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戏剧 > 三岔口

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5
ISBN:9787801714374
作者:周德东
页数:326页

作者简介

身陷重重纠葛的蒋中天驱车离开城区,急驰在一条宽阔的远郊公路上,他将奔赴一个神秘约会。路上不见一辆车,四周不见一个人,天地一片死寂。夕阳渐落,他忽然感到不对。因为前方的公路出现了一个三岔口,暮色灰蒙中,两条公路分别伸向黑暗的远方,遥不可测。他呆住了,对方明明说到达约会之地只有一条路,原来的岔路口呢?他停下车拔对方手机,得到的回答是:不在服务区。
游移间,只见一驼背老着赶着一群黑羊,慢吞吞地横穿公路。蒋中天急忙上前问询前途,老头埋着向靠左边的岔路指了指,轻摇着羊鞭,默然消失在公路另一端的黑暗中。
他轻信了这个老头的手指,朝着那条岔路驶去。慌乱中,他忽略了一些致使情节——那些静默的黑羊,自始至终无一只抬起头、露出眼的,还有那老头手上握的羊鞭挂着的是一串黄色纸钱!
从此,蒋中天走了一条更令他悱恻不安且充满恐怖的不归之路……

内容概要

周德东,男,1967年出生,黑龙江人。被称为“恐怖小说第一人”。
生日:09-11。星座:处女座。血型:A。职业:作家。
曾任《文友》杂志主编,《格言》杂志主编,《青年文摘》(彩版)主编。
从1989年开始,先后出版过30部散文集,曾被《女友》百万读者评选为“当代十佳散文家”。
2000年定居北京,开始恐怖文学创作,在中国掀起了一股恐怖文化热。曾出版《三减一等于几》、《我遇见了我》、《天惶惶地惶惶》、《三岔口》、《九命猫》、《纸人》、《谁摸了我一下》、《黑段子》、《恐怖小说家周德东亲身经历的恐怖故事》、《爱情啊你别开花》、《失常》、《所有人都在撒谎》、《门》、《暗夜心慌慌》、《午夜鬼叨叨》、《奇门遁甲》十六部。
其中《三岔口》被著名导演李少红改编成电影《门》。
同年,周德东创作同名恐怖小说《门》,以15万的印数创下恐怖文学记录。在新浪等媒体举办的“寻找中国的斯蒂芬·金”评选中,周德东名列第一。
目前,周德东担任《胆小鬼》杂志主笔。国内第一档午夜电视节目《周德东讲故事》正在筹备中。

图书封面


 三岔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刊登于2011年《胆小鬼》杂志第六期长期以来,类型文学一直受到主流文学的排挤。类型文学包括科幻、悬疑、武侠、恐怖、侦探等等。主流文学只限于具有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或者说,类型文学不能称之为文学,只能称为故事。故事与小说,有本质上的区别,很大部分来自于现实意义。由于文化环境影响,我国的类型小说一直被边缘化,但随着市场的繁荣以及环境的改善,类型小说像是一颗颗破壳的鸡蛋。而《胆小鬼》就是其中的一颗鸡蛋。恐怖小说的价值,来自于黑暗的部分。这里所说的黑暗,是人类对世界的未知部分。人类的创造力也是因为黑暗而产生的。心理与现实的黑暗,增强的了人们挑战未知的勇气。例如,《胆小鬼》第四期的《欠债还钱》,主人公因为现实的残酷而导致心理上的颓废,自己给人生蒙上了阴影。两位长辈制造了更恐怖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主人公觉得现实的挫折不算什么,颓废摆脱不了黑暗,只有勇敢的活下去才能自我救赎。我们每个人都曾陷入相同的困境,生活就是努力摆脱阴影的过程。这就是恐怖小说的现实意义。《胆小鬼》里面的故事情节或许都是虚构,但总觉得这些情节在现实生活中似曾相识。例如第四期的《撒谎精》。