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长的烦恼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集 > “城”长的烦恼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6月
ISBN:9787545802368
作者:当代文化研究网主编
页数:249页

作者简介

城市有问题:今天的城市中,谁买去了我们的生活?城市生活的速度,越快越好吗?城市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如何生成,又当如何保护?城市的规模越大,我们的生活就越现代越幸福吗?一座体积庞大的城市和周边区域乃至其他城市之间,构成什么样的关系方才合理?当前的城市文化,由哪些渠道和力量塑造而成?什么才是真正better的城市文化?一座有记忆的城市,意味着什么?我们居住在这里,可我们拥有这座城市吗?这座“我们”的城市,又愿意对所有人开放吗……
想在城市里真正享有“美好”,想让中国的城市在这充满挑战的时代走出一条生路,首先需要开启的,恐怕正是对上述问题的全社会的讨论。本书正是上海地区的一批文化研究学者和非学院市民通力合作,实践上述思想任务的结果。
作为一本开放的书籍,本书力图吸引更多社会各界的读者,一起关注身处的社会现实,并积极发出自己的声音,欢迎参与当代文化研究网(www.cul-studies.com)热风论坛的继续讨论。
目录
谁买去了我们的生活?
王晓明:《城市只是一处“名利场”么?》
Guinness:《资本剥夺了什么?》
陈占彪:《死老虎、胖熊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toybook:《东湖和“无穷大”》
举手发言
城市空间谁当家?
闵冬潮:《城市的天空与地面》
Jerryhoop:《一个“土著”的空间感:现实与虚拟》
朱鸿召:《住近地铁莲花路站》
炖锅:《“非法”的活力》
跑啊跑:《远方的客人留下来》
王晓明:《越南都市街头的“獾”》
葡萄:《人人都有钥匙的公告栏》
Christopher Connery:《创造社会空间》
举手发言
生活必须加速度吗?
闵冬潮:《“快城”与“慢城”》
葡萄:《城市的节奏》
宣晓凤:《在效率的挤压下》
庞敏:《古城悠缓》
张永峰:《从容和余裕》
山山:《“快”乐至死》
举手发言
城市怎么才自然?
沈善增:《我想不通,这样明摆着的问题怎么没人提?》
梧桐树:《漫谈“低碳”》
资深青年:《小民慢举手》
罗小茗:《城市里的“自然”》
green:《待价而沽的景观》
布衣一剑:《建设能感觉的城市》
汤釜:《“自然”是一个让人寄托理想的词》
举手发言
城市越大越好吗?
蔡斌:《做为超级城市的上海》
香蒲:《城市延伸线下的样板生活》
胳膊肘:《12年间的城中迁徙》
榆下途说:《城市的中心和外围》
视点:《都市中的陌生人》
举手发言
“上海”在哪里?
许某某:《上海的位置》
江户儿:《在上海“那边”》
冷空气:《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
红旗下:《Better city不是孤立的》
扫叶煮茶:《吸血的城市终将死灭》
举手发言
城市文化从哪里来?
李晨:《“校”与“城”之间:教育自主在哪里?》
安君:《书中窥城》
我城:《电视新闻与城市精神》
小飞象:《互联网:困境突围》
举手发言
城市文化到哪里去?
沈善增:《以发展的观点看上海话》
朱鸿召:《做个“有文化”的朋友》
唐老鸭:《小事情 大梦想》
liyang:《门卫大叔》
孙晓忠:《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举手发言
城市为什么不能丧失记忆?
JSQD:《纽约VS.上海》
心每思之:《让记忆讲述另外一种城市生活》
toybook:《我记得,想当年》
小冰等:《无处安放的记忆与认同》
炖锅:《守住城市的记忆》
举手发言
城市是“我们”的吗?
资深青年:《乡关何处》
green:《失去安稳感的城市》
邢洁:《城市与“爱情”》
salomes-nox:《看牙记》
落月先生:《上海何曾是我们的?》
小跑等:《怎样把城市变成“我们的”》
毛尖:《吾土吾民:世博问卷》
举手发言
城市对所有人开放吗?
张永峰:《城里人的优越感从哪来?》
minal:《“老年”“妇女”成了包袱?》
资深青年:《当我们失去了有尊严的生活》
大可等:《从“故乡”到“异乡”》
竹叶青:《“乡愁”的弹性》
王玥:《上海,寻找自己的风格》
举手发言
《“城”长的烦恼》序言
在中国大陆,上海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最符合一般人想象的“大都市”。尽管2010上海世博会的口号“better city, better life”早已妇孺皆知,但人们对城市的疑虑和担忧,仍在不断增长。这不仅是因为这些年来,城市生活中的安全、健康、满足和幸福,正与我们渐行渐远。也因为当城市一门心思要成为高楼大厦的大本营,交通堵塞和噪音污染的同义词,盲目扩张的庞然大物,专断权力的盘踞之所,资本和人力恣意流动的集散地,人世间奢侈享乐和罪恶痛苦的最终源头的时候,人们失去了对它的信心和想象力。人和城市的关系,正在经历一场危机。
与此同时,在整个中国的范围内,由这样一种城市想象所主导的“城市化”进程却在愈演愈烈。几乎所有困扰社会的重大问题:土地、房价、经济增长模式、“中产阶级”、社会民主、腐败、“部门垄断”…… 总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会合。一个尖锐的问题也由此出现:当城市生活的矛盾不断涌现,“赢家通吃”式的“发展”模式逐渐将社会推入危机的时候,“城市化”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
因此,对上海乃至中国而言,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带来的不仅是高科技的演示和八方来客,更应该为人们重新思考“城市”、想象城市生活提供重要的契机。毕竟,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城市”从来不等于“美好”,相反,它很可能是对美好生活的严峻挑战。我们的城市,有问题。
在今天的城市中,谁买去了我们的生活?谁是城市空间的真正主宰?城市生活的速度,果真越快越好吗?城市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如何生成,又当如何保护?城市的规模越大,我们的生活就越现代越幸福吗?一座体积庞大的城市和周边区域乃至其他城市之间,构成什么样的关系方才合理?当前的城市文化,由哪些渠道和力量塑造而成?这样的文化好吗?什么才是真正better的城市文化?一座有记忆的城市,意味着什么?城市为什么不能丧失它的记忆?我们居住在这里,可我们拥有这座城市吗?这座“我们”的城市,又愿意对所有人开放吗?
