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不分明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看诗不分明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1-2
ISBN:9787108036117
作者:潘向黎
页数:278页

作者简介

作者在《新民晚报•夜光杯》开专栏“看诗不分明”。“不分明”取自《子夜歌四十二首》里“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字里行间弥漫着江南的烟水气。作者认为,人生在世,黑白要分明、爱憎要奉命,赏罚要分明,但看诗可以不分明。现在的日子太忙太紧太实用了,有时让人觉得活得有点可怜。背对潮流坐下来,静静地读古诗,那真是“是个中国人真好”甚至“活着真好”的时光。我们跟着作者看诗,也不必“分明”,随便翻开一页读下去,品味那一串串的诗歌,玩味其中的情境、奥妙。品味一下《矛铭》,诵两句《书锋》,重温《渡易水歌》,再咀嚼《渔父歌》,就会对一个“忍”字,有了新的体会;遇到烦人的黄梅天,作者却将贺铸、李商隐写雨的诗词慢慢品玩,那些许烦恼便变成了烟雨画境;讲述“落霞与孤鹜齐飞”、“残菊飘落满地金”、“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公案,初读颇有些煞风景,再读则就发现,看诗看得“太分明”无异于“因热爱学问而误食苦果”……作者在诗和历史典籍的长河中,随意掬一捧水,便如饮甘醴。

书籍目录

看诗不分明——写在前面
可忍,可不忍
不可忍
爱情和人生,谁短谁长?
空气之美
从阴山到三峡到绵州
珠玑与文章
车·马·三生石
落霞·落英·夜半钟
男女还是君臣?
知之不如不知
中毒记
梅花消息
人间有味
致命的江南
诗在天上,人在凡尘
三顾茅庐情结
唐时的两次回看
向王维致敬
绚烂往往归平淡
美得让人长叹
天凉了,读杜甫吧
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
从一朵花爱起
……

编辑推荐

《看诗不分明》是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二,就诗本身来说,“诗无达诂”,某种意义上说“看诗”从来就允许“不分明”。我认为非学术的欣赏是允许“断章取义”的,而且断章取义比知人论诗更容易获得阅读的乐趣和单纯的感动。况且有一些诗作的底蕴本来就很难分明(比如李商隐的许多名作),即使努力探究也无法“分明”,不如就将“不分明”当成构成了其魅力的一部分。还有,对诗的理解,常有“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的现象,读者不一定追随作者的构思和预想,往往生发出自己的感触和联想,很难绝对“分明”。第三,有时,误会也有误会的美。有些感动正是缘于误会。记得席慕蓉有一篇散文,说她的父亲一直把《送别》(也叫《离歌》)的第一句“长亭外,古道边……”听作了“长城外,古道边”,以为写的是他的家乡,所以多年来很感动,从女儿口中知道了正确答案,反而很懊丧。后来,席慕蓉自己发现多年来一直喜欢的“燕子”原来不是燕子,而是乌秋时,体会到了父亲的失落心情。她说:“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图书封面