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撒谎,为了利益,为了自我保护,为了满足虚荣,谎言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撒谎精》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不能相信别人的谎言,因为我不是傻瓜。也不能欺骗别人,因为别人也不是傻瓜。雨果说,艺术不是人类的拐杖,而是人类想象的翅膀。好的作品不仅需要现实意义,还要有想象力。与欧美小说相比,我们的小说缺乏想象力。这与长期局限于现实主义有关。作品若能吸引各个阶层的读者,是需要精彩的故事情节,而这精彩则需要想象力。《胆小鬼》为想象力训练提供了一个场地。可以看出,杂志里的每篇作品都是作者发挥了良好的想象力。在第四期杂志里,我个人认为最出色的作品是《三点钟》。它延续了西方惊悚小说的风格——逻辑思维。能把读者带到小说里,随着主人公一起恐惧、一起紧张。这是惊悚小说的最高境界。能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在心理与逻辑上多下功夫。而国内的小说,这方面有些欠缺,一些故事的情节有些牵强。对于恐怖小说来说,恐怖与逻辑都需要,恐怖情绪上的享受,逻辑是大脑的享受。《胆小鬼》的现实意义:让每个读者享受恐怖小说的魅力。在黑暗中看到世界与人性的另一面。《胆小鬼》的理想意义:让每个读《胆小鬼》的胆小鬼,都不再是胆小鬼。
  •     我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具有颠覆性,在我讲之前,请大家务必牢记:1.这篇小说看似结构松散,但其实逻辑严密。作者不是傻子。2.务必忘记这篇小说尾声和文馨回家之前的大量内容,在我解释完故事之后,你再联系这些细节,看看说的对否。整篇小说的逻辑不缜密或有逻辑错误的地方:1.蒋中天骗走了洪原的钱,但洪原并没有穷,貌似过得还挺滋润;2.梁三丽的特异功能没有科学依据;3.文馨被男人背叛了两次,都充当着受害者,却没有补救的措施(比如报警之类的正常人都会做的事她一个也没做);4.冯军的死很牵强,之后洪原轻轻松松弄到一笔钱;5.洪原竟然毫不怀疑鬼缠身的事,果断做了变性手术。整篇小说中雷同或类似的地方:1.尾声中文馨和梁三丽的特征完全相符,包括六指、白衣服、披脸发。2.一共有两个男人背叛过文馨:蒋中天和洪原。3.一共有两个男人做过变性手术:冯军和洪原。4.文馨曾经找过三个人的三对父母:梁三丽的父母,蒋中天的父母,洪原的父母。5.一共有两个黑社会:黄山和李作文。6.一共出现过两个妓女。7.李作文和蒋中天都住过黑天鹅酒店的同一间房,都找过妓女。最后一章尾声,我们能明确地发现文馨和梁三丽是如此惊人地相似。或者说文馨和梁三丽就是同一个人。晚上文馨从梦里醒来了,周围一片漆黑。她看着镜子里陌生的自己,想到了整个悲剧的发生。尾声其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问题又来了,哪个才是梦?让我们再回想一段,文馨去精神病院看蒋中天的时候,透过窗子看到有人向里望。原文: 窗外天很蓝,太阳很好。有几个人在窗外无声地走动,偶尔探着脑袋朝屋里看一看,不知道他们是患者还是工作人员。谁会一直盯着一个人看呢?医生或者护工!盯着谁看呢?这一切都是透过文馨的眼睛看到的,当然盯着文馨!医生盯着什么人看呢?当然是病人了!没错,文馨就是精神病。如果你不信,请看文中这一段:“她走进那两扇铁门的一瞬间,忽然想到:我是不是疯了?”文馨恍惚间的意识,提醒了她,她也感觉到自己好像是精神病了!原文:文馨叹口气,说:"中天,你怎么......又犯了这种病啊?"  蒋中天抖了一下,低下头去。  过了一会儿,他慢慢抬起头来,小声说:"你看,太阳这么好,四周这么静,我们干点什么呢?--让我们读诗吧。"蒋中天之所以抖,是因为蒋中天感觉到文馨的病更重了,低下头是感觉到担心或者有一丝歉意,而读诗则是想岔开话题。