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酌低唱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古代随笔 > 浅酌低唱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
ISBN:9787806297742
作者:张玉璞
页数:309页

作者简介

本书分析宋代词人的文化精神之所以产生的背景时说:宋代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崇文抑武。宋朝是一个以成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文化高度发达而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的封建王朝,加之理学思想的日益浸染,使得宋代词人在注重内在修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亦去大胆追求个性自由、人格独立,而且还能够沉于耳目声色之娱而悠闲自得;可以在国难当头之际血洒沙场,高歌“金戈铁马”,又可以在纸醉金迷中去偎红依翠,浅酌低唱。《浅酌低唱》对宋代词人这种双重人格既对立又统一的现象及其内涵的成功解析,无疑是当代宋词研究领域的一大亮点。

书籍目录

引言一、我生存,我享乐  优遇之幸与诗意享乐  “士不遇”情结人谈化  宽松下的精神禁锢  旷达心态的形成二、词人心态与价值取向  茶坊酒肆中的词客风流  情理冲突与词人心态  词体与词人三、多彩的人生体验  纵情享乐与随缘自适  忧患意识与风月痴情  勇担道义与英雄失路四、人生类型的个案分析——以柳永、欧阳修、苏轼、秦观、辛弃疾、美夔为例  “忍把浮名,换子浅斟低唱”——世俗人生意趣的典型柳永  “虽游戏作小词,亦无愧唐人《花间集》”——作为词人的欧阳修  “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随遇而安的苏轼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笃于深情的“古之伤心人”秦观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担英雄泪”——英雄失路的辛弃疾  “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旅食权门的江湖词人姜夔附录  宋代大事年表(960-1279)  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图书封面


