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岁月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颠倒岁月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108040855
作者:徐小棣
页数:325页

后记

我生长在“阶级斗争”愈演愈烈的时代,一九六六年十三岁时学校大乱,所受的教育在小学六年级终止,一九六九年去上山下乡,再也没有机会返回课堂完成学业,一九七七年底在那个时代的尾声中以“知青”身份办“病退”返回了北京。    那以后,我扎进辛苦而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到二00二年学会上网时,在以青年为主体的网络天地里已是长辈年纪了。看着青年们在严肃话题上活跃精彩的交流,蓦然想到自己在同样年龄里正在做什么的问题,记忆被搅动,写起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来。写时没有想过出版,忆起一事,叙事一篇,积累几年后看起来有点像“自传”。但我本想写的绝对不是自传。将文章整理结集之际,我对那段岁月的印象逐渐趋向以“颠倒”二字概括:颠倒的观念、情感、行为充斥了我成长的岁月,然而,“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一点个人记忆,远未使那段岁月穷形尽相。    我的叙事没有刻意虚构,但以近年来的认识和心境去还原几十年前的场景,想必难免存在重构和偏差,所以有的人物用了化名,希望大家宽容对待,不要对号入座。我的记忆如有“硬伤”,也恳请知情者提出补正。    我的文字带着受教育不足的印迹,这很是遗憾。    借着出版的机会,我向曾给予我的写作理解和支持的友人们深表感谢!我一一记得那些鼓励,深信是友情培育了我写的能力。     徐小棣    二0一二年一月二十二日

作者简介

作者记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经历:父亲是情报部门的老共产党,终身属于“灰色身份”,母亲是“资产阶级”出身,父母离异后,跟随父亲的姐姐属高干子女,跟随母亲的作者是平民子弟,这样的状况在六七十年代的暴风雨中会有许多故事发生。打开这本书,就听到一个个小故事,讲故事的人讲得不紧不慢,讲述着颠倒岁月中的各种事情。在她平静的语调后面,却让人感到一种难以抵挡的冲击。她讲到了使她的作文突飞猛进的老师,在颠倒岁月,却被学生殴打侮辱,其中也有她的一掐;她讲了十二岁的文静在母亲惨死在红卫兵皮带之下后,还在封门前将借来的毛巾被取出,还给主人——没有眼泪,好像也没有悲伤;上山下乡,到了内蒙古兵团,没有锣鼓喧天的欢迎场面,一切全靠自己,第一个晚上,没有水喝,竟有人喝了自己的洗脸水;“假大空”的语言在“文革”中横行十年,伴随而来的则是谎言,全民生活在谎言中,最后竟没有了心理负担,用假火车票“蹭车”、用假“病危”电报争取回家探亲的机会、用假诊断书来获取回城的机会……多年以后,当作者教育伪造家长签字的学生时、当因自己的孩子涂改分数而疾言厉色时,她也会突然黯然神伤,怀疑自己是否具有批评的资格。
正如《总统是靠不住》的作者林达所言:“在小棣引人入胜地讲述非常年代的故事时,注重的不仅是情节,她习惯性地探究人的心理反应”

书籍目录

序言
练笔
分币顶用的年代
范家胡同幼儿园
普晶的故事
北长街的尹奶奶
写给王秀华老师
拾来的纸片
坏人之死
西河沿儿
“文革”市井
八月往事

乱世
灰色身份的人
鸡毛信
受用一生的“父训”
我拔“钉子”的革命史
说大话的故事
北京的“六九届”
王丽滨
有谁还记得安建设
诙谐曲
在我们连队的斯琴高娃
异丙嗪
自由一日
笔杆子话当年
未曾销毁的日记
纪念我们自己
疑案
镜子
假领子
李学艳的标兵照
曹玉龙和刘德荣
地方官国危与小青年唯加
造假逸事
粉墨登场
红线记
二郎庙的碉堡
“政治犯”余心
太平花
我见到的画家徐唯辛
传奇公民YRY
乡下的大船哥哥
云叶嫂子的平常亨
大浴罩
卖番茄的小伙子
敖敦,你可听见我的声音?
后记

编辑推荐

《颠倒岁月》是由徐小棣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一本回忆录。其作者有灵气,写着几十年前的场景,就能变回那个孩子那个少女。《颠倒岁月》秉承作者文字风格,语言朴实,云淡风情。能够把读者领到现场,指点我们看的,都是细节。