对今天中国的城市生活来说,这些问题看似古怪,却值得大声提出和仔细回味。想要在城市里真正享有“美好”,想让中国的城市在这遍布陷阱的时代走出一条生路,首先需要开启的,恐怕正是对上述问题的全社会的讨论。
为此,2010年3月8日至4月1日,“当代文化研究网”(www.cul-studies.com)策划开展了“我们的Better City”大型网络讨论。这二十多天的讨论,得到了基层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都市白领、专栏作家、大学师生和不少普通市民的积极支持和热心参与。这本小书编辑收录的,便是这一次网络讨论的精华文章和网友们的纷纷议论。
显然,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来说,这短短二十多天的议论和思考只是一个开始。希望这样的开始,可以牵动起你的神经,召唤出那些熟视无睹的城市经验;可以勾勒出思考“城市”的基本线索,获得检验当下城市化进程的依据;更可以让我们携手提出衡量和评价“better city”的新标准,为此后的城市生活,找到更美好也更值得追求的新方向。
本书由李晨、冷嘉和罗小茗共同编选。
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网络讨论的内容,请登录当代文化研究网“热风论坛”(http://www.cul-studies.com/bbs/list.asp?boardid=5)。同样,我们也期待着,在此可以读到您对这本小书和城市问题的“举手发言”。
编者
2010年4月于上海

书籍目录

谁买去了我们的生活?
王晓明:城市只是一处“名利场”么?
Guinness:资本剥夺了什么?
陈占彪:死老虎、胖熊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toybook:东湖和“无穷大
举手发言
城市空间谁当家?
闵冬潮:城市的天空与地面
Jerryhoop:一个“土著”的空间感:现实与虚拟
朱鸿召:住近地铁莲花路站
炖锅:“非法”的活力
跑啊跑:远方的客人留下来
王晓明:越南都市街头的“獾”
葡萄:人人都有钥匙的公告栏
Christopherconnery:创造社会空间
举手发言
生活必须加速度吗?
闵冬潮:“陕城”与“慢城”
葡萄:城市的节奏
宣晓凤:在效率的挤压下
庞敏:古城悠缓
张永峰:从容和余裕
山山:“快”乐至死举
手发言
城市怎么才自然?
沈善增:我想不通,这样明摆着的问题怎么没人提?
朱善杰:漫谈“低碳”
资深青年:小民慢举手
罗小茗:城市里的“自然”
green:待价而沽的景观
布衣一剑:建设能感觉的城市
汤釜:“自然”是一个让人寄托理想的词
举手发言
城市越大越好吗?
蔡斌:做为超级城市的上海
香蒲:城市延伸线下的样板生活
胳膊肘:十二年间的城中迁徙
榆下途说:城市的中心和外围
视点:都市中的陌生人
举手发言
“上海”在哪里?
许某某:上海的位置
江户儿:在上海“那边”
冷空气: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
红旗下:Better Cicy不是孤立的
扫叶煮茶:吸血的城市终将死灭
举手发言
城市文化从哪里来?
李晨:“校”与“城”之间:教育自主在哪里?
安君:书中窥城
我城:电视新闻与城市精神
小飞象:互联网:困境突围
举手发言
城市文化到哪里去?
沈善增:以发展的观点看上海话
朱鸿召:做个“有文化”的朋友
唐老鸭:小事情大梦想
liyang:门卫大叔
孙晓忠: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举手发言
城市为什么不能丧失记忆?
JSQD:纽约VS.上海
心每思之:让记忆讲述另外一种城市生活
toybook:我记得,想当年
小冰等:无处安放的记忆与认同
炖锅:守住城市的记忆
举手发言
城市是“我们”的吗?
资深青年:乡关何处
green:失去安稳感的城市
邢洁:城市与“爱情
Solmes-nox:看牙记
落月先生:上海何曾是我们的?
小跑等:怎样把城市变成“我们的”?
毛尖:吾土吾民:世博问卷
举手发言
城市对所有人开放吗?
张永峰:城里人的优越感从哪来?
minal:“老年”·“妇女”成了“包袱”?
