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者归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流放者归来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
ISBN:9787536681255
作者:[美] 马尔科姆·考利
页数:281页

作者简介

在“迷惘的一代”最重要的成员之一的笔下,这一群体的冒险历程,以及他们对人生、对文学的态度,生动鲜活地再现在我们眼前。192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倍感孤立疏离的年轻人们,诸如菲茨杰拉德、克莱恩、海明威、怀尔德、多斯·帕索斯、考利,以及许多其他作家们,一同“逃往”欧洲。有些人一去不返,有些人则只是暂时的流放者。 正如考利在这部深具个人色彩、满布逸闻趣事的作品中所细致描画的, “迷惘的一代”断绝了与传统生活和文学的联系,从而拓展了艺术的边界。他们所致力的目标超越了文学的范围,展现了一个大时代激烈的历史变革。作者希望,通过本书的回忆与记录,“解释过去以便缔造未来”。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言
开场白:迷惘的一代
第一章 空中楼阁
1.蓝色的花
2.大城镇的中学
3.文艺学徒
4.美国大学,1916年
5.战地救护队
第二章 穷文艺家聚居区的战争
1.漫长的休假
2.格林威治村思想
3.我们这伙青年人
4.法国轮船公司码头
第三章 旅行支票
1.兑换值
2.历史上的雷同
3.《大西洋两岸评论》
4.形式与内容
5.家乡的消息
第四章 巴黎朝圣
1.试卷
2.圣徒传选读
3.巴黎快车
第五章 达达主义之死
1.达达主义简史
2.墓前演讲
3.个人历史
4.有意义的姿态
第六章 愤怒的城市
第七章 海岛的时代
第八章 一次自杀事件的回声
尾声:除夕
附录:出生年份

编辑推荐

《流放者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  毫无疑问,这是关于这一代最优秀的一本书……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代,不仅对于美国文学来说是如此,对于整个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来说也是如此。——《纽约时报》  马尔科姆·考利无疑是美国文学最出色和最聪明的研究者……任何一个美国文学的研究者,如果不能对考利所记录的一切了然于胸,就不能算是个行家里手。——华莱士·斯特格纳

内容概要

马尔科姆·考利,美国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迷惘的一代”重要一员,曾获得诸多奖项,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主要的美国评论家之一。其作品《流放者归来》是一部文学历史的经典著作,在这部著作里,你可以看到发生在过去五十年中的一次知识史上和社会史上的大转变的痕迹。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毫无疑问,这是关于这一代人最优秀的一本书……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代,不仅对于美国文学来说是如此,对于整个二十世纪的美国文化来说也是如此。                                        ——《纽约时报》    马尔科姆·考利无疑是美国文学最出色和最聪明的研究者……任何一个美国文学的研究者,如果不能对考利所记录的一切了然于胸,就不能算是个行家里手。                                            ——华莱士·斯特格纳

图书封面


