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谈文学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1
ISBN:9787563349876
作者:朱光潜
页数:123页

作者简介

《谈文学》(朱光潜著)中所述皆为朱光潜先生多年“学习文艺的甘苦之言”,作者以文艺家和文学家的亲身体会,从文学趣味到布局安排,从内容风格到翻译技巧,将文学层层展开,一个例证、一个典故铺展开来,深入浅出,平易自然,引领读者不知不觉走进文学的殿堂。读朱先生的文章,“使我们快乐地发现我们的渺小的心灵和伟大心灵也有共通之点”。

书籍目录

一个美学家的文学谈

1 文学与人生
2 资禀与修养
3 文学的趣味
4 文学上的低级趣味(上)――关于作品内容
5 文学上的低级趣味(下)――关于作者态度
6 写作练习
7 作文与运思
8 选择与安排
9 咬文嚼字
10 散文的声音节奏
11 文学与语文(上)――内容形式与表现
12 文学与语文(中)――体裁与风格
13 文学与语文(下)――文言白话与欧化
14 作者与读者
15 具体与抽象
……
附录 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

编辑推荐

《谈文学》(朱光潜著)一部阐释文学原理的经典之作,一本爱好文学接近文学的入门读物。

内容概要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著名美术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诗论》、《谈文学》等。

