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同时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532746576
作者:[美] 苏珊·桑塔格
页数:244页

作者简介

《同时》是桑坦格的“最后一部”随笔集,她的“最后一本书”。书名取自苏珊·桑坦最后一次演说的标题。
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夹叙夹论的方式详细介绍现代欧洲文学种几部被忽略的杰作。第二部分是时事评论。由于桑塔格写作这些评论文章的期间,正是美国外交政策急转弯和世界局势动荡的时期,作者当时对局势的尖锐评估和对布什政府的猛烈抨击现在回顾起来是极具预见性的,而对阿布格莱布监狱囚犯事件的犀利剖析并不只是局限于事件本身,而是秉承作者两部有关摄影专著(《论摄影》和《关于他人的痛苦》)的洞察力、对美国暴力文化提出严厉的批判。但更重要的还不是她简介的准确,而是她在恶劣环境中对知识分子的独立性的坚守。第三部分是演说稿,这些讲稿是桑塔格一生写作与行动的融通、是随笔家,小说家、公共知识分子、行动主义者这些是她从一开始就具备但常常泾渭分明的角色的重叠、浸透和深化。可以说,她的一生在理论上赞扬的、在实践中都做到了:她以她那“内省的能量、热情的求知、自我牺牲的准则和巨大的希望”、以她“从一生深刻而漫长地接触美学所获得的智慧”、以她的“勇气与抵抗”、以她的“道德考量”、而最终使她成为了了“自己的仰慕者”。

书籍目录

序前言关于美的辩论一九二六年……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里尔克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双重命运:论安娜·班蒂的《阿尔泰米西娅》不灭:为维克托·塞尔日辩护稀奇古怪:论哈尔多尔·拉克斯内斯的《在冰川下》9.11.01数周后一年后摄影小结关于对他人的酷刑文字的良心世界作为印度论勇气和抵抗文学就是自由同时:小说家与道德考量说明译后记

编辑推荐

  2004年12月28日,苏珊·桑塔格因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之并发症在纽约与世长辞。四年之后的2008年底,上海译文出版社将在这位伟大女性的逝世纪念日前后,隆重推出她的最后一部随笔集《同时》,以纪念桑塔格逝世四周年。《同时》的书名取自苏珊·桑塔格最后一次演说的标题,之所以以此为书名,是为了纪念本书多种声音的性质,纪念她的文学活动与政治活动、美学思考与伦理思考、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的不可分割性。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作者一些甚少发表、不为人知的杰作;第二部分是时事评论;第三部分是演说稿。

前言

  本书是苏珊·桑塔格在生命最后几年积极拟订和筹划的一部著作。除了其他写作计划——包括第三本更具自传色彩的论述疾病的书、一部以日本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和一部短篇小说集——之外,她打算先出版一部新的随笔集,也即她常说的“我最后一部”随笔集,然后再回头写小说。  书的目录,桑塔格曾准备了多个草案,编排她自《重点所在》出版以来所写的文章,并为她计划写的几篇随笔预留位置,尤其是一篇关于格言式思考的文章——这是她发生兴趣已有一段时间的一个题材,日后她的笔记本出版时读者将会看到。然而,除了那几篇未写的随笔外,这本书已非常接近于她要出版的随笔集。

