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超克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集 > 近代的超克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5-03
ISBN:9787108021922
作者:[日] 竹内好
页数:360页

作者简介

本书遴选了作者写于上个世纪四十到六十年代的数篇代表作品(包括名文《鲁迅》、《近代的超克》等),昭示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竹内好的思想方式与知识立场形成与发展,及其一贯的、与众不同的思想物质。

书籍目录

在零和一百之间(代译序)
第一部
鲁迅
序章——关于死与生
关于传记的疑问
思想的形成
关于作品
政治与文学
结束语——启蒙者鲁迅
附录
作为思想家的鲁迅
简略年谱
创元文库版后记
未来社版后记
第二部
大东亚战争与吾等的决意
《中国文学》的废刊与我
何谓近代——以日本与中国为例
第三部
屈辱的事件
关于战争体验的一般化
亚洲的进步与反对——参照日本的思想状况
给年轻朋友的信——对历史学家的要求
国家的独立和思想
第四部
我们的宪法感觉
近代的超克
译后记

内容概要

竹内好:现代日本杰出的思想家。他在1943年与武田泰淳等人发起组织中国文学研究会,并出版《中国文学月报》直至1943年研究会解散为止。在六十年代安保运动前后成为知识界的精神领袖。对于竹内好而言,中国不是外在的“他者”,而是自我否定的内在契机,在这一悖论的层面上,竹内好把中国、把鲁迅变成了自己一生奋斗的精神原点。

图书封面


 近代的超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鲁迅》竹内好此书的行文极具曲折之能事,在读来颇为缠绕,但鲁迅的某些复杂性恐怕也只有用这样的表述才能道出。虽然这只是主内好的一家之言。本书的在多重矛盾如生与死、政治与文学、动与静、有与无、回忆与现在等中安放鲁迅的位置。而最核心的矛盾,则是政治与文学的矛盾。从结构来看,竹内好的论述虽然并不严密,但主线则是政治与文学。序章探讨鲁迅的死与生,暗示鲁迅的生命中存在着某个对死的自觉的时刻,而这一时刻之后的生,则围绕着死才具有意义。第二部分探讨鲁迅的传记问题。提出鲁迅的文学具有政治性,但这种政治性围绕着鲁迅的拒绝政治。进一步强调要在鲁迅的自觉时刻(回心、死的自觉等)中看鲁迅。第三部分探讨鲁迅思想的形成。仍延续之前的讨论,提出回心说,即所谓通过自我否定而实现自觉。认为鲁迅通过与政治的对决来获得文学的自觉。而鲁迅的文学,根底在于所谓的“无”。第四部分探讨鲁迅的作品。对作品的评价恐怕我们不必过于关心,也不是竹内好写作的主旨。竹内好的重要处在于他认为鲁迅的作品与鲁迅其人的分裂,在鲁迅的作品中我们找不到鲁迅,鲁迅的作品只是包围这鲁迅。第四部分,也是这部书的核心部分,即在政治与文学之间,安放鲁迅的位置。竹内好认为,鲁迅必须直面政治,与政治正面交锋,而在这种交锋中,认识到文学的无用,这就是鲁迅的文学自觉。而因为这种文学的自觉,使得鲁迅的所有作品都具有了某种政治性。也就是说,在鲁迅表现为启蒙者鲁迅(即政治的鲁迅)时,背后潜藏着文学的鲁迅。亦即政治的鲁迅包围着文学的鲁迅。从我们对内容的梳理来看,竹内好的书并不是谈鲁迅是什么,而是把鲁迅分为两个部分。可见的部分是生、政治、动、有;不可见的部分是死、文学、静、无。可见部分包围着不可见的部分。竹内好给我们的提示,大概也就是对鲁迅内部复杂性的提醒。当然能否用政治与文学来结构鲁迅是另外的事,毕竟那是竹内好在侵华战争之际的书写,本身面临着政治与文学的矛盾。但竹内好提醒的是我们不能在读鲁迅的时候,忘了可见的鲁迅背后,也许存在着不可见的鲁迅。
  •     《何谓近代——以日本与中国为例》的作者是竹内好(Takeuchi,Yoshimi)先生,他是日本鲁迅研究领域内的大师级人物,他的鲁迅研究被称为“不可逾越的高峰”。他主要以鲁迅为标准反思日本文化,对时人和后人都有很深的影响。这篇著名的文章最早在《东洋文化讲座》中发表,原题为《中国的近代与日本的近代——以鲁迅作为线索》,是与《世界文学手册·鲁迅》同年完成的心血之作,可以说是竹内好战后再次全面研读鲁迅的又一本“报告”,报告的是在这次研读中自己对于日本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这篇文章共有十节:近代的含义、东洋的近代、西洋与东洋、重复与发展、优等生文化、人道主义与绝望、在场外观看的看客与奋力奔跑的选手、回心与转向、辛亥革命与明治维新、第三样时代。