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戏剧 > 西厢记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7-1
ISBN:9787539622323
作者:王实甫,王寿之
页数:204页

作者简介

《西厢记》是我国古代爱情剧中久享盛誉的作品。   作者王实甫,名信德,大都(今北京)人,生平不详,约是由金入元时期的杰出戏曲大家。所著杂怖十三种,大多散佚,除《西厢记》外,尚存有《丽堂春》一种及《芙蓉亭》《贩茶船》各一折。  《西厢记》故事最早见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但它实际上是蓝本是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剧写书生张珙宇君瑞赴京应试,在河东普救寺邂逅相国小组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彼此爱慕。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他们克服自身性格上的弱点,终于冲破了崔夫人的重重阻绕,结为夫妇。作吕批判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热情讴歌张生和萑莺莺追求爱情自由,向往幸福的叛逆精神,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居眷属”的美好理想。全剧五本二十一折,休制宏伟,大早期元杂剧中仅见。情节曲折,跌宕多姿,引人入胜。作者善于通过富有戏剧性的喜剧冲突,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个性鲜明,形象栩栩如生。曲词华赡优美,无论是描摹环境,还是渲渲气氛,都呈现出诗情画意,具有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

书籍目录

前言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杂剧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第二本 崔莺莺夜听琴   第一折   楔子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害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圆   楔子   第一折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图书封面


 西厢记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8条)

  •       故事里有很多这样的开头。家境贫寒的书生,原本是进京赶考的,偶宿在路遇的寺庙中。正好这寺中就住了一位小姐,正好这位小姐又是绮年玉貌,莺声呖呖。书生一时兴起,躲在后花园假山后偷看,就那么盈盈一望:宜嗔宜喜的春风面。从此便入了他的眼,入了他的心。那书生姓张,那小姐,叫崔莺莺。
      古人常常一眼定情。
      不只是张生,在姹紫嫣红开遍的庭院深深,海棠春睡的杜丽娘,在梦中遇见书生柳梦梅,一见倾心,醒来竟忧思成疾,一病不起。在元宵节灯如昼的夜市上,陇西才子李益观灯,遇见了霍王府的霍小玉,一见钟情,以紫玉钗为信,定下终身。在天宝年间呜珂巷,一间整齐幽深的庭院,一位偶经的贵公子,从半开的院门不经意的一望,却看见了世所未见的殊色,回去后失魂落魄,及至搬去女家借住,每日朝夕相对,尚解相思。
      当然这些都只是戏剧小说,难免有文学渲染的色彩。但是文学皆来源于生活,相信那个年代那久远的时空中,它们确实真的的存在过。
      古人不比今人,每日网络报纸影视剧,各处登载着各色的美女明星艺人,环肥燕瘦,各个不同。见识得多了,就少能再产生惊艳的感觉。而古人男女大防如此森严,又没有贾宝玉那样的条件,想必一辈子,未必见过几位年貌相当的异性吧。所以稍微,见个长得齐整些的,就引为人间绝色。
      但是仅一眼定终身的爱情真的牢靠么?真的能像汤显祖写的那样,“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么?当然不。大多数情况下,结局都已男子负心告终,女子情伤入骨,甚或轻生殒命。像《墙头马上》,两个人因为一见钟情而私奔,女人被藏在男人家后花园过了快十年,生了两个孩子,可是并不能作为家里的主妇被婆家接受,所谓“聘则为妻奔是妾”,最后只能含恨离开,留下一句“寄言众小痴儿女,慎莫将身轻许人”。
      而霍小玉更不堪。李益得官后,聘表妹卢氏,与小玉断绝。小玉思念成疾,愤恨欲绝。有豪士挟持李益至小玉家中,她抱病起身,泼酒在地,说出了那句千古诅咒:我死之后,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语毕香殒。
      中国人喜欢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喜欢大团圆美好结局。可是眷属,也只是说结为夫妻吧,像童话里说王子和公主结了婚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真的吗?结婚以后呢?真的能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吗?仅凭初见时的一眼,就能望断今后人生的数十年吗?人生怎可能永远只如初见?
      也许,一见钟情这种故事,只有在小说戏文里才会显得如此美好吧?如果注定惨淡收场,不如不遇见,不让我知道有这样的美好存在。
      不如不遇倾城色。
      
      
  •        《西厢记》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明初的贾仲明环顾剧坛,提出了“《西厢记》天下夺魁”。这是《西厢记》的整体效果,在这样优秀的作品中必然会有许多闪光之处。其中第四本第三折所绘的“长亭送别”是其代表,而在这之中,它的唱词更是让人感到一种文学的美妙。
          
       唱词中人物的语言都是充分戏剧化和个性化的。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这不是真正表现出了崔莺莺的人物性格吗?同时对于那种分离的场景,作者更是让唱词具有了戏剧化的特点,不是单纯地去追求什么,而是打破以往的常规,有时让多人同唱,这样一来让这个戏剧更具有个性化了。这是《西厢记》唱词的一大特点,这让它更特别,形成了抒情诗歌般的唱词和潜台词丰富的道白言语。【端正好】中的“泪”字,用“泪”来隐藏“血”,也表现出了莺莺的含蓄性格。
         
       剧中唱词表现了特定的场景中人物的真情实感,以经过提炼的当时民间口语为主,适当地融化前人的诗词佳句,形成了一种既明白通畅,又清丽华美的语言风格。
         
       《西厢记》唱词中所体现的口语是一个特色,恰到好处的反映了那个时 代民间所流传的一种文化,社会上所形成的风气。如【二煞】中的“你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需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迟?”中所唱之词便十分明显地表现出了民间口语的味道。还有【脱布衫】,前两句是诗词的格调,后两句是生动的口语,这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巧妙的抒发了莺莺的情绪,又创造了离筵的气氛。而【端正好】、【滚绣球】、【收尾】等曲文则词句优美,意境深远。如“【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样清丽而华美的语言,而且十分地通畅明了。
         
       剧中的唱词本色而且富于文采,具有浓郁的诗意,能启发读者的想象力,使人感受到主人公悲欢离合的缠绵之情,了解人物的内心秘密,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西厢记》中热情歌颂了女主人公的重爱情、轻功名的叛逆精神;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唱词直接表现,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刻画方法来表现的。最后一支曲子【收尾】以夕阳残照下的四周山色映衬离愁,并以夸张的手法把离愁写得车都载不动,将抽象的情思化为具体的形象,耐人寻味。张生、莺莺的唱词,把唐诗、宋词的佳句融入其中,这样一来,使唱词就更有味了,更易启发读者的想象力,从而产生一种共鸣。
         
       使用叠句,使它层次分明地突出剧中人物回环往复的浓烈情感,也成功地传达出掩抑泣诉的像婉然低回的渠水,呜呜咽咽,如泣如诉的声气口吻。
         
       在“长亭送别”这一出,所描绘的是一种离人之情,感动万人的地方,依依不舍的两人,例如在“【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什么心情花儿、草儿,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湿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惶惶的寄。”在无情致的昏睡中和涕泪长流的悲愁中苦熬光阳。想到这里,不由心痛欲碎,发出“兀的不闷杀也么哥”的无奈何的悲叹。恨也罢,气也罢,然而,别离已无法挽回,于是崔莺莺只得强忍悲痛,寄慰于别后的鱼雁传书,其心情的苦痛是可想而知的了。作品中的唱词用一连串的排比句式和重迭句,使语言既秀美又通俗,形象生动而且富于动作感,一口气倾泻出积蓄在心中的愁闷,这样就让作品的唱词就有了更多的味道。
  •       莺莺传与西厢记 / 覆草之玉2011-04-19 16:45 | 阅读(1332) | 标签: 莺莺传, 西厢记 | 字号:大 中 小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如果用白话讲来,就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吧?
      
      
      
      
      相比京剧的浓墨重彩、嘁嘁喳喳,更喜欢弱柳扶风般纤柔的江南身段和它千回百转的唱腔,于是找来《西厢记》看。看的虽是《西厢记》,心下想的却是《莺莺传》,于是每每在张生倾吐衷肠时,都冷哼着说:“张生哪,根本是个始乱终弃的薄情郎。虚情假意!”
      
      
      
      
      张生的深情,我总是不信的。我看他未必是颗绝世情种,只是年轻气盛的男孩,满满地擎着生命之水,漫溢的爱情无处安放罢了。让他无法自持的,是爱情,还是情欲?
      
      
      
      
      爱情也好,情欲也罢,身处其中的女子都善于说谎。她做出一副对这“旷世情缘”深信不疑的姿态,在你唱我和之间,全情出演。说些动听的故事,描几张浪漫或传奇的画皮,哄你,也哄自己。
      
      
      
      
      假装相信也好。毕竟,人活在世上,总得相信些什么。
      
      
      
      
      可是漫天飘扬的蒲公英,闭着眼睛,乘风寻找一个栖身之地。风止了,于是它飘飘摇摇地坠落了。许是依地垄田间而歇,或是傍茫茫白水之岸而栖。它和那方土地的相遇是偶然还是必然?它的命运是跟随本心,还是风无心的驱遣?如果不是跟随本心,“于千万年之间千万人之中的相遇”又有什么意义?是我在徒劳地要从无意义的土壤里,挖掘出不存在的意义吗?
      
      
      
      
      于是找来《莺莺传》重读。那年没有读出的欲语还休,如今字字句句都在泣诉心底难以承受的伤。如果重新认识一场,还有什么不能体谅?
      
      
      
      
      据陈寅恪对《莺莺传》的考证,“盖《莺莺传》乃自叙之文,有真情实事”。张生即元稹本人,而崔莺莺——虽然元稹给她安上显赫贵族“五姓”之一“崔”姓——实则是家底丰厚的艺妓。世人都道她神秘,心思难猜,只因他掩盖了她的身份,于是一切成谜。
      
      
      
      
      但凡是讲自己的故事,即便借来他人的面孔遮掩,也总怕人看穿,于是存心为自己、为当事人隐瞒。所以短短千字的文章,多有晦涩难解甚至前后矛盾之处。因为他意在记录,无意认真铺陈一个故事,那些起承转合、前因后果,那些曲径通幽处,在他的回忆里自是轻车熟路般来去千百回,却不必对我们讲来。
      
      
      
      
      写下这段传唱千年的“传奇”,正如他篇尾所说,只为“使知者不为,为之者不惑”。你愿意听吗?听我讲一个被时空蛀得百孔千疮的旧故事?
      
      
      
      
      开篇即自言“张生,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好一个内秉坚孤的谦谦君子!
      
      
      
      
      那年他二十三,也随朋友出入觥筹交错的酒宴,一干人纵情胡闹时,他“容顺而已,终不能乱”——表面上迎合,内里却贞慎自保。是狡猾又谨慎的人吧?或许如蹲守在鼠洞口的猫,收拢四肢,全身紧绷,只为猎物一出时,即一招入手。而他伺机等待的是什么呢?少年丧父、出身寒门的他;被陈寅恪斥为“巧宦”的他;日后与“累公累卿”、有“显赫外祖,相我唐明”家族结亲的他。他要的是什么?
      
      
      
      
      说回二十三岁那年、一介寒士的他吧。旁人对他不近女色,深以为怪,他辩称自己也对人间尤物“留连于心”,是“更高层面的好色”,而非登徒子那类人行为层面上的纵欲,所以是“真好色者”。诘问的人没想到和艺妓逢场作戏,也能被他上升到意识层面,又不好显得自己很没文化,只好拍着他肩膀说:“唔,兄台,我懂你”。
      
      
      
      
      那时的人到底是纯朴,不懂得什么叫yy,什么叫闷骚男。想骂他都词穷。
      
      
      
      
      可是,话总是不能说得太早,太绝对。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遇见什么人、什么事。总有些人会出现,打碎你相信过的那些事、说过的那些誓言、坚持的那些东西。
      
      
      
      
      之后,他遇到了十七岁的她。她微微的一蹙眉,他的千年道行就此天崩地陷。
      
      
      
      
      故事的开始是在蒲地的一所孤寺里上演的一出英雄救美戏。
      
      
      
      
      他借宿于一所孤寺,有崔氏孀妇——细数来还是他的异派姨母——带着一双儿女同借宿于此寺。时值叛军作乱,而“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旅寓惶骇,不知所托”。他搬来友人的救兵,护住崔家免受乱军欺侮,崔夫人设宴邀谢,席间叫自己的女儿崔莺莺“以仁兄礼奉见”,以报恩也。崔莺莺却“久之辞疾”,不肯出来相见。直到崔夫人动怒,她才“久之乃至”。却是“常服悴容,不加新饰”,虽然不加修饰,却是天生“颜色艳异,光辉动人”。张生惊为天人,欲与之相谈,莺莺却“凝睇怨绝”,直至席终,对他终是不理。
      
      
      
      
      张生一见难以忘怀,于是私下贿赂婢女红娘,趁机道其衷肠。红娘回过莺莺后,问他“何不因其德而求娶”?于是他给了一段让天下人齿冷的解释:“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采纳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末了还小撒一娇“尔其谓我何?”
      
      
      
      
      真是聪明人,找借口都找得如此高明。他爱她,却不能娶她,因为若通过媒人娶亲,耗上数月,他就会饥渴而死。
      
      
      
      
      他是聪明人,故意给出这样荒唐含糊的理由,只为摆明那句没说出的话吧?——“你知道我想要什么,但是,娶你,做不到。”
      
      
      
      
      你知道,有时候我们不得不编些自己都不知所云的理由来拒绝,因为直接开口说“不”太难。理由编得越离奇,背后的拒绝亦越坚定。
      
      
      
      
      张生虽是不娶,情诗还是但写无妨,依然托人带去扰她情思。
      
      
      
      
      那晚,莺莺写了首诗《明月三五夜》把他召来——月半明时,攀着杏花树,逾墙而来。
      
      
      
      
      诗文写着:“待月西厢下,近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张生从墙上跃下时,心下是抱着怎样的期待?“且喜且骇”?
      
