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为什么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如何读,为什么读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44708227
作者:[美] 哈罗德·布鲁姆
页数:316页

作者简介

简介:

《如何读,为什么读》是布鲁姆在年近古稀时出版的一本个人化的导读著作,这位阅读大师、智慧老人、经典的经典读者为我们正本清源,梳理西方不朽作品,谈论他从童年到晚年喜爱的诗、小说、戏剧。本书可以说是《西方正典》的互补版,已读过《西方正典》的读者,可在这里再探索和再发现西方正典,以及再接受布鲁姆的批评能量;初次接触布鲁姆的读者,则可从这里开始,踏上寻访和分享西方正典的旅程。



导读:

他是批评界的巨人……他对文学的热忱是一种令人陶醉的麻醉剂。
——《纽约时报杂志》

读哈罗德·布鲁姆的评论……就好像在读石火电闪般的经典。
——M.H.艾布拉姆斯

哈罗德·布鲁姆是我们时代文学批评界的领军人物……他激活了他的文学批评,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倾注其中。
——《卫报》

书籍目录

前言  3
序曲:为什么读? 5
短篇小说 15
导言 15
伊万•屠格涅夫 16
安东•契诃夫 21
居伊•德•莫泊桑 28
欧内斯特•海明威 32
弗兰纳里•奥康纳 38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42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45
托马索•兰多尔菲 50
伊塔洛•卡尔维诺 52
结语 55
诗 59
导言 59
豪斯曼、布莱克、兰多和丁尼生 60
罗伯特•勃朗宁 71
沃尔特•惠特曼 84
狄金森、勃朗特、民谣和《汤姆•奥贝德兰》 90
威廉•莎士比亚 113
约翰•弥尔顿 119
威廉•华兹华斯 125
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 129
雪莱和济慈 136
结语 147
长篇小说(Ⅰ) 153
导言 153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155
司汤达:《帕尔马修道院》 161
简•奥斯汀:《爱玛》 169
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 176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180
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 188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198
托马斯•曼:《魔山》 205
结语 212
戏剧 218
导言 218
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220
亨利克•易卜生:《海达•高布乐》 240
奥斯卡•王尔德:《认真的重要》 248
结语 257
长篇小说(Ⅱ) 260
赫尔曼•梅尔维尔:《白鲸》 260
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 264
纳撒尼尔•韦斯特:《寂寞芳心小姐》 272
托马斯•品钦:《拍卖第四十九批》 278
科马克•麦卡锡:《血色子午线》 284
拉尔夫•艾里森:《看不见的人》 294
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 301
结语 305
尾声:完成工作 308

内容概要

哈罗德·布鲁姆(1930— ),当代美国著名文学教授、“耶鲁学派”批评家、文学理论家。曾执教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和哈佛大学等知名高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诗歌批评、理论批评和宗教批评三大方面,代表作有《影响的焦虑》(1973)、《误读之图》(1975)、《西方正典》(1994)、《莎士比亚:人的发明》(1998)等,以其独特的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被誉为“西方传统中最有天赋、最有原创性和最有煽动性的一位文学批评家”。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他是批评界的巨人……他对文学的热忱是一种令人陶醉的麻醉剂。  ——《纽约时报杂志》  读哈罗德·布鲁姆的评论……就好像在读石火电闪般的经典。  ——M.H.艾布拉姆斯  哈罗德·布鲁姆是我们时代文学批评界的领军人物……他激活了他的文学批评,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倾注其中。  ——《卫报》

章节摘录

  而当他写他最喜欢的作家时,他的真情流露使我们顿然明白他为什么讨厌学院派。我们不仅感受到他作为普通读者的热情,而且享受到他表达这种热情时勃发的大作家才有的精彩句子。例如他谈弗兰纳里·奥康纳:“拥挤在奥康纳那些令人惊叹的故事中的人物,都是被罚入地狱的人——弗兰纳里·奥康纳乐呵呵地把她的大多数读者都包括在这个类别里。我觉得,读她的小说的最好办法,是一开始就承认我们自己是她那些被罚入地狱的人物之一,然后从那里开始痛痛快快地享受她那怪异而难忘的讲故事的艺术。”在谈到兰多尔菲的《果戈理的妻子》时,他说:“她确实是果戈理本人可能为自己找到的(或发明的)最理想情人。相反,兰多尔菲不大可能写一篇相同的故事然后把它称为《莫泊桑的妻子》,更不要说称为《屠格涅夫的妻子》了。不,必须是果戈理并且只能是果戈理,而我差不多对兰多尔菲这篇小说的真实性照单全收,尤其是在每次刚重读之后。”在谈到莫泊桑的《泰利埃公馆》时,他写道:“讲故事时那种充沛的活力,是很难抗拒的,而莫泊桑的写作,从未像在《泰利埃公馆》中表现得这么妙趣横生。这个诺曼底故事,有温暖,有欢笑,有惊奇,甚至有某种灵性洞见。燃烧在会众中的圣灵降临的狂喜,真实如引发这场狂喜的妓女们的哭泣……此外,故事的色而不淫,其精神是莎士比亚式的;它扩大生命,却不减损任何人。”在这些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布鲁姆完全陶醉于他喜爱的作家创造的氛氛中,并充分发挥他的个人魅力。作为读者,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的彻底投入,也能够感受到他因这种彻底投入而达至的酣畅。  易卜生的海达·高布乐和王尔德的布雷克耐尔太太无疑也是他的至爱,当他写到她们时,他抑制不了把他已在本书中处处显露的夸张法再大大渲染一番,并带出他特有的洞见。海达:“她的悲喜剧恰如其分地总结了十九世纪,那个世纪在她那自嘲的笑声中不安地死去……海达最大的恐惧,除了丑闻外扬,就是她会沉闷而死,然而她自己是如此极致地反常,以致她不可能使别的任何人沉闷。”  ……

