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选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戏剧 > 莎士比亚戏剧选

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539940236
作者:莎士比亚
页数:308页

作者简介

《莎士比亚戏剧选》收入了由朱生豪先生译的包括《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仲夏夜之梦》四部经典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抒情色彩最浓的一部,它讲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抛弃两个家族的世代恩怨,最终却在家族恩怨的斗争中成为牺牲品的故事;《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讲述的是青年王子哈姆特为父亲报仇,最后与仇人同归于尽的故事;《威尼斯商人》则是莎士比亚喜剧系列中第一个用较多的现实主义手法接触社会阴暗面的优秀作品;《仲夏夜之梦》是莎剧中最常被搬演也是最受欢迎的喜剧,亦为莎翁众多剧本中少数极具原创性的剧本。

书籍目录

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哈姆莱特

编辑推荐

《莎士比亚戏剧选》:北斗译丛

内容概要

作者:(英国)莎士比亚(Shakespeare W.) 译者:朱生豪

章节摘录

版权页:罗密欧  怎么!我们就用这一番话作为我们的进身之阶,还是就这么昂然直人,不说一句道歉的话?班伏里奥  这种虚文俗套,现在早就不时兴了。我们用不到蒙着眼睛的丘必特,背着一张花漆的木弓,像个稻草人似的去吓那些娘儿们;也用不到跟着提示的人一句一句念那从书上默诵出来的登场白;凭他们把我们认做什么人,我们只要跳完一回舞,走了就完啦。罗密欧  给我一个火炬,我不高兴跳舞。我的阴沉的心需要光明。迈丘西奥  不,好罗密欧,我们一定要你陪着我们跳舞。罗密欧  我实在不能跳。你们都有轻快的舞鞋;我只有铅一样沉重的灵魂,把我的身体牢牢地钉在地上,使我的脚步不能移动。迈丘西奥  你是一个恋人,你就借丘必特的翅膀,高高飞起来吧。罗密欧  他的羽镞已经穿透我的胸膛,我不能借着他的羽翼高翔;他束缚住了我整个的灵魂,爱的重担压得我向下坠沉。迈丘西奥爱是一件温柔的东西,要是你拖着它一起沉下去,那未免太难为它了。罗密欧  爱是温柔的吗?它是太粗暴、太专横、太野蛮了。它像荆棘一样刺人。迈丘西奥  要是爱情虐待了你,你也可以虐待爱情;它刺痛了你,你也可以刺痛它;这样你就可以战胜爱情。给我一个面具,让我把我的尊容藏起来;(戴假面)哎哟,好难看的鬼脸!再给我拿一个面具来把它罩住了吧。也罢,就让人家笑我丑,也有这一张鬼脸儿替我遮羞。班伏里奥  来,敲门进去。大家一进门,就跳起舞来。罗密欧  拿一个火炬给我。让那些无忧无虑的公子哥儿们去卖弄他们的舞步吧;莫怪我说句老气横秋的话,我对于这种玩意儿实在敬谢不敏,还是作个壁上旁观的人。迈丘西奥  胡说!要是你已经没头没脑深陷在恋爱的泥沼里——恕我说这样的话——那么我们一定要拉你出来。来来来,别浪费时光啦!罗密欧  天色已晚,哪里还有什么光?迈丘西奥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在浪费时间,这就像白天点灯一样。别曲解我的意思,用心来听比只用耳朵听要清楚得多。罗密欧  我们去参加他们的舞会,实在没有什么恶意,只怕不是一件很明智的事。迈丘西奥  为什么?请问。罗密欧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迈丘西奥  我也做了一个梦。罗密欧  好,你做了什么梦?迈丘西奥  我梦见做梦的人老是说谎。罗密欧  一个人在睡梦里往往可以见到真实的事情。迈丘西奥  啊!那么一定春梦婆来望过你了。班伏里奥春梦婆!她是谁?迈丘西奥  她是精灵们的稳婆。她的身体只有郡吏手指上一颗玛瑙那么大;几匹蚂蚁大小的细马替她拖着车子,越过酣睡的人们的鼻梁。她的车辐是用蜘蛛的长脚做成的,车篷是蚱蜢的翅膀,挽索是如水的月光,马鞭是蟋蟀的骨头,缰绳是天际的游丝。替她驾车的是一只小小的灰色的蚊虫,它的大小还不及从一个贪懒丫头的指尖上挑出来的懒虫的一半。她的车子是野蚕用一个榛子的空壳替她造成,它们从古以来,就是精灵们的车匠。她每夜驱着这样的车子,穿过情人们的脑中,他们就会在梦里谈情说爱;经过官员们的膝上,他们就会在梦里打躬作揖;经过律师们的手指,他们就会在梦里伸手讨讼费;经过娘儿们的嘴唇,她们就会在梦里跟人家接吻,可是因为春梦婆讨厌她们嘴里吐出来的糖果气息,往往罚她们满嘴长着水泡。有时她会驰过廷臣的鼻子,他就会梦见有了个好差事;有时她从捐献给教会的猪身上拔下它的尾巴来,撩拨着一个牧师的鼻孔,他就会在梦中又领到一份俸禄;有时她绕过一个兵士的颈项,他就会梦见杀敌人的头、进攻、埋伏、锐利的剑锋、淋漓的痛饮,忽然被耳边的鼓声惊醒,咒骂几句,又翻个身睡去了。就是这一个春梦婆在夜里把马鬣打成了辫子,把懒女人的肮脏的乱发烘成一处处胶粘的硬块,倘然把它们梳通了,就要遭逢祸事;就是这个婆子在人家女孩子们仰面睡觉的时候,压在她们的身上,教会她们怎样养儿子;就是她——罗密欧  得啦,得啦,迈丘西奥,别说啦!你全然在那儿痴人说梦。