资深青年:当我们失去了有尊严的生活
大可等:从“故乡”到“异乡”
竹叶青:“乡愁”的弹性
王王月:上海,寻找自己的风格
举手发言

内容概要

2010年3月8日至4月1日,“当代文化研究网”(www.cul-studies.com)策划开展了“我们的Better City”大型网络讨论。这二十多天的讨论,得到了基层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都市白领、专栏作家、大学师生和不少普通市民的积极支持和热心参与。这本小书编辑收录的,便是这一次网络讨论的精华文章和网友们的纷纷议论。
显然,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来说,这短短二十多天的议论和思考只是一个开始。希望这样的开始,可以牵动起你的神经,召唤出那些熟视无睹的城市经验;可以勾勒出思考“城市”的基本线索,获得检验当下城市化进程的依据;更可以让我们携手提出衡量和评价“better city”的新标准,为此后的城市生活,找到更美好也更值得追求的新方向。
本书由李晨、冷嘉和罗小茗共同编选。
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网络讨论的内容,请登录当代文化研究网“热风论坛”(http://www.cul-studies.com/bbs/list.asp?boardid=5)。同样,我们也期待着,在此可以读到您对这本小书和城市问题的“举手发言”。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认为,对待低碳经济的问题,我们决不能用对待政治运动的态度去应对,热热闹闹地走过场。  ——沈善增 作家  人的身体健康与安全是生活幸福的底线,如果连这都保障不了,我想知道,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Salomes-nox 网友  大都市就是资本堆积所形成的肿块,资本主义造成的所有问题都在大都市中有尖锐的表现。  ——扫叶煮茶 网友  事情从身边做起,眼睛却要看到远处。当在住宅小区里反抗地产商第一信条的时候,最后的目标,是清楚地指向整个城市,指向那信条的各种扩大版,打破它们对城市规划和市民生活的强横的支配。  ——王晓明 文化研究学者  上海应该是我们的。它是房地产商的,她也是我们的。它是政府规划的,她也是我们规划的。  ——毛尖 专栏作家  这是我们大家的城市,我们不能放弃它。鸵鸟和缩头乌龟,不会有未来。  ——炖锅 网友

章节摘录

  一个是在东京的小店里吃饭,那个速度可真叫是慢悠悠。因为人工太贵,服务人员少,等候的时间都比较长。可等着的顾客呢,倒也慢条斯理,一点也不着急,很有心情享受这种慢慢等待的感觉,并不着急催促。在上海的小店里吃饭,服务员总是很多,一家很小的店,光外面站着的就可能有五六个,也有手脚勤快的,也有慢吞吞的,可是顾客呢,不管是干什么的,一律着急,等不到五分钟就要开始催单子了。还动不动就吓唬人家服务员,要找经理投诉。前几天就见过这么一个事情,一群上班族在小店里吃午饭,百般催促,气势逼人地对服务员说:“我们上班时间哎,十二点半不到就算迟到了,你赔钱给我们啊?”不过,十二点半以后,我偏偏又在面包店遇到她们,齐刷刷地留恋在鲜奶蛋糕的旁边,一点也不怕迟到了。  再一个就是路上的车辆。在东京的马路上,不管红灯绿灯,车总是让人先走,它可以等着,不着急。遇到我们这样在上海被车子压迫惯了的行人,它们也是慢悠悠地等着我们回过神来,受宠若惊地过马路。可在上海呢,若没有一点在众多抢道的车辆里灵巧穿梭的本事,那可就别想过马路了,保不准连命都丢掉。  刚一开始,只是感叹东京的司机培训做得好,上海的司机太暴发户,没风度。可有一天,自己在超市里排队等结账,看着前面还有三四个人,就不知不觉着急起来。

图书封面


 “城”长的烦恼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郭春林•在断断续续中,终于读完了这本《城长的烦恼》。我不知道编者为什么取这个书名,是眼球经济的观念在作祟,还是受美国情景剧《成长的烦恼》的启发,以“成”“城”谐音喻指城市发展中的困境,抑或另有深意?且都不去管它,虽然我觉得还是直接用网上讨论的主题——“我们的Better City”——更好。书名可以讨论,可以协商,就如同如何使我们的城市成为Better City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讨论一样。“成为Better City”其实是很不准确的表达。它意味着一个过程的结束和一个结果的诞生。就理想而言,一个城市只能做得更好,却永远不可能成为最好。世界上就没有一座举世公认、并且可以作为标准的最好的城市。可是,如果一座城市里所有的人能够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朝着better city的方向努力,一定可以使她变得越来越好,better,better,不断地better,总有一天,这个城里所有的人一定会觉得他们生活在世界上最好的城市。我知道不能再这样想下去,起码不能再这样说下去。一定有很多人看到上面的话后要冷笑起来:做你的春秋大梦吧,都什么年头了,还“所有的人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呢。但是,我也就立刻想起海明威说过的一句话,想一想,也是挺好的。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对未来的想象。只是这个未来不是一个个个体的未来,而是他/她所居住、生活的城市的未来。短短的二十年,我们似乎已经迅速地学会了规划每一个人乃至每一个家庭的未来,可是我们却遗忘了对一个集体、一个共同体的未来的规划,甚至连想象一下都不愿意。在这个意义上,这一次讨论的意义也因此彰显出来。对未来的想象是创造未来的动力。没有想象,也就无所谓未来。没有人希望今天之后的未来只是在无限地重复今天,即使今天已经挺好,因为在挺好之外,一定有一个better。对未来想象当然也需要一个动力,这个动力其实就是对今天的不满和不满足。其实,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乃至人类,“不满足”就像一台永动机,从未停歇过,只是时时偏离了方向而已。正是在上述逻辑支持之下,有了放在我们面前的这本看起来颇为奇特的书。Better City,Better Lif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能不能让生活更美好,当然不是我们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大问题。但这样的表达中显然隐含了对非城市生活的歧视。这也可以不论,对如今生活在城市中的不同群体和阶层的个人来说,感受显然不会一样,判断也就不可能如此干脆而统一。