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50岁之后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当我们50岁之后

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4
ISBN:9787504851048
作者:王国全
页数:259页

作者简介

《当我们50岁之后:写给50年代出生和成长的一代人》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三个部分。上篇是对50年代出生和成长的一代人青春往事的追怀与反思,重点记述了上山下乡知青的经历,并附有多幅知青照片;中篇讨论这一代人的心路历程、心态调节和今后人生道路的运筹;下篇是对一些现实问题(如科技与人文、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在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历经坎坷磨难,在人生的路途上苦苦求索,他们的欢乐与悲哀、信念与思想,是理应受到关注的。

书籍目录

上篇 我们那难忘的青春岁月 50情怀——关注50年代出生和成长的一代人 一代人的人生际遇 一代人的人生理念与情怀 一代人的社会地位 我们这一代所接受的教育 轻松愉悦的学校教育 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 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 社会的大课堂 工农兵学员 同伴间的相互影响 我们所接受教育的内涵 上山下乡40周年追怀 初到农村:新奇的感觉 沉重的劳作与艰辛的生活 渴求精神支柱推开文学之窗 在绝望中苦苦挣扎 回城与反思 苦难中写就的青春诗篇——知青诗歌回顾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痛苦颂》:在苦难中奋起 血色诗篇:深沉悲怆的情怀 让心灵自由飞翔 美丽的诗句虚幻的理想 朦胧的爱情 友人赠诗深情厚谊 劫难中的诗稿 漳水寒——我的插队回忆录 虚幻的理想与严酷的现实 小屋灯下:踏上自学之路 遭受打击,促成《山村的早晨》诞生 我们知青集体的最后一次盛会 隆冬漳水寒 《道路》剧本:希望再度化为泡影 1972年,那个寒冷的冬天 我的《格尔丹》:我梦牵魂绕的诗篇 1973年招生考试:仍然是一枕黄粱 插队生活的最后时日 格尔丹的传说——本书作者插队诗选 没有写完的诗篇——关于格尔丹的传说 大江三部曲 长空的闪电 我们的爱情 风雨歌 织天网 77级:继往开来的一代学子 难忘的1977年高考 在艰苦条件下奋发学习 继往开来的学子 坎坷多舛的人生 上篇结束语:回望青春珍藏记忆 中篇 50岁后的人生之路 关注我们的饮食、诚信与情感——从“胃口也是资源”谈起 人到50岁,胃口成了资源 诚信也是一种资源 情感也是一种资源 情感怎样“保鲜” 我们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 我们这一代人的心路历程 让我们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 调整心态的途径和方法 人生运筹——安排好今后的人生道路 50岁之后,人生可以重新开始 沏茶水与运筹学 问自己:期望怎样的生活 未雨绸缪与临渴掘井 机遇——失不再来的宝贵瞬间 边走边唱——人生抉择的随机性 另辟蹊径,不要随波逐流 塑造七彩人生 从先哲的人生理念中汲取智慧 老子的人生哲学 孔子的处世之道 心海拾贝 “物贵人贱”小议 乞丐心理与心理乞丐 “怪论”三则 文化三题 这世界需要诗 中篇结束语:扬帆心海运筹人生 下篇 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现实教会我们怎样思考 历史和现实:都需要独立自主的思考 关于独立思考的感悟 归来兮,人文精神 从艾滋病到臭氧层空洞 科技,以何为本 教育的误区 科学家的文化素养 科学伟人与叛逆精神 科技的泡沫 科技著作的“珍珠”与“鱼目” 学术会议与游山玩水 研究成果为什么束之高阁 教授众多导致职称贬值 无扰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无扰论——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扰乱、破坏自然平衡带来的严重后果 每个人都应该成为环境的“无扰者”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第四产业的崛起与信息时代的步伐 信息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信息化社会的四大构成要素和面临的问题 发展信息产业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 专论二篇:关于著作权与“SCI” 风风雨雨著作权 你知道SCI吗 科学随想 古今时间观 科技蛋糕怎样切 科学光环下的现代神话 影子科学 脑筋急转弯 得人心者得天下——面对商海大潮的思考 顺应人心——商业竞争的力量之源 信息时代的商业宣传 广告怎样打动人心 东施效颦与王婆卖瓜——广告的两大误区 新颖广告技巧谈 几位50代朋友的所思所述 生命中,有一扇看不见的门——《迷途有路》读后感 平凡中的精彩——试评《逆水行舟》 法制文苑里,一掬璀璨的珠贝——简评《胜诉策划》 感觉层面上的商海大潮——试评《感觉商界》 铁马冰河入梦来——研读

