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论

出版日期:2015-8-20
ISBN:9787549564086
作者:李劼
页数:152页

作者简介

木心有如空谷幽兰,默默领略,最好。
木心的诗文是在天空里飞翔的,木心的讲学,则像孔雀开屏。
李劼《木心论》( On Mu Xin’s Self Enlightenment ),同时想到的乃是:这天底下,能够如此畅谈文学的,不知还能有几个。
上篇《木心开屏,美在洞见》。木心讲学讲出的,是令人目不暇接的洞见,犹如一片片美丽的花瓣。静观如孔雀开屏,雍容华贵;动察如天女散花,纷纷扬扬。
下篇《遥应李耳,堪比但丁》。木心最出色的散文足以与《道德经》媲美,作为诗人的木心,乃中国的但丁,是一颗中国式文艺复兴的启明星。
木心的文学审美,虽然缤纷绚丽,但并非了无脉络可寻。在西方文学是对基督的诗性解读,对拜伦的向往,引尼采为知己;在汉语文学是与老子的天然相通,与嵇康的兄弟认同,与陶潜的高山流水。这两条脉络,有如天空中的两道彩虹一样,互相映照。借用王勃名句表达,基督与李耳齐飞,拜伦共嵇康一色;尼采似火,陶潜如水。这既是木心的灵气,也是木心的底气。
木心毋庸置疑是天才,既是文学的天才,也是文化的天才。这样的天才在意大利叫作但丁,在英国叫作兰姆,在德国叫作尼采或者荷尔德林,在法国叫作蒙田或帕斯卡尔,在美国应该是爱默生加上梭罗。木心走了,木心的文字并没有随之消逝。圆明园废墟,汉家陵阙,都会是过眼烟云。但《道德经》、《红楼梦》却像天上的星星一般,常在。
本书的封面图画:木心《旷野一棵树》。书内收入木心手稿五幅,木心故家唯一的遗物图(窗棂),以及1986年李劼与胡河清在静安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合影。

书籍目录

【引子】  我曾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木心)
【上篇】 木心开屏,美在洞见
1.1 / 木心的讲学,理当算作开风气之先。
1.2 / 尼采是孤独的。木心,也注定孤独。
1.3 / 木心在诗歌上的童子功,与钱锺书在学术上的自幼习练堪比伯仲。
1.4 / 文学是很无用的,20世纪文学,更无用。
【下篇】 遥应李耳,堪比但丁
2.1 / 木心的文学世界,是在他的小说、诗歌、散文里。
2.2 / 木心完成,撒下一地芬芳。
2.3 / 自有宋开始的中国式文艺复兴,已然启程。

内容概要

李劼,作家,思想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本名陆伟民,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并在该系执教十多年。1998年赴美,现居纽约。80年代至今,发表大量文章,在海内外出版有文学评论集《个性·自我·创造》,专著五卷本《李劼思想文化文集》,《中国文化冷风景》、《百年风雨》、《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等;以及历史小说《吴越春秋》、《商周春秋》、《汉末党锢之谜》,长篇小说《丽娃河》、《上海往事》、《星河流转》等。
木心(1927—2011),原籍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在“文革”囚禁期间,用白纸画了钢琴的琴键,无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陈丹青说,“他挚爱文学到了罪孽的地步,一如他罪孽般与世隔绝”。著有《哥伦比亚的倒影》、《素履之往》、《即兴判断》、《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我纷纷的情欲》、《西班牙三棵树》、《鱼丽之宴》、《巴珑》、《伪所罗门书》、《诗经演》、《爱默生家的恶客》、《云雀叫了一整天》等书,逝世后另有“世界文学史讲座”整理成书《文学回忆录》,及作为《文学回忆录》补遗的《木心谈木心》。