      
      
      
      落定时却见莺莺“端服严容”,痛斥张生:“我们家被人趁火打劫时,你保护我们免受兵乱,主持了正义。你对我们家的恩情如此深重,所以母亲让我拜你为义兄,而你却想趁危要挟,这种以乱易乱的虚伪行径和明抢豪夺的不义之辈又有什么区别?”
      
      
      
      
      “我若是不说破,就是保护你的欺骗行径,是不义,如果向母亲说明,又辜负了你的恩惠,是不仁。所以借这首小诗旁敲侧击,引你前来。只为当面表明我的态度。”
      
      
      
      
      张生篇首即自诩“非礼不可入”“终不能乱”,此时却被一个女子看穿,并告诫“以礼自持,无及于乱”。不知那晚的月光是否明亮?可遮掩住他脸上的羞惭?
      
      
      
      
      有见地的女子不少,而敢于不附和男人,采取和他们对抗的姿态,直陈自己见地的女子不多。设局骗他来的一番前思后想,可见她心思缜密,颇识大体。奈何张生却不肯“因其德而娶”。
      
      
      
      
      张生“自失者久之,于是绝望”。
      
      
      
      
      之后呢?如果是你又能如何?明知是无望的爱?她该知道他有他的路,而自己始终是另一条。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张生临窗而寝,梦中被人叫醒。自然是她。“红娘捧崔氏而至,至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贵妃出浴时“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柔媚也不过如此吧?此下要省去一千字吗?没有那么长的。关于那个晚上,他这样娓娓道来:“斜月晶莹,幽辉半床。张生飘飘然,且疑神仙之徒,不谓从人间至矣。”寥寥数字而已。
      
      
      
      
      天破晓,寺钟鸣,红娘来扶莺莺去。她走时和来时一样无声亦无息,如天外飘临。他们“终夕无一言”。天明时,只有他一人独对自己的影子,疑心昨晚是不是一个梦?只是茵席上的莹莹泪光让他寻到一丝昨夜的痕迹。
      
      
      
      
      她不是断然拒绝了他吗?怎么转身又对他自荐枕席?
      
      
      
      
      如果陈寅恪所推敲出的身份属实,也许就明了了。她本“身为下贱”,可以为人随意轻薄,却“心比天高”。不管是借红娘之口,让张生“因其德而娶”,还是义正言辞地要他“以礼自持”,都因不愿张生视她为可以随意轻侮的卖艺人。
      
      
      
      
      莺莺到底是贞慎自保的人。后来张生说起她“善属文,求索再三,终不可见”“崔之艺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则敏辩,而寡于酬对”“时愁艳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人们但凡有一点胜人之处,总急不可待地想要昭告天下。而什么样的人明明艺高,却总假装不懂?明明敏于思,长于辩,却总寡于酬对?明明忧思深邃,却总若无其事,喜怒亦不形于色?
      
      
      
      
      那些爱惜羽毛的人,总不愿在泥潭中扇一扇美丽的翅膀。
      
      
      
      
      私定终身的那晚,她一言未发,哭了一夜,她为什么哭?她为谁而哭?你可知道她心底难以承受的悲怆?
      
      
      
      
      我猜她早就心许于他,也许在那个让他魂不守舍的宴席之前,她就知晓这个男人的存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孤儿寡母的家庭如风雨飘摇中的一点浮萍。她听闻那个男人站了出来,也许还带着些稚嫩却是义不容辞的坚毅,挡在她们面前,那个瞬间,她的心湖是不是如同春风吹皱一池春水?也许她早就见过他的颜面,隔着几簇开花的树,看见在佛塔边,兀自良久伫立的年轻人。
      
      
      
      
      所以她固执地不愿在宴席上与他相识,固执地不愿认他为义兄。没开始好过没结果。
      
      
      
      
      兀自守着不为人知,又密不可宣的爱恋是一种煎熬,而长久仰望明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更是让人心力交瘁。她那么谨言慎行的人,是不是也抱着一份期许在守望着?守望着有一天能脱离这风雨飘摇的是非之境,守望着世上能有一处天长地久的倚靠,让她终于不用一人那么累地苦撑。
      
      
      
      
      如果不抱期待的活着,我们是不是会轻松很多?
      
      
      
      
      当得知那个男人想不负责任的和她私通有无时,她是什么样的心情?到底还是男人,天下的男人到底还是一样的。她知道他是个混蛋,多情而薄幸的混蛋,坚毅又懦弱的混蛋,可是她还是爱他。
      
      
      
      
      私定终身的那晚,他亦一言未发。
      
      
      
      
      他们清楚得很,他绝不是她等得到的那个人。而她亦不是他能一路牵手的人。两个同样朝不保夕的人,谁能许谁的一世?即使开始预示着结束,她依然飞蛾扑火般投入他能给的那一星一点的温暖。
      
      
      
      
      此后,她朝隐而出,暮隐而入。与张生同安于西厢,几一月矣。她昼伏夜出也许是为避家人耳目,但更多是为那个“一身清白”的男人遮掩吧?
      
      
      
      
      诀别的时候终是来了,张生“愁叹于崔氏之侧”,而莺莺 “恭貌怡声”,徐徐地对张生说:“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殁身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感于此行?”
      
      
      
      
      为他取琴奏《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左右皆唏嘘。投琴,泣下流连,趋归郑所。
      
      
      
      
      一年后,张生寄信给她,附送上花胜一合,口脂五寸,是长安的时髦之物吧?她回信一封,附玉环一枚。
      
      
      
      
      几年后,她委嫁于人而他亦有所娶。他经她门前过,对其丈夫声称是表兄,求见一面。她终不为出。
      
      
      
      
      几天后,他就要走了,她赠诗与之诀别。“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从此两人彻底断绝联系,“绝不复知矣”。
      
      
      
      
      他曾对人说“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这段辩白让人哂笑至今。
      
      
      
      
      陈寅恪评价元稹是“自私自利,综其一生行迹,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岂其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 大概对元稹“忍情”始乱终弃后,又和太子少保韦夏卿攀亲,迎娶其小女韦丛这段经历耿耿于怀吧?
      
      
      
      
      陈寅恪是“闭户高眼辞贺客,任他嗤笑任他嗔”“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的傲骨铮铮的文人,自然对元稹这种“多诈”的“巧宦”不以为然。只不过陈寅恪的家族自祖父以来都身居高位,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又怎么懂得元稹的心情。少年丧父,和寡母相依为生,步履维艰地行走人世,他对高位和安全感的渴望非常人所能明了。多诈也不过是为了自保。
      
      
      
      
      他和莺莺都不过是被世道放逐,乃至身不由己的人罢。人本来无所谓善恶。没有经历过别人生命中那些曲径转折,怎么好对别人冷冷批评?谁懂得谁的艰辛?
      
      
      
      
      如梦令 从何处说起 梦一般剧情 凭谁在推移
      
      缘份在偷袭 时间在追逼 那些美好的瞬间 得来不易
      
      为什么有情人 还在颠沛流离
      
      
      
      
      际遇不讲理 命运没协议
      
      谁辜负过自己 说不上可惜
      
      
      
      
      谁被世道放逐 身不由己
      
      
      
      
      谁曾朝不保夕 才为幸福而卖力 才舍得面对镜子 说我可以
      
      
      
      
      谁曾朝不保夕 才会死心不息 才舍得万死不辞 说我可以 ——《从何说起》
      莺莺传与西厢记 /覆草之玉2011-04-19 16:45 | 阅读(1332) | 标签: 莺莺传, 西厢记 | 字号:大 中 小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如果用白话讲来,就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吧?
      
      
      
      
      相比京剧的浓墨重彩、嘁嘁喳喳,更喜欢弱柳扶风般纤柔的江南身段和它千回百转的唱腔,于是找来《西厢记》看。看的虽是《西厢记》,心下想的却是《莺莺传》,于是每每在张生倾吐衷肠时,都冷哼着说:“张生哪,根本是个始乱终弃的薄情郎。虚情假意!”
      
      
      
      
      张生的深情,我总是不信的。我看他未必是颗绝世情种,只是年轻气盛的男孩,满满地擎着生命之水,漫溢的爱情无处安放罢了。让他无法自持的,是爱情,还是情欲?
      
      
      
      
      爱情也好,情欲也罢,身处其中的女子都善于说谎。她做出一副对这“旷世情缘”深信不疑的姿态,在你唱我和之间,全情出演。说些动听的故事,描几张浪漫或传奇的画皮,哄你,也哄自己。
      
      
      
      
      假装相信也好。毕竟,人活在世上,总得相信些什么。
      
      
      
      
      可是漫天飘扬的蒲公英,闭着眼睛,乘风寻找一个栖身之地。风止了,于是它飘飘摇摇地坠落了。许是依地垄田间而歇,或是傍茫茫白水之岸而栖。它和那方土地的相遇是偶然还是必然?它的命运是跟随本心,还是风无心的驱遣?如果不是跟随本心,“于千万年之间千万人之中的相遇”又有什么意义?是我在徒劳地要从无意义的土壤里,挖掘出不存在的意义吗?
      
      
      
      
      于是找来《莺莺传》重读。那年没有读出的欲语还休,如今字字句句都在泣诉心底难以承受的伤。如果重新认识一场,还有什么不能体谅?
      
      
      
      
      据陈寅恪对《莺莺传》的考证,“盖《莺莺传》乃自叙之文,有真情实事”。张生即元稹本人,而崔莺莺——虽然元稹给她安上显赫贵族“五姓”之一“崔”姓——实则是家底丰厚的艺妓。世人都道她神秘,心思难猜,只因他掩盖了她的身份,于是一切成谜。
      
      
      
      
      但凡是讲自己的故事,即便借来他人的面孔遮掩,也总怕人看穿,于是存心为自己、为当事人隐瞒。所以短短千字的文章,多有晦涩难解甚至前后矛盾之处。因为他意在记录,无意认真铺陈一个故事,那些起承转合、前因后果,那些曲径通幽处,在他的回忆里自是轻车熟路般来去千百回,却不必对我们讲来。
      
      
      
      
      写下这段传唱千年的“传奇”,正如他篇尾所说,只为“使知者不为,为之者不惑”。你愿意听吗?听我讲一个被时空蛀得百孔千疮的旧故事?
      
      
      
      
      开篇即自言“张生,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好一个内秉坚孤的谦谦君子!
      
      
      
      
      那年他二十三,也随朋友出入觥筹交错的酒宴,一干人纵情胡闹时,他“容顺而已,终不能乱”——表面上迎合,内里却贞慎自保。是狡猾又谨慎的人吧?或许如蹲守在鼠洞口的猫,收拢四肢,全身紧绷,只为猎物一出时,即一招入手。而他伺机等待的是什么呢?少年丧父、出身寒门的他;被陈寅恪斥为“巧宦”的他;日后与“累公累卿”、有“显赫外祖,相我唐明”家族结亲的他。他要的是什么?
      
      
      
      
      说回二十三岁那年、一介寒士的他吧。旁人对他不近女色,深以为怪,他辩称自己也对人间尤物“留连于心”,是“更高层面的好色”,而非登徒子那类人行为层面上的纵欲,所以是“真好色者”。诘问的人没想到和艺妓逢场作戏,也能被他上升到意识层面,又不好显得自己很没文化,只好拍着他肩膀说:“唔,兄台,我懂你”。
      
      
      
      
      那时的人到底是纯朴,不懂得什么叫yy,什么叫闷骚男。想骂他都词穷。
      
      
      
      
      可是,话总是不能说得太早,太绝对。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遇见什么人、什么事。总有些人会出现,打碎你相信过的那些事、说过的那些誓言、坚持的那些东西。
      
      
      
      
      之后,他遇到了十七岁的她。她微微的一蹙眉,他的千年道行就此天崩地陷。
      
      
      
      
      故事的开始是在蒲地的一所孤寺里上演的一出英雄救美戏。
      
      
      
      
      他借宿于一所孤寺,有崔氏孀妇——细数来还是他的异派姨母——带着一双儿女同借宿于此寺。时值叛军作乱,而“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旅寓惶骇,不知所托”。他搬来友人的救兵,护住崔家免受乱军欺侮,崔夫人设宴邀谢,席间叫自己的女儿崔莺莺“以仁兄礼奉见”,以报恩也。崔莺莺却“久之辞疾”,不肯出来相见。直到崔夫人动怒,她才“久之乃至”。却是“常服悴容,不加新饰”,虽然不加修饰,却是天生“颜色艳异,光辉动人”。张生惊为天人,欲与之相谈,莺莺却“凝睇怨绝”,直至席终,对他终是不理。
      
      
      
      
      张生一见难以忘怀,于是私下贿赂婢女红娘,趁机道其衷肠。红娘回过莺莺后,问他“何不因其德而求娶”?于是他给了一段让天下人齿冷的解释:“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采纳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末了还小撒一娇“尔其谓我何?”
      
      
      
      
      真是聪明人,找借口都找得如此高明。他爱她,却不能娶她,因为若通过媒人娶亲,耗上数月,他就会饥渴而死。
      
      
      
      
      他是聪明人,故意给出这样荒唐含糊的理由,只为摆明那句没说出的话吧?——“你知道我想要什么,但是,娶你,做不到。”
      
      
      
      
      你知道,有时候我们不得不编些自己都不知所云的理由来拒绝,因为直接开口说“不”太难。理由编得越离奇,背后的拒绝亦越坚定。
      
      
      
      
      张生虽是不娶,情诗还是但写无妨,依然托人带去扰她情思。
      
      
      
      
      那晚,莺莺写了首诗《明月三五夜》把他召来——月半明时,攀着杏花树,逾墙而来。
      
      
      
      
      诗文写着:“待月西厢下,近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张生从墙上跃下时,心下是抱着怎样的期待?“且喜且骇”?
      
