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9
ISBN:9787301193419
作者:雅各布·卢特
页数:260页

作者简介

《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内容简介:跨媒介叙事是当前叙事学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以叙事理论为利刃,横剖小说、电影两大叙事形态,为跨媒介叙事研究树立了一个典范。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叙事理论导论,将叙事理论主要范畴下的基本概念一一阐释,每个范畴都从小说与电影两个领域中采撷了丰富的实例。第二部分是个案研究,专注于被认为改编潜力不大的现代主义作品,选取四部经典小说及其电影版,深入探讨了如何使小说作品中饶富意味的叙事适应视听媒介的特征,创造性地实现题材的跨媒介移植。《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对于叙事理论、电影美学、影视改编、文化批评、现代派研究等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书籍目录

目  录
中译本序…………………………………………………………………………………(3)
序…………………………………………………………………………………………(4)
第I部分
第一章 导 言…………………………………………………………………………(9)
叙事文本和叙事虚构 ………………………………………………………………(9)
叙事虚构:话语,故事和叙述……………………………………………………(11)
作为电影的叙事虚构………………………………………………………………(12)
叙事理论和分析……………………………………………………………………(13)
第二章 叙事交流……………………………………………………………………(14)
电影交流……………………………………………………………………………(15)
叙事交流模式………………………………………………………………………(16)
经由叙事文本的叙事交流…………………………………………………………(18)
真实作者和真实读者………………………………………………………………(19)
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21)
叙述者和受述者……………………………………………………………………(22)
第三人称叙述者和第一人称叙述者………………………………………………(23)
可靠叙述者和不可靠叙述者………………………………………………………(25)
电影叙述者…………………………………………………………………………(27)
叙事层次……………………………………………………………………………(30)
叙事距离……………………………………………………………………………(32)
反讽……………………………………………………………………………(33)
叙述角度……………………………………………………………………………(35)
声音和人物话语表达………………………………………………………………(39)
自由间接引语………………………………………………………………………(40)
第三章 叙事时间和重复……………………………………………………………(41)
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42)
叙述与故事之间的时间关系…………………………………………………(44)
虚构散文里的时间…………………………………………………………………(45)
顺序……………………………………………………………………………(45)
时距……………………………………………………………………………(48)
频率……………………………………………………………………………(50)
电影的叙事时间……………………………………………………………………(51)
叙事重复……………………………………………………………………………(53)
“柏拉图式”和“尼采式”重复……………………………………………(54)
电影的重复……………………………………………………………………(55)
第四章 事件、人物和性格塑造……………………………………………………(59)
事件…………………………………………………………………………………(59)
事件的功能……………………………………………………………………(61)
核心和催化……………………………………………………………………(61)
人物概念……………………………………………………………………………(62)
人物塑造……………………………………………………………………………(66)