 木心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我看的网店上这本书的内容简介:木心既是文学的天才,也是文化的天才。这样的天才在意大利叫作但丁,在英国叫作兰姆,在德国叫作尼采或者荷尔德林,在法国叫作蒙田或帕斯卡尔,在美国应该是爱默生加上梭罗。木心走了,木心的文字并没有随之消逝。圆明园废墟,汉家陵阙,都会是过眼烟云。别人需要用一本书讲说的内容,在木心只消一句话就讲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木心有如空谷幽兰,默默领略,非常好。作为话题谈论,已然入俗。当作重大发现炒作,会让木心痛心疾首。南怀瑾,胡兰成,潘雨廷,木心,四者之中,南怀瑾最俗,胡兰成最浮,潘雨廷最精深,木心最清高。木心讲学,无心插柳,或为私学先声,遥接先秦,填补审美空缺。文学本无史。木心走过,留下一片片芬芳。===============================================我艹,多大仇要这么黑木心。老人家都去了你们就让他安息吧。
  •     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习惯晚自习回宿舍的路上,在报刊栏前读南周,因为一篇《文学在于悲伤——木心乌镇追思会》认识木心,既幸运又遗憾。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理想国系列木心作品全集迷恋极了,光是装帧就素得让人觉得舒适,一股好闻的淡淡的油墨味,先生原就字字珠玉,加上出版社如此用心,雅极了。老实讲,作为文学的门外汉,对木心作品的理解并不深刻,尚处于单纯的爱他的只言片语,爱他对文字运用的自如,旁人精心雕琢,他却信手拈来自成诗。从未妄敢给自己读过得木心作品写书评笔记,但是时时翻阅搜集关于先生的信息,以期能多一点儿理解先生及其作品。豆瓣关于木心的书评很多,李劼老师的《木心论》更学术,更成体系,与先生更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意味。说李是先生的知音有一部分原因是两人都曾经历文革,后来都旅居纽约。李说读到先生的“司马迁用儒镜照史,伟大有限”时大喜过望,紧接着一句“当然了,木心不会下苦功夫去细究司马迁如何伟大有限,而是话锋一转,大赞司马迁的文笔如何出色。”简直两个熟悉彼此行事方式又分外欣赏的哥们儿。李解读木心讲陶渊明的章节中“木心又说:屈原是中国文学的塔尖,陶渊明不在塔内,是塔外之人。这句话与其说是在描述陶渊明,不如说是木心下意识地表达了自己的叙述者身份,听上去好像是个局外人似的讲说立场。事实上木心讲得一投入,局内得很。” 局外局内之说木心得很。《木心论》中此种酣畅淋漓的交流不少:魏晋文学,唐诗宋词,两人确实投机……倘若是单纯的肯定木心,恐怕会招借木心抬高自己之说。李本就著作等身,作为文学批评家自是涉猎广泛,因此在解读木心讲评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做对比时,说先生有失确凿,并补充了中国神话的担当特征,很是中肯。在作品类型上,李说木心不善逻辑架构和运筹,难以进入鸿篇巨著。不敢苟同,我倒是觉得,木心的小说有古龙的风格,古龙说“长句读来如浩荡大河一泻而来,突然以短句相接,犹如一把剑把水截断,可以收到波澜大起大落的特殊效果。”想必先生对文字也有如此看法,所以,先生不是难以进入长篇小说,只是钟爱短句,有惜字如金的意味了。及至评先生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说先生的文学困顿在于阅读止于汉语世界。李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侃侃而谈,直指先生襟肘所短,真是凛冽,文学批评家的成分大大多于知己的成分,恐怕要得罪木心粉了。在我这门外汉看来,术业有专攻的缘故,李有自己的所长,先生对西方的理解并没有李评论的那么捉襟见肘。对李的评论和先生本身的认识:李更凛冽,直接置自身于局内;先生则平和,看似置身局外,实际上局内得很。因此,李说自己写木心论有相知的原因也不错。不妨把阅读《木心论》当作观侠客论剑,精妙处鼓掌欢庆,高下难分时看官保留自己的观点即可。把李的直白不妨当作理解先生的一扇窗。
