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自己的文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她们自己的文学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4-1
ISBN:9787308094658
作者:伊莱恩·肖瓦尔特
页数:357页

作者简介

伊莱恩·肖瓦尔特所著的《她们自己的文学(英国女小说家从勃朗特到莱辛)》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路来的批判性断代文学史著作,为20世纪80年代起女作家和女性作品研究的爆炸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作者提到近200名当时湮没无闻或不入文学史的女作家;除了公认的文学大家勃朗特、爱略特和伍尔夫仍得到极为详尽的分析之外,《她们自己的文学(英国女小说家从勃朗特到莱辛)》中还以相当的篇幅叙述和评论了19世纪的盖斯凯尔、克雷克、朱斯伯里、林顿、奥利芬特、布雷登、布劳顿、伍德、休厄尔、扬、罗宾斯、格兰德、施赖纳、埃杰顿、沃德及20世纪的曼斯菲尔德、理查森、莱辛、德拉布尔、拜厄特和卡特等二三十位女作家的创作。1999年的增补版在原书的前后各增加一章,回首20年问女性文学批评领域的巨大变化,回应对此书的各种批评,并把论述的下线拉到20世纪即将结束之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女性传统第二章  女性小说家与写作意志第三章  双重批评标准和女性小说第四章  女性小说的女主人公:夏洛特·勃朗特和乔治·爱略特第五章  女性小说的男主人公:女性笔下的男性第六章  颠覆女性小说:惊悚小说和女性抗议第七章  女权主义小说家第八章  女作家和选举权运动第九章  女性美学第十章  弗吉尼亚·伍尔夫:遁入双性同体论第十一章  女性美学之后:当代女小说家第十二章  大笑的美杜莎索引译后记

编辑推荐

伊莱恩·肖瓦尔特所著的《她们自己的文学(英国女小说家从勃朗特到莱辛)》是一部挑战传统经典系统的书:它远远超出少数几个被接受的女作家,而把眼光投向所有次要的、被遗忘的人物,她们以其写作生涯和作品塑造了一个传统。

内容概要

伊莱恩·肖瓦尔特(E1aine showalter),美国著名女性主义批评家,普林斯顿大学荣休教授,曾任美国现代语文学会(MLA)会长。作为女作家批评(gynocriticism)的开创者之一,她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就致力于发现女作家传统这个被淹没的“亚特兰蒂斯岛”, 写出了《她们自己的文学》等著作和大量文章,坚持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研究女性文学和探讨女性文学理论;近700页的新作Ⅸ女性文学评判人》(A Jury of Her Peers,2009),更是首部整理和分析350年来美国女性作品的文学史巨著,具有里程碑意义。

媒体关注与评论

  美国最负盛名的女性主义批评作品之一。  ——《纽约时报》    《她们自己的文学》将人所共知的女小说家置于新的语境,与相对不为人知的同代女作家进行比较,通过这样一种视角的转换引出了对社会和文学的全新理解。  ——帕特里夏·迈耶·斯帕克斯

章节摘录

  对意识和经验的区分是决定现代主义女性创作方向的重要因素。维多利亚社会有性别两极化的经验,男人和女人的通常生活圈子鲜有重叠。然而,到了1910年,像多萝西·理查森这样的新锐女性已经可以在从前不对她们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自由活动;她们可以享受和男性同样幅度的性经验和职业经验。但是在数量意义上有了更多经验并没有产生流浪汉小说或自然主义小说。女小说家反而发现,在心理意义上这个世界仍然是性别两重天。她们曾为分享男性知识而斗争;现在得到了男性知识,她们又断定还有别的认识方式。所谓“别的”在她们是指“更好的”;女性美学的语调通常在挑衅和优越感之间游移。  理查森认为,女性在古老的母性的苦难中变得富有智慧。因此,如果女人要保持优势,她们就必须继续独霸苦难,拒绝受益于能让她们分享男性意识的社会变化。反过来说,就是男人在情感上必须停留在孩子阶段,否则女人就会失去权力。社会主义者曾沮丧地注意到,在政治领域,潘克赫斯特夫人最初的包括个人抱负在内的动机已经逐渐消失在对“事业”的神秘的、自我毁灭性的认同之中。同样,对女性意识的追寻--本应是自我解放和自我实现之旅--也会变味,在排斥一切男性文化时自损利益,把追寻女性意识本身当做了目标,成了一场乌有乡之旅。就多萝西·理查森来说,我想女性意识变成了一个封闭的贫瘠的世界,于是她也就成了并不吸引弟子的革新者。  当我们试着认真考虑如何严格界定理查森所理解的女性写实主义时,我们面临着困难的任务。首先,她本人对定义和流派十分反感,这就阻碍和规避了任何想对她的思想进行分类整理的个人努力。此外,最热情的理查森批评家和阐释者一直在围着她的种种理论阐述转。最棘手的问题一直是怎样分离出那些使她的作品在绝对意义上成为女性专有的品质(如果真有的话)。表明1910年前的小说不同于1910年以后的小说,并对差异贴上“男性”和“女性”(或者说“男子气的”和“双性同体的”或“双性的[bisexual]”)的隐喻性标签是一回事,可嘴上谈论女性风格,实际意思却指女性内容,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最为艰难的事情恰在于证明,在内容之外,散文体自身存在着固有的性别质素,这正是理查森希望证明的关键论点。  和乔伊斯一样,理查森从哲学意义上对语言的欠缺表示不满;不同于乔伊斯的是她把语言看做是男性的建构。理查森坚持说男人和女人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或更确切地说,使用相同的语言但意涵不同。就像英国人和美国人之间可能发生的情况一样,“男人和女人用的每一个字都指不同的东西”。不出所料,她从未给出一例说明这些差异,有时她好像在暗指女人自有她们相互说话时使用的另一种方言。  ……

