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几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尘几录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7-8
ISBN:9787101054217
作者:田晓菲
页数:341页

作者简介

:《尘几录》一书旨在向我们展示,读者不仅体验作者,而且,更通过重新塑造文本以使文本符合自己的解读来“生产”或“创造”作者。《尘几录》以东晋时代的诗人陶渊明作为切入点,检视了文本传播的机制与历史。作者以欧洲手抄本文化研究作为参照系,展现了中国中古时期文本的流动性,以及中国手抄本时代的文本如何因为后代的需要而被重新建构和变形。

书籍目录

引  言  杜诗与韦氏妓:手抄本文化中读者与文本的关系    “求真”的误区  生尘的几案第一章 得失之间  见山与望山  有入夜半持山去  得与失  乱日第二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正名:五柳先生与六朝隐逸话语  重构五柳先生:传记四种e第三章 失去的田园:归陶  不受欢迎的植物  “顿为老粳”  饮食与文字第四章 饮食,死亡,与叙事  得仙  何有于名?    阅读到天黑  文化想像的版图和燃烧的文字  第五章 成器  中空的羞耻  荣木    清算与盘点    紫葵的悲哀  无成  第六章 实石证  栗里    场所与空间    “吐痕尚新”  石头记:一个关于文学的寓言结语附录一 文本的历程  古代重要陶集版本叙录  现代陶集版本选录  英文与日本陶集版本选录附录二 清醒的阐释:《述酒》  《述酒》阐释的变迁  晋人心目中的“山阳”  ……附录三 陶诗选评引用书目人名索引中译本后记

编辑推荐

《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她写了一本内容丰富而又吸引人的书,我希望许多人会喜欢她对中国诗歌那复杂世界的介绍。——Frances Wood(英国大英图书馆)《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内容概要

田晓菲,1971年生人,6岁习古诗,古今中外,阅读颇丰。1985年经过北京大学英语系、心理学系、中文系老师面试,特招进入北大英语系。而当时年仅14岁的她,以与生俱来的才情和聪颖,已出版两本诗集,名动天下,真正是少年成名。时隔多年,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田晓菲已是执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的年轻学者田晓菲了,不时有佳作问世,显示了她深厚的知识积淀。让人惊讶于她的才情之余,更惊叹于她学者的严谨与智慧,以及她勤奋踏实地走过的每一步。从北大毕业后,田晓菲远赴大洋彼岸求学,于1998年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柯盖特大学,康奈尔大学教书,现在哈佛大学任教。