图书封面


 如何读,为什么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5条)

  •     在西方文学研究界,哈罗德•布鲁姆是个十足的异类,一方面,他列出的那些伟大的书的清单,被英国批评家约翰•凯里讥讽为 “当然不是给人类看的,它们倒更像是发送给上帝的期末汇报,好让他老人家看看他的人间子民们是多么具有文化修养“,把布鲁姆说得像个陈腐的学院派。另一方面,在越来越专业化、理论化、学科化和政治化的学院内部,他那种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又显得有些过时了。比起“耶鲁四人帮”中的另三位同事来说,他是最不理论化的,尽管他以其误读理论而闻名。但这套理论对于弗洛伊德不加改造的挪用,以及相对简单的逻辑构造就理论本身来说是缺乏强度的,支撑其声名的更多还是布鲁姆对作品的具体解读。不过显然,布鲁姆也无心做一个理论家,在《如何读,为什么读》一书中,他说:“文学批评,按我所知来理解,应是经验和实用的,而不是理论的”。看得出他对于当前文学研究的理论化颇为不满,对于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的侵蚀则更是深恶痛绝: “现时的大学文化,已经用欣赏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人内裤来取代狄更斯和勃朗宁”。这一点他倒是与他的同胞哲学家罗蒂的观点很一致,后者在称赞布鲁姆的博学和睿智之余,也顺带踩了文化研究一脚,他说:做文化研究只需要愤怒。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文化研究的兴起与西方左派政治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文化研究的背后,总是包含着政治诉求和意识形态批判。然而,这也恰是布鲁姆不喜欢的,他说“为服务于任何意识形态而读,等于根本不读”。在自己的文学批评中,布鲁姆确实实践了这个原则,在《如》一书中,他虽也提到了美国的种族冲突和枪支崇拜等问题,但大多数时间里,他都以一个朝圣者的姿态,一头扎进西方正典的茫茫宇宙,像《神曲》中的但丁一样与大师们相遇交流。他热衷于在作家与作家之间找寻影响之链,也即文学的谱系。这条谱系首先是由梅尔维尔领衔的美国长篇小说六人组;短篇小说则被划分为契科夫式和卡夫卡——博尔赫斯式两条阵营。但这还没完,从这条路径继续往前推进,你还会遇到两个终极大BOSS,一个是莎士比亚,一个是塞万提斯。而严格说来,塞万提斯只是亚圣,在布鲁姆的体系中,莎士比亚才是真正的文学之父。因为莎士比亚的“修辞和想象力的资源,超过耶和华、耶稣和安拉……哈姆雷特的意识,和他用来扩展这意识的语言,要比神明迄今彰显的更广阔和机敏。”一言以蔽之,莎士比亚是人的发明者。我对布鲁姆这种对莎士比亚的无限推崇,以及时刻用莎士比亚的标准来衡量其他大师的“莎翁原教旨主义”批评方法持保留态度。但是他近乎渎神的话语背后的逻辑,我可以理解,甚至赞同,他说的意思是人作为有精神的人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学经典建构出来的,尤其当他将圣经等神的文本也算作文学作品的时候,这个观点似乎顺理成章。布鲁姆促请我们注意,我们目前享用的许多精神资源都发自于文学正典,反过来说,我们遗失了的精神财富,也只有在正典中才能寻回。比如美国的文化和感受力都发端于它的清教传统,然而,很多人对于这种文化是缺乏理解和反思的,而这也会影响到它的保存和发展,但是通过阅读弥尔顿的《失乐园》,你却可以获得一种全面和清晰的清教精神意识。这就是布鲁姆的考证成果之一,从文学中找出我们精神的诸种发源,借用福柯的概念,这是一种精神考古学。在《西方正典》中,布鲁姆说道,文学最大的功用就是教人以孤独,在《如》一书中,布鲁姆又指出文学的功用是教人战胜孤独和自我治愈。这看似矛盾,其实是二而一的,在这种孤独教育中,人发现了自我,并且使得自我更加有厚度。不过坏的文学会让人陷入自恋和单一,而好的文学却使人智慧和丰满。所以,我们要读经典。这就是“为什么读“的答案。那么”如何读“呢?布鲁姆并没有提供什么《读通文学经典一千部超强攻略》之类的东西。从技术层面上说,布鲁姆的建议很简单,重复读,大声读,虔诚的读,单纯的读。当然,其实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看做是一种读法的典范,但这是不可效仿的,如果一本书可以被教会怎么读的话,那它必定不是经典。相反,布鲁姆在这本书中倡导的是一种反讽的读法,所谓反讽的读就是反思的读,创造性的读,不做实论,突破自己的成见和陈腐的理论套话,有勇气让对立的观念并置,有勇气再进一步突破这种并置的僵局,这样一来,阅读就将是一个无穷无尽,无限增生的伟大游戏。这种读法对于布鲁姆这本书同样适用,这同时也就导向了问题的终极答案:“只有充分深入,不间断地阅读才能充分的确立并增强自主的自我。除非你变成你自己,否则你又怎会有益于别人呢?“