在这十部分中,“重复与发展”和“优等生文化”可以看作是文章的枢纽,之前是铺垫,之后是梳理。所以理解了这两部分,文章的主旨便可迎刃而解。那此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呢?我想,总结起来或许是:以近代为基础,分析文化发展主体问题与文化发展的道路性问题。作者进行一步步论述,并对日本文化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文章前三部分讨论近代化的形成与主体性的关系问题,这成为论述“重复与发展”和“优等生文化”的基础。竹内好首先指出近代是一个历史性的时代,这些讨论都是在历史的意义上进行的。东洋的近代是欧洲强制的结果,其实现经历了失败的自觉,即将“失败”通过对理性抵抗中失败的抵抗和对不承认这种失败的抵抗转化为“失败的自觉”,进而实现东洋的近代化;西洋的近代化是欧洲理性发展的过程导致的结果,是一种正途,并在近代化中逐渐确认优越性。如此论证的前提是什么呢?作者提到了“真理”,认为真理是相对的,其相对性和生产性有关。他在分析了西洋和东洋的文化特征后得出的结论总结起来就是:西洋具备实体性、有生产性的真理,其文化和历史发展有自己的“根”,因而可以在动态历史发展中产生真理,其近代化便可以以一种历史的视角来看待,其近代化是真理或说历史发展的结果;东洋有着影子般的、无生产性的真理,文化随真理而变,受制于其他文化,其近代化并不是自身历史发展的过程,日本的文化发展就是这样的典型。“重复与发展”和“优等生文化”两部分,详细论述了日本的文化发展状况。由于日本文化中只有真理的影子,所以投射到历史上的表现有:日本文学史上各潮流更替间无大冲突,日本文学家没有生产的痛苦经历,在个人层面真理缺失;日本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学习型国家,并且很一丝不苟地学习时代最强者,日本文化没有真理。这就使作者对“所有都可以抽取出来的理性主义信念”感到恐惧,因为日本表面上是进步的,其实只是在毫无反思地照搬,这不能叫作发展,只是重复,只是失败,只是没有“根”地向前。更可怕的是日本的“优等生文化”。这样的文化意识,一方面使得日本崇拜强者和优等,在学习先进之时便放弃对先进本身的反思,如此,通盘接受先进,先进便从来也构不成日本真正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使得日本在运用先进时也没有反思,一味按照标准行事,认为标准即为正确,日本的道路走向缺乏自我目标。可见,日本的优等生们“成功”的秘诀在于勤勉地追逐“新”,并且善于迅速把“新”归纳为明确的教条来掌握,一旦这些教条变“旧”了,就立刻抛弃,再去追逐“新”。但这种“优等生文化”是“奴隶的理性主义”,永远痴迷和信赖于外来的“新”,就永远没有自我,也就永远是奴隶,而且是不自觉自己是奴隶的奴隶。文章之后的部分,其实是更进一步的论述。竹内好赞赏鲁迅或说中国的“回心”类型的近代化,当新事物来了,我先承认我是我,先对抗辩论,从而更加了解自己,这就是回心,这是来自内心真正的发现,是自我的忠实与保全,也是自我的毁灭,便是“我即是我,亦非我”,如此才可以有真正的进步;日本是一种“转向”的近代化,新事物来了,放弃原来的而很快学习并完全接受新的,这是对新标准的服从,是自我欲求的缺失,并且从来没有认识到自我。“回心”是以“抵抗”为中介的向内运动,其社会表现就是革命;“转向”是没有中介的向外运动,其发展会始终带着污垢。竹内好还解读了鲁迅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他看到了鲁迅思想中与日本式人道主义者对立的“绝望”:“奴才拒绝自己为奴才,同时拒绝解放的幻想,自觉到自己身为奴才的事实却无法改变它,这是从‘人生最痛苦的’梦中醒来之后的状态。即无路可走而必须前行,或者说正因为无路可以走才必须前行这样一种状态。他拒绝自己成为自己,同时也拒绝成为自己以外的任何东西。这就是鲁迅所具有的、而且使鲁迅得以成立的、‘绝望’的意味。”“如果是日本的人道主义作家……他们只会写奴才被聪明人所拯救,或被傻子所拯救,或者奴才自己起来打倒主人,自己解放自己。就是说,日本的人道主义作家大概只会把被叫醒的感觉描写为喜悦,而不是痛苦。”之所以会这样,还是因为日本的“优等生文化”。