 流放者归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流放者归来穿过一条肮脏的小路或突然出现的山顶,你的童年就展示在眼前,你一度赤脚玩耍过的田野,亲切的树木,你用以品评其他景色的美景。我在这条路上浑浑噩噩寻寻觅觅的奔走,在路途中看见漫天的星辰如花绽放,那是你我都不曾拥有过得笑颜。我们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曾经为之疯狂过的壮丽胸膛,为之心碎过的伟大理想,为之哭喊过的荒唐岁月,都在时间的洪流中,不知归途。于是我期待一段时光的再现,一个时代的流放者归来。心灵广场第一篇章:流放者很多时候,许多人会不自觉的幻想上一种在路上的生活,那是杰克•凯鲁亚克式的放纵生活,属于一条公路一样的生活。每天在不自觉的的阳光下起床,在没有尽头的公路上挥手呐喊,遇见车就叫他停住,随便走一段。车窗外,是漫无边际的玉米地,在阳光下,绿色的波涛随风摇曳,阳光中似乎弥漫着属于玉米的香甜。路上的游走漫无边际却也行色匆匆。然而对于一个流浪者而言,这没有目的的旅程却是一个简单而享受的过程。停下,放逐,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夜晚的生活似乎比白天还要更加惊心动魄一些,在漫天星辉下唱歌,看见一条延伸向远方的铁轨,从远处驶来的火车散发出的光芒焦灼到令人融化,疯狂的追上火车,在弥漫的烟雾中,气喘吁吁的望着那些昏昏欲睡神色疲倦的人们,不知所踪的前往另外一个地方。一路上的生活醉生梦死却又浅淡平静,偶尔交欢偶尔悲伤,偶尔欢呼雀跃偶尔又流离失所,他们是世俗的叛逆者与抗争者,在这个注意力变得支离破碎,敏感性变得迟钝薄弱的时代,他们以背向时代洪流的姿态,悄然抽身而退,留给未来一个清凉的背影,留给自己一个微弱的生命,去追逐自己也不明了的光芒。他们服从于自己的内心,从而背叛了自己的身体,朝着一个又一个的险滩拼命激进,有时候,前方太暗太暗,他们看不见远方,可回过头的时候,却永远有家乡。他们生来叛逆,但也随时准备着去赞美,无名无姓,分布于广大的黑暗之中。他们是真正的暗物质,没有光和射线,只有引力,他们将自己的血肉灌注于诗句,然后偏离坦途。他们生活在地下,以泥土为导体,相互呼喊,他们的诗句就是呼喊,欲火焚身,充满矛盾与悖论。他们用时间和酒夯实诗句,有的你甚至可以放心用来盖房子。但他们不是职业诗人,当偶尔写出好诗的时候,他们才认为自己是一个诗人。其余的日子,他们是歌手,流浪汉,异乡人,失业者,办公室里的困兽,他们随时等待嘲讽,但是也不耻于庄严的思考,他们成为了时代的灰烬,却长久的让人怀念。这就是流放者的生活,有时候我觉得很少能看见他们,因为他们太自由,太疯狂,太理想,太激进,以至于与这个条框分明的世界格格不入,他们是框架世界之外的疯狂舞者,着一身没有方向的风,尽情歌唱。有时候,我又觉得他们离我很近,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疯狂的世界,随手触及仿佛就是那些飞扬的灵魂和灿烂明媚的笑容。所以就这样也好。或许有时候,我们也可以自己假装成为一个流放者,在这个城市的大大小小的角落游走,穿过一条陌生的小巷,然后抬眼看见慵懒的猫,或者透过树叶的缝隙看透过的星星点点的阳光。抑或是背起行囊立刻出发,去放置我们无处安置的青春。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不能成为一个流放者。我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去追寻一个我们都难以定义的世界,那么感谢还有那么多的先驱和诗人,他们像是漫漫黑夜中的微弱星光,用他们的路途和不惮于世界的流放,开启了我们对新世界最初和最后的信仰。当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的所有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 却发现自己从未活过 心灵广场第二篇章:何处是家乡马尔科姆•考利的《流放者归来》这本书讲的是一群20年代的青年才俊为自己伟大的艺术理想从而背井离乡然后离开自己的故土,转身而向自己心中的艺术圣城欧洲进发的故事。他们去了巴黎,柏林,马德里。因为年轻时的热血,他们支持共产主义甚至还参加西班牙内战,之后的他们游走于巴黎。他们渴望在那里接受来自古代文艺气息的侵染,他们渴望漫步在香樟大道,他们渴望进入咖啡厅就可以与人谈论文学和艺术,他们渴望在晨曦中的广场和一个女人相遇,然后浪迹天涯。他们心怀广阔的理想,尽量不让自己的身体臣服于政治和生活,用实际生活付诸于自己的伟大信念。可是再疯狂的理想都要让位于生活,20年后,即使是坚守艺术和放逐的考利也不得不将自己曾经的信念回归于踏实的现世生活。他们其中有的决定回到家乡,有的还将继续流放,可是当流放者归来的时候,家乡还是自己的那个家乡么?他们成了自己故土的放逐者,尴尬的摇摆于回归和流浪之间,在何去何从之间做着仓皇而不堪一击的结论。他们的放逐成为了时代的一个雕像,在历史漫延过后的岁月里,总有人将他们作为一种标杆一般的存在,用于丈量自己的艺术半径。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想有时候我也成为了自己的流放者。