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草木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人间草木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
ISBN:9787539921969
作者:汪曾祺
页数:315页

作者简介

《人间草木》(汪曾祺著)是汪曾祺优秀的散文集。当代文坛上,能同时在小说和散文两块田地里经营,且自成一家的并不多,汪曾祺先生算是其中的一个。汪曾祺先生是公认的文体家,不仅能写一手优秀的小说,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散文。

书籍目录

辑一 人间草木
花园
昆明的雨
夏天
冬天
人间草木
葡萄月令
北京人的遛鸟
罗汉
草巷口
岁朝清供
辑二 四方食事
故乡的食物
故乡的元宵
昆明菜
五味
肉食者不鄙
手把肉
豆腐
贴秋膘
栗子
豆汗儿
宋朝人的吃喝
寻常茶话
辑三 脚底烟云
坝上
西山客话
四川杂忆
初访福建
严子陵钓台
湘行二记
胡同文化
国子监
辑四 联大岁月
泡茶馆
七载云烟
跑警报
西南联大中文系
新校舍
辑五 师友相册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金岳霖先生
赵树理同志二三事
闻一多先生上课
辑六 平淡人生
我的祖父祖国
“无事此静坐”
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
多年父子成兄弟
随遇而安
我的家
辑七 文章杂事
我的创作生涯
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的自己
祈难老
文章杂事
《汪曾祺小品》自序
说短
小小说是什么
小说的散文化
论精品意识
编后记

编辑推荐

  《人间草木》可以称得上真正的文人散文,他的散文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如果说读汪氏小说我们感受到的是诗意,读汪氏散文我们享受的则是闲情逸致。