      
      
      
      落定时却见莺莺“端服严容”,痛斥张生:“我们家被人趁火打劫时,你保护我们免受兵乱,主持了正义。你对我们家的恩情如此深重,所以母亲让我拜你为义兄,而你却想趁危要挟,这种以乱易乱的虚伪行径和明抢豪夺的不义之辈又有什么区别?”
      
      
      
      
      “我若是不说破,就是保护你的欺骗行径,是不义,如果向母亲说明,又辜负了你的恩惠,是不仁。所以借这首小诗旁敲侧击,引你前来。只为当面表明我的态度。”
      
      
      
      
      张生篇首即自诩“非礼不可入”“终不能乱”,此时却被一个女子看穿,并告诫“以礼自持,无及于乱”。不知那晚的月光是否明亮?可遮掩住他脸上的羞惭?
      
      
      
      
      有见地的女子不少,而敢于不附和男人,采取和他们对抗的姿态,直陈自己见地的女子不多。设局骗他来的一番前思后想,可见她心思缜密,颇识大体。奈何张生却不肯“因其德而娶”。
      
      
      
      
      张生“自失者久之,于是绝望”。
      
      
      
      
      之后呢?如果是你又能如何?明知是无望的爱?她该知道他有他的路,而自己始终是另一条。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张生临窗而寝,梦中被人叫醒。自然是她。“红娘捧崔氏而至,至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贵妃出浴时“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柔媚也不过如此吧?此下要省去一千字吗?没有那么长的。关于那个晚上,他这样娓娓道来:“斜月晶莹,幽辉半床。张生飘飘然,且疑神仙之徒,不谓从人间至矣。”寥寥数字而已。
      
      
      
      
      天破晓,寺钟鸣,红娘来扶莺莺去。她走时和来时一样无声亦无息,如天外飘临。他们“终夕无一言”。天明时,只有他一人独对自己的影子,疑心昨晚是不是一个梦?只是茵席上的莹莹泪光让他寻到一丝昨夜的痕迹。
      
      
      
      
      她不是断然拒绝了他吗?怎么转身又对他自荐枕席?
      
      
      
      
      如果陈寅恪所推敲出的身份属实,也许就明了了。她本“身为下贱”,可以为人随意轻薄,却“心比天高”。不管是借红娘之口,让张生“因其德而娶”,还是义正言辞地要他“以礼自持”,都因不愿张生视她为可以随意轻侮的卖艺人。
      
      
      
      
      莺莺到底是贞慎自保的人。后来张生说起她“善属文,求索再三,终不可见”“崔之艺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则敏辩,而寡于酬对”“时愁艳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人们但凡有一点胜人之处,总急不可待地想要昭告天下。而什么样的人明明艺高,却总假装不懂?明明敏于思,长于辩,却总寡于酬对?明明忧思深邃,却总若无其事,喜怒亦不形于色?
      
      
      
      
      那些爱惜羽毛的人,总不愿在泥潭中扇一扇美丽的翅膀。
      
      
      
      
      私定终身的那晚,她一言未发,哭了一夜,她为什么哭?她为谁而哭?你可知道她心底难以承受的悲怆?
      
      
      
      
      我猜她早就心许于他,也许在那个让他魂不守舍的宴席之前,她就知晓这个男人的存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孤儿寡母的家庭如风雨飘摇中的一点浮萍。她听闻那个男人站了出来,也许还带着些稚嫩却是义不容辞的坚毅,挡在她们面前,那个瞬间,她的心湖是不是如同春风吹皱一池春水?也许她早就见过他的颜面,隔着几簇开花的树,看见在佛塔边,兀自良久伫立的年轻人。
      
      
      
      
      所以她固执地不愿在宴席上与他相识,固执地不愿认他为义兄。没开始好过没结果。
      
      
      
      
      兀自守着不为人知,又密不可宣的爱恋是一种煎熬,而长久仰望明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更是让人心力交瘁。她那么谨言慎行的人,是不是也抱着一份期许在守望着?守望着有一天能脱离这风雨飘摇的是非之境,守望着世上能有一处天长地久的倚靠,让她终于不用一人那么累地苦撑。
      
      
      
      
      如果不抱期待的活着,我们是不是会轻松很多?
      
      
      
      
      当得知那个男人想不负责任的和她私通有无时,她是什么样的心情?到底还是男人,天下的男人到底还是一样的。她知道他是个混蛋,多情而薄幸的混蛋,坚毅又懦弱的混蛋,可是她还是爱他。
      
      
      
      
      私定终身的那晚,他亦一言未发。
      
      
      
      
      他们清楚得很,他绝不是她等得到的那个人。而她亦不是他能一路牵手的人。两个同样朝不保夕的人,谁能许谁的一世?即使开始预示着结束,她依然飞蛾扑火般投入他能给的那一星一点的温暖。
      
      
      
      
      此后,她朝隐而出,暮隐而入。与张生同安于西厢,几一月矣。她昼伏夜出也许是为避家人耳目,但更多是为那个“一身清白”的男人遮掩吧?
      
      
      
      
      诀别的时候终是来了,张生“愁叹于崔氏之侧”,而莺莺 “恭貌怡声”,徐徐地对张生说:“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殁身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感于此行?”
      
      
      
      
      为他取琴奏《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左右皆唏嘘。投琴,泣下流连,趋归郑所。
      
      
      
      
      一年后,张生寄信给她,附送上花胜一合,口脂五寸,是长安的时髦之物吧?她回信一封,附玉环一枚。
      
      
      
      
      几年后,她委嫁于人而他亦有所娶。他经她门前过,对其丈夫声称是表兄,求见一面。她终不为出。
      
      
      
      
      几天后,他就要走了,她赠诗与之诀别。“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从此两人彻底断绝联系,“绝不复知矣”。
      
      
      
      
      他曾对人说“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这段辩白让人哂笑至今。
      
      
      
      
      陈寅恪评价元稹是“自私自利,综其一生行迹,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岂其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 大概对元稹“忍情”始乱终弃后,又和太子少保韦夏卿攀亲,迎娶其小女韦丛这段经历耿耿于怀吧?
      
      
      
      
      陈寅恪是“闭户高眼辞贺客,任他嗤笑任他嗔”“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的傲骨铮铮的文人,自然对元稹这种“多诈”的“巧宦”不以为然。只不过陈寅恪的家族自祖父以来都身居高位,他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又怎么懂得元稹的心情。少年丧父,和寡母相依为生,步履维艰地行走人世,他对高位和安全感的渴望非常人所能明了。多诈也不过是为了自保。
      
      
      
      
      他和莺莺都不过是被世道放逐,乃至身不由己的人罢。人本来无所谓善恶。没有经历过别人生命中那些曲径转折,怎么好对别人冷冷批评?谁懂得谁的艰辛?
      
      
      
      
      如梦令 从何处说起 梦一般剧情 凭谁在推移
      
      缘份在偷袭 时间在追逼 那些美好的瞬间 得来不易
      
      为什么有情人 还在颠沛流离
      
      
      
      
      际遇不讲理 命运没协议
      
      谁辜负过自己 说不上可惜
      
      
      
      
      谁被世道放逐 身不由己
      
      
      
      
      谁曾朝不保夕 才为幸福而卖力 才舍得面对镜子 说我可以
      
      
      
      
      谁曾朝不保夕 才会死心不息 才舍得万死不辞 说我可以 ——《从何说起》
      
  •     原來小腳還有這層意思
  •     和宝玉比起来,张生就像一个小丑,真正的一见钟情不是“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一个饿字,一个馋字,有意无意的把张生的轻浮刻画得淋漓尽致,在这方面,他堪比贾瑞,就是这样一个人,竟然是中国古典文学双壁中的主角,我只能说王先生,你妈妈喊你回家洗脚! 当初读红楼梦,读到宝黛初见那段时,我内心深受触动,初见的美好,应当是于平淡中,默默感受那种潜藏心底的悸动。当背负各种“顽劣行径”的宝玉第一次出现在黛玉面前时,我突然觉得前面种种对宝玉的批判是多么的苍白,因为在那一个瞬间,我似乎看到了宝玉在用一双明净得像月光的眼眸注视着黛玉,那眸子里,没有半丝轻浮,有的只是心疼、懵懂、真爱。而这足以让我们对这位受迫于封建礼教的人物肃然起敬!反观张生,在自我介绍中,他竟然用“棘围守暖,铁砚磨穿”来标榜自己,搞得我还以为他是个正人君子。就这一点,他就和宝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人,竟然被拿去和宝玉作比较,我只默默地在心中拷问:《西厢》问世的六百多年来,中国人的爱情观就是这样一副姿态?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存在各种美的,而爱情之美,我认为应当是最富美感,最能让人怦然心动的!我们要用至纯至洁的心灵去对待爱情,生命的意义,是于惊鸿一瞥中窥见那个与自己相伴终生的人,当彼此终成眷属,结成连理之后,更多的时间,将耗费在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之中,我们要怀一颗平淡的心去分享彼此的快乐,而不是高兴时就你侬我侬,不高兴就你追我打。 虽然我对张生没什么好感,但于莺莺、红娘,我却是十分同情与敬佩的。《西厢》的伟大应当归功于她们,与张生无关! 虽然满怀希望去读《西厢》结果令我大失所望,但这反而让我对《红楼》更多了一份喜爱与崇敬!如果说《红楼》最大的瑕疵是高鹗的续书,那第二大的瑕疵就是不该把共读《西厢》当作宝黛爱情的见证,因为张生这两个字,是为对爱情最大的亵渎!
  •       《西厢记》最后一剧三折后,郑恒骗夫人说张生入赘尚书家做了女婿。我写的话一定是张生晚到一步,莺莺再许郑恒,张生归,莺莺得知真相定要做个烈女,自杀性命。张生念莺莺情真意切,恨夫人昏聩,郑恒无耻。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正是:香消玉陨东逝水,一枕黄粱怨青天。我觉得西厢的好在于各种细节描述的精微,不在结局。心理情境叙述的好,相思单纯可爱。日有思,夜幽梦,借梦叙心事。离人泪,染霜林,贴衣合眠恰似离魂倩女。纵有千言万语,重逢时竟无语凝噎,万福二字表了所有的朝思暮想。昔日唠叨:兀的不闷煞人也么哥...叹息声幽怨,我有四字形容:娇憨纯真。
      
      
       张生纸书退飞虎,红娘找张生赴宴,张生搔首踟蹰,梳妆打扮,小纱帽擦的铮铮亮,脸洗的光滑无比,连苍蝇都站不住。红娘请字还没出口,张生连声说好,猴急的性格塑造到位。
  •        一提到元代文学,人们首先会想到元曲,而谈元曲,则不能不提王实甫。王实甫创作的杂剧计有13种。王实甫的生平事迹所知甚少,只有通过钟嗣成的《录鬼簿》才略略得知其常出入于勾栏,混迹其间,谙熟青楼演艺活动,与市民大众十分接近。他的作品完整保留下来的除《西厢记》外,还有《破窑记》四折和《贩茶船》、《芙蓉亭》曲名一折。至于其它作品,均已散佚不传。而正是其中的《西厢记》,让王实甫名满天下,青史留名。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此后流传数百年,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而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并在其手中完成了最终定型。其讲述了书生张珙与相国之女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的一对青年,描绘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主题,并带有强烈的反封建、反礼教的思想。
      
       主角崔莺莺,从《莺莺传》中被抛弃的悲情女子,到董解元笔下与情人私奔的反封建礼教的勇士,再到《西厢记》中对爱情的渴望和大胆追求的小姐,崔莺莺经过了几次蜕变,人物形象逐渐丰满,并最终定型为“体现了人性的张扬和升华,追求自身解放和人性复苏的轨迹”的象征符号。从原型到定型之间有很大的变化,而王实甫对《西厢记》里崔莺莺的最终定型的塑造,可以看出其中隐含着许多丰富的内涵,并体现出作者的巨大成就和贡献。
      
       崔莺莺形象的每一次变化,都暗示着时代精神的一次次变化。而在王实甫《西厢记》中最突出的变化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悲剧结局,使人物形象的反封建倾向更加鲜明。为此,以下将分析一下《莺莺传》和《西厢记》中崔莺莺形象变化所反映的内涵。
      
       一、隐藏的社会内涵——身份和结局的变化
      
       1.身份的变化
      
       崔莺莺这一人物在唐代诞生之后,其身份地位是一直在变化的。那么其具体是怎样变化呢?其变化又代表着什么含义呢?
      