很多时候自己会沉湎于一些文字,一部电影而不能自拔,也会自己孤身一人会踏上漫无边境的征途,可是每段征途的终点却都是回归。家乡和流放仿佛是一个时代都在争论不休的命题,在一个地方呆了很久总是有一种挣扎着想要冲上云霄的冲动,我们渴望着张狂不羁的飞行,渴望着不知归途的旅行,渴望着有一个地方可以大到承载自己所有的光荣和梦想,放肆自己所有的情感和愤怒,连回头都没有可能。可是真的当我们来到这个地方,背井离乡。陌生的城市,霓虹灯影光艳夺目,车水马龙望不到尽头,可是你连放置自己阴影的一个地方都没有。原来梦想着地方,虽然足够大,足够美好,可是不属于你。这时候,不自觉的便会浮现出家乡的样子。想起那座漂亮的小城,想起每次下过雪后干净的街道,想起空气中漂浮着你熟悉的味道,想起不管天多黑路多滑总有一盏灯在那里安静的发着光,等待你回来。我们像是在庙里的和尚,在庙里时,想念着外出化缘时的自由,然而在外时却又惦念着庙里的清净,患得患失,错肩而过的不知是年少时的疯狂,还是回归时的温情。其实我们都是风筝,飞的再高再远,总是有一根绳子牵绊着你,那里不是别的地方,而是家乡。再渴望自由的我们也没有勇气将这根绳子剪断,因为失去的绳子的牵绊,飞行便也没有意义。所以我们宁愿安心守护在那根绳子的左右。就像失去圆心,再长的半径都没有意义。带着家乡的流放者,虽然步履艰辛,却满怀幸福。心灵广场第三篇章:心灵故乡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这块地方可能并不是我们现在正匍匐的地方,但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出发去寻找它。它不仅是我们身体的栖所,也是我们心灵的故乡,精神的家园;它给我们活力,给我们灵感,给我们安宁。我们可能终老于此,也可能离开它,但即使离开,我们也会像安泰需要大地一样时常需要它。  有人曾这样说过心灵故乡:"在出生的地方他们好像是过客;从孩提时代就非常熟悉的浓荫郁郁的小巷,同小伙伴游戏其中的人烟稠密的街衢,对他们说来都不过是旅途中的一个宿站。这种人在自己亲友中终生落落寡合,在他们唯一熟悉的环境里也始终孑身独处,也许正是在本乡本土的这种陌生感才逼着他们远游异乡,寻找一处永恒定居的寓所,说不定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隐伏着多少世代前祖先的习性和癖好,叫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们祖先在远古就已离开的土地。有时候一个人偶然到了一个地方,会神秘地感觉到这正是自己的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于是他就在这些从未寓目的景物里,在不相识的人群中定居下来,倒好像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从小就熟稔的一样,他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安静。" 不由自主的,我就想起了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在群情激荡的岁月里,他只身一人踏入丛林,去寻找诗意的生活和心灵的皈依,在那片安静的湖旁,他看朝霞云烟,古木葱林,听鸟鸣风声,过得孤独却也自得。他也许比别人更多地逃脱了概括,逃脱了归类。生活得有时像个隐士,他可能时常觉得那山、那水比那人更与他相投,山川草木均是他的密友,甚至他的一个朋友也说他∶"我爱亨利,但无法喜欢他,我决不会想到挽着他的手臂,正如我决不会想去挽着一棵榆树的枝子一样。" 梭罗的瓦尔登湖就是他的心灵故乡,一个人在湖边的岁月,时间在每时每刻都仿佛可以停滞,他有时候自己坐在小木屋的台阶前,看着黄昏日落,他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相反,他认为自己的生命因此而更充实,在心灵故乡的每一次思考和呼唤,感觉都像是和上帝在对话。我们在拼命奔走的时候,或许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心灵故乡在哪里,可能这个地方并不远,就在你现在居住的地方,你看见每天升起的太阳就会让你心满意足,或许这个地方很远,有时候你踏破铁鞋,仍难以心心相映,但是我们都不能放弃寻找,因为只有在那里,我们的心灵才能获得安宁。一年又一年,看着身边的人换着一轮又一轮,人们在彷徨自己离开这里又将去向何方。有时候新生活在向前方招手却仍然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那里,而有些地方即使不是那么美丽却让人长久的怀念,所以就什么都不要想,just follow your heart,去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吧。心灵的选择,总是没有错。或许这就是一个应该选择流放的年龄,背起行囊,踏出一步便是远方;或许这也是一个选择回归的年龄,转头俯身触摸大地也是家乡。每周四傍晚六点十分,心灵广场播音: 机务:编辑:带你在寻寻觅觅的路途中找寻诗意的过去,放逐诱惑的未来。