章节摘录

  请读片段  花园  茱萸小集二  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虽然它的动人处不是,至少不仅在于这点。  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祖父年轻时建造的几进,是灰青色与褐色的。我自小养育于这种安定与寂寞里。报春花开放在这种背景前是好的。它不至被晒得那么多粉。固然报春花在我们那儿很少见,也许没有,不像昆明。  曾祖留下的则几乎是黑色的,一种类似眼圈上的黑色(不要说它是青的)里面充满了影子。这些影子足以使供在神龛前的花消失。晚间点上灯,我们常觉那些布灰布漆的大柱子一直伸拔到无穷高处。神堂屋里总挂一只鸟笼,我相信即是现在也挂一只的。那只青裆子永远眯着眼假寐(我想它做个哲学家,似乎身子太小了)。只有巳时将尽,它唱一会,洗个澡,抖下一团小雾在伸展到廊内片刻的夕阳光影里。  一下雨,什么颜色都郁起来,屋顶,墙,壁上花纸的图案,甚至鸽子:铁青子,瓦灰,点子,霞白。宝石眼的好处这时才显出来。于是我们,等斑鸠叫单声,在我们那个园里叫。等着一棵榆梅稍经一触,落下碎碎的瓣子,等着重新着色后的草。  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我的记忆有菖蒲的味道。然而我们的园里可没有菖蒲呵?它是哪儿来的,是哪些草?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我此刻把它们没有理由的纠在一起。  “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每个小孩子都这么唱过吧。有时甚么也不做,我躺着,用手指绕住它的根,用一种不露锋芒的力量拉,听顽强的根胡一处一处断。这种声音只有拔草的人自己才能听得。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  草被压倒了。有时我的头动一动,倒下的草又慢慢站起来。我静静的注视它,很久很久,看它的努力快要成功时,又把头枕上去,嘴里叫一声“嗯”!有时,不在意,怜惜它的苦心,就算了。这种性格呀!那些草有时会吓我一跳的,它在我的耳根伸起腰来了,当我看天上的云。  我的鞋底是滑的,草磨得它发了光。  莫碰臭芝麻,沾惹一身,嗐,难闻死人。沾上身子,不要用手指去拈。用刷子刷。这种籽儿有带钩儿的毛,讨嫌死了。至今我不能忘记它:因为我急于要捉住那个“都溜”(一种蝉,叫的最好听),我举着我的网,蹑手蹑脚,抄近路过去,循它的声音找着时,拍,得了。可是回去,我一身都是那种臭玩意。想想我捉过多少“都溜”!  我觉得虎耳草有一种腥味。  紫苏的叶子上的红色呵,暑假快过去了。  那棵大垂柳上常常有天牛,有时一个、两个的时候更多。它们总像有一桩事情要做,六只脚不停的运动,有时停下来,那动着的便是两根有节的触须了。我们以为天牛触须有一节它就有一岁。捉天牛用手,不是如何困难工作,即使它在树枝上转来转去,你等一个合适地点动手。常把脖子弄累了,但是失望的时候很少。这小小生物完全如一个有教养惜身份的绅士,行动从容不迫,虽有翅膀可从不想到飞;即是飞,也不远。一捉住,它便吱吱扭扭的叫,表示不同意,然而行为依然是温文尔雅的。黑地白斑的天牛最多,也有极瑰丽颜色的。有一种还似乎带点玫瑰香味。天牛的玩法是用线扣在脖子上看它走。令人想起……不说也好。  蟋蟀已经变成大人玩意了。但是大人的兴趣在斗,而我们对于捉蟋蟀的兴趣恐怕要更大些。我看过一本秋虫谱,上面除了苏东坡米南宫,还有许多济颠和尚说的话,都神乎其神的不大好懂。捉到一个蟋蟀,我不能看出它颈子上的细毛是瓦青还是朱砂,它的牙是米牙还是菜牙,但我仍然是那么欢喜。听,,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用草掏,手扒,水灌,嚯,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扑,追着扑。有时正在外面玩得很好,忽然想起我的蟋蟀还没喂呐,于是赶紧回家。我每吃一个梨,一段藕,吃石榴吃菱,都要分给它一点。正吃着晚饭,我的蟋蟀叫了。我会举着筷子听半天,听完了对父亲笑笑,得意极了。一捉蟋蟀,那就整个园子都得翻个身。我最怕翻出那种软软的鼻涕虫。可是堂弟有的是办法,撒一点盐,立刻它就化成一摊水了。  有的蝉不会叫,我们称之为哑巴。捉到哑巴比捉到“红娘”更坏。但哑巴也有一种玩法。用两个马齿苋的瓣子套起它的眼睛,那是刚刚合适的,仿佛马齿苋的瓣子天生就为了这种用处才长成那么个小口袋样子,一放手,哑巴就一直向上飞,决不偏斜转弯。  蜻蜓一个个选定地方息下,天就快晚了。有一种通身铁色的蜻蜓,翅膀较窄,称“鬼蜻蜓”。看它款款的飞在墙角花阴,不知甚么道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  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这种蠢头蠢脑的家伙,我觉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撅来撅去的,有点不配,因此常常愚弄它。土蜂是在泥地上掘洞当作窠的。看它从洞里把个有绒毛的小脑袋钻出来(那神气像个东张西望的近视眼),嗡,飞出去了,我便用一点点湿泥把那个洞封好,在原来的旁边给它重掘一个,等着,一会儿,它拖着肚子回来了,找呀找,找到我掘的那个洞,钻进去,看看,不对,于是在四近大找一气。我会看着它那副急样笑个半天。或者,干脆看它进了洞,用一根树枝塞起来,看它从别处开了洞再出来。好容易,可重见天日了,它老先生于是坐在新大门旁边息息,吹吹风。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点气,因为到这时已一声不响了。  祖母叫我们不要玩螳螂,说是它吃了土谷蛇的脑子,肚里会生出一种铁线蛇,缠到马脚脚就断,甚么东西一穿就过去了,穿到皮肉里怎么办?  它的眼睛如金甲虫,飞在花丛里五月的夜。  故乡的鸟呵。  我每天醒在鸟声里。我从梦里就听到鸟叫,直到我醒来。我听得出几种极熟悉的叫声,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个固定的枝头。  有时一只鸟冒冒失失飞进那个花厅里,于是大家赶紧关门,关窗子,吆喝,拍手,用书扔,竹竿打,甚至把自己帽子向空中摔去。可怜的东西这一来完全没了主意,只是横冲直撞的乱飞,碰在玻璃上,弄得一身蜘蛛网,最后大概都是从两椽之间空隙脱走。  园子里时时晒米粉,晒灶饭,晒碗儿糕。怕鸟来吃,都放一片红纸。为了这个警告,鸟儿照例就不来,我有时把红纸拿掉让它们大吃一阵,到觉得它们太不知足时,便大喝一声赶去。

图书封面


 人间草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4条)