  •     读任何文学评论,都要留意评论者自己的背景、取向和风格,这样我们才不会迷失在评论中。没有任何一种评论是“纯粹”的。伊格尔顿对布鲁姆《如何读,为什么读》这本文学评论书的评论值得一读(http://site.douban.com/106910/widget/notes/1949132/note/138867580/)。无论你是否接受伊格尔顿的断语——布鲁姆不行了(the crak of Bloom),越来越平庸乏味,作为布鲁姆大西洋彼岸的老同行和老对手,伊格尔顿完全捕捉到了布鲁姆作为文学评论家的思想来源、问题意识和志趣。伊格尔顿敏锐地指出,排斥政治历史解读和学院教条的布鲁姆,他的浪漫主义色彩、独孤感、诉诸自我和对“纯文学”正典的推崇恰恰深受美国社会风气的影响。布鲁姆非常美国,非常现代、后现代。2000年,布鲁姆出版《如何读,为什么读》时已经70岁了。作为一位美国老人和教书四五十年的老教授,布鲁姆经历过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诉诸种族平等和妇女平等观念的反经典运动,即反叛由白人和男人构成的传统经典世界。这股浪潮关联以及接续的是垮掉派文学、摇滚乐和街头文化(也可参见约翰•丹比《伟大的书》和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布鲁姆也一直经历着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学术产业化以及现代大众文化的流俗化。这是一个世界的分化,两个新世界的渐行渐远——从这个角度,我们或许可以理解布鲁姆为什么对莎士比亚剧作有着无以复加的推崇,和圣经一样,它也无所不能、包罗万象。布鲁姆看到的是这样的趋势(我们或许可以不认同这样对现实的看法,这里,我们先试着把握布鲁姆文学批评的出发点):文学品质败坏,文学品味败坏,一方面人们写着一堆堆以掉书袋为荣的书,用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范式夸夸其谈、晦涩费解地图解文学,另一方面人们只读不费脑子、偏重感官刺激的书(比如哈利波特和斯蒂芬金,布鲁姆在他《西方正典》中文版序中对他们的流行深表厌恶),甚至不想读书了(想想我们中学语文课上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解读对我们阅读兴趣的深远影响)。正是基于这样对现实的看法,布鲁姆要捍卫传统经典和阅读的传统,批判文学解读学究化对文学的摧残(既影响写作也影响阅读),跳出现代学院的各种学说和术语,让学院内的学生和学院外的普通人重新找回阅读的兴趣。在这一点上,布鲁姆和现今国内大热的列奥•施特劳斯有某种相似。他们都深谙各种现代学术套路,基于对现代形势的判断,努力践行一种反现代学术的文本解读,力图复兴一种更传统的阅读,让文本说话,细读文本,诉诸文本中永恒的、足以超越各种现代学术观念的:人的问题(看看布鲁姆的书名《莎士比亚:人的发明》)。不过,从施特劳斯的坐标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讲“人”,布鲁姆讲的人,是超越历史的政治的具有美学自足性的人。布鲁姆讲到屠格涅夫、契诃夫和海明威自己最喜爱的作品,完全不提他们具有政治历史意义的比如《父与子》、《变色龙》和《永别了,武器》(他说《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唯一不受某个特定时代局限的长篇小说)。尽管施特劳斯很可能看不上伊格尔顿和他老师雷蒙•威廉斯基于现代意识形态的文学解读径路,他很可能同意伊格尔顿对布鲁姆的看法,布鲁姆的解读出来那个自我的自足的纯粹的人很现代,太文学,有浪漫主义色彩(施特劳斯眼中的莎士比亚和布鲁姆的完全不同,而且施特劳斯的根本立足点是柏拉图,有文学色彩的哲人)。指出这一点的目的是,尽管布鲁姆对现今大众潮流深恶痛绝,他讲的“文学”更贴近现今已受启蒙运动洗礼自我觉醒的大众可以接受的文学,也更立足于对大众讲文学。很可能,正是基于更想对大众讲,步入暮年的布鲁姆越发忧心焦虑(“我快七十岁了,不想读坏东西如同不想过坏日子,因为时间不允许。我不知道我们欠上帝或自然一个死亡,但不管怎样,自然会来收拾,但我们肯定不欠平庸任何东西,不管它打算提出或至少代表什么集体性”)。然而,布鲁姆显然不想成为也的确不是Gore Vidal或李敖那类怒气冲冲的人。他和他们一样博学、资深,活得久,见得多。布鲁姆在字里行间不时穿插对现实的吐槽(所谓“吐槽”是指更多的是只给出断语,不予充分解释)甚至不乏刻薄,可终归都被一带而过。布鲁姆从阅读中获得的满足给予他耐性,或者为了阅读,他需要让自己耐下心而不是气呼呼。世风日下的情势下,人可能变成慷慨激昂的斗士,也可能退缩回内省的“自我”,求“为己”的心性之学。