 看诗不分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谈古诗的一本书。视角很好,总结的也好,很有趣,很值得一读。“人生在世,黑白要分明,爱憎要分明,泾渭要分明,赏罚要分明,但是看诗可以不分明”。“现在的日子太忙太紧太实用了,有时让人觉得活的有点可怜。背对潮流坐下来,静静地读读古诗,如何?”
  •     读诗,是一种生活的态度。烹油浊世之中,炎炎功利不可避免。清新词句,直言片语,便能将人拉回百世之前,感受淡淡的儒雅,品味点点的忧愁。放下追逐,梦回远古,亲征人生的点滴。“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写友情的诗,读起来想到了爱情。想想无奈别离的恋人,多少年后再相见到一起,一句“魂梦与君同”,不禁让人簌然泪下。《秒速5CM》的结尾,倘若男女主角回头能够见到对方,他们是否会有这种感慨呢?“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恰如张敬轩的歌词“因为我不知道,下一辈子还是能否遇见你;所以我今生才会,那么努力地把最好的给你。”诗,让不能随便落泪,不能随便表露感情的男人也有一个表达情感的机会。唯真男儿能钟情,读诗,猛然才发现,原可情深如此!
  •     这样的书,要看怎样的人去读去品。我记得去年的春节,很多人来家中拜访做客,期间有位年轻的科长问及我父亲唐诗的问题,忘记是什么缘由,父亲娓娓道来分析给他一首:去年今日此山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个人毕恭毕敬听罢赏析简直是茅塞顿开,佩服不已。哈哈,我算是标准的书香门第出身,自小在林林总总书海树林中的耳濡目染甚多。只是自己是狮子座,品性太急。长篇总无耐心,唐诗宋词倒是可以附庸风雅一番。这些唐诗之于我,就像是生活学习中的作料。这本是小满姐姐送我的,接到之后我就爱不释手的不停翻阅,路上,车上,等待中的时间,夜晚回家写完日记睡觉之前我都会静静坐下品读几篇,甚至能重新背诵下很多经典。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只有在读唐诗的时候才觉得自己不孤独不纠结。因为这么多伟大的辽远的,率真的,深沉的灵魂都在陪伴着我。读到柳宗元的: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那一刻我分明感触灵魂的共鸣和震撼。任时光飞逝,情感的交流却能如此的真挚而热烈,或悲或喜,情感总需要有个方向流淌……读唐诗吧,是在读心灵……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小小一本的,拿在手里特别喜欢
  •     其实还不错 回头整理个诗单吧
  •     好诗其实不用注解。
  •     写唐诗宋词的书太多。曾有人说过,时下有不少人写张爱玲的生平,而写到她总免不了引用她的作品,所以,这些人是在有才华的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没才华。在我看来,评述唐诗宋词者也冒着类似的风险吧。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我非常喜欢,优美而不做作。因为这本书而对一些古诗发生了新的兴趣,有了更深的感悟。总之是本值得一看再看的书。
  •     诗中有故事,诗中有哲理,诗中有“悲欢离合”,看她娓娓道,作者“看诗很透彻”!
  •     不挑剔,当闲书翻翻的话,还行。
  •     以后再不看女孩子写的东西了,草
  •     又是一本作者在报刊上专栏文章的集中出版,幸好这一本还可以读一读,重新勾起了我对诗的兴趣。两年前买过一本另一位作者的零碎小文章的书,实在让人失望,令我对这一类书都有点敬而远之。
  •     这本书是一杯清水,温婉澄清,而安意如那厮则是一杯夹杂了各色矫情颜料的浑水
  •     提到了不少感人心怀的好诗句,有的虽浅显的一句带过,但也可见作者熟读诗词的功力。甚爱“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易性长存”。
  •     不过于文艺,不落入俗套。很喜欢
  •     潘向黎的文笔很好,封面设计精致,爱不释手。
  •     有些不错的文章,但是以评论的角度来读还是欠缺太多框架,仅仅高于常人和提供一些视角
  •     看完了,觉得贵了,文字太小家子气。不值这么多钱
  •     看诗就是不分明
  •     挺好玩的,很多诗人的故事原来都不知道,开开眼界。很多地方的讲解跟原来语文课的解读都不同,恍然大悟。
  •     品评独到,读之有味。
  •     读完总结,《诗的时光书》优点在于——


    一、所选21位西方诗人,具有一定时代和流派的代表性。选择典型代表,进行阐释以说明西方诗歌流派特色,意象派、超现实主义的朋克一派、墓园派、奥登派、拉雯尔前派......态度客观并严肃,不会故弄玄虚,没有卖弄生僻,去选一些不见经传、影响力微弱的诗人。


    二、女子写诗评,对诗人生平的叙述、对诗的评价,都很细腻,分析诗人的成长,阐述诗歌的特色,都细致入微。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导入,挖掘其诗风形成的渊源,总结其诗歌的主要特点和流派,从多个角度评价其诗作,举出例子,具体点评其作品,细致到一个词的翻译和理解、韵律的转化。


    三、特别针对英文诗歌的写作,专门列出“诗礼小札”,讲述英文诗歌所要遵循的“礼”——规律。例如,何谓五音步抑扬格,何谓英雄双韵体,何谓诗歌的音色,何谓诗歌的理趣,何谓西方长诗的传统......这些比较普及的英文诗歌知识,对了解西方诗歌,提高欣赏水平无疑是有益的。


    四、在评介诗歌的时候,评价态度严肃,客观。做到吸收多家观点,不妄下结论,有不少联系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多位诗人的横向比较,从思想、哲理、抒情......各个方面展开对一首诗的点评。总结点评的时候,文辞颇有一些精妙之处。即使不懂英文,也不妨碍从这样精准的中文评价里,吸收到诗歌的妙义。