图书封面


 莎士比亚戏剧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也许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都会有那么一个时段,嘴里嘀咕着“To be or not to be ,it’s a question,”,或是每个人都曾经有意无意地引用过这样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尽管也许他都不曾充当过《哈姆莱特》的读者。然而无论如何,莎翁的戏剧都给我们这些于不同时代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小时候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名叫《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将莎翁的戏剧改编成了浅显易懂的故事。当然,因为小时候理解能力毕竟有限,看了之后只觉得故事很有趣情节很跌宕起伏。至于那些人生的大意义啊大追求啊什么的,没有仔细思考过。所以现在借“戏剧史”这门课程,再来重温一遍那些宏大如史诗般的悲剧,我觉得挺好的。以上这些小啰嗦,且作为引言。(一) 抉择于沉思的裂变中这样的故事离我们很远,远的是时代,是地域、是环境,是无法触及的一切。这样的故事离我们很近,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斥着各种 “To be or not to be”的抉择。尽管它们没有像王子的遭遇那般拷问人心,但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那却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大概古今中外,只要是宫廷,便少不了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从书中可以看出,在丧父之前,哈姆莱特的生活是比较幸福美满的。父母的恩爱让他对自己与奥菲莉亚的未来也充满种种美好的期冀,认定他们的将来也是那样光明的。阴谋得逞,一切骤变。父亲的突然死亡给了他巨大的打击,悲伤的背后更是深深的困惑与不解。直到父王的鬼魂说出事实真相,一个年轻的王子从此身负命运沉重的枷锁。哈姆莱特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只是两个字:复仇。然而,复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方面,他要面对克劳狄斯的施压与诡计,更重要的是,他要面对内心的彷徨与犹豫。在本剧的第三幕第三场中,哈姆莱特已经有了一个刺杀叔父的机会,却被他的祷告所软化。按照里面的说法是,如果即便是一个恶人,死时正在祷告与忏悔,那么他的灵魂仍会升入天堂。于是哈姆莱特决定等到他在作恶时再动手。其实只要下定了决心,机会是无处不在的。但正因为决心难以下定,所以关键时刻会产生貌似有理的借口。我看见过有人这样说:“不就是报个仇吗,有必要那么纠结吗?”以前我也这么想过。有一点在看戏剧的时候的确要做到,那就是把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那个环境里去。试想你是一位皇宫里的王子,你现在享有荣华富贵的生活,你的仇人是你的叔父、你母亲现在的丈夫,你若选择沉默,那么一切都太平,宫廷不会流血,朝廷不会巨变,一切都会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转下去;你若选择复仇,那么所有与此事有牵连的人都可能会遭遇不测,当然仇人也会得到应尽的惩罚,但同时,一个朝代都有可能会覆亡,动荡在所难免。所以难怪有人说,哈姆莱特是一个不合时宜的沉思者。面对着心爱的姑娘奥菲利亚,他这样捂胸长叹道:“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扫清那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去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这永恒的疑问,存在于一切思考中的人类脑中。装疯卖傻只是表象,内心却如同波澜起伏的滔滔不绝的江水,滚荡着这终极的困惑。丹麦王子还是聪明的。他明白自己只有装疯才能隐藏真正的意图,他也明白这个狠毒的叔父随时都可能要了自己的命,所以他先发制人,将两位陪同大臣交给英王去送死。丹麦王子还是幸运的。他有霍拉旭这样肝胆相照的朋友,在危难的时刻随时身出援手,在紧急的关头随时倾听自己的心声。即使是到了最后,也是霍拉旭这个赤胆忠心的朋友,为自己完成了最后的遗愿——将所有的真相公之于众。但是那些聪明与幸运,都终究抵不过命运无常的捉弄。哈姆莱特最终复仇成功,但自己也中了毒剑而身亡。他的义无反顾奋然独行究竟探究出了生命终极疑问的答案了吗?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具体的生活,面对具体的困境,即使丹麦王子在最后那一刻顿然醒悟了生命的真谛,作为茫茫人海中的小小的我们,也还是要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探寻生命的本质。(二) 爱情败给的是暗流侵袭的残酷命运这部分我想说一说奥菲利亚。由于此剧不是以爱情为主题,所以奥菲利亚这个姑娘在剧中也只能充当推动剧情发展的配角。但是有很多可说之处。奥菲利亚给我的印象是柔和顺从又娇美的。她收到了许多哈姆莱特的情书,在王子热烈的追求之下,她也爱上了王子。本来两个人的未来是很美好的。在意外发生后,哈姆莱特生活的重心显然从爱情转移到了复仇之上,他再也无暇顾及自己个人的幸福了。姑娘却不知情。