电影改编中的事件、人物及性格塑造……………………………………………(69)
卡柏瑞尔•亚斯里的《芭比特的盛宴》…………………………………………(73)
第II部分
第五章 寓言作为叙事图解:从撒种者寓言
到弗朗兹•卡夫卡的《审判》和奥逊•威尔斯的《审判》………………(81)
Ⅰ……………………………………………………………………………………(82)
Ⅱ……………………………………………………………………………………(85)
Ⅲ……………………………………………………………………………………(92)
第六章 詹姆斯•乔伊斯的《死者》和约翰•休斯顿的《死者》…………………(96)
Ⅰ……………………………………………………………………………………(97)
Ⅱ…………………………………………………………………………………(102)
Ⅲ…………………………………………………………………………………(105)
Ⅳ…………………………………………………………………………………(112)
第七章 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
和弗朗西斯科•福特•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116)
Ⅰ…………………………………………………………………………………(118)
Ⅱ…………………………………………………………………………………(122)
Ⅲ…………………………………………………………………………………(131)
第八章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
和科林•格雷格的《到灯塔去》………………………………………(143)
Ⅰ…………………………………………………………………………………(144)
Ⅱ…………………………………………………………………………………(149)
Ⅲ…………………………………………………………………………………(157)
Ⅳ…………………………………………………………………………………(160)
Ⅴ…………………………………………………………………………………(163)
影片目录…………………………………………………………………………(167)
索引(暂阙)……………………………………………………………………(171)
多维视野中的理论融通——论雅各布·卢特的跨媒介叙事学研究………徐强(188)
与完美主义者的因缘——译后记…………………………………………徐强(195)

编辑推荐

《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是新叙事理论译丛•未名译库之一。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雅各布·卢特(Jakob Lothe),1950年生,挪威著名学者,奥斯陆大学英语系比较文学教授,挪威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学术研究范围:叙事理论、现代主义(康拉德、乔伊斯、卡夫卡、伍尔夫)、文学术语、后殖民、旅行文学、大屠杀研究等。用挪威语和英语写作出版著作十余部及大量研究论文。
卢特是目前国际叙事学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2009年,他作为特邀专家出席了在重庆召开的“第二届叙事学国际会议”,并作了关于跨媒介叙事的报告,以其细致、深邃的观察与论述引起中国学者的浓厚兴趣。
译者简介
徐强,男,1973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叙事学会会员,欧洲叙事学网络(ENN)成员。学术研究集中于叙事学、小说理论、当代作家研究。主持上述领域相关研究课题多项。发表有关文学理论、现当代文学批评方面的论文及西方理论著述中译若干。

校订者简介
申丹 ,女,1958年生,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英语系教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叙事学会会长、多家国际著名学术出版物编委。研究领域有叙事理论与小说阐释、文体学、翻译学。出版《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等著作多部。在欧、美及国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学术译著有《解读叙事》、《当代叙事理论指南》(合译)。主编的“新叙事理论译丛”(即本丛书),在学界反响热烈。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库尔茨展示给马洛的是“用古老的象牙雕刻成的一具具有生气的死神的偶像”。