认为先进的就是最好的标准,优秀的就具备了学习的必要,日本式人道主义者的拯救,是“优等生”传播进步的必须,那些被叫醒的“劣等生”将会感恩戴德地欢天喜地。但其实文化真正的生产并不存在,日本没有生产的痛苦和自我发展过程中必要的“绝望”,日本总是处在历史之外,其发展总是拿来,而非生出。让我们再回到文章的开头,东洋的近代化中缺少真理的生产性,而怎样才能具备生产性呢?是“回心”而不是“转向”。先使主体具备自我,在抵抗中了解自我,达到“失败的自觉”,获得成为自我的可能,在此基础上的学习、探索、创造都将是自我发展的真理,都将是文化前进的动力,也是国家自身的道路。日本会不会在历史中、在现实里真正地发现自我并否定自我,然后再造自我,我想,正面的答案是竹内好希望看到的,他希望日本抛掉“优等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以自我生命的欲求为动力真正在与时代作战中洗涤自己,甘于放弃“成功”、放弃“进步”也绝不放弃“自我”,逃离日本人的奴隶身份,成为真正“日本人”的惟一自新之路。其实,如果日本认可“优等生文化”为劣根,那么无路可走便是日本的解药。因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同质的国家,国家的道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别人的路不见得适合自己,标准答案是没有的。无路可走就要自己开辟新路。在真正认识自我后,在经历历史中生产的痛苦和绝望后,开辟的新路不仅是自身文化生产的结果,它就有了根,有了魂,而且走这条路的人也会有道路自信。
  •     沟口雄三在《作为方法的中国》中提出“中国作为方法,世界作为目的”的论点,借用他的这个说法,我也想提出“作为方法的日本”这样的说法。也就是说,希望破除将研究对象作为异文化的客体、标签化、脸谱化的研究思路,走出“我们”、“他们”这样旗帜鲜明的阵营,站在作为个体人的这个基本立场,同时也是世界这个最广大的立场,去研究日本和日本文化,作为对人类共同课题的探讨。我认为在我这一代的新人中,是具备具有这种立场和能力的。最近重读竹内好的书,再一次确认了这个想法。他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许多日本战后知识分子,多少也是站在同样的立场上,因而让我觉得很亲切。竹内好作品选中最有名的是《鲁迅》和《近代的超克》,但读下来最吸引我的却是作者在战后到六十年代的一些篇幅相对短小的文章,如《国家的独立与理想》、《关于战争体验的一般化》等。日本的六十年代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时期,以安保斗争而始,以赤军事件而终,私以为这是承前启后了解日本的现在的一个关键所在。同时,国家的理想与再建,成功与失败,对于当下的我们也是极有借鉴意义的。而诸如战争体验的继承等,更是东亚国家延续至今的共同课题。竹内好的文字让我产生了强烈的亲近感与共鸣,也让我从一个侧面了解了他们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是如何参与到历史、参与到历史中去。如同萨义德所说,“如果思想家不涉及政治斗争中的真理价值,就不能负责地处理活生生的整体经验。”竹内好正是如萨义德所言的身体力行的知识分子。他也许不够“正确”,却足够真诚,而这种真诚是知识人最应有的品质。竹内好的思想中有一条非常明晰的主线,那就是对日本这个国家应有的面貌的思考,从对日本在亚洲中的地位、战争的体验、宪法的感觉等方面各有展开。其中《关于战争体验的一般化》一文,参照当下的一些焦点问题来看,有一种切中时弊的感觉。在战后的六十年代,竹内好、丸山真男与晚于他们一个世代的开高健座谈时,就已经谈到战争体验在两代人中已经有了代沟的问题。事实上,代沟是必然存在的,每一代人都只能从自己的认识的基础上去继承战争的体验,而苛求一致是不可能也不应该的。竹内好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经历战争的一代人一味将战争体验作为封闭的意识产物保留起来,那么年青一代不予理睬反而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因为年轻一代没有正视战争体验,所以他们也没有真正超越战争体验。拒绝遗产的姿态本身就是遗产的俘虏。因此,战争的认识是无法割离的。