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弗雷恩戏剧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戏剧 > 迈克·弗雷恩戏剧集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
ISBN:9787802253230
作者:[英]迈克•弗雷恩
页数:354页

作者简介

作家和史学家同样面对的巨大挑战就是要进入人们的脑中,要站在他们曾经站立的地方并看到他们曾经看到的世界,要对他们的动机和意向做出合理的估量——而这恰恰是已有记载和将有记载的历史所不能企及的。即使当所有外在的实据已被掌握,进入角色们头脑之中的唯一途径仍然是想像。这确实属于戏剧的本质。
——迈克•弗雷恩
剧场和戏 丛书:
《迈克•弗雷恩戏剧集》 /[英]迈克•弗雷恩
《敞开的门:谈表演和戏剧》 /[英]彼得•布鲁克
《彼得•布鲁克谈话录》 /[英]彼得•布鲁克
《萨拉•凯恩戏剧集》 /[英]萨拉•凯恩
《中国独立戏剧档案》 /张献 编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
哥本哈根
后记
后记补遗
科学与历史背景简图
附文
《哥本哈根》剧中人物传记
量子力学与哥本哈根阐释
从历史的角度解读《哥本哈根》
民主
后记
附文
我和我的影子
弗雷恩谈《民主》
附录
弗雷恩访谈录

编辑推荐

作家和史学家同样面对的巨大挑战就是要进入人们的脑中,要站在他们曾经站立的地方并看到他们曾经看到的世界,要对他们的动机和意向做出合理的估量——而这恰恰是已有记载和将有记载的历史所不能企及的。即使当所有外在的实据已被掌握,进入角色们头脑之中的唯一途径仍然是想像。这确实属于戏剧的本质。——迈克·弗雷恩国家话剧院《哥本哈根》在北大纪念堂举行了它的百场演出;明年,《民主》一剧又将出现于北京的舞台,《哥本哈根》与《民主》曾先后发表于上海戏剧学院的《戏剧艺术》,其中《哥本哈根》还曾由中国剧协的《剧本》月刊重发。从《哥本哈根》的不确定性和科学家的困境到《民主》的政治社会与人的复杂性,弗雷恩提出的哲理例题总是那么沉重,那么苍凉,可我们从他作品的深处读到了人类的良知、人类的追求和人类的希望;这是最令人快乐的。更不必说他的戏剧作品所体现的质朴的形式、新颖的结构和富于诗意的语言。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迈克•弗雷恩(Michael Frayn) 生于1933年。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著作甚丰,小说有《锡匠》、《俄文翻译》、《直到早晨过去》、《隐秘至极的私生活》、《登日》、《勇往直前》、《间谍》;剧作有《我俩》、《字母顺序》、《云》、《驴的岁月》、《立与破》、《幕后的喧闹》、《施主》、《哥本哈根》、《民主》;以及哲学著作《人类之手:宇宙造物中我们的角色》。
译者简介:
胡开奇 戏剧翻译家。任教于纽约市教委,兼任上海戏剧学院访问教授、中国国家话剧院北美戏剧顾问。译作另有《萨拉•凯恩戏剧集》、《求证》、《怀疑》、《安娜在热带》、《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巴赫在莱比锡》等。

章节摘录

插图

图书封面