       在《莺莺传》中,崔莺莺是被张生抛弃的女子,但莺莺的身份元稹并没有交代清楚,因此其身份就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想。
      
       首先从莺莺的家庭状况分析,“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其家境富裕,颇有资财,但就算是如此的家境最终却依然被张生所抛弃。而在讲究门第的唐代,士人一般都会通过跟朱门豪族联姻而提高地位,张生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书生,却将莺莺给抛弃,由此可见莺莺虽然家境不错,但从门第来说应该并不是名门望族。另外莺莺写给张生的信中有“于喧哗之下,或勉为语笑,闲宵自处,无不泪零”这么一句,可以看出崔家时有访客或宴会,但莺莺却“勉为语笑,闲宵自处,无不泪零”,这样被迫抛头露面而不顾礼教的行为,更不像读者所想的是大家闺秀。由以上可以猜想,莺莺既不是朱门,也不是寒门的小姐。
      
       再看张生为了记崔娘事而作的会真诗三十韵中,大多都具有露骨的情欲描写,而这样的描写一般是不会写给名门闺秀,反而更符合妓女的身份。同时结合唐代的会真诗几乎都是文人赠妓女的诗篇这一社会现象,而当时的写作背景也可以看出,唐代的传奇如《李娃传》等的女主角身份大多都是妓女,而作者的创作总是跟著时代风尚来走,因此当时有许多文人投入撰写关于妓女的作品,《莺莺传》也可能是其中一篇。
      
       且不论莺莺是妓女是否事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元稹笔下的莺莺出身不高。但这个人物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却一跃而成为了相国小姐,有门第有财富有声望。两个莺莺身份变化得如此之大,难道只是为了文学艺术方面的创造?
      
       2.结局的变化
      
       《莺莺传》的结局是莺莺最后惨遭张生抛弃,原因只因为是莺莺是“尤物”,会“不妖其身,必妖于人”。而张生的“忍情”弃舍,反而让称赞为“善补过”。后来张生要求以表兄礼节相见,被莺莺拒绝,并赋诗二章寄意。
      
       而王实甫的《西厢记》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的命运,有情人也成了眷属,张生也考取了功名,种种反对势力也进行了妥协,结局成了大团圆。那么莺莺结局的改变又有什么意义呢?
      
       3.对社会内涵的反映 
      
       综上两点可以看出,王实甫的《西厢记》改变了原来崔莺莺的身份以及最后的结局。至于为什么会改变,文学上的影响和作者本人的倾向是有一定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社会环境的作用占了主导。
      
       《莺莺传》中虽然有抬高女性地位的方面,并在一定程度美化女性的身份,但得到美化的只是莺莺的性格,从从莺莺的身份和结局可以看出,女性地位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对于张生的无情无义,作者却为之而辩解,颠倒了是非黑白。莺莺为追求真爱而勇于献身的行为却被张生的“补过”所玷污,张生是“补过”,莺莺是“自献之羞”,她的种种美德都被歪曲。而这样的设定一定程度反映了东晋门阀制度在唐代的残余,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推行均田制后,农耕经济依旧根深蒂固,男性依然保持着主要生产者的强势地位的历史事实。在经济和政治文化的因素下,唐代的莺莺便成了唐代社会女子地位的一个文化代表,也象征着封建时代少女的爱情的理想被无情摧残的人生悲剧,并透露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因此,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崔莺莺形象及结局的变化也将成为一个必然。
      
       王实甫的《西厢记》,崔莺莺身份一跃而成为相国之女,结局也成了大团圆,此可贵之处,在于他冲破封建阶级的爱情传统观念,大胆地赞美了男女自愿结合的爱情,评判了《莺莺传》的传统思想,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愿望及对封建礼教的不屑与挑战。而王实甫笔下莺莺的变化,是由于社会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力量的突起,资产主义开始萌芽的社会观引起的。同时也与元代科举制度的取消有关,这让大多数知识分子感到前途暗淡,因此只有将梦想寄托于戏剧作品,而崔莺莺的身份及最终结局也作为文人的一种美好向往,暗示了社会群体、社会阶层比例的变化,更暗示了文人的创作意识及审美方向。
      
       从社会角度来看,王实甫笔下崔莺莺的变化,不仅仅可以看出是一种社会、时代的必然,更能体现出王实甫的巨大成就。那就是遵循社会发展的潮流,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创作,其笔下的《西厢记》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带有历史进步性,忠于历史社会现实,通过文学的创作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面貌,并揭示了社会进步的方向。  
      
       二、文学艺术的深化——性格的变化
      
       在唐代元稹《莺莺传》和王实甫《西厢记》的两个版本中,女主角同样都是崔莺莺,同样都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同样对美好爱情理想具有梦幻的憧憬和追求的人物,但在具体的性格方面却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些不同性格的崔莺莺都具有不同的文学象征。
      
       唐代元稹的崔莺莺身份并非高贵,但知书达理,刀札,能鼓琴,善属文,聪慧明敏。如张生与之攀谈时作者对莺莺的描述为“艺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则敏辩,而寡于酬对。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时愁怨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可见莺莺举动表现得娇羞、矜持,这是十七岁女子固有的自然本性。但只要确定自己对张生的感情后,其性格真诚、爽快的一面便显露出来。当收到张生二首春词后,她的态度是坦诚的,不加伪饰的,回应迅速,当晚便让红娘送去《明月三五夜》的诗句,约张生幽会。这个时候莺莺表达感情坦诚、率直,纯粹真情流露,毫不掩饰,无矫情做作,一举一动都带着勇于追求爱情的气息,并在最后完全向自己心爱的人奉献出自己的爱,并坦然承认是“儿女之心,不能自固”,显示了爱情压倒礼教的力量。
      
       但莺莺还是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如张生赴考前,莺莺心中是充满担忧的,但依然说出“恭貌怡声,徐谓张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的话,而最后莺莺果然被弃,似乎也显得有点听天由命,心甘情愿。虽然最后拒绝与张生见面,保持了沉默,获得了最后的尊严。但从整体看来,莺莺对即将破碎的爱情没有挽留之语,始终缺少主动维护、保护既得爱情的决心和动力,而选择了随波逐流,缺乏一种更加勇敢的追求态度。
      
       王实甫的笔下的崔莺莺依然继承了原型莺莺的勇敢和尊严,如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时,众人慌作一团,而作为一贵族小姐的莺莺却能冷静地提出“五便三计”,充分表现出柔中带刚的豪气,一下让莺莺的形象变得丰富有力。但王实甫表达更多的并不是原型所具有的形象,而是塑造了一个具有新性格的莺莺——娴静而有内涵、举止娴静、深沉含蓄而又感情丰富,具有多情而不奔放的高贵气质的贵族小姐。
      
       《西厢记》莺莺的性格很突出的一点体现在对张生的爱。对于爱情,莺莺更多是表现得矜持,甚至显得有点矫情做作,如对红娘的数番试探,又如张生翻墙后,莺莺却一扫之前的热忱,摆起了千金小姐的架子对张生大加指责等。这些行为都显得有点矫情而无坦诚率真之意。但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生活在封建礼教长期禁锢的时代的莺莺,对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必然会产生惶惑、犹豫、矛盾,同时亦有“媒妁之言”的顾忌和对轻易被男人抛弃的担忧。这种封建家庭的教养、女性的禁忌,在莺莺心中心里形成了一道心理障碍,并承担着沉重的精神重压。再加上青春期少女细腻的情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莺莺会有心口不一的行为。因此莺莺的“假意儿”,其实表现的是内心情感挣扎的痛楚。而这样激烈的情感通过表里之间的矛盾、端庄的姿态隐秘地透露出来,更能表现出其表露感情时的含蓄和韵味,想爱而不敢爱恋爱心理以及外在的凝重和内在的激情的矛盾色彩。而这样状态的莺莺,最后能因为爱情的召唤,而越过一切障碍,更能体现出爱情的伟大,莺莺为爱而做出的巨大奉献的勇气。
      
       对于爱情,莺莺始终是放在内心最高的位置,不因客观环境而改变,对于功名利禄是蔑视的,送别时,还唱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的句子,表现出莺莺把爱情放在了最高位,并借莺莺之行为表达了王实甫对纯洁、自然爱情的向往,以及表达了与封建礼教进行坚决斗争的决心,而其中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更突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和《莺莺传》一样,长亭送别时,莺莺也是充满忧患和软弱的,但更突出的是莺莺敢于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来保护既得的爱情。如张生赴考前叮咛 “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在回张生书信时,寄了六件东西给张生,以暗示张生不能喜新厌旧,移情别恋;在郑恒造谣后,见到张生而大胆责问:“俺家何负足下?足下见弃妾身,去卫尚书家为婿,此理安在?”由此可知,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王实甫笔下的莺莺不仅勇于追求幸福,而且善于保卫已得的爱情,更能体现出女性对爱情的执着,并透露出浓重的女性主义。
      
       从文学的角度上看,与以往的《莺莺传》相比,王实甫笔下塑造的莺莺对整个作品的作用更大。从情节上看,让情节更加紧凑,使旧故事开了新生面;从人物形象看,让感情更为复杂、细腻,性格也更为丰满;从文学艺术上看,莺莺矜持的性格,让作品的语言特色、故事氛围具有一种含蓄美、意境美;从思想上看,让作品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性,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赞扬了女性对爱情的追求和执着,带有一定的女性主义人文关怀,大大提高了思想和社会意义。由此可以看出,《西厢记》中对莺莺形象的新塑造,深刻体现了王实甫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是揭示了历史社会价值观的流变。
      
       [旧文备份]
  •     情话技能点满。“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
  •       今天去听西厢记了,经典之经典,百看不厌.只可惜那号称英俊潇洒、才富五车胆略过人的张生先生,怎么看也像一猥琐色狼,这么说但愿别被他的粉丝砸死...不过话说回来,对他确实挺失望的...
      
      张生初见莺莺
      
      “颠不刺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只教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
      
      端的是美人多情,拈花一笑;莺莺这时自然也见到了张生,“呀,谁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只见他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云边。”
      
      呵呵,好一个一见钟情......
      
      
      
      那日红娘来请老和尚去同崔夫人商量给崔老相国做好事的。张生便厚着脸皮要“同行一遭”。其实,张生挺能贫的,路上他说(对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崔家女艳妆,莫不是演撒你个老洁郎?”也就是他问老和尚是不是和崔家小姐勾搭。言辞行止出挑,他不是一老实书生,说好听是风流,不好听嘛....
      
      
      
      
      且听他言:“过得主廊,引入洞房,好事从天降”,“我与你看着门儿,你进去”。乖乖
      
      
      
      话说张听得“十五日请夫人小姐拈香”,问明“是崔相国小姐至孝,为报父母之恩……所以做好事。”,马上忧伤起来:“……小生湖海飘零数年……亦备钱五千,追荐俺父母咱……”,老方丈果然中招,道“与这先生带一分者”。 好一个无赖...
      
      
      
      
      背着方丈,张问聪:“那小姐明日来么?”,聪云:“他父母的勾当,如何不来。”(小和尚,要加紧修为呀)张生顺心了:“这五千钱使得有些下落者。”(原来他不穷啊)“人间天上,看莺莺强如做道场。软玉温香,休道是相亲傍;若能够与他汤一汤(同“荡”接触),倒与人消灾障。”越发狡猾了...
      
      
      
      
      后来,逮着了红娘,张生便打探莺莺,却遭红娘以“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严词拒绝。被拒绝后,张生发了好长段牢骚,里面有几句词:“赤紧的情沾了肺腑,意惹了肝肠。若今生难得有情人,是前世烧了断头香。我得时节手掌儿里奇擎,心坎儿里温存,眼皮儿上供养。”呵呵,情诗倒是写得不错...
      
      
      
      是夜,张生辗转难眠,“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捶床。”林妹妹得说 :"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了...
      
      
      
       也来搞个张生语录吧:
      
      “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这是他在第一次见莺莺后的感叹
      
      “[快活三]崔家女艳妆,莫不是演撒你个老洁郎?[ 洁云]俺出家人那有此事?[末唱]既不沙,却怎睃趁着你头上放毫光,打扮的特来晃。……[朝天子]过得主廊,引入洞房,好事从天降。我与你看着门儿,你进去。”----你看,都怀疑到出家人头上来了
      
      跳墙幽会竟猴急到错搂了红娘:“[末云]小生害得眼花,搂得慌了些儿,不知是谁,望乞恕罪!……小姐在那里?”Ach du liebe Gott!
      
      “自从昨夜花园中吃了这一场气,投着旧证候,眼见得休了也。老夫人说着长老唤太医来看我;我这颓证候,非是太医所治的;则除是那小姐美甘甘、香喷喷、凉渗渗、娇滴滴一点儿唾津儿咽下去,这鸟病便可。”好家伙,居然不嫌恶心……
      
      
      
      不乱对人家指手画脚了,反正有一个人叫张君瑞,还有一个人叫崔莺莺,他们见面了,然后相爱了。
      
      
  •       西厢记讲的是才子张珙跟漂亮妹妹崔莺莺在普救寺一见钟情,几经波折终于走到一起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哪些波折呢?①崔莺莺订婚给表哥,但并不喜欢表哥;②山贼抢崔莺莺做压寨夫人,老夫人说谁能退敌女儿就嫁给谁;③张珙找当兵的兄弟退敌后,老夫人赖婚;④窃玉偷香东窗事发后,老夫人要张珙考上状元再说;⑤好不容易考上状元了,表哥又来诬陷,说张珙在外面搞女人。
      
      从内容上来讲,部分涉黄,看得我都羞涩了。比如张生的几次春梦,崔莺莺对张生的意淫,还有张生跟崔莺莺的初夜、二夜……具体可见我的几段读书笔记。
      
      从形式上来讲,不少押韵的长短句,读起来很舒服。但是——我看到十五章《长亭送别》才发现,我看的这个版本是后人校注的白话文版本,不是原版戏曲。囧,我说怎么当年高中课文里的那段没有了呢。准备再去看原著。
      
      从思想上来看,在当时的年代是很赞的,很突破封建礼教。比如崔莺莺虽然被父母指婚,但也有自己的想法——可惜只是敢想,不敢做;比如崔莺莺跟张生背着众人窃玉偷香……但可以说,整部书里最叛逆的,思想最前卫的,应该是红娘了。
      
      老夫人赖婚时,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就红娘,多次言语挑衅,气不过,主动穿针引线,为的就是希望张生、崔莺莺这对有情人能成眷属。当张珙气糊涂了要自杀,崔莺莺哭哭啼啼的时候,也是红娘在劝说。
      
      红娘虽然不识字,但脑子转得快,有口才,不管是劝张生、劝崔莺莺、甚至劝老夫人,都很有一套。——最佳辩论手!要不是有红娘,张生、崔莺莺光有那份情,最多是对苦命鸳鸯,早在老夫人赖婚时,就一个自杀,一个被嫁表哥了。
      
      但这就不符合突破封建礼教的主题啦。所以红娘是至关重要的人物。
      
      后期崔莺莺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比如老夫人要求张生去考状元的时候,崔莺莺就想,什么功名利禄都是假的,只要我张郎待我好就行。相对于那个年代,这种思想算前卫的吧。
      
      书里面的老夫人虽然很讨厌,但谁能说,现在许多家长不是这样呢,要门当户对,给男方提出各种条件……书里说的是封建礼教,现在社会何尝不是如此。许多男女朋友都因为爸妈不允许而分手吧。
      
      对此真想引用张生那句:我娶的是莺莺小姐,又不是老夫人!
      