图书封面


 尘几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在看尘几录。看了一多半,本来不准备现在来写它,但是看到豆瓣上有骂的极莫名其妙的红评,终于忍不住来说说这本书。毕竟你知道,文人骂文人都是狠绝的,引经据典只为人身攻击,训诂释文,恨不得把人的样貌五官,习惯衣着拿着放大镜来嘲笑。一来是显示自己的学问品位,二来,是为勾心斗角的攻讦抹上学术争鸣的胭脂。本来,谁看得惯谁呢,凭什么有的人在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做教授,赌书消得泼茶香,有些人只能靠豆瓣卖弄本事听取蛙声一片?本来是想读诗的,在当当上寻觅一个好的诗经或者玉台新咏的版本而不得,于是翻翻自己的书橱,鬼使神差拿出来这本算是考据的学术书。是去年过年时候逛那家新开的凤凰书城时候买的,倒不是为了作者田晓菲的名声,只因为尘几录那三个字。说陶渊明,用尘几,作者是诗人起家,几乎就能想象到行文的风格了。所以,不管她的治学方法多佶屈聱牙,对于一个没文化,学术烂糟,只想看舒服文字的人来说,这目的是达到了。田晓菲解陶渊明,文字清澈,行文考究但不做作,没有学究气,这很好。我原先喜欢叶嘉莹,但去年忽然觉得她罗嗦,王国维,顾随的书久不看了,那种民国的老派风格,是至爱,只是不想现在看。田晓菲的文字,陶渊明的诗,间或一两则魏晋南朝掌故,老庄论语故事,北宋明清的藏家轶事,字与字之间推敲之外的深意,她能自圆其说,我看的舒心有趣,这就够了。田晓菲到了美国之后似乎专注晚明文学,《秋水堂论<金瓶梅>》传为代表作,我倒是没有看过。只看过后续的那本《留白》,站在图书馆一个中午就看完。其中提到若干南北朝相关,又说到正在出中文版的《烽火与流星》,说萧梁的文学,后来再看《尘几录》就想笑。到底,研究晚明到最后总逃不脱上溯其源到中古时代,气质成型的过程。魏晋南北朝的乱离给后世的中国人塑造了一个多理想化的内在人格,多诗意的生活情趣,原先的儒道争衡变成外儒内道,此后,终于有了妥帖又有趣的中国士人。田晓菲这个人多少也可以算一个余韵。看她的书总觉得后记美好,留白说的是在一个泥沙俱下的沉沉梦境里叫所安把那盆久不开花的莲搬到太阳下面,尘几录说的是为了她安心写书,所安承担了大多数的家务。宇文所安的书看过一点,终于因为过于细致和科学没看得下去,潜意识里总觉得就算再真心的感受,中国的古典诗歌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都脱不了研究对象的物化境地。但这两个人的婚姻却又看着像是一个古典的故事,让人忍不住要用那个被说烂了的岁月静好来形容。我想她也算是一个奇女子,有志趣相投的丈夫,衣食无忧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些,看上去简单,但又有几个人做到?嫉妒,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于是大概那不仅骂了田晓菲还连坐了陶渊明的所谓文人的心理倒是忽然清楚了。最后,昨天在当当看见期待已久的中文版的《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简体版上市了,看了目录,很喜欢。喜欢的就像于晴出了新的小言故事一样。(这是什么烂比喻,果然是没文化……)
  •     田晓菲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中古文学、晚明文学与比较文学。既然说过晚明的《金瓶梅》(《秋水堂论<金瓶梅>》),目光投向中古文学也是自然之事。在《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里,田晓菲以“诗人”观照诗人、以“女人”理解男人,将陶诗置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下,从诗歌的角度解读陶诗,塑造了“另一个”陶渊明。与此同时,她又明确指出,这不过是多种可能性的其中一种,她无意“翻案”、“颠覆”,意在分辨异文传统选择背后的动机与欲望,唤醒读者对中古时期文本流动性的注意,意识到手抄本文化的性质和问题。“一切否定都包含了它所否定的东西。”“‘为’在这里是‘做’的意思,而‘做’和‘是’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分别。