事实正是如此,在今天的日本,不少年轻人都将战争体验当作与己无关的老生常谈,忽略了其对当下的世代的意义,而许多老一代人,虽然拥有战争体验,却无法将其开放融入新的时代中,因此新旧两代人不能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与信息传递。因此,如何在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战争总结与一般化,对于每一代人都是创造性的课题。在和平的时代容易把战争看成历史的突发事件,但如果分析前因后果,从连续性的角度上看,不难发现战争也只是政治活动的延续与激化,导向战争的因素潜伏在和平之中,只有每个人建立起清醒的自省,才不会让战争重演。这里的自省,重要的并不是站在加害者或者受害者的角度,而是对一种共通的经验的吸收,即个人良知向极权的投降。萨义德说过,“所有知识策略中最卑劣的就是自以为是地指责其他国家的恶行,却放过自己社会中的相同行径。”(知识分子论 p.79)我认为,将战争体验作为人类的一般经验共同继承与吸收,更有利于建立超越民族、国家的共识,打破集团利己主义。如果说对战争经验的吸收是面向过去的探讨,那么《国家的独立与理想》中体现的则是作者面向未来的思索。竹内好认为,国家与人一样,也需要有理想的支持,没有精神一味追求物质层面的满足是无法立足的。“比起利欲和民族本能,民众追求的是更深层能够触动心灵的东西。”战前延续下的明治教养人注重国家外在形式的独立,却没有反思其实际内涵,因而走向了失败。与此相对,像中国和印度这样虽然形式上失去独立的国家,却能提出触动人心的理想,如孙中山所说的“我们在今日没有发达之先,立定扶倾济弱的志愿,将来到了强盛时候,想到今日身受过的压迫的痛苦,将来弱小民族如果也受这种痛苦,我们便要把那些帝国主义来消灭,那才算是治国平天下。”竹内感叹在同时代的日本,却只有弱肉强食的短浅目光。而在战后的精神真空中,无论是曾经的民族国家的理想还是左翼意识形态的理想,都没有真正触动民众的内心。真正的理想应该是由内而外诞生的,而不是从外部强加的。就像战后的新宪法,虽然大家都承认这是一部非常漂亮非常优秀的宪法,但是却不是日本人自己内部诞生出的东西,因此不可避免的有隔离感。但是也可以看到许多人在对宪法精神的了解吸收中将其民族化、内在化,并且为了保护它展开自觉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把这个宪法化为自己的东西,成为重塑国家理想的一个基点。六〇年的安保斗争,就是在这样理想觉醒之下产生的,竹内好认为这是“本应该在战争中产生的经验推迟了十五年才发生。这本该是法西斯主义和战争时期应有的抵抗的类型。”在六十年代后日本大众运动走向低谷,社会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国家理想的重建也被悬置起来,似乎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今日,在日本政界日趋保守,加快修宪的动作时,日本民间各地自觉发起的“九条之会”活动,我又一次看到了这种抵抗精神的延续。危机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它可以在思想日趋滞怠的商业社会中,唤起更多人的思考与行动,连接起上下两个世代的精神传承,重塑国家的理想。从竹内的另一篇文章《亚洲的进步与反动》,则让人反思为何日本社会出现的右倾、保守化的趋势。对于进步、反动这样价值判断鲜明的概念,我们习惯用一刀切的标准来划分,非敌即友,对对立面直接采取拒绝、谴责的态度,没有任何交流的余地。竹内则指出,在任何运动中反动是必然存在的,变革越大,反动则越强烈。但是历史上同样存在制服反动的力量,这在英法两国的革命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但是日本是否存在这样的力量,不少文化人都感到忧虑。日本对于新事物的吸收能力是有目共睹,但是没有碰撞抵抗的吸收是否是真正吸收,却令人质疑。正因为没有真正的吸收,所以才在另一个方向上产生了国粹主义、保守倾向。明治维新对于西洋所谓先进概念的吸收是一个例子,形式上的照单全收,内涵上却鲜有触动,对待战后民主主义概念也有同样的倾向,神国史观仅仅是被驱赶到角落里,未曾经过思想的交锋,因此也未曾经历内在的转化。因此它虽然受到知识界的批判,却在平民中以便于为权力利用的形式不断延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反动的出现才是正常的表现,思想只有在正面的碰撞中才能实现发展,而碰撞形式本身,也是郁积释放的形式。