前言

徐小棣的书原本是写给自己的。写多了,她用白纸印出来,装订一下,加上湖蓝色封面,就是她的“书”,就像她的文字风格,语言朴实,云淡风清,一点虚的没有。我最初读的就是这么一本“书”。没想到的是,一打开,就合不上了,一路看到天黑掌灯、最后一页。好看!    小棣有灵气,写着几十年前的场景,就能变回那个孩子那个少女,能把读者领到现场,指点我们看的,都是细节。读她的故事我有点难为情,她写回忆对自己很较真儿。如果说她对人性的复杂深有剖析,那是起于事无巨细她总先拿自己开刀。读到这些我总是会不由自主地问自己,假如这事搁我身上,我会这么揪住自己吗?长大后的小棣写回忆,就是会揪住成长中的自己,大大小小事情,她都没有放过。万分犯难的是,倒霉的小棣成长在一个黑白颠倒的非常年代,她的生活路程、她的心路历程,都是一路惊险、跌跌撞撞走来。    生活原本就是复杂的。小棣的父亲英俊聪明,母亲美丽温柔,可以想见,年轻时代很容易相互吸引、走到一起。可是家庭背景和少年经历的截然不同、后来进入的工作领域的不同,加上修养性格的差异,小棣上着小学,家里就常常“烽火连三月”。最后父母离异,“文革”骤然开始,家庭变故和社会倒置几乎接连发生。小棣每分钟都生活在荒诞版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她的父亲有“革命”资历,又在情报部门供职。随了父亲可以得到乱世最重要的安全,甚至能有一点神气,随了“出身不好”的母亲就是处境危险的黑崽子。她在难以抵挡的社会压力、难以拒斥的社会诱惑,以及对母亲的本能怜悯中被两相撕扯,最后,小棣还是留在母亲身边。小棣没有强调她的善良,而是强调在鼓励绝情、鼓励恶的颠倒岁月,一个小孩要保留那一点点天真善良是何等不易。孩子们经常会依照社会给出的指示,奉恶为善。她告诉大家,自己也未能幸免,她在社会对孩子的颠倒教育和鼓励下,也做过伤害自己父亲和恩师的事情。    小棣有着那个时代认为是“对立”的社会关系,这使她有了一些其他孩子难以同时具有的经历。她和母亲曾在“好人家”的四合院借居,见识过“旧社会”残留的上层文化人;风暴将临,她和母亲搬人大杂院,又体验了社会底层的百态人生。一九六六年的“红八月”里,她独自借居在仅有母女二人的亲戚家里,只离开一天,那位昨天还是活生生的母亲,就已经死在红卫兵的皮带棍棒下,被扔上卡车拉走,小棣带去的毛巾被,差点被红卫兵的封条封在屋里。她心里揣着可能招致大祸临头的母亲出身不好的秘密,万分小心地调整自己、应对世界,保护自己和母亲;同时又因为她所在的寄宿制学校以及姐姐的关系,还可以近距离接触一群高干的孩子们,和她们玩在一起。她的四周旋转着截然不同的事、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不同的风格。最后,母亲很悬很险地生活下来,她有着红色光环的父亲反倒入狱,被自己人关了七年。她按照当时学校领导者的指示,去动员同学下乡、“拔钉子”,自己后来却在农场心灵孤寂的生活中,差点自杀身亡。生产建设兵团是小棣的另一半回忆,在那里,所谓的知青生活虽然变得相对简单,但是,它只不过是一种无尽头的劳役,这种生活扼杀了正常年轻人的全部色彩和希望。那时,任何可能的表达,都被纳入“文革”中连续上演十年的“假、大、空”语言框架,令人无处逃离。小棣让我们看到,这种文化扼杀的利刃直人每一片田野、每一个个人。难怪直至今日,几十年后的公众语言和风格,仍然难以彻底摆脱“文革”语言的长久腌制。不仅是虚假语言,最后为了逃离,知青们纷纷造假:假电报、假诊断书、假证件,这是当时公开的秘密,更有社会上越来越多在政治上醒悟的人,也必须以假话来保护自己。终于,出于种种原因,全民殊途同归,都生活在各种类型的谎言中,而且没有心理负担,只因在颠倒的岁月里,小民被逼上了绝路。    小棣会讲故事,她的故事好看。而在小棣引人人胜地讲述非常年代的故事时,她注重的不仅是情节。也许只是天生敏感,似在无意间,她习惯性地探究人的心理反应,结果,她以独特的角度让人们理解到,那个时代的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性情、心理做了怎样的内在修改和扭曲。她随着自己的成长,记录了从儿童到青年,整整一代人被塑造的细致过程。这种教育留下的印记,有些是永恒的。时代塑造了几代非常的中国人。小棣故事的这个特点,使她的书有了记录民间历史之外的特别意义。也许大家不会想到,我们要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它的种种独特表现、它的思路、它发生的事件、它上中下各层的反应,都离不开去了解和理解那一代人,他们是封闭环境中、封闭教育下、“文革”颠倒年代的产物。今天,他们是父亲、母亲和教师,他们还可能是为数不少的官员甚至高层官员,他们是今天整个中国的后中年和老年。他们对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一定的塑造力。

