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述怀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忆往述怀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61342022
作者:季羡林
页数:313页

作者简介

人世多悲欢,珍重生命的人,会寻求一种较合理的人生态度。我所欣赏的人生态度,是道家的一种境界。正如陶渊明诗中所云: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季羡林
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素以学术造诣深厚而著称,且有大量散文随笔问世。本书收集了大师近年来发表的散文随笔,其蕴涵大师一生的追求、理想和人生观。
领略大师风采,传承智慧文明,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经典散文全新结集出版。全景展现学术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谈对人生世事的感悟。
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必须实现人生的价值,才对得起这仅有的一次生命。
天下有没有傻瓜?有的,但却不是被别人称作「傻瓜」的人,而是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这样的人自己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人类自从成为人类以来,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二、人
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三、个人内心思想、感情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
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没有礼貌是目中无人的一种表现,是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如果
这样的人多了,必然产生与社会不协调的后果。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个人小事而掉以轻心。
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在永恒不断流逝的时间的长河中,到了一定的时候,应该回头看一看,看看走过的历程中自己走得是否都完全正确,正确的要坚持,不正确的要扬弃。这是十分必要的。
一个人既然立下大志做一件事情,于是就苦干、实干、巧干。但是什么时候才能成功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可以不必过分考虑。只要努力干下去,而方法又对头,干得火候够了,成功自然就会到你身边来。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对我都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悔。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真有一个人,人人都说他好,这个人很可能是一个极端圆滑的人,圆滑到琉璃球又能长上脚的程度。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它还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季羡林素以学术造诣较深著称,他虽是年事耄耋却神思焕发,有大量散文随笔问世,亦是文坛一大幸事。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散文随笔,蕴涵着作者一生的追求、理想和人生观,它虽没有华丽的语言,但从平实无华的叙述中,却透露出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读过之后让人的心灵不禁为之一振。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书中可以领略欣赏季羡林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读他的作品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

书籍目录

第一篇  阅尽沧桑  生命的价值/3  我们面对的现实/5  谈老年/7  养生无术是有术/11  回头看看/13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16  一寸光阴不可轻/19  希望在你们身上/21  三思而行/22  园花寂寞红/24  人间自有真情在/26  老马识途/27  珍爱大自然/29  走向天人合一/31  寸草心/33  回忆/38  寂寞/41  爽朗的笑声/43  毁誉/47  谈礼貌/49  漫谈撒谎巧0  论恐惧/53  漫谈消费/54  坏人/57  傻瓜/58  隔膜/59  送礼/61  宗教/64第二篇  学林漫步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69  一个信念,一个主旨,一点精神/73  一个老留学生的话/75  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79  治学的态度与方法/81  学问中没有捷径/82  我与东方文化研究/85  漫谈书院/88  文得学养/90  谈东方文学/92  中国传统小说在亚洲/95  谈西学东传/99  我和外国文学/101  追求一个境界/106  我对未来教育的几点希望/107  谈文学交流/109  谈中国书法/113  漫谈散文/115  论新体旧诗/120  语言与文字/122  文章的题目/123  光彩的文明/125  拿来和送去/126  我和东坡词/128  学外语/131第三篇  此情犹思  我的第一位老师/137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140  对陈寅恪先生的一点新认识/143  忆念胡也频先生/145  哭冯至先生/149  我眼中的张中行/154  记周培源先生/158  也谈叶公超先生二三事/161  悼许国璋先生/164  忆念郑毅生先生/169  遥远的怀念/170  谈中国的“学统”/175  梦萦未名湖/180  天竺心影/1 83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186  文明人的公理/194  医学士/199  两个乞丐/203  母与子/205  寻梦/213  戏剧/214  师生之间/219  一朵红色石竹花/222  芝兰之室/224  一个流传欧亚的笑话/225第四篇  心与物游  听雨/231  清塘荷韵/233  二月兰/236  香橼/240  黄昏/242  槐花/245  怀念西府海棠/247  胭脂古井/250  换了人间/252  马缨花/254  处处花开夹竹桃/257  幽径悲剧/259  春满燕园/262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263  海上世界/265  游天池/267  火焰山下/270  石林颂/273  西双版纳礼赞/276  在敦煌/279  虎门炮台/291  访绍兴鲁迅故居/293  富春江上/295  星光的海洋/299  登蓬莱阁/302  佛教圣迹巡礼/305