  •     上个世纪20年代,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之下,倍感孤立疏离的美国青年纷纷逃往欧洲——巴黎、伦敦、柏林甚至马德里。他们有的只是暂时的流放者,有的则一去不返。马尔科姆•考利在他的《流放者归来》一书中将这“迷惘一代”群体的冒险经历梳理出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该书写作于1934年,曾在1951年由作者组织再版。作为“迷惘一代”的一员,在不到20年的岁月中考利的思考自身也发生了变化。年轻的时候,他们或许更多地站在工人阶级与共产主义的一边,在欧洲的战火之中找寻人生的激情与意义,甚至不少人拿起武器投入到火热的西班牙内战之中;然而20年后他们遭到遗弃,并且抛弃了最初的信仰,他们回到美国,或者继续流亡,无论如何,世界已大不相同。新版的中译本引起我兴趣的是封面的那双鞋。它让人不得不想起梵高的农鞋,虽然明显不是。在海德格尔的解读之下,这幅作品“从农鞋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劳动者艰辛的步履显示出来。……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颤栗。”而我们的这双鞋,鞋尖微微有些上翘,鞋带松弛,鞋口敞开,仿佛在轻轻地喘息,又饱含着对于行走的渴望。迷惘的一代,或者自称是迷惘的一代,在人们眼中,他们是那些寻欢作乐的年轻人。属于“迷失了方向,应该打入地狱的一群”;男人们冷静地喝醉,女人则伤心欲绝地一个接一个的和人恋爱;他们因被人轻视而自轻,因对道德不满而道德败坏;在商业时代,他们是格格不入的局外人,所以“一等到有足够的钱购买船票,他们就飘洋过海到欧洲去了”。在某种意义上,自我的流放是对于信仰与意义的追求,是逃离虚空的不二法门。同样的痕迹可以在很多人的身上找到。奈保尔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第三世界生存状况的憎恶,并由此和萨义德大打出手,引起一场颇具争议的口诛笔伐。他早年的梦想就是去英国,“当我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写下了一句誓言,要在五年后离开特立尼达。……到英国后许多年……我还会被回到了赤道地带的噩梦惊醒。”而在当今中国,出国狂潮之中林林总总的“流放者”们对这种感觉自然毫不陌生。就像20年代的美国或者特立尼达一般,我们成长的这片土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人为了寻求而离开,有人为了改善而离开,也有人为了离开而离开。他们目标明确,内心却比迷惘的一代更为虚弱。中国人几乎没有过一致的信仰。一个无神论的国家是可怕的,比信仰穆罕默德的原教旨主义更加可怕。我的同门师长之中,很多人身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作出色、生活无忧,按照我们学习的定义应该被称为“科学家”或者“中产阶级”;然而内心的空洞却啃噬了他们的生活、理想以至爱情——他们因为冷漠而心生厌倦,而周遭更大的冷漠将他们紧紧捆绑在一起,挽救了婚姻。在异质的环境之中,你始终将作为一名外来者存在。正如奈保尔是印度教徒的后裔,却疏离了印度的文化;出生于特立尼达,这个殖民地却没有传统留下;接受了英国的教育,在英国却始终被当作殖民地人看待。流放者的生活悲剧,在于无论身在何方,你都是彻底的边缘者。没有坚定的内心,又怎能让信念不被洪荒一般的物质生活所冲蚀?我们为了寻找信仰而离开,却因为离开太久而忘却了离开的目的;我们行走是为了逃离虚空,却由此陷入到更为深邃的虚空之中;我们渴望有一天能够归来,却因为长久的安定而害怕改变。在毕司沃斯先生的心中,现时不过是一种过渡,真正的生活将在别处开始,可最终这种临时性却因为他的力不从心而造就了永恒。事实上,流放不仅仅是地域的,心灵在认同渴望的敦促之下也常常陷入自我流亡的泥沼。我在中学阶段始终认为,即使不需要任何人亦可以从书本中汲取信心、力量以及一切的东西。