内容概要

苏珊·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

章节摘录

  关于美的辩论  二00二年四月,教皇约翰一保罗二世终于对数不清的掩盖色魔神父的事件被揭露所制造的丑闻作出反应,他对被召去梵蒂冈的美国红衣主教们说:“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也许会有瑕疵,但它的美依然保存着;这是任何理智上诚实的批评家都能分辨的真理。”  教皇把天主教会与一件伟大的——即是说,美的——艺术作品相提并论,是不是太怪了?也许不是,因为这种空洞的比较使他可以把令人憎厌的恶行变成好像是默片拷贝上的刮痕,或覆盖在一幅古典大画家的油画表层上的龟裂缝,也就是我们下意识地略去或掠过的瑕疵。教皇喜欢神圣庄严的理念。而作为一个表示(像健康)某种无可争辩的优点的术语,美一直是作出应急的评价的永久资源。  然而,永久并不是美的较明显的属性之一;对美的沉思,如果是经验丰富的话,也许会充满感染力,莎士比亚在很多十四行诗中便很懂得发挥这种戏剧效果。日本传统上对美的颂扬,例如年度观赏樱花盛开的仪式,是深含哀伤的;最激动人心的美是最短暂的。要使美在某种程度上不消亡,就需要在观念上做很多修补和改变,但不消亡的这个想法实在太诱人、太强烈,根本不应该用称赞更高级的美的化身来糟蹋它。于是扩充美的概念,顾及各种美,带形容词的美,安排在一个由递升的价值和不受腐蚀所构成的天平上,使用各种隐喻(“心智美”、“精神美”),这些隐喻都优于被普通语言颂扬为美的东西——感官愉悦。  脸孔和身体这种较不“高洁”的美,依然是最常被访问的美的场所。但我们怎么也想不到教皇在为几代神职人员性侵犯儿童和为保护性侵犯者而寻找借口时,竟会唤起那种美感。更重要的——对他重要一是“更高级”的艺术之美。不管艺术对感官而言在多少程度上是一个表面的问题和接受的问题,它一般都在“内在”(相对于“外在”)美的领域获授予荣誉公民称号。美似乎是不可变的,至少当它体现——固定——在艺术形式中的时候,这是因为美作为一个理念、一个永恒的理念,是在艺术中获得最佳体现的。美(如果你选择以那种方式使用这个词)是深刻的,而不是表面的;有时是隐藏的,而不是明显的;安慰人的,而不是扰乱人的;不可摧毁的,例如在艺术中,而不是转瞬即逝的,例如在自然中。美,那种约定性的高洁的美,是永存的。  美的最好的理论,是其历史。思考美的历史意味着聚焦于美在特定社群手中的运用。  把美当作无可挑剔的表扬和安慰来使用,不啻是提供某种保障,而按其领导人的意思致力于铲除被视为有害的纷至沓来的创新观点的社群,是不会对修改这保障感兴趣的。难怪约翰—保罗二世——以及他所代表的那个受保护受维护的机构——谈起美这个理念就像谈起好人这个理念一样自在。  同样似乎不可避免的是,在差不多一百年前,当那些与美术有关的最具威望的社群献身于激烈的创新计划的时候,美便在那些被诋毁的概念中首当其冲。美在创新者和标新者眼中只能是一种保守标准;格特鲁德·斯泰因说,把一件艺术作品称作美,意味着它已死。美的意思已变成“无非”是美罢了:再没有更乏味或市侩的恭维了。  在其他领域,美依然是主宰,不可抑制。(又怎能不是呢?)当臭名昭著的爱美者奥斯卡·王尔德在《谎言的衰朽》中宣布“如今,没有任何真正有文化的人……会谈论落日之美。落日已很落伍了”时,落日在这痛击下顿时晕头转向,然后又稳住了。当艺术也同样被召唤去赶时髦时,却没有稳住。作为一个艺术标准的美被缩减,远非表示美的权威的衰落。反而是见证了对还存在一种叫做艺术的东西的信仰的衰落。  即使当美是艺术中一个无可置疑的价值标准时,它也是通过求助于某一别的特质而被从侧面来定义的,这特质被假设为某一美的事物的精髓或必要条件。定义美,无非是颂扬美。例如,当莱辛把美等同于和谐时,他是在就卓绝或令人倾倒的事物提供另一个总看法。  由于缺乏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定义,人们便假设有一种衡量艺术中的美(也即价值)的器官或能力,叫做“品味”,以及有一批由有品味的人鉴定的正典作品,这些人是更精妙深奥的满足的追求者,是鉴赏的行家。因为与生活中的美不同,艺术中的美被假设不一定要明显、昭然、易见。  