就好比‘做人’一词强调的是表演性的‘为人’,‘颇为老农’的‘为’也是一个表演性的动词。”“‘志’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个意义丰富的字眼,它意味着志向、野心,通常和政治生活有关。”无疑,诗人的性情,女人的敏慧,加上学者的谨严,让田晓菲梳理陶诗异文的产生与流变时,能够透过意识形态化的陶渊明形象,触及历史人物最细微的心灵,提出别样的见解。再抄两句证之:“历代收藏者在汤汉本上留下的大小印章超过四十枚,这让人想到一部珍本书和中国的许多山峦具有的共同之处:那些山峦常常刻有历代题铭,有时在一面石壁上几乎找不到一点空白。二者的目的,都是在欲望对象上面留下自我的痕迹,从而建立实际的或者象征性的所有权。陶渊明的作品,就这样变得越来越好像是一面刻满字迹的石壁,成为逐渐石化的物体,与其说是因为它的内容,还不如说是因为它的外表而受到赞誉。获得一部宋版陶集就好比获得一块奇异的山石:如果不能得到山峦本身,那么,得到山峦的一小部分,一块形状似山的石头,也是好的。”“我们通常只听到我们想要听到的话,相信我们想要相信的东西。陶渊明真正写了什么变得无关紧要,只要我们相信他已经回到家乡,岁月静好。于是,我们把这一异文视为讹误,一根必须从诗的花园中拔去的杂草。归根结底,什么是杂草?杂草不过是具有侵略性的、不受欢迎的植物而已。”【吹毛求疵:P163脚注③“未之辩护”应为“为之辩护”;附录多处“简化”不彻底,用了繁体字,如P226“陶诗”的“诗”、“诸人”的“诸”,P240“周师”的“师”、“见之”的“见”、“渔夫”的“渔”,P248“张衡”的“张”,P266“时人”的“时”,等等。】
  •     这本书的亮点还是田晓菲所惯用的“解构”的方法。书中有两段引文颇为精彩:一是赛义德论述语文学,认为语文学“牵涉到进入发生于文字之中的语言程序的内部,迫使这一程序向我们展示面前的文本中被隐藏的,戴着面具的,残缺不全的,或者被歪曲的东西”。换句话说,运用语文学的字斟句酌,我们能追溯文本形成的过程,勾勒出文本发展的脉络,从而更好地了解文学史。在附录二《清醒的阐释:述酒》一文中,田晓菲细致地分析了《述酒》一诗的阐释史,从宋庠到黄庭坚、韩驹、汤汉,田晓菲本人算是阐释链条中的第五人吧。从关键词“山阳”入手,到魏晋时期的饮酒诗与游仙诗,田晓菲给出了她独特的阐释。宋人是陶渊明研究中的关键一环,他们在陶渊明的身上投射了过多自身的影子。田晓菲便是致力于将宋人的因素剥离出去,还原一个更为真实的陶渊明。她所使用的乃是“考证”的方法,但这种考证又不同于乾嘉学派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背后有着阐释学的理论作支撑,因而更厚重也更具历史意味。二是Leah S. Marcus所指出的“文本的不稳定性”。田晓菲补充说明:“每一个抄本和版本,都是一场独一无二的具有历史性和时间性的表演,参与表演的有抄写者、编辑者、评点者、刻版者和藏书家,他们一个个在文本上留下了他们的痕迹,从而改变了文本。”离开了当时的历史现场,今天的我们,很容易忽略这一点。但在治文学史的过程中,牢记“文本的不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然而,读田晓菲的著作,总感觉有故意求新之弊。目陶渊明为“平淡”,固然有将其作品简单化之嫌;但非得推翻这一结论,可能也就走入另一极端了。陶渊明固然有一些复杂、奇绝之诗,但无法否认的是,他的多数诗作是宁静淡雅的。古人的评价并非完全是无所依据。又如明显的一例,“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有一异文版本是“田人相与归,壶浆劳近邻”,田晓菲认为这两个版本有着巨大的差别,后者体现了作者的孤独感:农夫们一块儿回去,只剩自己孤零零的。但“田人相与归”也可理解为“相与田人归”,跟第一个版本一样,就是作者和那些农夫一块儿回家。这是诗歌中常见的句法。若是一定认为两个版本差别巨大,就有点儿小题大作了。书中对陶渊明四种传记的比较阅读颇有启发,对“栗里”和“醉石”的考证更是与现实结合起来,独出新意。附录二的论文关于《述酒》一诗的阐释是研究的极好范例。第一章“得失之间”将苏轼与陶渊明——阐释者与被阐释者的关系用文坛掌故来加以论述,也很有意思。但第三、四、五章,包括附录三对陶诗的分析,就稍微有点逊色了。虽然很博学,视角也比较新,但就不那么厚重。