然而,由此引发的问题却激起了社会广泛的注意,更促使人们来思考这些问题,并从问题出发,寻求最大范围乃至全民的参与和解决之道。说到底,这才是Better City实现的唯一途径。所以,提出问题是第一步。于是,当我们打开这册《城长的烦恼》,从目录中便可以看到一个个完全由问题组成的专辑。这11个问题当然不能涵盖城市如何better这一总问题的所有方面,但毫无疑问的,这些问题都实实在在地与我们的城市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当然,首先是与这些作者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更准确地说,这些问题就直接来自他们自身鲜活而真切的城市生活经验和体验。这是最重要的。“将大家的感性经验充分引入讨论,是我们所期待的。”讨论发起者如是说。为什么如此强调感性经验?其实道理很简单,其一是话题本身关乎实在的生活,城市的问题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或者说最终不是理论问题,也许其间要借助于理论和知识,但其根本的目的必然指向生活,必然为生活服务;其次,近二十年以来,中国知识界的专业化程度庶几乎达到了现代水平,知识分子越来越以专业为己任,形形色色的理论行色匆匆而高高在上地旅行在形形色色的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可说的基本上都是与民瘼民生全不相干或普通百姓根本不懂的术语、话语。感性经验是理论生产的基础,理论的价值只在与生活的关系。说到底,仍然是毛主席的话,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瓦尔特•本雅明在分析波德莱尔时就指出,“对大城市的揭露性呈现并不是出自这两种人(引者按:指“闲逛者”和“看热闹的人”),而是出自那些穿行于城市之中却心不在焉、或沉思默想、或忧心忡忡的人。”(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13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如果我们不把诗歌、小说等文学创作视为“呈现”的唯一方式,这数十篇基本上都不能算完整文章的文字(更谈不上所谓学术规范)无疑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揭露性呈现”。而“穿行于城市之中却心不在焉、或沉思默想、或忧心忡忡”正是“揭露性呈现”的保证。实际上这些文字都有一个内在的紧张感和焦虑。我猜测,它来自一个担忧,担心Better City,Better Life这样的观念被不加区分、不假思索地广泛传播和接受,进而成为一个虚假的意识形态。到那时,Better City也许就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且口号叫得越响,目标却离我们越远。必须就在现在把问题提出来,让更多的人把经验和体验说出来,引发一场广泛的讨论,引起大家的关注。于是,这些“穿行于城市之中”的“忧心忡忡的人”成了这次讨论的主要参与者。有担忧,于是有问题;问题从担忧中来。“在今天的城市中,谁买去了我们的生活?谁是城市空间的真正主宰?城市生活的速度,果真越快越好吗?城市生活中的自然环境如何生成,又当如何保护?城市的规模越大,我们的生活就越现代越幸福吗?一座体积庞大的城市和周边区域乃至其他城市之间,构成什么样的关系方才合理?当前的城市文化,由哪些渠道和力量塑造而成?这样的文化好吗?什么才是真正better的城市文化?一座有记忆的城市,意味着什么?城市为什么不能丧失它的记忆?我们居住在这里,可我们拥有这座城市吗?这座‘我们’的城市,又愿意对所有人开放吗?”(见该书《编者的话》)看看这些问题,哪一个不是与我们的切身感受息息相关?又有哪一个是仅靠贩来的知识和纸面上的理论能够解决?追问指向每一个生活在当代中国的人,无论你居住在城市里还是乡村中。而所有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最大的问题,即编者谓之“人和城市的关系,正在经历一场危机。”因此,“我们的Better City”的问题就不仅是一个表达方式的问题。既然是“我们的”,这个“我们”毫无疑问不能只是几个在读大学生,或已经毕业的少数接受了相对较高级教育的人。它理所当然应该是全民的。从问题的提出到对问题的讨论,讨论的展开和深入都理应是一场全民的总动员。正是基于此,讨论的发起者特别强调希望来自大学外面的人参与进来,“来谈谈对城市生活现状的感受,和对城市未来的希望”。我数了一下,本书共收录了51位发言者的文字,不包括“举手发言”中的人数。而网络上(当代文化研究网“热风论坛”[http://www.cul-studies.com/bbs/list.asp?boardid=5])的参与者显然不止这个数字。这个数字即使就上海的人口来说,简直无异于沧海一粟,更不必说全国。然而,其中透露出来的消息仍有令人欣慰之处。发起者对学院外参与者的邀请既显示了对学院体制及知识生产的自省意识,这一点在这个专业分工和专业化倾向愈演愈烈的时代尤为重要。学院绝不应该只是一个生产专业工作者的“人才工厂”,学院更不应该将其兴奋点集中在体制内的利益化学术研究之上,社会关怀的胸怀理应放眼现实,我想这正是发起者的初衷;同时,学院尤其不能将学院外的民众摒弃在关乎他们的问题讨论之外,脱离了现实,脱离了广大民众的讨论,其所谓学术意义无疑是虚假的。说到底,这些问题是“我们的”问题,就如同城市是“我们的”城市一样。“我们”才是城市的主体;而“我们”则是全体人民的总称。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媒体被资本和权力垄断的社会,在全球经济新闻、各色成功人士的神话和娱乐至死的八卦、游戏占领的资讯和休闲的空间中,真正的关乎现实的讨论空间却日渐萎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特别看重这一场其实还只是一个开始的“我们的Better City”的大讨论。城市与人的关系的危机其实既是城市的危机,也是人的危机。危机时刻既要清醒的对于现实的判断,也必须葆有对未来的希望。希望就在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城与人的新空间中来,为了打开一个更新更大的空间,为了“我们的Better City”。2010年6月7日于沪上江湾镇