    五、作者推出一首诗一位诗人,用的手法非常自然,联系自身,总是结合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体会来介绍,而不是教条式的灌输理论。自己是在何种情况下接触这位诗人的作品的,如何循序渐进地了解这个流派的。读者可以跟作者一起,从不甚了解向前走,进入一位诗人的内心,进入一首诗歌的思想内核。这是生动而易于为读者接受的方式。


    当然有不足。有些章节有些诗人分析得精彩到位,有些略有偏题。如,论述泰戈尔的一章,个人认为最失败,真正正面评价泰戈尔诗歌的话,基本没有,仅仅引述一首被传闻是泰戈尔的诗《最遥远的距离》,而大篇幅记叙自己的故事。也许作者著书的主旨仅仅是写自身和这21位诗人的连接缘分?而不分析他们本身?可是,这样弱写诗人,强写自己,无疑给读者一种笔者笔力不逮的感觉。


    最大的不足,就是这点,作者似乎为了使读者易接受,加入自己的生活痕迹过多。交代自己如何接近这首诗的,如何知道这位诗人的。但是,有些接触的“故事”不免“制造”的嫌疑。而且某些引入的起点,和要讨论的诗歌诗人,关系不是非常明显,似有多余。为此,作者联系了差不多所有当前流行的、热门的古今诗人,捆绑在一块分析,有时多少有点牵强。例如,因为活佛仓央嘉措的一句“不负如来不负卿”而兜好大一圈联系到弗罗斯特的诗歌(The Road Not Taken)“那条未走的路”: 小路在缀满黄叶的树林里分了岔,可惜我只能选择其中一条。(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议论半天选择和放弃的艰难。要说牵连,这仅仅是一个句子的意思勉强有点点关系,跟Frost的诗歌格调、写法等等,毫无关联。大篇叙述如此切入,跨度太大,而使章节太散漫,主次颠倒。