精彩短评 (总计83条)

  •     真心觉得出国做汉学的多不是真心做学术的料
  •     华而不实。很好看是真的,当成系列随笔就好了
  •     我只想说 我跟作者的频率有些很对的上
  •     真是才女带给我们对待古代文学的全新视角
  •     替别人买的,据反映很不错。
  •     本书引言作了方法论引导,将西方手抄本文化(Manuscript Culture)运用到中国古代抄本诗歌流传(陶诗)研究。陶诗集在方法论上也是很好的研究对象。而作者在书中说:“我们通常只听到我们想要听到的话,相信我们想要相信的东西。”用来评价此书应该也是恰当的吧。
  •     “陶渊明神话“是如何建构的。
  •     古典材料很丰富,对于初解陶渊明的我而言,有很多需要记载了解的。从手抄本看陶渊明的异文、文本研读,贯穿到底的思想。
  •     想必宇文所安的研究给了田晓菲不少启发,譬如历史语境的重构,各种异文的对勘,读者接受与阐释的重要性,等等。尤其是对手抄本文化之于经典、权威、地位所起到的隐秘而巨大的影响的好奇心,都在对陶渊明的重新审视中得以展现。不为颠覆与推倒,只是丰富了那个熟悉的诗人的第三面。
  •     作者的科研态度非常的严谨,是一本好书。
  •     宇文所安的妻子 写的非常棒 阿红推荐的
  •     虽然语言的翻译痕迹有些重,但是田晓菲实在很了不起!
  •     来自郁军的藏书,考研复试也用到了。
  •     书的内容肯定没得说,只是书的品相太差,外面好脏,而且还有褶皱,当当老是这样,太不爽了。
  •     《尘几录》是朋友推荐的书,从网上买了后,看了第一章,便觉有点意思。这本书开页便借一个故事说,一个人爱另一个人时,往往在于他的表象,可当你深入到这个人的具体中来时,便会因为种种不适或不满而反目成仇。读者对于作者的判断也往往是这样,对于作者的爱,往往是读者自己的情感强加于作者身上的。(大意如此)
    在这一点上,我赞成田晓菲的立论。其实我们爱哪一本书的内容,或者爱一位作者,完全是自己对作者作品的心灵照应,就是说,你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去读什么样的书,爱什么样的作者。你从作品中找到了榜样,来塑造自己,反过来再把作者描绘成像你自己一样的人,这就是陶渊明形象的来源。田晓菲从苏轼改诗来说明这一过程的产生,也是颇有说服力的。
    说这本书,还可以帮助读者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当交友与婚姻过程中发生疏离现背叛时,应该如何去正确对待。
    好了,给这本书五个星吧,但愿此书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都有所助益。
  •     !!!。。。。宇文秋水!!!
  •     以前读陶,就觉得陶诗的耐读不在于单纯的质朴率真闲适,而是隐含着内在的矛盾和紧张度的。田的著作从抄本的异文取舍角度来考察陶的接受史,别是一番天地,令人耳目一新,极具启发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现在我们大多数读者心目中的陶,是陶的接受史塑造的陶,是蒙上了历史烟尘的陶。田晓菲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烟尘轻轻拂去,她的确做得很好。
  •     没有必要的话在图书馆借吧
  •     作者的意图更偏阐释,力图用异文、用书写嬗变建立更丰富的陶渊明形象。但吸引我阅读的却是“手抄本”这一现象。以印刷术普及的宋代为界,之前、之后情况大概并不相同。从目前来看,宋之前的,因为其稀见、并反映宋代定本形成之前的早期样貌,比较为人重视。而对于宋之后的抄本,则往往将之视为一书的短期形式或由印刷本衍生出的边缘形式,因此研究多停留在赏鉴层面,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但实际上,抄本的数量巨大,与印刷本的关系也颇为复杂,不论是抄本系统内部的传播、衍生的情况,还是如何与印刷结合,这类问题都应该被拎出来讨论。