后面还有一小段更重要的描写:文馨静静望着他,眼睛悄悄地湿了。文馨早不哭晚不哭,偏偏蒋中天开始读诗的时候哭了,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假如文馨是因为洪原而哭的,这段一定会出现在蒋中天说洪原变性认不出来之后。而作者偏偏把这段写在文馨凝望着蒋中天的后面。一个可能是蒋中天是她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人,还有一个可能是蒋中天的诗让她感伤,或者兼而有之。蒋中天念得是什么诗呢?是海子的《日记》,里面写的都是对姐姐的依恋。蒋中天为什么要对文馨说姐姐姐姐的呢?仔细读最后一章的最后半段,你会发现蒋中天从头到尾也没叫过文馨一声“文馨”。很有可能,文馨就不叫文馨。而蒋中天假如不是精神病,那么他读的诗是有含义的,可能就是寄托了对文馨的姐弟之情,或者是认可了文馨作为姐姐这件事!我们现在假定文馨就是蒋中天的姐姐,推倒之前小说里所有对蒋中天的细节描写。因为这些描写和叙述都是基于蒋中天和文馨毫无关系而蒋中天后来发疯的基础上的。文馨是个精神病人,她会把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推倒别人身上,她会把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也都嫁接到别人身上,这就是为什么之前我要列出一个雷同表来了。凡是这篇小说里一而再再而三用的内容,都是文馨自己杜撰出来的,并没有真的发生在这些人身上。文馨是用这种方法的高手。假如我们把之前的内容都视作文馨自己杜撰出来的,或者是文馨做的梦,然后再转到现实上就好理解了。文馨和梁三丽是同一个人,这点毋庸置疑。因为六指这东西不是说有就有的。如果有人相信真有六指能改变人梦境的话,那也快进精神病院了!所以让我们顺着故事再想一遍,前提是默认文馨杜撰了整个故事,其实这一切都没发生。文馨首先杜撰出了两个男人,一个柔弱的,一个刚强的。柔弱的人需要被自己保护,于是她就找她的弟弟扮演了这个角色。而刚强的呢?没有人比自己的老公更适合这个角色了。其实小说从一开始就在褒扬洪原,这其实是文馨杜撰故事时的私心,她要把自己老公的形象树立得高高的。之后文馨就想象她曾经和自己的弟弟蒋中天生活在一起(现实生活里姐弟二人肯定也是一起生活了很多年,这个很容易借鉴到自己的故事中),后来蒋中天骗走了洪原的钱。这时文馨还在努力塑造自己老公完美的形象,把他写的很悲壮。他们两个人好端端地就成了一对苦命鸳鸯。现实生活里文馨的老公肯定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但是在故事中绝对不能写他不好。于是文馨聪明地把所有的缺点全都嫁接到了蒋中天身上,嫖娼啊懦弱啊之类的。所以我们大概能从那个假的蒋中天上找回点真实的洪原的影子,这人好色不重情义。也就是说现实生活里,洪原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整天花天酒地的公子哥形象。或者更确切地,可以从李作文这个角色身上得到启示,洪原可能还有点黑社会的性质。而两个人是如何在现实生活里相遇并走一起的呢?文馨的故事里不断地出现妓女这个词,说明他们相遇并在一起远没有文馨所说的那么浪漫,又是救命又是同命相连的,很有可能就是嫖客和妓女的关系。李作文是个大混蛋,文馨把洪原最坏最恶的部分全都嫁接到了这个人身上。文馨让两个人继承过洪原的恶,一个是蒋中天一个是李作文。而前面还有蒋中天假扮李作文的内容,这其实在暗示两个人都是洪原恶的一面的替身。但是她依旧希望,作为一个坏蛋,他会真心地爱一个荡妇,深爱不渝。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文馨的想象中,李作文一直追寻梁三丽的下落,拼死也要抢回帽子。