  •     这本书我从2012年读到了2013年,一篇一篇的散文,每天看几篇,有时是边吃饭边看,有时睡前看。真的是一本耐读耐品的书,像茶一样。汪老先生是个会说故事的人,我边看书边想象着书里描写的场景,什么样的花,什么样的姿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话的神态……有时也会想象一下作者的样子。看这本书之前对汪曾祺没有什么印象,只知道他很有名。看这本书的过程,我想象的他是一个很和蔼没有作家架子的老爷爷,头发白了,戴着我爷爷冬天会戴的那种样式的帽子,坐在椅子上,捧一杯茶,笑眯眯讲故事的人。从花草讲到食物,再到各地风俗,然后是他在西南联大的大学生活及对老师的回忆,最后是自己的家人及写作。这其中,我感觉到他对生活的热爱,细致的观察,真正融入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很多文章是作者零散发表在报上的,大概都是八几年到九几年的,那时汪老已经六七十岁了,却对年少时的生活记得那么清楚,老家的房子构造、花园里依次种了什么花什么草他都记得,小时候祖父教他读书习字、祖母腌制什么菜他亦向读者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汪老先生生在书香门第,小时候家里富庶,见识的多,祖父和父亲都是才子,习得好字,画得好画,父亲还会各种乐器、会做很多手工。看到书中描写儿时父亲给做灯笼、风筝,陪小孩子一起玩,他父亲有句话说“多年父子成兄弟”,和儿子像手足一样相处,有这样开明且多才多艺的父亲真是让人羡慕。西南联大的那一段回忆,当年的大学生物质生活简单但精神生活丰富,艰苦的条件并没有让他们失去希望而是让他们有了乐观的性格,学会苦中作乐,钱不多也可以寻到好吃的饭馆把酒言欢,衣虽破也能遮体避寒,尤其是战乱经常要跑警报躲日本飞机的空袭,想想就觉得害怕,但在作者笔下却是那么幽默的叙述。他记得好多老师上课的细节,他记得谁爱穿什么衣服,谁有什么习惯,他写那些文章的时候很多老师都已不在世了。但悲伤不是他文章的主旋律,怀念及赞誉才是要点。我在想,当一个人活到七八十岁了,回忆起年轻及儿时的岁月到底会是怎样的心情,是深深怀念还是“有过就是好的”的知足心态?如今,越来越多人写书写文章,“作家”变成一个很随便的词语,越来越多的人被冠上“作家”的头衔。但,恐怕再也没有人能写出汪曾祺这样的散文。因为,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我们没有住过有正堂屋、上堂屋下堂屋、有花园有土山的大宅子,我们没有机会随祖父学《论语》习毛笔字,没有机会蹲在院子里看祖母做酱腌菜,没有机会帮父亲磨墨拉纸看他画画,没有机会在花开时走进花园爬上树为表姐姨妈摘几枝最好看的腊梅,没有机会听闻一多、沈从文、金岳霖先生的课。很多风俗习惯,很多菜式吃法,很多我们不知道没听过的稀奇事情都可以从汪老的书中读到。这个真正懂生活的人有一颗豁达开朗的心。我喜欢他在文中谈写作的那短话——我没有荒谬感、失落感、孤独感。我并不反对荒谬感、失落感、孤独感,但是我觉得我们这样的社会,不具备产生这样多的感的条件。如果为了赢得读者,故意去表现本来没有,或者有也不多的荒谬感失落感和孤独感,我以为不仅是不负责任,而且是不道德的。文学,应使人获得生活的信心。淡泊,是人品,也是文品。一个甘于淡泊的作家,才能不去抢行情,争座位;才能真诚地写出自己所感受到的那点生活,不耍花招,不欺骗读者。汪老先生说一个作品写得比较生动,总会对读者的思想感情、品德情操产生这样那样的作用。换成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能传递正能量的意思吧。于我而言,这本书,这位老先生,这些事情,都是能传递正能量的。
  •     初遇汪先生,非常偶然亦极为庆幸。他的文笔非常左右逢源,可以毫不做作地游走于雅俗之间。《昆明的雨》以及一些谈及云南小吃的篇章不禁让我浮想联翩,因为我深谙,同怀一份对彩云之南深沉醇爱的人才能书写出这样的文字。当讲到美食的时候,我看到的不是一般食评家的那类道貌岸然或者故作姿态,而是一种与之同生、休戚相关的情愫。这些食物以及背后的风俗才是最动人的风景。还有一段提及蒌蒿的小文字,居然无辜地戳中了我的死穴,“深望懂诗、懂植物学,也懂吃的博雅君子有以教我”,这样的人物也是我梦寐以求的如意郎君。总之,从汪先生的文字里,我才真正玩味了何为“有血有肉”。