编辑推荐

《当我们50岁之后:写给50年代出生和成长的一代人》关注20世纪50年代出生和成长的一代人的青春往事、人生运筹、心态调节以及对现实的思考,适合于中老年读者阅读,也适合所有关心中老年的读者阅读。

内容概要

王国全,北京人,1952年生,1968年12月到山西农村插队,1977年考人大学,现为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应用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4项;有专著10部(其中主笔6部,参编4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发表关于科技与人文、人与自然关系等专论及随笔数十篇;在插队期间曾创作诗歌若干篇,作品入选《中国知青诗抄》。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饥馑的童年 50年代出生和成长的人,大都经历了60年代初自然灾害带来的饥馑。 我记得,在当时的北京,每月的23号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日子。那时凭粮票供应粮食,粮票是按月发放的,而每月的23号是可以开始购买下一个月粮食的日子。 到了23号那一天的上午,家里的最后一粒粮食吃光了,米缸和面缸都见了底,中午的饭食已是无米之炊,而我们这些孩子正在忍受着饥肠辘辘。 在离家不远处的粮店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攥着粮票、举着米袋,焦急地等待着。我的母亲也在其中。等到母亲买回了粮食,一家人才松了口气,午饭终于有了着落。 我还记得,当年有一位远方的亲戚,给我们家送来半袋带壳儿的红高粱。这真的是我们家的大喜事。可是,带壳儿的红高粱不能直接食用。于是,父亲骑着自行车,驮着这半袋高梁,跑了很远的路,到农村找了一个碾子,把高粱碾成了面。 这半袋红高梁暂时缓解了我们家的粮食短缺。不过,我已经忘记了那高粱面的味道了。我能够记得的,是那时吃过的一顿饺子,是一位亲戚带我去饭馆吃的。饺子皮里面是小肉丸子似的馅儿,还兜着好多的油,香味扑鼻。至今回忆起,仍会有余味在口的感觉。 在童年时期遭遇60年代初自然灾害的人们,都有许多难忘的经历,有的经历甚至是极为痛苦、极为惨烈的,远远超出了笔者本人的经历。这段经历在50代人的人生起点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动荡中成长 196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寻常的年份。 50年代出生和成长的一代人,到1966年的时候,大都已经在上小学或中学。如果他们正常地完成自己的学业,他们中的一部分成绩优秀者可以在日后升人大学,进而成为国家建设的精英;没有机会读大学的人(这里是指城市青年),大多数也会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度过平静安宁的人生时日。 我当时在北京师大附中读初中一年级。那时,有一些科普读物在学生中间颇受青睐。比如在《科学家谈21世纪》这本书中,科学家为我们描述了21世纪科技进步的美好前景,令人对新世纪充满了向往。我还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借阅了