编辑推荐

  《忆往述怀》中人世多悲欢,珍重生命的人,会寻求一种较合理的人生态度。我所欣赏的人生态度,是道家的一种境界。正如陶渊明诗中所云: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季羡林  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素以学术造诣深厚而著称,且有大量散文随笔问世。《忆往述怀》收集了大师近年来发表的散文随笔,其蕴涵大师一生的追求、理想和人生观。  领略大师风采,传承智慧文明,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经典散文全新结集出版。全景展现学术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谈对人生世事的感悟。  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必须实现人生的价值,才对得起这仅有的一次生命。  天下有没有傻瓜?有的,但却不是被别人称作「傻瓜」的人,而是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这样的人自己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人类自从成为人类以来,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二、人  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三、个人内心思想、感情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  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没有礼貌是目中无人的一种表现,是自私自利的一种表现,如果  这样的人多了,必然产生与社会不协调的后果。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个人小事而掉以轻心。  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在永恒不断流逝的时间的长河中,到了一定的时候,应该回头看一看,看看走过的历程中自己走得是否都完全正确,正确的要坚持,不正确的要扬弃。这是十分必要的。  一个人既然立下大志做一件事情,于是就苦干、实干、巧干。但是什么时候才能成功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可以不必过分考虑。只要努力干下去,而方法又对头,干得火候够了,成功自然就会到你身边来。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对我都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悔。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真有一个人,人人都说他好,这个人很可能是一个极端圆滑的人,圆滑到琉璃球又能长上脚的程度。

内容概要

  季羡林,(1911- )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离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章节摘录

  我们面对的现实  我们面对的现实,多种多样,很难一一列举。现在我只谈两个:第一,生活的现实;第二,学术研究的现实。  一生活的现实  生活,人人都有生活,它几乎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概念。在家中,天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人都必须有的。这且不表。要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不在话下。在社会上,就有了很大的区别。当官的,要为人民服务,当然也盼指日高升。大款们另有一番风光,炒股票、玩期货,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腰缠十万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当然,一旦破了产,跳楼自杀,有时也在所难免。我辈书生,青灯黄卷,兀兀穷年,有时还得爬点格子,以济工资之穷。至于引车卖浆者流,只有拼命干活,才得糊口。  这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生活。我们必须黾勉从事,过好这个日子(生活),自不待言。  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把思虑再深化一点,想一想全人类的生活,你感觉到危险性了没有?也许有人感到,我们这个小小寰球并不安全。有时会有地震,有时会有天灾,刀兵水火,疾病灾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驾临你的头上,躲不胜躲,防不胜防。对策只有一个:顺其自然,尽上人事。  如果再把眼光放得更远,让思虑钻得更深,则眼前到处是看不见的陷阱。我自己也曾幼稚过一阵。我读东坡《(前)赤壁赋》:“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我与子之所共适。”我深信苏子讲的句句是真理。然而,到了今天,江上之风还清吗?山间之月还明吗?谁都知道,由于大气的污染,风早已不清,月早已不明了。与此有联系的还有生态平衡的破坏,动植物品种的灭绝,新疾病的不断出现,人口的爆炸,臭氧层出了洞,自然资源——其中包括水——的枯竭,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人类实际上已经到了“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地步。令人吃惊的是,虽然有人已经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并没有提高到与人类生存前途挂钩的水平,仍然只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还有人幻想用西方的“科学”来解救这一场危机。我认为,这是不太可能的,这一场灾难主要就是西方“征服自然”的“科学”造成的。西方科学优秀之处,必须继承;但是必须从根本上,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以东方的“民胞物与”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济西方“科学”之穷。人类前途,庶几有望。  二学术研究的现实  对我辈知识分子来说,除了生活的现实之外,还有一个学术研究的现实。我在这里重点讲人文社会科学,因为我自己是搞这一行的。  文史之学,中国和欧洲都已有很长的历史。因两处具体历史情况不同,所以发展过程不尽相同。但是总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多有相通之处,对象大都是古典文献。就中国而论,由于字体屡变,先秦典籍的传抄工作不能不受到影响。但是,读书必先识字,此《说文解字》之所以必做也。新材料的出现,多属偶然。地下材料,最初是“地不爱宝”,它自己把材料贡献出来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发掘工作是后来兴起的。盗墓者当然是例外。至于社会调查,古代不能说没有,采风就是调查形式之一。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调查工作,也是晚起的,恐怕还是多少受了点西方的影响。  古代文史工作者用力最勤的是记诵之学。在科举时代,一个举子必须能背四书、五经,这是起码的条件。否则连秀才也当不上,遑论进士!扩而大之,要背诵十三经,有时还要连上注疏。至于传说有人能倒背十三经,对于我至今还是个谜,一本书能倒背吗?背了有什么用处呢?  社会不断前进,先出了一些类似后来索引的东西,系统的科学的索引,出现最晚,恐怕也是受西方的影响,有人称之为“引得”(index),显然是舶来品。  但是,不管有没有索引,索引详细不详细,我们研究一个题目,总要先积累资料,而积累资料,靠记诵也好,靠索引也好,都是十分麻烦、十分困难的。有时候穷年累月,滴水穿石,才能勉强凑足够写一篇论文的资料,有一些资料可能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写文章之难真是难于上青天。  然而,石破天惊,电脑出现了,许多古代典籍逐渐输入电脑了,不用一举手一投足之劳,只需发一命令,则所需的资料立即呈现在你的眼前,一无遗漏。岂不痛快也哉!  这就是眼前我们面对的学术现实。最重要最困难的搜集资料工作解决了,岂不是人人皆可以为大学者了吗?难道我们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地“高枕无忧”了吗?  我说:“且慢!且慢!我们的任务还并不轻松!”我们面临这一场大的转折,先要调整心态。对电脑赐给我们的资料,要加倍细致地予以分析使用。还有没有输入电脑的书,仍然需要我们去翻检。