如果没有释放的出口,被郁积的力量将以更恶性、更具破坏力的形式爆发出来。相反,如果以合理的形式释放出来,反而很有可能转向建设性的方向。竹内好的文字,也让我重新思考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作用。常说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但知识分子所代表的也仅仅是个人,那么以个人如何肩负起社会的责任呢?在当下社会出现有趋向两极分化的认识,在一端站着权威,一端站着民粹,前者以居高临下的面貌出现实则诉诸于非理性的盲从,后者则以庸俗平面化的姿态否定知识分子的存在。从这两个角度,都无法确立知识分子的正确价值。在我看来,知识分子首先应是一个自省的人,他在对自己负责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真正的人应有的姿态,而这种姿态原本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说出正确的声音,这固然是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可如果自认为正确而把声音强加在他人之上,这就又陷入了权威主义的误区,但同时,如果放任谬论流毒而不奋起斗争,同样也是对自我良知的亵渎。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应该在启迪人们思考、反思,做出自己的判断。因此需要他们斗争、说真话与不盲从的姿态,这种姿态某种意义上比结论的正确更重要。即使在主流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下,真正的知识分子也应基于独立的判断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大众提供另一种思考的选择,以激起更多人的思考与行动,每个人思考的结论并不一定相同,但是摈除盲从、摈除偏激与仇恨,更易趋向成熟理性的结论,也只有这样一个社会才能更多地走在文明与进步的方向上。而在远未成熟的阶段上,知识分子首先应该做出为人的表率,不是作为社会的调解者,决不把团结架于正义与价值之上。问题是,如果期待在社会中起到作用,知识分子必须形成自己的力量,但是谋求团体思想一致的形式本身就是建立另一种霸权,因此知识分子能够发挥作用而且唯一能够发挥作用的形式,只有个人行为,以个人唤起个人,由无数独立差异的个人组成的合力,才是最成熟最强大的力量。这固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说法,但是这种理想主义是可以实现,也值得追求的。在这个意义上,我深深敬佩身为知识分子的竹内好,也敬佩那一代日本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他们的风骨,一定以某种形式被社会继承下来,即使遭受了重大的挫折与打压,还是深深播下了未来的种子,也只有沿着他们开拓的道路走下去,才能建立起一个真正健康、民主、为世界所尊重的国家。而对我而言,远不止限于对日本的正确认识以及建立健康友好的对日关系,更在于从他们探索的道路上借鉴到精神与方法,以应对我们当前自身的问题。更进一步,也期待在未来的世代中,能够跨越国境的限制建立起全世界关心人类和平与未来的知识人的同盟,以人类的良心说话,追求共同的进步和未来。

精彩短评 (总计70条)

  •     薛老师讲课时尚读得一字不通,再读又感觉它成为一种装置,频见于各种问题内部。
  •     實在是不好意思假裝自己讀懂了。以後收一本過段時間再讀幾遍吧。哎呀。
  •     起点,当时确曾感觉自己幸运地找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次再翻开这本书,发现了一张早已被我遗忘的购书小票。褪色的发票上记录着日期,09年,那时我单纯幼稚,对很多事深信不疑,没有真正的理想,但理想主义地行动着。
  •     买第三本了,送人的
  •     书是经典。
  •     挺好的,看了有启发,但语言太纠结。
  •     竹内好写了一个形而上的鲁迅。而在中国,从李长之到80年代,却隔了将近半个世纪。