后来才知道,是因为那时候我什么都拥有。景仰、敬畏,赞许甚至吹捧,这一切来得太容易,就不会被觉得重要。直到在大学四年的失落之中,被认同感的需求才开始变得强烈。当在一个方面无法取得认可的时候,心便自然会开始倾向于其他的方面。我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认为,跟诗人一般喝酒臭侃是一件牛逼轰轰的事情,也不在意这是不是适合于我。从本质上说,这就是一种心的流放。也许两三年的纵情岁月里,积淀下来不多的两三个朋友,拥有了几段混乱的情感,这些都已足够。那样的生活终将成为历史,我只是一名理科生,我需要的是去解释自然而不仅是一些抽象的表达。我向来不喜欢被人叫做“文学青年”,“有很好的口才”和“学生工作出色”这样的评价更是种莫大的误读。正像20年代的美国青年,绕了很大一个弯子,终于沉静下来开始思考他们所走过的道路。在《流放者归来》的最后,考利写道:“这是一个轻松、急速、冒险的时代,在这时代中度过青春岁月是愉快的,可是走出这个时代却使人感到欣慰,就像从一间人挤得太多,讲话声太嘈杂的房间里走出来到冬日街道上的阳光中一样。”到最后我们才终于明白,人不需要仰仗他人而存在。欢娱已尽。
  •     前几天,看完了考利的《流放者归来》,他把生于1900年前后几年内的一批作家作为他的研究对象,提出了他们之间的许多共性,这批人大概被称为迷惘的一代,而考利说,在这个称呼里,名词比形容词重要,既是说,“一代”比“迷惘的”对他们更为重要。他的意思是,出生时间更能说明一些问题。尽管他的论据十分充分,但看完后,我仍然觉得,许多发生过的事仍在继续发生,并非他那“一代”人所独有。诸如成长中“除根”的过程,那些迷惘者们从自己的故乡,美国的东西部,森林或高山或大河边跋涉出来,来到大城市,先是纽约,然后是巴黎和整个欧洲,并在此期间经历一战,他们于是经历了一个文化、价值观各方面“除根”的过程,必须从自己手里开创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甚至文化,比如说,重建一种文化,或者修复某种文化。这个过程当然是很难的。然而这种打破与重建不是每个时代都在发生吗?我看托斯妥也夫斯基的《群魔》、契诃夫的话剧,里面的人不也在一片狂乱中打破,修复,痛苦万分,等待新生?这么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痛苦,每个生命都有自己不同的经历然而是相似的痛苦体验,不是吗?《流放者归来》里,他的研究对象们,从流放地欧洲回来之后,在国外感受的诗意的乡愁消失了,被崇尚物质与机器的美国现下的生活抓住,并反抗,他们有的退居乡下,奉行一种节俭生活,这种生活能让他们和大城市保持距离,能让他们减少开支,于是更少依赖大城市——然而这种“隐士式生活”,和他们进行的其他实验一样,大部分失败了。因为他们即使生活在乡下,甚至回到老家,也没办法跟当地的生活融合一起,他们只不过是去消费、避暑或过冬的外来客。——那乡下不过是他们又一个自我流放地而已。看到这里,我也是目瞪口呆。回到老家,或者躲到一个生活水平较为低廉的城市,是我和我的若干个朋友一直以来的想法,并且有个朋友也曾经如此生活过——她回到老家,并劝我也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毫无疑问:我们挣很少的钱既可维持基本生活,剩下时间可以用来做自己最想做的,阅读或写作。但是几个月后,朋友又离开家去了另一个大城市。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那里已经不属于我。或者,我想那句话应该说是:我已经不属于我的老家。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贴标签并不是个特别值得提倡的行为,然而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人群的确会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独特共性。这本书如今看来很有现实的隐喻与共鸣意味,如同镜面一样折射出现实的中国那个被人解读烂掉的年代。比如无根之木的异乡感,比如所受训练和现实世界的严重脱离,比如过去与如今巨大的落差。还包括面对一波接一波的苦痛后何时开始变得平静与淡然。正如作者所言,,“解释过去“才能”缔造未来”。
  •     穿过一条肮脏的小路,你的童年就展示在眼前。
  •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很像今日之中国!
  •     迷惘的一代!