 迈克·弗雷恩戏剧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居然能与如此伟大的作品同时代存在,我荣幸之至。整部戏充斥着400年前令哈姆雷特不朽的人性之矛盾,第一幕中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与道德良知的冲突如同慢火细细炙烤着海森伯的灵魂,痛苦的灵魂如同个迷路的孩子一遍遍试图为自己寻找出路。当祖国的行为处于非正义状态时,不可磨灭的对生长之土地与人民的热爱导致无法避免的与道德良知的冲突,是否该研制原子弹、to be or not to be、这样或那样的存在,将海森伯成就为一个具有横的世界性与纵的永恒性的悲剧模型。而当第二幕开启玛格丽特尖锐地指责海森伯的自私与骄傲,人类的阴暗面陡然啃蚀入之前的光辉与柔软……我不知道海森伯其人如何,迈克·弗雷恩也不会知晓,历史的面目并非当时的存在,而是后人们的认知。迈克·弗雷恩无意得出什么答案,只是将痛苦深深地镌刻在人类光暗交织的脸庞上,在永恒中往复闪现。而与海森伯对立的同盟国的物理学家们,在正义的名义下奥本海墨因未能在德国战败前研制出原子弹而懊悔不已,即便成功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真正行使了杀戮能力的美国物理学家们,也仅仅因所谓正义的名义轻视未曾犯罪的纳粹的物理学家,高傲地不屑与海森伯握手。“所谓正义的名义”,多么可笑!一个高尚的名义即令人们进入无所愧疚的坦荡的疯狂,忘却了以暴制暴的无奈。战争是人类之恶的最高表现形式,正义名下的战争尤为恐怖。邪恶之冠至少有警示之效,而以正义之名却往往使人忽略其背后的残暴与破坏——至今有很多人唾弃广岛长崎不幸的死者,当那些因麦格·瑞恩无知言论而愤怒的人们,不知有多少人不曾在印尼海啸日本地震时拍手称快?海森伯始终苦苦思索着来哥本哈根的原由,却在一遍遍剖析后依然虚无,如同玻尔的克里斯汀,无论重复多少次依然抓不住救生圈。往复不过成为了一个突起的肿块,造就了无法触摸的不可承受之重,海森伯着实成了海森伯的盲点。戏剧结束后的交流会上王导不同意我的虚无之说,认为人们不断从多角度剖析事物得出多种不同的答案,乃是不断接近真实的方式。我确实很感动,人事物因有了存在的意义而绽放光芒,只是……为什么一定要有意义?不同尝试的答案或许能够拼凑出不完整的真实,但何尝不会导致矛盾混乱与崩塌?现实中的海森伯与玻尔在回忆1941年的谈话都出入颇多,真实为何不能只是人们一次徒劳的尝试?第一幕海森伯造访玻尔,玻尔多次片面的理解都未能猜中海森伯的意图,他人又何尝不是地狱?至此,显然我无法回避时常提及的存在主义。王导删除了第二幕开始的大段对白,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专业的物理问题,中国观众可能听不懂”。被删除的大段对白自然物理意味颇重,但其中强调着海森伯的不可测与无规则,这分明是印证着尼采振聋发聩的“上帝死了”,也分明佐证着存在主义对抗经典哲学的偶然性——这也是戏后交流会上我提出的王导认为“最有趣”的一点——于是才有了第二幕玻尔的“我们又将人置于宇宙中心”。是的,人类付出迷惘无助的代价换取被抛弃入世的自由,去除遮蔽重返宇宙中心。我依然喜爱王晓鹰导演的《哥本哈根》,玻尔的演员将木讷的玻尔塑造成了带些孩子气的性格,也增添了玻尔因影响原子弹成功制造所经受折磨的孩子般的无助;恰时的原子弹影象与音效多次使我陪同海森伯与玻尔经受绝望的恐惧,如一个孩子般颤栗地哭泣。《哥本哈根》无疑将挤身最伟大的戏剧之一,我深信。感谢作者迈克·弗雷恩;感谢译者胡开奇;感谢导演王晓鹰。幸福如同海啸那般。