图书封面


 忆往述怀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这是季羡林老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有青年时代写的散文,也有老年时写的随笔。初看时,觉得特别没意思。写的都是花花草草的小情调,或者就是一点生活的小感悟,感情算不上丰富,只能说比较真诚,内容也算不上精彩,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故事,只能说文笔优美,清新自然。所以一开始,我并不喜欢读,心想像季老先生这样的大家,怎么才写出这样水平的东西呢。读罢之后,一直到今日,遇到生活中诸多不如意且难言的事来,我忽然想起这本书中季老特别描写过的清华园的那株紫藤萝,我忽然明白了。其实季老是有故事的人,其实季老是个感情丰富的人,只是有些感情并不适合于直接表达,只能隐隐含在一株紫藤萝里。平常日子里,望望那株花,看她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象,其实,内心里就足以满足和幸福。有惦念这一株花的心情,说明生活的还算如意。若那株花死了,心里可怎么难过呢?如今,我也才渐渐懂得了欣赏一株花,并不只是欣赏,更重要的是梳理自己的心境,添加自己的信心和勇气,以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这样解读这本书中的文字,顿时开朗起来,这本散文集,其实凝结着季老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对一些问题的自己的看法,还有生存的哲学与智慧。
  •     齐生死 等荣辱——季老忆往述怀文/路猫甲刊登于光明网http://www.gmw.cn/content/2008-04/11/content_760441.htm以及青岛日报  人世多悲欢,珍重生命的人,会寻求一种较合理的人生态度。   ——季羡林《忆往述怀》   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形象,通常是一个历尽沧桑的智慧老人。智慧,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沉淀下来的精华,国家需要睿智的长者,宣扬悠久的历 史,提点年轻人未来的路。我们能拥有季羡林老先生这位97岁依旧笔耕不辍的智者,确实是一件莫大的幸事。   当人走到人生边上,对过往的回顾,对生命的意义,对生与死、灵与肉等种种问题的思索,往往比常人有更多的深思和感悟。苏格拉底曾经说:"到了肉眼开始朦胧的时候,心眼才锐利起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忆往述怀》一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散文随笔,蕴涵作者一生的追求、理想和人生观,它虽没有华丽的语言,但从平实无华的叙述中,却透露出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读过之后让人的心灵不禁为之一振。   季老本是搞学术研究的,比如东亚文化、印度梵学、佛学等研究,写散文只能算是副业。长于散文随笔的大学问家有很多,然而季老用心之多、用情之深,过之寥寥。季老虽说自己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然而长期对佛学、传统文化的钻研,使得这些精华共同涵养着他的灵魂,使他在面对人生世事,有着高迈的精神气质。   对于生死,年近百岁的季老主张顺其自然,但决不主动放弃生命。他曾说,印度梵文中的"死"是一个被动态的动词,说明"死几乎都是被动的,一个人除非被逼至绝境,他是不会轻易抛弃自己生命的。" 所以他对于生有一种执着,这种执着不是出自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因为活下来可以寻找并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对的,季老对于生命的消逝,虽然会痛惜,但也看得洒脱。有信仰的人会将希望寄托于来生与天堂,这样心灵多少会有些抚慰。然而季老却称自己"虽然研究佛教,但是从来不相信什么生死轮回,再世转生"。挚友许国璋的去世对他是一个打击,心中的难受和思念是可想而知,他却淡然地说:"我相信我们都只有一次生命,一别便永远不能再会。