章节摘录

请读片段 资禀与修养    拉丁文中有一句名言:“诗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这句话本有不可磨灭的真理,但是往往被不努力者授为口实。迟钝人说,文学必须靠天才,我既没有天才,就生来与文学无缘,纵然努力,也是无补费精神。聪明人说,我有天才,这就够了,努力不但是多余的,而且显得天才还有缺陷,天才之所以为天才,正在他不费力而有过人的成就。这两种心理都很普遍,误人也很不浅。文学的门本是大开的。迟钝者误认为它关得很严密不敢去问津;聪明者误认为自己生来就在门里,用不着摸索。他们都同样地懒怠下来,也同样地被关在门外。    从前有许多迷信和神秘色彩附丽在“天才”这个名词上面,一般人以为天才是神灵的凭借,与人力全无关系。近代学者有人说它是一种精神病,也有人说它是“长久的耐苦”。这个名词似颇不易用科学解释。我以为与其说“天才”,不如说“资禀”。资禀是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只有程度上的等差,没有绝对的分别,有人多得一点,有人少得一点。所谓“天才”不过是在资禀方面得天独厚,并没有什么神奇。莎士比亚和你我相去虽不可以道里计,他所有的资禀你和我并非完全没有,只是他有的多,我们有的少。若不然,他和我们在智能上就没有共同点,我们也就无从了解他、欣赏他了。除白痴以外,人人都多少可以了解欣赏文学,也就多少具有文学所必需的资禀。不单是了解欣赏,创作也还是一理。文学是用语言文字表现思想情感的艺术,一个人只要有思想情感,只要能运用语言文字,也就具有创作文学所必需的资禀。    就资禀说,人人本都可以致力文学;不过资禀有高有低,每个人成为文学家的可能性和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就有大有小。我们不能对于每件事都能登峰造极,有几分欣赏和创作文学的能力,总比完全没有好。要每个人都成为第一流文学家,这不但是不可能,而且也大可不必;要每个人都能欣赏文学,都能运用语言文字表现思想情感,这不但是很好的理想,而且是可以实现和应该实现的理想。一个人所应该考虑的,不是我究竟应否在文学上下一番功夫(这不成为问题,一个人不能欣赏文学,不能发表思想情感,无疑地算不得一个受教育的人),而是我究竟还是专门做文学家,还是只要一个受教育的人所应有的欣赏文学和表现思想情感的能力?    这第二个问题确值得考虑。如果只要有一个受教育的人所应有的欣赏文学和表现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人只须经过相当的努力,都可以达到,不能拿没有天才做借口;如果要专门做文学家,他就要自问对文学是否有特优的资禀。近代心理学家研究资禀,常把普遍智力和特殊智力分开。普遍智力是施诸一切对象而都灵验的,像一把同时可以打开许多种锁的钥匙;特殊智力是施诸某一种特殊对象而才灵验的,像一把只能打开一种锁的钥匙。比如说,一个人的普遍智力高,无论读书、处事或作战、经商,都比低能人要强;可是读书、处事、作战、经商各需要一种特殊智力。尽管一个人件件都行,如果他的特殊智力在经商,他在经商方面的成就必比做其他事业都强。对于某一项有特殊智力,我们通常说那一项为“性之所近”。一个人如果要专门做文学家就非性近于文学不可。如果性不相近而勉强去做文学家,成功的固然并非绝对没有,究竟是用违其才;不成功的却居多数,那就是精力的浪费了。世间有许多人走错门路,性不近于文学而强做文学家,耽误了他们在别方面可以有为的才力,实在很可惜。“诗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这句话,对于这种人确是一个很好的当头棒。    但是这句话终有语病。天生的资禀只是潜能,要潜能成为事实,不能不惜人力造作。好比花果的种子,天生就有一种资禀可以发芽成树、开花结实,但是种子有很多不发芽成树、开花结实的,因为缺乏人工的培养。种子能发芽成树、开花结实,有一大半要靠人力,尽管它天资如何优良。人的资禀能否实现于学问事功的成就,也是如此。一个人纵然生来就有文学的特优资禀,如果他不下功夫修养,他必定是苗而不秀,华而不实。天才愈卓越,修养愈深厚,成就也就愈伟大。比如说李白、杜甫对于诗不能说是无天才,可是读过他们诗集的人都知道这两位大诗人所下的功夫。李白在人生哲学方面有道家的底子,在文学方面从《诗经》、《楚辞》直到齐梁体诗,他没有不费苦心模拟过。杜诗无一字无来历为世所共知。他自述经验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西方大诗人像但丁、莎士比亚、歌德诸人,也没有一个不是修养出来的。莎士比亚是一般人公评为天才多于学问的,但是谁能测量他的学问的深浅?医生说,只有医生才能写出他的某一幕;律师说,只有学过法律的人才能了解他的某一剧的术语。你说他没有下功夫研究过医学、法学等等?我们都惊讶他的成熟作品的伟大,却忘记他的大半生精力都费在改编前人的剧本,在其中讨诀窍。这只是随便举几个例。完全是“天生”的而不经“造作”的诗人,在历史上却无先例。    孔子有一段论学问的话最为人所称道:“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这话确有至理,但亦看“知”的对象为何。如果所知的是文学,我相信“生而知之”者没有,“困而知之”者也没有,大部分文学家是有“生知”的资禀,再加上“困学”的功夫,“生知”的资禀多一点,“困学”的功夫也许可以少一点。牛顿说:“天才是长久的耐苦。”这话也须用逻辑眼光去看,长久的耐苦不一定造成天才,天才却有赖于长久的耐苦。一切的成就都如此,文学只是一例。    天生的是资禀,造作的是修养;资禀是潜能,是种子;修养使潜能实现,使种子发芽成树,开花结实。资禀不是我们自己力量所能控制的,修养却全靠自家的努力。……