 浅酌低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从初中开始接触古诗词鉴赏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在面对文本赏析时,一定要学会“知人论世”。然而在“知人论世”的同时,也不要脱离文本,随意开脑洞,还是要尊重文本本身,这是兔叔教我们的。这本《浅酌低唱》更主要的还是从整个宋朝的大的时代背景下文人们的心灵成长史来介绍宋词的不菲艺术价值。全书指出时代环境决定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双重性和人格分裂状态,而词作便成为了他们感情宣泄的媒介,这也决定了词独特的言情娱乐功能。第一章讲的是宋代士人的生存环境与处世心态。宋代实行崇文抑武、优渥文士的基本国策,文人士大夫得到广泛重用,不仅官职高、职位多,且待遇优厚。文人士大夫们如此受重视,入仕途径多样化,高官厚禄的待遇淡化了“感士不遇”的情结,也养成了奢侈享乐的坏毛病。然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又使得他们处于“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冲突之中,人格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裂变,心态也越来越复杂。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士人自觉地收敛了放荡狂傲、任情任性的习性,变得老练深沉、正经规矩。除此之外,宋代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也促进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人格养成。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使他们精神振奋,热情参与政治,而道家任自然、轻去就的思想和佛家追求自我解脱的思想又使得他们能超然的对待人生的荣辱得失。在宋代,儒释道三教义理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出于生存发展的需要,发生了趋同性的变化,都开始注重内心的修养,在思想层面上开始了有机的融合。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文人士大夫们可以尽情享乐人生乐趣,却又自觉地将理学的精神枷锁套在自己身上,而填词,变成为了他们抒发内心隐秘情感的宣泄口。第二章主要说词人心态与价值取向,主要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来阐述茶肆酒坊中的词客风流以及情理冲突下的词人心态和词体意识。“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这说的就是北宋汴京的夜市繁荣盛况,在宋代以前,都有宵禁,而在宋代,随着人口的剧增和商业的繁荣,夜市文化空前繁荣。由于商业的兴隆,作为“艳科”的曲子词在繁盛的夜文化中也逐步发展起来。一方面,文人士大夫在茶肆酒坊中诗酒风流传下许多作品,另一方面,酒楼茶肆中的歌女又将这些作品口口唱传。这其中不乏许多美貌与智慧并存的歌妓,与这些风流才子共谱几曲风流韵事。文士热衷于出入秦楼楚馆,并非仅仅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更主要的是能得到文化上的精神愉悦;而歌妓们也乐于与文化素养较高且风流多情的文士们来往,这一来能提高自己的身价,二来还能得到文化上的熏陶与情感上的交流,甚至还可能获得真挚的爱情。文士与歌妓的这种双向需求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虽然这一系列的原因使词的创作达到了顶峰,然而“词为艳科”的词体意识还是根深蒂固的,词显然还是不登大雅之堂,只能在纾解烦闷心绪情感方面发挥作用。第三章介绍了宋代词人多彩的人生体验,从文人士大夫的纵情享乐与随缘自适, 忧患意识与风月痴情, 到勇担道义与英雄失路, 我们可以看到一部宋文化的凝聚史。 宋代城市经济的高度繁荣, 歌妓, 冶游的盛行, 使享乐心理普遍滋长。 享乐意识是人之本性, 理学的内转使宋人的内向性格更加凝结于一种心智的表达, 强烈的感情在内心酝酿得更丰富, 激烈。 此篇主要从社会境况和现实环境, 社会矛盾的激化来探讨文人士大夫的忧生和忧世, 伤春和悲秋, 相思与悼亡, 以及勇担道义和英雄失路的悲凉, 所有人生中愁肠百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思绪都可以在词中找到表达的方式。这一部分是作者着墨最多的,而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古代的妓女制度。书中记载,在宋代,按服务对象和服务性质的不同,妓女大致可分为官妓、声妓、艺妓和商妓四类,而官妓又是最受青睐的。她们不仅色相好、技艺高,且才智学识、艺术修养都要高于其他妓女。令我惊讶的是宋代文人的狎妓之风,官府不但不制止,反以此兴盛繁荣之态为豪,认为这是国运昌隆、太平盛世的标志之一。在民间,甚至有些许家庭经济拮据的人家自幼培养女孩的音律书画,按照官妓的标准来栽培家里的女孩子,以便成年以后卖给酒楼青楼贴补家用。在民间还有选举“花魁”的盛事,也就是“女状元”,哪家妓馆酒楼要是有花魁在坐,那必定是座无虚席,名声大震。由此可见,在宋代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是如此的低下,尤其是出身卑微的妓女,仅供官僚文人、商贾巨子玩弄娱乐,哪怕是才识过人、聪慧灵秀的名妓也不过如此,始终都是靠出卖才华、色相、技艺或者肉体为生的女子。宋代的妓女制度一方面促进了词的创作高峰,另一方面也将理学思想下女性地位再而贬低。第四章主要针对几位具有代表性的词人人生经历进行具体的讲解。放荡不羁、忧郁落魄的柳永, 豁达开朗、从不随波逐流的苏轼是完美人格和天才的结合, 深情纯净的秦观, 慷慨悲凉、英雄失路的辛弃疾, 最让人心动、永远行走在无家的路上的姜夔,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一部诗。指向生命、时间和美的诗一般的心灵和信仰, 才是宋词中自由、和谐、真情和神圣的终极之美。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宋代繁荣的经济与享乐文化带给我的冲击。在理学思想的束缚下,又那么热衷于人生享乐的文士们在尽忠报国的闲暇之余在内心翻涌起无法向人直述的情思,只能通过一首首词向懂他的知己之人娓娓倾诉。思想虽被禁锢着,但是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也给他们提供了众多消解的渠道。作为一个贪图享乐的懒人,我倒是很羡慕那样的生活,一盏清茶,一轮余晖,半掩柴扉,静候佳人归期。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从大的社会背景,人类心灵成长历程来解析宋词的意蕴,值得细读。
  •     作者逻辑帝。
  •     愿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     09年借过的书。很是那个时候的风格啊。
  •     为写院长论文而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