可是,如果退一步想,在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我们居然能够相逢,而且成了朋友,这难道不能算是最高的幸福吗?"也难怪季老如此珍重自己的生命,直到现在,也依旧"不服老",因为这一生对于他,是独一无二的一生。人做事的机会,仅有这一生,只能依附这具支撑不过百年的臭皮囊,即使有来世,名字、容貌、身份、时代都早已改变,那时的自己也断然不能称为"自己"。必须要实现此生的全部价值,才对得起这仅有的一次生命。   一个已经看透生死的人,名利之于他更是无足轻重。季老在众人眼里,是一个学问、名利双丰收的人。论学识,季老通晓英文、法文、德文、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融会中外典籍,善于在东西方文化的纷纭现象中发现交汇点,可谓是学富五车,广博精深;论名利,季老被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更有甚者尊他为"国宝"。但季老对于名利,一向严谨自谦,之前的三辞桂冠,更显他淡泊名利的气度和胸怀。   在书中,季老多次提到自己的治学态度,他坦言"学问中没有捷径",对于做学问的态度,也多得益于他的留学经历。季老年轻时在德国写博士论文,特意添加了一篇很长的绪论,自我感觉良好。最后却不但没有得到教授的夸奖,反而被退了回来,只有冷冷的批注:"这篇导论统统不要!你这里面全是华而不实的空话,一点新东西也没有!别人要攻击你,到处都是暴露点,一点防御也没有!"这件事无疑给年轻的季先生狠狠地一棍,让他毕生受用不已。从此,季老在学术研究上愈发的谨慎勤恳,篇篇著作都有着自己的新意与见解,学问之道也颇见特色。在当前日益浮躁、热衷于炒作的学界,不知何时才会落下这同样的警醒一棍。   庄子曾说:"寿则多辱",季老也说:"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季老忆往述怀,讲述的不仅仅是他过往的故事,更多的是阐述他对后辈的期许。他谈讲礼貌、论消费,希望年轻人继承文明古国的优秀品德;他谈教育,希望通过务实的行动而非空谈推动中国教育的进步;他谈中国文化,谈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希望中国文化的精髓能不断修复、完善并得以传承;他谈人与自然,希望人类能保护自然,走向天人合一。季老追述自己的一生,无非是希望人类社会的接力赛中他这一棒能传递得更好。可见,长寿还是有点好处的,至少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看得更为透彻,从这点来说,季老应当是"寿则多荣"了。   其实,做人与治学本来就是相通的。尤其是季老这样从事人文科学研究的学者,当他们已站在学术象牙塔的尖端时,一种传道的使命感常会促使他们作出一篇篇感悟性文章,这些凝缩着人生智慧与经验历练的文字,尤为打动人心。   《忆往述怀》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5-1 定价:¥35.00
  •     北大燕园,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承载了多少梦想,记录了多少过往。从沙滩红楼到燕园旧址,从四书五经到后现代艺术,北大的兼容包并思使这它不仅仅是一座高等学府,更是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精神和骨气。如今校园辉煌如故,青松翠柏,鸟语花香,然而那些昔日里在微风乍起四周寂静的未名湖畔散步谈天的人们如今已不知去向。幸好,我们还能够看到这一段恢宏历史所留下的点点痕迹。在那个特定年代的那批胸怀大志心系民族的学术泰斗之中,季老是幸运的。他的精神没有被政治动荡命运无常所毁灭,他的尊严也并没有因为拳脚相加的暴力而丢失。今天,他可以自由地发表内心所感所悟,让我们通过他的视角去了解当时的历史,那些人,那些事。虽为耄耋之年,但季老论起友人仿佛就在昨天。“此情犹思”中,季羡林回忆了自己的诸多老师和挚友,郑毅、冯至、张中行、许国璋……逝者已去,但是他们仍然光鲜地活在季老的记忆里。作为北大佳话,季羡林与金克木、张中行被颂为“北大三老”,名闻遐迩,三位老人不仅是低调淡泊、无欲无求的仁者,也是学贯中西、通读古今的智者。季老淳朴恬澹、本色天然,张中行舒卷自如、独成天趣,金先生文章桀骜精悍、诙谐犀利。三人都是治学有治学有道治人有德的学者大家。《忆往述怀》中特别收录了季老一篇怀念故友张中行的佳作“我眼中的张中行”。季老评价他是“高人、逸人、至人、超人”。