      希望广大受父母约束的男女朋友,如果没有一个开导你们的红娘,请自行开导自己——你要厮守终生的,是眼前的人,不是对方的父母!请不要因为父母的反对而放弃自己的真爱!自己的人生之路,请自己掌控。父母不能帮你过日子。
      
      最后,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五星推荐一下吧。
      
      附我对《西厢记》的笔记(20):http://book.douban.com/people/GayScript/annotation/1016631/
  •     哈哈 最后一句结语结得真有意思
  •     定了之后居然缺货了·················倒霉
  •     淫词艳曲在古代的确开放
  •     呃,刚开始我还以为是你自己译成白话文作的笔记呢,心里着实佩服了一阵~
  •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望眼连天,日近长安远。
      赤紧的情沾了肺腑,意惹了肝肠。若今生难得有情人,是前世烧了断头香。我得时节手掌儿奇擎,心坎儿里温存,眼皮儿上供养。
      夫人怕女孩儿春心荡,怪黄莺儿作对,怨粉蝶儿成双。
      眉儿浅淡思张敞,春色飘零忆阮郎。
      他有德言工貌,小生有恭俭温良。
      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
      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倒枕槌床。
      玉宇无尘,银河泻影,月色横空,花阴满庭。罗袂生寒,芳心自警。
      元来是扑剌剌宿鸟飞腾,断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
      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国倾城貌。
      恰便似檀口点樱桃,粉鼻儿倚琼瑶。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
      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德麟 《清平乐》
      途有所不出,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
      才子多情,佳人薄幸。
      俺那里准备著鸳鸯夜月销金帐,孔雀春风软玉屏。乐奏合欢令,有凤箫象板,锦瑟鸾笙。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柳永《定风波》
      谁承望月底西厢,变做了梦里南柯。
      病染沉疴,断然难活。
      从今后玉容寂寞梨花朵,胭脂浅淡樱桃颗,这相思何时是可?
      可怜刺骨悬梁志,险作离乡背井魂。
      云敛晴空,冰轮乍湧;风扫残红,香阶乱拥;离恨千端,闲愁万种。
      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
      只因午夜调琴手,引起春闺爱月心。
      【油葫芦】憔悴潘郎鬓有丝,杜韦娘不似旧时,带围宽清减了瘦腰肢。一个昏睡睡不待观经史,一个意悬悬懒去捻针指;一个丝桐上调弄出离恨谱,一个花笺上删抹成断肠诗;一个笔下写幽情,一个弦上传心事:两下里都一样害相思。
      休为这翠帏锦帐一佳人,误了你玉堂金马三学士。
      【小梁州】他为你梦里成双觉后单,废寝忘食。罗衣不奈五更寒,愁无限,寂寞泪阑干。
      月暗西厢,凤去秦楼,云敛巫山。
      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
      你若不去呵,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了淡淡春山。
      只为这燕侣莺俦,锁不住心猿意马。
      隔墙花影动,待月西厢下。
      异乡易得离愁病,妙药难医断肠人。
      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
      果若你有心,他有心,昨日秋千院宇夜深沉;花有阴,月有阴,“春宵一刻值千金”,何须“诗对会家吟”?
      月圆便有阴云蔽,花发须教急雨催。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思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赏花时】相见时红雨纷纷点绿苔,别离后黄叶潇潇凝暮霭。今日见梅开,别离半载。
      旧愁似太行山隐隐,新愁似天堑水悠悠。
      何处忘忧?看时节独上妆楼,手卷珠帘上玉钩,空目断山明水秀。见苍烟迷树,衰草连天,野渡横舟。
      裙染榴花,睡损胭脂皱;纽结丁香,掩过芙蓉扣;线脱珍珠,泪湿香罗袖;杨柳眉颦,人比黄花瘦。
      【醋葫芦】我这里开时和泪开,他那里修时和泪修,多管阁著笔尖儿未写早泪先流,寄来的书泪点儿兀自有。我将这新痕把旧痕湮透,正是一重愁翻做两重愁。
      【后庭花】当日五言诗紧趁逐,后来因七弦琴成配偶。他怎肯冷落了诗中意,我则怕生疏了弦上手。
      你道是官人则合做官人,信口喷,不本分。你道是贫民到老是贫民,却不道“将相出寒门”。
      【庆东原】那里有粪堆上长出连枝树,淤泥中生出比目鱼,不明白展污了姻缘簿?莺莺呵,你嫁个油炸猢狲的丈夫;红娘呵,你伏侍个烟薰猫儿的姐夫;张生呵,你撞着个水浸老鼠的姨夫。这厮坏了风俗,伤了时务。
      
  •     注释很详尽。
  •     一个登徒浪子追一个空虚寂寞的富家小姐,最后两人私通;怎么就被说成对破封建礼教的禁锢不满啦,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啦 ,什么真爱啦,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啦,晕, 后人真会歪歪,我吐。
  •     学了一些好玩的话,描写的十分生动形象,综合几代人的传写,不愧元杂剧之王
  •     阿哈哈哈哈!这得闲的多么多么的蛋疼啊哈哈哈。。。
    不过我喜欢!
  •     为嘛不是儿子?是个gay儿子岂不更美好?
  •       終於讀完王實甫的《西廂記》。說到『終於』,實在是該戲共五本,每次讀到第三本就死活看不下去了。可作為一個有始有終的人,每放棄一次就會從頭再看,就這樣前三本我用四年時間看了不下六遍,到2011年底可說是終於磨蹭完了~~~並不是自己對中國古典戲劇沒有興趣,目前四大劇本徹底讀完的有《桃花扇》、《西廂記》;《長生殿》看了一半;其中除《牡丹亭》未讀,個人最愛《桃花扇》,《長生殿》較為典雅。最頭疼的是這個《西廂記》,要說優點不過是情節一波多折,總有點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文辭較為優美。
      (下面涉及劇透)
      概述全劇就是:張珙於寺中偶遇崔鶯鶯,一見鍾情;時有叛軍圍寺欲奪鶯鶯為妻,值此危難之際,張生修書一封請到救兵退去半萬賊兵;而崔母卻背棄前言(將鶯鶯許與退兵之人),令鶯鶯、張生為兄妹。其後鶯鶯托紅娘傳信相約張生待月西廂下,等到張生翻牆前來赴約,鶯鶯卻責其孟浪;張生以為自己再次被騙,正兀自痛苦,想不到鶯鶯二傳信箋,於深夜親赴張生處相會繾綣(說白了就是上床了~~~)。事發,為崔母所知,無奈之下許以婚配,但要張生考取功名,二人只得暫告分離。張生於路中客棧休息,不期鶯鶯尋來相聚,卻道是大夢一場。半載相思離別,換來金榜題名,值張生趕去提親路上;鶯鶯前有婚約之夫家鄭恆跑來橫生枝節,造謠張生已與尚書女成親;適時張生趕至,分辨根由解除誤會,鄭恆自殺而亡,鶯鶯張珙終成眷屬,大團圓Happy ending!
      
      情節基本就是,當你以為兩人可以在一起了,偏偏生出枝節令其離散,反正好事多磨,總要等到完結那一刻才能最終成就。略過曲折情節不提,劇中最讓我煩的就是兩位主角,越看到後面越有種:張珙自戀熱愛腦補、鶯鶯輕佻反复無常,反正倆人都不是好東西的趕腳~~~張生永遠都是八字還沒一撇呢,就在腦中浮想聯翩到匪夷所思的境界,人家看他一眼他就相思成疾幻想佳人在懷了;賊兵剛退,崔母邀張生宴飲,他就能幻想到與鶯鶯交頸纏綿了!總之,張生是那種完全不顧實際,大腦思路永遠背離現實呈跳躍發展,往往其腦補世界的終極幻想都會導向至綢繆、繾綣、纏綿、巫山——翻譯成白話就是上床上床再上床~~~而鶯鶯呢,除開說話較為雅緻,其行為完全不像大家閨秀,作為一個唐代四大門閥家小姐,與張生各種調情、主動投怀送抱不說,與張生婚事遭其母阻止,居然咒罵母親是老虔婆等等出言不遜。
      總之,在王實甫塑造下,張珙、崔鶯鶯、紅娘的言行舉止,基本不符合他們應有之身份。違和感時時襲來,令讀者如我總在自問:這怎麼可能!太離譜了,張生太能腦補了!鶯鶯在不自重了!
      
      另外想說的是,最近崑曲市場非常火爆,這倒是讓我相當詫異。以我淺見,要想真正聽明白崑曲唱的是什麼,相應的文言文基礎是入門前提吧:除了家學淵源、漢語文文學專業、古代漢語愛好者等這幾類對文言文頗有暸解的人,普通觀眾怎麼可能明白?!由於明顯的入門門檻,決定了崑曲只可能是小眾愛好的藝術;更令我不解的是,崑曲目前的有力倡導者白先勇居然會說崑曲在國外外國人也能明白,這我就更不能苟同了!且不說文言文問題,僅以《西廂記》舉例,裏面充斥大量現代人不暸解的典故、知識,我手頭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本子,註釋文字遠超正文數倍;而劇本中更有不少元代俚語、方言,致使明清時就出現不少註釋本子,隨便舉幾個例子:“哩也波,哩也囉”、“也麼哥”、“花木瓜”……問題是離元代尚近的明清,對其意思都需要註家來解讀,我就更不相信沒有基礎知識儲備的現代觀眾能明白他們到底什麼意思!拿我來說,雖然劇本看了不少遍,奈何資質有限,很多內容也忘記了確切意思。更何況是那些沒有任何準備,初次觀看的觀眾,他們又能明白幾分?所以請原諒我,難掩對這些人一幅陶陶然、如痴如醉的鄙夷~~~
      
      另外,現代對於崑曲的宣傳是不是也太過了,引用李長聲在《神秘的藝妓》所言:『不過,什麼事物一旦被奉為傳統文化,就會被恣意美化,別人往往也只好跟著欣賞。』,他說的是日本,於中國同樣如此。在我印象中,知堂(周作人)就曾提及,是他還是魯迅就對崑曲還是京劇不太欣賞,因為觀看《西廂記》時有一幕印象很壞,舞台上張珙與崔鶯鶯在室內雲雨,紅娘就在外面自慰並發出淫聲浪語~~~這麼看來,崑曲也未見得如宣傳所言如何如何典雅吧。可現在為什麼從來都不提?我們可以說瑕不掩瑜,可你至少要讓大家暸解一個全面的崑曲、京劇吧。沒有必要因為她成了世界遺產,就掩蓋其本來面目,以誨淫誨盜來招搖撞騙。
      
      之前說過《西廂記》文辭頗優美、雅麗,摘抄些個人欣賞的片段,另有些註釋也不錯,一並抄錄如下:
      
      01. 第一本 張君瑞鬧道場雜劇 楔子 P2
      可正是
      人值殘春蒲郡東,門掩重關蕭寺中。
      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無語怨東風。
      
      02. 第一本 張君瑞鬧道場雜劇 第三折 P47 張生於西廂遇鶯鶯上香離去後,各種美麗情景、思緒,富含腦補。
      【幺篇】我忽聽、一聲、猛驚。元來是撲剌剌速鳥飛騰,顫巍巍花梢弄影,亂紛紛落紅滿徑。
       小姐你去了呵,那裏發付小生!
      【絡絲娘】空撇下碧澄澄蒼苔露冷,明皎皎花篩月影。白日淒涼枉耽病,今夜把相思再整。
      【東原樂】簾垂下,戶已扃。卻才個悄悄相問,他那裏低低應。月朗風清恰二更,廝徯幸,他無緣,小生薄命。
      【綿搭絮】恰尋歸路,佇立空庭,竹梢風擺,斗柄雲橫。呀,今夜淒涼有四星,他不亻秋人待怎生!雖然是眼角傳情,咱兩個口不言心自省。
       今夜堪睡到得我眼裏呵!
      【拙魯速】對著盞碧熒熒短檠燈,倚著扇冷清清舊帷屏。燈兒又不明,夢兒又不成;窗兒外淅零零的風兒透疏棱,忒楞楞的紙條兒鳴;枕頭兒上孤另,被窩兒裏寂靜。你便是鐵石人,鐵石人也動情。
      【幺篇】怨不能,恨不成,坐不安,睡不寧。有一日柳遮花映,霧障雲屏,夜闌人靜,海誓山盟——恁時節風流嘉慶,錦片也似前程;美滿恩情,咱兩個畫堂春自生。
      【尾】一天好事從今定,一首詩分明照證。再不向青瑣闥夢兒中尋,則去那碧桃花樹兒下等。
      
