型视象指的是由诗句语意代表的一组具有相关性的簇状视象群。此簇状型视象的形成是由于其中的引导视象(即第一个出现的视象)引发出了若干相关视象。例如,“枯藤、老树、昏鸦”一句中,藤引发出其可攀缘之树,由树而联想到绕树飞翔的昏鸦。藤、树、鸦三物象有机贯穿起来呈簇状型视象。又如“人迹板桥霜”句,共含三个物象“人迹”、“板桥”、“霜”。从人的正常观察顺序来看,三物象中占空间最大的是“霜”,因为霜覆盖面广,铺天盖地,当然应被首先看到。其次是板桥,具有规则的平面,在自然界千姿百态的物象中,也较引人注目。最小的物象是人迹,即人的脚印。然而,诗人的取景框偏偏对准最小的物象脚印,来了一个特写镜头。之后由脚印联系到脚印所在之桥板,由桥板再注意到板上之霜。取象顺序与正常的观察顺序刚好相反。三种视象逐步迭加在读者的审美感知想象中,呈蘖生簇状型视象。由于物象的逆序安排,鲜明地突出了人迹,使之成为中心视象,于是,在雄鸡啼晓的霜晨,早行人的形象虽未直接见于取景框,却呼之欲出。通感互根型视象所谓通感互根型视象指的是色声香味触诸种感觉互相贯通的视象。例如用颜色来描绘声音,或用听觉来表达触觉。例,贾岛《客思》:“促织声声尖似针。”这是以视觉(“针”)来表达听觉(“声”)。王维《过清溪水作》:“色静深松里。”这是以听觉(“静”)来表达视觉(“色”)。又,李世熊《寒支初集》卷一《剑浦陆发次林守一》:“月凉梦破鸡声白,枫霁烟醒鸟话红。”视觉(“白”)表达听觉(“鸡声”);视觉(“红”)表达听觉(“鸟话”)。又,李贺《天上谣》:“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听觉(“水声”)表达视觉(“流云”)。时空杂糅型视象所谓时空杂糅型视象指的是时间和空间错杂交织而产生的特殊的艺术视象效果。例如吴文英的《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三千年事”虚指远古历史陈迹,而重心放在“三千年”这一时间概念上;继言“残鸦外”,谓长空鸦影消逝之处,此为空间概念。三千年历史陈迹固不可能在长空鸦影消逝之处,而在诗人笔下,却偏能时间空间错杂交织,远古苍茫接踪于鸦影渺然之天宇尽头。诗人浩茫心事驰骛八极,无所寄托而生出的惘然若失之慨溢乎言表,所以只好“无言倦凭秋树”了。阴阳对称型视象所谓阴阳对称型视象指的是将两种相斥相异或相关的事物加以并列对称地建构而产生的视象。中国诗中所有的对仗(对偶)句都属于此类视象。世界上没有一种别的语言能象汉语这样工整、简洁、精致、美妙到无以复加地营造出此类视象。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对“长河”,一阔一狭,惟“漠”之阔大,更显“河”之狭长;烟孤且直,见蛮荒之地风静声消,寥落无人;日落犹圆,写胡天边塞山渺云稀,残照如染。孤烟一线,落日一圆,长河婉转,大漠成片,则直、圆、曲、方,诸形皆备,酷似规写矩画而出,此类对称型视象之构建技巧,可谓奇绝妙绝。至于阴阳划分,则宜灵活取象。若前句为阴,后句自为阳,反之亦然:若落日为阳,则孤烟为阴;若直为阴,则圆为阳。以此类推即可。但对称视象宜相斥相异,不属同类。如以山对峰,光对明,饭对食之类,即不妥。阴阳对称型视象在汉诗中可能是用得最多的视象,兹更举数例,供读者自行赏鉴:李憬《浣溪沙》:“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点铁成金型视象所谓点铁成金型视象指的是利用古人用过的语意视象(字、词、句)在新的语境中产生新的更美的语意视象。黄庭坚云:“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成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莎士比亚也说过:“用旧词出新意是我无上的诀窍” 。按西方现代文论家的说法,则“任何作品的本文都是由许多引文镶嵌而成的;任何作品的本文都是别的作品本文的吸收和转化” 。如此看来,借用或引用别人的成句似乎天经地义地合理合法。但我们当然不赞成在此种理论的支持下到处抄袭。借用引用应有一定的限度,超过限度就是盗用。前人在使用点铁成金法取得成功的例子不计其数。李日华《紫桃轩杂缀》江为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逋稍加改动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遂成千古名句。味“竹影”、“桂香”,虽为丽句,然终嫌用语过实,不若改后视象“疏影”、“暗香”所显示的朦胧美,所谓“妙在含糊,方见作手” 是也。“疏影”与“清浅”意趣相通;“暗香”与“黄昏”情味绾合。故其境界之温藉空灵实远胜原诗。杜甫《宿江边阁》“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实来自何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改“出”为“宿”,意在写“薄云”驻留岩际依依不舍之状,舍动象为静象,遂与“翻”字相呼应,前静后动,阴阳互补。一“孤”字极写凄冷,一“翻”字令人立见波光粼粼。