图书封面


 她们自己的文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花了三天的时间,看完了伊莱恩 肖瓦尔特的《她们自己的文学》,我觉得自己像坐在一架时光机上,俯瞰了女性写作文学近两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这不仅仅是一部梳理女性文学发展的文学史,背后也隐藏着女性为自身发展求独立求自由的奋斗历程。在看书的过程中,我曾经群发给朋友们一条短信,上面写到,佛教认为 女性“业障”比较重,有不堕女身一说;基督教认为女人是由男人的肋骨化成;伊斯兰教对女性也有种种限制;儒家思想也觉得“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苏格拉底也非常瞧不起女人……为什么全世界各家思想各个流派对世间其他问题的看法纷繁不一,唯独在女性 这个问题上却屈辱如此一致?我想,把问题归结到父权制社会是不是过于简单和武断了,或者说,我想到的问题是为什么就会形成一个这样的父权制社会?内因和外因有哪些?对于这个问题,希望有机会我能继续思考下去。回到肖瓦尔特的这本书,整本书的构架其实非常清晰。首先,肖把女性写作的历史主要分成了三个阶段,即女性的,女权的,和女人的(Feminie,Feminist,and Female),分别对应模仿阶段,抗议阶段和自我发现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也就是模仿阶段(19C40N—1880年艾略特去世)中,肖谈到了女性小说的起源以及她们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即“如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小说家发现自己处于双重困境。她们因男性批评家的俯就恩赐而感到屈辱,强烈表达了不想受特殊对待,而要做到真正优秀的愿望,然而她们又深感焦虑,怕这样一来自己就不会像一个女人了”(17)这个阶段中的佼佼者便是夏洛蒂 勃朗特和乔治艾略特,有批评家认为她们分别属于奥斯丁和乔治 桑(Sand)两个支系。“夏洛特选择了如火山般易爆的文学,它不仅关乎心灵,也是写肉体的,是个充满性欲的,又往往 超自然的世界。乔治艾略特则被视为勃朗特的对立面:作为作家和女人是奥斯丁的传人,考虑精心,有智识,有教养。”(95)而女作家的性格也与其作品里女主人公的个性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此同时,女作家在描写男性人物的时候受到了种种质疑。她们笔下的男主人公通常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模范男主人公,肖认为他们是女性“幻想的投射”(127)。第二类是野兽般的男人,如简爱中的罗切斯特。“这些英雄好汉确实具有族类相似性,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英俊相貌,还往往丑陋至极,目光锐利,出口粗鲁,愤世嫉俗,做事莽撞冲动。他们的叛逆精神强力刺激了女主公,同时也调动起她欲改造之的能量”(130)第二个阶段即女权阶段(1880-1920),往往与女性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结合在一起。此时的女作家分为两个正营,一是类积极参与,一类是与之保持距离甚至持有不赞同的态度。第三个阶段即女人阶段,从1920年开始至今,肖认为从1960年开始女性小说开始进入自我意识阶段。女人阶段也可以称之为女性美学阶段,所谓女性美学是一个暧昧而又微含矛盾的词语,一方面企图打破男性文化的壁垒,追求女性意识,另一方面则发现自己无时无刻不被包围在所谓的男性经验之中,因为用来说明文化的字词“都是男人造的”(260)。不论是多萝西 理查德,还是弗吉尼亚 沃尔夫或者凯瑟琳 曼斯菲尔德,都面临着这样的两难困境。她们渴望以自己的方式描写所谓的“女性经验”,却又发现处在男性话语无往不在的枷锁之中。理查森最开始进行意识流的实验,使用阴性的心理句子,这种句子标点很少,使用省略,句子破碎,这些都是在阻断句子的结构潜能,不让句子达到智慧,高潮,体现主要意思和从属意思。无论是女性美学还是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论,肖认为都是女作家们接受“自我毁灭”的一种消极的探索。最后,在作者增补的两章中,多丽丝 莱辛和安吉拉 卡特都是英国当代女作家中 值得特别关注的人物。在扩展女性经验的同时,警惕不要被男性文化所同化。“当代女小说家将不得不正视黑人作家,少数足已作家和马克思主义作家过去一直在面对的问题:究竟应该献身于铸造女性 神话和史诗,还是应该超越女性 传统,不带性别痕迹的参与到文学主流中去,而后者即可以视为 平等,也可以视为同化。”肖瓦尔特将女性写作放入一个纵向发展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来探讨,探讨了女性写作的特点以及女作家们面对的困境,书中所提出的问题,至今仍有很深的思考价值和意义。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里面有很多我喜欢的女作家。