      03. 第二本 崔鶯鶯夜聽琴雜劇 第四折 P113 崔鶯鶯聽張珙奏琴感想 (前情:【調笑令】……潛身再聽在牆角來,元來是近西廂理結絲桐。)
      【禿厮兒】其聲壯,似鐵騎刀槍冗冗;其聲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聲高,似風清月朗鶴唳空;其聲低,似聽兒女語,小窗中,喁喁。
      ……
      【麻郎兒】這的是令他人耳聰,訴自己情衷。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懷者斷腸悲痛。
      
      04. 第五本 張君瑞慶團圞雜劇 第四折 P242
      【沈醉東風】不見時準備著千言萬語,得相逢都變做短嘆長吁。他急攘攘卻才來,我羞答答怎生覷。將腹中仇恰待伸訴,及至相逢一句也無。則道個『先生萬福』。
      
      註釋部分摘抄:
      06. 關於中國人自古就看不起農村人:註釋26 P60
      村:粗俗,無知,“雅”的反義詞。翟灝《通俗編》卷十《品目》“村氣”:“《隋唐嘉話》‘薛萬徹尚丹陽公主,太宗嘗謂人曰:“薛駙馬有村氣。”’《續演繁露》:‘古無“村”名,今之“村”,即古之鄙也。凡地在國中、邑中,則名之為“都”。都,美也,言其人物衣製皆雅麗也。凡言美曰都,“子都”、“都人士”、“車騎甚都”是也。及在郊外,則名之曰“鄙”,言其樸質無文也。隋世乃有“村”名。唐令:在田野者為村,別置村正二人。則村之為義著也。故世之鄙陋者,人因以“村”目之。’”
      說白了,跟現在罵人話『農民』一個意思。
      
      07. 過去看白話複述版,沒太大感觸,讀罷原文,竟覺淒美已極:註釋40 P196
      徐士範曰:“出《煙花錄》:昔有一商,美姿容,泊舟於西河下。岸上高樓中一美女,相視月餘,兩情已契,弗遂所願。商貨盡而去,女思成疾而亡。父遂而焚之,獨心中一物不化如鐵,磨出,照見中有舟樓相對,隱隱如有人形。其父以為奇,藏之。後商復來,訪其女,得所由,獻金求觀。不覺淚下成血,滴心上,心即成灰。”
  •       这个题目只是个噱头。我只想好好说说我有多讨厌张生。
      
        在唐代元稹的《莺莺传》中,张生始乱终弃,并说“大凡天命之所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后人大概不喜欢这样的悲剧结局,所以《莺莺传》的故事不断被修改,到王实甫手上,《西厢记》已经是一个情节生动曲折,语言优美成熟,人物丰满有趣成熟的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王实甫的《西厢记》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私订终身后花园,金榜题名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便是最好的概括。
      
         结局是改了,但是在我看来,张生这个人物的本质并没有变,还是一样的好色轻浮。读罢《西厢记》,我还是没能对张生有一点好感。
      
        首先从家世背景上谈论。张生仔细对大师诉衷肠时说道“自来西洛是吾乡,宦游在四方,寄居咸阳。先人拜礼部尚书多名望,五旬上因病身亡。平生正是无偏向,止留下四海一空囊。”可见,张生并不是出身于乡野之户,事实上,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是名望之后,后来家道中落,父母双亡,就漂泊天涯。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很是感慨。这张生年纪轻轻,却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四处游荡,没有一点追求,家道都中落了,也从来不想着振兴家族,就是一用着父母的遗产虚度人生的小青年。后来老夫人提出张生只有高中状元后才能迎娶莺莺,张生就去赴考,一考就中了,可见他是有实力的。他对老夫人说“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尔。”一有实力的青年,在家道中落后,没有担当的四处飘零,可见他的心理年纪很低,思想不成熟,不够稳重。
      
         张生第一次见莺莺心里是这样想的“世间有这等女子,岂非天姿国色乎?休说那模样,似那一对小脚儿,价值百镒之金。”在古代的中国,女人有一双三寸金莲就是一个体面,一份天然的嫁妆,在中国的文化密码里,三寸金莲很多时候就是性的隐喻和暗示。脚在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更早时就有古人探索和实践过。可以说,在古代小脚是女人除阴部、乳房外的第三“性器官”。清代李汝珍在《镜花缘》中说:“缠足与造淫具何异?”清朝文人李渔在其《闲情偶寄》中甚至公然声称,缠足的最高目的是为了满足男人的性欲,因为小脚女人在行走时必须绷紧大腿根部的肌肉,于是得以保持私处的紧窄,从而让男人获得更多快感。张生第一次见莺莺,大概就直接联想到了性,虽然这是一种人的本能,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由此可见,张生为人还是比较轻浮的。更何况在这里张生说小脚“价值百镒之金”,在这里,张生用金钱的多少来形容美貌的程度,似乎女人的美是可以用钱买来的,这种说法隐隐约约表示了他内心深处将女人当尤物的真实观念。
      
         张生见了莺莺心里想到“十年不是君王面,恰信婵娟解误人。”他决定“性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读到这里的时候,张生的轻浮更跃然纸上,这小厮就是一见了女人走不动路的浪荡子!看到美女,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搁在一边不管不顾,连前途也无所谓了。或许我是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了,毕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不顾前途去谈一场恋爱很多时候都是不负责任的体现。
      
         张生第一次见红娘的情景,也充分体现了他好色的一面。“若共他多情的小姐同鸳帐,怎舍得他叠被铺床。”只一个红娘,他又生出了怜爱的情愫,我实在不敢想象他和莺莺婚后对别的年轻的有几分姿色的女子动心的神态。很多人觉得张生和贾宝玉很像,都一样的痴一样怜惜女人,但是仔细看,就能分辨出张生和宝玉的不同。宝玉爱黛玉,不只是爱黛玉的容貌,更是爱黛玉这整个人,包括黛玉的小性子和体弱多病。宝玉怜惜女子,那种怜惜不是作为一个施舍者的角度去给予,而是真正在人格和灵魂上的尊重。而张生,从一开始只是被莺莺的相貌吸引,可以说他并不了解莺莺的思想和性格,很难说这就是真爱。他只是想“共他多情的小姐同鸳帐”,“软玉温香”“够他一汤”,他对莺莺的索求只停留在肉欲上,他并没有想到说去了解莺莺的性格莺莺的思想内涵。夫妻之间,要琴瑟之和,也要高山流水和举案齐眉,是夫唱妇随,也是互相的敬重和理解。真的爱情永远都不会只停留在外表上,外表可以吸引人一时,但没办法坚守一世。李白也曾说过“昔日芙蓉花,今日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有几时好?”莺莺未必想以色事张生,但张生很想莺莺的“芙蓉面”。
      
         再看张生对其他人的态度。“崔家女艳妆,莫不是演撒你个老洁郎?”这是张生对老方丈的调侃。寺庙收留张生,向张生提供住宿,张生非但不感激,还用轻浮浪荡的言语调侃方丈,这就是一说话没轻没重,言语举止轻佻的浪荡子弟。老方丈批评张生,张生就骂“这秃厮巧说!”,说明他不止举止轻浮,人品也很有问题。方丈收留他读书,给他帮助的时候他满口感激一嘴一个笑脸,但方丈批评了他几句,他就转骂方丈是“秃厮”,可见,他心里是很不尊重方丈的。在现代社会,这样的人如果是合作伙伴那就是能同甘不能共苦的合作者,如果是朋友那就是在朋友有难时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朋友。读了那么多圣贤书,还不懂尊重长辈不懂感恩,还说自己是“温良恭俭让”,真是可笑!
      
         再看张生对父母。前文我已经说到,张生家道中落,却从来没有想过努力振兴家门光宗耀祖,已经算是一种不孝。 “性湖海飘零数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望和尚慈悲为本,小生亦备钱五千,怎生带得一分二斋,追荐俺父母咱。便夫人知,也不妨,以尽人子之心。”张生背过身问聪“那小姐明日来么?”和尚聪回答“他父母的勾当,如何不来?”“这五千钱使得有些下落者。”父母去世,都未曾烧纸,可见张生孝心泯灭,父母乃至慈至善者,尚不能孝顺对待,何况对别人呢?更可恶的是,张生此时要烧纸给父母并不是因为良心发现,而是为了见莺莺,为了在莺莺面前演出一场孝顺的好戏。追求莺莺就追求吧,偏偏要扯出已故的父母,真是罪大恶极。他父母若是泉下有知,该何等伤心?
      
         对女子,张生是冲着容貌过去,是因着低级的欲望行事,不是真的爱情。对曾经帮助他的朋友,张生不懂得感恩也不懂得尊重,不是真的友爱。对养育自己长大的父母,张生也不知道孝敬,更为了追求莺莺而装作孝顺,这不是真的敬爱。
      
         西厢记最后,王实甫提出了“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愿望,故事到这也结束了。王实甫的愿望是很好的,但是莺莺和张生在一起了,真的能幸福吗?能幸福一辈子吗?我们总说眷属,但没人写眷属以后,可能那才是真正的生活,我们一切的陋习和劣根都将在生活中完形毕露无处可藏。生活不是风花雪月月华秋实,而是铁打铁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四十岁之后的女人容貌老去人老珠黄,可怜见的莺莺在这大团圆之后得忍受怎样的不团圆,以及张生隔三差五冒出的后花园。
      
         但还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吧,因为至少成了眷属之后才有可能去经营眷属之后的人生,否则所有的哀婉叹息也只能停留在姹紫嫣红的后花园,让天下读者情何以堪。
        
      
  •       
      春色初興
      人方醒
      乍驚
       是張生遇著崔鶯鶯。
      
       地鐵上再讀西廂,二十折千回百轉。皆是因他多情,因他薄幸。
       先說戲文,再言情。
       王西廂說愁: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
       說閨怨:系春心情短柳絲長,隔花陰人遠天涯近
       說相思: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
       說相思不得見: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成灰。
       清人姚鼐評王實甫之戲文--“如初升日,如清風,如雲,如霞,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寥廓”。卻獨獨漏了個豔字,王西廂之美,大可清幽如山間清澗,亦濃豔似牡丹銜露,真悱惻纏綿,香豔之至。無怪乎《紅樓》中,寶黛共讀,芳心初動。
       美則美矣,難得的是柔情沁人肺腑,別緒痛斷肝腸,皆因情字作祟。 不過,諸位看官,才子佳人的段子,無非是盛名之下的其實難副。王實甫有心,將《鶯鶯傳》改成了西廂的大團圓,無奈騙過他人,騙不過自己,鶯鶯長亭作別時,硬生生口占一絕--“棄擲今何在,當時且自親,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一語驚醒夢中人。
       語出何典?《鶯鶯傳》中,張生始亂終棄,崔鶯鶯以“憐取眼前人”以示決絕,與卓文君“錦水湯湯,與君長訣”,霍小玉“覆水難收”如出一轍,而張生一句“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於人”,則較相如李益薄情更甚。王實甫筆力萬鈞,卻終究不信,不倫不類地埋此伏筆,任看官品讀玩味。
       情之所起,恰是多情卻被無情惱。試想千萬張生所愛,不過她癡癡嗔嗔一回眸,以嬌憨未知待人世萬端。還是納蘭性德高明,一語以蔽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崔鶯鶯,你傻的。
      
  •     古典名著,很多优美的词句,意境好。注释清楚。纸张也还可以,正文字不会太小,觉得是适合用来收藏的版本。
  •       一口气看完西厢记,其中对立面华丽的词藻和优美的诗歌印象最为深刻,整本书读下来没有一点疲倦,语言生动,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仿佛把你带入了那个年代,见证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似的,也许读完最大的感受还是,男人当如张郎。
  •     女性心里爱情的蠢蠢欲动。
  •       自古婆媳多矛盾,西厢记一出却是女婿与丈母的。
      崔夫人你这坏东西,早知道送你去给孙飞虎当了压寨夫人。
      张珙长了个风流模样,却也不是什么好货,精虫上脑呆逼书生。
      莺莺明明就想颠鸾倒凤翻云覆雨还要装矜持没精吃。
      我看只有那红娘鬼灵精怪,无邪善良!
  •     以前学编剧的~搞文字的,现在被文字搞,呼呼~~
  •       多年前买过一本西厢, 文言功底薄弱, 没有翻译, 只是开了个头便搁置了.
      
      近来看来了涛, 联系到元稹, 然后想起西厢, 于是网上挑了这本, 细读. 恍然大悟: 果不失为淫书, 说入骨亦不为过, 大家自阅去吧, 不必引用. 难怪当初林妹妹那么生气的.
      
      但是, 值得细读研读不用我说, 很是享受的, 妙语连珠, 化用自然, 往往快意不少, 开了眼界, 话原来可以说得这么好的. 读了就知道怎么勾引美女了. 情节也是俗套的, 结尾也是俗套, 远不如现实的凄美.
      
      红娘的印象大打折扣, 本来一个聪明伶俐能干的小姑娘家家的, 俨然一副熟女的嘴脸, 倒了胃口了, 但宜妾.
      
      莺莺是真性情女子, 尤其是寄衣物一事, 不动情都不行, 宜妻.
      
      张生就是一撞了大运的小流氓.
      