这是直接塑造的一例。但其解释上的暗示性又因为以下原因而增强:它既与我们刚从马洛那里以及从他在逆流而上的旅途中遇见的人们那里得到的对库尔茨的间接塑造相联系,又扩展了这种间接塑造。库尔茨的塑造进一步和文本复杂的隐喻模式相关,且它与康拉德在《黑暗的心》里对旅行主题的独特运用建立了联系。旅游主题始终贯穿于马洛的叙述。康拉德用它创造了一个既是直线的同时又是圆环的结构。在对乘破旧汽船逆流而上的旅途的印象主义描述中,叙事结构是直线的,“像一只小爬虫,懒懒地……爬向库尔茨”(中译本第81页)。该旅程是前进的,因为它越来越深地进入非洲大陆,但同时马洛日益感觉到一种后退的运动:“沿河而上的航程简直有点儿像重新回到了最古老的原始世界”(中译本第77页),无论进步方面还是退步方面,都和情节的故事层相关,但它们也间接地帮助塑造库尔茨。马洛遇到的一个经理高度评价库尔茨是“怜悯、科学和进步的使者”(中译本第58页)。这一描述和隐含在库尔茨临终之言里的自我描述——“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形成尖锐对比。在这两种极端情况中间的某处(更加靠近后一种情况),我们可以确定马洛对库尔茨的描述的位置。如果说逆流而上朝向库尔茨的旅途创造了一个直线结构,那么框架叙事则将这个直线结构置于一个圆环结构中。作为《黑暗的心》的叙事方法的一个主要部分,这两种基本结构方式的结合对于小说的主题来说至关重要。通过这种结合,非洲丛林深处犯下的可怕暴行,便与在诸如布鲁塞尔、柏林和伦敦这样的欧洲权力中心做出的决定与优先选择联系起来——实际上是作为其后果而表现出来。然而不仅仅是框架叙事创造这一圆环结构。它也得到另外两个结构成分的支持,它们都是由马洛的叙述形成的。第一个成分我们可以称为马洛的回归,乘汽船带着库尔茨沿河而下。库尔茨出现于这次旅途,也是在这里,他嘟哝着我们引述过的那句临终遗言死去,这对马洛关于库尔茨以及其所代表的欧洲人行为的感受是有决定作用的。带库尔茨返回,则密切关系到第二种帮助赋予《黑暗的心》以圆环结构的成分:马洛两次造访过“坟墓城”(中译本第23页,另参见第162页)。

图书封面


 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叙事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表述形式。通过对这种表述形式的研究,叙事学得以建立和发展,最终形成具有完整体系的独立学科。随着各学科的理论发展,学科间理论的交互影响越来越大,在诸如心理学,法学,政治学,医学等众多领域中都广泛运用到叙事学理论,叙事学也在此得到了自身发展的转向。尽管如此,对于文学叙事的研究,仍然是叙事学中的主流部分,其中尤其以小说和电影叙事研究为主。挪威著名学者雅各布·卢特的《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便是对小说和电影叙事的集中解读,这两种传统的叙事形态的异同点在书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每一本言及叙事理论的书,自身就是一个叙事文本。雅各布·卢特在他的文本中将结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叙事学概念及相关理论。该部分中,雅各布把传统叙事理论进行了一个细致的梳理,重点解析“叙事交流模式”的相关理论。交流就是一个发出者和接受者的互动过程,连接双方的枢纽则是交流所需的文本。以交流为中心,雅各布·卢特展开了对作者、叙述者与读者,以及叙事层次,叙事距离和叙述角度等概念的追溯和讨论。雅各布认为,小说叙事定义的重要成分也是电影理论的核心概念,譬如时间、空间、因果关系等;情节、事件、人物、性格塑造之类的叙事术语在电影中也是不同的形式和途径呈现出来。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叙述者和接受者都是交流的核心,文本的意义也即产生于此。提到的叙事理论,时间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叙事时间不等同于故事时间已经是没有争议的公理。根据两者之间的关系,雅各布进行了四种分类:首先是回顾叙述(retrospective narration),同时,在他看来也是最重要的叙述方式。因为故事事件得以叙事式地表现,为了显得合理,必然是已经发生在其虚构世界内,言下之意,故事文本都是虚构性的叙事。赵毅衡教授在其符号叙述学的授课过程中指出,任何虚构性叙事都有纪实底线。这种底线刚好是使虚构世界显得真实的重要因素。其次是预先叙述(pre-emptive narration)。主要出现在如《旧约全书》这种预言书文本中。现当代出现的许多未来小说,或者科幻小说中在现实得生活里得以实现的元素也可作为预先叙述的表现。第三是同时叙述(contemporary narration)。