布鲁姆说,“阅读是一种孤独的习惯”,孤独的读者在阅读中要去“找到什么才是贴近自己又可被自己用来掂量和思虑的东西”,摆脱不可靠的友情、他人、环境和时间。这种对“为什么读,如何读”的讲法是布鲁姆对生活的看法和他的文学观双重影响的产物:因为那样的生活,喜欢那样的文学,因为那样的文学,那样看现在的生活,选择现在这样的生活,这样讲文学。孤独即是布鲁姆已经有的心境也是他正追求的心境。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想想伊格尔顿对布鲁姆的讽刺,“这听起来仿佛是布鲁姆可以通过阅读来弥补他同行的缺乏。事实上,恐怕他会因为不断诵读那些极度冗长的诗歌而疏远了同行”。 现今的大众给了布鲁姆孤独感,布鲁姆在阅读文学中拥抱享受这样的孤独感,可我们不要忘记,他的孤独感其实又如此贴近现今大众的生活感受。布鲁姆把他的感受写了出来,当然是在发出邀请。不过,“如何读,为什么读”的书名(不叫“文学导读”或“西方正典续”)以及一上来阐明观点“阅读为了孤独,为了自我”表示,布鲁姆在当下的心境更愿意发出有限的邀请——如果你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同样的志趣,来吧,我们一起读书。写作出版即表明布鲁姆的“开放”,他没有真的退到一个人孤独地阅读或闭门造书。他写到自己很高兴看到同道之人的回应。《如何读,为什么读》出版后的十年内,年老的布鲁姆还出版了五六本书。从世俗的角度讲,布鲁姆过得好好的,还不到被伊格尔顿讥讽“落魄”。那么,大致梳理了布鲁姆文学评论的内在,让我们套用布鲁姆的书名回到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布鲁姆的这本书,如何读。尽管布鲁姆是著作等身的资深文学教授,相比他的《影响的焦虑》(1973)、《西方正典》(1994)、《莎士比亚:人的发明》(1998),《如何读,为什么读》不适合那些要急于要在书中找到精辟观点好写论文或由此可以解决掉一些文学名著的研究者或普通读者。的确,这本书对文本的解读更为简短,零散。这本书正如同它的书名一样,旨在示例布鲁姆是如何读的,以及为什么。相比他的其他书,从布鲁姆这次选择讲的和没讲的,我们可以更清楚了解他的文学观,他的志趣,他被什么样的文学带入什么样的世界。尽管伊格尔顿表示,“呵呵,我们对他的爱好和世界不感兴趣哟”, 他还是承认,“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阅读伟大文学作品的理由”(我意译并且拓展了伊格尔顿的原话,原话是“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阅读伟大文学作品的理由,却没有读哈罗德•布鲁姆的理由”)。倘若“我们不感兴趣”的布鲁姆的文学趣味没有触到文学的本质或文学诸多本质中的一种,我们又如何能从中找到阅读伟大文学作品的理由?在我看来,《如何读,为什么读》适合对文学还只有朦胧爱好的初级读者,适合对现代文化和文化趋势有和布鲁姆一样看法的读者,适合在各种现代理论和术语中丧失文学感受力又想找回来的专业的非专业的读者,适合哪怕不完全认同文学要“纯”但不排斥“纯文学”的读者。长久以来,我一直对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无感,《猎人笔记》里的短篇小说闲散淡雅,缺乏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里的思想冲击力。在我读了布鲁姆的这本书后,我突然能读进去了,并且感到非常美妙。我相信《猎人笔记》不是理想文学的唯一样式,但我也相信,这是理想文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样式。即便你相信文学应该要有干一番大事的抱负(包括认同反现代解读的施特劳斯学派对文学的诉求),你可能怀疑自己是不是干得成那番大事的少数人,你可能在路上倍感孤独。我相信,老人布鲁姆引领我们读的那类文学可以提供一种美妙的、平静的、深邃的生命体验,甚至避免你因为现实的挫败感干出蠢事,自残或对社会戕害。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家伊格尔顿尖锐地评论说,如果文学像布鲁姆说的那样,“只立于我们和自杀之间,那么我们干脆自杀好啦”。文学当然不是也不应该只有那样,然而,能立于“我们和自杀之间”的文学并不坏。这是灵魂的滋养和净化,尤其考虑到现今日益上升的自杀率。我以为,我读到的“孤独”的布鲁姆似乎比伊格尔顿幸福。这还可能在于——布鲁姆的浪漫主义色彩守住的是和《猎人笔记》一样的感而不伤,不失冷静的观察。这点非常重要。尽管库切自己写的每一本小说毫无疑问都有政治的问题意识,他挑选评论的文学作品也毫无疑问带有那样的倾向(他讲屠格涅夫是讲的和俄国革命思潮密切相关的《父与子》),然而,他显然对戈迪默那样卯足劲在文学中放政治诉求的作家不以为然。库切从对文学形式和技巧的关注中寻求一种平衡。库切有时很符合布鲁姆的理论,焦虑创新,甚至每一本小说都在尝试创新,也在别的小说家那里审视他们是否有技法的新意。特别对于那些一定要在文学中找寻思想冲击力的人,我认为《如何读,为什么读》是一种有益的互参。你可以顺着布鲁姆的指引去读读他偏爱的、很可能正是你经常跳过不读的文学。当然,你也可以同时再读读同一个作家写的布鲁姆不偏爱的作品。对照可以获得平衡,也可以检验你自己是否真的已经找到一种成熟的不需要再改变的文学观,和希望的生活。至于另一些人,不妨回到这篇文章开头,读一读开头所附伊格尔顿火药味十足的书评。