      
      
      本书注者用心了, 一注下来拿个中国文学博士稳稳的了, 旁征博引, 解释详实, 岂一个服字了得. 冷僻字还有注音, 很是方便.
  •       明代的朱权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述委婉,深得骚人之趣。”贾仲明说:“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从诸位明清学者口中,我们就能得知《西厢记》的地位。金圣叹也把《西厢记》列为了第六才子书。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描写的男女之情,已经不再停留在“才子佳人”的模式上,也没有把“夫贵妻荣”作为婚姻的理想。书中张生与莺莺的恋爱否定了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他们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爱情已被置于功名利禄之上,这无论在古今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西厢记》结尾处表达了作者“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愿望,提出了反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主张,鼓舞了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而抗争。这在前人作品中是没有明确提出过的,所以《西厢记》能成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男人就应该是心怀天下的,女人只是男人在失意之时的暂时寄托,男女之间的爱情并非是平等的,女人只被看作男人的附属,是延续香火的一个工具,是人生一时之需。想想,不禁让人心生悲凉之情。世上有几人可以象沈从文那样骄傲地说:“我这一生中,行过许多路,走过许多桥,看过许多云,喝过许多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由于封建社会的婚姻、等级制度,即使相爱的男女也失去了这样虽平淡却很温馨的生活。而在王实甫的笔下却不是这样的,张生跟莺莺冲破重重阻碍有情人终成了眷属。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金钱和权势为婚姻标准的反叛。他们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在心灵上也达到了契合。莺莺有着相国小姐所特有的性格,她多情而又内涵极深,爱张生,但又对自己母亲为代表的封建礼教有所畏惧,一开始她的感情十分隐秘,后来在红娘的撮合下慢慢敞开了自己爱情的心扉。
      王实甫能创作出《西厢记》其实跟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经历是有很大关系的。元朝的汉族文人政治上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满腹经纶只能付于戏坊勾栏。王实甫早年曾经为官,宦途坎坷,他常在演出杂剧及歌舞的游艺场所出入,是个不为封建礼法所拘、与倡优有密切交往的文人。晚年弃官归隐,过着吟风弄月,纵游园林的生活。所以他笔下的人物都是不拘礼教,情感自由奔放,热情真挚的。崔、张纯洁执着的爱情是对以前封建文人正统思想、观念的反拨和批判,它对之后人们思想观念、创作理念及价值取向等的影响都是极为深远的。
      《西厢记》的结构规模在中国戏剧史上是空前的。它突破了元杂剧的四折一楔子而采用五本二十一折,用长篇巨制来表现一个曲折动人的完整的爱情故事。并且这个故事还讲的有声有色,作为编剧王实甫是成功的,按照当下影片的评奖方法,他应该德最佳编剧奖。扮演红娘的演员应该有希望获得最佳女配角,且不论红娘是剧情得以展开的线索,红娘本身的形象就十分丰满、非常有趣。她作为老夫人安插在莺莺身边的“特派丫鬟”,反而成了莺莺的心腹知己。帮助莺莺实现自己的爱情理想,在她帮助莺莺实现爱情理想的同时也许也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理想。作为身份卑微的丫环,在封建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她只能是服侍别人的下等人,自己本身少女怀春的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她在替莺莺严守秘密,传书送笺的同时,在莺莺的身上实现了自己无法实现的浪漫。
          当时社会的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在婚姻爱情方面根本没有自己做主的机会,而王实甫为千千万万的相爱男女创造了这种机会,无论他们中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爱情理想,起码在思想上、心灵上得到过自由。爱情本身是美的,但它越美就越和封建道德尖锐对立,而王实甫就突破了这种阻碍,让有情的终成了眷属。
      
  •     古文难懂。读起吃力
  •     你学什么的
  •       真的挺好的,不愧是第一流的戏剧作品。。。。。。。。。。。。。。。。。。。。。。。。。。。。。。。。。。。。。。。。。。。。。。。。。。。。。。。。。。。。。。。。。。。。。。。。。。。。。。。。。。。。。。。。。。。。。。。。。。。。。。。。。。。。。。。。。。。。。。。。。
  •     挺不错的书,情节很感人
  •     看注释多过看正文囧
  •     还在用阶级分析法?是不是有更好的角度?讨论讨论
  •     这次送货的时间挺长的,而且书的质量很不好,有好几页字都印花了,看不出来。。。
  •     爱情永远和性相伴 无所谓轻浮 所谓深刻的爱情无非是观念的爱情 和 党性中的爱情有如何深刻了
  •     其中的佳句真是沁人
  •     呵呵,也没啥观点,平时也是读着玩玩,我是对张生和孙飞虎更感兴趣些
  •     注解很详细,但是翻页有点麻烦字体有点太小了……
  •     感觉还不错,可以收藏。
  •     实在太不喜欢张生
    什么一见钟情 分明是一见面就色胆生
    还有误会老和尚那里 看到时我就想说 是怎样粗俗才会有这种想法
    但是细想来 西厢记里很少有讨喜的角色
    起码莺莺我也不喜欢 她对张生的爱 难道还不够莫名其妙
    看红楼梦 每看每哭 宝玉黛玉说句话都能戳到我
    里面个个人物都是活的
    至于西厢 唯一有点生气的 也是红娘了
  •       《西厢记》张生生肖与星座考证:
      1.台词“今贞元十七年”,已知贞元元年为公元785,加17,得公元801年。
      2.台词”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生",减去23,得778,即张生出生年代。张生属马,70后。
      
      农历公历转换,得知张生的具体生日应是公元778年2月19日。刚好在双鱼座的开头。
      
  •     我只是随便写写,也没打算搞学术研究呢,所以也不全面
    不过不知兄台有什么观点呢
  •     很多繁体字,就是有一人功底的人看了会好些。要不然太麻烦了。
  •     故事本身还不错,曲词更棒很喜欢红娘这个角色,只可惜啊,再好的红娘也不能为自己做一次媒!很不喜欢莺莺,虚假!推荐看越剧版的西厢记!好看!
  •        第一次看西厢记的时候,还是在高中,不是完整的,只是语文课本上的一个段落,想想当时还真是年少无知,只是觉得里面的句子唯美到仿佛让人醉倒在春风里,其他再无别的。但当时我一同桌对西厢记是爱到骨髓里的,他说这是古今中外最美的爱情故事,风景美,故事美,莺莺美,词美曲也美。但我看西厢记却不是因为这哥们儿。而是因为红楼梦,当时特迷恋红楼梦,简直是如痴如醉。当读到宝黛一起看西厢记的时候,宝玉赞叹“好文章”,黛玉感慨“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的时候,我不禁惊奇:难道在《红楼梦》之前,还有如此让人惊艳的作品么?于是忍不住忍痛花了八块钱的西厢记看了起来。读完之后,实在惊为天人 。
      
        静静的翻开书的扉页,那一行一行的文字仿佛月光下绽放的午夜兰花,给人一种淑齿留香的感觉。那些语句,那些风景,仿佛已为我等候千年,而这千年的等待,也不过为我这一度沉醉。那种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那种从头至脚的舒畅,岂是未读者所能体会的呢?
      
        《西厢记》,一个凄美悱恻浪漫的爱情故事,标准的才子佳人的爱情模式。
      
        张生,一个多情多才却又穷酸潦倒的落魄书生,他是谁?又如何赢得美人芳心。试想杀退孙飞虎、解普救寺之围的,是白马将军杜确。杀出重围去送信的,是普救寺里面豪情冲天的惠明和尚。而张生呢,手无缚鸡之力,会吟吟诗,会写写字,会弹弹琴,如何便成就了这段千古流芳的爱情。原来情本无由,爱也只在一眼之间。
      
        莺莺,一个貌美无双,痴心断肠但是苦闷压抑的深闺小姐,如果不出意外,她会按照封建礼教早已给她安排好的路走下去,嫁给她父母只给她的人而不是她喜欢的,也就没有了后来的惊世骇俗荡气回肠。所幸她遇上了他,于是一场风花雪月就此展开。
      
        红娘,这实在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一个古灵精怪,善解人意的卑贱丫鬟,她是红楼里的紫鹃,她是爱情宝鉴里的赵盼儿,她仅仅是一个丫鬟,但却以一己之力,满怀热心于正义,主导了整个爱情故事。只是这样一个妙语连珠,深明大义的丫鬟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胆识和智慧都远远超过只是自怨自艾,苦大仇深的莺莺,更不是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张生可以比拟的,也许她只是想让自己的朝夕相处的姐妹幸福,也许只是想自己将来也有个好的寄托,但不管怎么样,到最后她只不过是别人爱情里的一个陪衬。
      
        普救寺里的西厢,一个佛教寺庙里的凄美爱情,这是何其的绝妙,也许爱情本就是绝妙,连佛亦笑而不语。
      
        “一见钟情,二目相对,三生有幸”,在最好的年华里,在最美的季节里,在最是倚栏眺望空是愁的寂寞时光里,遇上了你,这便是缘分,那信错了千年的缘分。于是自当生也相随,死也不弃,也许中间会有波澜,也许会走过些许坎坷,但是这些只不过让我们愈加珍惜彼此,让情谊愈深,相思愈浓。
      
        其实西厢记的故事相对其他唐传奇的爱情故事并无多大新意,甚至还是一般的爱情模子,但在文学的长河里,它依旧绽放着璀璨的光芒。不说别的,只说此书对人物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跃然于纸上。让人读起来,身临其境,仿佛你就是张生,你就是莺莺,你就是红娘。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只因为这一眼,便注定了莺莺这一生的牵绊,一生的相思。“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那桃花伊人已去,那守望的张生依旧如痴如醉,她的音容,她的笑貌,她的一颦,她的一笑,从此便在他心里生了根发了芽,若是拔去,那便是撕心的疼痛。抛却了功名,忘却了初衷,只为这一睹再难离去的佳人。于是如梦如幻,如痴如醉地唱出了这千古绝唱的西厢。
      
        情路艰辛,多亏遇到了贵人红娘,古道热肠,一心为主。她唱道“不近喧哗,嫩绿池塘藏睡鸭;自然幽雅,淡黄杨柳带栖鸭。金莲蹴损牡丹芽,玉簪抓住荼靡架。夜凉苔径滑,露珠儿湿透了凌波袜。”她知二人要结秦晋之好,注定是一波三折,多生波澜。但红娘就是红娘,其侠义胸怀可比那执剑的英雄握刀的豪杰。于是她智斗太夫人,安排两人相会。莺莺平生遇此知己,当是何等幸事。
      
        长亭送别,三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这一场戏可谓精彩绝伦,离别之意深入骨髓。只这一出戏,足以让西厢记名垂文史。后世送别再也无从脱此窠臼。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这悲戚之声,离别之意恐恐怕要胜过那肃杀秋风,怎能不让人悲从中来,伤心泪下。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只这一眼的爱,只这一生的沉沦,便生生浩去了多少痴情人的青丝年华。所以掩卷沉思,只愿天下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莫让相思成空,莫让长亭泪流。
      
  •     一开始是不喜欢元稹。结果张生改来改去都没能改那登徒子的轻浮性子,着实令人讨厌。
  •     前朝崔相国逝世后,夫人郑氏和女儿崔莺莺送灵至普救寺住宿,赴京赶考的秀才张珙正巧也借宿寺庙,才子佳人相遇并相恋。流寇孙飞虎带人来寺庙劫抢崔莺莺,张珙书信义兄杜确将军带兵解围,崔夫人却在悬赏女儿后,假借女儿已订婚侄子意欲反悔。最后经过丫鬟红娘的穿针引线,张珙与莺莺私下结合,最后张珙高中状元迎娶莺莺。元稹的《莺莺传》原来是个悲剧,张珙在高中状元后变心,与崔莺莺都再婚。
  •       此书的序里写到,《西厢记》是比肩《红楼梦》的另一座高峰,看完后却失望无比,引用贾母对才子佳人的一段话:“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 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 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 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
      