  •     这是一本对城市提出问题的书。    城市,固然可以让一些人的生活“更美好”,却也可以让另一些的人生活“更不美好”——远的不说,深圳富士康那震惊世人的“连跳”,如果抛开“娇生惯养”、“心理承受力差”等颇值得商榷的说辞,将那以身殒命的亡魂以及他们身后更多的农民工纳入到今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来,考察他们的处境,那么无论是对他们,还是对“城市化”,我们的理解都将会很不一样吧。    正如该书编者一开始就提醒我们的:“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城市’从来不等于‘美好’,相反,它很可能是对美好生活的严峻挑战。”    资本的逻辑与委曲的身体    城市“有问题”,这并不是什么新闻。毋宁说,这恐怕正是每个在城里生活着的人的普遍感受,而感受尤为深切复杂者,恐怕当属那让人哭笑不得、无可奈何的“房奴”了——《蜗居》之所以热播,不正是因为它触动了这根敏感的神经吗?“商品房”对其他都市空间,尤其是公共空间的挤压,背后所凸显的,正是那看起来无往而不胜的“资本的逻辑”,所以,赚不来钱的东北虎可以被饿死(《死老虎、胖熊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所以,关系东湖水质生态的四百五十亩渔场可以被牺牲(《东湖和“无穷大”》);所以,你住处外的“银行一条街”可以走上“以汽车为本、以有钱人为主”的发展路子(《城市的天空与地面》);所以……    之所以说“资本的逻辑”似乎无往不胜,是因为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且正在改变着都市的形貌,而且还因为它同时将改造的触角悄没声息地伸向了我们的“身体”——居住在都市中,我们的“身体”似乎也被迫学会了“委曲求全”:“因为污浊的空气,把自己藏到私家车里,仿佛这样便可以隔绝一切。在不断生产尾气的同时,忘却空气的流动不拘。因为时尚美观的惯性要求,生活在空调创造的恒温里,成了新世纪的‘套中人’。尽管不得不忍受小区里的枯树和越来越少的绿化带,但可以花大价钱把自己的家搞得郁郁葱葱。”    活在这样的身体里的,是你、是我、是我们大家;而如此“委曲求全的身体”,无意中,恰正成了“资本”的帮凶:“当商品的逻辑取消了身体实际感受的能力,催生出身体之外的各色欲望,模糊着人们识别和判断自然的基本能力的时候,城市和资本也就更方便地携起手来,把身体和自然进一步商品化。”    城市对人意味着什么    城市对人意味着什么,答案历来多样。可是在那多样的回答中,似乎总有一种,声音格外响亮,也格外能够吸引和说服人——比如,直到不久前,人们对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还是充满了敬意的。《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城市对他来说,是知识、理想的所在,就此而言,他与他的前辈高家林一样,对进军城市充满了渴望。    可是当他明明有机会通过关系获得城市户口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去当煤矿工人——虽然也是城市户口,工作却格外辛苦、危险。这就是《平凡的世界》的独特处了:一方面,是对城市的极度渴望,可另一方面,这渴望却又指向了某种精神性的东西——即使工作危险艰辛,可是孙少平却是一位体面而有尊严的劳动者;即使自身身份只能算是城市的边缘人,可是孙少平却内心宁静、思想自由。    可是今天,对于什么是“体面”、什么是“尊严”,城市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问题,我们能听到的答案,已经与《平凡的世界》大相径庭了——今天,有一种格外响亮的声音在告诉我们,在城市里,你就得“奋斗”;这“奋斗”的涵义还相当具体:你得拼命熟悉主宰今日生活的市场规则,如此,你才能“适者生存”、进而步步高升,成为有车有房的“成功人士”——出入高档会所,香车丽人,美酒佳肴——你的生活,是多么的“体面”而有“尊严”。    可是,如果“体面”和“尊严”,就是由“成功人士”示范的那一套“活法”,你是不是也会感到困惑?你在这城市生活、拼搏,你享受过城市的好,但你一定也会有一大堆的不满想说。关于城市,你也曾经有过自己的想象,在你的想象里,城市当然绝对不应该只是一个被“金钱”主宰的地方:“城市生活的经济的部分,和其他非经济的部分,该有怎样的比例才合适?城市的土地,是否仅仅只是一种资本,卖得越贵越好?城市居民‘上班’之外的生活内容,是否主要就是‘消费’?那些不能归入‘消费’的部分,又该如何展开?当规划城市的时候,如何满足居民的非经济要求?现代都市的真正的优越性,究竟在哪儿?无数在城市长大的人,舍不得离开,无数乡村的年轻人,要搬进都市: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城市向人提供了什么?还应该向人提供什么?”    城中真意不属于工作和消费的生活    城市当然不应该只是一处“名利场”。“资本的逻辑”再是强大,它对城市的收编和改造却也绝不是、也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一些无名的小街能让你体会到“‘家’的亲切感觉”:“每当傍晚,从地铁站和公交车流淌出大量人群,行色匆匆,心里难免惦念着早晚两餐的柴米油盐,甚至恋爱婚姻、孩子上学、家庭温暖等诸般日常人伦。弯进商场里的生意,总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最便捷的买卖,恰恰是摆放在路边的地摊,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应有尽有。匆忙的脚步不经意地慢下来,往往是路边地摊上某件招致青睐的小物件,手机贴膜,新款香包,时尚运动鞋,体量比人大的布娃娃沙皮狗,夏天的摇头微型电风扇,冬日里的坐便器棉布套,还有碧绿的鸡毛菜,带花蒂的黄瓜,附着青枝翠叶的砂糖桔,冒热气的糯米糖藕……呵呵,总有你想象不到的新鲜玩意儿,并且是满足你生活中最细腻的需求,不由得你不停下脚步,情不自禁地掏钱买下了,继续回家的脚步就变得轻盈愉快起来。”    这里的生活,当然不属于“工作”,可是它似乎也不属于“消费”——因为今天的所谓“消费”,似乎已经成了“工作”的延伸;或说,在你不工作的时候,“消费”就成了你的工作,所以,今天的所谓“消费”,往往带有某种强制的意味;而另一方面,今天的所谓“消费”,又是和一套宏伟、美妙的“说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根据这套“说法”,如果你想要活的健康、潇洒、漂亮、“时尚”、“有品位”、“高质量”……你就得用这个品牌的化妆品、穿那个品牌的运动装;买宝马车、住景观房、不能有头屑、“不走寻常路”……可是你看那条小街和那路边的地摊:那里的人们当然也作买卖,可是与大卖场里的“见物不见人”相反,他们的买卖,总是与某张笑脸、某声吆喝、某句问候粘连在一起的;或说,市场交换的规则,总是“镶嵌”在有些随意(而不似大卖场那般目的明确)、有些舒缓(而不似大卖场那般急迫、紧迫)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因此,理性的算计与感性的寒暄之间,恰正构成了某种微妙的张力。