  •     李劼《木心论》读后感——这天底下,能有几个如此畅谈文学?作者息羽听李劼先生的《木心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黑色的封面,木质的纹理像极了木心故家唯一的遗物,窗棂。腰封的画,霭霴的气息漫漶清冷的墨色,这是木心的《旷野一棵树》。扉页是这样开始的——我曾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木心《鱼丽之宴·战后嘉年华》。木心的照片,木心的手稿,纸张用的是munken rough paper,触觉的,视觉的,书的味道就这么出来了。首页,李先生写到,木心以高超的生存智慧成为中国文化艰难时世中的幸存者。木心有言:“最善自制自葆,最能瞻前顾后,庶几乎天才。”读来莞尔成微笑,木心躲了一辈子,这种幸存是生存和审美双重的意义,一场流浪,一场和解,顿觉些许墨色沉沉,心里发酸。但很快这种情绪淹没在壮阔的瑰丽里,这种感觉,如同李先生所言——出埃及的希伯来人跟随摩西。先生与木心的对话,穿行在木心的诗文绘画,穿行在欧罗巴文化里,穿行在古希腊,穿行在民国,穿行在哲学,穿行在古往今来,天马行空般洒脱,像枯萎的路灯倏尔触角般迤逦,照射出揉碎了的月光。木心《美国喜剧》浅淡的文字,像一帧帧装裱的画面,让我们看到细节,这样的民国气质,李先生从张爱玲、胡兰成、王国维、陈演恪、李梦熊……洋洋洒洒谈去,经史子集,嵇康、陶潜、箕子、伯夷叔齐,将杜甫史诗三吏三别于贝多芬贝九第三乐章的意境一起遥相比论,这种艺术生命火花碰撞的境界,真的是要由福特温格勒指挥方呈。木心谈及“欧罗巴文化是我的施洗约翰,美国是我的约旦河,而耶稣只在我心中。”木心认为谁渗透欧罗巴文化程度深,谁的自我就完成的出色。李先生中西交映的联想,像夜空绽放的一朵朵芬芳,阿赫玛托娃好比魏晋的阮籍,茨维塔耶娃似嵇康。更畅谈西方文学,这对我是巨大的启蒙,这种冲击,很像《红楼梦》中姥姥初进大观园,我被惊呆了。博尔赫斯、卡尔维诺、艾略特、乔伊斯、阿奎那、哈代、普鲁斯特、巴尔扎克、雨果、司汤达、福楼拜、托马斯曼、福克纳、奥尼尔、契诃夫、易卜生、莎士比亚、哈罗德·布鲁姆、拜伦、济慈……整个夜空的闪烁!李先生热情洋溢地比较比喻,渊博构建的想象力,令人畅快淋漓!创造性地将20世纪绘画与20世纪文学对称和互释,李先生谈到,从塞尚到毕加索、勃洛克的立体主义绘画与罗伯一格里耶的新小说实验、略萨的结构主义小说,还有康定斯基的冷抽象画、米罗的梦幻画、波洛克的行动画与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小说,梵高的画与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更高的绘画与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如数家珍般。如此缠绵的揉合,又欢畅的交抱火电,真是一身骨头变轻,一捧水被吹皱,千万点苍山踏来,一窝酒溅起哲学,一阵风卷来辞赋。说到哲学,由逻辑思维主导的哲学,并非木心所长,经典哲学家木心仅仅点到为止,提及阿奎那,也仅止于姓名,木心的哲学阅读聚焦诗性哲学家,尼采、蒙田、克尔凯郭尔、帕斯卡尔。李先生梳理了清晰的脉络,从早先的赫拉克利特、很科学的毕达哥拉斯、到亚氏《工具论》《诗学》、阿奎那、再进入康德、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同时触及荷尔德林、索绪尔。