  •     镜头先切过来,我去北大地学楼复印了Stephen Mulhall写的Heidegger's Time and Being与伊格尔顿(真是机缘巧合的畏惧布鲁姆啊)的《甜蜜的暴力——悲剧的观念》两本书。我觉得一页5分钱还真是便宜,可是想想印了1000页就发现累计起来还真是贵了。随后转念一想,读书也是如此,思想也是如此,读一页书不会怎样,那么读一千页名著呢?华莱士·史蒂文斯说:“读者变成书;而夏夜犹如书的有意识的生命。”读书是为了开启灵魂,都开启灵魂了还怕什么,这就是有意识,比一辈子的经验加起来的认识更有认识,你以为读书是为了让一个人更快乐吗?看美国大片才让人快乐(我本想说看岛国小片也是,可是想想欲望是如此与人与爱情与书同质同构,想想天才叔本华),比吃快餐还快乐,又快又乐。我特别喜欢西式快餐,有人说我是麦当劳粉,所以不带我去吃翅桶,谁说的,我都爱,请叫我肯麦郎!但我做一个肯麦郎只是为了快乐。读书和谈恋爱一样,得到的痛苦并不比快乐少,但是体验过爱的人就是欲罢不能。当你沉浸在恋爱中很多年之后,你也就变成了你爱的那个人,对方也变成了你。所以“读者变成书;而夏夜犹如书的有意识的生命。”这一句意识的钻石,我到现在才终于仿佛触碰到。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关于小说人物:分为堂吉诃德式的人物或者哈姆雷特式的人物。 关于短篇小说:分为契诃夫式的或者博尔赫斯式。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 关于诗,我喜欢的是雪莱的《生命的凯旋》
  •     82.我居然看懂了。
  •     阅读是一种有难度的乐趣。
  •     读起来比《西方正典》舒服多了,前一本太炫示
  •     想在这本书里学习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论是不能的,因为在这本书里作者阐述的是自己对世界上那些著名的作家作品的评价。有些我熟悉的作家作品,读他的评价让我耳目一新,值得一看。
  •     挺好的一本书评
  •     这傻儿子
  •     太棒了!收藏了!
  •     译者你确定邓小姐帮你仔细校对过了?人名不时漏一个字,语法错误怎么回事?怀疑我读了图书馆的盗版书。对啊,视域性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还有你翻的引诗,与你推荐的《英国诗选》中对应的诗翻译意思完全不一样啊。你译的《我弥留之际》引文与中译本意思也不一样,一个是屋顶上一个是屋顶下啊
  •     语言的深渊和掉书袋的典范。全书充斥着深奥曲折的漂亮话,可不谈论莎士比亚的话,布鲁姆简直连一本书都评论不了。老先生对他眼中的学院派不屑一顾,但真的抱歉,我对你们学院派的内部纷争也是一点也不感兴趣的啊……
  •     任性地给三星是因为看到后面无比恼火,几乎每一个章节都在不断地重复强调“这位的作品是伟大的,但是不如莎士比亚。那位的人物是不朽的,其中有莎士比亚的影子”,在本书作者笔下好似世间万物都源自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伟大毋庸置疑,但是这样无休止的崇拜论调让人感觉到一种无礼和冒犯,非常,不爽。
  •     买回来赶快看了看,发现是很犀利的一本书,书中一篇文章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分为两种性格——堂吉诃德式和哈姆雷特式,使我受益匪浅,思想内容很有见地,也很犀利,代表了前沿的学术成果,很不错
  •     暂时只看了短篇小说两大分类介绍与对比,撬开了想读短篇欲望。卡尔维诺最近被提及的频率真高。
  •     爱阅读的人都应该看看的一本书
  •     布罗姆写了《西方正典》,评论了20多位西方经典作家,从但丁到贝克特,布鲁姆写的这本书也是评了30余位作家——更注重文本本身的分析。
  •     作为西方文学导读而阅读,简单明了,引人入胜既满足。言不多,兴意至。待观瞻。
  •     还为读,期待