  •     作者虽是受过外国的教育,但学术训练好像没有沾染外国学者注释详密,书目繁多的“陋习”。受外国人的学术规范规训的我在欣喜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的“不严谨”。不过还是值得一读的!
  •     这本书可以不看,但你一定要看 陶渊明 和田晓菲的《秋水堂论金瓶梅》
  •       作者看似无意实蕴深意地提炼出许多意象,这些意象让本来盘旋在文献框架中的陶诗兼本文以它们为中心旋转着,于是在框架与意象之间有极其巨大的张力在,而田晓菲的文字绷象在中间的一条细线,看似千钧一发,实则游刃有余地控制着整个文本。我也许还是不能摸到“真实”具象的陶,但至少了体味了从容沉静的田。
  •     手抄本文化研究
  •     货流快~,质量也很好!
  •     田晓菲与宇文所安,两人共勉互进,宇文所安这洋人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太啰嗦、有隔膜,田晓菲则到位些。
    这书起意不错,分析也实在。但似乎还有更可深挖的东西,如果田晓菲有闻一多、顾颉刚这样的功力,“陶渊明”必将崭新地活出来。这是苛求,也是奢望。
  •     最初是看到这个作者的履历觉得还挺牛的一个人,所以买了这本数。但是书到之后发现它很脏,纸张的质量也不好。就其内容来说,语言比较没有逻辑,又用些晦涩难懂的显得比较专业的词语,根本读不懂。。。而且没什么价值。。。不好!!!
  •     人们都相信自己希望的东西
  •     写文献学论文还参考过,前年的事了?
  •     重新认识陶渊明,颠覆你的固有印象。
  •     中文版多了两篇附录,历史主义阅读的典范。出发点+细读好,a little bit too Owenish. 但总觉得Owen来写的话会再往下刨一点。去图书馆把附录里面提到的那个有废名题签的本子找了出来w,看到了《归去来兮》一篇上的眉批。“学陶者何尝见其涯涘!”
  •     和后来的《烽火与流星》相比,显得刻意而凝滞,更像是一篇论文。另,不喜欢田晓菲解读诗词,工工整整,流于表面,像是一本干净的作业,却不带半点感情。
  •     文献功底出乎意料的扎实,反而更显出理论上的局促了。
  •     榜样!
  •     田晓菲的文字总闪烁着诗性的光泽。
  •     最近没来得及看,才女的书错不了吧
  •     在细数他人对陶渊明形象建构的同时,自己也在建构着陶渊明的形象。
  •     学陶者何尝见其涯涘!
  •     无须尽信,但有其道理。
  •     与现在的许多所谓"学者"的炒作不同,作者以优美的语言通过另外一个视角诠释了陶渊明,手抄本,一个不太被重视,但更自由更真实的反映当时的人文历史的世界也由此被引出,与正历不同,手抄本不太受政治的束缚,个人色彩更浓,也更容易让我们一窥那个时代的端倪.
  •     喜欢古诗文,中国的古诗文中蕴藏着非常优美恬静的文化精髓,也喜欢田晓菲的文字,字里行间透露出与众不同的风趣。
  •     最近迷上陶渊明,无法自拔
  •     不失为一种新思路
  •     戴老师说这本书扭转了很多青年学者研究的取向,大噶纷纷跑去关注文本。切入角度当然很好啦,很高明。然而很多解读也逃不了想当然的宿命,比如成器一章反复说陶渊明对自己一事无成有所焦虑,甚至说是他的“中年危机”,太想当然了。近年很多学者已指出陶的仕途与隐逸有很多政治形势的考量。至于文献学上的功夫,满心期待取舍异文会很高明,但大多马虎眼一下。而且我觉得最后一章讲石头实在是累赘,不知道是不是所谓借鉴西方手抄本的范式,把这个也算作“文本”了。最后附的《述酒》一文,窃以为能力有限的话方法范式只有解决大问题才灵,切入点小很容易想当然乱阐发。通病吧。
  •     书印制精良,文字可读。就是有点贵。
  •     手抄本——只存在记忆里,带着些许暧昧和神秘的镜头。