从西方文化两个源头,古希腊理性主义和希伯来《圣经》,到中国河图洛书、《山海经》,木心直觉穿透,寻找本身就是迷失,事物的细节是规律性的,事物的整体是命运性的。看到木心说《道德经》是绝命书,《史记》是儒镜照史,李先生大喜。木心倾慕拜伦,鄙视萨特,看到这句,看到李先生看到,看到木心看到,我一直认为萨特恶心虚伪的那颗心有了极大的共鸣。先生说木心的诗,沉淀在看不见的河床底下。木心一再缅怀的是嵇康。先生说,中国文化的奥秘在于生命底蕴本身的审美气度。木心有首《小神殿》的诗被搬入大英博物馆的小神殿,“你落得这样永恒,还不如我这样不永恒的好。”如今木心去了。不由感慨,要是当年你俩早相识,多好啊。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太多“区区”,让人看着别扭不舒服,不过作者的角度相对来说更加客观,有些观点也让人耳目一新
  •     这是一本评论木心文学的异作。作者视野宏阔,才学深厚,谈文学谈文化谈音乐,处处都很内行的样子。尤为难得的是,作者胆识惊人,判断往往敢异流俗。称赞木心时热情迸发,批评木心时也真不客气。缺陷是,作者行文比较粗笨,自炫时有些得意忘形,其性子像是狂气和躁气的混合。
  •     到位
  •     夫子自道
  •     “区区”五万字,花了三天— —心情不是特别好
  •     写作上的精神气质模仿木心,但用木心的话说,就是狂傲有余,心肠不足。看似汪洋恣肆,但实则有句无篇,略有些空洞。明明看出了木心这么多问题,但还是捧得那么高,这种出自于爱屋及乌的情感对于评论家来说是不太专业的。而且两篇论文,定价太贵。然而看评论家的书,总还是觉得自己读过的东西太少,共勉。
  •     对于一个中年觉醒的老文青来说,知道“木心”这个名字还是靠春晚一首歌---《从前慢》。没有看过木心的文字,到先看了李劼的《论木心》,当自己还沉浸在畅销书排行榜第一位《岛上书店》中,被书中文学感动的时候,读了李劼,才发现,岛上书店感动文青们的,只是那些堆砌出来的书名和作者。以我自己贫乏的修辞水平来说,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李劼的文学,就像一个只会加减法的小学生坐在普林斯顿物理研究所一脸蒙逼的听教授讲量子物理一样。说是看的《木心论》,实则看的是“论李劼”。值得一提的是,木心是陈丹青的老师,陈丹青近两年在大力的推广他的恩师,但愿他能成功。因为李劼说了,拿掉中国近代文学,中国文化也许还是那个中国文化,拿掉“木心”中国文化就残缺了。
  •     李劼论筹备中
  •     捧过头了
  •     后半截姿势不对啊
  •     兼听,则明,则全。
  •     李劭所论有可取之处,值得给个及格分,或许可以再高一点,但李劭的自以为是,自夸自大—区区忝列于李耳、曹雪芹、木心之中……李劭呀。
  •     自我陶醉!!
  •     周日第一次去西西弗书店,在颇为嘈杂的咖啡厅中匆匆翻了这本小册子。也许应该先读《文学回忆录》再观李劼论木心,读到中间发现这并不重要。李劼说,“木心讲学讲出的不是什么学术体系,而是令人目不暇接的洞见,犹如一片片美丽的花瓣。静观如孔雀开屏,雍容华贵;动察如天女散花,纷纷扬扬。”对于从英语文化语境中建构的文学洞见,向来不敢太多奢望,对木心是如此,对李劼大概也差不多。但通过李劼同样的花瓣式洞见,多多少少建立起对木心“文论”的初步印象,确切说那是一种文学式的体察,一窥花瓣纷扬之美足矣,而从文论角度而言,或许被夸之过甚。在书店偶遇普鲁斯特追忆的徐和瑾1-4卷译本和周克希译本的另外几个版本,不由同李劼一道为木心的不该遗漏杰作,而感到惋惜。
  •     不知道作者名号,读上篇实在怄气。稍微了解之后,可以让自己接受了。
  •     最喜欢书中这句:木心搞错了早先的中国神话和汉儒伪造的神话....原初的《山海经》神话是阳刚的,义无反顾的。夸父追日,刑天舞戚,哪有什么因果报应可言?
  •     真是天才!
  •     最好的评论也不如直接去读原著,去看原版电影
  •      1.区区是谁?