表现得最多的是依靠现代媒体技术的实况转播,现场直播等。但是这一类表现同样有时间的延滞,只是依靠人的感官无法感受和体会到,基本等同于所发生的事件在同一时间得到媒介叙述。最后一种是嵌入叙述(embedded narration)。叙述行为随被谈及的行动而变化,主要表现为书信体和日记体小说。任何叙述方式在文本的叙述过程中都不是单一出现的,它们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构成文本的多样风格,也使叙事对时间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虚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将时间视作线性的表现方式,它表现出一种秩序的,均匀的流动。但是叙事对时间进行了任意的伸缩,改变了时间的秩序,以突出事件。在这一部分,雅各布还提到了关于叙事时间的重要表现方式,即重复。重复是有效强调的重要途径。小说叙事的重复主要有三种方式:首先是对单个的词语、姿态、反应等的重复;其次是以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呈现方式重复时间或场景;最后是某作者在自己的全部作品中,可以反复使用自己某作品中的人物、主题和事件。重复使叙事的主题模式不因其复杂而减弱,而是逐渐完整起来。电影叙事的重复与小说叙事的重复又三个基本的区别点,表现为电影形成的过程中,其自身建构是一系列机械重复的结果;电影的重复与次序紧密相关;重复是帮助赋予电影媒介以叙事维度的一个因素。电影的主题意义也通常是通过细节的重复得以强化。电影以视听媒介的方式进行演示性叙述,以直观的画面感区别于小说的记录性叙述。因此,在事件的表现、人物形象的树立和性格的塑造等方面,电影和小说叙事就有了很大的不同。雅各布在此书的第四章逐渐将前文提到的叙事理论用于对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叙事的解析,将小说文本与改编自小说的电影文本进行了直接相关的对比。改编无疑在叙事结构和主题上都会有一定的变动,鉴于电影和小说叙事的媒介的巨大差异,接受者的接受渠道与解读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因此变动不仅仅是客观上不可避免,也是使文本意义得以生成并被接受的需要。在此书的第二部分中,雅各布·卢特沿用第四章中比较的方式作了四组对比。其中包括充满寓言意义的撒种者寓言和弗朗兹·卡夫卡的小说《审判》与奥逊·威尔斯的电影《审判》,詹姆斯·乔伊斯的《死者》和约翰·休斯顿的《死者》,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与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与科林·格雷格的《到灯塔去》。雅各布选取的小说文本皆为现代主义作品。它们通常有着深涩的主题含义,常利用语词的模糊性,以反传统的技巧和手法的运用对人的自我生存价值进行质疑,形式上也有着标新立异的一面。因此,现代主义作品作为小说对于读者来说已然具有一定的接受难度。对其进行改编,以视听的效果表达其主题内涵是一件不被看好的事情,但是一旦做好,便成为与小说文本一样的经典。第一组对比是以寓言作为叙事图解。耶稣面对不同的接受者时表现出不同的叙事维度,兼具了叙述者与阐释者的功能。这样的叙事安排使耶稣作为信仰的优势和神圣性得以突出,表现出寓言文本的体裁功能。卡夫卡的作品《审判》是现代主义叙事的经典。卡夫卡以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将《审判》的结构置于叙事模式的一系列变体之中。同作为寓言文本,撒种者与《审判》主要通过叙事层次的转换,将叙述者与解释者结合在一起,以寓言的叙事功能呈现文本的意义。奥逊·威尔斯执导的《审判》具有现代主义典型的个体性,他对小说文本进行了一种主观性的解释。威尔斯将小说中的小寓言“法的门前”置于电影的开头,并未遵循小说文本的叙事秩序,但是在影视表现上使寓言成为了电影情节的序幕和图解,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直接的接受和解释语境。阐释性的改编无法论定是对是错,更何况小说本身就体现出寓言的神秘性和内涵的多样可能性。在第二组对比中,雅各布参考伯克的小说三分式结构,讨论了小说文本《死者》每一部分所用的叙事方法及其变化,分析其中的叙事模式,区分其叙事声音和叙事视角以及使用的象征等修辞方法,从叙事技巧上进行了解读。雅各布认为休斯顿的成功之处正在于相对“直接”地把文学文本改成电影文本。电影从视觉角度出发,使客观性的呈现和主观性的解释结合在一起。虽然因为特殊的视觉表现媒介而有一定的局限,但是电影《死者》在叙事视角上用重大的改变和画外音的补充弥补了这一不足。