  •     书,迷惘的一代代表作。
    毒,看着会上瘾;可以这样描述,混在PE行业中的我要想认认真真读完这本书,需要很大的成本,甚至是损失,因为身心的松懈是很必要的,不然,又如何能理解这渗透人性的原始动力呢。
    建议,趁着还没老,赶紧看~
  •     我这书买了?书呢,我踢二
  •     在一个毫无特色和平又平庸的年代。 然而关于自我的时代病仍然有点感同身受。
  •     内容品相都不错,待读
  •     读者已经放弃阅读本书。
  •     在现代社会的商业文明中,每一个人都是精神的流放者,无论他是否远离故乡。
  •     达达主义中艺术被看成是一个自给的实体,一种既非产生于世界又不作用于世界的实质,于是艺术将没有目的,无需与公众交流
  •     垮掉的一代
  •     比起正文,还是更喜欢章节的小标题
  •     价格不错 挺喜欢的
  •     了解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好书。
  •     文笔真好,看问题也深刻,翻译得也不错。
  •     写的很好,作者文笔功力挺棒的,当然翻译也不错。其实对那个时期的美国根本不了解,觉得是个非常混乱的时期,文学界倒是人才辈出。
  •     看到王石游学哈佛后一篇口述文章“现在的中国就像一百五十年前的美国”,看题目,王石以美国历史作类比,他从中得到的启示,很有见地。同时,我们看到,他心中也有迷惘,但有希望。一百五十年前的美国,正是南北战争以后的“镀金时代”,它是美国工业,技术大发展,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工业强国的关键时期,也是美国城镇化的时期,同时伴随而来的贫富差距,官商勾结,贪污腐化等多种社会矛盾,终又引发美国历史上的“进步运动”。经过变化迅速的镀金时代和进步运动之后,美国以理想主义加入一战。大批刚毕业的美国青年得以第一次踏上欧洲大陆,此行使他们眼界大开,也不免失落,幻想中, 文学中美好的欧洲民主文明却与所见大相径庭。一战后,美国重回孤立主义,参战回国的年轻美国知识分子却有一种格格不入的迷惘,一种莫名其妙的孤独感。“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他们找不到精神国土之所在,找不到个人理想和社会前路之所在, 。面对喧嚣的二十年代,将临的柯立兹繁荣时真实的商业社会,他们迷失了自已,他们自觉成了局外人,他们渴望离开。于是,这批知识分子,到一战后欧洲去找摆脱困境的办法,去找补救的良方。关于个人的,关于社会的。 《流放者这归来》一书写的就是他们,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包括作者自己在内的一批美国文学知识分子,也即“迷惘的一代”,在欧洲自我流放及海归的故事。其实,这个时候前后,迷惘的又何止是他们!二十年代是世界性迷惘,思考, 反省,多元求索的“母鸡”时期,一个转变期或过渡期的前夜。社会的发展往往可以是多路径的。如果方向只有一个,那就简单。正因有问题,才有刺激和思考;正因为多元,才有迷惘和探索。即使是算命家,先知和自封的革命家,他们有未卜先知的嘴巴,也常常看不清未来。一批又一批不同国籍,不同领域的“母鸡”,同在痛苦中,世界在他们面前有太多的未知和神秘。美国作家在找方向,同样迷惘的欧州也在找方向。德国人在找方向,俄国人在找方向,而中国人也在找方向。不久,他们都要下蛋,并最终对世界上许多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龙种还是跳蚤,抑或四不象,另当别论。 这时也在欧洲求索的 一批中国“母鸡”,将成长出一群使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转变的政治人物。政治家有政治家的迷茫,商人有商人的迷惘(如盖茨比)。同样,文学家更有迷惘。文学,离不开当时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最终,也会反映这些影响。政治上整齐划一的时代,思想更容易僵化,文学也更易缺乏色彩,生气。而求索,转变期,对敏感的作家,或许更有价值。 (德国人所写的《西方的没落》第一卷,正出版于一战结束的1918年。) 不是所有的迷惘都能走出困局,有些迷茫注定要迷失。所幸,迷惘和流放,在本书中的这些人物身上,成了出发和改变。 “迷惘的一代”在欧洲的阅历是有价值的。在另一个大陆,他们旅行,记录,比较,反思,随着阅历的增加,逐渐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不一样,开始带有敬意的看法,也形成他们对文学,对艺术,甚至个人生活,社会目的的看法。看欧洲的目光,已经从仰视变为平视。于是,他们开始回归了。他们中的一些名字,象海明威,象菲茨杰拉德,将使美国现代文学芳草凄凄。而美国文学亦终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文学的大雅之堂,