品味的问题在于,不管品味在多大程度上是各个时期的艺术爱好者社群内大范围的共识的结果,它都是源自对艺术作出的私人性质的、即时的、可撤回的反应。而那种共识,不管多么坚定,也无非是局部的。为了纠正这个缺陷,康德——一位虔诚的普遍化者——提出一种以通用而持久的可辨识的原则作出“判断”的独特能力;被这种判断能力合法化的品味如果得到恰当反映,应为人人所共有。但是,“判断”并不具备它意图达至的提高“品味”或在一定程度上使“品味”更民主化的效力。首先,作为有原则的判断的品味是很难实施的,因为与易变的、经验式的品味标准不同,判断与被认为是无可争辩地伟大或美的实际艺术作品有着最含糊的联系。况且,如今品味是一个比在十八世纪末期远为脆弱、更容易受攻击的概念。谁的品味?或更无礼些,谁说了算?  随着文化问题中的相对主义立场对旧有的评估施加的压力愈来愈大,美的定义——对美的精髓的描述——也变得愈来愈空洞。美再也不可能是像和谐那样正面的东西。对瓦莱里来说,美的本质是它不能被定义;美恰恰是“不可言喻的”。  美的概念之难以确定,反映了判断本身——作为某种可以设想为不偏不倚或客观的、并非总是自我服务或自我指认的东西——的威望之受损。它还反映了艺术中二元话语的信誉之受损。美把自己定义为丑的对立面。显然,如果你不愿意说某东西是丑的,你就不能说某东西是美的。但是,把某东西——任何东西——称为丑,已有愈来愈多的禁忌。(若需要解释,不妨首先不是去审视所谓的“政治正确”的崛起,而是去审视演进中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然后才去审视这两者之间的共谋。)重要的是在迄今一直未被视作美的东西中寻找美的东西(或:在丑中寻找美)。  同样地,对“好品味”这一理念的抗拒——抗拒好品味与坏品味二分法——亦愈来愈强烈,除了若干场合,例如庆祝势利眼的失败和一度被鄙视为坏品味的东西的胜利。今天,好品味似乎是一个比美更倒退的概念。严肃、困难的“现代主义”艺术和文学似乎已经过时了,似乎只是势利眼者的阴谋而已。现在,创新是放松;今天的“容易艺术”向一切开绿灯。在宠爱近年那些较“用家友善”的艺术的这种文化气氛中,美似乎如果不是明显的,也是虚夸的。美在我们荒谬的所谓文化战争中继续受打击。  认为美适用于某些事物而不适用于另一些事物,认为美是识别力的一个原则——这曾经是美的力量也是美的魅力。美一度属于那种建立等级制的概念家族,很适合对身份、阶级、等级和排他性一点也不感到歉疚的社会秩序。  美这个概念,以前是一个优点,如今变成缺点。一度因为其太笼统、松散、多漏洞而显得脆弱不堪的美,竞被发现是一恰恰相反——排斥太多事物。识别力一度是一种正面的能力(意味着精纯的判断、高标准、严谨),如今变成负面:它意味着以偏见、狭窄、视而不见的态度对待那些有别于我们自己认同的事物的优点。  针对美的最强烈、最成功的举动是在艺术中:美——以及对美的关心——是会带来限制的;用现时的习语来说,是精英主义的。人们觉得,如果我们不说某东西美而说它“有趣”,则我们的欣赏范围就可以包容得多。  当然,当人们说一件艺术作品有趣,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喜欢它——更别说他们认为它美了。它通常无非意昧着他们认为他们应喜欢它。或他们有几分喜欢它,尽管它不美。  或他们形容某东西有趣,可能是为了避免把它称作美这种陈腐说法。摄影是“有趣”最先以及很早就获胜的领域:新的、摄影式的观看方式提议把一切当作相机的潜在题材。美催生的题材实在太广泛了;而且没多久,美作为一种判断也显得不够酷了。对一张关于落日的照片,关于一个美丽的落日的照片,任何一个有起码的驾驭精致语言的能力的人也许宁愿说:“确实,这张照片蛮有趣。”  什么是有趣的呢?主要是以前不被认为是美(或好)的东西。病人是有趣的,一如尼采指出的。恶人也是有趣的。把某东西说成有趣,是暗示挑战旧的赞美秩序;这样一些判断渴望被视为傲慢,或至少被视为单纯。“有趣”——其反义词是“沉闷”——的鉴赏家欣赏碰撞而不是和谐。自由主义是沉闷的,卡尔。施米特在写于一九三二年的《政治的概念》一书中如此说。(翌年,他加入纳粹。)奉行自由主义原则的政治缺乏戏剧性、特色、冲突,而强大的寡头政治——和战争——则是有趣的。