  •     在西方文学研究界,哈罗德?布鲁姆是个十足的异类,一方面,他列出的那些伟大的书的清单,被英国批评家约翰?凯里讥讽为 “当然不是给人类看的,它们倒更像是发送给上帝的期末汇报,好让他老人家看看他的人间子民们是多么具有文化修养“,把布鲁姆说得像个陈腐的学院派。   另一方面,在越来越专业化、理论化、学科化和政治化的学院内部,他那种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又显得有些过时了。比起“耶鲁四人帮”中的另三位同事来说,他是最不理论化的,尽管他以其误读理论而闻名。但这套理论对于弗洛伊德不加改造的挪用,以及相对简单的逻辑构造就理论本身来说是缺乏强度的,支撑其声名的更多还是布鲁姆对作品的具体解读。   不过显然,布鲁姆也无心做一个理论家,在《如何读,为什么读》一书中,他说:“文学批评,按我所知来理解,应是经验和实用的,而不是理论的”。看得出他对于当前文学研究的理论化颇为不满,对于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的侵蚀则更是深恶痛绝: “现时的大学文化,已经用欣赏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人内裤来取代狄更斯和勃朗宁”。   这一点他倒是与他的同胞哲学家罗蒂的观点很一致,后者在称赞布鲁姆的博学和睿智之余,也顺带踩了文化研究一脚,他说:做文化研究只需要愤怒。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文化研究的兴起与西方左派政治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文化研究的背后,总是包含着政治诉求和意识形态批判。然而,这也恰是布鲁姆不喜欢的,他说“为服务于任何意识形态而读,等于根本不读”。   在自己的文学批评中,布鲁姆确实实践了这个原则,在《如》一书中,他虽也提到了美国的种族冲突和枪支崇拜等问题,但大多数时间里,他都以一个朝圣者的姿态,一头扎进西方正典的茫茫宇宙,像《神曲》中的但丁一样与大师们相遇交流。他热衷于在作家与作家之间找寻影响之链,也即文学的谱系。这条谱系首先是由梅尔维尔领衔的美国长篇小说六人组;短篇小说则被划分为契科夫式和卡夫卡——博尔赫斯式两条阵营。但这还没完,从这条路径继续往前推进,你还会遇到两个终极大BOSS,一个是莎士比亚,一个是塞万提斯。而严格说来,塞万提斯只是亚圣,在布鲁姆的体系中,莎士比亚才是真正的文学之父。   因为莎士比亚的“修辞和想象力的资源,超过耶和华、耶稣和安拉……哈姆雷特的意识,和他用来扩展这意识的语言,要比神明迄今彰显的更广阔和机敏。”一言以蔽之,莎士比亚是人的发明者。我对布鲁姆这种对莎士比亚的无限推崇,以及时刻用莎士比亚的标准来衡量其他大师的“莎翁原教旨主义”批评方法持保留态度。但是他近乎渎神的话语背后的逻辑,我可以理解,甚至赞同,他说的意思是人作为有精神的人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学经典建构出来的,尤其当他将圣经等神的文本也算作文学作品的时候,这个观点似乎顺理成章。   布鲁姆促请我们注意,我们目前享用的许多精神资源都发自于文学正典,反过来说,我们遗失了的精神财富,也只有在正典中才能寻回。比如美国的文化和感受力都发端于它的清教传统,然而,很多人对于这种文化是缺乏理解和反思的,而这也会影响到它的保存和发展,但是通过阅读弥尔顿的《失乐园》,你却可以获得一种全面和清晰的清教精神意识。这就是布鲁姆的考证成果之一,从文学中找出我们精神的诸种发源,借用福柯的概念,这是一种精神考古学。   在《西方正典》中,布鲁姆说道,文学最大的功用就是教人以孤独,在《如》一书中,布鲁姆又指出文学的功用是教人战胜孤独和自我治愈。这看似矛盾,其实是二而一的,在这种孤独教育中,人发现了自我,并且使得自我更加有厚度。不过坏的文学会让人陷入自恋和单一,而好的文学却使人智慧和丰满。所以,我们要读经典。  这就是“为什么读“的答案。那么”如何读“呢?布鲁姆并没有提供什么《读通文学经典一千部超强攻略》之类的东西。从技术层面上说,布鲁姆的建议很简单,重复读,大声读,虔诚的读,单纯的读。当然,其实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看做是一种读法的典范,但这是不可效仿的,如果一本书可以被教会怎么读的话,那它必定不是经典。相反,布鲁姆在这本书中倡导的是一种反讽的读法,所谓反讽的读就是反思的读,创造性的读,不做实论,突破自己的成见和陈腐的理论套话,有勇气让对立的观念并置,有勇气再进一步突破这种并置的僵局,这样一来,阅读就将是一个无穷无尽,无限增生的伟大游戏。   这种读法对于布鲁姆这本书同样适用,这同时也就导向了问题的终极答案:“只有充分深入,不间断地阅读才能充分的确立并增强自主的自我。除非你变成你自己,否则你又怎会有益于别人呢?“
  •     确实好
  •     这样的书,读来也是非常有趣的。
  •     可以推荐给学生 可以把他的《西方正典》一起介绍给学生
  •     不适合入门,不适合做介绍,必须看过对应小说才更好理解,不然完全像自说自话