  •     好不容易把两个版本都搞到了,个人更喜欢胡开奇的翻译。毕竟是一个剧本,是文学作品,戈革的翻译太生涩,还是胡的译本好,语言优美流畅。
  •     2003年,普利策获奖剧作《哥本哈根》风光过整个欧美后降临中国,引起戏剧界和知识界不小的震动。大大小小的评论铺上报纸学刊,有学者再次扯出了科学和道德这个主题,认为《哥本哈根》展现了戏剧的终极呼唤:科学家的道德良心所体现出的人类整体精神和命运。然而读完全剧我们不能不得出另一种结论:弗雷恩的重点不在这里。《哥本哈根》讲述了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和德国物理学家沃纳•海森伯之间的一段往事。海森伯曾在波尔手下工作,两人以“不确定原理”和“互补性原理”共同缔造了关于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阐释,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海森伯受纳粹之命研制原子弹,可就在1941他与波尔的一次会面之后,德国停止了他们的原子弹研究,最终在二战中全面失败。舞台上三个鬼魂共同追溯1941年海森伯的哥本哈根之行,希望找到这次谜一样的会面的真正答案。他们不断地回忆,从确定走向不确定,给出了可能却永远无法做出定论。问题很简单也很复杂,海森伯没有去做那个关于U235的简单却致命的计算(如果他做了并且做对了这个计算,德国就有可能会率先研制出原子弹,并有可能将它投向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这个行为是不是出于人类的道义。我们的评论者认为显然如此:“在那个特殊的环境下, 他们只能遵于自己的道德良知, 用心灵默默地承担起历史的任务, 忍辱负重而不被人理解地独自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是一种超乎科学主义和任何功利之上的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承载, 是一种大关爱。”可依海森伯自己的“测不准原理”来看的话,答案就是,那可不一定。一直以来海森伯这个人物身上都被赋予了浓厚的道德色彩,甚至有人认为《哥本哈根》是在替纳粹科学家平反。剧本中海森伯的确展现出了这种伟大的道德倾向性,他厌恶原子弹可能导致的毁灭,他认为“选择在我们手中!在我——在奥本海默手中。”他对“奥本海默遗憾未能及时研制出原子弹轰炸德国”这个说法感到愤怒,他认为波尔对待科学后果缺乏慎重的考虑:“你潇洒地玩着你的玩具手枪,然后别人捡起它,扣动扳机•••”他为自己没有制造出象征着当时物理学最高技术的原子弹而感到科学上的侮辱,又为自己没有制造出代表着摧毁生命的恐怖武器而感到道德上的崇高。一直作为客观视角存在的玛格丽特就认为海森伯的谦卑带着某种自我欣赏的性质:“他渴望让我们知道他正负责某项生死攸关的秘密研究。尽管那样,他依然保持着高傲的道德独立,这种执着是如此著名以致盖世太保时刻监视着他。这种执着是如此成功以致今日还拥有一个重大至极的道德困境来面对。”此类问题讨论太多就会使我们产生一种错觉,影响科学家抉择的好像只有科学与道德两方面, 其实, 其它许多与道德平行的因素也在制约着科学家的行为,那些因素不见得就比道德要弱。需要注意一个细节,会面的地点在艾尔西诺。剧中他们多次提到这个地方,海森伯认为“那儿每一个暗角都提醒我们人类灵魂的阴影。”在此我们不妨简要回忆一下那位举世闻名的王子,那颗始终追寻着“生存还是毁灭”的灵魂。