现实生活中,她可能一直受到洪原的冷落,从来都不能做帽子只能做衣服。总之她虽然和洪原有了夫妻之名,却并不幸福。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她本身是变性人!不信的话,你仔细读一读尾声前面那一段,洪原变成了女人她还愿意和他结婚,为什么?这其实是她自己希望得到洪原肯定的一种想象而已!即使我们性别相同,我们都不要在乎,只要在一起不就好了吗?文馨本来是个男人,是她变了性,和洪原在一起。这样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蒋中天最后在精神病院里读诗了,那其实是在肯定文馨的所作所为,变相承认这个姐姐的一种行为!故事里冯军是变性人,曾经卖*淫。而现实里文馨是变性人,曾经卖*淫。她不希望承认自己的过去,于是连自己的身份都给改了。她一直努力素质自己冰清玉洁的形象,而肮脏的部分全都丢给了梁三丽和冯军,这两个人也是她的恶的继承体。虽然身世坎坷了一点,这样的现实还不足以让文馨变成精神病。她怎么成了精神病呢?因为她杀了洪原。她对他爱得深,恨得也深。小说的后半段和小说的前半段节奏完全不同,叙事风格也截然不同,这是为什么?因为文馨的内心被一种失望感填充了。她病情开始恢复,开始想到了一部分现实的内容,所以我们在小说的后半段看到了一点真实故事的影子。比如洪原害死冯军之类的,这些描写和小说之前的部分完全不同!从这里,洪原的形象开始急转直下。要知道,小说的前半段把洪原塑造成了一个正人君子,而后半段怎么洪原突然就变坏了呢?因为这都是文馨结合现实想象出来的,她不想承受自己曾经杀死洪原这个事情的精神负担!她想象洪原有多坏,和荡妇勾搭,甚至要害死自己。当然很可能洪原就是这么做的。为此文馨还想象了另外一个自己梁三丽曾经有一个男友,这个男友本来好好的,后来性情大变,终于导致两人分道扬镳。其实这也是文馨对洪原不满的另一种心理发泄。总之,轻情寡义的重色重财的洪原伤透了文馨的心,最后文馨不得不亲手杀死了他。文馨怎么杀死的洪原呢?她把洪原约到了黑天鹅宾馆307号房间,趁他熟睡用毛巾勒死了。之后把他大卸八块,散放在衣柜里。这就是为什么文馨杜撰过衣柜里藏着耳朵眼睛鼻子的细节,以及荒野孤房中有人问怎么把一个人的耳朵眼睛鼻子五脏六腑混在一起。你还记得那个孤房里大夫怎么疯的吗?其实那个就是文馨疯了的原因。文馨一边碎尸,一边意识到洪原再也回不来了。这段过程漫长而痛苦,她终于支持不住疯了过去,从宾馆跑了出去。这也就是文馨之所以会想象出蒋中天扔下梁三丽自己跑掉的原因。她跑到哪了呢?这个就可以到梁三丽用假人换文馨那段里得到解释。文馨告诉自己,我本来睡的好好的呢,是别人用假人把我换出来了。不是我自己跑出来的。补充一些细节:在哈市的确有一个地方叫做皇山,和黄山同名,它是一个公墓。李作文和黄山都是黑社会,而李作文也是文馨的故事里除了冯军以外唯一死掉的人。所以现实中死的人其实不叫洪原,文馨的老公应该叫李作文。而洪原其实是他自己。哈市有两个二院,一个是医大二院,一个是精神病院。当时文馨问梁三丽切掉六指之后在哪,大家说在二院,更能证实文馨是精神病。现实是,文馨白天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六指,但她恍惚中以为这个人是梁三丽,于是问大夫切了六指的人去哪了,大夫就和病人半开玩笑地说是去了二院,其实就指文馨现在所在的精神病院。至于文馨所说的几个职业:1.文艺圈、记者、主持人、杂志主编,都暗示了自己早年不得志的生涯;2.J女、黑社会,暗示了自己后来堕落的生活;3.酒店经理、服务员、浴池清洁工,暗示了自己曾经卖Y和杀死老公的过程;4.牙科大夫、精神病大夫,暗示了自己周围的环境。这一切都在文馨的故事中得到了投影,并潜移默化地变成了故事中人物的身份。所以真相大白了,其实《三岔口》原封不动地按照一个精神病人自己杜撰出来的故事叙述了一番,以至于作者相当故意地把其中原有的逻辑错误和反常举动保留了下来。