第三组对比选取的则是复杂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是一部由两个叙述者展现的复杂言语虚构,是一种框架叙事,呈现出圆环的结构。雅各布聚焦于小说的叙事方法,关涉了叙事虚构文体与个人经验之间的关系,这也印证了“虚构文本都有纪实性的底线”一言。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也展示了同小说一样的处于叙事中心的两位男性人物间的复杂、紧张而含糊的关系。但是,电影运用的是不同于小说文本的复杂的视听框架叙事结构。第四组的《到灯塔去》有着明显的时间颠倒,并质疑了“顺序化”、“组织化”的时间,表现出另类的时间结构。小说用全景的角度叙事,叙事声音相对稳定,但是视角却在一定的节奏中不断转换。格雷格的改编中,布景成为了重要的叙事方式。小说文本中的共时性与历时性时间层次间的交替在电影中变得模糊,但是运用镜头的特殊叙事功能,电影有效地体现出叙事变化。小说叙事与电影叙事的不同因表现媒介的差异而衍生。文学文本中那些精妙的重复和隐喻模式,重读文本所获得的心灵感受,作者内置于文本中的思想内涵等在电影的改编过程中都是无法重现的,但是出色的改编能用电影独特的视听效果将其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甚至超越原文本的影响。雅各布·卢特选取现代文学作品,在书中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小说叙事与电影叙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论证细节饱满丰富,表现出深厚的叙事理论和电影研究功力,这种对比的研究方法也为叙事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者简介:陈蓉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Email:crong_27@sina.com本文首发于符号学论坛:www.semiotics.net.cn/

精彩短评 (总计63条)

  •     还好吧!不过可借鉴性不是很大啊
  •     论述可以,但是北大版的纸张排版太差劲了……
  •     里面提及的都属于比较早期的作品,所以非专业人员看的话,有点艰涩。不过收获还是有很多的。
  •     整体感觉还可以,不过包装和设计不是很精美
  •     叙述学的比较分析
  •     两本书都是多年前自己想翻译的,现在有了中译本,很高兴。
  •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居然是教材,不知哪些专业用。
  •     总算明白所谓的文学理论到底是什么东西,借用已故赵老师的话,奏是不好好说话,还有一句,伟大的作品是写出来,不是分析出来的,3星给催眠效果
  •     可读性很强,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看似不同,也有相似之处
  •     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文学和电影,角度新颖,思维严谨,结构清晰。。。非常值得一读,特别是研究叙事学,文学,电影以及改编学的学生。。。
  •     一次性买了5、6本书,这本是唯一封面有些破损的,撕了一个小角,算是可以容忍。因为要写dissertation所以买了,想看一些关于narratology理论的东西。内容总体还可以,但是对于初学者或者刚入门的来说还是有些生硬,看起来有点累。特别是中间有为了讲的更明白而举的一些小说电影的例子,... 阅读更多
  •     值得读的理论书籍
  •     书不厚,包装也很朴实。看上去还行。
  •     翻译有些生硬,内容嘛,看看也就罢了。
  •     这本书还是挺经典的。
  •     叙事学入门...作者有种慈祥的教书语气...读起来很亲切
  •     徐强老师是一位年轻有才,又踏实、谦逊的人,他的书也一样,低调中透露着逼人的才气。这是徐老师倾注好长时间精心翻译的书,不同于那些文化快餐类的书。建议你在买书,尤其是读书前,先去掉你身上的浮躁,你会发现别样的经典。如果你带着浮躁去读,那么建议你还是不要读了。
  •     库布里克读完。关于真实时间和叙事时间的部分很有启发意义,另外,对有些概念的配图解释和对比非常直观。在下半本的具体例子中,发现伍尔夫的小说貌似很吸引我呢,《到灯塔去》列入待读书目。(当然这部分的解说也大赞,真心觉得语文课和中文系论文就该这么分析。)
  •     还没来得及翻,不过应该不错
  •     不是太容易理解,需要耐心细看。
  •     书包装很好,商家发货速度快,下次再来。
  •     没看过原版,翻译凑合。内容较散,个案主要集中在小说叙事,电影叙事不多,关心叙事学的可以看一下。个人看完,觉得收获不大。