内容概要

徐小棣,一九五三年生。一九六九年九月随一九六九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内蒙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先后做农业工人、基建工人、小学教师。一九七七年十二月“病退”回到北京。一九八四年取得成人教育英语大专学历,先后在北京新源里二中和二龙路中学任英语教师。二〇〇八年退休。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小棣会讲故事,她的故事好看。而在小棣引人入胜地讲述非常年代的故事时,注重的不仅是情节,她习惯性地探究人的心理反应。结果,她以独特的角度让人们理解到,那个时代的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性情、心理做了怎样的内在修改和扭曲。随着自己的成长,她记录了从儿童到青年,整整一代人被塑造的细致过程。    ——林达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但有一天,普晶向我亮出钥匙,说趁妈妈值班,可以看照片了!等她关好房门,撤掉箱子上的台布,我们就搬掉顶部的小皮箱,搬掉小皮箱下边的柳条箱,搬掉柳条箱下边的中皮箱,搬掉中皮箱下边的大皮箱,又搬掉大皮箱下边的大木箱,把金字塔底发掘出来。 普晶开锁,从垫底的大木箱里翻出几大本相册,一股脑儿堆到了大床上。封面深暗的老旧相册散发出樟脑气味,我们赶紧去翻。许多照片都发黄了,我只觉得人物景物像在电影里见到过似的:洋式的小楼房、古色古香的家具、扶着手杖穿长衫端坐中央的老人、画了眉毛穿着旗袍的女人、留着分头西服革履的男人……我想到了词汇“旧社会”,心跳不由得加快,似乎懂得了它们为什么被五只箱子压着。翻找穿戏装戴珠冠照片的普晶也停下来紧张地说,妈妈不让把这些照片给外人看,我们还是先把箱子摆好原来的样子再继续看吧,万一她回来,也好把相册捂在毛巾被里装睡。我没有马上响应,翻着相册磨蹭,直到她用哭腔说“求求你了”才起身。可就在我们安放第一只大木箱时,有人敲起门来。 “糟了……”箱子被普晶抬着的那一头无力地沉下去。我鼓励她,抬!举!在鼓点般紧急的捶门声中坚持着,硬是把箱子歪歪扭扭摞好才去开门。当普晶的妈妈气急败坏地冲进卧室时,我才意识到复原金字塔是白费工,相册还都散乱地摊在大床上呢。 接下来是一场我完全听不懂的训斥,那是比“翱呜陆、嗷呜切”更难猜到意义的上海话,咬牙切齿,声嘶力竭。我真怕普晶的妈妈打她,好在挥舞的拳头只落在大床上。我被完全忽略,脸发着烧,眼泪落下来。 普晶让我看她的家族照片那年,是雷锋叔叔出现的那年。