而张中行也曾写过一篇《季羡林先生》,可见二人互相推崇惺惺相惜之意。两位老人随同居朗润园中,然而二三十年的时间并没有使他们成为至交,不过是“早晨起来,在门前湖边散步时,有时会碰上他。我们俩有时候只是抱拳一揖,算是打招呼……”季羡林极为欣赏张中行的学识文采,“中行本来学富五车,腹笥丰盈,负暄闲坐,冷眼静观大千世界,谈禅论佛,评儒议道,信手拈来,皆成文章…… 这个境界对别人来说是颇难达到的。而在我眼中,也不过几个人。鲁迅是一个,沈从文是一个,中行先生也是其中之一。”张老虽学识渊博可谓学界泰斗,然而为人淡泊宁静,不慕虚荣,淳朴无华,待人以诚。听说他一生清贫,85岁的时候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整个家没有经过任何装修,白墙灰地,屋里两个半新的书柜书,旧桌已成古董,破藤椅腿上打着绷带。老人为这个住所起了个雅号叫“都市柴门”。张老的思想和行事,颇具道家风范。他拒绝功名利禄,拒绝高官进爵。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这与季老的治人治学风格也及其一致。“他以平常之心待人,以人道的目光爱人,又以学者式的视角思索人,这便剔去了俗气,剔去了平庸,我读他的人物素描,觉得在不急不躁,不冷不热之中,流出人生的诸多净悟。它让人清醒,让人回味,让人从世俗中猛然转向静褴、超然的境地”然而逝者已矣,思者永伤。我们同季老一样,深深怀念那些故去的前人,也以他们自由民主包容兼并淡泊名利的思想勉励自己,以求得内心的一份安宁和坚持的信念。草长莺飞,燕园中仍然是人来人往,脚步匆匆。但是当春夏之交,时至清晨,走在荷塘边,看着“依然烟笼一里堤的”景色,我们应该会想念那两位曾经在这里直抒胸臆,尽兴而谈的白发先生。想念他们默默如水的友谊,想念他们带给我们的每一份感动。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季羡林先生是散文大家。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炙热的人文情怀,充满着趣味和韵味,都值得玩味。喻之为啜香茗,齿颊留香,或比之沐惠风浴春雨贴切不过。真正的“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也。
  •     在书里看到了不少不会念的字。。。我承认我没文化。。。
  •     隽永的文章
  •     一个老人的肺腑之言,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必须实现人生的价值,才对得起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书中的关于得失关于生命的价值等等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本书现在转赠给了一个朋友,希望它能够给更多人带来启示。
  •     真实的文字是朴素的,朴素的文字是美丽的,平实的文字中依然流淌着真挚的情感。真实万岁!
  •     国学大师 学术泰斗 国宝,这是这位儒雅的老头的头衔,一个文化人在老年的阶段会是什么样的呢,那时的我是否会像季羡林这样?
  •     始于2008年7月25日。应该是咪咪赠的书。其实文章还是那些文章。不一样的排列顺序和选择可以造出好多好多不同名字的书。谁让季老被当成国宝了呢?
  •     读了一半不到,却已然被平实又带着哲思的风格吸引了,真的是很久没有这样认真的去读一本散文随笔了。
  •     大概是人越老所想的事情越简单吧,倒是年轻人觉得生命复杂又多变。季老欣赏的人生态度真能概括他想说的一切。
  •     感觉很多东西和现在人写博时一样的,很多东西也是老爷子的随笔、感想的。只是议论文的感觉很重,读起来还是很吃力的,很多东西是不能理解的。
  •     季羡林的怀人咏物散文实在是没话说!!!无论文字还是内涵都直愣愣地戳中我的点!!!感情真挚,文字优美,有点小惆怅但又充满希望~所以我最喜欢这种成天笑呵呵的老头子了!!!
  •     我妈说,你怎么喜欢看老头子写的东西(…)。我说,老头子也是有青春的好吗(…)。
  •     小学读的,至今大部分都忘记了,唯有一篇讲诉燕园一株古藤在文革中被毁的文章印象深刻,因为当时喜欢的一棵白桐正被人扒树皮
  •     有些絮叨吧 不过季老还是有很多情真意切的散文的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盛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不喜欢这类书籍,看了一半,没看了