而何诗虽亦清新朴直,然“出”、“上”均为动象,缺变化;“出”、“初”又同音相犯。故改后视象确有点铁成金之妙。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实自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青旗一色”夺胎换骨而来。王句视象比之庾句境界大开,霞举骛飞,天水一色,确属千古丽句。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亦明显来自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王句虽有袭用处,而情调之渲染借落花飞雁、西风霜林之视象架构铺排,更令人心荡神迷。李白之《静夜思》(床前明月光)亦沾溉前人意象。萧注引古诗“明月何皎皎”,再引魏文帝诗“仰看明月光”,示其化用之痕。又,晋《清商曲辞•子夜四时歌•秋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似亦为白诗所祖。晏几道《临江仙》名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全袭用五代时翁宏《春残》一诗:“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比之晏词,翁全诗视象营构之美逊色甚远,故此联名句反为小晏延誉而不以翁传,实为点铁成金之又一证据。建安时代以前,全盘袭用前人成句蔚为风气。后来人变本加厉,干脆将前人的诗句直接重新排列组合,集为新诗,谓之集句。如王安石《虞美人》一词单用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即达三处。刘克庄《后村诗话》云:“美成颇偷古句。”其《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小作》全篇化用前人诗达八处之多,而开头三句就有三处。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中的每一出的下场诗全集唐人句。至于黄之隽《香屑集》(八卷),朱彝尊《蕃锦集》,则可谓集句诗集大成之作。西人T.S. 艾略特作长诗《荒原》四百三十余行,袭用三十五位诗人作家之成句,在西方诗坛引起轰动,殊不知此法在我国一千多年前就已是司空见惯的手法。此种手法用得过滥,必流弊丛生。诗人营构视象美、义象美、音象美之类,有多种途径,不当泥于此法。王九溪《昭昧詹言》卷二十一云:“大抵质用不如借用,明用不如暗用,正用不如翻用,整用不如拆用……”可为借鉴。若作者真有点铁成金之术,用之或无愧色;然若手段低劣,反有点金成铁之虞。如宋僧惠崇作《书扬云卿别业》:“河分冈势断,春入烧痕青。”上句取自司空曙诗,下句取自刘长卿诗。强为凑合,连其弟子亦嫌其做作,“……吟赠其师曰:‘河分冈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不是师偷古人句,古人诗句似兄诗。’”诗界传为笑谈。1.1.2 语形视象美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大杂烩,玄学
  •     很多有趣有用的想法。
  •     以前看的时候还觉得蛮有意思的吧~
  •     1. 开篇文白杂交的赋太搞笑了。2. 不懂古今音有别妄谈音韵,不知道哪里学的语言理论,居然企图通过区分语言先进与优劣以决定诗歌高下。3. 以一己之偏见为教材定义何为“美”是很恐怖的……槽点太多,数不过来了
  •     挺有意思,只看前半部分的理论。后面也很不错
  •     真的很不错 诗歌鉴赏的部分写得特别详尽 了解了“误译”的一些词~悲剧~博弈论~意识形态 作者还是很锱铢必较的 不愧是学贯东西之学术怪才的后人 另:绪论写得异常之好
  •     在Google圖書蹭著看,頁數跳的比較多,所以只能說是斷斷續續看過。第一章感覺做為學術文章來說用詞比較偏頗,導致作者的個人看法也不夠客觀......之後的詩詞鑒賞部分還是很不錯的,篇幅不多用詞精準又能很好的表達分析內容,對我來說對詩詞的理解挺有幫助。至於翻譯學術部分見解都挺有趣,不妨當做是豐富知識面的讀物。如果圖書館有這本的話,還真想仔細從頭讀一遍。
  •     只看了古诗词鉴赏那一部分
  •     比如说那个七大潮理论吧,理论似乎还需要寻找更深的根据。而且作为诗歌理论,它的哲学—美学基础显得过于薄弱。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就曾表示过以陌生和新奇作为标准的文学审美观,由此解释了文学潮流的新—旧—新的辩证运动趋势。这样的理论很多,关键是做到言之有理、有据、论证充分,很难。难为了辜老师,虽有欠缺,但看得出下了很多年功夫。########越读到最后越觉得作者肚子里没货。
  •     for 学年论文
  •     comparative poetics and translatology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