图书封面


 谈文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朱光潜先生的《谈文学》内容是很浅显易懂的,对于初学文学者很有帮助,能够很清楚明白的了解到朱先生想要表达的意思,从而获得文学的感悟。对于有一定文学基础的人来说,这本书也是一本很有用处的文学笔记,值得多次阅读思考。
  •     这是我第一本看到的写给普通读者和初级写手的文学评论书。朱老师,作为一个书读得比自己多,欣赏水平也较自己高,又钻研过文学理论方面课题的人,他的话我认为是很靠谱的。文学对我来说有些神秘色彩,因为我觉得它不仅仅是技巧的东西,很多时候我觉得他要借助灵感。因此,我也很难去评判一个作品的好坏,对文学作品,我只能判断出如下几种我认为比较优秀的作品:1.对味。2.文采很好。3.不做作。4.语感很好。这本书里提到了习作的次序,比如状物和叙事文之类的分类。文章提到的文学就是情绪的记录和传播,跟我的想法很一致,但是我又觉得不仅限于此。这本书我肯定需要重读的。而且不止一遍。如果谁有此类的书籍,相烦推荐一下,预先谢过了。
  •     朱光潜的这本书是由多篇短文集结而成,他也像自己在文章所总结归纳的方法标准那样去践行,每篇短文条理清楚,脉络清晰,文笔也好。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是想知道文学的标准是什么,在每个人的眼里都不一样,尽管这种标准有主观因素在里面,因人而异。但还是有一个共识或者说是客观因素在里面的,否则岂不成了鸡同鸭讲,没有了讨论的意义。这本书并没有解答我的疑问,但对我有所启发,关于书的感想摘抄如下:作者对于人生世相要有一种独到的新鲜的观感,或者是能将某种观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形式)变现出来,这种表达形式更接近飘忽不定的观感。“抓住某一时刻的新鲜景象与兴趣而给以永恒的表现”内容与形式,内容借助形式表达出来,电影也是这样。方法论:模仿前人范作,始于模仿,止于创作,模仿就是学习。细心研究每篇的命意布局分段造句,熟读成诵,玩味其中的声音节奏、神理气韵。要想找到所谓的标准,多读,尝试各种类型、风格。看作者的出发点,教训人的作品没价值。于最困逆的情景见出人性的尊严,于最黑暗的方面反映出世相的壮丽。艺术点化的成功或失败就是美丑好饿所应有的唯一标准。无论所用材料是什么样的。自己练习写作,有要说的欲望在写,不要心口不一,也不要无中生有,夸张矫情。先练习叙事绘态,白描场景。言情、说理要在叙事、绘态的基础上表现,所以说叙事绘态是基础。不要空洞的言情,言悲言喜而读者不悲不喜,有什么用?要借助叙事绘态。“从前文学批评家常用‘气势’、‘神韵’、‘骨力’‘姿态’等词,看起来是故弄玄虚,其实他们所指的只是种种不同的声音节奏,声音节奏在科学文里可不深究,在文学里是最重要的成分,因为文学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表现是以形式表现内容。‘意’是情感思想的合称。文艺表现感情,不能空洞的言悲言喜,再加上一些惊叹号,他必须描绘情感所由生的具体情境。比如我打狗这个思想内容,我们可以用‘我’ ‘打’‘狗’三个字所指的意义连串起来想,也可以用‘我的身体形象’打的动作姿态、狗被打时的形象连成一幅图画或一副戏景来想。前者是概念的思想,后者是意象的思想,就是想象。文学的表现必定是具体的,诉诸感官的。如果它完全是抽象的,它就失去问题的特质而变为哲学科学。一定要情境化,有血有肉。真实,判断任何事物是否真实,须有一个立场。从某一个立场看一件事物是真实的,从另一个立场看他,可能是不真实。真实分三种,历史的真实、逻辑的真实、诗的真实(艺术的真实)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形式主义的论调颇有同感。
  •     朱光潜是个好老头儿!
  •     醍醐灌顶。
  •     0 0 是在上本书后面的
  •     很好的解释了什么书该读,该如何读,读书的意义又在哪。
  •     不论阅读还是写作,要学会辨别高级趣味和低级趣味,低级趣味要摒弃,或者有理有据地批评,这样才有助于成长。
  •     很好很强大
  •     老生常谈。
  •     朱老先生的心作,字里行间都是情,理论需要我去实践方知其中大道!
  •     我恨我没早点读到这本书!!!
  •     看到早先的人谈文学 先生那时候就看得很透彻 现在看也有很多收获的感觉
  •     疵境,稳境,醇境,化境。写作如此,万事亦如此。
  •     对文学世俗的评论用美的文字,平易近人的言语,不深不浅,刚好使门外汉看懂,当之无愧的二级大师,但是作者读书多,并没有深入到人中去,是一个读书匠,匠人之心浓重,少l些创造和创新,
  •     很适合我这种菜鸟……
  •     朱先生的书,还有什么可说的,满满的收获