      程式化的戏剧,剧中的人物似乎没有了自己的灵魂,开头即尾,非善即奸。中国四大戏剧之一尚如此,我们真的没有好的戏剧吗?
  •     文章感觉有点无聊,较为单调
  •     说实话,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刚买回来就回老家过年了,因为知道带回家也不会看,所以就没有带。而我再回去也还要过一段日子,所以,一时半会也还不会看的。但我喜欢这本书,于是就买了一本。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剧之一,西厢记的故事依然流传至今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有真正经典的作品才能经过时间的检验而感动一代又一代的人。我承认现在的人们对于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的兴趣越来越低了。我也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去搞文学,但我希望他起码对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能够以自己民族的文化底蕴而自豪,所以,不论我有没有时间看,我都买了这本书,与其说是为我自己,不如说是为我的孩子——尽管我还没有结婚,呵呵。在四大名剧里面,西厢记的故事应该算是最深入人心的了,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红娘的形象更是因此而名噪大江南北,成为一个特称,有着类似于媒婆的使命却因其大胆泼辣的作风和年轻美丽的丫环形象而变得如此亲切和可爱。很多人都更喜欢丫环红娘而非小姐莺莺,我想,不是没有道理的/
  •     有。这是剧本,看的不太习惯。
  •        重读《西厢记》,感慨与当年做学生时大不相同。大约经历了一些事情,所以能抛开文本字里行间的华丽,看出这个故事背后的一些意义。
       大学时代是风花雪月的年纪,我们沉湎于爱情的灿若桃花,也为其如同烟花般寂寞凋谢而伤感。王实甫是一等一的诗人,用了全世界最美的语言来描述这一段爱情故事,唱出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千古绝唱。现在的我们能看到的所有与《西厢记》有关的舞台剧本,都脱胎于这个版本,不同的作者从其中撷取一二,便是一部华美的巨著。
       当年的京剧四大名旦荀慧生感慨于红娘的善良侠义,特意削弱了爱情的主题,将剧本命名为《红娘》,而他也因为“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这一段传世名唱而栖身于同梅兰芳同样高的地位。与其说他成全了红娘这个人物,不如说《西厢记》成全了《红娘》这个剧本,更成全了荀慧生。
       我是河南人,小时候看的版本是豫剧《拷红》,豫剧大师常香玉与荀慧生英雄所见略同,也将《西厢记》的重点放在了“红娘”身上,塑造了一位“地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的热情正义的河南大妞的形象。总的说来,遍观如今的戏剧舞台,《西厢记》出彩的部分大多来自对于红娘的塑造,而莺莺与张生的故事,渐渐沦为了红娘展示自己聪慧形象的背景,不再那么的华美。加上《西厢记》本身对于两人爱情的重新定义,将一部写实作品生生变成了一出“才子佳人”的爱情大团圆,稍显流于俗套。
       但是事实的开始不是这样的。《西厢记》脱胎于唐代元稹写的传奇《莺莺传》,这是元稹生平写过的唯一一部传奇,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张生与作者元稹有着近乎相同的特点与际遇,因为学者多认为《莺莺传》是元稹的自传,作者用大约三千字的篇幅记录了自己青年时代的一出爱情经历,真实,平淡,也更加残忍。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故事有这么广泛的影响,历史似乎给这个大才子开了个玩笑。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让女主人公崔莺莺登场吧。在唐代,有四大贵族姓氏,崔氏便是其一。如同《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一样,冠以崔姓,别的不提,起码像《泰坦尼克》上的ROSE一样,虽然家道中落,依旧是淑女一枚,令无数富豪子弟趋之若鹜。
       不知怎的,看《西厢记》,会想起《泰坦尼克》,因为女主同样是落寞的贵族,男主都是书剑飘零的才子,才子佳人,不顾世俗倾心相爱,是令人动心的吧?崔莺莺一生的悲剧,就在于她爱上了不能给她幸福的张生。但是这就是爱是吧?你不能因为这个人不能给你幸福,就理智到令自己的心都不动一下。
       张生,也就是元稹,功名未遂,在赶考途中寄宿寺院,遇到了家道中落,新蒙父丧的崔莺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而莺莺呢,无疑也是爱上了张生,我不知道她是在第一眼就看上了这个英俊小生,所以才“临去秋波那一转”,还是后来张生弹琴赠诗,令她倾慕于他的才华,总之,如同“U jump,I jump”一样,他们相爱了。
       而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张生是饱读诗书,志向远大的青年,而在那个年头,男人想平步青云,最快的办法就是结一门有权有势的亲家,对于出身贫寒的张生来说,婚姻无疑是第二次投胎,他要慎之又慎。所以当他向莺莺表明爱意后,红娘不解的问他,如果你喜欢小姐,何不三礼六聘,将我们小姐娶回去?张生当时的回答几近无耻,他找了一堆的借口,总之就是不想下聘。这些,莺莺无疑都看在眼里。
       没有婚姻的保证,恋爱还谈不谈?这是一个问题。张生的回答是YES,虽然不能娶你,但是我还是想与你宴尔欢好,而莺莺呢?
       在《莺莺传》里,我们看到了莺莺的数次反复,她先是写诗请张生过来,等张生过来之后,她马上义正言辞的说我与你只是兄妹,没有私情。而当张生病倒后,她有忍不住去探望他,就在那晚,他们情定三生。
       我将这个故事给闺蜜听,所有的姑娘都骂莺莺太傻了,太轻易就让男人得到自己,男人是不会珍惜的。我想说,男人是很现实的,不要以为让男人得到的不容易,他就不会抛弃你。男人看中的,是你拥有的所有品质的总和,如果你任性刁蛮,无才又无金,长相还很一般,就算你们谈了一年,男人照样会抛弃你。而男人对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妻子,永远比女人要清晰。当时的张生很确定,莺莺虽美,不是贤妻,因为她没有权势,甚至连助他赶考的盘缠都拿不出来。氏族的姓氏,在她身上只如同她的容貌一样,是一件华丽而无用的装饰。而张生已经早早说过,没有想过结婚,如果一个男人在追你时都说不打算结婚,以后结婚的可能性有多少?这些,连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都能看出来,聪明智慧的莺莺怎么会看不出来?所以,当她自荐枕席时,是已经抱定了“纵被弃,不能羞”的决绝心情了。
       当最后张生终于要离别,莺莺缓缓的说道“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是不敢恨,还是不能恨,还是不想恨?聪明如她,当然明白婚姻与爱情不同,世俗生活中仕途、功名、甚至每一天的日子无不与婚姻息息相关,任何一点琐碎烦愁都会让不食人间烟火的恋爱不堪一击,风流云散。但她做了决定,也坦然接受被抛弃的命运。
       当所有人都为这个美丽的女孩子扼腕的时候,我却为她的勇敢而深深感动。“春日游,杏花插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这样的少年是不是足以令你心动?而你为何没有去争取?你怕被拒绝,你怕被抛弃,你怕得到之后的失去会令你对整个人生都失去信心,所以你退缩了,你觉得那不是你要的爱情,你宁可选择一个适合过日子的,不那么优秀的,摆在家里放心的,终其一生平淡安稳,你觉得那才是你要的幸福。总而言之,你最爱的是你自己,你不敢为了爱情去争,你无法面对失败的结局。但是莺莺敢,如果她不去自荐枕席,那么她与这个风流少年只能如同我们一样擦肩而过,一生不会有任何交集。她选择了一夜风流,明明知道结局不过如此,也努力的飞蛾扑火。
       在唐传奇里,还有一部精彩绝伦的爱情小说,叫《霍小玉传》,我们可以来对比一二。霍小玉也是个勇敢的女子,但是被抛弃后,她做了什么?她一病不起,于青春年华飘然凋零。终其一生,她都在怨恨那个负心汉,临死之时,她说:“我死之後,必为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她将自己的一生葬送不要紧,连爱人的一生也要陪葬。她已经完全否定了自己深爱的这个男人,也否定了当初那爱情的真实存在。其实,有必要吗?
       有人说,爱情最美的地方,是它能折射出人性最光辉的一面。无疑,爱着的人是伟大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但是人性终究是双面的,一旦爱情丧失,人性也能暴露出最阴暗的一面,以死相逼,玉石俱焚,在所不惜。如何运用自己的理智,将爱情约束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是我们都要学习的本领。
       莺莺的选择与霍小玉不同,我相信,她不是无奈的被抛弃,而是她选择了抛弃怨恨,勇敢的生活下去。数年后,元稹娶了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女儿,开始了自己的宦海浮沉。而莺莺也另嫁他人为妇。
       元稹是没有忘记莺莺的,在京期间,他数次与莺莺鱼雁传书,莺莺给他写过信,其中都不过是闲散的心情,没有任何的不甘和抱怨,信中辞藻华美到令元稹拿着向所有人炫耀,他是以她为荣的。在莺莺嫁人后,元稹路过她家,还要求相见,数次请求,莺莺写了两首诗给他,不再相见。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换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这是莺莺最后写给元稹的诗,从诗中,我们知道,她是完完全全的放下了。反倒是元稹,终其一生都不能释怀,诗中无不流露出对旧日恋人的思念。“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狌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来晓寺情”。二十年后,年过不惑的元稹宿在寺院,最怀念的还是莺莺。这个女子早已化为了诗人心头的一枚朱砂痣,挥之不去。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年被他抛弃的时光,忽而卷土重来,他在怀念昨日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有人说这诗是写给他的亡妻的,但亡妻死后,他数次续弦,其忠诚度能有多高?懒回顾的,是这个薄情的男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恋爱中,再也无法拥有当年的热情。
       我相信,所有读过《莺莺传》的文人都会爱上这个聪明美丽的女子,所以她的故事一传再传,民间的情绪认为她不该得到被抛弃的命运,私自将结局篡改,给了张生和莺莺大团圆的结局,终于令《西厢记》横空出世。这是一部描写爱情的不朽巨著,王实甫突破惯例,用了整整五本二十折来铺陈这个故事,要知道在当时的舞台上,一本就是一个完整的戏。其中,张生和莺莺的唱段占了五分之四的篇幅,尤其是张生的唱段,不厌其烦的描述莺莺的美好,将女主角抬到天仙的地步。在《西厢记》里,莺莺是绝对的女一号,红娘只能算是配角。但是大约这个俗套的大团圆结局削弱了莺莺的形象,所以后来的文人们又渐渐不满,红娘的清新脱俗变得更加可贵,渐渐上升到了女一号的位置。
       如今,才子佳人已经不算什么爱情珍贵题材,莺莺在众人的眼里,只是一个娇滴滴的千金大小姐,毫无性格可言。而卸掉舞台上的浓墨重彩,回到那个质朴的时代,看看这个故事本来的样子,我想,所有的人都会像我一样,觉得这个女孩子非常伟大。
  •       1.看到的电子书,非常经典的爱情故事。但对当时的社会来说还是一种新思想。
      2.对于书中谈到的一些诗词,意境非常好。
      3.要感谢红娘,是不是后来的搭线的红娘都缘于此?
      4.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贵人,也许是你的上司、下属或朋友,善待自己身边的人,也许,他就是你的贵人。感谢曾经、现在及以后帮助我的朋友。
  •        很少看古文小说,不过我还真的是很喜欢故事中的莺莺与红娘!喜欢莺莺冲破古代世俗枷锁与张生的炽烈情感。很喜欢红娘为小姐甘心付出且聪明伶俐,伶牙俐齿!尤其是感觉自己就是俩人命运的结合体!我这人就是小姐身子丫鬟命。却不是俩人优点与才华的结合体也遇不到那样温柔多情的张郎!
       张生是男人肉体想法的文艺表达者,一见钟情多由于长相出众对其有特殊想法!但难再得手之后还能在重压下坚持下来并信守承诺荣耀归来迎娶莺莺!
       西厢记是中国古代言情小说的巅峰从古流传至今经久不衰且历久弥新!读来让人忘我的投入其中!
  •     超长
  •     美妙的封面,让人看得如痴如醉呀,一番努力后才知道是一套《西厢记》邮票中的一枚,果然功底比一般封面设计不同呀~~~~内容,呵呵,中规中矩啦
  •     是人物对话的形式,有注释。
  •     最后的观点,完全就是一个未婚人士的单纯想法,婚姻就是两家的事情,没有父母祝福的婚姻,婚后的日子不会好过。
  •     你!
  •     文艺是蛋疼的女儿。
  •       以一个现代人来讨论里面的角色性格
       个人对里面的角色中还是会偏爱红娘的,人如其名,真的起到了红娘的作用。她敢爱敢恨,个性率直,正义感十足。而小姐呢,可能是大家闺秀,必须得这样,个性反复,变化无常,个人不喜。
      而相国夫人相对来说较冷血了,势利眼。即便她是非常喜欢郑衡,可是到最后郑衡死了后,无多表示,也是立即举办莺莺与张生的婚礼。
      张生到还好,只是动不动就哭,就让热受不了了。个人觉得为爱情要死要活的,看着很无语好吗!
      
      诗词
      里面的诗词是真的很多不错啊~
      有的诗词真的很露骨啊!难怪在当时是禁书吧!
      倒是觉得古代人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蔽塞,也是很开放的啊~
      
  •     2009年国家大剧院七月,昆曲西厢记,和朋友去听了下本,不是为国家大剧院,不是为昆曲,就是为了西厢记,不懂戏,也不知道怎么评,总之,从化妆服饰,到情节安排,到演员唱腔,到音乐指挥。。。就是很好,特别好,当然这所有的享受的前提是很久以前有人写了这本西厢记。
  •     解释得很详尽值得一看很能提高对古典的审美洞察力回味无穷
  •       我在不经意间看了这本书,鬼使神差的,或许是从哪里听说的小道消息说这书好看,也或许是同学说的西厢记就是张生勾引崔莺莺,反正不知怎的我就看了这书。
      
      这本书是我有史以来看的最认真的一次,那时候我整天坐在图书馆里,桌上放着《西厢记》和《中国古汉语词典》,那个认真劲儿现在还着实服了自己,并且当时我居然连饭都忘了吃了。我一边认真的揣摩一句话,一边查着不懂得字词,深深陷入其中。
      
      我带着一种公平的心态来看这书,不想被别人的想法左右我的看法,很多时候别人的想法很轻易的就可以推翻自己原始的想法,或者是掩埋了自己还未开启的想法。所以我一直努力克制自己怀着张生勾引崔莺莺的想法来看这书。
      
      西厢记可谓通篇是文采斐然,不看会后悔的那种,我也是因为看了西厢记之后看了其他三大名剧,凑齐个四大名剧。但是平心而论《西厢记》确实是四大名剧之首,我除了对王实甫佩服的五体投地之外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当时我看完第一折之后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西厢记甚好,原是有才之人写相思之绝句,有墨之人点佳人之风韵。
      
      还没看完第一本就已经被折服了,剧中好词好句划也划不完。那些描绘相思之句,那些临摹美人之貌堪称佳句。
      
      原来不仅是唐诗宋词美得令人醉碎,元曲也是如此多情之作,一句便是一诗。
      
      虽然在笑话那种情愫的夸张之势,却还是不可自拔的沉浸句中,美得无法言语。
      
      原是文字为情诗,原是文字为相思,原是文字随心思,原是文字描心事,我心中一直对自己说张君瑞如是才华横溢怎能不中举?如是佳句用于作文之中怎能不提名?
      
      原是最美之文暗恋之相思,原是最美之字美人身上之雅韵,原是最美之诗是传情之作。笑谈,笑淡……
      
      如是初观西厢记之感,待记后来观之。
      
      所以我想说,喜欢文学的人,不妨看看《西厢记》,它绝对可以折服你……
  •     还不错啦```注解非常详细学到了蛮多的文学常识`````就是看起来有点不方便要翻到后一页去看注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