若是我们想象力再丰富一点,就会感觉到“测不准原理”与“互补性原理”简直是哈姆雷特精神的完美再现。“如果你在做某事就必须专注于它,别再思考它,如果你思考了,实际上,你就没能做它。”玛格丽特如此凭记忆复述了波尔的“互补性原理”,这说的不是哈姆雷特又是谁呢。可它所指向的的确不只哈姆雷特,而是所有“人类灵魂的阴影”,是理性到达极限后对万事万物的无法确定。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哥本哈根》的意向其实有两个层次, 一是道德和政治层次, 二是理论物理学家对世界的探索层次, 第一层是皮相, 第二层才是内核。二十世纪初叶,爱因斯坦指出测量——整个科学存在所依赖的测量——并非是不偏不倚的,非人格化的举动。它是一项人类行为,受特定的时空观念,及观测者个人视角的影响。世间万物只是一系列的近似存在。仅仅由我们同它相对关系的限度来决定,仅仅由人类的思维与理解来决定。因此我们无法找出当年的真相,无法断定海森伯的真正动机,因为对于人的心理轨迹和行为动机的测定一样是十分困难的。对世间可触可感的万物尚且不确定,对一个人的内心又怎样去确定呢。海森伯与波尔的哥本哈根阐释再次将人放在了宇宙的中心,与此同时,也将高贵理性无法摆脱的痛苦——那艾尔西诺王子的痛苦诅咒般地一并带回。由此我们得出一个大胆的结论,弗雷恩在《哥本哈根》中要表达的不是科学性也不是道德性,而是不确定性。原子弹心灵危机在此只是众多心灵困惑的组成部分,他要给出的是关于世界的追问而不是道德的答案。全剧的最后海森伯这样说道:“一切得以幸免,非常可能,正是由于哥本哈根那短暂的片刻,那永远无法定位及定义的事件,那万物本质上不确定性的终极内核。”一剧的收尾包含着如此多的“不确定”的词语,或许足以表白作者的内心。感谢弗雷恩为我们留下了希望,一个关于“终极内核”的希望,是道德?是爱?还是自由?我们不知道。它真的存在吗?或许。

精彩短评 (总计66条)

  •     德國的精神,其實又真是很難不佩服的。
  •     信息量很大的两部反应真实历史事件的严肃戏剧,花了很长时间去读,作者和译者都比较牛。
  •     对于《哥本哈根》这样的文字,我只能尽量选择缄默不言,因为我很清楚:除了超越它,你再没有别的方式能向这部作品致敬。如果一个人只是用嘴唇和喉咙向你倾诉他阅读时的感动,那他一定是不够爱这部作品的。
  •     起码在中国不适合
  •     特价很给力
  •     后记什么的不想看了,写这么多我真无法理解。别被介绍骗了,觉得弗雷恩完全在用文艺手法处理政治,太失实了
  •     期望大失望大…格奥尔格君特之类按英语译还能理解但阿登纳/波罗的海/基民盟成了阿登诺/波尔的克/基民党&迈因霍夫译名还不统一!德新闻标杆《时代》译成名人啊喂!一级行政区萨克森州成了撒克逊是不是要把中/日都译成瓷/漆器国啊以后!不懂德语还说USA/GDR德语是VSA/DDR不可理解…
  •     《哥本哈根》很有上帝视角,置身于死后去尽可能地填补二人的心理,看得出两人的动情点与交锋点。《民主》难懂。
  •     很好的剧本。推荐。
  •     打死不敢演
  •     剧本好~比王晓鹰的戏第二幕多内容喜欢哥本哈根的应该看本子~
  •     时间性处理得十分出色,有些过分谨慎而不端的意味在内。
  •     不仅仅收录的哥本哈根一个剧本,还有《民主》以及《哥本哈根》的一些资料,内容充实!比我买的时候已经便宜了不少了,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抢啊!