  •     挺好的,只是看不太下去……
  •     很赞
  •     输液期间读完
  •     漓江版。很薄的小册子,很耐读,很有启发性,常常读到抓耳挠腮处。文学和其他艺术都是一法通万法通,很多评论同样适用。大师,看得透说得明,又文浅意深。看着就决定读他其他著作了。教怎么写,也教怎样欣赏,文学理论和文艺鉴赏最应该入门的小册子了。好书,好作者。
  •     大师风范
  •     小书虽然题目大不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     读大师作品,如品茗咀香,就是那种舒服劲。
  •     道理不难懂,但等真正自己动过手了才有真切的体会。要写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继续努力。
  •     看完了,不过理解的很一般了。可能我文学底蕴较差,没这么方面的太好的习惯与累积。
  •     读后方知自己不怎么会读书。
  •     谈美那本书的附本。有很多值得深思之处,逻辑清晰,语言通晓,流畅。能多读一些书,再以这本书里的观点来衡量,必有所得。其中关于文艺的几章论述如果让今天的主编和编剧之流看到,估计会羞愧而死。
  •     kindle上买谈美附送的,草草翻过,大概是谈了一下对文学欣赏和创作的看法,有一些对写作的建议看着还挺靠谱的。
  •     惦记着重读的
  •     对人生文字理解至深
  •     朱先生深入浅出的把文学这个复杂的大问题用这几篇小文章娓娓道来,就像文中说的,他与读者是接近的,但是立意格局要高于读者。读罢此书,的确,读者也是跟着他在一起提高。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可以一直看,现在比你高一点,等你高明一点再去读,又会发现这书还是比你高,一本书的生机活力就在此了。这本书既可以当做一本散文集,也可以当做一本工具书。在写作的时候觉得布局不好设定了,咬文嚼字觉得不够流畅了,都能在这里找一找,重温一下朱老先生的见解。对比自己,找出不足不断精益。
  •     文字平易近人,充满音乐节奏感,深入浅出,是那种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的大家风范。再次推荐。
  •     接着谈美一起看的,里面有些观点都有反复提到。书里对文学的观赏,创造及传达进行了探讨,深入浅出,值得一读。
  •     题材的好坏不等于作品的好坏;最好的文章是自言自语的
  •     适合叫谈如何作文学
  •     从小细节处让我更了解文学创作里情感的重要性,以及遣词造句需要有的严谨态度
  •     6. 文艺上的好恶往往和道德上的好恶同样的强烈深固,一个人可以在趣味异同上区别敌友,党其所同,伐其所异。投身到某一派旗帜之下的人,就觉得只有哪一派是正统,阿其所好,以至目空其余一切。
  •     文学其于在沉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
  •     多次品味
  •     大家小书
  •     读这本书时特别快,一个小时在图书馆翻完。朱老本就善于深入浅出。道理平实,本就不需要那么多花架子。作为文学理论入门书和精通书都行,本来文学也没有那么神秘。
  •     浓浓的老中国先生的味道
  •     经常看着一些文字内心或澎湃或清风,可惜自己下笔时却总也干巴巴。如何把内心的情感,有感情的表达出来啊?
  •     《选择与安排》对写作帮助巨大。
  •     如果要问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估计是“辩证”和“中庸”。朱光潜讨论问题从来不把问题说死,总是要留个缝,先把两个极端的观点摆出来,分析各自优劣,然后自然而然地站在中立,见得最多的就是“既要...又要...”“不能仅仅...还要..."。全书能感受大师的文学素养,最重要的是给我的感觉就是他提到的那样,平视读者
  •     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     高中的时候从教室里那唯一的小书架上接下来看完的文学理论书,收获不小,在很多始于文学又不止于文学的观念上给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
  •     对于文学有了更深的见解。
  •     与《谈美》放在一起读的。语言同样浅显易懂,但是比《谈美》还要理论化。没有耐心的话,会读不下去。
  •     朱老认为文学低趣味的第一条的就是侦探故事。。。。
  •     专业书,人生导师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