  •     如果我们想多赚钱,我们就会多花钱,这一来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要保持这样的生活水平就只得写些畅销书或去找个待遇最好的工作,这种工作人们每时每刻都害怕失去,这样我们就会陷入囚笼。
  •     送人的,自己没读
  •     很多内容正好契合了内心的感受,写出了一代人的生活和思想,更写出了轮回不变的生命规则
  •     又像是自传 又像是近代文学简史。抒情和纪实的古怪结合。暂时不不适应这种阅读。想读出一条提纲却掉进纷繁的故事情节。
  •     w************de
  •     现在的教育正让一批批年青人远离自然的土地与真实的生活,他们被考试与科技产品塑型为一个个标准化的人。
  •     每个人都有一个根,根丢了,心也就无处安放。青春的恣意妄为,从前是一个无法企及的梦,将来仍然是梦,但是每一个青春在将自己放逐的时候,请不要忘了最初的自己,不要忘了青春时期那些纯粹的梦想。其实,人生本就是一场流浪,年少的人们总是希望远离家乡,离开父母的羽翼,离开家乡这个呵护自己的温暖港湾,寻找一处遥远无际的蓝天,奋斗、拼搏,以为这就是人生。但是,若干年后,我们再次回眸,才发现这仅仅是青春,落叶终究要归根。
  •     值得一看的一本书 不错
  •     无根,流放(逃避),归来。几个影响因素:法国文学,共产主义,唯美主义,达达主义,嬉皮。
  •     对于美国的历史不太了解,不知道当时的社会背景。。。不过作者写得好优美,太喜欢了
  •     文学经典著作,值得收藏
  •     柴静老师博客里提到的,必须看看
  •     最喜欢的书
  •     “为什么天才要落到这种不近人情的地步,对他们来说只有受苦才是唯一的现实?”迷惘的一代或主动或被动的流放其实正证明了他们摆脱迷惘的向往,而中国白话文学不仅无根,而且无魂,正是因为少了这些愿意流放心灵和肉体的人们。 2013.5.23读毕。
  •     是叛逆者而不是革命者的一代人,他们表达的方式就是出走。不必严谨的叙述,可读性很强,如同他们的人生——“把蜡烛两头都点上,那光亮看起来很可爱!”
  •     艰难的看了小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不过那个疏远离间,重新结合的观点还是很新颖。谁的青春没有迷茫过。
  •     我以为写得像海明威哪样,自渎满纸,可实际读下去,写得真心不错,欧洲那篇说陀的一章真是笑死我了。
  •     也许我们正在成为迷惘的一代,当大众文化逐步滑向实用主义,那些空洞的“自我”们无处安放,四处游荡。尽管不愿承认但不相信现在我们能产生伟大的艺术(文学),就算是那“诗和远方”的理想被泥石流般地唾弃嘲笑与鄙视。这是必经的道路吗?经济的崛起与艺术的堕落,集体的建设与个体的迷惘?
  •     给翻译的文笔再加一颗星!
  •     好作品啊
  •     保存的很好,没有破损,内容没看过
  •     刚开始买的时候以为是小说,拿到手一看原来是文学史……无语了好一阵,算了,就当时了解文学发展好了
  •     命运的流放者,何时回归梦的家园?
  •     在书里找到了和我有同样想法的人
  •     如作者在尾声中说“当我把这些近二十年前的章节从头至尾再看一遍时,我觉得其中所叙述的史实似乎都遵照”疏远离间和重新结合“,或者说”离别和归来"的老模式“,这就是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时间是应予废除的暴政,这真是句好话。
  •     文学书 内容很好的
  •     等待时间细读,第一感觉还不错!
  •     when u back i see u
  •     恩 很好的一本书 正版自然不必说了 质量也很好
  •     读文学,到最后能治好的,要么成个疯子,要么成流民,还有就是写回忆录赚钱养生的这些人。马尔科姆真是三者皆有。还有别忘了乔治·莫尔。你们这些善良、敏感、灵秀、才华横溢又不免一死的凡人!
  •     考利好客观
  •     已购。有关1920年代迷惘一代的美国作家们,以作者亲历经验为基础,包括在格林威治村的穷文青生活,离开家乡到欧洲等。在《巴黎朝圣》一章中,作者为艾略特、乔伊斯、庞德、瓦莱里、普鲁斯特作了速写性的描写,最有意思~最后一章的自杀事件反复是一种破灭。
  •     作者有个性,很喜欢书的内容
  •     起初是以为中国六七十年代所讲的“流放者”,并没有注意到写作的国籍。收到后倒是出乎意料的关于美国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发生的历史变革。曾在电视上看过有关美国那时期所讲述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倒也有些兴趣来仔细阅读这本书籍。
  •     很喜欢的一本书,想看闲书打发时间的小伙伴可以绕道了。
  •     流浪与文学,似乎并行不悖。
  •     they were not lost; they exiled themselves.
  •     内容很精彩,书本内容更精采!