  •     两次看过话剧哥本哈根,一次在北大百周年讲堂,一次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半年来,由于工作的原因多次奔波路上,长长5个半小时的火车旅途无法打发,经常拿一本书,恰恰读完。最近一次拿的便是这本《迈克·弗雷恩戏剧集》,其中包括了两本剧作,哥本哈根和民主。读剧与看剧会不同,如果只看剧本,文字的冲击力不会那么强烈,就像是诗,只有读出来才文字的节奏和强弱。可看过剧后,那些语言便会从文字里跳出来,在心中回响。
    海德堡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做核反应堆研究,他没能造出原子弹,手中没有沾任何一个人的血,可战后那些造出原子弹,手中沾满鲜血的人却拒绝握他的手。而海德堡该不该为他的祖国服务,一个有良知的科学家该不该为他的祖国服务,即使他的祖国处于不义,即便是国家社会主义德国。而不义不过是一个词而已,当家庭,同胞,民族,国家与一个不义的政府连接在一起,个人该如何选择。
    该如何回答海德堡的问题,“一个有良知的科学家应不应该造原子弹?“即使伟大如玻尔,他的选择也是去美国造原子弹。即使美国本土并未遭到轰炸,美国政府也在造原子弹。其他人其他国家又该如何选择。
    即使我们知道,如果核战争爆发,这个世界将是静寂,终极的静寂。
  •     那啥。。这个还是朋歌一周年在季风搞活动的时候抽奖抽到的(*^__^*)
  •     所有那些关于道德的哲理的抽象问题与现实舞台上的人物中间缺少一条合理联系的通道,所以虽然戏剧要素不少,还是感觉没戏。。。一堆人物始终像徘徊于舞台的旁白叙述者,发声的只有佛雷恩自己。。。
  •     居然能与如此伟大的作品同时代存在,我荣幸之至。... 阅读更多
  •     哥本哈根牛逼
  •     喜欢,便宜是王道。
  •     哥本哈根在内的册子
  •     历史剧,索引甚多!
  •     哥本哈根
  •     很强的科学或政治背景,我并不是完全了解。但哥本哈根确实很动人……要是有剧就好了哎。
  •     这套书翻译的剧本好像都有不同程度的删减,阅读普及本,很难作为表演本来用吧。
  •     富有很强的政治意味,若有《哥本哈根》或《民主》的话剧上演,不可错过
  •     #9 只读哥本哈根及后记 不懂为何有这一对的衍生(+1 190116 双剧•好好走路别晃
  •     哥本哈根艰涩而有趣……民主不喜欢- -
  •     真棒!!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     牛逼啊!
  •     3 虽然哥本哈根之前就看过了,但这本书附了后记和一些相关的科学、历史背景介绍也不错。民主这部也好看,关于东德西德题材的作品其实不少见,但这部戏的切入点很棒而且表现方式非舞台艺术不能完成。
  •     民主实在不好看。政治戏既好又有意思的,大约只记得阿里斯托芬和毕希纳
  •     没标(
  •     人们通常很少意识到自身的特性,就是人存在着一个盲点:无法了解自身。我们自信地向外部世界公告的这个我实际上是一个想象,一个七拼八凑的容器,承载着变幻的无意识,并分裂和困惑着我们。
  •     读了《麦克•弗雷恩戏剧集》中收录的两个剧本和相关材料,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作者撰写的剧本后记倒比剧作本身有趣得多。在后记中,我每每能读到些剧本中没有的精彩内容和想法。这一点在第一个剧本《哥本哈根》上体现地尤为明显。不知这是不是可以说明作者虽然在为剧本选择题材时做得很出色,但是在剪裁和取舍剧本的具体内容上还存在着一定不足。《哥本哈根》和《民主》的相似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作者回顾或曰重塑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目的并不在于讨论具体的历史细节,而是借此反映人类本质的复杂性这一抽象主题,因此这两个剧本的题目也就同时具有写实和隐喻两重意义。