  •     还是师大的李教授推荐的书,其实读书做人都一样要知道为什呢,如何
  •     又一部因时不我待而仓促读完之经典!首次接触西方之所谓的“文论”,一则接一则的隽永短评时刻挑起普罗大众关注文学、热爱文学之兴趣。书中分明展示如此一种不易之论:莎翁——学术界泰山北斗,人世间启蒙至尊!
  •     布鲁姆关于文学和 经典的评述令人拍案叫绝。
  •     虽然对外国文学不太懂。但书不错。
  •     有時候,根本不知道布魯姆在說什麼,但就是覺得,他說得特別好。讀布魯姆談文學,很像讀伯克談文化史,或福柯談歷史檔案,那種汪洋恣肆。
  •     读诗必看,理想藏书!
  •     耶鲁大学著名教授的作品,值得阅读
  •     尤其是对小说的评论,重点注作品的美学、人类学价值,告诉人们:伟大的小说抵达信仰之城的。
  •     五星给起。
  •     自己度过的书太少 无法理解很多作品
  •     9.18——11.28.想读《远大前程》和《白鲸》。最后的结尾很有感染力
  •     时间如此宝贵,急迫需要寻找贴切自己的东西,可以用来被掂量和思考的东西。
  •     布鲁姆认为文学最大的功用就是教人以孤独,如何与自我相处。是的,人生是一场不曾结伴的旅行,孤独是最终而唯一的面相,我们读书不仅因为我们不能认识够多的人,而且因为友谊是如此脆弱,如此容易缩减或消失,容易受时间,空间,不完美的同情和家庭生活及感情生活种种不如意事情的打击。在孤独面前,我们都是弱者。布鲁姆此书将为何阅读谈得爽朗而透彻。
  •     翻译有点不通,大师的视角和阅读量还是不同
  •     “阅读即是消减孤独和增强自我,”“相信故事,不要相信讲故事者。”“抒情诗在最强有力的时候,教我们如何跟自己说话,而不是跟别人说话。”尽管译后记中说明翻译和校对的仔细,语意不通处仍不少,甚至有几处病句。
  •     值得一读!!!!!
  •     非常好的一本书,对喜欢阅读的朋友们很有帮助,强烈推荐。
  •     布鲁姆是名家,译者黄灿然也是我很喜欢的翻译家
  •     我觉得这人平时应该挺寂寞的 ……不过也不一定 毕竟名校牛人多 (所以寂寞的只是我吧… 望天
  •     读一遍肯定不够,外延读物也相当的多,读这一本得多读很多书才敢说消化,没那么多时间千万别开始看的说~
  •     消极崇高性
  •     西方正典的作者的另一本著作,大师的作品,当然拜读.
  •     知识量很丰富 讲述了很多名著的看点 是值得仔细去研读的一本书
  •     这套丛书的目录有否,最好在网上列出
  •     这本书适合熟欧美各大文豪的书虫级读者。我看了,没看懂。实在不好意思写过多的评价。但可以感觉出作者对文学深切的热爱与文字之美的追求。是一本好书,希望将来十年内能看懂。
  •     有错
  •     感叹黄灿然文笔太流畅了!讲小说分为两类“契诃夫—海明威”和“卡夫卡—博尔赫斯”,一是现实变荒诞,二是幻景变成令人不安的平凡,太辩证了!讲诗是超验的,“视域性绝望”并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想读华兹华斯和纪慈。司汤达“一个相信爱情的怀疑主义者”,想读司汤达、狄更斯、普鲁斯特。还有福克纳和《寂寞芳心小姐》//是一篇很易进入的文学批评,不管是先读作品还是后读作品都有很大收获。许多说布鲁姆是正统保守主义,我不太懂,至少觉得他的文学批评都是从作品出发很细很深。//莎士比亚是他的神
  •     和《西方正典》一起食用 口感更佳
  •     黄灿然是我喜欢的翻译家,布鲁姆是我喜欢的评论家,所以这本书一定要拥有。
  •     布鲁姆的书(其实此前也就看过一本《西方正典》)一般都比较好看,因为都是所谓深入浅出的引导式作品。但是我想如果对于书中所论及作家和作品知之甚少,还是先看所推荐的作品再看本书效果会更好。我想这也正是布鲁姆的本意。
  •     毕竟这个道行浅。。。
  •     布鲁姆堪称文学批评界的巨匠啊,好好读读
  •     人类不能没有文学,而我不能没有你
  •     外国文学的普及,非常好!赞一个!
  •     老公说超级好~~适合哲学,诗歌爱好者~~
  •     哈罗德·布鲁姆应该是耶鲁四人帮中最不解构的学者吧。
  •     老师推荐的 不错 不会太闷太难看懂
  •     2015-80
  •     读完之后再无法忍受任何“带着意识形态”读。
  •     仔细品味
  •     这本书的纸张不错,给人一种读下去的欲望,看着看着让人的心不自觉的静下来。很舒服。看这本书,不仅可以让你明白如何去读一部好的作品,而且可以让你读好书。
  •     对以前读过的书有新的领会,并且介绍了一些好书,想抽空看看
  •     学习外国文学必备书目!
  •     很满意,看目录就知道想要的一本书。
  •     我。。想。。读。。英。。文。。版。。。。