图书封面


 颠倒岁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會讀到這書,是因為看到林達的《歴史在你我身邊》收錄的文章。同一篇文章被輯在本書作為序言。﹣作者寫的都是‘小故事’,圍繞文革期間自己的家庭、學校以及上山下鄉的經驗。作者寫的故事平實近人,沒有很高的陳義,但對細節的描述十分有力的將那時代的顛倒、乖張躍然於紙上。﹣如林達所言,作者對自己的要求十分高,在反思時不斷扣問自己當年迫於政治現實的決定、表態,甚至因時代的限制導致十多歲的她所擁有的盲點都挖出來重現於讀者眼前。這是十分有勇氣,也對自己的要求十分高。﹣作者提到的69屆的困難,即作為知識中最年青的一群,基本上在接受完小學教育後就沒有任何正規的教育,在下放時因不及年長的知青有能力令他們在下放時無法取得更多的優勢或’資本‘,高考重開時他們亦無法與更有文化受更多教育的老三屆所競爭。她們69屆就算能回到城裡,都只能做工人做很基層的工作,是整個政策最受影響的一群。﹣作者的故事亦充份反映了低層的知青,即不是高幹子弟、在體制內沒有關係的年青人們在整個政策中有多困難。﹣有點令人’可惜‘的是,現在看到很多上山下鄉的回故、知青的故事都是來自北京,較少看到其它地方知青的故事。﹣徐小棣對自己對社會的反思,與之前讀錢理群的書提到他的四哥的反思一樣,都十分深刻到位。令人可惜的是,我身處的香港卻有那麼多人無視歴史的警省,為不近人性的制度去辯護、去justify。但願他們都好好讀一下如徐小棣這本書那樣的人性文字。
  •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12/23/20442858_0.shtml2012年12月23日 10:27 来源:晶报 王淼(书评人)这是一部有着早年黑白纪录片一般质地的个人回忆录——没有华丽的言辞,没有过多的渲染,没有虚假的修饰,有的只是一些个人亲历的片段和细节,却真实再现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百态人生。在表现“六九届”一代人命运的文字中,徐小棣的《颠倒岁月》虽然并不执意追求宏大的建构和完整的叙事,却又有着简朴的平实文风和浓郁的民间色彩,作者以一种自发性的写作和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记录一个时代的平凡人、事,其叙述既具有更加广泛的普遍性,亦有助于还原被那些宏大叙事所遮蔽的历史现场,有助于让后人看清每一个具体的个人在那段特殊岁月中的所作所为和真实遭遇。在“六九届”的个人经历中,十三岁中断学业,十六岁出塞戍边的徐小棣,其命运既不是最幸运的,也不是最悲惨的,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她的父亲是供职情报部门的老共产党员,终身属于“灰色身份”,她的母亲是“资产阶级”出身,在父母离异之后,她跟随母亲生活,成为一介平民。“文革”骤起,跟随母亲的徐小棣非但没有得到平民身份的庇护,反而为母亲的出身所累,在诚惶诚恐的担惊受怕中,匆匆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童年。在那个鼓励绝情、播种仇恨的年代里,举目所及,无不是学生羞辱老师,亲人反目成仇,整个社会被笼罩在一片你死我活的相互攻击、批斗的打、砸、抢氛围之中。年轻的徐小棣当然不可能不深受时代风习的熏染,她一方面受社会裹挟,心中窜动着一股仇恨的冲动和恶念,另一方面却又充满疑惑,未泯的童真时时撞击着她的心灵,呼唤着她的良知。如果说学生时代年幼无知的懵懂轻狂,让她感到纠结而迷茫;那么,随后的知青生活,则让她逐渐认识到那种阴暗、扭曲的社会环境,会如何戕害人的本性,荼毒他们的心灵。徐小棣认为,境遇严峻而困苦,也许能帮助当事者更加敏锐地观察人世和社会百态,也恰是那段颠倒岁月悲苦的切身经历,才促使她不断反省,并透过荒谬的社会现实,逐渐认清那个时代的本质。《颠倒岁月》是一部素面朝天的著作——故事是平民的,文风是平民的,作者的最大努力,不过是想清清楚楚地告诉你,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一些事情,而它的价值,也恰恰在于其间细节的朴素和真实上。