图书封面


 同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9条)

  •     “让我们从风险开始。被惩罚的风险。被孤立的风险。被打伤或杀死的风险。被鄙视的风险。我们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应征士兵。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打乱队形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会招惹有着不同效忠理念的被冒犯的大多数人的不满、谴责、暴力。我们都是在公正、和平、和解等标语的保护下,这些标语使我们加入一些志趣相投、尽管可能较小且相对无权势的社群,动员我们参加示威、抗议和进行公民抗命——但不是上阅兵场和战场。与自己的部落步调不一致,踏出自己的部落、走进一个精神上更大但数目上更小的世界——如果疏离或异议不是你习惯的姿态或惬意的姿态,则这将是一个复杂而困难重重的过程。藐视部落的见识是困难的,这种见识把部落成员的生命价值,置于其他人之上。指出另一个部落的成员的生命与自己的部落的成员的生命一样有价值,将永远是不受欢迎的——将永远被认为是不爱国的。效忠我们所认识的人、我们所看到的人、我们与之牢牢相连的人、我们与之分享——就像我们会的那样——某种恐惧气氛的人,总是更容易的。让我们不要低估我们反对的东西的力量。让我们不要低估那些敢于对被大多数人的恐惧合理化了的残暴和压制提出异议的人可能遭到的报复。我们是肉造的。我们可被刺刀戳穿,被自杀性炸弹袭击者炸得稀巴烂。我们可被推土机压碎,在大教堂内被枪杀。恐惧使人们抱成一团。恐惧也使人们分散。勇气激发各个社群:一个榜样带来的勇气——因为勇气也像恐惧一样会传染。但是勇气,某些类型的勇气,也可孤立勇敢者。原则的长期命运:尽管大家都自认有原则,但是当原则变成不方便时,原则往往会被牺牲。一般来说,一个道德原则会使人与公认的做法相悖。一旦该社群(它实际上只想维持自认在保护的原则)对那些挑战它的矛盾的人作出报复,这种相悖就会带来后果,有时候是不愉快的后果。”所以,世事的关键不是对错,是对待对错的态度,对待对错的独立态度是先问问这个对和错是怎么被认定的。仍然是那个意思,追究来路是必要的。来路是清晰的,未来才是清晰的。包括命定的混乱,那混乱你也要清晰地去了解其由来。就像某夜我们在说慈悲是什么。慈悲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是知道,懂得。
  •     首先得说,这是一本我黑了很长时间的书,终于咬咬牙买了。掂回家之后又不忍心一口气读完,于是塞在柜子里,像旧社会人民开荤吃饺子似的,隔三岔五地翻两页。但是近十天在恶补美国历史的间隙,还是把它读完了。虽然桑塔格一篇篇小文短小精悍,读起来却一点不比大本的《美国通史》省力。阅毕只能长叹一声:唉……这样深度的文章,内容自然不是我的知识储备能谈的起的,略翻一遍,思路恐怕也不太抓得住,故而只能借着牛人的思想做一下自我反思——《桑塔格传》的封底有句话:“桑塔格女士,您愿意看一看我的书,让我出名吗?”——换到我这里则是:“桑塔格女士,您愿意让我借用一下您的书,照一照我脑子里的疤吗?”“活着即是被拍摄、记录自己的生活,并因此继续生活而没有意识到摄像机正不停地对准自己。但活着也是摆姿势……一边看着无助、遭捆绑、裸体的受害者被施加酷刑一边露出满足感,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在勒令脱光衣服的男人叠在一起之后,如果你不拍张照纪念,就好像缺了点什么。”