——如果说这里面也藏有某种“说法”的话,那这“说法”,恰与围绕“消费”的一套“说法”相对:所谓“美好生活”,原来不是在需要你去“消费”的“别处”,它原来可以就在我们的身边!    老实说,我对那小街和路边摊上的人们心存敬意——他们是“这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野心家、掮客、资本家、腐败的官员,还有那宿命般的“理性的牢笼”,其目标似乎都直指那“从地铁站和公交车流淌出大量人群”,他们的身体自然也在学会“委曲求全”,但在“委曲求全”之外,他们的言行,似乎又暗含着某种生机和活力、表达着某种朴实的念想和希望——就如同你家楼下卖水果的阿姨和补鞋的鞋匠师傅,对于自己未见得美妙的未来,他们的认识其实不乏清醒;可是话头一转,他们也会“赞美浦东,赞美新外滩,赞美这个城市发生的一切变化”,他们是矛盾的,可这矛盾中,似乎亦自有某些厚实的东西在——“我喜欢听他们说,上海还是个好地方,我喜欢听他们教育他们的孩子,好好读书,否则大上海没有你们的位置。这些说法,都经不起批判,但我觉得,在这个城市生活下去的力气,来自这些渴望,修正这个城市的力气,也来自这些渴望。”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朱杰
  •             “好的城市”如何可能                          陈映芳                一、《“城”长的烦恼》在读者眼里,属于一本不大好归类的书,不论是体裁、叙述方式,还是作者们的身份、立场。不过它有一个并不含糊的议题:什么样的城市才算是好的城市?既然难以归类,我们不妨就先从议题说起。2010年3月8日至4月1日,“当代文化研究网”(www.cul-studies.com)展开了一次颇具声势的网络讨论,主题是“我们的Better City”。“Better City, Better Life”,很多人知道,这是本届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它曾被用来成功地说服了国际世博局官员和各国评审员。想来,它所包含的超越城市主义、强调市民生活为本的价值理念,应该是当初打动人的有力的观念武器。不过我相信大多数中国人对此中的曲折隐义不甚了了,让中国人对这句口号充满复杂感觉的恰恰是它的中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国自近代以来一直是西方知识的进口大国,翻译史上也因此留下有不少佳话或公案,这一届世博主题词从英语到汉语的高妙的语际意义转换,料想也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可供后人分析研究的特殊的个案文本。这不,满城飘扬着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旗帜才刚挂出,“Better City”就被人惦记着,成了网上文化大讨论的主题。相对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毋庸置疑式的语义结构,“我们的Better city”为人们提供的,是另一种思考起点和讨论空间:将“城市”从不容质疑的主体、转换成了生活者可质疑、可议论的客体对象。城市作为一种人类聚落,就如乡村一样,其形态本身不可能必然地为生活其中的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人们为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有期待“好的城市”的愿望,更有思考什么是好的城市的必要,“better city”不应只是被用来打动洋人的漂亮口号,它也应该是本土生活者的合理诉求、正当话题。这一次,将“Better City”放回本土语境中来的,是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的师生和一群对此主题抱有讨论热忱的网民们。对他们的这个讨论,我是当初就知晓的,却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但是,今天当我看到由这次大讨论的发言内容辑录而成的《“城”长的烦恼》,再回头想来,才意识到,他们的这一举措,在“城市”议题已经铺天盖地的中国,有着无可替代的特殊意义──以对抗的姿态面对意识形态的压迫,在专业学科的知识界无人愿意关注的地带站出来,在一片寂静的沉闷中喊出自己的声音来……这些原本就是我们应该寄望以文化研究者的,如今,透过这样一本书,我们似乎看到了我们想要看到的。               二、“文化研究” 在上海,由王晓明教授带动,被一群文学界学者引入大学已有多年。这西来的学科,原本即以资本主义、大众文化、消费主义等现代问题为主要对象,天然带有批判的性格、对抗的姿态。但是,身处剧变中的中国社会,文化研究学者倘以真诚之心启示自己的问题意识,自一开始就得面临不无尴尬的处境:研究者自身对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切,中国社会的走向等等,其实都还充满疑虑、难以理解。拿西来的理论武器,批判什么、对抗什么?就我所知,这样的问题一直也困扰着王晓明教授。与这个问题同时让研究人员们感到压力的,应该还有大学中的专业主义,以及他们自身对于学科背景单一可能导致研究力不足、因而对中国问题无从真正理解的现状的担忧。出于对现状的反思和角色使命的认同,他们将“当代支配性文化的生产机制”确定为核心,并从一开始就将“城市”列为他们主要的研究主题。在“城市”这个主题中他们尝试将历史与现实沟连起来,将政治、经济与文化放到一起来考察,并试图跨过不同学科间的专业沟壑。这样的实践富有意义,却也充满挑战性。在当今的知识生产领域,城市研究以坚硬的专业体制、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以及技术信息的垄断性著称,更与所谓城市化、城市发展等国家发展目标以及世博这样的举国项目将结合,具有不可一世的扩张性。对于人文社会学科的学者而言,在被设定的锦上添花式的城市文化研究以外,其实很少有可供伸展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研究的城市批判,谈何容易。一方面,不要说广义的西方理论,即以本人接触的社会学城市理论而言,自古典社会学到当今城市社会学,反思、批判城市的各种理论早已是层层叠叠,令人眼花缭乱。另一方面,在中国本土,由于城乡体制的结构规定,人们对城市的向往,是极为自然、正当的生活愿望。在这样的现实逻辑下,依据既有的西方理论而在中国作简单的城市主义批判,难免会被人们看作为城市文化人的矫情。