  •     任何文学研究都必须要有自己的基于民族国家本位的问题意识。竹内好在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那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一种自律性,以否定自我,从无中生出新的我来。这是一个真正的动态的革命的过程。对于西方的、欧洲思想的警惕,对于奴性文化的反思,对于进步和反动的理解,都颇与时人不同,虽未必与中国实际、鲁迅的事实情况相符。究其缘由,我以为仍然在于他立足于如何使得日本真正的独立,如何使日本文化真正近代化。在他那些矛盾的、含糊不清之处,恰恰是他思考的深刻之处。
  •     关于“文学和政治”和“无用之用”,解得好。至于竹内对鲁迅的解读是否因自身志趣关怀而需要审慎对待,我觉得这问题既重要也不重要
  •     这本书也是朋友买的,还算是满意吧
  •     重读……竹内以其自身向度的纠结感共鸣了一部分的鲁迅的绝望。 又,想起在日研中心跟着孙歌老师一起阅读的课堂时光。
  •     近代
  •     大学时不是很喜欢,最近重读,居然觉得每篇都好得要哭,连平时干巴巴的孙歌碰到竹内好都不免变得性感起来。果然所有的卡里斯玛都是精神分裂者啊。
  •     对于鲁迅研究日本人有自己的独特处的。他们背靠日本文化,又有帝国经验,所以看问题的角度和中国学者不同。竹内好这本熟识他的选集,最有价值的是鲁迅研究那部分。特备是他提出了鲁迅的“挣扎”和“回心”这两个独特见解。少大陆学者的“神话式”评价。但由于研究在日本,资料方面太不足了,对于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都没搞明白,就开始写书了。鲁迅和朱安的婚事,兄弟失和等都是一无所知。可见研究带有片面性。当然历史因素我们要考虑进去。因此,由于上面几个原因竹内好的鲁迅研究给人感觉是想象式的,在猜测中研究的。
  •     作為文學史和東亞研究連接者的竹內好和孫歌,以及為我開闢思想史新世界的竹內好和孫歌。
  •     在将鲁迅的伟大神秘化的方面,竹内好出了大力。他也毫不掩饰借鲁迅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的企图,甚至他就是以此为标的提倡一种治学的方式的。然而鲁迅也因此带上了过度横强的尼采味,虽然竹内从此吸收了大量的思想资源,但将鲁迅仅仅从这个面向加以理解,我觉得是很可惜的。那些绕指柔的成分,私以为对竹内同样重要。
  •     觉得竹内好的历史哲学与本雅明的历史哲学有着相通之处呢
  •     送货的人根本就没有打电话给我,电话有两个他打的是备用的电话。为什么不打第一个电话。
  •     再次提及任何学问的出发点都始于对如何生存的追问,想到最近看福柯写道他对单纯的酷刑考究没有兴趣。各种意义上的先驱者,往往孤立与历史之外,顺应情况的变化改变价值标准实际是由于价值标准的单一性。现实的明确与强大让我们转而否定自身,思想跟不上文学,鲁迅与竹内好都是梦被叫醒后无路可走的人。
  •     竹内好是有良知的日本人,对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关系的分析有真知灼见,书虽读来难懂,但还要坚持读下去。
  •     我不是专业的文学研究者,更不是鲁迅研究者,只是很喜欢鲁迅其人其文,这本书对我来说某些部分有点艰深难懂,但也有些文字很有启发,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鲁迅的人生和文学观,虽然表达有点啰嗦、专业用语有些难懂,但对于喜爱鲁迅的人来说还是值得细细品读。
  •     重读果然不一样的感觉,更能把握叙述背后的思维线索和逻辑展演的节奏,不再被文字表面的“幽微”俘获。
  •     其实不记得了,这本书就是对我翻译有帮助,一看到overcome of the modern,我就知道这叫近代的超克
  •     十九世紀的問題頗複雜。
  •     第一部分《鲁迅》不成体系,就像在说“我对鲁迅崇拜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我就是说不出来他伟大在哪儿”。语言上的缠绕反复大概显示出了思想上的某种游离。
  •     我唯一的吐槽是这本书不该卖这么便宜……
  •     可以说这本书是对鲁迅研究,日本大东亚战争论述和哲学与文学关系研究的经典之作,竹内好的悖论来源于他根植的生活,而非要追求某种绝对精神,只有在不断否定中才能将生命显现出来。
  •     在读了这么多年,重借,还是当初那本。/有很多的洞见,如对于“政治与文学”之关系,“东洋的抵抗”。后面几篇是作为《临水的纳蕤思》的补充文本来读的,《鲁迅》是与孙老师之《鲁迅遗风录》作对读。