“很可能,为数颇多的美国人宁愿想像对其他人类——他们作为我们假定或怀疑的敌人,已丧失他们的权利——施加酷刑和羞辱是天经地义的,而不愿承认美国在伊拉克的冒险是愚蠢、昏庸和奸诈的……士兵们在他们所犯的暴行前面摆姿势、竖起大拇指,再把照片发送给他们的老战友。我们应该大感震惊吗?我们的社会是这样一个社会,以前你几乎可以牺牲一切来掩饰你个人生活的秘密,现在你吵嚷着要求被邀请到电视节目上暴露自己的隐私。这些照片与其说是揭示对不道歉的暴行毫无保留的欣赏,不如说是揭示一种无耻文化。”“毕竟,我们正处于战争中。而战争即地狱,比任何把我们拖入这场恶臭的战争的人所可能预期的更可怕的地狱……不错,看来一张照片胜于千言。即使我们的领导人选择视而不见,也仍会有数以千计的新快照和录像涌现。无可阻挡地。”在《关于对他人的酷刑》中,桑塔格这样对待虐囚。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对虐囚的道德评判上时,她告诉我们——事件本身才值得关注。人们之所以对虐囚感兴趣,根本是源自文化中窥视癖和自我暴露癖;而政府之所以对此加以限制和制裁,根源是将人们的视线转离发动战争的愚蠢和罪恶。暴力文化中参观与被参观的泛滥才是导致道德崩溃的原因——在人们为人性丧失而愤怒或焦虑的时候,桑塔格从事件的背后找到了原因。如果思想可以用“性感”来形容的话,无疑,这样的思想是性感的。面对同一问题,如若大声疾呼“反对暴力”,看上去多少有些像个傻大笨粗的胖丫头,而假如引经据典地论证美国文化暴力的起源、沿革与影响,那么拖拖沓沓地多少会有黄脸婆的嫌疑。恰恰是这样的精辟和短小,才够得上是性感——所谓“性感”,乃眉眼之间流转的一种味道,不浅薄,不严肃,不张扬,却仍然丰满得让人遐想联翩。而这样的性感却并非来自感性——究其根源是知识与经验的混合。试想这样的语言背后,支撑着的必然是大量的时事积累,清晰的政治头脑,还有对体制完整而确切的把握。很难想象一个不晓得美国政体中还有“国会”一词的人会写出如此文章来——纵然你有再好的脑瓜和再悲天悯人的情怀,不靠谱儿嘛!以前我一直认为,感性的才是性感的。关于生活的意见建立在对它的体验之上,没有触动灵魂的东西不要碰。这话当然没错,但假若连其逆命题也相信,问题就有点严重了。所有触动你的东西都可以上手吗——显然不是。感性牵连着的必然是激情,然而激情是最靠不住的。热情之下(即便是等它冷却之后)写下的东西,过后再翻往往是垃圾,莫名其妙,奇形怪状。感性可以带出美,但大概很难指向问题。问题要讲逻辑,而逻辑就是概念-判断-推理——傻子都知道这是理性了,要借助知识,经验,底蕴,技术……一句话,理性是功夫堆出来的。有功夫的东西才有“料”,有“料”才好看,才深邃,才睿智,才……性感。当然话又说回来,性感里面大概是少不了感性的。如若字字句句锱铢必较地写文章,读起来恐怕只能让人想起弓腰驼背的老编辑吧——还一定要架上一副瓶子底儿才有范儿!语言学研究都是这样的风范——科学得跟数理化似的,看了就头皮发麻。不过无论如何此乃后话。桑塔格的性感更多的来自于理性和逻辑的光芒,犀利得总让我想起鲁迅。这样的性感是值得研习甚至模仿的——学不到精髓,先从皮毛开始嘛。最后扔一句题外的,虽然《同时》的翻译不错,但是阅读过程中还是没能压抑住找原文的欲望——桑塔格的时评一定要看原文才带劲。尽管有不认识的单词,读起来仍然是——用范伟的话说——杠杠地呀!!!