    再者,不喜欢女性刻意避开女性特色的文字,为了避免被指自伤自怜,就故作洒脱,刻意中性化。在这样做的时候,分寸把握不当,文字会显得“油”。女子写字,发嗲卖萌,当然不好,但是还是尽量斯文典雅的好,不用太不羁,太先锋模样,专门摆出阅人无数的老练来。而且,在讨论历史与艺术的时候,个人认为不宜太不以为然,还是就事论事,让文字显现出庄严尊重好些,太多个人批评,联系琐屑事件,扯得过远过细碎过于私人,都是不当。
  •     着实美妙
  •     析鉴赏很到位,提高诗词鉴赏水平。
  •     平淡的文字,适合现在的心境阅读!
  •     写的非常一般,也没什么独到的见解,也不有趣,每一篇都是举一大堆诗歌的例子。这种书果然还是渊博的老头写的有趣。这三颗星给书中的唐诗。
  •     文如其人,清丽优雅
  •     时代里有时代里的绝唱,”得江山之助“者能有几人哉?
  •     只看标题就有一股很喜悦的感觉,而作者在书中缓缓道来的言语也与书名相符,人生,诗歌,也是需要点不分明的态度。而且读着这些久远的诗歌,很舒适。
  •     本书我很快看完了,感觉有个别的地方叙述得不是很准确。但看诗不分明么。。。。
  •     1/3
  •     内容清新有趣,而且超级喜欢的就是这书的大小,放在包包里很合适,封面设计的也很有感觉。对于我这种没什么文学修养的人来讲,通俗易懂的讲解诗歌很适合我。
  •     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内容好得没话说。关注潘向黎从她的《梦里新年》开始,她的东西一直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很温暖的读物。
  •     前几篇都写得很好。。。
    但是中后部分的只觉一般般。。
  •     不能说看得特别仔细,但还是记下了些难忘的诗。有些篇目精巧得很,有些就只能给中学生看看了。
  •     到底是小女人写的业余读诗志。喜欢这小集子的名字——不分明。虽无甚新意与深度,读来却也舒服。
  •     能看 可消遣而不可细究
  •     偶尔在上海图书馆看到这本小书,马上被标题吸引了,利用两个下午跑到图书馆读完。潘向黎的文笔十分清新,古诗功底深厚。从此开启读诗岁月~
  •     自问余生无相逢,宁肯相逢是梦中。
  •     写得很好
  •     小文登报尚可,出书来看一般。 几乎诗有名作者,她都写,才名俱佳者,她都爱,最爱就是李商隐。 看了此书,知晓了几段稀奇的野史。
  •     可惜她和茶可道的书签颜色弄反了,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这样弄的。。
  •     小品文,不错的
  •     慕名买的,喜欢潘向黎的文字,这本也粗略翻了,很好!
  •     读起来轻松愉快,没有门槛,感觉很有意思的书。
  •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     春天里翻翻看,很舒服,从容的文笔。
  •     很好,我爱看,女儿也爱看,精品
  •     印刷质量一般般。质量不是很高。
  •     很轻松的阅读,适合放在床头,没事时看一篇
  •     在新民晚报看过几篇选摘,看到书,没犹豫就买了
  •     果然是专栏之作。前几篇格调更高,后面逐渐平常,但是作文诗歌入门的刊物,甚好。他以诗人为序,分论别类点出初唐、盛唐、晚唐各时期人物作品类型,最显著的特征,有利于梳理诗歌的流向和脉络。可以作为知识的积累,但是和叶嘉莹、宇文所安等人学术著作,相差有余。如果将落点处立意更高,打破诗人类别,而是另起切入处,就更好了。
  •     不矫饰文字,像清水。读起来自然融入自己的情感。不过于文艺,也不落入俗套。看她的文字很舒服。以前看完安意如的书,决定再也不看当代作家诗评,宁可看原诗词自己感觉。这个作家倒清淡,用客观而独特的视角。好多细节都出来了。
  •     16.10.17 26Z内容比较碎片化,专栏文章整理而成,可以慢读,挺有意思。没有大家的学术味,却有小女人的智慧。
  •     很有意境的一本书,适合躺在床上欣赏
  •     度过潘向黎的《穿心莲》,并无太大触动,但是《看诗不分明》让我耳目一新。已经读了这本书的大约五分之四,很喜欢潘向黎对于中国古典诗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艺术的巅峰之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诗词的韵味一旦被逐字逐句剖析得淋漓尽致,则意境全无,美感尽失。真正的美是要用心灵去感悟体味的。
  •     很喜欢!
  •     这本小册甚是喜欢,作者把很多熟悉的诗做了时代背景的分析,和诗人的品性分析,使得再重读这些诗歌,更能体验当时诗人的情感。不错,希望还有下一本
  •     读诗要仔细,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     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命题,读诗同其他生活中的事情一样,不要太“分明”。当然除了科学研究以外。弄得太分明,会失去许多趣味。
  •     未看完。但总觉得挖的不够深。
  •     《看诗不分明》清浅旖旎,淡雅清芬,冬夜翻阅,洗眼清心,连梦境都变得柔和而情致盎然了。
  •     内容很充实,很喜欢,扩充阅读了很多相关的诗。