通过剧本《哥本哈根》,作者试图揭示这个世界的三重“不确定性”——物理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历史事实的不确定行、人类行为动机的不确定性。就选材来说,这绝对是天才手笔,堪称我读过的剧本中的最佳初始构思。但是在具体落实这一构思的时候,作者却似有偏离,因为他在人物塑造上的倾向性过于明显:作者对海森堡较为鲜明的积极理解或者说同情态度已跟作为本剧基础的“不确定”原则背道而驰。我觉得,剧中人物就“哥本哈根谈话”进行的争论不够激烈,远不能表达他们对同一事件的完全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很多美国物理学家对此剧中海森堡形象的批评本来也可以成为剧中的内容,因为就历史上的海森堡的道德责任延续了大半个世纪的讨论也佐证了“不确定”原则的普遍存在。可以让剧中角色讨论的话题太多了:比如主观故意和犯罪事实在战争责任认定时哪个更为重要,等等。按照作者的构思,舞台上本可以出现多个版本的对“哥本哈根谈话”的阐释——人物反复上场,不断以不同形式上演同一场面,说出不同的内心独白,表示不同的动机,但这些内容在剧本中只实现了很少一部分,因此,作者最终也就没能完全地为观众展现一种“小径分叉的花园”式的世界观。我认为这应该算是本剧最大的遗憾。本剧后记中,有一条信息让我大感兴趣,海森堡等为纳粹进行过核物理学研究的科学家战后曾被暂时囚禁于英国的“农庄馆”,他们在此地的全部谈话内容都被监听、录音和出版。麦克•弗雷恩写道:“农庄馆的故事本身就是另外一部完整的戏剧。为英国出版的纪录文本作序的英国原子物理学家查尔斯•弗兰克(CharlesFrank)爵士,在他令人叹服的公正清晰的序言中,为此书未能及时问世以供迪伦马特(FriedrichDürrenmatt)所用而遗憾。”(第105页)(麦克•弗雷恩笔下的海森堡其实已经多多少少有点迪伦马特塑造的罗穆路斯大帝的影子。)不知迪伦马特会怎么处理海森堡等人的这段经历?对此,我的看法不太乐观。尽管写过《物理学家》,但迪伦马特毕竟只在其中谈到了科学家的抽象的道德责任,而并没让他的人物处在海森堡这样的两难境地——对于迪伦马特的主角们来说,爱国主义从来就不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他的角色也就不会像海森堡等人一样既害怕承担战争罪名(因为跟纳粹合作),又害怕承担背叛同胞的罪名(因为在合作中不肯尽全力)。而且以迪伦马特一贯的悲观主义立场来看,他笔下的这个故事也十有八九会有极其凄惨的结尾。比起《物理学家》,我倒是一向更喜欢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布莱希特也正是因为原子弹的问世而修改了全剧的结尾,使它更具现实意义。
  •     上学期读的书……
  •     看完后的第2天,小杜又看了一场。看完他告诉我,越想越觉得有意思。这晚的观众够戗,武大居然有大学生说,我学的唯物主义,你这都是唯心主义。倒!他告诉我,人的知识分3部分:1.人对所谓客观世界的所谓客观看法2. 阅读更多
  •     译笔实在太棒了,清新,质朴而抒情——适合直接在舞台上表现。两部戏都是叙事的幽灵,视角的重叠,反衬和故意的疏离——没有直观,也没有真实。更喜欢《哥本哈根》,或许更加有情感的触碰,至于《民主》——没有幽默的政治该是多么无趣。
  •     这本书不知道是本身出版就这样还是怎么回事,看封面感觉像盗版,里面印刷挺好的,正版的印刷。忽略封面不提,内容很好
  •     以时间的名义消解与重构,以灵魂的名义复制与毁灭
  •     看了《民主》,只记住一些小段子:候选人对民众:如果我们获胜你们将有一家新的医院一所新的学校,大河上将横跨一座新的大桥。人群:我们没有一条大河。候选人:你们将有一条大河!