  •     米有看,感觉不错,不知道内容
  •     不知道是我对文学概念的理解不到位,还是由于法律的思维方式已经形成约束。理解这本书的涵义变得十分困难,阅读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在运用原本的知识和理解方式来讲述其他学科的概念,这种方法无疑是对自己阅读拓展的摧残。所以读这样的书,得放下法律的装逼,放下所有的知识,真诚地走进这本书的逻辑去理解它。
  •     还没仔细看,看译者似乎挺认真的。
  •     文章内容还行,就是引用的影片的剧照质量太差,明显是小图楞往大里抻,结果都快出马赛克了。作为一本学术著作,这是很不应该的。
  •     是一本需要认真读才有收获的书。对于想从叙事角度切入,进行影片分析的人来说,这是一本理想的读物。前半部分是基础知识,十分简明实用。后半部分是影片案例分析,选了一些实验性强的片子。从汉语行文看,翻译基本是严谨的直译。术语很谨慎,都加了原文,有些有争议的术语翻译,用注释说明了,很有参考价值。单从注释看,译者下的功夫也是很多的!我买到的是第二次印刷本。版式太拥挤,图片不够清楚,让人纠结。
  •     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脉络比较清晰,内容还在看,感觉还是有用的。
  •     论文可借鉴的不多,但是里面内容理论性挺强的,内容充实~
  •     前半部分是经典叙事学理论综述,后半部分结合四部小说-电影改编分析。先由文学理论讲起,一笔带过地将这些理论运用于电影分析。电影分析技术性不强,分类普遍比较混乱。译本中多处人名、术语不够准确。如果读的话,建议只读前四章即可。
  •     第二部分的小說和電影我都沒看過,權當入門瀏覽閱讀。
  •     一本不错的书,从小说和电影两个方面入手,具有可比性,有理论有分析,值得一看。
  •     还是有点啰嗦,深度上也可以再强一点,但它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一些基础概念
  •     电影叙事与文学叙事有什么差别呢?
  •     文学与电影的关系用@211
  •     书挺专业的,但是太枯燥,看得想睡觉。
  •     实用,易懂
  •     看了一半,我实在看不下去了。╮(╯_╰)╭。对后面嗦分析的小说和电影不熟悉,对文本不熟悉,看对于文本的解释头痛
  •     好书一本,非常不错
  •     有了解价值
  •     翻了番,随便读了几叶,还是吸引人的。
  •     大部分都是别人的观点。只适合初级阅读,做个大概了解罢。
  •     一半叙事导论+一半作品分析,理解这本书需要对照原著和影片细读,所举实例都涉及叙事的深层结构。
  •     研究电影叙事的必读书
  •     内容专业 语言精当 翻译精良
  •     读了第二章关于小说叙事的部分
  •     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帮助更多买家。分享,让世界更美好
  •     難得有一本書被我翻到爛融融……
  •     木有任何基础的人来学叙事学理论表示很有压力。。。
  •     第一部分是各种叙事学权威理论大拼贴,第二部分文本电影细读,有点启发
  •     内容尚可,可以一读.
  •     叙事学研究的书很多,林林总总,但基本上都是外国人写的.这本书是挪威人写的.叙事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间并不长.遗憾的是,排版太过密,阅读时吃力,字也不大,密密麻麻的感觉,心理上增加了压力.
  •     不错的图书,可以买来看看。
  •     看标题非常吸引我。
  •     虽然我觉得本质上还是没解决我的问题,但是作者讲的还是比较清楚,好像回到了大一那年的文学概论课。当然里面有很多很多故作姿态的废话。
  •     总得来说还是从文本叙事的角度出发,其实更希望能有关于与视觉特性转化的深入研究
  •     书的内容详实,很喜欢,卖家发货快,有信誉。
  •     跨学科叙事学的经典
  •     挺不错的,写论文用还是可以的哟
  •     对于那些想要进行跨媒介研究的人而言,这本书还是蛮有用的。
  •     读小说的时候头脑里会出现想象。我觉得这就是电影。
  •     文本与影像的叙事技巧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令人神往,跃跃欲试
  •     很好的叙事学入门书。第二部分对五部作品的详细分析,尤为精彩。只是此书写于二十年前,未免有些老旧。书中所选作品,又偏重于经典作品,当代性很不够。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