  •     作者喜巫太明显,于是对某些诗人评价有失偏颇,至少于孟浩然和王维处,诘不可得。
  •     读起来很舒服
  •     潘向黎是个老实的作家,她的小说也好,散文也好,都不会马虎成文,每一本都是精品!
  •     如题,是我喜欢的风格,闲来打发时光,好享受
  •     这本书,深深吸引我的朋友,让她醉心其中。
  •     在新民晚报夜光杯专栏看过,很喜欢,陆陆续续剪了好几篇,现在终于积集出版,马上就买了。
  •     看了作者的《茶可道》,觉得特别好,就买了这本书,但感觉品诗不如品茶有意思。有些失望。
  •     不错的书。有客观而独到的视角,有文史考证,扎实的文学基础和内涵的书。比安意如那些胡诌八扯的强多了
  •     潘向黎的书是一次在火车站候车时看到的,因为我也喜欢茶刚好看到她的《茶可道》就买下来了,一看,文字清新,知识广阔。一个在《新民晚报》的片字能成书,可见她的文字功底。看完茶可道,又喜欢她的看诗不分明。文字还是那么清新,如果用手写字,字迹肯定娟秀,应该用蝇头小楷吧!
  •     好书,语言美,行文灵活有趣,再加之书中的诗歌,更是锦上添花了,强力推荐哦。
  •     读诗很美好 睡前看几页 做梦都很美
  •     略胜安意如的书,仅仅可作消遣。
  •     我反倒是觉得这本书说透了很多细节- -
  •     今天心里慌,拿来很多压了多年的书看。高中买的,也真只适合那时做诗歌鉴赏的高中吧,现在不太喜欢。一来作者看来并不广博(但诗词一定读得不少);二来内容解诗也很一般,见解不甚高明;三来以诗带文,发明无多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若生活能一直保持这样的情调便再好不过了。
  •     有大家风范,了解唐诗,可选。是一本不错的小本子
  •     潘向黎这个作家,我从高中开始就注意到了,当时是看了她的《花事》,一直馋她的作品。前几天在当当网上逛了一圈,瞧见了这本书,就买了下来。这部书是一本欣赏诗的散文,所引用的诗文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是作者竟能另辟蹊径,于寻常中发现诗文不一样的美。处处体现作者的真性情。文风典雅,清新。我很喜欢。
  •     后面没前面好,给初中生看看挺好的。
  •     前面写的很喜欢,等到了后面诗歌分析成分多,而对于相关的内容就介绍的少了,有点小失望。
  •     喜欢潘向黎的文字
  •     浅显易懂的小读本,拿在手里轻巧易带,给我这个从小只对欧洲小说有兴趣、背古诗不求甚解的人一点小的指引,以后尝试着读唐诗宋词,大概就有方向了~
  •     时隔四年再读诗,少了应试多了感动
  •     一般般,自己的见解观点太少
  •     随便翻翻,聊当解闷
  •     比很多所谓的诗评要写得好,比所谓专家的诗评来得亲切有共鸣
  •     彻底抛弃烟火气的诗评,不分明不仅是读诗的态度,更是人生处世的态度。
  •     好书,难得一见的好书。在盛行文化快餐的当下,还有人能尊重历史、注重考究,字斟句酌的品读诗词,只有真正的大家做得到。严肃而不失幽默,尊重历史而不乏趣味,向大家致敬!于丹那样的小儿科在这样的大家面前只有二个字:苍白!
  •     诗集写的很唯美
  •     很好的睡前读物。想多读一点唐诗了。
  •     读起来轻松有趣,推荐给小女孩了。接到老师通知,这次期末考试语文考了年级第二,太过分了!
  •     这种书我可以写,呵呵,总体上很喜欢,只是有一篇将王维与弘一法师做对比,感觉颇为不对,这两个人都多才,都好佛,但时空已隔千年,劲头和状态是完全不贴边的……
  •     在当当买了很多书,最近几次都有一些小问题。有时是书弄脏了,可能是出仓以前的问题;有时把很漂亮的精装书四个角压坏了,可能是快递的问题。当当越做越大,还是上市公司,希望更加注重细节的服务。
  •     语言优美,因为这本书而对一些古诗发生了新的兴趣,有了更深的感悟。总之是本值得一看再看的书。
  •     感觉比安妮宝贝的好看
  •     诗歌本身是美,伴随诗歌的人和事也是一种美,而作者飘逸文字,带你飞入历史长河,用文学之杯勺,让读者一品其美。
  •     这本书还行,就是印刷质量不敢恭维。
  •     信息量大!2016-3-1
  •     这应该是近来读得最轻松的一本书,文风流畅柔美,颠覆了很多读诗的体验和感知。小时候背诗总是单纯浮于辞面,容易忽略掉诗人作为普通人的情趣,每首古诗都承载着故事和人性。
  •     特色鲜明的潘向黎作品一向引人入胜,启迪读者。我曾从她评《樱烂漫》而感触良多:如果一生只做一件事,其实很好,很了不起,可能在单一狭小的领域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例子多极,有法国人二十年只做一件事:画玫瑰。于是,他的玫瑰成了巅峰,无人逾越。有日本人一生只拍樱花,各处的樱花,在阳光里、月光下、山峦间、寺庙内、街头屋角,含苞、初绽、全盛、飘飞……每一种花都选择了最能体现她美的地点、时间、光线和角度,拍出美的极致,让人不敢生再拍的念头。 如今的人呵,最想身怀十八门技艺,同时挖几口井,干好多件不同的事。这是丰富,还是流行性的浮躁?心无定所,轰轰烈烈一场乱忙罢了。在这样的时代和氛围里,格外怀念一种纯粹:自知,自制,心无旁骛,一生只挖一口井,直到清泉涌出,源源不断。
  •     很小资,很脱俗,很高雅,很矫情……
  •     我很喜欢潘向黎的文字。
  •     新民晚报读专栏而熟知的作家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