  •     以前在读书上看到此书介绍,好像跟鲁迅先生有什么关系,有待阅读。
  •     好像现在会不自觉地模仿竹内好的文风。。。
  •     基本上算是我第一次接触日本学术著作,不管竹内好怎样,那样的流动与灵活性让我印象深刻。
  •     对鲁迅的论述真是非常精彩,虽然有六经注我之嫌,但这种将外国的写作者视为自己的原点的做法实在是相当了不起。总体来说这本书是一种基于所谓现代性的反命题,在否定的基础上回顾自身建构理论,是勇毅而值得尊敬的书写。
  •     考研准备,研究鲁迅的,很值得读一读。
  •     鲁迅研究。
  •     2012年9月,人博师荐。
  •     一些篇章晦涩难读,某些极具卓越预见性的片段使人看到内中向鲁迅靠近的努力,一以贯之的是关于自我否定的主体性的讨论,其作为实质独立的前提被反复提及和论述。另一方面也在努力打破学院的学术权威,从抽象而转向历史的、生活的。
  •     孙歌老师的前言,李冬木的翻译,在北外日研中心的课上,孙老师抽取几篇文章精讲过,想了解竹内好,这一本书,不能不读~
  •     试图以超越西方式的现代来回避中日问题。亚洲的现代性可不是日本的现代性。
  •     十分值得学习的著作,送货速度快
  •     后面写大东亚的时间让我有些不爽,他虽然喜欢鲁迅,却以诚恳的态度面对鲁迅。有些观点,如鲁迅并非是为了挽救国人而更多是被逼无奈才回国。这点怕很多人难以做到
  •     主要是为了了解日本人眼中的鲁迅的,留在手里以后再详细读。看完手边的书,有时间了一定深度阅读鲁迅。
  •     竹内好的悖论:寻找语词接近那个“绝对无”。
  •     东洋诸学人之论鲁迅,我看还是竹内好论得最切近鲁迅之问题意识,并且以鲁迅自身为方法之操作鲁迅,亦本于鲁迅对流动之当代史的切近的态度的,而行文中肌理分明的脉络感,更毫无掩饰地呈现思考者无定之思想游踪,其行文中所遭遇之阻滞、困惑和障碍,皆颇诚恳地一览无遗,供人观览。鲁迅无意塑造个人正确之思想形象,而不消说毁绝这自苦的思想偶像。由此,若说竹内好氏对鲁迅或有创造与曲解,也是在鲁迅的意义上的曲解,内成于其参与历史的肉身性的,本合于鲁迅之精神。以修辞论,竹内好颇诚恳到无余。其余诸公,学院教授,皆有保留。
  •     有点灰尘,库存书
  •     作者1960年因519事件抗议政府强奸民意愤然辞去大学教职。50年后,这件事情的任何意义都仍然与中国文人学者专家毫无关联,除了有人曲折地告知国内民众这件事本身。
  •     对鲁迅的评论有一定深度,相当系统.超过中国的传记.看来对中国最了解的非日本人莫属.
  •     鲁迅那部分很好,很深刻,当然作者也有自己的偏向,也有没理解的篇章,就更见坦率了。第二部主要是受到鲁迅思想内核的影响,对日本的一贯的“无主体性”(没有个性)进行猛烈批判,“新的价值不是从外部强加进来,而是作为旧的价值的自我更新而产生的”,因此竹内好反对向外“转向”的日本,支持向内“回心”的中国与印度。不仅因为如此,而且日本文化还是“优等生的文化”(既然是优等生,必然依靠新事物来转向),所以鲁迅这样的人,在日本是不可能存在的。竹内好也因此将希望寄托于“大东亚共荣圈”,以此来向内回心,摒弃外来文化,可惜他押错了宝。不过这也让我看到了另外一面,确实,日本军人之所以积极侵华,存在着不止一种理由,支撑着他们的信念过于复杂,远不是我所以为的。ps,序言过于冗长,相当于一本导读的册子了。
  •     竹内好能在1943年就能写出这样研究鲁迅的笔记,现在看来,国内的一些看起来研究鲁迅很好的学者的一些基本观点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     晦涩。孙歌的译序虽好但也以竹内好式笔触辞藻包裹和神秘化了整个文集。简言之,自身活在历史进程中,又反对“知识霸权”,自认为文字和命题中已包含历史之运命和前进方向,追求知识生产的反霸权姿态,所谓“在纸上完成一二·八”;欲要树立日本之国民精神人格和主体性,认为中国印度等“精神/文明/民族性独立”者比国体独立之日本更具备实质独立,却又主张主体必须自我否定、解体和给予方可容纳更多他者并达成类似“大东亚共荣圈”之类的亚洲命运与进步共同体,则日本与亚洲之关系若何又很暧昧;进步与反动乃是一体两面,然反动亦不一定不蕴含“超克”之类激进的意识形态。当政治转移到纸上成为思想游戏,则既激越又矛盾。与其说是咀嚼黑暗和拥抱虚无之鲁迅,还不如说是拼命以死士姿态打风车的堂吉诃德。
  •     还没有看,别人推荐的,应该不错.