  •     以她最后一次演说的标题《同时》为书名,这本苏珊桑塔格的“最后一部”随笔集在她去世后出版。中文译本由黄灿然,翻译过其众多作品的“钦定”译者译出。在后记中,黄灿然承认桑塔格在英语中是一位文体大家,绝非“读起来蛮好的”,他说若是读者觉得他的译文“读起来蛮困难的”反而是一种恭维。译者想要尽可能多地保留桑塔格的文风,作家那“独一无二的声音”,也正如桑塔格本人在书中所强调的。“独一无二的声音”在桑塔格这位“公共知识分子”这里,也许首先意味着在不同领域活跃的不同声音。文学活动与政治活动、美学思考与伦理思考、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正如她的儿子戴维里夫在前言中指出的,“她对一切都感兴趣。确实,如果让我只用一个字来形容她,那将是热忱。她想体验一切,品尝一切,去一切地方,做一切事情。” 她写小说、散文、书评,也对政治活动和公共事件发表意见,以她深刻的观察和睿智的笔触。而这本被视为她的最后文字的书,也代表了她最关注的很多问题,使我们窥见这位激情的文学共和国成员的生命。桑塔格花很多时间推介别的作家,她说这是一种责任,一度被她称为“传播福音的冲动”。书中收录的几篇长篇小说的评介,或者是作家不见传于文学史,或者是作品没有享受应有的声誉。而她对之毫无保留的赞赏,在《一九二六年》她写道,“今天,当'所有人都溺死在伪善里'--帕斯捷尔纳克语--时,他们的激情和他们的执拗给人的感觉就像木筏、灯塔、沙滩。” 或许因为桑塔格坚信每一部“配得上文学这个名字的文学作品,都体现一种独一无二的理想,要有独一无二的声音。” 这种独一无二的理想在前苏联作家列昂尼德茨普金的《巴登夏日》那里体现为原创性的运动的方式,“属于小说中一种罕见而极具野心的亚类型”。而在意大利作家安娜班蒂的《阿尔泰米西娅》那里则体现为陌生感,是与我们不知道或不完全明白的事情遭遇的力量,也是被“历史小说”这一标签驯化了的那个文学分支的特殊效果。而哈尔多尔拉克斯内斯的《在冰川下》则兼具科幻小说、哲理小说、梦幻小说、滑稽小说、空想小说乃至反小说的特性,或许可以说是唯一可纳入通行的长篇小说的所有类别标签的小说。桑塔格对独特的小说亚类型的持续的沉思,这些赞赏性的随笔所包含的自我揭示也许比她想象的多。她说,长篇小说是由作家对文学是什么或可以是什么的认识构成的。作为一个作家,一个文学的创造者,她既是叙述者又是反复思考者,被各种理念所牵动。“但长篇小说不是由理念而是由形式构成的。语言的各种形式。表述的各种形式”, 她在耶路撒冷奖受奖演说里说道,“我未有形式之前,脑中是没有故事的。”在桑塔格看来,每一部有意义的文学作品都有独一无二的声音,同时也体现多元性、多样性、混杂性的理想。正如她在《不灭:为维克托塞尔日辩护》中引述的塞尔日的日记所揭示的,“后来,随着个性的丰富,便发现个性的局限,即自我的贫乏和桎梏,发现人只有一次生命,一个永远受限制的个体,但这个体包含众多可能的命运,以及……交织着……其他人类的生命、大地、生物、一切。因而,写作变成一种对个性的追求,变成一种体验各式各样的命运,浸透他人、与他人沟通……逃避自我的一般局限的方式。” 还是在耶路撒冷奖受奖演说里,她说道:“文学的道德功能之一,是使人懂得多样性的价值。”明白其他人、其他不同于我们的人确实是存在的,在我们这个充斥着价值观、文化、宗教等各种冲突的世界显得尤为重要。在接受德国图书交易会“和平奖”的演说里,苏珊桑塔格这样总结文学的力量:“接触文学,接触世界文学,不啻是逃出民族虚荣心的监狱、市侩的监狱、强迫性的地方主义的监狱、愚蠢的学校教育的监狱、不完美的命运和坏运气的监狱。文学是进入一种更广大的生活的护照,也即进入自由地带的护照。”“文学就是自由。” 苏珊桑塔格这样告诉我们,“尤其是在一个阅读的价值和内向的价值都受到严重挑战的时代,文学就是自由。”