    应该是很久以前了,小时候,大人们经常心领神会、小声地传递着什么,交头接耳地议论,或者夏日的夜晚,搬张凳子,拿着扇子,边乘凉便讲个故事——通常恐怖外加小心外加诱惑。这些是手抄本留给我的所有印象。文革给了手抄本又一次机遇,上演了自印刷发明后的最后狂欢。当文革过去,这一波狂欢也结束,谁还会像起手抄本?

    但是,的确有人惦记它,当然不是文革那些本本,而是在文明发展到印刷时代前,作为文化承续重要角色的手抄本。陶渊明成为田晓菲对手抄本文化研究的着陆点。这本书,以相当清晰的脉络,叙述陶渊明从本真变异为我们心中的陶渊明,换句话说,就是如今定格在我们心中的陶渊明形象,并非当初真实的那个陶渊明,而是在不断的传抄中,经过抄写者修订再修订,有意的无意的谬误的,最终变成现在的陶渊明。

    我边看边惊叹,再次对中文字词表意能力的强大而惊。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诗词中可以表达不同甚至相反的意思,在“振千载之颓纲,落周孔之尘网”中“落”表示“拉下”“出去”;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落”却是“掉进去”的意思。另一方面,在诗词中,一个字可以用很多字来替换,而句子依然通顺依然优美,当然意境可能大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悠然见南山”也可能是“悠然望南山”,一字之别,味道迥异。汉语的多义性,给了后人对陶渊明的再创造极大的空间。
    纵有谬误,但手抄本对文化贡献之大,不仅在于其保存和传承,而且手抄过程中的再创造,使得文化呈现与时俱进的活力。每一代人根据理解和需要,对前辈的文化作了有益当然也有不少无益的修订,使之摆脱了僵化。

    那么,还有必要花这么大力气去还原其本来面目吗?这也是我最初的困惑。一直读到结语部分,发现文革那一拨手抄本热根本不是手抄本的最后狂欢,今天手抄本更加热闹,它借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网络,再一次辉煌。互联网让人人都成为创作者、传播者,使得被印刷固定的文本又一次“活”了“开放”了。