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那个疯女人每天自己默默念叨的版本。现实是这样的:蒋洪原和蒋中天是一对兄弟,父母为他们起名是希望他们二人有所作为,一个策马弘原,一个如日中天。蒋中天个性懦弱,常常需要哥哥庇护,哥哥也总是对这个弟弟疼爱有加。蒋洪原一直对娱乐圈很感兴趣,希望能成为著名杂志《美人志》的记者。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如愿以偿,谁知道世事难料,一位高层卷走了公司的全部活动资金,导致公司破产,蒋洪原也因此失业。之后蒋洪原便努力要成为电视台的编导,却因为面试说了大话引起高管的不满而惨遭淘汰。郁郁不得志的蒋洪原只能去酒店里当清洁工,赚取微薄的薪水。渐渐地他开始对这样的生活厌倦了,同时他发现有些见不得人的肉体交易正在他工作的酒店里悄无声息地进行,于是他心中第一次冒出了想做女人的冲动。他想起早些年和弟弟做游戏时,自己扮成女孩子,并拍下一张照片时的样子。他在娱乐圈混迹多年,对变性见怪不怪。然而想要为手术凑齐一笔巨资还是很有困难的,于是他向父母讨要来了一张20万存款的存折,借口说有急用。成功变性的蒋洪原便改名为文馨,开始四处招揽客人。猎奇的客人蜂拥而至,其中有一个名叫李作文的脸上带着刀疤的男子引起了他的重视。两人一来二去便成了情人。蒋洪原逐渐对自己灰暗的生活感到厌恶,他感觉应该和自己心爱的李作文组建一个家庭。李作文是当地的一个黑社会,身边的女人不计其数,对蒋洪原只不过三分热度。可蒋洪原却对他产生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愫,仿佛离开他就要死掉一般。然而当蒋洪原看到李作文和一个名叫梁三丽的女子出入成双的时候便心碎了,由爱生恨,决定对其痛下杀手。这天晚上她约李作文来黑天鹅宾馆307号房间,说要和他独享“我和你的世界”。李作文纠缠不过便来了。一番雨云之后,李作文筋疲力尽倒头就睡。蒋洪原看时机成熟,便拿出一条毛巾缠在李作文脖上,要把他勒死。蒋洪原本是男儿身,力气并不比李作文小,李作文挣扎一番最终不敌,身死人手。蒋洪原斧砍刀剁,想要将李作文碎尸,藏在衣柜中。然而爱恨情仇一起交汇在他的胸中,想到自己柔弱的弟弟和年迈的双亲,又想到自己坎坷的生涯,他的神经一瞬间崩裂,精神刹那间崩溃。他变成了精神病,疯狂地跑出宾馆,向远方逃去。他顺着公路疯跑,看到了公路上奔驰的大卡车,和左前轮胎坏掉了的停在路旁的小轿车。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家农户的屋里。一个好心的放羊人报了警,警察还有一个身材高大的精神病院护工稳定住了犯病的蒋洪原。之后年迈的父母把蒋洪原送进了精神病院。一路上蒋洪原盯着窗外的景色,看到了一条三岔口。他冥冥中记得有一条是回家的路,但车却驶向了另一条路。父母安慰他,说是去靠山别墅的路。经过一路颠簸他终于到了精神病院,又看到了那个身材高大的精神病院护工,他身边还有几个年纪很小的女护士。父母说这是保姆。医生鉴定了蒋洪原的病情,希望蒋父母能拿出一些早年时的照片,帮助蒋洪原恢复记忆。在一本破旧的相册中,找到了一张泛黄的,蒋洪原男扮女装的,和弟弟合影的照片。蒋洪原的病情时好时坏,十分不稳定。医生希望和他关系密切的弟弟能来探望。弟弟蒋中天一直对哥哥变性的事情非常不理解,所以从蒋洪原变性后再也没有联系过哥哥。这一天蒋中天破例来探望了医院里的蒋洪原,他忽然发现自己的哥哥是如此的可怜,他感觉或许当初对哥哥多一些安慰,结局远不会如此悲惨。于是离开之前,他对眼前的蒋洪原念起了诗: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蒋中天恢复了一丝理智,留下了泪水。有弟弟的理解,他在这个世界上不再孤单。