精彩短评 (总计70条)

  •     真的很有必要去看一下原版……
  •     她从阅读中建立标准,再通过这些标准衡量她自己的作品,也正是根据这些标准她看到了自己的可悲和不足。
  •     从纪念泽巴尔德展开到对语言的评论着实精彩!
  •     当当发货的速度很快,书的质量总的来说都还不错。桑塔格的作品基本上都收齐了,慢慢看了。
  •     很有深度。
  •     文学即自由
  •     严肃性的安慰。
  •     垃圾
  •     看到流淚也是神經了。。
  •     桑塔格書,黃燦然譯,不錯
  •     小说家的任务万岁。
  •     桑塔戈的书必买必读必藏。
  •     3.5
  •     关于文学的部分看起来有些吃力,但演讲都非常精彩,不知道何时我们会有自己的桑塔格。
  •     有风格有笔触有思想
  •     读于2014年
  •     文字就是自由
  •     同作者的其他评论作品一样有趣。
  •     苏珊·桑塔格作为一名公知的角色论文学,致敬。虽然,我更喜欢她的《论摄影》。
  •     强,风骨与见解支撑了一个移民帝国
  •     世界作为她的仰慕者
  •     后半段比前半段好读。前半段涉猎的所有生僻欧洲文学作品我都没有读过,直接读评论就显得有点没有抓手。后半段关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社会身份的讨论与演讲,都十分具有真知灼见,即便在今天,已然令人肃然起敬。
  •     看了两遍,还想看更多遍。
  •     最喜欢最后一篇 同时:小说家与道德考量
  •     知识分子的榜样
  •     永远都在摆姿势的桑塔格,此时应该更倾向于道德、伦理和人本,对所谓爱国、正义等品质的怀疑,我们是否在被愚弄和诱导中做出了对现实不真实客观的判断
  •     “一些常识”
  •     严谨,深刻,有担当的文学家。
  •     同时:随笔与演说
  •     参考资料,写读书笔记。
  •     桑塔格展示了何谓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反复读了第二和第三部分后,我以为她的一大优点和缺点是:她的文章没有多么深刻的道理,但敏锐的思想使得文章饱含洞见,并且在同一文章中反复论述,即使这有碍于她思想的清晰性。
  •     读中,好难读。读完再评价。
  •     一名真正的学者
  •     第三部分好到一种境界了
  •     留一星是因为有些地方我资历不够没太看懂。
  •     第一篇挺好的,其他的评论,觉得会把人读混乱。
  •     桑塔格,给予每一个在这个忙乱时代试图坚持自我的女人以一种别样的勇气。她是我的导师最喜欢的女作家,所以书我买来后送给了导师,她很感动,说要放在枕边慢慢品读。
  •     跳过了两篇评论文学作品的文章。真是不负于她说的严肃性或深刻性。但是黄灿然故意为之的译文确实难读。给人的感觉总是过分严肃了。是作为评论家一部分的特质吗?
  •     淡淡的感动~一本不错的书~
  •     沉重的灵魂与思考,有些固执的对生命的追逐,旁人也许难以理解,但严谨的作风也令人佩服
  •     装订和内容一样都是精品!
  •     桑塔格的独立思考会一直鞭策我去反省吧。要时刻警醒自己,不要被外围的一切束缚。自己是自己,也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     “文学就是自由”
  •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读起来不顺
  •     “美学本身是一个准道德方案。”
  •     深刻,虽略显晦涩,却是一味良药。
  •     这才是真的的评论
  •     对于她所写的东西,是枯燥的……
  •     第一次读桑塔格的文字 译者的直译让文字读起来有些吃力/不得不说桑塔格对于俄罗斯文学的推崇 对于布什政府抨击 而那篇虐囚事件的剖析最震撼
  •     内容五星,印刷质量一星。
  •     秉持着桑塔格一贯的深刻,很喜欢。
  •     还好你没活到川普时代
  •     黄灿然的翻译真是让人望而生畏
  •     ……
  •     翻译的可能有点儿问题
  •     最爱的桑塔格
  •     加拿大
  •     我借的这本封皮很漂亮
  •     最后那些演讲,简直是篇篇都很同意,很不错。就是作者直译的读起来有些费劲,但这费劲是值得的。我在想,读英文是不是会更自在一些~
  •     最后一部”随笔集
  •     观点基本上同意,但感冗赘。
  •     购于2015年春节,苏珊以及黄灿然。
  •     只有她才能够称得上是“公知”。看的时候不自觉地会联想起柴静的《看见》。
  •     书都很不错,包装好,送货快
  •     她与我们“同时”同在
  •     《关于美的辩论》厉害。每次看到牛逼的人都会觉得世界很大。但,有意的翻译的这么难受让我睡着了两次。
  •     不确定是因为文本本身属于讲稿和随笔的问题,还是翻译的原因,阅读的语感连贯性不是很好。也可能是我开始不适应黄灿然的翻译风格了。
  •     #1933/1/16-2017/1/16 纪念桑塔格84周年诞辰# 她的文笔很好,特别适合写文学评论。同时她还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知识分子”,佩服。
  •     尤其喜欢911的和谈小说的那几篇,很有启发。
  •     如果只用一个字来形容她,那将是热忱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