    必须补充的是,本书是通过手抄本来研究陶渊明,是以,重点在解读陶渊明先生。对涉及陶诗的各种版本,各种不同的字词对陶诗的影响作了详尽而且富有说服力的解读,非常棒。
  •     可以再精炼明白一点。
  •     挺好看的书的~~~~
  •     敷衍了得,然证明欠佳。很多时候表示怀疑本身反而不会招致更多的怀疑。但田晓菲也许是深谙矫枉必须过正,当她直截地站在传统的反面的时候,无疑是把问题过于简单化了。只有当她不是为了反驳某人而写的时候才是她写得最好的时候。
  •     作者存疑而究,角度不同,参阅可免偏听偏信
  •     作者的才华在学人是一流的,但也许这书体现出来的才华,更多的得自于不同的视角,而非天赋。陶诗千载流传,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一个情结,而这本书,给我们还原出了一个真实的陶渊明、一个世俗的陶渊明。
  •     田晓菲是我少年时代的榜样,现在我已人到中年了,她仍然是我文化人生的榜样。——江雪(诗人,自由艺术家)
  •     冲着手抄本翻开本书,读完才发觉只是探讨了陶诗异文,对文本的解读大体采用宇文所安式的耶鲁解构主义进路,有时未免牵强,然颇有新见,不失为解陶必读
  •     儿时,田晓菲是偶像。没办法,见她的书都要买。
  •     很好,值得推荐啊
  •     第一次买田晓菲的书,内容是极好的,但是书页的纸张就不敢恭维了,又薄又粗糙,很不舒服,真是配不上这么好的学者这么好的文字。不知道中华书局怎么回事。
  •     以前看到过的另一本书没有了 所以挑了这一本 学术性比较强 是我喜欢的文风
  •     彻底颠覆了陶渊明在我心中的形象!
  •     早已在图书馆览毕此书,写论文时亦借鉴一二。田晓菲的书总会有一个共同的阅读体验,就是除却知识与学术视角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者把握写作对象有精准的艺术直觉与其对文字的驾驭驱遣能力具有独特的兼具女性诗人与学者柔美及优美的特质。亦买了《烽火与流星》。其夫妇二人的书大抵读过一遍。这种中西结合,共享文学与诗的激情,真是两配。:-),从学术到八卦,自己倒是挺尽责的,不过可以把八卦当作学术来八,万不可将学术做八卦视之,否则,我就悲崔了。
  •     内容不错,但是书好像是盗版的。
  •     有自我意识的代偿心理。
  •     很喜欢这个学者。能够欣赏是多么幸福。
  •     文本比较与阐释
  •     书后的附录感觉还不错,特别是对陶诗的释读
  •     买这本书源于她的外国丈夫宇文所安,研究方法非常独到,让我第一次认识手抄本对文明进程的影响,不错。
  •     “另一个”陶渊明;跳跃出文本的流动性和主动性塑造的宋人价值观之上的“陶渊明”
  •     再说吧
  •     我们没有一个权威性的陶渊明,却拥有多个陶渊明。
  •     虽然我还是不喜欢陶渊明,因为越看魏晋南北朝,越觉得和这个时代的许多“其他人”比起来,其实并无尤为出彩的特别。不过这本书真的很好,所谓考据岂非就是应该这样搜集到尽可能多的史料,逐字查找细节上的出入,按逻辑做出客观理性的分析?
  •     Tian的成名作。手抄文本流動性所造就出來的「陶淵明」,人格形象決定異文選擇,異文選定又反過來證明人格的循環論證,能夠在她的文本細讀中得到重新審視和批判,也不過是一種妥協罷了,而詮釋的本質在於又一次賦予意義。感謝@1315128 的生日禮物。#壹陸讀#062
  •     有才,但是没什么思想,跟着萨义德那些不纯正的美国佬屁股后头走。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到了二十世纪,陶渊明被视为中国文化精神的代表,然而这种所谓的中国性本身,正是民族主义情绪激荡下的想象构造。”
  •     在文图翻过一点儿 人家文笔漂亮没办法...
  •     文人的世界```
  •     她的十三岁的际遇 也是我十三岁的际遇啊
  •     读罢绪论与第一章。田晓菲老师将手抄本放在历史的脉络中来看,人们不仅是从自己的时代来理解陶渊明的诗歌,更是受到时代精神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对原本的诗歌进行改写,由此出现各种异本。印刷术的发明,让手抄本变得珍贵,宋朝编辑试图依靠印刷术的稳定性来统一版本,但却因此让手抄本变的更加热门。更影响到后世的文化解读。我们总以为诗歌精神稳定不变,其实不然,在手抄本流动的作用下,诗文遣词的变化,其意早已与原旨相去甚远。
  •     并没有眼前一亮啊…只是换一种语言讲述罢了
  •     客观
  •     货流快,质量也很好,几不落尘何所纹。。。
  •     《尘几录》一书旨在向我们展示,读者不仅体验作者,而且,更通过重新塑造文本以使文本符合自己的解读来“生产”或“创造”作者。《尘几录》以东晋时代的诗人陶渊明作为切入点,检视了文本传播的机制与历史。作者以欧洲手抄本文化研究作为参照系,展现了中国中古时期文本的流动性,以及中国手抄本时代的文本如何因为后代的需要而被重新建构和变形。
  •     对不起,期望值太大,花了半天翻读,一定要吐下槽。 选题很好,海外文史哲很流行的研究模式:物质生产与文学文本,文本的流变与形象的建构。叙论不错,前三章某些地方虽有过度阐释的嫌疑,但至少是紧扣手抄本主题,四五六就扯开去了,以叶嘉莹老师细读文本的方式,确无叶氏对诗歌领悟的深厚功底,标题文学化,叙述再一文学化,旨归茫然难寻。与王宇根对宋文学的研究同一路数。
  •     看到附录二的时候,真的审美疲劳了,因为方法是差不多的。方法论意义上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保持对于文本的审视,以及对于异文问题看待的方式。至于对于陶渊明要作何解,可能自己还要看更多的材料,回到历史语境还是蛮重要的。
  •     考据太好看!
  •     视角比较不错,海外汉学貌似都是绪论前言里提出个不错的理论见解大帽子,可惜后面的分析往往不能与前面相配,有时候感觉像是为了证明其理论的正确,硬要与传统唱反调,具体的陶诗解读也不是十分妥当。另外只看内容还以为是个土生土长的外国人,后面结论某些地方实在看不出是在中国受了高等教育的人,钱穆的书应该让其好好看看。
  •     研究陶渊明必读此书。新颖客观,令人耳目一新,满怀兴奋。没有任何内地学者的偏狭。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