  •     1. 内容好:《如何读,为什么读》是布鲁姆的阅读报告,这位“精湛的读者”向年轻的我们通报什么值得一读,什么不值一读。2. 黄灿然的译本好,精准,通达。3. 书的品相好。
  •     这是一本挺值得一读的书。
  •     低价人 人人
  •     一本大师写给入门者的小书。
    大师小书,深入浅出,非常之好。
    大大推荐。
  •     大多数伟大的作家,都以自己的作品能和这整个宇宙、整个人类社会相连作为骄傲。或能共有一部分色彩、一部分节奏、一部分情绪、一部分怪异、一部分理智及疯狂。试图用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的角度去解读文学作品是可以的,但并不因此就得到了鄙视“文学的去读”的特权。因为这等于矮化作家与作品,割裂那种骄傲的联系。即便我什么也不懂,也不妨碍我去欣赏哈罗德·布鲁姆所说的“为了学会分享同一种天性写,同一种天性读”。
  •     布鲁姆不喜欢爱伦坡。喜欢奥斯汀。最喜欢普鲁斯特。
  •     每种文学形式的导读和结语都很有收获,不过分作者分析的篇章不知道怎么回事读完几乎脑袋一片空白,好像什么都没记住,应该是我的问题。如果作为文学索引,比《文学回忆录》更给我动力去深读其中提及的作品,好像终于有勇气开始读博尔赫斯了…
  •     很高深,慢慢读
  •     这本书也许比《西方正典》好读一些。可读起来也真不是那么轻松
  •     几乎什么也没说,真不算好书。
  •     评价屠格涅夫契诃夫弥尔顿诸位沁润心脾,被勾引的每篇大师都想去看,5/6提到莎士比亚简直丧病,强度大到寡廉耻,即使全对也不要听,何况不可能全中。文学欣赏是主观,干扰到其他大师,可会是莎翁所望?替大师发声的多处言论也是蛮醉的。本书相契时想供奉,不契时想撕书,让我喜欢让我忧。哈罗德老师这里莎士比亚是标准本身,西方正典里这毛病更严重。精英臭脾气与朋友聊天吐槽的结合物。黄灿然有争议的翻译,给说说视域是不是就是vision。回力镖,阅读边际利润,诸多词汇彻底把我打倒。魔性大妙,既是灵语!
  •     很有思想的一本书. 人格独立的体现.
  •     翻译的读起来总是觉得不是很通畅,尤其讲到我熟悉的王尔德,看来要找原版看看
  •     我看过的导读书中最深的一本。对莎士比亚和陀爷的分析尤其有启发。西方正典啃不动,看这个正好= =
  •     西方正典,“他只不过是想表达出一个耄耋之年的普通读者对那些在自我成长中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经典之作的敬意。”或许是对传统不够了解,读了几段之后感觉一般,作者仍然抓着莎士比亚往别处摆放…
  •     外国文学入门导读指南,一本书逛遍天下。
  •     翻译说得过去 书很好
  •     需一读再读。
  •     好书,值得看。值得买。
  •     这个系列的书我买全了,得结合着作者的作品读,更有感觉
  •     大概翻了翻,比木心的文学回忆录靠谱。可惜我读的外国文学太少了,待读多了,再回来翻翻本书,应当收获颇丰。
  •     《西方正典》的作者写的书,大致分为短篇小说,长篇,诗歌类名家的作品介绍,评论内容较多,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作家和作品介绍。
  •     诗歌部分完全跳过的
  •     个人感觉此书对读者的要求还是有点高的,像我这种阅读资历尚浅的人,读某些段落尤其是前面的部分,不甚理解。当然越往后读,越有滋味。作者品评的那些书籍,最好是有过阅读经历,这样看其评论才有更好的理解。若没有读过,也可勉强作为“推荐书目”吧。可与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毛姆的《毛姆读书随笔》一起阅读比较。
  •     常说没有时间读外国名著,这下可以随着名家一起品读。
  •     为什么读?不是为了发难或反驳,不是为了相信,也不是为了交谈,而是为了自我拯救。阅读的核心就是孤独和自我。
  •     粗略翻了前面几页,顿觉满篇真知灼见。但后面因为作者推荐分析的很多没有读过,故未得其理。照着书中书单默默下载了几本,等看完再回头重读吧。
  •     很好,书是正版。
  •     读完里面涉及的作品后再来看一遍……衷心希望那时候我已经能看原版了……
  •     不懂为什么非要翻译得那么生涩 | 积累还不够,现在还不是读这本的时候
  •     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很有帮助,不错
  •     看网上评价不错才买的,希望物有所值。
  •     经典的东西不用多说了~~
  •     学习中,只是怎么感觉好空啊,是原文如此还是翻译的原因?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