  •     在可亲近处,有值得亲近的人和物——读汪曾祺《人间草木》最早知道汪曾祺,是一位稍长一点的朋友给我的推荐,印象中说他的文字是平实亲切有生活滋味儿的。而我呢,在十几二十岁交接的时候,总盼望着被什么醍醐灌顶,一语惊醒。一心想看更壮烈的、跌宕的、发人深省的经典大部头,所以对这样一位被以平实称道的作家,并不上心。再后来知道汪曾祺,是偶然间看到一段长微博,好像是有人怀念他,贴了他的文章,转述了他的表达,里面有一句,意思大概是说“在伟大和有趣之间,我更愿意自己是一个有趣的作家,写点有趣的东西。”看到这儿,心里觉得这个老头儿挺可爱,早几年前对他的泥点般的记忆又敷上一层薄薄的露水,变得新鲜起来。心想:有空得读读汪曾祺。看了人间草木数篇。里头,他写院子、写花卉、写昆明的雨天,写枸杞子写葡萄写北京人遛鸟,不疾不徐地。像是一位在山间闲庭信步的老农,把昨晚上赶路的马车不小心抖露出的零碎细软一一拾起来那样。院子里的杂草、野花,雨后冒出来的菌菇,路边姑娘叫卖的栀子花……这些都是最平常的事物,是今天的我们不太会去停下来关心的事物。大多数时候,我们更向往“深刻”,借由“深刻”带来成长的满足。“平凡”、“平常”,这是我们有意去避讳的字眼。人们在很年青的时候,皮肤是光滑的,但心是皱巴巴的,拧起来的,今天我们会说一个词——“纠结”。而在日后的时间里,每颗皱巴巴的年轻的心,都会花很长的时间来将它捋平。在汪曾祺的文字里,看不到“拧起来”、“纠起来”的纹理。字里行间,从容服帖沿着感观所及,缓缓延伸。枝叶、昆虫、泥土、小路……那样贴近生活,几乎是一种优雅的匍匐。技巧就是最纯粹与朴素的观察。而难能可贵的,是从来不企图去进行刻意的升华。在我看来,他是真正会生活的人。这个“会”,包括“懂”,也包括“爱”。看到有一个情节:住在昆明时,房东家种了很多缅桂花,会拿到街面上去卖,也许是怕房客乱摘了她的花,房东便主动摘了缅桂花送给房客们。汪曾祺写“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不是怀人,不是思乡。最纯粹的,最难得。似乎在说,动人心扉的生命体验,并不一定在千里之外,在难及之地。收一口气,回归正题。正题是生活。不论是这篇文章,还是有感有知的这一辈子。学会生活也许是我们为人百年最大的考题,没有问号的考题,可以被称作伪命题的考题。我作为一名广告文案,在编织意境描画愿景的时候,始终按捺着一份狐疑——最害怕写文案这件事会变成“一群不会生活的人在教育别人该怎样生活”的尴尬故事。周末读汪曾祺,这狐疑有幸少了一厘。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滋润、美好、诗意的作品~
  •     里面很多篇都是在其它书籍读过的,所以期待值过高了,丢脸的是从头百度到尾,里面的大部分植物都不认识,长见识不少,汪老果真是吃货,茶余饭后可作小读
  •     句句真切,能看到老一辈的作家笔下很朴实的东西
  •     这才是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写出的东西。花鸟鱼虫草,每一个都可爱。
  •     像动植物百科全书,又如美食菜谱,更若朴实散文。
  •     这老爷子家底得多厚才能见识过吃过那么多好东西.
  •     很美
  •     想到我的小时候,不知我们以后出生的宝宝会有怎样的童年回忆!
  •     2017-21 看了汪曾祺的这本小书,觉得生活多出很多乐趣,知道一些民间习俗,花草人的故事。在如今的快生活中,应该换一种心态,去体味身边的一草一木。
  •     人间草木
  •     非常悶……細節過甚,表達太亢長,每一篇的主題都不鮮明
  •     老先生是个性情中人,他笔下的栀子花我最喜欢。写的各式菜看得口水直流,恨不得把提到的菜一个个尽尝遍,他不仅会吃,还会赏,也能做的好吃。书的趣味性很高,也写了西南联大的许多故事,老先生一看就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我也跟着大开眼界。