正像作者所强调的那样,普通素材写得好才更见功力,写普通人、平凡事一样能感人——她写自己在一位上海女孩的家中偷偷翻看老相册,写出的是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的环境对孩子心理的微妙影响;她写自己送“鸡毛信”的告密行径,揭示的是“缺乏高尚情操的社会必然会导致人性的堕落”;她写“假领子”成为一代人的时尚追求,写出的是荒蛮年代的美的奢侈;她写那个年代社会上假电报、假车票、假材料、假诊断书的造假风行,写出的是一个时代对一代人的塑造……。徐小棣以平静的语气讲述这些故事,文字质朴,却常常催人泪下;她以悲愤的心情质问那个时代,追问直白却足以发人深省。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有着直面内心的勇气,对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既不文过饰非,也不推诿于人。良心追逐着她写出那些令她感到羞耻的故事,以之表达一个普通人内心的忏悔,同时也留下那个时代在她身上刻下的真实痕迹。诚如徐小棣所言:“所谓时代悲剧,总是落在具体的人身上。”而每个具体的个人在那段颠倒岁月中的特有经历,都不应该融入整体而消失无踪。从这个角度上讲,徐小棣的文字其实是为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立传,她的叙述不仅弥补了主流历史细节上的不足,让那个时代变得更加清晰;同时也凸显出那些被湮没在大历史中的小人物的身影,显现出民间史和私人史无可取代的独特价值。
  •     1966年,本书作者十三岁,当年聂元梓在北大贴出大字报后,北京小学也震动了,作者和同班同学一起冲进自己语文老师的家里,砸玻璃、摔镜子、殴斗这位普通的语文老师,只因为传说老师妻子“解放前是话剧演员”。殴打过程中,本书作者从后边挤进去,狠狠地掐了老师的后背,原本一动不动的他,忍不住抬起头来看究竟是谁下手这么重。这是曾经不断鼓励她写作文、多练笔的老师啊。对视之间,作者说,那一刻,腿软了,汗也下来了。多年后,这份负罪感一直纠缠着她。她终于有天鼓起勇气向老师写信致歉,没有想到对方的回应竟如此宽容,“1966年的时候你还小”。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十三岁也不小了。文革开始,作者就被卷入了这场洪流当中。作者的母亲是一位小学音乐老师,母亲祖父曾是清末经营烟草买办,家世早已衰落,但由于母亲气质好、文化高,并未逃脱那场以血统论清浊的运动。母亲一度因无法忍受无穷的辱骂和殴斗而有过自尽的念头,最终没有自杀,却因为劳动受伤,终身拄拐。那个时代,命运不由个人选择,无所不入的权力组织将人分作“家庭中有问题的”、“社会关系中有问题的”、“有海外关系的”、“思想意识不健康的”、“个人政治历史问题”、“反坏基础”、“有修正主义思想”、“五反嫌疑”……每一个个体都被贴上或此或彼的标签,然后因这样的标签而遭到肆意践踏,隐私和尊严,在公共的词典里已经是名存实亡的词汇,基本的事实,没人听,没人管。血雨腥风之中,没有什么安全可言,唯有个体自持自重。在这本书里,作者写到一位协和医院退休的理疗科主任黄伯母,其丈夫是国民党官员,双双留美归国人士,在北京城过着体面的生活。在1966年“红八月”的风波里,红卫兵涌进了她的宅院,不管女主人“你们凭哪条哪款法律”的质问,挥着皮带命令夫妻俩跪倒在地,一阵暴打。有丝毫反抗,便是更猛烈的折磨,最终,红卫兵把这位高喊“我是协和医院戴大红花退休的医生,是自食其力的医生”的黄伯母拖上了街,边打边辱骂,最终,这位退休女医生死于米市大街路边。作者与母亲一度无家可归,曾在这位黄伯母家暂居,从事地下情报工作的父亲得知后,对妻子大嚷:“你这糊涂虫!和国民党同流合污,和美帝沆瀣一气,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那个龌龊的地方!”作者称,父亲是一位渔民之子,多年从事地下工作,曾为日本人通缉,被国民党逮捕,极为重视自己的革命气节,最终却在黄伯母死后没半个月,也被挂上了牌子挨上了斗,身陷囹圄,一去七年。