图书封面


 当我们50岁之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读《当我们50岁之后——写给50年代出生和成长的一代人》            (转载)展开这本书,仅朴素的封面上一行“当我们50岁之后——写给50年代出生和成长的一代人”就很是引发思考,这让我很自然地想到:我们50岁之后该怎样生活?我们该做什麽?能做什麽?果然,这本书的作者以他简练清晰的笔触,回答了这些问题。作者首先引领我们回望了50年代出生和成长的一代人半个世纪以来的坎坷经历以及他们思想感情和信念的形成,进而在社会生活实践诸多层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尤其关注这一代人该怎样走好50岁之后的人生之路。其中不少篇章是针对我们常见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论述具体而有指导意义。限于能力,以下文字只是几点随读笔记。正如作者在《全书结束语》中所期待的:“……笔者愿意与读者朋友一起回忆过去,一起思考现实……”拜读之后,我果然有所联想和感悟。在这里先要感谢作者给我的启发。首先,在回望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经历、所受教育及成长环境的章节里,作者记述了幼年的生长环境:北京的胡同和小院子,大树的浓荫下遥望星空;3分钱冰棍2分钱存车5分钱门票游颐和园……那是一段清贫无忧的日子。不久之后便是60年困难时期的饥肠辘辘。作者认为种种的压力与传统的思想 、理念为核心的学校教育相结合,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思想感情和信念形成的基础。我也觉得,无论是少年时代朴素清贫中的快乐,还是紧随其后饥馑年月里的辛酸,跟随我们身体成长起来的还有思想:日复一日的饥饿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父母的奔波劳碌让我们知道孝顺;节衣缩食让我们学会隐忍并且帮着父母虑算捉襟见肘的日子……包括那场政治风暴带来的动荡。跟随沈哲老师的笔,我看到了自己初入社会的足迹。记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早晨上学去常常带一小水碗,用自己缝制的布套装好挂在书包背带上,里面是多半碗生白薯面,这就是早点了。坐在冰冷的教室里上课,肚子一直在“抗议”。中午饭甚至吃过葱根剁碎拌上棒子面加些盐蒸的那种叫不出名的食物。但我们在父母面前不但没有抱怨,而且经常出主意想办法帮着父母筹划怎样把日子挨到月底……每到收秋季节,还要跑到郊区的田地,守望到“看青的”允许进入的那一刻,疯了一样地挥动手中各样工具(即:带三个齿或四个齿用来刨地的工具),渴望捡回生产队没有收净的白薯、胡萝卜、花生之类……这些故事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饥饿使我们不畏劳作,劳动培养了我们最朴素的生存意识,同时学会隐忍。正如那些令我们尊敬的长辈所言:能吃苦也是本钱。这是我们这代人共有的特性,也是我们在后来的上山下乡艰难岁月中能够挺过来的原因之一吧。通过作者的记述,我更加感到:虽然上山下乡是我们的共同经历,但毕竟有些知青在“接受再教育”的同时,尽可能地在“虚幻的理想与严酷的现实”中苦苦思索,甚至在简陋的土屋里点上小油灯开始了读书——本书作者便是这样踏上自学之路的。虽然自学的路依然坎坷,也曾几度经历未能成功的挫折,但他并没有在嗟叹中空耗时日,而是继续努力。毕竟在写小说、剧本、诗歌的过程中锻炼、提高了自己。即使后来已经就业,也不放弃求学的夙愿,终于在恢复高考的1977年以优异成绩踏进高等院校的大门,这是非常令人钦佩的。能在枯燥繁重近乎原始状态下的劳作之后捧起书本,这不仅需要毅力,还要有冷静的思考,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我身边的知青中也有一位,每天别人都已经歇下了,她还在粮房杂物堆辟出的一块空地,点着冒黑烟的小油灯复习英语到很晚(原北京外语学校的一位初中生),后来被招工到内蒙营盘湾煤矿,不久便出国学习。现在早已在美任教多年。我佩服知青中这样有头脑、有韧劲、肯学习的人。在迷茫中不沉沦,爱思考,真实地付出努力,这在什么时候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有了这样的品质,他的人生之路应当是宽广的,收获是丰厚的。例如本书作者,他长期从事应用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在教育科研中多次获奖并在“科技与人文、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多有著述。他在不断学习、努力工作中认真生活,并且以自己的社会实践回答了“当我们50岁之后”该怎样生活,该怎样运筹。有意思的是在本书的中篇,作者还从“胃口也是资源”谈起,关注了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应当怎样注意饮食起居,调整心态,他说:“50岁以后,人的胃口、诚信、情感也是资源”。既是资源,就应当应当有所限制。他告诫我们“不再摧残自己的胃口,珍重我们的诚信,让情感之源永不干涸,永远涓涓流淌……”,论述中不乏实例,有新意,有道理,值得借鉴。更可贵的是,作者还深切地关注了人类的今日与未来之生存环境的破坏与保护这一严肃的课题,以生动的实例、犀利的语言,痛斥了破坏自然界平衡且已经危及人类生存的急功近利者,阐述了自己的环保理念。这在我们50人渐次退出职场生涯安享退休生活的知青群体中确实难能可贵。