面对父亲波洛涅斯的命令,她答应再也不同哈姆莱特见面。伤心就此开始。而后,哈姆莱特为了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装疯卖傻胡言乱语,深深伤害了姑娘的心。在哈姆莱特将波洛涅斯当做叔父一剑刺死后,姑娘也疯了——她是真疯了。一个曾经深爱自己的男人现在否定了过去的一切,一个家中的支柱忽然失去呼吸,自己的哥哥远在法国。她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她怎么承受得了这所有的遽变。于是去河边编花环,爬上树枝,却不慎落入溪水中,在临死时还唱歌古老的谣曲,直到溪水淹没了她的身体。这又是一个典型的宫廷式悲剧。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宫廷里的女人生活不可能幸福。她们都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在动乱之时则充当了政治阴谋的牺牲品。如同杨玉环。让我想起《桃花扇》里的两位男女主角,历尽挫折最后终相见,却选择双双出道。在国破家亡的时候,在宏大的时代悲情映衬下,个人的爱情太渺小不过。国在哪里?偏这点儿女情长,割它不去么?!(三) 葛特露忍受的暴虐毒箭葛特露是哈姆莱特的母亲。在剧中,她在先王尸骨未寒之时嫁给了谋杀自己丈夫的凶手。她似乎是剧中除了克劳狄斯之外最大的恶人了。按照我们的观点,作为一个王后,在夫君去世之时,当然应该忠贞不二,用坚强的内心独守空房。怎么可以这么快就嫁给一个杀害自己丈夫的凶手呢?这显然是要受到人们谴责的。所以哈姆莱特,作为她的儿子,也用最最严厉的言辞教训了自己的母亲。但有句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过来是不是可以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她若是不改嫁给克劳狄斯,那么她大概也只有死路一条了。因为本剧的主人公是哈姆莱特,所以我们可以看见他大量的内心独白。但是,葛特露在改嫁之时一定也想过这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当然最后,她选择了“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此处正如同前一部分分析奥菲利亚那段一样,女人,若是无法以最大义凛然的姿态慷慨赴死,那么只能作为男人的附属品,作为政治阴谋的牺牲品而遭受唾弃。(四) 只要你需要,我会在那里霍拉旭,作为本剧主要人物中唯一幸存了下来的人,在剧中扮演者极其关键的角色。是他带给了哈姆莱特鬼魂的消息,才引起了故事的开始;是他在哈姆莱特最需要他的时候,二话不说立刻赶过去;是他在看戏的时候一起帮着哈姆莱特观察邪恶叔父的神情变化以确定真相。我不想把他对哈姆莱特的感情仅仅当做是属下对上级的态度,也不愿意当做是心腹对主人的态度。我更情愿地把这看做是一种生死与共赴汤蹈火的“战友之情”。绀驽老人说的那一句“手提肝胆照阴晴”,我觉得用在这里真的非常合适。因为哈姆莱特身上有让人尊敬的闪光之处,那是高贵的人文主义情怀,一种以理性、自由、人性为出发点的思维角度。霍拉旭也是这样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对理性、对真相、对自由的共同追求,所以他可以理解哈姆莱特,即使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命运的方向,在最后哈姆莱特将死之时,他也愿意与他共同赴死。只是被其劝阻,他要帮助哈姆莱特完成最后的心愿——将事情的经过公诸于众。(五) 只是盲目尽忠,其实是个好父亲波洛涅斯是克劳狄斯忠心耿耿的心腹和走狗,他躲在帷幕后面偷听哈姆莱特与母亲的谈话被意外刺死,其实是死于自己的热衷献媚。他性格的这一部分我不想多说。但其实,他真的是一个好父亲,虽然有时候表达爱的方式流于说教与刻板。在儿子雷欧提斯将要远行之时,他说了那么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凡事必须三思而行。对人要和气,可是不要过分狎昵。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铜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留心避免和人家争吵,可是万一争端已起,就应该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可以轻侮的,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可是只对极少数人发表你自己的看法;接纳每一个的批评,可是保留你自己的判断……”可以说,他把自己为人处世比较智慧的一面都在这一段中展现了出来,即使放到现在,也还是很有借鉴意义。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文艺复兴;觉得《仲夏夜之梦》有《一千零一夜》的味道。
  •     有点失望吧,封面
  •     经典永远是经典,但是放到现在看,这么长的独白又能吸引多少人呢?
  •     不错,字稍小
  •     《哈姆莱特》果然是经典。
  •     如果眼前的男人已经结婚,那么坟墓就是我的婚床。
  •     很好的一本书,没事的时候可以拿来读读,书皮容易脏
  •     莎士比亚的喜剧不如悲剧,悲剧很深刻,喜剧一般般。
  •     戏剧领域,莎翁是个中高手。
  •     书的封皮真好看!
  •     装帧真棒~~
  •     不会欣赏╮(╯﹏╰)╭
  •     语言很优美,思想很有前瞻性,句子如诗
  •     不错……经典剧目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