这样荒诞的反转,读来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但细想想,如书名所说,在“颠倒岁月”中,像黄伯母和父亲一样命运的人,实在数不胜数。不能在黄伯母的庭园中住,作者和母亲搬到古城墙下护城河边一个叫“西河沿儿”的地方,大杂院的结构,聚居在这里的都是些穷苦人家。在这个“小世界”,作者母亲遭到邻居各种非议,在压抑的环境下,十三岁的作者开始变着法儿地融入周遭世界,她学着院里其他孩子那样串门儿,推门就进,坐下闲扯,把自己的家里事变着法儿地杜撰一番,满足周围邻居各种好奇,可想而知,这对于十三岁的少年而言,是多么可怕的世故,而又无比真实,为了自保,少年的智慧也是无穷的。作者母亲最终逃过劫难,但“西河沿儿”的日子却像噩梦一样沉淀在作者的心里,多年过去,那一带的窘境变化无多,只是物是人非,作者还会想起十三岁那段经历之于自己成人礼般的意义。但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她,回首往事时却写道:我对积极分子那样的人最初很憎恨,后来鄙夷,但是再后来就有了几分同情。文革荒谬地使他们产生了身价倍增的幻觉,因此有了趾高气扬的满足和置人于死地的快感,我却因为地位卑微不曾有这种体验。可是我在癫狂的革命中也曾有过咬牙切齿的仇恨和莫名其妙的残忍,无论如何并不高明。我的鄙夷,大概是由于我心灵深处有一种儿时舒适生活带来的优越感。其实西河沿儿的人们生活得实在艰难。(第58页)作者没有因为西河沿儿的残酷经历而痛恨这些邻居,他只是一一记下当时的对话与交往,不作过多的情感判断。在她的笔下,是一个个历史洪流中的人,如果没有这份笔录,这些人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这其中有受虐者,有施虐者,有含冤而亡者,有无故受伤者,更多的,是随波逐流的人,不会故意作恶,却也并非菩萨心肠,只是普通人,但平凡中却有可贵的、小小的善良。如作者上述所言,“无论如何并不高明”。但无论如何,这份究竟是非的考察是必要的,作者苛察的精神和勇气首先用在了自己身上。在两篇关于母亲的文字后,作者追加一篇《逃》,讲述在母亲遭到批斗命运的过程中,自己不顾一切试图抛弃她的几次经历,她一度回避这些经历,但作者称“它是我逃避不了的羞耻,良心追逐着我去补全那些残缺的故事,向我的另一个世界的妈妈忏悔”。这份正视、直面且记述的态度,贯穿了本书的所有文章,因此,每篇文章都是对场景的追忆、对事件的追述、对人的刻画,却少有形容词副词的煽情渲染,这是作者有心的选择,她说:“在知青史的宏大叙事里,在田园牧歌般的怀旧中,我认为每个具体的人在这段历史中特有的遭遇,都不应该融入整体而消失无踪,所谓时代悲剧,总是落在具体的人身上的。遮蔽遗忘安建设这样的个人遭遇,只能使知青上山下乡的总体图景变得模糊。”(第138页)与宏大叙事相比,本书完全聚焦于一人一物一事,看起来是散漫的,但正如有人说,与其永不牢固的绳子把散钱勉强串起来,不如让钱散置地上,一钱有一钱的用处,比想串钱却都遗失了要好得多。作者无意审判历史,更无心控诉罪恶,她只是如钢笔速写般,一点点记下飞快遭到遗忘的岁月人事,在记录的背后,作者的关怀又是深刻的,对于那个时代,作者引了德国神学家朋霍菲尔《狱中书简》的一句话,“十分肯定的是,愚蠢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而不是一种理智上的缺陷。愚蠢是养成的,而不是天生的,愚蠢是在这样一些环境中养成的,在这种环境下,人们把自己弄成蠢人,或者允许别人把自己弄成蠢人”(第109页)。对于几十年前的历史,我们似乎已经不再熟悉,但对于这样的愚蠢,我们却并不陌生,只有真正地正视并了解我们祖辈、父辈走过的路,用心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我们或许才会慢慢懂得,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是合乎情理的,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和宽容,否则,犯过的错,将会一犯再犯,即便它们看上去是那样不同。