  •     感情淡淡的,不浓烈,但极真挚,随性,不做作。注重生活,极热爱生活,读来质朴,亲切。心中急躁的时候不可读,心中平静的,细细读来,才好。 用看起来很平淡的文字,触动了你的心弦。 字里行间里的出尘淡雅,不是浮躁性子的人能写出来的。
  •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人活着,就得有一点兴致。
  •     最爱西南联大系列。
  •     读时相见恨晚,读完有一种醍醐灌顶的舒畅感觉。做了非常多的笔记,每一条都可以再次细细品味。
  •     其实,我最喜欢读的就是汪曾祺的散文。当年《读者》如果有他的文章刊载,我都会看看。汪老真是一个幽默又乐观的人,就算是在文革里被打成右派,也依然苦中作乐,写得好不自在。而且也是个老饕,写美食小品文驾轻就熟的,真是好生羡慕。
  •     冲着草木去,折服于人间。
  •     絮絮叨叨的,不见啰嗦,只见可爱
  •     散文典范。
  •     吃,人最重要的记忆;儿时的美味,青年四处的游走,留下来老年慢慢体会。
  •     惬意,气定神闲,生活,好吃的,西南联大。
  •     你应该对他人关注少一点,对世界关注多一点
  •     恬静安宁,岁月静好。
  •     我第一个真正由心喜欢的作家,就是汪。激情澎湃、轰轰烈烈……他的书中都没有,有的是闲淡、舒适的生活,他的文字会说话,就像老爷爷在炉火旁,讲着光阴的故事。
  •     遗恨这时年龄才认识到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实在是可惜。全篇的文字如栩如生,读起来甚是轻松愉快。如果说钱老是人类生活的批判家,那么汪老一定是人民生活的旅行家了,毕竟生活,是很好玩的。
  •     草木难写。
  •     平淡蕴深情,文人本色。
  •     ★★★★☆ 惊叹于能如此细致入微观察人物生活并写于纸上 读起来不难 没有矫揉造作 简短有趣 汪老先生一定是位可爱的人儿
  •     一草一木皆人心
  •     烟火气、琐碎也有好的味道 生活里更高一层的情趣 人到中年才能感受
  •     特别喜欢看这样关于食物的散文,一般来说,爱吃的人都善于且热爱生活~
  •     为了葡萄月令。
  •     写物之中显人生,叙事之中表情怀。
  •     这么闲散慵懒热爱着生活的点滴 恐怕这个时代鲜有人了 一些章节中的内容感悟恰好是自己刚刚体会的 十分亲切
  •     一等一的语言描写了那个时代的况味
  •     读汪老的书,趣味盎然。天南海北的吃食,风流倜傥的人物,还有让人心向往之的西南联大。人生一世,诚然是“自由”二字最可贵。
  •     原来汪曾祺小时候也是大户人家,有自己的花园、佣人,估计和鲁迅差不多。一生经历丰富。写了很多植物和虫的知识,学到很多。看他的散文,有一种淡淡的感觉。
  •     平淡中得人生乐趣。偏爱写草木的随笔。
  •     真的惊叹于汪老广博的乡土知识、细腻的观察、入木三分的笔触,看似稀松平常的风俗习惯、流于舌尖却无以名状的家乡味道,被他一“着色”就变成了纸上最跃然的风景。
  •     在成都的言几又书店发现这本书 封面还要更加漂亮一些 毫不犹豫就买了 花了些碎片时间读完 果然草木如人间烟火一样
  •     人间草木,美人忠仆
  •     自然自由自在,如山如云如海。
  •     2014
  •     身边不起眼又让人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自然的东西,可以带来如此丰富的体验
  •     想起沈复。中国文人式的达和雅,喜欢且想过这种生活
  •     印象最深的就是,文章中汪曾祺提到和友人玩耍的片段,今天去巴金先生家喝茶,明天又见闻一多什么的....真好
  •     一草一木似人心,一花一果皆人情
  •     汪老厉害,一篇《下大雨》,生动传神,小品文写作范文!
  •     被我当成半个养花手册看。书里说绣球能通过在瓶里加颜料人工上色,试了一下,效果不太好
  •     前面写食物和草木的有趣,后面写人物的精彩,很喜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