  •     特别好的书啊!!好好看啊啊
  •     了解20世纪20年代美国文学状况,涉及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国际地位等,从中也可以洞见文人心理,尤其是年轻人。
  •     很合意
  •     要更深了解美国迷惘的一代,想必本书是必读书目。作为当事人,马尔科姆对自己这一代人的分析,可谓鞭辟入里。这种分析,对于我们去理解70后、80后作家,都是大有裨益的。本书的文笔极好,很多精辟的语句令人击节赞叹,也反映了作者的见识。只是这个版本纸张实在不刚恭维。
  •     光摘抄就有三十多页,日后再翻还是难于平静。有人以为它是文学批评,我更把它当做一代青年的文艺发展史和心灵成长史,正适合年轻人读。
  •     还没细看,但是质量值得信赖!!
  •     过去的文学——
  •     希望她喜欢哈哈
  •     读读这本书,你会发现答案
  •     看介绍和评价这书还不错,先买了,还没看
  •     看文学史都能掉眼泪,那是个怎样的年代啊……
  •     被流放的人都有一颗期待归来的心
  •     我们虽然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但是跟着书籍可以一起漫游和遥想
  •     目前还只看了一部分,感觉还不错呀!看完了在回味哈吧!可以推荐
  •     很不错的值得一看
  •     超好的文笔,翔实而浪漫的内容。
  •     一群人从心灵迷失,肉体迷失,再到肉体回归,心灵回归,整个过程就像大浪淘沙,自然选择。每个流放者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书看得有点累,思绪不稳的原因吧!
  •     迷茫的一代,不是大多数年轻人,而是一批美国本土作家。作家写关于文学的那些事情-----美国文学史,大学教育不过就是有闲阶级的培养所,军队是作者的第二大学。文笔真的很美,第一人称感觉很亲切和近距离。这是我的第3333本书。2014.2.17.3.13
  •     人生浮浮沉沉,看过在知道其实每一个人都不容易。
  •     我喜欢的一本书,迷惘的一代啊
  •     文艺的幻相与现实的真实、欧洲特性与美国本土之间存在巨大的张力,美国二十年代文艺家们用流放作拯救之途,在此张力之中体验艺术宗教带给他们的迥异命运。
  •     自此完成了对“爵士时代”的祛魅。
  •     活动时候买的,还没看。听说评价不错,期待
  •     1
  •     终于看完了这本十年前出版的书,一本书会指引我们走向另一本书。
  •     弃读
  •     好像挺晦涩的
  •     转过一条肮脏的小路或突然出现的山顶,你的童年就显现在眼前:你一度赤脚玩耍过的田野,亲切的树木,你用以品评其他景色的美景。
  •     文学是怎么来的?是在家里憋出来的?好像不是。这本书对文学根本性的东西似乎有描述!
  •     不知道怎么说,可能自己的阅历还比较浅,没法体会!
  •     读完该书解除了对美国文学的陌生感。
  •     二刷
  •     美国三十年代文学及社会历史分析。 敏锐的洞察力,准确生动的文字表达。 伴随着美国经济崛起,以海明威为代表的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通过研究福楼拜等法国作家著作,创造出使美国文学享誉世界的新风格作品。(本文并未介绍海明威的经历) ----- 想想我的十年,不禁惆怅起来。
  •     唉,看书看得太拖了,我讨厌我自己
  •     作家的流浪生活
  •     对文学感兴趣的话,这是本不错的书哟。
  •     不好意思翻译其实没那么赞 w 还是有很多扎实描写的,尾声里又出现了菲茨“把亲密和疏远结合在一起;他似乎同时既站在二十年代之中,又站在二十年代之外”。
  •     巴黎是个巨大的机器,它能使你神经兴奋,使你感官敏锐——永远的巴黎
  •     当当的包装真的太差了,这书被勒到了。郁闷。
  •     正在进入格林威治的文子世界
  •     友邻推荐。一个时代的剪影:他没有野心勃勃地给人描绘一个全景式的画面,只是散点式地写出他所认识到的人、潮流、感觉。在现代文学里失根的确是最重要的母题之一,20年代前后那些美国的年轻人满怀希望地去到欧洲,却找到了似是而非的美国,当他们回到美国,却发现自己已无处可去。这本书我觉得很明白,quite sad though,因为他知道享乐还是艺术都不是避难所,无论逃到哪里,那种偶然出现咬噬你的欲望和疲倦都不会消失。所以说,生命大概真是不能穷根究底的吧。【春天肝郁看这个更肝郁……明儿开始散心去= =】
  •     活动价,很超值。
  •     HAO 好啊好啊好啊好哈
  •     给朋友带的,很好
  •     可怕又迷人的年代,可以和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参看,当然这本的视角更为超脱于个人,作者笔下写的是一个时代,而不是仅仅一群人的十年。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