这天夜里蒋中天找来了照顾自己的小护士,讲起了一个名叫《三岔口》的故事。讲到一半,小护士借口说自己洗的衣服被风吹到楼下就跑开了。寂寞的蒋中天从床上起来,面对着镜子中的自己,感到熟悉而陌生。他抚摸着自己的手,感觉自己的病又重了一些。对了,另外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存在冯军这个人。文馨,拼音是 wen xin冯军,拼音是 feng jun虽然不知道杭州话应该怎么说,但即便是普通话这两个名字还是很像很像,所以无论是哪一个吧,都是蒋洪原用过的,现实中并没有这么一个人。
  •     如果不看尾声,不经提示,就会认为这本书有幼稚,不现实的硬伤。小说里,一个环复一个环,解开一个环来再设一个环,一干人物被作者一网打尽,都各怀阴谋,这未免太牵强了吧。看了一个牛气的评论,顿时寒意上升。这个故事是从文馨的视角来看的,是文馨的臆想。尾声的六指和长发揭示她其实和梁三丽是同一个人。尾声的氛围和环境铺设似精神病院。这就更好解释,为什么李作文和黄山有这么文邹的对白,两人互引纪伯伦的诗来威慑对方。“我和她的世界”这个餐厅的构想完全是少女式的,蒋中天怀里一直放着文馨的照片更是暴露了女性视角的一腔情愿。真可怕,作者对揣摩女性思想到了这么细节的地步。更明显的,比如大夫为什么会听到答案发疯,因为那是构筑这个梦的人最不愿意触及的回忆。变性屡次被提及,变性也屡次得到实践。洪源被报复变性,最后文馨丝毫不难接受地说:我们结婚吧,也暴露了一个变性者的思维。我觉得最可怕的是,一个女性对现实生活的失落仍怀有对男性的臆想,真可悲。文馨整个臆想里面都特别缺爱,以致于用臆想中的爱来取暖。因为文馨是变性人,又有一层悲凉的意味在里面。女性身份的认同的受挫,反映在梦里她认为自己的身体特别恶心,特别不详。情感生活的粗暴凌乱,让她更无所适从。让我想起电影《穆赫兰道》。《三岔口》是类似“穆赫兰道”的文字呈现,但《穆赫兰道》更棒更到位更惊悚,震撼太大。《三岔口》对程浩的意义,好比《穆赫兰道》对我的意义。不过,程浩更多是从写作角度,故事的讲述方法来看的,而我则是从中看到了另一种极有可能的人生,习惯性无助导致的后果。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看了一些解释,我倒是还认为这就是个结构巧妙,连环复仇的故事。不能一有事就说是神经病的臆想吧。但是一些超自然的元素自然很诡异,只能说周德东抓住了现代人特有的恐怖:我们不知道理性能覆盖我们身边多少范围。梦境,环境,别人对你说的话,你自己随口说的话,可能都是你的未来的预言。
  •     很多细节能自圆其说上,不错。20160803
  •     虽然忘了但是周德东很会讲恐怖故事
  •     查了所所谓的恐怖排行榜买的,上当!!!比天惶惶地惶惶好一点点!
  •     这种类型的在国内鲜有佳作,《三岔口》是有成为佳作的可能,却败于收尾的仓促与部分情节的不考究上不过,可以一看。
  •     前面的铺垫不错,画面感很强,情节比较荒诞,有点初中看故事会的感觉。先用恐怖的画面来吓吓你,再用另一个视角来解释。
  •     虽然周德东所有的书都是一个套路,但还是蛮合我胃口的
  •     第一次接触的恐怖小说
  •     扣人心弦,人物刻画取舍有度,文笔细腻,故事流畅。
  •     情节紧凑
  •     很久之前看的漏掉了,当时差点没吓出个好歹!最可怕的鬼怪是人,喜欢这种设定。
  •     周德东可以当之无愧的代表作。非常好非常好!
  •     这一本还可以,至少故事有头有尾。虽然核心是在扯淡。
  •     我快成精神病人了
  •     周老大用平淡的语言讲述离奇的故事。 第三届年度影片(2016)年度文学奖
  •     由这本书改编的电影我看过了,不过书给我是另一种感觉。还是一部关于“报复”的书...