  •     读着很爽,文字深刻。受益匪浅
  •     日本汉学家竹内好的文集,汇聚了其在鲁迅研究和东亚观方面最重要的代表性文章。竹内好的鲁迅研究论文,在我看来多少有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絮叨繁复的文风背后,信息量其实很有限,思想性上远逊于汪晖的鲁迅研究作品,倒是其东亚观的那些文章,将日本民族主义和中国情结的交织与矛盾,刻画得淋漓尽致。
  •     主要关注《鲁迅》和《何谓近代》两文,孙歌的导言不错。《近代的“超克”》和《从‘绝望’开始》两书包含了日文竹内好全集中第一、二卷关于鲁迅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两本书对认识“竹内鲁迅”很重要。
  •     超级难懂,然而如果能看懂确实很牛~
  •     孫歌老師邏輯太緊密...導言必須非常專注準備好了再讀
  •     《鲁迅》的经典意义和“回心说”之备受关注不必我再多说,反倒是后面三部竹内好对于日本文化的反思性批判特别触目惊心,值得反复体味。
  •     对其中《何谓近代》一文中的一句话印象很深:“他拒绝成为自己,同时也拒绝成为自己以外的任何东西。这就是鲁迅所具有的,而且使鲁迅得以成立的‘绝望’的意味。” 我想这就是黑格尔所谓fursichsein了罢。
  •     竹内好以行文生涩复杂著称,本科时读起来也非常吃力。就能读懂的地方来说,所谓鲁迅的“无”,文学与政治的割裂冲突,鲁迅的向死而生都符合我的直观感受。极简单的感受和一些极复杂的东西纠缠在了一起,常常一句话只能读通一半。比建国后还拿着马列研究鲁迅的中国学者无疑是强,但也并不觉得不可超越。
  •     鲁迅写的真好
  •     很独特的视角!
  •     孙歌长序;“关于战争体验的一般化”*;超克(文艺界、京都学派、浪漫派-末日论);日本浪漫派(大贯)
  •     大概是八年前读的,那个时候大概既不懂鲁迅,也不懂竹内。不懂的并非否定的部分,而是否定之后生长的部分,是自觉到无力之后该往何处去的部分,我想这便是我褪掉的年轻的皮。即便是将回心放在一个“罪”的角度讲有过分阐释之嫌,依然是极好的、拒绝纯粹的知识关照的文学阐释最出色的示范。
  •     拒绝成为自己,也拒绝成为自己以外的其他
  •     买的新书 但是邮来的又脏又旧又破 发货前应该检查一下
  •     谈鲁迅的那一部分还是很有见地的,不过日本人的说话方式有点啰嗦
  •     唯一一本翻到一页页散掉的书。。。
  •     占据本书支柱地位的三篇文章中,最难读的是《近代的超克》,而对我而言,感触最大的是《何谓近代》。《亚洲的进步与反动》其实蛮有趣的,也很符合我对于历史的看法,但无论怎么看,它都像是一个半成品。
  •     读这本书之前一定要先看日本近代文论。要不然难以把握重点。
  •     竹内否定“合理主义”的官学而选择介入,并在鲁迅身上找到了他希望看到的全部可能性。而民族国家作为这一信念的指向物未受过怀疑,但正是这种坚信使他的思想抵达了(尤其是扩散至非欧国家的,并同时也由此是反噬欧洲本身的)国家/民族主义的可能性之边界。就此可言,将前期的竹内说成反权威主义的独行侠并不完全精准。而《近代的超克》的贡献则在于其“二重结构”一语,它道破了当“现代”浮现在脑海中时,我们所面临的基本矛盾。
  •     挑着读了《鲁迅》和《何谓近代——以日本与中国为例》,剩下的待日后补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