而且,城市开发在中国已形成为一种特殊的体制,面对由权力经营城市、操控市场并一手制定集体消费规则的现实,知识分子若依然只将生活者的消费方式等等拿来说事,不免有避重就轻之嫌。但这一次,《“城”长的烦恼》让我们看到了文化研究的另一种可能:回到日常经验,让包括研究者在内的生活者自己说出对城市的感受。面对强势的城市意识形态和城市开发体制,人们不妨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对什么是“好的城市”作出自己的评判(在这儿,我愿意暂时忽略掉“我”与“我们”之间的差异)。这样的叙说,可以被理解成一种批判的方式,对抗的策略。可是,不经意间,很有可能,中国的文化研究者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可以找到一种观察中国社会的角度,反思自身与批判对象之间的关系,并逐步深入地发现中国社会的运行逻辑。在此同时,形成其所追求的“批判性分析”、“促进性介入”的方式──我特别注意到,在这个以“我们”命名的讨论群体里,不仅讨论者有不少是匿名的网民,他们的言说方式、对议题的切入角度甚至评价背后的价值观念其实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各表其意的城市生活感受中他们表达了多元、开放的城市观,中间不乏对现实具有穿透力的城市评论。这似乎与当初人们理解的西方文化研究的立场、方式不甚相同,但却是让人觉得触手可感的、有着本土气息的新苗,令人欣喜。          三、所有的市民都该是城市的主体。什么样的城市是好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评价,都应该说出自己的期待。或许这才是以“城市”为主题的文化批评最应有的品格。价值源于社会需求以及供求状况,从社会群体层面来说,对于人的聚落形态、生活环境,一般人大多会有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好的城市”应该是能够满足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或者起码是大部分人的居住需求和生活愿望的地方吧。但社会自有其逻辑。这种逻辑意味着什么?在此我也试着从日常经验和生活常识出发来说说事。现实中的城市人,象上海人,他们自己最想要的城市是什么样的?不需违言,上海人需要有南京路、外滩、金茂大厦、大剧院……高耸云天、光亮耀眼,这些已经是这个城市在中国的地位的重要象征物。但是,对大部分上海市民来说,让他们心向往之、念兹在兹的居住社区在哪儿?很有可能不在陆家嘴,也不在新天地──据我所知,上海有不少市民,遇到有海内外亲友来到沪上,真正愿意带着他们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好的上海”,在老西区。那里的景观与今天城市媒体所炫耀的更高、更快、更新、更亮的摩登大上海南辕北辙。这些年被城市主政者大力推动的都市大开发,在那里几乎被隔绝于外。没有大型推土机进入,没有绿荫被毁,也绝少有高层住宅拔地而起。除了不少老建筑被仔细地、恰如其份地重新涂过,那儿的城市光景几乎是百年不变:有中国人记忆中的“街”的肌理,有雅各布斯基强调的人行道、“街之眼”,甚至也没有所谓“历史风貌保护区”住宅建筑被商业化的问题,孩子和老年人在那儿都可以便捷地生活……我自己也曾一次次带朋友去走过,不仅听到过内地朋友北方朋友的惊诧,也收获过欧洲建筑师的赞吁。我相信,那里其实就是这个城市的空间规划者们心中的“好的城市”,也是掌握着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实权的人们自己所要的生活社区。所以,我常常会悲观地感叹:城市真正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是好的城市”,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好的城市’如何可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城市生产的机制”。“好的城市”、“为了市民生活的城市”如何可能?这是近年来各国城市研究学者、城市规划师都在关心和讨论的问题。记得几年前上海曾开过次高规格的城市论坛。在那次会上,我不无惊讶地发现,欧美各国的城市规划师其实大多在关注城市建设与社会建议的关系问题,在探讨城市规划如何考虑社会公平问题、社会老龄化问题、社会融合问题、文化保护问题等等——也就是以市民生活为本的好的城市如何可能的问题。而在同一平台上中国的城市学专家给各国代表展示的,却是上海城市大发展的宏伟蓝图——在那些蓝图中,规模奇迹、经济效应(如城市功能分区)、景观美学等等是最突出的亮点。那其中,几乎很难看到“市民”、“社会”、“生活”等等的地位和实际安排!我曾经将这种不无奇妙又令人感叹的学术现象解释为中外学者间的观念和知识的落差,希望这只是社会发展和学术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的问题。然而实际上不是——中国城市学者们的城市观自成一体,首先不是因为信息条件限制,也不是因为社会发展阶段的国情所致(严重的城市社会不公恰是我们的国情),它首先与城市发展主导者的意志及其城市生产的机制有关,这其中甚至包括有城市观/城市知识如何被引进、同时又如何被屏蔽过滤、被拒斥的机制。2008年11月至12月间,我曾去韩国首尔和日本东京参加过两个城市研究的国际大会。在那两个会议上,中国当前的各种城市问题几乎是大部分分会场都有人在讨论的议题。可与此同时,另一个到处有人的议论的问题却是:“怎么中国大陆的学者都不来?”“他们是最应该来的呀”……这亦是中国的一种城市现实。所以,虽然在现实的逻辑中,“什么样的城市是好的”其实可说是一个伪命题,但在城市主义已经被有效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情况下,“Better City”作为一个公共议题,依然有其独特的意义——城市观对市民生活愿望的扭曲、对日常生活的压迫,正是不合理的城市体制得以形成并维持的机制之一。也因此,我愿意将《“城”长的烦恼》的作者们的讨论,理解为知识人站在市民的市场上起而抵制城市主义意识形态、并进而参与改变城市生产机制的有意义的文化实践和公民行动。

精彩短评 (总计44条)

  •     上海人的自恋之作,不推荐!
  •     我们说城市的种种不是,我们抱怨城市的各种弊端,但是我们离不开城市。所谓逃离,不过是为了生计暂时离开难以生存的大城,企图以小城养羽翼,心中渴望的,终还是某天能够在大城展翅。跟美国的城乡生活模式接近而以为自己就真的发达了,殊不知,心态才是唯一根本的差别。
  •     角度各异 态度诚恳
  •     作为一个从小就没脱离过城市的“城市乡下人”,我并不相信better city, better life.