  •     文学方面值得我们好好看!
  •     在读~~
  •     woolf一章写得极好。上学期《阁楼上的疯女人》没怎么看进去,这本倒是觉得很好看,很流畅。伊莱恩·肖瓦尔特。
  •     非常好的女性作家介绍。可以让喜欢女作家的人收益颇多。
  •     研究用
  •     前半本很有启发,许多分析拿来放在现代文艺中的一些现象上也依旧有效。翻译看得出很认真,不过文笔流畅性实在可以再润色一下的。
  •     大概翻了一下 马克之
  •     整体了解了下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
  •     老师推荐的书,有用
  •     给译者加一星。是不是女译者会更用心呢?鸣谢的最后一段很有爱。
  •     本来担心这本书会将女性文学孤立于文学史之外,结果意外之喜,作者所做的正好相反。女性文学当时算是亚文化,但最终要融入文学整体发展的大潮。第一章关于女作家的代际划分有点牵强,Gaskell和Oliphant分属第一、第二代不太说得过去。书中常有出人意料的精彩分析,比如谈到Maggie Tulliver和Philip在红洼的幽会,作者认为Tom终止幽会的场景实际上也是Maggie自身愤懑情绪的释放。Stone爷爷出镜了!还有韩敏中老师的译后记有秀恩爱段落噢!
  •     #重新发掘女性文学史/重划疆界#用乔伊斯·卡萝尔·欧茨的话说,“女作家受到规劝,要尽一切可能地具有‘伍尔夫特征’”——也就是说,要注重主观,但又要走出自己的女性特征,细腻精致地刻画内心空间,把一团乱麻似的喧嚣的大部头小说留给男人去写。对伍尔夫生活方式类似的理想化和神秘化正在把她的历史影响范围延伸到人际关系中。
  •     很不错的书,从读秀上查到的资料。对我有用
  •     全面又权威
  •     读的很感动,同时给译者五分
  •     把女小说家置于新的语境中而已。女性文学入门级别的文学批评类书籍。你会懂伍尔夫为什么说女人需要“一间自己的屋子”。
  •     嗯,对女性文学不感兴趣。。。
  •     paper用。清晰,充实,只是feminism真心不是我的菜= =...(后补 呃paper写完发现还是有译错和脱漏,而且不全是细枝末节)
  •     还行。有些结论得的太随便了。
  •     导师指定书目4 被告知审错题意+不会思考+还要再读一周……kill me……
  •     ‘女人笔下的男人’想得到救赎、重拾人性的话,就必须找到做女人的感觉。
  •     通过文学理论导读,知道了这部作品,这是女性研究史上跨时代的一部作品,为什么不读呢?
  •     挺好的,因为感冒严重了所以读得迷迷糊糊。。但是和理论相比,更像是英国女性文学史,从勃朗特到安吉拉卡特。。
  •     在图书馆借来看过后才买的,非常好的书,但从前言看却备受争议,可是我个人沈得这本书的思路非常好,而且作者本人的其他论文我也读过很容易懂,是很不错的学者。
  •     噗,肖瓦尔特真的是坚定不移的伍尔夫黑。
  •     一搭框架,生于十九世纪职业性的英国女小说家分女性-女权-女人三代,二从社会现实和写作热情的关系考察女性的文学从业样式的变化,三探讨文学批评中对小说家性别差异的评断,四在奥斯丁/勃朗蒂和乔治桑/艾略特两条风格脉络之下着意分析《简爱》和Mill on the Floss的女主,第五章谈到女小说家笔下的男主是她们在社会价值影响之下的理想自我,贯穿发展迂回的男子汉、兽般邪恶男主、宗教小说中同样富于冒险精神的牧师角色及致残母题的是女人对平等的诉求,六写60年代风靡起来的惊悚小说的突破、接受和局限,女性阶段结束,进入七女权主义,Schreiner,Sarah Grand,Egerton,八争取选举权运动中政治导向的Robins、利他主义的Ward、“安蒂丝”、左翼Marsden和女作家群体......
  •     前面一部分写得还好,后来分析具体文学作品时,又绕到后现代的身体去了。
  •     我要慢慢的品读!
  •     好像没读完…
  •     女小说家必须抵制两方面的诱惑:一是只限于写女性经验,从而“牺牲艺术家的个人发展和自由”;另一种是接受主导文化对重大文学主题的定义,从而“牺牲真实性和自我探索。”就中国而言我暂时想得到的多是后者的例子,但其他局限也不是没有。
  •     每篇论文都不错,研究女性主义可以看。
  •     著作一直是难以评价的东西,因为总有赞同和不赞同嘛
  •     作者说这事不能用哲学的眼光来谈,但我觉得非哲学说得总不中要害。另:读译后记可知翻译是下了苦功的,详实贴切。
  •     女性文学研究的必备书目
  •     还可以,不过启发不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