  •     怎么说呢,每一篇都适合用于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也就对王妈那篇印象深一点。
  •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     有些小文还是不错的。
  •     第一次看季羡林的文章就喜欢上了。就是因为是实话所以才觉得好看。季先生的文字很清淡,一点都不浮夸,所以很喜欢。
  •     季先生的文字,“朴厚”二字最浓。但读得了,发觉歌功利德的鼓吹真的不少:也许与其从事过北大校长的经历有关,这或多或少影响了阅读的品质。这样说似乎有些“洗垢求瘢”。不过单说散文造诣,同为“燕园四老”之一的中行先生就有过之而不及了。
  •     还不错... ...
  •     行文平易近人,季老把他的思想点滴记录下来留给我们,我辈应当好好珍视,从中获取益于自己的。
  •     真正的静若止水,放佛任何事都再也不会让这位已故老人心生波澜。
  •     平平淡淡才是真,三星给作品,一星给对季羡林的敬仰之情
  •     催眠效果甚佳
  •     略读一下这本,收的限免,本身对季羡林兴趣并不大,但是跟最近的阅读范围(共产党、文革)联系较大。
  •     只是比较认真读了前三分之一,特别是关于做学问的。佩服老先生的精神,但实在对老先生自说自话提不起兴趣。
  •     很自然,很有道理。
  •     有一点不适应 大概还是因为没有经历过20世纪的原因 有一些那个年代的人才有的情怀真真很难感受。
  •     其实季老很多半世纪前的想法已很适用于现今社会
  •     散文这种始终不是我的菜
  •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     有些细看,有些跳着看。现在想不起内容来了。“我能忍辱负重地活下来,根本缘由在于我的思想还在,我的理智还在,我的信念还在,我的感情还在。”
  •     记一花一木,忆一人一事,果然是文字清丽,通俗易懂。比砖家强多了。
  •     不那么欣赏。。。
  •     乌合之众向"国学大师"的朝拜敬仰,实在和季先生的谦和达观、质朴本然相去甚远。
  •     老实说的话,文笔和想法都有些意外的朴实。或者说,过于直白平淡。这些文章可以充分说明大众眼中的大师和其本身形象相差有多大。
  •     我活下来,一种悔愧耻辱之感在咬我心。-好誉而恶毁,人之常情,无可非议。
  •     不是很喜欢 也许是不喜欢这个风格吧
  •     一个人活到90多岁,会看到身边的家人亲戚朋友陆陆续续的离开人世,真的是一件很残酷的事。里面有好多篇纪念离去的人的文章,还有一篇是许国璋的,记得我上学那会儿还报国一个许国璋英语班,他们是因为开会而成为朋友的,开会有时候也是有好处的。不过这本书编辑不怎么样,好多类似的文章,一看就是季羡林发表在不同刊物上但类似的东西,都要编辑在一起,看着有些反感。
  •     像很随性的生活笔记,却不乏大智慧。作者生前,我没看过也没想过要看他的文章,然而他的去世,让我起了追悼之心,于是,有了手上的这本书。
  •     咱虽没有青春无敌,但对我这个年龄来说比较暮气重了点,没读完
  •     以前只知道季羡林是大师,看了本书后,觉得,很一般。这些随笔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其笔下那些普通平凡的小百姓,王妈,老祖,盼儿子的老妇人等等,情深而切。倒是那些回忆其友人的,完全没有感觉,其文字表述动不动就伤心欲绝,反而让我觉得一般。而看到“新中国给了我新生命”这类言语,还不少,就不想看了。文人有傲骨,大师的傲骨在十年浩劫中也被批斗弯了。以小人之心度大师之腹,见谅。
  •     大师的思想和话语,怎么看,看多久,都觉得很朴素。
  •     前半部分很无感,中间的好几篇回忆性的散文深得我心。翻译终身成就奖得主啊,膜拜!!!
  •     听老者娓娓道来百年人生故事。
  •     作文范本
  •     就在此本书的第二章节中,季老提及其对散文的认知是“不散”,然而通本读来,尤其末章,总觉得寻不着地方抓握、落脚。[忆往述怀],大概有些东西本就是只能写给自己读的。倒是最喜欢人物那一章了。
  •     https://book.douban.com/people/2696758/annotation/3016106/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