  •     。。装神弄鬼
  •     看到结尾真是细思恐极
  •     无关悬疑的部分太长,会看得断片儿。。。但填坑的实力很杠杠,不靠超自然现象取胜。
  •     因为程浩读了这书,其实个人感觉写得很刻意,离一流还差蛮多
  •     勉强自圆其说,姐姐复仇这个设定太突兀,感情您前面都没任何铺垫?有些人物性格行为全凭想象,不接地气
  •     故事结构有点意思
  •     我不爱看很多遍然后深扒故事到底是怎样一个故事,我只是觉得看了周德东的东西让人不害怕“鬼”了,因为他的故事告诉人们,即使是再恐怖的“鬼”也不是平白无故专司出来吓唬人的,而一定是有缘由的,一定背后有一个故事。 现实生活中人们面临的窘境,有时又岂止三岔口呢?也就是有科学、理性、逻辑的强势诉求出来,把一些感性、复杂、糅杂在一起的诸如人的情绪情感思想等等给排挤了,让人更多“务实”地去分析而不是“务虚”的去承认接纳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柔软的东西。
  •     就是在火车上看这部小说,遇到了前方泥石流火车改道,最后被安排坐大巴车,一路上都在折腾,现实版的晕在囧途。呃,跑偏了。所有的灵异事件最后都有合理的解释,从此以后我也开始害怕宾馆里的大衣柜了……
  •     wtf
  •     周德东的小说每次都是开头巨恐怖后面开始扯……看豆瓣的友邻评价,程浩当年原来也看周德东。
  •     周德东擅长营造恐怖气氛,但是通篇小说缺乏逻辑性,甚至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     最终都没有鬼,莫非都是为了拍成国产恐怖片做准备。
  •     很好
  •     可怕的不是鬼,而是见不得人的心
  •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周德东的恐怖小说,这本也不错,清洁紧凑,而且看完会觉得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挺玄机的。感慨真实的恐怖感觉是来自于自己的想象和内心。只是,结尾,稍微有点不太明白。
  •     是的,精神病题材的阅读,总会让人精神一震。
  •     前面写的蛮吸引人,但一到结尾周德东就习惯性烂尾,走入国产九流恐怖片最爱的精神病或装神弄鬼。看来虽然节奏和气氛是写作中的一个难点,但埋好谜底更难,南派三叔也是之前铺垫不错,一到收尾就露怯
  •     感觉挺不错的,一口气看完的,整本书安排的情节很巧妙,比较难得是书中的鬼神描写最终都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和我原来看过的《伤心致死》系列很相似。很佩服作者的想象力,不愧成为中国的史蒂芬.金
  •     故事情节较牵强,细节不太完善,作者想让读者烧脑的意思,但是并没有达到很深的程度,只能说一般!
  •     书的故事情节很有悬念,很吸引人,让人直想一口气读完,但是当读完整本书,谜底揭晓,就会发现设定相当刻意,回味起来如同嚼蜡,了无趣味。这类书只能是当杀时间的消遣读物,以后应少读。
  •     看到程浩说这是影响他最大的几本书之一,第一次接触了恐怖类。前一章看得背后发凉,下一章就得到合理解释。 PS:看有人写属于睡前读物……OMG
  •     以前我不大喜欢看恐怖小说,也就是它让我喜欢上了恐怖小说。
  •     很一般。
  •     故事结构和节奏都不错,不过还是没脱离双胞胎模式和精神病的国产恐怖片招数~
  •     最早看的是书改编的电影《门》,还是小学时候看的,童年阴影啊
  •     写的不错名家是不一样,不过书在好看一便就书就没用了。。。。
  •     文字比较粗糙
  •     这个完全不能成为恐怖小说,作为国产恐怖片的剧本倒是完美的.梦跟精神幻象反正都是可以有很大的想象跟解释空间的.
  •     没有达到预期,老周的东西应该更好看的
  •     挺好的警匪片
  •     各种复仇、背叛、通奸和作死
  •     谁能告诉我结局到底是啥意思,看了大家的影评也不太明白,意思是文馨和梁三丽是一个人?那之前那些事干嘛的?
  •     故事模式很新颖,运用插叙倒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给读者一个全新的阅读体验!直击你心中的恐惧!
  •     开头没什么亮点,中间人物关系很棒,结尾却落了俗套。感觉一般。
  •     三个主角一台戏,故事诚恳,也隐隐披露那个年代的种种古旧,但言辞和结构,叙事时间都跳跃的很随意,忽而大小连是主角,没过几个段落反而是父亲后来居上,发展到最后互相轮流着做第一主角,主心骨反而让读者抓不住。但作者加入自己的心声,是全文最美之处
  •     读的equd
  •     装神弄鬼把人吓死,结局太白瞎。
  •     因为年代久远,情节不算有新意,但是还是看着背脊发凉。
  •     第一部没有看完的恐怖小说,原因:害怕……
  •     为什么他要做那样的事呢……最后的结局总感觉是刻意硬塞入的
  •     关于情节虽然有一些槽点,但总体还是通顺的。没什么恐怖的点。我不能忍的是关于主角的服装,场景什么的,太直男审美……
  •     没想到这么多人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