  •     作者挺自恋
  •     书名取大了。
  •     高中时读过李先生的《论红楼梦,历史与文化的全息图像》,当时觉得是醍醐灌顶,现在再读木心论,觉得李老先生才气已经不复当年了,书袋子掉得太多,咬牙切齿的花一个上午读完了,有那么一两句还是能看到当年的风采。
  •     很客观。与孤鹜齐飞,共木心一色。不过呢,作者的文字总少些灵气,那些比喻,与木心至少差两档。
  •     对我的益处是,不必崇拜一个人崇拜到同意他所有的观点,也不必把某人看做神一般的人物,谁都有过失吧,如果你崇拜某人把这人的错误也当做神圣的教导可真是误了自己。总之,使我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李劼的思想很棒,我喜欢他的思想和书籍。
  •     惊为天人,上次看的很感伤,这次看的很开怀
  •     浮光掠影
  •     吓死我了。不知木心看了做何感想。
  •     真的尊重了吗?#一个插曲:某日,图书馆,瞥见《木心论》,遂寻木心先生著作,未曾寻得。
  •     木心诗性思维凌空翱翔,逻辑思维气若游丝,所以李劼批评他对外国文学特别是20世纪文学深度不够,错过普鲁斯特魔山茨维塔耶娃契诃夫戏剧的优秀作品。
  •     这。。
  •     一股子文人的酸劲,说木心“嫁给了诗歌,迎娶了绘画”,这么low的说法,韩愈啊。赶紧去温习一下我木老爷子“纷纷的情欲”压一下惊……
  •     不评分了,讲真,没读懂。如果作者不是在秀自己的学识,那说明他们的段位都很高。
  •     本来“评”这回事,主观性甚强,不过将他人之所见与自我之观点比较。区区见李劼信手拈来,眉飞色舞。见彼之木心,识李劼这位狂客。
  •     恨不能和“区区”谈天说地
  •     这个人越来越水,他应该去讲玄学
  •     作者矛盾得很,似乎很懂木心,又似乎不懂。一面真诚地总结,一面自大而狭隘地定论。就像是是一个爱好文艺的直男癌患者,内心孤傲,且把自己与木心相比,处处显示自己在木心能力之外的“优势”。本书起名《木心论》显然极不合适,充其量是作者建立在木心文字之上的意淫。按理说,作者已著述多部,却在某些字句中透露着一股穷酸相,这一点,如何堪比木心?就好比拿琉璃比璞玉,糊弄傻瓜还可以。木心自恋,却散发着一种艺术本身的酒之醇香;作者自恋,就像一壶失了分寸忘了时辰而泡馊了的茶。
  •     在拥堵的晚高峰,坐办公室读完此书...最钟情木心告别人世留下的对联:“此心有一泛泛浮名所喜私愿已了 彼岸无双草草逸笔犹叹壮志未酬”。对作者无语。
  •     见解独到而犀利,木心小说中的化身不但一一剖析,且化身背后的孙璞也逐渐勾勒出。唯最后一段与李梦熊的比较与其说是客观的分析,不妨理解为是李劼先生的私货、借此言志而已。读者不必真正借此断言高低、更不该怒斥李劼先生的评判。只是,李劼先生到底也不是李梦熊(也不必是),其“我执”倒与木心先生无二,而其秉持的也非是李梦熊先生的入世,不过是没看透喧嚣的一点执着罢了——如此一来,反倒觉着木心先生更为高明了
  •     一套木心讲述已经束之高阁许久了,看来是该好好读一读的时候了。
  •     很有意思,只是书太薄,不过瘾。那些说别人跪舔的人,自己先去看看李劼以前作品再来说话吧。另外,“区区”的古义是自称的谦词,所以…
  •     5.2
  •     一星!不能再多了!
  •     木心很好,可惜写木心论的人不怎么样。
  •     虽然作者一直以“区区”自言,却可看出并非区区,傲得很,高得很。木心把一些作者看得和自己比肩,作者却站在木心之上。
  •     上海古籍书店
  •     ★★★
  •     恶心人,写的什么东西。《上篇:木心开屏,美在洞见》、《下篇:遥应李耳,堪比但丁》,取出这种名字的人还谈什么美学,是丑学吧。广西师大出版社在我心中的地位要不如从前了。
  •     读木心的诗中感受到的,这里称为花瓣
  •     是一堆无用的扩写 书价定得太高了吧
  •     从别人的口中了解的木心,更如信仰一般存在。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