精彩短评 (总计85条)

  •     十分敬佩作者的反思能力。每一个历史的悲剧都必须细化到每一个人,去体察作为一个个体的真实的苦楚,这是对人之为人最基本的尊重。
  •     平静的叙述下冲击力十足,因为是那个荒谬的年代,当时居然是寻常!
  •     不该被淹没的颠倒岁月,需要被了解被反思
  •     三联版的书还是一样的好
  •     今年一本难得的好书,值得用心一读!
  •     那是个不想多说的时代
  •     没我想像的好。
  •     那个时代的恶渐渐的被那个时代的人述出,最近也在慢慢的被这个时代的xxx掩饰
  •     文字朴素精练的背后是思想,气质佳,无俗气,难怪林达有好评和序言。
  •     这本书的成形过程我是再清楚不过,因为作者就是我妈妈,呵呵。首先我有一个观点是:读者塑造作者。这批文章最初是从2003年起发表在一塌糊涂BBS上的(后来糊涂被校方封杀,部分网友挪到了一见如故BBS),读者多数是当时的北大在校生,我妈妈写作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与他们交流,虽然水平很业余,但是态度万分认真。后来由于反响不错,受到激励,坚持写了几年,积累起来,又有人推荐,这就像写书了。遗憾的是,我现在读的时候,总感觉有什么不协调:一方面是文字很轻快,而内容很沉重的不匹配;另一方面是文章中“我”的行为天真笨拙,而价值取向特别清醒,这二者的不匹配。我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多少也和本书脱胎于BBS帖有关;然而如果不是当年的读者,我妈妈恐怕连写作的热情都不会有,更谈不上出书了。在这几年里,当年的网友已毕业工作,成家立业,与此同时作者在思想上也不断成熟。如果按写作时间来排序,就能看得更加清楚。不过三联的编辑是按文章中“我”的年龄来安排文章的先后顺序的,而不是文章本身的出现顺序,所以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自身的成长就模糊了。另一方面,我妈妈没有将我的二姨(文章中的“姐姐”)预设为文章的读者,也就没有考虑她看到这些文章后可能的感受。换句话说,文章中“姐姐”的形象是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服务的,并不是“姐姐”当时确切的经历和状态(当然作者也没有刻意地虚构)。本书出版后,我姨看过意见很大...,我很理解也很同情。如果让我解释,我想说我妈妈没有抹黑她的恶意,但是写作中很欠考虑。如果能把书中的当事人预设为读者,这本书的笔触和角度想必会更加严肃和完善。不管怎么说本书还是很值得一看的。考虑到我妈妈有限的教育背景,本书的出版真是一大惊喜。大家捧场啊!! 阅读更多 ›
  •     要在看一遍
  •     与作者是同时代人,对书中描述颇有同感。
  •     一起回忆那段痛苦的历史。相比于兄弟上部的荒诞,这本纪实的某些章节更令人震撼
  •     好书。让你看到一个真实的“文革”。
  •     让我了解了文革的可怕
  •     不是什么名家名作,文笔也属一般,但是看着还是很难过,觉得这样的人才能写出真实的文革,写出自己的经历
  •     一本好书,每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都应看看。回忆文革,重新审视社会、审视自己。
  •     真是可怕的岁月啊,作者了不起。
  •     比起这个系列前头几本真是文笔差了不止一点点呐
  •     喜欢看这类回忆文革的书
  •     作品以随笔的文学形式说理,说的是对某时代见闻的价值判断,文笔十分朴素,令人感动不已。
  •     我很喜欢的题材~
  •     貌似跟《暴风骤雨的记忆》是一个系列
  •     后四分之一感觉很不好。 有出色的篇目。 没有一味为自己开脱,很好。
  •     权当是个人历史看吧。
  •     昨天的历史,今天的新闻
  •     买了很值得
  •     这本书是我今年的意外阅读。很是巧和。 内容都是关于作者本人wen革和知青生活的回忆,有常有短,鲜活和平质中有那么认真的反思,历史因这些文字才更加真实完整。可感可叹。
  •     平淡,客观,个人历史。
  •     静静读读,悄悄收藏,默默想想。
  •     对于了解一下那一段我们相当陌生的岁月来说 是值得一读的;作者有些行为与思想我是想不通的。。。
  •     个人的口述历史 拷问人的灵魂
  •     所谓时代悲剧,总是落在具体的人身上。
  •     更加让我觉得北京的圈子很小。平凡的文字讲述了不平凡的故事
  •     温婉,流畅、回顾不算远的年代,
  •     读着书里的文章,将那个时代的人事一览无遗,令人心酸。
  •     这样的故事,每次偶娘同学/插友聚会回来就能听晓一堆
  •     颠倒的岁月,扭曲的人格,我们从那时走来
  •     只属于中国人的时代奇遇记。
  •     对上世界六七十年代的历史很感兴趣,看正史而不见细节,所以多买细节。
  •     回忆录,颠倒岁月
  •     她的书有了纪录民间历史之外的特别意义。
  •     好书好书
  •     好在还有这些书,在最容易被人忽略的角落讲述那些早已淡忘的故事。
  •     一本不错的书,读上去比较轻松。本书更像一本传记,作者的青春年少都献给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红小兵、大串联、大字报、上山下乡…这些似乎离我们这一代人很远,但是通过作者的讲述,知青们仿佛都围绕我们的周围。书中传递出复杂的情感:有无奈、痛苦、快乐。更有生活在夹缝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力荐!