文中的一些警句也很值得人深思,例如景区温馨提示:“除了照片,什么也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任何一种严重损坏环境的行为都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既是真诚的呼唤,也是严肃的警告。人们啊,再不要自私而鲁莽地干扰、打破自然界的平衡了。之后,作者又提出了人们衣食住行应合理安排、合理消费的观点,甚至以自然界昆虫雌雄交配后,雌虫吃掉雄虫以获取营养繁育后代的残酷现象,引申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营养资源”这一认识上来,也令人感到作者在思辨中的情致。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作者对许多并非进步的观念提出了质疑和自己的看法,重申“与科技并存的未必都是进步!”文中列举了与普通人日常生活相关的事实来说明这一观点,譬如在“科技蛋糕怎样切”一节中指出:科技界的学科划分越来越细给患者就医造成的麻烦——他们看到过细的分科而束手无策,甚至不知如何挂号,等等。还指出,要警惕科学的光环下伪科学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尤其是借助大众文化和通俗传媒制造的现代神话更应引起注意。在重申科技的严肃性的同时,还在“影子科学”一文中强调了从事科学事业的人应具备脚踏实地的精神,期待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福音。在“面对商海大潮的思考”一章里,还讲了不少商业行为的利与弊,如“顺应人心——商业竞争的力量之源;信息时代的商业宣传;关门广告怎样打动人心;广告的误区;新颖广告技巧谈”等。虽然对于退出职场的我们似乎有些距离,但对仍从事各种相关事业的人来说是有用的。否则,不了解社会形势和经济发展贸然从事商业活动就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对于更大层面上属于消费者的我们,也有引导和认识上的作用。总之,本书作者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在工作和生活的实际中不断思考,认真严肃,笔耕不辍,以自己的心血著述启发我们50岁之后的人生运筹,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生活,可以怎样生活。
  •     关于知青的书我读过不少,不论是小说还是回忆录,但是最能引起我共鸣的就是农村读物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当我们50岁之后》的这本书。乍看这本书的书名以为又是一本知青回忆录,然而不全是,作者没有把思想只停留在那不堪回首的当年的知青生活经历之中,而是如同拍照一样的先给当年“农村的广阔天地”一个特写之后便把镜头渐渐的后退,将更多的“风景”收纳进来。虽然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打量过去,审视现在,展望着未来,但始终没有离开“知青”的立场和视角,因为书中所讲的全是知青们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包括无忧无虑的学龄前,暂短的没有任何压力的学校的读书生活,以及豪情满怀的融入农村广阔天地中之后的沮丧、高考时的焦虑、返城之后的陌生感、改革大潮滚滚而来时的迷茫。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完整意义上的“知青”的概念。是从人之初时的天真无邪开始写,一直写到人过五十的知青们的思想历程。这思想历程似乎就是我自己的思想历程,因此读起来除了感慨之外就是亲切。尽管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们所经历的知青生活只有十年左右,但那十年是人生最宝贵的青春时光,是生活中最艰难的时段。正如本书的作者说的那样:“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岁月里,命运是不由自己掌握的,那时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安排自己的人生道路.只有服从的义务没有选择的权利。”那一段生活,就像一条缓缓向前的河,忽然流到悬崖绝壁处,便身不由已的跌落,便要经历岩石的碰撞,便激起无数的浪花,从此再也无法缓缓按着原有的河道流淌,再也无法回到河流本来的模样。那一段特别的经历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作者没有这本书里过多的去触碰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给知青们留下的阴影和伤痕,即使偶尔触碰也是以乐观的心态来描述,或许是因为一直乐观着才使当年的苦难悄悄的从记忆深处淡化.才使当年的快乐深深的扎根于心中。作者在书中说:“经历了上山下乡的磨难,我们这些当年的知青不会再轻易的被生活的重负和挫折所击倒;我们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思考问题。这就是我们当年付出了青春的代介,所应得的人生回报。”是的,我完全赞同,因为我们的特别经历,因此我们有书写我们这个特殊群体的历史的资格和权利。我们的历史我们自己书写,尽情的书写,这是有史以来,任何一个阶段的群体所不能完全做到的事情,因为我们的的亲身见证,亲自书写,或许这是有史以来最真实最不会被后人歪曲的历史。(梅国辉)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送给50岁的人~ 物流快,书本也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