  •     切入点与讨论都非常平实非常不学术。翻开此书前后隔了两年,感慨人生际遇神奇难料
  •     我们的生活在城市和小镇,乡村之间进退
  •     城市文化的思考。
  •     一系列现状
  •     有那么多人和我有一样的思考。如此用力的思考我们生活的城市,可是到底要怎么做呢?所有的建议都无比正确,但书中数遍提及的“资本逻辑”如何推翻?当代中国的一个问题在于,我们抱怨的不是社会的不公平,只是自己处在了不公平的位置。如果我处在获益方,我还能留有多大的勇气呢?(少一颗星的原因在于,有些语言有些故意绕圈,稍显做作。当然,也可能是我没有读懂的缘故。多多包涵。)
  •     确实很多事情如此,想来我以前很多想法太天真了。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怎样打破现在的境地吧。
  •     三星半吧 总感觉有些为了批判而批判的意思 整本书的编辑也可以更有逻辑些
  •     写得可以,但有点理论
  •     虽然是碰巧看到的,但是内容很贴切城市生活
  •     我们的城
  •     设计导读1-1「有关设计3」专业书神马的,但是出乎意料地好看。大概它带给我的思索比较多吧
  •     这类开放型的书不应用星来评判
  •     初入城规,值得了解百姓的想法
  •     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真的以这样的方式编辑成书。这个大家看看“编者的话”就知道了。
    其实,每个人的观点都不能说高出一般人多少,但汇聚在一起,还真是一言两语很难说清他们到底说了什么。因为,现实本身实在太复杂了。我第一次读,觉得很简单,我都懂。但过一阵子再看又发现了新的东西。这是因为,书里的这些话是活的,似乎能不断与现实对话。
    装帧雅致,编辑精良,开本真合适,定价也合理。
    还买了几本送人。主要送的是我各个时期的语文老师,因为,他们在课堂上的一言半语往往不经意间影响很多人。
  •     感觉收获并不是没有,但总说上海上海的我就看不下去了。关于城市的思考,思考了也没有用啊,关键是改善。本人不是很喜欢。
  •     喜欢去不同的城市看不一样的风景,却总是害怕看到模式化的城市,总是躲避不了正在施工的建筑
  •     当下对城市生活本身的探讨太少,这本书多少作为一种提醒的力量来告诉我们这种意识还依旧存在.
  •     不乏有见地的意见~~~但是对于一整本基本都是抱怨的书~看的人也不能高兴起来~~~而且很多都是上海~上海~上海~~~让人厌倦~~~
  •     家乡是什么,故乡是什么? 而他究竟是什么?不如说是内心的一点念想,可悲的现代人,特别在改革之后的浪潮中,时代的巨大变革让我们无记忆可循,唯有内心念想,聊以慰藉。
  •     好的城市里不仅有自上而下的关怀,更有自下而上的觉醒。
  •     边读边想起里弄考察所见到的种种:倾斜的百年木构屋、卧病在榻的98岁老人、漏雨的天花板与残破的楼阁、里弄居民的抱怨和愤懑……再次面对弄堂外大上海的繁华与笑语盈盈的人群,有种感受,说不出……
  •     其中文章参差不齐,不过问题意识还不错。
  •     小清新,平易近人的文呵
  •     我讨厌书上这种类似知识分子的无力感。
  •     算是屁民的评论吧,由探讨到改善的路还很长。
  •     以后借书要做好思想心理生理准备,绝不能再随意的顺手牵羊,以免浪费我的青春年华,囧
  •     作为一个非纯学术作品来说,书中所展示的各方观点还是有理有据、值得思考的。反观网上一些所谓论坛中的发言,更像是刁民发牢骚,看似有道理,却遮蔽耳目,不足为鉴。
  •     赞~
  •     薄薄一本,但是读来却很有感触。不再是宏大的空间构建规训消费主义,而是回到日常经验,让城市里的生活者表达生活感受和意见。当面对迅速发展的大城市,面对日益被吞噬和异化的日常生活空间,我们是不是还能像米兰达那样说“啊,美妙的新世界,有这么多出色的人物”。什么是"Better city",值得所有人深思。
  •     城市,不只是技术,人是城市的灵魂。
  •     本来南京路是大型百货公司 淮海路是二三层的中小型特色商店。。资本的逻辑越是强大,城市空间越是标准化,越是可以通用、互换。经济利益的驱动,孕育平民文化的空间正逐渐地在利益驱动之下被剥离、被驱逐。。现在的弄堂,大概只有弄堂,没有生活了吧。。
  •     推荐
  •     有一篇提到,城市有活力的地方都是非法的。好像是哦,但不是挺好的,不better city可以么。。
  •     好的城市生活是什么样的?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和生活空间来思考。
  •     一场市民社会的实验~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ab53780100kqtg.html
  •     在新加坡的时候有个市民问我上海那么好,为什么还要来新加坡这个小地方,我不得不又一次想起新加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岛国上你找不到任何小地摊,这让我对新加坡的城市结构配置心生敬佩:没有“非法”的流动摊贩,说明城市化确实基本能满足从贫到富各个阶层的需要,之后我听说新加坡宏观调控下的住房政策让每个阶层的本地人都买得起房时,也更加坚信这一点。虽说新加坡不及上海一半大,但移民成分复杂(华裔,马来,西欧,印度,菲律宾等),能在尚处在大兴土木的城市化中级阶段就达到合理配置城市结构,这种稳步推进城市化的态度,反倒值得棚户区遍布中心城区,贫富差距拉大,各区房价普遍高且差异极大的“大块头”上海学习。
  •     我们的城市
  •     纷纷吐槽,你一句,我一句。我老了不晓得你们在讲些什么?
  •     马睿姐的稿费内?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