  •     《哥本哈根》实在好
  •     还行,不过中国观众看着会有些吃力。
  •     最好是不要买,网上基本都有电子书,而且翻译的叫一个烂,算了,不说了,本身这些戏也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     把量子力学世界写的如此莎士比亚附体,意犹未尽
  •     弗雷恩说,“人生太匆忙了,当一些事情发生的时候,你很难抓住它,只有当回首往事的时候,才开始渐渐醒悟。我们的任务是找到那些决定了人物行为,却丝毫未被察觉的情感。”海森伯一直想回忆起1941年哥本哈根的那次会面,可那次会面像地平线一样,想要走近它,它却不停地向后退去。我相信海森伯的转变是在会面之后发生的,发生在他不久后对这次会面的回忆中——按照量子力学的经典解释,观测会造成量子态的塌缩,使可能性终结于一种确定的状态,而怎样的状态取决于怎样的观察方式。海森伯的回忆是一个这种意义上的观测行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事后看,看其结果。”而它的结果就是,德国削减了核裂变研究经费,原子弹未能研制。话说回来,其实任何对那次会面的重现都是无效的,因为决定性的不是那次会面本身,而是海森伯后来如何观测那次会面。
  •     《哥本哈根》看得很动情,《民主》有难度。
  •     剧本就像杜拉斯的小说一样。很喜欢。没用多少时间就看完了。
  •     大一下看了《哥本哈根》
  •     Copenhagen!所以几十年后的会议选在这个测不准之处也取得不了任何结果。
  •     原来居然看过!那时给了四星……嗯……不可以,必须五星!同时继续为中国话剧的深度忧心
  •     没读。草草对比了一下,感觉这本的翻译差得不是个事儿。借了戈革译本。
  •     “任何事物,只要牵涉到一个人以上,就会有政治争论、妥协,试图揣测别人的真实感觉,以求圆滑得体,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免不掉妥协与差错。”
  •     翻过,政治绝缘体表示看不进去
  •     读《哥本哈根》的时候把海森堡自动脑补成Breaking bad里的光头佬。。。可是海森堡明明长得很帅嘛
  •     迈克弗雷恩的戏比较正统,我不大喜欢,但不否认他是个杰出的剧作家。对于既能写出《糊涂戏班》这样的佳构剧又能写出《哥本哈根》的人,你有什么好指摘的呢?
  •     非常好 折扣也给力
  •     1949年,当我去美国时,许多物理学家居然不屑于我握手。那些造过原子弹的手不愿碰我的手。——英国剧作家迈克·弗雷恩在话剧《哥本哈根》中借德国物理学家沃纳·海森堡之口说,后者是一个半犹太人,在二战中曾主持希特勒的原子弹计划后以失败告终,1925年,海森堡曾独自一人提出矩阵力学。
  •     十分喜爱《哥本哈根》。感叹号。
  •     通常某某剧作家戏剧集,至少要收录四、五部作品。这本戏剧集却只收录了《哥本哈根》和《民主》两个剧本。但每一个剧本后面都附有迈克·弗雷恩自己的后记;相关事件介绍;评论家的文章;记者访谈……结合这些信息,再反复研读剧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剧本、理解作者创作剧本的初衷以及整部作品的戏剧结构。所以说这是一本含金量很高的剧本集,更不要说它收录的是迈克·弗雷恩这两部太值得深思的严肃戏剧。(比起戈革以物理角度翻译的《哥本哈根》,胡开奇的译本更注重文学性。两者各有特色,我是更喜欢这本。)
  •     这个便宜
  •     哥本哈根+民主
  •     终于看到了哥本哈根的全剧本
  •     买教材送教辅,挺值。(拖了两年的债终于还清,再也不一本书看一半不看了,重新捡起来太艰难TOT)
  •     万事万物正是因为本质上不确定性的终极内核才让人着迷吧...类似《禁闭》的鬼魂,玻尔和海森堡返台一次次把哥本哈根会谈之谜推翻重演,在物理、政治、情感、道德思辨的四叠半世界里切换。
  •     包括《哥本哈根》和《民主》两个剧本。都是历史剧。《哥本哈根》讲波尔与海森堡1942年的一次神秘会晤,关于海森堡是否要波尔劝说同盟国停止研究原子弹。这件事在《上帝掷色子吗?》最后有比较详细的介绍。鬼魂视角,有点类似于萨特的他人是地狱那部剧,而且后记丰富,且有量子物理学主要人物的小传,大赞!就文本本身而言,戏剧性弱,反省性强。《民主》讲那个下跪的德国总理勃兰特和他的间谍秘书。这篇没怎么看明白,觉得枯燥。。。
  •     哥本哈根的确很有思辨力(从对它的评价也可以看出有些成见对人的影响有多深啊)(为了哥本哈根改五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