  •     69届,承受得太多。岁月的刻刀,刻在每个人的心上。推荐阅读!
  •     特殊年代的生活,不应该一点都不了解。。。
  •     感动真实的文字
  •     倒着活,会是一番咋样的情景
  •     难得出版这样一本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好书!
  •     冲出夹缝的好书
  •     Nice的一本书
  •     作者将40多年前的经历呈现给读者,让我们这些未曾经历过的人仿佛一脚踏入了历史的时空隧道,亲眼目睹了当时的情景。
  •     开始仅以“棣”字读她,再次偶遇那段沉封的岁月,所幸,那么多的苦与罪都熬了过去,所以今天的我们还可以读着这些看似云淡风轻的文字,不曾忘记。
  •     文革年代平凡人的回忆录,作者是当年上山下乡青年中的普通一员,出生在共和国的政治中心——北京,经历的政治运动极其典型、且主流。文字没有任何煽情和夸张,原原本本地叙说作者的亲历亲闻,在现在看来简直无法想象的事情——批斗、武斗、兵团建设、死亡,都活生生地显现在作者笔下,这不是电影,读着读着有时觉得恐怖之极、有时不经潸然泪下,作者很勇敢,把自己不堪回首的回忆用文字写下来了。我知道,回忆不堪的回忆,仿若揭开旧伤疤,对身心是一种虐待与折磨。那代人受的苦,说不出,憋屈。
  •     这是我们不能感觉到的时代,虽然是出生于70年代,但是毕竟是小孩子,没有他们的这种经历,现在能看看,也是一种增长见识的好导师
  •     不论包装,书的内容才是灵魂。那个年代是没有灵魂的年代,盲目的随波逐流,却在内心里挣扎,纠结。错与对不能按常理识别,出身的不平等早在那个年代就已经突显出来。回忆是一本书,而这本书很值得一看。
  •     我和作者是战友,同是兵团人。
  •     在那个死无前例的年代,黑白颠倒,正义与邪恶颠倒,事非颠倒,好人受气,坏人当道,老实人遭排挤,投机者飞黄腾达,作者在书中把自己在那个颠倒岁月的亲身经历和所见到的身边地一些现象的感慨一一倾吐出来。但愿这种历史不再从演。
  •     那个年代的疯狂
  •     內容還算比較私人,可能太客觀了,見不到情感。
  •     看过很多文化名人对于那个年代的回忆,这样普通人的口述历史,就更弥足珍贵。好的文字,字里行间,都弥漫着真诚的气息。
  •     “无悔”的牧歌绝没有严格、准确的从记忆中取材,那只是某种心理指向,是对青春的惋惜而形成的反弹。我感到有什么东西把我青春话语的趣味、美感,连同思维扼杀殆尽,刻板呆滞的文字间留下的那一丝真诚,使人悲凉,又值得怀疑。在这样的文字里,难以找到我的智慧和骨气,却留下了我在那个年代平庸盲目、随波逐流的身影。真诚的追求进步,却据不沾染时代的时髦。
  •     文字朴素,情感和反思都真诚感人。但我倒觉得我们不必将文革岁月视为"颠倒",不是说它好,而是在一种更为理性和客观的心态中看待它。作者作为亲历者,当然有权感性。但我个人不喜欢将任何一段历史看成是特殊的。
  •     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性别不同甚至地域不同,在文革中的处境就不同,因此个人的感受也不同。仅就知识分子论,季羡林、杨绛与李零、葛剑雄的文革记忆就很不同。这也就是至今没有全方位审视文革的有分量的,有较多共识的作品问世的原因。本书以文革中一个青年女性的视角,娓娓述说自己的亲历,与我有戚戚焉。只是书名《颠倒岁月》,与我则为癫狂岁月。
  •     小心哪!书很好
  •     迟来的良知也是良知
  •     不应该受冷落的好书!
  •     写得很轻
  •     人性中总是有恶的 而且每个人都有 当我看到儿子用皮带抽打父亲 看到女儿写信告密父母 看到青年间莫名的恶意的时候 感觉人类真是毫无希望的物种
  •     希望自己一生都做到“不做恶”。
  •     一个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展现当年的知青生活,读起来仿佛亲身经历一般。
  •     作者小学毕业,用一种平实的语言记叙了文革期间个体的历史。
  •     普通人写普通人,但是真实深刻可读性强!
  •     我认识的阿姨写的书,当然要支持她了,只是,要补课才能很好去理解的主题。
  •     没有停留在对知青生活的回忆,而是在回忆中穿插着对这段历史的思考和反思。这是这本书比其他类似作品深刻的地方。
  •     非常好看,非常真诚,对于那段历史不能忘记,但又不能激烈的批评,只能保持克制理性的回忆与记录
  •     作者以女性特有细腻笔法,娓娓道来地为大家讲述了一个恐怖而又是非颠倒的年代。每一篇故事都让人难过得的流泪,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个年代与伴随那个年代一起成长那一辈人!
  •     书还是挺不错,只是个人喜好问题了
  •     似是常人之作,但洞见豁然,有“干校”之风
  •     这个世界虽然虚伪,你们却将青春献给真诚。
  •     文笔很轻,但思索很重,一段特殊的历史,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坎坷催人成熟,13岁的孩子纤细敏感,已经懂得如何调整自己,应对世界,保护单纯的母亲。假大空的语言横行十年,一如生活在《1984》的新话世界。
  •     一个69届知青的个人写作,匆匆读完,能够感受到她的真诚
  •     那个时代真是让人胸闷恶心……
  •     文笔较枯燥,可用的史料有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